攻心为上读后感

时间:2019-05-15 14:46:07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攻心为上读后感》,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攻心为上读后感》。

第一篇:攻心为上读后感

那么何谓攻城,何谓攻心?攻城,就乃是以武力去征服之,比如:我们碰到学生做错了事,抓到办公室里劈头盖脸的就是一顿臭骂,如果学生不服气接着骂,必须要让其服帖为止;我们要让学生学习,以强力胁迫之,对于不认真学习或学习成绩不理想的学生施以高压政策,必要让其崩溃;教师以自己的理解去要求学生,规定学生必须做的事情,全然不顾学生年龄特点与心理特点,对于不同意见,千方百计打压他,必要时祭出校纪校规或请家长来校等法宝,定要让学生就范,攻心为上读后感。由于教师是强者,学生是弱者,攻城之术乃是以强击弱,教师很容易就取得了胜利。但是攻城为次!不可常用!

攻心就不同了,对于学生中出现的问题,教师一定要研究学生的心理,思索学生的动机,站在学生角度体会学生的感受,然后对症下药,采取措施。使用的方法通常都比较缓和,但是正好击中要害。犯了错误的学生,不但乖乖认错而且心服口服,教师的任务通常也能很好的贯彻下去。学生的行为表现完全出自自愿,并非老师强迫,但却是老师的目的。

------摘自《班主任兵法》

古人云:不战而屈人之兵,是为上策。学生跟老师其实就是对阵的两个阵营,但是这两个阵营的战斗力却是有天壤之别。老师强,而学生弱。以强击弱,战无不胜,但是强压给学生的意愿真的是学生想要的吗?常话说: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咱们每个教师都是从学生时代走过来的人,攻城之法以前我们的老师也都用过,咱们那时候的想法是怎样的?这是不是值得我们深思?

不过反过来说,对于攻城之法我们不应该全盘否定。教育要求我们因材施教,不同的学生要用不同的方法,我现在教的是一年级,对于课堂纪律,站队,咱们每天要强调好多遍,他们有时候还是站不好,我们再用好言相慰不过是让他们感到厌烦而已,这种时候我们以一种强势姿态命令他们或许会有意想不到的效果。

本人愚见还是偏向于攻心,尤其是对于低年级或者问题学生来说。很多时候,或许我们不经意的一个问候,一个玩笑,一个小小的奖励就能让他们高兴半天。

中国人非常喜好“度”,凡事都有个度,超了,不好,低了,也不行。对于度的拿捏,这就是实践的问题了。就不是我这个毛头小子所能妄加评论的了!

不记得是谁说过这么一句话:人最难战胜的是自己。想必凡和自己较过劲的人对这话都深有感触。人与自己较劲,到底是什么跟什么较劲呢?左手跟右手,躯体跟心理,还是思想跟灵魂?这恐怕很少有人能说得清,读后感《攻心为上读后感》。不过依据常理,我们和自己较劲,应该包括整体的我与内心深处的我,具体的我与抽象的我,形体的我与思想的我,甚至灵魂的我与思想的我。人战胜不了自己,不是因为自身太强大,恰恰是因为自身太脆弱。比如说,我们明明觉得被威武所屈有失男子汉气概,可我们还是屈从于武力;我们明明觉得被贫贱改变志向脸上无光,可我们还是在贫穷面前丢弃了尊严;我们明明懂得被富贵利禄收买无耻,可们还是甘愿做了金钱的奴隶。如此等等。所以,人要当一家之主甚至一国之主容易,做心灵之主很难。人,一直是自己心灵的奴隶。

这种情况在白色恐怖人人自危的情境下尤为突出。

冯骥才先生的中篇小说《啊!》,描写的正是这种背景下人心脆若薄冰的情形。

文革**时期,批斗成风,人整人,人咬人。亲朋相互揭发,邻里相互攻讦,人人自危。历史研究员吴仲义本来没做什么亏心事,安心搞他的地方史研究。不想有一天突然收到哥哥的来信——十年前,兄弟两人曾参加过同学聚会,讨论过对国家体制的看法。吴仲义认为“国家还没有一整套科学、严谨和健全的体制;中间有许多弊病,还有不少封建色彩的东西。这样就会滋生出种种不合理、不平等的现象,形成时弊,扼杀民主。那样,国家的权利分到一些人手中就会成为个人权势,阶级专政有可能变为个人独裁……”——吴仲义的哥哥怕有人揭发这番言论惹火烧身,写信叮咛吴仲义千万小心。吴仲仪赶紧回信,不巧的是,心思恍惚的吴仲义弄丢了信,找遍角角落落也没能如愿。于是整日惴惴不安,心事忡忡,怀疑信件已经落到了单位领导手中,他的底细已暴露。他的反常正好给一向喜欢检举、告发、批判人的上级贾大真以机会。贾大真采取“攻心”策略,层层施压,逼吴仲义就范。吴仲义在强大的心理攻势面前,心理防线訇然倒塌。将事情的原委始末原原本本详详细细地向贾大真做了交代。后来,等到获释回到家里后,才发现那封还没有寄出的信在洗脸盆下安睡呢。

看完小说,我也一直在想,为什么吴仲义就不能坚守自己的心理防线,从容处之呢?可又一想,生活中,有谁能真正做了自己心灵的主人!一个人可以通过锤打炼造出金刚不倒之身,谁又能轻易炼出固若金汤之心?人是血肉情感之化合,怎能没有一些隐私与秘密?倘要攻心任谁也逃不过心灵一劫。真佩服三国马谡,将攻心之谋总结成一套可屈百万雄兵的理论策略——“攻心为上,攻城为下,心战为上,兵战为下”!当然更佩服一代又一代的心理学家,将人之心理剖析得了无遮拦,明明白白!

攻心为上,这自然是冯骥才先生的高明之处,也就成了作品《啊!》的成功之处。

第二篇:商务谈判之我见 攻心为上

攻心为上

国际商务谈判心得体会

这一学期我开始了对国际商务谈判的学习,老师通过对这门课程基础知识深情并茂的讲解和大量案例的分析,为我们展开了一幅幅暗流涌动惊心动魄的谈判“画卷”,改变了我当初对国际商务谈判的一知半解,增加了我对谈判的兴趣,使我对谈判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开拓了我的视野,极大丰富了我商务谈判的知识

《三国志·马谡传》:“用兵之道,攻心为上,攻城为下,心战为上,兵战为下”。孙子亦曰:“百战百胜,非善之善者也;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故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

我想,商务谈判亦是如此。要使谈判获得成功,就必须研究人们的谈判心理。这样有助于我们在谈判中正确把握对手的心理活动,适当调整和控制自己的心理状态,使我们保持良好的心态,进而正确判断出谈判对手的心理状态、行为动机,借此迅速做出应对措施,占据主动和优势,为谈判的最终胜利创造有利条件。

我们都知道,谈判是双方为了各自获得最大的利益而进行思想交流的过程,,而思想正是人们心理活动的内在反应和外在结果。人们在谈判桌上做出的提议,发表的意见,采取的策略,和最终做出得决定,都是受人们心理活动的影响,心理活动甚至主导着谈判结果。而谈判心理是谈判者在谈判过程中对各种客观事物的主观反映。人的行为受其心理因素的影响十分明显,正确利用这些复杂的心理因素,对促成谈判的成功的确是非常关键的。

所以,要使谈判获得成功,就必须研究人们的谈判心理。但由于受客观条件等因素的制约,一般情况下,主要研究谈判者的需要和个性。

一、研究谈判者的需要

按照心理学的一般观点,人的行为是由动机支配的,而动机是由需要产生的。需要是人一切行为的原动力,需要也正是商务谈判的基础和动力。美国钢铁大王安德鲁卡内基支出:谈判者要满足对方逻辑上的需要,情感上的需要,以及对方想赢的需要。这三种需要对任何成功谈判而言就像三条腿的板凳,缺一不可。需要和对需要的满足构成双方谈判的基础。马克思在谈到人的本性时说:“由于他们的需要即他们的本性,以及他们球的满足的方式,把他们联系起来,所以他们必然要发生相互关系。”不同的个人、组织、团体之间之所以能面对面坐下来,为了沟通分歧、达成一致的意见而进行磋商,原因只有一个,即彼此都有各自想要得到满足的需要。

所谓需要是指客观刺激通过人体感官作用于大脑所引起的某种缺乏状态。人类为了生存和发展,有着各种需要,人们进行谈判的目的就是为了满足各自的需要。

根据马斯洛的“需要理论”,人类的需要是分层次的,由高到低。它们分别是:生理的需要、安全的需要、爱与归属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求知的需要、审美的需要。满足需要是人行为动机的原动力,也是国际商务谈判的契机和根本原因。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揭示了人类需要的层次和差异性,为谈判的“需要理论”打了坚实的基础。同时,“需要理论”还为我们进行论证提供广泛的选择余地,使我们能从对方需要的不同侧面、不同角度进行解释和评论。从谈判需要理论分析,任何谈判结果如何,都表现为六种与需要有关的谈判方法,具体包括:谈判者顺从对方的需要、谈判者使对方服从其自身的需要、谈判者同时服从对方和自己的需要、谈判者违背自己的需要、谈判者损害对方的需

要、谈判者同时损害对方和自己的需要。对此,我们可以运用倾听、提问、陈述和无言的信息等四种方法和技巧发现谈判对方的需要。

马斯洛认为,低层次需要的满足或基本需要的满足有助于高层次动机的出现,只有低一级需要得到相对满足,高一级的需要才会发生作用,成为支配人行为的动力。一个阅历丰富、有较高社会地位、生活环境较好、受过良好教育的人,比条件相反的人更加渴望满足较高层次的需要,如获得尊重、自我实现等。所以,我们在进行谈判前,可以通过各种途径,对谈判者的社会地位、生活环境、文化水平以及个人经历等方面的情况进行了解,来对他们需要结构进行分析。

另外,谈判人员为了满足不同的需要,在谈判中所表现出来的态度和运用的策略也会有所不同。在多数情况下,商务谈判人员往往存在着多方面的需要,只不过是各种需要在其心目中所占的不同而己。所以我们不能简单地分析谈判者具有哪里方面的需要,还要分析当时各种需要在谈判者心中的地位,即分析谈判者的需要结构。此外,我们还要注意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和尊重谈判对手!

二、研究谈判者的个性

不同的人具有不同的性格,我们往往称之为个性。

在商务谈判中对谈判者个性的分析,主要是分析谈判者性格是内向还是外向,处事容易感情冲动还是从容不迫,决策是当机立断还是小心谨慎,行为是积极主动还是消极被动等。作为参加商务谈判的人员,在平时就应该对自己的个性有所认识,并且在谈判中要注意克服自己个性中的缺点,比如性格急躁,容易受对方情绪影响等;同时,在谈判过程中,我们还要通过观察、交谈、了解等方法,来掌握谈判对手的个性特征,以便针对不同的谈判对手,选择不同的谈判策略和技巧,实现自己的最终目的,取得谈判的胜利。

例如:若一个谈判对手是个性格外向、办事喜欢雷厉风行的人,我们应注意在谈判中让对方充分发表意见。同时将我方的意见通过适当的方式及时地表达出来,以免因为犹豫不决而导致对方的反感,错失交易良机。若对手是一个性格内向,决策犹豫不决的人,我们则要注意把握谈判节奏,不能过于急躁,否则会造成适得其反的效果。一方面可通过谈判议程的安排,保证谈判的进程;另一方面又应注意不急于求成,保持冷静和耐心,设法了解他的想法和疑虑,并加以说明,才能促使他下定交易的决心

最后,谈判场上虽然瞬息万变,没有绝对适用的方法,但是,万变不离其宗,只要我们顺机应变,正确把握对手的心理,快速做出有效的应对措施,就能为谈判的胜利创造有利条件!

第三篇:班主任兵法(二):攻心为上

班主任兵法

(二):攻心为上

孙子兵法说:攻城为下,攻心为上。这是一条至高无上的原则。也是一切兵法的核心思想,鄙人认为,这也是一切学生工作的核心思想。

那么,何谓攻城,何谓攻心呢?攻城,乃是以武力去征服之,比如:我们碰到学生做错了事,抓到办公室里劈头盖脸就是一顿臭骂,如果学生不服气,接着骂,必要让其服帖为止;我们要让学生学习,以强力胁迫之,对于不认真学习或学习成绩不理想的学生施以高压政策,必要让其崩溃;教师以自己的理解去要求学生,规定学生必须要做的事情,全然不顾学生年龄特点与心理特点,对于不同意见,千方百计打压之,必要时祭出校纪校规或请家长来校等法宝,定要让学生就范。由于教师是强者,学生是弱者,攻城之术乃是以强击弱,教师很容易就取得胜利,因此,广大人民教师甚好之。

可是,攻城是有副作用的,而且副作用极大。首先,学生总是要反抗,有些是表面反抗,更多的是默默地反抗。青少年学生逆反心理相当严重,教师若采用强攻的办法,学生即使最后就范了,心里必不服气,由此会造成学生的心灵扭曲,从长远看,对学生良好人格的形成与健康发展不利。其次,攻城的过程中,教师也会有损伤。由于是硬攻,教师难免发火,怒火伤身,急火攻心,加之学生再有反抗,急切之下,怒从心头起,恶向胆边生,于是,身不由己,口不择言,一片爱生之心付之东流。教师一旦控制不住自己,有了不当言行,最终反而伤及自己。

攻心就不同了,对于学生中出现的问题,教师一定要研究学生的心理,思索学生的动机,站在学生角度体会学生的感受,然后对症下药,采取措施。使用的办法通常都比较缓和,但是正好击中学生要害,犯了错误的学生,不但乖乖认错而且心服口服,教师的任务通常也能很好地贯彻下去。学生的行为表现完全出自自愿,并非老师强迫,但却是老师的目的。

因此,我们主张,学生工作,只可智取,不能硬攻。攻城为下,攻心为上。

攻心,首先要能控制自己的心灵。有一些老师,自己情绪失去控制,当众与学生发生冲突。为师者决不可如此,否则必败无疑。教师要提高自己的修养,使自己的心灵象天空一样开阔。

攻心,还得了解学生心理。不了解学生心理,你如何去攻呢?所以教师要研究学生,要知道学生的真实想法,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切忌想当然,以及之心,度人之腹,目标不明,方向不清,就开火进攻,到头来,一无所获还是好的,学生离心离德害莫大焉。

攻心,一定要善于随机应变。学生的心理是千变万化的,在一些具体场景中,常会有突发情况发生,当学生的心理发生变化时,教师一定要随机应变,及时调整策略,方可牢牢锁定目标。青少年的心灵是敏感而脆弱的,同时,也十分地多变。(班主任

www.xiexiebang.com)学生在成长的过程中,在不同的年龄阶段有不同的心理特点。影响学生心理状态的因素也有很多。教师不是圣人,也不一定能够洞悉一切,计划没有变化快,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做出调整就更加显得重要了。

要知道,我们教师所试图改变的,不是学生的身体,而是学生的心灵。所以,攻心乃是第一要务,不仅是手段,也是目的。

有些教师,运用了错误的方法,比如说体罚。有些体罚,确实有震撼学生心灵之功效,但是更多的体罚,只能使学生情绪更加对抗,心理更加逆反,这与我们的攻心的原则是背道而驰的。体罚就如同攻城一般,学生即使被征服,教师也会付出一定代价。本着保护自己的的原则,我们反对使用体罚,对人对己都没有好处。

那么,对于个别特别顽劣的学生,难道真的就没有办法了吗?非也。错误是得用心灵去认识的,有效的惩罚也一定是触及心灵的。因此,若是真的要惩罚学生,心罚才是最厉害的惩罚!

譬如说教师的表扬与批评,就是一个很好的心罚的工具。对于学生来说,教师的不公正的表扬与批评是很大的心罚,他会不理解:为什么老师表扬别人却不表扬我?为什么老师对我的进步视而不见?是不是我做错了什么事情?老师为什么不批评我?教师的不公正的态度会在学生心中激起巨大反响,久久不能平静。这是一种心罚。

譬如说教师对学生的故意冷落。有人说教师对学生的冷落是对学生最残酷的惩罚。此言不虚。人人都有被肯定被重视的需要,学生尤甚,如果明显受到教师的冷落,必定心中极为痛苦,此种惩罚,教师若能巧妙用之,效果与体罚不可同日而语。

这还不算,还有最大的心罚。曾有一人在报上登载寻人启事,寻找文革中教他的老师,原来文革之中他造老师的反,强迫老师跪在地上并把粪浇在老师头上。多年以后他事业有成但每想到此事却悔恨不已,不找到老师当面道歉便寝食难安。老师最终找到,已是白发苍苍。老人轻轻一笑,我不怪你,那时你还是个学生,不懂事。一番话,说得此人痛哭不已,羞恨难当,老师骂他一顿他反而会好受得多。可是就这么轻轻一句话,反而让人心灵受到更大的惩罚。所以最大之心罚乃是让学生自己意识到他所犯的错误,等到他幡然悔悟的那一天,羞愧难当之时,只怕地上如果有一条缝,他也会立马钻进去,而教师的宽容更会使他的心灵备受煎熬。

需要说明的是,心罚杀伤力极大,既是一种惩罚,教师要慎用之。若是使用不当,会对学生产生不可弥补的心灵伤害。对普通学生最好不要采用,对犯错学生也要偶一为之,而且,使用时最好在专家指导之下或是自己成了专家之后,以防误用。

一名教师,与其说他从事的是传授学生知识的职业,不如说他肩负的是改变学生心灵的重托。学生心灵改变的过程,是他自己体验、自己感悟的过程。其实,不需要很多,也就在那么关键的时候,关键的地方,我们稍微使一点点力,就可以使学生的航船纠正方向,加足马力,驶向光明美好的前方。

攻城为下,攻心为上,以此为准则,则我们的工作必将事半而功倍,无往而不胜。

第四篇:班级管理经验:三十六计,攻心为上-班级管理

班级管理经验:三十六计,攻心为上

毕竟岁月不饶人,随着年龄的增长,自己对有些工作已经有些力不从心,已经不能再像刚当班主任时充满了活力,事事亲力亲为。因此,我开始尝试做一个懒老板,把班级工作交给学生完成,虽然学生的成果有时让人很不如意,但学生受到了锻炼,这也算是为学生成长付出的学费吧。我的班级管理有很多不足之处,今天在这里介绍经验赶到很惭愧,我愿意和领导老师们共同探讨班级管理的方法技巧。如果说我管理班级还有点成效的话,我认为自己做的还算可以的工作就是:与学生的交流工作,我的主要做法是三十六计,攻心为上。

记得刚接手这班学生时,我就从湖田中学贴吧里,看到了我班几个学生的名字和他们的帖子,我记得非常清楚的有这么几句话,“真倒霉,我怎么分到四班去了,非常不愿意”,看来,本人又老又丑,脾气又坏要求又严先倒了学生的胃口;“我们班都是垃圾,谁谁笨的要死”等,看来对自己的同学不满意;“今天,老板分组了,我和谁谁一组,我不高兴,如果老板不给我调换,我就去死”,当看到这条时,我真浑身冒冷汗,心想自己的职业生涯还真要断送到这班学生手中吗?班主任不能不当,工作不能不干,学生不能不管理,管理学生难免会遭到学生抵触,如果真碰上几个特殊的学生,即使真碰上一个,我也会有数不清的麻烦,这方面我是深有体会的。在经过了几个不眠夜晚的思虑后,我觉得工作重点是使用攻心计,让学生认可我,才能认可我的教育管理,整所谓“亲其师信其道”吗?我开始利用一切机会实施我的攻心计策:

一、利用一则《一碗馄饨的故事》,让学生明白老师和父母一样,是最关心最爱护你的人。

故事大意:一个小女生因为和母亲拌嘴离家出走,在寒冷的夜色中,卖馄饨的奶奶送她一碗热腾腾的馄饨,小姑娘很感动,把自己的遭遇全盘托出,老奶奶说,我只不过送你一碗馄饨,你就对我非常感激,你的妈妈为你做过多少次饭,你表达过自己的谢意吗?小女孩明白过来回到家中,妈妈为她留着一桌饭菜。我们的学生不也是这样身在福中不知福吗?我要让学生知道对自己的父母老师感恩,常怀感恩之心的学生就是可造之才。

二、利用病人到医院看病的事实,让学生明白老师的职责和医生类似,老师的批评教导才是对你真正的爱护。

医生对绝症病人家属说的是满足病人的最后心愿,对可救治的病人,即使是危重病人却是打针吃药动手术,哪种舒服不言而喻,但病人却都渴望医生的治疗。老师对学生的批评教育不正像医生的治疗吗?一旦教师对你不闻不问,对你意味着什么,你还不明白吗?(班级管理)这个道理要让学生都懂,才不会对老师的批评产生抵触情绪,反而会认为是老师对他的器重,我们班的刘子溶是我批评最多的学生,有时还打两巴掌,但我们之间关系还不错,毕业后回校看望老师的也多是被老师批评较多的学生,这说明我们的学生不是不明白老师的良苦用心,只不过有时不能控制自己的行为罢了。试想一下,我们成人都常犯错,何况孩子,教师宽容学生的错误,指点改正的方法,学生会接受老师的教导的。

三、利用对每次班级事物处理,让学生认可班主任的管理。

班级中常出现的问题是公平公正问题,一旦学生认为班主任厚此薄彼,今后的工作就很难做,我的主要做法就是班级管理制度化,奖罚分明,对事不对人。尤其对好学生不偏袒,对学困生不歧视,反而让他们担任一项具体的班级工作,如,疾病预防汇报、分发课本和作业本、管理公物、管理电教设备等,他们工作的很认真负责,这不仅让他们也感到自己在班级中也是不可或缺的,也大大减轻了班主任的工作压力,自从初一我指导他们分发过两次课本后,我再也没有做过这项工作,他们就完成的不错。班主任工作要善于察言观色,要针对学生的个别差异,采用多种教育方式。对于因粗心、贪玩等引起出错的同学,多是自我控制能力弱,是非分辨能力差,喜爱模仿,老师应注意帮助他们分析出错的原因,平时多给以善意的提醒。对于心理活动十分敏感的学生,要格外注意保护他们的自尊心,有时投以意味深长的责备眼光,比当众呵斥或者繁琐的训诫效果要好。

四、班主任的幽默是创设良好班级氛围的好方法。

我记得看过一次关于学生喜欢什么样的教师的问卷调查报告,记得结果是学生喜欢年轻、漂亮、有幽默感女教师,本人能尽力做的就是要做一个幽默的不惹人讨厌的教师了,因此,我注意多了解时事,有时用他们熟悉的网络语言阐述我的教育理念,学生感觉很新鲜,听的就挺认真,不知不觉间我的思想就变为学生的想法,比如,有一个手机小段子“为什么小白兔不嫁给斑马呢?因为兔妈妈说纹身不是好孩子;熊猫深爱著小鹿,表达爱意时却遭到拒绝,为什么?小鹿胆怯地说:我妈说了,戴墨镜的都是不良少年;小蜘蛛向小蜜蜂求爱,小蜜蜂说:我妈说了,上网的不是好孩子。”我和学生闲扯中,就把学校的常规管理要求传达了,以后,我再一提小斑马、小蜘蛛等,他们就知道我要说什么,不用多费口舌,这比单纯的说教简单好用的多。此外,教师的幽默自嘲还是缓解紧张师生关系的润滑剂。记得上学期,因为三个学生犯了我与他们约定的道德底线,要做堂堂正正的人,不能欺凌弱小。当我知道后,有点压不住火,当着全班同学和他们物理老师的面,每人揍了三笤帚,这在以前是从来没有的,不仅三个学生吓住了,全班同学也惊住了,我自己也很吃惊很后悔,我不想因为这几下把我和学生的和谐关系打没了,我在稳定了自己的情绪后,我当着全班同学向他们三个道歉,给足他们面子的同时,指出这是我爱之深责之切,使全班同学一起受到深刻教育,最后,我又跟学生耍赖,老师打你们不对,谁让你们犯错呢?反正我已经打完了,你们若还生气,要不你们还过来,你们会吗?学生看到班主任很无赖都笑着说不会,一场**烟消云散。

班主任工作千头万绪,面对的学生个性十足,对班级的管理既需要严明的班规班纪,严格的管理,有时也不妨试试剑走偏锋,改改班主任师道尊严的面孔,跟学生偷偷懒,装装傻,充充愣,往往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我最信奉的就是“不管白猫黑猫,逮住老鼠就是好猫”。不是吗?不论用啥招,我们达到教育目的就行。

第五篇:班主任经验交流:优化心态重自保,攻心为上明赏罚

班主任经验交流:优化心态重自保,攻心为上明赏罚

说到班主任工作,有这么一个不成文的规律:班主任在,学生能做好,是一个基本合格的班主任;班主任不在,学生能做好,是一个优秀的班主任;班主任在,学生仍不能做好,则是一个不合格的班主任。我自在紫阳中学当了八年班主任,四年平衡班、四年重点班,充其量只做到了“班主任在,学生能做好,是一个基本合格的班主任”,因此没有什么经验可交流,只是和大家谈谈自己三点粗浅的感想。

一、优化心态,挑战自我俗话说“三军易得,一将难求”,在我们学校是“三军难得,一将也难求”。班主任作为一个班级的“将领”,对这个班级的影响极大。一个班级的成功与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这个班级的班主任。

家长、学校、学生对班主任的要求很高,甚至到了苛刻的地步。既然做了班主任,这些责任就没法推卸。我们班主任都有这么一种感觉,只要学生在校一天,在非上班时间我们的心里总有一些挂念甚至是担忧,这是不当班主任的老师体会不到的。班主任在没有晚自修的晚上,没有老师监管的自习课上,心总是无法安然平定。我想,这就是当班主任感觉很累的最主要原因,心很累。

我非常敬佩那些班主任爱好者,喜欢当班主任应该是人生的最高境界吧,肯定也会当得很优秀。而有一大半的班主任包括我在内,都是不得已而为之,紫阳中学的现状就这样,我们这些好汉都不当班主任,谁来当呢?所以发牢骚很正常,但工作必须不折不扣的完成,否则会影响自己作为一个老师的形象。班主任的付出和收获不成正比,我觉得以人民币来衡量这是个真命题,但以长远发展来衡量就是一个假命题:如果因为钱少了做班主任工作就敷衍了事,一方面会阻碍自己向更高层次发展,更重要的一方面会被学生瞧不起。

我这样想,心里就舒坦了,从没有想过向校长辞掉班主任工作,因为去辞也没用。况且总不能因为平衡班学生难教也去向校长要求辞掉老师这份工作吧!反正已经做了老师,班主任工作就是老师工作的一部分,而老师也好、班主任也好,我们的价值是要由学生来体现的,把自己的希望寄托在别人身上,这应该是人世间最痛苦的事情之一了。没法转行,只有老老实实干一行爱一行了。

带着这些想法,看到学生就没有那么烦了,因为学生就是我的工作对象,如同司机看到汽车、农民看到土地,射击者看到枪一样,没有理由去厌烦。像近年来我带的次重点班,有那么一两个喜欢打架,三四个爱捣乱,七八个爱打瞌睡,九十个不听话的学生是很正常的(平衡班当然会更严重些)。我有了这个心理准备,对这些17岁左右的学生所做出的事情就觉得很正常,因为他们年轻,一切皆有可能。有了这种心态,最起码我在教育一个犯错误的学生时,就会比较理智,不会有一些过激的言行,也就不会把我的工作对象推向对立面。对学生生气的时候,我也只是表现在脸上,很少放到心里去。当然,这修炼有一个痛苦的过程,我概括了一下有这么几个步骤:理想模式——铁腕政策——理智管理。

归根结底,做班主任的过程实际上就是一个向自我挑战的过程,是一个不断提高自我素养的过程,有时候它是痛苦的,但同时也是极有价值、极有意义的。把班主任工作当做事业来做,而不仅仅是当做职业来做。

二、自保第一,攻心为上

诸葛亮指挥作战的最基本原则是:尽可能多地消灭敌人,尽可能多地保存自己,维护好自己当班主任的权威,班主任的权威没了,一切班级工作都会寸步难行,事倍功半。以此类推,一切学生工作的最基本原则就是:学会自保。

刚毕业当班主任时,因为只比学生大五六岁,而且根据自己所学的理论,曲解了“师生平等的概念”,认为要真正走进学生的心灵世界,就是要和学生打成一片,甚至和学生称兄道弟,一起在食堂吃饭。这方法开始管用,可不久就被学生摸清了虚实,自己在学生面前没有任何神秘感可言。学生甚至故意造出一点事情来引起班主任的关注。(班主任

www.xiexiebang.com)记得2002年冬我班有一学生半夜用公用电话打电话给我,说自己肚子痛,需上医院治疗。当我和校警把她从寝室抬出来准备上医院时,她竟然说出了一句:老师,你今天骂了我们全寝室的人,我就是试下你是否关心我们……这件事让我感觉很受伤,长此以往这些学生还不知会制造出什么事来呢。

于是我马上调整策略,深刻地意识到,必须保全自己,才可以与学生稀奇古怪的想法和行为作坚决的斗争。因此,我有意在课余时间疏远学生,给他们一种若即若离的感觉。后来的实践证明,无论学生出什么招都在我的掌控之中,而且绝对让自己全身而退,无论脸面还是尊严都不受任何损害。为了师生关系,为了班级稳定,改忍的要忍一忍,该让的要让一让,这是自保的需要,也是以后更好地开展工作的需要。学生当面与我顶撞怎么办?我感觉到全班学生内心反抗情绪很强烈怎么办?这个时候我始终遵循这个原则:自保是第一位的。先估量估量,实在不行,先避其锋芒,日后再慢慢图之。留着青山在不怕没柴烧。

问题的另一面又来了,有时候为了寻求自保,一些特殊学生的心灵又无法进入。所以对学生不熟悉时我不会轻易找他们谈话,我怕打草惊蛇,想当然,以己之心,度学生之腹,目标不明,方向不清,就开火进攻,到头来,一无所获还是好的,煮成“夹生饭”,学生离心离德害莫大焉。新班级成立以后的前两个月,我一般都是和学生这么说的:“班主任不找你谈话,就证明你做得很好”以此来消除学生不被老师重视的感觉。

兵法说:攻城为下,攻心为上。这是一条至高无上的原则。其实这也是一切学生工作的核心思想。

怎么攻心呢?本人没有艺术细胞,体育也一无所长,要走进那些调皮捣蛋或特异学生的心灵难度就很大,这部分学生一般学习不怎么样,但在体育或艺术方面却有诸多可圈可点之处。我只能扬长避短,在自己的语言上多下功夫,尤其是在课堂上,尽量使语言幽默些,气氛活跃些。说实在话,学生每天读书也挺累的,碰到一个上课乏味的教师确实没劲,如果这教师还经常骂人,不逆反才怪。所以,既然学生喜欢有幽默感的教师,我就努力培养自己的幽默细胞。我主张“心罚”,反对“体罚”,对犯了原则性错误的同学,如果时间允许,我会一直把他说到流眼泪为止,让他内心真正意识到自己所犯的错误,尤其是征服了那些比我还长得高大的男同学我更有一种成就感。我始终坚持一个观点:任何一个学生的内心深处都有一种真善美的东西,关键看我们班主任怎么去挖掘和引导。

一名教师,尤其是班主任,与其说他从事的是传授学生知识的职业,不如说他肩负的是改变学生心灵的重托。学生心灵改变的过程,是他自己体验、自己感悟的过程。其实,不需要很多,也就在那么关键的时候,关键的地方,我们稍微使一点点力,就可以使学生的航船纠正方向,加足马力,驶向光明美好的前方。

三、刚柔相济,赏罚分明

刚开始当班主任时,年轻气盛,血气方刚。处理事情比较刚性,尤其是遇到班级里比较调皮捣蛋的男生,一旦苦口婆心失效之后,便“怒从心头起,恶向胆边生”,常常使出“以暴制暴”的手段。后来一想对于喜欢侮辱别人者,侮辱之,喜欢殴打别人者,殴打之,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这种方法可能有时会奏效,但是通常来说,很容易遭致学生怨恨,学生口服心不服,班主任一旦不能很好的控制自己的情绪,很可能会造成更大的冲突,以至两败俱伤。

我发现了这么一个规律,男老师当了三年班主任就变成婆婆妈妈,女老师当了三年班主任就变成凶巴巴。女班主任我没有切身体会,作为男班主任婆婆妈妈,我觉得还是有必要的,可以向学生展示我们柔情似水的一面。我设想中的成功班主任应该是刚柔并济的。该刚的时候要刚,该柔的时候要柔。他可以为维护教师自身的权威而对班级不良风气进行大刀阔斧的处罚,也可以在学生情绪激烈之时审时度势,稍作退让。班主任在对学生严格要求的同时,要体谅学生的难处,要设身处地地为学生着想,学生犯了非原则性的错误,要尽量原谅他,学生没有取得预期的进步,要有耐心,永远给学生机会。这样的班主任学生自然信服。但是宽容并不等于放纵,该严厉是还是要严厉,绝对不能违反原则。否则将因为自己的过度宽容,而使自觉性不高的学生得寸进尺,以至于毫无顾忌地胡作非为,以为教师软弱可欺。比如说对学生请假、借钱、没收手机等归还的问题上,我是决不让步的;而对走读生特殊情况的迟到,偶尔穿拖鞋进教室,就会因事而论。

诸葛亮挥泪斩马谡的事不管文人们怎么评论,我想有一点是显然的,诸葛亮做到了赏罚分明,因为诸葛亮自贬三级,以谢全师,马谡被斩也毫无怨言。奖励,一定要有物质的奖励,没有一个人是不喜欢物质的奖励的。重赏之下,必有勇夫。但是奖励的作用不仅仅是在物质层面,精神的奖励更重要。与没有一个人不喜欢赏一样,也没有一个人是喜欢受罚的。应该说,几乎所有的人都怕被惩罚,更不用说是重罚了。

每学期开学之初,我会立即召集班干部制定班级管理规定,在指导班干部制定制度时,我会明确以下几个原则:要简单可操作,有漏洞不要紧后期可以修正;有罚必有赏,重罚必有重赏;赏罚要公正。比如说现在这个班,奖励是以寝室为单位进行的,每周班会课兑现,让寝室长代领奖金。罚是针对严重违纪的同学进行的,罚的内容有不能涂改一字的800字说明书,有40个俯卧撑,有吃戒尺,最高的罚就是我自己找学生谈话一节课,学生最怕的是我找他谈话,与当初希望班主任找他谈话恰恰相反。

在进行赏罚的时候,我们都会遇到这么一种情况,犯错误的学生是班主任喜欢的好学生,怎么办?如果说算了算了,下不为例。好,全班同学都看在眼里,下次张三又犯了这个错误,怎么办?不处罚吧?张三太坏了,绝不能放过他。处罚吧?张三振振有词,他举出上次的例子,觉得班主任不公平。这样就严重伤害了班主任的威信。

孙校长说过,能够当好一个班主任去当一个县长绝对没有问题;魏书生说过,当教育局长很容易,当班主任很难。也许他们作为过来人是在安慰我们战斗在一线的班主任,但有一点可以确定:一个优秀的班主任绝对是一个优秀的老师;而一个优秀的老师不一定是一个优秀的班主任。

下载攻心为上读后感word格式文档
下载攻心为上读后感.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读后感

    观《小英雄雨来》有感 石横镇电厂小学六年级王艺璇 雨来,一个平平常常的名字。但是他却刻在了我的脑海中。他的英雄事迹让我感慨万千,我由衷的敬佩他面对日本鬼子面对危险时沉......

    读后感

    对于马克思的著作,我读得不多,所受到的马克思上义理论的教育,上要还是来自十儿年耳濡染的课堂宜讲,以及部分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作品,因此只能说是间接地、零星地接触了马克思。......

    读后感

    走进巴金散文 品味经典美文 巴金是我国现代著名的小说家,也是一位勤奋多产、文质兼美的 杰出的散文家. 我最近看了’他的散文 之鸟的天堂涉,文章真挚亲切, 以恪动人,以赤子之寞......

    读后感

    《鲁滨逊漂流记》读后感 鲁滨逊从小就有一个梦想,那就是去冒险,但始终未能完成。终于有一天,他离开了家,不听父母劝阻,去海外历险,在航行中遇到了可怕的风浪翻了船,除他之外无一人......

    读后感

    《飘》读后感 这本《飘》是刘珂宇“飘”到我这边的,看着它1000多页厚厚的一摞我就害怕,当时我还瞪了她一眼,什么不好“飘”,“飘”本这么厚的《飘》,我哪有信心哪有耐心把它看完......

    读后感

    读《恐惧俱乐部系列丛书⑥》有感(一) 沿滩区仙市镇大岩学校——卢宇 我不敢说我读过许多书,真正算得上课外书籍的大概只有不超过十本,可其中最让我感触深厚的属这本《恐惧俱乐部......

    读后感

    读《笑猫日记——幸福的鸭子》有感 这个寒假,我看了《笑猫日记》系列,其中让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幸福的鸭子》。 故事讲的是一个暑假,笑猫和马小跳他们一起,来到了乡下张达外婆家......

    读后感

    中华少年读后感读了《中华少年》这篇文章,我感到无比自豪。 本文预示中华的少年心系祖国,为中华的繁荣富强而不懈努力的绝心。中华少年是祖国的希望,他们植根于祖国的沃土, 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