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展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施情况调研纪要(合集5篇)

时间:2019-05-15 14:38:57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开展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施情况调研纪要》,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开展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施情况调研纪要》。

第一篇:开展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施情况调研纪要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施情况的调研》纪要

黄山市屯溪一中胡征善

近两年曾作为黄山市政协委员参加了黄山市政协关于本市民办教育办学情况、义务教育办学情况和省示范性高中办学情况的调研工作,初步了解了本市教育的一些情况。现根据省教育厅《关于开展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施情况调研通知》的《调研提纲》中“

六、课程设置与实施情况”“

七、综合素质评价实施情况”“

八、课堂教学情况”“

九、考试情况”,针对本市教育调研情况并结合个人的一些感想与体会,谈几点看法,供专家们参考。

一、课程设置与实施情况

我市各类学校均能按部颁规定开足开齐国家课程,有些学校还根据地方特色增设了一些校本课程,如徽文化、感恩教育、特色体育(武术、游泳等)。歙县二中的体艺教育独具特色,体艺升本学生较多。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和社会实践活动多数安排在寒暑假进行,有布置有检查,不乏出现一些“杰作”,但多数学生和家长重视不够,有些活动有走形式走过场之嫌。

高中学生每天早上通常6∶50或7∶00到校上早读课,上完8节课后再上一节自修课,18∶30或19∶00再上两个小时的晚自修,走读生回家,住校生再上第三节晚自修。周六上午基本都要上课,有些学校高三周日也上课。这些学校领导说:我们学校不少学生是留守学生,不上课回家后他们的爷爷奶奶或其他监护人管不了,周日上课也是没有办法的事。

二、考试与评价

初中每学期县(区)级都要举行统一考试,高中每学期市里举行统一考试,高三年级市里要举行三次质量检查考试,统考统阅;加上其他考试(如江南十校联考等),高三下学期除了各校举行的周考,较大的考试基本上是每月一次。

至于高中综合素质评价,基本上与学生文化课成绩挂钩,有些学校平时没有阶段性评价,到了高三根据省里规定的评价比例,作终结性评价。这种做法的原因可能有多方面:

1.省市缺少阶段性评价档案记载;

2.操作较麻烦;

3.评价难以量化;

4.家长的接受程度;

5.学校教师怕评价不当对文化课成绩好的学生失去或降低升学机会。

三、课堂教学情况

课标课程理念在教师的教学中不断深入贯彻落实,省市级各科优质课评选,给各类学校教师的教学作出了示范也带来了较深刻的变化,取得的教学效果也是显著的。

但是各种教辅资料泛滥,严重干扰了正常的教学,加上有些学校管理不够到位,乱订资料的现象严重,使得知识的传授时间少于做题时间,高中学生几乎成了“做题机”,而学生的知识能力提升并不很大,尤其是德育、体育或多或少受得冲击与排挤。

建议高考中考命题要导向课堂教学,努力挖掘教材中的命题素材,并提高其比分,引导教学立足于教材知识,虽然高考自主命题以来,各科命题都体现了这种命题思想,但仍需保持与加强。通过高考、中考的命题作用,使之将教学精力放在提高学生掌握和应用知识的能力上来。

四、倡导特色教学

培养学生的个性和特长是教改课改的重要任务。在今天这个信息时代,学生的视野非常广阔,学生各具特色各有特长,很多学生优于老师。且高校招生也是多途径多层次的,体育,艺术,等等,艺术门类又是五花八门,吹、拉、弹、唱,说、导、播、演,书法、绘画,诸 1

如此类,不一而足。因此,普通高中教育不应是单一的而是多层面的,应该适应社会的需求,“为学生设计人生、规划人生”。充分发挥学生的个性与特长,以满足社会对各类人才的需求。

五、高中招生工作

每年秋季高中招生,难免优秀生源争夺战,虽然教育局划定了招生范围和招生人数,但有些学校多有违规招生现象出现。建议高中学业水平测试报名和高考报名工作要严格规范,非在籍学生一律回原籍报名。

第二篇:开展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施情况总结

汊河初中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施情况总结

为了加快课程改革,优化教学过程,全面推进我校素质教育,根据教育部《关于基础教育课程纲要(试行)》和我县局有关文件精神和提出的各项任务和要求,结合我校现有基础和学校特色,我校积极开展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践。

一、成立课程改革领导小组

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纳入课程计划,成立由校长室、教务处、年级组、教研组、备课组等有关人员组成的领导小组(校长为组长),落实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工作,负责课程的设计、开设、实施和管理。

二、明确指导思想和目标任务

我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以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努力推动基础教育的跨越式发展为出发点,着力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科学精神、人文素养、环境意识和法律意识,具有适应终身学习的基本技能,具有健壮体魄和良好心理素质、健康审美情趣的生活方式,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德智体美劳等方面全面发展的一代新人。

注重转变课程功能,从单纯注重传授知识转变为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合作,学会生存,学会做人,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课程结构要体现出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设置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调整课程结构,淡化学科界限,强调学科间的联系与综合,保证学生全面、均衡、富有个性地发展。

改善学生的学习方式,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加快评价制度改革,发挥评价的教育和促进发展功能。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建立以教师自评为主,1

校长、教师、学生、家长共同参与的评价制度,发挥评价的教育功能。开展校本教研活动和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整合,学校建立多媒体教室和网络教室;学校具有业务素质高,教学观念新,勇于开拓、勇于创新的教师队伍。

三、主要做法

1、师资培训积极扶持

教学改革的关键首先是改革旧的教育观念,因为观念是行动的灵魂,教育观念对教学起着指导和统帅的作用,一切先进的教学改革都是从新的教育观念中产生出来的。其次是推进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的转变,教师教育观念、教学方式的转变最终都要落实到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上,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会导致思维方式、生活方式甚至生存方式的转变。所以,我们认为本次教学改革成功的关键是师资,是教师的教育观念,我校本着“先培训、后上岗;不培训、不上岗”的原则,切实抓好培训工作。开设研究性学习课程,在科技教育方面锻炼了一大批教师,培养了学生研究性学习的积极性,在课堂教育方面全面改变了教师陈旧的教学观念,教会了学生掌握研究性学习的学习方式。通过教学改革,教师与学生一起成长,造就一大批业务能力强、教学观念新、勇于创新、勇于开拓的教师队伍。

2、教研制度 重在落实

我们坚持每周教研组集体教研一次,做到定时间、定地点、定内容、定主讲教师。我们进行了“师生的沟通与合作、如何开展以校为本的教研、关于新课程的备课、如何在课堂中落实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新课程的师生关系、如何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辅优补差”等主题的教研活动,许多老师在活动中收益非浅。

3、学会总结 做好反思

我们坚持每周备课组集体备课,同时又把备课组以年级分为若干个学科小组(语、数品、社会、地、体、美、音、劳等),交流教后记、教学手记、典型个案、教学问题、研讨课情况等。

4、校本课程 课题引路

校本研究,即密切结合学校工作实际,以教师为研究主体的一种教育研究活动。在校本研究中,校长、教师都是研究者,都是研究的主体。我校主张开展行动研究,在行动中研究、在研究中行动。深切体会到校长是“以校为本”教研制度的第一责任人,是以校为本的教学研究的身体力行者。我校树立正确的办学理念,建立正确的导向机制,充分调动教研室、教务处、教研组、备课组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创造性地开展“以校为本”的工作,把各项工作做细,做出成效。

四、课改体会

教学是教与学的交往、互动,师生双方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启发、相互补充的活动,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与学生分享彼此的思考、经验和知识,交流彼此的情感、体验与观念,丰富教学内容,求得新的发现,从而达到共识、共享、共进,实现教学相长而百家到共同发展。教学的过程是一个达到教学目的或获得所需结论而必须经历的活动程序,而学生的学习过程不仅是一个接受知识的过程,而且也是一个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学会学习,强调学生探索新知的经历和获得新知的体念。关注每一位学生,关注的实质是尊重、关心、牵挂,关注本身就是一种教育;关注学生的情绪生活和情感体念,用“心”施教;关注学生的道德生活和人格养成,课堂不仅是学科知识传递的殿堂,更是人性养育的圣殿,“教学永远具有教育性”。

“ 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是新课程的最高宗旨和核心理念,学生是发展中的人,要掌握学生身心发展的规模和特点去开展教学活

动;每个学生都有自身的独特性,要认识到学生的差异,尊重学生的差异。因时施教,因材施教。要在实施中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逐步实现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和有力的学习工具。

加强课程改革还要注重开展宣传工作,动员全校教师参与课程改革,形成浓郁的课程改革氛围。争取社会、家长的积极配合,探索建立学校、家庭、社会共同参与课程改革的新机制,形成有利于课程改革试验与推进的舆论氛围、教育资源和社会环境。

第三篇:开展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评估调研总结报告

开展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评估调研总结报告

--------乐江乡中心校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经历三年的实践,我们与新课改一起成长。在课程改革过程中,我们取得一定的成绩,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和不少的困惑,为了能很好地反思新课改在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现将我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的情况总结如下:

一、基本概况

我乡参加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实验班级 有29个,参加学生人数为534人,经过各级的新课程改培训的教师有112名。于2004年秋任新一轮课程改革的教师我们要求凭证上岗,在参加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过程中,老师们积极投入,善于搜集案例,对改革的新目标与观念有较深的理解。

二、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的举措成效

1、认真学习理论知识,领悟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现实意义。第一轮参加新课程改革培训的老师占全乡教师总数的60%。重点学习,加深印象,听专家讲座,观参加新课程改革的教师的课堂实例,总结得失,把准新课程的现实意义。

2、充实理论知识,加深对课程改革新理念的理解。从集中学习到个人消化,我们采取了强化知识结构,整体理解重点,个别督促学习,统一提高理论。老师们学习后,要求在第一线的老师面对新课改面对学生进行演讲,把感受真切告诉自己的学生,全乡有106名老师参加,集中学习后要求老师们撰写学习心得,上交有102篇心得体会,我乡统一要求订一到三本有关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书籍,全乡老师到目前订书籍达634本,撰写的论文有75篇,有获国家级二等奖16篇,地区级一等奖有21篇,获其他级和奖次的论文达311篇。

3、建设骨干队伍,带动全乡教师。在各学校的推荐下,定乡级语、数的骨干老师共22个,以乡政府所在地学校的骨干教师为重点培训,我们把在第一线的老师分为三个层次,新教师,骨干老师、学科带头人,对新老师,我们要求他们先是怎样把所学的知识与教学实践结合起来,对新课程改革的理解下进行有机结合,对骨干教师,我们要求他们的目标是要努力地形成自己的独特教学风格,积极改进课堂教学,并能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参加一到二项课题研究,对学科带头人,主要是总结自己教学的成功经验,重点学习课程改革下的新点子,通过学习,在乡内我们进行乡级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培训3次,参加老师有105名。还以 “送教下乡”“连片教研”的形式进行研究,这样能够避免一刀切形式化,能更好地利用新课程的改革教材,能结合学生现状不偏离新课程的改革方向。

4、通过课堂分析评价,帮助一线老师解决现实问题。促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发展。在新旧课标分歧,传统教学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下教学的冲突,是第一线的教师最能体会,发现问题与分析问题是需要时间与环境的,我们通过组织老师们下到其他学校进行随堂听课,集体总结分析,成文式的点评,让老师们教学得以不断改进。

5、意识进一步深化,课堂氛围有所改观。通过理解教材,把握新课程的标准,老师们的教学能够渗透着新鲜的理念,学生学与教师的教有一定的定向关注,能积极创设课堂环境,对师生关系的发展有所关注。对课堂的评价不做一刀定论,老师们的教学有一定的教学新意。

6、教学方法不断改进,教学成绩在稳中求进。通过学习并能接受新课程改革的新理念,现实的课堂让学生能学会自我管理,让学生能形成新的学习习惯,最大能关注学生的发展,从期末测评中了解,学生的学习成就感有所提高,教学质与量也有所保证。

三、存在困难及问题,今后的整改措施

1、新一轮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对教材的大胆取舍,不免让站在第一线老师有些茫然,面对新的教材的重点目标,真不知道自己是否能胜任。在接受的同时老师们是需要一定的时间进行相互消化的。

2、很多老师希望能通过一节课来了解新课程改革的思想有之。这是急于求成的典型例子,其实这也是需要很长时间去学习,把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理念不断地渗透是很重要的。所以培训的方式应该多种形式,能抓主要方面,但不能忽视次要的东西。从上级到下级都要整体统一思想,不搞形式,扎实进行探索,总结经验,在不断改进中发展。

3、教材内容的编排与学校学生学习环境不能有机进行更好教学。不同的教学环境与教学要求应该有所不同,学生才能结合自己的生活,才更好地真正关注生活。

4、完善教学评价,教学评价关注面应该更广。

5、加大基础教育教学课程改革的投资,应该落实到点子,到第一线深入了解,做到关注到位。

6、面对符合社会潮流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应该为老师提供学更多学习的机会。首先老师的意识要真正提高了,整个社会也就可以接受和认可。

第四篇:某县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施情况调研汇报

**县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施情况调研汇报

**县教体局(2012年7月12日)

根据省、市教育主管部门部署,我县于2003年3月启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2004年9月正式实施。为了解近10年来课程改革实施情况,总结课程改革的经验,探寻存在问题,及时研究解决问题的方法与措施,稳步、持续、深入推进课程改革,全面落实我县教育体育事业十二五发展规划确定的目标和任务,我局深入教学一线进行细致调研,现将调研情况汇报如下。

一、领导重视,组织健全。

我局十分重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成立了以局长为组长,分管副局长为副组长,基教、教研、装备、人事、财务、县教师进修学校等相关科室负责人为成员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领导小组,各校也成立相应的组织机构,形成了分级管理、层层落实、齐抓共管的有效管理运行机制,为课程改革提供了一个较好的运行环境。局领导每学期都带领课改小组成员、教研员深入教学一线随堂听课,了解课程改革进展情况,对课程改革中的重大问题进行研究。

二、健全机制,强化保障。

(一)制度保障

为使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顺利进行,我局结合实际,科学规划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制定和颁发了一系列的指导性文件,建立课

2003年我县实施了“校校通”工程,2006年实施了农村中小学远程教育工程,今年2月,我县新改版教育网站群建成上线。南丰中学和建平小学申报了省信息化试点工作,实验小学等11所学校于今年10月份完成校园网建设,硬件设施的改善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提供了强力保障。

(四)舆论保障

充分利用新闻媒体、会议等多种形式宣传新课程改革,宣传新课程体系的教育思想、理念、方法、措施;《**教育报》开辟新课程改革专栏,介绍各校课改工作进展、交流教学经验,探讨课题研究和汇报课改成果,引起各级领导、社会各界、广大家长的关注和支持,努力营造全县课改良好的社会环境。

三、立足实际,创新举措。

(一)加强教师培训,注重专业引领。

推进课程改革,教师是关键。如何加强师资培训,建立新型的教师培训模式至关重要。十年来,我局一贯坚持“先培训,后上岗,不培训,不上岗”的原则,在实践中探寻出一条切合我县实际的教师培训模式。

1.组织高水平的通识培训。课程改革从根本上说是教学思想的更新,教学思想不变,课程目标再科学,课程实施策略再具体,课改的效果都无法保障。思想决定行为,用的是新教材,想的是老教法,形式上是交流、互动,本质上还是教师本位,教为中心,结果是穿新鞋走老路,课改就会流于形式。通识培训是转变教师

组织多种多样的校级培训。除了大规模的集中培训之外,还引导学校将培训同日常教学结合,利用每次教研活动学习深化新课标精神。

3.强化专业引领

在创新培训模式的同时,十分重视专业引领,成立了由教研员、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省市教坛新星组成的课程改革专家指导组,通过课题带动、送教下乡等方式,对教师进行业务指导。

(二)立足校本,推动课改。

校本教研是校本的最重要的体现,是整合校本管理、校本培训等活动的重要纽带。我县结合实际积极探索校本教研的新路子:(1)创新教师学习方式。坚持教师自学为主,将自学与集体学习相结合,理论学习与实践相结合,特别注重个案学习。(2)确立两条工作线。一条工作线是三级教研网络,即学校教研组—学科中心教研组—县教研室。通过自下而上的方式和自上而下的方式,采取整体推进的策略,组织开展系列主题教研活动。另一条工作线是教师个体参与校本教研的行为:学习→实践→反思→创新,在螺旋式循环中不断提升教师的专业化水平。在教学中研究,在研究中教学,在反思中成长。(3)确立校本教研活动的三大重心。一是教师备课活动:采取“个体—集体—个体”的方式,先由教师根据上课内容、重点、难点及思路等进行个体备课;然后,以年级备课组为单位,进行集体备课讨论,并整理成教案;教师根据集体的备课,针对本班实际情况,可以对教案进行必要的个性

禁组织教育主管部门统一规定之外的集中检测;严格控制中小学生书面作业量,一、二年级不留书面作业,三、四年级不超过45分钟,五、六年级不超过1小时,初中不超过1.5小时。提倡布臵活动性、实践性的家庭作业,杜绝重抄多遍或统一使用《练习册》等低效率练习,严禁用增加作业量的方式处罚学生,坚决刹住题海战术和罚读、罚抄、罚停课等做法;严格规范中小学教材和教学辅助资料,每学期开学前要求各中小学将省教育厅审查通过的教辅资料、专题教育读本目录及价格表在学校醒目的位臵张贴,并公布监督举报电话,推荐给学生及家长自愿购买,严禁学校以任何形式强迫或变相要求学生购买,严禁教师以各种名义向学生推荐教辅资料。

(五)严格规范课程开设。

严格执行国家和省颁课程方案,落实课程标准,开齐通用技术、信息技术和音乐、美术、体育等课程,开足课时。严禁各中小学随意调整课程、增加课时、延长教学时间,实验课和综合社会实践活动得到全面重视和加强,学生每天体育锻炼时间不少于1小时。为了加强薄弱学科建设,近年来通过选招为学校配备信息技术4人、音乐6人、美术5人、体育5人。

(六)合理实施布局调整,推动课程改革。

我县乡镇学校尤其是村小和教学点结构性缺编较为突出,教学设施设备较为落后,严重制约课程改革的推进,为此,按照坚持科学规划,合理布局,相对集中,改善条件,提高效益的总体

学校的评价理念陈旧,热衷于以考试分数实施对学生的评价。

4.学校班额过大,制约课改实施。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城区面积和人口剧增,城区教育规模远不能满足群众对教育资源的需求,导致城区学校人数过多班额过大,有些班级在70人以上。课改所倡导的“自主、探究、合作学习”的方式,需要通过开放性的学习活动的设计与组织才得以实现,而学生人数较多的班级,这种学习活动方式一旦开展,教师难以做到调控自如,课堂难以做到活而不乱。

(二)建议与对策

1.加大经费投入。建议进一步加大课程改革经费投入,特别是加大乡镇学校的课改经费投入力度,保证乡镇学校硬件上过硬,在软件上更强。完善课程改革经费保障,特别是教师培训的经费保障,对于新课程的顺利实施起至关重要的作用。

2.合理增加教师编制。编制部门对教师队伍定期核编,及时增加紧缺学科的教师编制,及时面向社会公开选招教师,彻底解决结构性缺编问题。

3.改革中、高考制度。继续开展评价研究,探索符合新课程理念且操作性较强的评价方法和策略,同时加快中考、高考的改革步伐,出台与新课程相配套的高考及大学招生政策,为课程改革创设更有利的社会氛围。

4.解决大班额问题。各级政府在推进城镇化进程中,统筹规划,将教育优先发展战略落实在行动上,使学校规划建设与城区

第五篇: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调研报告

综合实践活动实施情况调研报告

本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最大亮点是设置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最大的戏头是有效开发与实施综合实践活动。综合实践活动作为必修课,定位于国家课程、地方管理、学校开发,其功能在于:让学生获得亲身参与研究探索的体验;培养学生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培养学生发现、解决问题的能力;让学生学会分享与合作;培养学生正确科学研究态度和科学研究方法;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心和使命感。然而,通过本次对12所中小学调研发现,综合实践活动在我县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存在极大盲区和偏颇,实施现状令人堪忧,部分学校形同虚设、名存实亡,课程推进举步维艰。初中尤为突出,村小更加严峻。

公立学校尚且如此,民办教育可想而知。

一、主要问题

“难”,一是难度大,二是困难多。领导认识难,教师认同难,实施过程难,评价方式难,课题开发难,课程管理更难,最终是推进“难上难”,效果“零归零”。体现在:

一差认识:课程认识错位,导致定位不明,课程计划落实不力

国家课程计划明确规定:综合实践活动从小学三年级到高中每周3课时,课时安排遵从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的原则。但我县目前实际是小学常1~2课时/周,初中0~1课时/周。同时,绝大多数学校和教师仍被以往的课程思维定势所束缚,还未将综合实践活动作为一门独立的课程,将其视为单纯的活动课程,或等同于学科课程。

1、课程内涵理解偏失

几乎所有学校至今搞不懂啥叫综合实践活动,弄不清综合实践活动包括指定领域(信息技术教育、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劳动与技术教育)和非指定领域(班团队活动、校传统活动等),把综合实践活动包含的四大指定领域截然分割,上综合实践活动课只上劳技课或信息技术课。更没认识到综合实践活动的优点在于“无本”,亮点在于“开发”。

2、劳技课等同于综合实践活动课

综合实践活动作为一门经验性的课程,它高度关注学生的学习生活,是围绕学生的学习生活实际中的问题来组织学习活动的,是围绕“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我”三条主线帮助学生选题展开的。它注重学生的活动过程,强调指定领域和非指定领域互为补充、互为渗透,共同构成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综合实践活动。而劳技课是一门学科课程,它主要是传授知识与技能。劳技课仅作为非课改年级,不能作为课改年级中一门独立课程。而绝大多数学校把劳技课作为课改年级的一门独立课程来上,并视为综合实践活动课。

3、信息技术课等同于综合实践活动课

信息技术课是市教委指定的课程,属地方课程,是传授信息技术的知识和技能,不论是课改年级还是非课改年级都必须开设。但所有学校均将信息技术课与综合实践活动课同一化。

二差师资:教师来源单一,导致角色不清,任课教师履职不力

综合实践活动任课教师差,不仅差在任教者对该课程的理解和活动方案的指导,当前更差在数量上。

1、安排的搪塞化,导致任课教师的质不高

由于认识和定位上的偏失,往往任课教师的安排多为遮眼,常是退居“

二、三梯队”的人员。然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所有课程领域中综合程度最高、开放性最强的课程,综合实践活动实施过程较之其他课程领域蕴藏着更多的不确定性和关联性,涉及更加广泛复杂的课程资源。因此对任课教师的要求是高不是低,特别在管理、组织、研究、指导能力上,要求任课教师必须具备较高的综合素质。

2、教师的专职化,导致任课教师的量不足

教育部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指导意见中明确指出:“学校所有教师和学校管理者都应当成为学生的指导教师。……学校不应指定少数几个教师作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教师”。因此,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教师应专任而非专职。这也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特点所决定。然而,绝大多数学校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指导教师的安排上,来源渠道窄,并有专职化的倾向。

这无形地限制了任课教师来源的面,违背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人人有责、优势互补、合作提高”的选教原则。当遇到专业问题时,难以及时解决;涉及跨学科领域时,难以沟通与合作。

3、角色的错位化,导致任课教师的导不够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践性、开放性、生成性、活动化,倡导学生自主选题、主动实践,要求教师把学习和活动的权利还给学生,并对学生进行有效的指导,包括对学生选题的指导,对学生活动方式的指导,对学生活动过程和方法的指导。然而,所有学校均将综合实践活动囿于课堂内,不敢让学生到社区调查、观察收集材料。同时,绝大多数教师在指导学生进行综合实践活动时,存在一包到底的现象,没能体现学生是活动主体的角色定位;更有甚者走向另一极端,放任学生自由活动,忽视教师的指导。

三差资源:主动实施欠缺,导致研究不实,课程资源开发不力

综合实践活动是“无本”的课程。作为必修课,国家既没有课程标准,也无教材,只有《指导纲要》,加之学生个体千差万别,决定了课程内容的高度开放,实施的全身心投入。若依本上课,那就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综合实践活动课。这就需要学校和教师因地制宜,围绕“服务社区,走向社会,珍惜环境,关爱他人,善待自我”五方面进行课程内容开发,并对之予以有效管理。但目前大班额、缺财力、怕出事的共生,校本研究的空化,以及对该课程实施主动性的丧失,致使课程资源的利用与开发仍停留于嘴上。

四差方法:教学模式僵化,导致评价不高,实施过程畅通不力

综合实践活动的开展,重在落实“从生活走向课程,从课程走向社会”的理念,善将问题转化为课题,实施探究性学习。但绝大多数学校仍固守接受性学习,不能将两种学习方式有机结合,不能认识到探究性学习既是一种学习方式,更是一种学习内容,将该课程同其他课程机械割裂,课程意识和课程观缺失,面对综合实践活动无从下手,不知怎么上,何时上。

在评价方式上,多数学校没有这个概念。即或是个别学校对综合实践活动的评价也仍以知识为本位,偏重于结果,完全违背了综合实践活动的实质。

二、几点建议:

1、加大宣传力度,增强课程意识

认知的缺失,认识的错位,特别是领导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认知与同化的乏力,是我县目前综合实践活动实施难的主要根源。为全面有效推进课改,端正领导的认知是关键。故须清洗头脑,加大宣传和培训力度,提高师资水平,切实转变观念,增强课程意识,不折不扣地执行国家课程计划。

2、关注学生实际,重视资源开发

课程资源的利用与开发,特别是课题的开发,是实施综合实践活动的重点也是难点。课题来源要尊重每位学生的兴趣、爱好也特长,体现每所学校特色,反映所辖社区的特点。引导学生从日常生活中选取探究问题与课题,或教师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产生问题并提升为课题,在学生自主选择课题和指导教师(组)基础上,施行小组教学。

3、加强校本研究,落实三维目标

充分发挥教研组、备课组作用;充分发挥每位教师的特长,优势互补、共同指导;充分发挥常规教研功能,加强校际间交流与合作。在课程实施中,应制定实效性研究方案,指导学生细化活动计划,关注学生活动过程,注重活动过程资料积累,加强师生间、生生间交流与合作,授之以渔,教给探究方法,提供交流机会和展示自我平台,着力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切实落实三维目标。

下载开展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施情况调研纪要(合集5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开展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施情况调研纪要(合集5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江苏省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施意见

    江苏省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施意见 为全面贯彻《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精神,落实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以下简称《纲要》)提出的......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

    从“华东师大上海市初中英语教学观摩公开大赛各区 第一名”葛樱老师的课中所学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是党中央国务院为迎接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应对日益激烈的国际竞争,立足于全面......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今年,我们开设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概述这门课程,一听题目就以为是那种十分枯燥十分无趣的课程,不过老师把那些抽象的东西用一些生活中常见的例子形象的向我们解......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

    实施新课程中的 现实问题的分析和反思材料南杏树中学2011年9月......

    学习《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施纲要》心得体会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施纲要(试行)》 ——学习心得 大王小学张雪英 2011.10.7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施纲要(试行)》 ——学习心得 基础教育肩负着培养下一代的历史重任。今......

    龙门中心小学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施工作方案

    龙门中心小学基础教育课程改革 实 施 工 作 方 案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基础教育课程经历了20多年的改革与发展,取得了显著成绩,当前,处于转型时期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对基础教育改革......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论文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给音乐师范生的启示 姓名:班级:1 学号: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给音乐师范生的启示 摘 要:新课程改革后,中学音乐课堂教学必须进行重组或转型以适应......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心得体会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 心得体会 枫溪中学 代飞 教育的根本目的是把学生培养成全面发展的优秀人才。在基础教育的改革中,我深深地感受到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使学校的管理模式发生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