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学习《教师的爱心点燃综合实践活动的火焰》内容有感
学习《教师的爱心点燃综合实践活动的火焰》内容有感
教育教学实践中,关爱学生是教师的天职,师爱是师生心灵沟通的桥梁。教师的爱要融化在学习和日常行为规范指导中,化为一股暖流,温暖学生的心灵,在学生的成长过程中,教师的爱是催化剂,能激发学生积极参与各项有益活动;教师的爱是春风化雨,能滋润学生的心田。学生的健康成长需要教师的关爱。
爱学生就应该要满足学生的兴趣爱好,尊重他们,让他们觉得自己是被尊重的,以此来激发他们学习知识的兴趣。这也正如托尔斯泰所说:“成功的教学,所需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参加学习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后我们也该怎么去激发他们的兴趣呢?学习改专题,我受益匪浅,知道了些许该怎样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方法策略。
1.提问题,创造情境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提出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去探究,让他们主动参与综合实践活动,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但在用问题创设活动情景时,要注意做到:在设置问题时,应力求新颖,引起学生的兴趣和注意力;问题的设置应由易到难,由简到繁,由已知到未知,层层推进,步步深入;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水平,由浅入深,由表及里,对复杂的问题化整为零,分散难点,逐步深入,每一问题都能使学生体会到智力活动的愉快,既给学生以成功的满足,又调动了学生的思维;问题的设置应疏密相间,给学生充分思考的时间和空间,给学生讨论的机会,学生一时回答不出的问题,教师要从不同角度去启发,去诱导。当学生对综合实践活动产生浓厚兴趣的时候,会使学生产生解决问题的冲动和欲望。他们的学习欲望强烈,实践活动中会感到轻松愉快, 从而有利于形成主动的正确的学习方法,不断体会“发现”与战胜困难获得成功的喜悦,孩子们的自信心也会越来越强。
2.看看谁更聪明等竞赛活动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小学生的优点包括:思维活跃且好动,有很强的好奇心而我们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以学生自主学习、直接体验和研究探索为主要学习方式,以培养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养成个性为基本目标的活动课程。其主导思想就是让学生主动参与教学,导入竞赛激发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氛围。另外,在竞赛法中还可以导入各种教学手段,能够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3.运用巧妙的语言艺术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语言是教学的特殊工具,教学工作主要是在语言交际的过程中实现的。熟练掌握儿童化的语言,是教师上好每一节课的关键所在,也是每一个小学教师的语言艺术最好的体现。教师语言的锤炼,不是一朝一夕的事,须靠长期的积累与实践。因此,作为小学教师,特别是新教师,必须尽量扩大知识面,丰富自己的知识,增进见识,提高洞悉事物的能力;提高语言修养,加强语言实践,平时多锻炼;教学时注意反馈调整,根据学生的反应调整音量、语调、节奏、表达等方法,经常总结经验教训,使教学语言日趋完善。
4、采取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
小组合作学习是综合实践活动的基本组织形式和主要活动方式。小组合作学习更能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主动参与的意识,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小组合作学习是同学之间互教互学、彼此之间交流信息的过程,也是互爱互助、情感交流、心理沟通的过程。在进行小组合作学习时,教师要教育学生学会尊
重别人,要认真聆听别人的发言;要教育学生成功的合作学习既要有统一的学习目标,又要心中有他人,有自我牺牲的精神,多为他人、集体着想;要教育学生要对自己的表现有信心,不自卑,要主动参与学习。教师还要精心设计问题、认真准备教具,尽量减少干扰因素,使它们能真正帮助学生学习。在分组时,应尽量做到科学合理,让他们取长补短。
第二篇:综合实践活动内容
综合实践活动主题方案主要包括哪些内容?
综合实践活动的产生既适应了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又适应了社会发展的需求。每一个学生的个性发展都具有独特性、具体性,每一个学生都有自己的需要、兴趣和特长,都有自己的认知方式和学习方式,综合实践活动为每一个学生个性的充分发展创造了空间。
(一)社会层面
当今社会迅猛发展,产生了一系列新的问题,如环境问题、道德问题、国际理解问题、信息科技问题等等,这些问题都具有跨学科的性质,综合实践活动为学生参与、探究、理解这些新的社会问题提供了机会。综合实践活动的产生既继承了我国早期基础教育的优秀传统,又体现了当前素质教育的内在要求。义务教育法颁布后推出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积极倡导活动课程,但是由于社会竞争机制的病态发展延伸影响到教育体制上的病态效应,即基本以应试教育为核心,忽略实践活动课程的重要性,加之没有与当地教育特点相适应的课程方案,使活动课程在实施中遇到许多问题。此次我校课程改革设立的综合实践活动方案是对活动课程的继承、发展与规范。当前举国上下积极推进以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素质教育,基础教育的课程体系亟待改革与创新,设置综合实践活动是应对这一需求的重要举措。
(二)学生层面
初中阶段学生身心发展基本成熟,同时可塑性强,是人生道路中第二次性格定型期。他们具有一定的抽象思维能力,思维活跃,具有强烈的探究欲望,不满足于对书本知识的简单地死记硬背,在知识和能力方面具有了一定的研究基础;初中生的生活空间不断扩大,对人生、对社会、对自我形成了初步认识。由于这代人生长环境的社会影响加之独生子女居多,其特点为:思路开阔,头脑聪明;专横跋扈,缺乏合作;家庭富有,缺少温情;自私自利,感情脆弱;盲目攀比,安于享受;目标模糊,缺少动力;环境优越,失去珍惜;思想浮躁,眼高手低;口出脏言,行为散漫;宠惯有加,缺憾不受;目无尊长,伦理丧失;养尊处优,懒惰成性。初中阶段是培养有责任感的生活、有创意的生活、有个性的生活方式的关键阶段,是人生观教育、价值观教育和思想品德教育的关键阶段;初中生不满足于单纯书本知识的学习,具有参与社会生活的愿望。拓展初中教学活动空间和活动内容,引导他们在生活中学习,在实践中学习,在应用中学习,主动地参与社会生活,并服务于社会,成为初中阶段学生身心发展的客观要求。初中阶段是我国九年义务教育的关键阶段,初中毕业生的素质状况,直接反映了我国国民的基本素质水准。我国的国情决定了一部分初中生,特别是农村初中生,毕业后便后直接面向社会生活的实际,参与社会生活和生产劳动。因此,加强培养初中学生的综合素质,是我国国情和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初中教育必须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克服片面的书本教育的弊端,引导初中生开展综合实践活动,培养他们的综合实践能力、创新精神和探究能力,以及社会责任感,以适应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和初中学生终身学习的需要。
综合实践活动是基于学生的直接经验、密切联系学生自身生活和社会生活、是各学科的延伸、体现对知识的综合运用的实践性课程,它是培养学生情感、态度、个人品质的活动平台,能够缓解师生矛盾,改变校园氛围,弥补管理不足,寓德教于活动中,使学生乐学、想学,激发其求知欲,将学生主观能动性发挥到各学科中去。在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中,综合实践活动具有自己独特的功能和价值。与其他课程相比,综合实践活动具有如下特性:
(一)实践性
综合实践活动以活动为主要开展形式,强调学生的亲身经历,要求学生积极参与到各项活动中去,在“做”、“考察”、“实验”、“探究”、“设计”、“创作”、“想象”、“反思”、“体验”等一系列活动中发现和解决问题、体验和感受生活,发展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二)开放性
综合实践活动面向每一个学生的个性发展,尊重每一个学生发展的特殊需要,其课程目标具有开放性。综合实践活动面向学生的整个生活世界,其课程内容具有开放性。综合实践活动强调富有个性的学习活动过程,关注学生在这一过程中获得的丰富多彩的学习体验和个性化的创造性表现,其学习活动方式与活动过程、评价与结果均具有开放性。
(三)自主性
综合实践活动尊重学生的兴趣、爱好,注重发挥学生的自主性。学生自己选择学习的目标、内容、方式及指导教师,自己决定活动结果呈现的形式,指导教师只对其进行必要的指导,不包揽学生的活动。
(四)生成性
综合实践活动是由师生双方在其活动展开过程中逐步建构生成的课程,而非根据预定目标预先设计的课程。随着实践活动的不断展开,学生的认识和体验不断深化,创造性的火花不断迸发,新的活动目标和活动主题将不断生成,综合实践活动的课程形态随之不断完善。
所以,综合实践课程的目标和主题是动态的,目的是唯一的。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开发与实施基于如下基本理念:
(一)坚持学生的自主选择和主动参与,发展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综合实践活动的开发与实施要以学生的直接经验或体验为基础,将学生的需要、动机和兴趣置于核心地位,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鼓励学生自主选择活动主题,积极开展活动,在活动中发展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二)面向学生完整的生活领域,为学生提供开放的个性发展空间
综合实践活动的开发与实施要克服当前基础教育课程脱离学生自身生活和社会生活的倾向,面向学生完整的生活领域,引领学生走向现实的社会生活,促进学生与生活的联系,为学生的个性发展提供开放的空间。
(三)注重学生的亲身体验和积极实践,促进学习方式的变革
综合实践活动的开发与实施强调学生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和勇于实践,注重学生在实践性学习活动过程中的感受和体验,要求学生超越单一的接受学习,亲身经历实践过程,体验实践活动,实现学习方式的变革。展信息素养、探究能力和创造精神。
综合实践活动是由国家设置、由地方和学校根据实际开发的课程领域。因此我校根据目前实际情况制定了适合我校特点的活动类型、内容和具体活动方案。
(一)组织线索
以学生为核心,主要围绕三条线索进行—— 1.学生与自然的关系。2.学生与他人和社会的关系。3.学生与自我的关系。
(二)内容范围:观测、考察、实验、探究 一个重心:学生都得到发展
两个板块:上半年----阳光春天;下半年----金色之秋 三个层次:研究性课题,应用性课题,科技普及知识与劳动意识培养以及道德教育
1.研究性课题学习。羚牛生活习性;野生动物饲养;板栗常温保鲜;家用砸核桃机械;墨水瓶包装改造;“赌文化”与“酒文化”的危害;林下种植项目探讨;植物防腐项目探究;橡子的综合利用;学生早恋问题讨论;“厌学”与“乐学”的探讨;矿产开发与环境保护的矛盾探讨;养殖与植被矛盾解决方式的探讨。2.应用性课题研究。子午古道调查以及文化沉淀挖掘;野生植物经济价值探求;奇石玩石根雕艺术学习;农村实用技术;标本制作基础;微生物对生活污水处理;西汉高速对当地经济的影响。
3.普及劳动与技术教育。建立劳动教室,实习工厂,主要针对农村的机电、种养殖相关实用技术的学习与经历,使学生获得积极劳动体验、形成良好技术素养为主的多方面发展为目标,且以操作性学习为特征的学习领域。它强调学生通过人与物的作用、人与人的互动来从事操作性学习,强调学生动手与动脑相结合。通过该领域使学生了解必要的通用技术和职业分工,形成初步的技术意识和技术实践能力。
信息技术教育。渗透信息技术教育,是综合实践活动有效实施的重要手段,而且是综合实践活动探究的重要内容。信息技术教育的目的在于帮助学生发展适应信息时代需要的信息素养。这既包括发展学生利用信息技术的意识和能力,还包括发展学生对浩如烟海的信息的反思和辨别能力,形成健康向上的信息伦理。
(三)选择原则
1.尊重每一个学生的兴趣、爱好与特长,设立爱好分组,打破班级,建立纵向体系,兴趣一致,形成氛围,互相探讨。
2.体现每一班级的特色,以课代表负责制方式结合班委会组织实施,突出重点。3.反映学生所在每一村镇社区的特色,分乡镇村组织课外活动单元,探求当地特色产业和发展项目。
4.合理利用教育资源,引导学生从日常生活中选取探究课题或问题
(四)综合实践活动与各学科领域的关系
第一,学科领域的知识可以在综合实践活动中延伸、综合、重组与提升;第二,综合实践活动中所发现的问题、所获得的知识技能可以在各学科领域的教学中拓展和加深;第三,在某些情况下,综合实践活动可与某些学科教学打通进行;第四,学生在活动过程中涉及到的学科知识会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官能动性反馈与各学科的学习中,从而产生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成绩。
综合实践活动是教师与学生合作开发与实施的。教师和学生既是活动方案的开发者,又是活动方案的实施者,通过实践形成初中生的问题意识、探究意识、参与意识、合作意识和实践意识与能力,在我校也许没有得到“急功近利”的成效,但是可以对学生的成长起到“授人以渔”的效果。有效实施综合实践活动需遵循下列原则:
(一)正确处理学生的自主选择、主动实践与教师的有效指导的关系
倡导学生对课题的自主选择和主动实践是实施综合实践活动的关键。第一,学生要形成问题意识,善于从日常生活中发现自己感兴趣的问题。第二,学生要善于选择自己感兴趣的课题。第三,在课题的展开阶段,可以采取多种多样的组织方式,主要包括:个人独立探究的方式;小组合作探究的方式;班级合作探究的方式;跨班级与跨年级同类小组合作探究的方式;学校合作探究的方式;跨学校合作探究的方式;跨地区、跨国界合作探究的方式等。第四,在课题的探究过程中要遵循“亲历实践、深度探究”的原则,倡导亲身体验的学习方法,引导学生对自己感兴趣的课题持续、深入地探究,防止浅尝辄止。教师要对学生的活动加以有效指导。在指导内容上,综合实践活动的指导在根本上是创设学生发现问题的情境,引导学生从问题情境中选择适合自己的探究课题,帮助学生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和探究方式。在指导方式上,综合实践活动倡导团体指导与协同教学。不能把综合实践活动的指导权只赋予某一学科的教师、或班主任、或专门从事综合实践活动指导的教师,而应通过有效的方式将所有教师的智慧集中起来,对综合实践活动进行协同指导。虑及我校教师科任重,为应试教育所累,如何协调这个矛盾,暂时没有好的方法,这需要政府、教育主管领导以及校委会和全体老师共同探究寻求解决方案,目前只能做到点燃学生的求知火花,激发其学习的动力,自动寻找课任老师得到帮助和指导。
总之,教师既不能“教”综合实践活动,也不能推卸指导的责任、放任学生,而应把自己的有效指导与鼓励学生自主选择、主动实践有机结合起来。
(二)恰当处理学校对综合实践活动的统筹规划与活动具体展开过程中的生成性目标、生成性主题的关系
综合实践活动要集中体现我校的特色,逐步完善“学校综合实践活动计划”、“年级综合实践活动计划”以及“班级综合实践活动计划”。随着活动过程的展开,学生在与教育情境的交互作用过程中会产生出新的目标、新的问题、新的价值观和新的对结果的设计,有效实施综合实践活动要求教师首先要认识到这些生成性目标与生成性主题产生的必然性,肯定其存在价值,并加以运用,从而将活动引向新的领域。对综合实践活动的统筹规划不能限制其生成性,而应当使其生成性发挥得更具方向感和更富有成效。
(三)课时集中使用与分散使用相结合
建议学校将课时安排成弹性课时制。即将每周的综合实践活动时间根据需要灵活安排,做到集中使用与分散使用相结合。例如,可以将每周的时间集中在一个单位时间使用,也可将几周的时间集中在一天使用,亦可根据需要将综合实践活动时间与某学科打通使用,等等。
(四)整合校内课程与校外课程
综合实践活动要打破班级、教室的框束,把校内课程与校外课程整合起来,把正规教育与非正规教育融合起来,按照学生乡镇村的地域差别、学生的爱好选择纵向分组进行,积极鼓励学生利用双休日、节假日等机会充分接触社会,开展综合实践活动。考虑到目前学生的安全因素和社会对学校老师安全责任的苛责,我校不可能大规模组织集体走向社会进行实践活动,所以以社区村组或者个人分散活动,回到学校集中研讨交流为主。
(五)以融合的方式设计和实施四个指定领域
以科技空间、子午漫步、标本制作、奇石异根四个项目为主题探究活动,进行研究性课题、应用性项目、普及型运用三个层次的融合,往复衔接。自编实用性教材作为学生课外读本,面向当地农村经济发展,对农村村民起到指导性作用。
(六)把信息技术、校本课程与综合实践活动的内容和实施过程有机整合起来
综合实践活动要把信息技术、校本课程有机地融入综合实践活动的内容与实施过程之中。首先,信息技术领域是综合实践活动的重要探究内容,要做到信息技术内容与校本课程、综合实践活动的其他内容有机整合。其次,在综合实践活动和校本课程的实施过程中要积极运用网络技术等信息技术手段,以拓展综合实践活动的时空范围、提升综合实践活动的实施水平。逐步建立“江口中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网站”,为学生进行跨国家、跨地区、跨学校、跨班级的合作探究开辟空间,为教师进行跨国家、跨地区、跨学校、跨班级的合作指导提供条件。再次,信息技术手段的设计与运用要致力于为学生创造反思性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情境和问题情境,防止陷入纯粹的技能训练。
(七)组织形式 1.小组活动
小组活动是综合实践活动最基本的组织形式。鼓励初中学生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开展综合实践活动。小组的构成由学生自己协商后确定,教师不过多介入他们的选择。小组成员的组成不限于班级内,为使实践与探究走向深入,允许并鼓励各班之间、不同年级之间、甚至不同学校、不同地域之间学生的组合。第一学期“金色之秋”先开展:动物标本、植物标本、矿藏探索、奇石收集、根雕艺术、农村机电、手工制作、科技发明、民间传奇故事收集整理等小组;第二学期“阳光春天”继续追加开展:书法、篆刻、模型、乐器、体育、盆景制作、子午古道文化调查及人文景观考察、食用菌种植技术探讨、手工藤编、农村经济发展探讨和野猪娃娃鱼养殖等小组,按照兴趣自主选择,分组进行,有些是第一学期的深入和延续,有的是新开小组,虑及精力和时间每人至多只能选三项。2.个人活动
个人活动的组织形式能够有利于发展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和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初中生已经具备了较强的社会活动能力,在综合实践活动的实施过程中,允许初中学生独立进行的活动,并完成活动任务。在学生个人完成活动后,应鼓励学生积极与他人进行交流与分享。
在综合实践活动的实施过程中,也可以根据实际需要,采取全班活动的组织形式。
(八)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时间分配
初中阶段的综合实践活动在时间安排上,以一个学期为单位,统筹安排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课时。每学期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课时是每周3课时(包含信息与校本),建议校委会将综合实践活动在实践上予以统筹安排,进行有效整合,克服课时分配过细造成课时资源浪费。综合实践活动的设计与实施,采取活动项目的方式实施。研究性学习每学期组织1-2个研究课题或项目,根据研究课题的难易程度,安排不同的课时;社区服务和社会实践每学期进行2-3次活动;劳动与技术教育可按集中或分散的方式,统筹安排课时。
综合实践活动要求新的评价理念与评价方式。它反对通过量化手段对学生进行分等划类的评价方式,主张采用“自我参照”标准,引导学生对自己在综合实践活动中的各种表现进行“自我反思性评价”,强调师生之间、学生同伴之间对彼此的个性化的表现进行评定、进行鉴赏。
第三篇:综合实践活动有感
综合实践活动有感
九(10)任雪莹
7月11日,一行四人——我,衡如悦,王缘,周白,张心怡和张博师在湖塘乐购展开了一次综合实践活动——“争创文明城市,做文明常州人”。在本次活动中,我们通过调查问卷,散发了文明卡等方式向人们宣传了文明的重要性。
从开始上网搜寻资料到整合活动成果,我们都在跟“文明”打交道。在广大人民群众中宣传,普及文明礼仪时,我们也在时刻经受着文明的考验。也学到了不少与人交流来往的一些知识,这着实也让我们“成长”了许多。部分市民已经深知建设文明城市的重要性,在各方面的感染下,潜移默化中在提高自身的文明素养与道德修养,做一个文明人。可尚有一小部分市民,不懂得文明行为规范的重要,在毁坏自身形象的同时,也在为这个城市的形象“抹黑”。这也令我们很担忧。活动中,我们深刻体会到,建设文明城市,不是个别领导的任务,而是全市民共同肩负的职责。只有每个人都从自我做起,从小事做起,时刻提醒自己要讲文明,心中有文明的意识,这光荣而艰巨的任务才有可能完成。
但在活动过程中,大家也亲眼目睹了许多不文明的现象,如:有许多人在红灯还亮着的时候就过马路;有的人吃完东西后随手乱扔垃圾;还有的人开着汽车在非机动车道上逆行„„
值得庆幸的是,大多数公民还是愿意改正这些不文明的陋习的。在看完我们的问卷,文明卡后,他们都表示要为常州建设文明城市贡献出自己的力量。
对于这次活动,我颇有感触。地球是人类的家园,是我们成长的地方,我们要像对待自己的家一样对待他。另外,在待人接物,为人处世时,我们也要做到文明用语,言行得体,做一个有教养的人,只有你先尊重别人,才能赢得别人的尊重。一个有教养的人不会盲目自大。而是胸怀宽广,讲礼貌懂礼节,不因为一己私利或一时冲动而去做不文明的事。一个有教养的人不一定要有很高的文化水平,但他一定是一个品德高尚的人。如果世界上的每个人都是有教养,讲文明的人,那世间的矛盾就会大大减少。
这次的综合实践活动,不仅锻炼了我们的实践合作能力,也无形中让我们对自己平时的一言一行有了压力。为了我们共同生存的家园,让我们携起手来,做一个文明的人,为建设文明城市贡献自己的一份力。
第四篇:中学生爱心综合实践活动案例
长郡芙蓉中学学生爱心综合实践活动案例
活动主题 奉献爱心
活动时间 2013年11月2日
参与人员 邓金昕、吴厚非、林效宇、张嘉夷、姚康琳、侯懿林、王佳妮等
活动地点 长沙市第二福利院
活动目的组织参观走访福利院活动,关爱弱势群体,奉献爱心
活动准备
与第二福利院联系沟通;确定参加的同学;确定去参观的交通工具;收集家中八成新的衣物及书籍;相机准备;
安全措施
家长开车陪同
活动过程
我们有了不少的收获,下面请听一听我们的汇报。
1、提前一天收集衣物及书籍;
2、学校门口集合;
3、统一出发;同学们在车上热烈的讨论如何与福利院的孩子们进行沟通交流,大家有的说讲笑话,有的说讲故事,有的说聊天,有的说谈论“英雄联盟”游戏;在车上同学们还开始准备要讲的故事和笑话。
4、到达福利院参观走访,捐助物品;长沙市第二福利院是集中供养智障人员的社会福利机构,现收养在院的对象有四百到五百人,以智障残疾人、肢体残疾人、轻度精神病患者、孤残儿童为主,还有一部分是“三无”的民政对象,都是一些弱势群体。这里的孩子们都是智力发育不全或者身体有残疾的,这里的孩子们很明显非常需要关爱,有一个10岁的脑瘫孩子,看上去就5岁左右的身体,见到我们,就张开双手要我们抱,抱着走了一会,我们把他放下,他又张开双手要另外一个人抱,而且不愿意我们放他下来,就想一直让我们抱着;走过儿童区,我们又参观了智障成人区,我们看到和我们“不太一样”的大人,或者行为举止古怪,或者……;这里的护理人员非常的辛苦,在这里照顾智障人员,不仅没有工作成就感,而且又累又脏,比如:刚刚叠得整整齐齐的被子马上就会被这些人弄乱,要反复不停的叠好;接待老师带我们参观了生活区、康复训练区、农场等地,在参观的同时,她告诉同学们,同学们现在都有远大的理想,也希望有同学长大后考虑社会义工,或者在自己的梦想实现之后,记住要关心关爱社会的弱势群体。
感受
参观完之后,同学们虽然之前准备的笑话啊,故事啊,“英雄联盟”游戏啊,都没有派上用场,但是大家感触颇深;孩子们觉得自己是多么的幸福与幸运,有健康的身体,有爸爸、妈妈在身边。家长觉得自己是多么的幸福与幸运,自己和孩子都有健康的身体,有着和睦、幸福的家庭;我们更应该珍惜眼前的生活。同时,我们也应该关注社会上这群弱小的群体,给与他们关爱。
第五篇: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培训学习交流内容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培训学习交流内容
(一)小学综合实践活动内容的开发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内容的开发应注意以下儿点:
1、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劳动技术教育、信息技术教育是小学3-6年级综合实践活动的主要领域.除此之外,班级活动、少先队活动、节日活动以及学校的某些传统活动等都可以与综合实践活动的主要领域结合开展。
2、小学3、4年级综合实践活动以“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劳动技术教育”、“信息技术教育”四大领域为依托,同时跨越四大领域的界线,迫求活动内容的综合性.各小学在课程内容的开发过程中应力图以综合主题的方式,将研究性学习渗透于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劳动技术教育、信息技术教育,或由社会实践与社区服务统摄研究性学习、劳动技术教育、信息技术教育,亦可从劳动技术教育、信息技术教育领域切入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实现四大领域课程内容的整合。
3、坚持生活性及现实指向性原则,重视体验和探究那些来自小学生现实生活并对小学生自身、家庭、学校及所在地区具有实际意义的活动及课题。
4、根据学校及所在地区的特点,充分开发与利用学校、社区和地方的课程资源.拓展综合实践活动实施的空间。
5、通过设计多样化的活动,提供学生多元自主的学习机会,满足小学生发展个人兴趣、专长的需要。
(二)综合实践活动内容的组织
3—6年级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内容围绕下列三个维度进行设计和组织.当然,并不排斥不同维皮之间交义、整合的课程内容,而且在各学校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内容的设计与组织中,这些内容是被充分鼓励和倡导的。
1、亲近与探索自然
自然维度的课程内容包括各学校结合周围的自然环境状况开展的财自然的体验、欣赏、学习、探索与衍动等一系列实践活动.这些活动旨在使小学生发展探究的兴趣,了解人与自然相互依存的关系,养成对自然负责任的态度和行为。
2、体验与融入社会
通过参观、访问、实际参与、探究等活动了解社会现象,了解臼己在社会中的角色与定位,体会自己与社会、与他人的关系,养成关注社会、服务社会的意识,发展服务社会的能力。
3、认识与完善自我通过畅想、感情、交流、体验、行动等活动.了解自己的能力、兴趣、情绪、价值观等个性品质,学习生活技能,养成自理、自律、自省的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