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班主任应掌握的八种心理效应
班主任应掌握的八种心理效应
一、名字效应。名字,是一个人与他人在社会交往时的“全权代表”。心理学研究发现,一个人的名字对于拥有这个名字的人来说,是最甜美、最富有感情的声音。记住学生的名字并响亮地叫出学生的名字,在教育工作中具有十分微妙的作用。
接一个新班,老师很快记住学生的名字,而且能很轻易地叫出学生的名字,有利于唤起学生良好的情绪反应,缩短师生交往的心理距离;记住学生的名字,并能响亮地叫出来,能够激发学生的信服心理,有利于教师树立威信。一些调皮淘气的学生,在老师未能记住他的名字时,往往会“混水摸鱼”干一些“坏”事,甚至糊弄老师。如果老师叫出他的名字,他的反应会是:“嗬,想不到老师这么厉害,刚见面,就知道我的名字!老实点儿吧。”他的调皮淘气因受到老师的“威慑”而自觉地加以控制。所以,不管你是班主任还是科任教师,当你刚刚与新学生接触时,要想尽快赢得学生对你的好感,一个简单易行而又有着神奇作用的方法,就是记住并叫出学生的名字。
二、异性效应。在人际关系中,青少年的异性交往不仅会产生一种特殊的相互吸引力,同时还能产生约束力,对男女青少年的工作、学习和生活产生微妙的影响,这种心理现象称为“异性效应”。异性效应产生的条件是男女两性的年龄差别不大,在同龄人中比较显著。若是异性年龄悬殊,则不可能产生异性效应。如果正确和有效地利用异性效应,可以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增强集体生活的凝聚力,增强学生的性别角色意识。青少年男女之间的正常交往,犹如白云红日,交相辉映,大大方方,堂堂正正,没有什么大惊小怪的。向往异性,本是人在青春期的一种生理反应和性心理现象,是人的情感世界中美丽而珍贵的一部分,并不是什么可怕的“魔症”。男女同学正常交往,在学习上互相帮助,在生活上互相关心,在思想上共同进步,对于增进身心健康、陶冶高尚情操大有益处。
三、亲密有间效应。亲密有间效应是指班主任与学生之间,在感情上应该保持亲密的态度,在空间位置关系上应该保持适度的距离。如果“亲密无间”,一点“缝隙”都没有,反而不利于师生间的“感情保温”。俄国文学家赫尔岑说:“人们在一起生活太密切,彼此间太亲近,看得太仔细、太露骨,就会不知不觉地、一瓣一瓣地摘掉那些用诗意簇拥着个性所组成的花环上所有的花朵。”所以,老师与学生之间保持适度的距离,有利于保持老师在学生心目中的神秘感和新鲜感,有利于建立老师的威信。在班级管理中,班主任应该学会利用“亲密有间效应”,与学生保持适度的心理距离。既不能离学生太远,太远了难以取得心灵的沟通,也不能离学生太近,太近了会产生“角色混淆”。
四、角色期待效应。社会心理学认为,每个人都在社会生活中担任着一定的角色,与他人发生社会互动,并由此参与社会生活。“角色期待”是每一个角色在人们心目中形成的、确定的行为模式,亦即社会、团体、他人对这一角色如何待人处事所形成的看法、期望和要求。学生对班主任的角色期待是:期望老师尊重、理解自己,关心爱护自己;期望老师知识渊博、品德高尚;期望老师讲课生动有趣,启发引导学生积极探索;期望老师能帮助自己进步,给自己指点迷津;期望老师成为自己人生道路上的引路人。(班主任
www.xiexiebang.com)社会对班主任的角色期待是:教育方针的执行者、科学知识的传播者、儿童智能的开拓者、思想品德的陶冶者、学生集体的组织者、校园生活的管理者、人生旅途的引导者、人格修养的示范者等。作为一名班主任,心要诚,情要浓,眼要明,脑要灵,腿要勤,手要能,观念要新,方法要活。
五、评价增益效应。班主任对学生的思想意识、行为表现给予满怀期望的、热情鼓励的评价,从而使学生明是非、懂美丑、知荣辱,提高道德认识,激发上进的积极性;同时,班主任对学生的学习情况做出及时的、恰当的评价,还能帮助学生改进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成绩。教育心理学把这种现象称之为“评价增益效应”。班主任对学生的评价,一般分为两种:肯定性评价和否定性评价。肯定性评价能激起学生的光荣感、自豪感;否定性评价能激起学生的愧疚感、自责感。青少年学生的年龄特征是喜欢表扬鼓励,容易接受肯定性评价。因而,班主任对学生的评价应以表扬为主,以批评为辅,坚持正面教育引导,使学生良好的思想意识和行为苗头及时得到强化,让学生身上的优秀品质发扬光大。
六、避孕套效应。避孕套效应原意是指女孩子利用避孕套来保护自己的社会现象,推而广之,是指一个人在遭受可能的伤害时要学会自我保护的人生哲理。避孕套效应缘于一个近乎荒谬但又很真实的故事:一个13岁的女孩子到澳大利亚留学。第一节课,她的班主任拿来一盒避孕套,给每个女生发了一只。老师说:“我建议女孩子随身带一个避孕套。澳大利亚是一个安全的国家,但不等于没有意外。万一你们碰到强暴,可以使用避孕套,这样至少有三个作用:第一,你不会怀孕;第二,你不会染上性病、艾滋病;第三,也是最重要的,那就是无论出现什么意外或不幸,请记住,保护自己最重要,生命最重要。”我们要加强对未成年人安全防范和自我保护意识的教育,让他们学会拒绝各种各样的不良诱惑;要向未成年人强调,当受到突如其来的侵害时,首先应想到自救,然后要向他人求救。对付豺狼不仅要勇敢,更要有智慧和计谋。
七、禁果效应。禁果效应又称为逆反心理效应。这一心理效应由《圣经》中亚当和夏娃偷食禁果的故事而得名。由于逆反心理和好奇心理在作祟,越不让知道的,人们偏偏要知道;越不让做的,人们偏偏要做;越掩盖的事情,偏偏越要张扬。例如,原国家教委发出了《关于在中小学严格制止宣扬凶杀、色情、迷信等有害书刊流传的通知》。为了贯彻《通知》精神,查禁坏书刊流传,某校在宣传橱窗里贴出了一张布告,赫然公布了一批禁书名单。布告一出,宣传橱窗前人头攒动,群情哗然,有的奔走相告,有的边看边记。没几天,学生便相互传递着那些“榜上有名”的禁书,即使是上课时,也有学生偷偷犯禁。面对这种严峻的形势,校长下了一道命令:“今后谁再看禁书,将给予记大过处分,屡教不改者开除其学籍!”然而,事与愿违,学生看禁书由校内转移到了校外,不但屡禁不止,反而愈演愈烈。这便是禁果效应的现实表现。我们要提醒广大的教育工作者,在实行某一教育措施的时候,要想一想会不会发生禁果效应;如果一项教育措施会引发禁果效应,那么这样的措施要慎重。
八、良药爽口效应。良药爽口效应也叫“忠言悦耳效应”,这是从一句名言得来的社会心理现象。过去人们常说“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而现在随着医药事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人们已经有办法使苦口的良药不再苦口——在药丸外面裹上一层糖衣,就变得甘甜可口了。同样,那些劝人思过从善的忠言,特别是那些“触及灵魂”的批评话,也可以说得适人、适情、适度,调动听者的兴趣,也会变得顺耳、悦耳的。说话是一门艺术,会说话叫人笑,不会说话叫人跳。做思想教育工作的人,要想使教育工作卓有成效,就必须讲究说话的技巧,把话说得入耳中听。我们班主任应该树立这样一个新理念:良药爽口更利于病,忠言悦耳更利于行。
第二篇:教育工作者及班主任工作应懂得的心理效应
当我们觉得这个世界是美好的,它便在很大程度上折射出我们内心世界的美好;当我们觉得这个世界是丑陋的,它便在很大程度上折射出我们内心的阴暗。对于每位教育工作者来说,我们都应该知道也必须知道教与学之间的相关心理效应。便于我们从事教育的人员事半功倍、有的放矢。
一、自己人效应——走进心灵 苏霍姆林斯基说:“请你记住,教育--首先是关怀备至地、深思熟虑地、小心翼翼地去触及年轻的心灵。”德育是触及灵魂、动人心魄的教育过程。自己人效应能够有效缩短教师与学生间的心理距离,引起学生的情感共鸣,收到较好的效果。如:有位教师为矫正班中学生早恋倾向,对学生说了这样一段话:“记得自己上中学时,班里有位可爱的女孩,不知怎么搞的,我心里老是会想到她,在上课时也会禁不住看她一眼。”这位教师指出这是青春期性萌动的正常反应,再接着谈自己对早恋的看法。这样的效果就比较好,让学生们觉得亲切可信,从而对这位教师的建议愿意听取采纳。
所以教师必须蹲下身子,升起爱心,关注学生的心灵,走进学生的情感世界,去体验学生的感觉,真正把学生当成自己人,做学生的知心朋友,要杜绝居高临下的说教,充分运用平行语言,使学生能正确认识自己,评价自己,建立合理适当的自我同一性。做到以心灵感受心灵,以感情赢得感情,使学生“亲其师,信其道”,从而最终达到“师生成为亲密的朋友,学校成为成长的乐园” 的最高教育境界。
二、瓦拉赫效应——发现亮点
奥托·瓦拉赫是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在他开始读中学时,父母为他选择的是一条文学之路,不料一个学期下来,老师为他写下了这样的评语:“瓦拉赫很用功,但过分拘泥,这样的人即使有着完善的品德,也决不可能在文学上发挥出来。”此时,父母只好尊重儿子的意见,让他改学油画。可瓦拉赫既不善于构图,又不会润色,对艺术的理解力也不强,成绩在班上是倒数第一,学校的评语更是令人难以接受:“你是绘画艺术方面的不可造就之才”。面对如此“笨拙”的学生,绝大部分老师认为他已成才无望,只有化学老师认为他做事一丝不苟,具备做好化学实验应有的品格,建议他试学化学。父母接受了化学老师的建议。这下,瓦拉赫智慧的火花一下被点着了。文学艺术的“不可造就之才”一下子就变成了公认的化学方面的“前程远大的高材生”。
瓦拉赫效应告诉我们:学生的发展是不均衡的,都有弱点和强点,如果我们打破另类学生“朽木不可雕也”的思维定势,像那位化学老师那样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为学生提供展示特长、个性的场所,必能收到“铁树开花”的显著成效。因此,在德育过程中,我们应该关心每个学生,设计多种形式的活动,指出个体的闪光点,让学生充满自信,为学生发现自己的智慧潜能和特长搭建舞台。比如:就本班学生和学校的实际情况设计辩论、演讲、主持主题班会等多种形式的活动,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为学生展示特长和个性提供场所,能讲的讲,能写的写,能画的的画,能动手的动手……鼓励每个学生勇敢地亮出自己的闪光点,全班交流。使每个学生在这里都可以找到自己的位置,都能找到自己智能的“最佳点”,为每一个学生特别是后进生提供建立自信和多元发展的机会。进而促使学生形成健康的心态,克服自卑,帮学生在自信中树立新的目标和理想。
没有一种草儿不开花,没有一个孩子不完美。每一个人都是一张充满个性色彩的生命画卷,这张画卷并非缺少值得欣赏的东西,真正缺少的倒是欣赏的目光。但愿我们的老师面对一张张生命的画卷,不是一味地去挑剔、埋怨、责备,而是要更多地去发现,去欣赏,以欣赏的心态体会学生生命的最大丰富性和主动性,关注学生成长与发展的每一点进步,帮助学生发现自己、肯定自己,使更多的孩子陶醉在成功的喜悦中,让更多的学生拥有健康的心态、健全的人格和自信的人生。
三、亨利效应——暗示期望 多年前的一个傍晚,一个叫亨利的青年移民,站在河边发呆。这天是他30岁生日,可他不知道自己是否还有活下去的勇气。因为亨利从小在福利院长大,身材矮小,长相也不漂亮,讲话又带着浓重的乡土口音,所以一直自卑,连最普通的工作都不敢去应聘,没有工作也没有家。就在亨利徘徊于生死之间的时候,他的好友约翰兴冲冲地跑过来对他说:“亨利,告诉你一个好消息!我刚从收音机里听到一则消息,拿破仑曾经丢失了一个孙子。播音员描述的特征,与你毫不相差!”“真的吗?我竟然是拿破仑的孙子!“亨利一下子精神大振,联想到爷爷曾经以矮小的身材指挥着千军万马,用带着泥土芳香的法语发出威严的命令,他顿感自己矮小的凶狠才同样充满力量,讲话时的法国口音也带着几高贵和威严。就这样,凭着他是拿破仑的孙子这一“美丽的谎言”,30年后,他竟然成了一家大公司的总裁。后来,他请人查证了自己并非拿破仑的孙子,但这早已不重要了。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一个道理:含而不露的期望具有无穷的教育力量。它是一种含蓄的期待,是一种信念的点燃,是一种“自我诱导”。心理学研究表明:每个人都具有暗示性,而且儿童比成人更容易接受暗示。真正的道德教育,不是把社会现存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灌输给学生,使学生成为一个个“美德的集合体”,而是启发和唤醒学生的道德自觉和道德良心,使学生树立道德理想,领悟人生真义。而“启发”和“唤醒”的方法就是暗示期待。教师用含蓄、抽象诱导的间接方法对学生的心理和行为产生影响,能够有效诱导学生按照一定的方式去行动或接受一定的意见,使其思想、行为与教师期望的目标相符合,这正是“亨利效应”的神奇之处。如有的老师在集体场合对好的行为进行表扬,就对其他同学起到了良好的暗示作用;有的老师常常针对学生的某一缺点和错误,选择适当的电影、电视、文学作品等同学生边看边议论,或给学生讲一些有针对性的故事等等,都能产生较好的效果。
有位哲人说过,当我们觉得这个世界是美好的,它便在很大程度上折射出我们内心世界的美好;当我们觉得这个世界是丑陋的,它便在很大程度上折射出我们内心的阴暗。相信德育中的“亨利效应”一定能产生更多的惊奇!
四、美即好效应——走出错觉,正确评价 对一个外表英俊漂亮的人,人们很容易误认为他或她的其他方面也很不错。这是美国心理学家丹尼尔麦克尼尔曾提出著名的美即好效应。它告诉我们:印象一旦以情绪为基础,这一印象常会偏离事实。在学校经常可以看到这种现象,老师对学习成绩好的学生,脸上往往流露出喜爱的神色,并器重和青睐他们。而对学习成绩较差的学生却往往歧视,并表现出讨厌的情绪。这就是美即好效应在教育中的具体体现。实践证明,这种“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片面看法使部分优秀学生产生心理错觉,无法正确对待自己;而另外一些学生仅仅因为分数不高,就会长期处在被老师的关爱遗忘的角落,这种人为造成的恶劣的心理环境,将会使他们情绪偏激、行为带有触发性和冲动性,这样必然导致学生个性的畸形发展,引发学生的心理障碍,使学生丧失积极向上的愿望,失去自信,产生逆反心理。
“美即好效应”对德育的启示是“尺短寸长”,每个学生身上都有特长,也有不足,教师要树立正确的学生观,用发展的、辩证的、全面的眼光看待学生,对每一个学生都要全面了解。不能让成绩“一俊遮百丑”,只了解优生的优点而忽视优生的缺点;也不能让成绩“一票否决”,只了解差生缺点的一面,忽视了差生优点的一面。应努力做到尊重每一位学生,保持在教育过程中一切学生的平等,避免部分学生滋生优越感,另一部分学生形成自卑感,让学生健康成长。
五、“温水效应”——防微杜渐
美国康乃尔大学的研究人员做过这样一个实验:在锅里加满冷水后,把一只青蛙放进去,然后慢慢加热。水开始是凉的,变温的速度很慢,青蛙觉得比较适应和舒服,并不想跳。随着水温逐渐升高,感受到危险的青蛙决心努力跳出热锅,但为时晚矣。最后,活蹦乱跳的青蛙被烫死。与此相对照,把青蛙扔进一口沸水锅里,受到强烈刺激的青蛙奋力一跳,成功地保住了性命。
温水效应对德育的启示是,对于学生身上表现出来的微小缺点和错误,都不可姑息。在教育过程中,大多数老师由于认识上的不足和护犊心态,对成绩较好,平时比较守纪的学生总有一种偏袒心理,这些学生在班里总是要风得风、要雨得雨。学校领导称赞他,任课老师宠爱他,班主任更是把他捧为掌上明珠。三好学生是他,优秀团员是他,优秀学生干部还是他。即使这些学生犯了这样或那样的错误,教师也总是以宽容的心理对待,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让学生含糊过关;即使是批评,也是轻描淡写,点到为止。有的老师甚至是看不到这类学生存在的问题,对这些学生的不足表现得非常迟钝,这样便筑构了教育的盲点,使“过剩”爱自动贬值,其负效应是使得这部分优秀生产生错觉,他们对表扬麻木不仁,认为一切都是理所当然的。因而不能正确评价自己、他人和周围事物,导致其心理异化,失去对逆境的承受力和自身的受挫力,使他们在成长中变得非常脆弱,缺乏持续发展的后劲,社会适应力极差。当有些尖子生自杀或犯罪时,我们方才醒悟是自己的温水煮死了锅里的“青蛙”,只是悔时已晚。所以,有效的德育是从每一个细节抓起,防微杜渐,把错误消灭在萌芽状态之中。
六、保龄球效应——多褒少贬
两名保龄球教练分别训练各自的队员。他们的队员都是一球打倒了7只瓶。教练甲对自己的队员说:“很好!打倒了7只。”他的队员听了教练的赞扬很受鼓舞,心里想,下次一定再加把劲,把剩下的3只也打倒。教练乙则对他的队员说:“怎么搞的!还有3只没打倒。”队员听了教练的指责,心里很不服气,暗想,你咋就看不见我已经打倒的那7只。结果,教练甲训练的队员成绩不断上升,教练乙训练的队员打得一次不如一次。保龄球效应告诉我们,赞赏和批评其收效有多么大的差异。其实,希望得到他人的肯定、赞赏,是每一个人的正常心理需要。而面对指责时,不自觉的为自己辩护,也是正常的心理防卫机制。
美国钢铁大王安祖·卡耐基选拔的第一任总裁查尔斯·史考伯说,“再也没有比上司的批评更能抹杀一个人的雄心。……我赞成鼓励别人工作。因此我急于称赞,而讨厌挑错。如果我喜欢什么的话,就是我诚于嘉许,宽于称道。”这就是史考伯做法。心理学家研究证明,积极鼓励和消极鼓励之间具有不对称性。受过处罚的人不会简单地减少做坏事的心思,充其量,不过是学会了如何逃避处罚而已。所以,德育工作者要善于运用好赞赏的技巧,把自己的注意力集中到“被球击倒的那7只瓶”上,而不是忘不了“没击倒的那3只”。比如,有的学生做错了事,向教师坦白承认错误,教师不必再为学生的错误而责罚学生;而应看到学生对教师的信任,愿意听取教师意见来改正错误的一面,对学生的举动表示赞赏;当一个学生第一天迟到30分钟,第二天又迟到了28分钟时,老师如果因为他的迟到比昨天少2分钟而肯定他的进步,相信微不足道的2分钟一定会促进学生的转变,第三天他必然不会让老师失望。只要换一个角度,相信每一个学生都有自己的长处和优点,“诚于嘉许,宽于称道”,德育就会收到神奇的效力。
七、罗密欧与朱丽叶效应——变堵为疏 对爱情展开科学研究的一个重要发现,就是确认了当出现干扰恋爱双方爱情关系的外在力量时,恋爱的双方的情感反而会加强,恋爱关系也因此更加牢固。心理学上,借名于莎士比亚悲剧名著《罗密欧与朱丽叶》,称这种现象为“罗密欧与朱丽叶效应”。
生活中常常发现这种现象: 如果人们的选择是自愿的,人们会倾向于增加对所选择对象的喜欢程度。而当选择是强迫的时候,人们会降低对所选择对象的好感。因此,当强迫人们做出某种选择时,人们对这种选择会产生高度的心理抗拒,而这种心态会促使人们做出相反的选择,并实际上增加对自己所选择的对象的喜欢。比如,一个小孩子把手停在一张画上,他的妈妈大声喊到:千万不要把画撕坏了!结果,妈妈话音刚落,画便应声而坏。
罗密欧与朱丽叶效应对德育的启示是,变堵为疏,才能避免学生产生逆反心理,收到事半功倍的教育效果。比如,当一位母亲从女儿日记中发现女儿早恋时,没有视为洪水猛兽而大惊小怪和横加指责,而是装成若无其事的样子,非常细心地关心女儿的学习和生活,与女儿进行谈心,告诉女儿青春期产生对异性的好感是很正常的,但必须把握好分寸。因为在这个朦胧的年龄很容易干出糊涂事,将会因此抱憾终身。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的谈心使女儿心悦诚服,幡然醒悟,收到了预期的效果。
善疏则通,能导必安。克服罗密欧与朱丽叶效应,当孩子把手放到画上时,微笑着对他说:“瞧,宝宝能帮妈妈贴画了。”结果,你会惊奇地发现孩子如你所愿的把画贴到了墙上。
八、“篮球架效应”——适度要求 如果篮球架有两层楼那样高,那么对着两层楼高的篮球架子,几乎谁也别想把球投进篮圈,也就不会有人犯傻了;如果篮球架跟一个人差不多高,随便谁不费多少力气便能“百发百中”,大家也会觉得没啥意思。正是由于现在这个跳一跳,够得着的高度,才使得篮球成为一个世界性的体育项目,引得无数体育健儿奋争不已,也让许许多多的爱好者乐此不疲。篮球架子的高度启示我们,一个“跳一跳,够得着”的目标最有吸引力,对于这样的目标,人们才会以高度的热情去追求。
篮球架效应对德育的启示是,我们给学生树立的目标一要让学生力所能及;二是要不断提高。也就是说,既要让学生有机会体验到成功的欣慰,不至于望着高不可攀的“果子”而失望,又不要让学生毫不费力地轻易摘到“果子”。只有不断给学生定出一个“篮球架子”那么高的目标,让大家都能“跳一跳,够得着”,才能收到好的效果。具体地说,我们要做到以下两点:
第一、我们必须要全面分析学生的各个方面的情况,注意教育目标的可行性、合理性。在制定目标时,一定要考虑学生的心理发展水平和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提出的子目标要与学生心理发展水平处于同一层次,使学生通过努力就可以达到,让学生“跳一跳,摘到苹果”。
第二、我们要注意教育目标的层次性和具体性。学生之间的差异是客观存在的。德育也要落实因材施教的原则,必须分析不同层次学生现有的发展水平,根据学生的不同情况,制定不同层次的、具体的目标。使每个学生都能获得成功的喜悦,进一步增强前进的信心。如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教师一下子不宜对他们提出过高的要求,而是先提出一个只要比过去有进步的小要求,当学生达到这个要求后再通过鼓励逐步向其提出更高的要求,学生往往更容易接受并力求达到。
九、米格-25效应 ——整体优化
前苏联研制的米格-25喷气式战斗机的许多零部件与美国的相比都落后了很多,但因设计者考虑了整体的性能,故能在升降、速度、应急反应等方面成为当时世界的一流。米格-25效应说明所谓最佳整体,乃是个体的最佳组合。
有位老师了解到班里潜伏着一股对卫生值日劳动厌恶和抵触的情绪,个别学生甚至当值时缺勤、早退。同时,教师也接受到来自班组学生群体对这种不良行为的不满和批评的信息反馈。于是,教师通过班会课与学生一起明确值日劳动的职责及其意义,引导学生在班墙报和班会课上开展“劳动观念和集体主义精神”专题讨论,从人格品德和人生价值观的层面去看待值日劳动的思想意义,使“劳动光荣”的心理追求成为班级教育活动中的一种主流心理状态;使群体舆论趋向对不良行为的排斥与抵制,原来曾逃避值日劳动的学生厌恶和抵触劳动的情绪受到了群体的批评和制约,在教师的正面导向和群体意识的的压力下,这些同学轻视值日劳动的行为得到了及时的修正。他们一改从前的懒散作风,积极主动做好值日劳动,精神面貌发生了根本的变化。由此可见,对学生个体某些不良行为、不恰当的情绪宣泄,仅靠教师简单的“金刚怒目”式的警示和惩罚,其效果是很有限的,而且容易流于表面化而失去教育意义,甚或由于处理不当,会造成师生间的隔阂和摩擦。若教师能从心理认识的角度掌握教育的“火候”,充分发挥班集体的教育功能,那么,教育效果就一定会大很多。
心理学理论认为,在一个集体中,每个人都不愿意自己被孤立,而会尽力使自己趋同于群体融合于群体。集体共同目标和集体荣誉对个体起着制约和规范作用。学生群体给自己提出的生活方向和学习目标,会激发学生个体对集体荣誉和集体行为模式的归属的愿望。对群体中个体成员的心理和行为起着微妙的感染陶冶作用,形成对学生个体的心理激励。而学生个体的心理体验和情绪宣泄,也会受到群体行为模式的影响和同化。学生个体间的交流、模仿又能唤起各自积极的思想震动,因而促使学生个体对自身思想与行为的自觉监督、调节。所以说,建设一个优秀的班集体,开展健康有益的集体活动对德育工作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这就是米格-25效应 给我们的启示。
十、责任分散效应——唤醒自我
心理学家通过大量的实验和调查发现:在不同场合下,人们对责任的意识导致他的行为是不同的。当一个人面对任务时,他会清醒认识到他的责任并勇于承担,而如果有许多人面对的话,责任就由大家分担,造成责任分散,产生一种“我不去做,由别人去做”的心理或“看别人会不会做”的观望心理。
马克思主义认为,人具有主动性,人在改造客观世界中不断改造自己。长期以来,我们的德育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一切从社会出发,从教育者的主观愿望出发。因此,学生作为接受教育的客体,实际上是处于被动的、受教育的地位,而不是被当作活生生的有血有肉的人来对待,因而没有自我,没有主体意识,没有完整的精神。
现代建构主义教育理论认为:一切教育活动的前提,是学生必须进入、存在于教育的世界中,并让教育世界成为人创造有意义的"生活世界"。根据这一理论,我们应改变用抽象的、无生命的规章、教条教育学生的方式,让学生主体从形式上的参与变为实质上的参与,使他们"获得"、"反思"、"设计",不断地进行自我否定与自我生成,锻炼他们自辨是非善恶、自主正确选择价值和行为的能力;在生活里学会自我修养,在思想道德上不断调控自我、完善自我、超越和创新自我,从而提升自己的人格境界。所以,在德育过程中,教师应该切忌事事包办,而要大胆放权,充分发挥自身的主导作用,唤醒学生的自我教育意识,使学生在自我约制、自我激励和自我调节中达到自我教育、自我改善的目的,让学生成为自我教育的主人。比如:打破班干部任用终身制,采用班干部轮换制,聘用一日班长和一日班主任的方法,为每个学生提供均等的机会,增强每个学生的责任感、使命感,避免“责任分散效应”产生的后果,做到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管,人人明责任,个个担风险。或者在开展集体活动时,采用一人为主,多人协作的专项任务承包制,做到分工协作、责任上肩和风险共担等等。
教育工作者如果能在工作中,切实做到理论联系实际,我想就一定会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希望本文对大家有所帮助和警示。
第三篇:班主任工作中的心理效应
班主任工作中的心理效应
班主任工作是一项复杂的艺术性工作,是一种塑造人的心灵,雕琢人的感情与性格的伟大事业。它是一个动态的结构系统。班主任工作千头万绪,任务艰巨,像个万花筒千变万化充满艺术。做班主任可以咀嚼到失败的苦涩,也可以品尝到成功的甘甜,经历一次次心灵的经历,所以我认为做班主任老师是充实、完美的老师。不是每个人都可以当好班主任。当好一个班主任不仅要有渊博的知识,还要掌握一点有关心理效应的知识和技能,在《班主任工作中的心理效应》这本书中就介绍了班主任必须了解的各种各样的心理效应。下面我就以几个心理学效应谈谈自己的感想:
一、框架效应
心理学上把由于表达和描述方式的改变所导致的不同决策和判断的现象叫做框架效应。许多人深知“一言可以兴邦,一言可以丧邦”。同样一个意思,用不同的表述,收到的效益却大部相同,比如,你对你朋友说“祝你成功”就绝对比“祝你不要失败”好。所以对于班主任来说在教育学生的时候,尤其是本来就有些信心不足的学生,老师的积极鼓励可以带来莫大的鼓舞,老师的消极指责则可能会摧毁他的自尊,甚至导致习得性无助。还有,适当的幽默能够在班主任工作中发挥奇效。教师无论在处理课堂问题还是在进行知识教学时,适当的诙谐、幽默一下,就可以调节气氛,让学生感到心理安全、轻松、愉快,其思维自然也会活跃起来,再枯燥的知识学起来也就不累了,再棘手的问题在师生会心一笑中也会烟消云散。
二、破窗效应
一个房子如果窗户破了,没有人去修补,时隔不久,其他窗户也会莫名其妙地被人打破。破窗效应告诉我们,环境传递了强烈的暗示和诱导信息,环境中的任何一种不良现象一旦被容忍,这种不良现象就可能被无限放大与扩展,以至于环境大大变坏而一发不可收拾。在班级管理中就存在着形形色色的破窗效应。班级管理中,一种小小的问题行为没有得到及时的处理,这种情况就给学生们传递了一个错误的信息:相应的规则是不必认真遵守的。遵从这个规则的人自然就会越来越少,最终积重难返。“破窗”止于萌芽,对于那些看起来是偶然的、个别的、轻微的“过错”,班主任不能不闻不问、熟视无睹、反应迟钝或纠正不力,否则就会纵容更多的学生去“打烂更多的窗户玻璃”。对于学生偶发的“破窗”行为,应出手迅速,处理得当,将其止于萌芽状态。当然,每个学生都是在错误中成长的,不犯错误是根本不可能的事。班主任不要把学生的“破窗”看做一件严重的事,而是本着欣赏教育的心态去引导学生,给学生一个改正的机会。总之,班主任要重视破窗效应,预防破窗效应,但一旦出现“破窗”,要善于寻找教育的契机,成功维护班规与学风。
三、鲶鱼效应
“鲶鱼效应”强调,通过个体的中途介入,对群体起到促进竞争的作用。在管理上,如果组织人员长期固定不变,就会使组织缺乏新鲜感和活力,员工容易变得安于现状,缺乏竞争力。只有增加压力,创造竞争气氛,才能激发员工的进取心,从而使组织充满活力。对
鲶鱼效应的应用必须足够谨慎。一方面,要根据班集体的实际情况进行分析,如果班上学生一盘散沙,不够进取且班级缺乏活力时,鲶鱼效应才可能发挥其积极作用;反之,如果班级的竞争氛围已经比较浓厚,再引入“鲶鱼”则可能带来过度的压力甚至恐慌。另一方面,在引入“鲶鱼”的过程中,一定要把握度量,不易过火。因为如果老师过分关注和赞扬“鲶鱼”而忽略他人,则可能使学生们产生不公平感甚至产生对老师的负面情绪,并很可能通过孤立、排斥“鲶鱼”的方式来加以应对,不利于班级关系的健康发展。此外,能够充当“鲶鱼”给班级带来活力和新鲜空气的,除了学生之外,也可以是班级制度。班主任可以通过重新洗牌,定期归零的政策,保持学生们持续的活力与班级旺盛的竞争力,使整个班级在没有明显“鲶鱼”同学的情况下,达到了鲶鱼效应。
四、霍桑效应
人们把这种由于受到额外的关注而引起绩效或努力上升的现象叫霍桑效应。霍桑效应启示我们,作为学生生活中的重要他人,老师的关注对学生的心态和努力是有影响的。班主任往往需要面对几十多个学生,在管理中就会抓重点和难点,容易忽视一部分学生,尤其是那些成绩平平又比较怪乖的学生。他们不会像尖子生那样受到表扬,也不会像后进生那样需要老师的特别辅导,他们行为乖巧,不会惹是生非,也不是班主任关注的对象。他们是班级的一员,却没有存在感。如果老师能给予一定的关注和鼓励,他们可能会表现的更好。在给学生施加关注时,最后能够做到一视同仁,不偏不倚,让每个学生都感到老师在关注着我。老师对学生的关注应当是无条件的,积极地。当学生表现好时,老师给予关注,这是不言而喻的,老师也乐意去做。关键是当学生表现不好时,老师也关注他们,给他们雪中送炭。老师可以通过沟通了解学生的真实想法。沟通导致了解,了解导致理解,理解导致尊重,尊重导致接纳。了解理解尊重并接纳学生就是一种积极地关注。
这些心理效应具旨在启迪班主任的智慧,更是要教班主任的关爱之道、管理教学的技巧,班主任必须以一颗关爱、友善、尊重、接纳和宽容的心态来使用它们,这样才能有效果。从这些看来当好个班主任真的是不容易啊!班主任要学的知识太多,责任太重,但如果掌握了班主任非常之道,则班主任在教学管理中就如鱼得水了!
第四篇:班主任工作中的心理效应
班主任工作中的心理效应
纺化系 王惠娟
各位领导、老师大家上午好!众所周知,“教师应当是心理医生”是现代教育对教师的新要求。现代教育的发展要求教师“不仅仅是人类文化的传递者,也应该是塑造者,是学生心理健康的维护者”。作为一名心理保健工作者,也许不是一个班主任的主要任务,然而作为一班之“主”,是否以科学而有效的方法把握学生的心理,因势利导的促进各种类型的学生的健康成长,将对教育工作成败有决定性作用。今天我想简单的给大家介绍一下班主任工作中存在的一些心理效应,以及作为班主任我们应该如何有效利用这些效应,使之更好的为我们所用。
古希腊神话中有一名著名的雕塑家,叫做皮格马利翁,他曾经对着自己雕出的美女像神魂颠倒,痴迷不已。后来美女雕像竟化为真人,与他相亲相爱。皮格马利翁情到深处的梦想成真虽是神话,但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对他人的期待成为现实并不罕见。这就是神奇的“期待效应”,心理学上叫做“皮革马利翁效应”。
20世纪60年代,美国一位心理学家做过一个著名的实验。他和助手在一所小学里,声称评估学生们的未来发展前景,并将一份最有发展前途学生的名单神神秘秘交给老师,还要求严格保密。名单上并不全是老师熟悉的好学生,心理学家对此的解释是:评估是发展前途如何,而不是目前的表现。
戏剧性的事情发生在八个月之后,心理学家回到这所小学检查实验进展。当初名列“有发展前途”名单的学生果然成绩进步很快、性格更开朗活泼、跟老师的关系有更好。
当教师赞叹心理学家的评估惊人准确时,研究者揭开了谜底:其实那份名单是随机选出来的,跟所谓评估一点儿关系也没有。真正影响学生表现的是教师相信他们有发展前景后,无意中流露出的对“天才学生”的关爱和期望。
我相信你行,你就肯定行,这就是皮革马利翁效应的精髓!引用到我们的班主任工作中来,也是一样,所以我们班主任老师不能轻易的去否定任何一名学生,应该对每一位学生(包括犯错误受处分的学生)都充满信心和希望。案例:学生会要求每班召开一个学术交流会,其他班级基本上都是由班长或团支书来完成这项工作,而在我们班却是由学习委员来组织策划完成的,并不是我们班的班长团支书没有能力,让学习委员一个小女孩来负责,主要是考虑想给她一个锻炼的机会,事实上最初决定让她做的时候,她来找过我,说自己不行,万一弄不好怕影响班级形象,当时我就对她说了一句话:“我相信你可以做好,不管结果怎么样,只要你努力了就行。”最后我们班的学术交流会被评为了优秀,参加交流会的学生对此次活动的评价也很高。
个体在群体的影响或压力下,放弃自己的意见或违背自己的观点使自己的言论、行为保持与群体一致的现象,我们称之为从众心理。从众心理在大学校园里也较普遍。例:(1)有的学生暑假里本来有自己的安排,不打算外出旅游,但许多同学都相约去旅游,感到自己不去不好,于是放弃了自己的主意,也和大家一起去旅游了。(2)夏天到了,很多学生穿着拖鞋进出教学区,问之原因,告之人家都穿我就穿了。(3)06级学生早锻炼的时候,有一个跳跃运动很多人都不做,问之原因,学生则说,人家不跳,我在那跳不是显得很傻吗?大家都存在这样的想法,结果每次做到跳跃运动几乎就没人做。(4)考试作弊。人家靠作弊轻而易举的得了高分,我干吗还傻忽忽的死背啊?(5)班级组织春游,很多同学先问都有谁去,要是听说基本上还没什么人报名的时候那他肯定就不报了。等等,例子很多,举不胜举。
产生从众心理的群体原因:一是个体对群体的信任度;二是个体对群体压力的心理承受程度,群体的压力越大,超过了自己的心理承受力,那个体就会对偏离群体的行为感到不安,就越易产生从众行为。三是群体意见的一致性程度。如果群体成员的意见分散,群体压力就会减小,如果群体意见的一致性程度很高,群体的压力就增大,使个体不得不与群体保持一致。四是群体的规模和内聚力也影响个体的从众心理。群体规模越大,内聚力越高,个体就越容易从众。
从众心理给我们的班级工作带来了一定的影响,但是存在就是合理的,所以我们不可能去除这种心理,反之我们应该思考的是如何使学生的从众心理在我们开展班级工作中起促进作用。比如就拿春游来说,我们可以要求班干部必须全去,再由班干部回去动员各自的寝室成员,最终做到使“去”成为一种主流,那些坚持不去的同学最后由于自己的从众心理也会改变自己的决定而选择和大家一起去。
学会倾听。班主任经常要和学生进行交流,沟通,以掌握学生的思想动态,但是传统的谈话方式,尤其是在学生犯错误之后,偏向于说教,但效果未必尽如人意。其实班主任在与学生的交流中应该学会倾听,当然并不是简单的听,需要我们全身心投入,专注的听,除了听学生的语言内容外,还应当注意学生的语调、声音的高低强弱、以了解学生非语言行为背后的意义。同时也应该利用各种技巧,真正听出对方所讲的事实,所体验的情感,所持有的态度,等。比如:充分运用开放性提问,“什么”、“怎样”、“为什么”等词语发问,让学生对有关问题、事件作出较为详尽的反应。考试作弊,主动来找我,我明明知道他找我的原因,但是还是问他“找我干吗?”“承认错误”“你承认什么错误”等;恰当运用封闭性问题。“是不是”、“对不对”、“有没有”、等,考试作弊虽未抓,但是被其他同学反映,学生来找我的时候,我就利用这种问题来问她;御用鼓励和重复语句,“恩”、“讲下去”、“还有吗”等,谈心的时候鼓励学生继续讲;适当御用说明,让学生感到老师在听,而且都听懂了等等。
第五篇:心理效应
心理效应: 暗示效应:
一个人不自觉地接受暗示,并按暗示做出行为反应的心理现象。“望梅止渴”
反暗示效应:
说反语或过分夸大达成结果的效应。如故意利用人的逆反心理的广告。
社会定势效应:
在知觉人物事物前的心理准备对知觉结局所起的作用。
前苏联心理学家包达列夫的实验,展示同一张照片给两组人,对第一组的描述是“此人是罪犯”,对第二组的描述是“此人是科学家”,然后让两组人分别表述照片中人的相貌,所得结果截然不同。
从众效应:
追随别人的常见心理效应,有时积极,有时消极。
马太效应:
一个人有了成绩,随之而来的好处越来越多。来自《圣经新约·马太福音》,富裕的主人将钱分给仆人,奖励了在此基础上赚钱的仆人,惩罚了将钱埋起来的仆人,使富者更富,穷者更穷。
潘多拉效应:
对不说明理由而一味禁止的事物,人们尤其充满好奇,以致发生违禁行为。其心理本源在于好奇,而非逆反。如小说的结尾会写“欲知后事如何,且看下回分解”就是主动利用这种效应。
禁果效应:
也称为“罗密欧与朱丽叶效应”。越是禁止的东西,越要得到手。至于人们的好奇心和逆反心理有关。
轰动效应:
通过一个引人注意的事件,达成轰动的社会效应。其心理基础是人们对新奇事物的兴趣冲动和对名人事件的关注冲动。如“炒作”。
蝴蝶效应:
因小事儿促成重大事件出现的效应。
传播扭曲效应:
消息在传播过程中被层层扭曲,以致面目全非。
名人效应:
名人的出现所达成的引人注意、强化事物、扩大影响的效应,火人们模范名人的心理现象统称为名人效应。名人效应与权威效应比起来是属于被动的被模仿或借用。权威效应则是主动的、直接出面的形式。“东施效颦”
安慰剂效应:
使用无药用无害的代用品后,病人反映病情好转。这属于一种在诱导下的自我心理暗示。也可称之为“白谎效应”。一切有利于别人的白谎造成的后效都称之为“安慰剂效应”。晕轮效应:
又称“光环效应”“成见效应”。指在人际相互作用过程中形成的译中夸大了的社会印象。
常表现在一个人对另一人或事物的最初印象决定了他的总体看法,而看不到其真实品质,形成一种好的或坏的“成见”。
首因效应:
卢钦斯的实验证明首因效应的存在,原为记忆实验的结论。即: 位于开始部分和末尾部分的字词比中间部分的字词更易回忆。扩充到社会心理学领域,即为“第一印象效应”。一个人或事物给人们的第一印象特别重要。
威严效应:
在学识、能力、品质相同情况下,威严、少语、沉稳的人比大大咧咧、多语好动的人容易被人欣赏,被提拔的机会也多。
标签效应:
个体被一种词语贴上标签时,就产生相应的行为:按标签规格做出自我形象的策划与实践。
目标效应: 个体为达到一定目标产生出意志力量。
一个将死之人为了见亲人最后一面,心理作用可推迟其死亡。
沉锚效应:
用一个限定性的词语或规定作行为导向而达成行为效果的心理效应。比如问朋友“陪我出去好吗?”,朋友不一定答应,而问“你想去喝咖啡还是去书店?”,他可能选定他喜欢的一项而陪你出门。
惊恐效应:
个别的、局部的事件,一起整体的、广泛的惊慌和恐怖的效应。
血缘效应:
血缘在人际关系中超越帮派、社团、党朋的凝聚力与综合力的社会效应。
刻板效应:
由于偏见或道听途说形成的对别人或一个群体的固定不变的印象。如“常迟到的学生肯定不是好学生”。其积极面是在某些条件线有助于对他人做概括性的分类,消极面时先入为主、绝对化。
领域效应:
每个人喜欢的生活空间不喜欢别人侵占,即使是亲近的人,潜意识里也觉得别扭。
噪音效应:
噪音对心理的影响,使人烦躁、心情抑郁等。
高空跳远效应:
人在平地上跳远可轻松跳越1.3米,但如果在高空架起两个平直的木板,间隔也是1.3米,则有些人根本不敢跳。
于此相反的高空下跳实验则是告诉被试他将跳下一个深沟,但是沟里都是海绵,是绝对安全的,被试会出现紧张反映,而尽力腾跃,而实际上前方不过是平地。这时暗示改变了被试的心理紧张度。
嘎萨效应:
由嘎萨发现,指动物吃过食物后如果产生厌恶后果,则下次不再吃这种食物,这是条件刺激引起动物队食物味觉、嗅觉、视觉的总和厌恶反应。
比如人对一种好吃的食物一次吃的过多,引起了恶心呕吐,以后便可能不再喜欢吃这种食物,因此也可称为“伤食效应”。
蔡加尼克效应:
心理学家蔡加尼克在记忆实验中发现,让被试者作22件简单工作,随机地阻止一些被试者的工作,结果显示,为完成的工作回忆远高于对已完成的工作的回忆。
这是由于心理紧张性的原因,工作未完成而被阻止,其紧张性强,记忆深刻。因此可适当加强人的心理紧张度,从而增强其印象。
实验者效应:
实验者为搜集能证明其假设的实验结果,在实验过程中有意无意通过表情、动作、语言将预期的要求暗示给被试,造成一种引起实验结果有利于证明原假设的效应。
多米诺骨牌效应: 又叫“滑坡效应”。一个事件引起的连锁反应。
囚徒效应:
共同犯罪的三个人被捕,如将他们分开看管,这三个人将出现囚徒效应,即猜想另外两人是坦白还是抗拒,从中权衡自己的利益。
权威效应:
因为权威人物的评价,改变被评价食物的社会影响的现象。
结盟效应:
个体间、群体间以某种形式(文字或语言)达成盟约,便大大加深了其间关系。桃园三结义
威慑效应:
通过展示惩罚,从而威慑其他人。杀一儆百、杀鸡训猴
命令效应:
米尔格姆拉实验发现,在特定的境遇中,人们会消除感情色彩而盲目按权威行事的效应。有时也称为权威效应。
面敌凝聚效应:
在派系争斗、民族战争或团队竞争时,面对对手,本派系、民族、团队的凝聚力自然增强并强化对敌方的恨意的效应。引玉效应:
在一定场合下,一种启发性、暗示性的引导、举例或新意,可引出在场者更积极、高级见解的思维与理论。尝胆效应:
以刺激来强化意志的效应。
沉舟效应:
甩脱牵挂时,可下决心干好一件事。
以毒攻毒效应:
如审问犯人时用其他犯人作为引诱的突破口。
擒纵效应:
表面上用于目标相反的行为却达到目标的心理效应。
认同效应:
也称“自己人效应”或“名片效应”。通过观点、特征或情感等方面的认同,促成行为向设定意向发展的心理效应。与结盟效应相似,但认同效应针对一个主体对另一个或多个客体,是不需要口头承诺等的信任。
月曜效应:
人们在星期一时的学习、工作注意力和激情都较差。
组场效应:
个体在感人场景渲染下、表现出的情感、行为上不同程度的失控。勒温认为群体有心理场,也可称为“磁场效应”“去个性化效应”。
偶像效应:
长时间的供奉一个人的画像,并内心对其充满崇敬,会慢慢将其神化,将其视为完美无缺,甚至可发展到向其祈愿。
小和尚效应:
个体的惰性和依赖性产生的消极影响。
激将效应:
通过反向刺激,是被刺激者作正像行为。
阿什效应:
又称“团体压力效应”,指一个团体内,即使某人具有正确的观点,也往往会被绝大多数人的不正确观点误导,以至于放弃正确观点,认同错误观点。这属于从众心理。
飞去来效应: “事与愿违效应”,事情结果和初衷适得其反。
阿伦森效应: 又称“增减效应”,反映个体对外加奖惩增减顺序的心理落痕。由美国心理学家阿伦森·兰迪的实验而得名。先被肯定后否定的组最不满意,先否定后肯定的组最满意。
霍桑效应:
20世纪20年代,由哈佛大学的梅奥在美国西部电气公司霍桑工厂的研究得出,因此得名。被试者感到自己是特殊的,受到关注因此无论怎么样的工作环境,工作效率都有提高。工人们在有条件发泄不满后,工作效率也得到提高
人们在受到关爱时,更加服从,让人发泄,有利于提高工效,如加大压力,一味批评则可能出现相反的结果。
指标效应:
规定任务指标给,造成心理压力而激活为完成指标的一系列措施。滥竽效应:
与指标效应相反,当没有任何压力,会使责任感和紧迫感下降,任务会迟迟得不到完成而质量低下。
炒作效应:
不为人关注的事件通过各种手段施行“炒作”,会影响其影响面甚至改变结果。
困驴效应: 做事事与愿违。
投敌效应:
在与势均力敌的竞争对手较量中,宁肯将利益转让与强敌而不予以对手的做法。罗森塔尔效应:
美国教育学家罗森塔尔研究而得名,也称“皮格马力翁效应”
以鼓励、尊敬来增进信心,使个体在潜意识里能持续的、强劲的自我暗示,从而发挥个体最大潜力的现象。
感化效应:
一种意想不到得正向刺激使人产生强烈正向激情的心理学效应。
在教育中表现为得到意想不到的肯定,而产生了一种强烈的、突然的被接纳的正向激情,从而被感化,进而从恶向善等。
老幺效应:
人们往往对最先一个和最后一个观察对象的印象深,尤其是对最后一个的印象最深。
厚皮效应:
一个人在长期的否定情境下,产生的丧失尊严、没有耻辱感的消极效应。
如教师长期训斥学生,反而会使他更经常犯错误。若相反,平时很少批评学生,学生反而显示出敬畏,偶尔的批评会使学生感到羞愧而改过。
德西效应:
1971年心理学家德西通过实验证实,让一个人做他自己喜欢的事,并且对其行为予以物质奖励,反而会较少其行为欲望。但此效应是有局限性的。
敲击效应和报酬效应都是其引申。
敲击效应:
逐渐较少奖励、使人停止被奖励行为的效应。
一旦奖励减少或免除,人会有一种被愚弄的感觉,不想让奖励者得到便宜,于是中止行为,即使这种行为曾经是他们的娱乐方式等。
报酬效应:
孩子完全出于兴趣从事某项活动,若对此进行奖励报酬,反而会削弱孩子对活动的兴趣与效率。
层递效应:
以较低的要求,改变个体的拒绝态度,再逐渐提高要求,令其接受的心理效应。
角色效应:
个体被分配的角色能有效地调动起适合其角色规范的心理学效应。在对责任感的培养上有一定作用。演员的无法脱离角色,也有这种效应的影响。
人际互动效应:
人际交往中由于一方给与另一方的奖/惩、恩/怨,另一方产生相应的奖/惩、恩/怨交换的效应。“投桃报李”“教学相长”都属于这种效应。
系列位置效应:
有关记忆的一个心理效应,信息的系列位置决定了记忆难易,首尾好记,中间稍后难记。这个效应是倒摄抑制和前摄抑制的共同作用。
训练期待效应:
在运动训练中,教练、教师与学生间互相期望态度所产生的心理结果称为训练期待效应。一般来说,威望高的教师期待效果高,缺乏威信的教师期待效果低。
刺激增强效应:
美国心理学家班杜拉有关学习理论中的一个观点。认为在侵犯的诱因中,榜样的影响极为重要。即当他人侵犯行为不受到惩罚时,会使其他儿童的模仿行为上升。有武器的侵犯往往更能增强刺激作用。
顺序效应:
我们吃过很苦的药之后马上喝水,即使普通的水也会有甜味。但若先喝糖水再喝苦药,却不能冲淡药的苦味。
斯特鲁效应:
人们对某一特定刺激做出反应,由于某种因素受到干扰,被刺激者难以集中精力对特定刺激做出反应的现象。由斯特鲁发现。又称为“干扰浑沌效应”。
在教育中,如教“黄”字,用黄色写,教“红”字用红色写,对加深印象有帮助,而如果反过来,则会干扰学生的记忆。
社会促成效应:
1897年,特里普利特观察发现。儿童绕钓鱼线,多个人一起绕比单个绕的儿童速度更快。他人在场(比赛伙伴或观看者)引起的个体活动中效率相应提高的现象。
一般来说,在从事相对简单的活动时,群体形成竞争的形势会提高效率,但当活动相对复杂,反而会使不正确反映占优势,成绩下降。因此复杂活动中尽可能较少干扰,而简单运动中则可加强观众的激励作用。对比效应:
两种不同的事物同时或继时呈现,比它们各自单独呈现所得到的学习效果更好,因为两事物在大脑皮层中产生相互诱导作用,在对比中加深了印象。
南风效应:
处理人际关系时,注重方式,以温和的方法处理,往往更容易达到目的。
格斯塔效应:
美国心理学家格斯塔德研究表明,愉快和美的氛围,能使人的记忆力、理解力达到高层次的水平。
人来疯效应:
儿童常见心理效应,越是有人、特别是多人在场,孩子越调皮、活跃。这是自我表现欲的宣泄方式,通常会随着年龄增长而消失。
强刺激效应:
也可称之为“棒击”效应,在必要的情况下,以超强刺激,促使个体打破僵局,走出误区的心理效应。
激活效应:
也称“热场效应”,即使场面不理想,由于教师、演讲者或演员进入角色,投入激情和必要的技巧,一开始就给听众、观众一个积极刺激,将氛围激活,从而促成演讲的成功。
冷场效应:
与激活效应相对,即使场面不错,演讲者不能调动听众情绪,场上气氛就会出现冷落、散漫,以致破坏氛围,使演讲结果效率低下。
奋起效应:
当一次大的挫折后,受挫人不仅不气馁,反而激发改变现状的意志,从而迅速成功。
水桶效应:
一个木制水桶的容量是由最短的那块木板决定的,所以在一个团队、群体中,劣者的危害极大。
糖果效应:
萨勒的实验得出。
从小时候的自控、判断、自信的小实验中预测其长大后的个性的效应。一家之见。
末次效应:
由“近因效应”引申出。指新近接受的信息印象深刻,一般又称为“覆盖效应”。
最后一次受到的奖或罚给人留下的印象最深,可冲淡以及抵消过去受到的惩罚或奖励的作用能够。
攀比效应:
人际间明显的利益差距和身份差距会导致下劣势人群对上优势人群的攀比心理。
滑坡效应:
又称“棘轮效应”。
自由散漫一学便会,严守纪律则难得多。“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
反向思维效应:
人在受到挫折后避开烦恼,反向地寻找幸运的感受所带来的轻松与欢愉。与“抵消反应”有关系。打碎花瓶“岁岁平安”
多重人格效应:
在特殊的心态与不同的环境情况下,人们特别是儿童,会表现不同的人格表征。
乘胜效应:
人在得胜后会变得情绪激昂,信心倍增,从而获得更大的成功。扫兴效应:
遇到失败或者事情结局与自己期望相左时,会产生扫兴的感觉,从而使信心下降,负性情绪增强。
贝尔纳效应:
科学家贝尔纳思维敏捷,领域广阔,但他未能专注于一个领域深入,因此未能充分展示自己的才华,但在不同领域提出很多具有创意性的观点。这种兴趣过于广泛、思维过于分散,而不利于科学创造的现象称为贝尔纳现象。“样样皆知,样样不专”
后光现象:
一般人际交往中,矛盾者的双方相持不下,由第三者出面或借第三者的话来说服对方的效应。
多用于教育心理学,如儿童不听从父母,就由儿童的教师出面劝说,往往会起到作用。但需注意的是后光效应依赖是消极,会影响的借用方的威信,而常被借用的第三方的威信,也会随着借用次数增多而降低。
定位效应:
人们习惯了在某个位置,定准了某个事物,不易更换的常见心理效应即为定位效应。这种效应是心理定势在起作用。
福林效应:
随着时代的发展,人的平均智商呈不断增长的趋势,这一现象是由福林最先发现并提出的。
单亲效应:
父母离异、缺乏双亲之爱的孩子,容易表现出负面、消极的行为。
宽大效应:
一般来说个体对他人往往是积极的肯定估计高于消极的否定估计。
恢弘效应:
若调动起个体的自尊与爱心焕发的冲动,可是只表现出空前的大度与宽容。
物极效应:
超过度的香味造成与愿望相反的现象。
马基雅维里效应:
在15世纪,马基雅维里的经典著作《第二原则》中提到,一直说对方喜欢听的话,就会给对方留下一个好印象。以说好话等行为获取别人好感,从而获得更多好处的效应。
差错效应:
又称“犯错误效应”,美国心理学家阿伦森发现的一个心理规律,即一个能力非凡而又完美无缺的人的吸引力,远不及一个能力非凡但身上有着普通人常有缺点的人强。
融合效应:
个体受挫后,不愿承担由挫折带来的巨大压力,把自己在挫折中应尽的责任与他人的责任混为一起,已平分过失,来减轻心理的消极心理效应。
投射效应:
在认知别人时,总是潜意识地假设他人与自己有相同的倾向,即把自己的特性投射到他人身上。如自己对某现象不满,总以为别人也这样;自己犯错误,把责任推到别人身上。
好心情效应:
指人们在心情好的时候,更容易帮助别人的常见心理效应。
群胆效应:
几个人协同行动,可使个体的胆量倍增,做出独自根本不敢做的事情。孤胆效应:
与群胆效应向淡,有些人越是独自行动越表现出超常的胆量。
拙诚效应:
相比表现热情,但实际虚伪的人,人们更喜欢表现诚实的人。
激惹效应:
在交谈中,特别是谈判中,因某一句话触犯到对方的忌讳,就可能使整个谈判失败。
受害相依效应:
处于相同的受害或者恐惧境遇下,个体相互靠拢以增添心理上的安全感。
团队效应:
萨勒的试验提出,为了集体荣誉与利益,个体增强了心理与生理承受能力的效应。个体的团队认同感越强,忍受痛苦的限度越高。
鸵鸟效应:
明知现实与自己的期望相差甚远,而不仍正视现实的心理效应。其心理实质是心理防卫系统的“否认反应”。“掩耳盗铃”
寻斧效应 :
因信息获取不准或偏见,造成当事人对某事物的错误认定 逆转效应:
是一种本可缓和的情绪骤转为敌对,或本为敌对情绪转为平和情绪的心理效应。
海格力斯效应:
人际间或群体存在的怨怨相报、致使仇恨越来越深的社会心理效应。源于希腊神话中大力士海格力斯遇到仇恨袋的故事。
颜面效应:
经常在一起的人,虽然经过多年的时代变迁,却感觉不到对方的颜面衰老,而相隔多年不见的人,再见面时会发觉对方明显的衰老,然而相处几天甚至几小时,就又会找到对方年轻时的风度,又消除了初见时的衰老感。
名作效应:
由于宣传或炒作,使一部文艺作品在观赏者心中形成信赖、崇拜的心理,并影响其鉴赏、评价倾向等。
服从效应:
又称“出其不意效应”。在别人根本没有心理准备的情况下,突然让他做一件并不困难的事,他会很容易服从。
失之惜效应:
拥有时不知道珍惜,但失去之后,顿时感觉失落。
真实效应:
追求身临其境、眼见真人的普遍心理现象。
黄昏效应:
黄昏时刻人们充分放松,人情味会变得比较浓。此时求人办事,比其他时间好的多。
春宵效应:
在极度欢乐时,感觉时间短。期待效应:
急切等待或受苦时感到时间长。
瓜田效应:
瓜田李下易被怀疑。
路径趋同效应:
由经验、习俗沿袭下来的,约定俗成的一种默契。
补偿效应:
一个人在失落时,如果发现有人比他还要失落,就会感到一种慰藉。
满足效应:
当动物学会某一动作获取奖励以满足其需要,比如吃食物,一旦需要得到满足,动作就会停止。
乡村维纳斯效应:
常见的一种墨守成规、孤陋寡闻的看待事物的消极心理。也称“坐井观天效应”。
维特自杀效应:
指一个名人自杀后,往往引起多人效仿,自杀率骤升的社会效应。
接种效应:
处于特殊情境的个体,若受到某种反向态度的轻微攻击后,对这种攻击做出抵抗反映,并不断地增强了抵抗力,若再受到反向攻击,便不再改变原有态度。
彩票效应:
最接近成功的失败,则最沮丧。
音响效应:
通过音响效果造成某种特殊情境,唤起人们的怀旧和悲愁情绪 “四面楚歌”
生存效应:
越是受到生存的威胁,与同类的可比度越小,越不会自杀。
连环效应:
在某些因素作用下,产生的甲效应又诱导出乙效应,进而出现已结果的个别效应。
鲦鱼效应:
群体中影响较大的个体,其行为长久的影响着普通个体行为的效应 动物学家霍斯特发现。这属于一种消极的盲从行为。
陌生时长效应:
在陌生、新的地方,会产生时间长、时光慢的错觉。
该隐效应:
兄弟/姐妹间争宠、互害的效应。
霍布森选择效应:
死板的、无选择余地,而致使人们创造力被扼杀的现象。利用心理学的趋避反应。
巴纳姆效应:
如用一种笼统的、一般性的描述,使被描述者都能对号入座,进而详细对方解释了自己的特点。如很多星相学、算卦都属于巴纳姆效应。
SOS效应:
在遇到危难时,事发地点的人越少,越容易被人救助;人越多,由于责任分散和旁观者的相互依赖心理,受难者越不易得到及时救助。
破窗效应:
美国斯坦福大学心理专家詹巴斗提出,越是无秩序的东西越易被侵犯。
戈培尔效应:
“谣言重复千遍,便会成为真理”。
掌权者通过舆论控制人们的认知,使之将偏见、谎言认作真理的社会现象。
自恕效应:
对自己的罪恶行为找到合理借口,责怪、仇恨比别人的行为。
皮诺曹效应:
以诚信促成交易,换取别人信任的效应。
冯·雷斯托夫效应:
又称“孤立效应”或“分离效应”。1935年冯·雷斯托夫设计的实验证实:凡被隔离(孤立出来不同于众)的信息符号易被回忆起来。如在一片黑色字母中,有几个红色字母,则红色字母比黑色字母好回忆。
吉芬效应:
英国经济学家吉芬发现,人们常用的商品越是涨价,人们对它的需求反而越增加。
换物效应:
同等价值的物品,主动提出交换的一方却会被拒绝。
照镜子效应:
在获利时往往更加理智,总想回避风险,在失利时,反而加大投资,愿意冒风险。
柯立芝效应: 喜新厌旧。
幻想效应:
来自于佛洛伊德的防卫反应中的幻想反应:人处于幻想状态,对不能得到满足的欲望,以幻想方式可达到暂时的心理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