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六年级科学下册 无处不在的能量1教学反思 青岛版(写写帮推荐)
(青岛版)六年级科学下册教学反思
第二单元 无处不在的能量
无处不在的能量
由于物质具有多种运动形式,能量也相应地有多种形式,如机械能、电能、光能、风能、核能等等。随着科技的发展,全球人口的增加,能源逐渐减少,学习有关能量的知识以及培养节约能源的意识显然非常重要。这一课的教学,我做到以下两点:
第一点,我做好了充分的实验准备。
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要探究问题离不开实验材料,充分的材料准备是活动的前提和保证,所以我每次在认真地备好课后,先把整个实验做一次或多次,并理出实验中可能出现的一些问题,找到解决方法,然后我就开始准备实验材料,很多材料学生学具里都没有,然后让学生自己准备一些材料,学生兴致很高,通过师生的共同努力,一起完成实验。
第二点,我给了学生充分的探究时间。
由于这学期时间充裕,所以我没有按照教参的进度,而是根据课的内容以及学生的实际情况,好几课的内容都分为两课时,甚至三课时,充分地带领学生亲历整个探究过程,在探究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从学生上课回答问题以及作业反馈,可以看出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通过这一课的教学,我认为只有让学生真正地动手动脑,才能学到真正的东西,我利用实验激发学生的兴趣,使学生都情不自禁地仔细观察。当学生思考出“力量”一词时,我赶紧抓住转换成新课的知识“能量”,让学生很好地从自己的经验过度到新知,促进了学生对新知的理解。今后要多抓住学生思维、学生的语言很好地和新知衔接。借助实验,让学生很好地理解概念,并及时地板书。最近的一段教学使我认识到,科学的重要概念一定要板书在黑板上,并且概念中重要的理解点要逻辑性地出现,使学生真正达到对知识的理解。
第二篇:青岛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下册《无处不在的能量》教学设计
青岛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下册《无处不在的能量》教
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能量无处不在,无时不有,离开了能量,我们就不能生存,能量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本课在前期分类探究的基础上,将小学阶段涉及的能量表现形式及其转化进行了汇总、整合,通过对生活中能量表现形式的归类和能量转化的实例与小实验,让学生知道任何物体工作时都需要能量。学生现状看似了解能量,但却不然,学生对所谓能量存在形式如不加以引导,将很难认识全面。
二、教学目标
1.能用简单的实验器材做能量转化的简单小实验;能尝试用不同的方式对能量转化现象作合理的解释。
2.知道任何物体工作时都需要能量,电、光、热、声、磁导都是能量的不同表现形式;认识不同形式的能量之间可以相互转化。
3.在做能量转化实验活动过程中,体验科学探究的乐趣,愿意合作与交流。
三、要点分析
重点:能量无处不在,是一切活动的源泉;不同形式的能量可以相互转化。难点:较复杂的能量间的相互转化(例如:电视的声像与太阳能间的转化)疑点:能量为什么能够转换?
四、教学准备
学具准备:1.铁丝 2.塑料直尺 3.碎纸屑 4.多媒体课件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
茫茫宇宙中能量无处不在,无时不有,离开了能量,我们就不能生存,下面咱们来共同来看一段视频,增加对能量的了解。
播放视频„„
同学们,宇宙中的能量大约70%是暗能量,而我们所能使用的能量仅占30%,那都是什么些?下面让我们从茫茫宇宙走进太阳系,来到我们美丽的地球来共同探讨一下我们生活中的能量。
(二)活动过程: 活动一:生活中的能量。
请看短片,让我们共同来了观看一下生活中能量,请同学们认真看,仔细记,看谁记得多记得全。短片结束后找同学来说一说,你观察到的能量形式都有哪些。
播放短片„„ 学生总结回答。
师讲述:能量是一切活动的源泉。虽然你看不见它,但它就在我们身边。任何东西只要有移动、发热、冷却、生长、变化、发光、发声的现象,其中就有能量在起作用。能量常见的表现形式:机械能、电磁能、声能、化学能、热能、光能、电能。能量是一切活动的源泉,能量的形式多种多样,并以不同的方式储存。
活动二:能量之间可以相互转化。
请同学们寻找我们身边的能量,举例说明生活中的能量能够相互转化吗。学生回答„„
下面让我们来做两个小实验,来看一下能量之间会不会转化。投影出示:实验要求与操作
第一个实验是用手弯折铁条,这是机械能转化成热能的小实验
第二个实验是用热水烫瘪了的乒乓球,这是热能转化成机械能的小实验; 第三个实验是用梳子梳头,这是机械能转化成电能的小实验。
通过引导学生做以上几个小实验,体验到能量就在身边,能量无处不在,能量之间可以相互转化。
自由活动:用能量转化的道理来分析生活中的现象 电视的声像与太阳能有关吗? 小组讨论„„ 班级交流„„
教师小结:电视的声像与太阳能有关。如电视的声能与光能由电磁能(无线或有线信号)转化而来,电磁能由电能转化而来,电能由风能、水能、热(火)能、太阳能转化而来,而风能、水能、热能最终都来自于太阳能。
由此可知,咱们生活中的各种能量间的转化有时并不是那么简单的,需要咱们用能量用能量转化的观点就可以将上面提到的电视的声与像与太阳能联系起来。
拓展活动:
留心观察生活中物体能量转化的实例,试着描述能量转化的过程及形式。
六、板书设计:
无处不在的能量
能量是一切活动的源泉
能量转化
七、教学反思(课前准备、课上出现的问题)
1.通过播放资料片,让学生从宇宙到地球,从宏观到微观切实认识到能量无处不在。并且通过“暗能量”的新鲜感,吸引了学生对于能量的好奇心。激发了未知的欲望。
2.本节课开始,假设让学生自己寻找身边的能量,学生很可能感到迷茫,对于什么是能量无从下手,最终找出的实例可能极少,从而影响了开课课堂氛围。本节课反其道行之,将生活中的能量存在形式通过多媒体的方式展现给学生,让学生切实感受到能量就在自己身边,从而对于能量会有更加清晰认识。同时又会找到生活中更多的能量存在形式,为上课开了个好头。
3.灵活利用课堂突发事件,进行引导教育。(如:学生的大胆设想被认为是疯子,借此告诉学生没有大胆的设想便没有创新进步,世界上许多科学家也被人称为“疯子”。这样将“讥笑”转化成了“骄傲”,同时又激励了全体同学都要做科学上的“疯子”学好科学,长大做一名科学家,为人类做贡献。4.个人素养还需进一步提高,锤炼课堂语言,用科学的语言上好科学课。5.思想上的备课没有做足,不够充分,以致于出现设计好的环节被漏掉现象。
第三篇:《无处不在的能量》教学反思
在进行教学本课的时候,我首先出示一根铁丝,问道:我这里有根铁丝,同学生们看看我将它对折20次,然后放到蜡烛上。学生观察后,发现有个小坑。怎样回事呢?学生很快得知了原来是融化了蜡烛。这样子学生在用手摸铁丝发现很热。这样学生就会思考是怎样回事呢?这样引导学生从能量转化的角度进行思考问题,这样就会得出是机械能转会为热能了。这样引入课题无所不在的能量。
然后问生活中有这样那样的能量转化的例子。学生通过学习得出了很多的存在的能量。然后通过在电灯的亮和灭了,学生再经过思考其中的能量的转化。这样学生得出了能量可以相互转化的。通过这个实例,学生进一步了解能量的转化。然后引导学生利用手中的纸屑、塑料尺、砂纸和铁丝进行能量转化的实验。这样学生通过塑料尺摩擦头发,吸纸屑,用砂纸摩擦铁丝。这样学生通过这些能量转化的例子,学生进一步体验和理解能量转化。
在后来的时候,我出示电视机。出示问题:阳光和电视发出的电和声之间是怎样进行转化的。
通过探究光能和声能与电视机的光能的转化,我们更是了解自然界中的能量转化。学生在讨论的时候,很容理解太阳能电池板转化电能。然后我指导学生理解通过煤炭和水力的途径了解光能和电能的关系。这样学生在更宽的视野上,理解了身边的能量的转化。
第四篇:六年级科学下册 细胞1教学反思 青岛版
(青岛版)六年级科学下册教学反思
第一单元 人的一生
细胞
今天上了一堂公开课,内容是六下第一单元第一课《细胞》。课后与听课老师沟通交流,发现错误频出,有待改进。总体来说我在今后的教学中有以下几点需要注意:课堂时间要安排合理。课堂诸多细节需要注意。一些习惯需要改正。知识点不能有任何遗漏和差错。应该努力使课堂气氛活跃。
这节课我犯的错误如下:
1.演示时不要帮学是操作,也不要做过多讲解。让下面的学生指正,然后老师小结。
2.由于紧张“撕”写错了。
3.玻片都可分为永久的和临时的,不止是装片这样分。
4.盖盖玻片是如果产生了气泡,但气泡的特点没有讲清楚。
5.滴碘液后吸水纸放置在哪里,需强调盖玻片的另一侧。
6.绘图时细胞不能先画圈,只能用细圆点表示。
7.时间安排不当,植物细胞的结构没有讲完,略显仓促。
8.显微镜的镜箱不能放在讲台上,应在试验台左下放或者右下方。
9.观察视野时应强调左眼注视目镜,右眼睁开。
10.不能替学生完成操作步骤,否则起不到复习的效果。
11.做零时装片的7个步骤要强调学生记录。
12.临时装片的材料不能写“撕”应该写“取”,应为不是所有材料都可以撕。
13.细胞的简体画应该带挂图。如果是自己画,图必须大。
14.汇报课前应先请师傅反复听课,再反复修改,最终形成一堂完美的汇报课。
15.上台观察临时可请2、3个同学为代表,然后问他们看到的内容。如果全班同学轮流上台,时间太仓促,观察不清楚。
16.活细胞和死细胞的比较不用提及。
17.有些习惯需要改正。例如:语言重复,会使学生厌烦;扩音器不要用手拿;讲课要有激情;课堂气氛不要太严肃;由于紧张所做的一些动作讲课时不能有。
第五篇:六年级科学下册 人的一生1教学反思 青岛版
(青岛版)六年级科学下册教学反思
第一单元 人的一生
人的一生
本课的宗旨就是指导学生如何正确处理生长发育关键时期应该注意的卫生问题,以促进健康成长。统计全班同学(男、女)的身高,绘制统计图,是本课的主要活动。它是评价生长发育的依据,有了对自己生长发育情况的正确认识以后,引入健康生活方式的话题便是自然而然的了。在教学中,我遇到以下问题:
1.在制作身高统计图时没有考虑周全学生存在差异,结果少数学生统计图没有制作正确,要么是人数上标错位置,要么是看错了身高段,也有学生制作的是曲线图。应该在学生制作图表前把图表的要求明确,并提醒学生找对数据的位置,或是在学生制图时帮助一下有困难的学生。
2.在引导学生作自我评价时,给予学生交流汇报的时间不足。也没有引导学生对自我评价等级进行深入思考。
3.由于课前没有让学生收集健康知识方面的资料,所以,学生对于健康的生活学习方式的讨论仅局限于课本内容。虽然学生讨论较热烈深入,但我感觉仍显得面狭窄。
对整个教学反思,我自我感觉还行的地方总结如下:
1.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学习的形式去观察、去分析、去发现,提高了全体学生对学习活动的参与度,使更多的学生都能获得自由发表意见的机会,在成功的体验中获得一种学习的自信,求知欲必然会得到充分的激发。
2.课前教师让学生统计全班同学身高,使他们对本班学生的身高有了初步的感知,再加上课上的作图活动,进一步加深了对全班同学身高整体情况的了解。
3.把评价的权力交给学生自己,这一做法真正体现了“以学生为本”的理念。学生在对照等级表进行自我评价的过程中,进一步认识到了自己的身高情况,同时也会引发反思,自我调整生活习惯,促进身体健康成长。
4.科学课不把上下课的铃声当作教学的起点和终点,让学生带着新的研究任务出课堂,用自己喜欢、擅长的方式去进一步了解、去认识,去探究健康成长的知识,然后与同学交流。因此设计的课后作业,是让学生客观地自我评价自己的生活学习方式,保持好的,改掉不健康的方式,并制定改正计划。作业的目的是让学生再一次主动地参与到学习活动中去,体验探究问题的愉悦,同时也用健康的生活学习方式指导自已的健康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