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小学科学论文开放式实验教学的探究策略(写写帮整理)
小学科学实验教学开放式教学的探究
在科学教学过程中,实验教学是一种创造性教育,它是主体情知互动的教育。科学教学中进行创新精神的培养,必须从改革教育思想着手,切实转变教育观念,从封闭型走向开放型教育,从承传型教育走向创新型教育,从传授式教育走向学生自我探究型教育。因此,科学实验教学只有把课堂教学、课外兴趣活动、社会实践活动等有机地结合起来,才能实现学生的创新精神的培养。为此,笔者努力拓展科学教学的时间和空间,依据陶行知先生的教育思想,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上进行探究。笔者在近几年科学实验教学中如何实施开放式探究策略进行一下几个方面的阐述。
一、开放空间、营造氛围。
民主、安全、幽默、开放、温暖及支持性是提供创造性学习气氛的基本特征。“学起于思,思起于疑”。心理学研究表明,当学生对学习内容感到浓厚兴趣时,思维、意志、注意力等一切心理因素都处于最兴奋、最积极的状态,他们就会自觉地去进行创造性的学习。
1、走向课外,丰富学生知识的层面。
在科学教学中应确立 “以课本为基础,走出文本,走向课外图书馆”的理念。这是因为学生一生中学到的东西,大量的不是从教科书中学到和老师教给的。如打电话、骑自行车、玩滑溜、唱流行歌曲等。所以,在教学中我经常引导学生看一些与教学内容有关的影视片,阅读各种报刊杂志,推荐阅读《少儿百科全书》、《祖国上下五千年》、《世界上下五千年》、《有趣的动植物》等书籍,让学生在大课本中去学取知识,形成社会综合知识观、大科学观。
2、设置悬念,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
在教《我们周围的空气》时,除准备了水槽和玻璃杯外,我还给每组准备了一把扇子,一个风车和一个包裹得很紧的纸包。上课了,首先要学生猜测“纸包里是什么?”这一问唤起了学生探究的兴趣,一个个争着去摸、去闻。几个同学都没猜对,学生更是迫不及待地期望知道纸包的“秘密”。当打开一层层纸后,看到的竟是一只鼓起的“空” 塑料袋子。我立即追问:“真是空的吗?它怎么会鼓着?”这一问,把学生的求知欲望引入到探究的课题上,调动了学生的思维活动。学生异口同声地说:“里面有空气”。接着要求学生用桌上的材料来证明空气的存在。有的用扇子扇风;有的用嘴吹风车转;有的把玻璃杯反扣水中看水能不能进去„„。积极的探究气氛,认真的思考情绪,使学生对空气性质的认识不断地加深。在学生探究的情绪最高涨时候,教师引导说:“谁能想办法看到空气?”这一问题进一步激起了探究的热情,同学们用各种方法进行尝试,有一个同学在水槽中吹起了一串串气泡。同组的同学高兴地大喊:“空气!空气!”其他同学茅塞顿开,纷纷效法。
3、精选材料,调动学生活跃的思维。
教学要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就需要教师课前根据教学内容和目的,精心设计、选择“有结构的材料”以调和课堂学习的良好气氛,如教学《温度和温度计》时,我在每一实验组的桌上放上了冷、热、温三杯水,各人去感受三杯水的温度。结果一个说温水是热水,一个说热水是温水。不同的感受为本堂课的定量观察研究奠定了基础。
二、指导观察、辅导实验。
科学课程标准指出:小学科学课程是以培养科学素养为宗旨的科学启蒙课程。这就要求教学生的“独立研究”,让学生对某种自然事物进行观察思考、自己提出问题、自己设计研究方案、自己进行实验分析、总结归纳等以获得知识。在这探究过程中教师要善于指导。如 “水的沸腾”实验,若不加指导,学生只会注意翻滚的气泡和升腾的蒸汽,对气泡的产生、变化很容易忽视。实验时,只有教师的指导,学生才会有序地抓住试管底部初出现的气泡、气泡在上升过程中发生的变化、气泡出水面后变化现象、试管内壁不同部位出现的变化等观察环节,仔细地观察水蒸气从形成到散失的全过程,才真正让学生理解“水沸腾”的成因和本质。又如“水的过滤”实验,教师必须向学生交待清楚滤纸的折法,漏斗的放法,玻璃棒的拿法,倒水的动作等一系列细微之处。否则,只能是满地脏水,甚至可能发生事故。
所以,要想在几十分钟内让学生自行发现规律,没有正确科学的观察方法、实验方法和思维方法的全面指导是绝对办不到的。学生的“独立”必须是教师指导下的“独立”。但教师的指导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去诱发学生探究事物的兴趣,把主要精力集中在方法的指导上及学生主动性、创造性的调动与发挥上。
三、组织交流、引导思考。
学生自行开展观察实验时,对事物的感知是零星分散的,而且因人而异,有正确的、错误的、片面的等多种情况。教师必须组织学生把各自的观察结果汇报出来,相互交流、相互补充、相互启发,使各自分散的发现变成集体共同的财富,逐步形成一个丰富完整的形象,达到理性的认识。在这个过程中首先不能让学生漫无目的地瞎说,也不能一切包办代替。应该注重发挥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想象能力和创
造能力,给学生以表现、发挥才能的机会。在这过程中教师要敏锐地静观事态发展,既不能放任自流,又不做知识的评判者,在适当时机提出问题,做学生掌握知识的引路人。一要抓住教学的关键处设问展开讨论;二要抓住思考的转折点设问展开讨论;三要抓住理解的难点设问展开讨论;四要抓住探究规律处设问展开讨论;五要于无疑处质疑。当学生明确了实践活动的目标任务后,就放手让学生自己去设计实现目标任务的方法,把整个活动的进程交给学生自己把握,充分发挥学生主体地位。学生依据材料、工具、能力、爱好等方面的特点,自己选取最合适的方法进行小制作、小实验。如让学生制作一些小圆纸片,有的用剪刀剪,这是习惯思维指导下的实践行为。可有些同学用小刀裁,有的用锥子扎,也有的用一元硬币做模型冲出来一个小圆。
科学家探索大自然的奥秘是从提出问题开始的。但要真正发现问题是一件不容易的事,只有思想活跃、勤于观察、善于思考的人,才能在别人习以为常、不以为然的情况下发现事物变化的蛛丝马迹,从而概括抽象提出问题,展开研究。可以说没有发现问题就没有探究。因此,我们要千方百计地精心设计,制定引导学生质疑问难的方案,让学生自己去发现问题,自己去提出问题,在宽松的氛围中,维持学生思维处于高速运动的状态。如教学《花、果实和种子》,我让学生把带来的“果实”放在桌上,有同学马上举手发言说:“某同学把胡萝卜也带来了,胡萝卜不是果实”。带着的同学争辩说是果实,有的同学说不是。全班几乎同时发言“是”、“不是”。形成了结论对立的两派:甲:胡萝卜能吃,所以是果实。乙:能吃的不见得是果实,鸡蛋也能吃。甲:鸡蛋不是植物长出来的。乙:大白菜也是植物长出来的,难道也是吗?甲:胡萝卜有营养,是果实。乙:大白菜也有营养,为什么从来没人叫它是果实呢?„„两方同学一方举理说是,另一方力争例举反驳,课堂气氛异常活跃,探索兴趣十分浓厚。在探究的过程中学生的“独立性”是神圣不可侵犯的。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有利于学生的探究的发展。教学中我尽量安排小组或组织活动,促进探究的深入和交流,为学生创造更多的自我表白的机会,将个人独立思考的成果转化为全组的共同认识。
四、指示方向、延伸知识。
在有限的时间和空间的课堂教学活动中。要让学生探究能力得到更好的培养,就得指导学生将课堂上的研究兴趣和思维品质保持并迁移到课外,把学生在课堂上学到的科学知识和研究方法用于课外对大自然的探究活动,成为“儿童乐于从事的经常性活动”。如《不一样的电路连接》一课,在学生掌握了串联与并联方法后,快下课时我向学生又出了一个新问题:“刚才实验是电在电线中流动使小灯泡发光。你能不用电线也使小灯泡发光吗?请大家课后自己去研究。”学生被最后的疑问所激动,课后兴犹未尽,想方设法去解开这个疑团。这与《导体与绝缘体》一课作了联系。像这堂课结束时那样,承上启下地提出一些新问题,一方面可以使新旧知识有机地联系起来,同时也激发了学生新的求知欲望,激励学生沿着知识阶梯去不断地攀登。科学课的技能目标可以通过小制作、小实验、种植、养殖的形式和社会调查、实践活动等去实现。有些活动项目的时间要求多,有些活动项目的时效性长,教学时间必须延伸到课外,让学生有比较宽松的时间完成课堂中无法完成的教学活动。如《种子发芽实验》、《评价我们的太阳能热水器》等教学内容,必须在课外经过学生的亲身实践才能完成。所以,教师必须鼓励学生在课外积极完成课后作业,合理利用自己的休闲时间,参与自己喜欢从事的活动。环境污染已成为全球性问题,在教学《环境问题和我们的行动》一课时,在我的引导下,学生自发组成环保调查小组,对家乡环境中的空气质量、环境保护的现状和前景进行了为期两个月的社会性调查,取得了大量的第一手资料,写出科学价值很高的环保科技论文。并参加区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评比,得到专家的一致好评,荣获区级一等奖。科学综合实践活动――《关注校园周边的环境》被推荐到温州市科技创新大赛,获得二等奖。
科学教学重在学生亲历探究,重在动手实践。在实践中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创造力及动手动脑的能力。所以,教学的成果不要去追求学生加工出什么作品。比如说学生制作小水轮,其形状、大小,叶轮片长短,材料的种类和色彩,作品的质量都可以不同。另一方面,教师要接受、宽容所谓的“失败之作”。由于学生的知识水平、动手能力、个性特长、兴趣爱好上的差异,致使学生的“作品”质量不同,有的制造出半成品,有的甚至是废品,教师都要平静地接受这个现实,在实践活动中允许成功与失败同存,要轻结果,重过程。其实,所谓失败者也是成功的,首先他参与了一次实践活动,并在活动中得到了锻炼。其次他经历了失败的挫折和体验,获得了一种特别的成果。
总之,在新课程改革的大环境下,提倡教学创新,以学生为主体的科学教学中,教师必需提高为学生服务的意识,充分发挥教师在教学中的主导地位,把学生看作一个个创造的个体,给予学生以自由发挥、大胆创造的开放空间,并对孩子所萌发的创造欲望给予保护,这样才能有效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才能大面积提高科学教
学效果。
第二篇:小学科学论文开放式实验教学的探究策略
小学科学开放式实验教学的探究与策略
[内容摘要]:
科学课程标准指出:小学科学课程是以培养科学素养为宗旨的科学启蒙课程。科学实验教学中必培养,必须开放现有的教学空间,走出课堂。因此,科学实验教学只有把课堂教学、课外兴趣须进行创新精神的活动、社会实践活动等有机地结合起来,才能实现学生的创新精神的培养。本文就作者在近几年科学实验教学中如何实施开放式探究策略进行一下几个方面的阐述:开放空间、营造氛围策略;指导观察、辅导实验策略;组织交流、引导思考策略;指示方向、延伸知识策略。[关键词]:实验教学
科学 开放式 探究 策略。
一、开放空间、营造氛围策略在科学教学过程中,实验教学是一种创造性教育,它是主体情知互动的教育。科学教学中进行创新精神的培养,必须从改革教育思想着手,切实转变教育观念,从封闭型走向开放型教育,从承传型教育走向创新型教育,从传授式教育走向学生自我探究型教育。因此,科学实验教学只有把课堂教学、课外兴趣活动、社会实践活动等有机地结合起来,才能实现学生的创新精神的培养。为此,笔者努力拓展科学教学的时间和空间,依据陶行知先生的教育思想,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上进行探究。笔者在近几年科学实验教学中如何实施开放式探究策略进行一下几个方面的阐述
民主、安全、幽默、开放、温暖及支持性是提供创造性学习气氛的基本特征。“学起于思,思起于疑”。心理学研究表明,当学生对学习内容感到浓厚兴趣时,思维、意志、注意力等一切心理因素都处于最兴奋、最积极的状态,他们就会自觉地去进行创造性的学习。
1、走向课外,丰富学生知识的层面。
在科学教学中应确立 “以课本为基础,走出文本,走向课外图书馆”的理念。这是因为学生一生中学到的东西,大量的不是从教科书中学到和老师教给的。如打电话、骑自行车、玩滑溜、唱流行歌曲等。所以,在教学中我经常引导学生看一些与教学内容有关的影视片,阅读各种报刊杂志,推荐阅读《少儿百科全书》、《祖国上下五千年》、《世界上下五千年》、《有趣的动植物》等书籍,让学生在大课本中去学取知识,形成社会综合知识观、大科学观。
2、设置悬念,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
在教《我们周围的空气》时,除准备了水槽和玻璃杯外,我还给每组准备了一把扇子,一个风车和一个包裹得很紧的纸包。上课了,首先要学生猜测“纸包里是什么?”这一问唤起了学生探究的兴趣,一个个争着去摸、去闻。几个同学都没猜对,学生更是迫不及待地期望知道纸包的“秘密”。当打开一层层纸后,看到的竟是一只鼓起的“空” 塑料袋子。我立即追问:“真是空的吗?它怎么会鼓着?”这一问,把学生的求知欲望引入到探究的课题上,调动了学生的思维活动。学生异口同声地说:“里面有空气”。接着要求学生用桌上的材料来证明空气的存在。有的用扇子扇风;有的用嘴吹风车转;有的把玻璃杯反扣水中看水能不能进去„„。积极的探究气氛,认真的思考情绪,使学生对空气性质的认识不断地加深。在学生探究的情绪最高涨时候,教师引导说:“谁能想办法看到空气?”这一问题进一步激起了探究的热情,同学们用各种方法进行尝试,有一个同学在水槽中吹起了一串串气泡。同组的同学高兴地大喊:“空气!空气!”其他同学茅塞顿开,纷纷效法。
3、精选材料,调动学生活跃的思维。
教学要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就需要教师课前根据教学内容和目的,精心设计、选择“有结构的材料”以调和课堂学习的良好气氛,如教学《温度和温度计》时,我在每一实验组的桌上放上了冷、热、温三杯水,各人去感受三杯水的温度。结果一个说温水是热水,一个说热水是温水。不同的感受为本堂课的定量观察研究奠定了基础。
二、指导观察、辅导实验策略
科学课程标准指出:小学科学课程是以培养科学素养为宗旨的科学启蒙课程。这就要求教学生的“独立研究”,让学生对某种自然事物进行观察思考、自己提出问题、自己设计研究方案、自己进行实验分析、总结归纳等以获得知识。在这探究过程中教师要善于指导。如 “水的沸腾”实验,若不加指导,学生只会注意翻滚的气泡和升腾的蒸汽,对气泡的产生、变化很容易忽视。实验时,只有教师的指导,学生才会有序地抓住试管底部初出现的气泡、气泡在上升过程中发生的变化、气泡出水面后变化现象、试管内壁不同部位出现的变化等观察环节,仔细地观察水蒸气从形成到散失的全过程,才真正让学生理解“水沸腾”的成因和本质。又如“水的过滤”实验,教师必须向学生交待清楚滤纸的折法,漏斗的放法,玻璃棒的拿法,倒水的动作等一系列细微之处。否则,只能是满地脏水,甚至可能发生事故。
所以,要想在几十分钟内让学生自行发现规律,没有正确科学的观察方法、实验方法和思维方法的全面指导是绝对办不到的。学生的“独立”必须是教师指导下的“独立”。但教师的指导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去诱发学生探究事物的兴趣,把主要精力集中在方法的指导上及学生主动性、创造性的调动与发挥上。
三、组织交流、引导思考策略
学生自行开展观察实验时,对事物的感知是零星分散的,而且因人而异,有正确的、错误的、片面的等多种情况。教师必须组织学生把各自的观察结果汇报出来,相互交流、相互补充、相互启发,使各自分散的发现变成集体共同的财富,逐步形成一个丰富完整的形象,达到理性的认识。在这个过程中首先不能让学生漫无目的地瞎说,也不能一切包办代替。应该注重发挥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想象能力和创造能力,给学生以表现、发挥才能的机会。在这过程中教师要敏锐地静观事态发展,既不能放任自流,又不做知识的评判者,在适当时机提出问题,做学生掌握知识的引路人。一要抓住教学的关键处设问展开讨论;二要抓住思考的转折点设问展开讨论;三要抓住理解的难点设问展开讨论;四要抓住探究规律处设问展开讨论;五要于无疑处质疑。当学生明确了实践活动的目标任务后,就放手让学生自己去设计实现目标任务的方法,把整个活动的进程交给学生自己把握,充分发挥学生主体地位。学生依据材料、工具、能力、爱好等方面的特点,自己选取最合适的方法进行小制作、小实验。如让学生制作一些小圆纸片,有的用剪刀剪,这是习惯思维指导下的实践行为。可有些同学用小刀裁,有的用锥子扎,也有的用一元硬币做模型冲出来一个小圆。
科学家探索大自然的奥秘是从提出问题开始的。但要真正发现问题是一件不容易的事,只有思想活跃、勤于观察、善于思考的人,才能在别人习以为常、不以为然的情况下发现事物变化的蛛丝马迹,从而概括抽象提出问题,展开研究。可以说没有发现问题就没有探究。因此,我们要千方百计地精心设计,制定引导学生质疑问难的方案,让学生自己去发现问题,自己去提出问题,在宽松的氛围中,维持学生思维处于高速运动的状态。如教学《花、果实和种子》,我让学生把带来的“果实”放在桌上,有同学马上举手发言说:“某同学把胡萝卜也带来了,胡萝卜不是果实”。带着的同学争辩说是果实,有的同学说不是。全班几乎同时发言“是”、“不是”。形成了结论对立的两派:甲:胡萝卜能吃,所以是果实。乙:能吃的不见得是果实,鸡蛋也能吃。甲:鸡蛋不是植物长出来的。乙:大白菜也是植物长出来的,难道也是吗?甲:胡萝卜有营养,是果实。乙:大白菜也有营养,为什么从来没人叫它是果实呢?„„两方同学一方举理说是,另一方力争例举反驳,课堂气氛异常活跃,探索兴趣十分浓厚。在探究的过程中学生的“独立性”是神圣不可侵犯的。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有利于学生的探究的发展。教学中我尽量安排小组或组织活动,促进探究的深入和交流,为学生创造更多的自我表白的机会,将个人独立思考的成果转化为全组的共同认识。
四、指示方向、延伸知识策略
在有限的时间和空间的课堂教学活动中。要让学生探究能力得到更好的培养,就得指导学生将课堂上的研究兴趣和思维品质保持并迁移到课外,把学生在课堂上学到的科学知识和研究方法用于课外对大自然的探究活动,成为“儿童乐于从事的经常性活动”。如《不一样的电路连接》一课,在学生掌握了串联与并联方法后,快下课时我向学生又出了一个新问题:“刚才实验是电在电线中流动使小灯泡发光。你能不用电线也使小灯泡发光吗?请大家课后自己去研究。”学生被最后的疑问所激动,课后兴犹未尽,想方设法去解开这个疑团。这与《导体与绝缘体》一课作了联系。像这堂课结束时那样,承上启下地提出一些新问题,一方面可以使新旧知识有机地联系起来,同时也激发了学生新的求知欲望,激励学生沿着知识阶梯去不断地攀登。科学课的技能目标可以通过小制作、小实验、种植、养殖的形式和社会调查、实践活动等去实现。有些活动项目的时间要求多,有些活动项目的时效性长,教学时间必须延伸到课外,让学生有比较宽松的时间完成课堂中无法完成的教学活动。如《种子发芽实验》、《评价我们的太阳能热水器》等教学内容,必须在课外经过学生的亲身实践才能完成。所以,教师必须鼓励学生在课外积极完成课后作业,合理利用自己的休闲时间,参与自己喜欢从事的活动。环境污染已成为全球性问题,在教学《环境问题和我们的行动》一课时,在我的引导下,学生自发组成环保调查小组,对家乡环境中的空气质量、环境保护的现状和前景进行了为期两个月的社会性调查,取得了大量的第一手资料,写出科学价值很高的环保科技论文。并参加区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评比,得到专家的一致好评,荣获区级一等奖。科学综合实践活动――《关注校园周边的环境》被推荐到温州市科技创新大赛,获得二等奖。
科学教学重在学生亲历探究,重在动手实践。在实践中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创造力及动手动脑的能力。所以,教学的成果不要去追求学生加工出什么作品。比如说学生制作小水轮,其形状、大小,叶轮片长短,材料的种类和色彩,作品的质量都可以不同。另一方面,教师要接受、宽容所谓的“失败之作”。由于学生的知识水平、动手能力、个性特长、兴趣爱好上的差异,致使学生的“作品”质量不同,有的制造出半成品,有的甚至是废品,教师都要平静地接受这个现实,在实践活动中允许成功与失败同存,要轻结果,重过程。其实,所谓失败者也是成功的,首先他参与了一次实践活动,并在活动中得到了锻炼。其次他经历了失败的挫折和体验,获得了一种特别的成果。
总之,在新课程改革的大环境下,提倡教学创新,以学生为主体的科学教学中,教师必需提高为学生服务的意识,充分发挥教师在教学中的主导地位,把学生看作一个个创造的个体,给予学生以自由发挥、大胆创造的开放空间,并对孩子所萌发的创造欲望给予保护,这样才能有效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才能大面积提高科学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叶平主编.小学探究性学习实验课例[M].湖北教育出版社.2002(2)张仁贤主编.素质教育的理论与实践[M].科学普及出版社.2003(3)喻伯军主编.小学科学教育案例专题研究[M].浙江大学出版社.2005.
第三篇:小学科学论文开放式实验教学的探究策略
小学科学实验教学开放式教学的探究
在科学教学过程中,实验教学是一种创造性教育,它是主体情知互动的教育。科学教学中进行创新精神的培养,必须从改革教育思想着手,切实转变教育观念,从封闭型走向开放型教育,从承传型教育走向创新型教育,从传授式教育走向学生自我探究型教育。因此,科学实验教学只有把课堂教学、课外兴趣活动、社会实践活动等有机地结合起来,才能实现学生的创新精神的培养。为此,笔者努力拓展科学教学的时间和空间,依据陶行知先生的教育思想,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上进行探究。笔者在近几年科学实验教学中如何实施开放式探究策略进行一下几个方面的阐述。
一、开放空间、营造氛围。
民主、安全、幽默、开放、温暖及支持性是提供创造性学习气氛的基本特征。“学起于思,思起于疑”。心理学研究表明,当学生对学习内容感到浓厚兴趣时,思维、意志、注意力等一切心理因素都处于最兴奋、最积极的状态,他们就会自觉地去进行创造性的学习。
1、走向课外,丰富学生知识的层面。
在科学教学中应确立 “以课本为基础,走出文本,走向课外图书馆”的理念。这是因为学生一生中学到的东西,大量的不是从教科书中学到和老师教给的。如打电话、骑自行车、玩滑溜、唱流行歌曲等。所以,在教学中我经常引导学生看一些与教学内容有关的影视片,阅读各种报刊杂志,推荐阅读《少儿百科全书》、《祖国上下五千年》、《世界上下五千年》、《有趣的动植物》等书籍,让学生在大课本中去学取知识,形成社会综合知识观、大科学观。
2、设置悬念,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
在教《我们周围的空气》时,除准备了水槽和玻璃杯外,我还给每组准备了一把扇子,一个风车和一个包裹得很紧的纸包。上课了,首先要学生猜测“纸包里是什么?”这一问唤起了学生探究的兴趣,一个个争着去摸、去闻。几个同学都没猜对,学生更是迫不及待地期望知道纸包的“秘密”。当打开一层层纸后,看到的竟是一只鼓起的“空” 塑料袋子。我立即追问:“真是空的吗?它怎么会鼓着?”这一问,把学生的求知欲望引入到探究的课题上,调动了学生的思维活动。学生异口同声地说:“里面有空气”。接着要求学生用桌上的材料来证明空气的存在。有的用扇子扇风;有的用嘴吹风车转;有的把玻璃杯反扣水中看水能不能进去„„。积极的探究气氛,认真的思考情绪,使学生对空气性质的认识不断地加深。在学生探究的 情绪最高涨时候,教师引导说:“谁能想办法看到空气?”这一问题进一步激起了探究的热情,同学们用各种方法进行尝试,有一个同学在水槽中吹起了一串串气泡。同组的同学高兴地大喊:“空气!空气!”其他同学茅塞顿开,纷纷效法。
3、精选材料,调动学生活跃的思维。
教学要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就需要教师课前根据教学内容和目的,精心设计、选择“有结构的材料”以调和课堂学习的良好气氛,如教学《温度和温度计》时,我在每一实验组的桌上放上了冷、热、温三杯水,各人去感受三杯水的温度。结果一个说温水是热水,一个说热水是温水。不同的感受为本堂课的定量观察研究奠定了基础。
二、指导观察、辅导实验。
科学课程标准指出:小学科学课程是以培养科学素养为宗旨的科学启蒙课程。这就要求教学生的“独立研究”,让学生对某种自然事物进行观察思考、自己提出问题、自己设计研究方案、自己进行实验分析、总结归纳等以获得知识。在这探究过程中教师要善于指导。如 “水的沸腾”实验,若不加指导,学生只会注意翻滚的气泡和升腾的蒸汽,对气泡的产生、变化很容易忽视。实验时,只有教师的指导,学生才会有序地抓住试管底部初出现的气泡、气泡在上升过程中发生的变化、气泡出水面后变化现象、试管内壁不同部位出现的变化等观察环节,仔细地观察水蒸气从形成到散失的全过程,才真正让学生理解“水沸腾”的成因和本质。又如“水的过滤”实验,教师必须向学生交待清楚滤纸的折法,漏斗的放法,玻璃棒的拿法,倒水的动作等一系列细微之处。否则,只能是满地脏水,甚至可能发生事故。
所以,要想在几十分钟内让学生自行发现规律,没有正确科学的观察方法、实验方法和思维方法的全面指导是绝对办不到的。学生的“独立”必须是教师指导下的“独立”。但教师的指导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去诱发学生探究事物的兴趣,把主要精力集中在方法的指导上及学生主动性、创造性的调动与发挥上。
三、组织交流、引导思考。
学生自行开展观察实验时,对事物的感知是零星分散的,而且因人而异,有正确的、错误的、片面的等多种情况。教师必须组织学生把各自的观察结果汇报出来,相互交流、相互补充、相互启发,使各自分散的发现变成集体共同的财富,逐步形成一个丰富完整的形象,达到理性的认识。在这个过程中首先不能让学生漫无目的地瞎说,也不能一切包办代替。应该注重发挥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想象能力和创造能力,给学生以表现、发挥才能的机会。在这过程中教师要敏锐地静观事态发展,既不能放任自流,又不做知识的评判者,在适当时机提出问题,做学生掌握知识的引路人。一要抓住教学的关键处设问展开讨论;二要抓住思考的转折点设问展开讨论;三要抓住理解的难点设问展开讨论;四要抓住探究规律处设问展开讨论;五要于无疑处质疑。当学生明确了实践活动的目标任务后,就放手让学生自己去设计实现目标任务的方法,把整个活动的进程交给学生自己把握,充分发挥学生主体地位。学生依据材料、工具、能力、爱好等方面的特点,自己选取最合适的方法进行小制作、小实验。如让学生制作一些小圆纸片,有的用剪刀剪,这是习惯思维指导下的实践行为。可有些同学用小刀裁,有的用锥子扎,也有的用一元硬币做模型冲出来一个小圆。
科学家探索大自然的奥秘是从提出问题开始的。但要真正发现问题是一件不容易的事,只有思想活跃、勤于观察、善于思考的人,才能在别人习以为常、不以为然的情况下发现事物变化的蛛丝马迹,从而概括抽象提出问题,展开研究。可以说没有发现问题就没有探究。因此,我们要千方百计地精心设计,制定引导学生质疑问难的方案,让学生自己去发现问题,自己去提出问题,在宽松的氛围中,维持学生思维处于高速运动的状态。如教学《花、果实和种子》,我让学生把带来的“果实”放在桌上,有同学马上举手发言说:“某同学把胡萝卜也带来了,胡萝卜不是果实”。带着的同学争辩说是果实,有的同学说不是。全班几乎同时发言“是”、“不是”。形成了结论对立的两派:甲:胡萝卜能吃,所以是果实。乙:能吃的不见得是果实,鸡蛋也能吃。甲:鸡蛋不是植物长出来的。乙:大白菜也是植物长出来的,难道也是吗?甲:胡萝卜有营养,是果实。乙:大白菜也有营养,为什么从来没人叫它是果实呢?„„两方同学一方举理说是,另一方力争例举反驳,课堂气氛异常活跃,探索兴趣十分浓厚。在探究的过程中学生的“独立性”是神圣不可侵犯的。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有利于学生的探究的发展。教学中我尽量安排小组或组织活动,促进探究的深入和交流,为学生创造更多的自我表白的机会,将个人独立思考的成果转化为全组的共同认识。
四、指示方向、延伸知识。
在有限的时间和空间的课堂教学活动中。要让学生探究能力得到更好的培养,就得指导学生将课堂上的研究兴趣和思维品质保持并迁移到课外,把学生在课堂上学到的科学知识和研究方法用于课外对大自然的探究活动,成为“儿童乐于从事的经常性活动”。如《不一样的电路连接》一课,在学生掌握了串联与并联方法后,快下课时我向学生又出了一个新问题:“刚才实验是电在电线中流动使小灯泡发光。你能不用电线也使小灯泡发光吗?请大家课后自己去研究。”学生被最后的疑问所激动,课后兴犹未尽,想方设法去解开这个疑团。这与《导体与绝缘体》一课作了联系。像这堂课结束时那样,承上启下地提出一些新问题,一方面可以使新旧知识有机地联系起来,同时也激发了学生新的求知欲望,激励学生沿着知识阶梯去不断地攀登。科学课的技能目标可以通过小制作、小实验、种植、养殖的形式和社会调查、实践活动等去实现。有些活动项目的时间要求多,有些活动项目的时效性长,教学时间必须延伸到课外,让学生有比较宽松的时间完成课堂中无法完成的教学活动。如《种子发芽实验》、《评价我们的太阳能热水器》等教学内容,必须在课外经过学生的亲身实践才能完成。所以,教师必须鼓励学生在课外积极完成课后作业,合理利用自己的休闲时间,参与自己喜欢从事的活动。环境污染已成为全球性问题,在教学《环境问题和我们的行动》一课时,在我的引导下,学生自发组成环保调查小组,对家乡环境中的空气质量、环境保护的现状和前景进行了为期两个月的社会性调查,取得了大量的第一手资料,写出科学价值很高的环保科技论文。并参加区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评比,得到专家的一致好评,荣获区级一等奖。科学综合实践活动――《关注校园周边的环境》被推荐到温州市科技创新大赛,获得二等奖。
科学教学重在学生亲历探究,重在动手实践。在实践中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创造力及动手动脑的能力。所以,教学的成果不要去追求学生加工出什么作品。比如说学生制作小水轮,其形状、大小,叶轮片长短,材料的种类和色彩,作品的质量都可以不同。另一方面,教师要接受、宽容所谓的“失败之作”。由于学生的知识水平、动手能力、个性特长、兴趣爱好上的差异,致使学生的“作品”质量不同,有的制造出半成品,有的甚至是废品,教师都要平静地接受这个现实,在实践活动中允许成功与失败同存,要轻结果,重过程。其实,所谓失败者也是成功的,首先他参与了一次实践活动,并在活动中得到了锻炼。其次他经历了失败的挫折和体验,获得了一种特别的成果。
总之,在新课程改革的大环境下,提倡教学创新,以学生为主体的科学教学中,教师必需提高为学生服务的意识,充分发挥教师在教学中的主导地位,把学生看作一个个创造的个体,给予学生以自由发挥、大胆创造的开放空间,并对孩子所萌发的创造欲望给予保护,这样才能有效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才能大面积提高科学教学效果。
第四篇:小学科学实验教学的基本策略探究
小学科学实验教学的基本策略探究
摘要:针对小学科学实验出现的新问题,本文从科学实验内容、实验方式、实验设计、实验操作和实验信息五个方面提出了促进学生在科学实验中思考的小学科学实验教学的基本策略。
关键词:小学科学实验教学
基本策略
新问题
小学科学实验是小学科学教学的主要内容,是科学探究的主要过程,它可以有效地培养学生观察、实验、动手操作、逻辑思维、创造性思维等科学探究能力,对落实科学(3―6
年级)课程标准的要求,发展小学生的科学素养有重要意义。但目前小学科学实验教学又出现新的问题,如学生的实验活动多数表面上又说又做、热热闹闹,实际上只是简单的孤立的动手操作,没有深刻的、联系的思考过程,即只动手不动脑,这样的活动不利于学生形成科学探究能力。笔者针对小学实验存在的新问题,并结合自己这几年从事一线科学教学工作,谈谈小学科学实验教学的基本策略。
要使小学科学实验真正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在实验中,既能使学生动手操作又能使学生积极思考,可以考虑从以下几个基本策略着手:
一、科学实验内容要有趣味性
实验教学的主要目的就是让学生获得基础知识,激发兴趣,培养思维能力和形成良好的科学品质。其中,培养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并使之转化为强烈的求知欲是教学成功的关键和主要标志。要想让学生“学好”,必须使他们“好学”。小学科学教材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突出了趣味性,它内容丰富,贴近学生生活实际。只要教师正确引导和启发,就一定能激发起学生强烈的求知欲,从而促使小学生积极地思考。如在三年级学生第一次接触《科学》时,为了激发学生对科学学习的兴趣,笔者就安排了一个“吹泡泡”的游戏实验,让学生利用提供的多种材料吹出一个又大又不容易破的泡泡。学生对吹泡泡这项活动非常熟悉,但要吹出一个又大又不容易破的泡泡对他们又非常具有挑战性,所以他们的思维一下子就活跃起来了,认认真真投入了实验探究。总之,兴趣是思维活性的催化剂,当学生对某个实验产生兴趣时,就会积极地围绕这个问题进行思考。
二、科学实验方式要有探究性
科学教材中实验部分大多为探究性实验,这有利于促进学生科学探究能力的形成。探究性实验相对于验证性实验,两者原理不同,前者是指人们在结果、现象未知的情况下通过实验设计去探索,进而获得结论,而在探究中往往有新发现,因而指向性不强。在实验中应鼓励学生大胆探究、大胆思考,坚持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例如在“蚂蚁对不同气味的反应”实验中,有学生就得到不同的实验现象与结果。此时,我们就可以帮助学生,深入思考探讨蚂蚁对不同气味的反应的其它影响因素,这样既培养了学生的发散思维,同时又培养了他们尊重事实的科学态度。由此可见,注重小学科学实验的探究性,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是科学实验教学的一个基本策略。
三、科学实验设计要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教学活动是教师教、学生学的双边活动,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在科学实验设计时要充分考虑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够通过自己的观察、思考、实验得出结论,达到认识周围自然现象的目的。低年级学生年龄小,注意力不易集中,感知世界往往从兴趣出发,处于形象思维阶段,抓不住事物的主要特征。设计实验时教师要采取多种方式,调动他们的各种感官,让其有意识地直接地观察事物。如“水的浮力”的教学实验,就可以放手让学生把不同的实验材料放入水中观察现象,再把浮在水面上的物体用手向下压,体会水有向上的浮力,从而得出结论,最后启发学生思考如何利用水的浮力,使不平衡的杠杆达到平衡。这种设计可满足学生的求知欲,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四、科学实验操作要体现主体性
科学实验教学强调学生收集处理、分析总结、观察和创新等能力的培养,教师可以通过学生的主动探究、讨论、自主思考达到使学生自我不断完善的目标,使学生始终在实验全过程中处于积极状态,以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在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素质教育中,教师必须启发引导学生积极思考,让学生自己提出探究实验的方法,自己动手实验,通过观察实验活动,提高他们的创新意识和勇于探究未知的能力。如在学习《弹性》一课时,学生对于弹性已有一定的生活体验,于是可以让他们在课前就收集自己认为有弹性的物体带到课堂上,并且自己设计实验证明它有弹性。由于各个学生的认知水平不同,在实际研究过程中,研究小组成员间的见解会有所不同,而这些矛盾会在他们进一步的研究中解决。这就是让学生“真刀实枪”地做科学。
五、科学实验信息实现共享化
实验的目的是为了透过现象看本质,通过去粗取精由表及里地思考和分析发现和认识规律。当学生通过观察实验获取到足够的感性认识后,教师要启发学生并让他们自己进行讨论,通过分析、综合的思维加工,用自己的语言描述所观察到的现象及通过实验产生的想法。教师要多给学生发言的机会,鼓励学生积极发言,提供信息资源共享的平台。当学生对科学问题进行探讨时,不论他们的发言是否正确,教师都不要急于表态,而是要认真倾听,让学生在相互交流中辨别是非,形成共识,得出正确的结论,使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初步形成科学概念。总之,实验信息交流是促进学生思考的基本实验策略之一。
总之,在小学科学实验课堂中,教师不仅要让学生动手,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在实验中积极思考,避免出现表面热闹头脑冷清的现象。小学科学实验教学的基本策略需要教师在今后的实验教学中不断地摸索、积累。科学教师要在实验课堂中营造一个爱科学、做科学、思科学的良好环境,要善于抓住学生思维的闪光点。这样,才能发挥科学实验课的作用,才能最终全面提高小学科学实验教学的质量。
参考文献:
[1]
江杰,李兴才:《浅谈小学生认知发展特点》,《教学研究》2015年第19期。
[2]
刘平:《初探小学科学实验教学有效性》,《新课程》2015年第03期。
[3]
彭光全:《提升小学科学实验教学有效性的策略》,《新课程导学》2015年第04期。
第五篇:提高小学科学实验教学有效性的策略探究
提高小学科学实验教学有效性的策略探究
实验是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和手段,是小学科学课的显著特点,是小学生进行科学探究的主要方式。实验教学以动手为主,那么,是不是只要准备足够的器材,安排好实验步骤,就可以顺利地进行实验活动;只要实验顺利就可以取得良好的教学成效呢?不是的!教学是一门艺术,实验教学也不例外,要想取得良好的教学成效,需要教师的机敏把握和智慧处理策略。而对实验细节的把握,是提升科学实验教学有效性的关键所在。关注一个细节,就能生成一个精彩的环节;忽视一个细节,就可能毁灭一次精彩的实验。所以,在小学科学实验中,更应关注细节。在教学中,我们要从细节入手,注意激发、培养学生的兴趣,提供有结构的材料,注重师生的有效交流与互动,用心观察,善于发现、挖掘,把握时机,加强课堂调控,加强实验的引领、指导和提升。
一、实验前谋选材料,从简求实
课上要用种种材料,是科学课的一大特点,材料很容易引起学生的心理期望。教师也许会感到把材料直接交到孩子手中,可能造成无法容忍的混乱。事实上,把精心选配的材料交给学生,让他们自由探究,是让他们走上科学道路的一个好办法,关键是要选配好材料,注意发挥材料的最大效益。一套好的材料,会引起学生的探究欲望,会促成一节好课。
⒈ 利用材料间的相互关系,灵活加以组合和运用
实验教学能否成功、效果能否达到,不仅仅取决于实验材料是否充足,还取决于实验材料选择是否科学,搭配是否精当。实验材料选择科学、搭配精当,学生操作起来得心应手,观察方便,现象明显,实验效果就好。
把各种材料放在一起,它们之间便有了一些相互关系,不同的组合往往会使学生产生一些特定的言行。一盆水,一个软木塞、一个小铁块,这样一组材料学生会有什么结论?学生会说铁块沉下去,软木塞浮上来,材料结构的简单,使他们很难形成规律性的认识。如果是另一组材料:一盆水、同样形状大小的木块、铁、塑料、胶木,学生又会有什么结论?因为材料间的丰富对比性,将揭示一个规律:同样大小的东西,重的下沉,轻的浮着。那么,是不是材料的结构越复杂越好呢?不是的!
一般情况下,教师依据教材的提示,会设计出适合预设问题探究需要的有结构的材料,只要能够完成任务就可以了。然而在教学实践中我们会发现,如果我们在准备实验器材时打破常规思维,常常可以使材料更简洁有效,看起来简单,但是用起来却更有意义。
⒉ 把握好材料的呈现方式和时机,分层、适时、有序地呈现
一种材料就预示着一个现象,可以设置一个情境,进行一项探究。不管是有关,还是无关,每一种材料的出现都有很明显的目的性。因此,把握好材料的呈现方式和时机,也就是调控了课堂的节奏,掌握了课堂的结构。
小学生的探究是在教师指导下进行的,使用的材料会随着探究活动的推进或探究内容的转变而变化。材料何时呈现要充分考虑到小学生的心理特征。小学生有强烈的好奇心,如果过早发送探究材料,会分散学生的注意力,往往还没有听清楚活动要求,甚至还没有明白要研究的内容,就开始动手了,容易使探究范围过于扩大。而有层次地发送材料,就能调控探究的范围和深度,提高探究的有效性。例如教学《物体在水中是沉还是浮》时,学生猜测物体是沉还是浮可能与物体的大小和轻重有关后,教师抛出了第一组材料:木块、石头、泡沫塑料、回形针、牙签、橡皮泥、胡萝卜、蜡烛,学生通过实验比较发现与自己猜测不相符的结果 —— 沉浮与物体的大小、轻重可能没有关系,这就与经验产生冲突。那么是不是这样?教师又提供了一组特殊材料:大小相同的铁块、铝块、塑料块、木块、黏土块,实验获得了新的进展 —— 轻的易浮重的易沉。第三次提供了重量相同,大小不同的物体:铝块、橡皮泥、萝卜块、木块、泡沫塑料块,结果发现在轻重相同的情况下,大的容易浮、小的容易沉。这样分三次呈现,顺应了学生的思维方法,以材料来指引探究,有序而有效。
二、实验时明察秋毫,见机行事
动态地了解学生,才能上好科学课。要细心观察他们在做什么,分析他们在想什么,预测他们会朝哪个方向进展。掌握信息越多,教师就越能清醒地进行指引。因此,在学生活动着的时候,教师应是最忙的,不是去讲述,不是对学习活动指手画脚,而是在观察着学生行为上的变化和独创性,在用心发现学生的特殊表现,在注意着各个小组有意义的探究行为。
⒈ 从实验现象的差异中去找寻规律
在探究中,几十个差别各异的学生得出各种各样的现象,而其中会有大量大同小异,能体现普遍性的现象,而基于这些现象的汇报交流,将是课堂进展的主要方向。在《点亮我的小灯泡》的探究中,我们观察到,对于电池,有的小组用一节电池,有的把两节头尾相叠成串联,有的把两节的正负分别用电线并联;对于电线,有的用一根,有的把两根头尾相绞成一长根,有的两根并列合成一粗根;关于电珠,有把电珠放在正极的,也有放在负极尝试的。各小组在数量和接法上有不同,但每一种使电珠发亮的电路都由电池、电线、电珠三部分组成。这些信息,就构成了一条脉络,从中去除枝枝蔓蔓的信息,将发现一个共同的特点:小电珠亮时,都有电池、电线、电珠三部分形成一个闭合的回路。顺着从这个方向来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就是有的放矢。
⒉ 从实验现象的普遍中去发现特殊
在《点亮我的小灯泡》的活动中,教师注意到有一学生直接用电线连接正负极,时间不长,发现电池发热了;有一学生看到小电珠尾部碰上电池的正极时亮了一下,引起了他极大的意外,另一根电线没有竟然也会亮!再次尝试,真的会亮。这些出乎意料的现象一定是学生心中的“疙瘩”,怎么回事?多好的探究机遇呀!教师如果抓住了,定会吸引学生去讨论,引出一些不曾想到的接亮小电珠的新方法。原来,科学探究不仅仅是解决已有问题的过程,也是发现新问题的过程。
三、实验后引导交流,挖掘提升
实验操作之后的集体研讨中,学生常常各抒己见。也许是实验结果的差异,也许是认识角度的不同,交流中往往会有出入,甚至产生矛盾。教师要善于发现其中存在的意义和价值,巧妙地予以挖掘提升,让矛盾为实现教学目标服务。
⒈ 抓住思维亮点,层层深入
小学生的思维往往趋于表面,深入思考的主动性不够。心理学表明,小学生的思维水平大致处于复合思维和前语言思维的层次上,会出现语言思维障碍,出现交流研讨内容与实际操作迷路的状态。并且,心理学还指出:在科学学习中,不正确的、幼稚的语言和思维只能在感觉器官、思维和情感同时并用的基础上,通过与师生、生生互动发展来完成。如果教师任凭学生回答哪里算哪里,在研讨时单往结论看,会使汇报研讨处于肤浅的状态,缺乏思维的深入,极大地扼杀学
生的思维积极性,造成学生揣摩答案,不能进行理性的思考分析。相反,如果教师能把握学生的特点,充分相信孩子们的潜在能力,多一些追问的细节,抓住学生的一个个思维点,创设师生、生生互动的状态,就能使研讨层层深入,从表面深入到本质,从具体上升到抽象。
例如教学《被压缩的空气》一课,学生回答:手推活塞,活塞被推了进去,空气变少了。针对学生的回答,教师立即反问:空气真得变少了,逃到外面去了吗?学生马上意识到自己的表达出了问题。教师又趁机追问:那空气为什么由30毫升变成了10毫升,这些现象说明了什么?促使学生的思维向“节骨眼”上思考。在学生一番探讨后都认为空气没有少而是被压缩了,教师又问:空气到底能压缩到多少呢?能不能压缩到“0”毫升?经过教师适时的点拨,引起学生间的互动,迸射了思维,把学生的思维一步一步引向“正道”,学生对压缩空气的理解层层递进,将所观察到的现象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假如,教师一开始就置学生的思维点于不顾,以学生的回答为终点而不加以引导,学生的认识就会始终停留在原有的水平而不能提高,对科学概念的理解就只能囫囵吞枣。
⒉ 借助意外现象,指引探索
在顺利地交流之后,学生们往往都“松了一口气”,这时是提出新问题,引起研讨新问题的好时机。例如教学《各种各样的叶》一课,在把叶子分类的研讨环节中,各个小组分别谈了刚才的研究,有的以形状的共同点来分,有的以叶上的细毛毛共同点来分,有的按颜色共同点来分。之后,教师拿出采集的同一颗树上的叶,但大小、老嫩、颜色有所区别,问学生是否算同一种树叶?新的讨论就此展开,最后基本认为应该分在一组,虽然大小和颜色不同,但它们长在同一枝条上,形状、叶脉、边缘的锯齿都类似。交流活动中常常会显现出一些一般情况下不会出现或一般人不太注意的话题,是置之不理还是妥善引导?教师的教学意识起了决定作用。
一次,教师为了简便,使用了纸盒的牛奶饮料插上吸管,做热胀冷缩的实验。交流时一位学生提出,牛奶盒放入热水后,会先下降一截后再缓慢上升。是这样吗?教师取来新奶盒亲自做过后,肯定了这一不被人注意的细节,并把这一现象提供给全班讨论。结果发现这一意外现象正是牛奶盒首先受热膨胀造成的!结论拓展了知识,讨论丰富了这一实验的教学意义,效果不言而喻。
⒊ 捕捉有效信息,拓展延伸
学生研究后延伸的内容同课堂学习应属同一个内容范畴,它们有着必然的逻辑联系,它应该是课堂研究内容的扩展、深化。教师要敏锐地捕捉这些转眼即逝的“信息”。例如教学《被压缩的空气》一课,在最后小结时,突然有个男生说“老师我想在课后弄个利用压缩空气的玩具”。这时我马上用赞许的目光对全班学生说:“非常好!今天我们利用所学的压缩空气的知识,回去设计或制作一个小发明。”学生课后探究的积极性马上被调动起来了。
总之,细节决定成败。要真正上好一节实验课,科学探究要真正做到有效有序,就需要教师在实验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自身的教学智慧,引导学生手脑并用,用活动来带动思维,用思维来改善活动;必须尽可能地为学生创设条件,从符合学生心理和行为特点的要求出发,在实验操作、深入思考、教学组织等方面用心关注细节,抓住机遇,适时“导”、“拨”,使学生都能规范、科学地动手操作,通过自行探究获取自然科学知识,培养创新意识与创新精神,提高实践能力,从而真正发挥实验的效应,凸现科学课的教学功能,演绎出教学的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