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谢湾中学共青团工作示范学校创建汇报材料
谢湾中学共青团工作示范学校创建汇报材料-------洛南县谢湾中学 谢湾中学团委在团县委、校党总支、校委会领导下,深入学习了实践科学发展观,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加强中学生的养成教育、礼仪教育为重点,紧紧围绕学校的工作中心,以“宣传学校办学特色,提高学生文化品味”为工作重点,团结、领导全校青年团员,开展了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活动,扎实有效地搞好团工作,把加强本校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工作摆在突出位置,帮助学生掌握必备的学业知识,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格、培养学生适应未来发展所需要的知识技能,切实履行好组织青年、引导青年、服务青年和维护青少年合法权益的职能,努力使我校团工作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一、党建带团建、专人负责、职责明确、扎实工作
谢湾中学高度重视共青团工作,党总支副书记孔碧文分管团建工作,崔建荣同志担任团委书记,学校还配备团委干事一名。团委领导班子结构合理,业务素质高,团结务实,开拓创新,具有较强的组织管理和领导决策能力。
二、重视组织建设、队伍建设,严格履行部门职责
学校团委设置组织部、宣传部、活动部、学校团委宣传委员、组织委员、活动委员分别由学校年轻教师兼任。团委委员若干人。组建七个团支部,各班级建立团支部、设团支部书记一名。成立各支部组织结构,搭建了学生管理平台。
三、强化阵地建设、搭建学生参与管理、自主管理的平台
1.成立校园广播,每天定时播放,加强正面宣传引导。
(1)配合学校搞好,文明礼仪教育等工作,创办谢湾中学校园之声广播,关注学校热点话题,加大对外信息宣传力度,扩大学校影响力。
(2)积极举办重大活动,引导本校学生,认识传统,尊重传统,继承传统,增进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情感。
(3)认真贯彻《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努力提高本校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制作了《谢湾中学学生基本礼仪》、组织“感恩教育演讲比赛”、“文明礼仪小品大赛”等。
(4)坚持做好以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为核心的学校德育工作,通过各种形式搞好德育宣传,切实增强团组织的号召力、凝聚力、战斗力。
(5)帮助学生掌握必须的职业技能,组织学生积极参加学农帮农活动,增强学生热爱劳动、热爱劳动人民的良好品质。
2.抓好社团建设,配专人指导,开展丰富多彩社团活动,努力营造校园文化氛围,建设书香谢湾,书香校园。
3.积极在“校园网”宣传报道学校重大活动,做到校务公开。
4.组织各类丰富多彩的竞赛、书法、绘画展览,丰富学生课余生活。
四、以团活动为载体、扎实开展团工作
1.收集、整理团员档案,建立团员电子信息档案,及时汇总上报团县委。
2.按时、足额收缴团委、积极开展团员意识教育、每学期开展两次团日活动、每学年开展一次团员纳新、纳新过程中开展团员评议、每学期初制定团委、总支、支部工作计划,学期末进行工作总结。每学期在校表彰奖励大会上进行表彰优秀团员、团干。
3.扎实开展“迈进青春门、走好成人路”主题教育,强化学生成人意识、法制意识。
4.通过国旗下讲话、志愿者服务、献爱心、募捐等活动形式,开展以爱国主义教育为核心的爱心教育,使学生懂得了要爱学校、爱老师、爱父母、爱生命的基本道理。
5邀请政法干警举办法制教育讲座,加强民主、法制教育,辅助学校以管理育人为目标的纪律教育,学生做到知法、守法,增强了法制观念,明确了自身行为必须遵守的准则。
7.创建心理咨询室,积极开展心理咨询,对学生进行心理辅导。
8.积极创建德育活动的载体。通过定期的主题班会、升旗仪式、队列队形广播体操比赛、安全紧急疏散演练、越野赛等活动来磨练学生的意志,培养学生的组织能力和适应能力,身心健康发展。
9.聘请知名演讲专家、教授到学校演讲,开展专门的主题班会、组织全校师生参加的感恩教育,使学生懂得了回报、感恩,激发学生学习的动力和生活的勇气,增强了社会责任感,校园以及家庭关系更加和谐。
10.开展文明礼仪教育。团委、政教处拟定一套完整的文明礼仪教育实施方案,循序渐进,稳步开展,提升学生的基本素质。成立文
明礼仪社团,教授文明礼仪动作基本规范,并举行文明礼仪实践考核;组织文明礼仪理论考试,以班级为单位,按照平均分进行表彰奖励。学生的日常行为有了很大的进步。
11.立足学校的实际,积极开展各种形式的的课外活动,校园文化更加丰富,学生的组织能力和实践能力得到提高。
五、以特色带动全局、成效显著、成绩斐然
1.加强德育建设、以德育、礼仪为工作重点
坚持“以人为本,德育为首,知能并用、全面发展”的育人思想,转变德育观念,尊重爱护学生,研究新时代学生成长规律,让学生在成人→成型→成才的三个阶段中接受纪律规范,健全学生人格。
2.扎实工作、成绩斐然
谢湾中学团委,在学校承担德育礼仪教育、组织学校重大活动、宣传学校办学特色、提高学生文化品味等职能,是学校德育工作的主阵地。总之,我校团委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在各项工作中取得了较好的成绩,使共青团工作有了新的发展、新的延伸。成绩的取得,是校领导和上级团组织关心爱护、大力支持的结果,是广大团干部齐心协力,扎实工作的结果,更是谢中人不甘人后、努力拼搏的结果。当然,在工作中存在着不少的不足之处,谢中团委的建设有还待于加强;增强团员意识教育活动的载体有待于深化;学生干部队伍中的少部分成员素质不高;团组织活动载体的挖掘、创新;如何扩大团工作对学生服务的工作面等,都需在以后工作中不断提高。在新的学期里,我们将豪情满怀、积极奉献,为学校、为社会发展努力奋斗!
第二篇:谢湾中学共青团工作示范学校创建汇报材料(推荐)
谢湾中学共青团工作示范学校创建汇报材料
-------洛南县谢湾中学 谢湾中学团委在团县委、校党总支、校委会领导下,深入学习了实践科学发展观,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加强中学生的养成教育、礼仪教育为重点,紧紧围绕学校的工作中心,以“宣传学校办学特色,提高学生文化品味”为工作重点,团结、领导全校青年团员,开展了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活动,扎实有效地搞好团工作,把加强本校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工作摆在突出位置,帮助学生掌握必备的学业知识,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格、培养学生适应未来发展所需要的知识技能,切实履行好组织青年、引导青年、服务青年和维护青少年合法权益的职能,努力使我校团工作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一、党建带团建、专人负责、职责明确、扎实工作
谢湾中学高度重视共青团工作,党总支副书记孔碧文分管团建工作,崔建荣同志担任团委书记,学校还配备团委干事一名。团委领导班子结构合理,业务素质高,团结务实,开拓创新,具有较强的组织管理和领导决策能力。
二、重视组织建设、队伍建设,严格履行部门职责
学校团委设置组织部、宣传部、活动部、学校团委宣传委员、组织委员、活动委员分别由学校年轻教师兼任。团委委员若干人。组建七个团支部,各班级建立团支部、设团支部书记一名。成立各支部组织结构,搭建了学生管理平台。
三、强化阵地建设、搭建学生参与管理、自主管理的平台 1.成立校园广播,每天定时播放,加强正面宣传引导。
(1)配合学校搞好,文明礼仪教育等工作,创办谢湾中学校园之声广播,关注学校热点话题,加大对外信息宣传力度,扩大学校影响力。
(2)积极举办重大活动,引导本校学生,认识传统,尊重传统,继承传统,增进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情感。
(3)认真贯彻《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努力提高本校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制作了《谢湾中学学生基本礼仪》、组织“感恩教育演讲比赛”、“文明礼仪小品大赛”等。
(4)坚持做好以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为核心的学校德育工作,通过各种形式搞好德育宣传,切实增强团组织的号召力、凝聚力、战斗力。
(5)帮助学生掌握必须的职业技能,组织学生积极参加学农帮农活动,增强学生热爱劳动、热爱劳动人民的良好品质。
2.抓好社团建设,配专人指导,开展丰富多彩社团活动,努力营造校园文化氛围,建设书香谢湾,书香校园。
3.积极在“校园网”宣传报道学校重大活动,做到校务公开。4.组织各类丰富多彩的竞赛、书法、绘画展览,丰富学生课余生活。
四、以团活动为载体、扎实开展团工作
1.收集、整理团员档案,建立团员电子信息档案,及时汇总上报团县委。2.按时、足额收缴团委、积极开展团员意识教育、每学期开展两次团日活动、每学年开展一次团员纳新、纳新过程中开展团员评议、每学期初制定团委、总支、支部工作计划,学期末进行工作总结。每学期在校表彰奖励大会上进行表彰优秀团员、团干。
3.扎实开展“迈进青春门、走好成人路”主题教育,强化学生成人意识、法制意识。
4.通过国旗下讲话、志愿者服务、献爱心、募捐等活动形式,开展以爱国主义教育为核心的爱心教育,使学生懂得了要爱学校、爱老师、爱父母、爱生命的基本道理。
5邀请政法干警举办法制教育讲座,加强民主、法制教育,辅助学校以管理育人为目标的纪律教育,学生做到知法、守法,增强了法制观念,明确了自身行为必须遵守的准则。
7.创建心理咨询室,积极开展心理咨询,对学生进行心理辅导。8.积极创建德育活动的载体。通过定期的主题班会、升旗仪式、队列队形广播体操比赛、安全紧急疏散演练、越野赛等活动来磨练学生的意志,培养学生的组织能力和适应能力,身心健康发展。
9.聘请知名演讲专家、教授到学校演讲,开展专门的主题班会、组织全校师生参加的感恩教育,使学生懂得了回报、感恩,激发学生学习的动力和生活的勇气,增强了社会责任感,校园以及家庭关系更加和谐。
10.开展文明礼仪教育。团委、政教处拟定一套完整的文明礼仪教育实施方案,循序渐进,稳步开展,提升学生的基本素质。成立文明礼仪社团,教授文明礼仪动作基本规范,并举行文明礼仪实践考核;组织文明礼仪理论考试,以班级为单位,按照平均分进行表彰奖励。学生的日常行为有了很大的进步。
11.立足学校的实际,积极开展各种形式的的课外活动,校园文化更加丰富,学生的组织能力和实践能力得到提高。
五、以特色带动全局、成效显著、成绩斐然 1.加强德育建设、以德育、礼仪为工作重点
坚持“以人为本,德育为首,知能并用、全面发展”的育人思想,转变德育观念,尊重爱护学生,研究新时代学生成长规律,让学生在成人→成型→成才的三个阶段中接受纪律规范,健全学生人格。
2.扎实工作、成绩斐然
谢湾中学团委,在学校承担德育礼仪教育、组织学校重大活动、宣传学校办学特色、提高学生文化品味等职能,是学校德育工作的主阵地。总之,我校团委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在各项工作中取得了较好的成绩,使共青团工作有了新的发展、新的延伸。成绩的取得,是校领导和上级团组织关心爱护、大力支持的结果,是广大团干部齐心协力,扎实工作的结果,更是谢中人不甘人后、努力拼搏的结果。当然,在工作中存在着不少的不足之处,谢中团委的建设有还待于加强;增强团员意识教育活动的载体有待于深化;学生干部队伍中的少部分成员素质不高;团组织活动载体的挖掘、创新;如何扩大团工作对学生服务的工作面等,都需在以后工作中不断提高。在新的学期里,我们将豪情满怀、积极奉献,为学校、为社会发展努力奋斗!
第三篇:枣庄市第二十三中学创建“枣庄市教学示范学校”汇报材料
枣庄市第二十三中学创建“枣庄市教学示范学校”
汇 报 材 料
尊敬的各位领导、专家,欢迎莅临枣庄二十三中检查指导工作!
枣庄市第二十三中学始建于1975年,是一所农村初级中学,随着全市学校布局的调整实施,2008年8月与原张山子镇侯孟中学进行资源整合,校址在原侯孟中学。整合后的枣庄二十三中学占地面积68310平方米,现有教学班18个,在校生835人,教职工79人,其中专任教师65人,学历合格率为100%,其中本科学历69人,中学高级教师3人,中学一级教师38人,学校办学条件先进,本学期,全校所有班级装备了一体机,实现了课堂教学云技术。近年来,学校结合农村中学的实际,确立了“以人为本,快乐发展”的办学理念,以 “快乐校园”特色品牌创建为主线,实施“三四五”全员育人导师制,推行“星级评价”制度,积极推进“三六五”课堂教学改革,学校先后获得枣庄市规范化学校、枣庄市德育工作规范化学校、枣庄市农村环境育人优秀学校、枣庄市普通话示范校园、枣庄市家长示范学校、枣庄市特色品牌创建优秀学校、枣庄市法治学校、枣庄市节约型示范校园、枣庄市绿色学校、台儿庄区“三六五”改革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20余项。2010年,山东省教研室对学校的“三六五”课程改革进行了专项调研,得到省专家组的一致好评。
一、创新管理模式,向精细化管理要质量
1.强化制度管理,力争管理制度“人性化”,制度落实“严格化”。在制度的制定上,做到以人为本,学校所有规章制度均需要在教代会获得通过,使全体教师形成纪律共识,真正做到管理制度“人性化”。力求做到在管理人的同时塑造人、引导人,引领师生的发展。在制度落实上,领导干部坚持“三不”工作法,即“问题面前不回避,责任面前不推诿,原则面前不动摇”,对各项工作要求严,标准高,精益求精;各项管理工作做到“五有”,即有思路、有检查、有总结、有反馈。领导干部要靠前指挥,“走动”管理,狠抓落实,一抓到底。始终牢记 “仰望星空,脚踏实地” 的校训,树立学校管理精致化的坚定信念,坚决把工作落到实处。
2.强化质量意识,突出教学管理的中心地位
教学质量是学校的生命线。我们树立以质量求生存,以质量求发展的思想,把大面积提升教学质量作为压倒一切的中心任务。实行教代会监督下的校长负责制,实行“三线六制”管理机制,三线:由德育处、团委、学生会组成的学生管理线,由教务处、教研组、教师组成的教学工作线,由总务处组成的教学保障线。六制即:实行学校教学质量“一把手”责任制、学校教学质量分管校长、教导主任直接责任制、年级教学质量责任制、学科教学质量责任制、班级教学质量以班主任为核心的教师集体责任制、教师个人学科质量责任制。在教师考核中实行“捆绑式”的考核办法,即教师的个人考核与级部、教研组、备课组、班级的考核挂钩,培养教师的合作意识和合作能力,适应新课改形势的发展,增强学校的凝聚力,确保了教学的中心地位。学生学业水平考试各项指标连续4年居于全区前列,并连续四年获得区“教学质量优胜学校”称号。
3.强化过程管理,狠抓常规落实,向教学常规要质量
①加强教学工作的目标管理、课堂教学的过程管理和课程计划的落实管理。学校进一步完善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各项管理机制,形成稳定的、持久的运行模式,形成教学管理的长效机制。特别是切实把教学常规做为大面积提升教学质量的关键环节来抓。实行领导推门听课制度,包学科领导必须深入教学一线,发现问题,研究解决问题。真正做到最前沿指挥,狠抓各项工作落实。
②抓牢“课堂教学”,抓实教研活动,向课堂45分钟要质量。
一是狠抓优秀教案设计。结合市局优秀教案评比活动,充分发挥各学科教研组优势和积极性,制定了激励方案,要求教师在教学设计时,一定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要了解和考虑学生的学习基础。特别要着重考虑不同层面的学生,尤其是中等学生和学困生的实际情况,实施分层设计。要求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要加强学生课前预习环节的指导,帮助学生制定好学习提纲,让学生在课前就对所学知识内容做到心中有数,上课时有目的的获得的知识。上学期,在全市的优秀教案评比中,我共有49篇教案获奖。
二是狠教学环节“五认真”。(1)认真备课,备课要有对不同学生的层次性设计(2)认真上课,当堂的教学任务须当堂完成。加强课后反思,以改进教法和学法。(3)认真布臵和批改作业。对学习困难生要坚持面批,对普遍存在的问题要做好记录,并及时讲评。(4)认真辅导。加强平时课内外辅导,让学困生获得较多的发言板演机会,以便及时发现问题,及时辅导。(5)认真落实“三达标”,即随堂达标检测、单元达标测验和期中、期末模块考试。严格单元达标过关检测,所有学科学完一个单元或章节必须进行达标过关考试。考试由各学科组长负责安排制卷,包级干部负责协调安排时间,班主任和任课教师组织考务和监考,学科(备课)组及时阅卷反馈。对没有达标过关学生适时开展二、三次达标检测等,直至达标。班主任监考的过程就是对本班学科质量评估的过程,考试结果作为包级干部、班主任、课任教师诊断教情学情的依据。
三是狠抓教研活动落实。具体要求为:①各教研组制订学期教研工作计划,做到定期、定内容、定人员;②实施教研活动展示课的“磨课”制度,即一人一课多次上、同课多人上,提高公开课的质量;③开展“推门听课”、“跟踪听课”活动。同时根据教学实际需要,分教研组安排示范课、研讨课等不同类型的公开课;④扎实开展说课、上课、听课、评课活动,要求每位听课者积极发表自己的想法。积极营造求真、务实、自由、融洽的教研氛围,四是推行“三六五”课改,坚决落实“四清”。进一步深化第二轮“三六五”课堂教学改革,以落实巩固双基知识为目标的日清、周清为抓手,通过及时的目标检测,检查教师的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学习效果,根据反馈信息及时督促和调整,促进教学效果的最优化,把使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落到实处。具体措施:各级部安排了日清课程表,教导处每天检查公布。周清时间为周一第7、8两节课,由学校统一组织,检测内容为上周所学内容,科目为所有学科中的四科,学生为各班随机抽取6人。周三给任课教师反馈,便于加强指导教学。
二、以校为本,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由于农村中学受到各种条件的制约,教师外出学习的机会相对较少。为解决这一难题,我们在积极创造条件鼓励教师外出培训的同时,立足于学校现有资源,拓宽培训渠道,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1.寻求活动新形式,促进交流共发展 ①每周论坛,开辟交流平台
结合课改要求与学校实际,尝试开展“每周论坛”活动,认真选定学期论坛的大主题,教师根据学校大主题确定主讲话题。“每周论坛”活动的开展,开辟了教师交流新平台,突出了参与、交流、探索、争鸣、促进、发展的实践活动。同时也有效地促进了学校学习氛围的形成,对构建学习化校园,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有现实的积极作用。②研训结合,提高教研质量
我们把校本教研与校本培训有机的相结合起来,构建“学习——交流——行动研究”的校本研训模式。校本研训立足于教师参与学习、交流和实践,开辟具体的载体或平台,以问题攻关为主方向,始于解决问题的需要和设想,以此引导尝试行动研究,推动校本教研工作的有效实施,促进教师专业成长。各教研组固定每周有半天的教研时间,全校确定一个学期总的教研主题,教师根据学校制定的大主题和本班实际确定自己的子课题开展研究,教师定期以公开课的形式就该课题研究情况向教研组做汇报,并为大家做本课题的专题讲座。教研组结合公开课的实施情况也向教师提出建议,以便更深入地做进一步的研究,有效地促进了教师的合作交流,提高了教师的专业技能。
③网络资源,拓宽交流渠道
学校不断整合、注册各种教育资源,给教师提供跨时空多领域的学习、展示、交流、合作的平台。一方面使教师在信息集成中得以锻炼;一方面促进教师开放交流,资源共享,拓展教师交流空间,增加学习渠道。网络建设开辟教师专业成长的一块活动阵地。
2.塑造校园名师,促进个性张扬
①赏识寻优,张扬教师个性。针对农村教师群体存在的差异,学校坚持用赏识的眼光寻找教师的优点。教师在这种状态下,不断地树立自信心,激发工作热情,激发工作潜力,促进专业成长。
②骨干培养,提高专业水平。学校把骨干教师的培养作为学校发展的活力源泉。在资金极其有限的情况下,我们支持各级骨干教师的培养,同时有意识地给教师压担子、促发展,培养校级骨干教师。现在学校有市级骨干教师1人,区级骨干教师6人上学期,本学期又有8位教师参加区级骨干教师评选
③活动推介,塑造校园名师。名师之“名”必须扬“名”,我们努力争取各种机会,鼓励教师参与,让教师在各级公开课、校际交流课、教学示范课、区级培训等活动中展示、推介。近年来,先后有3人次获得省级优质课二等奖,5人获得市级优质课一等奖,7人获得市级优质课二等奖,1人获得市级课改标兵荣誉称号,20余人次在区优质课获奖。
3.倡导课题探究,促进行动研究
针对农村中学教师存在理论不足和受时空制约的弊端,为解决这一难题,我们尝试了行动研究的研究方法。以行动研究引导教师专业成长,以问题攻关为主方向,始于解决问题的需要和设想,来于实践,服务教育。我校先后尝试了“五项教育”、“学生行为习惯的培养”、“预习能力的培养”、“学困生的转化”“合作学习”(包括“课堂合作学习小组”、“村庄的合作学习小组”、“宿舍合作学习小组”、“学科合作学习小组”五个层面)等课题研究,其中语文学科的“少教多学”课题立项为国家十二五重点规划课题。
三、关注学生全面发展,突出素质教育新特色
1.全面实施“星级”评价制度改革,充分发挥学生的个性特长。2011年以来,我校适应素质教育发展的需要,积极进行评价机制的探索与改革,提出了用“星级”评价贯穿教育教学管理全过程的管理模式。先从德育管理开始试点,然后以点带面,把“星级”评价贯穿学校管理的各个层面。在班级管理中,开展“星级班级”创建活动,按照班级的月量化成绩,分别设立“一星级”至“五星级”班级,极大调动了班主任工作的积极性和学生自主管理的参与性;在食堂,开展“星级文明示范桌”评比活动;在宿舍,开展“星级文明宿舍”评比活动;在三六五课堂上,根据学生个人课堂参与度和小组合作探究度,进行“星级学生”和“星级小组”评比活动,这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参与课堂互动的积极性;制定了以“学习之星”、“文明之星”、“管理之星”、“体艺之星”、“创新之星”为主要内容的“五星”学生评比标准,学生在导师的指导下,根据个人实际情况进行“申星”,然后以实际行动“创星”,月末由班级星级评价小组对学生的“创星”情况进行评价,评价通过的获得绿星一颗,积累三颗绿星换得蓝星一颗,积累三颗蓝星换得红星一颗,学期末根据获得红星的数量定为相应等级的“星级学生”,改变了传统“三好学生”评选不仅数量少,也很难体现学生特长和优势的局限性。而“星级学生”的认定则是一种“海选”式的多元化评价方式,更加注重评价的日常性、过程性、动态性,有利于提升学生的自信心,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个性特长,能产生全程激励效应,从而促进教育教学的可持续性发展。
2.深化全员育人导师制“三四五”模式,力争学校育人工作“不留白”。我们在总结近三年全员育人的工作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全员育人导师制的“三四五”模式。“三”是指育人时空,即“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面育人”。“四”是指育人渠道,即“读书育人、管理育人、活动育人、文化育人。“五”是指育人措施,即“师生互动、家校互动、生生互动、校社联动、评价推动。“三四五”育人模式使学校育人工作从“独唱”、“小组唱”走向了“大合唱”,从单一的口头教育,拓展到多渠道、多载体的人文关怀,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将道德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学业辅导、生活指导融为一体,让学生真正体会到了成长的快乐,让学生在人生路上站得更稳,走得更好,过得更充实。
3.咬定“快乐校园”特色品牌创建不放松,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①“绳彩飞扬”,开展以跳绳为纽带的“绳文化”。以中考必测项目跳绳项目为抓手,以“花样跳绳”作为学校阳光体育活动特色项目,来推动和普及学校课内外活动,进一步培养学生对体育的兴趣,养成终身体育锻炼的良好习惯。花样跳绳以其设备简单、形式新颖、易于锻炼和普及的独特魅力成为我们学校快乐校园特色品牌创建的切入点。
②发挥资源优势,开展“红”“绿”社会实践活动。由于学校地处黄丘革命老区,毗邻淮海战役主战场,蕴藏了丰富的红色文化,附近有运河支队纪念馆、冷庄烈士陵园、黄丘山套抗日游击路线遗址、台儿庄大战纪念馆、淮海战役纪念馆等红色基地10余处。学校充分挖掘这一教育资源,开展“红色”社会实践活动。先后开展了“重走红色路,触摸红色遗址”、“走访老前辈,聆听革命往事”、“创红色校园,做合格接班人”活动,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理想前途和心理品质教育。同时充分利用学校驻地为有“万亩桃花峪”之称的葫芦山套,是远近闻名的水蜜桃生产基地这一优势,组织学生参加“绿色”社会实践,组织部分学生全程参与桃树的嫁接与管理、蜜桃的采摘与销售,让学生在掌握蜜桃种植技术的同时,体验劳动的艰辛和收获的幸福。
③开展主题教育,培养学生的优良品质。我们把学生的学校生活同社会紧密相连,开展各类比赛活动。一是以上级文件精神倡导开展的各类活动为主题,如“中华魂”读书、演讲活动,“小手拉大手”、“过文明、节俭的十三岁生日”活动,交通安全宣传活动等;二是以具有教育意义重大节日为主题。如在清明节、劳动节、母亲节、中秋节、国庆节等节日期间,组织学生写征文,出手抄报、开主题班会,进行演讲比赛等,潜移默化让学生受到教育。今年中秋节前夕,学校举行了“中秋韵”诗词诵读活动,在《春江花月夜》等一曲曲优美的音乐中,选手们倾情演绎了《月下独酌》、《中秋赋》、《中秋的月亮》,《西江月》等诗篇,现场洋溢着浓郁的诗情画意。让全体学生沐浴一次古典文化的洗礼,感受中华文化的无限魅力。三是组织学生参加科技活动。近三年来,我校学生的生物、化学创新实验分别夺取山东省省创新实验大赛一等奖。在市、区实践与创新技能大赛中约有20余人获奖。
四、课程实施不打折,重视校本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1.健全学习制度,让新课程理念深入人心
主要采取集中学习与自主学习相结合的方式学习课程理念,要求每位老师做到学习有记录,并通过理论测试、论文撰写及课堂实践等形式作为检查学习效果的主要方式。同时,学校通过全体教师会、家长会、学生座谈会等多种渠道进行宣传;2011年,取我校“棕榈园”中棕榈树顽强适应性和生命力之寓意,成功创办了校刊《棕榈树》,成为我校新课程实施的重要平台和“三六五”课堂教学改革的交流阵地
2.严格落实课程方案,充分挖掘校内外课程资源
①规范开设国家课程。严格执行国家课程方案,开全课程,开足课时,从不随意增减每周的课时数。
②科学安排地方课程。高度重视并认真上好地方课程,我校按照上级的要求选用地方课程,均有相关老师兼课。
③自主开发校本课程。制定学校课程开发与实施方案,确立了“以自主探索为核心,以综合实践活动为载体,以创新发展为目的”的开发思路。充分挖掘整理当地民间文化资源,编撰了校本教材《枣庄民间文化选编》;开发了《常礼举要》、《弟子规》、《书法》等课程。2012年9月,我校举行了千人齐读《弟子规》活动,气势恢宏、效果极佳,当地电视台进行了专题报道。本学期,又编撰了并开设了《学庸论语》课,明确指定由语文老师负责实施。
④深挖课程资源,重视家庭课程资源和社区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每学期至少召开两次家长会,为了更好的发挥家长的作用,我校成立了家长委员会,建立了家校联系卡,家长参与学校管理,参与学校改革、发展和课程建设。
⑤大力开展“阳光体育运动”,增强学生体质。根据季节不同,推出不同的活动主题,确保学生每天集体体育锻炼不少于1小时。
发展未有穷期,自申报市级教学示范学校之初,我们就把创建工作当做学校全面提升绝好契机,全面发动,既关注最后的结果,更珍惜和注重营造积极向上的创建过程。我们将认真总结自身工作中的经验和不足,充分发挥和挖掘学校的办学优势,落实“以人为本,快乐发展”的办学理念,开拓进取,不断创新,实现教育教学质量的更大飞跃。
最后,再一次对各位领导和专家的莅临指导,表示最诚挚的谢意,并恳请留下更多的宝贵意见和建议!
2013年10月
第四篇:金川区双湾中学创建省级绿色学校汇报材料
金川区双湾中学创建甘肃省 “绿色学校”汇 报 材 料
第一部分
学校简介
双湾中学是金川区教育局直属的独立初中,学校位于双湾镇陈家沟村,其前身是陈家沟小学,创建于20世纪40年代。1969年设立初中,更名为陈家沟中学;1978年改为双湾中学,隶属于永昌县文教局;1985年金川区成立后,划归金川区管理;2003年、2005年教学资源整合,相继合并了天生炕中学和东四沟中学。经过40多年的发展,特别是近年来,学校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努力实践教育均衡发展,规模逐步扩大,教学条件明显改善,师资力量大幅提高,办学实力不断增强,教育水平、教学质量逐年提高。2003年,学校被命名为金昌市“绿化、美化、净化先进学校”,金川区 “以德治校示范学校”;2004年,学校被确定为国家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项目试点学校,被评为金昌市“依法治校先进集体”;2005年,学校被命名为金昌市“绿色学校”;2007年,学校被评为甘肃省“中小学教育装备管理实验教学先进集体”,金昌市“家长示范学校”,“2007先进学校”;2008年,学校被评为金昌市“文明单位”,“金昌市实验国家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先进集体”;2009年,学校被评为“省级防震减灾科普示范学校”,金川区“教育系统先进集
127
体”,成为金昌市示范性农村初中;2010年,学校被评为“全省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先进单位”;2012年,学校被评为“省级文明单位”。
学校现有19个教学班,在校学生814人,寄宿生542人。专职教师81人,教师中本科学历72人,教职工平均年龄33岁,市级骨干教师5人。
学校占地面积92.3亩,建筑面积11000平方米,绿化面积36.9亩。布局合理,环境优美,树种丰富,有:槐树、沙枣树、梨树、白杨、柳树、松柏。三月,梨花开放;五月,沙枣花开,满校园飘荡着沙枣花的幽香;进入盛夏,学校种植的各类花卉次第开放,那时的双湾中学,就是一个大花园。绿荫下、花丛中,学生或学习,或游戏,其乐融融。
第二部分
主要做法和体会
创建省级“绿色学校”活动是实施学校环境教育的有效途径,也是全面提高学校环境保护意识,增强可持续发展理念的重要方法,更是环境教育从小抓起,从基础抓起的重要措施。创建“绿色学校”已成为当今学校参与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行动的一个显著标志。为此,学校以“环境的可持续性发展,人文的可持续性发展,文明的可持续性发展”为环保工作理念,注重规范学生的环保行为;加强卫生教育,环境保护教育,把创建花园式学校,培养绿色使者作为学校德育教育的重要任务,努力营造环保氛围和优美的育人环
128
境,不断提高环保意识和养成良好的环保习惯,深入有效地开展创建“绿色学校”工作。我们主要作了以下工作:
一、统一认识,全面动员是“创绿”的基础
创建绿色学校,倡导绿色教育,首先要统一认识,确立绿色观念,这是“创绿”工作的基础。我校以创建省级绿色学校为抓手,绿化学校的办学理念、管理理念,绿化教育教学过程,绿化学校的生态环境,校园文化,绿化全体师生员工的行为方式,为此,校委会议经过专题讨论,首先统一思想认识,提出一个主题:“增强环境意识,深入素质教育,创建绿色学校,提高办学品位”,并以文件的形式,作出了创建省绿色学校的决定,成立创建工作领导小组,杨恒林校长亲自担任组长,一方面,派分管副校长和专职主任到外地名校参观学习,另一方面,在校园范围内作全面动员,营造“创绿”氛围。
首先是利用全校师生大会,杨恒林校长作了“增强环保意识,创建绿色学校”的动员令,宣读了学校《关于创建省绿色学校的决定》,号召全校师生行动起来,在创建工作领导小组的领导下,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从争创“绿色办公室”、“绿色宿舍”、“绿色班级”做起,为了我们共同生存的地球,从节约能源做起,从节约每一滴水,每一度电,每一粒粮食做起;为了我们生存的环境,要求每个学生最大限度地减少污染,不乱丢废弃物。
129
其次,利用教职工会议,与教职工共同学习学校制订的《金川区双湾中学创建“省绿色学校”的工作计划》,要求全体教职工充分认识创建绿色学校的意义:(1)创建省绿色学校是深化环境教育,推进素质教育的必由之路,因为通过环境教育,有助于提高师生的环境素养,使其在今后的生活和工作中更加重视对环境的保护。因此,从提高环境素养的结果看,创建绿色学校,则是进一步深化素质教育的一项重要举措。(2)创建绿色学校是规范师生行为习惯、推进文明建设的重要途径。因为创建省绿色学校所要求学生做到的内容,无一不是丰富养成教育的内涵,也为学校德育教育开辟了新的途径。从这个意义上看,创建绿色学校是大力推进学校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途径。创建绿色学校有利于增强学校师生的凝聚力,绿化学校的教育理念和办学模式,绿化学校的常规管理并提高各方面的管理水平,绿化学校的生态环境和校园文化建设,绿化学校教育教学过程,绿化学校师生员工的行为习惯,从而全面提升学校办学的品位,这样有利于学校的可持续发展。
第三,学校创绿领导小组向全体师生提出《与绿色同行,创绿色学校》的倡议书。
二、建立制度,是创绿的保障
学校根据国家有关环保法律法规,结合学校教育教学实际,先后制订了《双湾中学师生环保行为规范》、《双湾中学
130
学生一日常规》、《双湾中学班级环保卫生制度》、《双湾中学节约制度》和《双湾中学环境公约》等有关规章制度,并加大了监督力度,使环境教育各项措施得到有效落实。学校创绿领导小组要求各部门落实责任。在工作中做到“六个到位”,即计划要求到位、受教育学生到位、辅导教师到位。检查评比到位、总结奖励到位。为了巩固绿化成果,在师生群体中树立起“人人爱绿,人人护绿”意识,做到“象爱护自己的眼睛一样爱护自己的环境”。全校上下人人有绿化场地,班班有责任区域。责任到班,责任到人的管理措施,使全体师生形成了责任重于泰山的群体意识。值日老师、值周领导定期对全校环境进行检查监督,对问题及时记录并反馈,及时采取改善措施。环境教育还渗透进教育教学常规检查评比,纳入了班主任工作的考核。学校对环境教育、校园环境建设、校园绿化等投入大量资金,以保证环境教育和创建“绿色学校”工作的顺利进行。
三、建设环境教育载体,实现课内教育与课外教育良性联动,形成“创绿”合力
环境教育的主渠道在课堂,抓好课堂学科教学的渗透教育是从时空上确保环境教育落到实处的重要措施。因此,我们一方面加强了学科课堂渗透教育,另一方面,把课堂延伸到社会,延伸到第二课堂,与课外教育有机结合在一起,构建环境教育的有效载体,加强校内的环境教育活动的开展,131
同时通过课内外的互动起到了解社会,向社会宣传环境知识,扩大影响社会和广大群众的作用。
1、抓课内渗透教育,增强广大师生的环境意识。学校在开学初召开研究会议,把环境教育纳入教研工作计划,根据学校特点,对照大纲规定的环境教育要求,认真研究,确定环境教育内容。物理、化学、地理、生物学科的教学内容与环境问题有着密切的联系,本身就有许多直接的环境教育章节,要结合学科特点完成教学任务。根据中学生的学习能力特点,我们应着重提高学生对人和环境、人与自然相互关系的认识,培养学生的环境责任感,自觉地热爱和保护环境,对促进整个民族素质的提高有着重要意义。在具体实施过程中,我们应确定依据年段分层递进实施环境教育的工作方针,根据不同教学内容,不同年级所达到的环境教育目标确定不同的教育内容,如:七年级主要进行认识环境、热爱环境、保护环境(包括环境法制、环境道德)的教育;八年级主要进行生态平衡,保护生态环境(包括参与意识)的教育;九年级主要进行防治污染的环境教育,让学生了解环境污染的生物因素、物理因素和化学因素;进行协调人类和环境关系的教育,培养学生正确的环境观、人口观、资源观。物理、化学、地理、生物课是渗透环境教育的重要科目,这些教研组应制定教学计划,确定渗透教育的重要章节,并把环保知识纳入教育的范围,使广大学生接受环保知识的教
132
育,让课堂成为学校实施环境教育切实、有效的途径。
2、与课堂渗透教育相衔接,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教育活动。
⑴ 选编环境教育材料,充实环境教育内容。从报刊、杂志上收集、录用有关环境保护知识和环境问题资料,创办学校环境教育小报,加强学生环境保护意识。
⑵开展环境专题教育,把环境教育活动引向深入。学校应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的办法,开展环境专题教育活动,开设讲座,充实教育内容,增强环境教育的吸引力,通过各种形式,提高环境教育效果。
四、开展绿色系列活动,让绿色落到实处,是“创绿”的关键
在“创绿”工作中,我校坚持开展多种形式的系列环保教育活动,营造了浓厚的环保气氛,增强了学生的环保意识。
1、设立环保宣传阵地,营造绿色氛围。
学校把环境宣传作为环境教育的切入点,如在校园内设立环保教育宣传栏、环保宣传标语(牌),班级进行环保板报比赛,不断为环境教育营造浓郁的氛围。我们力求学校的每一个地方、每一个角落、每一块墙壁、每一个走道、每一个楼梯口都会说话,都有温馨提示,都有教育意义。
学校利用闭路电视系统,有线广播,通过感染力较强的直观的视觉、听觉效果,引起学生对环境保护的共鸣。学生
133
经常观看环境教育录像片、录像资料,并将学校组织的各种环保活动及时录像,及时播放。校园广播站开办固定栏目,及时反馈学校中存在的不环保、不文明现象,使之成为学校环境宣传教育的一道亮丽的风景。
2、利用升旗仪式、主题班会,开展环保知识教育 学校把环境教育当成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每周一升旗仪式国旗讲话中,加入“保护环境,从我做起”,“爱我蓝天、爱我花草”,“以实际行动清除地球上的污染”等内容,使环境教育渗透到国旗教育中,提高了师生的环境意识。
每学期开展环保主题班会,对学生进行环保知识教育,增强学生环境意识。班会课形式新颖,有故事、诗歌、歌曲、知识竞答等,活跃了课堂气氛,增强了趣味性,寓教于乐,使学生在愉快的气氛中掌握环保知识。
3、结合重大纪念日,积极组织开展专题活动 我校结合重大纪念日,开展丰富多彩的宣传教育活动。学校先后组织开展了《美化环境靠大家,环保需要你我他》的主题演讲和《全校青少年环境公约》签名等主题教育。开展了“保护环境,爱我家园”等征文比赛活动,开展了“请你弯弯腰”清洁环境行为活动。同时,我们注重课内课外“两手抓”,成立了环境监测小分队,环境节能调查小分队,环保(垃圾分类)调查小分队和绿色志愿者等环保兴趣活动小组,在责任心强且有一定专业知识的辅导老师指导下,积极
134
进行环保宣传、调查、监督等社会实践活动,并利用双休日和节假日,为保护环境做好事,做实事,如到双湾镇敬老院、周边街道、校园参加打扫卫生,清洁美化校园社会实践活动。这些活动既培养了学生爱劳动的好习惯,又增添了学生的环保意识,更强有力地向当地广大人民群众宣传了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学校常配合“世界环境日”“植树节”等特定的节日,如地球日我们开展“环保手抄报竞赛”、“环保杯”征文比赛等。植树节发动学生为班级献花,教室里、教师办公室都摆上了几盆绿色盆景,令人神清气爽。在“创绿”教育过程中,注重把环境教育与艺术教育相结合,学生们不仅应用了所学知识,而且学会了关注自然,树立了科学思想,提高了素质,丰富了课余文化生活,陶冶了情操。与此同时,我们还安排一些相关的环保内容来宣传,注重教育的时效性;并规定学校的宣传栏、板报等每学期至少刊出一期环保专题,在每年的学生手抄报比赛中,也将环保知识作为主要内容。
4、实施废旧物品再利用小制作,开展绿色环保系列活动
每学期开学,我们都发动学生向班级图书橱捐赠看过的图书。利用饮料瓶等废弃品为原料,采集树、根、叶,作为标本,开展小发明、小制作的比赛。我们利用旧的宣传纸或旧挂历等,用于布臵环境,美化环境。所有这些活动,让学
135
生形成资源不浪费,可以重复使用的绿色环保意识。
5、通过小手拉大手的活动,让绿色环保意识渗入每个家庭
在创建绿色学校的过程中,我们充分发挥学校的教育功能,通过问卷调查、废品回收、绿色家庭、环境评比等形式开展了小手拉大手的活动,要求学生自己要做环保标兵,而且要带动家庭开展环保活动,让每一个家庭提高了环保的意识,并积极参与环保的活动。学校非常注重家校联系,深受社会好评。
五、绿化、美化、净化校园,是抓好“创绿”的保证 自然环境是人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学校环境对学生的健康成长和良好习惯的养成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为此,学校始终围绕建设“生态花园式”学校为目标,在“创绿”活动中,为了美化校园环境,我校积极实施“校园形象”工程,加快绿化、美化、净化校园建设步伐,注重规范建设,始终把“创绿”和环境教育活动纳入学校工作的议事日程,并纳入学校预算经费,加大资金投入力度。调整绿化格局,增添花木品种。在校园的绿化工作上我们既注重数量,又注重结构布局质量。我们力求做好绿化,做到整体性、层次性、多样性、季节性和多彩性,春夏秋三季,尤其夏季学校鸟语花香,色彩斑斓,鲜花盛开,高大的树木与花草错落有致,成了双湾镇一道靓丽的风景线。校园绿化面积36.9亩,校园
136
绿化覆盖率达41%,可绿化率达90%以上,我校已成为金昌市的花园式学校,受到了金昌市教育局、环保局的高度赞赏。
我校不仅不惜大量资金进行校园绿化建设,而且制订了《双湾中学绿色校园文化建设方案》,加强了校园环境整治,美化校园环境。我们添臵了大批垃圾箱与垃圾筒,创设了环保标语及温馨提示牌,如“红花喜人,请手下留情”“爱护花草树木,就是爱护我们人类” “小草在睡觉,请勿打扰”等等这些标语时时警示学生要学会做人,学会爱护环境与美化环境,对学生起到了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学校增设了环保宣传栏,定期刊出或播放环保内容,努力营造环保氛围,学校对各种花草挂上了标签牌,牌上分别写有植物的学名、俗名、学科、原产地、特点和用途等,使学生在观赏的同时又能轻松地了解到有关知识,为保护植物,保护环境的教育开辟了一条新的途径。爱护花草树木、美化校园成为自觉行为,攀枝折花现象不复存在,师生的环境意识不断得到强化。
学校既重视对校园环境的美化工作,又重视对校园的净化工作。我们加强对学生规范养成教育,出台了《双湾中学师生环保行为规范》和《双湾中学学生一日常规》;加强学校环境卫生管理,制订了《双湾中学班级环保卫生制度》和《双湾中学节约制度》,学校高度重视“三化”工作,加大工作力度,做好整体规划,努力做到“三高”,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效率管理,突出我校绿色学校、花园式学校
的特色。在实施校园“三化”工作的过程中,广泛发动全校师生,树立责任意识,参与校园建设。在开展校园“三化”活动中,学校以绿化为龙头,带动美化、净化,做到三化并进。坚持每天二扫的清洁卫生制度;学校把绿化带进行分片分班管理,形成人人都是绿化者,人人都是护绿者,人人都是受益者的环保氛围。我们要求学生讲究卫生,爱护我们的生存环境,从身边小事做起,不乱扔垃圾,不随地吐痰,爱护校园的一草一木,节约每一滴水,节约每一度电,提倡节约消费和绿色消费。学校重视清除校园及其周边环境污染源,采取有效措施控制并加以治理。学校足球场为三合土场地,为了减少学校粉尘污染,我们正在着手申报整改。学校食堂美观整洁,符合卫生标准;学生能文明如厕,厕所干净、无臭味。我校师生已养成了节水、节电的好习惯,再生资源能够得到回收并加以利用,校园育人环境优美如画、清新怡人,学生在花园学校里健康成长。
六、创绿成果实效化
1、“创绿”活动提高了全校师生的环境保护意识 在创建绿色学校过程中,我们充分认识并努力发挥学校环境建设的功能,坚持以提高社会各界和广大师生的环境意识为目的,全方位、多层次地进行宣传和教育工作,取得了明显的效果。创建活动中,我校坚持以人为本,大力提高学生文明水准为根本宗旨,使广大师生的精神面貌发生了可喜
的变化,环境意识和环境道德素养大大提高,保护绿色、保护环境已成为极大多数师生的自觉行动。
2、“创绿”活动促进了校园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 保护环境、创建绿色学校,是校园文明的综合体现,环境意识将是衡量一个学校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从经济效益而言,通过创建工作,通过有效地节能、节水、节电,资源回收等措施提高资源利用率,减少事故隐患,明显地减少浪费,节约了学校财政开支。“保护环境,美化校园”既属于学校物质文明的重要内容,也是学校精神文明建设的范畴。我们把环境保护作为学校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让绿色学校的创建工作主动地参与到精神文明建设中去,为学校的教育教学、教育科研和精神文明建设服务。
3、“创绿”心得
一是思想认识到位是前提。我校对环保教育工作的必要性和重要性的认识是经历了一个逐步提高的过程。万事开头难,起初许多教师认为这是环保局的事不是我们学校份内事,有的教师认为本身教学任务重,要经常性开展环境教育工作会影响正常教学秩序,影响学校日常工作等等。对此,学校领导树立了正确人才观和较强的环保意识,注意宣传,做好教师的思想工作,帮助广大师生澄清和克服一些不正确的认识,树立新的教育理念,立足素质教育,统一思想认识,使学校上上下下形成共识,明确创建绿色学校重要意义。学
139
校遵循“建设一点,美化一片”的工作指针,把校园绿化、美化、净化一起布臵、一起落实、一起检查,把绿色校园建设纳入学校总体规划,在学期与学年计划、总结中充分体现。
二是人才、物力到位是基础。如果没有大量资金投入,建设优美的校园环境将成为一句空话,校园建设需要总务部门加大工作力度,并积极采取措施,多方筹集资金不断加大校园环境建设的投入,使校园建设能不断地迈上新台阶。同样没有一支高素质、强有力的工作队伍,加强环保教育将成为一句空话、流于形式。学校为此必须加强领导,各部门、各年段齐抓共管,建设一支拥有丰富的环境保护知识,又有较强的环境保护教育教学能力和热心环保教育工作的教师队伍,为创建“绿色学校”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是责任到位、落实到位是保障。学校成立了工作领导小组,建立统一的指挥系统,建章立制,层层落实目标,树立责任意识,做到分工明确又协调一致,密切配合,统一步调,齐抓共管健全科学的管理体制和高效的工作机制。校园环境建设应具体落实到部门、年段、班级,做到有计划、有检查、有反馈、有改进,学科尽可能结合教材内容,对学生进行环境保护教育,特别强调生物、地理、化学、物理四科要把环境保护教育纳入教学计划之中,要求四科教师深入研究大纲、教材,充分挖掘环境教育内容,并贯穿在学科之中,使环境保护教育经常化。
140
四是措施到位、方法到位是条件。学校在努力多方筹集资金创建优美的校园环境同时,必须注重发挥良好校园环境的教育功能,必须充分利用课堂主渠道,在渗透环保教育内容时应注意内容的科学性、趣味性和形式的多样化,使学生有新鲜感、时代感,使学生听有所得,学有所获,增强环保的责任感。注意加强内外结合,请进来,走出来,请环保局专家来校讲座,组织学生走出校园参加环保社会实践,以实际行动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参加社会有益活动,增强学生环保意识,激发学生自觉保护环境爱护环境的社会责任感,扩大影响,增强社会效益。
通过一系列的创建活动,使学生臵身于一个全方位的立体教育环境,处处受到绿色环保教育的感染与启动,学生的环保意识大大加强了。我们学校的“创绿”工作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好评,2005年被评为金昌市绿色学校。
第三部分
存在问题及整改措施
1、我校通过创绿工作,校园环境又上了一个有一个新的台阶,但由于资金短缺,在树种的多样性与丰富性,尤其是校园周边环境(不属于学校范围)的治理与标准要求还有些距离。
2、环境教育教研活动开展得不够深入。
3、今后我们的整改方向,将是继续认真学习《全国环境宣传教育行为纲要》,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全面提高师
141
生环保素养,创建健康、文明、和谐的校园。“绿色学校”的创建活动只有起点,没有终点,我们决心进一步全面贯彻教育方针,积极推进素质教育,积极开展环保教育活动,把创建“绿色学校”的工作推向更高层次,让双湾中学成为真正的可持续发展的“绿色学校”。
金川区双湾中学
二〇一四年四月二十八日 142
第五篇:创建交通安全示范学校汇报材料
创建交通安全示范学校材料
牢记交通安全
珍爱如花生命
酒泉市东关二校创建交通安全示范学校材料
交通安全,关系到每个家庭的和睦与幸福,维系着学校的温馨平安与社会的和谐稳定。我校以创建“交通安全示范校”为契机,牢固树立“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工作理念,把创建工作从外部要求转化为学校发展的内部需要。交通安全教育成了学校新时期德育工作的重点,学生通过交通安全教育,养成了自觉遵守交通法规的习惯,规范了自己,影响了他人,提高了素质。
一、重视交通安全教育,明确责任。
为了落实交通法规的学习与宣传,学校建立以校长为第一责任人,政教处和总务处主管,班主任为班级主要责任人的交通安全宣传教育制度。主管人负责交通安全教育、规范交通行为,学校将交通安全工作列为学校目标考核和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一项重要内容,制定争创“交通安全示范校”实施方案,将交通安全教育工作纳入学校日常工作,把交通安全教育放在学生安全教育的首位。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的交通安全教育领导小组,日常教育由学校政教处全面负责,各年级、各班主任具体实施,使交通安全教育处处有人抓,事事有人管。
二、警校携手共建安全线
1.定期教育,提高知晓率。学校交通安全教育活动,1
一直得到肃州区交警大队和东关派出所的鼎力支持和指导,聘请东关派出所袁峰同志(后为该所刘警官)为我校法制副校长,多次为师生举办交通安全知识讲座,结合交通案例,讲述交通安全知识。干警们采取各种学生喜闻乐见的方法不断加强对学生的交通安全知识教育。干警们走上讲台给学生上交通安全知识课,生动地讲解了中小学生们应该注意的道路交通安全事项。如对过马路、骑自行车必须注意的各方面问题给同学们做了详细的分析说明,并向学生讲解了遇到交通事故时的应对办法,并以实例给同学们敲响警钟!与学校教师、学生一起共同观看交通安全专题片,与学生们面对面交流。他们教学生做交通安全手势操,教学生识别道路交通标志,通过系列活动,学生们对交通安全常识知晓率明显提高。
2.定期通报,加强考核。派出所干警每月一次来学校指导宣传教育工作,通报每月的交通违法情况及交通事故案件,做到警钟长鸣。抓好“创建平安之路”教育活动,提高学生交通安全意识,杜绝学生在公路上追逐打闹,追车、扒车,翻越公路护栏、交通隔离墩、隔离栏以及损坏交通设施等交通违章行为。班主任随时掌握学生遵守交通安全法规情况,如果学生有交通违章行为,将作为学生操行评定、综合素质评价及学生评优的依据,并将遵守交通法规列入“优秀少年”和“小道德标兵”的评选条件之一。
3.交警部门投入专款完善设施。学校门前的马路车流量大,交警队专门设立了学校门前斑马线和交通标志,为学
校保安配备了道路交通指挥车辆专用标志牌。每天放学都有交警在学校门口的马路上与学校老师一起执勤,孩子们在老师的护送下排着队可以放心安全地通过校门口车水马龙的公路,可以安安全全地回家,家长们再也不会为孩子的过马路问题担心了。
三、多措并举,加强交通法规意识
1.寓教育于活动之中。准确把握学生心理特点,让活动贴近实际、贴近生活,在宣传教育形式上把教育性和趣味性、灌输性和互动性、常识性和实践性有机地结合起来,提高师生的交通安全意识。我们通过举办学生交通安全宣传漫画、黑板报、同学们自办的专题手抄报比赛和展示同学们参加交通安全实践活动的照片以及交通安全知识竞赛等,既调动了同学们参与的热情,也让同学们在参加活动的同时学到了交通安全法规知识;学校组织学生开展“向不文明的交通行为告别”签名仪式和系列社会实践活动,调动了学生参与维护交通秩序的热情,有效提高了学生遵守交通安全的意识。学校每学期有安全教育周,校园内设有交通安全宣传长廊,定期张贴交通安全宣传挂图、宣传标语;校园网定期播放交通安全影片,校园红领巾广播定时宣讲有关交通安全知识。同时多次组织师生集体观看交通安全教育专题片,如《交通安全伴我完全成长》、全国道路交通事故典型案例警示录《关爱生命安全出行》等。面对一个个触目惊心的事故场景,一个个活生生的案例,师生们感触良多。学校力求让学生基本掌握《道路交通安全法》有关内容,精心制作《道路交通
安全法》宣传栏、宣传牌悬挂在学校内,定期展示同学们自办的专题手抄报和同学们参加交通安全实践活动的照片等。这些活动的开展,有效地增强了同学们的交通安全观念,提高了同学们自觉遵守交通安全的意识。
2.向家庭延伸。在学生积极活动的基础上,动员家长参与到学校交通安全教育活动中来。要求学生把学校里学到的交通安全知识讲给爸爸妈妈听,通过学生对家长、家长对家长的交通安全知识的宣传,希望家长对孩子在交通安全方面作出榜样。“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不言而喻,家庭与学校之间存在着天然的联系,为着共同的育人目标,承担着共同的教育责任,家庭教育是终生教育的组成部分,具有学校不可替代的作用;学校教育是终身教育的重要内容,具有家庭教育无法企及的功能。因此,必须促进家庭与学校融合,协同作战,统一步调,共同育人,共同面对纷繁复杂的城市交通,维护孩子的安全,确保家庭的幸福。另外,学校在家长会上通过专题讲座、汇报课、座谈会等形式,向家长及时宣讲交通法规和学校的要求。
3.用事实案例教育学生。播放《关爱生命,安全出行》、《爱心托起“篮球女孩”》、《流泪的花季》等光碟,组织学生写观后感,让学生从心灵深处感受到交通安全的重要性,增强自我安全防范意识和能力。《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后,举办《道路交通安全法》知识竞赛活动,大大提高了学生学习交通安全知识的积极性。积极组织学生参加“用我的实际行动自觉维护交通秩序”活动,每学期组织学生利用假日担
任“小交警”,组成交通安全纠察队,向同学们宣讲交通法规和纠正不安全交通行为,相互影响,互帮互学,将教育活动不断引向深入。经常组织学生参与交通管理实践活动,学生到街道社区散发交通安全宣传资料,与交警们一起上路执勤,让学生们在实践中增长知识,从小养成文明交通习惯。同时,以学生为媒介,督促学生向家庭成员传播交通安全法规和交通安全知识;编印交通安全法规基础知识试卷,分发到每名学生,携带回家与父母共同答题,带动了全社会共同关注交通安全。
4.规范教师的交通行为,做好学生表率。首先学校要求教师认真学习交通安全知识,提高交通安全意识,以身作则遵守交通规则。学校在规范教师的行为、树立教师良好形象的同时,渗透交通安全教育。教师严于律已,率先垂范,有利于学生模仿、自我教育、自我约束、自我发展,形成良好行为习惯。
四、润物细无声,教育活动成效显著。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交通安全教育在全社会的共同努力之下,得到了真正的落实,通过创建活动,增强了学生交通安全意识,培养了学生文明交通行为,杜绝了交通伤亡事故,为确保学生安全和社会稳定作出了一定的贡献。
二〇一〇年十月二十七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