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文化建设的内容和方法

时间:2019-05-15 14:04:27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校园文化建设的内容和方法》,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校园文化建设的内容和方法》。

第一篇:校园文化建设的内容和方法

校园文化建设的内容和方法

校园文化的内容是非常丰富的,这里主要谈谈物质文化、制度文化、课余文化、舆论文化、人际关系等几个方面的问题。

1.加强物质文化建设,美化校园环境。

物质文化是一种直观性的文化,它直接表现出师生所处的文化氛围,有较强的直观性,如校园布局、建筑装饰、教学设施、环境卫生等。物质文化的建设及管理直接地反映出学校的办学水平。因此,校园文化建设应从以创建优美校园为主要内容的物质文化入手。校园的物质文化建设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一是物质文化建设必须以“三个面向”为指导思想,符合本校的实际,代表师生的共同意志,体现出“四性”:一是科学性。要整体规划,合理布局;二是教育性。物质文化建设必须渗透思想教育的成份,寓德育于物质文化建设中;三是艺术性。要精心设计,严密组织,使内容与形式完美结合,富有艺术意味,给人一种美的享受;四是经济性。物质文化建设要有艺术性并具时代感,但却不可一味地追求时髦、高档、漂亮,应因地制宜,因时制宜,要考虑经济、实用。二是校园环境的建设要做到“四化”,即绿化、美化、净化、静化。充分利用校园空间进行植树、栽花、种草,聘请专业人员进行指导,将学校办成“园林式单位”。校园的美化不应只局限在校园的整体布局、楼馆的建筑装修及教学设施(如图书仪器、电教设备等)的更新添置等纯粹的物质文化的层面上,还应表现在通过对校园环境的点缀所体现出的全校师生的共同思想、共同情感、共同的审美观等精神文化上,如校园板报的内容形式,办公室课室的布置,名人画像、名言警句、艺术作品的悬挂等。要保持校园环境的洁净,并把好校门关,保证学校免受外来干扰。

三是物质文化的建设不能由学校全部包办,必须群策群力,师生齐动手。要发挥集体、个人甚至家长各方面的积极性,大件由学校负责,自己能办的由师生自己地动手完成,如:课室布置、环境卫生等。通过师生的共同努力,创造一个优美的校园环境。

2.加强制度文化建设,强化管理机制。

制度是校园文化建设初级阶段的产物,是为了达到无意境界而采取的一种有意识手段,是为了保障学校教育的有章、有序和有效。目的是先用制度来强化,而后用情境来内化。俗话说:“不依规矩,无以成方圆”。学校应遵循教育规律,依据教育方针和教育法规,围绕培养“四有”新人这个核心,建立和健全各种规

章制度。在制度的建立过程中,应充分发扬民主,经过师生充分酝酿和讨论,最后才以条文的形式定下来。学校的规章制度要体现三个特点:一是全。规章制度应该是全方位的,做到事事有章可循,如行政管理制度、德育管理制度、教学管理制度、总务管理制度、内部体制管理制度等;二是细。内容具体明确,操作性强;三是严。纪律严明,赏罚分明。为了使广大师生了解和掌握各项规章制度,可按适用范围将教职工管理制度及学生管理制度分订成册,用知识竞赛或考试的办法,督促学生学习掌握制度的内容,使大家明白应该怎样做,不应该怎样做;怎样做是对的,怎样做是错的;违反了规定要受到什么处罚,合符条件将得到什么奖励,从而形成自我激励、自我约束、自我管理的制度文化环境。

为了保证制度的贯彻落实,有必要建立一个完善的管理网络。如对学校的德育工作,成立以党支部书记挂帅,主管校长负责,工会主席、德育处主任、团委书记、年级级长、政治科科长参加的德育工作领导小组,实行“四线”管理。即:“党支部棗工会棗团委”一条线,主管师生政治学习,组织师生开展各项政治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主管校长棗德育处主任--班主任”一条线,主要负责师生的一日生活制度,贯彻落实师德规范和《行为规范》;“校团委、学生会、团支部、班委会、各班值日生”一条线,负责日常行为规范的自查自纠工作;“校长室、德育处、派出所棗学生家长”一条线,主要负责学校、社会、家庭“三结合”教育及安全教育。有了德育工作的管理网络才能保证德育管理制度的落实。要强调的是这种管理网络的建设必须立足于职责,从树立事业心和责任感入手,分工明确,职责分明,考核到位。

3.加强课余文化建设,丰富校园生活。

校园文化的载体主要是各种各样的集体活动。如果课业和正规活动挤占时间太多,学生就会感到校园生活单调泛味,并可能形成热衷于某些有害活动的潜流。因此,学校应适度地开展一些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但课外活动的开展不是盲目随意的,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一是要遵循自主性、实践性、愉悦性、发展性、教育性的原则,做到“五有”(有计划、有教案、有记录、有成就、有总结)、“四定”(定人员、定地点、定时间、定内容)、“三落实”(组织、经费、器材),成立课外活动小组,如业余团校、学科兴趣小组、文学社、田径队、蓝球队、小乐队、合唱队、舞蹈队、书法组、美术组等,由老师进行辅导,以提高学生技能水平。

二是课外活动的内容,形式要多样化。既要有思想性的(如青年志愿者活动、演讲比赛、各种评优活动等)和知识性的(如学科知识竞赛、知识讲座、“三小”活

动等),又要有娱乐性的(如各种体育比赛、文艺汇演、游园活动、美术书法作品展、影视欣赏等)和实践性的(如社会调查、社会服务、生产劳动、勤工俭学、军训等),还有必要设置些全校性的学校传统活动,如三月学雷锋活动、田径运动会、科技节、艺术节、元旦文娱晚会等,鼓励全校师生一起参与。

总之,课外活动要兼顾教育与情趣、知识与娱乐、活动与安闲、努力让学生根据天资所好、扬长避短,各得其所,各行其乐。变命令式为倡导式,变禁绝式为诱导式,变接受式为参与式。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创造条件,让学生自己组织,主动参与,寓教于乐。

4.加强舆论文化建设,形成优良校风。

集体是一个熔炉,能把生铁炼成钢,也可能是个染缸,给尚未成熟的青少年以不良影响。学生在集体中,思想行为容易受到集体舆论的制约和同化,心理学上称之为“从众心理”。因此,学校要重视舆论文化的建设,真正做到“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要培养正确的集体舆论,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首先是加强政治思想学习,注重养成教育。通过校会、晨会、级会、班会,组织学生认真学习政治文件、法规制度、道德修养等文章,提高学生的思想认识水平及明辨是非的能力,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养成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

其次,要加强“爱校”教育,培养母校意识。向学生讲述学校光辉的历史,成立校史展览室,设计校旗校徽,制作校歌,统一校服,提高学校在学生心目中的地位,使学生自然生发出强烈的荣誉感、自豪感、热爱母校的情感,从而产生凝聚力,形成学校精神。

第三、确定共同的奋斗目标。学校根据社会发展趋势及自己的实际情况、办学特点,提出校训和奋斗目标。各班相应地制定班级奋斗目标,直至帮助学校制定个人奋斗目标。并开展“争先创优”活动,争先进个人、先进集体、先进学校,创优秀品质、优异成绩、优美环境。在全校形成一股比、学、赶、帮的热潮。第四、强化学校“三风”建设。学校“三风”即领导的作风、教师的教风、学生的学风。首先,领导作风是关键,学校领导要加强修养,提高自身素质,在学校的各项工作以及执行各项规章制度中发挥好带头作用。其次,要狠抓教师在学生中的表率作用。要求教师从精神风貌、道德修养、工作作风、学识水平到仪表风度、言谈举止、生活起居都应起到为人师表的作用。这样,教师有高度的事业心、责任感和无私奉献的敬业精神,学生有远大的理想和抱负,勤奋攻读,立志成才,整个校园充满一种浓厚的积极向上的文化氛围。

第五、开展各种有益的健康的活动。如学雷锋活动、演讲比赛、创建活动等,以培养正确的舆论。

第六、清除校园文化垃圾,净化校园空气。禁止传阅不健康的书报杂志,禁止学唱不健康的歌曲,清理课桌、书本文具盒上的不健康的图画及语言文字,消除消极文化的影响。

第七、针对倾向性问题或热点文化,举办专题讲座、主题班会、辨论会,澄清模糊认识,纠正错误观点,引导正确舆论。

第八、抓好宣传阵地。充分发挥广播室、黑板报、阅报栏、宣传橱窗、图书阅览室、名人名言警示牌的作用,大张旗鼓地表扬好人好事,同时批评错误的思想行为,抑制歪风邪气,树立正确舆论。通过以上种种办法,使整个学校到处充满着正确的舆论气氛,从而促进优良校风的形成。

5.创造和谐人际关系,优化人际环境。

从某种意义上讲,人际关系是一种高级形式的校园文化。良好的人际关系不仅可以使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学习,促进学生奋发向上,健康成长,还可以形成良好的集体意识。良好的集体意识是一种向上的群体规范,是对学生思想品德的一种无形的巨大的力量。

人际关系被称为人世间最复杂的关系,学校也不例外。从横向看,有领导集体的人际关系,教师集体的人际关系和学生集体的人际关系;从纵向看,有领导和教师、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人际关系。领导集体的人际关系直接影响教师间的人际关系,教师间的人际关系间接地影响学生的健康成长。本文仅对学生健康成长产生直接影响的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人际关系谈点看法。

师生关系是学校教育过程中最基本的人际关系,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教育过程和结果。师生间只有建立融洽和谐的关系,才能取得最佳教育效果,“亲其师”才会“信其道”。反之,如果师生关系紧张,甚至对立,教师就很难对学生施加影响。要创造和谐的师生关系,一方面是要求教师具有较高的师德修养,精湛的教学艺术,良好的外表形象,要热爱学生,尊重学生,做学生的知心朋友。另一方面,是要求学生尊敬教师,勤学守纪,只有在此基础上,才能建立起和谐的师生关系,出现乐教乐学的生动局面。

学生间的人际关系,既影响着学生的健康成长,也影响优良集体的形成,教师要有目的地加以引导,强调同学间的人际关系应遵循守纪、理解、团结、互助的基本原则,克服嫉妒、自卑、自傲、自私的不良心理,鼓励学生充满自信、公平竞争、帮人所需、大度为怀。提倡同学间学习上互帮互学,共同进步;生活上一人

有难,八方相助;纪律上互相督促,互相提醒;思想上互相交流,互相提高。同时要重视学生的心理疏导,帮助他们解除烦恼;要正确地引导学生中的非正式群体。学生在这种团结友爱、相互尊重的气氛中才能得以健康地成长。

第二篇:校园文化建设的内容和方法

校园文化建设的内容和方法

校园文化的内容是非常丰富的,这里主要谈谈物质文化、制度文化、课余文化、舆论文化、人际关系等几个方面的问题。1.加强物质文化建设,美化校园环境。

物质文化是一种直观性的文化,它直接表现出师生所处的文化氛围,有较强的直观性,如校园布局、建筑装饰、教学设施、环境卫生等。物质文化的建设及管理直接地反映出学校的办学水平。因此,校园文化建设应从以创建优美校园为主要内容的物质文化入手。校园的物质文化建设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一是物质文化建设必须以“三个面向”为指导思想,符合本校的实际,代表师生的共同意志,体现出“四性”:一是科学性。要整体规划,合理布局;二是教育性。物质文化建设必须渗透思想教育的成份,寓德育于物质文化建设中;三是艺术性。要精心设计,严密组织,使内容与形式完美结合,富有艺术意味,给人一种美的享受;四是经济性。物质文化建设要有艺术性并具时代感,但却不可一味地追求时髦、高档、漂亮,应因地制宜,因时制宜,要考虑经济、实用。

二是校园环境的建设要做到“四化”,即绿化、美化、净化、静化。充分利用校园空间进行植树、栽花、种草,聘请专业人员进行指导,将学校办成“园林式单位”。校园的美化不应只局限在校园的整体布局、楼馆的建筑装修及教学设施(如图书仪器、电教设备等)的更新添置等纯粹的物质文化的层面上,还应表现在通过对校园环境的点缀所体现出的全校师生的共同思想、共同情感、共同的审美观等精神文化上,如校园板报的内容形式,办公室课室的布置,名人画像、名言警句、艺术作品的悬挂等。要保持校园环境的洁净,并把好校门关,保证学校免受外来干扰。

三是物质文化的建设不能由学校全部包办,必须群策群力,师生齐动手。要发挥集体、个人甚至家长各方面的积极性,大件由学校负责,自己能办的由师生自己地动手完成,如:课室布置、环境卫生等。通过师生的共同努力,创造一个优美的校园环境。

2.加强制度文化建设,强化管理机制。

制度是校园文化建设初级阶段的产物,是为了达到无意境界而采取的一种有意识手段,是为了保障学校教育的有章、有序和有效。目的是先用制度来强化,而后用情境来内化。俗话说:“不依规矩,无以成方圆”。学校应遵循教育规律,依据教育方针和教育法规,围绕培养“四有”新人这个核心,建立和健全各种规章制度。在制度的建立过程中,应充分发扬民主,经过师生充分酝酿和讨论,最后才以条文的形式定下来。学校的规章制度要体现三个特点:一是全。规章制度应该是全方位的,做到事事有章可循,如行政管理制度、德育管理制度、教学管理制度、总务管理制度、内部体制管理制度等;二是细。内容具体明确,操作性强;三是严。纪律严明,赏罚分明。为了使广大师生了解和掌握各项规章制度,可按适用范围将教职工管理制度及学生管理制度分订成册,用知识竞赛或考试的办法,督促学生学习掌握制度的内容,使大家明白应该怎样做,不应该怎样做;怎样做是对的,怎样做是错的;违反了规定要受到什么处罚,合符条件将得到什么奖励,从而形成自我激励、自我约束、自我管理的制度文化环境。

为了保证制度的贯彻落实,有必要建立一个完善的管理网络。如对学校的德育工作,成立以党支部书记挂帅,主管校长负责,工会主席、德育处主任、团委书记、年级级长、政治科科长参加的德育工作领导小组,实行“四线”管理。即:“党支部棗工会棗团委”一条线,主管师生政治学习,组织师生开展各项政治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主管校长棗德育处主任--班主任”一条线,主要负责师生的一日生活制度,贯彻落实师德规范和《行为规范》;“校团委、学生会、团支部、班委会、各班值日生”一条线,负责日常行为规范的自查自纠工作;“校长室、德育处、派出所棗学生家长”一条线,主要负责学校、社会、家庭“三结合”教育及安全教育。有了德育工作的管理网络才能保证德育管理制度的落实。要强调的是这种管理网络的建设必须立足于职责,从树立事业心和责任感入手,分工明确,职责分明,考核到位。3.加强课余文化建设,丰富校园生活。

校园文化的载体主要是各种各样的集体活动。如果课业和正规活动挤占时间太多,学生就会感到校园生活单调泛味,并可能形成热衷于某些有害活动的潜流。因此,学校应适度地开展一些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但课外活动的开展不是盲目随意的,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一是要遵循自主性、实践性、愉悦性、发展性、教育性的原则,做到“五有”(有计划、有教案、有记录、有成就、有总结)、“四定”(定人员、定地点、定时间、定内容)、“三落实”(组织、经费、器材),成立课外活动小组,如业余团校、学科兴趣小组、文学社、田径队、蓝球队、小乐队、合唱队、舞蹈队、书法组、美术组等,由老师进行辅导,以提高学生技能水平。

二是课外活动的内容,形式要多样化。既要有思想性的(如青年志愿者活动、演讲比赛、各种评优活动等)和知识性的(如学科知识竞赛、知识讲座、“三小”活动等),又要有娱乐性的(如各种体育比赛、文艺汇演、游园活动、美术书法作品展、影视欣赏等)和实践性的(如社会调查、社会服务、生产劳动、勤工俭学、军训等),还有必要设置些全校性的学校传统活动,如三月学雷锋活动、田径运动会、科技节、艺术节、元旦文娱晚会等,鼓励全校师生一起参与。

总之,课外活动要兼顾教育与情趣、知识与娱乐、活动与安闲、努力让学生根据天资所好、扬长避短,各得其所,各行其乐。变命令式为倡导式,变禁绝式为诱导式,变接受式为参与式。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创造条件,让学生自己组织,主动参与,寓教于乐。

4.加强舆论文化建设,形成优良校风。

集体是一个熔炉,能把生铁炼成钢,也可能是个染缸,给尚未成熟的青少年以不良影响。学生在集体中,思想行为容易受到集体舆论的制约和同化,心理学上称之为“从众心理”。因此,学校要重视舆论文化的建设,真正做到“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要培养正确的集体舆论,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首先是加强政治思想学习,注重养成教育。通过校会、晨会、级会、班会,组织学生认真学习政治文件、法规制度、道德修养等文章,提高学生的思想认识水平及明辨是非的能力,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养成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

其次,要加强“爱校”教育,培养母校意识。向学生讲述学校光辉的历史,成立校史展览室,设计校旗校徽,制作校歌,统一校服,提高学校在学生心目中的地位,使学生自然生发出强烈的荣誉感、自豪感、热爱母校的情感,从而产生凝聚力,形成学校精神。

第三、确定共同的奋斗目标。学校根据社会发展趋势及自己的实际情况、办学特点,提出校训和奋斗目标。各班相应地制定班级奋斗目标,直至帮助学校制定个人奋斗目标。并开展“争先创优”活动,争先进个人、先进集体、先进学校,创优秀品质、优异成绩、优美环境。在全校形成一股比、学、赶、帮的热潮。第四、强化学校“三风”建设。学校“三风”即领导的作风、教师的教风、学生的学风。首先,领导作风是关键,学校领导要加强修养,提高自身素质,在学校的各项工作以及执行各项规章制度中发挥好带头作用。其次,要狠抓教师在学生中的表率作用。要求教师从精神风貌、道德修养、工作作风、学识水平到仪表风度、言谈举止、生活起居都应起到为人师表的作用。这样,教师有高度的事业心、责任感和无私奉献的敬业精神,学生有远大的理想和抱负,勤奋攻读,立志成才,整个校园充满一种浓厚的积极向上的文化氛围。第五、开展各种有益的健康的活动。如学雷锋活动、演讲比赛、创建活动等,以培养正确的舆论。

第六、清除校园文化垃圾,净化校园空气。禁止传阅不健康的书报杂志,禁止学唱不健康的歌曲,清理课桌、书本文具盒上的不健康的图画及语言文字,消除消极文化的影响。

第七、针对倾向性问题或热点文化,举办专题讲座、主题班会、辨论会,澄清模糊认识,纠正错误观点,引导正确舆论。

第八、抓好宣传阵地。充分发挥广播室、黑板报、阅报栏、宣传橱窗、图书阅览室、名人名言警示牌的作用,大张旗鼓地表扬好人好事,同时批评错误的思想行为,抑制歪风邪气,树立正确舆论。通过以上种种办法,使整个学校到处充满着正确的舆论气氛,从而促进优良校风的形成。5.创造和谐人际关系,优化人际环境。

从某种意义上讲,人际关系是一种高级形式的校园文化。良好的人际关系不仅可以使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学习,促进学生奋发向上,健康成长,还可以形成良好的集体意识。良好的集体意识是一种向上的群体规范,是对学生思想品德的一种无形的巨大的力量。

人际关系被称为人世间最复杂的关系,学校也不例外。从横向看,有领导集体的人际关系,教师集体的人际关系和学生集体的人际关系;从纵向看,有领导和教师、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人际关系。领导集体的人际关系直接影响教师间的人际关系,教师间的人际关系间接地影响学生的健康成长。本文仅对学生健康成长产生直接影响的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人际关系谈点看法。

师生关系是学校教育过程中最基本的人际关系,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教育过程和结果。师生间只有建立融洽和谐的关系,才能取得最佳教育效果,“亲其师”才会“信其道”。反之,如果师生关系紧张,甚至对立,教师就很难对学生施加影响。要创造和谐的师生关系,一方面是要求教师具有较高的师德修养,精湛的教学艺术,良好的外表形象,要热爱学生,尊重学生,做学生的知心朋友。另一方面,是要求学生尊敬教师,勤学守纪,只有在此基础上,才能建立起和谐的师生关系,出现乐教乐学的生动局面。

学生间的人际关系,既影响着学生的健康成长,也影响优良集体的形成,教师要有目的地加以引导,强调同学间的人际关系应遵循守纪、理解、团结、互助的基本原则,克服嫉妒、自卑、自傲、自私的不良心理,鼓励学生充满自信、公平竞争、帮人所需、大度为怀。提倡同学间学习上互帮互学,共同进步;生活上一人有难,八方相助;纪律上互相督促,互相提醒;思想上互相交流,互相提高。同时要重视学生的心理疏导,帮助他们解除烦恼;要正确地引导学生中的非正式群体。学生在这种团结友爱、相互尊重的气氛中才能得以健康地成长。

第三篇:校园文化建设的内容、方法和策略

校园文化建设的内容、方法和策略

一、校园文化建设的主要内容

虽然校园文化的核心内涵指学校的办学理念、价值观、信仰、教风和学风等方面,但校园文化建设却不能仅仅从这些方面着手,因为影响这些方面的因素很多,决不仅仅限于精神方面。我们主张从更广阔的角度来理解校园文化建设问题,即通过学校物质文化建设、制度文化建设、精神文化建设三方面的工作,来构建一所学校理想的校园文化。具体来说,一所学校的校园文化建设应该包括如下的内容:

1.学校物质文化建设

学校物质文化建设是指学校建筑、教学设施、教室、实验室、办公室、图书馆、运动场、食堂、宿舍等方面的建设,这些既是学校开展教育教学活动的物质基础,同时也是塑造优良校园文化的物质基础,也有人把这些称为显性校园文化。

(1)校园建筑。如果是新建学校,校址最好选在较为洁净和宽敞的地方,周围不要有太多的商店,特别是应该离集贸市场远一些。学校的建筑应力求体现某种风格,或朴素,或典雅,或造型别致。尽可能避免设计成“火柴盒”式的传统校舍,给人一种呆板单调的印象。即使是老校舍,也要力求体现特色,如在走廊、墙壁、楼梯旁等场所设计一些新颖别致的小装饰,给人一种和谐悦目的感觉。

(2)学校标识。为营造鲜明的校园文化,每一所学校最好有自己独特的标识,如校牌、校服、校旗、校徽、校报等。这些标识一方面突出了学校的整体形象,另一方面也能激发师生员工的荣誉感和责任感。

(3)校容校貌。如果说学校建筑是学校的身体的话,那么,校容校貌就构成了学校的外貌。对校容校貌的第一个要求就是学校的整洁、干净和卫生。第二个要求是校舍内部如教室、走廊等的装饰和布置。校舍的装饰布置要富有教育意义,同时又要有较高的文化品味,还要考虑适应中小学生的心理特点。目前较普遍的做法是布置名人像、语录牌、科学家照片、学生自己的作品等。也可设想一些其他的风格,如张贴一些美丽壮观的大自然风景图片,以增强学生对大自然的鉴赏能力和环保意识。

(4)校园绿化。绿化、美化校园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它不但能改善学校的环境,树立良好的学校形象,而且也能给人一种美的熏陶,激发良好的情感和健康向上的心理状态,提高师生员工的学校生活品味。学校要尽可能做到校容校貌整洁优雅,使一砖一瓦、一草一木都能起到陶冶性情、激发美感的作用。校园绿化要和学生的劳动教育结合起来进行,要提倡自己动手建校园,这样学生才会爱惜绿化成果,同时也体现了美育的功能。

2.学校制度文化建设

学校制度文化建设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如前所述,校园文化有一个很重要的功能,即规范学校成员的行为,告诫人们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要发挥校园文化的这样一种功能,自然离不开必要的制度。(1)机构设置。学校机构设置不仅仅是出于学校管理的需要,也是出于校园文化建设的需要。例如,中小学一般都要设立党团组织、学生会、少先队、运动队以及各类文艺团体,这些都是校园文化建设的主要依靠力量,它们是校园文化建设的组织保证,很多相关的文化活动就是通过这些机构组织实施的。(2)规章制度。校园文化建设必然要涉及这样一

些问题:学校的基本目标是什么,实现这些目标需要师生采取哪些行为方式,用什么样的规范和价值观指导他们的行为方式,保持行动的统一和一致性需要一套什么样的规定或原则等,显然这些问题的解决,都离不开规章制度的制定。学校培养人的过程也与学校的制度息息相关,即优良的学校制度滋润了优良的校园文化,而优良的校园文化又培养了优秀的人才,由此可见制度建设的重要性。

3.学校精神文化建设

校园精神文化建设是校园文化的核心内容,也是校园文化的最高层次,学校的形象、个性、风貌往往通过校园精神文化建设体现出来。

(1)校风、教风和学风。校风是学校全体成员在长期的教育实践中形成的相对稳定的精神状态和作风。优良的校风是一面旗帜,激励着教师为人师表,辛勤育人,也鞭策着学生勤奋学习,积极向上。不过,优良的校风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建立起来的,需要通过长期的培育和实践。建立优良的校风有多种途径,其中确定校训是一个见效快而又方便易行的方法。像“勤奋进取、求实创新”这类校训,就简明精炼,便于记忆和接受。其他还可以通过各种活动,如校庆活动等来培育和强化校风。教风是一所学校教师长期积累和形成的教学风格。中小学一般都倡导严谨治教、敬业爱生的教风。为培养良好的教风,学校要花大力气创造各种条件,如经常对教师进行职业道德教育,为教师提供培训的机会,关心教师的生活疾苦等。学风是一所学校的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形成的学习习惯、治学态度的集中体现。优良的学风也像校风、教风一样,对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对学生人格品质的发展都有着重要的意义。为树立勤学好问、刻苦钻研的学风,学校要经常向学生进行学习目的性教育,同时要加强日常行为规范以及学习习惯的培养和训练。总之,校风、教风和学风集中代表了一所学校精神文化建设的程度,每一位校长都必须给予充分的重视。

(2)各类典礼和文化活动。在中小学经常进行各类典礼和文化活动,这对形成校园文化起着很重要的作用。常见的活动包括三种类型:文化学术型,如学校科技兴趣小组、文学书社、英语俱乐部等组织的论文比赛、讲演会、报告会等;文体娱乐型,如开展学校艺术节、体育节、节日联欢、春游、野餐及其他晚会、竞赛等活动;社会实践型,如举行多种社会实践活动,如学军、学农、学工、参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开展社区服务工作等。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在诸多活动形式中,仪式和典礼最容易给人留下深刻印象,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校园文化表达方式,学校对此要特别重视。学校常见的典礼活动有开学典礼、毕业典礼、各种授奖仪式、入队入团仪式、成人仪式等。

(3)学校人际关系。学校人际关系包括校领导与教职工的关系、教师之间的关系、师生关系等。良好的人际关系有利于调动积极性,提高工作效率,形成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氛围。为此,学校管理者必须大力改善学校中的沟通渠道,充分发扬民主,信任广大师生员工,努力追求一种认识上统一、感情上融洽、步调上一致的人际氛围。

二、校园文化形成的一般模式

所有组织文化的形成都有一个一般模式,校园文化的形成也不例外。认识这一过程,对于我们促进校园文化建设是十分有益的。借鉴组织文化形成的大致过程,我们可以把校园文化的形成过程描述如下:

学校创建者的办学理念一般来说,一所学校的创始人对一所学校早期的校园文化形成起着至关重要的影响。这些创始人不为传统所束缚,敢于提出自己新颖的教育理念,并竭力把这些理念

灌输给学校的广大师生员工。在我国教育史上就有很多这样的例子,例如:蔡元培在北京大学倡导的“兼容并包”的办学理念;陶行知创办学校时所坚持的“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奉献精神以及“学生自治”的治校信念;孙中山为中山大学题写的“博学、审问、慎思、明辨、笃行”的校训,等等。直到今天,人们参观一所学校,也依然会听到学校人员介绍该校首任或前任校长的办学思想和事迹,说明学校创建者对学校文化起着多么重要的影响,他们实际上是一所学校的历史和传统的见证人。

人员选拔为了维系和巩固校园文化,学校领导者总是希望所提拔的干部或从人才市场招聘来的新教师在观念和行动上能与原来的学校文化模式相融合、相匹配,有基本一致的价值观。他们明白,如果所选拔的人的价值观与学校的价值观不一致,这些人就会缺少工作动力,更谈不上对学校的忠诚。也正因为如此,我们看到,校长们对挑选新干部或招聘新教师是多么地倾心和认真。尤其是在今天市场经济的条件下,校长们有了一定的用人自主权,在这方面就更有了条件和可能。中层干部的影响学校中层干部的言行举止对校园文化的形成也具有巨大的影响。任何一位校长都不会容忍这样的现象产生:当其不遗余力地推行校园文化的时候,其他干部却在一旁无动于衷,甚至唱对台戏。因此,校长肯定会首先在中层干部中间加强宣传,统一认识,然后对他们提出要求,并通过他们去进一步扩大和巩固原有的校园文化建设。当一所学校有一大批中层干部和骨干教师认同并努力推行校园文化的时候,我们说这所学校就有了稳固的校园文化的基础。新入者的社会化过程无论学校领导在招聘新教师的时候多么用心,新教师到校后仍然要有一个适应过程,更何况每年还有大批的新生入校。对新来的师生进行教育,让他们适应并接受原来的校园文化模式,这在管理学上被称为是一种人的社会化的过程。这一过程也可分成若干阶段,先是原有价值观念和精神状态与新的价值观念和精神状态的摩擦、碰撞,然后是自身行为的调整,最后是融入新的文化氛围之中。

以上仅仅是学校文化形成的大致过程,当然由于各个学校的情况不同,会有不同的形成过程,这在下面将会作进一步分析。然而不管怎样,通过对这一过程的简略描述,可以使我们对校园文化形成的一般规律有一个大致的了解。

三、校园文化建设的策略

除了以上所说的一般过程外,在建设校园文化的时候,学校领导者也可以根据学校实际,采取不同的策略。下面提出几种可供参考的策略。

主题统揽策略校园文化建设就是要充分体现学校领导者的办学理念,为此,所有的学校活动都可以围绕办学理念展开,用主题理念去统率和指导学校中的一切,从而形成一种具有鲜明理念内涵的文化整体合力。这样的校园文化给人以巨大的震撼力,容易形成深刻的印象,产生强大的教育冲击力。

个性塑造策略该策略包含两层意思:一是校园文化建设要区别于企业、机关以及其他组织,充分体现培养人的目的性;二是形成每个学校自身的风格、特色,即我们通常所创办学校特色问题。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实施个性塑造策略,意味着一定要认真分析自己学校的情况,不要盲目攀比,不要雷同。要知道,有个性的东西才是最有生命力的。

传统拓展策略这主要是针对具有较长历史的老校而言的。传统老校在多年的办学过程中已形成了自己的风格,但是时代在发展,老校不能一味地躺在传统上睡大觉。传统与现代之间如何协调,最好的方法是在传统中融入新内容,在新内容中又折射出传统的光芒,即在传统的基础上求

发展,一方面不抛弃原有的历史财富,另一方面又给传统增添新鲜血液和活力,这样就构成了传统拓展策略。

分步推进策略校园文化建设需要一定的条件,如财力、物力等。然而由于多方面的原因,有的学校在一定时期内不一定具备这些条件,那么就可以采取分步推进策略。分步推进策略强调整体设计、分步实施。之所以强调整体设计,是为了保持校园文化环境的整体性和统一性;而分步实施,是为了把校园文化建设的长远利益与现实的可能性有机地结合起来,从而使校园文化建设不浮夸,一步一个脚印,扎扎实实地进行。

重点突破策略校园文化建设涉及面很广,鉴于学校条件的因素,事实上不可能全面出击,必须在分析学校现有状况的前提下,集中优势兵力,重点解决几个问题,办几件实事。如可以从制度文化建设着手,也可以从精神文化建设着手,通过重点建设寻找校园文化创建的突破口,最后带动整体文化建设工作。

第四篇:医院文化建设的内容和方法

医院文化建设的内容和方法

医院文化建设是医院建设与管理的重要内容,也是医院建设中的一项系统工程。随着医药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医院面临的市场竞争也日趋激烈。营造现代医院文化,以适应时代变革的步伐,已逐步得到广大医院管理者的共识。医院文化建设是医院建设和发展的重要资源和宝贵财富,反映了医院的综合实力,展现了职工的精神风貌。因此,抓好医院文化建设,对于推动医院的建设和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医院文化建设的内容

1.1 医院精神

医院精神是医院的灵魂和支柱,集中反映了医院职工的思想活动,一般心理状态和精神面貌,是医院职工对医院办院方向、发展命运和未来所抱有的理想和希望。医院精神是医院文化建设的核心内容,如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精神;乐于奉献、关心集体、团结互助的精神;开拓创新、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注重科学、严谨治学的求实精神等,都是医院精神的具体体现。

1.2 医院管理风格

以医院精神具体化为医院的管理和服务风格。包括管理观念、管理手段、管理技术等。如依法治院、从严治院、规范化管理、微机管理、标准化服务,以病人为中心开展医疗服务承诺制、全程优质服务等。

1.3 医院环境条件

医院环境条件是医院文化所包含的物质文化方面。首先,要创造一个适合医务人员工作和生活的环境,以保证医务人员及其他工作人员在一个安全、健康、安定、合理的环境下积极、文明的工作和生活。其次,要完备房屋、医疗仪器设备以及其他各种设施,这是医院存在和发展的物质技术条件,也是医院先进或落后、兴旺或萧条的外部标志。

1.4 医院形象

医院形象是指得到社会认可的医院文化的综合反映和外部表现,或者说是医院在社会中所处的地位和声誉。医院形象的形成和建立使医院的服务质量、人员素质、医疗技术、公共关系在社会和患者心目中形成总的印象。医院形象不仅是社会公众所关心的事,而且与医院本身的生存和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内在联系。医院文化建设的作用

(1)可以扩大医院的辐射面,医院是社会的一个组成部分,必然同社会各方面发生联系和交往,优秀的医院文化能以其良好的医德、医技、医风和服务获得众多病人的信赖,在联系与交往中必然给人们带来深远的影响。(2)能增强医院的凝聚力和向心力,优秀医院文化是医院进步与发展的内在动力,它能使绝大多数医务人员具有正确的价值取向,从而易于对医院各项重大决策取得共识,激发激烈的使命感和责任感。(3)优秀医院文化能培育医德医风,可促使医务人员在卫生改革深化、市场经济建立、利益关系调整等变动中,正确妥善处理公与私的关系,能巩固和发展团结向上、协调稳定的群体关系。(4)优秀医院文化在医院整个实践活动中界定医务人员的思想道德、情操和行为准则,激励医务人员自觉地按照医院总体水平、统一标准来规范自己的言行,强化医务人员的创业、敬业精神,为促进人类健康、解除病人的痛苦而勤奋工作。加强医院文化建设的对策

加强医院文化建设,培养优良的职业道德,强化医务人员的服务意识,树立敬业爱院、廉洁行医的观念,发扬救死扶伤的人道主义精神是当前医院文化建设的主要任务。

3.1 确立以人为本,实行人性化管理理念 以人为本,实行人性化管理的人文管理理念,是现代医院管理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实质就是要在实施医院文化建设的过程中,以人为服务对象,以人为工作主体,解决人的需要,强化人的合作,充分调动人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努力塑造良好氛围,突出人的智慧、思想、道德、精神等因素在医院管理中的重要地位。

强调以人为本,实行人性化管理,首先要树立“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理念。医院在为病人提供医疗保健服务时,要以病人的需求为导向,做到医院的建设与发展的决策方针、战略布局、服务规划均要体现以病人为中心的理念。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设与发展,医院以医疗为中心的服务模式逐步被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模式所取代。

强调以人为本,实行人性化管理,还要树立“以职工为主体”的管理理念。医疗服务文化的实践主体是全体职工,而职工的工作态度、工作热情、工作质量、工作效率又直接关系到医院的生存与发展。高素质的医务人才和管理人才,和谐亲密的职工关系,有利于增强医院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因此,医院文化建设要注重调动职工的积极性,激发职工的创造性,培养职工的主人翁责任感,只有职工得到充分的尊重才能真正做到“病人至上”,真正把病人放在第一位,使之真正成为推动医院服务与建设的主力军。

3.2 不断强化管理,创造良好的医院环境 医院的管理是一个系统工程,全院要树立全局观念,坚持社会主义办医方向,建立并完善各项规章制度,有计划、有目的地开展各项活动,形成环境对人的影响力。坚持“依法治医”的指导思想和“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方针,依靠规章制度的强制力、环境的影响力和思想工作的导向作用,促使医院形成良好的院风。

3.3 加强医院职工队伍素质建设 职工是医疗服务的实践者,提高职工队伍素质,是医院文化建设的关键和重点。医院文化具有渗透和教育的功能,对职工队伍素质的提高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同时,高素质的职工队伍又对医院文化建设起着推动和促进作用。因此,医院要关心职工的学习、工作和生活状况,从关心职工的每一件小事入手,提高职工的住房、医保、收入水平等;积极为职工提供国内外进修和学习的机会;开办各类讲座、培训班等活动。医院一方面要积极为职工创造条件,鼓励职工参与在国际和国内有领先水平的医学科技实验,提高自身医疗水平的同时,另一方面还要注重职工的医德培养,针对医院的道德现状建立道德约束和法制管理相结合机制,做到以德治医与依法治医相结合。使职工通过加强思想道德教育增强其责任感,明确工作的目的和意义,树立起全心全意为患者服务的思想;通过加强业务培训,使职工了解和掌握医学科学的发展动态,勤奋学习、刻苦钻研业务,使之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通过加强服务规范教育,使职工严格要求自己,按各项规范要求进行操作,减少医疗失误。实践证明,具有一支高素质的医疗队伍是医院生存与发展的关键。

3.4 强化心理和情感服务意识,加强服务文化建设 医院服务文化是医院文化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医务人员——这一特殊的社会群体在为人类提供医疗保健服务的社会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全部物态服务文化和意态服务文化的总和。医院服务文化是医院文化的主体,而情感和心理服务又是医院服务文化中最生动、最活跃的部分,对医院文化建设与发展起着关键作用。随着医学高新技术在临床的广泛应用,以及医学模式的转变,情感和心理服务在诊疗中的应用越来越突出,提高对患者的情感及心理服务的质量和层次就显得尤为迫切和重要。医务工作者应清楚地认识到,患者不仅需要高超的医术、有效方便的治疗,而且还需要温暖与爱心,需要人道主义的关怀。因此,各医疗单位在提高诊疗技术水平的同时,应更加注重了解患者的心理,理解患者、尊重患者、关心与体贴患者;想患者之所想,急患者之所急,充分发扬人道主义精神,做好对患者的情感服务,这是任何医学高新技术所不能替代的。体会

总之,医院要不断重视和加强医院文化建设,以医院文化建设促进医院改革的深化,真正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同时提高的目标,真正提高医院的综合实力和市场竞争力,使医院在激烈的医疗市场竞争中永远立于不败之地

第五篇:校园文化建设主题内容

高大乡第二小学校园文化主题 “阳光共享,智慧共生 ”

教学楼

一楼以“阳光榜样”教育为主题。小画以当代小明星加以辅助,让学生励志等。(5幅)二楼以“打造阳光学习”为主题。一些科学学习的方法、名言,目的是让学生快乐学习。各班教室的班牌更新、门口新设小型宣传栏;规范教室中的各个板块,每个教室设置四块铝塑板。

大门制作阳光心灵宣传,规格1.5米*3米 教师宿舍楼

楼梯头制作阳光教师宣传,心理健康专题画。

以上是我校各楼的设计,我校校园文化的主要宗旨是以“文化滋润学生心灵,以文化引领学生发展”。

下载校园文化建设的内容和方法word格式文档
下载校园文化建设的内容和方法.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校园文化建设总结内容

    校园文化建设总结内容 校园文化建设是学校综合办学水平的重要体现,也是学校个性魅力与办学特色的体现,是学校培养适应时代要求的高素质人才的内在需要。在市教育局各级领导的......

    精神文明建设和校园文化建设内容(精选五篇)

    精神文明建设和校园文化建设内容 近年来,在市教育局的关心指导下,县委县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广河县教育局深入贯彻全国及省市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坚持把精神文明建设作为推进教育改......

    校园文化建设相关文件内容

    文件一、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中央八号文件)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精神,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全面提高未成年人的......

    研究内容和方法

    1.3 研究的内容和方法 1.3.1 研究内容 研究的主要内容包括:集体森林资源资产评估的特点,评估过程中的相关信息支持,评估信息服务体系构建的基本要素等。1.3.2 研究方法 1.4 可......

    研究内容和方法

    研究内容 本文共分为6章,其研究内容与结构安排如下: 第1章:绪论。重点从宏观和微观层面分析文章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认为本研究有利于构建突发事件网络舆情政府监控的基本理论框......

    调研方法和内容

    任务一 : 国际市场调研 〖教学目的与要求〗 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进入国际市场的方式并认识利弊,学会国际市场调研的一般程序与方法。从而能够对市场进行调研并选择进入国际市......

    校园文化建设主题内容[范文模版]

    白神小学校园文化主题 白神小学校园文化以每个楼为一个主题,分为南教学楼、北教学楼、宿舍楼、学生餐厅、运动场五部分。 南教学楼 南教学楼是4-6年级主教学区,针对学生特点确......

    校园文化建设规划和实施方案

    校园文化建设规划和实施方案为了加强校园文化建设,营造良好的学生全面发展的校园文化氛围,用校园文化陶冶学生情操,滋养学生心灵,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帮助学生不断地完善人格,使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