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武满玲:放飞学生心灵,激发学生心智
放飞学生心灵,激发学生心智
作者:武满玲
单位:新安县铁门镇第二初级中学
邮编:471832
电话:***
叶圣陶先生说,口头为语、书面为文,就是语文。这说明语文教学要把培养学生在语文学习中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探究与合作的能力作为出发点,鼓励学生带着自己的知识、经验、思考、灵感和兴致参与到其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力。也就是说,语文课堂教学要放飞学生心灵,激发学生心智。
一、让语文课堂活起来
苏霍姆林斯基在《给教师的建议》中说:一个有经验的教师,并不让学生花专门的功夫去记诵教育规则和结论、对事实的思考。同时也就是对概括的逐步的识记、思考和熟记的统一表现得越鲜明,学生的知识就越自觉,他把知识运用于实践的能力就越强。在学习新课文之前,由学生自己查阅资料,如字典、辅助读物、其它课程的教材、图书杂志、报刊资料、网络信息等,即进行课外阅读.通过查阅、在课本以外找到与教材知识相同或相关的内容、可以摘录下来,注明出处,以加深对这些教材知识的理解。例如在学习《鲁提辖拳打镇关西》这篇课文时,除了用课文中的言语、动作,神态去揣摩人物性格外,还可引导学生们去研读《水浒传》,从时代背景,具体的故事中了解到人物性格形成的原因.同学们用搜集来的信息,把这堂课上成了一个热烈的辩论赛。由此看来,学生查阅、搜集知识的过程,是对知识进行识记,储存,理解的过程,同时也是把知识运用于实践的初步认识过程,更是学生提高学习和运用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的过程。
心理学家皮亚杰说:“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要依赖于兴趣。”所以,我主张在课堂教学中营造立体课堂,让学生动起来,让一幅幅静止的画面、一段段凝固的文字在形象的再现中变得鲜活、灵动:用多媒体动画形象再现《丑小鸭》的故事、《雷雨》的场景、《月食》的变化;学《所见》能聆听到夏日蝉鸣,学《春晓》似是百鸟欢啼,学《雷雨》又有一池蛙鸣;学《黄山奇石》、《日月潭》则由学生任导游、做游客,师生同去观光„„
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基础上,激活学生主体意识,倡导合作探究、自主感悟等个性化的学习方式,让语文课堂不再是“听讲”的课堂。我教《黄山奇石》,充分尊重学生的学习欲望,让学生选择自己最喜欢的一两处奇石,着力了解,反复诵读,然后由学生分别做导游介绍,并回答其他同学(游客)的提问。学生在交流中产生情感的共振。教《难忘的泼水节》时,放手让学生充分看图学文,在图文中探究发现,从而“自得”。从教学效果看,是比较成功的,学生积极主动参与,自主钻研,在生生互动、师生互动的多边信息交流中,获取文本输出的知识信息,刺激了获取各种信息的疑问,开拓了更开放的课堂思维空间。
其实,语文教材中有不少这样的例子,教师要完全摒弃效率低下的讲解法,打破将课文结构当成课堂结构的教学形式的窠臼,挖掘学生潜能,让学生在开放的课堂里发挥主体作用。如学习《富饶的西沙群岛》、《美丽的小兴安岭》、《曼谷的小象》,尊重、强调语文学习的个性化方式,由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段落、文字,感悟语言;学习《手术台就是阵地》,处理重点段落第二、三、四自然段时,利用“思考练习”来设计教学结构——“哪些地方使你感 1
动?”给学生较大的空间,让学生通过自读自悟、感情朗读和讨论交流,进入情境之中;学《灰雀》时,让学生在换位思考中进行情感体验:借助课文未直接描述列宁和小男孩的心理活动这一空白,引导学生想象、体验,充分认识和理解人物的内心世界,通过合理的想象,展示学生思维的过程,发展思维能力;学习《会摇尾巴的狼》,先引导学生了解狼和老山羊有几次对话,以五次对话为线索展开教学过程,首先学习第一次对话,在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学习过程中去探究学习,然后放手,通过学习方法的迁移理解第二、三、四、五次对话,相互质疑解答、相互交流信息,课中提出了很多有价值的问题。
学生主体的实践,还可以通过形式多样、生动有趣的表演、改编、创作等加以训练,使语文综合能力得到提高。学习《掩耳盗铃》、《惊弓之鸟》这组寓言,通过多媒体了解故事内容后,由学生自由组合,根据个性特长,练习表演、练习讲述,或立或坐,或三五成群,或二人合作,课堂不再是静止的,大家可以走动、选择。课本剧表演的时候,表演者和“观众”(不仅仅是观众,还是评委、记者)在相互发问、解答中晓事明理,不仅学生的自主心理得到了尽情释放,而且培养了学生合作创新的品质。通过读、演、思、议学完《揠苗助长》,明白了故事中蕴含的道理后,老师以记者的身份来采访学生:请问,在我们的生活中有揠苗助长的事吗?学生看到老师的角色变了,颇感兴趣,然后老师话锋一转:还有谁也想当记者采访吗?此刻,课堂内小手如林。几个小记者出发了,有的采访同学,有的采访老师,通过这个自由对话的平台,学生思想认识提高了,联系生活实例运用词语的能力也提高了。
学《群鸟学艺》,师生同台演出——“凤凰”回访几个徒弟,把表演和认知结合起来;学《黄河魂》,以“现场直播”的方式让学生在惊心动魄的壶口瀑布面前叹为观止,身临其境;学过古诗《赠汪伦》、《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回乡偶书》,我让学生进行改编,将古诗改写成记叙文,学生在理解诗意、体会诗境、体验诗情的基础上,通过观察插图、观看同学的即兴表演,将诗中的情景转化成一个个场景,人物的语言、动作、内心,环境中的江水、楼台、树林,在学生笔下一一展开;学习《尊严》后,让学生自创关于“尊严”的格言,将学生的认知与情感充分统一;学习几首送别诗和《她是我的朋友》后,以“我心目中的朋友”为题进行演讲,讲述朋友间的真情故事,阐发对“朋友”真正含义的理解,那浓浓的友情像涟漪在同学们心湖中荡漾开去。
二、让学生心灵飞起来
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应该指导学生扩大语文学习的资源,拓宽语文运用的实践空间,在不同内容、方法的整合中开阔视野,获取与时代相适应的语文实践能力。
学生课前搜集资料,课后补充资料,是参与学习、拓展知识的一个途径,在搜集资料、积累知识的过程中,还丰富了学生的各种人生体验,培养了处理各种信息的能力。学《镜泊湖奇观》之前,学生通过各种途径搜集图片、上网查询、下载资料,获取了直观的视觉感受,产生了强烈的学习欲望,课堂上,就在赏析、想象、吟诵中感悟“峭拔的山岩,清澈的湖水,缤纷的花树,一望无际的林海”的“自然质朴”,体会“峰峦叠起,石岛耸峙,倒影奇幻”的“绮丽多变”。语言文字的熏陶、人文思想的感染,在一遍遍美读、品味中得到落实。学习《富饶的西沙群岛》后,我让学生搜集图片、文章:祖国地域辽阔、物产丰富、美丽富饶的地方。同学们利用“十一”长假参加这一语文实践活动。上学后,大家相互交流、欣赏,仿佛每个人都到祖国的天南海北去游历过一番,大家既当游客,又是导游,不仅在思想上爱祖国的情感得到升华,而且学生的动手能力、说话能力得到很大提高。除举办了一期“我是小导游”的语文活动,还完成了一期手抄报、电子小报,办起了一期黑板报。
在学习了一组反映科学家故事的课文《一定要争气》、《茅以升立志造桥》后,我让学生在学校四层教学楼走一圈,看能发现什么?有的同学很快来报告,发现了悬挂在教学楼墙壁上的挂像。我因势利导,让他们再去看、去想,看看自己知道了哪些伟大的人物?自己能不能把他们介绍给别人。就这样,我充分利用学校的这一丰富的教育资源,让学生在看中了解了伟人,在听中扩大了认知,在思中受到了震撼:两院院士、“导弹之父”钱学森,建筑学家梁思成,地质学家李四光,三峡工程创立者、水电专家张光斗„„这历史的长廊留下的不仅是古今中外丰富的人名,还有一笔精神上的财富:那就是奋发、进取、奉献„„诸如知识竞赛、革命故事会、成语故事会、古诗朗诵会等,使课内、课外相互交叉,延伸。孩子们的心灵如插上了翅膀,在这个百花园里尽情翱翔。
三、让学生心智动起来
1、培养审美感受能力
朱光潜说:“美感起于形象直觉。”文学作品是作者用来表达思想感情和审美观点的,语文课的审美教育也源于作品的语言,我们可以通过对作品语言的剖析,让学生感知语言的形象美、内涵美和思想美。也可以运用朗读,使学生的审美感知的指向隐含于审美对象的美,激发起审美主体心理上的喜、怒、哀、乐的情绪反应,让学生体会到审美的音乐美、语言美、情感美。
文学作品是通过形象来反映生活的,所以我们可以通过对作品中人物或景物的形象美进行剖析,让学生感知美。例如,《风景谈》一开头,出现在我们视野中的是作者为我们描绘的一幅“沙漠驼铃”的画面,望不到边际的沙漠“白茫茫一片”,发着“微微的白光”,突然,地平线上出现了“黑点”,逐渐变成“黑线”,微风送来铃铛 “丁当,丁当”的“柔声”,“昂然高步”的驼队排成整齐的方阵,加上那“长方形猩红大旗”,与那“苍茫”“寂静”的沙漠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给人一种“庄严、妩媚”的感觉。我们可以抓住以上这些词语从色彩、感情、声音及动静变幻去指导学生感知形象,从中欣赏到大自然的阳刚之美,领悟到大自然的粗犷及人们战胜大自然的伟力,进而理解“自然是伟大的,然而人类更伟大”的深层内涵。
2、培养审美想象及联想能力
教学中应尽可能地将课文的审美因素与学生的审美经验“接轨”。这种“接轨”要求教师在分析课文、阐释问题以及提问时,恰当地融入学生社会生活和课余生活的内容,启发学生进行“勾联”“嫁接”和“回忆和联系”。奥地利心理分析学家马赫曾对联想作过这样精辟的论述:“„„在两种突然同时迸发的意识内容A和B中,一种内容在出现时,也唤起另一种内容。”这种联想使学生产生愉悦的快感,联想的结果是学生的思维超出了作品本身。吟诵李白的不朽诗句“黄河之水天上来”,出现在人的脑海里的何止是黄河呢?也许是浩瀚无际的大海,也许是一泻千里的黄果树瀑布,也许是滚滚东去的„„想象在人们头脑中迭现的是许多波澜的画面,使审美的感受更丰富了。
一篇课文中的审美因素很多,教学中宜抓住课文中最能反映中心主题的,反复出现或突出表现的主要人、景,抓住凝聚作者思想感情和审美意识焦点的“情结”,诱导学生阐发、品味。所以要充分利用课本提供的“思考练习”,设置想象、联想的阶梯。如《荷塘月色》第二题:“作者是抓住荷塘月色的哪些特点来写的?„„并联系写作实际说说如果不这样写,还可以有怎样的写法,效果会怎样。”这是指导和提示作想象和联想操练的,施教者可以根据题目设计出各种有益于想象、联想的训练台阶,使学生得到发生想象和扩展联想的实践锻炼。
3、培养审美情感及审美理解能力
语文教材是美的载体,每一篇课文都体现着各自不同的美的内容。有的歌咏伟大,有的歌咏平凡;有的歌颂善良,有的歌颂纯真;有的鞭笞丑恶,有的鞭笞好妄;有的鞭扯落后,有的鞭挞黑暗„„这些丰富多采的语文内容无不寄寓了作者的审美情感。这就要求去启发、引导学生在语文学习中了解人的自身,了解人的情感和内心世界,这样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读苏东坡的意境开阔、场面宏大的《念奴娇·赤壁怀古》,要体会作品所表达的时间流逝,世事沉浮的怀古之幽情,就必须帮助学生从作品的表层走进作品的深层,把“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一时多少豪杰”“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联系起来,同苏轼当时被贬黄州不得志的思想情绪联系起来,体会作者对雄姿英发的周瑜建功立业的敬慕,体会作者感慨今昔,由物及人,由人及己,抒发“人生如梦”的心理历程,由此而获得自己的审美感悟。总之,新的课程标准突出了学生主体地位,它着眼学生的发展,关注学生的未来。学生只有融入生活,才会真正地感知语文;只有不断实践,才会更好地促进和谐发展。对人文性、工具性极强的语文这一基础学科,教师更应该树立大语文观,创新语文课程的内容和形式,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
第二篇:让数学开启“留守学生”的心智,放飞“留守学生”的梦想
让数学开启“留守学生”的心智,放飞“留守学生”的梦想
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农民进城务工、外出做生意者数不胜数,有的家庭甚至全家外出,这样便引发了一个大问题――“留守孩子”的教育问题。这些被留放在家里的孩子们,由谁来管呢?通常是由爷爷奶奶来管,或者由亲戚朋友托管。在这种情况下,便滋生了不少的教育问题,诸如:性格孤僻自私现象,由渴盼亲情而产生的早恋现象,叛逆现象,厌学现象,游戏瘾现象,“大哥大”现象,如此等等,都令我们这些教育一线的工作者们非常头痛。大家都在从各个方面想方设法来解决这些问题,笔者试想从数学教学的角度来突破这些令人头痛的教育难点。
一、从数学课堂教学中开启“留守学生”的心智
数学课堂常常被学生誉为必修的枯燥乏味的知识课堂,尤其对于性格特殊的“留守学生”来说,更是乏味至极。然而,正因为如此,我们更应特别注重教育教学方法,从数学课堂教学中开启“留守学生”的心智。
首先,我们在教法设计上,要侧重于“留守学生”。如在知识引入时,要根据“留守学生”的知识水准进行设计,在知识讲解时,要考虑到“留守学生”的能力而设计范例,在知识应用举例时,要以“留守学生”身边感知的事为例,在巩固练习时,要多鼓励“留守学生”上台演示,在作业设计中,多考虑“留守学生”的水平层次,布置不同的作业量。当然,这样的教学设计,要求教师充分了解“留守学生”的情况,掌握“留守学生”的能力发展动向。
其二、从课堂教学辅导上,要侧重于“留守学生”。如在课堂提问时,多让“留守学生”以回答的机会,在课堂练习指导时,多观察“留守学生”的动向,在作业讲评时,多留意“留守学生”的情况,在小组讨论时,多鼓励“留守学生”发言。
第三、从数学教学本质的角度,开掘“留守学生”的心灵,点燃他们智慧的火花。有人说,数学是智慧的化身,数学教学是开启人类心智的“金钥匙”。我们应该如何运用这把“金钥匙”呢?尤其对于“留守学生”来说,我们应该怎样利用数学来开启他们的心智呢?这个问题值得大家深思。笔者在这些年的教学实践中得到了一些体会,认为我们在数学教学中应该:(1)用数学的趣味性去感染学生;(2)用数学的多变性去开拓学生;(3)用数学的实用性去激励学生;(4)用数学的严谨性去锤炼学生;(5)用数学的创造性去发展学生。
第四、在数学游戏活动中开启“留守学生”的心智。数学游戏活动,可以在某一课中进行,也可以根据教学内容举办专题游戏活动,在游戏的设计及实施过程中,都应特别注重“留守学生”的情况,关心他们,鼓励他们,使他们乐在其中,学习在其中,进步在其中。
二、从课外辅导中拓展学生的思维,放飞“留守学生”的梦想
众所周知,课外辅导不论是数学教学还是其他各科的教学,都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教学环节。那么,应怎样在这一重要的教学环节中真正实现拓展“留守学生”的思维、放飞“留守学生”的梦想呢?为了实现这一目标,笔者在教学中做了如下的一些探索与实践。
1.建立“留守学生”课外学习小组,如果班上“留守学生”人数多,就以四人为一组,开展有计划、有目的的指导与培训。指导主要体现在基础知识上,培训则突出数学能力的培养。这样,便首先解除了他们对数学学习的畏难情绪。
2.有针对性地为“留守学生”开设课外趣题征答活动或数学游戏活动,以培养他们的数学学习情操,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
3.指导并鼓励“留守学生”写数学日记。有许多“留守学生”,他们的心里话无处诉说,除了语文老师给了他们倾诉的空间外,数学教师也应该设法让他们有诉说的机会,这就归咎于数学日记了。数学日记,不同于普通的日记,它是根据自己当天学习的数学知识,放飞自己的想象,进行遐想甚至是幻想的记实。例如在学习了有理数等知识点后,让学生写出自己的感想。有一位学生在学习了“正数和负数”这一课后的日记中写道:“正数方向为何总是向右或向上?负数为何总是向左或向下?换过来可以吗?老师却强调正数总是向上或向右,确实好难理解。今天打电话问爸爸,爸爸也说要我听老师的,应该听老师的吗?”面对这一问题,笔者施行了如下的疏导:首先肯定他的质疑是对的,指出“你的这种质疑思想很值得大家学习。正数不一定是向右或向上的,只是人们根据实际问题研究的需要而进行了规定而已,就像人类规定了你的性别是男还是女一样,规定了,我们就不予改变了。”这样,不仅使这位学生进一步了解了数学,而且提高了他的学习兴趣,拉近了师生间的距离,师生心灵沟通的对话平台自然而然地便建立了。
4.给“留守学生”建立自由空间,让他们尽情地放飞自己的梦想。这个自由空间可以是在课堂上,更多的应是在课外。在课堂上,允许他们自由发言,只要不是违犯课堂纪律的发言,都要注意捕捉并鼓励;在课外辅导中,找准机会,安排适当的时间与他们谈生活、谈人生、谈社会、谈理想等,让他们放开想象,找准自我。
三、运用数学思想的渗透,开启“留守学生”的心智,放飞他们的梦想
这里所说的数学思想是指定势思想(一加一等于二,不能等于别的数)、逻辑思想(一加一为什么不能等于别的数)、应用思想(卫星为什么能在准确的轨道上运行?是因为设计了最佳的数学模型,进行了精确的数学运算)、创新思想(新科技产品的出现意味着什么?展示着创新的成功)。这些数学思想渗透到“留守学生”中,具有很高的教育教学意义。
1.定势思想的渗透,使“留守学生”对数学有一个基本的认识。这主要体现在数学基本知识的指导上。例如学习有理数时,设法让他们理解有理数的内涵,掌握有理数的运算。
2.逻辑思想的渗透,使“留守学生”变得更聪明。这主要体现在对数学知识的分析、对数学问题的解答或证明、解题思路的条理化训练等方面。当然,对于“留守学生”来说,我们进行整体的讲授或训练是难以达到教学效果的,怎么办?笔者认为,应该“手把手”地进行个别辅导,各个击破,让他们扎实打好“逻辑思维”的基础。
3.应用思想的渗透,不仅使“留守学生”更加亲近数学,而且使“留守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不断加强,更准确地认识社会、认识世界。这种思想的渗透主要体现在对数学实际应用问题的模型建立及解答、开展社会调查、举办数学课外活动等方面。当然,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应经常特别注视“留守学生”的情况,有针对性地加强个别指导,不能让他们产生一次的掉队现象。
4.创新思想的渗透,使“留守学生”打破唯知识学习的禁锢,展开想象,放飞梦想。它主要体现在数学实践活动、数学游戏活动、创新设计活动等方面。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要针对“留守学生”的个性特征,加强指导。例如在他们思想不集中时要及时提醒;在他们思想跟不上或不知道动手时,要适当点拨;在他们兴趣不高时,要设法激发;在他们遇到困难时,要立即排解。
总之,通过数学教学开启“留守学生”的心智,放飞“留守学生”的梦想,将会使我们的教学得到意想不到的效果,甚至比思想品德教育和班主任工作的教育更具魅力。
第三篇:班主任工作总结(把心灵献给学生激发学生上进)
把心灵献给学生激发学生上进
——班主任工作经验总结
我是一名普通的教师,自参加工作之今担任了多年班主任,从历届学生身上使我总结了一套班级工作经验。现对所授班级的工作实践作以下总结。
班级是学校系统的细胞,是学校中开展各类活动的最基本且稳定的基层组织,班级既是学校教学工作的基本单位,也是学生学习、生活的基本集体,学生的成长离不开班集体。一个班集体教育功能的发挥取决于它的组织管理水平,而这一切又主要取决于班主任工作。新学年伊始,我接手了三年级班主任工作兼教语文。从学校处得知这个班是学校的“大老难”班,成绩差,纪律散,卫生状况差,后进生多等。面对这样一群孩子,我深入学生中,了解情况,制定措施,做出了大量的工作。
一、增强集体意识,提高整体水平
第一节班会课上,我诚恳地和学生分析班集体的情况,让学生明白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对班上所表现出的情况形成正确的评价。对学生进行鼓舞人心的讲话:“老师相信我们班同学不比别人差,别的班能做到的,我们经过努力也一定会迈入先进集体的行列,这是我们师生共同努力奋斗的总目标。”为了达到这一目标,使学生集体意识有所提高,我采取“抓两头、带中间”的方法:分两步走,第一步是以优帮差,先把学习成绩好的、表现好的学生调动起来,请他们做小先生,帮助学习成绩差不 1
守纪律的学生,形成“帮、带”的氛围。第二步是以优促优、调动中间,把中等生的积极性调动起来,让他们从自己身边找到榜样,互帮互学。使学生树立集体意识,共同提高。再根据各种情况制定出一系列小目标。比如:为了争取在学校开展的“一日一检”活动中获好评,我向学生提出改掉吃零食,乱扔纸屑,吵嘴打架,早读、自习课爱讲话的坏习惯,要求同学间互相监督。果然,一周后的评比成绩有所上升,我趁机鼓励学生,再接再厉,持之以恒。学期总评时本班获得了第一名。又如在学校举办的“我与《导读》交朋友”的读书竞赛活动中,为培养学生的集体荣誉感,我向同学们提出“我为班级添光彩”的口号,指出这是展示我们班风的时机,也是对大家的综合素质的锻炼。课余时间,大家认真阅读《导读》,积极讨论,在竞赛中敢于向四、五、六年级学生挑战,必答题、抢答题成绩突出,在辩论“看课外书好不好?”这一问题时能引经据点,夸夸而谈,获得全校师生的一致好评。当班级出现积极的教育因素时及时给予肯定、表扬,对于不良因素及时地否定、批评。以肯定、表扬为主,以宽容的态度对待学生的缺点、错误,让学生在知道自己错了的同时也明白了教师的关心和爱护,因此,融洽了师生关系,加强了情感交流,激发了学生的内在荣誉感,培养了自觉性,使班级整体素质有了长足的进步。
二、帮助后进生树立自我在教育中,教师要深入细致地了解后进生的真实思想,循循善诱,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春风化雨,建立亲密融洽的师生关系。后进生不是天生就是后进,关键在于他们没有良好的“自我意识”、认为自己成绩不好、老师不喜欢,破罐破摔。我班在二年级期末测
试时,均分只有六十几分,半数学生语文成绩差得很,有六、七个人只考了十几分,针对这一情况,我和他们一道分析“成绩差是怎么得来的?”“是不是天生的?”“成绩好是不是不经过努力就可以得来的?”我告诉他们,好生、差生是一样的,只要努力,差生可以转变,从正面引导,对待他们的点滴进步及时抓住,并给以鼓励,表扬,引起他们积极的心理反应,树立起追求“新我”战胜“旧我”的信念,在转化过程中使他们感到学习有奔头,争先进有劲头,形成正确的自我认识。大部分差生能够改正上课不专心、不做作业、作业马虎潦草的习惯,成绩稳步上升。今年的测评中向前进了五名。有一位叫陆金芳的女孩子,平时上课提问时,她总是低着头,一言不发,哪怕是读一句话,她都不开口,听写生字时,打乱顺序,她总按顺序写,有学生向我反映,其实她一个字也不认识,大家说她“弱智”,但我仔细观察她在课间活动时与同学的交流中反应程度并不比别人差,我推测她不认字可能是没有掌握学习的方法。我决定寻找她身上的闪光点。看到她在每次劳动时非常积极、认真,抢着干脏活、累活,我及时给予表扬。一次,我带几个学生到附近的山上玩,把她也带去了,每到有树枝挡路、难走的地方时,她总出现在最前面,并不时提醒大家注意,我对同学们说:“她很懂事,非常体贴人,会关心别人,那么我们大家也一道来帮助她。”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她敢于在上课时回答问题,写一些简短的文字了。
三、端正劳动态度,培养劳动习惯
现在的孩子都过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生活,连最起码的扫地都要让家长代劳。我们学校规定,厕所是三年级打扫,历年来这儿成了卫生死角,脏得不能下脚。轮到我们班时,我首先把劳
动列为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的重要内容,教育学生热爱劳动,认识到厕所不卫生的危害。然后,身体力行,以身作则,在第一次扫厕所时,做好示范,提水、冲池,并保持勤查看、勤劳动的良好习惯,让学生心服口服。在室内卫生,饮食卫生等方面,制定了一定的评估制度,对做得好的给予一定的表扬,列入“三好”学生候选人名单。采取种种方法使学生端正劳动态度,养成热爱劳动的习惯。
四、用真情带动“两有生”的进步。
班级中有一种因素往往会被忽视,既学习有困难和有残疾的学生。他们是班级的一员,受教育是他们的权利,也是每一班主任应该注意的环节。我接手本班的第一天就有学生告诉我说有一位同学不读书了,当时我心中就过一遍,于当天放学就找到一名认识该学生家的同学,来到那位学生家中,走进那贫寒的家庭时,我自己也傻眼了,无话可说。母亲残疾,坐在桌旁流泪,父亲蹲在地上一声不吭,当看到那孩子知道是老师来了,投向我的那双求知的眼睛,让我感到震惊。孩子的父亲看着我,轻轻地说:“我也没有办法呀”。见此情况,我二话没说,让他明天到校再考虑。第二天上班,我把此次家访的事向校长反应了,学校决定给予照顾,减免杂费,我自己拿出部分钱给他交完学费。平时在班上也处处给予关心,让同学帮助他,使他感到集体的爱,成绩提得非常的快。
五、用爱去弥补单亲孩子的心理缺陷。
随着离婚率的上升,学校里的单亲孩子也越来越多,我班就有一个叫杨振南的男孩。我接班时,领他报名的是爷爷,我认为他父母外出打工了。平时,发现他沉默寡言、目光有时呆滞,有时游移不定,成绩差,经常缺少本子、笔之类的文具。学生向我反应杨振
南经常偷拿别人东西,教育心理学和实践经验告诉我,小学阶段是一个人成长的关键时期,同时,也是其心理矛盾和心理冲突较为频繁的时期,如果处理不好,会影响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于是,我对他的家庭情况作了深入了解,方知他的父母离异,父亲又取了后母生了个女儿,后母不喜欢他,不让他父亲认他,他只好跟爷爷、奶奶在一起生活,而爷爷、奶奶的家境不富裕,整天在田间劳作,很少有时间管他。看着这缺少母爱的可怜的孩子,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驱使我以满腔热情去对待他,给他送去慈母般的爱。生活上多关心他、照顾他,让他直接体验到教师的关怀和温暖,接他到我家去和我儿子同吃同住,跟他谈心,告诉他:“同学、教师都关心你,爸爸没办法,但他也爱你,妈妈在很远的地方也惦记着你,你是一个聪明活泼的孩子。”给他买一些必备的学习用品,我还要求班上的同学向他伸出热情的手,同学们都能主动帮助他克服生活、学习上的困难。爱终于融化了坚冰,小振南已振作起来了。本文由提供。
班级工作涉及的内容方方面面,可谓千头万绪,但它有内在的规律性和科学性,我们要遵循教育规律促进受教育者的可持续发展,培养学生的可持续的自我教育能力,方可在班级工作中取得成绩。
第四篇:在感动中放飞学生的心灵案例
在感动中放飞学生的心灵
娄桂玲2012.2.28
回想以往,我常把学生作文单调空洞、雷同失真的原因归结为他们的阅读积累太少,生活空间太窄,想象能力太弱;今天的课堂让我改变想法,缺少感动才是真因所在:对阅读中的精彩篇章缺少心灵的感悟,对生活中的动人情景缺少真情的发现,对丰富的人情事物缺少敏锐的观察„„
团中央李老师的“让真爱洒满人间” 演讲活动感动了在场的老师、家长、学生。借此“感恩”活动,我让学生写一篇以“感恩”为话题的作文,结果许多学生的感恩习作平淡如水,有的泛泛而谈,有的虚情假意。
在讲评课上,我问同学们:“昨天的演讲你哭了吗?”大多数同学说:“哭了。”“为什么?”“感动。”“既然感动,为什么你的作文不会让读者感动呢?”“„„”“李老师的演讲真实,你们的文章真实吗?”„„
“世界上最美丽的是真实,我想在座的没有一个不同意的吧?可是为什么反映在这次感恩文章中的大都不是出自生活的真实写照呢?大家没有真切的感动,是因为你们的生活没有带给你感动?那么多关爱你们的人不曾带给你们感动?”我把问题抛给了所有的学生。
在每个学生都开始关注和思考的时候,我有准备地把自己课前分析的原因亮了出来:原因很简单,不是生活没有感动你们,而是你们没有为生活所感动。你们缺乏对情感的敏锐感受力,对已经拥有的父母长辈的百般疼爱和悉心照料已司空见惯,自然也就孰视无睹了。现实生活中,你们大都只享受而不懂得珍惜和感谢,只索取而不知道体贴和回报。久而久之,浑身上下的神经和细胞丧失了“感动”功能。这好比久在馥郁花香中,自然也不知其香了。
“感动是要去发现的,但不是用眼睛,而是用一颗善良真诚的心。生活并不是每天都天翻地覆、轰轰烈烈的,‘感动’不会大张旗鼓地来喊你叫你。感动常常藏在很细微很平常的地方,它总让你去细细地体会和收藏。”
学生“情动而辞发”,开始书写一份份真实的感动:
奶奶总在周末给我带来一铁罐的鸡蛋,用一个铁皮罐子装着,这样不会碰碎鸡蛋,她说这都是野生蛋,营养很好的,嘱咐妈妈每天别忘记给我吃一到两个,能长个子的。除了鸡蛋,她还会给我带些活泥鳅和黄鳝,还有鲫鱼,我从小到大,她都这么带给我吃的。我的个子真的长得好高,身体也越来越壮。
做完奥数习题已经九点,我把整理书桌的小事留给了妈妈。妈妈批评我,还非让我自己整理完了不可。我委屈地哭着,妈妈没有安慰,还是满脸的怒气。等我洗刷完毕,回到卧室时,看见书桌上放着一杯热气腾腾的牛奶。妈妈每天都为我煮牛奶,今天和我吵架了也没有忘记,我对不起她。
妈妈常把报纸放在桌子上,面朝上的那篇醒目的文章是她自己读了后准备推荐我也读一读的。她每次都这样,看似很随意地放置在饭桌上,其实提示我有空读读。这种方式很好,妈妈一直没有说穿自己的用意,但我懂,喜欢他尊重我的方式,我已经习惯了看报纸。
妈妈每天早上比我早起,买我喜欢吃的早点,每天的早点都不是一样的,下雨天,星期天,她也去买„„
文章是感情的产物, “情动于衷而发于外”,学生只有首先为生活所感动,才有可能写出真切感人的文章。这个“真实”和“感动”飞扬的课堂让我更深刻地理解、更准确地把握新课程的习作理念:只有在感动的天地中放飞学生的心灵,我们才能引导学生写出感情真挚的文章来,也才能引导学生健康全面地成长。
第五篇:走进学生心灵
走进学生心灵,享受教育幸福
华升学校校长
牛和泉
著名教育改革家魏书生曾这样说:“心灵的大门不容易叩开,可是一旦叩开了,走进学生心灵的世界,许多百思不解的教育难题,都会在那里找到答案。”教师工作对象是学生。而学生又是由一个个活生生的有思想、有知识、有个性的人组成的群体,他们可以接受管理,又可以干扰管理,还可以组织起来参与管理。班级管理没有学生的参与,许多管理过程是很难进行的。怎样才能让学生参与管理,实现班级管理自主化呢?教师要走进学生的心灵。
爱心:打开学生心灵的钥匙
爱,一个古老永恒的话题,我们所处的世界处处都有爱的踪迹。朋友之间、亲情之间、陌路人之间、同路人之间、患难之间、危机之时,人们都渴望得到爱。只因有了爱生命才得以延续,人类才得以进化,社会才得以发展。爱就是教育,教育就是爱,教育是心灵和心灵的碰撞,只有教师的爱才能开启学生闭锁的心灵。
爱,是人类的一种高级感情,和人类的理智、道德、审美、人格相关联。用爱心育人是教师职业素养的要求,同时也是人道主义的体现。教育是培育生命的事业,作为教师最可贵的是能够保持高尚的人道主义情怀,把爱心奉献给学生。班主任老师和学生朝夕相处,只有一心一意爱学生,学生才会向老师敞开自己的心扉。被人们公认的“爱心之父”的裴斯泰洛齐,用他自己的行动谱写了爱心教育的奇迹。他面对的孩子,大多身体有缺陷,很多有慢性皮肤病,使他们步履不便,或是头上长癞疮,或是衣衫褴缕、满身虱子;很多人骨瘦如柴、形容枯槁、目光无力,有的是不知羞耻,习于伪善和欺骗;另一些儿童为不幸所折磨变成猜疑和胆怯的人,完全缺乏感情。面对这些孤儿、弃儿、病儿、弱儿,裴斯泰洛齐 和他们“一同哭泣,一同欢笑„„”孩子生病时,他在身边,孩子健康时他在身边,孩子睡觉时他在身边„„。被孩子们称为慈父的裴斯泰洛齐说:“我的目的在于使他们过着共同的新生活,产生新的力量,在孩子们中间唤醒他们兄弟般的情谊,使他们成为热情的、公正的、亲切的人。”假如我们的老师具有裴斯泰洛齐那样的爱心、耐心、恒心,什么样的顽劣学生不能转化,什么样的心结不能解开呢?俗话讲:精诚所致,金石为开。
爱每一个孩子必须相信每一个孩子,班主任教师要把每一个孩子当成天才来欣赏,当成天才来培养。相信每个孩子都能成功,坚持对每一个学生都有积极的期望和要求。要相信每一个学生都有成功的愿望,成功的潜能。在教师确立每个学生都能成功的教育信念的前提下,教师帮助学生成功,学生尝试成功,最后逐步达到学生自己争取成功。通过反复成功提高学生的自信心和积极性。其实,孩子都是喜欢读书的,每年学校招收一年级新生,孩子们满怀热情,兴高采烈地来到学校。随后,考试出现了,于是总有人名次排在后边或考试不及格。当这种现象在某一个孩子身上反复出现,孩子的自卑感就会上升,勤奋感就会下降,表现为对学习的厌恶或抵制。学习反复失败是差生产生的主要原因。教师爱学生就要相信学生、赏识学生。
赏识教育的创始人周弘,从教育自己女儿的过程中,探索领悟到相信、赏识在教育中的作用。他的女儿是一位双耳全聋、三岁半还是一个字不会说的残疾儿。他通过赏识,把聋哑女儿周婷婷培养成了一个神童,被评为全国十佳少年,中国第一位残疾少年大学生。周弘第一次看女儿做应用题,十道题只做对了一道,按说该发火了,可他没有。他在对的地方打了一个大大的红对号,错的地方没有打红叉号。并由衷的赞扬:“你太了不起了,第一次做应用题十道题就做对了一 道,爸爸象你这么大的时候,碰都不敢碰呢!”八岁的女儿听到这些话自豪极了,自信心得以增强。他成功了,她的女儿成功了。成功的奥秘就在于像他说得那样:“哪怕天下所有的人都看不起你的孩子,但你却应该眼含热泪地欣赏他、拥抱他、赞美他。”哪怕是孩子一千次跌到,也要一千零一次地帮助他站起来。一位哲人这样讲:“人类本质中最殷切的要求是:渴望被肯定。而赏识、赞扬、鼓励正是对人肯定的表现。老师要想获取教育的成功,就要相信、赏识学生。相信、赏识学生是爱心教育的具体体现。孩子需要理解、帮助,孩子需要信任,孩子需要赏识,孩子需要鼓励,拥有爱心,是开启学生心灵的钥匙,同时也是一个教师走向成熟和成功的事业护照。
民主:通往学生心灵的桥梁
教育是培育生命的事业,只有教师把学生当作自己的朋友时,才会产生最好的教育。要走进学生心灵,教师必须把自己的心溶进学生的心,把自己的情溶进学生的情。将师生关系转化为师友关系,以师为友,以友为师,师生同化。建立民主、自由、平等、愉悦的师生关系。谈到师生关系,大体可分三个类型:一是服从型,即教师居高临下,以权威者的身份,利用手中的特权,通过规章和奖惩使学生服从,学生口服心不服。二是认同型,即教师以自己的渊博知识和高超的教学艺术获得学生的认可,学生敬而远之。三是同化型,教师以平等的身份对待学生,把学生当朋友,这是最理想的师生关系。要实现师生同化,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必须从以下几下方面入手。
第一、向学生学习。在中国传统教育中,曾经有过许多论述:《论语》中的“不耻下问”;《学记》中的“教学相长”,荀子《劝学篇》中的“青出于蓝而胜于蓝”。韩愈在《师说》中的论述就更明确了,“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 子。”这些说法似乎只就学业上来说的。而在思想、道德、人格上,“师道尊严”、“天地君亲师”、“一日为师,终身为父”,的宣传,给教师披上神圣的外衣。教师在学生心目中是绝对的权威、完人,教师也自认为自己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学生服从教师是天经地义的。其实封建教育从本质上讲是奴才教育,在这种教育下面,向学生学习是一句空话。教师这种“道德圣人”的自我感觉,到现在许多教师还不自觉地奉行着。认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应该是学生的道德楷模,有充分的理由和百分之百的资格去“教育”学生。正因为我们有这种观点,我们总以为学生一入校就品德不好,需要我们灌输“美好的道德”。从教育的起点上,我们已经把学生当作“道德病人”。而事实上,“人之初,性本善。”在很多方面,学生其实要比我们纯洁得多,这是有事实依据的。请看每次学雷锋的活动,参与热情最高的是孩子;每次各种公益捐款活动,积极性最高的是孩子;每周的升国旗仪式上,最整齐最严肃的队列还是学生„„。面对学生晶莹剔透的童心,难道我们没想到自己的心灵锈迹斑斑了吗?作为教育者要以崇高的思想境界和高尚的道德标准要求自己,但决不意味着每个教育者已经达到了这么高的境界。我们应当承认教师不是完人,承认教师在诸多方面不如我们的学生。这并不是降低了教师对自己的人格要求。恰恰相反,只有教师随时注意到自己的不足,才能真正促进教师自身的自我完善。在这个完善过程中,学生是我们的参照物和镜子。
加里宁说:“教师应当是学识很高的人,另一方面应当是无尚诚实的人。”向学生学习,其意义在于还教师的真实。我们在学生面前是人不是神,我们有优点和长处,同时也有缺点和短处,学生更会把我们当做可以信任、可以亲近的朋友,而朋友般平等的感情,无疑是教育成功的前提。向学生学习其意义还在于还教育以诚实。面对当前弥漫着的教育虚假,教育者以自身的诚实一方面消解着虚假教 育的负面影响,同时以诚实培育着诚实。言行一致,表里如一,自己不相信的决不交给学生。勇于向学生承认自己的过失,这是教育者起码的职业道德。向学生学习,从教育角度讲对学生也是最有效的教育。学生会从教师的身上看到:什么叫“人无完人,”什么叫“知错就改,”什么是“见贤思齐。”教育者对自己错误的追悔和对高尚人格的不懈追求将感染激励着学生在人生的道路上,不断战胜自我,一步步走向卓越。
陶行之在谈到“民主教师”时,把“跟小孩子学习”作为民主教育的必要条件这一。他曾这样说:“我们最注重师生接近,人格要互相感化,习惯要互相锻炼。人只晓得先生去感化学生、锻炼学生,而不知学生彼此感化锻炼和感化锻炼先生力量之大。先生与学生相处,不知不觉的精神要年轻,这是先生受学生感化。学生质疑问难,先生学业片刻不能懈怠先生是受学生的锻炼。”正是在这“师生接近,”人格互相感化的过程中,教育便放射出“民主”之光。
第二、在民主管理中学习民主。今天,我们已走进新世纪的大门,今日的学生将是明天的公民,建设国家的“接力棒”,不久就要传到他们手中。没有民主精神,就不能承担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的重任;没有民主的教育,便没有民主的未来。看来教师是否具有民主精神和民主意识决非小事,它关系到社会主义事业的兴衰成败。可让人痛心的是:今日学校还有为数不少的文明监狱,将学生管得死死的。个别教师,高高在上、威风八面。只要他那张冰棍似的脸一出现。学生大气都不敢出,就象“耗子见了猫一样。还有部分班主任将班内的大小事物包揽无余,事无巨细,事必亲躬。从抓学生迟到早退到学生佩带校徽,从学生衣着是否整洁到学生是否洗脸,从和学生一起卫生扫除到陪着学生上自习,从学生吃零食到提着缺腿的凳子四处找木工。整日疲惫不堪,可得不到学生的理 解。自认为尽职尽责、呕心沥血,可效果并不理想。究其原因,就是因为教师缺乏“民主”精神。
独裁、一言堂、个人迷信是愚昧落后的产物,民主管理是文明与进步的选择。作为教师应把全体学生当作朋友助手。谁是学生命运的主人,应该是学生自己;谁是班级的主人,应该是全班每一个学生。如果不发挥他们主人的作用,时间长了他们就丧失了自主、自立、自强的信心,失去了对集体的主人翁责任感。一个班级如果努力发挥每个学生的主人翁作用,那么他当班级主人的能力就越强。学生在班集体中主人翁作用发挥的越充分,他对班级就越热爱越关心。对教师就越信服越尊重。
魏书生老师在管理班级中,班级的每项制度,每件较大的事,在确定前都和学生商量。大家分别提出自己的意见,然后由集体举手或投票表决。把个人意志上升到民主意志,学生从民主管理中学会了民主,增强了民主意识。他们的班级,班级的事,事事有人干,班级的人,人人有事干,学生真正成了班级的主人。魏老师即使多日不在家班级也能井井有条,学生学习成绩也能蒸蒸日上,其主要原因,在民主管理中学生学会了管理,在自主学习中学会了学习。
教师的民主精神、民主意识、民主管理密切了师生关系,师生之间心心相印、情情相溶,班级管理从“必须王国”进入“自由王国”。
尊重:走进学习心灵的信用卡
尊重是人的需要。尊重和帮助他人,内心就充满了做人的自豪和幸福,从中也体现出做人的价值和自尊。尊重他人的付出,会换来他人尊重你的回报。相反,如果教师的自命不凡,不尊重学生,不理解学生,学生当然也不会买你的帐。古人说:“尊人者,人尊之”就是这个道理。尊重能换来尊重,关爱能换来关爱。让学生尊重教师,教师首先要尊重学生。
首先,要尊重学生的人格。教育集情感、科学、艺术于一身,尊重、理解、信任、宽容学生是时代对教师的要求。在教育过程中,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地位不同,但都履行同一项特定义务,即教与学。教师与学生之间只有教与学分工的不同,绝无高低、贵贱、等级之分。教师应该把学生平等地看成一个大写的“人”字。教师尊重学生的人格,就等于尊重教育。曾经有这样一个教师,他所教的二年级学生在做数学作业时,曾三次出现错误。这个教师当着全班同学们的面,在孩子的小脸上画了一个“×”号。以此作为惩罚。回家后,这个孩子哭着对妈妈说:“妈妈我害怕,我再也不去上学了。”难道说一个小学二年级的学生也有自尊心吗?是的,因为学生无论大小,都需要得到尊重和理解,在教师的心目中,每个孩子都应是堂堂正正的人,都有尊重别人和被别人尊重的基本权力。有位教育家曾这样讲:“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讥笑中有牛顿,你的冷眼中有爱迪生。”善待学生是每一个教师起码的师德要求。有些教师对待学生,冰凉的心、冰冷的眼,冰硬的语言、冰棍的脸。其实孩子所犯的错误是美丽的错误,连上帝都能原谅,何况是教师呢?面对灿烂的生命,面对花一样的笑脸,我们教师理应笑起来。教师要蹲下身来看待孩子的世界,把学生的人格提升到自己对等的水平上,师生之间才会产生心和心的交流,心灵和心灵的对话。
第二、尊重学生个性、发展学生特长。真正的素质教育理所应当的是个性教育,没有个性的教育是失败的教育。我们面对一个班五六十名学生,每个学生都有着自己独特的家庭、教养和经历,有着不同的性格、爱好和特长。我们尊重学生的个性就是要尊重学生性格、情感、思想等方面的独特性,尊重学生之间的差异性。在教育教学中尤其要避免一刀切,真正做到一把钥匙开一把锁。尊重学生 个性我们要从心灵深处去尊重那些倍受冷落和歧视的“后进生”,要坚信每一个学生在今后的生活舞台上都能找到适合自己的角色。教育的职责正如《学记》中所说的那样:“教也者,长其善而救其失者也。”尊重学生个性,就是要发展学生的特长。曾经有这样一位女教师,刚接手一个班的班主任时间不长,上课时他发现一个后进学生在那里涂涂抹抹,像是画画。老师来到学生身边,看到这个学生原来在给自己画像。老师并未生气地说:“嗬!画得蛮像,送给我作个纪念好吗?”这个学生吃了一惊,又惊又怕地把画交给了老师。下课后,老师把这个学生叫到办公室对学生说:“你很有画画的天赋,今后你就负责办我们班的黑板报好吗?”学生愉快地接受了任务,把黑板报办得非常出色。从此后这个学生学习非常认真,后来成了品学兼优的好学生。尊重学生特长、尊重学生个性是学生进步的潜在动力。
第三、尊重学生的选择,尊重学生需要。人类社会的发展需要选择,没有选择只能导致停止、僵化、封闭、保守和落后,没有选择就没有发展。自然界也是如此,地球气候的不断变迁,对物种进行了一次又一次的严格甚至残酷的选择;物种也在不断选择自己的演变方向以适应大自然的变化。如生存地的选择,形态的选择,本能的选择,食物的选择等等。凡是选择了在大自然中正确的位置,就延续了下来,发展了起来,否则便会被淘汰。人之所以越活越好,就是因为大自然选择了人类,人类不断地选择大自然发展变化的方向。如恐龙也曾在大自然中称霸一时,但因它的选择背离大自然方向而灭绝。有选择才有特色,有选择才有多样化,有选择才有发展。教育同样如此,有选择才有教育的特色,才有教育的个性化。学生的自主发展需要自由宽松的环境,教师要为学生自主发展创造足够的选择空间。学生的选择是学生内心的需要。我们理应尊重学生的需要,尊重学 生的选择。孔老夫子曾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教师如何使学生选择自己,选择自己所教的学科呢?教师就必须改变自己,适应学生。让学生喜爱自己,喜爱自己所教的学科。今后的教育不是教师选择适合教育的学生,而是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教育。在新的历程里,教师要努力争取成为学生选择的对象。自己的教育内容成为学生内心的需要。
新世纪的教师,只有具备和时代相通的现代教育观和师生观,才能走进学生的心灵。当你实现了这一教育境界,你会由衷的感到教育是何等的崇高而又幸福的事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