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提高科学课堂教学效率的几点体会

时间:2019-05-15 14:46:30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谈谈提高科学课堂教学效率的几点体会》,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谈谈提高科学课堂教学效率的几点体会》。

第一篇:谈谈提高科学课堂教学效率的几点体会

谈谈提高科学课堂教学效率的几点体会。

新课程改革已经实施一段时间了,但从当前科学课堂教学现状来看“课内不足课外补”现象仍为数不少,这种做法带来的往往是负担重、效率低。而造成此现象的主要原因是:(1)课堂教学方式、方法单一。仍然采用教师讲、学生听的教学模式,现有的资源没有利用,多媒体技术与新课程无法整合,直接影响新课程课堂教学效率,课堂上合作、探究做的很少。

(2)信息量少,知识含量低。新教材留给师生很大的空间,教师要依据教材结合学生实际拓展教材,或根据自己积累的知识去设计活动完成教学目标。加上现在学生课外阅读的时间太少,所以要求教师在备课时一定要扩展与此有关的信息量,尽量充实一节课的知识含量。

(3)作业布置不合理。主要表现在作业的质量不高,作业应该是课堂教学的辅助,用作业来巩固提高课堂上取得的成果,而不应用作业来弥补课堂应该完成而未完成的教学任务。下面结合我的教学实践,谈谈提高科学课堂教学效率的几点体会。

一、课前抓备课和教学设计,提高科学课堂效率

首先,上课前要付出比常规情况多得多的劳动和情感,必须充分地备教材、备教法、备学生,有计划、有目的地在教学过程中教会学生知识,要考虑学生活动点、思维开启点、能力培养点、情感激发点以及知识反馈点等。其次,教师应该具备更强的教学能力和渊博的知识,从备课到组织学生以及课堂应变和临场发挥,均须比常规的课堂教学更要技高一筹。这样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才能胸有成竹、收放自如,才能从学生的全面发展的角度去思考问题,去研究学生、研究教材、研究方法。这样的课堂教学形式更多样,课堂变数更多,而且教法更丰富、更灵活。

二、引课时创设问题情境,提高科学课堂效率

在讲课之前,通过演示实验或举例,提出富有启发性且联系实际的问题,是制造问题情境的有效方法和手段,这就是通常所说的创设问题情境。创设问题情境就是在教材内容和学生之间制造一种“不协调”,从而把学生引入一种与问题有关的情景的过程。它可引起学生的直接兴趣,对激发学习动机、唤起求知欲十分有益。教学是一个不断地引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教学中要善于引导学生生疑、质疑、解疑,将学习中的一些疑难问题让学生自己去解决。要优化教学过程,提高教学质量,就必须保持学生高效率的心理投入,使思维凝聚在一起,以达到智力活动的最佳状态。

三、授课时精讲精练,提高课堂效率

课堂教学中的精,不是为了节省时间而减少容量,而是针对不同的对象和教学内容,有目的地应用形象、生动、精炼、准确的语言突出重点和难点。重视课堂教学内容的少而精,强调要抓住主要的、基本的知识,以最少的精力换取最大的效率。教师的讲解要少而精,学生的作业也要少而精,真正做到精讲精练,才能最大程度地提高课堂效率。要做到精讲精练,首先必须有明确的教学目标,这是提高课堂效率的前提。其次,要想有一节课的收获,必须在知识能力的传授培养上分清主次,对重点知识进行讲解,然后不断变换形式训练。

教师在讲解过程中,要积极发挥自己的主导作用,善于创造一种精神振奋、生机蓬勃的课堂气氛,从而引起学生积极的心理活动,激发学生的情感,启发学生的联想,以提高单位时间的内可接受的知识量和信息量,同时也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授课中应用多媒体教学,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现在对教师来说,掌握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是十分重要的。现代化教学手段的显著特点是:(1)有效地增大了课堂容量,减少板书,提高讲解效率。(2)直观性强,容易激发起

学生的学习兴趣,更有利于启发学生的形象思维。(3)课堂条理性加强,有利于学生理解和掌握重难点。利用计算机的模拟功能,可使抽象内容形象化,静止内容动感化,枯燥内容生动化,重点内容突出化,为学生创造生动、活拨、直观、有趣的教学条件,极大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

性。

五、授课过程优化师生关系,提高科学课堂教学效率

教学是一个双边活动,师生关系在这个活动中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师生相处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教学质量,尤其是课堂教学效率。教师与学生是师生关系的两个重要方面,特别是课堂上,教师是主导,学生是主体,两者在教学中占有同等重要的地位。在课堂上建立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有利于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使教与学更好地结合,提高科学课堂教学效率。

新课程教学要求教师形成个性化教学,改变以往教学方法的单一化,不墨守陈规,而要勇于探索、创新、提高和总结,想方设法地提高课堂效率。

第二篇: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效率的体会

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效率的体会

数学是人们生活劳动和学习必不可少的工具,能够帮助人们处理数据、进行计算、推理和证明,数学模型可以有效地描述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数学为其他科学提供了语言、思想和方法,是一切重大技术发展的基础;数学在提高人的推理能力,抽象能力,想象力和创造力等方面有着独特的作用;数学是人类的一种文化,它的内容、思想方法和语言是现代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数学新课程要实现的是: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取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能够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这样的一个目标的实现将是一个全新的转变。这样的一个目标预示着我们的数学学习不能是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来学习了。这样的一个目标给我们展开的是一个新的、适应教育发展需要的、利于学生发展的教育教学理念:那就是以学生为主体的目标定位;动手实践、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经历知识获取过程的教学方法;体现学生价值的评价方式。以下是我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效率的一些体会:

一、准备阶段:

首先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愿望,做孩子的朋友,保护每个孩子的积极性,关注每个孩子学习的热情,教师的语言要亲切、和蔼、多鼓励学生,发现学生的闪光点。让学生喜欢上课,喜欢老师,更喜欢数学,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在准备阶段下一番苦功,给学生一个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让学生在课间得以放松。

二、备课阶段:

1、有明确的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是教学大纲的具体化,是教材所包含的知识因素和能力训练的具体要求,是评估教学质量的依据。教学目标决定着教学活动的方向,决定着教学内容、方法、途径的选择,决定着教学效率的提高。布鲁姆在他的《教育目标分类学》一书中,将教学目标分为三大领域,即认知领域、情感领域和动作技能领域。因此,在备课时要围绕这些目标选择教学的策略、方法、媒体,进行必要的内容重组。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如果目标制定明确,便能发挥如下功能:对指引师生的教与学,有定向功能;对教改程序的有效进行,有控制功能;对知识与能力的双向发展,有协调功能;对减轻学生因题海战术而盲目训练所造成的负担,有效率功能;对教改工作的科学评价和管理,有竞争功能;对统一标准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有稳定功能。由此可见,要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效率,就应制定完整、明确的课堂教学目标,注意根据教材内容定出基础知识、基本能力、思想感情教育等项的达标要求。例如教学《分数的初步认识》,可制定如下教学目标:①基础知识方面:结合直观图形理解几分之一的含义;认识分数各部分的名称,掌握分数的读法和写法;②基本能力方面:能应用分数表示图形里的阴影部分,能在图中画出阴影部分来表示分数,在数线上标出一定的分数;③思想情感教育方面:培养起学生学数学的兴趣、自觉性和克服困难的意志。并且把这些相互促进、相互制约的各项要求组成一个整体,做到在教基础知识的同时培养能力,发展智力。学生在知识、能力、思想情感教育三个方面得到协调发展。

2、备课不光备教材,还要备学生,教具准备充分,教学设计要抓住思维的主线,突出重点、化解难点。

3、精心设计学生的活动,注重学生的发展。教学既是认知过程,也是活动和实践过程。课堂教学要以学生的活动为主线,激励学生主动参与,主动实践,主动思考,主动探索。

三、授课阶段:

1、关注学习材料的动态生成,注重数学学习的现实意义。

新课程标准非常强调学习内容的现实性。也就是说,学习内容不应是教材例题的全盘复制,而应是以学生的现实生活为背景,随着课堂活动的不断深入而逐步生成的。在数学教学中,应遵循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规律,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通过师生的共同努力,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获得对数学理解的同时,让学生在知识、能力、技能、心理、思想品德等方面达到预定的目标,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培养学生独立思考,敢于提问,认真倾听别人的意见,富于表达自己的想法,与他人合作等内在的学习品质。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

2、关注学习数学的过程,注重数学学习的主体意识。

新课程标准十分强调数学教学要注重过程,强调学生的动手操作、实践感知,强调学生的体验。也就是说,数学知识不应是教师、教材直接给予学生的,而是在学生充分经历数学活动的过程中动态生成的。

3、把“想”的时间还给学生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最大限度地给学生充足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针对提出问题多想,这有助于学生进行思维活动,发展探索能力。如教材中所出现的“通过上面的例子你发现什么规律?”“你能概括出×××的计算法则吗?”“你能推导出×××的计算公式吗?”“这道题还有别的解法吗?”„„这些都是让学生主动参与认识过程,亲身感知和理解知识的形成过程,让学生独立地、创造性地说出自己的思路和见解。

4、把“问”权利放给学生

爱因斯坦曾经说过:“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世界上许许多多的发明创造都起源于“疑问”。多问是开拓创新之门的钥匙。好奇和好问是学生的天性,是求知欲的表现。教师要把“问”的权力还给学生,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提出有价值的问题来。如在教学“分数意义”时,为什么单位1的“1”字要加引号?“计算有没有简便的方法?”又如在教学“分数工程问题”时,“为什么可以用单位‘1’来代替具体的数据”。在教学时要鼓励学生对任何问题多去探索,提出不同见解。有时教师对学生的质疑不作简单的答复,而是巧妙地引导,让学生畅所欲言,各抒己见,在热烈的讨论中解“疑”。

5、把“讲”的机会让给学生

教师的精讲是必要的,但学生主动表达自己认识、感想的交流更重要,教师要多提供让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见解的机会。而组织课堂讨论,能最大限度地让每一个学生都有发表自己见解的机会,真正使学生动起来,课堂“活”起来。同时在讨论中,教师应引导学生充分发表自己见解,特别是与众不同的见解。对于学生见解,无论是否正确,是否完整,只要在思考,只要敢说,就应表扬、鼓励,让各个层次的学生都尝到成功的乐趣。使学生以学习主人的姿态,主动参与讨论、汇报交流、提问、质疑、争论的全过程,以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辨别问题、创新发展的能力。

6、把“练”的舞台供给学生

在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学生心理特点,创设活动情境,为学生搭设一个“练”的舞台,为学生提供操作实践的机会,使学生通过动手、动脑、动嘴,把抽象的知识转化为可感知的内容,让学生在这个“舞台”中尽情地展示自己,不断地创造自己。如在教学“圆的认识”时,教师可精心设计多形式、多层次的教学活动,积极引导学生参与学习的全过程。一是学生实物举例、分组讨论:探索圆的特征。二是小组合作,放手让学生用教师提供的图钉、线绳、铅笔头在作业线上画圆。三是小组交流画圆时应注意什么,让学生说说自己小组是怎么画的。四是认识圆的各部分名称,分组讨论圆的特征。五是自学课文,学习用圆规画圆。整堂课融入活动中,学生在活动的开展中,深刻体验了画圆时各要素的作用。在讨论半径、直径的特点,以及圆心、半径的作用时,学生有感而发,有话可言,表现异常积极,学生在创造性的学习活动中得到了发展。

四、精心设计练习

1、基础性练习:新授前的这种练习有明确的目的及极强的针对性,是为新授作铺垫的。例如教学小数除法时,可先复习整数除法及商不变的性质;教学平行四边形面积时,可先复习长方形面积及指出平行四边形的底和高,为新课的引入作铺垫。

2、针对性练习:新授后具有针对性强的单项训练,围绕如何突破难点作文章。例如,教学较复杂的分数乘除法应用题时,可先通过确定谁是单位“1”的量,找对分应率,填写关系式和作线段图等练习来分散难点,突破重点。

3、操作性练习:通过画、剪、拼等操作手段,寓教育于实践中,既培养了动手能力,又发展了形象思维。例如在教学“三角形内角和”时,通过学生用自制正方形纸对折成二个三角形或把小三角形三个内角对折,拼成一个平角、或者撕下三角形的三个内角,在桌上拼成一个平角等操作手段来达到目的。

4、口述性训练:通过学生用语言表达来说清算理,培养初步逻辑推理能力。例如在教学一般应用题时,用综合法或分析法讲解过后,可让学生说说每一步所表达的意思,试着让学生独立分析,如何从问题推算到条件,对数量间关系有一个完整的认识。

五、提炼方法式的总结

一堂课没有小结,没有让学生说说自己的体会,就不能很好地了解学生到底学到了什么。所以,我会经常在下课前一分钟让学生说说这一节课的收获。这样学生在说的过程中给自己梳理了一遍知识,也能让其他学生把知识整理一遍。我主要采用问一句话的方式: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

六、生活延伸式的结尾

数学最终是要向生活回归的,为生活服务的。学习的效果的好与差,关键看学到的知识能否为我们所用。只有会用数学才是真正学到了数学。例如:学了图形的面积计算,就可以让学生试着计算一下教室的面积、自己家有多少平方米。让学生把学到的知识运用到实际中去,给学生提供了一个展示自己能力的机会,学生们非常喜欢,既有兴趣又能得到锻炼。

第三篇:如何提高小学科学课堂教学效率

如何提高小学

科学课堂教学效率

房村镇朱家庄小学焦念全

浅谈如何提高小学科学课堂教学效率

小学科学课是对小学生进行科学教育的一门重要基础学科,对培养孩子兴趣、启迪孩子思维、培养孩子的实践能力起着重要作用,具有鲜明的基础性、实践性和综合性,由于部分教师对科学课重视程度不够,教学方法陈旧课堂教学效率低,教学成绩一直不高。为什么“同样的学生,同样的教材,不同的教师,不同的教学流程设计,教学效果不一样呢”这种现象引发我们对小学科学课堂教学效率的思考:我们一贯提倡的“课堂教学向40分钟要质量”,要的是什么质量?大量的成功教学案例已经证明,课堂教学质量的核心是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要提高小学科学的教学效率,首先要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那么,怎样才能提高小学科学课堂的有效性呢?我谈几点看法,以期抛砖引玉。

一、更新教育观念,确立正确的课程理念。

要提高科学课堂的有效性,首先要从思想上改变认为科学课不重要的观念,只有真正认识了科学课程的重要性,课堂的有效性才能被充分实行。只有在思想上转变的教师才会精心地准备课堂。因此,科学教师一定要先更新教育观念,确立正确的课程理念。在此,我们对科学课程的教学要明确四点认识:

1、定准角色。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参与者、引导者、促进者和合作者,教学过程是师生互教互学、主动开发、共同提高的科学课的双向互动的创造性过程。

2、主动学习。学生对科学课程的学习是一个了解科学知识的功能与价值的过程,是一个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自主开发的过程,是疑问、困难、障碍、矛盾的暴露过程和心智、个性、成果、喜悦的展示过程的统一。

3、关注课堂。课堂教学是学生最主要、最经常、最大量地获得教育的途径,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渠道。课堂对于师生犹如战场对于将士。向课堂40分钟要高效益,是科学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和学生心往神驰的境界。让学生在课堂教学中深刻领悟:“学科学对生活和终身发展有用。”

4、面向全体。以学生整体素质的发展为本,兼顾优秀生、中等生和后进生,创设良好的科学教学氛围,让科学课堂教学充满活力、情趣和智慧。

教师只有充分地把握《科学课程标准》所体现的理念和措施,做到心中有数,才能科学有效地引导学生参与,从而更好地提高科学课堂教学效率。

二、把握教材的目标定向,避免教学的盲目性。

为了实现科学课程的应有教学价值,首先教师应该把握课程标准的性质和基本理念,把握课程目标;其次要对整个小学阶段的科学教学有整体性认识;其三应该切实研讨教材,把握教学目标,避免教学目标的偏离,避免探究过程的无效重复。

三、科学设计教学环节,实现最佳组合。

无论是哪一门学科或是哪一个教学内容,都必须注意研究一堂课中各环节“趣味性”的贯穿,以及课堂内、课堂外“趣味性”的延伸,这样才能让学生自觉、自动、自主地参与到学习的各个过程,因此保持持久的学习兴趣是科学学习的基点,是任何学习的关键。教研室总结的科学探究十步教学法,为我们提高科学课堂

教学效益指明了方向。

“科学探究十步教学法”主体思路框架

一、激趣引投石击水

二、质疑问水波荡漾

三、选择问顺水推舟

四、猜想假水深莫测

五、探求方投石问路

入:难:题:设:法:

六、合作探究:

乘风破浪

七、汇报交流:兴风作浪

八推波助澜、总结提升:

九水到渠成、实践应用

十源远流长、拓展延伸

教学各环节是密切相连的有机体,要求时间分配合理,衔接过渡自然、顺畅,突出效果。环节需要用什么方式呈现,是实现有效教学的关键。同时也要预设学生的课堂反应,提前设计应对措施,以便减少因准备不足而派生出的无用环节,从而节约时间,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四:课堂教学要以探究为核心,优化教学环节。

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在人的心理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要特别强烈。”强调学生探究的过程与方法的核心是把以“教——学”为中心的传授活动转变为以“探究”为核心的科学活动。

大家都知道科学探活动的一般程序:对周围世界的观察,提出探究问题,形成假设预测,设计研究方案,收集数据资料,整理分析资料,得出探究结论,发表和交流探究过程,后续延伸活动。因此,课堂教学要以探究为核心,要做好以下几点:

1、要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教师可以根据教材内容的特点和学生的心理特点,采取恰当的方法为学生创设问题情境,利用情境教学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还可以在教学中通过巧问设疑、引导动手等方法,创设求知气氛,诱导学生积极思考,充分发挥其主体作用,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例如今天揭示课题我把两块同样的土豆放入水中为什么一块沉入水底一块浮在水面上,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2、提供有结构的探究材料。学生有权获得、使用多种器材也是科学探究活动的重要特征。教师为学生提供有结构的实验材料,是学生进行探究学习的关键和基础。在材料的准备上,教师应根据探究活动的需要,选择易于揭示科学概念、容易引起学生探究兴趣的、与学生探究能力相适应的材料。例如今天这节课借助漂浮物使沉在水中的物体浮上来,我选择了泡沫如果用吸管那就麻烦多了,还得把吸管穿起来用橡皮泥堵住两头,很浪费时间,效果也不好。

3、重视小组合作的探究的形式。科学发展的历程证明,许多的科学研究成果都是众多科学家们的合作或几代人的共同努力才取得的,而新的课程标准中也明确指出小组合作是小学生学习的主要方式之一。大家都知道,每一位学生并不是带着一个空白的头脑走进教室的,他们的生活经历的不同,对同一个问题的理解也就不同,这些“经验”和“差距”本身就是一笔宝贵的学习资源。教师必须乐于为学生提供“合作探究”所需要的时间和空间,为学生提供主动参与小组学习的机会,并给予积极的配合与指导,逐步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科学探究的效果才能得到增强。

4、要发挥指导者的作用。

在探究学习中强调学生的自主性,但教师适时的﹑有效的指导是非常必要的。在引导学生探究学习时,教师应把握好六个要素:①选好探究内容;②创设探究情境;③提出探究问题;④营造探究氛围;⑤亲历探究过程;⑥体现探究价值。

教师在指导时应注意启发﹑突出重点﹑注意层次﹑把握教﹑扶﹑放的时机,按照由模仿到半独立再到独立的过程逐步进行,先让学生经历一些简单的或模仿性较强的观察﹑制作﹑调查﹑实验等活动,随着能力的提高,再慢慢将学生的探究引向深入,此环节要抓住探究的核心环节:猜想与实证的过程,优化教学环节,激发学生的兴趣。

四、联系生活实际,大力拓展课外探究。

小学科学的教学目的是指导学生获得一些浅显的自然科学基础知识,同时培养他们的科学志趣,及学科学、用科学的能力。小学生是生活在社会中的人,他们在学校学习是为了更好地在社会上生活。特别是科学知识,是学生生活技能的基础。

《科学课程标准》指出:“教师不要把上下课的铃声当作教学的起点和终点”、“要重视引导学生在课后开展后续活动”。但是,我们在教学中经常引导学生进行后续探究时,总习惯把拓展活动当作标签,在每节课的最后说上一句“这节课就上到这儿,这个问题我们课外继续研究”,而如何研究却无后话,这样就把学生束缚在教室这个太小的空间里。然而,教室外才是孩子们学科学用科学大有作为的更广阔天地。因此教师作为学生学习活动的引领者,在引导学生进行课外研究时,让学生认识自己身边处处都有科学现象,培养学生形成善于观察现象、提出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总结知识和规律能力的习惯,为终身学习打下扎实基础。同时,进一步拓展学生的信息渠道,广泛利用存在于教科书以外的各种资源,指导学生的生活实践。因为,孩子眼中的科学世界永远是妙趣横生的。

总而言之,小学科学课涉及面广,揭示的自然现象复杂,教师只有具备渊博的科学知识,才能满足学生的求知欲。学生好奇心强,求知欲强,他们心中的一个个谜团需要教师去解决。教师只有扎扎实实地掌握知识,才能踏踏实实地教育学生。要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这还需要我们多方面的思考、创造性的设计、艺术性的实施,发展学生的创新精神和社会实践能力,为学校更好地实施素质教育探寻出一条新途径。

第四篇:提高小学科学课堂教学效率之我见

提高小学科学课堂教学效率之我见

当前,我们农村小学的科学教学受教师专业素质和实验条件的制约,状况颇为尴尬。一些教师主要采用课堂讲述的方法,只注重科学知识的传授,忽略科学过程,在教学中明显表现为“过程缺失”。随着新课程的实施,“科学学习要以探究为核心”成为核心理念。因此,我们要让“动手做”、“做中学”为特征的探究学习形式日渐成为学生科学学习的主要方式,让学生亲历以探究方式进行的科学实践活动和过程。做起来、动起来,我们的科学课才会精彩纷呈。

一、激发兴趣,提出问题

孔子曾经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爱因斯坦也曾说过,“真正有价值的东西,并非从野心或仅从责任感产生,而是从对客观事物的爱与热诚产生。”这都说明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学生主动积极学习的重要动力。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这是每一节科学课成败的关键。对此,新课的导入必须创设一个愉快、乐学、善思的学习环境,使学生乐于参与到科学学习中来,对科学知识产生悬念、渴求。同时学生又在情景活动中进行发散思维,提出问题,这样的问题符合本课的教学目标,紧扣本课的学习中心,使学生在短短的时间里沉浸在渴求知识,探索未知,乐于实验观察的氛围之中。

好的科学课,有一个共同的特点,注重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学习兴趣是学习积极性中最现实、最活跃的成分。学生产生了学习兴趣,就会积极主动、专心致志而且津津有味地去认识事物和现象,把学习看成是自己的愿望和需要。每节优质科学课,都有一个好的开头。一个引入入胜的开头,是教学成功的一半。

例如,教学《加热和冷却》一课,上课时,教师在玻璃黑板上用酒精写上“水飞了”三个字,在短短的十几秒钟内,“水飞了”三个字就“不翼而飞”了。正是由于所写的三个字“不翼而飞”而在学生脑海中造成悬念,激发起他们的好奇心,由此他们会提出:“水”为什么会“飞”了的问题?这样,就驱使他们去探究“水”是如何“飞”了的。

再如,教学《摩擦力》一课,先让学生做两个实验,一是在光滑的平整的桌面上拉动木块,二是在粗糙不平的桌面上拉动木块,让学生观察其结果,并立即提问“刚才的实验中你发现了什么?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情况?”启发学生思考、比较。

又如,教学《简单电路》一课,教师对学生说:“你能利用桌上的材料使小电珠亮起来吗?把你每次实验的方法和结果用画画或文字表达在白纸上,看谁试验的方法多,失败的次数少!”这样,可满足学生的好奇心,同时也激起了他们的创新意识。

因此,我们感受到,在教学中根据教材特点和学生的年龄、心理特征,采取不同导入方法,可以使每一节科学课的“起调”有新意、有趣味,引人入胜。

爱因斯坦说过:“一个问题的产生通常要比它结论的得出更为重要。”科学课更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通过谈话交流、创设情境等有效的方法和途径,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激发起探究的欲望,引领学生主动而积极地走向预期的学习目标。

反思我们的教学实际,我们感到:提出问题是小学科学课科学探究的重要内容和探究过程的重要环节,担负着发展学生问题意识和问题能力的任务,提出问题是科学探究的起点,同时也是保护孩子们的好奇心和激发孩子求知欲的关键环节。一个好的问题,不管教师提出还是学生提出,重要的在于提出问题的环节能不能激发起学生的兴趣,能不能使他们有好奇心,能不能产生探究的欲望。还要重视以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并产生新的问题统领教学全程。

二、大胆猜想,蓄力待发

在日常教学中,我们常常低估学生学习的潜能,总不放心学生,认为这样学生可能不行,那样学生可能做不好。这种低估学生潜能的做法当然是不可取的,因为学生的好奇心正是探究的起点,而猜想、假设就是解决问题的侦察兵。猜想、假设无论被证实,还是被证伪,都具有推动认识发展的作用。在科学教学中,教师应注重激发学生丰富的想象和思维能力,引导学生大胆猜想实验中可能会出现的现象,并引导学生之间相互争论,促进学生之间的相互影响和共同进步。

如:在教学《电磁铁》时,教师提出了“电磁铁磁力大小可能会和谁有关呢?”这一问题让学生解决,学生纷纷举手,有的说可能与铁钉的粗细有关,有的说可能与导线的圈数有关,有的说可能与电池的电量有关……,对学生的种种猜想,教师并不急于肯定或否定,而是对学生积极思维、敢于猜想予以表扬,并要求学生通过实验去验证,很自然地过渡到学生动手操作实验这一科学课的重要环节。

又如,《摩擦力》一课,为了解决“在刚才的实验中你发现了什么,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情况”的问题,教师又让学生进行多次实验、观察,学生提出这样的假设:①光滑的台面容易拉动,粗糙的台面不易拉动,因为阻力不同;②光滑的台面拉动时橡皮筋短,粗糙的台面拉动时橡皮筋长,因为阻力不同;③拉动时力有大小,因为手中的力有大小等。学生提出的这些假设说明对问题的答案有了一个比较肤浅的认识,虽然正确与否心中无数,但从感性认识上升为初步的理性认识的过程中有了一个比较大的飞跃。这是科学课所显示的优美“旋律”,扣人心弦,保持兴趣,探求知识的作用,学生也乐于实验,乐于观察,乐于思考。

教学实践告诉我们:提出问题后,依据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前面学过的内容,学生还是能作出有“根据”的预测的。对有些假设,教师可以作指导性提问,包括一系列可以预想到的,用来指导学生思维过程的教师提问。学生在教师指导性提问的帮助下,在讨论结果的基础上,生成的假设,会是一个比较“合理”的假设,而不是科学性不强的臆测。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作为指导者,不要对学生进行过多的干涉,即使有时学生的假设看起来相当幼稚。要给学生创设一个自由的环境,以避免抑制学生的讨论。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真正获得解决问题的能力。如果学生的注意偏离了问题本身,教师不妨给予简单的提醒,但这种提醒决不能干涉学生对问题的思考,关键是让学生掌握如何从过去的知识经验中找出着眼点,找出思考问题的路径,使假设尽可能清晰地表达对现象的解释。同时教师要指导学生对众多的假设进行筛选。

三、放开手脚,自主探究

放开手脚是指教师要更新教学观念,解放学生的大脑和双手,让他们大胆地探索,放手地操作,自主实验。当学生在明确研究的问题,并这作出恰当的假想后,让学生依据自己的思路设计实验,或根据课本的图示组织实验。对于学生自己设计的实验,则可采取“自助餐”的形式,让学生自己提出研究课题,自己准备实验材料,自行实验。只要没有危险或不安全的因素,一般情况下,教师不作较多的指点,让学生自己去做实验,如果实验失败了,可引导他们自己去查找原因,或看邻组同学是怎么做的,以“兵教兵”的形式来修正改进自己的实验。

遇事有主见,独辟蹊径,是科学创新精神的表现。让学生亲自动手进行科学探究是科学课的核心,也是学生通过观察、实验等探究获取知识的根本所在。在实验活动中,教师可启发学生采用多种方法进行实验。这样,会给学生提供很多求异创新的空间。例如,固体热传导的本领是不是都一样?学生利用师生共同准备的凡士林、猪油、润面油、火柴梗、小木棒、筷子、小竹棒、塑料尺、钢尺、细铜棒、细铝棒、蜡烛、酒精灯等材料进行实验。有的学生用猪油把火柴梗粘在小木棒、筷子、细铜棒、钢尺、细铝棒上后放在酒精灯上加热,观察有什么现象发生;有的学生把小木棒、小竹棒、细铜棒、细铝棒、瓷匙一一放在点燃的蜡烛上烧,看是不是烫手;有的学生将小木棒、玻璃棒、小竹棒、细铜棒、细铝棒均卷上窄纸条分别用3~5秒钟的时间放在蜡烛或酒精灯上看是否燃烧;有的学生把上述物品都放进热水杯里,摸摸另一头是不是发热等等。学生不停地操作,不停地思考,就会不断有新的创造。

好多科学课上,教师尽可能多地为学生提供动手活动的机会,放手让孩子自己去学科学、做科学。对于实验的要求与步骤,老师不直接把课前准备好的条文出示给学生,在充分尊重学生主体性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提出实验的步骤与注意点,教师给予适当的修正,这样的实验过程,更利于学生掌握,做起来更得心应手。在这种行为参与的过程中,注重“经历、体验和发现”。课堂因学生的动手体验而精彩。新课标确立了“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宗旨,“科学素养”的内涵主要包含三方面,科学精神、科学态度、科学价值观;科学知识、科学技能、科学方法与科学能力;科学行为与习惯;科学精神、科学态度和科学的价值观是科学素养的核心。在科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是至关重要的,但良好的科学素养是不能靠外部的灌输得到的,而是在学生的探究活动中逐步获得的。在这一宗旨下,探究既让学生获得准确的科学知识,又让他们学习科学的探究方法,发展他们科学探究的能力;既让学生感受科学探究的过程,培养他们对科学的兴趣,又培养他们科学的自然观。实验显然是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非常有效的途径,也是学生模仿科学家进行探究的重要方式。当然,在实验过程中不但要提倡自主、民主、开放、创造性的探究,也要指导学生像科学家那样进行规范化操作。有时实验时往往因仪器多,材料多,实验的步骤多,产生的现象多,学生不容易掌握整个实验的全过程。教师应事前明确指导学生先做什么,再做什么,必要时把实验全过程分解成若干个大的步骤,给学生有个清晰的思路,关键的步骤教师还可以再作分解,作必要的示范。教师示范时操作要规范,遵守操作规程,要求学生操作时也要遵守操作规程,强调规范化。这对安全或是对取得实验效果来说都很重要,对培养学生科学方法和科学态度也很必要。如实验中如何点燃、熄灭酒精灯,试管夹夹在试管的什么位置,加热时试管口对何方,如何转动试管,加热完后怎样放置,怎样取下试管夹等等,教师都要具体指导。学生开始做实验时操作不好,甚至有失误,这是正常的,只要教师耐心指导,遵循循序渐进原则进行,学生最终会按教师要求有条理地进行实验。

很多时候,我们看到,实验由教师设计,实验的步骤由教师一步步演示,学生按部就班,或是教师给的材料仅仅是教师预想中的实验材料,就整个设计实验、验证的过程中,学生看是参与了,其实质是处于一种被动状态,其心智活动很少。我们认为:实验设计、验证的方案可由学生自己提出,教师适当地指导,学生的方案有对有错,对了要给予鼓励,错了鉴别、分析原因,以帮助学生更好地认识问题、解决问题。在操作过程中,如发现违反操作要求的,老师要及时予以纠正。其设计实验、验证的过程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学习解决问题的策略和方法。

四、实话实说,鼓励创新

实话实说是学生良好的科学态度,严谨细致的科学作风的表现。科学课要在观察实验、动手操作等活动中,培养学生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科学思想。汇报交流是学生通过体验探究,对知识的理解进行说明、概括的过程。一般以小组代表汇报探究信息,然后全体讨论初步形成共识,再小组进行规范的实验操作验证,得出明确结论。在教学改革不断发展的今天,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允许学生在探究活动中各持已见,正在被我们所日益接受和提倡。我们的教师不再坚持自己的唯一的标准答案,不再把结论直接告诉学生,也不再把自己的意见强加给学生,而是努力地引导学生自己得出结论。或许学生的结论是幼稚可笑的,或许学生的结论和老师的标准是有一定距离的,但这些探究后的“发现”才正是学生所需要的,哪怕学生所取得的“成果”是微乎其微的。

例如,教学《加热和散热》一课,学生分组进行“水的沸腾”的实验,汇报观察结果,有一小组学生代表汇报水沸腾的温度是102℃,另一小组学生代表反映水沸腾时他们的温度计只显示98℃,教师听后并去看他们实验装置上的温度计,情况均属实。于是就表扬了他们如实汇报实验结果,同时引导他们找其原因,说明这可能是温度计质量问题,调换温度计继续实验,结果他们都测出水沸腾时温度是100℃。培养学生从小不说假话,不说空话,重在长期习惯的养成。

培养学生科学素养是小学科学课程的宗旨,学生的创新意识和科学精神应体现在自然课堂教学过程中。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一个没有创新的民族,难以屹立于世界先进民族之林。加强创新教育,已成为教育研究的一个热点,在科学教学活动中应着重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不要怕学生行为“出格”、“节外生枝”,要善于对待他们的奇特思维巧妙操作,鼓励他们标新立异。教学《电磁铁》一课,在进行怎样增强电磁铁的磁力,以吸起更多的大头针的实验时,有的学生不是增加电池,也不是用增加线圈匝数去寻求增强电磁铁磁力的方法,而是把小铁钉换成大铁钉,继而又换成铜钥匙、铝钥匙、圆珠笔、铅笔做芯进行实验,有的学生想用粗导线与细导线作对比等。教师不但没有阻止他们的做法,而且对他们的做法表示出耐心,善待他们的行为,引起了已做完实验的其他小组的学生的关注并认真地向他们学习。学生积极的动脑动手,实验的热情高涨,教学效果很好。

实践证明,要真正提高小学科学教学的效率,单纯依靠课堂教学是不够的。教师课前的充分准备是提高科学课课堂效率的必备条件,而有效指导学生的课外活动尤其重要,除了课前组织学生搜集本课的相关资料,课后的拓展延伸可更好地增强学生的研究兴趣,巩固提高课堂效果。针对课堂出现的问题和疑问,积极鼓励学生课后,通过查阅相关的资料和进行有关的实验,继续探索和研究。这种课后的自觉行动,对于学生科学态度的培养是很有裨益的。因此,在科学教学中,教师应该始终把科学课教学与课外科技活动融为一体,依托《科学》教材,在课后展开创造性的科技活动,扩大学生的知识面。

总之,在科学教学中教师应积极地采取多种方法培养学生学会提问、学会自行探究、学会汇报交流乐于课外探究,学生就能更切实地自主探究、亲历科学了。坚持让学生“动手做”、“做中学”,科学课的实效性就会提高;也只有坚持让学生“动手做”、“做中学”,我们的科学课才会精彩纷呈

第五篇:提高小学科学课堂教学效率之我见

提高小学科学课堂教学效率之我见

甘肃省民勤县东关小学刘晴选733300

摘要:课堂教学是教师开展教学活动的主阵地,是学生获取知识的主渠道,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是每个教师孜孜不倦、不懈追求的目的。在推进课堂素质教育的今天,增强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注重有效教学方法与技术的运用,对于每一位教师显得十分重要。

关键词:小学科学;情景;多媒体;实验

正文:在有限的时间内准确无误地完成教学任务”每位教师努力追求的目标。在科学课堂教学中要怎样才能有效提高教学的效率呢?本文从教师对教材的处理、有效问题情境创设、多媒体的充分运用、材料的有效选取和组织等几个方面入手探讨了如何提高小学科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一、正确处理教材

综观《科学》新教材,课本图文并茂,这样的教学设计非常适合小学生的学习。只有教师真正钻研教材,不断地创新。从多个方面、多个角度去理解和挖掘教材编写者的设计意图,教学中才能够熟练把握教材、吃透教材内部深层次的含义、熟练运用教材。如果教师把握不了探究的重点,往往是“眉毛胡子一把抓”,上到哪儿算哪儿,把一课时的教学内容安排成两个课时。试想一个学期有几节机动课的时间可以让你把剩下的另一课时补上? 教师研究并吃透了教材,才能真正把握教材编写意图,抓住教学重难点,找准活动的切入点,在此基础上,才能确定教什么、怎样教的问题。

如《物体在水中是沉还是浮》一课中,教材实际安排了4个教学活动,教师可以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作以下调整。删除第一个观察物体(砖块和木块)是沉还是浮的教学内容;教学从第二个观察更多的物体是沉还是浮开始;重点研究“改变物体的大小、轻重,它们在水中的沉浮情况”的第三个教学活动中;第四个思考与讨论可结合在第三个活动中进行,这样将四个教学活动合并成二个教学活动,这样的安排有利于学生集中精力去解决教学中的重点与难点问题;有利于学生有更多的时间去动手操作、提出问题、思考与讨论问题、直到最后的解决问题。

二、创设有效的问题情境

作为科学教师就应当善于在课堂教学中,把创设最佳的教学情境作为自觉设计教学过程的产物,从而贯穿于教学全过程的始终,以获得最大的教学效益。利用科学实验创设问题情境科学是一门以实

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科学实验是进行科学探究的重要方式。通过实验创设问题情境,可以模拟或再现知识的形成过程,促进学生在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中,加深对化学知识的认识和理解。

在教学时,精心创设情境,让学生主动动手,自己去探究、实践、创新,这样才能深刻地理解科学知识,培养实践能力和探究精神。实验是一项兴趣盎然的活动,创设实验情境,科学课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如学习《我们周围的空气》一课时,老师一上课就拿出一个马铃薯和一根吸管对同学们说:“同学们谁能把这根软软的吸管扎在马铃薯上?”孩子们一听,争先恐后地举手。当一个孩子好不容易才把吸管扎在马铃薯上时,老师一把拿起吸管毫不费力地扎穿了整个马铃薯。一下子,孩子们惊呆了,全把注意力都集中在他身上。老师告诉孩子们他只是利用了一些空气的特征而已,再顺理成章地抛出要学的内容——“我们周围的空气”时,孩子们对“空气”的兴趣空前高涨。在接下来的实验中孩子们积极、主动,充满热情地完成了一个个实验,孩子们的思维得到了极大的发展。通过当场实验演示操作的方法创设问题情境,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 有利于教师通过引导学生通过对实验的观察、研究和分析,去思考问题、探索问题,奇异的实验现象能触动学生的内心,促成学生学习情绪高涨,使学生马上集中注意力,为后面主动探究打下良好的基础。

三、灵活教法,组织活动

在教学实践中,要根据不同教学内容设计教学活动。科学课教学中,学生的基本认识活动主要有观察、实验、考察和讨论等,指导学生通过多种认识活动学习科学知识是我们必须运用的教学方法。科学课教学活动的突出特点,就教学活动中明显的阶段性。每一节课中,学生学习的过程都要经历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过程几次飞跃过程,根据每节课知识生成的认识特点灵活选用教学方法,有利于学生高效的获取知识,形成技能。

在《物体颜色》教学过程中,我采用实验法教学,指导学生观察光线通过三棱镜后出现的不同色光,再指导学生分别研究七色光透过不同颜色的玻璃后的结果及各种颜色的物体反射太阳光的情况。几个实验中,学生自己设计、自己操作、自主探究、整理分析、形成结论,一方面指导学生学习科学知识,另一方面教给学生探究学习方法,培养了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四、充分运用多媒体

教学媒体是传递教学信息的载体。在教学活动过程中经常要用语言、板书、挂图、模型、实物以及幻灯、投影、录音、录像等来传递教学信息,它们都是必不可少的教学媒体,具有生动、形象、感染力强等特点,适合小学生的年龄特征。合理的采用媒体既可以丰富教学内容,又可以开扩学生的视野,充分调动学生的视觉器官和听觉器官,能够极大地提高感知效果,有利于对知识的理解和巩固。如在教学《食物链和食物网》之前,先布置学生利用课外时间去观察校园花坛。上课时,教师运用用多媒体手段将校园的一个花坛“搬”进了课堂,问学生:这个花坛中可能有哪些生物?接着老师请一位学生上去找一找花坛中的生物。利用电子白板技术,学生用电子笔点住图片的某个位置后,屏幕上马上显示出放大了的图像,那是学生找到的树叶、七星瓢虫、小鸟、蚯蚓等生物。多媒体技术将花坛“搬”进课堂,生动地模拟再现了学生课前观察过的校园环境,让孩子们近距离观察到了校园中丰富多彩的生物,还能将画面放大和缩小,在较短的时间内将学生的注意力引导到探究花坛中生物之间的食物关系上,真可谓得心应手。

五、有效选取和组织材料

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是学生学习科学的主要途径,而探究的效果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探究材料的选取,而有结构的材料能提示科学概念,能反映自然现象的某种关系,能使学生通过对材料的探究,从而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因此,教师在材料的选取方面要多考虑材料的趣味性,教师也可以让学生自己选择材料,调动学生的探究热情,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学生对自己选择提供的材料一般比较感兴趣。如在教学《认识常见的岩石》时,可以让学生观察自己收集的岩石。在教学《花、果实、种子》一课时,可以布置每个同学带一个果实,课堂上,茄子、辣椒、黄瓜、角荚、番茄、桃、花生等植物的果实琳琅满目,成为学生探究最好的对象。其次,学生对具有一定挑战性的探究活动感兴趣。如科学活动课《玩具里的科学》,让学生回家准备一些玩具,先初步探究一下自己玩具的科学奥秘,课堂上介绍给同学们听,再集体讨论,共同挖掘玩具里的科学奥秘。面对自己心爱的玩具,学生兴奋异常,课前准备十分用心,课堂交流精彩纷呈,课外延伸热度不减,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六、多种渠道开展实验

除了做好演示实验,分组实验,我还尝试开展除课堂实验以外的多种形式的课外实验,这些实验一般是指那些简单易做的,取材容易的,没有危险的,或是长期坚持的,用一些简单的器材可以独立完成的实验,因为课外实验和学生生活关系更为密切,更能培养学生的独立实验能力和探究能力,继而将其培养成习惯。例如,在教学《种子的一生》一单元时,我让学生在家里自己种一些植物的种子,让他们每天观察种子的变化。由种子到一株幼苗,再到一棵成苗,直到开花结果,并收

获种子,每一点的变化都让学生细致地观察并作详细地记录。最后,将所有学生的实验成果都拿到课堂上来进行评比。这不但让学生完成了实验任务,培养了学生的热爱劳动的习惯,懂得了植物生长的一生,而且在实验的过程中培养了学生的仔细观察和认真实验的习惯。总之,在小学科学教学过程中,只有用科学的方法实施科学课教学,把新的教学理念融入到科学课程的改革实践中,才能使小学科学教学向着更有益于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方向健康发展。参考文献:

[1]李燕.提高科学课堂教学效率的方法 [J].课程教材教学研究(小学教师),2010.1

[2]韩胜炎.小学科学课堂教学创新探索[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0.33

下载谈谈提高科学课堂教学效率的几点体会word格式文档
下载谈谈提高科学课堂教学效率的几点体会.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王海彬课堂教学改革是提高教学效益的根本出路。当前,我校正在轰轰烈烈的举行“课堂教学精品课大赛”,如何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我结合自己的体会谈几点想法。......

    提高初中生物课堂教学效率的几点体会

    提高初中生物课堂教学效率的几点体会 从事初中生物教学工作已有十多年了, 教材的几经变更,现行的新课程标准,可谓是要求更高,标准甚严。要求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也跟随着改进。......

    提高历史课堂教学效率的点滴体会

    提高历史课堂教学效率的点滴体会21世纪的学生面临的是一个更加开放的中国和世界。我们正处在一个经济全球化,文化多元化,社会知识化,信息网络化的时代。教学方法也该与时俱进,那......

    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率的几点体会

    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率的几点体会 在教学过程中,无论是知识的获得,还是智力的开发和能力的发展,无论是情感、意志的培养,还是思想品德的提高,都必须通过学生的积极思考和实践活动......

    提高生物课堂教学效率实践经验体会(5篇)

    提高生物课堂教学效率实践经验体会黄石九中徐锦霞内容提要:“导学案”是以学案为载体,以导学为方法,以学生的自主学习为主体,以教师的启发引领为主导,师生共同合作完成教学任务的......

    如何科学利用多媒体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作品形式:科研论文 学 段:初 中 学 科:语 文 如何科学利用多媒体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王卜东 【摘 要 】 多媒体在课堂教学中的运用是一种趋势,科学合理地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将会为......

    浅谈如何提高小学科学课堂教学效率

    如何提高小学 科学课堂教学效率下巴扎乡五村小学教师:古丽巴哈尔·阿卜杜克日木如何提高小学科学课堂教学效率 随着科学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学生对科学课产生兴趣,那么怎样才能上......

    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率

    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率心得体会 在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无论是知识的获得,还是智力的开发、能力的发展;无论是情感、意志的培养,还是思想品德的提高,都必须通过学生的积极思考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