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中小学生思想品德教育存在的问题与对策温虹
浅谈中小学生思想品德教育存在的问题和对策
凉水河镇中学温虹联系电话(0719)5353353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德育为本”。“育人先育德,百育德为先”,中小学思想品德教育至关重要。毫无疑问,近年来,我们的基础教育取得了长足发展和进步,为我国国民素质的提高和市场经济的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但是,我们很不乐意而又必须清醒地看到,我们的国民道德却出现了诸多的不和谐甚至滑坡的现象:一些人极端利己主义思想有所抬头,见利忘义的事情时有发生;部分公民文明礼貌的习惯养成不佳,不文明现象随处可见;一部分人思想价值体系混乱,在社会转型时期不知何由于去何从。成人都是由娃娃成长起来的,而中小学正是一个人思想道德形成的关键时期,切实加强中小学德育工作,提高中小学德育工作的时效性和针对性,成为当前中小学教育工作中的一件迫在眉睫的任务。
而身为一线的教育工作者的确感到,中小学思想品德课与语、数、外语课相比教师觉得难教,学生无兴趣,满不在乎,不少家长、教师感叹:现在的孩子怎么坏毛病这么多:网游成性,打架、吸烟、赌博,乱交朋友、好吃懒惰、大手大脚,更有甚者不自尊自爱,自甘堕落。可以说是无所不能。针对这些问题,我对中小学思想品德教育分析如下:
一、存在问题
1、教师客观方面:
(1)教师对思想品德课教学不重视。由于受条件限制,有的学校在安排工作的时候,常常把思想品德课作为附带课,让班主任或其它学科教师兼代。这样,无形中造成了思想品德课被它学科占用的现象。部分教师把思想品德内容和教学时间压缩,只让学生死记硬背,应付考试,出现了“重智育、轻德育”的现象。使思想品德教育失去了应有的阵地。思想品德课教学仍处于无足轻重的地位。
(2)教学方法单调呆板,不符合认识活动的规律。教师采用的教法与中小学生的年龄心理特点、接受能力、发展水平不甚相符,存在着脱离实际的倾向。在教学中,不注重学生智力发展的个别差异,不能因材施教,降低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一,使学生对思想品德课教学过程失去兴趣。
(3)传授知识单一,缺少情感心理因素。虽然新教材已编排的十分完善,但受中小学生年龄、知识、经历、心理发展状况所限,对课文内在感情的感受力较弱,调动学生真情实感就显得困难。教学过程中,教师没有根据这一特点发挥每个学生自身存在的情感因素,没有按照知、情、意、行的心理学规律进行教育,使思想品德课失去了思想性和趣味性,违背了思想品德的知、情、意、行四要素的协调关系,使思想品德课成为空头政治说教,忽视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减弱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动摇了学习动机。
2、学生主观方面:
由于个别学生受“应试教育”的影响,错误地认为思想品德课没有语文、数学等学科重要,由于追求分数第一,造成了学生的学习心理不平衡,主要存在以下几种心态:
(1)主动学习心态
这部分学生学习的态度、动机、兴趣都是处于积极主动的状态,思维敏捷、有浓厚的认识兴趣,求知欲望,能排除各种干扰,想象丰富,积极动脑,参与意识强烈,并富有情感。认识掌握某种观点,参与课堂活动,带有积极情结色彩的心理倾向。在学习中能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分析问题能力强,善于抓住新课的观点,准确地进行思考。例如,小学第十一册第九课《勤俭节约》一课,当我教学到在中国史上古代的隋炀帝就是一个奢侈腐朽,祸国殃民的典型时,我就让学生回忆搜集一些素材,立即我班就有同学举手发言,积极向同学们讲述自己所看过的电视中商朝纣王的奢侈事例,把电视中的情节淋漓尽致、生动形象地说了出来,其他同学也受到影响,纷纷发表自己的看法。
(2)被动学习心态
这部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对在新课中所学的观点存在态度定势,缺乏信心、心态过分紧张,处于一种被动的学习状态。他们学生积极性不高,不愿动脑筋,进行独立思考,兴趣低沉,思维冷缩,思域狭窄,安于运用机械重复的办法进行学习,认识水平比较低,不善明辨事非,死记硬背某种观点,在学习过程中,他们没有耐力,其情感、思维、求知欲等心理状态都 处于薄弱的状态之中,智力分低,分析问题能力差,盲目地尝试,猜测死套答案,不能根据问题思考课文的观点及内在思想含义,没有进取心。例如八年级第一课《我的父亲母亲》在教学时我让学生讨论并谈谈父母对子女爱的细节,以及孩子对父母的爱的表现。可以说每个孩子都享受过爱的抚慰,可他们就不愿说出来,非等老师提醒。处于被动的学习状态,学习效率很低。
(3)消极矛盾学习心态
这部分学生在思想品德的学习中,学习态度和学习动机不明确,学习兴趣不浓,缺少求知欲和进取心,学习没有意志力,思维缺乏流畅性和灵活性。他们的学习完全依赖于教师的支配,认识模糊、感情淡漠。在课堂教学中,教师问一句,他答一句,很少积极参加讨论。思想不够活跃。有的学生对思想品德课感到沉重而烦闷,没有积极参与的心理,对课文的观点是事而非在进行抽象思维时,由于感性经验缺乏,缺少实例依据,对学习感到困难,其心理状态处于矛盾之中。
3、家庭、社会对学生的负面影响。
(1)在家庭中,不少家长文化素质低,不能做出表率榜样,大人们的言行中夹杂着脏话、粗话、行为不注意,无行中使学生受到影响,更何况受社会上“金钱至上”的熏陶,使得学生之间互相攀比,别人有什么,自己也要有什么,家长也疼爱子女,常常娇惯,以至于形成习惯。在我班发生的一件事至今让我记忆犹新,有几个学生为了应付老师检查竞给班干部一些钱或买吃的,让班干部包庇自己。
(2)家长不注意对学生思想品德的培养。
多数家长很少在培养学生的品德方面下功夫,认为只要文章作的好,数学成绩高,言行上有点坏毛病没多大关系,殊不知现在社会上一些高智商罪犯少时也是成绩优异的学生。当然,对于一个人品格的高低是无法用分数来衡量的,所以家长常常灌输子女“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的片面论调。对孩子的品德心理情况毫无过问。
(3)对子女不管不问的家长仍占一定比例。
这一部分孩子多出自离异家庭,父母双方都不愿意尽监护责任,有的跟着爷爷奶奶过,有些干脆脱离家长的监护。由于长期得不到家庭的温暖,他们对人对事十分冷漠,而且有很强的反社会心理。而还有一部分家长长期在外打工,也是把孩子留守家中爷爷奶奶看管,有的干脆就无人看管,我行我素。每个月父母定期汇钱,所以花钱大手大脚,由于长期无人管束,缺少关爱,他们内心空虚,冷漠对老师有很强的逆反心理。
二、对策思考
(1)掌握学生思想特点,学习品德知识,提高道德认识。
教学时要结合教材内容,针对学生的心理状态及思想实际,设置具有思维价值的问题,启发学生分析思考。这样不仅能使学生掌握道德知识,而且能提高学生的道德认识及分辨是非的能力。中小学中出现上述问题,是正常的,也是不可避免的。但我们决不能熟视无睹,掉以轻心。特别是我们思想品德课教师更应深入学生,常和孩子谈心,全面了解掌握学生的思想动态,引导他们逐步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澄清一些模糊的认识。
(2)激发兴趣,调节情感,深入研究授课艺术。
兴趣是学好任何一门课的前提条件,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就要讲究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艺术。须知思想品德课和其他以传授知识为主的课不同,思想品德课所讲授的道德知识是一种公私合营和桥梁,而不是目的。目的是通过知识的启迪而使学生发自内心地接受你所讲的观点,从而改变其观念,影响其行为。思想品德课这一特点,要求我们更要讲究讲课的艺术,不仅道德观点要讲懂,还必须有感染力,要晓之以理,动之以情,以情感人,以形动人,以理服人,才能达到教育目的。例如:在学习七年级第四课电视机的变迁时,教师讲授第一个问题:“感受身边的变化”,就可以让学生结合自己的所见所闻,谈谈自己的家乡(家庭)近几年发生的变化,这样一来学生通过讨论,直观形象的感受到改革开放以来人民生活的巨大变化,认识到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巨大优越性,同时,使学生发挥了在思品课堂上主体地位,赢得了主动权,也就提高了他们参与学习的积极性。除了利用课本自身设计的问题外,教师还可以设计一些与学生兴趣和生活相关的话题。如:我的理想是什么?我准备如何实现自己的理想?如何正确面对考试?如果自己的合法权益受到非法侵害,我该怎么办?我能为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做些什么?——为了解决这些问题,上课时学生的热情往往相当高,大家踊跃发言。针对具体问题学生各抒己见,课堂上充满了掌声、笑声,直到下课同学们仍会感觉意犹未尽。这时的课堂不再是教师强迫学生学习,而是学生渴望学习,渴望课堂教学的延续。
(3)中小学学校德育工作应重视对学生进行大德教育和小节教育。
中小学学校德育工作除了应重视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精神,民族气节,理想壮志等“大德”的教育外,也应该重视学生在日常行为,文明礼貌,沟通与交流,理解与尊重,等“小节”方面的教育。并且可以适时地沟通二者的关系:由于我国整体人口素质低下,我国虽然是一个人口大国,却远远称不上是一个人才强国。现在,一部分中国人虽然有
钱了,但是他们到国外旅游,却意外发现一些国外景点并不太欢迎中国旅客。究其原因,原来极少数中国游客随地吐痰,乱丢垃圾,在公共场合高声喧哗等不文明行为严重破坏了中国游客的整体形象,就是这些公民素质的“小节”甚至影响了一个国家的形象。
(4)切实加强中小学生的心理教育。
由于中小学青少年正处在身心成长塑造的关键时期,他们的人生观价值观尚未定型成熟,加上目前社会我国正处在社会转型时期,各种社会现象和社会思潮都影响着我们的中小学生德育工作,对于一些用传统方法不能解决的德育问题,采用心理教育往往能取得不错的效果。特别是对于农村留守儿童和父母离异及有不同程度心里问题的孩子,心里健康教育和心理矫正显得尤为重要。
(5)联系生活实际,指导道德行为,强化自我教育意识。.尤其小学阶段是小学生自我意识发展的主要时期,但发展不够充分和成熟需要加以训练和培养。在思想品德课教学中,结合学生生活实际和思想实际,在指导道德行为中强化自我教育意识是行之有效的。例如教学《我爱国旗》时,通过课堂教学,使学生知道升国旗,降国旗时要立正、敬礼,那么在每周星期一升国旗时你这样做到了吗?让学生落实到行动,来培养学生的自我教育能力。对于中学生诚信教育,法律教育,潜能发掘等都需要学以致用落到实处。理论联系实际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6)培养学生相互评价、约束、规范日常行为。
在初步形成道德观念的基础上,每个学生不但教育他们自己该怎样做,而且同学之间相互评价,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并能对发生在别人身上的不规范行为进行监督和帮助,形成良好的校园新风尚。
(7)建立建全完善的思想品评价体系。
目前,通过考试,我们只能考查出学生对思品知识掌握了多少,而不能反映出学生思想品德究竟有多高,这充分说明了理论与实践的相互脱节一。为了搞好其评价工作,要建立和健全与素质教育相配套的考核制度,成立评价机构,配备人员,使评价工作进一步科学化,制度化。一是要实行评价目标管理,使评价内容具体化、增强可操作性;二是坚持公平、公正、公开的评价原则,采取灵活多样的评价方法和先进的技术,增强思想品德评价的实效;三是发挥阜新功能,使广大德育工作者创造性地开展工作。总之,以于中小学生思想品德教育,我们还需不断探索,新的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德育目标是课程目标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因此,德育就要认真思考如何能够更好地实现德育与智育的有机渗透,充分发挥课堂主阵地的作用。德育也要对自己的理念、内容、方式、手段进行反思,从时代特征出发,努力弘扬主旋律,从学生的内心世界和发展需求出发,努力实现德育的生活化、心理学化。教育者更要反思自己的教育素养,高度重视教师对学生影响力正在降低的问题,要更新教育观念,改善师德状况,提高业务水平,改善教育行为,用丰富、美好、高尚的优秀文化去构筑学生的精神世界。为培养出一批品学兼优的新型人才而努力。
第二篇:未成年人思想品德教育的现状与对策
未成年人思想品德教育的现状与对策
【内容提要】未成年人的思想品德教育历来备受社会关注。本文在调查的基础上,客观地描述了当前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方面的现状,以此为基础,提出了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的对策。
【关键词】未成年人思品教育现状对策
未成年人是祖国未来的建设者,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状况直接关系到中华民族的整体素质,关系到国家前途和民族的命运,是党和国家事业后继有人的重要保证。努力提高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素质,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对此,《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这充分体现了党和国家对未成年人的关心和爱护,为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指明了方向。
当前,我国的社会转型进入了一个重要阶段,主要表现在,经济增长速度加快,社会分化程度加大,利益格局差距加深。急剧的社会变迁使得新生事物不断涌现,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中也随即出现一些新情况、新问题,需要引起社会各方面足够的重视,并采取新的有效措施,把新时期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品质教育真正落到实处。
一、当前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基本现状
当前,我国社会处在一个重要的转型时期,从计划经济转向市场经济,从粗放式经济增长方式转向集约式经济增长方式,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扩大,人们的思想观念、道德观念必然发生相应的变化,这反映到未成年人身上,他们就显得最活跃、最少保守思想,他们最快地领悟到什么样的行为最适合现代社会,他们比以往任何时候的青少年一代更求新、更求异、更有创造性。他们的思想意识、道德观念和价值观念,呈多元化趋势,或是多种想法交织,或是多种观念并存,或是激进行为和消极行为的矛盾统一体。由于缺乏社会经验和判断力,社会上任何一种不良现象,对他们具有极强的诱惑力,并极有可能在他们身上以不同的形式表现出来。一些成年人价值观发生扭曲,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滋长,以权谋私等消极腐败现象屡禁不止,也给未成年人的成长带来不可忽视的负面影响。这些变化必然通过家庭、社会生活、外界媒体等途径对未成年人耳濡目染、潜移默化,影响他们的思想和价值观念的形成,一些非主流思想意识、人生态度等或多或少地在未成年人身上反映出来。经过笔者深入调查,这些表现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七大类型:
(一)“自我中心”型。
有的未成年人以自我为中心,缺乏责任感,缺乏合作意识和社会公德。在行为上表现为吸烟、染发、穿奇装异服;在道德上表现为缺乏文明礼貌,不懂得尊敬师长,不注意遵守公共道德:在消费行为上,随心所欲,动辄向家长要钱,购买物品,满足自我奢望,不知道勤俭节约。
(二)“恣意放纵”型。
有的未成年人自控能力较差,易受外界不良风气的影响,有的恣意放纵自己的行为,表现为沉迷于网吧和电脑游戏,其心灵受到腐朽落后文化和有害信息的腐蚀,甚至个别有吸毒现象,打架斗殴事件也时有发生。据调查,有的未成年人法制观念不强,还接触过以黄色网站为主的非法网站。
(三)“逆反心理”型。
有的未成年人追求个性自由,逆反心理严重。遇事不与父母和老师商量,不接受父母和老师教育,结交不良社会青年,甚至有意识地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唱对台戏”,不让做的偏去做;有的未成年人还出现早恋现象。
(四)“厌学享乐”型。
有的未成年人由于受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的影响,在学校弃学厌学现象严重。有的学习目的不够明确,在学校消磨时光,有的认为读书无用,学习上缺乏主动性和刻苦精神,有的好逸恶劳,好吃懒做,在生活上与他人讲攀比、讲阔气、讲排场。
(五)“心理障碍”型。
未成年人的大多处于亚健康心理状态,个别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比较严重。主要表现为经受不起批评和挫折,缺乏克服困难的勇气,意志不坚强,有的来自下岗职工和农村以及贫困家庭的学生有自卑心理,有的学生存在偏执等心理疾患。
(六)“家庭弃教”型。
有的未成年人家庭教育不够,由于家长忙于生意或工作,放弃教育孩子的义务;有的未成年人家长不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或沉溺于自己的“麻将、扑克”娱乐,无暇顾及自己小孩的教养与教育;有的未成年人的父母离婚,孩子或自暴自弃,或拒绝单亲教育等,致使有的未成年人缺乏应有的家庭教育而受到一些不良风气的影响。
(七)“触法犯罪”型。
据有关权威部门统计,从2000年至2004年沿海某市抓获未成年人犯罪嫌疑人共1298人,占同期抓获的犯罪嫌疑人的4.83%,而且未成年人的犯罪人数一年比一年多,增幅一年比一年大,特别是2004年法院受理的未成年人犯罪案件数的增长是非常惊人的。涉嫌绑架、抢劫、盗窃,抢夺财物甚至杀人等。在近五年来抓获的未成年人犯罪嫌疑人中,闲散在社会上的未成年人最多,而且外地户口占48.8%,多数是外来工的子女。
二、进一步加强对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对策
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教育具有长期性、反复性的特点,因此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建设既是一项长期和长远的战略任务,又是一项紧迫而艰巨的现实任务,更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全社会各方面力量的参与和协作,需要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三者的紧密结合,需要教师、家长和社会成员的通力合作。笔者认为,针对上述当前未成年人思想道德的基本现状,进一步加强对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有以下几点对策:
(一)规范基本言行,培养良好习惯。
坚持对未成年人道德品质和行为规范的养成教育,培养他们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各学校通过主题班(队)会、操行量化评比等多种形式,狠抓《中小学生守则》落实和日常行为规范教育。各级教育部门进一步抓好弘扬民族精神教育月活动。
(二)加强师德建设,提高思想素质。
教育部门要定期举行校长论坛和校长年会,邀请中央和省教育专家为中小学校长作专题报告,更新教育观念,创新教育方法和途径。进一步加强教师职业道德建设,进一步加强德育管理者和教师的思想素质和心理健康水平。
(三)成立心育组织,加强心理教育。
要进一步加强对未成年人的心理教育,把思想道德教育和心理教育有机结合起来。各级各类学校要建立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指导委员会和心理咨询辅导站,进一步加强和开展心理咨询活动,及时掌握青少年学生的心理动态,减少学生由于心理因素造成的失误,培养学生积极向上、健康的心理素质。同时,社会各有关机构和社会组织也应该建立心理健康教育辅导和咨询中心,采用市场化方式运作,加强对家长和社会成员的心理健康教育,以便增强家长和社会成员对子女教育的有效性和实效性。
(四)发挥多方作用,形成教育合力。
加强中学团组织建设,把中学共青团工作纳入学校素质教育的总体布局,推荐优秀青年教师做共青团的工作。要办好中学生业余团校,配合学校党组织办好高中生业余党校,在确保质量、坚持标准的前提下,做好在高中生中择优培养发展党员 的工作。加强对中学学生会工作的指导,更好地发挥他们的作用。
同时,把少先队工作纳入教育发展规划,把对少先队工作的指导、检查、考核纳入教育行政部门的督导、评估范畴,充分发挥少工委和关工委在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中的作用。班级的教育作用同样不可忽视,特别是中小学校要努力做好后进生的转化工作。要深刻认识“转化一个后进生与培养一个优秀生同样重要”的辨证哲理,进一步加强对转化后进生的有关制度和激励机制。工会、妇联要在中小学校和社区经常发动、开展一些有关未成年人心身健康的教育活动,在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中充分发挥作用。
(五)抓好普法教育,配好专管人员。
政法部门要利用好“五五普法教育”的大好时机,把未成年人的普法教育抓好抓实。教育部门和各中小学校要进一步加强对青少年学生的法制教育,有效地预防违法犯罪的现象。特别是在聘请法制副校长和校外辅导员的工作中,要注意
军、警、民三结合,确保聘请人员具有高素质和较大的影响力。
(六)多个部门联手,净化成长环境。
有关政府部门要牵头组织市整治校园周边环境领导小组,教育、公安、文化、广播新闻出版等有关部门为其成员单位。分工合作,加强文化市场监管,坚决查处传播淫秽、色情、凶杀、暴力、封建迷信和伪科学的出版物;加强对上网服务营业场所和电子游戏经营场所的管理,认真落实未成年人不得进入营业性网吧的规定,对学校周边的网吧、游戏机等娱乐场所定期进行检查和整顿,对违法乱纪和影响中小学生健康的场所要坚决取缔,确保未成年人的身心健康;加强对营业性歌舞娱乐场所、电子游艺厅、录像厅等社会文化场所的管理,落实有关规定和意见,进一步优化校园周边环境,中小学校周边200米内不得有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和电子游戏经营场所,不得在可能干扰学校教学秩序的地方设立经营性娱乐场所;开展禁毒活动,并作为未成年人教育工作的重要任务来抓,特别是对引诱中小学生吸毒和贩卖毒品的犯罪分子要严肃查处。
(七)构建教育体系,三方齐抓共管。
要建立健全学校、家庭、社会相结合的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体系,使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相互配合,相互促进。城市社区、农村乡镇和村民委员会,以及其他一切基层组织要整合利用各种教育资源和活动场所,开展富有吸引力的思想教育和文体活动,真正把教育引导未成年人的工作落实到基层。全市各级各类学校要主动加强与社区、家庭的联系,开展好“万师访万家”活动,“学校、家庭、社会共建优良校风活动”等,并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家庭是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家庭是未成年人成长教育的重要场所。因此,家庭要积极配合学校及有关部门对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品质教育,家长要高度重视并注意言行举止,业余时间尽量陪伴小孩读书或其他健康活动。各级妇联要依托社区服务体系,举办专题家庭教育讲座,广泛开展“争做合格父母,培养合格人才”系列实践教育活动。开设家庭教育咨询热线,开展家庭教育咨询和辅导等活动。积极营造一个有益于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良好家庭教育环境。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的教育可以采用“座谈会”、“碰头会”等形式进行,积极营造中小学生思想道德建设的社会氛围。居委会和派出所对所辖区域的外来人口要严格加强管理和教育。与此同时,发现有已到入学年龄而未入学的未成年人,要责令其监护人父母履行职责送小孩入学,接受法定的义务教育。
(八)建设工读学校,确保健康成长。
根据有关要求,在常住人口达到300万人以上的地级以上市要有教育矫治品行偏常学生的工读学校。教育行政部门负责工读学校的规划、建设和管理,实行校长负责制和寄宿制管理;招收12周岁至17周岁具有预防未成年人犯罪规定的严重不良行为的未成年学生和经司法部门批准保释的未成年学生入学就读;规划建设和国土资源部门负责规划校址并划拨土地。编委、人事部门负责解决教职工
编制。采取“三个一点”筹措建设经费,即通过“财政拨一点、慈善基金帮一点、社会各界捐一点”的办法解决。
(九)纳入总体规划,切实加强领导。
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是一项事关全局的战略任务,要将其纳入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建立的工读学校办学正常经费按规定列入财政预算,由财政统筹安排,切实加强和改善对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领导。
各级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可以负责统一指导同级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成立由宣传、教育、文化、体育、科技、广播影视、新闻出版、信息产业、公安、财政等部门,共青团和工会、妇联等组织组成的各级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领导小组。督促检查有关部门贯彻落实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部署情况,组织协调各有关部门和社会各方面共同做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各成员单位应结合业务工作,发挥各自优势,明确职责,密切配合,形成合力,认真研究解决重大问题,狠抓措施落实,给予必要的财力支持。同时,要加强对未成年人成长规律的科学研究,为做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第三篇:浅谈中小学思想品德教育面临的问题及对策
浅谈中小学思想品德教育面临的问题及对策
任高峰
(庆阳宁县长庆桥学区
邮编
745217)
【内容摘要】思想品德教育工作是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生命线,是素质教育的灵魂,是青少年最重要的素质,关系到民族的兴衰和祖国的未来,关系到中小学生在二十一世纪的竞争力、适应力和创造力,加强和改进中小学生思想品德教育,对于提高他们的思想素质,把他们培养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正视思想品德教育中存在的“缺乏独立性;意志脆弱,做事以自我为中心;缺乏同情心,在交往中容易伤害别人;不爱劳动,坐享其成;法律意识淡薄,自律意识不强”六方面的道德缺陷。溯源探究,道德缺陷既有社会大气候的影响,更有家庭、学校教育的缺失,从人才选拔机制的错位、文化产品审美的错位、诚信危机、中华优良传统的缺失、道德法制教育的失误、独生子女特殊的思想品德问题诸方面进行成因分析,寻找对策。
针对不同年龄学生特点,更新思想品德教育观念,加强教师的师德修养,调整和充实德育内容,改进德育工作方法,环境育人,管理育人,活动育人等方面探讨新的方法,借助于活动载体潜心育人。丰富多彩的社区服务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科技活动;文学艺术活动;体育活动;主题班会;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咨询;国内外时事教育;现代信息技术八个载体进行有效的德育。更新德育观,注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同时兼容各科有利因素,采取切实可行、行之有效的德育模式,从多方面入手,合理利用各种载体,塑造新世纪的建设者。
【关键词】中小学;思想品德教育;问题;对策
加强和改进中小学生思想品德教育,提高他们的思想素质,把他们培养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对于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近年来,经过广大教育工作者的不懈努力,社会、家庭的积极参与,中小学生思想品德教育取得了明显的成绩。广大中小学生也具备了许多优良的品质,他们乐于接受新事物;法律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较强;能积极参与社会生活实践活动,有较强的公民意识;比成年人更容易接受优良文化的熏陶;相信事实;做事认真;兴趣爱好广泛等等。但面对新的形式和新的要求,中小学生思想品德仍表现出许多不足,如意志薄弱,缺乏理想,人生观、价值观错位,享乐主义严重等严重问题制约着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必须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积极做好导向和引导工作以适应新形式、新情况。
一、思想品德教育是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生命线,是素质教育的灵魂。在新形势下,要做好思想工作,就必须要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探索新方法。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条件下,对学校思想工作的环境、内容、渠道和对象进行深入研究,使思想工作与时俱进,在继承中丰富,在坚持中发展,使我们的思想工作适应社会的深刻改革,始终保持勃勃生机和活力。
(一)思想品德是青少年最重要的素质。学生整体素质是身体素质、心理素质、社会综合素质的综合体。只追求单一的知识素质,忽视思想品德方面素质的培养和提高,学生就不是全面发展的、有创新进取精神的未来社会所需要的“复合型”人才。
(二)思想品质教育关系到民族的兴衰和祖国的未来。各民族的向心力、凝聚力、创造力,集中表现在青少年的思想品德素质上。青少年的思想品德素质如何,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一个国家未来的创造力、凝聚力、向心力。因此,应该把青少年思想品德教育放在国家振兴,民族振兴的战略高度。
(三)思想品德关系到中小学生在二十一世纪的竞争力、适应力和创造力。没有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心理品质,坚强的耐挫力,就谈不上竞争、适应和创造。新世纪是一个充满竞争,知识日新月异,信息极度膨胀的社会,青少年是二十一世纪的主人,没有良好的思想品德修养和心理耐挫力,将会捆绑才能,抵消其他素质作用的发挥,将会被时代淘汰。
二、存在问题
根据对全镇8所学校发放问卷和召开师生座谈会的方式进行调查,发现我镇思想品德教育存在以下道德缺陷:
(一)缺乏独立性。大多数学生具有依赖他人的不良习惯。具体表现在做人懦弱,不勇敢,自理能力较差,对生活基本技能掌握较少,没有远大理想,没有坚定的社会主义理想,缺乏良好的独立劳动习惯,不能参加力所能及的自我服务性和家务性劳动,不愿参加公益性劳动。据调查58%的中学生不会洗衣服,73%的中学生不会做饭。
(二)意志脆弱,做事以自我为中心。自制力不强,爱发小脾气,比较自私,以自我为中心,不谦让,不宽容,意志脆弱,缺乏坚忍不拔的毅力,没有树立远大抱负。如受到挫折不能正确对待等。
(三)缺乏责任心,害怕承担责任。学校组织大扫除,他们能溜就溜,不能溜就东一榔头西一棒棰走过场,很少看到热火朝天的劳动场面;写作业时,埋怨父母没给打开书包,没给检查作业;外出游玩,吃过食品的包装纸、易拉罐扔得到处都是。
(四)缺乏同情心,在交往中容易伤害别人。探听别人隐私;经常在背后讲别人的坏话;嘲笑或轻视朋友的缺点;唯我独尊,只看到自己的长处;对朋友产
生过分的依赖性,与朋友交往缺乏独立性和自主性;不善于倾听别人的心声,只诉说自己的心事,忽略朋友的感受;不善于控制自己的情绪;做错了事情没有勇气道歉;对人不够豁达;讲话没有礼貌,不注意礼仪细节。
(五)不爱劳动,坐享其成。从对10到14岁学生从事家务劳动的调查发现,相当多的独生子女不干家务或者很少干家务,部分人甚至衣来伸手,饭来张口。
1、不爱惜劳动成果,损坏公物严重。对集体财产、公物不加爱护。桌凳完好率只有40%,每班每期损坏玻璃达10多块。
2、贪图享受,讲吃论穿。拜金主义严重,许多学生花钱大手大脚。
(六)法律意识淡薄,自律意识不强。有关部门三令五申不准中小学生夜间上网吧,但夜深人静时,网吧的主体仍然是中小学生;新的道路交通法已经实施,但大街上、公路上骑飞车的中小学生比比皆是;个别人哥们意气严重,遇事为朋友两肋插刀;有的有盗窃行为,甚至发生性犯罪。
三、成因分析
对于目前我镇中小学生思想品德教育中存在的道德缺陷,溯源探究,分析成因,既有社会大气候的影响,更有家庭、学校教育的缺失。
(一)人才选拔机制的错位。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如今对人才的诠释是智商高,赚钱能力强,而将思想道德素养高低置于次要位置,随着社会竞争的日趋激烈,促使教育对功利的追求不断加剧,家庭、学校、社会普遍存在重视智力忽视健全人格的培养。具体表现在:家庭教育重子成龙,望女成凤,学生除了读书还是读书;学校教育片面追求升学率,考试围绕“考试棒”旋转;社会教育“学而优则仕”氛围浓厚。至此智育的地位大大提高而忽视思想品德教育。从而在人们心目中自然而然形成了重智轻德、重成才轻做人的观念。
(二)文化产品的审美错位。青少年健康成长需要量好的文化氛围,目前开放的信息,开放的网络、影视文化、一些腐朽思想意识和堕落的生活方式的影响,社会上一些庸俗书刊的出版等都对中小学生良好道德的形成了阻力,许多中小学生不清楚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当代主流文化和现代科学文化知识,却对暴力凶杀、俊男靓女、大款富婆津津乐道。
(三)诚信危机。经济的繁荣,什么都沾染上了“商品”性,都以“利”字为先,人与人之间缺乏诚信。弄虚作假,尔虞我诈,从无安全感,朋友之间也不能坦诚相对,互存戒心。使得青少年耳熏目染,迷失了追求的方向,使得他们很小就有了金钱至上,唯利是图,贪图安逸,不愿吃苦的不良行为。诚实信用危机四伏;在学校自我封闭,在家庭自我中心,在社会唯我独尊。
(四)中华优良传统的缺失。在走访中发现,好多中小学生不知到陆游的“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更不清楚文天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①”。却对港台文化、琼瑶小说、“还珠格格”留恋往返。说起166年前林则徐虎门销烟一无所知,却对好莱坞影星施瓦辛格刨根问底。使得我们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和优良传统教育出现断层,这是家庭、学校、社会对中华优良传统教育的严重失误。
(五)道德法制教育的失误。没有形成社会、学校、家庭三位一体的教育网络,法制副校长、辅导员包抓责任制有待完善,学校思想品德课教育亟待改革,法制教育应是重中之重,未成年人法律意识不强,家庭法制教育更是盲区。致使可塑性很强的中小学生道德法制观念淡薄。
(六)独生子女特殊的思想品德问题。独生子女问题是我们面临的一个重大课题。目前,我国中小学生独生子女已占绝大多数,而这些独生子女在家长的倍
加关爱下,常常以自我为中心,缺少合作意识,心理上常常有一种孤独感和寂寞感。更严重的是有些家长对子女的不良行为加以庇护、纵容,结果既害了孩子,也害了自己,给学校德育工作也造成了偏失和低效。
四、对策措施
《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决定》明确提出:“主动适应新形式要求,针对不同年龄学生特点,调整和充实德育内容,改进德育工作方法②。”在中小学阶段,由于不同年龄学生心理特征不同,成熟程度不一,道德认知水准存在差异,所以德育工作要针对不同年龄层次学生特点,确定有一定坡度,方法灵活多样的教育目标。而今基础教育新课改已走进校园,走进师生生活。在这种变革与发展的新形式下,笔者根据自己的工作体会和思考,认为开展中小学生德育可从以下五个方面探讨新方法,以活动为载体开展有效的德育工作:
(一)更新思想品德教育观念,加强教师的师德修养。人才就是:知识、能力加品德。知识能力再好,没有好的品德也等于零,品德不良“才能”越大越是不能重用。所以“有大才者必须有大德,有中才者必须有中德,有小才者必须有小德,犹如‘水涨船高’一样,德与才是同级同步的,而不是相反。” ③作为中小学生,因为自身的特点,他们对事物的认识能力、辨别是非的能力比较差。中小学又是学生文明习惯养成的最重要的阶段,思想品德教育显得尤为重要。因此,社会、家长和教师必须克服“片追”观念,在思想上把德育和智育的关系摆正,切实开展“双成”教育,不但使学生成才,更要使它们成人。教师是中小学思想品德的教育者,由于其特殊的地位,中小学生往往自觉不自觉的把教师作为模仿的对象,心目中的偶像。教师的人格品行、言谈举止对中小学生一生的影响都是深远的。因此思想品德教育工作者要由传统的“传道、授业、解惑”转变成提高
学生思想品德的引路人、示范人,以自己良好的仪表、举止,高尚的人格品德和正确的处世方式影响学生。
(二)改进思想品德的教育方法。思想品德的教育方法应灵活多样,以正面教育为主,因材施教。知识本身就有思想教育的功能,教师应挖掘教材中的思想教育因素,使传授知识和思想教育互助互进、紧密配合。有课堂就应有德育,通过改进课堂教学,发挥学校教育主渠道的作用,增强思想教育的时效性、现实性、针对性,加强师德师风建设,使教师以健全的人格,健康的心理,得体的言行育人教书。
1、要充分发挥学校主渠道的作用。
(1)要抓好小学品德与生活课和中学思想品德课的教学。这是学校实施思想品德教育的主要渠道。品德与生活课和中学思想品德课是中小学的一门主要学科,是对学生进行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的基本常识和社会主义思想道德教育的课堂。它对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培养学生的社会主义思想品德起着奠基作用,是学校德育的主要途径之一。因此,学校要按照《课程标准》的要求,组织教师上好品德与生活课。要联系实际,讲求实效,充分发挥课堂教育的作用。
(2)抓好各学科的渗透。以课堂为载体,把思想品德教育渗透到各科教学中。真善美是一个有机整体,德智体美劳也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学校各科教学既有传授知识的作用,又有育人的任务。因此,各科教学在完成教学任务的同时,要按照《中小学生加强中国近代,现代史及国情教育的总体纲要》,渗透“两史一情”教育,特别是语文、地理、历史课的教学,更应按照《纲要》的要求,充分体现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
2、要重点突出,紧密衔接,分阶段、分层次进行思想政治教
(1)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对中小学生必须分阶段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在小学阶段,以培养良好的思想和文明习惯为主,着重抓好以“五爱”教育为中心的文明礼貌,遵纪守法,遵守社会公德等行为规范的训练;初中阶段,在继续抓好小学阶段的基础上,应以社会主义公德、民主与法制,以及初步职业道德为主,同时进行党的基本路线和为人民服务教育。高中阶段着重以政治方向、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的教育为主,同时结合邓小平理论和共产主义人生观的教育。
(2)根据学生的个性差异,教学时必须分层次进行。学生并非成人,不能采取“一刀切”的教学方法。应根据学生的年龄、心理、知识水平等方面的差异分层次进行教学。保障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的教育网络的形成,为共建共育创造条件,动员社会各方力量,建立校外基地,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综上,要优化“三个环境”,为中小学生创造和谐舒适的氛围,适合中小学生的美好心灵,为良好的政治思想的形成奠定坚实的基础。
(四)管理育人。“不管学校实行何种领导体制,校长都要对学生的德智体全面发展负责。” ④在思想政治教育管理中,要转变观念,健全机构,完善制度,强化管理。首先要树立现代德育观:德育终身化、社会化、科学化、民主化、现代化。探讨建立起适应本校实际的科学考评体系。其次要健全思想政治工作机构。各校除设立政教处,德育教研室、团委、少先队、学生会、年级组等机构外,还要使学校德育工作形成三条线,即以校长为主的教导处、年级组、班主任工作线;以校党支部为核心的团委、少先队、学生会工作线;以学校为主要阵地的社会、家庭配合的“三位一体”校外校内工作线。这三条线协调配合,有主有从,形成合力,共育新人。再次完善德育工作制度,并通过制度的约束,克服学校德育的随意性,低效应现象。最后要提高教师队伍素质。从严入手,抓紧抓好德育骨干队伍的建设和全体教职工的职业道德教育、纪律教育;大力开展为人师表,服务育人活动,起到“德高为师,身正为范”的作用;倡导“创文明校,育文明人”的活动。
(五)以活动为载体潜心育人。
良好的道德品德应该在自然的活动中形成,也只有在孩子们的交往中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以活动为载体,有针对性地开展丰富多彩、喜闻乐见、健康向上的文娱活动,社会实践等一系列活动进行道德实践:实践性活动,如小发明、小创造等;健身性活动,如趣味运动会;养德性活动,如军训、升国旗、校史教育、制度教育等;审美性活动,如书法绘画展、文艺演出等。让德育覆盖全体学生,渗透到每个角落,娱乐学生身心,陶冶学生情操,磨练学生意志。
载体一:丰富多彩的社区服务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社区服务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可以团组织开展的青年志愿者和少先队活动为组织形式,开展保护环境、扶老助残、拥军优民、交通宣传、参观工厂、农场、勤工俭学等活动,使学生接受教育,树立爱人民、爱家乡、爱劳动、爱科学的观念,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载体二:科技活动。通过组织科技活动,如成立数学小组、理化小组、气象小组、摄影小组、饲养小组、微机小组、航模小组等,培养青少年的想象力、创造力和实践操作能力,从小树立热爱科学和为科学事业献身的崇高理想。通过组织科技讲座、展览、参观访问等活动,扩大学生知识面,满足学生求知欲望和多种兴趣爱好,有利于形成学科学、爱科学、用科学的品格。
载体三:文学艺术活动。通过开展文学欣赏、文学评价、音乐、舞蹈、戏剧、绘画、书法、工艺美术等文学艺术活动,培养学生高尚的审美情趣,陶冶情操,丰富精神生活,增加学生的生活乐趣。
载体四:体育活动。通过开展各种体育活动,有利于班级树立奋发向上的好班风,也有利于学校形成生动活泼、勤奋好学的校风,有利于增强学生体质,更有利于磨练学生意志,培养顽强勇敢的意志品质。
载体五:主题班会。主题班会,这种传统的德育活动形式仍然不失为一种学生联系实际自我教育的有效措施,但现今主题班会的设计和组织要注意立志高、起点高,尽量由学生自己主持,体现学生的主题地位。
载体六: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咨询。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咨询灾新时代和新的环境中越来越被学校师生和管理者重视。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咨询已成为学生
保持健康心理、预防不良事态发展的重要手段,设立心理咨询机构和专职人员,积极有效的开展活动是当务之急。
载体七:国内外时事教育。当今社会是一个开放的社会,关心大事是社会成员的需求,特别是青少年学生的需求。所以学校的德育工作者要不失时机地将国内外时事作为重要内容,及时宣传教育(如神州六号飞天,2008年北京奥运,恐怖主义活动等)通过这些活动培养学生的国际主义精神、爱国主义精神,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成就感,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
载体八:现代信息技术。现代信息技术可快速传递信息。括扩充教育内容,缩短时空,影响学生的身心发展,所以我们要各方努力,加大这方面的投资和建设,为搞好德育提供现代的物质条件。
总之,中小学生德育工作任务艰巨,学生德育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首要任务,贯穿于其过程之中,通过更新德育观,注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同时兼容各科有利因素,采取切实可行、行之有效的德育模式,从多方面入手,合理利用各种载体,塑造新世纪的建设者。
【注释】①朱东润:主编的《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 ⑴《甘肃教育》杂志,兰州,甘肃教育社,6、7、8、9期,2004年版。⑵《人民教育》杂志,
第四篇:部队基层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目前,深化基层思想政治教育改革,进一步提高思想政治工作质量和效果,已是摆在我们所有政治工作者面前的一项迫切任务,需要大家长期深入地研究和探讨。为加强和提高**部队基层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我们专门对部队基层的思想政治工作现状进行了较深入地调查,本文就针对基层思想政治教育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应采取的对策,作一尝试性的探讨。
一、***部队基层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
近年来,虽然各级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地位和作用的认识有了很大提高,基本能做到了教育时间、内容、人员的“三落实”,较好地完成了上级布置的教育任务。尤其对上级部署的重大专题教育,都能做到党委集体研究教育,成立领导小组,制定详实方案,进行思想动员,认真备课授课,许多大队领导能亲自授课,形成了层层重视政治教育、人人关心政治教育的良好氛围。但是,从平时督察、检查和年终考核情况来看,还存在如下问题:
(一)虽然各级思想上比较重视,但政治教育中的不少环节在实际操作时还不够到位,政治工作的强大生命力还没有得到充分体现。主要表现在:一是抓教育的持久性不够,存在“三重三轻”现象。即重视年初教育计划和专题教育计划的制定,忽视教育计划的落实;重视支队督察和年终考核前的查漏补缺,忽视平时教育内容的落实;重视专题教育,忽视基础性教育。二是抓教育的检查不够,存在“五多一少”的问题。即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支队政治处往往是发文件多、提要求多、总结多、评比多、检查多,而深入基层具体指导少,没有扑下身子蹲在基层搞教育,而是在督察时当当“评委”、在年终考核时做做“裁判”。三是政治教育不能按计划正常进行,被占、挤、压情况时有发生。少数同志存在思想政治教育是“软指标”的错误思想,以致什么工作都可以向政治教育要时间,每周一天的政治教育时间不能保证,往往是空时天天搞教育,训练忙时没教育,没有从根本上保证教育时间,被占、挤、压情况时有发生。
(二)虽然政治教育的内容基本得到落实,但形式主义“走过场”现象普遍存在。主要表现在:一是在内容上“照本宣科”。少数基层政工干部,对上级布置的教育没有结合本单位实际认真备课,只求“搞过了”,不求搞好了,只是“照葫芦画瓢”地把教材在课堂上念了一遍、提纲在黑板上抄一遍就算了事。二是在时间上“偷工减料”。规定二天的内容,只按排一天的计划;要求必学的科目,却利用十几分钟就学完。表面上看,每项教育都有着落有回声,但时间往往被“截流”,程序被“减化”,内容被“折扣”。三是在学习质量上不高,教育效果欠佳。由于授课方式简单陈旧,内容压缩简化,不结合官兵思想实际,以致少数大队尽管教育声势造的不小,简报出了不少,但没有很好地解决思想问题,教育效果不明显。
(三)虽然教育的条件得到较大改善,但教育方法没有新的突破,“三老”现象普遍。近几年,基层消防部队基本上都配备了电脑、电视机、影碟机、放像机、音响等设备,教育条件有了很大的发展。然而教育手段先进了,教育方法却没有多大变化,“三老”现象仍然普遍:一是“老观念”。许多基层政治干部,上政治教育课抱着“老观念”,用的 “土办法”,依然还是台上读一读,黑板上抄一抄,应付了事,工作怕麻烦,不肯动脑筋,不喜欢用现有的设备。二是“老套路”。大多数大队的政治教育仍还是一上课、二讨论、三总结的“三步曲”。少数大队甚至连这“三步曲”都不走好,上完课后,讨论变成“自流”,小结基本省略。三是“老经验”。政治教育总结过走场,不真正总结,离不开原原本本,找不问题,理不出经验,以致在工作没有新的突破,没有提高。
(四)虽然教育分层次,但“一锅煮”的问题仍然比较突出。近几年,虽然开展的“三讲”、“三项教育”及其“回头看”、“学习黄东华”、“两个教育”等重大专题教育,都针对不同的教育对象,采取有侧重的分层次教育,取得了较好效果,但从大量的经常性教育来看,部队教育中官兵不分、层次不清的状况还不同程度地存在,“一锅煮”的问题没有从根本上得到解决。主要表现在:一是内容上官兵一个样。如尊干爱兵教育,本来应该在干部中开展爱兵教育,在战士中开展尊干教育,但少数政工干部为图省事,干部战士同课堂,一个教案大家听,没有从层次上分开,许多该讲的话不能讲,不该让战士知道的事情却让战士知道了,教育效果非但不理想,甚至造成负影响;如党风党纪学习,本来应该在党员干部中进行,有的大队却让战士也去学,有些问题本来应在支队机关研究探讨,却要求基层官兵学习理解。二是形式上官兵一个样。在教育形式上往往只注重战士的特点,而忽视干部的层次。不是按照干部学习的标准组织战士学习教育,造成要求过高、战士理解不了,就是用验收战士的尺度去衡量干部教育的效果,造成干部教育质量不高。不少大队什么教育都一样,干部不但和战士一起听课,还一起讨论,以致讨论时战士不敢讲真话,提意见,根本不能敞开心扉。
(五)虽然政治教育的方法有所改进,但授课的知识含量不高。近几年,应该支队积极探索改进部队教育方法,总结了一定的经验,各大队在实践中也做过一些尝试,教育的形式有了明显的进步,得到进一步搞活,但政治教育的知识含量不高,还没有根本上解决官兵在生活、工作、学习中遇到的疑难问题,增强官兵的学习积极性。授课时“照本宣科满堂灌”,形式主义走过场,语言干巴枯燥空说教,尤其结合形势不够,缺少市场经济和高科技知识,售的是“陈年老调”,官兵们听起来没劲、没趣、没味。
二、存在问题的根本原因
一是重视不够,认识不足,“教育软指标”的错误观念仍然存在。虽然上级部署教育任务时反复强调要高度重视,加强领导,但下面在实际操作中,没有真正落实,积极性不够,等、靠思想比较严重。不少干部战士,尤其是少数大队领导总觉得灭火值勤、防火专项检查等时间紧、任务重,不能马虎,而政治教育是个“软指标”,不象其它任务那样急,不重视不会出问题,搞好了也不能一时见成绩,即使没搞好,补补笔记本也能应付过去,所以教育的时间往往被挤占、内容被压缩、人员被抽调,影响了教育的落实和效果。
二是教材不系统,教育的规范性较差。基层政治教育缺少一套比较规范的教材,也是造成基层教育质量难以提高的一个重要原因。近几年,公安部消防局编发了一批以人生观、价值观为主要内容的教材,总队政治部根据教育的实际也编印了一批关于政治工作的文件材料,还发了录象带、影响资料,但从当前现状来看,还不能满足部队的需要,官兵学不到比较完整的知识,政工干部备课找不到素材。
三是政工干部结构年轻,政治理论水平普遍不高。现在基层部分的政工干部,一般是部队指挥学校毕业的生长类干部,都是直接从战士考上的,虽然通过两年的学习使他们掌握了一些理论知识,有了文凭,但指挥学校没有开设专门的政治专业,没有对学员进行政治理论知识与政治工作技能的专门培养,政治理论水平普遍不高。而且,政工干部队伍比较年轻,全支队的18名基层政工干部,8 名教导员,只有2名是政工干部出身,其余不是战训干部就是防火干部,自身政治理论知识缺乏。9名指导员和政工排长,只有3名从事政治工作满2年,其余的不是指挥学校刚毕业,就是刚从战训、防火岗位转过来的,所以政治工作经验缺乏,政治理论水平不高,不少
同志都对讲政治课感到比较吃力,常常出现无边无际地胡扯,讲的道理经不起推敲,没有说服力,对教育质量影响很大。
三、加强基层思想政治教育的对策
一是加强调查研究,掌握基层官兵思想脉搏,增强教育针对性。
当前,部队官兵思想比较活跃,经常会遇到了许多新情况、新问题,产生了一些有倾向性的思想问题。如:为什么越改革下岗工人越多?、为什么复退和转业军人就业那么难?、为什么当前社会总是有法不依、执法不严、腐败不止的问题?等等。这些问题的形成,充分说明消防官兵知识在增长,关心国家和社会,善于观察、善于思想,亟需我们的政治工作者帮助他们进行辩正的分析和思考。只要我们深入调查研究,充分了解和掌握部队的思想脉搏,有的放矢地实施教育,真正做到对症下药,一把钥匙开一把锁,就能提高官兵的学习积极性,增强教育的针对性,提高教育的效果,切实解决官兵存在的思想实际问题。
二是加强教育主动性,有针对地解决思想问题,增强教育的经常性。
消防部队和其它部队相比,其中突出的特点是:消防部队人少分散。在实施教育中,集中上大课必须要坚持,这是灌输大道理,统一官兵思想,集中解决创造性问题的重要形式,但从消防部队基层中队的实际看,还是要靠经常性的思想教育。经常性思想教育的形式可以是多方面的,它可包括“一事一议”,开展民主讨论。“面对面”,集体解答疑难问题。“心交心”,互帮互助谈体会。“讲格言”,互相勉励鼓斗志等多种形式。因此要提高消防部队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很重要的一条,就是必须把上级统一部署的集中教育和深入细致的、一点一滴的经常性的思想教育紧密结合起来,使两者互相补充,互相促进,相得益彰。事实说明,由于集中教育的时间有限,每次教育不可能解决干部战士所有的思想认识问题。就是在教育中基本解决了问题,也可能因为环境条件、形势的变化而出现反复。特别是由于各中队驻地的情况不同、干部战士家庭状况不同、性格爱好不同、文化层次不同、思想基础不同等每个人都可能碰到一些特殊的困难和矛盾,产生某些特殊的思想认识问题。这些都要求我们下功夫做好一点一滴的深入细致的宣传教育工作。政治机关在抓好集中教育的同时,要经常深入基层,为基层干部做好经常性的思想工作当好参谋,出好主意解决疑难问题,对个别有特殊思想情况的战士,还要亲自谈心帮助做好工作。
三是加强干部培训,提高政工干部政治理论水平,增强政工干部的事业心和责任感。支队要每年组织政工干部进行培训和利用检查工作和蹲点指导的机会,进行面对面的指导,以提高他们的政治理论水平和政治工作能力。同时,政工干部一定要养成爱学习的良好习惯,肯钻研,勤探索,不断改进工作方式方法,不断提高政治工作水平。要怀着对每个战士负责任的态度,与战士实行“五同”,及时掌握战士的困难疾苦和思想状况,耐心细致地做好思想工作,主动沟通官兵感情,化解战士之间的矛盾、解答战士疑难问题。另外,政工干部不能调动过于频繁,要保证一支相对稳定的政工干部队伍。
四是加强干部自律,以干部教育为重点,增强教育的示范性。
身教重于严教。应该说,当前消防部队党员干部总体的模范作用是好的,但也确有少数人受腐朽思想和社会不正之风的影响,不同程度地存在思想不纯、作风不正、模范作用不好等问题。所以提高消防部队思想政治教育的质量和效果,一定要把党员和干部作为重点,下大力抓好干部的学习教育,使他们带头站到拒腐防变的前列,站到抵制不正之风的前列,站到正确处理深化改革中利
益关系调整的前列,站到部队教育训练和完成其它各项任务的前列。要真正从自身做起,从现在做起,从具体事情做起,严格要求带头反腐倡廉,纠正不正之风。只要我们的党员和各级干部按照江主席提出的“三个代表”为己任,努力做好本职工作,真正为广大官兵做出了榜样,那么部队的思想政治教育就会坚强、有力。
第五篇:部队基层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对2012年政治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剖析,对2013年政治工作进行安排部署
当前,深化基层思想政治教育改革,进一步提高思想政治工作质量和效果,已是摆在我们所有政治工作者面前的一项迫切任务,为加强和提高基层部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我中队对基层中队的思想政治工作现状进行了较深入地调查,就针对2012年政治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剖析,对2013年政治工作进行安排部署如下:
一、2012年政治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在2012年中,我中队虽然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地位和作用的认识有了很大提高,基本能做到了教育时间、内容、人员的“三落实”,较好地完成了上级布臵的教育任务。尤其对上级部署的重大专题教育,都能做到支部集体研究教育,成立领导小组,制定详实方案,进行思想动员,认真备课授课,中队领导能亲自授课,形成了层层重视政治教育、人人关心政治教育的良好氛围。但是,从平时督察、检查和年终考核情况来看,还存在如下问题:
(一)虽然中队干部思想上比较重视,但政治教育中的不少环节在实际操作时还不够到位,政治工作的强大生命力还没有得到充分体现。主要表现在:一是抓教育的持久性不够,存在“三重三轻”现象。即重视年初教育计划和专题教育计划的制定,忽视教育计划的落实;重视支队督察和年终考核前的查漏补缺,忽视平时教育内容的落实;重视专题教育,忽视基础性教育。二是抓教育的检查不够,存在“五多一少”的问题。即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支队政治处往往是发文件多、提要求多、总结多、评比多、检查多,而深入基层具体指导少,没有扑下身子蹲在基层搞教育,而是在督察时当当“评委”、在年终考核时做做“裁判”。三是政治教育不能按计划正常进行,被占、挤、压情况时有发生。少数同志存在思想政治教育是“软指标”的错误思想,以致什么工作都可以向政治教育要时间,每周一天的政治教育时间不能保证,往往是空时天天搞教育,训练忙时没教育,没有从根本上保证教育时间,被占、挤、压情况时有发生。
(二)虽然政治教育的内容基本得到落实,但形式主义“走过场”现象普遍存在。主要表现在:一是在内容上“照本宣科”。少数基层政工干部,对上级布臵的教育没有结合本单位实际认真备课,只求“搞过了”,不求搞好了,只是“照葫芦画瓢”地把教材在课堂上念了一遍、提纲在黑板上抄一遍就算了事。二是在时间上“偷工减料”。规定二天的内容,只按排一天的计划;要求必学的科目,却利用十几分钟就学完。表面上看,每项教育都有着落有回声,但时间往往被“截流”,程序被“减化”,内容被“折扣”。三是在学习质量上不高,教育效果欠佳。由于授课方式简单陈旧,内容压缩简化,不结合官兵思想实际,以致少数大队尽管教育声势造的不小,简报出了不少,但没有很好地解决思想问题,教育效果不明显。
(三)虽然教育的条件得到较大改善,但教育方法没有新的突破,“三老”现象普遍。近几年,基层消防部队基本上都配备了电脑、电视机、影碟机、放像机、音响等设备,教育条件有了很大的发展。然而教育手段先进了,教育方法却没有多大变化,“三老”现象仍然普遍:一是“老观念”。许多基层政治干部,上政治教育课抱着“老观念”,用的 “土办法”,依然还是台上读一读,黑板上抄一抄,应付了事,工作怕麻烦,不肯动脑筋,不喜欢用现有的设备。二是“老套路”。大多数大队的政治教育仍还是一上课、二讨论、三总结的“三步曲”。少数大队甚至连这“三步曲”都不走好,上完课后,讨论变成“自流”,小结基本省略。三是“老经验”。政治教育总结过走场,不真正总结,离不开原原本本,找不问题,理不出经验,以致在工作没有新的突破,没有提高。
(四)虽然教育分层次,但“一锅煮”的问题仍然比较突出。近几年,虽然开展的“三讲”、“三项教育”及其“回头看”、“学习黄东华”、“两个教育”等重大专题教育,都针对不同的教育对象,采取有侧重的分层次教育,取得了较好效果,但从大量的经常性教育来看,部队教育中官兵不分、层次不清的状况还不同程度地存在,“一锅煮”的问题没有从根本上得到解决。主要表现在:一是内容上官兵一个样。如尊干爱兵教育,本来应该在干部中开展爱兵教育,在战士中开展尊干教育,但少数政工干部为图省事,干部战士同课堂,一个教案大家听,没有从层次上分开,许多该讲的话不能讲,不该让战士知道的事情却让战士知道了,教育效果非但不理想,甚至造成负影响;如党风党纪学习,本来应该在党员干部中进行,有的大队却让战士也去学,有些问题本来应在支队机关研究探讨,却要求基层官兵学习理解。二是形式上官兵一个样。在教育形式上往往只注重战士的特点,而忽视干部的层次。不是按照干部学习的标准组织战士学习教育,造成要求过高、战士理解不了,就是用验收战士的尺度去衡量干部教育的效果,造成干部教育质量不高。不少大队什么教育都一样,干部不但和战士一起听课,还一起讨论,以致讨论时战士不敢讲真话,提意见,根本不能敞开心扉。
(五)虽然政治教育的方法有所改进,但授课的知识含量不高。近几年,应该支队积极探索改进部队教育方法,总结了一定的经验,各大队在实践中也做过一些尝试,教育的形式有了明显的进步,得到进一步搞活,但政治教育的知识含量不高,还没有根本上解决官兵在生活、工作、学习中遇到的疑难问题,增强官兵的学习积极性。授课时“照本宣科满堂灌”,形式主义走过场,语言干巴枯燥空说教,尤其结合形势不够,缺少市场经济和高科技知识,售的是“陈年老调”,官兵们听起来没劲、没趣、没味。
二、存在问题的根本原因
一是重视不够,认识不足,“教育软指标”的错误观念仍然存在。虽然上级部署教育任务时反复强调要高度重视,加强领导,但下面在实际操作中,没有真正落实,积极性不够,等、靠思想比较严重。不少干部战士,尤其是少数大队领导总觉得灭火值勤、防火专项检查等时间紧、任务重,不能马虎,而政治教育是个“软指标”,不象其它任务那样急,不重视不会出问题,搞好了也不能一时见成绩,即使没搞好,补补笔记本也能应付过去,所以教育的时间往往被挤占、内容被压缩、人员被抽调,影响了教育的落实和效果。
二是教材不系统,教育的规范性较差。基层政治教育缺少一套比较规范的教材,也是造成基层教育质量难以提高的一个重要原因。近几年,公安部消防局编发了一批以人生观、价值观为主要内容的教材,总队政治部根据教育的实际也编印了一批关于政治工作的文件材料,还发了录象带、影响资料,但从当前现状来看,还不能满足部队的需要,官兵学不到比较完整的知识,政工干部备课找不到素材。
三是政工干部结构年轻,政治理论水平普遍不高。现在基层部分的政工干部,一般是部队指挥学校毕业的生长类干部,都是直接从战士考上的,虽然通过两年的学习使他们掌握了一些理论知识,有了文凭,但指挥学校没有开设专门的政治专业,没有对学员进行政治理论知识与政治工作技能的专门培养,政治理论水平普遍不高。而且,政工干部队伍比较年轻,全支队的18名基层政工干部,8 名教导员,只有2名是政工干部出身,其余不是战训干部就是防火干部,自身政治理论知识缺乏。9名指导员和政工排长,只有3名从事政治工作满2年,其余的不是指挥学校刚毕业,就是刚从战训、防火岗位转过来的,所以政治工作经验缺乏,政治理论水平不高,不少同志都对讲政治课感到比较吃力,常常出现无边无际地胡扯,讲的道理经不起推敲,没有说服力,对教育质量影响很大。
三、加强基层思想政治教育的对策
一是加强调查研究,掌握基层官兵思想脉搏,增强教育针对性。
当前,部队官兵思想比较活跃,经常会遇到了许多新情况、新问题,产生了一些有倾向性的思想问题。如:为什么越改革下岗工人越多?、为什么复退和转业军人就业那么难?、为什么当前社会总是有法不依、执法不严、腐败不止的问题?等等。这些问题的形成,充分说明消防官兵知识在增长,关心国家和社会,善于观察、善于思想,亟需我们的政治工作者帮助他们进行辩正的分析和思考。只要我们深入调查研究,充分了解和掌握部队的思想脉搏,有的放矢地实施教育,真正做到对症下药,一把钥匙开一把锁,就能提高官兵的学习积极性,增强教育的针对性,提高教育的效果,切实解决官兵存在的思想实际问题。
二是加强教育主动性,有针对地解决思想问题,增强教育的经常性。
消防部队和其它部队相比,其中突出的特点是:消防部队人少分散。在实施教育中,集中上大课必须要坚持,这是灌输大道理,统一官兵思想,集中解决创造性问题的重要形式,但从消防部队基层中队的实际看,还是要靠经常性的思想教育。经常性思想教育的形式可以是多方面的,它可包括“一事一议”,开展民主讨论。“面对面”,集体解答疑难问题。“心交心”,互帮互助谈体会。“讲格言”,互相勉励鼓斗志等多种形式。因此要提高消防部队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很重要的一条,就是必须把上级统一部署的集中教育和深入细致的、一点一滴的经常性的思想教育紧密结合起来,使两者互相补充,互相促进,相得益彰。事实说明,由于集中教育的时间有限,每次教育不可能解决干部战士所有的思想认识问题。就是在教育中基本解决了问题,也可能因为环境条件、形势的变化而出现反复。特别是由于各中队驻地的情况不同、干部战士家庭状况不同、性格爱好不同、文化层次不同、思想基础不同等每个人都可能碰到一些特殊的困难和矛盾,产生某些特殊的思想认识问题。这些都要求我们下功夫做好一点一滴的深入细致的宣传教育工作。政治机关在抓好集中教育的同时,要经常深入基层,为基层干部做好经常性的思想工作当好参谋,出好主意解决疑难问题,对个别有特殊思想情况的战士,还要亲自谈心帮助做好工作。
三是加强干部培训,提高政工干部政治理论水平,增强政工干部的事业心和责任感。支队要每年组织政工干部进行培训和利用检查工作和蹲点指导的机会,进行面对面的指导,以提高他们的政治理论水平和政治工作能力。同时,政工干部一定要养成爱学习的良好习惯,肯钻研,勤探索,不断改进工作方式方法,不断提高政治工作水平。要怀着对每个战士负责任的态度,与战士实行“五同”,及时掌握战士的困难疾苦和思想状况,耐心细致地做好思想工作,主动沟通官兵感情,化解战士之间的矛盾、解答战士疑难问题。另外,政工干部不能调动过于频繁,要保证一支相对稳定的政工干部队伍。
四是加强干部自律,以干部教育为重点,增强教育的示范性。
身教重于严教。应该说,当前消防部队党员干部总体的模范作用是好的,但也确有少数人受腐朽思想和社会不正之风的影响,不同程度地存在思想不纯、作风不正、模范作用不好等问题。所以提高消防部队思想政治教育的质量和效果,一定要把党员和干部作为重点,下大力抓好干部的学习教育,使他们带头站到拒腐防变的前列,站到抵制不正之风的前列,站到正确处理深化改革中利益关系调整的前列,站到部队教育训练和完成其它各项任务的前列。要真正从自身做起,从现在做起,从具体事情做起,严格要求带头反腐倡廉,纠正不正之风。只要我们的党员和各级干部按照江主席提出的“三个代表”为己任,努力做好本职工作,真正为广大官兵做出了榜样,那么部队的思想政治教育就会坚强、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