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新形势下高校毕业生就业困难原因分析及对策
新形势下高校毕业生就业困难原因分析及对策
[日期:2009-11-06] 来源:四川大学作者:章 程 [字体:大 中 小]
大学生就业问题事关国家发展、社会稳定以及教育进步的长远大计。据统计,2009年中国内地约有650万应届大学毕业生将走向就业市场,而与此相对的是国际金融危机的持续蔓延,中国实体经济遭受严重冲击,就业市场萎靡。新形势下如何解决大学生就业困难问题,客观而严峻地展现在政府、学校、学生面前。面对困境,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有责任分析原因找寻对策,提高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实效。我们认为必须从对大学生就业困难的原因分析入手,寻找目前存在的问题,从中找到应对的办法及对策。
一、大学生就业困难的原因
(一)社会经济环境因素
第一,金融危机给大学生就业带来巨大冲击。受全球金融危机影响,我国经济中出口贸易受损严重,造成大量加工制造业企业倒闭。2008年8月国家发改委中小企业司透露,据初步统计,全国2008年上半年6.7万家规模以上的中小企业倒闭。根据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在全国88个城市收集的劳动力市场供求信息,我们看到,劳动力市场供需比2007年年底为0.98,2008年第四季度则急剧下降至0.85,系2002年以来的最低点[1]。在金融危机的影响下,2008年、2009年到高校招聘企业数量明显减少,招聘人数也有较大幅度的下降,其中尤以金融、房地产、制造等行业为甚。另一方面,个别企业权且没有大幅裁员或减少招聘人数,但他们对招聘人员的学历、素质要求却大幅提高,增加了高校毕业生的求职压力。
第二,持续的高校扩招与人才需求增长的不协调。“十五”期间全国高等院校毕业生人数总计是1090万人,而在“十一五”期间这一数据将达到2700多万,增长1600多万,增幅近150%,年均新增大学毕业生70至100万[2]。这期间,我国正处于人口总量高峰、劳动就业人口高峰和流动人口高峰等“多峰叠加”的人口高峰期。城镇劳动力逐年增加、下岗工人再就业以及大批农村富余劳动力进城务工等等,将对全社会的劳动力市场尤其是高校毕业生就业带来持续压力。
第三,我国产业结构不合理、区域经济发展不均衡导致大学生就业困难。我国产业结构中服务业所占的比重低、增长慢,发展相对滞后,大大影响了大学生就业。不同专业之间就业率相差较大,专业的“冷热”将直接影响毕业生的就业去向和层次,造成大部分“冷门”专业
人才供求矛盾大,就业困难。另外一方面,城乡二元社会经济结构的长期存在,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东部沿海地区及各中心城市经济发展水平高,社会保障体系相对完善,工资水平高,物质生活条件富裕,大部分毕业生都趋向于到这些地域求职,造成这些地区人才竞争激烈,人才供给过剩,而广大西部落后地区、农村艰苦地区却长时间处于人才短缺的状态。第四,企业用人观念缺乏理性,用人标准错位。正因为目前人才市场存在供大于求的状况,大多数企业单位在进行校园人才招聘时一味追求高学历,过分关注文凭,提高就业门槛。这种学历歧视也直接导致了人才高消费和人才浪费。除此之外,用人单位还经常对性别、外貌、身高、生源地、工作经验等方面进行特殊限制,一定程度上加剧了大学生就业压力。
(二)人才教育培养因素
第一,培养内容、课程设置与市场需求脱节或滞后。市场经济发展的在不断深化,对人才的需求不断提升、更新。虽然高等教育本身具有滞后性和周期长的特点,然而高等学校由于以下原因却不能满足学生成才的需要和市场需求。这些主要原因有,有的高校有的专业教材内容未能及时更新,或更新不够,个别教师的教学方法简单,有的教师重授学生以“鱼”而轻授学生以“渔”,即重知识传授,轻能力培养,忽视学生全面素质教育,使高校的学习内容、课程设置与社会需求存在脱节或者滞后的现象,在教育思想、教育观念、教育方式、教育内容等方面存在不适应社会建设对人才的要求的弊端。
第二,高校对学生实践能力培养锻炼的平台还不能完全满足学生成才的需要。根据2006年有关调查显示,企业最关心应届毕业生的条件依次是:个人实际能力(78.5%)、社会实践经验(53.0%)、专业方向、职业道德、表达能力,最后才是个人学习成绩(21.4%)
[3]。而当前高校为学生提供的实践机会相对还不够,高校应联手社会、企业积极拓宽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平台。
第三,就业指导体系还不够完善。在高校几乎都设有就业指导中心,但其功能几乎局限于对毕业班学生组织几场招聘会,等待企业与学生上门提供有限搭桥作用,统计就业率、上报就业率,甚至是为了完成就业率目标而忙碌。真正为学生的职业能力培养、职业生涯规划的深入指导方面的功能非常之少,更没有开展诸如能力测评、综合考评、跟踪指导等服务。就业指导中心的老师人数不足,除了忙于事务性工作外,难以有精力开展深入的职业规划指导、咨询等工作,很多高校也未设置职业生涯规划、就业指导等相关的课程辅导。当然,此项工作已经引起各高校高度重视,就业指导工作正向着规范化、制度化、科学化方向推进。
(三)学生个体因素
第一,大学生就业观念有偏差。择业观念狭隘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首先,择业区域过
度集中于东南沿海经济发达地区以及各大型中心城市。据“大学生就业现状及发展2006 年度调查报告”显示,2006届毕业生选择就业地区的比例分别为,北京(24.69%),中部和西部地区(仅为9.62%、7.39%)。其次,择业部门集中于外企、政府机关、事业单位、垄断行业。据“大学生就业现状及发展2006年度调查报告”显示,选择外企、政府机关、国企作为就业单位的毕业生比例接近70%。最后,在择业认识上,普遍存在“一步到位,终生不变”的观念,把初次择业看得过重,大学生普遍缺乏“先就业再择业”的就业观念[4]。第二,自我认识不清晰,自我定位不明确。毕业生对自己的职业能力缺乏全面客观的分析认识,缺乏长远的职业思考。在就业中期望值太高,在面对选择时左顾右盼,存在攀比心理,重地位,重名利,轻事业,轻奉献,缺少艰苦奋斗的精神和责任感,不断在应聘与选择的矛盾中浪费机会、资源。
第三,综合素质不高,竞争力不足。当前,很多企业在考虑专业能力的基础上更看重职业热情、沟通能力、学习能力、负责任的态度、商业诚信等这些“软能力”。而在特殊时代背景下成长的少数毕业生性格上具有个性突出、为人自我、缺乏宽容、合作精神不强的特质;学习上重视课程、知识的学习,不重视其他能力的锻炼,忽视自身综合素质的提升,往往出现理论脱离实际,缺乏实践技能,造成就业竞争力不强,难以适应用人单位的要求。
二、对策建议
针对以上对大学生就业困难的原因分析,我们认为政府、学校、学生应该三位一体,全面切入,共同努力,才是可持续有效之计。下面我们从政策扶持、平台援助、长效规划、个体指导方面探讨就业指导对策。
(一)政策扶持
第一,户籍、档案、人事制度的改革。深化户籍、档案制度改革,降低户籍对毕业生就业产生的束缚影响,尽可能考虑取消户籍在各区域的限制、地方保护性的户籍歧视,可喜的是政府已在尝试户籍的改革,减少档案关系给毕业生带来的麻烦;改革用人制度,促进政府机构、事业单位的绩效管理,建立良好的人才流动机制。
第二,落实“三支一扶”政策,深化优惠、支持力度。加强宏观调控,创新就业政策,拓展就业渠道,调控人才东西部合理配置,通过财政优惠、计划性、激励性措施鼓励和支持大学毕业生到基层机构、农村、西部地区或欠发达地区以及艰苦行业就业。其中对到基层、西部、落后地区就业的毕业生必须加大优惠力度,及时兑现承诺,增强信任,促进良性发展。第三,制定毕业生自主创业鼓励政策。在国家经济产业结构必须调整的今天,民族自主品牌急需尽可能多的创建,对高校毕业生的自主创业的鼓励政策可以有效推动毕业生利用已
有资源自主创业,并带动就业,积极营建规范的经济市场、政府服务,简化相关的创办程序以利于自主创业的健康发展。
第四,建立社会信用体系。建立大学毕业生信用体系,强化毕业生的诚信教育与约束,为企业大胆招聘应届毕业生,大胆进行新员工的培训学习提供信用保障。
第五,落实高校学分制改革。我国高校很多都不是完全学分制,有一部分学生对高考时选择的专业,或是一知半解、或是听任家长意见,因而上了大学后,学习动力不强,对专业不感兴趣,进而对学习效果身心健康产生不良的影响,也不利于学生职业定位。学分制管理、学分互认、专业调整等政策可以改善这类问题。
(二)平台援助
第一,校企合作职业创业实践、锻炼平台。针对大学生社会经验缺乏,实践操作能力不强的现状,各高校可以加强学校与企业的合作共建,为企业提供人才储备,有针对性培养人才,也可以提升大学生在课堂外的实践能力、认识社会机会。
第二,各高校就业科学化平台。目前,相当多高校的就业信息通过本校网络公布给本校毕业生,对其他高校的学生是封闭的,这是高校就业资源配置不科学的后果。对此,需要从宏观上推动,促进搭建就业市场化、信息共享化、资源配置科学化就业平台。
第三,深化搭建职业咨询平台。鉴于高校就业指导中心限于就业指导事务性工作的现状,我们认为需要深化就业指导功能,拓展职业指导规划功能,搭建职业咨询平台,加强对大学生的职业启蒙教育、职业规划指导,提升大学生的就业创业意识与能力。
(三)长效规划
第一,从基础教育开始职业启蒙教育的长效规划。很多学生根本不清楚自己的职业规划是什么,将来想做什么,能做什么,有的甚至工作了几年,仍处于为生活而工作的迷茫状态,至于职业热情、职业享受更无从谈起。其深层原因,是我国基础教育中缺失职业启蒙教育,高等教育中也是近些年才零散提供几场不系统的讲座。由此分析,我们认为应学习国外的经验,从中小学就开展职业启蒙教育,更新家长、教师的观念,让学生能在学习成长的路上不断思考、调整自己的职业定位,为日后就业打下基础。
第二,大学专业、课程、内容的科学长效规划。设置市场调研机构,定期反馈市场需求变化,根据调查结果,宏观控制,科学有效地设置专业,控制招生人数,更新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式,提高教学质量,优化教学结构,促进高校培养的人才在数量上、质量上能够与市场的需求有效对接。
第三,大学新生开始职业规划、职业测评、就业跟踪全程长效规划。在现实情况下,高
校应尽早全程化进行大学生的职业规划教育、职业测评、就业跟踪长效规划等工作,开展系统的职业生涯学习实践课程,以警醒学生对就业、职业规划的思考,培养关注职业信息、注重综合能力、加强组织沟通、参与实践锻炼的良好习惯,以提升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与参与社会工作的适应力、发展力。
(四)个体指导
第一,动员宣传,转变观念,注重就业力自我培养。由于我国基础教育、高等教育缺失系统的职业规划教育,因此需要对每个大学生个体尽可能更新传统观念,渗入职业规划教育的观念,提高自我需求意识,从观念的层面认同职业规划的必要性、有效性,并促进转化为行动力,加强学生对软能力不断提升的自我要求;更新对职业种类的客观定位、发展性的选择职业、自我期望的准确定位等评价观念。
第二,引进人才测量评价,提供客观依据。目前很多学生对职业指导规划只是略有所闻,但并未体验到就业指导职业规划的有效性,尤其是非毕业生,加之缺乏系统的职业生涯教育,学生难以意识到职业规划的重要性。因此,我们认为基于现实,从引进人才测评,帮助学生认清自我特质、潜力,给予学生思考分析自我职业定位寻找提供有效的依据入手,推动职业教育、提升就业能力,是解决就业困难的可行方向。
第三,结合学生实际,建立具体职业指导档案。在开展职业规划指导教育,提供学生能力测评依据的基础上,需要尽可能结合学生实际,加强职业指导跟踪力度,给予学生建立有针对性的职业指导档案,并根据学生的需要与变化,不断地更新指导意见,并反馈于学生。第四,增强心理调适,树立自信,培养豁达、积极、包容的性格。针对学生成长、学习实践方面必然出现的一些困惑与困难,学校职业指导人员应给予学生耐心、全面的心理调适指导,调整处理人际关系的技巧,矫正对社会价值的理解、对现实职场生活的认识,坦然正视受挫困难的考验等,通过调适指导,提升大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就业软能力等。参考文献:
[1] 温清浩.大学生就业困难的原因及对策[J].世纪桥,2009,(8).[2] 中国大学生初次就业率70%高出教育部官员预期[N],第一财经日报,2005-11-17.[3] 狄成杰,朱明.我国大学生就业难的成因及对策建议[J].经济纵横,2006,(11).阅读:3084 次
录入:admin
第二篇:高校毕业生就业困难问题的原因及对策
致得协同文档管理系统
高校毕业生就业困难问题的原因及对策
当前,高校毕业生的数量在逐年增加,而社会对高校毕业生的需求增加幅度却不大。可见,高校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压力将日益激烈,就业难度也将会持续增大。导致高校毕业生就业困难的原因多种多样,这需要国家、高校以及高校毕业生自身等方面的积极努力,妥善加以解决。
关键词:高校毕业生;就业困难;解决
就业是民生之本,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在2009年12月18日召开的全国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工作会议上,国务院副总理张德江指出:明年的劳动力供给将进一步增加,其中高校毕业生800万人,初中、高中毕业后未升学的520万人,创近年来新高,加上900万失业人员和结构调整、节能减排等因素新产生的失业人员,全国城镇需要安排就业的总人数将超过3 000万人,就业压力进一步增大。
一、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困难问题的原因分析
1.国家宏观经济转变和社会转型的影响
我国宏观经济的转变和社会的转型,在某些方面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我国实现了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型,这种宏观经济的转变和社会的转型引起了社会各个层面、各个领域的深刻变化。其对高校毕业生的影响从深度和广度上都是前所未有的。在这种变化中,我国开始出现“下岗”一词,大量的剩余劳动力进入就业市场,这给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带来了空前的挑战。还有就是,在这个演变的过程中,我国也从传统的“统包统分”转变为毕业生与市场的“双向选择”模式,这也对我国的高校毕业生产生了重要的影响。现在的情况是,高校毕业生已不再是“皇帝的女儿不愁嫁”,而是要给高校毕业生拥有更多的自主选择权。从原先的被动就业转变为现在的主动就业,这在思想和观念上都对高校毕业生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2.我国人口基数过大的影响
在中国这么一个人口大国,人口基数的过大对我国高校毕业生的就业问题产生的影响是十分显著的。人口问题不仅制约我国经济的发展,而且也制约了我国高校毕业生的就业。2009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指出,全国招收研究生51.09万人,比上年增加6.45万人,增长14.45%;其中,博士生6.19万人,硕士生44.90万人。在学研究生140.49万人,比上年增加12.19万人,增长9.50%;其中,博士生24.63万人,硕士生115.86万人。毕业研究生37.13万人,比上年增加2.65万人,增长7.69%;其中,博士生4.87万人,硕士生32.26万人。普通高等教育本专科共招生639.49万人。而且,据国家发展与改革委员会在2006年披露,“十一五”期间我国的大学毕业生供给数量高达2 700万人。在每年新增的1 700万适龄劳动人口中,在城镇就业的约为700万。这就是说,城镇新增劳动人口的绝大部分都是大学毕业生。由此可见,高校毕业生的就业人数在迅速递增,这给我国的高校就业工作带来沉重的压力。虽然随着我国市场经济迅猛发展,对我国高校毕业生的需求量也在不断的增长,但是,社会上所能提供的就业机会,远远达不到需求量水平。这种供求关系的不平衡,导致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面临着严峻的形势。
3.高校规模扩大和高校扩招的影响
高效协同办公轻松企业运营—致得E6
致得协同文档管理系统
高校规模的扩大和高校的连续扩招,也给我国高校毕业生的就业问题带来了压力。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的逐步深入,高校毕业生的数量逐年增加,就业难问题已成为高校毕业生、高校以及社会共同的感受。进入新世纪,我国高校毕业生以每年60万人左右的数量激增。高校毕业生从2000年95万人已经增加到2010年的630万人左右,总量增加近六倍。扩招不仅致使人数的急剧增加,而且扩招加剧了毕业生学历层次、专业结构的失衡。近几年来的高校扩招,许多高校来不及论证,就扩大所谓热门专业的招生数,以期获得最大的招生利益,导致在人才市场上有些专业的毕业生“滞销”。扩招还对教育、教学的质量产生影响,使毕业生的质量下降。这些毕业生由于没有受到严格、恰当的教育培训,不能适应社会的现实变化,因而被社会所拒绝。此外,扩招还在某种程度上刺激了人民群众的教育消费,毕业生及家长的预期回报心理加强,就业期望值偏高,与社会需求相对不足产生矛盾。高校的扩招虽然满足了人民群众的教育需求,刺激了人民群众的教育消费,但从理论上或从长远的角度看,学生和家长都希望有一个比较满意的工作岗位,不愿到贫困地区、艰苦行业和低收入单位工作,出现了“好多事没人干,好多人没事干”的怪圈,人为造成了一种就业难现象。这些因素的产生对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产生严重的影响。
二、解决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困难问题的对策
1.国家政策措施的积极引导,有助于高校毕业生就业
国家在对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上,担当着一个积极主导的角色。国家在不断地、积极地引导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2009年11月20日,在关于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会议上,教育部部长袁贵仁提出了2010年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目标任务:力争毕业生离校时初次就业率基本稳定,确保就业人数持续增加,到基层就业、自主创业的规模进一步扩大,相关领域制度改革和长效机制建设得到进一步巩固和深化。实施“农村教师特岗计划”、“选聘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三支一扶计划”等项目;做好高校毕业生入伍服义务兵役的征集工作;各省级主管部门要积极探索出台鼓励毕业生下基层的新政策,并且制定地方性学费补偿和助学贷款代偿资助办法,建立为农村基层输送大学生的招生、培养和就业三位一体的长效机制;开辟新的基层就业领域尤其是积极开发社会工作岗位,探索实施大学生社区就业计划,积极出台鼓励大学生自主创业的新政策,为大学生自主创业提供新的支撑平台;对于家庭经济困难毕业生、残疾人、少数民族毕业生和就业困难的女大学生等特殊群体的就业帮扶力度,要摸清底数,建立“一对一”帮扶机制,努力帮助他们就业。可见,国家对高校毕业生的就业问题的重视,正在积极努力地去解决日益严重的高校毕业生的就业问题,为高校毕业生营造一个良好的就业环境。
2.高校对毕业生就业的指导作用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我国正在由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步伐转变。高校毕业生应该认识到,我国高等教育已完成了由卖方市场向买方市场的转变,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的多样化人才培养模式,将成为高校改革的重要目标之一。高校应当不仅仅只培养出“知识型”人才,更要培养出符合市场需求的多样化人才。使市场与高校形成一个有机的统一整体,从而更好地解决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现在,许多高校专业课程设置与市场产生了结构性的脱节现象,高校应当根据社会的需求开设专业和设置课程,不断地改革教学形式和内容以适应市场的发展需求。这样,就能够有效地提高高校毕业生与市场的衔接度,增加高校毕业生在就业市场的竞争力。另外,高校应当充当一个中介和桥梁作用,把高校与市场紧紧地衔接在一起。让学生在刚进入高校之初,就开设就业教育课程,使他们在入学初就有一个良好的就业观。对于在校的学生要
致得协同文档管理系统
给他们提供大量的就业实践活动,使他们尽量有和社会直接接触的机会,在就业实践活动中得到提高,为未来即将面临的就业问题做好充分的准备。对于即将毕业的学生,高校应当积极地与用人单位联系,搭建桥梁,提供就业信息,为高校毕业生提供展示自我能力的平台。相信通过这一系列的改善措施,一定能够使高校毕业生的就业问题得到一个很好的解决。3.高校毕业生自身应转变就业观念,适合社会市场需求在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时代,大学毕业生要转变传统的就业观念,摒弃从众、博弈、攀比、依靠等心理,树立自主就业和多元化就业的现代就业观念。首先,高校毕业生应当改变自身的就业观念,在知识、能力、素质、观念等方面适应市场需求,增强自身竞争力,多利用实习、实践等机会与用人单位接触,根据社会的需要不断地调整自己,为就业做好充分的准备。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高校毕业生不应该等待机遇,而要树立“不等、不靠、不攀比”的思想,着力培养自己的就业意识。高校毕业生应当客观、正确地认识自己、评价自己、定位自己,充分发挥自己的特长,积极寻求与社会接轨的机会。高校毕业生不要把自己的就业期望定的过高,切莫“眼高手低”。高校毕业生应当理性的看待这一问题,从自身问题找起,转变观念,积极地投身到就业市场中去。面临激烈的社会竞争,要抓住机遇,把困难当做尝试,拥有顽强的自制能力,坚定的自我信念,面对生活充满期望,充满热情。其次,高校毕业生可以先就业再择业,这也是比较现实的就业和发展模式。在明确当前严峻的就业形势的前提下,高校毕业生需要把握住当前可以抓住的一切机会,首先实现就业,在岗位上努力地工作学习,提升自己的业务能力,积累工作经验,学习人际交往和职场规则,使得自己的综合能力不断提高。而后可以通过再就业形式,改善自己的境遇。这样在就业的道路上,高校毕业生从身心到思想上都有了一个充分的准备,从而更好地适应社会的需求和找到自己的定位。总之,面对现在瞬息万变的社会,高校毕业生应当主动地转变就业观念、提高自身素质,以充分适应社会,做好就业准备。相信通过全社会的共同努力,高校毕业生的就业问题一定能够得到妥善的解决。
第三篇:医学毕业生就业困难的原因分析及指导对策---
医学毕业生就业困难的原因分析及指导对策
姓名
(山东医专 医学基础部 临床医学专业 10级临床---班 学号:-------------)
摘要: 目的了解专科层次临床医学专业和临床医学专业(全科医学方向)学生的全科医师职业趋向,评价两个专业的课程和培养模式对学生职业选择的影响。方法采用结构式问卷调查临床医学专业学生、临床医学专业(全科医学方向)学生。随着高校的扩招, 医学毕业生也逐年增加, 就业形势日益严峻, 就业困难问题已经凸现。文章从社会、学校和学生个人三个方面, 对医学类毕业生就业情况进行了分析, 认为应当在社会大力支持、学校正确导向和学生积极配合的基础上, 完善社会就业体制, 加强对医学毕业生的就业指导, 注重医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 改变医学生就业观念,从而解决医学类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
关键词: 医学生 就业观念 能力培养
由于高校不断扩招, 从2004年起高校毕业生呈逐年递增之势, 2010年, 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规模将达630余万人。同样, 医学高等教育招生人数也以每年10%-50% 的速度增加, 2010 年医科专业毕业生有119万, 是继2009 年后第二个超百万毕业生的年头。虽有数据显示, 到2010年我国专业技术人才仍将出现供不应求的局面, 但根据专家预测, 我国在十一五期间大量需要的专业技术人才多集中在农业、工业、高端涉外行业等方面。由此可见, 医疗卫生行业人才需求的增长不明显, 同时由于医疗卫生事业区域性发展不平衡, 就业供需结构性矛盾突出, 医学生难以做到及时、充分、合理就业, 就业形势异常严峻。新形势下研究医学生的就业现状, 分析医学生就业难的深层原因,解决医学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 具有很好的现实意义的。
一、医学毕业生就业现状
(一)就业人数上升, 就业率日趋下降
由于高等医学院校连年扩大招生规模, 医学毕业生人数逐年增加, 就业形势异常严峻, 人才供需之间的天平严重失衡。目前, 各层次医学毕业生已由供不应求变为究生供不应求, 本科生供求基本平衡, 专科生供过于求。重点院校比普通院校就业率要高;同一所学校内各专业就业率也有差异, 预防、影像学、麻醉学和检验需求旺盛但毕业生少, 临床等专业毕业生多但需求不旺, 前者就业率略高于后者。但总的看来,医学生一次就业率正呈逐年下降趋势, 中心城市更是难以插足。
(二)城市医疗人才呈饱和状态, 且层次逐渐提高
医学生大都渴望进入中心城市的医院工作, 但经过多年的不断培养和补充, 城市的医疗人才状况得到了根本的改善, 目前大部分二甲以上医院现有医疗人员数量饱和, 有的还出现了超编。大医院对应聘者的学历要求比较高, 除了个别岗位和特别优秀的人才, 大医院的临床科室人员基本上都要求具有硕士或博士以上学历。
(三)基层人才断层日趋严重
尽管中西部地区医学人才较为紧缺, 基层农村缺医少药, 但本科生多数不愿意去基层医院。基层医院工作条件差、工资福利待遇低, 社会保障机制不健全、有岗无编, 没有高年资医生带, 业务容易荒废、职称晋升机会较少。还有一些基层医院病人少、效益低, 没有能力接受大学毕业生, 医疗服务水平无法提高, 医院经营状况惨淡, 从而陷入恶性循环, 普遍出现毕业生下不去或留不住的现象。
(四)医学毕业生已把考研作为就业的最佳途径
由于目前医学院校毕业生就业难的现象仍很突出。大多用人单位要求高学历毕业生, 有的直接打出了科生免谈, 最低研究生 的录用招牌。因此, 考研已成为临床医学专业学生最多的选择, 特别是来自农村的毕业生由于对外联系少、信息不灵通, 相当一部分毕业生把考研作为就业的!个重要途径。更有部分学生把考研当作唯一的就业途径, 放弃了就业、实习,丢失了就业机会。
二、医学毕业生就业难原因分析
(一)社会就业体制不完善
医学毕业生就业难是当前我国社会就业难的具体反映。由于宏观劳动力市场的影响, 劳动力供需不平衡, 劳动力结构层次不合理, 造成我国大部分行业普遍就业困难。伴随着行业、专业对大学生需求的冷热不均, 医学生也面临地区需求冷热不均的现象。地区需求的冷热不均影响了医学生的就业取向, 大量毕业生像其他专业学生一样, 蜂拥挤向大中城市和东部沿海地区;广大农村, 尤其是边远地区缺医少药现象比较严重, 基层医疗机构也亟待充实大批医疗人才, 但毕业生大多不愿选择此类单位。此外, 医学生就业市场尚在建立中, 在医学生就业市场上占据主体地位的仍是公立医疗单位, 此类单位非常看重学历、外语和科研能力, 硕士已成为学历要求的起点。由于数量和用人成本等原因, 非公有制医疗单位大多数要求尽快产生效益, 倾向于聘用有经验的高层次人才和离退休专家。各级医院的发展重点基本上也从扩大规模转变为内涵建设, 医学类毕业生就业主渠道的吸纳能力下降;倾向招聘紧缺专业毕业生;多数用人单位不太注重人才储备, 有些盲目提高学历层次。
(二)学校扩招与就业脱节
由于医学院校的扩招及报考人员的增多使得毕业生人数逐年增加, 当前高校与市场人才的供需的匹配性差距较大, 矛盾较多, 尤其表现在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实际能力方面。高等医学教育发展还没有处理好量与质的关系, 存在专业设置不合理, 课堂理论教学和临床实践教学缺乏全程、严格的规范与评价体系。此外高校就业指导人员的业务素质和工作状况不尽如人意,就业服务不够主动, 就业指导师资紧缺, 职业化程度偏低, 就业工作投入不足, 没有真正实现就业工作的 全程化、全员化、信息化和专业化。
(三)学生就业观念存在误区
由于对医生的职业特点缺乏深入透彻的理解, 加之学医耗时长、成本高, 家庭和社会对医学生有很高的期望, 尽管工作难找或有其他就业机会, 医学生大多数不愿意放弃临床岗位, 普遍就业预期偏高。此外因首次就业, 毕业生多对国家就业方针和政策不熟悉, 没有很好地掌握有关择业的方法与技巧、程序与步骤, 就业准备不够充分。多数毕业生不太了解行业的发展情况, 找工作存在依赖学校和家人的心理, 就业主动性不够。多数毕业生缺乏艰苦创业意识, 不愿意去基层医院。
三、解决医学毕业生就业难的对策
(一)完善医学生就业市场, 为医学毕业生就业创造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
作为一个完善的市场体系, 其主要标志就是服务体系、竞争机制、调控机制、监督管理机制的健全。所以, 建立和完善以政府为主导, 以学校为基础的毕业生就业市场是高校毕业生就业制度改革的必然趋势。首先, 要运用宏观调控手段, 稳定医学毕业生就业市场现行的政策和法规。要加快就业制度和人事制度、户籍制度的改革, 既要规范对用人单位和毕业生的管理, 又要保护用人单位和毕业生的合法权益。其次, 要建立和完善就业渠道, 以实现供需双方的资源共享;再次,要制定相关的优惠政策, 鼓励医学毕业生到边远贫困山区就业。
(二)加强职业规划和就业指导工作, 正确引导医学生就业, 实现医学人才的最优配置
医学院校要构建全员化、全程化、信息化就业服务体系。就业主管部门应加强对社会需求的分析, 指导学生了解医疗卫生就业市场的形势需求, 加强就业技巧训练, 指导医学生从容应对就业障碍。应在低年级开设职业规划课程, 并在高年级及早开设就业指导课,组织学生全面系统的学习国家现行的就业政策, 宣传有关就业的形势和信息, 使学生找准位置, 端正就业思想, 树立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的就业目标观、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相统一的择业标准观, 以积极主动、实事求是的就业态度更好的就业。
(三)注重医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
医学院校应该把本科培养任务定位于巩固大学基础教育, 培养医学基础知识宽厚、临床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强、掌握科学研究方法、具备基本人文修养、有良好医德医风的适应能力强的高素质高质量医学人才。医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创新精神和科研能力的培养。这就需要大学生在校期间不能只死读书、做书呆子, 而是要努力提高自己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 多掌握一些技能, 具有一定的科研能力。∃ 加强自我学习和吃苦耐劳精神的培养。现代医学科学技术的发展异常迅猛, 各学科之间相互渗透, 要适应当代医学科学技术的发展需要, 必须具备宽广的知识面, 能触类旁通。同时, 用人单位都希望来本单位工作的大学生具有吃苦耐劳的精神、踏踏实实工作的作风, 具有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 培养团队合作精神和与人沟通的能力。现代医疗技术的发展, 决定了医疗活动是多部门、多科室、多层次人员合作起来进行的, 这就要求相关人员具有团队合作精神。加强医护沟通, 医患沟通有助于提高医疗活动效率和患者依从性, 减少医疗纠纷, 从而保证治疗的顺利进行。
(四)拓宽就业思路, 调整医学毕业生的期望值
现在高等教育已经进入了 大众化 时代, 医学毕业生要适时调整就业观和期望值, 与社会协调同步发展。在目前的就业形势下, 医学生的就业质量和数量都呈递减的趋势, 大中城市、大医院的用人需求逐渐趋高, 而基层医疗单位的需求逐渐抬头。国家非常重视建设基本卫生保健制度, 今后医学类毕业生的就业方向将发生变化, 城市重点补充社区, 农村重点补充乡镇, 整个就业重心将下移, 基层医疗卫生单位也具有强大的发展潜力。因此医学毕业生生应主动降低就业层次, 拓宽就业地域, 抢先到那些目前经济虽然欠发达,但发展后劲足、有广阔发展空间的城市去施展才华。要拓展就业领域, 不必拘泥于专业对口, 敢于到那些与医学专业相近或相邻的新兴行业工作, 如保健、康复、美容、医药、家庭护理、计划生育、临终关怀、养老院等单位工作;要敢于从事相关职业, 一些交叉学科的专业人才如保险公司的医药核赔师、医药公司的医药代表、专门处理医疗事故的律师;要敢于到那些新办的外资或私营的医院去。只有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 才能实现医学生及时、充分、合理就业。
参考文献: [ 1]姜 鹏, 孟令军, 刘 喆.医学生就业取向对就业的影响研究[ 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2008(9): 1094-1096.[ 2]翟理祥.医学毕业生就业的影响因素及指导对策[ J].职业,2007, 21: 70-71.[ 3]江凌凌, 童 燕, 刘晓鲁.新形势下医学生就业问题成因分析及对策探讨[ J].西南军医, 2007(4): 108-110.[ 4]杨 泰, 姜 鹏, 陈 敏.社会需求对医学生就业取向影响的分析与对策[ J].中医药管理杂志, 2007(7): 513-515.[ 5]岩 磊, 王 爽.对医学生到基层就业问题的思考[ J].辽宁教育研究, 2007(5): 102-103.[ 6]吕世军, 马 博.对新时期医学生就业难问题的思考[ J].药学教育, 2007(3): 7-9.
第四篇:高校艺术类毕业生就业特点、就业困难原因
高校艺术类毕业生就业特点、就业困难原因探析
——以邵阳学院艺术设计系为例
唐永辉
(邵阳学院艺术设计系湖南 邵阳 422000)
摘要:近年来,随着高校扩招和“艺考”的逐渐升温,艺术类专业学生就业面临着严峻的形势,分析艺术类毕业生的就业特点,就业困难原因,对于解决艺术类毕业生就业困难有着重要意义,也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创建和谐社会的一个重要课题。
关键词:艺术类毕业生就业就业期望值
进入新世纪以来,在高校扩招和“艺考热”的带动下,艺术类在校大学生人数逐年攀升,2009年更是达到最高峰,而与之形成反差的是,由于就业市场逐步饱和及培养质量的原因,高额教育投入带来的是部分学校、部分艺术类专业就业困难的状况,深入研究高校艺术类毕业生的就业特点、就业困难原因成了高校就业管理部门的一项重要任务。
一、艺术类毕业生就业特点
1、艺术类毕业生与用人单位的签约存在随意性,即灵活就业的学生所占比率较高。灵活就业是指在劳动时间、收入报酬、工作场所、保险福利、劳动关系等方面不同于建立在工业化和现代工厂制度基础上的传统主流就业方式的各种就业形式的总称。灵活就业形式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非正规部门就业,即劳动标准(劳动条件、工时、工资、保险福利待遇)、生产组织管理及劳动关系运作等均达不到一般企业标准的用工和就业形式,主要是指小型企业、微型企业和家庭作坊式的就业。其特点是毕业生就业后,其户口、档案、党团关系挂靠在学校或者人事代理机构。以邵阳学院艺术设计系艺术设计专业2009届毕业生为例,就业方式中灵活就业的毕业生所占比例达到了91.6%,这一比例为邵阳学院所开设专业中最高的。
2、艺术类毕业生就业后再择业的流动性较大。一方面艺术类专业尤其是设计专业、动画专业、服装专业、广播电视编导专业等为各高校近几十年甚至近十年才普遍发展起来的新兴专业,就业买方市场尚在成长期很不稳定,用人单位在激烈的市场竞争当中抵抗风险的能力不强,导致应届毕业生存在不稳定感,工作更换较频繁;另一方面,艺术类专业属于高投入的专业,本科四年时间的学费之和根据各高校收费标准的不同在四万元至十万元之间,是其他专业的一倍甚至数倍,导致很多艺术类专业毕业生就业期望值普遍较高,然而大学生毕业后进入劳动力市场高投入带来的未必高产出使很多艺术类毕业生“这山望着那山高”,导致频繁更换工作。
3、艺术类毕业生不同专业就业冷热不均,与市场结合紧密的应用类专业就业较好,而传统的美术学、音乐学等专业就业难。尽管受到金融危机的冲击,应用类的专业如艺术设计、工业设计、服装设计、音乐表演等专业在艺术类专业中就业率排在前列,而纯艺术类的如版画、油画、雕塑、美术学、音乐学等就业渠道狭窄,就业市场需求有限。
二、艺术类专业就业困难成因分析
1、艺术类考生生源质量以及高校培养学生质量下降最终导致艺术类毕业生就业困难。一方面由于艺术类专业的特殊性,高考录取相对纯文化考生容易,望子成龙的家长们为了孩子能稳妥考上大学,纷纷让孩子在初中甚至临近高考恶补“艺术”以应付高考;另一方面,高校为追逐经济利益在教学设备、师资水平、教学场地、后勤服务都跟不上的前提下,盲目开设艺术类专业,扩招艺术类学生,目前几乎每所高校都开设了艺术类相关专业,甚至连很多理工类院校也是如此。在此种背景下培养的艺术类人才很大一部分达不到激烈市场竞争的要求,导致就业困难。
2、艺术类专业就业市场供需失衡。高校扩招及“艺考热”培养出了大批艺术类大学生,而就业市场的吸纳能力有限,受到全球经融危机冲击后就业市场增长更加放缓,对口的工作岗位趋于饱和,就业市场长期处于买方市场的情况下,用人单位的要求却越来越高,要求更高学历、社会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更高的毕业生。目前的现实情况表明,艺术类专业毕业生供过于求的矛盾十分突出。
3、高校人才培养模式与市场需求脱节。目前,很多高校艺术类专业课程任然沿袭了多年以来的教学规划和课程设置,远远满足不了市场的需求,艺术应用类专业教学与生产实际脱节严重,学生毕业后要经过一段时间的社会实践才能适应岗位需要,很多用人单位宁可花高薪聘请拿来即可用的有经验的人员,而不愿花时
间培训将来还不一定是自己员工的大学生。而相对于纯艺术类专业诸如版画、油画、雕塑、书法、美术学、音乐学来说,其培养目标主要是师范类,就业范围相对较狭窄,而且市场需求也小,并不受用人单位青睐。
4、能力与就业期望存在差距,总的来说就是毕业生的获取工作岗位的能力与就业期望值之间的矛盾。这里指的能力是说艺术类毕业生的动手能力、社会实践能力、获取用人单位认同的综合能力。在上述背景下培养出来的艺术类毕业生质量在下降,而由于在校期间的高投入是的毕业生本人以及家长的就业期望值较其他专业更高,“眼高手低”的局面导致就业困难。
艺术类毕业生就业难的社会现实值得高校、教育主管部门、政府乃至整个社会的深思,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已经影响到了整个专业的招生情况,深入探讨艺术类毕业生就业难的原因,才能为艺术类专业的健康稳定发展提供保障。
参考文献:
[1].苏长青.艺术类大学生的心理特点分析[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 2001,(4).[2].李志强.对高校艺术类毕业生就业问题的思考[J].江苏高教,2009,(5).
第五篇:医学毕业生就业困难的原因分析及指导对策---
医学毕业生就业困难的原因分析及指导对策
姓名
(山东医专 医学基础部 临床医学专业 10级临床---班 学号:-------------)
摘要: 目的了解专科层次临床医学专业和临床医学专业(全科医学方向)学生的全科医师职业趋向,评价两个专业的课程和培养模式对学生职业选择的影响。方法采用结构式问卷调查临床医学专业学生、临床医学专业(全科医学方向)学生。随着高校的扩招, 医学毕业生也逐年增加, 就业形势日益严峻, 就业困难问题已经凸现。文章从社会、学校和学生个人三个方面, 对医学类毕业生就业情况进行了分析, 认为应当在社会大力支持、学校正确导向和学生积极配合的基础上, 完善社会就业体制, 加强对医学毕业生的就业指导, 注重医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 改变医学生就业观念,从而解决医学类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
关键词: 医学生就业观念能力培养
由于高校不断扩招, 从2004年起高校毕业生呈逐年递增之势, 2010年, 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规模将达630余万人。同样, 医学高等教育招生人数也以每年10%-50% 的速度增加, 2010 年医科专业毕业生有119万, 是继2009 年后第二个超百万毕业生的年头。虽有数据显示, 到2010年我国专业技术人才仍将出现供不应求的局面, 但根据专家预测, 我国在十一五期间大量需要的专业技术人才多集中在农业、工业、高端涉外行业等方面。由此可见, 医疗卫生行业人才需求的增长不明显, 同时由于医疗卫生事业区域性发展不平衡, 就业供需结构性矛盾突出, 医学生难以做到及时、充分、合理就业, 就业形势异常严峻。新形势下研究医学生的就业现状, 分析医学生就业难的深层原因,解决医学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 具有很好的现实意义的。
一、医学毕业生就业现状
(一)就业人数上升, 就业率日趋下降
由于高等医学院校连年扩大招生规模, 医学毕业生人数逐年增加, 就业形势异常严峻, 人才供需之间的天平严重失衡。目前, 各层次医学毕业生已由供不应求变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