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初中物理课堂上的提问艺术
初中物理课堂上的提问艺术
科目:中学物理
【摘要】
提问要有启发性,要突出重点,要有层次,要发挥教师主导作用,要面向全体学生,要亲切并富于手势,要符合学生思维。
【正文】
素质教育对教师的提问技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恰如其分的课堂提问能使学生集中精力、积极思维,充分发挥其主体作用,培养学生创新意识,从而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恰当的课堂提问是教学的重要手段,它不但能巩固知识,及时反馈教学信息,而且能激励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启迪学生思维,发展学生的心智技能和口头表达能力,促进学生认知结构的进一步有机化.但是,并不是所有的课堂提问都能达到上述功效.当前,教师在课堂教学提问中存在以下几种问题:什么都要问,低级的、重复的、漫无边际的、模模糊糊的,各类问题“应有尽有”;只提问好学生,不提问后进生,或者专提问一小部分学生,冷落了大多数学生,或者对后进生进行惩罚性提问,给他们难堪;提问没有层次性,难易问题无阶梯;对学生的回答不置可否,对学生的质疑不理不睬;不能灵活应变,拘泥于原有教案的设计,不善于针对课堂气氛、学生的回答和反应追问下去……这些弊病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课堂教学的效率。那么,怎样优化课堂提问,才能获得较好的教学效果呢?为此我对课堂提问的设计、实施上作一些粗浅地探讨。
1.提问要有启发性:
我认为提问要能够激活学生的思维,引导学生去探索、去发现.提出的问题应具有启发性,不是填空式问答;也不是判断式发问;更不是搞“提灌式”,用提问的方法去“灌”,直到学生钻进教师预先设计好的圈子里.怎样的提问才能启发学生思维呢?
(1)教师在课堂上提出的主要问题都必须是在课前精心设计好的,问题要紧扣教学目标,突出重点、克服难点、发展能力、学会学习,要有代表性,能使学生举一反
三、触类旁通。提问的目的和方式要随教学进度灵活变化:要么复习旧课,抓住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提出问题,设疑激趣,导入新课;要么表演实验,列举实例,提出问题,指导学生进行分析和思考;或者课后结尾,总结深化,提出问题,承上启下,使学生回味无穷,增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所提出的问题不一定都要学生回答,可以是问而不答,也可以是自问自答,要根据提问的目的灵活处理。若信口开河、随意提问,就很难达到预期目的。
(2)创设问题情境,教师应“慷慨”地提供思维加工的原料,通过回忆已有知识、演示实验、叙述现象、出示练习题、阅读资料、观察挂图、实验活动等,用准确、清晰、简明的语言提出问题,充分发挥和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作用,达到“一石激起千层浪”的目的.(3)利用矛盾,引起思索.教师要善于把教学内容本身的矛盾与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间的矛盾作为设计问题的突破口,启发学生去探究“为什么”,把学生的认识逐步引向深化.如“物体的浮与沉”一节的教学,一开始教师就提出:“木块放在水里为什么总是浮在上面,铁块放在水里为什么总是下沉?”学生回答:“因为铁重而木块轻.”教师接着问:“把重10牛的铁块和重10牛的木块都放进水里,为什么木块浮上来,铁块却沉下去呢?”这一问,学生对生活经验“因铁重而下沉”产生了怀疑,激起了学生思维的积极性.(4)提出激发学生进行发散思维的问题.教学中教师适当选取一些多思维指向、多思维途径、多思维结果的问题,引导学生纵横联想所学知识,寻找多种解答途径,有利于学生深刻地理解知识,准确地掌握和灵活地运用知识.2.提问要突出重点
一堂课45分钟,不能都由问答式进行,也不可能对所有的问题都详细展开研究,提问的重点就是要将问题集中在那些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关键点上,问在最需要、最值得问的地方,以突出重点,攻克难点.对于课堂中的同类问题不平均用力,尽量做到重详简略,提高课堂效
率.突出设问的重点应注意以下几点:
(1)抓住教学重点,不在枝节问题上周旋.(2)抓住知识的难点设问,有的放矢地帮助学生突破难点.如在学习了“牛顿第一运动定律”和“惯性”后,学生由于头脑中早已有了与亚里士多德“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的理论类似的观念,不能正确运用“牛顿第一运动定律”去解释原来已处于运动状态的物体在不受力的作用后的运动情况,教师可以设计这样一问:“你坐在向前匀速直线运动的汽车里,将手中的钥匙竖直向上抛出,当钥匙落下时,是落在手里,还是落在手后面?为什么?”引导学生克服“钥匙抛出后,虽然在竖直方向上做先上后下的运动,但水平方向上它还将保持抛出时钥匙随汽车一起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状态”这一认识难点.(3)针对学生认识模糊、易疏漏的地方,抓住关键词及制造矛盾为突破口设计问题,帮助学生将片面的、孤立的和形而上学的认识转化为全面的、辩证的认知结构.如:在学习了欧姆定律之后,学生容易忽视物理公式与数学知识相互制约的关系,根据公式R=U/I与I=U/R相似,便认为电阻R跟电压U成正比,跟电流I成反比.教师可以这样设问:“导体的电阻R会随着两端的电压U和导体中的电流I变化吗?”也可以这样反问“:密度公式ρ=m/V中,ρ与m、V的关系应怎样理解?”使学生通过类比,借助已知的知识去理解和记忆未知的知识,从而加深对正确结论的印象.3.提问要有层次
系统而周密的课堂提问能引导学生去探索达到目标的途径.提问的层次性原则要求教师紧扣教材重点、难点和关键,分析教材内容的内在联系、逻辑顺序和学生已有的知识、能力,按照由具体到抽象、由感性到理性的认识规律,由易到难、循序渐进地设计一系列问题,使学生的认识逐渐深入、提高.设计问题,在知识范围上可以由小到大,先设问,后反问,再追问,最后得出概括的结论,使学生把握思维的正确方向,提高概括能力;设问也可以从大入手,问题提得大,并不要求学生立即回答,目的是让学生进行发散思维,明确思维的方向及途径.随后,教师再提出一系列小问题,引导学生思考、讨论,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一堂课往往就是这样的几个先小后大或先大后小的问题组合,构成一个指向明确、体现教学思路、具有适当思维容量的“问题链”,打通学生的思路,使学生有序地思考,获得知识,建立知识系统,掌握学习方法,得到能力的良性迁移.4.提问要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教师课前设计的具有系统性、逻辑性的提问,教学中往往不会一帆风顺地得以实现,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堂上不能完全拘泥于备课中的设计,应围绕提问的中心内容,根据学生答问的反馈信息,适当变通.对难以回答的问题采用分解、诱导的方法,把问题分成几个具有一定梯度的小问题;对回答不明确、不全面、不深刻的学生,可进一步追问;对离题的回答,要及时改变语言角度或改换提问方法,引导学生按照正确的思路去思考问题,使他们答出正确的回答.5.提问要面向全体学生
面向全体学生就是要充分体现“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思想,调动每个学生思考问题的积极性,让全体学生参与教学过程,让每一位学生都有回答问题的机会,体验参与和成功带来的愉悦.提问对应答人数要有量的要求,每个问题根据难易及重要程度提问1至3人,形成一种讨论的氛围.每节课要尽可能让更多的学生参与回答,特别要考虑中低程度学生的参与面,选择有利于发挥学生特长的时机让他们参与,争取每节课全班大多数学生能有解答问题的机会,更好地激发班级群体积极思维的热情.课堂提问不能满足于个别学生的回答.对个别学生的回答,无论正确与错误,教师都要考虑这种回答与全班大多数学生的理解是什么关系.如果个别学生的回答很好,那么全班多数学生是否理解他的回答?如果个别学生的回答需要矫正,那么他所存在的问题是否代表着多数学生?只有把这些情况搞清楚了,才能真正做到面向全体学生.课堂提问如何面向全体、因材施教呢?下列3种做法值得分析:①让差生回答简单问题,中等生回答一般问题,优等生回答难度较大的综合题。②提出问题后,先叫中等生,再叫优等生,偶尔叫
差生试试。③择优罚差,为了节约时间,总叫优等生回答问题,只有当差生走神时(如看小说、交头接耳、东张西望或睡觉等),教师才扳着面孔,提问差生。上述3种做法产生的结果只能是优生更优,差生永远是差生,都不可取。所谓因材施教,就是充分发挥学生的特长,看到学生的“闪光点”,要扬其长而避其短,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不断增强其上进心和自尊心。
6.提问要亲切并富于手势
教育学、心理学研究的成果表明,只有当一个学生感觉到教师的温暖和关心时,他才愿意与老师积极配合,尽最大努力回答老师所提出的问题。师生之间的感情对提问的效果有很大的影响。教师提出问题后,目扫全体学生,其作用有二:①用和蔼可亲的目光唤起全班学生的思维,对那些注意力分散的学生多看几眼,使其预感到老师马上要叫他回答问题;②用鼓励和试探的目光和学生交换意见:“你能否站起来回答问题?”认真思索而没有结果者皱眉,害怕老师指名者低头,对问题已弄清者常微微点头,根据学生各种表现,教师已找到了指名的对象。教师伸出右手,掌心向上,面带微笑:“××同学,请你回答。”学生回答正确,教师脸上又露出“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喜悦,伸出右手,掌心向下,做出结论:“很好!完全正确,请坐。”学生回答不确切,教师运用比喻、类比等方式进行启发,从教师那鼓励的目光和表情中,学生获得了信心和力量。即使学生一字未答,教师仍然温和地说:“没关系,请坐。”虽然教师没有批评,学生看到老师那种安慰的表情和目光,却会感到非常惭愧。教师如果不认真观察,翻开名册,随便指定一名学生,也没有丰富的表情和手势,能取得良好的效果吗?
7.提问要符合学生思维
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方法是提高学生科学素质的主要内容.思路往往比结论更为重要.学生只有学会了思考,才能掌握获取知识的本领.多问几个“为什么”,暴露学生的思维过程,不仅便于教师了解学生思考问题的方法,而且能达到学生间相互交流思路的目的,相互启发,取长补短,提高分析问题的能力.培养有创新意识的学生,离不开富有创造精神的教师。常言道,名师出高徒,在课堂提问中,教师应该是大胆质疑、勇于创新的典范,这就要求教师必须认真开展教学研究,才能使课堂提问成为一种高超的启发艺术。
素质教育对课堂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研究性学习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有效途径,“研究性学习在本质上就是为了实现学生的发展,培养他们的创造性”。在研究的过程中,学习的注意力非常集中,他们的聪明才智得到了最大限度的发挥,不但对物理概念与规律获得深刻的认识,更为重要的是学会了学习,学会了如何发现与研究新问题,这对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与创新精神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和作用。因此,必须优化提问程序,注重研究性学习。提问之前,必须创设良好的物理情境,提出的问题能激起学生浓厚的兴趣和强烈的求知欲望,提问之后引导学生进行“科学猜想”,并鼓励发表不同意见,使一系列的提问成为研究性学习的纽带。
第二篇:数学课堂上学困生的提问艺术
数学课堂上学困生的提问艺术
摘要:无论是从新的数学教学理念与要求的角度来看,还是从人文的角度来看,教师的课堂教学都要面向每一位学生。而作为学生这一群体中的学困生,他们的成长多年来都是教育工作者关注的话题。在实施新课程改革的今天,许多教师同样会站在学困生的角度来审视新理念支配下的数学课堂教学。如果在新课程改革中闭而不谈这个问题,将使新课改研讨变得形式化。如何在数学课堂上转化学困生?
关键词:学困生的成因数学课堂上的学困生提问艺术转化学困生
一.学困生的成因。
人们常说,孩子进入学校时就是一张白纸,该如何画,画得怎么样就要看老师们的绘画水平了。但真是这样吗?我觉得不是,我觉得学困生的形成应分为学生层面和教师层面。
(一)学生层面。
1、先天原因。由于遗传,个别学生天生智力平平或低下,乃至“弱智”,还有个别学生,可能患有“多动症”等障碍性疾病,影响到学习,造成一定的学习困难。
2、内趋力原因。由于个体心理发展的不平衡性,导致个别学生的心理发展滞后,表现在他们自制力差,注意涣散,难以集中,持久性差,缺乏学习动力与兴趣。
3、滚雪球原因。这部分学生在综合因素下,往往知识基础缺漏多,巩固率低,随着年级的升高,学习难度、心理困难度就像滚雪球一样越来越大。
4、生源原因。我校绝大多数是从偏远山区转学过来的,由于地区教育资源与教育水平的差异,他们之中出现了较多的“学困生”,不能适应本地发达教育环境下的学习。
(二)教师层面。
在日常的教育教学中,我们常常发现教师抓“学困生”有以下行为:
1、拼时间。为了“学困生”,用“起早贪黑”来形容,一点也不过分。恨不得所有的时间都据为己有,剥夺了“学困生”课内、课外的时间,“学困生”也是苦不堪言,家长更是怨声载道。
2、压作业。有些教师,在作业“一刀切”的前提下,给学困生“加码”,美其名曰“熟能生巧”,采用错一罚“几”的方法,更加重了“学困生”的负担,导致个别学生“破罐子破摔”,干脆“躺倒不干”,恶习也就此形成。
3、多指责。本来,一个班级或多或少出现几个“学困生”,是很正常的事,所谓“十根指头有长短”。然而有些教师总是对“学困生”戴着有色眼镜,无视他们的个体特点,经常对他们指责、训斥,不正常的心理更加重了他们学习的负担,导致因不会而不做,成绩每况愈下。
第三篇:物理课堂上的有效教学
物理课堂上的有效教学
【摘要】同样的物理课,同样的45分钟,不一样的教学,就会产生不一样的教学效果,如何提高我物理课堂的有效性,浅谈自己的一点经验。
【关键词】兴趣;实验;探究;高效
【中图分类号】G430.21 【文章标识码】A 【文章编号】1326-3587(2014)06-0126-01
时代在不断发展,科技在不断的进步,社会对人才的需求量是越来越大。而作为教师,责任更是责无旁贷。现在的教育,不仅仅是培养知识型人才,更重要的是培养这些人才的能力与思想。为此,我们得根据时代的发展不断地更新教学观念,以往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教学方式,课堂的教学效率太低,而要达到高效课堂一目标,教师必须做一个有心人,要做教育教学的研究者与实践者。经过几年的教学实践与探究,总结出物理教学中能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的方法。操作方法如下:
一、创设情境,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
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对初中学生来说,物理是一门新学科,他们带着浓厚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来上课,如果处理不好,会使学生失去学习物理的兴趣,对上此课前应精心设计,一开始就要有一个良好的开端。
1.运用故事、生活实例等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提高学生的兴趣。
对于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已经积累了许多经验,但是对背后的道理并不清楚,即处于“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的境地。依据学生的心理状态,在引言部分我就安排了用漏斗向下吹乒乓球的实验,放大镜点燃火柴的实验,正是这些情境的安排,引发了学生的思考,激发了他们的探究欲望。
2.通过设计实验,创设手脑并用的活动情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
物理是一门实验学科。通过创设一些奇特、新颖、有趣的实验引入教学,会使教学有意想不到的收获。实验心理学认为,创设实验情境与实验教学效果具有密切的相关性,其本质在于视觉形象与特定意义的结合;从而有效地引起学生的视觉追求,思维激活,记忆强化。物理实验的事实表明只有当学生被教师设计的实验情境所感染,或者思维进入预定情境之中时,实验才能取得预期的效果。
实验往往会让学生感到出乎意料,能顺应学生的好奇、好动、好玩、好胜的心理,大大刺激学生感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实验产生的新信息要遵循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引发学生的注意,唤起学生的思考。在学习《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时,先做吹硬币的实验,发现硬币跳起来;吹纸,两张纸靠拢。这些实验现象使学生不解,为什么硬币会跳起来呢?纸为什么会靠拢呢?带着这些疑问,学生进入了良好的学习状态。如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的问题,学生往往会受到欧姆定律的影响,觉得与电压成正比,与电流成反比。为了使学生建立正确的概念,建议学生自己设计实验,来验证自己的想法是否正确。正是这样一层一层的循序渐进,学生在实验的问题设计中得到了答案,更重要的是在实验的设计中提高了探究能力从而使物理的实验教学得到了升华。
3.巧用各种偶发事件,出奇制胜。
初中学生的学习意志相对来讲还比较薄弱,因此课堂上有些学生不免要开小差。这时教师要善于运用形象、风趣有吸引力的语言妥善处理。
比如:偶然的一堂课上,我正再讲《噪声的产生与控制》。就在这时从对面的教师传来了唱歌声,有部分同学就走神了,我灵机一动,对着学生说,从生活角度讲,凡是影响他人学习休息工作的声音都是噪音,这时的歌声也是噪声。然后顺手关上门,声音立刻就小了,问学生“这是什么方法减小噪声”,学生立刻回答传播过程中。这样既不用批评学生,还达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一举多得。可见,情境的灵活应用会使教学充满魅力。
二、探究习题,拓宽知识面
近几年来,教育对学生的能力要求越来越高,探究式习题更是层出不穷,样式越来越活,但其宗旨是要求学生对所学过的知识要领悟的透彻。如近两年的青岛与黄岗探究习题,就是最好的说明。为此,在教学中,不时的引入这些习题,让学生时刻体现物理学科的特点,不时地体验物理学家的角色,体验成功的快感与喜悦。从而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三、学以致用,理论联系实际
拓宽了知识面,增强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但这并不是教育的最高宗旨。倘若在学习、探究的同时,加以创新,那将是教育的升华。把从书本上学到的物理知识很好的用到生活当中,做到活学活用,使得课堂教学效果最大化。
总之,作为一个教育者,当前的重要任务是探究如何把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传授知识、激发兴趣和提高能力有机地结合起来。课程改革的关键是充分调动主体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他们爱学、乐学、会学。作为主导的教师,在整个物理教学过程中要把自己的教法和指导学生的学法有机统一起来,同步进行,实现课堂教学的高效,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
第四篇:初中物理课型
如何上好预习课
好的预习是课堂教学成功的一半,教师讲课要备课,学生上课更要备学,这就是预习。预习是求知过程的一个良好开端,是学生自觉运用所学知识和能力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教师注重学生课前的有效预习,能更好地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并且能不断提高学生能力,让学生终生受益。
一、明确预习目标,培养能力
教学都是有目标的,预习也不例外,预习目标是预习的前提。预习目标必须是明确的、具体的、可观察的、可操作的、可评价的。同时,预习目标的设计应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及学习规律,它至少要体现三方面的功能,一是有利于学生的自主学习;二是有利于教师了解学生预习后的知识准备、技能准备、心理准备、思维准备,存在的问题及想要探究的问题;三是有利于对学生的预习评价。制定预习目标和要求还要根据教学实际,教学内容的不同,预习目标要求就不同。例如,在预习电路的组装时,教师要确定的基本预习目标是:1知道串、并联电路及其特点。2.知道开关在串、并联电路中的控制作用。
二、设计预习内容,在布置学生的预习作业时,教师要精心设计预习内容,要体现层次性、趣味性、开放性,尽量不要布置那些学生通过手边的资料就能获得答案的预习题。如学习《声音是什么》这节时,提到了“回声”,对于很多学生来说,没有相关的生活经验,要理解回声的原理是有一定困难的。那么教师可提前布置学生做一次实验:在自己的家里喊几声能不能产生回声?找一间未经装修的空房喊几声又会发生什么现象?有条件的同学可以上网查查资料,了解北京天坛的三音石是怎么回事,再对照物理课本仔细想想回声究竟是怎么产生的?这样的预习比课堂上精美的课件演示效果来得直观深刻,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能力,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三、加强预习检查,培养能力
对学生预习情况的检查,可以从学生的课本和预习笔记本入手,看看学生在课本的圈圈点点、体会感受、看看预习笔记本上的收获和问题;再辅以谈话的方式,交流预习中的疑惑、收获,让学生在谈话中体会到预习成功的喜悦。教师从谈话中也可获悉学生对教材的掌握情况,从学生提出的疑难问题和困惑中测知学生对新教材知识点的掌握情况。这样,教师可根据这第一手材料和信
息,及时指出学生预习时的错误之处,采取有针对性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使课堂教学更有针对性,从而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效率,培养了学生的能力。
四、指导预习方法,培养能力
教师在指导学生预习时,应对重点内容划线,圈点,让学生摘抄在预习本上。如概念课着重预习意义、定义、公式,单位、计算等;找出关键字句的含义与作用。例如,“垂直压在物体表面上的力叫做压力”。关键词是“垂直”与“物体表面上”,因为它描述了压力的特征。预习有没有效果,最重要的标准是看学生能否提出问题。在学习过程中,教师诱导学生思考问题并产生质疑,同时要想办法让学生说出疑问的产生过程。而这一方法的指引或累积,不但能提高学生的能力,还会为学生的终身学习打下基础。
五、注重回归书本,培养能力
通过预习设计,教师必须将学生引进课本,学生通过阅读课本、与课本对话,明晰上课要学习的主要内容;初步了解一些概念和规律建构的过程;明确自己的疑与惑,进而进一步明确听课的重点及想要搞清的问题。课本是学生与教师对话的一个载体,高效互动的课堂需要学生与教师在课前有更多的准备。教师设计预习题时,一定要借助课本资源,进行一系列的,有思考度的阅读、观察、实验的安排,让学生真正进入到课本中,让课本真正成为引导学生认知发展、生活学习、人格建构的一种范例,成为学生培养自身能力的重要途径。
六、重视收集资料,培养能力
收集资料是物理学习联系社会和生活的重要方式。课前教师让学生注意收集资料,有助于课堂上物理知识的综合运用。如在学习“声现象”之前,教师可让学生收集环保方面治理噪声污染的资料;如在学习“物态变化”之前,教师可让学生注意观察水的沸腾,“白气”形成的现象等。此外,教师还可以让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在图书室学习或上网搜信息时,应注意搜集与物理知识相关的素材和资料。
总之,教师只有明确预习对提高学生能力的重要性,加强对学生进行预习方法的指导,培养学生自觉预习,主动求知,才能不断提高学生综合能力,才能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如何上好展示课
一、教师组织上课后,明确学习目标。
方法一:把知识点通过提问的形式,与学生一起回顾。
方法二:学生根据需要展示的题目,提取知识点。
方法三:学生根据预习情况,说出自己认为的学习目标。
二、布置展示的任务和准备要求。
1、由老师或课代表把需要展示的内容布置下去,留出一定的时间让学生准备。
2、准备要求:
(1)认真准备,明确讲解什么、怎样讲解以及如何进行点评。
(2)点评要点出解决问题的关键点和易错点,对学生的回答给予中肯而有激励性的点评。
(3)要有相应的提问。
(4)对于不认真听课的要给予关注,可以通过眼睛示意和直接点名的方式。
三、由老师或课代表提出展示的要求。
1、语言要流畅,不能有口头用语,不能重复,在讲解过程中思路要清晰,要注意联系相关的知识点,还要进行相应的提问。
2、在他人展示时,其他同学要认真听、仔细体会,可以随时进行质疑。
四、分组展示注意事项。
1、学生展示自己的任务,采取的形式有:提问、引导学生阅读、实物展示、绘图、边板书边讲解、拓展、点评、恰当的过渡。
2、对展示的内容进行归纳、整理,明确用到的知识点和解决方法。
3、不同的组展示时要善于利用过渡语。
比如:xx组带领同学们回顾了基础知识,现在看我们能否灵活运用,接下来看一组问题。
4、展示小组的主持人要对学生回答的问题给予点评。
比如:xx同学分析问题很透彻,希望同学们向他学习。
5、展示小组对问题进行适当的拓展。
比如:(1)对问题进行变式处理。二胡发出的音调不同是由于()
A.弦的振幅不同B.弦振动的快慢不同
C.二胡与听者的距离不同D.与以上的因素都有关
变式:本题若改成听一首乐曲,由此确定为二胡演奏的,依据是什么?
(2)复习用到的基础知识,为解决问题做好铺垫。
6、小组展示完,要有所交待。
比如:我们组的任务就讲解到此,请下一组接着展示。
五、课代表进行小结
1、对展示的内容,以提问的形式抽查。
2、小结本节课的内容。
六、教师简要总结本节课的学习情况,并布置下节课的任务,宣布结束本节课。
复习课课堂教学模式
复习课是以复习巩固所学知识为主要内容,借助板书形成知识网络。使学生对知识的理解系统化,提高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包括章节复习课,单元复习课,学期复习课,学年复习课,总复习课,不同的层次要有不同的梯度,逐步加深,逐步全面。
课堂教学流程:
查漏补缺→系统建构→题组练习→当堂检测,迁移运用。
1、查漏补缺
每位学生依据课本,梳理基础知识,解析易错、易混点,挖掘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并在此基础上查漏补缺。
2、系统建构
学生在完成自主学习的基础上,重点对不能自己解决的疑难问题寻求他人帮助;把自己构建的知识网络在小组内部展示交流,在小组长的带领下进行归纳概括,形成本小组相对完整的知识结构;学生在交流时教师静观全局,随时指导,发现真问题,为针对性的讲解奠定基础。同时选择有代表性的知识结构向全班展示,供其他小组借鉴、补充、完善。最后,教师引导学生把握主干知识,明确逻辑关系,形成整体框架,做到点面结合,使学生更全面、更系统地掌握相关知识。
3、题组练习
教师根据学生可能出现易错、易混的知识点,针对本章重点、难点,结合热点,设计典型例题,先由学生独立思考后,再在小组讨论完成。选择不同小组的学生代表到黑板解答不同例题。教师引导学生一起对各小组解答的不同例题进行正确评价。解析答题的方法,探寻解题的规律,逐渐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当堂检测,迁移运用
教师根据学生在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的欠缺,围绕可能出错的重点、难点、疑点,设计训练题目,供随堂训练之用。创设真正的考试氛围,要求独立自主、限定时间完成。检测完后,不同学习小组交换批改。最后,教师点评、归纳、小结,并进行复习方法指导,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自主复习的能力。
初中物理学生实验课模式
一、诊断补偿:
实验前针对学生实验所需的关键知识或技能,设置一组简要问答或计算问题,进行诊断补偿,检查学习新课的知识前提,扫除学习新知识的障碍,达到湿故而知新,其形式可采用问卷练习,小黑板练习或课前提问。
二、展示目标:
教学目标是教与学的依据,是大纲作用于教材的具体体现,教学目标的制定必须是在教师熟悉大纲,驾驭教材的前提下,教学目标要求科学、准确、清楚、具体、可操作,将制定好的教学目标预先写在小黑板上或刻印在纸上明晰地展示给学生,可在实验前展示,也可在教学过程中展示,视实验内容特点而定,出示做到适时”,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有章可循有的放失。
三、掌握实验目的、原理、器材、步骤:(讲解、演示)这是学生动手实验前的重要一环,是动手操作的理论性指导,可通过学生阅读教材了解教师点拨、强调重点,提出实验中应注意的问题,可通过边讲解边演示实验的办法,也可先重点讲解,再做演示实验的办法,使学生了解实验目的,理解实验原理、熟悉实验器材,掌握实验步骤,学会科学的实验方法,为实验操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四、检查仪器:
这也是实验前必要的一步,学让对照实物认识仪器的用途、结构、规格(测量范围,允许极限、最小刻度等)及使用注意事项,再根据实验原理选排好仪器,这样既巩固了课本知识,又为实际操作做了准备。
五、实验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实验操作是实验课的重点,教师要强调学生必须有科学的实验态度和实验方法,依照实验步骤认认真真组装、调试、实验、观察、记录,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实验习惯,发现学生实验中发生故障时并指导学生检查原因排除故障;如发现学生在实验中有创见性时,要及时肯定加以鼓励,以调动学生的实验积极性。
六、归纳结论,归整仪器:
先由两小组汇报实验结果,其它小组有异议的再提出来,然后由教师引导学生对数据加以科学处理,然后根据实验现象,实验数据引导学生进行科学的分析、概括、找出规律,得出正确的实验结果或探索性实验结论,后指导学生整理仪器,放回原包装内,摆放整齐,归整仪器也是实验操作完毕的必要一步,也是培养学养成良好实验习惯的一环。
七、巩固小结:(检查达标情况)
巩固小结是对实验内容的升华和对教学目标的深化,实验后教师运用启发性的语言引导学生共同归纳本节课的内容,使其纳入系统形成比较清晰的知识结构框架,易于学生巩固掌握,或由学生自行归纳总结,教师再系统点拨归纳,使整节课的内容在学生头脑中形成清晰印象,在此基础上学生做形成性测试题,教师根据反馈采取补救措施,及时矫正。
八、撰写实验报告
实验后写出实验报告是实验教学的最后一个环节,作为初中学生来说,实验报告不易写的太复杂,简单一些就可以,实验报告一般包活以下几个步骤1.实验目的。2.实验原理。3.实验器材。4.实验步骤。5.实验结论。
第五篇:随笔14(生物课堂上的提问艺术)
课堂上如何进行有效提问
教师在课堂上指导学生进行探究活动,常常会使用不同的问题激发学生的思维,“问题”起着重要的穿针引线之功效。一切思维都是从问题开始的,从某种意义上说,完整的思维过程就是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的过程。
课堂上的提问大致可以分为四类:(1)记忆性问题,通过回忆就可以回答问题;(2)理解性问题,需要用自己的语言来解释说明事物与事物之间关系的问题;(3)应用性问题,将获得的知识用于解决实际问题;(4)评价性的问题,对所学的知识进行评判性分析,提出自己的看法和观点。
目前课堂上教学现状有一:“满堂问”以启发互动的名义进行,片面理解教学改革,不能切实的提高教学效率。教学现状二:提问后留给学生思考的时间太少。教师提问后,立刻要求学生给出答案,学生没有充裕的时间回答。常常无法正确回答老师的提问,长此以往,造成学生面对问题时的心里负担。现状三,教师常常用能不能,好不好,会不会来提问,封闭式的问题导致学生的反应是一片寂静,无法有效教学。
一、“善问”与“善待问”
问题具有启动学生思维和引导学生思维开展方向的重要作用,教师提出什么样的问题,意味着学生有选择地注意某一方面的信息,为了启动学生的思维,需要有效地运用提问。善于提问的教师,先提容易的问题,后提困难的问题,激发起学生对这些由易至难的问题主动进行思考的积极性,久之问题就会迎刃而解。
二、对提问设计的思考
提问本身并没有一套必须遵循的、严格的和固定的规则,但在提问时必须注意几个方面的问题。
⒈问题的设计应有适当的难度
教师应对学生的水平有清楚的了解和正确的估计,提出的问题应适合学生思维的发展水平,即提出的问题最好是介于“已知、已学”和“未知、未学”之间。问题的难易程度正好介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所谓使学生对问题解决的努力有“跳一跳,摘桃子”的效应。⒉问题的设计需结合学生的实际
每一个不同的问题,选择哪些学生进行回答,教师应事先有一个大概的意向。问题的难易程度和学生的发展水平之间存在一个适宜度的问题。教师还需要考虑提问时问题的辐射面和提问对象的辐射面,不能总是提问难度过高或过低的问题。
3.对学生应答问题之后作必要的反馈
教师的态度直接影响到整个课堂的气氛。在课堂提问中,学生在大庭广众之下接受教师的评价,大多数心情比较紧张,教师应始终注意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对勇于回答和回答正确的学生给予表扬,对回答错误的学生给予鼓励,一定要注意避免当众羞辱、嘲讽和挖苦学生。
总之,一切有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自主性,能生动活泼地进行学习的提问方法都应该提倡。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对设计问题的有效利用,在教师的讲授和学生能动的思考行为之间拉起了纽带,调动和拓展开学生的思维,在组织好学生进行科学探究活动中也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