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做快乐的思品教师
做快乐的思品教师
成都市机投中学 易传珍
今年教师节,我收到一份特别的礼物——9年级3班学生送我的这本留言簿。读着一篇篇学生发自肺腑的留言,我既感动,又喜悦,更陷入了思考。
有一位学生这样写道,“做一个有丰富学识、资深教历或威信众人的老师不难,但是能拥有‘开明+可爱+耐心’这些东西的老师,在我们学生看来,少得造孽。”
回想过去10年的从教经历,我有过培训、观摩、赛课等磨砺,一如大部分教师一样走得踏踏实实,也有过激情、勤奋工作后的倦怠与迷茫,如同孩子们的成长一样时时困惑。特别是工作了5、6年后,不知道自己今后该走向何方?我的专业发展之路在哪里?莫非工作也存在“七年之痒”?hoho。。这个时候,我区政治教师5年专业发展活动开始了,我默默地观察、思索、尝试,发现了一些以往忽略的“沿途风景”。在这里,我想谈几件日常教学中的小事。
第一件“小事”,发生在七年级思品课“跨越陌生”的课堂内外。这一节课在教材上有“设计制作名片”的活动,但是,这个活动非常占用课堂时间,以往我都是放在课外安排中的,但效果不太好。那一次课前,我也曾一度犹豫,要不要改变一下,在课堂内搞这个活动?经过思考,我最终决定组织一堂以“制作赠送名片,认识新同学”为主题的活动课。课堂上,在简单引导和安排后,学生发挥各自的创造力,不仅仅拘泥于名片的格式,制作出许多充满个性,花样繁多的“名片”。整堂课在紧张劳动、充满成就感和和谐大方的气氛中进行,效果很理想。课后,我也收到部分同学赠送的名片,因为临近教师节,一张张“精美”的名片让其他学科的老师很是羡慕,连说:“学生这么喜欢你嗦?送你这么多贺卡!”当时,我笑而未语,这是一个美丽的“误会”。现在,经常有班主任奇怪地对我说,“我发现我们班的娃儿多喜欢你的。”也难怪他们疑惑,在他们眼中,我们思品课只是“副科”,许多学生也有这样的看法。我想,有这样的效果,是思品课的魅力,课堂氛围的魔力。每当这种时候,我总是感到快乐与满足。
第二件“小事”,发生在“悦纳自我”课后。上完课后,跟平时一样,又有几个学生上来与我继续聊天。
生:“我老爸经常在家里叹息,‘我怎么挣不到钱啊!我为什么就不能挣大钱呢?’”
易:“那你听后有啥子反应呢?”
生:“我就给他说,‘平常心,平常心。。如果态度积极,再发挥自己的长处,勤奋工作,总能挣到钱的。。’”
易:笑了。
生:“我妈更恼火了,一会为这生气,一会为那生气,结果身体里长了一个瘤子,动手术花了一万多元钱。。”
易:“看来是要少生气啊,愉快的接受自己,宽待他人。不过,这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啊!我也经常因学生而生气呢。。”
话音刚落,这群学生就挤作一团做鬼脸逗我开心,我笑翻了。
我喜欢这样的课余闲聊,很开心,虽然学生的想法与做法还稍显稚嫩,但是有什么比自己的劳动得到学生的认同更开心的事呢!
这几年,类似的小事还有很多。这些小事情,虽然既不感人,也不震撼,十分普通,但是,却引领我思考,让我开始变化,感觉充实,足以回味。总结这些教学教育小案例,我有这样的体会。
1、平等、开放的师生关系是教师的快乐源泉。我们怎么对待学生,学生是能体会到的,也会以同样的方式回报我们。我们的博客上转载过钱文钟教授的一篇文章——《教育请别再以爱的名义对孩子让步》,我认为,教育需要“严师”,有时也需要“不让步”,但是一定要让孩子感受到爱。
2、思品老师的工作可以是充实而快乐的。少一点“不被重视”的抱怨,多一点思考与改变。我们的课堂同样可以闪烁思维的火花、领会实践的感悟,体现出自我存在的价值,感受到认同的幸福,还可以更深刻地体验心灵的交流。
3、无论教改怎么改,思品课堂都应该做到“道不远人”。《中庸》里说,“道不远人,人之为道而远人,不可以为道”。对于思品课而言,这尤其重要。如果学生能做到从身边学,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那么这将是思品课最大的成功,也是思品教师的巨大成功。对于如何在日常教学中体现“道不远学生”,构建高效课堂,我还要继续努力。
第二篇:做智慧教师品快乐人生
龙文教育心得
做智慧教师品快乐人生
在一对一这个高端教育领域,在座的很多都比我更有经验,我不敢班门弄斧。但就教育这个行业来说,从刚刚踏入时的满腔热情,到曾经有过的彷徨和迷茫,和一度崩溃时的深沉的反思和重新定位,我越来越清晰地知道,不管什么样的环境,不管什么样的年龄,不管什么样的教育形式,有一样东西是共同的,那就是教育需要智慧。这也是我一直以来思考的问题。今天我就这个话题和大家交流一下。我的题目就是《做智慧教师品快乐人生》
冬去春来,夏耕秋收,日子我指尖中不知不觉流过。周而复始的备课、上课、改作业,考试,象一个机器在运转,那时的我似乎已经茫然的太久了。当一个跟我学习三年的女生问我:"老师,每年这么周而复始地讲课,您快乐吗?面对她的问题,我当时竟不能给她一个干脆利落的回答。那时的我,一度处于情绪的低潮期,面临对自己的重新定位。我试着想告诉她我是热爱教师这个职业的,然而,我的不干脆已足以说明我的游移。我开始认真的思考这个看似简单的问题。我每天顶着星星出门,踏着暮色回家;没有节假日的轻松,没有行走时瞬间闪现的的思维的火花;有的是周而复始重复同样的内容,说着同样的话,我快乐吗?我问自己?我不快乐。教师这个职业除了满足了我生活的基本需要以外,我不知道还有什么更好的东西在等待着我,我的确不快乐。可是既然选择了这个职业,当我们不可能改变现状的时候,我们是不是可以改变一下自己,在自己在这个岗位上寻找乐子,享受成功,达到愉悦工作的境界呢?我们中的多数人将一辈子做老师。所以,不能不问,也不能不想:“教育能带给我职业的真正尊严和欢乐吗?教育职业能给予我人生的幸福吗?我们天天在学校度过,这占生命三分之一的教育生活,假如布满了喧嚣与紧张、功利与烦恼,那么,我们何处寻觅有尊严的生活,又怎能让生命有质量地前行?毫无疑问,在像从前那样老黄牛式的方式,既是出力不讨好,又有违奉献的真正内涵。更是辜负了人生美好韶年。做智慧型的教师,已是必然的趋势。一改过去那种所谓老黄牛式的奉献式教育,我们何不带着智慧的头脑,谱写快乐人生乐章。我想,如果那个学生现在再问我的话,我一定会毫不犹豫地说,是的,我在努力快乐。
做智慧型教师,它需要的良好心态:保持一颗平常心和进取心,做一个大智的教师。不仅将教学当作职业,它更是一种我们的事业,一种生活的乐趣,甘之如饴,才可以从根本上激励自己,不断的感染影响学生。只有真正智慧的教师,才能教出有智慧的学生;只有真正快乐的教师,才会给学生真正的快乐。心理学研究表明,除了少数天才之外,大多数人的智
商、禀赋和条件没有多大差异,他们在走出校门的那一刻,都在同一个起跑线上融入职业和社会竞争的洪流。可是十年之后,为什么一些人找到了理想的职业,建立了幸福的家庭,在事业上也成果累累,实现着自己的理想和人生价值,而有的人即使有了很好的职业,还是满腹牢骚,愁眉苦脸,碌碌无为,一无所获,没有幸福?我们不难发现,从根本上决定我们生命质量的不是知识和能力,更不是金钱和权力,而是心态。我想作为教师,应该具备:有勇气接受任何现实,有能力愉悦自我、对人和事心存感激,不断追求卓越的特性。如果做到了这些那么,我们的生活必定充满阳光,我们的教育生命必定绚丽多彩,我们的育人事业也必定硕果累累
哲人说:一个人20岁不读书,他已经老了。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人的生命除了一般人所谈的常态外,还有一个精神和心灵的维度。没有精神和心灵层面的成长,没有它的滋润,你的内心就是苍白的。而要想真正在心灵层面提升自己,就要阅读文化精品。教师,是最需要不断博览群书的人群。教师的生活忙碌又单调,书是我们生活的调味剂,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有些滋味。书是指航灯。在几乎固定的两点一线的教师生活区间徘徊,我们有时会像井底之蛙一样见识短浅。而现在的社会又是瞬息万变的,没有扎实的基础,没有一定的知识储备,我们何以让学生心服、口服呢?何况我们要交给学生一桶水,我们自己要有一条河的储备,而且是一条流动的河。书也是良师益友。知识是博大精深的,没有谁敢说,自己什么都会,身边有书,无疑是你最忠实最方便的老师。帮助你随时解惑。书是营养品。在这个有些浮躁,有些功利的环境中,一本好书可以沉淀我们的思想,积蓄我们的智慧,随时避免我们的迷途,有了这种营养品,我们不会走偏了方向。
翻开中国教育发展的史册,有一个耀眼的词,就是师德,其丰富的内涵发人深思、令人感动。老师像春蚕,春蚕到死丝方尽;老师像蜡烛,蜡炬成灰泪始干。这样的比喻,让教师成了标准的殉道者,这未免太悲壮,也太苛求。我想教师不应该是蜡烛,只是燃烧着自己,流淌着烛泪。应该如同一盏璀璨亮丽的霓虹灯,注意不断补充自己的能源,在照亮别人、幸福他人的同时,也温暖着自己,幸福着自己。
智慧型的老师还应该具备自己丰富多彩、健康向上的生活情趣和完整不缺的生活。据我所知,很多的名人都有着丰富的爱好和个人生活。作为老师,教师除了工作,除了学校,除了学生,还有自己的生活,应该给自己留一份空间,留一点时间。没有必要把所有的时间都花在工作上,把所有的精力都花在学生上。一个真正成功的人,一个有着大智慧的人,是能够把工作和生活,事业和家庭处理的很完美的人。试想,一个生活一团糟的人,如何能够保质保量的完成每天教育任务呢?不可否认,一个兴趣广泛,生活内容完整的人,在调节劳逸、陶冶情操、调整心态方面都有着比一般人更强的能力。所以,一个智慧型的老师,应该是一个立体的人,他们的生活更应该是立体的。
智慧的老师是一个讲究效率的人:效率是教育的生命,因为学习时间是有限的。在有限的时间里,我们要最大限度的提高学习的质量。由此,教师实际上是一个高难度的工作,光有工作的热情是不够的,需要充满智慧的设计教学环节:知识点的编排是不是合理?设计的提问是不是又启发性?布置的问题是不是能够达到举一反三的效果?有最有效的方法和最短的时间唤醒学生沉睡的潜力,这需要相当的智慧和无比强大的责任心。当学生以他们令你满意的反应反馈与你的时候,你的快乐感将会油然而生。这就是快乐的智慧人生。人的生命是有长度的,学生的学习生命更是需要精打细算,智慧的老师是一个有教育智慧和情怀的人
“用智慧去读懂每一位孩子”。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讲过这样一个故事:在他小的时候,曾将一把石子递给杂货铺老板“买糖”,杂货铺的老板迟疑了片刻后收下石子,然后把糖“卖”给了他。苏霍姆林斯基说:“这个老人的善良和对儿童的理解影响了我的终生。”这个杂货铺老板不是教育家,但他拥有教育者的智慧与情怀,他没有以成人的逻辑去分析孩子的行为,而是以一颗宽容的心维护了一个幼小生命的尊严。教育是一门个性化很强的艺术,所以也找不到一种通用的方法适用于所有的孩子。每个孩子的精神世界都是一本独特的非常耐读的而又不易读懂的书,需要教师用智慧与理性去读。
要用智慧去看待学生的差异。让所有刚入学的儿童都完成同一种体力劳动,如去提水,一个孩子提5桶水就精疲力竭了,而另一个孩子能提20多桶,如果你强迫一个身体虚弱的孩子一定要提20多桶,那么,就会损害他的力气,明天想干都干不成了,说不定还会躺到医院里。差异是客观存在的,我们要用智慧去对待差异。
要用智慧的语言组织教学。智慧的课堂教学,很重要的一部分是老师语言的智慧,因为智慧的点拨,可以使学生茅塞顿开;智慧的讲解可以使学生恍然大悟;智慧的提问可以使学生产生灵感。表现为教育机智的智慧,可以化解尴尬。
要用智慧的语言去批评学生。对性格豪爽的,可单刀直入;对性格内向迟缓的,要慢工出细活;对自尊心强的,要照顾面子;对好胜的,要先肯定成绩;对性情软弱的,要饱含鼓励和信任。
智慧型教师要养成反思习惯。孔子说:学,人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我们教师经常要学生思考,经常对学生说:“学而不思则罔”,可我们老师常常忽视了:教,然后也知困!思考就是对教育的关注,对教育过程的研究。不思考必定无所知,无所惑,无所得。勤思考
必定问题多多,困惑多多,收获多多。三思而后行,再思而后精。只有反复思考,深入思考,才能有所发现,有所创造,有所提高。如果我们每天反思那么一点点,每天就那么提高一点点,十年下来,我们想不成为名师都很难。幸福快乐的感觉就在不知不觉中流淌在你点点滴滴的生活中了。
一位哲人曾这样写道:你不能决定生命的长度,但你可以控制它的宽度;你不能左右天气,但你可以改变心情;你不能改变容貌,但你可以展露笑容;你不能控制环境,但你可以掌握自己;你不能预知明天,但你可以利用今天;你不能样样顺利,但你可以事事尽力。做一个有胸怀、有思想、有智慧的教师,用我们的智慧去点燃富有诗意的课堂,为学生装点一个富有诗意的青春时代,我们责无旁贷——这就是智慧教师的快乐人生路。
刘真
2010年10号
第三篇:做快乐教师,品幸福人生
做快乐教师,品幸福人生
我小时候的梦想就是做一名老师,自古以来,人们总是用诗一样的语言和火一样的热情来赞美教师。常常把教师比做辛勤的园丁、比做忙碌的蜜蜂、比做燃烧的红烛。
我不是诗人,不会用漂亮的诗句来感恩IEC,她给了我教师育人的机会;我不是歌手,不会用动听的歌曲来咏唱我的岗位,在这里我不断的学习不断的成长;我也不是文学家,不会用美妙的文字来表达自己对这份职业的感情,为工作而生活,为生活而工作。我只是一名普通的幼儿教师,快乐而充实的度过每一天,我会在装满 “爱”的脑海中采摘如花的词汇,构筑我心中最美好的诗篇;我要用深深的思索,推演我心中最崇高的哲理,教给孩子们做人的最基本道理;我要用凝重的感情,唱出我心中最优美动听的颂歌,让爱与美托起明天的太阳„„
做快乐教师品幸福人生
每一种职业都有它的幸福与苦恼,教师也不例外,同样有它的苦与乐。我作为一名农村教师,在教育教学工作中,我有过很多的幸福:当看着孩子们那一张张笑脸,听着孩子们有礼貌地问一声:老师好!我感到很幸福的。当看到学生们聚精会神地听课,看着他们脸上满足的微笑,我感到很幸福。当我的教育教学成绩提高了,我感到很幸福。当教师的节贺卡如雪片般飘落我的桌上,我感到幸福。
我的苦油然而生„„
是啊,教师这个职业,套着“太阳下最光辉职业的光环”不知有多辛苦,多琐碎。若是你的工作只是辛苦,那还有什么意义?我经常思考。
我认为最重要的是,要在辛苦之中发现快乐的种子,喜悦的源泉。每天清晨踏着期待,穿越无数车流,将马路上的噪音看作无序的音符。迈入整洁干净的校园。你就会由内而外心生一种被需要的感觉,畅想着一天的工作,脚步愈加的轻快。路上清脆童音问候的声音,将你的心填的满满。你被学生需要,被学校需要,那一刻是多么的幸福,多么的满足。
若是工作带给你的只是压力和忙碌,那么工作定会成为精神压力的种子。你若把它当作辛苦,徒劳无功的事情,那么你的工作纯粹就成了应付。一点点小的烦恼和事情就会让你牢骚满腹,火冒三丈。由此我们需要心的历练。就是不管怎样辛苦,都要有一种气量。把它当成对自我的修行,一定会给自己带来收获。当有一天上数学课时,学生的眼神一点点灵动起来,那种自信,满足感,自豪感油然而生,啊,一个教师是多么的有价值。当课堂上的学生无聊的接话把,让你自
己用幽默化解时,心里闪过一丝狡黠,是多么的得意,你是多么的自豪,做一个教师是多么的幸福。
起始于辛劳,收结于平淡,这就是我们教育工作者的人生写照。但是,我既然选择了这个职业,就会无怨无悔。做一个优秀教师,也许不容易;做一个成功的教师,也许要求很高;做一个最好的教师,也许很困难;但做一个快乐的教师,是任何一个教师都能做到的;只要能够真正地快乐起来,优秀、成功和最好也会随之到来!
在这里,我要为做一名幸福的教师而歌:
神圣的三尺讲台,是教师放飞理想的天空;宽敞明亮的教室,是老师播种希望的园地。
一根教鞭,一支粉笔,一本教材,传承着古老的经典神话;
一份忠诚,一腔热血,一种信念,燃烧着民族的不朽气节。
第四篇:做快乐教师,品幸福人生
做快乐教师,品幸福人生
每个学期,作为一名普通教师的我总要参加多次的继续教育,其中不乏要听取不少教育专家的讲座。这些优秀老师往往都有一个共性:每天起早贪黑,废寝忘食,一天到晚泡在学校里,钻研在教育教学研究里,无时无刻都在“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的无私奉献,他们常常与青灯孤影相伴,与辛苦劳碌相关,但每次看到他们,总能发现一种快乐和幸福荡漾在他们的脸上。很多时候,我总是迷茫地想着,我也从事教师工作二十多年了,也饱尝了教师生活的苦辣酸甜,但为什么我的幸福之感没有他们强烈呢?
这两天空余的时候,因为要完成学校布置的作业,我只得硬着头皮拿着这本《素质教育材料十一》翻阅起来。伴随着闷热难当的暑气,我慢慢地翻阅这本书,当我读到《论教师的幸福与专业幸福》,慢慢地,我迷茫的心变得平静下来,甚至惊喜地发现书中蕴含着很多意味深长的哲理。很能引起我深深的共鸣。书中认为:教师幸福的结构和要素大致包括中等财富,身心健康,人际和谐,高尚德性等方面,我比较认同。看来把教师的幸福人生和专业成长相结合是非常有深意的。试想想,如果教师每天过得忙忙碌碌、疲于应付,谈何专业成长?更不要说教出生机勃勃、热爱生活的学生了!那么到底如何才能获得一个幸福的人生呢?或者说,什么才叫幸福呢?当然,外在环境的改善是非常重要的,如今不断提高的待遇水平和日趋人性化的管理也说明了全社会对教师的关注是越来越多。但是我们教师是否能为自己争取些什么呢?书中说,幸福也是人际和谐,高尚德性,那么教师自己的幸福感可以是母亲的关怀、平静的温馨、自由的跳跃、不经意的感动、一生的信仰、用心的倾听、真诚的分享、朋友的关怀。。仔细想想,这些难道不是我正拥有的吗?如果这就是幸福,那幸福真的是无处不在。我们是自己的主人翁,虽然很多时候会受到各种各样的限制,但是如果能用善于发现的眼睛去寻找幸福的每一个身影,谁又能说我们不幸福呢?
“教师的专业幸福是教师在教育活动中的好生活,体现到生命的自尊,自由,自觉,另行和创造,成功的教育是教师为每个学生精心打造的艺术品。教师的创造性幸福是教师劳动创造性的体现。”看来我以前对教师的理解有一些偏见,教师与幸福人生同样可以密切相关。我们常说教师不仅在传授知识,还是在育人,培养身心健康的新人,培养知感恩、会奉献的幸福学生。而培养幸福学生的源头在于幸福的老师。老师的生活可以是单一,可以是劳累,但更应该是幸福。有幸福的老师才会有更多幸福的学生。这一方面对老师有了更高的要求,另一方面也说明老师的生活可以而且更应该是幸福的。在幸福的心态下去学习,去工作,才会让学生满意,也才会有自己的幸福人生。
听一个哲人说,当你不能改变环境时,你不妨把改变自己当作一种享受。与其愤愤不平怨天尤人,不如甩开包袱坦然接受。作为一个普通教师,和其他老师相比一定有差距,以前我常常在工作时担心害怕,顾虑重重,有时工作中出现失误更是悔恨不已,甚至影响了随后几天的工作情绪。以后我应当首先接受这个暂时落后于人的现实,承认差距,摆正处于不断学习的位置,放平心态,少闹情绪,才能不断修正自己,不断进步。抱着“天生我材必有用”的自信,正确认识自己 的缺点,才能稳步前进。珍惜所拥有的一切,心存感激,知恩图报。当然,接受现实不是满足现状,而是要追求卓越,让我们有追求上进的一种希望,积极乐观地面对每天喷薄而出的红日,每天灿烂红艳的晚霞。
总之,幸福的人生就在我的手中,就看我能否攥紧;做一个快乐教师,就一定能品到我的幸福人生!
第五篇:做一名会讲故事的思品教师
张健 摘 要:如何采集课程资源,提高思想品德课教学的针对性与实效性?莫言诺奖演说启示我们,思想品德课教师要善于讲故事。故事的选择要以新颖、有意义、真实为指导原则。故事教学发人深省、让人信服、令人回味。关键词:故事 故事教学 思想品德 作者简介:张健,男,江苏省无锡市后宅中学教师,中学高级教师。2012年12月8日,中国作家莫言来到瑞典皇家学院演讲厅,以《讲故事的人》为题发表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奖演说。在演讲中,莫言提到记忆中最早的一件事是提着家里唯一的暖水瓶去公共食堂打开水,因为饥饿无力失手把热水瓶打碎了。记忆中最痛苦的一件事是跟随母亲去集体地里捡麦穗,被看守麦田的人追赶,拾得的麦穗被没收,母亲被人扇了一个耳光。记忆中最深刻的一件事是中秋节家里难得包了一顿饺子,每人只有一小碗,这时遇上乞丐乞讨,母亲端起她那仅有的半碗饺子倒给了乞丐。最后悔的事是跟着母亲卖白菜,有意无意多算了一位买白菜的老人一毛钱„„莫言坦言,他是一个讲故事的人,因为讲故事获得了诺奖。当莫言将准备了两天的故事讲完后,现场所有的嘉宾起立,用持续3分钟的雷鸣般掌声向莫言致敬。莫言的诺奖演说,“讲述的全是人世、人心、人性与人情”。在成人世界,在如此高雅的文学殿堂,故事尚且存在着如此巨大的魅力,具有如此打动人心穿透灵魂的力量。为什么我们的课堂教学,就不可以充分运用故事教学这一模式呢?教育家陈鹤琴先生说过:“故事在儿童是一种重要的精神食粮。”从孩提时代,记忆中的我就是一个热衷于听故事的人。在我们村上有一位从朝鲜战场上下来的退伍老兵,是一个有故事的人,一有空我就经常缠着他给我们讲故事。后来上学了,我还清楚地记得有一位老教师会把给我们讲故事当着一种奖赏,鼓励我们每天遵守学校纪律并努力学习。忙碌了一天,我们都期待着在放学前,老师会给我们讲一个故事。故事对成长着的我具有如此巨大的魔力。成长之中的儿童,对故事天然具有一种亲近感。可以说,儿童正是在分享故事中走向成长。不仅如此,从本质上讲,我们,包括我们的孩子其实每一天都在经历着或者说正在书写着各种各样的人生故事。从这个角度看,关注来源于我们自己身边的故事,其实就是关注我们自己的生活世界,关注我们的儿童世界。故事,在思想品德教学领域,是一种重要的教育资源,具有重要的育人价值。思想品德教学如何开展故事教学值得思考与探索。
一、好故事的标准 故事每天都在你、我身上发生,在媒体丰富、传播便捷的情况下,我们可以很方便地获得各类信息,读到各种门类的逸闻趣事。但是,作为思想品德教育的课程资源,故事的选择还是有所讲究的,需要确立一些基本准则。首先,好的故事应该符合新颖的原则。时代在进步,社会在发展,科学技术、思想文化也在变革、进步。学校的课程在不断改革,教师的教学思想与教学方法必须与时俱进。课堂教学犹如我们写文章,古人说“文似看山不喜平”。因此,我们教师在组织课程教学时,必须要及时更新我们的大脑储存,多多关注现代生活和现代科技的最近进展,选择鲜活的故事丰富我们的课程教学。比如:讲意志的作用,你说“只要功夫深,铁棒磨成针”,就过于老套,学生定会索然寡味。我讲女航天员刘洋为了圆自己的太空梦,为了克服自身前庭功能不佳,坚持每天练习“打地转”(拉着自己的耳朵在原地不停地转圈。)教师还现场表演了一段,惟妙惟肖,学生争相模仿,兴味盎然。这个故事就充满着时代感。其次,好故事的标准就是有意义。思想品德教学有自己的课程理念与价值追求,帮助学生过积极健康的生活,做负责任的公民是课程的核心。以初中生的生活为基础,促进他们思想品德的发展是根本目的。因此,故事作为一种课程资源,应该包含承载着真善美。好故事的标准应该是有意义的,它应该符合理蕴、情真、意切的要求。今天我们提出要弘扬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因为它是先进的文化,是时代精神的精华。所谓好的故事就应该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追求,给人、给社会带来更多的正能量。比如,我在课堂教学中曾经剪辑播放“杭州最美司机吴斌”的故事,吴斌在高速公路上急速行驶,突然遭到对向车道飞来的异物袭击,瞬间肝胆破裂,流血如注。在生命最后76秒的紧要关头,吴斌用强大的意志支撑着坚持将车辆平稳地停靠,拯救了乘客。英雄的壮举表现着对他人负责、对社会负责的高尚情怀。这样的故事,弘扬了社会的主旋律,能够带给人向上、向善的力量。最后,好的故事还应该符合真实的原则。思想品德教学的过程是一个知情意行的教育过程。它要解决的不仅仅是知识的知与不知的矛盾,更艰巨更具有挑战性的是要解决信与不信、行与不行的矛盾。在思想教育过程中,惟有真实,所以可信;惟有真实,才更具有说服力。理论只有征服人心,才会令人心悦诚服。选取真实的故事,应该成为我们进行故事教学的重要法则。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过:“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思想品德教学过程需要摆事实,讲道理,应当力求真实、实事求是。
二、故事教学的实施 故事教学夺人眼球。从思想政治到思想品德学科名称的变化,从以学科知识体系为主的教材体系到以主题模块有机整合道德、法律知识、心理健康教育与国情教育的课程设置体例变化,无不说明作为学校德育教育主阵地的思想品德课程在改革中积极行进。贴近学生,贴近当代社会生活,追求德育教育的针对性与时效性,课程专家在课程标准设定与教材编写层面做出了努力。但是,在课程实施层面,理论教学总是显得比较枯燥。教师如何立足于课标,做好课程资源的有效开发,如何缩小现实课程、实然状态与理想课程、应然状态之间的差距,任重道远。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当学生带着好奇心抱有浓厚的兴趣去学习、去思考、去参与的时候,我们的课堂教育才有可能获得成功的契机。新课伊始,当老师尝试着以一个富有启发的故事来开头,让学生瞬间结束课间的喧嚣与吵杂,思绪迅速进入准备与跃跃欲试的心理状态。在课堂教学推进的过程中,讲有意义的故事,将抽象的知识通过一个个新颖有趣的故事具象化,可以让学生的学习维持着持续亢奋的状态,有助于提高学习成效,有效化解学习难点。比如,学习“弘扬中华民族精神”,我选择了家乡的名人钱伟长的故事作为教学主线。故事从钱伟长的童年开始,在颠沛流离的流亡生涯中他断断续续完成了小学、中学的学业;在九一八事变的影响下,他做出了在大学改选学习专业的选择,目的就是为了能够造出中国的飞机、大炮捍卫国家的尊严;在赴美之前申领签证的时候,当被问及“假若中美交战,你会选择效忠哪个国家?”钱老毅然选择放弃申领签证;在建国以后被打成“右派”受到了不公正的待遇,连自己的孩子上大学的机会都被剥夺的情况下,钱老还在极力用自己的专业知识报效祖国„„钱老用自己的一生诠释着“爱国”,钱老的情怀也是那一代知识份子的情怀。爱国主义、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在钱老身上得到了淋漓尽致的体现。在这里,抽象的知识具体化了,家乡的名人具有亲近感,对学生的教育影响效果极佳。故事教学发人深省。思想品德课程标准指出:思想品德的形成与发展,离不开学生的独立思考和积极实践,国家和社会的要求只有通过学生的独立思考与实践才能为学生真正接受。初中学生正处于身心迅速发展和学习参与社会公共生活的重要阶段,处于思想品德和价值观念形成的关键时期。他们在成长中会遇到一些困惑、迷茫,成长之中的他们开始尝试着用自己的眼光来观察和认识社会,难免会产生一些现实问题,因此,他们迫切需要学校给予他们有效帮助和正确引导。比如,当下很多人都在感喟“做老实人吃亏,说老实话吃亏,做老实事吃亏”。针对“诚信”教学的内容,我剪辑播放了感动中国人物信义兄弟——孙水林,孙东林的故事。孙氏兄弟20年来坚持不欠农民工的工资,最后因为要赶在年三十前回去给农民工发工资,在高速公路上遭遇了意外车祸,全家5口人同时遇难„„同学们从故事当中得到了深深的启迪:诚信是稀缺品,社会呼唤诚信;诚信是奢侈品,需要你我大家来共同呵护;我们每一个同学都有义务通过具体的行为,比如诚信考试、诚信作业、说话诚实、对人诚恳等等去弘扬信义的中华传统美德。正如主持人白岩松所说的那样:这是一面镜子,这个故事值得我们每个人来照,拿出自己的良心来照,值得全社会来照。“我”的故事让人信服。教育是什么?雅斯贝尔斯说教育意味着“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摇动”也好,“推动”也好、“唤醒”也罢,一句话,教育归根到底离不开教师的教学艺术、教育智慧。教师的个人经历本身就是重要的课程资源,优秀的教师本身就是一部生动的教科书。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我会结合课程内容需要适时穿插讲解“我的故事”。如讲述我亲历的法庭审判、公审大会,告诫学生在社会上生活,必须永远心存敬畏,增强法律意识,遵守国家法律。讲述我孝顺父亲的故事,以及善待一位没有依靠、重病在身的邻居老人的故事,帮助学生理解孝顺、尊敬老人的意义,告诫学生不要让自己的人生留下“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孝而亲不在”的遗憾。在学习“我国公民的政治权利”的时候讲述我参与组织的区、街道两级人大代表的选举,体会公民享有民主权利的真实性与神圣感;在学习“维护社会正义”的时候讲述我的正义之举、我的志愿者之行。讲“培养高雅的生活情趣”的时候,我与学生分享我的旅游见闻„„教师个人的职业生活、家庭生活、社会生活,都成为了重要的学习资源。教师的个人经历,因为是教师亲身亲历亲为,更具有可信度,更具有说服力。当然,讲述“我”的故事,不排斥在课堂上分享来自学生自己的故事。学生本人、他的朋友、家庭成员、街坊邻里、公众人物„„其实都可以为学生所喜闻乐道。比如在学习“杜绝不良嗜好”的时候,在一个安全信任的课堂环境中,学生会联系自己的亲朋好友讲述因为赌博葬送了家人的幸福;因为酗酒醉驾,导致交通事故的发生„„学生通过讲述我们老百姓自己身边的故事,分享对生活的观察与思考。苏霍姆林斯基说:“真正的教育是自我教育。”我想我们教师所能做的就是创造心理安全的氛围,打造分享智慧的平台,帮助学生导出他们内心已经存在的一些真理性认识。在课堂上,当学生遇到疑难时,我们要引导他们去想;当学生的思路狭窄时,我们要启发他们拓宽;当学生迷途时,我们要把他们引上正路;当学生无路时,我们要引导他们铺路架桥;当学生“山重水复疑无路”时,我们要引导他们步人“柳暗花明又一村”的佳境。故事教学令人回味。在参加新课程培训的时候,有位专家提出,好课的标准之一应该是“言已尽而意未犹”,而“言未尽而意已决”这不是我们所要追求的新课堂。所谓“言已尽而意未犹”,我觉得其实就是教师的课堂教学应该是耐心寻味的,学生有当下思考并进而有进一步思考的空间,课程教学有丰富的内涵。思想品德课程作为一门立足于社会生活的综合性课程,教育资源的领域十分宽广。从校园生活到社会生活,从儿童世界到成人世界,从当代生活到历史风云,从下里巴人到阳春白雪,从凡人善举到英雄壮举„„故事的来源源源不断,选择什么样的故事“文以载道”离不开教师的匠心独具。比如在学习天下父母心的时候,我引用了一位伟大的母亲留给孩子的短信和生命留言两则故事。前者讲述的是:北川地震的时候,救援队员在废墟中发现了一位母亲双膝跪地,整个上身向前匍匐,双手扶地支撑着身体&&母亲已经死亡,可是因为母亲的身体庇护,身下才3个月大的孩子毫发未伤。随行的医生过来准备给孩子做检查,发现有一部手机塞在被子里,屏幕上是一条已经写好的短信:亲爱的宝贝,如果你能活着,一定要记住我爱你。大灾难面前,母爱,孕育了一个看似不可能的奇迹。后者的故事发生在美国9·11事件之中,飞机撞向世贸大楼,银行家爱德华被困在56层。到处是熊熊大火与门窗的爆裂声,他意识到没有生还的可能,在生命的最后关头,他用手机拨出了三个电话&&其中有两人收到过银行家临终前的手机信号,一个是他的助手罗纳德,一个是他的私人律师迈克,可遗憾的是两个人都没有听到银行家的声音。爱德华在弥留之际拨出过第三个电话,这是打给谁的?说了什么?作为他的私人律师,必须要搞清楚,因为这牵涉到银行家的银行和遗产归属权问题&&谜底揭开了。不久美国一家报纸在醒目位置刊登了9·11灾难中一名美国公民的生命留言:妈妈。我爱你!这两则故事真实、感情真挚、文质兼美。母爱的深厚、无私、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