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现场与教学细节读书笔记

时间:2019-05-15 14:32:47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教学现场与教学细节读书笔记》,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教学现场与教学细节读书笔记》。

第一篇:教学现场与教学细节读书笔记

“你是我永远的朋友”这是《教学现场与教学细节》一书中第二章《圆明园的毁灭》教学实录学生对于永正老师说的一句话。这句话体现了课堂教学中一种新型的良好师生关系,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师生之间真正实现了民主平等。这种良好师生情感“是一种真正的人与人的心灵沟通,是师生互相关爱的结果。它是师生创造性得以充分发挥的催化剂,是促进教师与学生的情感和灵魂提升的沃土。它是一种和谐、真诚和温馨的心理氛围,是真善美的统一体。”这种情感的程度如何决定一堂课成败的程度,而民主平等是构建这种情感的第一法则。何以实现真正民主平等?

◇ 观念更新——师生平等的前提条件 “平等师生关系的建立要求教师更新观念,转变自己的角色行为,要从知识的传授者变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要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要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建立这样的教师观是形成平等师生关系的前提条件。”实际教学过程中我们往往会曲解这句话的意思,以为“组织者”就是权威的绝对服从,忽略了学生的发展及独立性、自主性的培养,忽视了学生动态发展的过程,没有把学生视为发展的人。这种错误观念的存在,课堂中“平等的师生关系”永远也无法实现。它常常会使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失去耐心,使良好的师生关系不能正常的发展下去,从而真正失去作为“组织者”和“引导者”应有的权威。

◇ 民主互动——师生平等的本质特征 “教师和学生都充分地享有民主权利,在课堂教学中,表现为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可以自由地发表各自在学习中的意见。可以与对方就学习中的不同见解展开探讨甚至争论,民主的空气越浓,师生关系就越是平等、和谐。”反思自己的教学过程,有部分学生由于知识发展的滞后,常常在课堂中成了“被遗忘的角落”,或许是自己不愿意给他们时间,或许是他们无胆量表达自己的见解,总之他们常常是被忽视的。这多不平等!另外在课堂中,教师的角色应该像一个帮助者,从知的角度而言,教师与学生只是先知与后知的关系,不存在施恩者与受恩者的关系。在教与学的交往互动过程中,教师与学生分享彼此的思考、经验和知识,交流彼此的情感、体验与观念。互动是平等师生关系在教学活动中的具体体现。

◇ 交往对话——师生平等的实现途径 在交往过程中教师在平等原则下,做到以下几点:“理解学生”“尊重学生”“宽容学生”。“理解学生就是要走进学生的心里,洞悉学生的喜怒哀乐,了解学生的兴趣爱好,适应学生活跃的思维和变化的情绪,理解学生就是视自己为儿童,把自己融入到学生当中,不用成年人的眼光看学生,而是站在学生角度看待学生的需求和期望;理解学生就是不对学生的所作所为求全责备,而是对学生哪怕是一点点的成绩给予充分 的肯定,在学生的学习或者生活出现困难时及时送上精神和物质的援助。”我们常常埋怨课堂中学生不积极合作,想想我们平时为了解学生做过点什么?我们又给了学生多少份耐心与援助?这又怎么能怪我们的学生呢?理解但不包办代替,尊重不是无原则求全,宽容更不是放任。我们在学生遇到困难时给予理解和帮助,要满腔热情地给予鼓励和肯定,以孩子的心态看待孩子。

“你是我永远的朋友“,愿课堂上自己的学生也能由衷地说出这一句话。

第二篇:《新课程教学现场与教学细节》读后感

《新课程教学现场与教学细节》读后感

今天,我拜读了由彭钢、蔡守龙二位老师合写的《新课程教学现场与教学细节》一文,感触很深,细节,存在于时间的长河中,存在于生活的方方面面.在教育过程中,同样也存在着一些场景和细节.这些细节,因其小,往往被教师所忽略.但是,如果你敏锐地捕捉住它,并用心去分析它,你会发现某些细节真实反映了教师的观念,理念,确实可以决定教育教学行为的成败.——这就是我阅读《教学现场与教学细节》一书最大的感受.书中通过细节分析,将新课程背景下的师生关系,自主学习,合作探究,预设生成等的热点问题进行了有价值的提炼和筛选,并作了理念的提升,读后颇受启发.一,细节显现民主平等.细节,存在于不经意之间.教师的一声问候,一个抚摸,一句赞美,一次沟通,有时都会是意想不到的教育资源,成为孩子现在的愉悦和将来的回忆.教育过程中经常看到这样的细节:低年级的老师,蹲下身子和孩子说话;高年级的老师,遇事和学生商量,交代任务后,拍拍孩子的肩等等.这些看似无意,看似寻常的举动背后,却真切地体现着教师的爱,蕴涵着教师民主平等的师生观.师生之间的交流,是疾言厉色还是和风细雨,是命令还是对话,关键在于教师是否拥有广博的师爱,是否具有正确的师生观.教师应该这样定位自己的角色:由教育中的主角转向“平等的首席”,成为学生的朋友,学生发展的促进者.做到:(1)理解学生.主动,深入地了解学生的喜怒哀乐,走进他们的心灵世界.有一位教师这样写道:每个学生的精神世界都是一本独特的,不易读懂的书,需要用教师的智慧和理性去理解.只有对它进行不懈地探究,才能找到帮助,教育学生的适宜的方法.同时,教师要把自己视为“长大了的儿童”,站在学生的角度看待他们的需求和期望,不对他们求全责备.亚斯贝尔对教育下过这样的定义:教育是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小学阶段的学习是为孩子一生的学习奠基的工作,教师要在呵护童心,激励学生上多花功夫.(2)尊重学生.要尊重学生的人格尊严,把学生真正看作活生生的,具有潜质并不断发展的生命体.宽容地对待学生,善于倾听孩子的意见,不因他们的错误和缺失而轻言放弃.要正视并尊重个别差异.对待孩子特别是学习有困难的孩子,多一些表扬和肯定,多一点帮助和耐心,让学生树立对自己和对学习的信心.以下是一位老师的教育随笔,小小的一个细节显现的却是深沉的关爱.二,细节展现生命课堂.新课程强调教学过程应当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课堂教学应该焕发生命的活力.这个活力表现在教师作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平等中的首席,他自身必须是满怀热情的,能够引领学生积极参与学习过程,能够和学生分享学习的乐趣和成功的喜悦;作为学生,他在课堂应该能够体会知识技能不断积累的愉悦,合作学习,被尊重和自我实现的快乐,从而体验成

长的乐趣;而课堂,应该成为学生自我实现的场所,张扬个性的舞台.课堂教学中的细节,有课前预设的,也有动态生成的.有意识地捕捉有价值的细节,或者创造精彩的细节,可以生成教育智慧,构建活力课堂,生命课堂.教学过程中也往往会出现一些令教师始料未及的错漏,而这些错漏恰恰是生动而真实的,也是有价值的学习资源.教师应充分利用这一资源,发挥自身的教学机智,审时度势,及时调整教学预设.比如在教学“轴对称图形”时,许多学生竟然都认为平行四边形是轴对称图形.教师马上更改了教学设计,让学生动手折一折,发现沿一组对边的中线对折,左右两边的图形不能重合.但是还有学生提出,把它沿这条中线剪开,将其中的一部分旋转后,这两部分是能够重合的,那么它究竟这是不是轴对称图形呢 教师首先对他独立探索的勇气予以充分的肯定,然后强调了轴对称图形的特征是:把一个图形沿着某条直线折叠,如果它能够与另一个图形重合,这个图形才是轴对称图形.接着让学生想一想,除了长,正方形外,还有没有特殊的平行四边形也是轴对称图形的 学生通过思考发现菱形也是轴对称图形.这个教学案例中可以发现,教师正视了学生思维的错漏,并加以放大,适时引导学生进行辨析,使教学更富生机,更适应学生的学习.总之:小现象,小细节中有大学问,关注细节,必有不同以往的发现;另外,每一个生命体都有它丰富的内涵和个性,应该去了解它,尊重它.愿所有教育者都能用自己的慧眼和慧心,发现和捕捉细节,寻找蕴藏其间的教育智慧和真谛.

第三篇:语文课程与教学论读书笔记

课程教学论读书笔记

拉尔夫·泰勒是美国著名教育学家、课程理论专家,被誉为“当代课程理论之父”。1949年出版《课程与教学原理》一书,被誉为是“现代课程理论的圣经”,是课程开发原理最完美、最简洁、最清楚的阐述。他认为,我们如果要系统地、理智地研究某一计划。首先必须确定所要达到的各种教育目标。泰勒在书中未对教育目的、教育目标、课程目标作很细致的区分。在他那里,这些术语基本上是同义词。根据泰勒的论述,他讲的教育目标大部分是指的本文所论及的课程目标。课程目标是指在一定的学段中所要达到的标准,包括课程总体方案(教学计划)中的培养目标以及分科标准(教学大纲)中的分科目标两个层次的内容。

1教育认识

泰勒在它的《课程与教学的基木原理》一书中,系统发展了行为目标的理念,他认为,教育是一种改变人的行为方式的过程,目标既要指出要使学生养成的那种行为,又指明这种行为能在其中运用的生活领域或内容。泰勒认为行为目标的作用是“有助于选择学习经验和指导教学”。大多数课程理论认为,“行为目标”取向克服了普遍性目标取向模糊性的缺陷,在课程领域科学化的过程中作出了积极的贡献,由于“行为目标”具有精确性、具体性、可操作性的特点,当教学内容以“行为目标”的形式陈述的时候,教师能更加清楚地了解教学任务,有利于教师控制教学过程,而且,“行为目标”还有利于教育者就教学内容准确地与教育督导、学生家长、学生展开交流,更重要的是它便于作出准确的评价。

在职业教育课程开发的实践当中,课程目标取向应该反映职业教育的基木特征和内在要求,蕴涵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观。职业教育主要是培养技能型和技术应用型人才的。这种人才直接面向生产、经营、管理和服务等一线的工作岗位,从事为社会谋取直接利益工作,首先要掌握的是某一职业岗位或职业岗位群所必需的理论知识和技能。人才培养的规定性使得职业教育课程开发活动应体现相关职业或职业群的专业知识要求和操作技术要求,这种要求实际上是由一系列具体、明确的特定职业岗位能力要素所组成的。因此职业教育课程目标的制定应以培养学生掌握特定职业岗位能力要素为宗旨。

在泰勒看来,对学习者本身信息的研究是获得行为目标的重要来源和有利途径,其方法主要是依靠对学习者的“需要”做调查研究。在此他提到“需要”有两种含义,一种是“学习者目前的状况与公认常模之间的‘差别’或‘差距’,即应然与实然之间的差距”;另一种则是心理学的概念,即把“需要”视作“有机体内部的张力,为了保持有机体处于正常、健康的状况,必须使这些张力恢复平衡,泰勒把课程的行为目标建立在第一种意义上的“需要”,即把有关学习者的信息与某些理想的标准以及对公认的常模的某些看法进行比较,从而明确 学习者的差别,并提出学习者可能达到的行为目标。既然学生的需要是行为目标的重要来源,那么学校就要集中精力研究学生现阶段发展的需要,并把它规划到行为目标中去。泰勒提出对学生需要的研究主要有两个部分,一是发现学生的现状,二是将这种状况与公认的常模进行比较,得出学生存在的差距或需要。泰勒还提到研究学生“需要”的几个方而,如对学生生活各个方而进行调查,对学生的习惯、知识、想法、态度、兴趣等进行研究。还要考虑不同学校、同一学校不同团体的学生需要。

在课程与教学的过程中,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也是一个必须要首先回答的问题。教育计划的各个方面,实际上只是达到基本教育目标的手段。因此,我们如果要系统地、理智地研究某一教育计划,首先必须确定所要达到各种教育目标。但是,怎样获得有益的教育目标?获得教育目标又应该从哪些方面考虑?泰勒是这样认识的:归根结底,确定目标无疑是选择问题,因而,目标必须是对学校负责的那些人,经过深思熟虑后作出的各种价值判断。为了指导作出这些判断,就需要一种广泛的教育哲学。

2教育启示

“课程不是为课程本身而存在,不是为教师生存而存在,也不是为了学生急性的、偶发的需求而存在,课程要顾及到孩子将来的生存与发展,要为其一生奠定基础,最终要归及到终极意义—幸福上”。但要怎样才能实现这种诉求,这是摆在课程编制者面前的一个重大而又迫切的问题,也是课程改革力求要面对和解决的问题。泰勒的生平及对人、对事的态度,可谓是一部“经典著作”,他的处世之道和对人生哲学的体悟,折射出泰勒对自己严格要求的态度、对他人尊重与帮助的思想、对教育孜孜以求的奉献精神。据此可给我国教育专家、教育理论工作者和一线教师很多启示。这些启示既有做人的,也有做事的,是做人与做事的唯美统一。

课程编制是一种实践性的工作,而不是一种理论性的研究。它力图设计一种能够达到教育目的的系统;它主要不是试图解释一种现有的现象。设计出来的这个系统,必须能在社会里有效地运行。泰勒的《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就是围绕着四个实际的问题来展开论述的,使课程编制的原理达到了顶峰,在西方乃至整个世界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可以说,给各国的课程编制提供了现成的模型。各个国家在教育改革尤其是课程改革的过程中,都有意或无意的借鉴着泰勒的课程编制原理。

在我国,“课程编制”这个术语在20世纪20年代就开始使用了,应该说比较早地开始研究课程编制问题。但对“课程编制”这个词一直比较模糊。“课程编制’与“课程实施’到底是不是一回事,一直存在不明确的看法。施良方的《课程理论—课程的基础、原理与问题》对此很明确的表达了自己的观点,他把课程编制定义为完成一项课程计划的整个过程,它包括确定课程目标、选择和组织课程内容、实施课程和评价课程等阶段,这就与课程实施、课程设计区别开来。我国的课程理论研究问题较其他国家的来说,虽然有一定的差距,但笔者认为并不是遥不可及。这就要求我们有探索精神、创新精神,本文的目的不是单纯地介绍泰勒本人及《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的功高绩著,而是我们能因其有发现意识、创新意识,不单单是表面的移植。建立自己民族的、本土化的课程理论与课程实践势在必行。

3基于泰勒课程的表述研究

当目标确定后,我们还要用一种最有助于选择学习经验和指导教学过程的方式来陈述教育目标。课程目标、表述正确、清晰和通俗易懂,就为课程目标的实现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如果目标表述不当,不仅浪费目标设计和确定所花费的各种资源,而且会对课程和教学活动产生误导。

泰勒所提的三个方面的问题同样存在于职业教育课程目标的表述当中。某一职业学校电子与电工技术课的课程目标里面,有几条目标是这样表述的:“电工与电子技术中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常用设备和器件的特性及应用范围、途径”。这是典型的用课题或者内容要素来陈述目标,这种方式确实指出了学生将要学习的内容,但是它没有具体指明面对这些内容,希望学生做些什么,是要学生记住这些概念呢,还是运用这些概念到实际生活中去。很显然,根据内容标题来陈述课程目标,不可能为指导职业教育课程的进一步完善提供令人满意的基础。还有一些职业学校基础课的课程目标是这么表述的:“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方法和辩证主义思想”,“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树立白信心,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自主学习的能力,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这是采用概括化的行为方式来表述课程目标,这样的表述虽然指出了要学生发生哪些变化,但是这种高度概括化的行为目标,是不富有成效的,也不利于评价。

4总结

课程设置是一种实践性的工作,它力图设计一种能够达到教育目的的系统。泰勒的基于行为目标的课程设置模式为我们诠释了课程设置的一般程序和方法。在泰勒看来,课程的各个环节根据实际状况要进行不断地调整,并且利用评估来改进教育目标,从而改进教学内容的选择和组织。我们应该利用评估来改进课程目标,改进学习经验的选择和组织,同时我们应根据课程设置过程中出现的不确定因素,包括学生的兴趣和需要及不确定的周围情境等实际情况出发不断地调整和改进课程设置的各个环节,使课程适应不同情境下的教学需要,符合学生的实际。

目前,我国新课程改革强调要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教师不断提高、课程不断发展、评价模式多元化。因此,我们今天可以借鉴泰勒提出的行为目标的课程设置模式,扬长避短,结合各个学校的实际教学活动情境,调查研究学生群体的兴趣和需要,设计适当的符合普遍学生群体的教学计划和教育目标,使学生在学习活动的过程中获得成功。

第四篇:《语文教学与研究》读书笔记

《语文教学与研究》读书笔记

在语文教学中,教师不仅要认真传授语文知识,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而且要高度重视美的熏陶,努力实施美的教育。语文课是最具审美价值的课,它激发学生的审美热情,增强学生的审美意识,提升学生的审美情趣,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一堂成功的语文课应是对学生进行的一次美的洗礼,教师要引导学生在学习中逐步发现美,欣赏美,创造美。

一、在阅读教学中进行审美教育

语文的工具性是客观的,但它绝不是单纯的交际工具和信息载体,它是人类精神发展、美化与升华的“媒体”,是有血有肉的东西。阅读活动的根本价值就在于为人的发展提供这些“有血有肉的东西”。在阅读教学中,如果本末倒置甚至舍本逐末,只重形式而漠视这“有血有肉”的东西,学生就会失去思想的教育,失去情感的陶冶,失去审美的提高。自古以来,有成就、有影响的文化名人都是“读”出来的。叶圣陶就说过:“他们有一个不二法门,就是熟读名文,读着读着,自己顿悟。”于漪老师也说:“语文文字是民族文化的地质层,积淀了中华文化的精粹。”读优秀的文学作品,特别是读经典作品,最能丰富人的精神世界,提高人的审美能力和综合素质,为学生建立一种精神的底子,培养他们的文化气质。所以语文教学以读为本,要不断改进教学方法,重视诵读。我们的阅读教学,就应该为学生创设更宽松的环境,为学生提供更多的“探索”的契机,抓住一个个具体的语境,一个词语,一个细节,甚至一个标点,让学生体会语言的丰厚意蕴,让他们在阅读的过程中体验到“发现”和“创造”的喜悦和激动,让他们的心智在这种“喜悦”和“激动”中升华。汉字有四声,诵读有抑扬顿挫,诵读能体会语言的音韵美;优秀作品遣词造句运用语文的精妙,启承谋篇的谨严,知识思想的深厚,都要在诵读去体会,去感受,去领会,特别是经典作品应有较多的背诵。在具体的教学活动中,教师就应该通过自己有表情的朗读,或者组织学生的朗读。读的形式也可以有多种多样,要把齐读和个别读结合起来。这样有利于帮助学生理解课文的词句篇章和语言的感情色彩,再现作品中的艺术形象,把学生吸引到作品的意境中去。

二、通过深入分析课文,体会作者对自然美的描绘 文学作品往往以精练的文笔、清丽的语言,把美的风采给展现出来,描绘出一个诗情画意的场面,使我们能对新鲜事物具有敏感性,从而善于发现美、捕捉美和创造美。例如朱自清的《春》是一篇以春景为审美对象的优美散文,当我们深入到其中的艺术境界时,会被作者对美所描绘出的一派充满诗情画意的美好景锡所陶醉,它是那样贴近自然,贴近生活,贴近我们的心灵。文中所描绘的景物充盈着跃动的活力与生命的灵气。“以我观物,物皆着我之色彩”,作者把情

感投注到对春天的描绘上,他的笔下的春天好像有了人的感情。你看,在作者描绘之下,春天的“一切都像刚睡醒的样子”,“太阳的脸也红起来了”“„„像眼睛,像星星,还眨眨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作者热爱春天的感情,一直在笔下流淌着,在字里行间荡漾着。教学时,教师引导学生细细分析者观察自然、体会自然的独到之处,从作者用词,修辞方法、语言等多方面引导学生去细细体会、品味那种“味道极而且醇厚”的情致。

语文课文中描述自然景色的篇幅很多,在教学时,应充分抓住重点篇目,一步步展开分析,从而使学生感受到其中的美好景象,产生美感。

三、通过作品中的形象美和意境美来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丰富饱满的人物形象、深邃的意境能给读者以激情的壮志,产生广泛而深远的联想,令人产生无尽的回味和神往。例如《背影》、《小桔灯》、《卖蟹》中的人物形象,《天净沙•秋思》、《春》中的意境。这些作品中所塑造的人物形象,所刻画的深远的意境均给人以美的满足。

如《天上的街市》,通过对“天上街市”中的人物形象的描绘:“牛郎织女骑着牛儿,淌过浅浅的天河,可以自由来往,夜间时还可手提灯笼„„”,人物的生活多幸福、多美好啊!在这儿,专制的统治者已不存在,代之的是自由自

在的幸福生活。一对恩爱夫妻,于耕织之余,手提灯笼,悠闲自在地闲游于“天上的街市”。读着读着,给人以无限的遐想,读着的感情会不知不觉中随着作者的想像一起去遨游仙境,从而感受到作者追求理想的美好情怀。通过诗歌所具有的意竟美和形象美对学生进行美的教育,可以促使学生不断发现美、追求美。

四、通过作品结构的奇与美来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文章的结构之美,往往能使读者感到作品的严谨精美、丰富充实。如《春》的结构,作者先总写春天,继而又分几个方面细描细绘,最后又总写,以收束全文,画龙点睛。文章以“脚步近了”即,以“领着我们上前去”终,起于拟人,结于拟人,其构思布局,修辞润,颇具匠心。

在古诗古辞中,作者往往以奇特的作品结构,丰富的想象,神话般的色彩,来表达对现实社会的感受,表现出极高的审美价值,给人以神奇的审美情趣。如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一诗,全诗三段,脉络分明,连贯自然,组成精心结撰的奇美诗篇。特别是本诗的第二段,诗人以丰富、奇特的想象,神话般的色彩,生动形象地描绘了一幅壮丽的山河图,倾注了诗人对祖国大好河山的澎湃之情,也寄托着诗人的理想与追求。这一段的用笔,由外到内,由静到动,动静相宜;由缓而急,急缓相错;由平凡而神奇,奇想驰骋,美不胜收。全诗通过奇特的结构,丰富的想象,把作者那种对

现实、对理想的追求梦幻般地展现在读者面前,给人以奇梦仙境的感觉,通过仙境的奇美,更衬托了现实社会的丑恶现象以及作者那种超越现实的洒脱的思想。

五、通过多种形式引导学生挖掘课文中的美育内容 古往今来,无数的好的作品都美感出发反映生活、感染读者的。在教学中,教师应通过多种方式,灵活多变地引导学生挖掘课文中的美育内容,使他们在学习中感受美。从而达到陶冶情操,净化心灵,提高审美能力。

充分利用课堂内外的有利条件,如可以运用图片、幻灯、音响、影视(包括多媒体)、演讲等手段,创设审美情境,使学生置身于其中,激发审美想像与审美情感,从而帮助学生感受审美对象,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六、通过朗读和吟诵让学生感受美

诗歌含有形式美、意境美、音乐美之特点。如《示儿》这首诗便塑造了十分感人的艺术形象,短短的字句中一位至死不忘收复失地的爱国诗人形象丰满高大,这种感情能深深地打动学生的心,使学生受到感染。教师应引导学生反复朗读,进一步品味诗中的音韵美和意境美,从而受到美的感染。

还可以引导学生抓住关键词语,反复朗读课文,进一步体会作者心境,从而感受美。如《可爱的草塘》写得如诗如画,情趣动人,是一篇不可多得的抒情散文。全文以“草塘”为中心,以“可爱”为重点,按事情发展的顺序,由浅入深,由表就里地抒发了作者的热爱之情。教学时可引导学生抓住关键词语,反复朗读全文,体会作者的心境,从而更好地品味草塘的动静相衬之美。

综上所述,“审美教育”是一种教学理念、教学的指导思想,创新人才的培养才是目的,而语文教学永远一种充满创新活力的审美教育。我们不能将审美教育只看做是一种狭隘的鉴赏、愉悦,甚至是“玩玩而已”,而应把人格塑造、情操陶冶、高尚的人文情怀的培养,通过语文的载体使之提升。于漪、钱梦龙等许多优秀教师的高超教学艺术,其实就是语文教学道德审美教育的经典之作。

第五篇:数学课程与教学论读书笔记

读《课程与教学论》有感

王文明中学 邓小花

在课程改革的大背景下,学科的课程与教学遇到许多问题,这就为教师的教学创新提供了广阔的舞台。有什么样的教学观念就会有什么样的教学行为。“教学创新”的基点在于教会学生如何学习。教师应扮演引导者、启发者、咨询者的角色。“教学创新”意味着“教学观念”的改变。归根结底意味着教师在“传道、授业、解惑”三个方面得到转变。“要给学生一碗水,自己要有一桶水”,这一点我们每一位教师能理解,但要做到这一点我们必须做到三个更新;知识更新、观念更新、能力更新。通过阅读此书让自己的认识得到了提高,在重新审视了自己的教育理念与实践后,更坚定了自己要不断地学习与实践。

何谓“教学设计”,对此概念的涵义远末达成共识。本文暂认为是指教师在学科教学过程中,依据教学的一般原理和教学内容、目标、要求,结合自身的经验、特点,从学生知识、能力状况的实际出发,对各种教学要素进行统筹整合,制订教学方案的技术性活动。当我阅读到此书第二章第二节布鲁纳的教学设计模式——发现学习深有感触。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认为:发现,并不限于寻求人类尚未知晓的事物,而应指人们用自己的头脑亲自获得知识的一切方法。从教学的角度看,如果教师只作引导,让学生自己主动地去学习,去概括出原理或法则,他们就会因自己发现所感到愉快和成就欲的满足而使学习具有强大的动力,所得知识也会深刻而不易遗忘,并能广泛应用于实际,有助于智力的发展。正如《标准》所强调:学生的探索经历和得出新发现的体验成为数学学习的重要途径。

实践中,在“发现学习模式”的操作中,我们应注重让生活问题走进数学课堂,使学生有更多的机会从周围熟悉的事物中学习数学和理解数学,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感受到数学的趣味和作用,体验到数学的魅力。同时注重实践活动,培养学生发现数学问题的能力。增强数学意识,就必须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加强实践活动。数学教师要给足学生活动时间和空间,使学生有更多的机会接触生活和实践中的数学问题,认识现实中的问题和数学问题之间的联系与区别。例如:在教学《垂直》这一课时,让学生找出日常生活中的互相垂直的两条边,用身体的姿势或手势表示互相垂直,用两支笔表示互相垂直。让学生将学到的知识用于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既培养了学生的应用意识,又调动了学生在生活中运用数学的积极性。同时也培养学生留心周围事物,有意识的用数学的观点去认识周围事物的习惯,并自觉把所学习的知识与现实中的事物建立联系。以上是我阅读此书的点滴体会,而此书的博大精深不是几个月可以理解消化的,只有通过不断地学习与实践,切实学以致用,才能提高教育教学能力。

《现代课程与教学论学程》读书笔记

阮美好 @ 2010-1-4 22:43:00

《第三章 课程与教学本质》读书体会

一、专题阅读简况

本章通过实例《诗歌可以这样教学》引入,探讨在课程改革不断推向深入的当今教育,我们的课程与教学观念、形式等变化的问题,从“课程与教学的影响因素“”课程层次“”课程与教学的定义“”课程与教学观的演变”等方面分四节阐述,循序渐进地帮助我们清理课程与教学的本质问题。本书编者的研究立足点高,研究视野广,研究落脚点明确,研究意识超前,涵盖面广,言简意赅,不枝不蔓,深入浅出,充分体现了本书“学程”的特点,率先垂范地体现了

课程与教学本质。

作为一线教师,在阅读本书的时候,我自然是使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法,在编者的引导下,结合自己的理论认识、实践体验,对教材内容加以理解,犹如重新经历了自己的理论与实践的探索过程,有不少地方产生思想的共鸣。

二、阅读收获

第一节“课程与教学的影响因素”从影响因素的种类到主要影响因素,把影响因素逐一梳理,继而逐渐明确,这是影响“课程与教学本质”的的基础与前提。编者既尊重传统研究的成果,但有不局限于传统成果,把研究的视界放于不断变化的改革进程,把科学创新的力量容纳进来,如把“自然环境”纳入“课程与教学影响因素的种类”,把“生态”纳入“课程与教学的主

要影响因素”,让我佩服之至!

长期以来,作为一线教师,我一直孜孜以求地探索教育教学的本质规律,近一两年,“生态”一词逐渐进入我的探索视野,我发现,从以往的“关注教师本位”到“关注学生本位”到全面关注学习环境,是一个走向教育本质的探索过程。“生态”一词在上世纪六十年代提出,生态危机的产生引起了人们的普遍忧虑和不安。世界各国相继成立了有关环境保护的组织和召开了相应的国际会议。可持续发展已成为世界发展的潮流和趋势,为全球所关注,为越来越多的人所接受并逐渐成为世界各国的共识,上升为全人类共同的发展战略。在全球生态危机日益加剧和可持续发展理念日益成为全人类共识的背景下,生态教育应运而生。《21世纪议程》中强调“教育促进持续发展是非常关键的,它能提高人们对付环境与发展问题的能力”。最早探讨的是自然环境的问题,继而拓展到教育等各个社会领域。生态教育是指按照生态学的观点思考教育问题,旨在充分发挥教育在应对生态危机中的作用,为人类的生存与合理发展寻找道路。生态的思想源泉最早可以追溯到先秦时期道家所倡导的“天道自然”、“天人合一”,“生态教育”是一种生态化的教育理念,体现着“人境合一”、“互惠共生”的思想。“生态教育”重视“生态场”的构建,教育者与被教育者都是“生态场”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生态教育”中,师生是作为一种特殊的教育环境而存在的。它所追求和突出的是达成人与人、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的关系。生态教育通过使用各种教育形式和传播媒介,使受教育者清楚地获得关于人与环境的关系,人在自然界的位置,人对环境的作用,以及环境对人和社会的作用,以及如何保护和改善环境,如何防止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等方面的知识,从而实现个体、社会与自然的协调发展。通过生态教育,使受教育者形成一种新的生态自然观、生态世界观、生态伦理观、生态价值观、可持续发展观和生态文明观,实现人类、社会、自然的和谐发展,构建和谐发展的学校教育氛围,从而推进和谐社会的构建。我开始从“生态”教育的角度考虑自身的教学,重新审视与部署学校的校本教研,从“生态”教育理念出发,构建学校生态德育文化网络,确立以专题课例研讨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行动研究,开创了学校教育的新局面,取得了显著的教育成果。

第二节“课程层次”,从课程决策层次到课程运行层次,体现了新课程实施的宗旨——集权与分权、统一与多样、标准与特色的平衡,自下而上、分级构建、自主实施。地方课程与学校课程体现了地方与学校一定程度的课程决策自主权,也体现了“生态”教育的理念。所教课程与所学课程体现了教与学双边互惠共生、和谐发展的关系,这也是“生态教育”的理念。

第三节“课程与教学的定义”,从课程的定义和教学的定义两个方面进行阐述,又分别从已有的定义到新阐释进行论述,体现了编者的研究思路,从宏观的角度进行梳理,进而提出新的定义,如果时间充裕,精选参考文献的相关内容,组织研读,我们的理解会更深刻。联系刚刚完成文献综述作业,我觉得,编者的研究与论述思路已经给了我们很好的示范!

对于“课程的新阐释”,回顾新课程改革的历程,我非常认同编者的观点:“课程实质就是实践形态的教育,课程研究就是实践形态的教育研究,课程改革就是实践形态的全面的教育改革”。对于“教学的已有定义”中的“突出„教‟的含义“”重视„学‟的含义“”强调„教‟与„学‟相统一的含义“”揭示„教学生学‟的含义”这四种不同的指称,我的感受是极其深刻的,可以说,近二十年的教学生涯,自己就经历过了这四个探索的阶段。上世纪九十年代,关注的是自己的教,如制定教学目标,研究教学方法与教学思路。本世纪初,郭思乐教授的“生本”教育释放了我的教育视野,使我得以从学生的角度关照教学,挖掘学生作为教育的重要资源。在研究的过程中,我发现,纯生本教育并不符合现有的教育制度与教育形势,学生的学业无法与教师的教分离,于是,我又举行探索教与学有机整合的道路,开展了构建师生交往性的教学模式,我又发现,师生的交往并不是在同一个层次上的,并不是完全平等的,也不可能完全平等,因为学生毕竟是学习者,他们需要老师的引导,在本书中,我终于发现了当年冥思苦想而不得其果的答案——“然而历史铸就的„教‟的„上所施‟和„学‟的„下所效‟含义和性质,是抹不去也遮蔽不了的,也是„交往‟无法包含和承载的”!多年思索终于有了答案,我无法形容自己的激动心情!的确如此。那么,教学过程毕竟有交往的充分,虽然不是全部,近几年,我苦苦寻找师生交往的科学合理的方式,逐渐发现,教师的责任在于调动一切可调动的资源,为学生的学习营造良好的环境,当然,学生也是重要的营造者。因此,我注力于教会学生学习,这与十多年前的学法指导不同,更加全面综合,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思维系统和方法系统,引导学生弄清楚学习的实质,明明白白地学习。事实证明,我的探索是成功的,学生的学习效率和能力都大为提高,不少学生升上初中、高中,依然觉得这个学习方法有用。直到读教育硕士,我才弄明白自己不自觉地使用学习理论中建构主义原理,教会了学生各个层次的知

识。这也体现了“生态教育”的理念。

第四节“课程与教学观演变”,分别从“课程观的演变”和“当代教学观的演变趋向”进行论述,层次分明地阐述了演变的过程,体现了课程与教学观念从死板单一走向灵活多样、从狭隘的时空走向时空的开放,从不科学合理走向科学合理、从关注课程与教学到关注学生生命的成长等分明的特点。总而言之,在创新中前进,在前进中回归教育最本质。

数学课程与教学论读书笔记

[ 2011-8-23 20:29:55 | By: 11陈庆来 ] 课程的现代发展

1.从强调学科发展到强调学习者的经验:以学科为中心的课程关注的是学科体系,学科内容,这样的课程就把学生的直接经验排斥在外,关注学习者的经验与体验的宗旨是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作为课程的核心,这样的课程并不排斥学科知识内容,而是在学生现实经验的基础上整合学科知识,使学科知识成为学生发展的资源,而不是控制的工具;

2,从强调目标,计划发展到强调学习过程的价值:强调目标,计划的课程忽略了教学过程中许多非预期因素,而当教师与学生的主体性得到充分的发挥时,教学过程必然生成许多事先无法预料的创造性的因素,正是这种非预料的创造性因素能够较大程度地保证学生在获得知识的同时获得身心的全面发展,因此,强调过程性的课程才能使教师,学生的主动性得到充分发挥,才能使学科教学中潜在的教育价值得到充分体现,3.从强调教材到强调教师,学生,教材,环境的整合;片面强调课程即学科,目标,计划,必然出现把教材等同于课程,教材控制课程的认识与现象,而强调学生的经验,体验,强调教学过程本身的教育价值,必然会把课程作为教师,学生,教材,环境的四个因素间交互作用的,动态的,具有生长力的课程生态系统 4.从只强调显性课程发展到强调显性课程与隐性课程并重:传统的课程观只看重根据教育行政部门颁布的教育计划,教学大纲,课程标准,学校里有计划,有组织实施的是显性课程,而忽视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形成情感,态度,价值观等的隐性课程,而隐性课程对人的发展有着计划课程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在实施显性课程的过程中应该注意发挥隐性课程的积极作用,使两者成为学习课程的有机整体。5.从只强调学科课程到强调学习课程与校外课程的整合:随着信息社会的到来和教育技术的广泛应用,学生在成长的过程中获得的知识已不仅仅来自于学习,老师,如果把学生在校外社会环境或自然环境所获得的经验与体验称之为校外课程的话,那么,课程改革就不能仅看到学习这个狭小的领域,而应当赋予课程的开放性,以实现学习课程与校外课程的整合,互补。新课程特点剖析:1.增补了一些具有时代特此的学习内容,2.关注实践与综合运用,发展学生的综合能力 3.关注数学的文化价值,培养学生的人为素养。4.关注知识的联系,提高对数学整体的认识 5.关注知识的获得过程,形成对知识的完整感受。6.加强与学生生活的联系,发展学生的应用意识与能力 7。对基础知识,基本技能作了重新定位。

教学发生的必要条件;1.引起学生学习的意向,2.明确学生所学的内容,3.采用易于学生觉知的方式。

《小学数学课程与教学论》读后感

By syxxzjf 发表于 2011-5-16近期利用空余时间仔细阅读了刘娟娟的《小学数学课程与教学论》这本书,读完之后发现此书站在理论的高度,结合现行小学数学教材内容和前人优秀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及一些有效的教学设计,给我们一线教师以指引和启示。虽从教近二十年,但总觉得自己实践得多,总结得少,因为总结提升时总发现自己缺少的是理论支撑,现行教育改革和现在学生的特点,迫切要求我们认真学习数学论及相关学科教育教学理论,我争取从这本书的学习开始,多学习,多体会,促提高,求发展。

这本书基本内容的安排特点:首先根据不同阶段儿童成长与发展的需求,将教学对象分为低年级、中年级和高年级三个阶段,分别介绍了各阶段儿童学习的能力指标,分析了各阶段教材的特点和内容呈现方式以及如何确定使用的教学方法。其次,每一个教学阶段编写的内容均根据国家颁布的《课程标准》确定的。第三,每一个阶段的四章构成了一个完整的教学过程。包括:学习能力指标的了解;教材分析与教学内容的确定;前人优秀教学方法和模式的借鉴;教学过程的设计。这部分内容又包括教学目标的确定,教学任务分析、教学设计思路与方法,课堂教学实践与评价,优秀教学设计借鉴及自己来设计这几部分。层次清晰,分析透彻是这本书编排特点,读完之后我感触颇深,收获较多,下面就结合各年级学习能力指标、前人优秀教学模式和教学设计这三个方面的学习,谈谈本人的收

获。

一、各年级段学生的学习能力指标的学习体会

本论著着重根据新课标的相关目标规定以及各年龄段儿童数学学习特点,从“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统计与概率”和“实践与综合应用”这四个方面确定了不同年龄儿童数学学习能力的具体指标,这几个学习领域的学习分别强调了学生的数学活动,发展学生的数感、符号感、空间观念、统计观念以及应用意识与推理能力。

学习了本书中的学习能力指标的确定,让我这个长期教高年级的老师对低中年级的各个学习领域的学习能力有了更明确的了解,能正确把握每个知识的教学方向及深度与广度,了解到高年级所学的每一块,学生原有知识基础和能力基础,在教学时能更加有效的调控,有效地利用正迁移,组织学生自主学习,充分挖掘学生学习潜力。这样就能改掉以前在课堂上总认为学生什么都不懂,面面俱到地讲,从而剥夺了学生自主思考学习的机会,在今后课堂教学时就能做到精讲,留下充足的时间组织学生合作、探究、练习,将学生各方面

能力的培养落实到每一节课。

二、前人优秀教学方法和模式的学习收获

本论著中收集了多个先进有效的数学教学模式,给我们一线教师以指导,让我们在自己的教学实践中始终把学生当成学习的主人,使用更加先进合理的教学手段,这样才能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效率。本书中介绍的马芯兰的“迁移——发展”教学法、邱学华的尝试教学法以及“分层异步集体性”教学模式,这些课堂研究成果都是从学生的实际出发,以学定教,以学生的发展为价值取向,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核心的新型教学模式。这些模式均是在教师正确地引导下,学生在愉悦的情境中主动地探索认知结果,从而

培养学生各方面的数学能力。

在推行 “五严”规定之后,我们一线教师都感到现在的数学教学时间明显减少,学生中两极分化现象更加严重,那些学困生根本不能在有限的时间中完成与其他学生一样的学习任务,成绩明显落后,导致他们失去了学习信心,产生厌学或自暴自弃。作为长期任教毕业班的我来说,以前班上出现学困生后,都是利用课余时间帮他们逐题讲解,凭着自己的耐心,再利用很多师生的休息时间,终于将这些学生勉强拉入合格的队伍中,可现行的教育制度不允许占用学生艺体课与节假日时间,那么该怎么办呢?我正对这种现象感到担心但不知如何解决时,学习了“分层异步集体性”教学模式,它可谓是现行数学教学的“及时雨”。这种新型的教学模式正是为了激发所有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的自信心,根据学生的心理需求和课标、教材所规定的内容有区别地进行教学,使每个学生在不同程度上都有提高,真正将因材施教落到了实处,体现了《课标》中“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的教育理念。它能解决以往课堂上的“陪读”现象,学困生由于得到老师直接辅导的时间多了,学习劲头足了,又由于完成任务都是基础性知识,成功的机率就高了,从而培养了他们积极学习的心态。而优等生学习的自主性会不断增强,学习需求更高,发展了他们“再创造”的能力。

三、优秀教学设计的赏析

在这本书中我再一次学习了特级教师张齐华的《认识分数》,本节课的教学设计,立足于“数学学习就是学习‘数学化‟” 这一基本理念而逐层展开,学生借助平均分实物,利用自己的已有生活经验、数学知识实现数的认识的一次飞跃,认识分数;接着借助于长方形、正方形和圆形纸片或图形,深刻理解了、,利用一步步设问,将分数意义引向深入;最后学生能根据头脑中的预想做出相应的几分之一,并借助图形独立比较分数的大小。最后应用提升这个环节让学生深刻体会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如各国国旗、巧克力、黑板报中的几分之一,学生想象能力和抽象思维不断得到提升。尤其令我欣赏的是张齐华老师独到的练习设计和课件设计,如由整数“1”,引导学生估计下面两张纸条中的涂色部分各用几分之一表示,这个环节中老师引导学生估计结果,谈估计策略,再逐步延伸不仅渗透了几分之一与“1”的联系,还培养了学生估计能力和极限思想,将课本习题处理得如此丰满,真是值得我学习。课堂以一个广告,引导学生观察思考,广告中动态画面让你联想到几分之一,这个设计非常巧妙,充分挖掘了学生的思维想象的潜力,不仅巩固了本课的知识,也为学生接下来对分数中单位‘1‟的进一步理解打下了基

础。

本书主编彭小虎在《前言》中说:“教学方法是一个教师综合能力的反映,是一个教师专业能力的最集中的体现。”这本书中正提供了教学方法的设计必须满足的三个前提要求,只有认真研读了这本著作,理解了不同学龄阶段儿童的成长与发展需求,掌握了课标对学习内容的规定以及在教材中的呈现方式,即充分理解了编者意图;了解前人在此学习领域中创造性的教学方法和得失,我们才能事半功倍,才能有效地完成课堂教学任务,取

得较高的教学效率

《小学数学课程与教学论》读书笔记

作者:徐雄英 教师频道来源:摘抄 点击数:13 更新时间:2011-10-28

《小学数学课程与教学论》读书笔记

这是一本相当好的专业书,它是浙江教育出版社所出“课程学科教学论丛书”之一,总主编钟启泉,主编孔企平,皆是教育或是数学教育界中的人物。随录如下:

第一章是小学数学课程的改革与发展。它的第三节论及“近年来国际小学数学课程改革的特点”,所归纳的数学觉得完备而合乎我现有的认识,内容如下,一是强调数学的现实性;二是重视以学生为主体的活动;三是与信息技术的结合;四是重视教育过程的个性化与差别化;五是关注与其他学科的综合。P9日本的新数学学习纲要强调“学生在学习中的愉快感、充实感应该是与数学内容有本质联系的。这次数学课程改革应该让喜欢数学的学生多起来。”我也相信,光有快乐没有数学的课堂不是数学课堂。P10谈到教育目标的差别化与教育设计弹性时,阐述极少,可见“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实现之难,当然,这也是个热点、待开发点。

第二章是小学数学新课程的理念与目标。照录一段提纲挈领的话,P13“本次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改革,强调从以获取知识为数学教育首要目标转变为首先关注人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和一般能力的培养,同时使学生获得作为一个公民适应现代生活所必需的基本数学知识和技能。促进学生终身可持续性发展,是学校数学教育的基本出发点。”P27在新教材中,每个知识点编排按照“问题情境-建立模型-解释、应用与拓展”的结构。

第三章是小学数学学科的几个基本问题P31,好句子:“学生太早地、过度地被教师们安排在象征符号堆里,满脸数字印痕却不知数学在生活中有什么用。”P33,在解决街头数学问题中,儿童用的是自己的口头语言甚至是直觉的方式,而学校所教授的是书面和符号方法。这两种符号系统之间的差异是街头数学和学校数学之间的本质差异,也是学生学习数学的困难所在。P34、P15都论及小学数学所应当具有的特点是,“第一,小学数学具有现实性质,数学来自于现实生活,再运用到现实生活中去。第二,学生应该用积极主动的方式学习数学,即学生通过熟悉的现实生活,自己逐步建构数学结论,学生学习数学是一个“再创造”的过程。第三,要通过数学教育,促进学生的一般发展。P44,“数学的学习要超越概念、步骤、运用。它包括数学素养,把数学看做一种强有力的审视情境的方式。素养不仅指态度,而且指具有思考的倾向和积极的行动方式。学生的数学素养体现在他们是否能够自信地接近目标,乐于探索,具有意志力和兴趣,以及能否有反映他们自己思维的倾向性等几方面。”--美国数学教师国家委员会。这是一本相当好的专业书,它是浙江教育出版社所出“课程学科教学论丛书”之一,总主编钟启泉,主编孔企平,皆是教育或是数学教育界中的人物。随录如下:

第一章是小学数学课程的改革与发展。它的第三节论及“近年来国际小学数学课程改革的特点”,所归纳的数学觉得完备而合乎我现有的认识,内容如下,一是强调数学的现实性;二是重视以学生为主体的活动;三是与信息技术的结合;四是重视教育过程的个性化与差别化;五是关注与其他学科的综合。P9日本的新数学学习纲要强调“学生在学习中的愉快感、充实感应该是与数学内容有本质联系的。这次数学课程改革应该让喜欢数学的学生多起来。”我也相信,光有快乐没有数学的课堂不是数学课堂。P10谈到教育目标的差别化与教育设计弹性时,阐述极少,可见“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实现之难,当然,这也是个热点、待开发点。

第二章是小学数学新课程的理念与目标。照录一段提纲挈领的话,P13“本次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改革,强调从以获取知识为数学教育首要目标转变为首先关注人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和一般能力的培养,同时使学生获得作为一个公民适应现代生活所必需的基本数学知识和技能。促进学生终身可持续性发展,是学校数学教育的基本出发点。”P27在新教材中,每个知识点编排按照“问题情境-建立模型-解释、应用与拓展”的结构。

第三章是小学数学学科的几个基本问题P31,好句子:“学生太早地、过度地被教师们安排在象征符号堆里,满脸数字印痕却不知数学在生活中有什么用。”P33,在解决街头数学问题中,儿童用的是自己的口头语言甚至是直觉的方式,而学校所教授的是书面和符号方法。这两种符号系统之间的差异是街头数学和学校数学之间的本质差异,也是学生学习数学的困难所在。P34、P15都论及小学数学所应当具有的特点是,“第一,小学数学具有现实性质,数学来自于现实生活,再运用到现实生活中去。第二,学生应该用积极主动的方式学习数学,即学生通过熟悉的现实生活,自己逐步建构数学结论,学生学习数学是一个“再创造”的过程。第三,要通过数学教育,促进学生的一般发展。P44,“数学的学习要超越概念、步骤、运用。它包括数学素养,把数学看做一种强有力的审视情境的方式。素养不仅指态度,而且指具有思考的倾向和积极的行动方式。学生的数学素养体现在他们是否能够自信地接近目标,乐于探索,具有意志力和兴趣,以及能否有反映他们自己思维的倾向性等几方面。”--美国数学教师国家委员会。

《课堂与教学论》读后感

发布日期:2010/12/23 11:16:00 来源: 作者: 点击:209

古人云:人才之盛衰,其表在政,其里在学。道出了学习的真谛。认真拜读了《课程与教学论》,发现此书贴近一线教师的教学实践,充分反映了教育界最新的教育教学研究成果,为我们教师提供了系统的教育观念、教育管理的基础知识,教学设计的策略以及教学课程的科学性知识。

细细品味此书,印象最为深刻的是“教学过程的本质”一节。书中说到,教学过程的本质问题是教学论中的重大理论问题,表现为三大方面。

一、教学过程是教师与学生以课堂为主渠道的交往过程

教师与学生是交互主体的关系。首先教师与学生都是教学过程的主体。教师闻道在先,因而应担负起教学过程的组织者,引导者,咨询者,促进者的职责,教师是主体;而学生在人格上与教师绝对平等,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应自主的,民主的进行课堂学习,应注重学生创造性的表现自我的权利,学生也是主体。其次,教师与学生应在彼此尊重的前提下展开持续的交往。纵观教育史,关于教学过程的本质存在两种极端的观点。一种是“教师中心论”,认为教学是教师中心、课堂中心、教材中心,教师是绝对的权威,学生是课堂中的静听者、服从者;另一种是“学生中心论”,认为学生是教学过程的主宰,学什么、怎样学、为什么学完全是学生自己的事,教师的本份是绝对服从儿童的需要,一切围着儿童转。当然我们知道这两种观点都是片面的,不可取的。在我们的教学过程中,当教师与学生交互主体地参与教学过程时,教师应在尊重学生主体性的前提下有效的引导、组织、参与,以便学生更好的接受知识。

二、教学过程时教学认识过程与人类一般认识过程的统一

这个统一是教学过程本质的又一根本问题。教学认识过程自然必须符合人类一般认识规律,即直观——思维——实践。在我们平时的教学过程中,我们往往会陷入两种困境。一种是用成人的认识替代学生的认识。在教学过程中急于把所知的东西灌输给学生,甚至替代学生说出来、做出来。读了此书后,我懂得了教学的目的是使学生的认识尽快地过渡到成人的认识做准备。另一种做法是使学生认识的发展流于自发状态,放纵学生认识的发展。这种做法在当前的课改情况下也有发生,以为教学以学生为本,就任由学生,课堂只发散而不集中。学生似一盘散沙,其实教学过程是有其特殊性的。这就要求教师不仅要具备所教授学科的知识,即“学科知识”,还要具备如何教授特定学科的知识,即“学科教学知识”。这两方面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内在的整合于教师的认知开结构中,形成教师的思维方式和专业素养。

三、教学过程是教养和教育的统一

教学过程不仅是一个教养的过程,而且还是一个教育的过程。所谓教养,是指体现于各门学科中的学科知识;所谓教育,这里指道德教育。

教学永远具有教育性。首先,教学过程中所传授的哥们学科知识,总会是学生在获得一定的知识、技能的同时,形成相应的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立场、观点和态度,从而对学生的价值观、品德管的形成和发展产生影响。其次,在教学过程中,学生旨在掌握特定学科知识的学习活动本身也具有巨大的潜在的教育性。对于这一点,我深有体会。在平时的教学中,如果学生只是被动的接受或机械的模仿教师所传授的东西,则往往养成盲从的态度和性格;如果在教学过程中注意唤起学生积极的探究精神,引导学生逐步自主的解决问题,就有可能养成学生独立的、创造性的、友善的实现目标的态度和性格。再次,教学过程中形成的特定的班级社会气氛和人际关系的性质也会影响学生的品德和性格。

因此,所谓教学永远具有教育性,是指教学过程不是一个价值中立的过程,学生在此过程中不仅掌握知识、发展能力、而且会形成和改变道德和价值观念。

综上所述,教学过程是我们每位教师每天所经历的过程。通过品读此书,给我们一线教师的实践教学中注入了理论的指导,为我们平时的教学指明了方向,更确定了目标。

下载教学现场与教学细节读书笔记word格式文档
下载教学现场与教学细节读书笔记.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课程与教学论读书笔记

    在新课程实施过程中,很多教师都注重通过创设情境来吸引学生。因为恰当的教学情境,可以起到激发学生学习热情,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的作用。但是,有的教师只把它当作......

    教育教学读书笔记与心得

    教育教学读书笔记与心得 教育教学读书笔记与心得1 为了响应学校的号召——多读书,读好书,全员积极行动起来,建立书香校园,我于本期认认真真阅读了苏联的著名教育家赞可夫的经典......

    教学技术与媒体读书笔记

    第一章 1.1 学习:学习是个体与环境和信息交互的过程中,新知识、技能和态度的发展。 行为主义学习理论:拒绝对学习者内在的学习过程进行推测,只研究外显的、可以观察到的行为,只适......

    教学随笔.细节

    用细节去成就生命教育 与人之间最远的距离并不是空间上的跨度,而是心与心之间是否达到和谐。教育亦是如此,生活中最细小的一个举动,一丝微笑,一句话语,往往是最能打动孩子心灵......

    关注教学细节

    关注教学细节,促进学生成长今天讲《小白兔和小灰兔》我设计的教学过程是“读书——识字——导学——感悟”。读书需要老师的指导,《新课程标准》的学段目标指出一二年级应做到......

    教学反思:教学细节

    教学反思:关注教学细节,细节决定成败 《细节决定成败》的确是一本可读可借鉴的好书。它从经济学的角度,强调了行动在于细节,任何大事情,最总还是要落实到细节上,细节承载着社会的......

    现场教学心得

    留见星虹贯九天 ——思修政治理论课现场教学心得体会 4月22日,学校思政部组织我院学生到有“天下第一岭”之称的松毛岭进行现场教学。到达松毛岭之后,天空中还飘着细雨,我们......

    现场教学解说词

    现场教学视频解说词 (音乐) 字幕:谨以此片献给辛勤奋斗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第一线的教师们!是你们开创了思想政治理论课创新教学的新视线! (音乐) 字幕:(标题)铸魂工程、红色传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