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四环节教学法经验交流
四环节教学法经验交流
王庄寨镇李庄寨中学王振华
传统的教学方法已经成为束缚学生发展的绊脚石,新课程改革势在必行。民权县教体局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及时推行了具有本县特色的教改思路-------“四步教学法”。为了全面推广应用“四步教学法”,进一步深化课堂教学改革,创立科学先进的教学模式,开学以来,我校在6----9年级率先实施了该教学模式,到目前为止,各班已初步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先将我在课堂教学改革中的具体做法总结如下:
一、合理组织学习小组,实施“四步教学法”的前提。
将学生分成了四个学习小组,每个小组按好、中、差调配学生,由学习小组长统一管理。每个小组就是一个团队,都有一个响亮又好听的名字。比如我们班的“快乐小组”、“爱心小组”、“智慧小组”、“优秀小组”。有了这些学习小组,班主任只要将任务传达给每组的学习小组长,他们就会把一切工作安排的井井有条。
二、制定激励机制,开展“四步教学法”的保障。
好胜心强是所有孩子的天性,如果班主任善于利用这一点,将成为激发孩子学习兴趣的法宝。我准备了两个本子,一个是“加分记录本”,一个是“扣分记录本”,随时记录孩子们在课堂内外的表现。课堂上小组成员每回答对或提出一个有价值的问题,教师根据问题的难易程度给该小组加分;哪个小组的成员回答问题积极也加分;每次家庭作业都能按时完成并且质量高的小组加分;能够团结合作的小组同样加分„„总之,只要优点就要给予奖励。相反,如果上课回答问题不积极,或站起来一言不发,该小组就要被扣分;家庭作业不按时完成或质量差要扣分;小组不团结也要扣分。在分数的“威逼”下,我班孩子上课回答问题的积极性空前高涨,家庭作业再也不是完任务了。
三、精心设计“课前预习”,实施“四步教学法”的根本。
以前课前预习都是老师布置预习提纲,学生自己预习课文,回答老师预习提纲上预定的问题。这样来完成预习,优生的能力得不到更好的发展,学生欠缺主动性,作业也缺乏灵活性。
而课前小研究是指教师根据所学内容,设计相应的问题让学生在课前研究,可以通过看书完成,或自己调查、实践、操作完成,也可以通过查阅资料或请教别人、家长完成。
课前小研究的设计理念:根据“先学后教”、“以学定教”的教学思想,把学生将要学习的重难点知识以小研究的形式作为学生自学的资料,让学生回家先自行研究,然后带着自己的研究成果回到课堂与同学分享,这样才能让学生有话可说,有意见可发表。从而保证课堂小组讨论的实效性与高效性,让课堂小组讨论真正落到实处。另外,通过小研究的形式让学生自学,学生会呈现许多不同的方法去解决问题,促进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同时也更好地培养了学生思维的灵活性。这样,课堂上就会不断闪现学生思维碰撞的火花,让课堂变得生动而精彩。课前小研究使传统课堂教学结构发生了改变,把一节课的起点提前到了课前。学生不再是无准备地被动地听从教师的复习、引入、讲授,而是个个有备而来,课堂成为了他们展示自我的舞台,思想交锋的场所。课前小研究把学生从一开始就被推到了主体的地位上,他们呈现出来的不同方法,体现了不同的认知水平和思维方式。
课前小研究在教学实践中越来越显示出它的积极作用。
第一,它改变了完整的一节课的结构,在传统课型中,一节课的开始总是从打上课铃开始的,而在具有前置性研究的教学课中,一节课的开始往往却是在上一次课要结束的前几分钟时间里,在这个时间里,教师向学生布置前置性研究。
第二,学生在完成前置性研究的过程中,对新知识有了一定的认识了解,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与主动参与的热情,这对学生在课堂上增强自信心非常有帮助,有了前置性研究,也便于学生理解课堂上需要掌握的新知识点。
第三,前置性研究的环节设计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教师在教学上的压力,重点、难点较易突破了,学生的学习状态好了,由于前置性研究布置后,有课后完成的环节,所以教学花费的时间也节省了,教学效果也好了。
四、教师恰到好处的点拨,实施“四步教学法”的关键。
在“四步教学法”中,教师的适时点拨是最后一个环节,也是关系到整节课成功与否的关键。我认为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一,即要在恰当的时候进行指导。在学生最需要指导时,不失时机地给予指导,可以取得最大效益。二,即突出主体,不包办代替,指导不是完全的告
诉和给予。三,即指导的内容做到针对性强,学生想了解的内容、难以解决的问题才给他指导。四,根据活动主题的特点和该年段学生的特点,采取恰当的方法进行指导。《新课标》指出 :只有学生亲身体验和感悟的东西,才最终会伴随一生,成为一种能力,成为一种素质。四步教学模式让课堂真正成为了培养学生自学方法和学习能力的“天堂”。
第二篇:四环节教学法
“四环节教学法”实施方案
为贯彻落实我县“四环节教学法”方案,进一步强化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索的学习态度,达到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目的。特制定如下实施方案:
一、加强对“四环节教学法”的思想认识
全体教师要从提高自身教学水平、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促进自身专业化成长的高度认识此项工作的重要性,更新观念,提高认识,积极参与教学改革。
“四环节教学法”四个环节的重点就是让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 四个环节的核心就是让学生“尝试学习”。是从青少年好奇,好问,好动的心理特点出发,在教师的引导下,让学生自己去尝试,发现问题,回答和解决问题,使他们成为知识的尝试者,探索者,发现者。
四个环节相辅相成,都是在学生动脑动口和动手中进行的。老师在教学中要多一些允许,给学生出错的机会。“四环节教学法”是一种科学的学习方式,它把课堂还给学生,把探索的权利还给学生,把张扬个性的自然性还给学生。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可以使学困生比率显著降低,及格率,优秀率显著提高。
二、成立“四环节教学法”领导小组
为了让“四环节”教学模式在各年级各学科段全面实施,学校成立以校长为组长,教导主任和教研组长为副组长,各任课教师为组员的领导小组,全面负责“四环节教学法”的贯彻落实。
各位教师要在小组的引领下,积极参加教研活动,不断提高自身的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要结合自己所教学科、学段、学情积极探索如何在本学科落实四环节的教学模式,不断深化课堂教学改革,切实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实现高效教学。
三、学习“四环节教学法”的操作步骤
为了让老师能够熟练掌握并灵活运用“四环节”教学模式,在实践中有思考有发展有创新有提升,为进一步完善、提炼“四环节”课堂教学模式,组织所有教师学习“四环节教学法”。通过学习,对“四环节教学法”的具体操作步骤有了明确的认识。让教师建立起“四环节”课堂教学的教学思路,并通过理论学习、新课程理念研读、学校课题培训等措施,集思广益形成更为科学的授课方案。本着学生多学、多练、多思,举一反三,培养学生的学习方法和能力全力以赴攻关“快乐、高效”课堂教学模式。
四、运用“四环节教学法”开展教学活动
1、备好课。过好“学生关”和“教材关”。要做到了解学生的学习意向, 体察学生的学习情趣,确定科学有效的教学对策。作为教师要吃透教材的编写意图, 把握知识的停靠点, 把握情感的激发点, 让学生“会学”、“乐学”。
2、定好学习目标。本着一切以学生的学为出发点, 以学生的学来预设目标, 把课堂真正还给学生。
3、抓好课堂教学。课堂教学是实施“四环节教学法”的主阵地,要按照教学法的要求, 有效组织各个环节, 让课堂教学产生高效益。
4、写好教学反思。教学反思是关于教师教学情况的反思。反思促发展, 它能使自己的教学水平不断提高, 努力成为一个“有思想的教师”。
五、考核评价,检验成果
学校在学期末对每位教师进行考核,纳入教师综合考评。教师要及时总结经验,不断反思改进,结合实际逐步完善,形成自己的教学特色,教研组长要积极总结、推广成功的经验,善于发现典型,逐步形成良好的教学研究氛围。
小付营小学
2011-9
第三篇:四环节教学法
“ 四环节教学法 ”教学观
实践证明,数学 “ 四环节教学法 ” 较好地集中和糅合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和教学过程中的师生互动,探索发现、创新发展等诸多创新教学要素,这些创新教学要素有机组成一个整体,具有较强的逻辑性,符合学生学习规律。同时,“ 四环节教学法 ” 有可操作性、前瞻性、可发展性的特点,因而我们认为是比较符合创新教育要求的一种新型的课堂教学模式,其中包含的教育理念,符合和体现了时代精神。
首先,数学 “ 四环节教学法 ” 体现了一种新的教学观:(1)基础观:学生的学习不仅仅是基础知能的单纯积累,而更重要的是让这些知能活化起来;(2)课程观:课程是前人知识的结晶和编者教学意志的物化,作为教师要深入挖掘课程的本质和理解这种本质,使之成为学生学习和实践的案例或工具;(3)教学观:要教会学生学习,教会学生思考,让学生主动参加探讨,教学中重视发挥和研究相关教学技术,讲究教学策略和方法,把教学变成师生教学生命发育成长的一种过程;(4)学习观: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自主建构知识,学习成为学生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自我发现的一个过程;(5)评价观:建立创造性学习的评价标准,鼓励学生获取成功,发挥评价的教学功能和教育的发展功能,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逐步做到明辨是非曲直,辨证思考,处理好数学中静止与运动,单纯与联系,现状与发展,整体与部分的关系,进而引导学生在学习数学过程中逐步掌握辩证法。学生合理及时诊断学习中出现的错误,正确评价自己的作业结果和学习水平程度,逐步调控评价学习过程中自己的情感投入、意志力等非智力因素,评价成为教师教和学生学的一种方式。其次,数学 “ 四环节教学法 ” 较好地体现了现代数学课堂教学的教育要求:重视学生学习心理过程规律,重视情感的培养,重视智力开发,重视创新学习。数学 “ 四环节教学法 ” 体现了一种新的数学文化,它有利于营造学习创新的氛围,也有利于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思维潜能,使学生的学习源于课本,根植于课本,但又跳出课本,高于课本,使学生的数学学习达到一种新的数学境界。
再次,通过 “ 四环节教学法 ” 的实践,也使数学教师更重视再学习,再提高。教师需要建立一种现代的课程观、教材观,面对教学例习题,不仅关注其中的数学问题,还应挖掘出它的教育功能,多一点全局性、前瞻性的整体思考。教学也不再是反复演练传统的常规题,而是由此演化出内涵更深刻,外延更广阔的问题,联系到问题间相互的共通处,使之相互映照、相互关联,从一个问题的解决引发了另一个问题的解决,或者是多题一解,或者是触类旁通,这对于宏观的理解数学的本质,体会数学的思想,掌握数学这个工具,渗透数学的精神都是十分必要的。
当然,数学课堂 “ 四环节教学法 ” 不是唯一的创新型教学模式,它本身也有一个逐步发展完善的过程。我们要不断丰富它的内涵,在实践中不断研究它,发展丰富它,使之不断日臻成熟完善。
第四篇:四环节教学法9
孩子我在山上等你
——浅谈四环节教学法之课前预习汇报人:孙博
四环节教学法给我们的语文教学带来了崭新的面貌,使我们的教学悄悄地发生了转变。在课堂上充分体现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科学把握教学四个环节,真正把课堂还给学生,使我们的语文课堂达到高效。
常言道:“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农民在耕地前要“备耕”,工人在生产前要“备料”,战士在打仗前要“备战”,这都是“预”。同样道理学生在上课之前,也要准备准备,这准备就是指预习。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预习已不是一个陌生的词语,也不是一个新鲜的事物,特别在语文学科,预习现象更为普遍。预习本身就是一种自学,是课堂学习的准备,学生在预习中不仅要动口、动脑、还要动手。叶圣陶先生说过:“不教学生预习,他们经历不到在学习上很有价值的几种心理过程。”由此可见,课前预习非常重要。让学生预习前首先要让他们明白预习的要求要达到一个什么样的目标,给他们铺好一条路在山顶等他们,这样教学会轻松很多学生的成就感也会很强。基于以上种种认识,我将从以下两方面深入到课题试验中去实践与探索。
(一)明确预习目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用教育学的理论说,带着问题上课,求知欲更强,变被动为主动,可以大大减少教师的无效劳动。同时让每个学生都有锻炼的机会,学习素质得到了相应的提高。学生在进行预习时,教师巡视了解;预习
结束后,教师进行检查。在这期间,教师及时了解学生对教材的掌握情况。教师还可以从学生提出的疑难问题中测知学生的知识基础。因此,教师就可以抓重点、难点,有的放矢地进行教学,效果就会更好了。
(二)关注预习过程,探索学生预习的策略。
方法是解决问题的重要策略,掌握了学习方法如同掌握了打开知识宝库的“金钥匙”。低年级的学生对预习的认识还不强甚至有不少孩子都不知道预习是什么到底要怎么去预习,针对这一种情况作为教师的我首先想到了要重视方法的指导。
我打算分三个阶段来让学生逐步掌握预习的方法:
(第一阶段)课堂指导:师生一起预习,摸索预习方法。
在这一阶段首先要让孩子明白什么是预习,预习要达到一个什么样的目的。然后与他们一起预习,鼓励他们能自己通过拼音将课文读熟(可进行小组评比激发兴趣),在课文中圈画出本课的生字并标注出自然段,通过自己的语言简单的将课文内容讲出来。(点字默读、圈字注音和标注自然段这一过程最开始需要在屏幕上给孩子们展示出来让他们清楚的明白这一过程)
(第二阶段)预习卡提示:制定预习提纲,掌握预习方法。在这一过程中,千万不能忽视教师在预习中的指导作用。
经过了第一个阶段孩子们已经初步掌握了预习的方法再此基础上根据实际情况制定预习提纲,由组长检查预习情况并将预习中出现的问题及时上报。在这一阶段需要教会孩子怎样就生字及内容质疑。
(鼓励孩子多提问,提问多的孩子证明他们真的读明白了课文内容并进行了思考)。在此阶段要时刻注意孩子在预习当中出现的问题并进行总结加以指导和改进。
(第三阶段)个性化预习:学生自己预习总结预习方法。
有些学生经过前两个阶段后能轻松自如的进行预习了,甚至有的学生还有了自己的一套预习方法,只要方法得当都要给与及时的肯定及表扬,以鼓励他们的创新精神及学习热情。
经过这三个阶段我发现很多学生都对预习有了很强的兴趣,比如说李婉渝同学利用休息的时间在老师没有留预习作业的时候就将要学的整个单元内容都预习出来还在他们小组内进行评比谁预习的多谁提的问题多等。还有部分学生通过字典等工具书不仅将生字的读音偏旁掌握还积累了很多词语并了解了其含义。在课堂上可大胆的采用让学生当“小老师”来教的方式。
有效的预习,能明确学生学习新的知识的目的性和针对性,可以提高学习的质量。良好预习习惯的形成将为课堂教学节约许多宝贵的时间,使得教师不必讲解学生就能自己获得知识。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也改善了师生关系,更重要的是学生获取知识的能力将会大大提高。当孩子们靠自己的力量登上“山顶”的时候会有很强烈的满足感。
第五篇:四环节教学法6
“想说爱你不容易”
-----浅谈指导学生进行预习的一点体会李振国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培养学生良好预习习惯和提高预习能力是让学生学会学习的一个重要途径。学生一旦掌握了正确的预习方法,就等于搭建起了新旧知识的桥梁,同时引发学生探究知识的兴趣,从而更深层次地获取数学学习技能。那么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指导学生预习呢?我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预习习惯
要想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就必须要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预习习惯,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进而为课堂教学做好准备。指导学生预习要因人而异,应针对学生的个性及智力特点,结合教学内容,灵活地布置预习任务,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预习作业,激励学生通过预习,引发探究知识的兴趣,提出有价值的质疑,进而形成主动思考、主动操作的意识和习惯。我班的学生每人都有一个预习本,每次的预习内容我都会要求他们写在作业本上,例如本节课的重,难点,你认为需要注意的地方。借此来监督学困生完成预习。
例如我在教四年级下册数学第四单元的新课时,我要求学生要先自己读一读,想一想,问一问,做一做,也就是照我们学校数学组的“四个一”预习法进行预习。先读例题,然后自己想一想能用什么方法解决此类题目,问一问自己能不能总结出规律或方法。最后将课后的“做一做”独立完成。这样,使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初步理解和掌握了将要学习的新知识,在做练习或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感受到成功的喜悦,收到预期的预习效果。
二、教给学生一些好的预习方法
方法是解决问题的重要策略,一个人掌握了学习的方法,就如同掌握了打开知识宝库的“金钥匙”,就能独立地向新认识领域进军,也才有可能攀上知识的顶峰。所以,要想让学生具有自学的本领,作为教师就要重视方法的指导。预习的方法有很多,以下几种可供借鉴:
1.任务落实预习法。学生初学预习时不知从何下手,这时教师设计好预习任
务,如有时我会设计一个“课前小研究”让同学带着任务去预习,使学生有的放矢,预习的针对性较强。在这过程中,教师先要对自己提出高标准严要求,对相关学习内容要进行认真研读,提出既有一定的价值、又有吸引力的,能促使学生产生浓厚的学习、探索兴趣的预习任务。布置预习任务时一定要注意难度适中,具有诱发性和趣味性,预习要求要明确,可操作性要强。例如概念教学中我一般先要求学生在预习时要会背诵小结。
2.尝试练习预习法。对于计算类新授课、练习课,预习时先进行尝试练习,遇到疑难再返回预习例题,然后再尝试练习。通过尝试练习,可以检验学生预习效果,这是数学预习完成预习任务不可缺少的过程。学生经过自己的努力初步理解和掌握了新的数学知识,可通过做练习或解决简单的问题来检验自己预习的效果。当然如果学生独自完成有困难也可以和老师或同学交流。
3.动手操作预习法。对于公式的推导等操作性较强的知识,要求学生在预习过程中亲自动手去实践,通过剪、拼、折、移、摆、画、量、观察、比较等活动,体验、感悟新知识。因为课堂中有动手操作的内容,自然要通过熟悉教材,了解操作过程中所需要用到的工具、材料等,这样就可以在课前提前准备好。学生只有亲历了数学知识形成的过程,才能知其所以然。
三、适时反馈学生的预习情况,正确评价学生的预习效果。
在课堂上,教师更要时时检查和测试预习的内容,可以通过预习交流,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叙述对新知识的理解,以此检测学生的课前预习情况,并对学生的预习成效做出客观的评价。对学生在预习中不明白或有疑问需要解决的问题,可以提出来全班学生共同讨论,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这样既达到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能力,也有利于教师明确学情,做到有的放矢。当然住宿生也可以在晚自习时让小组长或课代表进行检查。
当然在操作过程中,由于我的管理不到位,没有很好的培养好小组长和课代表,所以我的预习方法在差生中效果不佳,这也是我今后努力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