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翁亭记说课稿拟稿

时间:2019-05-15 13:43:37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醉翁亭记说课稿拟稿》,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醉翁亭记说课稿拟稿》。

第一篇:醉翁亭记说课稿拟稿

《醉翁亭记》说课稿

方会琴

各位评委、老师:

大家好!

我今天说课的题目是《醉翁亭记》。我将从教学分析、教法与学法、教学过程和板书设计四个部分向各位老师说说我对本课的设想。

第一部分 教学分析

(一)教材分析

《醉翁亭记》是人教版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的一篇写景记游的美文,也是一篇脍炙人口的抒情散文,作者欧阳修。文章通过描写醉翁亭的秀丽环境和自然风光,勾勒出一幅太守与民同乐的图画,淡雅而自然,婉转而流畅。含蓄委婉地写出了作者被贬官后寄情山水的特殊心理,表达了他随遇而安、与民同乐的旷达情怀。

(二)学情分析

初二的学生,已经了解了一些文言文学习与阅读的步骤,初步掌握了一些把握文言文文意的方法,但在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的把握方面还处于支离破碎的状态,需要教师的引导归纳。另外,初二学生正是人生观、价值观初步形成的关键期,引导学生正确确立自己的志趣追求同样至关重要。而“欣赏文学作品,能有自己的情感体验,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是初中语文新课程标准对初中学生的要求,因此,基于教材、学情和新课标的要求,我把本课的学习目标确定如下:

(三)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积累文言词汇,能翻译和背诵全文,能把握文章内容。

【过程与方法】 引导学生经历“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过程;同时引导学

生掌握一些朗读和景物描写的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理解作者“与民同乐”的思想,引导学生正确确立自

己的志趣追求。

【四】教学重点:积累文言词汇,能翻译和背诵全文,理解文章内容和主题。

【五】教学难点:体会游记散文借景抒情的方法和特点,让学生懂得并学会在受

到挫折不幸时,应持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具有旷达的情怀。

第二部分 教法与学法

这篇散文饶有诗情画意,别具清丽格调。适宜采用以感情朗读为核心的教学法,同时以情境创设、设问引导、评价激励和多媒体课件的使用为辅助。对学生而言,主要是引导学生养成课前预习的习惯,通过圈点勾画批注做标记,通过合作讨论集思广益,通过归纳总结和迁移练习巩固、检测知识。第三部分 教学过程

第一个环节,布置预习

1、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疏通字词文意

2、借助网络及其他搜集资料的途径了解作者欧阳修的生平简介及本文的写作背景。(这样做的目的主要是让学生熟悉文本,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课前预习的习惯,为课堂教学打下基础。)

第二个环节,分两课时授课。

第一个课时要求学生了解作者,疏通文意,大体感知文章的内容。疏通文意这个环节,要求学生借助注释读懂字句,若有疑问可小组讨论或借助工具书解决。最后教师可做适当点拨,并要求学生反复朗读成诵。这一课时重在一个“读”字。第二个课时的主要任务是合作探究,探究文章蕴含的韵味,培养学生的归纳和理解能力。

在这里我只介绍对第二课时的教学设计。

(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文人与酒有着不解之缘,如影相随,古典诗文每一页都散发着酒气。饮者万万千,醉者万万千,而这其中的情味不尽相同。正所谓“醉翁之意不在酒”,欧阳修的一句话道尽文人饮酒的天机。一个不胜酒力的文人,醉心的不是酒,那会是什么呢?今天我们一起来探究欧阳修他“意”在何处。用设问的方式导入新课既可以让学生很快进入课文主要内容,又激发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氛围。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这一环节,我将采取教师范读,学生听读的形式使他们初步感知课文。听读过程中,要求学生思考并把与问题相关的句子在文中圈画出来:

文中无论是描写景物还是抒发感情都表现了哪个字?找出含有这个字的句子,并归纳。意图:听读既可以让学生尽快熟悉文本,又能促使他们集中注意力捕捉文本的有效信息,为之后的理解课文打好基础。并引导学生从结构上把握文章,理清行文思路,归纳出作者写了三种乐:禽鸟之乐、游人之乐、太守之乐。

(三)再读课文,体味乐趣

第一步,体味山水之乐。设问:禽鸟之乐从何而来?学生通过阅读第一二自然段归纳作者写景的方法和表现出的意境美。

首先让学生大声朗读描写山水的相关语段,勾画出文段中涉及的景物,然后让学生小组讨论,并互相补充,在学生表达自己观点的过程中,引导学生抓住关键词语,寻找作者写景的方法。

例如,通过反复朗读第一自然段,画出山、水、亭的位置,以此体会作者为写醉翁亭的位置,颇下的一番心思,曲折写来,由远到近的方法。通过与《答谢中书书》中相关句子的比较,让学生发现朝暮变化和四季变幻之美。通过迷上眼睛想象的方式,让学生体会动静结合之美。

第二步,体会游人之乐。设问:这样一幅优美的风景图,没人欣赏该有多可惜呀,于是百姓的出游给优美的山水风景增添了亮丽的一笔。然而,游人之乐只因山水之美吗?这个问题的设置意在让学生体味滁州百姓政治清明、民生安乐的生活状态。

首先让学生自由朗读第三自然段,找到并圈画出出游的不同人群,然后四人小组合作探究,从中任选四个角色还原滁人游、众宾欢的场景,以此让学生体会百姓无拘无束、有声有色,热闹欢快的氛围。

然后设问:“太守宴的食材从何而来”来让学生发现宴酣之乐,就地取材,虽简朴却别有情趣的宴会氛围。

第三步 体会太守之乐

过渡句:然而,滁州老百姓怡然自乐、民生安乐的生活还跟一个人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他就是——欧阳修。因为他的治理有方,勤政清廉才有了百姓们现在的幸福生活。大家猜想一下,当太守看到这样的场景时是怎样的神态?

这个问题的自然而言把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在了“太守醉也”这句话上,让学

生体会到欧阳修与民同乐时的感受。

那么太守为何而醉呢?学生独立思考2分钟后讨论,并从文中找到依据。

首先,学生会因“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而领悟到作者陶醉于山水美景中,同时展示图片,师生共同领略醉翁亭周围的醉人风光,这就让学生身临其境般体悟作者纵情山水之意。

然后设问:身为太守,作者难道仅仅满足于山水之乐吗?之后的滁州人游山 之乐和众宾宴饮之乐又有何用意呢?这样的层层设问能使学生在一定的逻辑基 础上得出滁人游山之乐反映出百姓安居之乐;众宾宴饮之乐表现了政通人和之 乐。以上两方面都暗寓了太守“与民同乐”,由乐而醉的深刻含义。因此,“太守 醉也”的“醉”不只是“酒醉”,更指“陶醉”。本环节的设计既让学生得到了听、说、读的训练,又让学生在课文的解析中感受到作者寄情山水,与民同乐的思想,从而突破了本文的教学重点。

(四)走近作者,情感升华

封建社会,很多文人骚客面对自己的生活和遭遇,面对社会现实,或愤世嫉俗,退隐江湖,超然世外;或“在其位,谋其政;不在其位,不谋其政”;或进退皆忧,以天下为己任。比如欧阳修,因支持范仲淹革新政治,屡遭嫉恨,被贬滁州,却能够寄情山水,与民同乐;范仲淹,忧时伤世,倡导“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对以上几种人生态度你有何评价?你更欣赏哪种人生态度?欧阳修、范仲淹的生活态度对你有什么启发?

(设计意图:新课标提倡多角度有创意的阅读,并且强调联系生活,有自己的情感体验。设置这一环节,使学生通过对问题的讨论,甚至是辩论,进一步体会课文的思想感情,初步确立正确的价值观,这也是突破教学难点的关键所在)

(五)作业布置

1、学习本课写景的方法,结合课下的材料搜集,给醉翁亭写一篇导游词。

2、搜集与“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意义想类似的古诗词,摘抄到读书笔记上。

(作业的布置能使学生进一步欣赏醉翁亭的美景,感悟欧阳修高尚品格,也让学生懂得并学会在受到挫折不幸时,应持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具有旷达的情怀。)

教师总结: 今天我们游览了醉翁亭,也品读了欧阳修的《醉翁亭记》,我们深深的感到:欧阳修的“乐”,不仅仅是情感投入的“与民同乐”,更是作者的一种理想信念,在艰难国运之下,在逆境的重重围堵中要永远保持一片豁达明亮的心怀。板书设计:

醉翁亭记

欧阳修

第二篇:第28课《醉翁亭记》说课稿

第28课《醉翁亭记》说课稿

今天我说课的篇目是《醉翁亭记》,下面我将从六大方面陈述我的教学思路与设计理念。

一、教材的地位和作用及教学目标的设定:

《醉》是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的第三篇文言文,这一单元是本册课本的第二个文言文单元,选入了四篇写景记游的古代散文。本文是欧阳修被贬滁州时所作的。文章极其生动地描写了醉翁亭秀丽的环境和变化多姿的自然风光,勾勒出太守与民同乐图,表达作者乐观旷达的情怀。

学生通过《岳阳楼记》的学习,已经初步了解了游记散文综合运用叙事、写景、抒情、议论的表达方式来表情达意的写法,激发起胸怀天下的社会责任感。在此基础上,单元通过这篇课文,一想继续引导学生诵读、积累文言词汇,提高文言文的阅读能力;二是学习本文借景抒情的写法,增强社会责任感,树立胸怀天下的远大理想,为下一篇同是借景抒情的游记散文,同样表达作者寄情山水情怀的《满井游记》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因此,这篇课文在这一学段这一单元中的地位是极其重要的。基于以上两点考虑,再结合新课标对文言文教学的要求,本篇课文的学习目标将分三个维度设定。

1、知识能力目标:

①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文章大意,积累文言词汇,提高文言文的阅读能力。

②品味语言,学习本文借景抒情、情景交融的写法。

2、过程方法目标:诵读,运用联想和想象,理解作者所创设的意境,把握课文主旨。

3、情感态度目标:理解作者乐观旷达的情怀,增强社会责任感,树立胸怀天下的远大理想。

二、学生情况分析、教学重难点的确定和课时安排。

1、学情分析:八年级学生通过一年多的文言文学习,已经积累了一些文言词汇,初步掌握阅读文言文的基本方法,具备一定概括和赏析能力,自主学习的意识也逐渐增强,但学生的这种习惯能力参差不齐,部分学生对文言文的兴趣不浓,理解、欣赏、迁移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另外,本文内容充实,语言优美,但个别语句晦涩,是学生理解课文的一大障碍,因而诵读,疏通文意、积累文言词汇,品味语言,把握意境是本课重点;由于写作年代久远,加上文章表达主题的方式含蓄深沉,因而理解作者与民同乐的旷达情怀是本文教学难点。

2、这篇文章拟用1个课时完成教学。

三、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的运用

“体验感受、对话交流、探究思考”是我上这节课的指导思想。罗素曾经说过:“被动地接受老师的智慧,这种习惯对一个人的未来生活是一种灾难。”新课标也指出:“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因此,在课堂上,我十分重视唤起学生的切身感受,激发他们质疑、辨疑的意识,引导他们主动参与课堂,并将从课堂中获得的思想、情感和体验再次返还到自身,提升个人的语文素养。“诵读体验”“四边对话”“合作研讨、比较阅读”是我上这篇课文主要采用的教学方法,开展不同形式的探究活动是我落实这些教学方法的途径,也是我这一教学设计的亮点。为了创设情境,给学生提供明晰的学习模式,展示导学的索引问题,将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

四、学法的指导和学习习惯的培养

对于初中学生来说,学法的指导和习惯的培养尤为重要,这是他们走向主体性学习的最根本的途径。本课在学法指导和学习习惯培养方面注重以下几点的指导:

1、用普通话正确有感情地朗读。

2、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文章大意,积累文言词汇。

3、学习使用圈点批注的默读方法。

4、在合作学习中发表自己的看法。

5、运用联想和想象,理解作者所创设的意境。

五、教学流程

㈠、导入:我们伟大的祖国山河壮丽,历史悠久,不仅有许多秀美壮丽的自然景观,也有无数蕴含深厚文化的人文景观。说到安徽,大家在赞叹黄山的同时,可不要忘了这么一 个地方,它曾经令宋代大文豪欧阳修迷醉,因此给自己取了个“醉翁”的雅号,那么,这是什么地方呢?这节课就让我们跟随“醉翁”一 起去领略醉翁亭的风采吧。㈡、诵读,整体感知

1、用多媒体播放高山流水的音乐,同时展示一幅醉翁亭的风景风俗画,教师配乐朗诵,要求学生边听边在头脑里想像文章所描绘的画面。朗读完毕,教师以第一段为例,说明这“也”“而”的语气和读法。

2、自读课文,两人组成一个学习小组。要求:读准字音,不读错字;读通句子,不读破句;读出感情,读出气势。具体方法:一人读书,一人发现读音、语气或停顿有错误,随时指出来,两人都拿不准的地方借助注释词典,讨论统一意见,要边读边在头脑里想像文章所描绘的画面。

3、随意抽一名学生朗读,师生合作评议。

4、听课文录音,体会“也”不同语气和“而”轻重音的不同,最后全班齐读。

(因为这篇文章的生字词比较多,再加上“也而”的语气存在差异,学生难以读好。示范朗读使学生对课文有整体感知,同时帮助学生矫正读音,尽快进入自主朗读的状态。自主朗读,学生人人参与,既互相检查了预习又促使学生自己进行查漏补缺。最后听朗读录音带,帮助学生更好地把握文章的语气和文意,需要说明的是,“也、而”的语气和轻重音的处理,比较难,可以让学生量力而行。)

㈢、合作,疏通文意

1、参看课文注解,自己边读句子边翻译。

2、同桌互动,你读我译,我说你听,互相补充。

3、教师用多媒体展示文中重点字词句,要求学生解释或翻译。学生有疑义的或有错误的地方,教师要引导学生集体讨论,师生合作解决。

4、要求学生就一词多义、成语、常用词语,在文中寻找归纳整理,以此为手段,引导学生积累文言词汇,突出重点。㈣、品味,领会意境,突出重点。

1、从标题入手,引导学生思考“醉”的双关义,学生可以很快明白其中的一个意思:被美景陶醉。

2、布置学生用圈点批注法,划出自己认为写得好的地方,美美地读一读,品一品,然后用句式说话:我觉得 写得好,好在它写出了 的美景。

(通过这个环节,是想抓住本文文质兼美的特点,引导学生立足文本,品味语言,领会意境,为把握文章主旨作铺垫。在学生找到某些美景时,适时地引导学生进一步思考“还能看到什么?听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以此突出重点,培养学生的想像能力、创新能力和审美情趣。)

㈤、探究,理解作者旷达情怀,突破难点。

1、本文的文眼是什么?

2、文章写了哪几种乐?其中谁的乐境界最高?为什么?请从文中找出相关语句,好好地读一读。

3、太守究竟在“乐”什么呢?他的醉翁之意究竟在哪里?请仔细找一找,画出有关语句,说说自己的理解。

4、联系文章的写作背景,说一说,课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怀?给你什么样的启示?

(这一环节设计循序渐进的几个问题,是想引导学生品味文章的重点语句,深入理解作者与民同乐的旷达情怀,挖掘作品的现实意义,增强社会责任感,树立胸怀天下的远大理想,突破难点,并实现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和提升。)

㈥、齐声背诵《醉翁亭记》,把感情融入其中。

㈦、作业:从内容、语言、抒发的情感、写作手法等方面,选择你能把握的角度,比较《岳》《醉》的异同。(设计此题,意在引导学通过比较阅读,增强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扩大视野,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六、板书主要抓住“乐”这一文眼,通过不同人不同形式的乐的对比,揭示与民同乐这一主题来设计,力求直观、简洁,突出本文知识要点。

第三篇:《醉翁亭记》

文言文复习笔记整理:李景堂

《醉翁亭记》

一、作者:欧阳修.北宋时期政治家、文学家、散文家、史学家和诗人。唐宋八大家之一,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其他作品有《朋党论》《秋声赋》,《欧阳文忠集》,词集有《六一词》、《近体乐府》及《醉翁琴趣外编》。史学成就有《五代史记》(《新五代史》),二、注释:①深:幽深。②翼然:像鸟张开翅膀一样,形容亭子四角向上翘起。③临:靠近④蔚然:草木繁盛的样子⑤醉翁之意不在酒:情趣⑥负者歌..于涂:背东西、挑担子的人⑦时:季节⑧陈:摆开⑨暝:昏暗⑩秀:秀丽。

三、主旨:与民同乐,它集中体现在第三段,因为第三段集中写了人的活动,是醉翁深意之所在。

四、贯穿全文的主线是“乐”字,醉和乐是统一的,醉是表象,乐是实质,写醉正是为了写乐。

五、本文中“也”出现了21次,有三种用途:

①、陈述(用于指述景物)

②、肯定(用于介绍人名)

③、感叹(用于直抒胸臆)

本文共用了25个“而”字,其中表示转折获递进意味的,都要重读,凡事连接词语而有调整借走作用的则可轻读。

六、全文的核心命意: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本文的主旨句:醉能同其乐

七、翻译句子:

(1)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

远远望去树木茂盛、幽深秀丽的是琅琊山。

(2)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

喝醉了能和她们一起快乐,酒醒后能用文章记述这乐事的人,是太守啊。

(3)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

有一个亭子四角翘起像鸟张开翅膀一样坐落在泉水边的,是醉翁亭啊。

(4)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醉翁的情趣不在酒上,而在山光水色之中啊。

(5)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

野花开了,有一股清幽的香味,美丽的树木枝繁叶茂,形成一片浓郁的树荫,秋风浩荡,天气晴好,霜露洁白,水位下落,石头显露出来,这就是山中四季的景色。

八、本文涉及的成语:

A、醉翁之意不在酒:比喻本意不在此而在别的地方

B、觥筹交错:形容许多人相聚饮酒的热闹场面

C、水落石出:水落下去,石头就露出来,比喻真相大白

九、问题解答:

1、太守为何而醉?

①、美丽的山间景色;

②、百姓安定富足的生活。

2、“乐”字如何贯穿全文?

文章开始写“山行”和“闻水声”,都暗喻一个“乐”字,接着便借“山水之乐”道出全文的主线。下文承“山水之乐”写山中朝暮和四时之景,并点出“乐亦无穷”,使读者如入佳境。接下来便描绘出一副太守与民共享山水之乐的风俗画,至全文结穴处,用“醉能同其乐”画龙点睛地勾画出全文的主旨。

3、你怎样理解“太守醉也”中的“醉”?

答:写醉其实是在写乐。

十、段意:

第1段写醉翁亭之所在,并引出人和事。

第2段写山中景色及出游之乐。

第3段写滁人的游乐和太守的宴饮。

写游写宴:滁人游→太守宴→众宾欢→太守醉

最后一段写日暮醉归。

本段几种“乐”的情境:禽鸟之乐、游人之乐、太守之乐。

十一、为什么自称“醉翁”的欧阳修“意不在酒”?

作者到底都在“乐”些什么呢?请仔细找一找,画出有关的语句,说说自己的理解。

答:作者的“乐”归纳起来有三个方面:一是“山水之乐”,并因“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二是“宴酣之乐”,近取“山肴野蔌”,佐酒“非丝非竹”,众人“起坐喧哗”,太守颓然其间;三是“乐人之乐”,故作文以叙其事。三乐归一,都是“与民同乐”。

十二、这篇文章写三种乐:山水之乐、游人之乐、太守之乐。太守之乐是重点。山水之乐、游人之乐的描写同太守之乐有什么关系?

答:作者描写山水之乐,游人之乐是对太守之乐的陪衬。写山水之乐,是表现他贬官谪居滁州后,寄情山水,排遣愁怀的生活态度。写游人之乐,为的是从众宾欢中反衬自己的乐,因为享受山水之乐是一州之人,人人都可以纵情山水,这是非同寻常了。写太守之乐,此境界最高,他既知“禽鸟之乐”,又乐游人之乐;既能同醉,又能“自醒”。还能体察万物,反思人情,写文章来记述其事。

十三、为什么说在本文中“醉”字是中心?

答:此字在文中出现过六次。中心人物是“醉翁”,这个中心人物游乐的中心场所是“醉翁亭”。作者政治上受排挤,贬为滁州太守。他明知自己“四十未

为老”却偏要自号“醉翁”。“醉中遗万物,岂复记吾年”。一个“醉”字,淋漓尽致地表现了作者抑郁的情怀,蕴含着全章的主旨。

十四、写作技巧

①、写景层次分明,并且写景和抒情自然结合。

②、语言精炼,意蕴丰富。

本文不过四百多字,却写出了复杂多变的景物和情境。如第二段写山间朝暮及四时景物变化,都言简意深,片语传神。语句凝练,语意精警含蓄,是本文的一大特色。像“醉翁之意不在酒”“水落而石出”等句子,多为后人沿用。苏轼的《后赤壁赋》“山高月小,水落石出”的句子,就是在欧阳修的基础上翻新而成为名句的。欧阳修论文,主张“言简而意深”(《论尹师鲁墓志铭》),他特别推崇他的老友梅尧臣论诗的一句话,即“状难写之景,如在目前;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见《六一诗话》),而这篇游记,可以说完美地体现了他的创作观点。

第四篇:《醉翁亭记》

《醉翁亭记》

一、重点字词

[环]环绕[蔚然]茂盛的样子

[临]靠近[翼然]像鸟张开翅膀一样 [名]取名,命名[意]情趣 [寓]寄托[开]散开 [暝]昏暗[芳]香花 [秀]繁茂[伛偻]提携

[渔]打渔[杂然]乱七八糟的样子 [陈]摆开[丝竹]指音乐

[弈]下棋[觥筹]觥:酒杯;筹:酒筹 [苍颜]脸色苍老[颓然]醉醺醺的样子,形容醉态 [翳]遮盖[谓]为,是 [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以„„为乐;快乐

二、重点句子译文

1.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

译文:远远看去树木茂盛、幽深秀丽的,是琅琊山啊 2.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译文:渐渐地听到潺潺的水声,(又看到一股水流)从两个山间飞淌下来的,是酿泉啊。3.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

译文:山势回环,道路弯转,有一个亭子四角翘起像鸟张开翅膀一样座落在泉水边的,是醉翁亭啊。4.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

译文:给它起名的是谁?是太守用自己的别号称它的 5.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译文:醉翁的心意不在酒上,而在山光水色中啊 6.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译文:游赏山水的乐趣,有感于心而寄托在酒上罢了。7.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译文:早晨上山,傍晚返回,四季的景色不同,而那快乐也是无穷无尽的。8.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

译文:老人弯着腰,小孩由大人抱着领着,来来往往,络绎不绝的,是滁州人们的出游啊 9.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

译文:山上野味菜蔬,杂七杂八摆放在面前的,这是太守的酒宴啊。10.宴酣之乐,非丝非竹,译文:酒宴上的乐趣,没有管弦乐器(助兴),11.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译文:脸色苍老、头发花白,醉醺醺地坐在人群中间,这是太守喝醉了。12.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译文:游人知道跟着太守游玩的乐趣,却不知道太守以他们的快乐为快乐啊

13.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

译文:醉了能和他们一起快乐,酒醒后能写文章表达这种快乐的,是太守啊

三、理解性背诵

1.醉翁亭命名的缘由是: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2.解释“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的句子是: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3.写山间朝暮景色的句子是: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

4.写四季景色的句子是: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 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

5.写夕照全景的句子是: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

6.表现禽鸟乐的句子是:树林阴翳,鸣声上下。

7.表现本文主旨的句子是: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与民同乐)

8、文中借释亭名来抒情,道出了千古名句。这个千古名句是什么?(写出醉翁言在此而意在彼,情趣所在的是哪句话?)醉翁之意不在酒

9、文中哪句话概括描述了滁州地理环境的特征?环滁皆山也。

10、照应“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的句子是什么? 太守与宾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

四、阅读探究

1.作者到底在乐些什么?(课后练习)

作者的“乐”归纳起来有三个方面:一是“山水之乐”,并因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二是“宴酣之乐”,近取“山肴野蔌”,佐酒“非丝非竹”,众人“起坐喧哗”,太守颓然其间;三是“乐人之乐”,故作文以叙其事。三乐归一,是“与民同乐”。2.第三自然段描绘了四幅图画。

“滁人游”“太守宴”“众宾欢”“太守醉”。3.本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表现了作者随遇而安、与民同乐的情怀。

4、文中不仅写了太守与众宾客的游乐,还写了滁人的游乐。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为下文写太守乐作铺垫,反映欧阳修治理有方,这里政通人和,人民安居乐业。5.列举出本课两个成语

峰回路转、觥筹交错、醉翁之意不在酒、前呼后应、水落石出

6、比较阅读

(1)五柳先生和醉翁同是饮酒,其用意有什么不同?

五柳先生在饮酒中自得其乐,并忘却荣辱得失;醉翁借饮酒助山水游乐之兴,其兴致不在酒而在山水。(2)《醉翁亭记》和《岳阳楼记》表达的思想感情有什么相同和不同?(导学练习)相同的是:它们都有积极向上的思想境界。《岳阳楼记》中的范仲淹提出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生活理想。《醉翁亭记》中欧阳修抒发了与山水同乐的思想感情。

不同的是: 《岳阳楼记》的作者“不以己悲”,以此规劝友人并勉励自己,表现了崇高的精神境界。而《醉翁亭记》的作者含有寄情山水来排遣谪居苦闷的情怀。

第五篇:新年贺词拟稿

玉兔欢歌辞旧岁,金龙起舞迎新春。值此元旦佳节之际我谨代表包头迪众汽车服务有限公司并以及我个人的名义,向参与公司新址建设的各位领导、各界朋友致以衷心的感谢;向忙碌在各个岗位上的的兄弟姐妹致以诚挚的温和和衷心的祝福。

包头迪众汽车服务有限公司成立年来,在行业内已树立了良好的口碑,并得到了广大客户的认可。新的一年里,我们更要脚踏实地,从公司的发展高度出发,从一切为了客户的的服务宗旨出发,严把质量关,切实降低客户用车成本,为单位负责,为车主负责,树立公司的良好形象。

昨夜斗已回北,今朝岁更起东。我们公司通过近十年的不懈努力与追求,公司迅速从同行业中脱颖而出。现阶段,公司硬件设施的建设和服务体系已经走向成熟。多年来,公司始终坚持以客户的要求为宗旨,不断提高自己的服务质量,现已和多家知名企业及多家保险公司建立了合作关系。为了进一步方便广大用户及有车族,我公司现在开发区曙光路建设公司新址。公司新址环境优越,规模宏大,硬件设施到位,配件品种齐全,管理规范,现在已进入筹备工作的收尾阶段,预计在2012年1月 日正式整体乔迁,这次乔迁标志着公司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公司将以全新的面貌展现于大家,以全新的理念和品质服务于我们的客户!

最后祝愿全体领导及员工新春愉快,阖家欢乐,事业顺利,财源广进。

下载醉翁亭记说课稿拟稿word格式文档
下载醉翁亭记说课稿拟稿.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申请报告拟稿

    黄石恒力冶金物流产业园项目是黄石市发改委和西塞山区政府于2009年招商引资项目,该项目于2010年8月20日双迎期间与黄石市政府签署了框架协议。项目筹备已跨时4年,其间得到市、......

    醉翁亭记读后感

    醉翁亭记读后感 醉翁亭记读后感1 “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多优美的词句呀!这出自于大作家欧阳修之手。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号醉翁,又号六一居士,爱山水之甚深,名......

    醉翁亭记问答题

    1、开篇从滁州城周围的景色写起,有何作用? 写了滁州城周围山水的秀美,层层推进,引人入胜,既交代了醉翁亭的方位,也引出了“醉翁之意不在酒”的主题思想。 2、作者是如何表现山水之......

    《醉翁亭记》123

    《醉翁亭记》同步练习 一.下列加红的字注音或字形上有误的一组是( ) A、环滁(chú)林壑(hè)琅玡(yá) B、潺潺(chán)瞑(míng)觥(gōng)筹交错 C、山肴(yáo)野蔌(sù)阴翳(yì) D、晦(huì)明宴酣(g......

    《醉翁亭记》 练习

    《醉翁亭记》 练习 一、基础知识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环滁林壑蔚然琅琊 潺潺酿泉辄醉晦明 野蔌酒洌山肴伛偻 弈者觥筹颓然阴翳 2.解释......

    《醉翁亭记》练习

    翻译课文 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hè)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

    《醉翁亭记》赏析

    欧阳修是我国北宋时的著名散文家和诗人,提到他,总忘不了他的《醉翁亭记》,他通过对优美的自然环境的描写与和乐的社会风气的描写,含蓄委婉地表现了贬官之后的特殊心境。这篇散文......

    《醉翁亭记》译文

    《醉翁亭记》译文环绕在滁州城四面的都是山。它西南方向的山峦,树林和山谷尤其优美,远远看去树木茂盛、幽深秀丽的,是琅琊山啊。沿着山路走六七里,渐渐地听到潺潺的水声,(又看到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