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体育教师如何当好新角色
体育教师如何当好新角色
传统教学模式中教师是传授道理,帮助学生解决疑难问题的。教师是整个教学的中心,任何教与学多是围绕教师来展开。当今素质教育要求教学必须围绕学生来展开,以学生为主体进行教学。而体育教师也要完成从“核心”到主导者这一新角色的转变。
目前学校体育课堂教育仍然受传统教学思想与模式的影响,只把学生当作教学的对象,没有看到学生现实能动以及主动积极的一面。教学上仍然是教师讲解示范,学生练习,形式单调,内容枯燥。长此以往,使得多数学生不会学,学不会,厌学或学习效率低。在体育课堂教学中,必须克服学生被动适应、接受的局面,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这是体育教学改革和学生发展的需要。那么,我们体育教师又应如何来当好“主导”这一新角色呢?
一、体育教师要正确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一)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自主学习是由一定的动机引起的一种有意识的心理行为。在体育教学中采用目标引导、激励的策略,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动机。课的开始,首先向学生明确教学目标,换取学生对新目标的期待心理。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多给一些学生以恰如其分的期望,这种“期待效应”对学生取得成功,完成目标以心理上的保证,并且要根据教学内容的难易设计不同的练习目标,尽可能让学生获得成功。让学生获得成功的心理体验,进而产生自主学习的需要,从“要我学”转向“我要学”的良好心态。
(二)创设自主学习氛围情感是学生学习的动力系统中很重要的因素。体育教学中,教师应注重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使学生感到教师的亲切和激励,期待和挚爱。教师还要真诚的对待每一个学生,充分尊重、信任每一个学生。使学生不再把学习看作是一种负担,而是一种需要。
(三)指导自主学习方式在指导学习方式方面,体育教师要重视激发和培养学生正确的学习动机,浓厚的学习兴趣。在教学实践中,让学生初步了解动作表象,获得感性认识,进而揭示动作结构和原理。在教学实践中,教师还要通过多形式的学生自主实践,充分发挥其主体
作用,使学生能自我评价,检查,善于用自己已知的知识,去解决问题,逐步养成良好的体育习惯。
二、体育教师应具有多方面的能力知识
(一)终身学习的能力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知识更新日新月异,体育教师必须具有终身学习的能力,才能不断更新思想、观念,掌握新的信息和教育技术,使自己的教育理论不断更新,且顺应时代的发展。
(二)教科研能力教科研能力是教师适应教学改革需要所必备的能力。体育教师要在教育教学工作中研究和探讨教育理论,吸取其他教学经验,善于总结、探讨和发现新的教育方式和教学方法。这样才能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能力,丰富课余体育训练的手段。
(三)激发学生创造性的能力变革和创造将是人们生存和发展面临的必然课题。教育必须将学生培养成为会创造的人,这是教育的根本追求。因此,体育教师必须具有通过创造性教育培养学生的创造性人格,创新精神和激发学生创造性的能力。、另外,体育教师应具有良好的职业技术,而且还应具备优良的专业技能;素质教育还需要我们体育教师应具备丰富的情感、坚强的意志和开朗的性格,以及自我完善和自我控制的能力。为了做好、完善这一角色,体育教师必须从充实自我开始,这样,在指导学生时,才可以得心应手;教学和课余训练才可能卓有成效。
第二篇:体育教师如何当好班主任
如何激发和培养个体的运动动机
———以体育教学为例
摘要:运动动机的激发和培养对于参与运动个体形成良好的终身运动习惯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本文根据参与运动个体心理特征以及对体育的兴趣特点,对在体育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途径进行探讨。
关键词:激发 培养 运动动机 体育教学 一 运动动机的定义
运动动机是指人们参加活动的动力,具有启动人的行为,并使其以一定强度在运动中保持的特性。一般来说,运动动机可划分为运动参与动机和运动成就动机两个方面。在不同的领域中,其研究的侧重点也不同。在竞技体育中,对动机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运动员的成就动机上。已有的研究结果表明,高水平运动员往往伴随有高成就动机,其运动参与动机也较一般人要高。而在大众体育这一领域,运动动机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人们参与动机上。达到一定水平的运动参与动机和运动成就动机对运动员的训练有良好的影响,可以使运动员更加积极、主动的参加训练,最大程度调动运动员自己的身心力量去实现目标,在困难面前更加努力,坚持的时间更久。而低参与动机和成就动机则可使个体对运动本身缺乏兴趣,训练时积极性不高,有时甚至放弃参加体育活动,这对个体有非常不利的影响。所以对运动行为的研究更离不开对动机的分析,不论是运动员为了在体育比赛中获得好成绩而进行的刻苦训练,还是体育爱好者为了保持身体健康而参与体育锻炼,或者是一个学生为了在体育课上取得好成绩而进行的反复练习,都是由一定的动机所支配的。二
恰当激发运动动机
1内部心理品质,转化学习动机
内驱力和诱因是动机存在的必要条件。内驱力由内部心理品质:好胜心、责任感、愿望、理想等来表现;内部心理品质可以直接转化参与运动动机,教学中注意培养学生内部心理品质对参与动机具有良好的激发作用。进行体育教学时应以体质、健康教育、终身体育教育等内容为中心,为使体育课成为学生在未来人生道路上一生相伴的健康工具。若学生对此有深刻认识,并具有良好的心理品质,参与体育锻炼的动机会十分强烈。但学生内部心理品质不一,教师有必要先行调整整体认识与心理品质,以利于教学。教师可在开学之始,教学之初,利用少量学时诱导学生认清自己人生道路上事业上的追求,专业学习和实际中常遇到的问题,谈谈对体育锻炼理论上、实践上寄予什么希望,既而针对学生发言,阐明体育锻炼对个体身心发展的主要作用和在现阶段学习及未来事业发展中的意义。2外创客观条件,激发运动参与动机
教学活动中的客观条件如教师的教法、教学内容的安排、教具、环境条件等属于学生运动动机产生的诱因。教师有目的有计划合理有效地创设和利用环境条件,与内部心理品质培养交互配合,对激发运动参与动机十分必要,可使学生对体育锻炼的坚持动机更加持久,为形成终身体育概念打下基础。
常用方法一;教师应针对每学期体育课全课程及各单元内容明确告诉学生教学的要求,同时将其分为合格、良、优三个级别,使抱负水平不同的学生具有相应的选择,利用抱负与目标的联系激发、维持学生的运动动机。合格级别即达到教学大纲的基本要求,从而使学生均能达到基本要求之上甚至更佳水平。
常用方法二:教学中采用多种多样的教学模式与方法,并适当进行教学效果的初步检测。优良者会提高对自己的要求,更上一层楼。而与目标有差距的学生受激产生争强好胜之念促发运动参与动机、提高参与运动的积极性,产生师与生的良好合作。
常用方法三:适当运用表扬与批评。对学习认真、表现突出、进步较大的学生,尤其是课中回答问题积极、中肯、有新见解或技术、操作掌握快者及时表扬,同时课间交谈予以赞赏,教学活动中委以任务。因恰当的表扬、赞誉、信任引起的愉快情绪,可以使学生对本课程产生喜爱和自信感,减轻学习任务本身带来的负担感。对运动成绩不好,或者身体条件不理想者应多予以鼓励、关心、辅导,了解分析原因帮助学生排解困难、寻找症结、降解运动动机的负诱因。三 激发个体对体育运动的兴趣
兴趣是运动参与者积极认识与关心体育活动的心理倾向,是一种影响体育锻炼效率的非智力因素。学生对体育运动具有浓厚兴趣,参与和坚持体育活动的动机水平就比较高。激发学生对体育课程的兴趣是教学中应极为注意的问题,需要教师不断提高教学能力,运用符合学生专业、生理、心理特点和课程内容特点的手段,灵活多样地进行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合理组合。
1言语精练,动作生动
讲解和示范是授课的主要形式,教师语言表达能力高低对教学效果影响直接。精炼明确的语言表达、生动的示范动作,能使教学内容在学生头脑中形成清晰明了的深刻印象。生动有趣的语言则能引起学生学习兴趣,使其感到参与到体育活动中来有乐趣,进而形成爱运动的志趣。2 教法灵活多样
体育知识含量丰富,项目繁多,包含理论与实践、知识与技能、生理与心理等。现代体育教学方法很多,应针对各部分内容做出最佳选择。一成不变的教法只会令学生感到枯燥乏味、兴趣低落,而与内容相适应的灵活多样的教法却能激起学生对课程学习兴趣。达到这一目的的关键是任课教师切实认真备课、勤于思考与探索,善于总结自己经验和学习他人经验。四
总结
综上所述,课堂中激发和培养学生的运动动机,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的形成是当前我国体育课程里的重要任务。虽然参与体育锻炼的学生人数繁多,性格各异,但总的来说激发和培养个体的运动动机应该从内因、外因两个方面出发,结合不同个体自身条件和生活习惯的差异,从科学锻炼的角度,有针对性地进行激发和培养。
教师如何当好班主任
第三篇:领导者如何当好三个角色
领导者如何当好三个角色
赵万波
在学习型组织中,领导者的新角色是设计师、仆人和教师,更是不断学习、一心为组织发展服务的开拓者。(美)肯.谢尔顿在《领导是什么》一书中也有同样的观点,他指出:“领导不是地位、特权、头衔或金钱,它是责任。” 综观企业管理学的百年发展,早期、中期的“只要提高员工的绩效,企业绩效就自然会得到提高”的逻辑前提已经开始被打破(在这种前提下,员工从本质上讲还只是领导者手中的“工具”),新的逻辑前提正在逐渐形成:“领导者只有首先提高自身的领导素质,对员工进行正确的领导,才能有效提高员工的积极性,从而提高企业的业绩。”,这样,领导者自身的领导素质就成了推动企业不断向前发展的原动力。因此,在学习型组织中领导者如何当好三个角色,直接影响着企业的发展方向。
一、两种领导者的比较
传统的观念认为,领导就是主管,它不仅是“英雄”和“救星”,而且它有远见的卓识和彻底改造企业的能力。变革和创新只要依靠这些掌握实权的人就能实现。但《变革之舞》对组织的领导及作用却是另外一种看法。彼得.圣吉提出,迷信“英雄型”领导已给很多企业带来困难,并使企业为寻找“救世主”付出了惨重的代价。变革的成功归根结底依靠的是组织集体的创新能力。彼得.圣吉认为,领导不是只意味着地位、权利,它的真正含义是“创造性的张力”,是具备带领社团塑造更好未来的一种能力。
学习型组织把组织分为两种类型:一类是“等级权利控制型”,一类是“非等级权利控制型”,也就是我们所创建的学习型组织。下面我们首先对两种领导者的作用、满足感和主要精力的取向作个比较:
(一)作用的比较:“等级权利控制型”组织领导者的作用是,指明方向、做重大决策、激励部下。其结果是,导致员工方向不明,等待领导指明;出了问题,等待领导决策;积极性不高,责怪领导没调动。与学习型组织比较这类组织的主要差异是:依靠领导个人导向,忽视系统力量和团队作用。
学习型组织领导者的作用是,是设计师、仆人和教师。他通过共同愿景和团队合作实现自我超越,不断向“极限”挑战。它与“等级权利控制型”组织的差异是:依靠共同愿景和团队学习自我引导;强调系统力量和团队作用。
(二)满足感的比较:非学习型领导者:以掌握大局、位居中心为满足,大部分时间用于权利控制;学习型领导者:以设计理想系统、创造理想效果为满足,大部分时间用于设计。
(三)主要精力取向的比较:非学习型领导者:主要精力用于解决问题;学习型领导者:主要精力是通过设计化除问题,不让产生问题。
通过比较我们可以看出:“等级权利控制型”企业,它是以等级为基础,以权利为特征的,对上级负责的垂直型的纵向线性系统,它强调以“学习+控制”使人“更勤奋地工作”,达到企业产值、利润增高的目标。
而学习型企业,它强调以“学习+激励”,不但使人勤奋工作,而且尤为注意使人“更聪明地工作”,它以增强企业的学习力为核心,提高群体智商,使员工活出生命意义,自我超越,不断创新,达到企业财富速增、服务超值的目标。
这是两者的差别,也是我们要了解的两个基本概念。
二、领导者如何当好三个角色
《变革之舞》对领导作了一个不同寻常的定义:“我们将把领导艺术看作是一个人类社团塑造未来的能力,特别是持续不断地进行必要的重要变革过程的能力。”具体地说,领导艺术实际上来自于拥有创造性张力的能力,也就是人们陈述一种远见,而且以他们最大的能力将现实的真理说出来的能量。彼得.德鲁克说:“领导艺术就是远见。”或者像圣经所表达的:“没有远见的地方,人们就会灭亡。”现在大多数困难企业面临的最大问题就是他们的指导思想非常平庸,平庸的思想反映出缺乏信念。如果指导思想不能激发员工的热情和创造力,企业是必然要走入困境的。一个人、一个企业、一个国家都是如此。假如我国的指导思想不坚持马列主义实事求是的原则,仍然搞计划经济,要想取得改革开放后的成绩是不可能的。因此,指导思想的正确与否是组织规划最重要的方面。
(一)领导者怎样当好优良系统的设计师
首先,在学习型组织中,领导者的工作是一种设计,也是一项整合的工作。
设计,实际上就是策划。它是一种超越情感与理性的思维。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知识的释放已凸显出产业化和系统化特征,知识的力量已成为经济竞争的重要力量。特别是以策划、咨询、信息服务为特征的“第四产业”不仅在经济发展中起着催化剂的作用,而且为企业家提供了一个现代化的高层次战场,那种瞎指挥的现象已成为过去。企业家将在知识产
业化中确定自己真正的价值。“有想法的人就是英雄”,“品牌背后是文化”已在企业家中达成共识。近年来,一些独领风骚的企业家,转动生产力的策划魔方,促进经济资源的优化整合和生产力的发展,创造出一个又一个奇迹。
另一方面,设计是一项整合的科学,假如一辆汽车在雨天的路上方向无法控制,就是有最好的传动系统,最好的座位和最好的空调,我们也不能说这辆汽车的设计是完美的。因为设计必须让组成部分互相搭配,才能发挥整体功能。
在日常工作中,领导者的工作实际上就是设计和整合。这是领导者的一项重要功能。我们常把一个行业称为一个系统,在这个系统中,假如我们要获取更大的发展,作为一个领导者就必须对整个系统进行通盘考虑,以战略眼光对系统进行搭配和整合。不仅系统内部各个组成部分要相互连接,同时还要与外部环境相互连接,只有这样,才能了解和把握系统的整体。目前,还有一种提法,就是把整合全局的智慧作为企业的第六项修炼,认为整合全局是一种能力,是迟到的领导艺术。所以领导者树立整合全局的意识是必要的。
象云南马龙化建股份有限公司就是一个整合的成功范例。该公司是第一家获得“市场经济地位”的中国企业。2001年12月28日,云南滇能(集团)有限公司依托滇能集团的股东资源,借助云南电力的行业背景,用好云南省政府的产业政策,走磷电结合的产业高速成长之路。对该公司进行了资产重组,通过兼并、收购进行低成本扩张,整合云南黄磷产业,确立公司在行业中的龙头地位,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在工作生活中,整合的例子随处可见。比如大家看到的电视节目,如果不把计算机技术、视频技术、摄制技术、编辑技术、播出系统和人为因素等环节进行整合,是无法达到播出效果的。事实证明,任何工作都需要设计或整合。领导者的工作也就是设计学习的过程。领导者不是忙于“解决”问题,而是通过设计一个理想的系统“化除”问题。
(二)领导者怎样成为共同愿景的忠实仆人
《第五项修炼》导读提示我们:领导者是共同愿景的仆人,要成为忠实的仆人,就要永远忠于组织的共同愿景。这里讲到人的两种心态,由于心理基础不同,两者的行为也是不一样的。
一种是“我需要”;是被动行为,就象学习,由于形势所迫,不学习将被时代淘汰;另一种是“我选择”,是主动行为,新知识很多,有目的选择自己想学的知识;上网和看电视也可以说明这个问题,上网往往是获取知识,是主动行为;而看电视往往是一种消遣,是被动行为。
从以上两种心态可以看出,需要和选择是明显不同的。对大多数人而言,“我需要”是被动的,“我选择”是主动的。在大多数的情况下,需要是一种不充足的状态,我们想要得到自己没有的。选择是一种充足的状态,选择我们真正想要的。
假如,我们的工作和学习仅仅是为了应付差事,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事事处处都是靠人和环境驱使你行动,那么我们的愿景是难以实现的。当前,作为一个领导者,必须把云电集团二次创业纲要作为自己的愿景,用内心深处的故事和使命感去阐明贯彻《纲要》独特意义,从二次创业的内涵中,找出我们的最终目的和创业的理由。用使命故事的力量,整合全局员工的理念,让使命故事的情节不断向前发展。只有把学习贯彻《纲要》变成自我的愿景,才能成为这一愿景的忠实仆人。
(三)领导者怎样成为“好教师(练)”
在《领导者新角色》这个章节中,作者多次提到了“使命故事”,作者指出:“巧妙的构思出使命故事,是领导能力中最古老的范畴之一。这种领导能力的确含有神话的特质。”
所谓“使命故事”,第一是“使命”,不是其它的故事,而是与实现组织使命紧密相关的故事;第二是故事,应该是生动的、感人的,而不是苍白无力的说教。在学习型组织理论中“使命故事”是领导者工作的最高层次。(领导者工作分四个层次:
1、事件处理;
2、趋势掌握;
3、系统改造;
4、使命故事。前两个层次是反应性工作是低层次;后两个层次是创造性工作,是高层次。)保罗盖帝曾说:“一个主管,不管他拥有多少知识,如果他不能带动人完成使命,他就毫无价值。”
中华民族也是一个非常善于用“使命故事”教育炎黄子孙的典范。象岳飞精忠报国、花木兰从军、雷锋等故事,几乎老少皆知,家喻户晓。
当今是编故事、做游戏的时代。尤其是领导者必须在方法和形式上创新。这是时代的需要,也是企业发展的需要。去年是优质服务年,电力系统推出了一个典型叫李庆长,他的先进事迹通过媒体传播后,在系统内引起强烈反响。实际上这种形式也就是“使命故事”的形式。去年电力系统的主题就是提高优质服务水平,也就是我们的使命,而李庆长的故事就是与我们的主题和使命密切相关的。
在创建学习型组织的过程中,领导者要充分运用“使命故事”这一形
式,将企业的共同愿景、核心价值观等,编成生动感人的、富有哲理的故事,让这些“使命故事” 槽刻在员工的心中,让他们从被动的反应转变到主动的创造,真正体会到工作生命的意义。否则,你就是掐着他们的脖子,也是无法把使命注入他们心中的,你必须松手放开他们,给他们赢得胜利的机会,让他们从自己所扮演的角色中获得信心。
三、领导者应具备的素质
学习型组织的领导者应如何当好三个角色?这是许多公司、机构,也是众多研究者十分感兴趣的问题。虽然《第五项修炼》有一个章节抽象地介绍了一些方法,但迄今尚未有一套大家所公认的标准。也许不可能找出这么一套标准,因为不同的企业和单位,其组织结构、文化理念和价值观均不同,其多年形成的有效地运作模式也不相同。这里我们简单地介绍几种有关领导素质的观点:
一种观点认为:未来的领导应当是球队的“教练”,是良师与益友。教练的工作业绩完全取决于队员在场上的表现,取决于整个竞赛团队的成功。一个“教练”型的领导应具备以下素质:①全局观念和通盘思考;②熟悉下属的优劣势所在,并给予相应的指导和帮助;③合理地调配团队的全部资源;④乐于给下属工作和进步的机会,为其创造具有成长性的职业生涯;⑤宽严有度,知道如何授权。作为一名球队的“教练”,他总是将球员的成功看成是自己的成功;然而如果球赛失败,他则总是必须对上承担失败的责任。
有的学者认为,知识经济时代的领导应具备四种主要能力:①学习与批判的能力,由于知识的更新速度很快,作为一名领导必须带着批判的观点不断地学习,终生地学习,才可能跟上时代的发展,他还必须组织团队不断地学习;②变革与创新的能力,领导者不仅要积极支持和参与改革,而应该具有预测变革的能力、分析变革的能力、适应变革的能力、推动和创新变革的能力;③授权和服务,领导者首先是应充分授权,然后将腾出时间和精力为下属和各部门提供服务;④配置智力资源的能力,包括人力资源和品牌、声誉、企业形象、企业文化等无形资源。美国《金融时报》1994年发表文章指出,21世纪的领导者应具备3个条件:①肯信任下属,允许他们去做一下冒险的事情,并为他们承担错误;②肯结交,善于建立和协调人际关系;③肯改变,在事实面前或进行咨询后对自己的决定会作出改变。
班尼斯认为:知识经济时代的领导,关键在于有无能力建立产生智力
资本的社会结构。智力资本即创意、专业技能、革新能力、知识水平和专业知识。这就是说,一个好领导者善于在自己的企业或组织内建立一套使智力资本能不断地产生,并被有效地使用来创造巨大的价值的机制。他还认为,好的领导者也应该是好的追随者,因为他们之间有许多共通之处,善于倾听,合作精神,以及与同伴共同对付竞争问题。
综上所述,学习型组织的领导者应具备的重要素质应包括下面几方面:①具有战略眼光、全局观念和通盘思考能力。②具有开放的人格和创新的精神,发起和推动改革,积极鼓励下属进行创新,并愿意为它们承担创新风险。③具有领导者的魅力,能吸引和团结具有不同人格和作风的“精英”在自己身旁;愿意追随自己的“追随者”。④信任下属、充分授权,善于激励下属工作热情和创造力。⑤乐于为下属创造和提供成长和进步的环境与机会。⑥善于合理地调配团队的各种资源,包括人力资源、财务资源和物资资源。⑦善于学习,不断地提高自身素质,并且指导和组织团队成员学习。⑧善于收集各方信息,听取包括智囊团、各级人员和下属的建议,并及时调整计划和行动。
总之,创建学习型组织,是一项全新的工作,也是我们面对的重要课题。作为团队型的领导,我们首先要从六个方面作出努力:①建立信任并激发团队合作;②辅导并支持团队做决策;③开拓团队才能;④建立团队认同感;⑤充分利用成员差异;⑥预知并影响变革。其次我们要依靠团队学习和共同愿景自我引导,使整个企业成为充满学习力和创造力的系统,这样才能不断自我超越,不断向极限挑战,从而不断取得新的辉煌。同时我们也只有通过这种选择,才能成为更大愿景的仆人,才会实践这些学习的修炼。
第四篇:当好中层角色之我
管理者的第一要务是自律
管理别人从管理自己开始
换言之,认识自己,规范自己,掌控自己,才能管好别人。改变自己才能改变别人
当好中层角色之我见
一、中层管理者在公司的管理地位比较特殊,除了履行上传下达的管理职能外,还要不遗余力的落实组织计划,激励员工执行,并在不断的深化和细化各项工作的基础上,对基层进行规范化、具体化管理;因此,中层管理者是领导和员工之间的纽带和桥梁,是增强执行力的关键所在;是公司发展和员工成长的关键因素;
1、要做业务上的精兵强将
2、要有独当一面的处事能力;
3、要不断寻求“新的增长点”;
二、助手与舵手
1、以公司的发展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尽可能地摒弃小小团体主义;如何了解领导的意图?怎样做才能与领导步调一至;领导错怪了你怎么办?员工抱怨又怎么办?
2、以专业的业务知识成为某一个领域内的“专家”;在业务上成为受人尊重的对象;
3、要积极地为公司的整体发展与规划出谋划策;而不是起相反的作用;
三、有位和有为
因为有位,中层必须与公司一起同舟共济,必须站在公司的立场看待、理解问题; 第一,了解自己及本部门准确把握好中层管理者角色,完成赋予职责;
第二,知悉本部门与其他部门的关系;
第三,必须要有从群众中来,到群众去的中层心态,才能有为,带领团队克服困难,在前
进的过程中树立威信,时时才有位;
中层管理者是公司的中间力量,如何做好这个角色,胜任这份工作,担起这份职责,我认为有以下几方面努力:
一、要摆正心态去工作,我们每天都在工作,但效果是截然不同的,是认真还是敷衍?
二、要多做事少抱怨并能独当一面;努力做问题的解决者;
三、要树立大局意识,出以公心为了公司和员工的发展作工作;
四、要真诚的帮助和关心员工(对的表扬,错的批评看到员工犯错误时,自省两点:
1、我自己做得好不好(领)?
2、我教员工教得对不对?
五、要善于用权;做到“知人善用,择贤而任”
驾驭之道在于适度用权,有哪些因素会影响权利的运用效果?
以身作则永远是个好办法
六、晋升之道
业绩是本,也要学会面对压力,组织愿意提拔什么样的人
真诚认同;工作的好永远是上级领导有方
第五篇:当好班主任的每一个角色
当好班主任的每一个角色
欧阳金玉
随着现代社会的日益复杂和高速变化,一个人的成功并不完全取决于他的智力知识,而更多取决于非智力因素。德育对培养人发展非智力因素的影响力是巨大的。因此,德育也是人格养成的条件,人格的力量是不可战胜的。教育的功能最终目的,是人类灵魂上的教育即做人的教育。在学校的教育中,对孩子的人格教育起决定作用的要数班主任的工作。而班主任的工作又是一个错综复杂的工作,作为一名优秀的班主任必须从这些复杂的工作中寻找到自己的教育契机与方法,只有这样班主任的工作才能走出繁忙与应付之中。才能走出自己的特色。否则,你将被埋没于那些繁如乱麻的日常工作中。我在这些年的班主任的工作中感觉到作为一名好的班主任,必须始终把握好自己的角色与地位,必须在不同角色变化中寻找教育的契机。处理好这些角色的特殊身份以及与其想适应的行为表现,将决定你的班主任工作的成效的大小。下面我就自己的实践工作,与大家交流一下自己的感受。
一、班主任首先是学科教师,所以必须担当好“教师”这一重要角色。
教师是在学校中专门从事教育教学活动的角色,这个角色的特殊身份以及与其相适应的行为表现,要求教师不仅要通过自己掌握的知识影响学生,还要通过自己的人格和道德力量,通过自己的言传身教影响和感染学生。这一角色的特殊性就要求教师时时注意自己的人格和道德的修养,并在实际的教育教学中注意自己的人格因素对学生所起的影响作用。
作为一个班主任,我认为一定首先要在学科教学或者专业技能上1 征服学生,要让学生迷恋自己的课堂。马卡连柯说过:“学生可以原谅老师的严厉、刻板,甚至吹毛求疵,但是不能原谅老师的不学无术。”象魏书生、孙维刚、李镇西……等许多著名的优秀的班主任同时又是教学艺术精湛的特级教师,他们首先在课堂赢得了学生的心。正是如此,我认为每一个班主任都应不断地深钻教材,把自己的课堂尽最大的努力生动、幽默,让学生知道他们的班主任是学校所教学科的“专家”,从而先是敬佩,再到不听老师的话感到不好意思。从而产生良好的教育效果。其实,当一个老师的课堂能受学生喜爱时,也是这个老师的最大的魅力。如果教师不能把握教育者这种适应时代要求的新的角色,只是把自己当作知识的拥有者,把学生当作容器,而知识进入容器的途径又只是靠讲解或其他言语教育方式,那么,久而久之,学生就会感到单调、枯燥,产生厌学、不认真听讲、违反课堂纪律等行为。如果教师看不到自身存在的问题而一味地责备学生,便容易产生师生的冲突。
关于教师的角色,举个例子。如有一次英语老师有事,要我代劳对英语答案,不知有意还是无意,有一个同学问一个空为什么要这么填,我记得好像是put away,我给学生做了完整的解释,原本教数学的我顿时让学生更加产生了敬佩之情,有家长就告诉我说,小孩回去眉飞色舞地讲欧阳老师的牛气,不服你还不行。
作为教师,除专业知识外,你的字体书写,你的谈吐,甚至你书写的评语都是获得孩子们的尊重的途径,这也是师范院校的校训“学高为师”。
二、班主任其次是长辈,所以必须当好“母亲”这一角色。
俗话说得好“爱自己的孩子是人,爱别人的孩子是神”。我们作老师的虽然不能做到神,但最起码要胜于人,因为你是人类灵魂的工程2 师。大家都知道母爱是天底下最伟大的爱,是因为他是最无私的爱。因此很容易被孩子接受,即便是有些严厉。我们的老师本身具有的那种母爱也同样可以撒在我们的学生身上。他们同样也会接受的,同样也会原谅我们教育中的一些严厉的、甚至是过失的行为。你的爱就应该体现在处理问题上,多一些示范,少一些分析。让他们知道应该怎样做。这不是你用嘴给说出来的。需要你事无巨细的一点点的培养出来,甚至是手把手地教会。在我的日常工作中,我总是愿意抚摩孩子的头,拍拍孩子的肩膀。整整孩子的衣服和头发,这些看似很小的动作,在孩子的心理会起到很大的作用。孩子能感受到你的慈爱,这种慈爱源于孩子的需要。每天早晨,我都要检查班上孩子精神状况,从他们脸上捕捉信息,孩子是不会说谎的,忧与乐都在脸上。天气冷热时我都要提醒孩子及时增减衣服。正是这些细小的关爱才赢得孩子的信任与喜欢。孩子也会把这种爱带给其他的孩子,也会把这种爱回报给你。我班有一个姓方的学生,开学时一副对别人有仇恨似的,总是对什么事都无所谓。后来我一了解,原来是一个离异家庭的孩子。我知道,这样的孩子更需要关怀,于是,我首先从生活入手,教他整理衣服,教他清理书包,帮他打扫教室卫生,与他谈他感兴趣的事情,慢慢地,这个孩子脸上有了自信的笑容,他在感恩节送给我的卡片中写道:谢谢母亲般的老师!这也是对一个班主任最好的回报。
在处理问题上,我尽量站在一个母亲的角度去关心他们。我总是告诉自己“假如那是我的孩子,我该怎么办?”。母亲般的爱,孩子也会感动。母亲般的批评,孩子更能接受。爱并不等于一味的表扬,孩子毕竟是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他要接受来自各个方面的好与坏的影响。他们有时会把坏的当作好的来学习。有时会故意作些坏事来考验你。这时,如果你拿出老师的架子,来批评和教育。孩子会出现口服心不服的态度或者消极抵触的态度。根本达不到从心理教育他的目3 的。而此时你以母亲般的关心和呵护他的角度去批评和教育他,他一定会欣然接受的。首先你必须让他知道你是站在他的角度说话的,你是自己人。其次再让他知道他错在哪?这种错会产生什么样的后果。把孩子的利益摆在了第一位,没有哪位家长会反对的。就算你工作有一点过失。他们也会原谅你的。
李同学是一个叛逆特强特聪明的学生,他上网吧、偷东西、抽烟、离家出走……,就是这样一位学生,我头疼过,我气哭过,但我没有放弃。有一个星期一,他没到校,我给他爸爸打电话,他爸爸告诉我他又与父母吵架了,星期天就走了,一夜未归,他爸爸找了一晚都没找到。我的心一沉,很着急,有同事跟我讲,又不是你赶他的,你急什么?但我认为,学生如子。一下班,我把年幼的孩子寄在邻居家,叫上我先生陪我到他可能去的地方寻找,最后深夜一点左右在火车站附近的一个网吧,终于找到了他,此时的他脸色苍白,毫无精神,显然已经饿极了。我把他拖回家,给他做了一碗面条,他那种狼吞虎咽的样子让人心酸,但他不肯回家。安顿好他以后,我才给他家里打电话,他爸爸妈妈感动得哽咽,我提出让他在我家住两个星期。在这之中,我每天早上起来做好早餐,叫他起床,再与他一起送我儿子上幼儿园,然后又与他一起到学校参加早自习。放学后,我又与他一起回家,做饭,洗衣,然后把儿子交给先生,就又给他补课,终于有一天他哭了,说,欧阳老师,您真辛苦。趁机我告诉他父母也一样辛苦,只是有时对他爱的表达的方式不同,且在这段时间内,他父母每天都与我联系。最后他提出回家,他向我保证他一定会改。就这样,醒悟之后的他在初三最后的日子完全换了一个人一样,凭他的努力和实力考上了市八中。初中毕业三年高考完后,他又召集56班三十多个同学来看我,那也是我最幸福的时刻。我认为,有你母亲般的爱,教育总会有不同成效的,孩子转化慢,教育效果不明显,该因未触到心灵的4 敏感处。
三、班主任也是班集体中的一员,所以必须当好“朋友”这一角色。
大家都知道孩子往往喜欢一些刚刚毕业和刚走出校们的那些老师,原因很简单他们容易沟通,容易相互理解。换句话说,他们容易成为朋友。可见我们的孩子更喜欢“朋友”般的老师。要想成为孩子们的伙伴,首先要保持年轻的心态,与孩子们同喜同忧。在活动中最能够与孩子们拉近距离,关键看你是把自己放在什么位置。如我班有同学入团,与班上同学分享快乐时,我也“忘却”了自己教师的身份,讨要了一份,孩子们与我乐成一团。我在孩子的每一次活动中,尽量把自己做为其中一个参与者,与同学们一起商量一起讨论,在孩子们获得胜利时我会与孩子们一起,蹦跳的欢呼;在孩子们失败时我也会与孩子们一起伤心。他们都把我当成他们的朋友一样看待,这样我再及时的对他们活动的表现进行引导与教育,效果你就会可想而知。
要想成为孩子们的伙伴,其次是放下教师的架子,与孩子同商量。我们的孩子们现在的一部分要求独立的意识很强,他们不喜欢别人对他们指手画脚。更不喜欢凌驾与他们之上的教育。另一部分就是事事都依赖别人。为了很好的平衡这两部分的学生。我在班级的每一次大型的活动中,都与孩子们商量,发挥大家的智慧,创造民主和谐的气氛,共同参与班级的管理。我现在是我班QQ群中的一员,我与他们聊天,我的日志对他们开放,当然,写的肯定是我对人生积极的看法。
四、班主任是明事理的,所以要当好“法官”的角色。
教育不是知识的发售、更不是单纯的灌输,教师应深入了解学生、潜心研究教育的自身规律,选择公正合理的态度、方法教育学生。对学生的知识、能力、品质和长进程度给于恰当的评价,不仅仅限于在5 “分数”面前“一律平等”的“外表公正”,而是应该注重以最大限度地全面提高学生素质和创新能力为根本目标的“实质公正”。班主任的公正尤其表现在处理学生间的冲突上。稍失偏颇,便有可能失去班主任的威信。
同学甲与同学乙为一件小事大打出手,起因很简单:甲坐乙后面,想要乙帮忙捡掉在地上的东西,从背后拍了乙一巴掌,可乙认为甲打他,于是把甲的本子丢到地上一顿乱踩。冲突就这样发生了。事实上,在孩子们的世界里,象这样的冲突事件可谓屡见不鲜。碰到这类情况时,不少班主任首先想到的是采取隔离双方、转移注意力、没收争抢物、喝停,甚至打骂等措施,来尽快制止眼前的冲突,但结局往往不如人意。其实,对于一位善于思考的班主任来说,这类冲突事件的背后,往往隐藏着教育的契机。我也没有放过这样一个机会。我结合以往同学告诉我的情况,说甲总喜欢重重地拍别人的肩膀。于是,我单独与甲在一起,我稍用力拍他的肩膀,然后问他的感受,他终于红着脸对我说:“老师,我相信你拍我还是用力不大的,我可能拍同学的力气大多了,怪不得乙生气,我马上去道歉!”然后,我又与乙谈了一次,乙也很快意识到自己的错误,道歉并赔偿了甲的本子。我并没有让事情结束,在班上又做了一次讨论,最后得出:凡事都应站在他人角度想一想。我还要求学生在备录本上写上四个大字---换位思考。如此下来,班上同学互相之间矛盾少多了。
针对有同学影响他人,我通过班会让学生明白:让别人因为我的存在而幸福!以及提出管好自己的“口”,防止“病从口入,祸从口出”。作为教师,要培养孩子成为健全的社会人,就必须在日常生活和教学中理解孩子、尊重孩子、信赖孩子,关注生活的细节,把握教育的时机。尤其是孩子处于成长过程中,班主任处理事情的是否公正直接影响他们是非观的形成。生活就是教育,生活中发生的点滴都有可能成6 为教育活动中的契机,对孩子形成深远的影响。教师的价值取向、人生观都会影响问题的处理,教育的效果也不一样,这也就是我们说的“身正为范”。
五、班主任更应用心灵赢得心灵,所以要当好“心理学家”的角色。
青少年学生正处于成长发育,逐步走向社会化的时期。随着身体的逐渐发育成熟,他们在与他人的积极交往中,学会了解人、理解人,学会协调与他人、与集体、与社会的关系,其独立性、自我意识和道德意识也逐渐发展起来,出现了自尊心、荣誉感、自信心、羞愧感等。作为教师,必须懂得学生心理发展的规律,考虑到他们生理、心理的巨大变化,采取恰当的、顺乎这些变化的对策。比如,在平等、互相尊重、互相信任方面,把他们当大人看待;在处理问题、发表见解等问题上,应该引导他们更加理智、更加成熟地观察和分析看待问题;如09年,我新接手一个初三的班级,有一个女生报到时,带着戒指,项链、耳环、披着头发,新潮得很。当然,我也心痛得很,因为我听前任班主任说她初二因为与家长、老师处理不好关系离家出走过,重话都怕说得。处理不好我就会被动得很。我把她找来,并没有指责她,而只是轻描淡写地问她的年龄,成绩。她说13岁多,我也便顺着她的话说,幸亏我是你的老师,也估计你的年龄的大概,不过,如果是我不认识你,在街上遇上你,我恐怕要把你当成23岁的人了。这句话对她的触动很大,她说从来没有人告诉过她这种感觉。第二天,她穿好校服,什么首饰都摘掉了。这实际上便是利用了心理学上的一些技巧。
在他们遇到困难、碰到挫折的时候,则应该帮助他们减轻焦虑或解除烦恼,给他们以情感和心理方面的慰勉和支持。心理医疗者,尽管不是教师的主要专业角色,但教师也决不能是心理诊疗上的无知7 者。在学校生活中,当学生出现个人问题时,总愿意找一位信任的教师袒露心扉。教师作为一个长辈,要引导和帮助他们处理好在成长过程中不时会遇到的各种新奇而又棘手的问题。如果教师真正做到这些,也就不会出现或减少学生厌学、逃学、与成人作对等现象。
六、班主任面对的是一群有个性的小孩,所以要当好“智者”的角色。
下课了,我原本是到教室找某同学有事。小徐很远看见我(其他同学还未出教室门,只有小徐一人在教室外),赶忙冲回教室,我在教室外听到他大喊:欧阳来了!欧阳来了!我一惊,没有说什么,只是笑笑离开了。我在想:我是班主任,尚且有这样的称呼,其他的科任老师只怕也难逃“厄运”。我偷偷地做了一个调查,有些老师的课余称呼更难听。我觉得很有必要针对这种现象说说教育了。
当然,如果我发一顿脾气,估计短时间内会有效果。但这不是我所想。于是在班会课上我说出了我的想法:我今天遭遇了一件让我有些尴尬的事情。我自认为是在坐的59位同学的老师,可事实上不对,平时不知道,今天才知道我在你们的心里连老师的称呼都够不上,我们的科任老师也是。我不是批评大家,我反思自己的行为,或许的确是我不够格,我决心从今天开始,做一个让同学们从心底里敬佩的老师。请同学们监督和帮助我!
此时,教室里开始唏嘘起来,有同学开始检讨自己或批评某些同学,也有同学马上站起来向我道歉,趁着这个机会,我对学生谈了我的几点看法:
1、小徐的大声喊叫可以理解为通风报信,或许是心虚,或许是他做了坏事,或许是教室里有同学正在做坏事。
2、我不是老虎或猫,小徐的喊叫有些类似于传说中的动物之见“老虎来了”或老鼠之见“猫来了”,这是我所不愿的,我仅是一个年龄相当于你们父母亲年龄的老师,我不吃人,我希望成为一个受人尊敬的人。
3、如果大家8 觉得叫我的名字更让你感到亲切,我欣然接受,我希望成为大家的老师,更希望成为大家的朋友。
嘿嘿,有些事呀,谈一谈,笑一笑,比正面批评教育效果要好,现在,不用说了,我和我的孩子们彼此尊重.当然,一个真正优秀的班主任应该拥有童心、爱心、责任心,是专家、思想家、心理学家,他所要充当的角色太多了。但无论哪种角色都不是单一的。少一点批评,多一些鼓励;少一点冷漠,多一些关心。成功的教育来自对学生的理解,宽容和发自内心的爱。一点点地学着爱学生,让爱成为一种本能,慢慢的融入彼此的生命中,隔阂变少了,矛盾变少了,困难变少了,收获的则是一个团结、和谐、温暖的团体。班主任的工作就应该像那润物的春雨,于无声处渗透育人的道理,于细节中寻找教育的契机,言传身教,使学生们如雨后的花朵,芬芳可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