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马啸—浅谈提高数学教学有效性的策略
浅谈提高数学教学有效性的策略
喜泉中学 马啸
有效教学的核心是教学的效益,所谓“有效”主要是指通过教师在一段时间的教学后,学生所获得的具体进步或发展。因此我们要认真研究与应用科学的教学策略,如: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策略;开发学生多元智能的策略;设计与组织教学活动的策略;建构课堂教学环境的策略;运用好现代技术的策略;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的策略;研究性学习的教学策略;实施发展性评价的策略等。提倡学生的创新思维与创新行动,不断总结有效教学经验,从而发展有效教学的理论。教育的有效性往往通过教学的有效性体现出来和具体落实,因此教学的有效性离不开教育的有效性。结合本人多年的教学经验,本文浅显地从教学中的几个环节谈提高数学教学有效性的方法和策略。
一、课堂引入策略
知识是不能传递的,知识只有通过学生的主动建构才能获得,学生学习的有效性首先体现在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以保证对知识的主动建构,因此课堂引入应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兴趣。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曾说:“学习的最好动力是对学习材料的兴趣”,那么在课堂引入中就得紧紧抓住学生,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主要采取以下几点策略:
㈠课题引入生活化、趣味化
教育是发生在师生之间的真实生活世界中的社会活动,生活世界是教育发生的场所,也是教育意义得以建构的场所。把身边的数学引入课堂,注重数学教学把教材内容同生活实践结合起来,加强数学教学的实践性,使学生在已有的认知结构和能力下探究问题,引发学生求知欲。例如在数列求和教学中可引入国王与农夫下棋羸小麦的故事。再如不等式中可引入糖水变甜的不等式意义等。把生活问题提炼为数学问题,调动学生把生活经验用于数学问题的创造性活动的积极性,以利于学生运用所学解决实际问题,体会数学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的真谛。㈡课题引入手段现代化
数学教学中运用计算机辅助教学(CAI),可凭借其逼真的动态演示、便捷的人机交互打破学生学习的思维定势,提高学生的创新热情,同时现代化的教学手段能帮助学生深入理解知识,加深对知识的印象,使学生有效地接受知识,感受其中的乐趣,为他们开展创新活动、培养创新意识做好充分的情感准备和内因铺垫。例如在圆锥曲线教学中可用几何画板来演示各种圆锥曲线生成的实验,把抽象的概念同具体的操作紧密联系起来,提高学生感性认知的同时提高学生对概念生成的理解,达到教学的有效性。
二、例题教学策略
认知心理学认为:学习一种理解。其代表人物奥苏贝尔认为学习是新知识与学生头脑中的原有知识建立起来的实质性的联系,强调旧知识与新知识的联系,让学生为理解而学,教师为理解而教。学生只有对新知识真正理解了,才能记得住、用得活。例题教学是通过引导学生挖掘题目潜在的教育教学价值,从不同方面、不同层次锻炼学生思维品质,培养思维能力,以此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因此在课堂引入调动学生情感意识的前提下例题教学的有效性则是一节课是否有效的关键,例题教学中应坚持“五度”原则:
㈠精度
有效教学的核心是教学的效益,教学效益取决于单位时间内学生学习的过程与学习的结果。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在例题、习题选择上要精益求精,要根据学生和教材的要求认真选题。选题时应注意以下几个原则:①题目应有利于学生掌握相关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②题目应能综合其它知识点,能举一反
三、触类旁通,有一定的综合性;③题目应有多种不同的思路和解法或能出现开放型命题,培养学生发散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④题目应有一定的发展空间和研究价值,并能体现一定的数学思想;⑤题目要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强调科学知识同生活世界的交流,理性认识同感性经验的融合。
㈡广度
依据建构主义理论,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的,而是学习者在一定情境下,借助其他人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而获得的,从而使
学习能适用不同的问题情境,并在实际生活中能更广泛的迁移。因此在例题教学中要对一个例题的题干创设不同的情境,一题多变:改变题设背景、设问方式、引申新问题等,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从而让学生确定基本知识点—联想其他知识点—巩固基础知识点—得出系统知识的体系。改变学生的定向思维。这样将一题变为多题,横向拓广、拓宽,引导学生层层推进,培养学生探索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思维的发散性和灵活性。
㈢角度
学生的发展不仅包括认知的发展,也包括各种能力的发展及个性的发展,学生的想法中也许就蕴涵着创造性的火花,也许就是对知识更深刻的理解。因此在例题教学中应注意一题多解,引导学生运用所学,多方位、多角度探索题目,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这样经过一系列的质疑、判断、比较、选择以及相应的分析、综合、概括等认知活动,经过多样化的思维过程和认知方式,多种观点的碰撞、论争和比较来真正理解和巩固知识。提高学生发散性思维和解题能力。
㈣深度
著名教育学家布鲁纳认为:“认识是一个过程,认识过程本身包含有积极的意义,而不是消极的。”新课程要培养学生的信息收集和整理能力、发现问题和思考问题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学生终生学习和创新能力以及生存和发展的能力。因此例题教学应逐层递进,有梯度和深度,让学生去探索和发现问题,为学生主动构建知识体系,实现认知结构的整体优化建立桥梁。通过学生探索知识的形成过程,让学生参与到发现或创造数学知识的情境中,追溯所要学习和掌握数学问题的本质,体验数学学习中发现的艰辛和成功,培养学生探究问题的能力。
㈤开放度
数学除了落实双基、培养文化素质外,还应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充分挖掘教学内容,以培养学生其他方面的素质。从片面追求知识的深度和广度转向开发学生的智力和能力。因此例题教学中应引入开放题的设计,突出学生个性发展的要求,将死知识变得能灵活运用,以致于融会贯通、全面掌握的层次。
三、教学反思策略
学习不是简单地让学习者占有别人的知识,而是让学生主动建构自己的知识经验,形成自己的见解。所以学习过程中要求学生要不断监视自己对知识的理解程度。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重视培养学生反思的习惯,即培养反省认知的意识,引导学生思想,逐步养成反思的意识和习惯。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进行:概括知识结构;升华数学思想方法;归纳问题解决的策略和方法。
有效教学是为了提高教师的工作效益,强化过程评价和目标管理,关注每一位学生进步和发展而提出的一种现代教学理念,体现了新课程改革的精神。因此教师要按自身的优势来选择尊重教学规律、适合学生个性发展的教学行为。恰当利用现代科学教学手段,采用各种教学策略,设计符合自己特点的个性化教学,形成独特的教学风格,不断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第二篇: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策略
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策略
一、关于“有效教学”,应从两个方面来理解
1.通过教学活动,学生是否获得进步或发展,学生的进步有内部的进步,也有外部进步,内部的进步,指的是学生在40分钟的时间内理解了本节课重点内容,突破了难点,也就是说学生通过本节课会做基础题;外部的进步是指学生在40分钟的时间内学会了数学思想方法,例如:数形结合的思想,分类的思想,对初中生来说,这些数学思想好像对目前学习没有作用,但对高中、大学学习有很大的帮助。
2.通过教学活动,教师对教学活动结果与预期教学目标的吻合程度的评价,教师对40分课堂一定有预设的目标,教师希望学生掌握哪些知识点,A、B、C类学生达到哪些要求,通过课堂教学,学生有没有达到教师希望的要求。
通过教学,学生的学习进步了,也达到了教师预想的目标,那么这种教学才是“有效教学”,才是“高效课堂”。
二、提高数学课堂有效教学的策略。
(一)创设有效的问题情境
1.新课标要求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例如:在学习《单项式乘以多项式法则》时,问题情境:三家连锁店以相同的价格m(单位:元/瓶)销售某种商品,它们在一个月内的销售量(单位:瓶)分别是a,b,c。你能用不同方法计算它们在这个月内销售这种商品的总收入吗?学生能够很快写出两个式子m(a+b+c)和ma+mb+mc,从而引出课题。
在学习《分式的乘除》创设问题1:一个长方体容器的容积为v,底面的长为a,宽为b,当容器内的水占容积的多少时,水高多少?问题2:大拖拉机m天耕地a公顷,小拖拉机n天耕地b公顷,大拖拉机的工作效率是小拖拉机的工作效率的多少倍?学生之所以能很快写出这些式子,是因为这些问题情境来源他们身边熟悉的、有趣的事物,容易激发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使他们感受到数学就在自己的身边,也易于他们理解相关的数学知识,体会到数学的作用。
2.恰当运用好信息技术,多渠道创设情境,信息技术只是创设情境的辅助手段之一,要“好钢用在刀刃上”,把关键的、学生想象起来有难度的地方进行还原或演示,促进学生对问题的理解,让学生茅塞顿开,豁然开朗,在学习《立体图形与平面图形》时,我会先展示生活中的一些图片,如鸟巢、金字塔、茶叶盒、帐篷、五环、地球仪、字典、魔方、铅笔、地板砖、课本,让学生从图片中找到一些熟悉的图形?学生很快找到圆锥、圆、球等几何图形,而这些图形就是我们本节课要学习的《立体图形与平面图形》,通过观看这些美丽的图案,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探究的欲望。我们要选用现实生活中有关的图片和图形(照片、简单的模型图、平面图、地图等),以使学生感受到数学的价值和趣味。
(二)动手实践与数学思考
动手实践可以让学生初步感知要学习的数学知识,为进一步理解数学知识与发现数学原理提供支持和帮助。
在学习《菱形的性质》时,我会设计这样一个问题:如何利用折纸、剪切的方法,既快又准确地剪出一个菱形的纸片?学生马上动手去做,结果有些剪出来的不是菱形,通过小组讨论,得出将一张长方形的纸对折、再对折,剪下一直角三角形,打开,发现这个图形就是菱形,学生在动手对折裁剪过程中,就会发现菱形边、角、对角线的性质,通过学生动手操作,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三)有效提问
巴西著名的教育家、哲学家保罗?弗莱雷说过:“没有了对话,就没有了交流;没有了交流,就没有了真正的教育。”
1.数学课堂有效提问的内涵。课堂提问是一种常用方法,其目的就是使学生产生疑问,积极思维,充分调动学生的观察、思维想象等能力,并能有效地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意识,同时教师可以从中发现问题,有的放矢地展开教学增进师生交流、集中学生注意,激发学生兴趣、启发学生思维,锻炼学生表达能力,有效获取反馈信息。
2.数学课堂有效提问的特征:目的性、启发性、多样性、方法性、情感性,例如,我们在学习《单项式乘以多项式法则》时,通过当堂训练:
(1)(-4x2)(3x+1);(2)3a(5a+b);(3)(-7x2y)?(2x+3y2)。小组订正答案,这时我会提出问题:“通过刚才的学习,单项式与多项式相乘应注意哪些问题?”
问题刚一出来,学生有点蒙了,这时我抓住时机小组讨论,学生畅所欲言,最后得到应注意的两个问题:
(1)结果仍是多项式,其项数与多项式的项数相同。
(2)要特别注意积的符号,从而突破本节课的重点:教学中一个巧妙的提问,常常可以一下子打开学生思想的闸门,使他们思潮翻滚,奔腾向前,有所发现和领悟,收到“一石激起千层浪”的效果。
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说:“向学生提出挑战性的问题,可以引导学生发展智慧。”启迪学生思维,发展其各种思维能力,这是教学提问艺术最主要的功能。
3.对学生回答的评价:
(1)激励与有效表扬相结合的原则。在对一道题判断正确时,我们应从答案的正确性、格式、书写、语言表达等方面作出判断,例如:“你的做题格式写得真好!”“你的普通话说得真好,比老师都说得好!”“你讲题的逻辑思维能力真厉害!”教师表扬要具体,不能笼统用一句“你真棒!”来代替。
(2)有效指导。我喜欢与学生一起,一行接一行地查看:“你一开头做得很对,你的第一行是对的,你的第二行也是对的,你做了这个那个,现在关于这一行,你是怎么想的?”
(四)有效运用信息技术
数学学习的重难点主要是定理、法则、公式、结论等抽象概念,数学概念的学习关键让学生经历和参与它们的形成过程,多媒体技术能够把抽象的概念转化为学生熟悉的形象,把静态的知识转化为动态的图像,帮助学生更加清晰完整的认知概念,以达到提高教学效率的目的,比如数学里的动点问题,我们可以利用多媒体给学生进行演示动点在线段上移动,从而让学生找到动点的特殊位置:线段的两个端点和中点,这样多媒体起到应有效果;又如学习全等性的知识时,两个美丽的图案是全等性吗?可以通过动画演示,如果两个图形可以完全重合,那么它们就是全等形,不仅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而且对鼓励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探究知识、动手操作、分析解决问题等起到了推动作用。
编辑 鲁翠红
第三篇:提高小学低年级数学教学有效性策略(米)
提高小学低年级数学教学有效性策略
米志会
现今提倡有效的教学,这样的课堂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进行的一种有效的活动,这种教学是有带有一定的目的,在教师的组织下,能独立学习,在数学教学活动中表现出主线的功能。而数学课程标准也要求数学教学要促进学生的知识技能、积极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及情感态度的各方面的发展。我们在数学教学中,学生的知识的取得与搜集,数学知识的巩固与提高,数学解题技能的形成及掌握,还有学生的解决数学问题的方法、策略以及在这一过程中的体验与积极等等,都必须在问题情境创设中完成。
丰富教学方式,在这种情境中把素材生动有趣地呈现给学生,用来激起学生的学习数学的热情,让他们有极大的兴趣参与到课堂中来,提高他们学习数学的自学参与意识与能力,通过对数学问题的解决体验到成功的快乐。笔者从事多年的小学低年级数学教学,对他们学习的规律有一定的掌握,结合实践教学,把自己的心得与体会整理成文与大家谈一下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一、创设生活化的情境
新的课程理念要求在低年级课堂教学中,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生活经验,设计生动有趣、直观形象的数学教学活动,如运用讲故事、做游戏、模拟表演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理解和认识数学知识。教学中教师要通过情景的创设,架设起数学与生活这座桥,让学生往返于数学与生活之间,让学生在“实际生活”或“模拟生活”中自然地学习“现实的数学”,体会数学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并让学生在感受到所面临的问题是熟悉的、常见的同时,又感到是新奇的、富有挑战性的。如此,第一是能使学生产生动机去积极的探索,并在探索去积极的思考问题,而另一方面,也能学生意识到自己的不足和局限性,让他感觉想知道这些知识可是不能知道,让那种欲罢而不能的心理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激励自己不探索出结果不罢休的思想。例如:教学《角的初步认识》一课时,我首先出示学生熟悉的五角星,让学生找出它的角,初步感知角,接着提问:“生活中哪些地方有角?比一比,看谁找到的角最多”,以此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使他们充分认识到生活中处处有角,从而体会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二、引导学生求异创新
有效的课堂教学,是学生动手实践与操作,页不是学生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就要打破教学的老框框,鼓励学生多发问,允许学生“插嘴”。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因此,鼓励学生多提问,发表独特见解,是培养创新意识的重要途径。一旦学生提问,起初无论质量如何,正确与否,哪怕某些发问是可笑的、甚至错误的,教师也要从积极方面加以引导、鼓励,并帮助学生分析错误的原因。
比如,在学习了“乘法的初步认识”后,我出示了下面一组练习,把下列加法算式改写成乘法算式:(1)4+4+4+4(2)5+5+5+4(3)1+1+1(4)3+3+3+4。(1)、(3)学生很顺利地改写了,而对(2)、(4)则表示否
定。但通过仔细观察,有学生说(2)还可以改写成5×5+4、5×4-1,(4)还可以写成3×3+4、4×4+3,虽然改写的是乘加、乘减算式,但却说明学生善于联系,体现了创新意识,我也给予了热情的鼓励“你是好样的!”、“你能用多种访求解题,真棒!”,有效的评价了学生创新的积极性。
三、要关注合作学习的教学形式
在小学低年级数学教学中,各小组的合作学习的教学形式是教师们经常采用的。教师作为这种合作学习的设计者,在备课时教师要深入研究教材,备学生、备教材,理解教学目标,认识教学对象,确定需要合作学习的内容,为合作学习提供可研究的问题。如我在教学一年级《分类》一课时,小组合作,利用所提供的商品布置“小商店”;在教学《立体图形的认识》一课时,学生组内合作,利用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体、球体拼摆出你喜欢的东西。通过这样的合作学习练习,学生能与其他同学在学习时能把自己的心得与大家相互交流,大家的智慧在一起碰撞出火花,体验到了学习的快乐,与培养了他们合作学习主动参与的意识。
四、运用激励性的评价
这种激励性评价实际就是对学生在学习时,所表现出来的顶点及时的表扬鼓励,是一种表扬也是一种赞许,虽然学生有时候回答错误,但教师也不要批评,而是提示他用简单的方法回答出正确的答案,这样学生学到的知识才能更有印象。尤其是低年级学生,教师的一次不经意的表扬可能会影响他的一生。这种评价不仅仅是为了检查学生的表现,更在于提高学习的效率,促进学生的发展,让学生在评价过程中增强信心、体验学习成功的喜悦,获得成功的感受。
课堂上,教师面对的是一个个活生生的学生,这些学生文化环境、家庭背景和自身的思维方式不同,而且他们的基础、性格、智力等都存在着差异,如果用同一标准去衡量学生那是不合适的。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评价标准应不同。同一问题对不同类别的学生的不同回答,也应作出不同的评价。对学困生哪怕是微小的进步,也要给予肯定和鼓励,要使他们真正感受到老师在关心他们,帮助他们。而对优等生的正确回答,除了要给予充分肯定外,还要对他们提出期待和希望,让他们更加努力,去争取更大的成功。
总之,知识来源于自己不断的实践与创新,把现实生活与学生的学习结合在一起,把学生引入到生活中的点点滴滴,要尽量给学生提供生活的素材,提供与其他同学合作的机会,来提高课堂学习的有效性,笔者认为,有效的课堂既来自于掌握知识,有效的课堂也有助于学生学习数学能力的提高。我们在教学时平心静气,多多去在知识的海洋中探索,及时反思与评价,不断完善,积极的落实新课程标,学生的素质才能得到全面提升。提高小学低年级数学教学实效性的途径和方法还很多,需要教师们在教学中做个有心人,多发现、多积累、多探索才能有效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2011年12月22日
第四篇: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策略探究
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策略探究
摘要:新课改的实施,要求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教学方法、教学内容以及教学目标都要有较大的提高,但现下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低效甚至无效的现象频频出现,不利于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长远发展。因此,本文立足于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现状,结合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有效性教学的必要性和意义,进行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策略探究,以期为构建小学数学高效的课堂教学寻找理论基础。
关键词: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提高
新课改的提出,对于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而言,无论是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还是教学目标,都相较于传统教学有了较大的改变,原有课堂教学的死气沉沉的气氛要变得活跃,老师主讲的地位也要得到打破,需要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让学生不再成为课本的“奴隶”,而是成为学习的主导。这些就要求课堂教学变得有效,变得高效。然而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反映出来的现象却是学生上课的气氛很活跃,老师准备得也很充分,但是课后练习的效果却不好,课程考核的时候更是不理想。这就是一个老师投入了,教学资源运用了,教学效果却非常不理想,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就是造成了教学资源的一种浪费,这种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低效甚至无效的现象频频出现,不利于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长远发展。因此,本文立足于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现状,结合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有效性教学的必要性和意义,进行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策略探究,以期为构建小学数学高效的课堂教学寻找理论基础。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现状
小学数学的课堂教学中绝大多数地区都是采取的是传统教学法,就是主要是老师在讲台上讲,学生在下面呆板地听,学生给自己灌输的思想就是老师说的都是对的,自己得认真地听,自己毫无任何思考的空间,甚至有的学生是逼着自己听,时间长了,就处于一种被迫学习的状态,基础差一点的学生后期学起来就相当的吃力。总的来说,就是传统的“填鸭式”课堂教学已经忽略了学生主体的存在,是一种不考虑学生个体差异以及学生的个性发展的教学方式,但面对新课改的提出,这种教学方式已经不能满足现下的教学需求以教学目的,传统的教学方式已经处于一种无效状态,有部分地区为了改变这样的现状,自主探寻实施了所谓的有效策略,但结局都是因为没有针对性,没有充分地将教学资源运用起来,也没有起到课堂教学现状的改变,取得的教学成绩微乎其微,也就是一种课堂教学低效的教学方式,非常不利于新课改下的长期教学要求。总的来说,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教学现状不能有效实现新课改下不断提升改进的教学需求,课堂效率着实太低,提出的部分改进措施也是不理想的,对现下和长远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发展都是不利的。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有效性教学的必要性和意义
小学数学着重是对一些数学的基础性知识进行教学,对学生的培养也不是让学生能有多么厉害的解题能力或是让学生能够进行足够高效的自我学习,主要是培养学生的一种主动思考数学的能力,以及学生未来科学的学习态度和方法。但是小学生这个性格活跃的群体,课后几乎不能自主进行学习,教学成绩的获得关键就是在课堂教学中,这就对课堂教学的效率有很大的要求,就是需要有效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效率。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有效性教学,可以有效实现教学资源的利用,充分挖掘学生的学习潜力以及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同时还能够培养学生的效率意识,对于学生长远的学习思想培养也是有积极意义的。因此,面对现下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现状,如何解决低效甚至无效的教学情况以成为实现新课改下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教学需求的关键。也就是说,不管从现实还是长远发展的角度,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有效教学都是十分重要且必要的。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策略探究 3.1 生活化教学的运用
生活化教学的运用就是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引入生活元素,让课堂教学变得活跃,将原本枯燥的课本知识变得通俗易懂,让学生更容易接受,这样在很大程度上调动学生的参与度,让学生自发地去学习,能充分实现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就需要老师在课前做好充分地准备,寻找最贴切、最符合学生心理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在条件允许的地方还可以在课堂教学中进行实物教学或是情景再现教学。
3.2 合作教学的实施
合作教学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实施是指在课堂教学中,将传统的灌输教学变为彼此的合作,进而进行教学,这里的合作可以是老师与学生的合作,也可以是学生之间的相互合作。在具体的教学实施中可以让学生自行进行知识的探寻,从某种程度上可以理解为将传统的预习变为学生的自主学习参与教学。这样可以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加强师生之间的交流沟通,增进彼此的了解,继而时刻对教学方法进行改进,从而实现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提升。
参考文献:
[1] 毛正红,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初探,读写算,教学实践,2013年第21期,186页 [2] 曹斌锋,小学数学课堂有效性的探究与反思,教师博览(科研版),理科看台,2013年第10期,61页
[3] 连航娥,关于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思考,新课程,2010年8月28日,125页
第五篇: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策略研究
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策略研究
枣碧乡中心学校
陈劲松
如今的有效教学真是一个热门话题。那什么样的课堂教学才是有效的呢?华东师大崔允郭博士说:“教学有没有效率,并不是指教师有没有教完内容或教得认真不认真,而是指学生有没有学到什么或学生学得好不好。”如果学生不想学或着学习没有收获,即使我们教得很辛苦也是无效教学。同样,如果学生学得很辛苦,但没有得到应有的发展,也是无效或低效教学。作为一线的小学数学教师,我也一直在探索如何提高课堂的有效教学。
一、研读教材,做好课前准备工作
首先,认真确定课堂教学目标。我在备课前,所拟定的教学目标要具体、可操作。我认真学习新课标钻研教材、了解学生的现有知识水平,对所教授内容的三维目标、教材编写特点等都要认真研读,并结合学生的实际制定切实可行的课堂教学目标。如果目标过高或过低,都容易使学生失去兴趣,从而会大大降低了教学的有效性。所以,我在拟定教学目标时都处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即“跳一跳能摘到果子”。例如在教学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认识角》时我结合本班实际,确立以下教学目标: 1.认识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会用不同的方法做角。2.知道角有大小,会用各种方法比较角的大小。3.动手操作中建立角的空间观念,培养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增强交往合作能力。这一教学目标的确立,在实际的教学实施过程中也明显体现出了它的可行性、可操作性。
其次,认真设计学生的学习过程。众所周之,备课是上好课的前提,那么备课“备”什么呢?教师备课的重要指导思想不应是备教师怎样“教”,而是应着眼于学生怎样“学”,以及在学的过程中可能会碰到哪些问题等。教师要关注学生的学习基础、学习状态,精心设计学生学习的过程。要充分预设学生对哪部分内容学习困难大,应该如何实施,对哪部分内容学生容易产生分歧或独特见解,如何应对等。同时,我们还应该考虑学生之间存在不同的差异,在备课时要关注不同层面的学生,这样才能使每一个学生融入于你的课堂教学中,才能使学生真正的爱学、乐学。
最后,有效地使用教材。课程改革实施以来,经过不断的摸索,我们都认识到应该“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教师要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变“死教”教材为“活用”教材。教师要先教学生预习了解学习内容,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比如,我在教学苏教版小学数学 “认数”时,我认为学生对整万数这样相对较大数的认识,是需要借助一定的具体情景,只有在具体的情景中,学生对数的大小的把握才是鲜活的、有生命的,为此我课前布置学生去了解汽车、商品房的价格。为了进一步帮助学生感知相关数的大小,我还借助有关图片,帮助学生形象感知。在通过课堂的教学,我也的确感到学生对于所要学习的知识也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生活中蕴含着巨大的、无穷无尽的教育资源,数学在生活中无外不在。一旦将生活中的教育资源与书本知识两相融通起来,学生就有可能会感受到书本知识学习的意义与作用,就有可能会深深意识到自己学习的责任与价值,从而增强自
己的学习兴趣和动机,学习就可能不再是一项枯燥无味又必须要完成的义务,而是一种乐在其中的有趣活动,课堂教学的效益也就大大提高了。
二、精心设计,注重课堂学习过程
课堂中教师应着力打造平等、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作为新时代的教师,我们应该放下传统观念中老师的架子,要真正地“俯下身子”与学生交流。只有在和谐、平等、其乐融融的师生关系中,才可能会使师生全身心的投入到教与学的过程中。才能真正达到教者神采飞扬,学者兴致高涨。这一切的一切都需要教师树立以发展学生为本的观点,坚持教学为学生服务的思想。教学中教师应努力创设学习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没有兴趣的学习如一潭死水,缺乏兴趣的学习则是枯燥无味的。课堂教学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方法很多,开端引趣就是其中的一种。上课一开始以趣引入,会激发学生强烈的兴趣。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精心设计课题的引入,教师要把课堂教学变成一种向知识奥秘探索的活动,甚至是神秘的探究活动,一开课就要把学生的兴趣勾起来。开端引趣的方式“设疑”以外,还有“谜语引趣”、“悬念引趣”、“故事引趣”、“小品引趣”等。一节课的开端实在太重要了,它如同在战斗中选择一个突破口一样,辉煌的战果就是从这里开始的。俗话说,”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因此,要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必须重视开端时的趣味性。教学中教师要尽可能地联系学生的实际,从生活或具体情境中引入数学新知,让学生在有效的情境中产生学习和探索的兴趣。教师要善于了解学生的学情,结合教学内容,努力创设各种生动形象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他们积极、主动参与到学习中去。教师通过创设情境使学生产生学习新知的动机,积极投入到探索新知的活动中。给学生留足参与时间。学生的思考、动手操作需要时间, 老师提出问题后不要急于让学生回答。学生由于思考的时间不足, 无法对问题进行深入的探究;有的教师课堂教学中设计了很多问题, 但只是一问一答的解决, 达不到引发悟性的目的;有时滔滔不绝地讲, 其间虽然也给学生参与提供了一定的机会, 但没有给学生留足时间, 这样就达不到学生积极参与学习过程的目的, 即使教师教的很辛苦, 也是低效教学。因此, 在课堂上要给学生一些学习上的主动权, 多给学生一些思考的时间和机会, 尽可能激发他们的自我投入意识, 使他们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三、注重课后教学反思,是提高有效教学的重点
课堂教学中包括“教”与“学”两方面。反思“教”:它包括总结本课“亮点”、积累成功经验。一节课下来,教师回味课中的成功之处,并且对成功的原因进行分析,总结经验,这样会使自身的教法越来越活、越来越新、越来越有效,教师的教学水平也能大大的提高。另外,还要查找不足之处,探索对应策略。在我们的教学过程中,并不是每一节课都一帆风顺,尽如人意的,教师面对课堂教学效益低下的课,更应该及时查找失败原因,找准不足之处,并进行分析,找到应对的策略,记录下这些策略,对以后的教学会有更大帮助,也能使自己在今后的教学中少走弯路。通过这样的反思与总结,相信,以后
再碰到类似的问题时,我一定能更为灵活、巧妙的进行处理。反思“学”:我们的教学始终是为学生服务的,教师在反思时,应当站在学生的角度,审视学生在课堂学习活动中的困惑与问题,或在某一个教学环节中的奇思妙想、创新见解,记录下这样的教学资源,有利于我们在今后的教学中更加贴近学生的实际,进一步促进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提高。通过对学生“学”的反思,能使我进一步站在学生的角度来思考问题、解决问题,从而力争使每个学生都能学得更轻松、更高效。
总之,课堂教学是一门很深的学问,具有极强的艺术性。为了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我们必须以教学理论作指导,经过自己的不断实践,不断总结,不断完善和创新,熟练地运用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策略,真正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提高学生学习的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