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预防脱管学生犯罪的分析和对策
预防脱管学生犯罪的分析和对策
预防脱管学生犯罪的分析和对策
近年来,未成年人犯罪呈逐年上升的趋势,预防未成年人犯罪已成为全社会共同关注的问题。未成年人犯罪的诱发因素有很多,其中家长疏于管教是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我区而言,由于我区属于经济欠发达地区,大部分人口在农村,外出打工人员较多,许多未成年人因家长外出务工而成为
“留守少年”,“留守少年”又被称为脱管学生,是指父母双方外出务工等原因,造成父母脱管,而交由父母以外的他人代管的学生。针对我区流动(流出)人口多的情况,我们就区内中学的学生脱管现象进行了调查,走访了徽州区的八所中学,发放了情况调查及分析表,并对脱管学生存在的情况进行了统计分析。
2005年我区中学生脱管的基本情况如下:
学校
总人数
脱管学生数
百分比
徽州区第一中学
1987
5.5徽州区第二中学
1086
210.3职教中心
120
420
西溪南中学
709
185
潜口中学
540
呈坎中学
469
富溪中学
127
8黄山中学
总计
512
1546
10.7
从以上统计来看,徽州区中学脱管学生的比例为10.7%,各中学的学生脱管情况不相一致,最高的为26%,最低的为5.5,城区中学的脱管学生比列相对较小,乡村中学的脱管学生比列相对较大。经调查,脱管的学生存在以下一些问题:
1、脱管学生厌学及学习困难的情况较为严重。经调查,脱管学生中成绩较差的学生占脱管学生数的75%。
2、德育智育发展滞后。脱管学生容易受一些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致使产生一些不良行为、违反校纪校规,甚至违法犯罪。在脱管学生中,有不良行为如上游戏厅、网吧的占脱管学生数的28%,脱管学生中经常违反校纪校规的占脱管学生总数的48%,脱管学生中有打架斗殴、盗窃等违法行为的占脱管学生数的6%,以今年我区未成年人犯罪情况统计为例:今年1—10月份我区未成年人犯罪人数为36人,其中属于脱管学生的30人,占总数的83.3。脱管学生汪某父母在家时,年少的他虽不十分听话,但也算规矩。可自从父母外出打工后,原本就贪玩的他如脱缰的野马,家中成了他与“小哥们”娱乐的场所。他也经常和同学们吵嘴打架,惹是生非,年迈的爷爷奶奶无可奈何。后来他发展到逃学、玩电子游戏和看录像,将父母每月按时寄来的学习、生活费花得一文不剩,然后变着法儿向爷爷奶奶要,如不满足要求便吵得家里鸡犬不宁。最后,15岁的他竟和其他几名同他一样的脱管学生形成一个盗窃团伙,多次在夜间撬开商店卷闸门盗窃钱物。
3、心理发育失衡。由于长期的家庭缺陷,脱管学生无法享受正常的亲情关爱,对于心理成长都留下一些后遗症。不少学生存在柔弱无助、自卑闭锁、逆反等心理及与父母的疏离隔膜感。心里发育的失衡,同时也会给学生的学业和德育发展造成一定的影响。在调查中发现,有12.2的脱管学生存在心理和行为异常。脱管学生存在心理和行为异常的比例比城区高一倍还多。
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家庭方面,脱管学生与父母的分离造成了家庭教育的弱化,家庭教育的主体由父母变成了其他的抚养者,其中绝大多数是祖辈,还有一部分是其他的亲戚。祖辈在孩子的教育上往往存在很多的误区。其一是祖辈觉得孩子缺少了父母的照顾,十分心疼,因此对孩子过分溺爱,养成了孩子任性的性格;其二是老年人大多文化程度较低,在学习方面不能给孩子任何帮助。祖辈在精神和体力上都处于衰老的过程中,对孩子的管教有时难免力不从心。在教育方式上,他们很难和孩子畅通的交流,儿童的沟通障碍对其语言及创造性的发展有很大的影响。而寄住在其他亲戚家的孩子的家庭环境对孩子就更加不利,在亲戚的立场上不便对孩子进行管束,孩子也很难在亲戚家中产生归属感,感觉总是寄人篱下,也容易和亲戚家年纪相近的孩子产生矛盾。而长期在外务工的父母对子女的教育在平常一般是通过电话或书信两种形式,而电话的快捷成了亲子间沟通与联系之首选。但大多数父母至少半个月才给孩子一个电话,少数是到了期中或期末考试时,来个电话问问成绩了事。春节期间返家,父母由于普遍存在“补偿”心理,因而带给孩子的多物质的丰盛(吃的、穿的、玩的以及慷慨的压岁钱)而少精神食粮(书籍、学习用品及心理上的亲子沟通等),再
加上中国传统文化的作用,父母在此期间也不便对孩子进行过多过严的管束,纠正其不良行为习惯,督促其学习。因而就造成了很多家长成为孩子学习、身心发展的事实上的旁观者。
二、学校方面,学校是家庭以外最主要的社会化主体。如果说家庭里的社会化是一种耳濡目染、潜移默化的形式,在日常生活中自然而然实现的,那么学校中的社会化则强调专门的学习,带有半强制性。学校教育对人的社会化具有更强的指导作用。一般来说,未成年人主要是在家庭和学校的双重监护下成长的,在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的配合和协调下,孩子能获得一个相对健康的成长环境。但是,由于脱管学生的父母外出打工,学校无法及时联系到家长进而无法和他们一起对留守子女进行教育和监管。加之留守家庭的孩子大多由祖(外)父母抚养,而老人由于文化程度和教育方法的局限性,往往只照顾到孩子生活起居,而忽视了更重要的对心理世界的培育,使得家庭教育的覆盖面不到位,和学校教育也无法协调。同时现在农村教育的教材内容以城市教育为参照,严重脱离农村的实际,很多孩子初中毕业后没有生活、创业的能力。农村教学方式从以前的应试教育转变为素质教育,但有些教师却误解了素质教育的真正内涵,放松了对学生的要求,导致学校并没有真正起到对孩子的管教和指导作用。加之农村学校师资力量薄弱、普遍缺乏基本的寄宿条件、办学条件难以改善,无法对脱管学生进行统一管理,从而导致脱管学生社会化的不足。
三、同辈群体方面,同辈群体指的是有大致相当的社会地位,并且通常年龄相仿的一群人。农村脱管学生父母外出打工使他们更多地受同辈群体的影响。由于同辈群体帮助青少年在社会中找到自己的平等位置,因此它对青少年有特别的影响。与此相对照,在家庭中,年轻人的地位总是从属的。生活在留守家庭的子女在经济上一般比较充裕,脱管学生有了钱后加之缺乏必要的教育和监督,一旦被具有越轨行为的同龄青少年所吸引,极容易走上越轨和犯罪道路。周围的违法青少年对这些青少年中的“大户”一般不会轻易放过,总是要千方百计勾引他们上钩,以便从他们身上榨取更多的油水,满足日常的消费需要。此外,脱管学生同辈群体中不乏有辍学打工之人,这些人从外地回来时穿着漂亮的衣服,买很多东西,出手也大方得多,这些都让村子里的其他人尤其是孩子们非常羡慕。年龄稍微大一点的孩子就不想上学了,想跟别人出去打工。父母亲在外地打工的孩子更是迫不及待地要出去,从而会对脱管学生在校接受教育产生不良影响,有可能导致在校脱管学生辍学,义务教育的不足又会导致留守子女文化水平的低下,不利于脱管学生的健康成长。
四、传媒方面,在社会转型期,社会规范和价值观念呈现出多元性和不确定性,导致脱管学生社会化过程中的社会权威形象的丧失。一般来说,这种社会权威形象是由家庭、学校和社会大众传媒所共同创造的。而一旦家庭、学校和大众传媒对孩子进行规范要求和价值观念指导出现了分歧、对立甚至冲突,则它们所共同创造的这种社会权威形象便受到损害,它对孩子心理的影响和行为的约束力便随之降低。学校周围网吧林立,这些脱管学生在权威形象丧失的情况下极易转向网络、电视等传媒,试图从网络、电视等传媒中寻找到精神安慰。同时网络、电视等传媒中一些不健康的信息和图片泛滥,严重影响了脱管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
农村外出打工队伍的不断壮大,脱管学生的队伍也随着不断增加。脱管学生人群成了未成年人中的一个亟待关心、帮助的弱势群体,他们的教育问题不可忽视,针对脱管学生存在的问题,应当从以下几个方面采取措施:
1、要广泛宣传,争取全社会都来关心他们的健康成长。大力开展学校及其周边治安秩序整治,认真抓好“扫黄打非”工作,为学生的健康成长创建一个良好的外部环境。在加强法制副校长工作的同时,为学校配备治安副校长,及时解决学校内发生的治安问题,协助学校抓好脱管学生的日常管理工作,尤其是抓好有不良行为脱管学生的教育工作,使脱管学生得到有效的监护。
2、加强联系,增进情感交流。学校应当建立脱管学生的档案,及时了解脱管学生的基本情况,学校应加强与脱管学生家长的联系,可以开展多种形式让出门在外的父母能与脱管学生经常联系沟通。另外学校要通过家访等形式与脱管学生的代管人联系,为照顾他们的祖辈传授科学的教育和监护知识。同时,外出打工的家长也应主动加强与子女的联系,增进与孩子的感情交流,共同关注脱管学生的成长.3、学校要重视培养这类学生健全完美的人格。要加强对“留守少年”的思想品德、心理和生理、文明礼貌及法律知识等方面的教育,要积极探索解决教育中的真空问题。此外,还要加强家校联系,多渠道、多途径让脱管学生的家长了解子女在校的各方面表现,防止道德滑坡,走上违法、犯罪道路。
4、发挥乡镇综治办、公安派出所、司法所、妇联、共青团、学校的作用,齐抓共管,建立帮扶机制和监护体系,实施“五个一工程”即:学校将掌握的有不良行为的脱管学生情况及时向乡镇综治办反映,由乡镇综治办根据脱管学生不良行为的实际情况,与监护人、学校、派出所等签订一帮一的协议书,协调公安派出所、司法所、妇联、共青团根据各部门的职责实行一帮一专职帮教责任制,每月定期回访一次,确定每月固定一天为回访接待日,针对案件诱发因素向有关单位及学生家长送一份预防违法犯罪建议书,每半年对重点脱管学生进行一次集中法制学习。
5、村委会、居委会要充分发挥联系、监督作用,要督促脱管学生家长对子女的监管,督促家长在外出打工前妥善安排好子女的监管问题,发现存在的问题,及时与学生家长及学校联系,采取措施,使脱管学生健康成长。
第二篇:对脱管学生预防犯罪工作的分析对策和建议
文章
来源莲山
课 件 w w w.5y K J.Co m 5
近年来,未成年人犯罪呈逐年上升的趋势,预防未成年人犯罪已成为全社会共同关注的问题。未成年人犯罪的诱发因素有很多,其中家长疏于管教是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我区而言,由于我区属于经济欠发达地区,大部分人口在农村,外出打工人员较多,许多未成年人因家长外出务工而成为“留守少年”,“留守少年”又被称为脱管学生,是指父母双方外出务工等原因,造成父母脱管,而交由父母以外的他人代管的学生。针对我区流动(流出)人口多的情况,我们就区内中学的学生脱管现象进行了调查,走访了徽州区的八所中学,发放了情况调查及分析表,并对脱管学生存在的情况进行了统计分析。
2005年我区中学生脱管的基本情况如下:
学 校总人数脱管学生数百分比
……
从以上统计来看,徽州区中学脱管学生的比例为10.7%,各中学的学生脱管情况不相一致,最高的为26%,最低的为5.5%,城区中学的脱管学生比列相对较小,乡村中学的脱管学生比列相对较大。经调查,脱管的学生存在以下一些问题:
1、脱管学生厌学及学习困难的情况较为严重。经调查,脱管学生中成绩较差的学生占脱管学生数的75%。
2、德育智育发展滞后。脱管学生容易受一些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致使产生一些不良行为、违反校纪校规,甚至违法犯罪。在脱管学生中,有不良行为如上游戏厅、网吧的占脱管学生数的28%,脱管学生中经常违反校纪校规的占脱管学生总数的48%,脱管学生中有打架斗殴、盗窃等违法行为的占脱管学生数的6%,以今年我区未成年人犯罪情况统计为例:今年1—10月份我区未成年人犯罪人数为36人,其中属于脱管学生的30人,占总数的83.3%。脱管学生汪某父母在家时,年少的他虽不十分听话,但也算规矩。可自从父母外出打工后,原本就贪玩的他如脱缰的野马,家中成了他与“小哥们”娱乐的场所。他也经常和同学们吵嘴打架,惹是生非,年迈的爷爷奶奶无可奈何。后来他发展到逃学、玩电子游戏和看录像,将父母每月按时寄来的学习、生活费花得一文不剩,然后变着法儿向爷爷奶奶要,如不满足要求便吵得家里鸡犬不宁。最后,15岁的他竟和其他几名同他一样的脱管学生形成一个盗窃团伙,多次在夜间撬开商店卷闸门盗窃钱物。
3、心理发育失衡。由于长期的家庭缺陷,脱管学生无法享受正常的亲情关爱,对于心理成长都留下一些后遗症。不少学生存在柔弱无助、自卑闭锁、逆反等心理及与父母的疏离隔膜感。心里发育的失衡,同时也会给学生的学业和德育发展造成一定的影响。在调查中发现,有12.2%的脱管学生存在心理和行为异常。脱管学生存在心理和行为异常的比例比城区高一倍还多。
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家庭方面,脱管学生与父母的分离造成了家庭教育的弱化,家庭教育的主体由父母变成了其他的抚养者,其中绝大多数是祖辈,还有一部分是其他的亲戚。祖辈在孩子的教育上往往存在很多的误区。其一是祖辈觉得孩子缺少了父母的照顾,十分心疼,因此对孩子过分溺爱,养成了孩子任性的性格;其二是老年人大多文化程度较低,在学习方面不能给孩子任何帮助。祖辈在精神和体力上都处于衰老的过程中,对孩子的管教有时难免力不从心。在教育方式上,他们很难和孩子畅通的交流,儿童的沟通障碍对其语言及创造性的发展有很大的影响。而寄住在其他亲戚家的孩子的家庭环境对孩子就更加不利,在亲戚的立场上不便对孩子进行管束,孩子也很难在亲戚家中产生归属感,感觉总是寄人篱下,也容易和亲戚家年纪相近的孩子产生矛盾。而长期在外务工的父母对子女的教育在平常一般是通过电话或书信两种形式,而电话的快捷成了亲子间沟通与联系之首选。但大多数父母至少半个月才给孩子一个电话,少数是到了期中或期末考试时,来个电话问问成绩了事。春节期间返家,父母由于普遍存在“补偿”心理,因而带给孩子的多物质的丰盛(吃的、穿的、玩的以及慷慨的压岁钱)而少精神食粮(书籍、学习用品及心理上的亲子沟通等),再加上中国传统文化的作用,父母在此期间也不便对孩子进行过多过严的管束,纠正其不良行为习惯,督促其学习。因而就造成了很多家长成为孩子学习、身心发展的事实上的旁观者。
二、学校方面,学校是家庭以外最主要的社会化主体。如果说家庭里的社会化是一种耳濡目染、潜移默化的形式,在日常生活中自然而然实现的,那么学校中的社会化则强调专门的学习,带有半强制性。学校教育对人的社会化具有更强的指导作用。一般来说,未成年人主要是在家庭和学校的双重监护下成长的,在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的配合和协调下,孩子能获得一个相对健康的成长环境。但是,由于脱管学生的父母外出打工,学校无法及时联系到家长进而无法和他们一起对留守子女进行教育和监管。加之留守家庭的孩子大多由祖(外)父母抚养,而老人由于文化程度和教育方法的局限性,往往只照顾到孩子生活起居,而忽视了更重要的对心理世界的培育,使得家庭教育的覆盖面不到位,和学校教育也无法协调。同时现在农村教育的教材内容以城市教育为参照,严重脱离农村的实际,很多孩子初中毕业后没有生活、创业的能力。农村教学方式从以前的应试教育转变为素质教育,但有些教师却误解了素质教育的真正内涵,放松了对学生的要求,导致学校并没有真正起到对孩子的管教和指导作用。加之农村学校师资力量薄弱、普遍缺乏基本的寄宿条件、办学条件难以改善,无法对脱管学生进行统一管理,从而导致脱管学生社会化的不足。原创文章,尽在文秘知音www.xiexiebang.com网。
三、同辈群体方面,同辈群体指的是有大致相当的社会地位,并且通常年龄相仿的一群人。农村脱管学生父母外出打工使他们更多地受同辈群体的影响。由于同辈群体帮助青少年在社会中找到自己的平等位置,因此它对青少年有特别的影响。与此相对照,在家庭中,年轻人的地位总是从属的。生活在留守家庭的子女在经济上一般比较充裕,脱管学生有了钱后加之缺乏必要的教育和监督,一旦被具有越轨行为的同龄青少年所吸引,极容易走上越轨和犯罪道路。周围的违法青少年对这些青少年中的“大户”一般不会轻易放过,总是要千方百计勾引他们上钩,以便从他们身上榨取更多的油水,满足日常的消费需要。此外,脱管学生同辈群体中不乏有辍学打工之人,这些人从外地回来时穿着漂亮的衣服,买很多东西,出手也大方得多,这些都让村子里的其他人尤其是孩子们非常羡慕。年龄稍微大一点的孩子就不想上学了,想跟别人出去打工。父母亲在外地打工的孩子更是迫不及待地要出去,从而会对脱管学生在校接受教育产生不良影响,有可能导致在校脱管学生辍学,义务教育的不足又会导致留守子女文化水平的低下,不利于脱管学生的健康成长。
四、传媒方面,在社会转型期,社会规范和价值观念呈现出多元性和不确定性,导致脱管学生社会化过程中的社会权威形象的丧失。一般来说,这种社会权威形象是由家庭、学校和社会大众传媒所共同创造的。而一旦家庭、学校和大众传媒对孩子进行规范要求和价值观念指导出现了分歧、对立甚至冲突,则它们所共同创造的这种社会权威形象便受到损害,它对孩子心理的影响和行为的约束力便随之降低。学校周围网吧林立,这些脱管学生在权威形象丧失的情况下极易转向网络、电视等传媒,试图从网络、电视等传媒中寻找到精神安慰。同时网络、电视等传媒中一些不健康的信息和图片泛滥,严重影响了脱管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
农村外出打工队伍的不断壮大,脱管学生的队伍也随着不断增加。脱管学生人群成了未成年人中的一个亟待关心、帮助的弱势群体,他们的教育问题不可忽视,针对脱管学生存在的问题,应当从以下几个方面采取措施:
1、要广泛宣传,争取全社会都来关心他们的健康成长。大力开展学校及其周边治安秩序整治,认真抓好“扫黄打非”工作,为学生的健康成长创建一个良好的外部环境。在加强法制副校长工作的同时,为学校配备治安副校长,及时解决学校内发生的治安问题,协助学校抓好脱管学生的日常管理工作,尤其是抓好有不良行为脱管学生的教育工作,使脱管学生得到有效的监护。
2、加强联系,增进情感交流。学校应当建立脱管学生的档案,及时了解脱管学生的基本情况,学校应加强与脱管学生家长的联系,可以开展多种形式让出门在外的父母能与脱管学生经常联系沟通。另外学校要通过家访等形式与脱管学生的代管人联系,为照顾他们的祖辈传授科学的教育和监护知识。同时,外出打工的家长也应主动加强与子女的联系,增进与孩子的感情交流,共同关注脱管学生的成长.3、学校要重视培养这类学生健全完美的人格。要加强对“留守少年”的思想品德、心理和生理、文明礼貌及法律知识等方面的教育,要积极探索解决教育中的真空问题。此外,还要加强家校联系,多渠道、多途径让脱管学生的家长了解子女在校的各方面表现,防止道德滑坡,走上违法、犯罪道路。
4、发挥乡镇综治办、公安派出所、司法所、妇联、共青团、学校的作用,齐抓共管,建立帮扶机制和监护体系,实施“五个一工程”即:学校将掌握的有不良行为的脱管学生情况及时向乡镇综治办反映,由乡镇综治办根据脱管学生不良行为的实际情况, 与监护人、学校、派出所等签订一帮一的协议书,协调公安派出所、司法所、妇联、共青团根据各部门的职责实行一帮一专职帮教责任制,每月定期回访一次,确定每月固定一天为回访接待日,针对案件诱发因素向有关单位及学生家长送一份预防违法犯罪建议书,每半年对重点脱管学生进行一次集中法制学习。
5、村委会、居委会要充分发挥联系、监督作用,要督促脱管学生家长对子女的监管,督促家长在外出打工前妥善安排好子女的监管问题,发现存在的问题,及时与学生家长及学校联系,采取措施,使脱管学生健康成长。
文章来源莲山
课 件 w w w.5y K J.Co m 5
第三篇:交通肇事逃逸犯罪的预防和对策
交通肇事逃逸犯罪的预防和对策
内容提要 我国《刑法》并无交通肇事逃逸罪这一罪名,而是把逃逸行为作为交通肇事罪的一个加重情节。交通肇事逃逸罪,具有更严重的社会危害性,是不同于交通肇事罪的另一种犯罪,具有其自身的特点和规律,应在刑事法上单列一罪名。该犯罪的产生有经济、意识、环境等方面的原因,必须采取有针对性地措施,提高破案率,加强预防工作。
关键词 交通肇事 逃逸犯罪 侦破 预防
近年来,适应国家经济建设的需要,全国城乡道路条件得到进一步改善。但是,迅猛增长的交通需要与落后的道路基本建设之间的矛盾仍然十分突出。全国道路交通事故一直处于上升趋势。其中,驾驶员肇事突出。以2008年为例,由于机动车驾驶人的原因所造成的交通事故占交通总事故的91.3%。特别值得注意的是,交通肇事逃逸案件占较大比重,并有逐年上升的趋势。以普洱市思茅区为例,2008年思茅区内发生交通肇事逃逸案件83起;2009年思茅区内发生交通肇事逃逸案件92起。
事实表明,交通肇事逃逸犯罪有着严重的社会危害性。它直接造成巨大的财产损失和严重的人身伤亡;与一般交通事故相比严重地侵害了广大交通参与者的合法交通权益。此外,它有着更为严重的社会危害性。具体表现在:第一,行为人对因事故造成的生命财产所存在 的危险履行法定的抢救义务,极大地加剧了危害结果的严重性。统计表明,有效的现场救护能降低20%的致死率。其次,转嫁了经济损失的责任被害人及家庭因得不到经济赔偿而人亡家破,实行第三者责任和交通肇事强制法定保险的保险公司要为逃逸者预付伤者抢救期限间的医疗费,国家和集体的财产损失也得不到赔偿。第三,交通肇事逃逸行为侵犯了国家正常的交通安全管理秩序,给公安交通管理部门的工作造成极大的困难,影响了国家机关的正常工作秩序。第四,交通肇事逃逸行为,有悖于人道主义原则,直接破坏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第五,交通肇事犯罪的大量发生直接影响社会的公众交通安全感,加之其主观恶性较大,影响恶劣,对社会秩序的稳定有不良的作用。
为了维护国家的治安秩序和经济秩序,保护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不受侵害,当前交通肇事逃逸犯罪不断上升且侦破的整体水平较低的情况下对其研究就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拟就交通肇事逃逸犯罪的特点、原因作一些探讨,并提出相应的侦破和预防对策。
一、交通肇事逃逸犯罪及特点和规律
我国《刑法》并无交通肇事逃逸这一提法,而是把逃逸肇事作为交通肇事罪的一个加重情节,于是1997年10月1日起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条规定: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因而发生重大事故,致人重伤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严重损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交通运输肇事后逃逸或者有其它特别恶劣情 2 节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因逃逸致人死亡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
笔者认为,交通肇事逃逸犯罪是不同于交通肇事罪的另一种犯罪,在刑法上应单列一罪,是因为:一罪区别于其他罪,根本上决定于该罪在犯罪构成及其危害结果诸方面于其他罪存在的差别。交通肇事逃逸罪有自身不同于交通肇事罪的法律特征。其区别表现在以下四方面:
(1)从犯罪的主观方面来看:交通肇事逃逸犯罪在交通肇事过程中为过失,包括过于自信的过失和疏忽大意的过失;在逃逸之后,其主观状态则由过失转为故意。而交通肇事罪在主观方面仅表现为过失。因此,两罪在主观方面是截然不同的,交通肇事逃逸罪比之交通肇事罪,其主观恶性要大得多。
(2)从犯罪的客观方面来看:交通肇事逃逸行为,包括交通肇事的作为方式和逃逸行为的不作为方式。此不作为方式指交通肇事行为人不履行有关法律、法规所规定的现场抢险救险、现场救护、报警及现场保护义务。而交通肇事罪其客观方面仅为作为方式的交通肇事。
(3)从犯罪客体来看:交通肇事逃逸犯罪所侵害的不仅是国家和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而且更重要的是国家正常的交通安全管理秩序。而一般交通肇事犯罪,其客体仅为国家和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
(4)从犯罪的危害性来看:交通肇事逃逸犯罪因其主观性较深,有着比一般交通肇事罪更为严重的危害。它不仅直接损害国家和人民 的生命财产安全,而且影响公安机关的正常工作秩序,影响公众交通安全感,影响社会稳定。
通过以上分析笔者认为:交通肇事逃逸犯罪是指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因而发生事故导致人员伤亡或使公司财产遭受损失后,为逃避法律责任,不履行相关法律义务而逃离现场的行为。有关部门应根据该犯罪的严重社会危害性,确定其相应的刑罚措施。
交通肇事逃逸犯罪有着不同于其它犯罪的特征:
1、犯罪人方面。发生逃逸的大多是中、青年人胆大心粗,易出事故,事故发生后顾虑较多,侥幸心理也特别重。以普洱市思茅区为例:2008年抓获的5名伤人以上肇事逃逸案件中的人员全部都在20-40岁之间,且男性比例为100%。大多数逃逸肇事驾驶员的法律意识、守法意识较为淡薄,对自己的严重后果认识不足。害怕法律制裁,幻想能够逃避罪责的心理促成了逃逸的发生。
2、肇事车辆方面。交通肇事逃逸的车辆多为外地过境的运输货车和无号牌的车辆。由于是过路车和没有号牌的车辆,为他们逃逸提供了条件,并且这些运输货车大都没有投保险,为逃避责任而逃逸。
3、逃逸肇事环境特点主要可以从三个方面来看。
时间条件。逃逸肇事犯罪多发生在行人、车辆稀少的夜间、凌晨及午后。思茅区的统计数字:夜间40%,凌晨50%,午后10%。思茅区2008年有70%的逃逸犯罪发生在此时段内,此外,发生在白天的逃逸犯罪亦有上升的趋势。
空间条件。逃逸犯罪绝大多数发生在乡间偏僻公路、城郊公路等偏僻干线以及无照明或者行车条件不好的道路上。思茅区2008年有60%的逃逸犯罪发生在此路段环境下。
气候条件。逃逸肇事犯罪大多数发生在阴雨天、雾天,在此气候条件下,车辆行人稀少,能见度低,肇事车辆易于“安全”逃离。思茅区2008年的统计数字表明,25%的逃逸事故发生在此天气情况下。
二、交通肇事逃逸犯罪产生的原因
研究交通肇事逃逸犯罪后面深刻的根源,掌握其犯罪规律,通过改变犯罪条件和相关因素,设置抑制因素,搞好犯罪预防。
1、经济因素。在交通肇事逃逸犯罪中,逃逸责任,避免自己的经济损失,是大多数逃逸者首先考虑的因素。没有第三者责任保险的车辆在肇事逃逸犯罪中占较大比例,清楚地反映了经济因素在逃逸犯罪原因结构中的影响。
2、意识因素。在交通肇事逃逸犯罪中,行为人的道德品质极差,守法意识淡薄。很多犯罪嫌凝人的行为已经达到“见死不救”的地步,其人道主义观念丧失殆尽。错误的意识观念是决定肇事逃逸犯罪发生的直接因素。
3、环境因素。包括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对犯罪的发生不起决定的作用,但对其有一定的影响。在交通肇事逃逸犯罪中,公安机构对此类犯罪打击不力,肇事逃逸“成功率”较高;社会“见义勇为”的缺失等环境因素对肇事逃逸犯罪意识的形成有着重要的作用。公安交通管理部门对牌证、个人车辆、承包车辆等业务管理还不到位,对 路面不能做到全时段、全天候控制;良好的道路条件,偏僻的路段及合适的天气情况等因素为逃逸的成功提供了具体的条件。尤其是云南省特殊的地理环境和民族风情,各少数民族都有不同程度嗜酒的习惯。无酒不成宴,某种程度上也诱发了酒后驾驶肇事逃逸的几率。仅2010年上半年,思茅区涉酒发生的交通事故就达212起,其中逃逸事故4起。
三、交通肇事逃逸犯罪的侦破
交通肇事逃逸犯罪的发生,以交通肇事的发生为前提。而交通肇事具有突发性、偶然性,其在时间、地点及侵害对象等诸方面而不确定。因而,犯罪行为人与受害人之间毫无特殊关系,侦破工作难以从行为人与被害人内在因素上找到相关线索。因此,此类犯罪的侦破难度相当大。
针对各种情况,侦破工作必须结合交通肇事逃逸犯罪的有关特点,加强在侦破组织机构、技术资料档案等基础性工作方面的建设,运用先进技术和设备,依靠快速反应以及整体协作等组织优势开展工作。
1、侦破组织机构建设。交通肇事逃逸犯罪,突出了一个“逃”字。因此,针对犯罪分子的快速逃逸,必须具备反应迅速有力的协查机制。在这一点上,应当树立全国一盘棋的意识积极开展协助,发挥整体协作优势,提高整体侦破水平。基于此情况,应在公安部1995年6月20日发布的《交通肇事逃逸案件查缉工作规定》的基础上,建立实体的资源共享、信息实时快速传递的通讯网络以及反应有力的 协查实体。这种跨地区的侦防体系,至少应在总队组成战斗力的组织机构。
在具体的实战单位上,应改变现行的只侧重交通管理工作的体制,把侦破交通肇事逃逸犯罪列入日常工作议程,设立专门的工作机构,组成作战实体。侦破组织要配备足够的高速交通工具、先进的通讯设备、现场勘查工具、计算机等,以保证侦破工作的需要。更重要的是,要全力加强“122”的建设,保证接警畅通,出警迅速。
2、侦破工作的实施。
(1)快速反应是案件侦破的先决条件。本世纪七十年代以来,Tap(Taime of arrivai of Police)理论得到充分研究。Tap值指从犯罪发生到警方到达现场的这段时间,包括从发现犯罪的时间、警方接到报警的时间及警方到达现场的时间。研究表明:Tap值越低,制止和预防犯罪的对策就越容易实施和奏效;反之,不但犯罪易于发生,犯罪嫌凝人作案后易于逃跑,而且,破案的难度也越大。
交通肇事逃逸由于其自身原因,往往报案不太及时,为抓住稍纵即逝的有利时机就要求民警在接到报案后快速反应,以:“快”补“慢”,争取时间。为此,大队要设置24小时值班的强力指挥调度中心,动态备勤,保证在最有利的时机内破案。
(2)现场调查访问与现场勘查。执勤民警到达现场对现场实施有效的保护,并迅速寻找目击证人、知情人、调查肇事的时间、经过以及逃逸车辆的车型、号牌、特征、逃逸方向等情况,并以此为根据,确定后面的工作安排。事故现场的勘查工作应当细致。逃逸现场往往遭受人为或自然的破坏,痕迹物证少可能已经灭失。这就要求在全面勘查现场的基础上,重点从车辆的轮胎印痕痕迹、油漆片、玻璃碎片、汽车零部件、泥土渣、油脂、衣着伤痕等方面认真勘查,从中发现线索,进而通过分析研究,确定侦查范围和方向。对于弃车逃逸者,还应注意收集驾驶手印、遗留物等,为缉拿肇事逃逸者提供证据。
(3)现场分析研究。现场勘查结束后,应临时对现场访问及痕迹物证材料进行分析研究。甄别核实有关材料的真伪;分析研究现场的痕迹物证是否符合肇事逃逸犯罪的规律;判断事故性质是有意逃逸犯罪还是无意的规律;审查证人证言与现场情况是否吻合。进而根据物证及有关情况确定肇事时间以及侦查方向和范围。
(4)堵截、查缉逃逸车辆。当确定肇事车辆已逃时应立即通知有关交通警察大队,必要时通知有关市、县的公安交通管理机关,在有关路口设卡堵截,盘查过往的重点车辆。当确定肇事车辆已逃逸隐藏时,应通过公布案情,召开群众座谈会,发布通报等形式,广泛发动群众,搜集相关线索,查缉肇事车辆。
(5)查访线索,确定肇事逃逸嫌疑人。在调查犯罪嫌疑人时,肇事者往往在痕迹上制造假象或者编造一些其他的假情况,用以掩盖事实真相。因此要求查证每一线索的真伪,通过审查肇事车辆的特征、痕迹、犯罪嫌疑人的作案时间,事故发生时嫌疑车的位置及运动情况,确定肇事经过。在充分占有证据的前提下,确定肇事嫌疑人。
四、交通肇事逃逸犯罪的预防 犯罪预防是我们与犯罪作斗争的重要措施。对交通肇事逃逸犯罪的预防措施有如下几点:
1、法律预防。当前,打击不力是交通肇事逃逸犯罪上升的重要原因。因此,在立法上应贯彻“罪刑相当”的原则,准确区分交通肇事逃逸罪和交通肇事罪的不同,在《刑法》将交通肇事逃逸犯罪单列一罪名,提高对该罪的打击力度。在执法上,首要的是改善公安交管部门的工作,提高交通肇事逃逸犯罪的侦破率,依法惩处犯罪,实现法律的一般预防和社会预防作用,只有做到犯罪一发生,就及时对犯罪嫌凝人适用刑罚,才能获得刑罚一般预防的最佳效果,真正实现刑法的威慑作用。因此,公安交管部门应认真研究交通肇事逃逸犯罪的规律、特点,努力提高侦破率。
2、教育预防。加强驾驶人的法制教育和职业道德教育,提高广大驾驶人的素质,是预防交通肇事逃逸犯罪发生的重要措施。当前,对驾驶人的日常教育工作多流于形式。公安交通管理部门应抓住驾驶人培训这一源头教育的重要时期,同时充分利用审验、违章、肇事驾驶人学习班等机会,深入开展宣传教育工作,以普遍提高驾驶人的职业道德水平和法制观念。
3、经济预防。应从事故发生后果当事人的经济负担方面,考虑,采取预防措施。首先,应当改善保险工作,充分发挥其社会保障功能,减轻肇事驾驶人的经济负担。要全面落实第三者责任和交通肇事强制法定保险,从根本上避免经济原因而引发的肇事逃逸犯罪;同时保险公司要介入事故调解工作,代表被保险人参加调解,简化理赔手续,充分发挥其社会保障作用。其次,公安交通管理机关要规范事故调查处理工作。坚持公正调解以责论处,维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消除肇事驾驶员对承担不合理经济赔偿的顾虑。
4、管理预防。公安交通管理机关要针对交通肇事逃逸犯罪的特点,改善工作,对易于发生逃逸的人车路等因素,采取相应预防措施。在路面勤务中,要坚决取缔无牌无证车辆上路,严肃查处假冒伪造车牌证的行为:要加强对个体车辆、承包车辆、外地籍驾驶人的管理工作,建立有效的管理体制办法,对这些“易感人群”采取相应措施;要加强对汽车的管理,建立交通情报员,提高监控能力;要加强与相临地区职能部门的协作,有效打击过境车辆的肇事逃逸犯罪。
5、环境预防。提高交通环境的安全性,遏制肇事逃逸犯罪的发生。公安交通管理机关要积极开展宣传教育,提高广大群众的法律意识,鼓励见义勇为。一方面使肇事逃逸犯罪的发生失去合适的条件;另一方面使公安机关接警迅速,提高侦破水平,积极消除有利于逃逸的环境,使交通肇事逃逸犯罪无从发生。
第四篇:预防和减少遏制青少年犯罪的对策
预防和减少遏制青少年犯罪的对策
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他们能否健康成长,关系到国家的前途命运和中华民族的振兴。然而近年来青少年犯罪日趋严重,从我县近几年批捕起诉的未成年人犯罪案件看,未成年人犯罪呈现出一些新的特点:一是未成年人犯罪数量增加。三年来共办理批捕起诉未成年人犯罪案件30件32人,同比上升5%;二是暴力型犯罪案件占很大比例。这些案件中有抢劫、强奸、伤害、杀人等重大犯罪22件24人,占75%,其中尤以抢劫发案最多,次为强奸;三是犯罪低龄化趋势明显。在未满18周岁的未成年人犯罪案件中,14—16周岁的共14人,占未成年人犯罪人数32人的44%;四是犯罪人员身份上,在校学生8人,农民或无业人员24人,适龄学生因各种原因辍学成为未成年人犯罪者的主要构成部分。通过以上数字分析可以看出,未成年人犯罪活动已成为影响经济建设和社会和谐的不容忽视的社会问题,与此相对应,预防减少和遏制青少年犯罪已刻不容缓。下面,笔者就如何预防和减少遏制青少年犯罪略谈管见:
一、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净化社会环境
每个人的成长都离不开其所生存的社会环境。好的社会环境对青少年的健康成长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预防青少年违法
犯罪,必须着力抓好整个社会风气整治这一重大复杂的基础性工程,对此,各级党委、政府要高度重视,领导社会各部门齐抓共管,形成合力,进一步加大精神文明建设力度,努力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各级教育部门、宣传、青年团、妇联会、居委会要与法制宣传部门全力配合,引导人们尤其青少年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防止和遏制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等腐朽思想的滋生蔓延。同时,要积极培育和完善文化市场,大力弘扬先进文化,为青少年提供有益于身心健康的精神食粮。倡导开展格调高雅、健康向上的文化娱乐活动。公安、文化、工商等部门要加强对文化市场的整顿、净化,加大执法力度,坚持不懈地开展“扫黄打非”活动。对那些制造、销售、贩卖、传播淫秽及内容不健康的音像、书刊等物品的工厂、摊点、门市、录像厅、网吧要坚决予以取缔,狠狠打击,绝不手软,防止和杜绝“文化垃圾”的传播,为青少年提供良好的社会环境,使青少年在高尚、文明、昂扬向上、健康有序的社会氛围中健康成长。
二、加强青少年在校教育,构筑良好的青少年人生行为规范体系
青少年大部分时间都是在学校度过的,同时由于学校教育的渐进性、规范性、科学性相对于家庭教育,有不可替代的优
势,可以说一个人的人生观形成过程,就是学校教育过程的再现。各级各类学校都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强化教育,以提高学生全面素质为出发点,着力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共产主义接班人。青少年学生身心正处于发展的关键时期,世界观尚未定型,自我保护、辨别是非、抵抗侵袭能力较差,可塑性极大。因此,在贯以始终对青少年学生进行全面教育的同时,更应着重对其政治思想教育和法制教育,要坚持开拓创新,深入调研,采取得力措施,要全面贯彻义务教育法,确保每个适龄儿童、青少年都能及时接受学校教育。一是要树立尊重知识、尊重教育的思想。接受义务教育是青少年最基本的权利之一,任何家庭、单位或个人都必须想方设法予以全力保障而不能以任何理由剥夺或变相剥夺之。二是对因贫、因病或因居住环境等造成的适龄青少年入学难的问题,各级党委政府、社会团体以及全社会各个层面都要给予关注,继续拓展“希望工程”、慈善捐赠救助、群团组织支持等渠道予以解决,做到不让一个青少年辍学。三是教育行政部门及学校要加强对在校学生的管理。一方面要坚决反对可能存在的歧视差生、放弃对违规学生教育甚至为过分追求学生队伍整齐划一而开除违规学生的做法,代之以根据后进学生不同的情况,分类教育引导和帮助;另一方面,要在强化校内管理的同时,把教育管理工作向校外延伸,与家
庭配合,严密掌握未成年人在家庭、学校以外的“第三空间”活动状况,及时发现苗头性的问题,有针对性地落实教管措施。不让一个在校学生退学或荒废学业,坚决筑牢青少年步入社会的第一道防线。要不断拓展层面,改革教育内容和教学方。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等方法,聘请法制校长、法律工作者,定期授课,以案释法,使青少年学生学法、知法、懂法、守法,切实提高其思想政治素质,增强其法制观念。使他们自觉养成遵纪守法的良好习惯,敢于运用法律武器保护自身合法权益,并勇于同社会丑恶现象、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
三、加强青少年犯罪处理工作,强化挽救措施
司法机关在办理青少年犯罪案件中,要始终坚持“教育、感化、挽救”的工作方针,在工作中着重体现以教育为主、惩罚为辅的原则。要突出抓好犯罪预防,充分利用电视、广播等多种宣传媒体,以青少年喜闻乐见的各种形式,定期深入到学校开展法制宣传,配合学校进行德育教育。结合具体案例,开办青少年法庭,让青少年参加庭审旁听,以此增强学生的法制观念,提高学生明辨是非的能力。在办理青少年犯罪案件时,要慎之又慎,专人办理。在处理未成年人犯罪案件中,既要重视对那些罪刑较严重者予以严肃处理,及时打击,更要注重对失足未成年人的教育感化和挽救。根据其身心发育特点,加强引导和依法规范,动员各方力量在案前、案中、案后加强协助
教育和接茬教育工作,促其加强自身主观世界的改造,悔过自新,重新做人。同时,还要适时分析青少年犯罪的特点,有针对性的采取措施和制定对策,积极开展“维权岗”活动,切实保护青少年的合法权益。
四、更新家庭养教观念,改进教育方法
家庭是青少年成长的摇篮,父母是孩子的第一教师,父母的言传身教潜移默化影响着青少年子女思想认识、性格、情感、意志、道德、信念、人生观的逐步形成。因此,家长要加强学习,努力提高自身综合素养,并积极改进教育方法,创造和谐家庭环境,宽严相济,以丰富的科学文化知识、高尚的道德品质、崇高的理想信念、正确的人生观、高度的法律意识教育、引导青少年子女健康成长。与此同时,要进一步更新父母对子女的养教观念,坚决防止过分溺爱或“家法”相加等极端作风,充分认识父母与子女之间在亲权上的隶属与在人格上平等的关系,针对青少年成长过程中生理、心理特点,对子女尽心爱护、悉心教育。要经常保持与子女之间的感情思想交流,做他们的好朋友,留心他们的一言一行,关系他们的思想认识、学业进展、言行举止、社会交往,及时解决子女成长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动之以情、晓之以理、释之以法,坚持不懈地做沟通、引导工作。坚决摈弃动辄打骂体罚等粗俗作风,竭力防止在青少年幼小心灵上烙下不良印象或造成创伤,为青少年撑
起一片健康成长的蔚蓝晴空,引导青少年身心健康成长,抵御不良影响的渗透、侵蚀。
五、强化自我约束,增强个体免疫能力
青少年时期正是人生黄金时代,重要阶段。随着未成年人的不断成长,其认识和思维能力以及明辨是非的能力也在不断增强。在这个环节,社会、家庭、学校都要加强管理,培养其珍惜自我的思想意识,进而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以及政治理论、思想品德、法律知识。努力成长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四有”新人。要保持健康心态,以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较强的法制观念,指导规范自己的行为,明是非、辨美丑、识善恶,自觉抵制各种不良外界因素的干扰腐蚀侵袭,增强免疫力,积极应对各种挑战。要慎重交友,经常向父母和老师汇报社交情况,加强沟通与了解,将自己的行为置于父母和老师的关爱监督之下。要修炼品行、磨炼意志,坚持勤俭节约,反对浪费。要关心爱护同学,珍惜荣誉,反对自私自利,损人利己。要强化管束,做到不该看得,坚决不看;不该动的,坚决不动;不该去的,坚决不去。只要青少年自尊、自爱、自强、自立、自警、自律,就必定能从根本上预防、减少、遏制青少年犯罪的发生。
第五篇:外来青少年犯罪的预防对策
【关键词】外来人口 青少年 犯罪 预防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越来越多的外来务工人员聚集到各个城市,外来务工队伍已经成为城市经济发展中重要的特殊群体,在繁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促进城市和乡村建设等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但是,随着外来务工群体流入城市的规模和范围的扩大,随之带来的社会问题也愈加复杂,如外来人口的安置、用工管理、权益保障、社会治安和刑事犯罪等问题。最值得注意的是,近年来的城市犯罪中,外来务工人员所占比例在逐步加大,其中的青少年犯罪问题尤为值得关注。作者试就外来人口青少年犯罪的现状、趋势、成因和对策进行探讨。
一、外来青少年犯罪的现状和趋势据最高人民检察院近期公布数字显示:2003年全国检察机关共批准逮捕未成年犯罪嫌疑人69780人,占批准逮捕犯罪嫌疑人总数的9.1%,比2002年上升了12.7%,侵犯财产罪,占批捕总数的75.3%。据了解,近年批准逮捕未成年犯罪嫌疑人有逐年上升趋势。1998年全国检察机关共批准逮捕未成年犯罪嫌疑人38983人,占批捕总数的6.5%,2002年批捕的未成年人犯罪嫌疑人,占批捕总数的8%。全国检察机关自1998年至2003年共批准逮捕未成年犯罪嫌疑人317925人,占全国批准逮捕总人数的7.3%。如某区检察院在2003年办理的案件中,外来青少年犯罪在全区外来人口犯罪中所占的比例最高曾经达到52.6%,状况堪称严重。分析外来青少年犯罪案件,呈现以下特点:
1、案件类型以侵财型案件发案率为最高。在各类青少年犯罪案件中,侵财型案件占70.2%,其中盗窃案件比例最大。总体来看,各类侵财型案件涉案数额一般不大,多为几千元数额,但是盗窃数额有逐步加大趋势,作案场所也由公共场所行窃向入室盗窃发展。同时,一般的盗窃案件有向抢劫犯罪方向发展的趋势,极有可能转化为严重侵犯人身权的犯罪,社会危害性愈发严重。
2、犯罪形式向团伙化方向发展。由于青少年自身具有善于交友、重义气、喜欢从众的心里特点,加之受到不良社会风气的熏染,趣味相投、言谈投机使得青少年很容易形成小团体,一呼百应、是非观念不清、法制观念淡薄、缺乏鉴别力极容易走向犯罪。同时个体力量小、能力差、经验少,也使得青少年在犯罪时乐于结伙同行,以减轻恐惧感,也容易减少犯罪后的罪恶感。特别值得注意的是,外来青少年多以同乡为聚集方式,一般居住地相对集中,逐步形成区域势力,成为解决个人纠纷的团伙势力。如在某区,长期以来,形成了以河南某地和安徽某地人员为集中居住的两个势力团伙,一次,双方中有人在同一火锅店吃饭,在吃饭过程中因琐事发生争吵,继而动了手,安徽这方的人吃了亏,第二天即纠集了七、八个同乡找到河南这边的人,河南人见势不妙,迅速喊来十几个老乡,带过来一麻袋砍刀,见到安徽人就砍,双方发生群斗,一20岁青年当场被砍死,另一人受重伤。
3、犯罪手段向成人化方向发展。由于外来青少年远离家庭生活,较早地融入成人社会中,生活方式和社会行为更加成人化,很容易受到成年犯罪的利用和教唆。他们的犯罪由以往存在的偶发、稚气的特点向老道、狠毒的成人化方向发展,作案手段日趋成熟,由冲动性的犯罪向预谋性犯罪发展。特别是盗窃等侵财型犯罪中,预谋诡秘,组织严谨,呈现规模化和集团化特点。如某区办理的王某等八人抢劫、盗窃、销售赃物一案。其中最大的只有20岁,最小的15岁,共入室盗窃十余起,窃得现金上万元,还有金首饰、手机、邮票等物,销赃得款也达上万元。年仅17周岁的王某俨然是这个盗窃团伙的头儿,大部分时候他都亲自出马,其余人都听他的。每次作案约二、三个人出动,先采好点,哪几个人在外面望风,哪几个人入室盗窃,偷到钱物就赶紧跑,分工明确。这几个十几岁的少年胆大妄为,入室盗窃时手持菜刀,如有人进来即可采取威胁的方式。这群少年成天厮混在一起,将不义之财用来泡网吧、洗桑拿、上饭店……整日吃喝玩乐,花完之后再去偷,靠此为生。
4、犯罪主体多以流动性大、无固定职业青少年为主。外来青少年带着美好憧憬离家来到城市,而社会人口流动加剧也增加了寻找工作难度,加上一些青少年自身无一技之长,又不能吃苦耐劳,在心理失衡、生活困难的情况下,意志薄弱者极易产生社会对抗心理,特别是看到身边一些人采取非法手段发起不义之财,便经不住诱惑,走上了犯罪道路。这些人员作案场所和区域流动性大,同时也给打击犯罪增加了难度。
5、传统节日前成为侵财型犯罪的多发时间段。受中国人传统观念的影响,逢年过节成为外来人口返乡的高峰期。特别是青少年务工人员更是念及家中亲人,每逢大的节日,如春节,更是他们离开暂住地回家团聚的时间。然而,由于一些人在外打工收入不高,怕回家无法向家人交代,便很容易产生走前捞一把的念头。于是,盗窃等犯罪一般在这个时间段在城市中成为多发高峰期。
二、外来青少年犯罪的成因青少年自身的生理特征、社会辨别能力及自我控制能力等方面都处于不成熟阶段,缺乏辨别和控制能力,尤其是外来青少年一般受教育程度不高,法律观念淡薄,加之其生活环境的影响,耳濡目染,很容易沾染不良习俗,从而极易导致违法甚至犯罪行为发生。分析外来人口青少年犯罪的原因,有以下几点:
1、居住地社会治安不佳,生活环境差是造成犯罪的外部原因。由于受自我经济条件的限制和从事具体工作区位限定,城市外来人口一般聚集在城乡结合部。这里作为城市发展和扩张的过渡性地区,居住人员成分复杂。他们一般租借城市郊区人口的简易出租房屋,大多是多个相识或不相识的人合租在一块,其中难免参杂着一些从事不法行为的人员。这种复杂的生活环境对生活其中的青少年的成长极为不利。城乡结合部人口流动性大,给相关部门的人口管理增加了难度,加之一些地方的主管部门对该地区缺乏长期有效的管理办法和手段,使这里成为城市综合治理中的薄弱区域
。城乡结合部大多成为城市犯罪的多发地带,犯罪率普遍较城市和农村地区偏高。在这种不良社会环境的影响下,居住于此的外来青少年由于缺乏辨别是非能力,极容易对某些不法行为盲目效仿,从而走上违法犯罪道路。
2、受教育程度不高,结交不良朋友是产生犯罪的自身原因。在青少年成长过程中,家庭和学校的良好教育、以及必要的生活约束对其成长是必不可少的。外来青少年大多是来自于农村,他们一般是初高中文化水平,为了家庭生计和自身的前途,较早地离开家庭,走入社会。由于脱离于家庭的管教,加上自我约束力差,他们大多形成了不良的生活习惯,生活无规律,交结朋友成分复杂,喜好结成小的生活圈子,很易被一些犯罪分子利用。特别是生活在同乡身份的朋友圈子之中,极易形成消费攀比、争强好胜、拉帮结派、江湖义气等不良行为,已经成为外来人口青少年团伙犯罪的重要特征。
3、现实生活与预期相差大,是部分青少年走向犯罪的动因。走进城市中的青少年目睹富余的城市生活后,便自然地与自己所生活的贫穷相比较,心里容易产生不平衡。特别是经历自身劳动的所得还远不及城市的生活水平时,一些人心里上由羡慕逐步发展到嫉妒,便想到采取违法手段获取财富的目的,发生的盗窃、抢劫等案件大多是在这种心理支配下进行的。
4、劳务纠纷是导致部分青少年犯罪的又一诱因。由于社会观念影响和社会劳动法制制度贯彻不力等因素影响,外来务工人员普遍处于社会弱势群体地位,他们劳动报酬不高,而且经常受到包工头和业主的不公正待遇,拖欠工资报酬已不是偶发事件,为追讨工资而引发的犯罪案件近期不时见于各地。由于一些受到不公正待遇的外来务工人员不能得到及时有效的救助,加上自我法律意识淡薄,在自恃有理的情况下,他们往往会采取违法犯罪的极端手段,以求得到自身利益的实现。分析这类犯罪的青少年,多是由于没有法律观念所为,一般主观恶意性不大。但这已经是一个值得注意的社会问题。
三、外来青少年犯罪的预防外来青少年犯罪目前已经成为城市社会治安工作不可忽视的社会问题。尤其是他们与成年人犯罪相互影响、互为结合,造成的社会危害性十分严重。加强对外来青少年犯罪的研究,找出防治对策,应该是社会各部门亟需解决的问题。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改革政府管理体制,实施社会整治工程。随着城市化建设的扩展,外来青少年逐渐增多。政府应将外来青少年犯罪问题纳入社会治安的长效管理之中,构建对外来青少年成长的立体网络。在政府机构中,应设置管理外来人口(包括外来青少年)的专门机构,结合本地区实际情况,建立起相适应的法律规章,学会用法律手段来控制外来人员的犯罪,为外来青少年的健康成长提供有利的社会法制保障。必须加强外来人口集中居住地区的综合治理工作,针对多发性犯罪和苗头性违法行为,应及时研究对策。对外来人口要加强管理,不断优化社会治安环境,为生活于此的青少年创造良好的生活环境。对青少年犯罪应注重教育和挽救,采取有效措施,发挥对青少年的教育作用。如对外来人口犯罪的审判,可以将法庭设在外来人口集中居住地,组织当地青少年旁听庭审,寓教于审,创造审理一案,教育一片的社会效果。
2、强化措施,使外来青少年生活和务工得到有效管理。党的十六大报告突出强调了社会稳定工作,提出了改进社会管理、依法加强劳动用工管理、引导农村劳动力合理有序流动等重要观点,为强化外来务工人口管理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切实高度重视外来人口管理工作,要把其作为事关改革、发展、稳定大局中的一项重要工作来抓。应该建立统一管理、各方参与、齐抓共管的管理机制,对外来人口可以建立“谁用工、谁管理”、“谁租房、谁管理”管理方法,强化用工单位、业主和房主的责任制。要规范劳动职业中介行业行为、落实用工劳动合同制度。要通过有效的管理手段,保障外来务工人员的工作和生活,正确引导他们用诚实的劳动服务于城市建设,达到个人劳动致富的目的。尤其是对青少年外来人口要在制度上保障他们的劳动和生活权益,可以组织开展优秀外来青少年评比等有益的活动,激励奋发向上的精神。
3、调动一切因素,加强对青少年的管理和教育。要进行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为重点,以培养成高尚的思想品质和良好的道德情操为基础的教育活动,遵循规律,以人为本,抓住青少年的心理特点。青少年由于青少年处于成长和发育期,思想和观念都处于不成熟阶段,这个时期,对其影响最大的除了周围的社会环境外,自身家庭的影响是不可忽视的。对于离开家庭生活的青少年,管理部门一方面要及时与青少年家庭建立联系,随时通报其在外生活和工作情况,发挥其父母和家庭对其的教育作用;另一方面,管理人员应善于做青少年的知心朋友,建立亲情,赢得青少年的信任,以便随时把握他们的心理状态,及时做好心理疏导工作。同时地方政府应为外来青少年创造学习生活环境,如建立外来工子弟学校、开设健康的文化娱乐场所等,为他们提供学习机会。建立法律服务保障机制,对青少年务工人员的生活和就业十分必要。如开设外来务工法律维权站,及时提供法律援助,进行有针对性的法制教育,对青少年成长势必产生长期的教育效果。加强对外来人口特别是外来青少年的管理,是当前乃至今后较长时期的一项重要工作,是政府工作的一个重要方面,它关系到城市改革的成败和社会治安的稳定。只有动员全社会都来关心外来青少年问题,建立起多位一体的社会预防网络体系,外来青少年犯罪问题才能得以有效遏制与减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