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小学音乐课标培训心得体会
晋华小学 李国英
在新一轮课程改革中,最大的变革就是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的改变。改善教与学的方式,倡导一种新型的学习方式,是使我们课改得以进行的重要前提。
一、注重学习、转变观念、以推动新课改的顺利进行。
新的课程、新的标准、新的教学模式,需要用新的教学理念,教学原则来支撑,而这些理论的实践者,就是教师。
二、开展课改实验、走进新课改
以题材为中心设计课型、以某一题材为中心,将不同表演形式的音乐、音乐作品组合在一起,进行音乐欣赏教学。能使学生从不同表演形式的音乐作品欣赏中,集中体会,理解音乐家是如何运用不同音乐表现手段来表现共同的音乐与主题的。
三、进行三个转变
(1)教师角色的转变;
(2)学生地位的转变;
(3)教学手段的转变;
四、采取四种方法
(1)激发学习爱好,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2)教会学生学习、发展学生的自主性。
(3)营造创新教育氛围,培养学生的创造性。
(4)面向全体,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所得。
音乐教育不仅是素质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也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手段。中学音乐教育处于整个音乐教育的重要阶段,在其教学中,如何摆脱传统思想的束缚,在“新课程、新理念”教学模式下,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创造性和能动性,是需要我们深入研究和努力实践的新课题。
第二篇:学习音乐课标心得体会
学习音乐课标心得体会
教师:岳怀花
新课程改革倡导“以人为本”的教育,音乐课程也是如此。新课程注重学生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注重情感、态度及价值观的形成,以使学生获得全面发展,具备良好的综合素质。音乐教学以音乐审美为核心,以兴趣爱好为动力,将全体学生对音乐的感受和音乐活动的参与放在重要的位置。作为音乐教师,要适应新课程的需要,就必须转变角色,学习掌握新的专业要求与技能,不断自我更新与发展。
回顾以往的教学过程,感到自己有很多的不足之处,尤其在教学中时常会遇到这样的苦恼:学生不理解内容,自己还教得特别累。拿到了新教材时,一开始还是很茫然的,不知如何去教。细看后觉得新教材与以往的教材相比,更适合学生的年龄特点,更生活化,大众化。每一课的插图都很新颖,很有趣。在教学中,我就感到,新教材一定要用新的观念去理解它,要用新得方法去教学生。我就谈一谈学习新课标后我用了新教材过程中自已的一点小体会。
在旧的“课标”里,我们更多的是强调学生对知识的掌握,而忽略了学生对知识的建构过程。学生只是知道“唱”,老师一句学生一句,学生可以不用书本,不用耳朵听琴,就能够学会一首歌曲。而我们会很少让学生去体验“为什么?”这样就导致了,教师成为了课堂的主导者。课堂的模式基本上是老师在台上拼命讲,唱,学生在下面很安静的,很乖的听或者是机械化的跟唱,我们经常用“这个时候,除了
老师的歌声和琴声,教室里静得连一根针掉在地上”的话语来赞扬课堂的良好。很少会在这个时候考虑到让学生去亲自体验,去自己学会一首歌这一个过程。而“新课标”,恰恰好是要求我们,以学生作为课堂的主导,尽量创造机会让学生去主动建构知识。“改变过去给一条鱼给学生的做法,而是教会学生如何去捕鱼”。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更多的是充当一个帮助者,或是拐杖的作用。把建构知识的主动权交回给学生。于是,我们就有了新的教学模式。例如:“探究式教学”、“小组合作学习模式”。这些教学模式的开展,能够大大的提高学生的兴趣,从而提高积极性。
比如说,我在这最近的一两年里,从二年级开始,“唱游课”逐步的让学生自己听琴声,自己模唱旋律,或者一句句唱乐谱,小组合作学习,之后给予奖励的方式进行教学。有了成功感之后,绝大部分的学生的积极性得到了很大的提高,使学生主动学习,遇到新的歌曲的学习,能够跃跃欲试,抢着出来给大家范唱。而我的主要工作就是“伴奏”,还有就是“及时纠正错误”,比如,“音高不到位”,比如,“节奏唱得不太好等问题”。一节课下来,老师轻松,学生开心。在欣赏课的教学中,学生依然是欣赏的主体。但是,学生的欣赏,审美是有个体的差异的。这些都与他们的阅历,文化背景,家庭教育,音乐技能,基础知识有关。一首乐曲,不同的学生会有不同的感受,我会让他们用语言,肢体,或者是图画,或提供乐器给学生的方式表达出来,但是,不会给予绝对的评价。因为,艺术本来就没有绝对的“好”与“差”。
当然,不是说,新的教学模式都是好的,旧的就都不是好的。也不是说,我们的每一节课都要进行探究和小组合作学习。没有任何一种教学模式会比另一种模式显得更加高贵。也不是所有的内容都适合让学生去探究。一些很容易的知识和一些很难的知识都没有必要让学生去探究。太容易了,浪费时间;太难了,脱离了学生的实际。“探究”达不到实际的效果。只有中等难度的问题,才比较适合让学生去探究。而且,考虑到各方面的问题,一个学期,我们能有几次很成功的“探究式教学”和“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就已经很好了。我们不能因为提“新课标”而把过去所有的东西都否定掉。其实,如果从教学效率上来说,讲授式教学模式(满堂灌)是最有效率的,一节课下来,能教唱好几首歌。最终,我们教学的目标,就是为了让学生能够掌握好知识,以及让学生能够让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能够提高他们的素质和修养,有高尚的情操。只要是能够达到这个目的的教学模式,我认为,都应该是好的教学模式。
一堂课四十分钟,让小学生每时每刻都注意听讲,整整的全神贯注的满四十分钟听讲是不可能的。他们的特点是好动,爱玩。因此音乐教学活动应该是过程与结果并重。教师作为教学的组织者和指导者,是沟通学生与音乐的桥梁。教师在教学形式设计上应灵活多样,应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采用与之相适应的教学组织形式,创设充满音乐美感的课堂环境。例如,在课堂上,我结合自己的专业特长,放开身心与孩子们一起唱、一起跳,常常快乐地说:“今天老师为大家表演节目。”节目的表演形式丰富多彩,有时是对所学
新歌进行深情范唱,有时是跳一段优美的舞蹈,有时师生互动做游戏。我的参与常常得到学生们的阵阵喝彩。我的参与、师生的互动,使学生热情高涨、兴趣盎然,拉近了师生之间的距离。让学生在玩中学,在学中玩!怎样能让学生玩得好,学得好呢?怎样能将两者结合在一起呢?这可以说是我每节课都要去考虑的问题。因此我将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感受和音乐活动的参与放在重要位置,使学生在参与表现中享受快乐,在实践创造中获得启迪。教师在与学生“玩”的过程中,不仅能将新的教学内容与知识技能展示给学生,而且还能使教师成为学生的“合作伙伴”,与学生建立“朋友式”的良好关系,使音乐课堂变得更加温馨与快乐,从而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对于学习方法的探索,是一条很漫长的道路。我会从一点一滴做起,为学生开辟了一个自由发展的空间,使他们能在这个空间里畅游;做好学生的导航者,引路人,使他们能寻找到正确的方向。
第三篇:小学音乐课标试题
音乐课标试题
一、选择题
1、(D)是音乐学习的根本动力和终身喜爱音乐的必要前提。
A、唱歌
B、爱好
C、识谱
D、兴趣
2、(A)是学习音乐的基础性内容,是培养学生音乐审美能力的重要途径。
A、表现
B、感受
C、欣赏
D、实践
3、音乐课程标准包括前言、(A)、课程内容、实施建议四部分内容。
A、课程目标
B、课程理念
C、课程思想
D、课程结构
4、音乐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A)改革已成为一个关键的环节。
A、学生评价
B、教师评价
C、形成性评价
D、终结性评价
5、(B)是中小学音乐教学的基本内容,也是学生最易于接受和乐于参与的表现形式。
A、演奏歌曲
B、演唱歌曲
C、认识简谱
D、学会五线谱
6、《音乐课程标准》设计思路示意图,应为(C)
A、课程目标—教学领域—学段划分
B、课程目标—内容标准—教学领域
C、课程目标—学段划分—教学领域
7、中小学音乐教育的中心环节(C)
A、知识学习B、歌曲教学
C、感受音乐
D、理解音乐
8、中小学音乐教育基本目标,应是(C)教育
A、专业
B、职业C、育人
D、育才
9、音乐是听觉艺术,欣赏教学应以(B)为主
A、理解B、听赏C、分析
10、音乐教学必须强调音乐的(A)
A、情感体验B、知识学C、理性讲述
11、《国家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中规定,3---6年级的学生应每学年能够演奏乐曲(A)首。
A、1—2首
B、4—5首
C、2—3首
12、音乐课的全部教学活动应以(B)为主体,师生互动,将学生对音乐的感受和音乐活动的参与放在重要的位置。
A、教师 B、学生 C、教材13、1-2年级学生每学年能够背唱歌曲(A)首。
A、4-6
B、4-5
C、2-3
D、3-514、3-6年级学生每学年应能背唱歌曲(C)首。
A、4-5
B、5-6
C、4-6
D、6-815、(A)是发挥学生想象力和思维潜能的音乐学习领域,是学生进行音乐创作实践和发掘创造性思维能力的过程和手段。
A、创造
B、想象
C、实践
D、听赏16、1-2年级学生能够运用人声、乐器或其他声音材料,在教师的指导下编创(B)小节的节奏音型。
A、2-3
B、1-2
C、3-5
D、3-417、3-6年级学生能够利用教师或教材提供的材料和方法,独立地或与他人合作编创(A)小节的节奏或旋律。
A、2-4
B、2-3
C、3-5
D、1-218、发展学生的音乐(C)应贯穿于音乐教学的全部活动中。
A、演唱
B、演奏
C、听觉
D、实践
19、教学形式的选择应服从于(A),无论采用何种教学方法与手段,都应具有明确的针对性和目的性。
A、教学目标
B、教学环节
C、教案
D、教材
20、感受与欣赏这一部分内容的教学应注意以(B)为本,从音响出发,以听觉为主。
A、欣赏
B、音乐
C、表现
D、演奏
21、唱歌教学要注意调动每一个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培养其演唱的(A)。
A、自信心
B、技能
C、水平
D、方法
22、课堂乐器应使用易于学习,易于演奏、便于集体教学的(A)。
A、乐器
B、曲目
C、方法
D、技能
23、教师应将学生(B)的培养,贯穿于不同的教学领域。
A、想象力
B、创造力
C、表现力
24、音乐(A)应充分体现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精神,贯彻本标准所阐述的课程理念,着眼于评价的诊断、激励与改善的功能。
A、课程评价
B、教学
C、教学准备
25、对(D)的评价是课程评价的主要方面,应经本标准中各教学领域的课程内容为基本依据。
A、教师
B、教材
C、教学
D、学生
26、(A)是一种描述性的质的评价。
A、定性述评
B、定量测评
C、形成性评价
27、(B)是对不同教学领域课程内容中的水平要求进行的量化评价。
A、定性述评
B定量测评
C、终结性评价。
28、学生的(A)以描述性评价为主,重点放在自我发展的纵向比较上。
A、自评
B、互评
C、他评
29、(A)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类宝贵的精神文化遗产和智慧结晶。
A、音乐
B、艺术
C、舞蹈
D、美术
30、(B)指的是对音乐艺术美感的体验、感悟、沟通、交流以及对不同音乐文化语境和人文内涵的认知。
A、音乐体验
B、音乐审美
C、音乐感悟
D、音乐欣赏
二、多选题
1、音乐课程教学的过程与方法主要包括ABCD综合几个方面。
A、体验 B、模仿 C、探究 D、合作
2、音乐表现要素包括ABCD方面。
A、演唱 B、演奏 C、综合性艺术表演 D、识读乐谱
3、音乐课程的性质主要包括ABC三个方面。
A、人文性 B、审美性 C、实践性 D、科学性
4、音乐课程目标可以从ABC维度表述。
A、情感态度价值观 B、过程与方法 C、知识与技能
5、通过音乐教育培养和提高学生ABCD的能力,陶冶情操,发展个性,启迪智慧,丰富和发展形象思维,激发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全面提升学生的素质。
A、感受美 B、表现美 C、鉴赏美 D、创造美
三、判断题
1、音乐课是人文学科的一个重要领域,是实施美育的重要途径之一,是基础教育阶段的一门必修课。(√)
2、感受与欣赏是音乐学习的重要领域,是整个音乐学习的基础,是培养学生音乐审美能力的有效途径。(√)
3、音乐是听觉艺术,听觉体验是学习音乐的基础。(√)
4、演奏教学基本可以分为两大类:一是学习课堂乐器的演奏,二是用乐器为歌曲、表演等伴奏。(√)
5、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应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教师作为教学的组织者和指导者,是沟通音乐与学生的桥梁。(√)
6、乐谱是记载音乐的符号,是学习音乐的基本工具。(√)
7、以音乐审美为核心是中小学音乐教育最基本的理念,应渗透在不同的教学领域中。(√)
8、音乐课程是基础教育课程体系的组成部分,其基本理念是指导音乐新课程实施的理论基础
。(√)
9、音乐课程各领域的教学只有通过聆听、演唱、演奏、创造性表演和音乐创编等多种实践形式才得以实施。(√)
10、音乐课程将义务教育阶段的9学年分成3个学段。(√)
第四篇:小学数学课标培训心得体会
小学数学新课标培训心得体会
李家庄小学 赵鹏程
通过这次的培训,我更加深刻的认识到,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应突出体现基础性,普及性和发展性,使数学教育面向全体学生。既要加强学生的基础性学习,又要提高学生的发展性学习和创造性学习。让学生享受“快乐数学”。因此,本人通过对新课程的学习,对如何让学生学好数学有了进一步的认识。下面谈一下自己的感受:
在这一轮小学数学培训中,通过学习小学数学新课标,再结合具体的教学实践,我有了如下几点体会:
一、教师要成为终身学习者。
教师要走进新课程,实现课程目标,其自身必须有先进的、与新课程相适应的教育理念。为达成这一目标,教师首先要把自己定位成一个“学习者”。教师要在掌握扎实的专业知识基础上,学习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研究前沿的最新成果最新知识,还要学习与提高对人的认识,现代教育技术手段的运用以及教育研究等方面的知识,构建多元化的知识结构,使自己不仅会教,而且有自己的教育追求与风格。
二、注重生活数学,切实提高数学素养。在应试教育面前,我们的数学教育工作者不同程度地存在着抓尖子生,忽视“学困生”的现象,这即不符合素质教育的要求,也严重影响着整体数学素养提高,在平时的教学中,一定要面向全体学生,重心下移,从最后一名学生抓起,才能做到“水涨船高”,学生智力存在着差异这是客观的,我们要分层要求,使每位学生都能在他的原有的基础上提高,获得成功。新课标提出“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须的数学。”强调了大众数学学习的内容的应用价值——能适应未来社会生活的需要。学习数学的最终目的是应用。数学来源于生活,又服务生产实践,所以数学教学除了系统的数学知识的教学外,还应密切联系生活实际,调整相应的数学内容,做到生活需要什么样的数学内容,就教学什么样的数学知识,让生活中学生所必须的知识与技能成为数学教学的目标与追求,使学生感悟到数学就在日常生活中。
总之,面对新课程改革的挑战,我们必须转变教育观念,多动脑筋,多想办法,密切数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使学生从生活经验和客观事实出发,在研究现实问题的过程中用数学、理解数学和发展数学。
第五篇:小学音乐课教学心得体会
小学音乐教学心得
音乐课程标准指出:兴趣是学习音乐的根本动力和终身学习音乐的必要前提。在教学中,要根据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以丰富多彩的教学内容和生动活泼的教学形式,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不断提高音乐素养,丰富精神生活。小学生音乐兴趣的培养至关重要,作为一名音乐教师,如何培养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值得我们思考。根据自己的教学经验,我认为要做好以下几点:
一、以教师的个人魅力吸引学生,培养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
亲其师,信其道。一般来说,学生往往会因喜欢一位老师而喜欢这位老师所教的学科。如果一位教师具有这种吸引学生的魅力,那么学生的学习一定会是积极的、愉快的。作为一名有魅力的教师,首先自己要有过硬的专业素养,其次要有高尚的师德,这样才能吸引学生。此外,音乐教师应保持良好的自身情绪,不能受课堂或者课堂以外的一些不良因素影响自身的情绪;其次,还要注意自己的语言艺术,要将自己快乐的情绪传递给学生。如幽默的语言、亲切的眼神、有趣的动作能使孩子处于轻松的的学习环境中,从而拉近学生与教师之间的距离,让学生与教师走得更近,这样学生才能喜欢上音乐课,从而激发孩子们对音乐的兴趣。
二、运用音乐游戏与律动,培养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
小学生的心理特点是以形象思维为主,模仿能力强,天生好动。大部分小学生对音乐游戏、律动都很感兴趣。当老师说:“同学们,现在我们一起来玩一个游戏,好吗?”教室里一下子就沸腾起来,孩子们一个个盯着老师,参与的欲望也很强烈。节奏较强的音乐,教师在教学中可以融合节奏训练,如把各种动物的叫声模拟成节奏型。教学中让孩子们模仿叫声并表演。这样既满足了孩子们的表现欲望又培养了他们参与的兴趣,同时,还调动了他们的主动性,活跃了课堂气氛。像《牵牛花吹喇叭》、《唱呀,跳呀》这一类的歌曲,我则利用律动的形式让学生演唱,鼓励他们动起来,学生会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会歌曲。小学音乐教材上有许多歌曲可以利用音乐游戏或者律动创设来进行教学。这样有利于对学生音乐兴趣的培养。
三、借助多媒体等多种教学手段,培养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
在音乐教学中,往往要引入曲谱、乐谱、图片和一些相关的辅助资料,如果教师仅仅依靠教科书,或者是板书,不仅耗费精力,而且学生学习的兴趣不高,直接影响教学的效果,教师如果在课前把需要的内容以幻灯片的形式设计制作出来,在教学中巧妙的使用,这样将给学生视觉上产生刺激,从而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如在引导学生学习《牵牛花当喇叭》这一乐曲时,可以引入视频教学,让学生一边欣赏《牵牛花当喇叭》的舞蹈,一边聆听《牵牛花当喇叭》的乐曲,使学生从欣赏画面到聆听音乐对《牵牛花当喇叭》这一首歌曲有一个整体的认识,最后,教师再引导孩子们边唱边跳学习歌曲。这样的音乐教学既具有趣味性、创造性,又让孩子们在欢乐、活泼的气氛中积极主动地学会了歌曲,有利于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
四、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培养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
音乐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施美育的重要途径,是培养学生正确审美观的手段,能让学生在学习中懂得创造美、表现美、欣赏美。因此,音乐教师要坚持上好每一节音乐课,利用每天的课余时间播放贴近孩子们生活或者是孩子们喜欢的、熟悉的儿童歌曲,丰富孩子们的课余生活。教师也可以结合本地自然资源在班级或者学校开展有利于培养孩子们音乐兴趣的活动,形式应多种多样,如让孩子们自己创作响板、碰铃、沙锤等,自由组成小乐队进行演奏。此外,还可以利用传统节日在班级或者学校举行文艺汇演,为孩子们提供一个表现美的平台,从而激发孩子们对音乐的兴趣。
美国著名音乐教育家穆塞尔和格连在《学校音乐教学心理学》中写到:“对于音乐学习来说,知识也好,技能也好,整体音乐素养也好,均离不开音乐兴趣这个根本的源泉。”我们应充分重视学生音乐兴趣的培养,只有这样才能让孩子们真正地感受美、表现美、创造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