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苏教版四年级数学教案
教学过程:
一、口算练习
“想想做做”第5题。
学生在书上独立完成。
指名学生口答。统计准确率,帮有错的同学分析错误原因,订正。
讲解这些口算题目中大部分题目的特点。(乘数末尾有0)简单说说口算方法。
二、笔算练习
1、集体练习78×312
(1)如何简便地列竖式,注意数位对齐。
(2)怎样进行计算,先算什么,再算什么,最后怎样?
(3)把两次乘得的积相加,那么,两次乘得的积是多少?表示几个几?
2、自己练习,每一排一小题,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比赛。
34×321562×12345×34264×56
132×58567×1289×143245×23
学生独立完成,指名学生板演。
选2题让学生说说笔算的过程。
统计正确率,帮有错的同学分析错误原因,帮助订正。
三、解决问题
“想想做做”7—10
第7题
学生读题后试着独立解决。
指名回答,让学生说说是怎样想的。
通过交流,学生明确:速度×时间=路程。
第8题
读题后教师对“人均月收入”和“人均年收入”的含义略作解释。引导学生选择必要的信息独立解决问题。
第10题
学生读题看图了解题目所提供的信息及要解决的问题。帮助学生理解:“已卖出的”要按“每个16元”计算,而“剩下的”要按“每个13元计算”。学生独立完成。
指名学生回答,让学生说说解题思路。
四、思考题
学生尝试练习后教师讲解。
不对所有的学生作要求。
五、课堂作业
“想想做做”第6、9、10题。
第二篇:苏教一年级数学教案
一、课题:人教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 数一数 教案设计
二、教学内容:教材2-5页的内容
三、教学目标:
1、对1-10的认识,以及按顺序数数的方法。
2、通过数学活动,初步体会数学的乐趣
3、能够从场景图中抽象出数再用点子图表示数的过程,初步建立数感以及一一对应的思想
四、教学重难点:
1、学会数数的方法
2、用点子图表示数
五、教具:PPT,图片
六、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
师:同学们,你们会从1数到10吗?我们一起来拍手数数看!(教师引领学生按由慢到快的顺序进行)
师:数得真好!哪位同学愿意大声地清楚地数给大家听呢?(个别生数)真棒!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数一数”(揭示课题)
(二)活动开展
1、教授数字与数数方法
师:在数学王国里,要求同学们需要有一双会观察,能观察的眼睛,我们一起来看一看,这幅图画了些什么?(展示PPT)你们别急!先和同桌互相交流一下,说一说你们在图里面都看到了些什么?(让学生间互动,体会合作与参与所带来的数学乐趣)
师:谁来说给老师听呢?
师:你们说的真好,那老师要来提问了,你们仔细瞧瞧,看到了多少头大象?(1头,同时将学生说的用图片展示在黑板上)嗯!是的,我们用数字“1”来表示。
师:我看见秋千了,你们发现了没有?在哪里?有几个呢?你是怎么数的?谁来数数看!(请生到黑板上数一数)你数得真不错!揭示数字“2”,用相同方法揭示到4)
师:我也来数数看这些小朋友哈,123,总共3个小朋友!是吗?我数对了吗?(学生纠正,应该为5只)我怎么就漏数了呢?为了不遗漏,谁有什么好方法来数呀?(按顺序来数)我们可以按照从上往下,从左往右的顺序数!(板书)那好的,我们一起来数一数吧!还有没有同学有别的方法的?(引导学生说出我们可以数一个划去一个,或者作好记号)用类似方法教授6,7,8,9,10。
2、点子图
黑板上列有1-10十个数字,然后教师说:我们除了可以用数字来表示数的多少,还可以用图形来表示呢。比如说,1,我喜欢用一个点来表示,当然我也可以画一朵红花来表示1。在数学中,我们将这种一个对应一个的称为:一一对应。你呢?你想用什么图形来表示?请同学上黑板画一画,让其他同学在本子上画出如何表示2,3,4等。教师巡视检查
3、认读1-10
总体认读几遍,用卡片的形式呈现来读。
4、一起数一数教室里的实物
(三)归纳总结
师:这节课里你们都有什么收获?
(四)作业布置
回去数给父母听,再把我们不会数漏的方法告诉他们!
七、板书设计
课题:数一数
图片1:数字1抽象表示(小圆点和小红花等等)
图片2:数字2抽象表示(小圆点和小红花等等)
图片3:数字3抽象表示(小圆点和小红花等等)
图片4:数字4抽象表示(小圆点和小红花等等)
第三篇:苏教四年级语文教学计划
双桥中心学习二〇一八学年上学期 四年级(3)班语文教学计划
罗倩雯
语文是小学生学习其它学科的主要工具,是学生今后继续学习、从事各项工作以及日常生活的主要工具;语文是一门思想性很强的学科,对小学生的思想、情感有着深远的影响,本学期特拟订语文计划如下:
一、基本情况分析
本班大部分同学能积极、主动的学习,学习态度端正,有一个良好的班风,能自觉、独立地完成各科学习任务,在老师的辅导下有能力带动班上的学生学习。有十七名从海子小学转入的学生学习基本功较差,良好的学习习惯。在教学生基本的基础知识的同时,还要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积极进行家访,使教师与家长密切配合,让家长了解学生在校的学习情况,便于教师掌握学生的学习动机,对学生进行因材施教。同时,要通过组织各种活动,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帮助学生找回学习的信心使学生喜欢学习。对于学习优秀的同学,在学好各门功课的基础上,引导其读适合他们的儿童外读物,扩宽其知识面,使每个学生都得到不同程度的进步。
通过三年的教育,大部分同学能按照《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和《小学生守则》严格要求自己,自觉遵守纪律、团结同学、认真学习。有3名学生的行为不够良好些,教师得运用各种有效的教育方法和教学措施反复抓,抓反复,使其达到转变的目的。
二、奋斗目标
(1)熟悉拼读音节,掌握新课标要求的识字量,达到读准字音,认清字形,了解字义的目的。(2)使学生按要求会写简单的一段话。(3)加强书写训练,提高学生的书写水平。
(4)通过本学期的教学,使学生的平均成绩达到60分以上。
(5)重视课内教学与课外阅读相结合,使学生的阅读能力和思维能力有所提高。
(6)形成活泼、开朗、奋发向上、遵守纪律的班集体。
三、教材分析
(一)指导思想
本册教科书是根据《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编写的,力图全面体现素质教育的思想和新课程标准的精神。注意简化头绪,突出重点,加强整合;注重培养学生的美好首先情操和人文精神,倡导探究、自主、合作的学习方式,并根据学习语文的规律和儿童身心发展的需要,设计、编排了丰富多彩的语文实践活动,使学生在语文实践活动中提高语文素质,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和发展打下基础,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教材编排
全册教材由“培训良好的习惯(7)”与“课文”、“习作”和“练习”组成。每单元安排“课文”3—4篇,共24篇。每单元安排“习作”1篇,共7篇。每单元安排“练习”1个,共7个。
本册继续采用“识写分流”的办法安排生字。全册共安排生字338个,其中要求会写的为223个,另外的115个生字只要求认识。
凡是要求会写的字都在课文后面的田字格中一一列出;只要求认识的字则列在田字格上面的两条绿线内。课本最后按课次安排了生字表,以便复习、巩固。每课后面田字格中的红字供学生按笔顺描红。教材列出了常用的多音字,在其右上角加“*”以示区别。多音字仍然只在要求会写的生字出现其他读法时列出,但不计入生字总量。
每篇课文后面的作业题安排了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朗读、背诵、复述,旨在增加儿童规范化语言的积累。二是要求学生按笔顺描红,坚持好写字的基本功。三是读抄常用词语,有时练习造句,从而为今后的正确运用打下基础。此外,有的课文后面还提出一些拓展性问题,供学生思考和讨论。
全册教材共安排练习7个,每单元后面安排1个。练习以综合性为主,内容包括学用字词句、写字,读读背背,口语交际,学写毛笔字等既相对独立,又各自形成系列。
学用字词句方面,将汉语拼音,识字写字及词语句式等内容,通过综合练习,既能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又能促进使其语文能力的发展,还能让学生学得生动有趣,激发他们热爱祖国语文的情感。
朗读背诵方面,采用了两种形式,一是每单元安排8个成语或有积累价值的词语,在内容上有一定联系,又押韵上口,利于学生积累,增加文化底蕴;二是安排了短小精悍的阅读材料,帮助学生积累语言。这些阅读材料包括儿童诗、古诗、名言、谚语、春联等,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又多为韵文,学生喜欢识记。
写字方面,继续强调按照规范严格练字。写字内容按汉字的常见杜绝形式归类集中,让学生在练习中自己去体会、揣摩汉字的结构规律。
口语交际方面,安排了“学会感谢”、“向爸爸妈妈介绍朋友”、“学会赞美”、“根据漫画编故事”……内容,让学生模拟一定的生活场景说话,有的则先说一说再写下来,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与写作能力。
四、教学目标
1、学习习惯。(1)继续掌握正确的读写姿势,并养成习惯;养成爱惜学习用品的习惯。(2)继续掌握正确的朗读方法,培养朗读的饿兴趣,养成良好的朗读、背诵的习惯。
(3)继续培养课外阅读的兴趣,养成勤查字典的习惯。
(4)继续培养专心听别人讲话的习惯;能够当众说话,声音响亮,态度大方;养成爱护学习用品的习惯。
(5)继续学习和掌握写钢笔字和毛笔字的正确姿势和方法,学习正确使用和保管毛笔,并养成习惯。
(6)学习预习和复习的方法,并养成习惯;继续学习和掌握写毛笔字的正确姿势和方法。
(7)能够有选择地阅读课外书籍,培养读书做记号留心观察事物的习惯.2、汉语拼音。
继续巩固汉语拼音,利用汉语拼音帮助识字、阅读、学习普通话。
3、识字写字。
(1)准确认读338个生字。
(2)能按笔顺正确默写生字223个,并能按字的结构把字写端正、写匀称。(3)继续练习用钢笔写字,写得正确、端正、整洁、“入体”。(4)练习写毛笔字,写得端正,纸面干净。
4、口语交际。
(1)能认真听别人讲话,听懂别人说得一段话或一件简单的事,能转述其基本内容,能讲述课文所写的故事。
(2)能在看图或观察事物后,用普通话说几句意思完整、连贯的话。(3)能就所听所读的内容,用普通话回答问题,做到语句完整,意思连贯。(4)能当众说话,愿意与别人进行口语交际,做到语句比较通顺,态度大方,有礼貌。
5、阅读。
(1)继续学习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背诵指定的课文,能复述课文,会分角色朗读课文。
(2)继续学习默读课文,能不出声,不指读,一边读一边想。(3)能联系语言环境和生活实际,理解常用词语的意思。
(4)能凭借语言文字理解课文内容,想像课文所描绘的情境,知道课文的大意。
(5)学习按要求预习课文。能借助查字典学习生字词,初读课文,提出问题。
(6)能阅读程度适合的少年儿童读物,了解主要内容。
6、习作。
(1)留心周围的事物,乐于书面表达交流。
(2)能把自己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做过的写明白。
(3)学会写“留言条”、“请假条”、学写书信、养成乐于写日记的好习惯。(4)能够使用逗号、逗号、问号和感叹号,初步学习冒号、引号。
(5)养成留心观察周围的事物,抓住事物的特点,并能适当、合理展开想象。做到语句通顺,感情真实,思想健康.五、教学重点
1、复习汉语拼音,熟练地拼读音节;
2、培养认真写钢笔字、毛笔字的习惯。能按笔顺正确书写,默写生字248个,能按字的结构特点把字写端正,写匀称。
3、继续学习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背诵指定的课文;能复述课文;会分角色朗读课文。能联系语言环境和生活实际,理解常用词语的意思。能凭借语言文字理解课文内容,想象课文所描绘的情境,知道课文的大意。
4、培养认真写钢笔字、毛笔字的习惯。
5、能认真听别人讲话,听懂别人说的一段话或一件简单的事。能在看图或观察事物后,用普通话几句意思完整,连贯的话;能就听听所读的内容,用普通话回答问题,做到语句完整。愿意与别人进行口语交际,态度大方,有礼貌。
6、会写简单的一段话或一件事。
六、教学难点
1、复习汉语拼音,熟练地拼读音节;
2、能联系课文和生活实际理解常用词语和句子的意思。
3、能看图说一段完整的话或几段连贯的话。
七、教学措施
1、认真备课、上课,按时完成教学任务,杜绝无教案上课;
2、认真批改、作业、试卷,及时了解学生对知识的反馈,查缺补漏,做好相关的记录;
3、重视学生对拼音、字、词、句的训练,作业突出知识的重点,题型新颖,形式多样;
4、善于开发各种课程资源,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多关心、热爱、辅导学生;
5、经常与学生、家长、教师保持联系,了解学生的学习态度和方法;
6、成立学习辅导小组;
7、举行语文知识竞赛和交流活动。
2018年9月4日
第四篇:四年级苏教美术教案
四年级苏教美术教案
课题:魔幻的颜色 教学目的:
1、让学生初步了解三原色的知识。苏教美术教案
2、在三原色的相互流动中,观察色彩的变化。
3、训练学生的调色、用色的能力。苏教美术教案 教学重点:
1、引导学生观察三原色在相互流动中的色彩变化。
2、引导学生进行色彩的调和、搭配。苏教美术教案
3、培养学生爱色彩、善于动手、善于观察、善于动脑的能力。教学难点:
1、组织学生动手实践。
2、在实践中引导学生观察色彩的变化。
3、水粉、水彩的调色技巧。教学工具、材料:
1、水粉、水彩颜料。
2、调色盘、笔。
3、装水的杯子。
4、教学挂图。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导入新课苏教美术教案
1、教师从生活中入手,引导学生谈谈自己所认识的色彩。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并在学生中进行交流、探讨、加深学生对颜色的印象。为教师讲解色彩知识做好准备。苏教美术教案
2、从学生的发言、交流中,教师进行补充、归纳讲解,并出示课题——“魔幻的颜色”。
二、实践授新
1、老师用透明的杯子,分别装进调好的三原色的色水,然后现场分别进行混合实验:“红+兰=?”“红+黄=?”“黄+兰=?”,并引导学生进行观察,发现色彩有何变化?鼓励学生发言、交流,加深学生对色彩变化的实践过程印象。
2、接着老师出示教学挂图,并进行讲解——什么是三原色?为什么叫三原色以及三原色调色的色彩变化规律等原色的知识。
三、示范,并布置作业。
1、老师在黑板上的白纸上面用大排笔涂上相互重叠的三原色。引导学生观察色彩的变化,以及老师在用、调、涂色的一般规律。引导学生注意水粉、水彩不同性能。不同的调色方法,并注意好环境卫生。
2、要求学生用水粉或水彩画或用色水流动的方法完成一幅魔幻的颜色图。
四、老师巡回指导
1、鼓励学生大胆用色。
2、鼓励学生大胆尝试不同的表现手法。
3、注意卫生。
五、作业展示
1、学生自评。
2、老师归纳讲解,巩固三原色的知识。今天我值日
学习领域:造型、表现 课时:1课时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回忆、观察在学校、班级值日时的情景。
2、掌握值日时人物的各种动态变化,通过绘画表现值日的情景。
3、提高学生的观察力、记忆力和创作能力,培养学生做事的责任感。教学重点:
掌握值日时人物的各种动物动态变化,通过绘画表现值日的情景。教学难点:
能否通过回忆、观察,画出人物的基本动作。教具准备:
师:关于学生值日的有关资料,小朋友画的作品等制成的课件,颜料等。生:水彩笔、蜡笔、颜料、绘画纸等。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稳定学生秩序,让学生自查用具的准备情况。
二、引导阶段
1、激发兴趣,导入新课(通过一段录象引入新内容)
(1)师:小朋友们,你们在学校、班级中做过值日吗?
师:那好,今天我们也来看看小朋友在学校和班级中是怎么做值日的?(放映值日片段)(2)让学生发表自己的感受。
(3)引导学生分析:通过观看录象,请你说说你都做过哪些值日?(学校里的督导员,班级中的值日生。)值日时应做些什么事?(提示无论做什么事都应尽心尽力去完成,要有责任心)
(4)引入课题:今天我们就用绘画形式,表现在学校、班级值日的情景。板书课题:
8、今天我值日
三、发展阶段:
1、引导学生观察。
(1)、师:值日的方式多种多样,你想怎样表现值日情景?(学生分析讨论)(2)、师:哪些小朋友愿意上来做做值日时的各种动作? 教师提示:(1)请小朋友仔细观察做值日时的各种动态。
2、引导学生交流讨论:怎样用绘画形式表现值日情景?
(1)欣赏同龄人及艺术家的作品,启发学生想象。(出示电脑课件)
教师提示:你能用基本形概括出值日动作吗?你能说一说怎么做值日可以提高工作的质量和效率吗?你能认一认它是用哪一种材料画的吗?(从夸张变形、色彩搭配、构图饱满等方面引导学生想象。)
3、学生创作作业,教师辅导。辅导要点:
1、倡导学生在作业中的创新意识,对学生的创新画法给予表扬,及时鼓励好的作业。
2、组织画面时,只要表现值日时的一个情景,主要抓住人物的动作特征来画。
四、展示作业
1、个人分析画的内容,画面好在哪里?
2、同学互评,找出你最喜欢的一幅作业,说一说它的优点?在你喜欢的作业上合适的位置贴上一个大星星。
3、教师简评。
五、拓展
教师展示不同材料、不同形式的作品。请学生欣赏。
六、课堂小结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新颖的电脑
一、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利用易找到的材料,设计制作一个造型新颖的电脑模型。2.指导学生采用绘制、剪贴等方法对电脑模型进行简单的装饰。3.引导学生通过创意和制作感受美术活动的乐趣和成功的喜悦。
二、教学重点:引导学生大胆想象并采用与众不同的创意与造型。
三、教学难点:引导学生将绘画与其他造型方法结合,共同运用于电脑模型的装饰美化。
四、教学准备:纸盒、彩色纸、彩泥等材料,铅笔、彩笔、剪刀、胶水等到工具。
五、教学过程:
1.通过图片简介电脑的产生和发展。2.鼓励学生让它变模样,揭示课题。
3.展示一些造型新颖的电脑模型作业,激发学生的兴趣。
4.引导并指生说造型特点,“它是什么样形状的,它象什么,这个电脑模型是运用什么方法设计的。”“这个模型是怎么设计出来的”
5.引导并指生说装饰形式,“它采用哪些装饰形式,仅仅用绘画的形式?”“将绘画与纸工或其他方法结合起来表现效果怎么样呢?”
6.师演示说明一种电脑模型的设计思路、具体制作方法与步骤。
7.学生讨论,A、“我们还有其它方法吗?”B、“还可以把电脑模型设计成什么样子?哪些东西能变成我们的设计资料。”C、“用什么材料什么形式来表现适合?” 引导学生认识到把生活中常见的人物、五官、字母、建筑、动物、植物及各种自然物,通过适合的方法运用适合的材料适合的表现形式做成新颖的电脑模型。
8.交流想法,“我想用什么材料什么方法设计什么样的电脑,它有什么特点。”
9.学生创作,要求学生想方设法突破示范作业的设计思路和造型特点,还要改变单纯用绘画装饰的形式,用多种方法结合起来表现。
10.作品展评,展示作业在教室里,互相欣赏评价。分小组评出电脑模型设计奖,制作精美奖,装饰美观奖,综合创作奖。
11.收拾与整理,督促学生收拾工具和材料,整理桌面、地面,保持教室的整洁。12.课后拓展,让学生回家改进电脑模型的设计创意,并进一步制作得更精细完美。
第五篇:四年级数学教案
一、四则混合运算
第一课时:四则混合运算
教学内容
教材第1~2页例
1、例2,课堂活动第1~2题,练习一第1~3题。教学目标 1能正确进行三步计算的四则混合运算。
2的四则混合运算顺序。
教学重点
经历探索三步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并掌握这个运算顺序。教具、学具准备 投影仪(小黑板)教学过程
一、板题示标
1、板书课题,出示目标。(同上)
2、过渡:目标明确了,要达到这节课的学习目标,靠大家自学,怎样自学呢?请看自学指导。
二、自学指导
认真看课本1—2页的例
1、例2,看图、看文字,重点看黄色框里的内容,并将笔算过程补充完整。思考:
(1)、例一中要求还剩多少个没做,要先求什么?而要求7天一共做了多少个,又要先求什么?该怎么求?
(2)、在没有括号的混合运算算式里,如果既有乘除法,又有加减法,该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3)、在没有括号的混合运算算式里,如果只有乘除法,或只有加减法,该怎么算?(4)小括号有什么作用?
(5)、在有括号的混合运算算式里,该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过渡:下面自学开始,6分钟后,比谁能做对检测题。
三、先学
(一)看一看
生认真看书,师巡视并督促每个学生自学。(要保证每个学生看够6分钟,学生可以看看、想想,如果学生看完,可以重复)
(二)做一做
过渡:同学们看完了吗?看完的同学请举手。好,下面就来考考大家。
1、请两名(最差的同学)来上讲台板演课堂活动第1题,请一名(最差的同学)来上讲台板演课堂活动第2题,其余同学做在练习本上。
讲述:要比谁做得又对又快,比谁字体工整、坐姿端正。
2、学生独立完成,师巡视搜集学生中的错误,不随意辅导。
四、后教
(一)更正
讲述:做完的同学,请认真看黑板上的练习,发现错了的请举手。点名让学生上台更正。(中等生)提示:用红色粉笔改,哪儿错了,先划一下,再在旁边改,不要擦去原来的。
(二)讨论(议一议)
过渡:到底谁对呢?下面请大家讨论还要说出为什么。
1、师问:
(1)同学们认真看这些题,认为对的请举手;(2)有不同意见的请举手,并说明理由。
五、全课小结
同学们,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引导学生总结。(例1中的数量关系和四则运算顺序)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见板书设计)
六、当堂训练
过渡:下面,大家就运用新知识来做作业吧,有信心做全对、字写端正的同学请举手。作业:完成练习一第1~3题。
七、板书设计
四则混合运算
(1)先算乘除,再算加减。有括号的要先算括号里面的,再算括号外面的。(2)如果只有乘除法,或只有加减法,该从左往右依次算。
八、教后反思:
第二课时:四则混合运算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6页例
3、例4及相关练习。教学目标 1混合运算在生活中的应用,体会学习混合运算的价值。
2括号或中括号的混合运算题。
3教学重、难点
理解并掌握含两个小括号或中括号的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教具、学具准备 投影仪(小黑板)教学过程
一、板题示标
1、昨天我们学习了四则运算的运算顺序,大家还记得吗?(出示昨天的板书,让学生齐读。)
2、这节课我们继续研究有括号的四则混合运算。板书课题,出示目标。
3、过渡:目标明确了,要达到这节课的学习目标,靠大家自学,怎样自学呢?请看自学指导。
二、自学指导
认真看课本第6页例
3、例4,看图、看文字,观察计算过程,重点看黄色框里的内容。认真思考:
(1)工程问题中的数量关系是怎样的?要求合作时间必须知道什么条件?(2)、含两个小括号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是怎样的?
(3)、中括号有什么作用?有中括号的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是怎样的? 过渡:下面自学开始,6分钟后,比谁能做对检测题。
三、先学
(一)看一看
生认真看书,师巡视并督促每个学生自学。(要保证每个学生看够6分钟,学生可以看看、想想,如果学生看完,可以重复)的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并能正确计算含两个小
(二)做一做
过渡:同学们看完了吗?看完的同学请举手。好,下面就来考考大家。
1、请两名(最差的同学)来上讲台板演课堂活动第1题,其余同学将课堂活动1—3题做在练习本上。
讲述:要比谁做得又对又快,比谁字体工整、坐姿端正。
2、学生独立完成,师巡视搜集学生中的错误,不随意辅导。
四、后教
(一)更正
讲述:做完的同学,请认真看黑板上的练习,发现错了的请举手。点名让学生上台更正。(中等生)提示:用红色粉笔改,哪儿错了,先划一下,再在旁边改,不要擦去原来的。
(二)讨论(议一议)
过渡:到底谁对呢?下面请大家讨论还要说出为什么。
1、师问:
(1)同学们认真看这黑板上的这些题,认为对的请举手;(2)有不同意见的请举手,并说明理由。
(3)请同学回答课堂活动3题,并追部理由。(从被除数、除数的变化方面谈)
五、全课小结
同学们,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引导学生总结。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见板书设计)
六、当堂训练
过渡:下面,大家就运用新知识来做作业吧,有信心做全对、字写端正的同学请举手。作业:完成练习一第1~2题。
七、板书设计
四则混合运算
(1)有两个小括号的算式,要一起先算出两个小括号的结果,再进行括号外面的计算。(2)中括号同小括号一样,能起到改变运算顺序的作用。
(3)计算有中括号的算式,要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再算中括号里面的,最后算括号外面的。
八、教后反思:
二、乘除法的关系和运算定律
第一课时:乘除法的关系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11~13页例1~2,课堂活动第1~2题以及练习三第1~5题。教学目标 12验,培养学生的比较、归纳概括能力。
3教学重点
在计算和解决问题的情景中探索乘除法的互逆关系和乘除法各部分间的关系。教学过程
一、板题示标
1、以前我们学习了加、减法各部分的关系,大家还记得吗?(出示加、减法各部分的关系,让学生齐读。)
2、这节课我们一起来研究乘除法的关系
3、过渡:目标明确了,要达到这节课的学习目标,靠大家自学,怎样自学呢?请看自学指导。
二、自学指导
认真看课本第,看第11 ~15页例1~2,图、看文字,认真比较,重点看黄色框里的内容。
认真思考:
(1)说说每个数所表示的意思和每个算式解决的问题(2)认真观察算式,看乘除法各部分间有什么关系?
(3)、在有余数的除法里,被除数与商,除数,余数之间有什么关系?(4)“0”能作除数吗?(根据乘、除法之间的关系来说明)过渡:下面自学开始,6分钟后,比谁能做对检测题。
三、先学
(一)看一看
生认真看书,师巡视并督促每个学生自学。(要保证每个学生看够6分钟,学生可以看
进行验算和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看、想想,如果学生看完,可以重复)
(二)做一做
过渡:同学们看完了吗?看完的同学请举手。好,下面就来考考大家。
1、请两名(最差的同学)来上讲台板演课堂活动第2题,其余同学做在练习本上。讲述:要比谁做得又对又快,比谁字体工整、坐姿端正。
2、学生独立完成,师巡视搜集学生中的错误,不随意辅导。
四、后教
(一)更正
讲述:做完的同学,请认真看黑板上的练习,发现错了的请举手。点名让学生上台更正。(中等生)提示:用红色粉笔改,哪儿错了,先划一下,再在旁边改,不要擦去原来的。
(二)讨论(议一议)
过渡:到底谁对呢?下面请大家讨论还要说出为什么。
1、师问:
(1)同学们认真看这黑板上的这些题,认为对的请举手;(2)有不同意见的请举手,并说明理由。
(3)请同学完成课堂活动1题,(三个同学为一小组)
五、全课小结
同学们,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引导学生总结。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见板书设计)
六、当堂训练
过渡:下面,大家就运用新知识来做作业吧,有信心做全对、字写端正的同学请举手。作业:完成练习三第1~5题。
七、板书设计
乘除法的关系
因数×因数=积
一个因数=积÷另一个因数
被除数÷除数=商 除数=被除数÷商
被除数=商×除数
已知两个因数的积与其中的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用除法。除法是乘法的逆运算。
八、教后反思:
第二课时:整 除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13页例3,第14页课堂活动中第3题以及练习三第6~12题。教学目标 12教学重、难点
经历从除法中整理出“整除”的过程,能判断简单的整除问题。教学过程
一、板题示标
1、板书课题,出示目标。(同上)
2、过渡:目标明确了,要达到这节课的学习目标,靠大家自学,怎样自学呢?请看自学指导。
二、自学指导
认真看课本第,看第13页例3,看图、看文字,认真比较,重点看黄色框里的内容。认真思考:
(1)说说整数除以整数计算结果有哪两类?(2)认真观察,想想整除有什么特点?(3)注意分清是谁能被谁整除。
(3)、在有余数的除法里,余数与除数之间有什么关系? 过渡:下面自学开始,6分钟后,比谁能做对检测题。
三、先学
(一)看一看
生认真看书,师巡视并督促每个学生自学。(要保证每个学生看够6分钟,学生可以看看、想想,如果学生看完,可以重复)
(二)做一做
过渡:同学们看完了吗?看完的同学请举手。好,下面就来考考大家。
1、请两名(最差的同学)来上讲台板演14页的“说一说”及课堂活动第3题,其余同学做在练习本上。
讲述:要比谁做得又对又快,比谁字体工整、坐姿端正。(老师先将题写在小黑板上,7 让学生直接填空)
2、学生独立完成,师巡视搜集学生中的错误,不随意辅导。
四、后教
(一)更正
讲述:做完的同学,请认真看黑板上的练习,发现错了的请举手。点名让学生上台更正。(中等生)提示:用红色粉笔改,哪儿错了,先划一下,再在旁边改,不要擦去原来的。
(二)讨论(议一议)
过渡:到底谁对呢?下面请大家讨论还要说出为什么。
1、师问:同学们认真看这黑板上的“说一说”这些题(1)认为对的请举手;
(2)有不同意见的请举手,并说明理由。(3)整除有什么特点?
2、请同学们看课堂活动3题,(1)认为对的请举手;
(2)有不同意见的请举手,并说明理由。(3)谁能被谁整除中,谁是被除数?谁是除数?
五、全课小结
同学们,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引导学生总结。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见板书设计)
六、当堂训练
过渡:下面,大家就运用新知识来做作业吧,有信心做全对、字写端正的同学请举手。作业:完成练习三第6~12题。
七、板书设计
整
除
一个整数除以另一个不为0的整数,如果商是整数,而没有余数,我们就说一个数能被另一个数整除。如6÷2 = 3,因为6、2、3都是整数,而没有余数,我们就说:6能被2整除,或2能整除6。整除只是除的一种。
八、教后反思:
第三课时:乘法交换律、结合律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17~18页例1~2,练习四第1题。教学目标 123 经历在计算和解决问题的具体情景中探索发现乘法交换律、结合律的过程。理解并掌握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初步能用这两个运算律解释计算的理由。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培养学生自主探索数学知识和应用数学知识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在具体情景中探索发现乘法交换律、乘法结合律。教学过程
一、板题示标
1、我们以前探讨过加法交换律、加法结合律,大家还记得吗?请大家齐背一下。
2、板书课题,出示目标。(同上)
3、过渡:目标明确了,要达到这节课的学习目标,靠大家自学,怎样自学呢?请看自学指导。
二、自学指导
认真看课本第,看第17~18页例1~2,看图、看文字,认真比较各算式,重点理解乘法交换律、结合律。
认真思考:
(1)什么是乘法交换律?乘法交换律用字母怎么表示?(2)什么是乘法结合律?乘法结合律用字母怎么表示? 过渡:下面自学开始,6分钟后,比谁能做对检测题。
三、先学
(一)看一看
生认真看书,师巡视并督促每个学生自学。(要保证每个学生看够6分钟,学生可以看看、想想,如果学生看完,可以重复)
(二)记一记
过渡:同学们看完了吗?看完的同学请举手。好,下面就来大家来比一比,看谁先将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准硧地背下来。
1、每次请一名(最差的同学)来上讲台背,其余同学认真听并找出错误。讲述:要比谁专心、坐姿端正。
2、如果有错误,请学生说明错在哪里?
3、会背的齐背,不会的看书齐读三遍。
(三)做一做
过渡:学习了乘法交换律、结合律,下面就来考考大家。
1、请两名(最差的同学)来上讲台板演练习四第1题,其余同学做在练习本上。讲述:要比谁做得又对又快,比谁字体工整、坐姿端正。(老师先将题写在小黑板上,让学生直接填空)
2、学生独立完成,师巡视搜集学生中的错误,不随意辅导
四、后教
(一)更正
讲述:做完的同学,请认真看黑板上的练习,发现错了的请举手。点名让学生上台更正。(中等生)提示:用红色粉笔改,哪儿错了,先划一下,再在旁边改,不要擦去原来的。
(二)讨论(议一议)
过渡:到底谁对呢?下面请大家讨论还要说出为什么。(1)认为对的请举手;
(2)有不同意见的请举手,并说明理由。
五、全课小结
同学们,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引导学生总结。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见板书设计)
六、当堂训练
过渡:下面,大家就运用新知识来做作业吧,有信心做全对、字写端正的同学请举手。作业:完成练习册练习三第()题。
七、板书设计
乘法交换律、结合律
乘法交换律:两个因数交换位置,积不变。
a×b = b×a 乘法结合律:三个数相乘,先乘前两个数或先乘后两个数,乘积不变。
(a×b)×c = a×(b×c)
八、教后反思:
第四课时:应用乘法交换律、结合律进行简便计算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19~21页例3,课堂活动第1~2题和练习四第2~6题和思考题。教学目标
⒈进一步理解并掌握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并能运用这两个运算律进行简便计算。⒉培养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⒊让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经历克服学习困难的过程,体验数学学习的成就感。教学重、难点
灵活运用乘法交换律和乘法结合律进行简便计算。教学过程
一、板题示标
1、我们上次探讨了乘法法交换律、结合律,大家还记得吗?请大家齐背一下。(用文字叙述和字母表示)
2、板书课题,出示目标。(同上)
3、过渡:目标明确了,要达到这节课的学习目标,靠大家自学,怎样自学呢?请看自学指导。
二、自学指导
认真看课本第,看第19页例3,看图、看文字,认真比较各算式,重点理解乘法交换律、结合律的巧用。
认真思考:
(1)观察每个算式中的因数之间有什么特点?可以运用运算律进行简便计算吗?(2)运用乘法运算律进行简便计算,它的核心是什么? 过渡:下面自学开始,6分钟后,比谁能做对检测题。
三、先学
(一)看一看
生认真看书,师巡视并督促每个学生自学。(要保证每个学生看够6分钟,学生可以看看、想想,如果学生看完,可以重复)
(二)做一做 过渡:学习了乘法交换律、结合律,下面就来考考大家。
1、请三名(最差的同学)来上讲台板演19页试一试,其余同学做在练习本上。讲述:要比谁做得又对又快,比谁字体工整、坐姿端正。
2、学生独立完成,师巡视搜集学生中的错误,不随意辅导
四、后教
(一)更正
讲述:做完的同学,请认真看黑板上的练习,发现错了的请举手。点名让学生上台更正。(中等生)提示:用红色粉笔改,哪儿错了,先划一下,再在旁边改,不要擦去原来的。
(二)讨论(议一议)
过渡:到底谁对呢?下面请大家讨论还要说出为什么。(1)认为对的请举手;
(2)有不同意见的请举手,并说明理由。
五、全课小结
同学们,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引导学生总结。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见板书设计)
六、当堂训练
过渡:下面,大家就运用新知识来做作业吧,有信心做全对、字写端正的同学请举手。作业1:课堂活动第1~2题。
作业2:练习四第2~6题和思考题。(备选用)
七、板书设计
应用乘法交换律、结合律进行简便计
运用乘法运算律进行简便计算,它的核心就是“凑整”。往往可以把两个或几个数结合在一起乘起来得到整
十、整百„„有时还可能需要把一个数分解成两个数,再与另外的数结合相乘得到整十数、整百数„„总之使计算变得简单。
八、教后反思:
第五课时: 乘法分配律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22页例4,课堂活动第1~2题和练习五第1题。教学目标 123概括能力。
教学重、难点
探索发现乘法分配律,理解并能运用乘法运算律进行简便计算;对乘法分配律进行正向和逆向的理解。
教学过程
一、板题示标
1、板书课题,出示目标。(同上)
2、过渡:目标明确了,要达到这节课的学习目标,靠大家自学,怎样自学呢?请看自学指导。
二、自学指导
认真看课本第,看第22页例4,看图、看文字,认真比较计算过程,认真思考:(1)你从情景图中获取了哪些数学信息?要解决“养鸡场共有多少只鸡?”该怎样列式计算?
(2)比较每排的两个算式有什么关系?每排的两个算式的计算结果相等吗?(3)比较两种解法,发现两种解法的相同点和不同点。(4)带着自己的猜想,完成22页的算一算,议一议 过渡:下面自学开始,6分钟后,比谁能做对检测题。
三、先学
(一)看一看
生认真看书,师巡视并督促每个学生自学。(要保证每个学生看够6分钟,学生可以看看、想想,如果学生看完,可以重复)
(二)记一记
过渡:同学们看完了吗?看完的同学请举手。好,下面就来大家来比一比,看谁先将乘法分配律准硧地记下来。
1、每次请一名(最差的同学)来上讲台背,其余同学认真听并找出错误。
探索、讲述:要比谁专心、坐姿端正。
2、如果有错误,请学生说明错在哪里?
3、会背的齐背,不会的看书齐读三遍。
(三)做一做
过渡:学习了乘法分配律,下面就来考考大家。
1、请三名(最差的同学)来上讲台板演课堂活动1—2,其余同学做在练习本上。(老师先将2题写在黑板上)
讲述:要比谁做得又对又快,比谁字体工整、坐姿端正。
2、学生独立完成,师巡视搜集学生中的错误,不随意辅导
四、后教
(一)更正
讲述:做完的同学,请认真看黑板上的练习,发现错了的请举手。点名让学生上台更正。(中等生)提示:用红色粉笔改,哪儿错了,先划一下,再在旁边改,不要擦去原来的。
(二)讨论(议一议)
过渡:到底谁对呢?下面请大家讨论还要说出为什么。(1)认为对的请举手;
(2)有不同意见的请举手,并说明理由。
五、全课小结
同学们,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引导学生总结。
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见板书设计)(再将分配律齐读几遍)
六、当堂训练
过渡:下面,大家就运用新知识来做作业吧,有信心做全对、字写端正的同学请举手。作业:练习五第1题。
七、板书设计
乘 法 分 配 律
两个数的和与一个数相乘,可以把这两个数分别与这个数相乘,再将两个积相加,这叫乘法分配律。
(a+b)×c=a×c+b×c
八、教后反思:
第六课时:用乘法运算律进行简便计算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23页例5,练习五第2~8题和思考题。教学目标 123教学重、难点
灵活运用乘法运算律进行简便计算。教学过程
一、板题示标
1、板书课题,出示目标。(同上)
2、过渡:目标明确了,要达到这节课的学习目标,靠大家自学,怎样自学呢?请看自学指导。
二、自学指导
认真看课本第,看第23页例5,看图、看文字,认真看计算过程,重点看黄色框里的内容,认真思考:
(1)能分别用自己的话和字母表述乘法分配律吗?(2)每个算式中的因数有什么特点?
(3)运用乘法分配律进行简便计算时,要注意什么? 过渡:下面自学开始,6分钟后,比谁能做对检测题。
三、先学
(一)看一看
生认真看书,师巡视并督促每个学生自学。(要保证每个学生看够6分钟,学生可以看看、想想,如果学生看完,可以重复)
(二)第一次做一做
过渡:同学们看完了吗?看完的同学请举手。好,下面就来考考大家。请一名(最差的同学)来上讲台板演课堂活动第1题,其余同学做在练习本上。讲述:要比谁做得又对又快,比谁字体工整、坐姿端正。学生独立完成,师巡视搜集学生中的错误,不随意辅导
四、第一次后教
(一)更正
讲述:做完的同学,请认真看黑板上的练习,发现错了的请举手。点名让学生上台更正。(中等生)提示:用红色粉笔改,哪儿错了,先划一下,再在旁边改,不要擦去原来的。
(二)讨论(议一议)
过渡:到底谁对呢?请大家还要说出为什么。不明白的可以讨论。(1)认为对的请举手;
(2)有不同意见的请举手,并说明理由。
五、第二次做一做
1、过渡:请大家先自己认真思考课堂活动第二题,看它们各自错在哪里?不会的可以讨论。然后在练习本上改正。
讲述:要比谁做得又对又快,比谁字体工整、坐姿端正。
2、(老师将2题写在黑板上。)请三位同学分别上台指着黑板回答,并予以改正。学生独立完成,师巡视搜集学生中的错误,不随意辅导
六、第二次后教
(一)更正
讲述:做完的同学,请认真看黑板上的练习,发现错了的请举手。点名让学生上台更正。(中等生)提示:先说明错在哪里,再用红色粉笔改,哪儿错了,先划一下,再在旁边改,不要擦去原来的。
(二)讨论(议一议)
过渡:到底谁对呢?请大家还要说出为什么。不明白的可以讨论。(1)认为对的请举手;
(2)有不同意见的请举手,并说明理由。
七、全课小结
同学们,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引导学生总结。
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运用乘法分配律进行简便计算的方法。(见板书设计)(再齐读一遍)
八、当堂训练
过渡:下面,大家就运用新知识来做作业吧,有信心做全对、字写端正的同学请举手。作业:练习五第2—3题。
九、板书设计
运用乘法分配律进行简便计算
(a+b)×c=a×c+b×c
a×c+b×c=(a+b)×c
十、教后反思:
第七课时:探索规律
教学内容
教材第26页例1,课堂活动第1题和练习六第1~3题。教学目标 123教学重、难点
在探索规律的过程中,理解并掌握因数与积的变化规律。教学过程
一、板题示标
1、板书课题,出示目标。(同上)
2、过渡:目标明确了,要达到这节课的学习目标,靠大家自学,怎样自学呢?请看自学指导。
二、自学指导
认真看课本26页的例1,看图、看文字,重点看黄色框里的内容。思考:(1)、什么是“扩大”?什么是“缩小”?(2)、你是怎样观察的?发现了什么规律?
① 从上往下观察,你发现了什么?谁能用一句话来概括这个规律? ② 从下往上观察,你又发现了什么?谁能用一句话来概括这个规律??
三、先学
(一)看一看
生认真看书,师巡视并督促每个学生自学。(要保证每个学生看够6分钟,学生可以看看、想想,如果学生看完,可以重复)
(二)做一做
过渡:同学们看完了吗?看完的同学请举手。好,下面就来考考大家。
1、请两名(最差的同学)来上讲台板演课堂活动第1题,其余同学做在书上。
讲述:要比谁做得又对又快,比谁字体工整、坐姿端正。
2、学生独立完成,师巡视搜集学生中的错误,不随意辅导。
四、后教
(一)更正
讲述:做完的同学,请认真看黑板上的练习,发现错了的请举手。点名让学生上台更正。(中等生)提示:用红色粉笔改,哪儿错了,先划一下,再在旁边改,不要擦去原来的。
(二)讨论(议一议)
过渡:到底谁对呢?下面请大家讨论还要说出为什么。
1、师问:
(1)同学们认真看这些题,认为对的请举手;(2)有不同意见的请举手,并说明理由。
五、全课小结
同学们,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引导学生总结。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见板书设计)
六、当堂训练
过渡:下面,大家就运用新知识来做作业吧,有信心做全对、字写端正的同学请举手。作业:完成练习六第1~3题。
1、第1题,学生独立填表,然后说说发现了什么规律?
2、第2题:学生读题后,独立完成。订正时说说依据。
3、第3题:学生独立完成后,思考:你是怎样运用规律解决问题的
七、板书设计 探索规律
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扩大(或缩小)几倍,积也扩大(或缩小)相同的倍数。
八、教后反思:
第八课时:因数与积的变化规律
教学内容
课本第27页例2,课堂活动第2题和练习六第4~9题及思考题。教学目标 123教学重、难点
在探索过程中,理解因数与积的变化规律。教学过程
一、板题示标
1、板书课题,出示目标。(同上)
2、过渡:目标明确了,要达到这节课的学习目标,靠大家自学,怎样自学呢?请看自学指导。
二、自学指导
认真看课本27页的例2,看图、看文字,重点看黄色框里的内容,并将空填完整。思考:
(1)比较表中因数和积是怎样变化的,有什么规律?(学生独立观察,然后在小组中交流讨论)
(2)、你是怎样有序地观察的?发现了什么规律?
①从左向右进行比较,从而发现规律。用一句话来概括这个规律?
(两个因数都扩大,积也扩大;两个因数扩大的倍数的乘积就是积扩大的倍数)②从右向左进行比较,还能从表中发现什么规律?
(两个因数都缩小,积也缩小;两个因数缩小的倍数的乘积就是积缩小的倍数)
三、先学
(一)看一看
生认真看书,师巡视并督促每个学生自学。(要保证每个学生看够6分钟,学生可以看看、想想,如果学生看完,可以重复)
(二)做一做
过渡:同学们看完了吗?看完的同学请举手。好,下面就来考考大家。
1、请两名(最差的同学)来上讲台板演课堂活动第2题,其余同学做在书上。讲述:要比谁做得又对又快,比谁字体工整、坐姿端正。
2、学生独立完成,师巡视搜集学生中的错误,不随意辅导。
四、后教
(一)更正
讲述:做完的同学,请认真看黑板上的练习,发现错了的请举手。点名让学生上台更正。(中等生)提示:用红色粉笔改,哪儿错了,先划一下,再在旁边改,不要擦去原来的。
(二)讨论(议一议)
过渡:到底谁对呢?下面请大家讨论还要说出为什么。
1、师问:
(1)同学们认真看这些题,认为对的请举手;(2)有不同意见的请举手,并说明理由。
五、全课小结
同学们,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引导学生总结。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见板书设计)
六、当堂训练
过渡:下面,大家就运用新知识来做作业吧,有信心做全对、字写端正的同学请举手。作业:完成练习六第4~9题及思考题。
1、第5题:学生读题后独立完成。反馈时说说自己是怎样运用规律的?
2、第6题:学生独立做在书上,想想自己是怎样运用规律的?
七、板书设计
探索规律
1、两个因数都扩大,积也扩大;两个因数扩大的倍数的乘积就是积扩大的倍数。
2、两个因数都缩小,积也缩小;两个因数缩小的倍数的乘积就是积缩小的倍数。
八、教后反思:
第九课时:解决问题
(一)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西南师大版)四年级(下)第30页例1,及相应的练习题。
教学目标 1际问题的能力。
2遇”问题特征的数学问题的基本策略,同时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
3教学重、难点
认识具有“相遇”问题特征的数学问题的基本特征,形成解决这类数学问题的基本策略。
教学过程
一、板题示标
1、板书课题,出示目标。(同上)
2、过渡:目标明确了,要达到这节课的学习目标,靠大家自学,怎样自学呢?请看自学指导。
二、自学指导
认真看课本30页的例10,看图、看文字,重点看黄色框里的内容,并将空填完整。思考:
(1)苗苗和余刚行走的方向是怎样的?(2)他们出发的时间和到达的时间各是多少?他们行走各用了多少时间?(3)例题中运用了怎样的数量关系来解决?每个步骤解决了什么问题?
三、先学
(一)看一看
生认真看书,师巡视并督促每个学生自学。(要保证每个学生看够6分钟,如果学生看完,可以重复)
(二)做一做
过渡:看完的同学请举手,下面就来考考大家:
1、请说说你的自学情况
2、指名上台板演“议一议,算一算”的题目,其余同学做在练习本上。
学生获得问题解决的积极的情感体验。讲述:要比谁做得又对又快,比谁字体工整、坐姿端正。
四、后教(一)更正
讲述:做完的同学,请认真看黑板上的练习,点名让学生上台更正。(中等生)提示:用红色粉笔改,哪儿错了,先划一下,再在旁边改,不要擦去原来的。
(二)讨论(议一议)
过渡;到底谁对呢?下面请大家讨论,还要说出为什么。
1、师问:
(1)同学们认真看这些题,认为对的请举手;(2)有不同意见的请举手,并说明理由。
五、全课小结
同学们,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引导学生总结。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见板书设计)
六、当堂训练
过渡:下面,大家就运用新知识来做作业吧,有信心做全对、字写端正的同学请举手。作业:练习七第2~4题。
七、板书设计
解决问题
(一)相遇问题:同时
两地
相向
相遇 路程=速度和×相遇时间 课后反思
第十课时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西南师大版)四年级(下)第31页例2及补充练习。
学习目标 12 能用两种方法解决具有相遇问题特征的数学问题。学习重、难点
选择解决问题的策略,能用不同的策略解决同一问题。
一、板题示标1、2、板书课题,出示目标。(同上)
过渡:目标明确了,要达到这节课的学习目标,靠大家自学,怎样
自学呢?请看自学指导。
二、自学指导
认真看课本31页的例2,看图、看文字,重点看黄色框里的内容,并将空填完整。思考:
1、两个工程队是否同时开工?修路的方向是怎样的?是否具有相遇问题的特征?
2、例题中,比较了什么问题?
三、先学
(一)看一看
生认真看书,师巡视并督促每个学生自学。(要保证每个学生看够6分钟,如果学生看完,可以重复)
(二)说一说 指名汇报自学成果。
(三)做一做
根据黄色框里的提示,指名到黑板上板演第二种解法,其余学生独立完成。讲述:要比谁做得又对又快,比谁字体工整、坐姿端正。
四、后教
(一)更正
讲述:做完的同学,请认真看黑板上的练习,点名让学生上台更正。(中等生)提示:用红色粉笔改,哪儿错了,先划一下,再在旁边改,不要擦去原来的。
(二)讨论(议一议)
过渡;到底谁对呢?下面请大家讨论,还要说出为什么。
1、师问:
(1)同学们认真看这些题,认为对的请举手;(2)有不同意见的请举手,并说明理由。
五、全课小结
同学们,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引导学生总结。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见板书设计)
六、当堂训练
过渡:下面,大家就运用新知识来做作业吧,有信心做全对、字写端正的同学请举手。作业:练习七第5~8题。
七、板书设计
解决问题
(二)工作总量÷工作效率之和=工作时间
工作效率之和×工作时间=工作总量
课后反思
第十一课时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西南师大版)四年级(下)第32页例3。学习目标
实际问题。
学习重、难点
学会针对具体问题选择解决问题的策略,能解决较复杂的数学问题。教学过程
一、板题示标1、2、板书课题,出示目标。(同上)
过渡:目标明确了,要达到这节课的学习目标,靠大家自学,怎样自学呢?请看自学指导。
二、自学指导
认真看课本32页的例3,看图、看文字,重点看黄色框里的内容。思考:(1)甲、乙两种票卖完了吗?(2)人数最少,说明哪种票卖得多?(3)甲乙两种票各卖了多少?
三、先学
(一)看一看
生认真看书,师巡视并督促每个学生自学。(要保证每个学生看够6分钟,如果学生看完,可以重复)
(二)说一说 指名汇报自学成果。
(三)做一做
如果将例题中的问题改为“本场观众最多有多少人?”其余条件不变,你会解吗?指名上台板演,其余学生做在练习本上。
四、后教
(一)更正
讲述:做完的同学,请认真看黑板上的练习,点名让学生上台更正。(中等生)提示:用红色粉笔改,哪儿错了,先划一下,再在旁边改,不要擦去原来的。
(二)讨论(议一议)
过渡;到底谁对呢?下面请大家讨论,还要说出为什么。
1、师问:
(1)同学们认真看这些题,认为对的请举手;(2)有不同意见的请举手,并说明理由。
2、师小结:剩余的钱买甲票还余了10元,买乙票,可没有了,只好用两张乙票与这10元买一张甲票。因此,我们做题时要正确处理好余数。
五、全课小结
同学们,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引导学生总结。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见板书设计)
六、当堂训练
过渡:下面,大家就运用新知识来做作业吧,有信心做全对、字写端正的同学请举手。作业:练习七第14题。
七、板书设计
总价=单价×数量
总价÷单价=数量 课后反思
整理与复习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第38页乘除法的关系和乘法运算律的内容。学习目标 12教学重、难点
体验对本单元知识的有序整理,巩固掌握本单元知识。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1、教师:同学们,这一段时间我们一起学习了第二单元《乘除法的关系和运算定律》。
今天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对这部分知识进行整理与复习,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并弥补我们学习中的一些不足。
(板书课题:整理与复习)
2、过渡:目标明确了,要达到这节课的学习目标,靠大家自学,怎样
——表格法。学知识的能力。
自学呢?请看自学指导。
二、自学指导
认真看课本第38页的表格,将表格填完整。
三、先学
(1)认真回忆本单元所学知识,然后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填表。(2)填完以后同学们在四人小组内交流自己整理的内容,看看还有哪些需要补充、修改的地方。
四、后教
(一)更正
讲述:做完的同学,请认真看黑板上的练习,点名让学生上台更正。过渡;到底谁对呢?下面请大家讨论,还要说出为什么。
1、师问:
哪位同学愿意把自己整理的表格展示给大家看看?在展示台上出示学生的 27 作品,组织学生评议。
教师:你认为他对本单元知识的整理是否全面呢?有什么修改意见吗? 注意:乘除法之间的关系,要求写出关系式;乘法运算律,最好能用字母式子来表达。
教师:通过回忆本单元知识,同学们还总结了自己在学习中的收获与问题,你们有这么多的收获,老师真为你们感到高兴。
你们的疑惑下面我们就一起来解决吧!
五、当堂训练
过渡:下面,大家就运用所学的知识来做作业吧,有信心做全对、字写端正的同学请举手。
作业:教科书第38页第1~4题
六、板书设计 课后反思: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西南师大版)四年级(下)第39页5~7题内容,解决问题。
学习目标 12力。
教学重、难点
整理归纳本单元解决问题的类型,初步学会分析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出示学习目标
1、教师:上节课我们已经整理复习了乘除法的关系和运算律,在这个过程中,同学们还学习了一种新的整理方法,是什么方法?(表格法)那么同学们能将本单元学习的应用题整理归纳一下吗?
2、出示学习目标
——归纳法。
策略解决问题的能过渡:目标明确了,要达到这节课的学习目标,靠大家自学,怎样自学呢?请看自学指导。
二、自学指导
请看书第30~32页例1~3,试着将这三个例题的内容分类。思考:
(1)你能将这三个例题分成几类?
(2)
你是按怎样的标准分类的?
三、先学
(一)看一看
生认真看书,师巡视并督促每个学生自学。(要保证每个学生看够6分钟,如果学生看完,可以重复)
(二)说一说
学生汇报:我们将3个例题分成两类,一类是相遇问题;一类是购票问题。
(三)做一做
指名上台板演第39页第5、6题,其余学生做在练习本上。
四、后教
(一)更正
讲述: 做完的同学,请认真看黑板上的练习,发现错了的请举手。点名让学生上台更正。(中等生)提示:用红色粉笔改,哪儿错了,先划一下,再在旁边改,不要擦去原来的。
(二)讨论(议一议)
过渡:到底谁对呢?下面请大家讨论还要说出为什么。
1、师问:
(1)同学们认真看这些题,认为对的请举手;(2)有不同意见的请举手,并说明理由。
五、全课小结
同学们,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在分析解决问题时,你应该怎样做?引导学生总结。
六、当堂训练
过渡:下面,大家就运用新知识来做作业吧,有信心做全对、字写端正的同学请举手。
作业:完成练习八第7、8、9题 课后反思:
综合应用——节约一滴水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西南师大版)四年级(下)第43~44综合应用——节约一滴水。
学习目标 1头滴水会浪费多少水的办法。
2值,体验节约用水的重要性。
3体验到珍惜水,就是珍爱生活的教育。
4力。
学习重点
经历滴水实验的过程,初步感受研究问题的基本方法,学习从数学的角度分析生活中的很多常见问题。
教学准备
学生准备:利用课外时间进行上网、查阅报刊、专访等方式搜集水资源、节约用水等方面的信息(数据、文字材料、统计图表),并写在纸上。
教师准备:天平、装有水的纸杯、大头针、计算器、课件。(包括教师自己调查的水资源、节约用水等方面的信息)教学过程
一、板题示标1、2、板书课题,出示目标。(同上)
过渡:目标明确了,要达到这节课的学习目标,靠大家自学,怎样自学呢?请看自学指导。
二、自学指导
认真看课本第43~44页的综合应用,看图、看文字,并结合自己的调查思考: 1分大约滴水3克,如果1个没拧紧的水龙头漏水速度与实验相同,也就是说1个水龙头1分滴漏3克水,那么1时、1天、1月、1年大约各浪费多少水?
三、先学
(一)看一看
生认真看书,师巡视并督促每个学生自学。(要保证每个学生看够10分钟,如果学生看完,可以重复)
(二)做一做
过渡:看完的同学请举手,下面就来考考大家:
1、请说说你的自学情况
2、指名上台板演预测的计算过程,其余同学做在练习本上。讲述:要比谁做得又对又快,比谁字体工整、坐姿端正。
四、后教
(一)更正
讲述:做完的同学,请认真看黑板上的练习,点名让学生上台更正。(中等生)提示:用红色粉笔改,哪儿错了,先划一下,再在旁边改,不要擦去原来的。
(二)讨论(议一议)
过渡;到底谁对呢?下面请大家讨论,还要说出为什么。
1、师问:
(1)同学们认真看这些题,认为对的请举手;(2)有不同意见的请举手,并说明理由。
五、展示:调查的水资源信息,感受环保的重要
教师:这是小小一滴水引发的数据,如果联想到全国,浪费就会更大。是不是地球的水资源很丰富?我国的水资源很富裕?请看这些图表和数据。(课件:水资源的扇形统计图和学生小组收集材料的情景图)教师:谁来解释一下这个关于水资源的统计图。
(老师解释:我们休养生息的地球虽然有71%的面积为水所覆盖,但其中97%的水是咸水,是无法饮用的。
在余下的3%的淡水中,仅有5‟可饮用。
可以打这样一个比方,如果地球是个装满水的大水缸,那么这个大水缸里我们人类可以饮用的水只有一汤匙。)请一位小朋友读出有关水资源的信息。
教师:课前,同学们收集了很多有关水资源、节约用水等方面的信息。
请拿出来,在小组内展示,说一说。
六、总结
教师:今天,我们通过数学实验、计算器综合运用了数学知识,解决了身边的一些实际问题。
同时,我们也体会到小小一滴水引发的数据触目惊心。那么,这节课给你留下最深的印象是什么? 教师:今后,我们怎样节约一滴水呢? 欣赏动漫课件:节约一滴水。
七、作业 设计数学小报
板书设计:
节约一滴水 一个水龙头1分大约漏水3 g。1年大约漏水1555200 g。
(大约可供1个人饮水1111天)学校75个水龙头这样漏水大约可供83325人饮1天。
课后反思:
三、确定位置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45页例
1、第48页课堂活动及练习九1,2题。学习目标
能在具体情景中探索确定位置的方法,并能在方格纸上用数对确定位置。教具学具 学生准备位置图。教学过程
一、板题示标1、2、板书课题,出示目标。(同上)
过渡:目标明确了,要达到这节课的学习目标,靠大家自学,怎样自学呢?请看自学指导。
二、自学指导
认真看课本第45页的例1,看图、看文字,并结合自己的座位思考:(1)小红在什么位置?
(2)什么是“行”?什么是“列”?
三、先学
生认真看书,师巡视并督促每个学生自学。(要保证每个学生看够6分钟,如果学生看完,可以重复)
四、检测学生的自学情况
1、指名回答自学提示的问题。
2、师重点引导学生了解用“列”和“行”表示位置的基本方法。
五、当堂训练
指名说一说自己的位置。
六、讨论:在方格中用“点”怎样表示位置呢?
学生自学从主题图中抽象出的方格及小红的位置图。思考:怎样用行和列来表示位置?用行和列说说自己的位置。
七、作业:练习九第1题
板书设计:
用“行”和“列”表示位置
横排说成“行”
竖列说成“列”
方格中横着的数表示列数,竖着的数表示行数。
教后反思: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46页例2及相关练习。学习目标
进一步掌握用数对表示位置的方法,能在方格纸上用数对确定位置。教具学具 1表格。
2少要学会象棋的基本走法。
教学过程
一、板题示标
1、板书课题,出示目标。(同上)
2、过渡:目标明确了,要达到这节课的学习目标,靠大家自学,怎样自学呢?请看自学指导。
二、自学指导
认真看课本第46页的例2,看图、看文字,并结合自己下象棋的基本走法思考:
(1)黑棋子和白棋子的具体位子在哪儿?(2)是怎样用数对来表示的?
三、先学
生认真看书,师巡视并督促每个学生自学。(要保证每个学生看够6分钟,如果学生看完,可以重复)
四、检测学生的自学情况
1、指名回答自学提示的问题。
2、师重点引导学生了解用数对表示位置的方法。
五、当堂训练
指名用数对写出自己的位置(差生),再让中等生判断他们做得对不对,不对的改正过来。
六、作业:练习九第2~4题
板书设计:
用数对表示位置
先写列数,后写行数。加小括号后,“,”隔开列与行。
教后反思: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西南师大版)四年级(下)第47~50页例3,例4及相关练习。
教学目标
1位置。
2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教具准备 教学过程
一、板题示标
1、板书课题,出示目标。
置。
2、过渡:目标明确了,要达到这节课的学习目标,靠大家自学,怎样自学呢?请看自学指导。
二、自学指导
认真看课本第47页的例3,看图、看文字,思考:(1)用“列”和“行”表示小方家的位置。(2)学校的位置怎样用数对表示? 自学时间5分钟。
黑棋子和白棋子的具体位子在哪儿?
三、先学
生认真看书,师巡视并督促每个学生自学。(要保证每个学生看够5分钟,如果学生看完,可以重复)
四、检测学生的自学情况
1、指名回答自学提示的问题。
2、师重点引导学生理解怎样计算学校位置的。
五、出示第二次自学指导
认真看课本第48页的例4,看图、看文字,思考:
两只兔子同时向森林的家中跑去,速度一样,他们能同时跑回家吗?为什么?
五、先学
生认真看书,师巡视并督促每个学生自学。(要保证每个学生看够5分钟,如果学生看完,可以重复)
六、检测学生的自学情况。
1、指名回答白兔、灰兔、森林的位置。
2、学生交流讨论。
3、用数列表示各自的位置。
七、当堂训练
指名完成练习九的第六题(差生),再让中等生判断他们做得对不对,不对的改正过来。优生上台评讲。
八、作业:练习九思考题。板书设计:
用数对表示位置
数对不但可以表示静止物体的位置,还可以表示物体运动后的位置,及在运动过程中的某一特定位置。教后反思:
四、三角形 认识三角形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西南师大版)四年级(下)第51~54 页主题图、例
1、例2及课堂活动第1~3题,练习十第1~5题。
教学目标 123教学重点
认识三角形的特征和特性,指出三角形的底和高。教学准备
例1中三角形物体的图片,三角形纸,1副三角板,用木条做1个四边形框架和1个三角形框架。
教学过程
一、板题示标
1、板书课题,出示目标。
认识三角形的特征和特性,能辨认三角形的边、角、顶点、底与高。
2、过渡:目标明确了,要达到这节课的学习目标,靠大家自学,怎样自学呢?请看自学指导。
二、自学指导
认真看课本第51、52页的内容,看图、看文字,思考:(1)三角形有哪些共同特征?(2)什么样的图形叫三角形? 自学时间5分钟。
三、检查学生的自学效果。(1)指名回答自学提示的问题。
(2)师重点引导学生归纳三角形的特征及什么样的图形是三角形。
四、当堂训练
指名最差的学生完成练习十的第一题,在抽学生判断并说出理由。
性,把生活经验数学化。
性。
五、议一议
拿出课前准备的四边形框架和三角形框架,与同桌动手拉一拉,看看三角形具有什么特性。
指名回答自己的发现。师归纳:三角形具有稳定性。
六、当堂训练
指名完成练习十第4题。说一说为什么。
七、出示第二次自学指导
自学第53页例2,看图,看文字,按照例题中的方法,动手折一折,观察、思考:
(1)折后的三角形是什么三角形?(2)三角形的底和高是什么关系?
八、检查自学效果
(1)指名回答自学指导中的问题。(2)师强调三角形的底和高的画法。
九、布置作业:练习十第2、3、5题
板书设计:
认识三角形
由三条线段围成的图形叫做三角形
特征:三角形有三条边,三个顶点,三个角
特性:三角形具有稳定性 三角形的高与底互相垂直
教后反思:
第二十一课时:三角形三边的关系
教学内容
课本第55~57页的例
3、例4及课堂活动1,练习十一第1~3题。教学目标 1法。
2简单的实际问题。
3感。
教学重点
在实验操作中探索三角形3条边之间的关系。教学过程
一、板题示标
1、板书课题,出示目标。
通过操作了解“三角形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并能根据这个关系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2、过渡:目标明确了,要达到这节课的学习目标,靠大家自学,怎样自学呢?请看自学指导。
二、自学指导
认真看课本55页的例3,例4,看图、看文字,重点看黄色框里的内容,并动手操作,同时思考:
(1)、结合动手操作,计算、比较,你有什么发现?(2)、一个三角形中,两边之和与第三边有什么关系? 过渡:下面自学开始,5分钟后,比谁能做对检测题。
三、先学
(一)看一看
生认真看书,师巡视并督促每个学生自学。(要保证每个学生看够5分钟,42 角形3条边之间关系的过程,体验用实验操作探索规律的方学生可以看看、想想,如果学生看完,可以重复)
(二)做一做
过渡:同学们看完了吗?看完的同学请举手。好,下面就来考考大家。
1、请两名(最差的同学)分别上讲台板演课堂活动第1题,讲述:要比谁做得又对又快,比谁字体工整、坐姿端正。
2、学生独立完成,师巡视搜集学生中的错误,不随意辅导。
四、后教
(一)更正
讲述:做完的同学,请认真看黑板上的练习,发现错了的请举手。点名让学生上台更正。(中等生)提示:用红色粉笔改,哪儿错了,先划一下,再在旁边改,不要擦去原来的。
(二)讨论(议一议)
过渡:到底谁对呢?下面请大家讨论还要说出为什么。
1、师问:
(1)同学们认真看这些题,认为对的请举手;(2)有不同意见的请举手,并说明理由。
五、全课小结
同学们,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引导学生总结。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见板书设计)
六、当堂训练
过渡:下面,大家就运用新知识来做作业吧,有信心做全对、字写端正的同学请举手。
作业:完成练习十一第1~3题。
七、板书设计:
三角形三边的关系
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两边之差小于第三边
八、教后反思:
第二十二课时:三角形的内角和
教学内容
课本第55~58页例5,课堂活动第2题,练习十一第4~8题和思考题。教学目标
1、经历探索三角形内角和等于180°的过程,体验用猜想、验证等活动探索数学规律的方法。
2、通过猜想、验证了解“三角形内角和等于180°”,并能根据这个结论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3、培养学生乐于探究、乐于实验的科学精神,感受实验操作成功的喜悦。教学重、难点
在操作中了解并验证三角形的内角和都等于180°。教学准备
学生准备:剪刀、6个大小不同的三角形。(纸做的)教学流程
一、板题示标
1、板书课题,出示目标。
在操作中了解三角形的内角和等于180°;并能根据这个结论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2、过渡:目标明确了,要达到这节课的学习目标,靠大家自学,怎样自学呢?请看自学指导。
二、自学指导
认真看课本1—2页的例
1、例2,看图、看文字,重点看黄色框里的内容,并将笔算过程补充完整。思考:
(1)三角形的内角和与三角形的大小有关系吗?(2)三角形三个内角之和等于多少度?
过渡:下面自学开始,6分钟后,比谁能做对检测题。
三、先学
(一)看一看
生认真看书,师巡视并督促每个学生自学。(要保证每个学生看够6分钟,44 学生可以看看、想想,如果学生看完,可以重复)
(二)做一做
过渡:同学们看完了吗?看完的同学请举手。好,下面就来考考大家。
1、请两名(最差的同学)来上讲台板演课堂活动第2题,其余同学做在练习本上。
讲述:要比谁做得又对又快,比谁字体工整、坐姿端正。
2、学生独立完成,师巡视搜集学生中的错误,不随意辅导。
四、后教
(一)更正
讲述:做完的同学,请认真看黑板上的练习,发现错了的请举手。点名让学生上台更正。(中等生)提示:用红色粉笔改,哪儿错了,先划一下,再在旁边改,不要擦去原来的。
(二)讨论(议一议)
过渡:到底谁对呢?下面请大家讨论还要说出为什么。
1、师问:
(1)同学们认真看这些题,认为对的请举手;(2)有不同意见的请举手,并说明理由。
五、全课小结
同学们,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引导学生总结。(见板书设计)
六、当堂训练
过渡:下面,大家就运用新知识来做作业吧,有信心做全对、字写端正的同学请举手。
作业:完成练习十一第4~8题和思考题。
七、板书设计
三角形的内角和 三角形三内角的和是360°
八、教后反思:
第二十三课时:三角形的分类
教学内容
课本第59~62页例1,课堂活动第1题,练习十二第1~4题。教学目标
1、知道三角形按内角的大小可分为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
2、经历分类的过程(自主确定分类标准→自行分类→形成统一的分类),在操作中去认识各种类别的三角形及其特征。
3、在对三角形的分类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合作意识。教学重、难点
在操作中去认识各种类别的三角形及其特征。教学准备 例1的5个图形。教学过程
一、板题示标
1、板书课题,出示目标。
知道三角形按内角的大小可分为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
2、过渡:目标明确了,要达到这节课的学习目标,靠大家自学,怎样自学呢?请看自学指导。
二、自学指导
认真看课本59~62页的例1,看图、看文字,重点看黄色框里的内容,并将笔算过程补充完整。思考:
(1)观察每个三角形中3个角分别是什么角?(不易观察的要用量角器度量)
(2)根据角的特点对这些三角形进行分类,并思考这样分的依据。(3)给同桌同学讲一讲,你是怎样分的?为什么要这样分?
(4)在一个三角形里面能不能有2个直角呢?在一个三角形里面能不能有2个钝角呢?
过渡:下面自学开始,6分钟后,比谁能做对检测题。
三、先学
(一)看一看
生认真看书,师巡视并督促每个学生自学。(要保证每个学生看够6分钟,学生可以看看、想想,如果学生看完,可以重复)
(二)做一做
过渡:同学们看完了吗?看完的同学请举手。好,下面就来考考大家。
1、请两名(最差的同学)来上讲台板演课堂活动第1题,其余同学做在练习本上。
讲述:要比谁做得又对又快,比谁字体工整、坐姿端正。
2、学生独立完成,师巡视搜集学生中的错误,不随意辅导。
四、后教
(一)更正
讲述:做完的同学,请认真看黑板上的练习,发现错了的请举手。点名让学生上台更正。(中等生)提示:用红色粉笔改,哪儿错了,先划一下,再在旁边改,不要擦去原来的。
(二)讨论(议一议)
过渡:到底谁对呢?下面请大家讨论还要说出为什么。
1、师问:
(1)同学们认真看这些题,认为对的请举手;(2)有不同意见的请举手,并说明理由。
五、全课小结
同学们,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引导学生总结。(略)
六、当堂训练
过渡:下面,大家就运用新知识来做作业吧,有信心做全对、字写端正的同学请举手。
作业:完成练习十二第1~4题。
七、板书设计
八、教后反思:
第二十四课时:特殊三角形
教学内容
课本第60~63页例2,例3,课堂活动第2,3题,练习十二第5~8题。教学目标
1、学生经历探索等腰三角形,等边三角形特征的过程,知道按边分类,三角形可分为不等边三角形和等边三角形,并掌握等腰三角形、等边三角形的特征。
2、培养学生分析与综合能力,通过操作培养学生空间能力。教学重点
等腰三角形、等边三角形的特征。教学准备
教师:一面等腰三角形的彩旗。教学过程
一、板题示标
1、板书课题,出示目标。
知道按边分类,三角形可分为不等边三角形和等边三角形,并掌握等腰三角形、等边三角形的特征。
2、过渡:目标明确了,要达到这节课的学习目标,靠大家自学,怎样自学呢?请看自学指导。
二、自学指导
认真看课本60~61页的例
2、例3,看图、看文字,重点看黄色框里的内容,思考:
(1)等腰三角形的特征是什么?(2)等边三角形的特征是什么?
过渡:下面自学开始,6分钟后,比谁能做对检测题。
三、先学
(一)看一看
生认真看书,师巡视并督促每个学生自学。(要保证每个学生看够6分钟,学生可以看看、想想,如果学生看完,可以重复)
(二)做一做
过渡:同学们看完了吗?看完的同学请举手。好,下面就来考考大家。
1、请三名(最差的同学)来上讲台板演课堂活动第1~3题,其余同学做在练习本上。
讲述:要比谁做得又对又快,比谁字体工整、坐姿端正。
2、学生独立完成,师巡视搜集学生中的错误,不随意辅导。
四、后教
(一)更正
讲述:做完的同学,请认真看黑板上的练习,发现错了的请举手。点名让学生上台更正。(中等生)提示:用红色粉笔改,哪儿错了,先划一下,再在旁边改,不要擦去原来的。
(二)讨论(议一议)
过渡:到底谁对呢?下面请大家讨论还要说出为什么。
1、师问:
(1)同学们认真看这些题,认为对的请举手;(2)有不同意见的请举手,并说明理由。
五、全课小结
同学们,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引导学生总结。(略)
六、当堂训练
过渡:下面,大家就运用新知识来做作业吧,有信心做全对、字写端正的同学请举手。
作业:完成练习十二第5~8题。
七、板书设计 特殊三角形
等腰三角形:(1)两条边相等。(2)两个角相等。(3)是轴对称图形。等边三角形:(1)3条边相等。(2)3个角相等,都是60°。(3)是轴对称图形。(4)锐角三角形。
八、教后反思:
二十五课时:整理复习
(一)教学内容
课本第64~65页整理图及第1题,练习十三第1,2题。教学目标 1清晰。进一步加深对三角形的有关知识的理解和应用。学会一些初步的整理知识的方法,培养学生反思的意识。经历对单元所学知识进行整理的过程,使三角形的有关知识结构更加教学重、难点
整理三角形的知识,学会一些初步的整理知识的方法。教学过程
一、板题示标
1、板书课题,出示目标。
对单元所学知识进行整理,加深对三角形的有关知识的理解和应用。
2、过渡:目标明确了,要达到这节课的学习目标,靠大家自学,怎样自学呢?请看自学指导。
二、自学指导
认真看课本64页的知识树,看图、看文字,重点看黄色框知识果上的内容,思考:
(1)怎样的图形是三角形?(2)三角形有什么特征?
(3)三角形的高指的是什么?它和底是什么关系?(4)三角形按角如何分类?按边如何分类?(5)特殊三角形各有什么特点?
过渡:下面自学开始,8分钟后,比谁能做对检测题。
三、先学
(一)看一看
生认真看书,师巡视并督促每个学生自学。(要保证每个学生看够8分钟,学生可以看看、想想,如果学生看完,可以重复)
(二)做一做
过渡:同学们看完了吗?看完的同学请举手。好,下面就来考考大家。
1、请三名(最差的同学)来上讲台板演64页的第1题,其余同学做在书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