第一篇: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实施策略
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实施策略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以下简称课标)的特点之一是大力突出“语
文是一门实践性和综合性很强的学科”,首次提出了“综合性学习”的要求,另外在教学建
议、评价建议中也都对综合性学习进行了专项说明,可见其在学生综合能力发展中的特殊功
能。怎样进行语文综合性学习呢?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尝试。
一、开展语文综合性学习优化语文课堂
课堂是培养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主阵地,因此开展语文综合性学习要紧紧抓住课堂教学的单位时间,精心设计课堂教学内容、方法,在课堂上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真正落实语文综合性学习。
1、读一读,演一演。
组织学生根据课文内容编排课本剧、扮演不同角色(如推销员、导游、节目主持人等),既能帮助学生身临其境,主动探求知识,理解课文内容,又能活跃学生的思维,调动情感投
入。寓教于乐,寓教于玩。
如我在教学《西门豹》一课时,就和学生一起表演了“官绅求饶”的课本剧。我来当“西
门豹”的卫士,听“西门豹”的吩咐,配合“西门豹”的行动。学生成了大人物,教师成了
小人物,孩子们的光荣感随即而来。天性爱表演的学生演得更是入木三分。“官绅”在“西
门豹”的威严责问下,一个个浑身发抖,口吐真言,让周围的“老百姓们”亲眼所见,亲耳所听,明白了事情的真相。课堂心理气氛是那么兴奋,一个个小天才脱颖而出。
著名教师支玉恒在《只有一个地球》的教学中,带领学生开展模拟“实话实说”节目的活动。教师做主持人,邀请了五位学生当嘉宾,前两排的学生是现场观众,其余学生则是电
视机前的观众,随时可以拨打热线和现场进行交流。全员调动,让学生在语言实践中,获得
对学习的体验。引导学生把书本、伙伴、老师的丰富学习资源内化为自己的财富,从而形成学力、发展个性。
2、读一读,编一编。
教学古诗《敕勒歌》,在古琴曲伴奏下,让学生读读课文,观察图画,发挥想象,编个
《牧羊人在敕勒川下》的故事。在教师的点拨和学生的想象中,学生不难编出“美丽的敕勒
川呀,就在阴山之下。这一天,牧羊人赶着自己的牛羊来到草原上。绿油油的小草,鲜艳艳的野花,牧羊人躺在草原上,像躺在软绵绵的床上。他抬起头望见了湛蓝蓝的天,一直伸向
远方,就像自己家的圆顶棚一样笼罩在田野上”这样优美、动人的情景。在生动有趣的故事
中,学生做了一次心灵的漫游,既锻炼了语言表达能力,又发展了想象创新能力,丰富了语
文的内涵,开拓了语文学习的空间。
好的文章像书法,有时密不透风,有时又疏可走马,“疏可走马”处自然可以让学生根
据课文语境创编。为课文图画配上一段文字,编广告词、解说词等,像这样留有艺术空白的课文,教材中还有许多,关键要靠我们教师是否能积极挖掘。
3、读一读,做一做。
设计各种操作性的活动,如动手画一画、剪一剪、做一做等,将动手操作引入语文学习
活动中。
我在指导学生学习《詹天佑》一文中有关“开凿隧道”和“设计‘人’字形线路”这部
分内容时,按照读、画、说、悟四部曲,运用综合性学习的方式,使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和情感的体会更加深刻。
如苏教版教材《秋姑娘的信》一课,教师带着学生到校园里采集落叶,然后在小组或班
上交流,说说它们的形状是怎样的,颜色是怎样的,联系前段时间的观察,说说树叶的颜色
有什么变化。再在老师的指导下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制成落叶标本,剪贴画成书签进行展出,让学生在实践性活动中感受到大自然的魅力,享受劳动成果的喜悦。
二、开展语文综合性学习优化课内外衔接
课堂学习要有课外学习的迁移,课外学习要有课堂学习的指引,这样的学习会更明确、更充实。课堂时间是有限的,教师可以根据课堂学习的需要课内外结合,有创造性地引导学生开展各种综合性学习。
1、依据教材进行课外体验。
如果,语文学习只是在课上纸上谈兵,显然是枯燥的,满足不了学生的求知欲、好奇心的。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从语文教材中挖掘可以实践的内容,组织学生到课外去体验。
学习《养花》一课后,可以让学生走进生活,亲自动手种花,观察花的生长情况,并写成观察日记。这样不仅可以使学生亲身感受养花的乐趣,而且养成健康的审美情趣和生活方式。
学习了《落花生》《古井》两课后,可以让学生走访身边像落花生、像乡亲们那样默默无闻、无私奉献的人。让孩子们在这些活动中激发学习的内动力,提高观察能力,发现社会需要所学知识,进行自我教育。
学习了《鸟的天堂》,可以让学生走进大自然聆听美妙的声音,在感受自然美的同时,唤起学生热爱自然、亲近自然的情感,增强保护动物的意识。
2、教材出发进行课后延伸。
课堂具有现实生成性,随着教学活动的展开,教材的深入学习,可能会产生有疑惑、有争议的话题。教师应敏锐地抓住学生的问题,继续下去,在课外的广阔空间中让学生得以解决。
如学习《蟋蟀的住宅》一课时,学生了解到环境、住房与蟋蟀生存的关系,就提出了我们住房布局、内部结构的合理性、科学性问题。我抓住时机,引导学生策划了了解我市百姓住房这样一个综合性学习课题,课题题目为《我们的住房》,学生自行分为信息查询组、专业机关采访组、居民调查组、老房调查组和新房调查组,并将自己调查结果以图文两种形式形成调查报告,然后全班交流,并对我市环境与住房建设提出建设性意见。
3、围绕教材进行课外阅读。
课外阅读的益处很多,首先在学习内容上,就不再拘泥于“语文学科”,而是涉及到各个领域。学生通过大量的阅读课外资料和共享资源,开阔了视野、拓展了知识、充实和扩大课堂学习的内容。其次,学生在课外阅读过程中许多能力得到了提高。如查找资料的能力、筛选信息的能力、重组信息的能力等。
在教学《荔枝》一课时,课前,我布置学生搜集有关歌颂母亲的名言诗篇,了解母亲节的来历,制作课外阅读卡。课堂上,全班交流,共享资源,为深入理解课文作了很好地铺垫。课后,我又布置了以“歌颂母亲”为主题制作一份小报的作业,并要求查阅有关编报的方法技巧的知识,做到图文并茂。
三、开展综合性学习优化大语文学习
《课标》指出“语文课程资源包括课堂教学资源和课外学习资源。”因此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在社会大课堂中开展课外的语文学习,让学生在课堂以外更广阔的生活空间里自主进行有目的的语文实践,增强学生在各种场合学语文、用语文的意识,使语文综合性学习得到无限制地发展。
1、结合学校活动落实。
学校是学生生活的重要舞台,丰富的校园生活,是学生学习语文的重要载体。如学习了写通知,各种各样的会议通知可以让学生拟写;师生在比赛中获奖,可以让学生写贺信、写喜报、写光荣榜;元旦春节,还可以让学生编写春联互相赠送;班干、队干竞选,可以组织同学搞策划,让同学写自荐书或上台演讲„„
今年,我校开展了传唱、创编新童谣的活动。富有童趣的语言完全把孩子带进了无拘无
束的游戏乐园、轻松愉快的语文学习的乐园。课间,在跳皮筋、踢毽子等游戏中,孩子欢快地唱着自己创编的童谣,“跳皮筋、跳皮筋,你跳春眠不觉晓,我跳春风吹又生。你跳风和日丽春光好。我跳桃红柳绿四季青。你跳上下高低平,我跳东西南北中。你跳我跳大家跳,健康成长好开心。”校园里生机勃勃。
2、结合地域文化开展。
《课标》说“各地区都蕴藏着自然、社会、人文等多种语文课程资源。要有强烈的资源意识,去努力开发,积极利用。”
如本地铜陵长江大桥、王安石读书潭、金牛洞古采矿遗址、金栏千年古木等等,都是很好的传统文化教育资源,利用好了都会产生巨大的教育教学成果。上学期我校就组织了一次“文化郊游”活动,目的地是王安石读书潭。出发前,学生查找资料,记笔记;到了目的地,学生歌唱吟诗,凭吊先贤,文化、生活、语文融为一体,学生的文化人格得到了培养和提升。
3、结合兴趣点进行。
如最近中国“神六”载人飞船发射升空,成为中外关注的焦点。我在与学生交流中了解到学生对此充满兴趣的基础上,及时引导学生根据各自的特长和条件,自由组合若干学习小组,以“我看‘神六’”为主题撰写一份报告。汇报课上,呈现形式各式各样,有视频、图文兼有的电子幻灯,有图文并茂的图片展览,有洋洋洒洒几千字的报告文本。
生活中有许多学生感兴趣的话题,教师可以引导、培养学生自主地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内容,进行有个性的语文综合性学习。学生在这个过程中,会不断产生新的兴奋点和悟出新的道理,教师可以不断引导学生根据具体的活动情境生成学习目标、生成活动主题、选择能满足学生亲历性学习需要的活动方式,使综合性学习成为充满生机与活力的过程。从而,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整体推进和协调发展。
第二篇: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
* * * * * * 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阜康市天龙小学李风鸿――浅谈
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教学内容的选择策略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确立适合学生个体的语文综合性学习的主题是“立”的基础。语文综合性学习主题内容的确立打破了程式化的学科框架,软化了学科边缘,在确立主题时教师不仅要充分利用“课本语文”这一小语文,更要充分利用“社会语文”这一大语文。引导帮助学生发现、提出、并确立综合性学习的主题,处理好“预”与“立”的关系。A、根据教学目标,着眼于学生发展精选教学内容 B、针对学生实际,着眼于知识拓展整合教学内容 C、遵从适度原则,着眼于学生把握知识度量 D、依据教学实际,着眼于学生特点布局教学程序 发掘主题的途径 主题的开发方式 遨游汉字王国 确立主题的方法 学习思考启示语文课程阶段目标 对所策划的主题进行讨论和分析; 组织讨论 共同讨论,学会合作 共同讨论 合作 重点 策划简单的校园活动和社会活动 能在老师的指导下组织有趣味的 语文活动,在活动中学习语文 热心参加校园、社区活动 活动 重点 尝试写简单的研究报告; 学写活动计划和活动总结专题演讲 书面与口头结合表达自己的观察所得 用口头或图文等方式表达自己的观察所得; 用口头或图文等方式表达自己的见闻和想法 表达 主线 利用图书馆、网络等信息渠道获取资料; 初步了解查找资料、运用资料的基本方法 有目的地搜集资料 结合课外阅读 资料 主线 关注自己身边的、大家共同的 问题,或电视、电影中的故事和形象 结合语文学习,观察大自然,观察社会 结合语文学习,观察大自然 观察 主线 解决与学习和生活相关问题 能提出学习和生活中的问题 尝试运用语文知识和能力解决简单问题 能就感兴趣的内容提出问题 问题 主线 第三学段(5~6年级)第二学段(3~4年级)第一学段(1~2年级)遵循“大语文观”:语文即生活,生活即语文(1)语文学习中找(2)学生生活中找(3)学科联系中找(4)自然风光中找(5)社会环境中找一度开发:结合型综合学习二度开发:专题型综合学习准确把
握各阶段“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的内容呈现特点及编排特点 课内外一体化“大”:有一组集中安排,以活动建议为主,阅读材料为辅; “小”: 在精读课文后布置,在语文园地中的“展示台”交流 每学期两次 一“大”一“小”第三学段 课外活动,课内交流 在精读课文后布置,(三年级还有一次提示)在语文园地中的“展示台”交流 每学期两次 第二学段 课外活动,课内交流 课文后有
建议,在语文园地中的“展示台”交流 每组都有但不标明,跟语文实践活动不
作明确区分(举例:寻找身边的雷锋)第一学段学习时间呈现方式出
现次数学段 难忘小学生活(成长足迹、依依惜别)第六单元P122 六下 轻扣
诗歌的大门 第六单元P98 热爱祖国(家乡)第二单元P21 六上 走进信息世界
第六单元P115 语言的艺术 第三单元P49 五下 遨游汉字王国 第五单元P76 我爱阅读 第一单元P5 五上 走进田园 第六单元P103 了解自然 第三单元P38 四
编童话演童话 第三单元P45 四上 人间真情 第五单元P76
环境保护 第二单元P21 三下 了解生活中的传统文化 第五单元P70 记录自己的课余生活 第一单元P5 三上 具体内容 单元 册数 A、在语文教材中发现课
题,即与阅读教学相结合 B、在校园活动中发现课题 C、在社会大环境中发现课
题
1、师生共同开发学习资源
2、师生积极参与学习过程
3、师生总结分享学习
成果
1、善发现,优化学习资源
2、有目标,注意年段特点
3、有趣味,贴近儿
童生活
4、有差异,自主选择内容(各小组还可以根据组员的特长及自己组拥
有的特殊条件,设计有创意的活动。)„„ 搜集有关诗歌的有趣的故事,围绕
某一个主题,开一个小小的诗歌故事会。诗歌故事会 将古诗词改写成现代文。
诗歌改写 上网搜集一些词曲,学习唱一唱。吟唱诗词 这些为选修活动,各小
组可以从中选择一项或者多项,编入本组活动计划。所配的画可以是搜集的,也可以是自己根据诗句的意境而画的。给诗配画 尝试写一写,与同学交流自己
写的诗。动手写写诗 将搜集到的诗歌知识编成题目,制作好竞赛题卡。诗歌
知识竞赛 选编诗歌,设计好诗集的名字、封面和目录。合作编诗集 讨论选取
诗歌,确定朗诵的方式,进行朗诵排练。诗歌朗诵会与诗同行借助工具书理解一首或几首诗歌的意思,有感情地朗诵,并能向
其他组的同学进行推荐。诗歌欣赏 将搜集到的资料按某中标准进行分类,并按
类补充相关资料。资料整理 这些为必选活动,每个小组在制订计划时都必须包
括进去。可以根据小组研究主题,侧重搜集某一类诗歌。搜集诗歌诗海拾贝备注 活动建议 活动内容 活动板块 综合性学习“轻叩诗歌的大门” 活动建议
第三篇: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
浅谈“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
【摘要】“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是《语文课程标准》提出的新要求,它较之以往的语文教学改革更具综合性、实践性和自主性,综合性学习是以小学语文课程的整合为基点,形成“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的重要途径,要求“以加强语文课程与其他课程以及与生活的联系”,从而“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整体推进和协调发展”。如何把握综合性学习的教学尺度,充分发挥其“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整体推进和协调发展的作用”,以下谈谈个人的一些看法。
【关键词】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整合;实践;自主;多元
一、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概念介绍
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就是以语文课程的整合为基点,加强语文课程与其他课程的联系,强调语文学习与生活的结合,以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整体推进与协调发展。它是一种既能体现小学生身心特点,又能体现语文知识综合运用,听说读写能力整体发展,语文课程和其它课程沟通,书本学习与实践活动紧密结合的活动性的学习方式。它更注重于学习方式的自主、实践、综合;又注重于过程的开放和互动,它的内容选择范围宽泛、灵活,以直接经验为主。
二、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的主要特点
(一)自主性、自主性性和开放性。
这是语文综合性学习的突出特征。表现在学生实际动手操作,积极动脑思维,动口表达交流,充分发挥学生的思维能力、合作能力及创新能力,在学生亲身实践和体验的过程中获得知识与技能。学生活动的内容具有实践性的特点,注重通过实践活动获得直接经验,把书本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去,使理论和实践结合起来。
(二)学科性和综合性。
语文综合性学习课不同于一般的活动课,它以学习语言知识(包括字、词、句、段、篇)、形成语言能力(识字能力、写字能力、阅读能力、作文能力、听 1
说能力)为主要活动内容和对象,并将这些内容和对象加以整合,综合性的进行学习和探究。这是由语文这一学科本身的特点决定的。要把语文活动课和一般活动课区别开来,强化语文活动课语言文字的训练功能。在活动中进行语言交际训练,这是语文活动课的主线。
(三)学生是主体。
学生自身的活动是其他人无法代替的,在综合性学习中必须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作用。语文综合性学习教学应该充分发展学生的主动性、独立性和创造性,让他们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与知识经验进行自主活动、自我教育,从而发展特长,培养个性。
(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学生的全面发展是一个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活动是进行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有效方式。但是,活动本身只是手段,语文活动课重视活动形式的完美,更追求活动目标的落实。综合性学习要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三、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的实施策略
(一)学生积极参与,从被动到主动
语文实践活动的过程就是语文课内知识向课外延伸,学生主动探索发现问题的过程,学生必须是活动的主体。确立学生在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中的主体地位,就要让他们认识到自己是活动的主体,用一种积极参加、自觉成长的态度参与到这项活动中来。我们可采取以下方式变学生参与活动被动型为主动型,增强活动实效。
1.主题讨论法。确定一个语文实践活动主题,引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地进行广泛的研讨、辩论。发挥学生主体作用,使学生在讨论交流中思想产生碰撞,产生情感共鸣,深化认识,拓展知识,开发思维,从而促进学生语文综合能力的不断提升。
2.情境设计法。设计一个具体的语文实践活动情境,例如编演课本剧,让学生在特定的情境中扮演一定的角色,身临其境的体验,通过搜集、运用资料,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思考问题、解决问题,提高语文综合能力,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习。
3.社会调查法。开展社会调查实践活动,让学生从学校走向社会,激发学生兴趣,让学生在社会的大家庭中汲取更多书本中所不易觉察的知识,增长见识,扩大见闻。
(二)从单一到多元
语文综合学习实践活动中,学生不可以孤立地成为活动的载体,要求学生从更全面的角度出发,从单一的个体到多元化。为了避免活动形式单一,枯燥乏味,我们应尽一切可能实现活动形式多元化,增强活动实效性。
1.组织比赛。通过各种形式的比赛,比如,开展古诗文诵读比赛、讲故事比赛、各种征文比赛等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其参与意识。
2.团队活动。组成各种兴趣小组,陶冶学生情操,丰富教学内容。如,朗诵小组、小小文学社、阅读角等。
3.自主研究。开展各种形式的语文沙龙活动,让学生在民主平等的氛围中发表自己的看法,讨论各种问题,在知识的扩充、思想的碰撞中开阔视野,明辨是非,求同存异,发展思维,提高语文素养,形成综合能力。
4.亲身体验。让学生走向社会,走进大自然,开展社会调查,引导学生关心本地区和国内外大事等,在接触社会、了解大自然的过程中,关注社会的发展和人类的生存环境,从而获取更多的信息,在拓展课内知识的同时,不断丰富自己的知识积累,形成综合能力。
(三)从封闭到开放
语文实践活动必须是开放的活动,而活动的载体可以是多方面,多角度的。实践活动的阵地必须从校内拓展延伸到校外,开辟更广阔的语文实践活动空间。
1.利用现有语文实践活动资源。充分利用图书馆、阅览室、广播站、宣传栏、学习成果展示台以及大众传媒等现有的活动载体,强化学生课内外知识的有机结合和拓展、升华。
2.扩充语文实践活动空间。充分开发利用当地社会教育资源,如,烈士林园、博物馆、名胜古迹等人文景观,既能开阔学生的视野,丰富知识积累,又能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还可以组织学生走进工厂、社区,深入农村田间地头、山林农场,面向社会,融入大自然,在社会实践中接受新知识,开阔视野,积累素材,从而形成综合学习能力。
最后,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的内容与形式不能照搬照抄他人,一概而论,要根据学校本身的实际,根据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因地制宜,因校制宜,因人制宜的进行开发与运用,灵活运用语文综合性学习方法,才能不断丰富具有自己特色的语文综合性学习。我们希望,新时期的语文教学,形式更多样,成效更显著!
参考文献:
1、《语文新课程实施标准》
2、中教网《语文活动课程》文章节选
3、《小学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课案例》
4、《漫谈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文章节选
第四篇:农村初中语文综合性学习实施策略初探
农村初中语文综合性学习教学实施策略初探
南桥中学周洪波
内容摘要:语文综合性学习是一片全新的领域,还没有一套完美的教学模式。教学情况不容乐观,存在许多令人深思的教学问题。《初中语文新课程标准》也明确了综合性学习活动在语文教学中的重要地位。但是,农村的初中,在具体开展综合性学习活动的过程中,弊病百出,现状堪忧。我在农村初中一线工作,在一定了解现状且分析的基础上,结合自身教学实践,对农村初中综合性学习活动的教学实施策略进行了初步探索。
关键词:农村初中综合性学习现状策略更新观念利用本土资源关注热点注重评价
《新课改纲要》指出:“ 综合性学习的评价应着重考察学生的探究精神和创新能力。”由此可见,综合性学习对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的重要性,它能把语文知识和生活应用有机结合,真正体现语文运用于生活服务于生活的目的。所以,开设语文综合性学习课程是重要而必要的。但是,受诸多因素的影响,许农村初中的教师,对这个全新的教学专题表现的是或漠然或茫然或困惑或盲目。虽然市县级教育科研活动也提供了不少走在前列的学校的成功经验让众多老师观摩学习,旦毕竟窥一斑难见全豹,作为农村初中的教师依然处在困惑状态。我长期在农村初中一线教学,既深知有效开展综合性学习活动的重要性,又为所处环境下这个专题实施的现状深深忧虑。经过一些询问和自我教学出现的现象,现将我校初中综合性学习的现状分析如下:
一.漠然置之型
当《新课程改革纲要》对语文老师们提出进行综合性学习的教学要求时,受传统教学观念的长期影响,一些语文老师还是固执的认为语文教学的终极目的是为语文考试服务的,只要学生能做题,会考试,也就达到了语文教学的效果,完全置培养学生能力于不顾。所以,他们认为教材中编排的综合性学习是可有可无的,教学到这个环节的时候干脆跳过,全不当回事。就算在考试中出现了这样的题目,那也是靠学生碰运气而已。有这样观念的老师在我校虽为数不多,但如果不转变观念,积极探求教学的正确方法,就会大大阻碍新课改的顺利推进,影响学生的成长和发展。
二.纸上谈兵型
自新课改实验在全市推广以来,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的考查也随之走入了中考考卷,而且分值一般在4分左右。相当部分语文教师意识到了这项教学的重要性。但由于受功利思想的影响和该项内容教学技巧滞后的影响,有教师不是有计划,有针对性,有目标的开展实在而有效的活动,真正培养学生的实践和创新能力,而是一切为考试服务,煞费苦心的“探索钻研”出一套应考策略,把生动有趣的实践活动活生生的变成空洞干巴的“解题方法讲解”。比如:在教学“莲文化的魅力”这一内容时,既不让学生上网查询相关资料,又不组织学生实地观察采访,也不让学生请教相关专业人士,而是关上门来,直接教给学生写活动方案的方法:活动方式、活动目的、活动步骤云云。架空分析,闭门造车,但一部分老师还沾沾自喜的认为简单省事,效果突出。殊不知这样的做法完全背离了《新课程标准》中“语文是实践
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是语文实践”的指导思想,更剥夺了学生在学习和探究过程中进行个性化体验的权利。
三.花拳绣腿性
在农村初中中,有些老师进行综合性活动教学时,只追求外在形式的热闹,忽略了对学生必要的指导和调控,以致光有热闹的场面而无实在的收获。比如有老师教学“黄河,母亲河”这一内容时,一堂课上既朗诵关于黄河的诗歌,又讲故事,还歌声四起,看起来热热闹闹,课一完却一无所得。诚然,综合性活动主旨是还给学生学习的主动权,让学生在整个学习过程中充满生命、学习的活力。所以语文综合性学习一开始选题时,就应体现学生自主的特点。但教师的引导、指导也必不可少,比如:此次活动的重点是什么,通过那些途径来体现重点,学生如果在活动过程中出现跑题太远的状况该怎么办等等,这些问题都要老师及时机智的进行引导处理。综合性学习活动并不是放任学生随心所欲的玩闹的游戏,不是看上去美丽的花拳绣腿,而是实实在在能培养创新精神锻炼实践能力的教学活动。
四.心有余而力不足型
我校的老师有的也的确想让学生通过自主实践活动来真正达到锻炼学生创新能力的目的,但由于受条件的限制,总会有拳脚无法施展之感,比如我校很多学生家中都没有上网的条件,查阅资料非常不便;安全责任太大,不敢轻易带学生外出参观考察;教育信息闭塞,不能及时和有经验的学校及教师交流好的教学方法以更好的指导学生。
但是,虽然地处农村,有许多不尽人意之处,只要我们语文教师认真钻研,反复探索,充分利用现有资源,还是可以让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有效地开展起来。在摸索的过程中,十年农村中学的语文教学,我积累了一些个人的看法,对农村语文综合性学习的教学实施策略进行了初步探索。
一. 更新观念,明确目标,坚决做到把书本学习和实践活动结合起来
《新课标》指出:“综合性学习主要体现为语文知识的综合运用,把书本学习和实践活动紧密结合。”我们每一位农村中学的语文教师,首先应该仔细解读新课程标准的精髓,确立正确的努力方向,这个方向至少是以学生的终身发展和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出发的。在正确的指导思想下,坚决做到把每次综合性学习的教学和实践探究有机的结合起来。这样,慢慢就能在教学中找到成功的乐趣。比如:“寻觅春天的踪迹”活动,我们完全可以有组织有计划地带学生深入到大自然中观察,感悟,采访,回来再结合语文知识写成诗歌散文随笔等,既激发了学生兴趣,陶冶了情操,又锻炼了观察能力,思考能力,还提高了写作水平,何乐而不为呢?
二. 有效挖掘利用本土资源,把生活和语文紧密结合《新课标》告诉我们:“语文是母语教育课程,学习资源和时间机会无处不在,无时不有。”的确,无论是在繁华的都市还是闭塞的乡村,我们的周边都有无穷无尽的能为语文所用的资源。只是有的老师有时竟“睡在黄金上哭穷”,忽略了身边的宝贵资源或没能根据教学的需要有效地利用这些资源。比如:开展“说不尽的桥”这一学习活动时,一些农村的教师就感叹“我们既没有大都市雄伟的立交桥又没有苏杭随处可见的古典小石桥,到哪儿让学生参观实践去?其实,我们都忘记了我们的身边就有一些不知名的小桥,它们或竹制或木质或石造或钢筋水泥筑,但都能体现我国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勤劳,也能增强学生对家乡的了解和热爱。我在开展这个活动时,首先就带学生到镇上有一百多年历史的明兰桥实地参观丈量并采访当地群众,向他们询问关于明兰桥的历史故事传说等,学生一边观察一边记录,返校后立即根据手中素材写成一篇介绍家乡桥梁的说明性文章,有机地利用现成资源把语文教学和实践活动结合起来了。
三. 着眼现实,关注热点,把语文与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结合起来
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世界的影响是深广的,学生对语文材料的反映又往往是多元的。而人教版语文教材中综合实践活动的安排也是吻合这一理念的。每一次活动的安排都非常注重对学生精神世界的熏陶引导。在这个过程中,如果我们能关注当前热点,把时事和实践活动结合起来,更能让学生在高昂的兴趣中锻炼能力,陶冶情操。比如,开展“让世界充满爱”的主题活动时,教师马上引导学生关注玉树大地震,甘肃泥石流等新近发生的重大自然灾害,了解在灾难面前人们的大爱无疆,再结合自身实际谈出感受,这样学生就在熟知的时代热点中加深了对“爱”的理解。
四.及时总结,注重反馈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综合性学习的评价应着重考察学生的探究精神和创新意识。尤其要尊重和保护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积极性,鼓励学生运用多种方法,从不同的角度,进行多样化的探究。这种探究,既有学生个体的独立钻研,也有学生群体的讨论切磋,所以除了教师的评价之外,要多让学生开展自我评价和相互评价”。学生积极地参与到了实践活动中,他们究竟在活动中有哪些得与失,这是我们开展任何一项教学活动都应该总结反思的。但是,我们一般都是重视学生在知识方面的收获而忽略其在能力情操方面的收获。在总结时,我们教师应该从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维度的角度去给学生作出不同的评价,评价时应充分肯定其成绩,对不足委婉地提出看法;还可以采取学生自评互评的方式进行,让学生不仅有参与活动的体验,更有活动过后的收获,每次能有一点收获,聚沙成塔,学生的能力就逐步得到提高。
综上所述,咱们农村学校在开展综合性学习活动的过程中,虽然困难重重,但只要不断探索,相信会渐入佳境,最终为推进课程改革,培养社会需要的人才服务。
参考文献:《初中语文新课标>>
第五篇:初中语文综合性学习实施策略的总结
初中语文综合性学习实施策略的总结
综合性学习是新语文课程的一项全新的内容,它充分体现了语文学科的基本目标,体现了《课程标准》中“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的精神,突破了课堂中心、教师中心的学习模式。教材的设置体现了“大语文”的观念,即语文与社会生活的联系,生活处处皆语文,从而彻底改变了“为语文而语文的单一性学习目标和语文学习与现实生活脱节的现象。因此,理解综合性学习的设计意图、落实综合性学习的教学过程、发挥综合性学习的育人功能是实践新课标、搞好新课改、用好新教材的重要任务。
一、注重过程,铺垫自然。综合性学习的主题与内容与每个单元的阅读教学有着密切的联系。具体而言,每个单元的阅读教学都为本单元的综合性学习予以提前的预备与 “ 热身 ”,作好了铺垫。综合性学习的课程目标,不仅要关注学习活动的结果,而且更应当关注学习的过程。专家告诉我们:“过程就是目标。”“综合性学习过程就是听说读写的整体发展过程。”显而易见,从某种意义上讲,学生富有个性的学习过程比所要追求的结果更重要。
二、满足教学的需要,同时兼顾教学的实际,综合性学习应突出学生的自主性,重视培养学生主动、积极的参与精神。一般的学习活动,都应放手让学生自行设计和组织,从而培养学生自主、独立的学习习惯和能力,这也是基础教育的一个重要目标。我们在组织学生进行综合性学习活动过程中,应指导学生认真观察周围的事物,亲身去体验包括自然、生活、社会等各个方面,力求有感受,有发现。教师不要给学生过多的限制,让学生有比较多的选择余地。活动内容、活动空间和活动方式,通常也可以由学生自主选择确定。引导学生多角度考察和审视同一事物,从而形成开阔的视野,积累多方面的素养。
三、积极鼓励,加强互动。在学生参与学习活动的整个过程中,除了给予学生有效指导外,还应给予学生多一些鼓励,特别是那些学习有困难的学生,我们要尽可能的发现他们的闪光点,哪怕活动过程的一点点进步和收获,都应充分肯定。要努力给予引导,多一些关怀,更需要激发、激励,让他们看到自己的希望,体会到成功的乐趣。
四、重视合作探究。综合性学习不是灌输式的,而是启发性的,离开学生的主动参与和创造,学习将是另一种变相的不能忍受的负担。语文综合性学习还必须强调合作与探究。事实证明,每项综合性学习活动,都需要学生之间的相互合作,共同努力。每次合作活动,小组成员分工应当明确,注意成员之间的通力、有效的合作,教师要指导学生学会在合作与人协调中施展自我,培养学生的自觉合作的意识与合作精神。通过活动让学生明白:自己一人的力量是有限的,必须依靠大家的力量,这就是“学会合作”,因为只有学会了合作,才能适应当今的社会,从而为他们今后的生活奠定基础。
总之,初中语文的综合性学习确实体现了生活即语文。通过自主性活动学生在研究过程中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以及解决实际问题,从而全面提高自己整体语文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