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高化学教学之我

时间:2019-05-15 14:49:46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职高化学教学之我》,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职高化学教学之我》。

第一篇:职高化学教学之我

职高化学教学之我见

随着教育教学改革的深入开展和素质教育的全面实施,课堂教学是素质教育的主渠道已成为共识。科学、高效地利用有限的课堂教学时间,实现化学课堂有效教学的关键。

一、精心进行课前设计是有效化学课堂教学的前提

只有备好了课,才能上好课;但对职高学生来说,由于多种原因,备好了课也不一定能上好课。要做到备好课并上好课,需要及时了解教学实际及学生情况,精心的进行课前教学设计。

1、指导学生用好课前五分钟。要求学生课前五分钟,准备好上课的各种学习用品,回

忆、复习前面的知识,或简要预习本节课的学习内容。上课铃声一响,很快进入良好的学习状态。

2、灵活调整教学安排。比如在讲授到有机化学《苯》这一节课时,上课前,我发现学

生刚上完体育课,许多学生因运动量大而出现身体疲惫的状况。于是我及时调整教学安排,在导入新课时先讲述化学家凯库勒梦见苯分子结构的故事;并指出凯库勒如果没有扎实的基础知识,是不可能做这个梦的,然后再引导学生学习新课。这样,很快就吸引了学生,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避免了教学时间的浪费。

3、统筹安排初、高中化学的接轨教学。初、高中化学联系紧密,然而绝大多数职高学

生的初中化学知识残缺,因此,在教学中善于引导学生通过新旧知识的联系,以旧知识作“铺垫”去探索获取新知识。如学习二氧化硫的性质时,复习一下酸性氧化物的性质;学习钠的氧化物时,复习一下碱性氧化物的性质等,这样,学生既学习了新知识,同时又修补了某些学生初中化学知识“漏洞”。

二、加强课堂教学的调控,增强学生的参与意识是化学课堂有效教学的基础。

职高学生的课堂参与意识不强,教师可从以下方面调控课堂,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

1、教态(表情、眼神、距离)调控。

表情调空。教师上课要保持愉悦的心情,要面带微笑。使学生倍感亲切,活跃课堂气氛;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有利于接受知识和师生之间沟通。当发现学生注意力分散、精神不集中时教师表情可以“冷”一点稍板起面孔。要做到冷而不寒、冷而不淡,使学生既感到严肃,但又不严厉。达到较好地稳定课堂教学情绪,控制不良行为的发生,保证全体学生积极参与。

眼神调控。如教师发现一位学生和同桌上课时说话,教师并没停止讲课,而是用眼睛注视这个学生。这时,学生因受到了暗示和警告,很快就停止了说话,自觉集中精力听课。

距离调控 例如做课堂练习时,发现有个别学生注意力分散,楞着笔不动。这时,教师可以走下讲台,借巡视之机,轻拍这个学生的肩或小声提示一下。

2、语言调控 教师在讲到教学难点时,发现学生听课有困难,教师就应放慢讲课速

度,给学生回味的时间;当讲到教学重点时,教师就应提高声调、加强语气,引起学生的注意。这样达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3、教法调控。教学中我们应将自己置身于学生,想学生之想,思学生之思,觉得学

生难理解的抽象内容,联系实际生活,举一些相关或相似的实例帮助学生去理解。如讲到化学平衡时,联系生活中水池的注水与排水。

4、德育教育调控。德育堂堂开花,使课堂丰富有趣,同时陶冶和熏陶学生,培养良

好的学习品质和道德,促进学生学习动力的形成,达到全面育人的目的。

三、充分运用电教手段、直观教具及其他辅助教具教学,促进化学课堂有效教学。

根据教材内容及教学实际,正确的选择和运用电教学手段、直观教育及其它辅助教具教学,能达到增容、增效、增情的效果。

1、增容。可以通过投影、计算机、录像等电教媒体以及小黑板、挂图等进行教学,以达到增容的效果。

2、增效。通过实验、模型、实物、投影、挂图等进行教学,能较好的突出重点,以

达到节约教学时间、提高教学时效的目的。例如在教授甲烷是正四体结构时,学

生往往难以理解。这时,教师可以出示甲烷的球棍模型,并引导学生观察:无论

模型在桌面上如何摆放,即任何一个氢原子在最上面,观察结果都是相同的。这

样,学生就很容易理解甲烷是正四体结构了。

3、增情。学生在课堂学习过程中,会出现“低潮”现象。这就需要教师加点“催化

剂”,充分运用电教媒体及各种直观教具、试验等增加学生的学习激情。例如,在教授职高化学《乙醇、苯酚》、关于乙醇被氧化成乙醛时,发现学生精神状态

不佳、注意力分散。这时,教师增补了乙醇被氧化的实验。学生在观察加热后的黑色铜丝伸入盛有乙醇的试管中,变成了红色铜丝的过程中,即深刻领会了反映的实质,又增加了学习的激情。

四、加强学法指导,减少无效劳动,是化学课堂有效率教学的保证

所谓“授人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在课堂教学中,教师除了要向学生传授各种学习方法以外,应主要指导学生“思考什么”和学会“怎样思考”。

1、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教师要注意结合教材内容和职业高中生实际,及时展示教学目标,引导学生思考问题;设计问题要注意知识的前后联系并形成层次性、递进性。这样经过长期的训练,能使学生提高思维能力,并诱导学生把握预习和复习的方向。例如,再 演示乙酸酯化反应的实验前,我精心设计了:①加药的顺序改变好不好?②装反应物的试管为什么要倾斜?③反映装置中,长导气管有什么作用?为什么不深入碳酸钠溶液液面下?④浓硫酸在反应中起什么作用?⑤接收器试管中的饱和碳酸钠溶液的作用是什么?⑥怎样用试验简要证明酯化反应中有水生成?⑦醇与羧酸是提供氢还是提供羟基等七个问题,这些问题能注意知识的前后联系,并形成了层次性递进性,使学生有思考梯度。结果经过学生思考后,学生对酯化反应理解得很透彻。

2、教会学生“怎样思考”。首先是要教会学生掌握正确的思维方法,如:分析与综合、比较与归纳、抽象与概括、演绎和推理、系统化和具体化等。于是每学完一章节,教师应进行精选习题,选择具有启发性、典型性、规律性和针对性的习题,采用“多变、多析、多问、多解”的导向法组织学生练习,鼓励学生一题多解,多角度、多层次分析问题,进而达到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目的。其次是要教会学生如何正确运用思维方法。例如,在讲授新课“钠”时,了解保存金属钠的方法是“油封”,可归纳出“油封”保存的适用条件,进而推断出“水封”保存的使用条件等。教会学生对知识比较归纳。又如学习正戊烷、异戊烷、新戊烷这个知识点时,分析三者的沸点数据及结构特点,可以综合得出:支链烃比直链烃沸点低,且支链烃越多沸点越低。

总之,科学利用教学时间的方法与途径是很多的,教师只有自觉学习、刻苦钻研,不断提高自身素质,练就扎实的教学基本功,才能在课堂教学实践的利用中得心应手,才能在新课程改革中深入理解实践。

第二篇:化学教学之我所见

化学教学之我所见

贵州省盘县鸡场坪彝族乡民族中学 李金龙

作为化学教师我们都经常听到下面这些观点和说法

1、“化学课程就是要培养化学人才”

2、“系统地传授化学知识是化学课程最主要的任务”

3、“所谓基础就是指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但在当前化学课程教学改革新形势下,我却有一些有关化学教育新的观点和认识。

1、面向全体学生,以培养人为主旨

一些学校的化学课程以培养化学专门人才为目的,结果产生“抓了少数、丢了多数”的情况:虽然出了一些化学“尖子”,但大多数学生没有学好,影响了多数学生的发展,其负面效应很大。事实说明,化学教学应该面向大多数、面向全体学生。既然如此,化学教学就不应该以培养人才为主旨,而应该以培养人为主旨,努力培养适应社会需要的人。

21世纪的社会究竟需要什么样的人?在科学技术发展越来越快、并且迅速地转化为社会生产力和国家实力的21世纪,世界各国之间的竞争将更加激烈,国力的强弱越来越取决于国民的素质。为了中华民族的复兴,迫切需要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人,需要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人,需要能适应发展速度越来越快的社会生活的人。21世纪的化学教育必须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以育人为本,努力提高学生的素质,以此作为自己的根本宗旨。

2、以学生发展为本,努力促进学生发展

要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必须正确理解其涵义。所谓“全面”,是指德、智、体、美等方面没有偏废,所谓“发展”是指有明显的提高和长进,是人随着时间推进而发生积极的变化。全面发展不是指各学科“门门全优”,门门全优不等于全面发展。要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就要以德育为核心,把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等有机地统一在教育活动的各个环节中;要加强各种实践活动,使各方面的教育相互渗透、协调发展。

人的素质包括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科学素质、身体心理素质、劳动技术素质等方面。对于基础化学教育来说,应该着重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以化学为主的文化科学素质和心理个性素质。与此相应,基础化学教育的任务和目的应该包括下列方面:

(1)以化学为主,提高学生的文化科学素质:使学生具有必要的化学基础知识和技能,形成化学科学知识的初步架构;使学生认识化学科学和化工技术的实际应用的可能性和局限性,认识它们对社会及其发展的作用和影响;使学生了解化学科学的实践精神、怀疑精神、创造精神和人本精神,了解化学科学过程和方法,学习用化学科学观念、化学科学知识和化学科学方法来观察、认识自然与社会,能对跟化学有关的问题做出正确的决策。

(2)提高学生的心理个性素质:使学生热爱化学、崇尚科学,有学好化学的兴趣、热情、意志和态度,具有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发展学生智力,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动手能力、学习能力、创新能力以及其他能力,增强创新意识,培养良好的非智力品质,促进学生手脑并用、全面发展。

(3)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用辩证唯物主义和爱国主义教育学生,使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关心自然、关心社会、爱护环境、珍惜自然资源、尊重别人、协作共事等科学伦理道德的观念、体验和态度,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

“以学生发展为本”的实质就是以育人为本。这种教育思想和课程理念不仅注重学生发展的全体性、全面性、主动性,而且注重发展的差异性、持续性,是学生发展需要与社会发展需要在根本利益和价值体现上的统一,是迎接新世纪挑战,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在人才培养方面的基本保证。

3、既重视提高学生的智力品质,又重视提高学生的非智力品质

(1)依据新世纪德育工作和课程的特点,有效地加强德育

德育是素质教育的核心。各门课程都要结合具体内容,努力增强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和主动性,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教育,加强中华民族优良传统、革命传统教育和国防教育,加强思想品质和道德教育,倡导科学精神、科学态度和科学方法,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在结合课程内容进行德育时,要注意新世纪德育工作的特点,既要有侧重,又注意扩大德育的视野,实施“大德育”。民族精神、对本国文化的传承、公民意识、社会责任感、对人的尊重、对环境和自然的尊重、对学习的热爱等,只要有利于学生思想品德健康发展,都是德育的内容。同时,要注意改进德育方法,使德育内容渗透在学科内容中,使德育内容跟学科内容有机地整合,切忌简单地采用“贴标签”的方法。化学课程中不但有着丰富的德育资源(素材),需要我们结合当时、当地的情况,去努力发现和挖掘;另一方面,结合课程内容开展生动、有效的德育,又能促进化学教学质量的提高。(2)努力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在科学技术高度发达、对社会影响越来越大的今天,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非常重要,必须从基础教育抓起。作为科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化学课程要努力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引导学生创新与实践既是时代的要求,也是个体发展的需要。有人总觉得,对基础教育课程提出创新教育要求,只适合于少数发达地区、少数重点学校、少数尖子学生,对大多数来说是偏高了。其实,个体在成长过程中都要经过一个常常发现真实问题并且希望通过思考、探索得到解答的“牛顿期”。在这个时期,个体会对耳闻目睹的种种事物产生迫切的求知欲和好奇心,会提出许多“为什么”和“怎么样”。这个“牛顿期”主要存在于学生知识经验相对较少的基础教育阶段,不断地思考、探索并获得成就、富有创新精神的科学家的“牛顿期”则可以延长到晚年。如果注意保护青少年的这种好奇心和探究欲,注意培养他们动脑、动手的良好习惯,可以延长他们的“牛顿期”,有利于他们增长创新才干,有利于“牛顿式”人才的脱颖而出和成长。因此,“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来实施素质教育,是十分合理和必要的。

(3)要使科学素质培养跟人文素质培养相结合

培养学生做什么样的人,使学生形成什么样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这是任何教育都回避不了的问题,而且是必须优先解决的问题。要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养和科学素养,离不开人文精神,需要人文素质培养的配合。

科学技术是一把双刃剑,既能造福于人类也可能带来问题甚至灾难。只有依靠人文精神,才能驾驭科学技术,使之为人类和社会进步服务。科学技术越发达,就越需要人文精神的指引。否则,科学技术也可能走向邪路:一些科学技术被用来制造杀人武器,成为帝国主义者、霸权主义者发动战争、侵略、压迫、威胁别国的帮凶就是力证。

同时,人们也需要用人文精神来指引和确定未来科学技术和社会发展的方向。因此,在基础教育中要注意加强人文素质培养,不仅人文学科如此,包括理科课程在内的所有学科都应该这样,要把人文精神教育渗透到每一门学科,使科学素质培养跟人文素质培养相结合。

科学本来是以人为本的,科学本身就是一种文化,近、现代文化是以科学为主导的。但是,近代科学教育形成初期的科学至上和科学崇拜主义倾向,片面地强调科学教育的智力内容,忽视了科学教育的非智力方面,导致一些人错误地把科学跟人文、科学精神跟人文精神,甚至把科学跟文化对立起来,把物质文明建设跟精神文明建设对立起来。针对这种情况,化学教学要充分注意科学与人文的密切联系,注意科学的文化本质,发扬科学的人文精神,大力改变“科学教育无视学生”的现象,不能“见‘科'不见人”。要重视化学教学中人的因素,重视化学教学中的非智力因素,努力发掘化学教学中的人文因素,积极培养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和情感,培养学生良好的非智力品质。未来社会不仅充满竞争,而且更离不开合作。没有人文精神,就没有合作。在重视学生个性发展的同时,一定要特别注意加强合作精神的培养。

4、既重视学习结果,也重视学习过程,把学习方式的转变放在重要的地位 按照传统的观念,学生学到了有关的知识技能,即实现了知识向学生的传递,课程目标也就达到了;至于学生的知识是怎样获得的,是不是真正理解了,能不能在实际中应用,都不关心。这种只重视学习结果,不重视学习过程的做法弊病很多。例如,同样是完成某解题任务,可能有的学生是在理解所学知识基础上,经过独立思考,创造性地解决了问题;可能有的学生是在别人帮助下完成解题任务的,但实际上并没有真正理解和掌握;甚至可能有的学生是通过猜题、死记硬背来完成解题的。这几种情况对学生发展所起的作用相差实在太大了!不重视改进学习过程,就不能保证学生得到充分的发展。

5、培养学生终生学习的愿望和能力,让学生热爱科学,乐于学习,学会学习

人类已经进入了学习型社会,自主学习是未来社会成员的生存需要和基本生存方式,终生学习能力成了现代社会国民生存能力的重要成分。面对迅速增长的知识,基础教育课程必须努力培养学生终生学习的愿望和能力,让他们学会认知、学会学习、学会应用知识,还必须注意培养他们的学习愿望、学习兴趣、学习热情和学习习惯,使他们热爱科学、乐于学习,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打好基础。中学化学是化学学习的启蒙阶段,培养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尤为重要。培养学习化学的兴趣是中学化学最重要的基础工作,它比多教给学生一些有用的、具体的化学知识还要重要得多!在教学中,要始终把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放在很突出的重要位置。每一个中学化学教师,都应该在方面多想一些好办法,多下一些真功夫。

6、贴近生活、贴近社会,注意跟其他学科的整合化学跟生活和社会天然地有着很密切的联系,化学教学应该充分地发挥这个优势,利用各种实际情景组织教学活动。为了贴近学生生活、贴近社会实际,应积极开发并合理利用校内外各种课程资源,充分发挥学校图书馆、实验室、专用教室及各类教学设施和实践基地的作用;广泛利用校外的图书馆、博物馆、展览馆、科技馆、工厂、农村、部队和科研院所等各种社会资源以及丰富的自然资源;积极利用并开发信息化课程资源。

化学跟生物、物理、地学乃至数学、语文以及其他学科有着密切的联系。在涉及自然、生活和社会问题时,要抓住这个有利时机,做好各相关学科知识的整合,恢复它们之间本来天然存在但被人为割裂的内在联系,以帮助学生正确地认识世界。

第三篇:职高美术班素描教学之体会

职高美术班素描教学之体会

中学美术教育是培养学生审美观察能力和动手制作能力的双重基础教育。而职业中学美术班的素描不仅是美术教育的重要课程,而且也是学生参加高考的必考内容。在教学过程中必须运用多种教学手段,因材施教,循序渐进,深入研究造型规律和结构特点,注重学生实际和个性差异,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创新意识,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和审美能力。针对这些,下面笔者谈几点教学体会。

一、注重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

对于学生的兴趣教学,教师可以通过增加素描的表现方法、丰富教学手段方式入手,加大学生的素描训练,加强学生学习技能手法,让学生不断积累知识、不断发展自己,进而增强学习兴趣。比如:教师在教学生写生的时候,可以选择多种传统工具,让学生了解写生适合用的绘画工具,不仅可以用传统的素描画法,还可以用水彩纸、宣纸、卡纸等,让学生理解各种纸张对于写生效果的影响,教师还可以采用各种形状和大小的纸张让学生通过擦、涂、描等方法提高对学习素描的兴趣,提高学生的创造能力;另外,教师还可以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优化素描教学。多媒体技术具有生动形象,促进学生对一些抽象知识的理解,同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对于素描创作更感兴趣。

二、注重学生观察能力的培养

带有细齿的野草划破了鲁班的手使他发明了锯,壶水沸腾让瓦特发明了蒸汽机,苹果落地使牛顿创立了“万有引力”……,人类创造史上的大量事实表明,许多重大的发现、发明、创造往往是与客观、准确、全面、系统的观察联系在一起的。而美术是一门视觉艺术,许多的感知体会都是通过观察而获得的,和其他大多数建立在抽象符号上的学科不同,它对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有着重要作用。观察力的培养关键是让学生的眼睛“动起来”,多看、多比较,加强形象记忆训练。如写生课堂上,教师不要急着让学生坐下来就画,应留更多的时间让学生观察,由远及近、从上到下,从左右到前后,通过多角度、全方位地观察,和不同实物之间的比较,加深对实物形体结构、空间透视、光色变化、质感特征等方面的视觉感受和认知。同时鼓励学生尝试以“默画”的形式把实物画到纸上,使形象记忆得以加强,学生头脑里存储的形象越多,为思维提供的营养就越丰富,更便于形象的把握和理解不同事物各自特征。并对无关紧要的细节加以舍弃,避免学生见啥画啥,重点不突出的弊病。久而久之,便可分辨事物之间的微妙变化,其观察力也会大大提高。

三、注重素描造型规律的研究

素描主要包括结构素描和明暗素描。结构素描是以研究和表现形体的结构为宗旨,主要以线的形式来表现形体的穿插及构成关系,而明暗素描主要采用明暗法,依靠空间透视原理(近实远虚、近大远小)来表现形体在空间中的诸多因素,主要特征是以明暗调子来控制形体的结构关系、透视关系和空间关系,这两种素描没有本质的区别。素描规则告诉我们,没有不讲结构的造型艺术,也没有不注重结构的素描,结构是各种体系素描的命脉,点、线、面、质感、量感是素描的要素。我们从事的高中美术教育针对的是高等艺术教育的目标,一般遵循一套既定的程式。从内容上分有:静物→几何形体→石膏分面像→石膏人像→真人肖像的练习;从教学手段上分有写生、临摹和默写等方法上的训练,来锻炼学生手、眼、脑的协调性,从而形成一个正确的观察方法和表现方法,达到基本绘画技法与美学观念的统一。

四、注重因材施教、及时启发、促进创新

因材施教,因势利导是促进学生创新意识的关键。学生阶段是思维和认识活动最活跃的时期,他们善于接受和吸收新生事物。在他们身上,创新意识往往处于潜在状态,萌芽状态。需要不断挖掘,促进生长,促进发展。少数学生的创新精神比较明显,比较突出,就需要教师及时的大力扶植,促其开花、促其结果。如同一命题的作业,几十张作业就会表现出几十张不同面貌和特点的画面。这其中有些特点,很有可能就是显露学生创新意识和艺术才智的“闪光点”,出佳作的好苗头。教师要及时发现这些特点,因势利导,鼓励学生充分发挥其创造力和想象力,促使形成宝贵的艺术个性和创造素养。

五、注重学生的个体差异,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

职业中学的学生虽然文化功底差别不大,但性格各异,创作风格也千差万别。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尊重每一个学生的个体差异,要为每一个学生制订适合他们的学习目标和学习内容,促进学生不断提高。比如:制订创作分层,让学生深刻理解审美物体的特点,全面刻画出创作的内容,充分发挥学生的个性特长,挖掘好创造程度,以激发学习的创造能力;制订课堂分层,让学生在课堂中逐渐提升审美能力。教师要根据教学的特点,深入挖掘学生的思维特点,在课堂中将课堂内容分层推进,注重学生在课堂中的感悟、表现和训练结果,进而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和调整教学内容,实现课堂内容适合地推进。从而,让每一个学生都得到了不同程度的发展。

六、注重科学评价,激发学生的创作动力

评价的科学合理,可以促进和提高学生创作的积极性。评价应使不同先天素质、不同智力水平和个性特点的学生通过美术活动都得到发展,并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充分感受到成功所带来的喜悦和自豪,使学生树立起学习的自信心和自觉性。教师千万不要用过高的眼光看待学生的美术作品,不能用“干净整齐”、“像不像”来作为衡量的标准。例如,对每一个学生的课堂作业和课堂表现可以实施分层评价,激发每一个学生的成就感和美感,树立起学生的自信心,让学生对素描创作保持较高的积极性。

素描教学是一个立体的教学过程。教学过程中,一定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从培养学生兴趣、观察力出发,注重个性发展,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并通过科学有效的评价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增强学生的自信心,从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第四篇:化学教学阶段性总结之

阶段性总结之:关于化学教学的几点体会

教育心理学指出:构成学生学习动机的重要成分主要是学生的学习自觉性和对学习产生的直接兴趣。初三化学是学习化学的启蒙阶段,如何在这个阶段中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创造能力,提高教学质量都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开学到现在,化学教学分别经历新课学习、结束、进入总复习等几个阶段。在教学中,积极落实课改要求,加强课堂练习,努力探索适合化学教学的新路子。通过教学实践,本人认为:化学教学既要能掌握教学规律,因材施教,从开发非智力因素入手,运用直观、形象、生动的媒体创造情景,认真组织好每堂课的教学,从现实生活中选取一些典 型、生动、有趣的事例补充教材,扩大学生的知识视野,让学生感到学习是一种乐趣和享受,能主动地、积极地学习。同 时,在教学中,坚持面向差生,紧靠课本讲课、加强练习。讲课时,力求学生听懂听明白,对大部分学生坚持不讲难题、偏题,重在基础知识。教法上采用小步子,步步到 位的做法,让学生容易接受和理解,每次测验都控制试题的难易程度,尽量让学生感受到跳一跳就能感受到梨子味道的感觉,充分让学生感到学好化学并不是高 不可攀的事情。只要肯努力,一定能学好化学。现将几点教学体会诠释如下:

(一)狠抓基础,不求速度,而求质量。

教学实践表明:打好基础是关键。即使时间很紧,也先放慢授课速度,将前面的知识边学习边复习,先让他们将一些基础性的东西掌握起来,以便于在以后的学习中不是那么吃力,比如说化合价,化学式之类,掌握好了他们之后,再从化学方程式上抓起,对于学好化学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再如,酸碱盐部分及复分解反应,既是重点也是难点,一定要让学生理解好、掌握好。否则,问题全部集中在期末复习时再做处理,就已为时过晚。

(二)抓重点难点,少讲多练,提高效率

通过教研教改活动的积极实践,加大学生课堂练习时间与机会,还课堂于学生,把学习的主动权真正交给学生。在讲授新科的过程中认真备课,把每一节的重难点在讲授的过程当中共同讨论掌握,简单的只是主要采取学生记忆的方式解决,以便有更多的时间做一些训练,使学生真正掌握该堂课的知识点。这样,既提高了课堂效益,又减轻了教师的负担。

(三)随堂检测,随时解决

每堂课前检测几个基础知识点,从中不仅督促学生主动掌握知识,而且能够发现学生的问题及时解决,在解决问题时对每一个学生都不放弃,尽最大可能让每一个学生都能掌握所学知识。同时,积极鼓励学生自己发现问题,自己想办法解决问题,努力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及能力。

(四)要注意分层次教学

由于同时教两个不同层次班级的学生,所以在备课时也分层次备课,对于基础较差一点的学生更是抓他们的基础,只要把基础抓好了,对于他们也是一种成功。虽然一开始效果不明显,学生们可能还有点不适应,但是,随着时间的转移,他们肯定能体会到其中的益处,总之,要通过不同的手段使学生们在一年的学习中体会到学习化学的快乐,在中考中取得优异成绩。

(五)充分发挥化学实验的作用,努力提高教学质量。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实验教学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帮助学生形成化学概念,获得知识和实验技能,加强实验教学是提高化学质量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在与学生的接触中,我们往往发现初三学生对化学实验非常感兴趣,只要课堂上一做实验,兴趣骤升,如何利用学生这种心理,引导他们去观察、分析实验现象,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问题的能力,充分发挥实验在教学中的作用。

在课堂教学中,充分利用化学实验的优越性,认真组织好实验教学。在演示实验中,除按基本操作要求进行示范操作外,还引导有目的的观察实验现象,并能 设计一些问题,让学生在实验中观察和思考,引导学生根据实验现象探究物质的本质及其化学变化的规律。还结合教材内容,对实验进行增补,增强实验的效 果,加强实验内容的实用性和趣味性,激发学生对实验的兴趣,进而发挥学生的主观性,增强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意识,借助对实验现象的分析,综合归纳,提高学 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做好期末复习工作,争创中考好成绩。

期末复习工作的好坏,是直接影响会考的成绩,所以期末复习工作,要能做到有计划、有目的地进行。每个阶段,要复习什么内容,都做到心中有数,复习的练习题、测试题都严格筛选。对不同层次的题目进行辅导和练习,对学有余力的学生,增大课外作业的容量,加大难度,适应会考题;对接受能力较差学生,做到耐心 细致、百问不厌,从反 馈回来的情况,及时了解学生对知识掌握的程度,做好辅导和改进的调控工作,为全面提高会考成绩而不断地进取。

2013年4月25日

第五篇:浅谈职高化学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

浅谈职高化学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

蒋翠英

沛县中等专业学校221600 摘要:文章阐述的是在当前新课程标准下,在高中化学课堂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一、造“氛围”,培养学生创新意识;

二、巧“设疑”,培养学生敢于创新;

三、给“模子”,培养学生创新思维

四、搭“台子”,展现学生创新

能力。

关键词:课堂教学;创新;培养创新意识

长期以来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强调的是以谋取职业为取向,培养专门人才。忽视对学生的综合素质的培养和创造精神的教育。因此培养出来的学生虽然掌握了专业知识适应的社会要求方面成效显著,但是在日见端倪知识经济时代,忽视创新精神的培养就不可能使学生从根本上走向市场。忽视科研和产业的融合和互动共进。这就要求职业学校教师不仅注重学生知识,技能的培养。还要注重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因此化学课堂教学过程中,要积极创设一定的条件和氛围,引导、户发学生去模拟、探究原科学家的实践活动过程,发现“新”现象,通过联想、判断、推理和综合分析,归纳出物质呈现如此现象的本质和规律,这就是中学化学课堂教学中创新教育。为此,作为职业高中化学教师我们在课堂教学中必须做到以下几点:

一、营造“课堂氛围”,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我们在化学课堂教学过程中要营造一个宽松的教学氛围,也就是创造一个自然、和谐、平等的教学环境,在这个环境里不是“我讲你听”的单向活动,而是允许学生打断老师的讲话;允许学生对老师的讲话、观点提出异议;允许学生相互讨论等多向交流。

例如:有关于过氧化钠与二氧化碳的反应,我在课堂上给学生讲其原理时,类比联想到关于Na202与S02的反应,我故意把方程式只写成2Na202+2S02=2Na2S02+02,当时我问同学是否有不同观点?立即有同学站起来提出了自己的见解:认为Na202具有氧化性应写成Na202+S02=Na2S02,我首先对该同学的意见给予肯定:“敢于否定老师的观点,具有独创性。”然后学生自由讨论,自由发表自己的见解,再细致地给学生讲解该反应的原理,课后,我把同学们带到实验室通过实验来探究其产物。

我们在化学课堂教学中,这样做就有利于消除课堂上过于拘谨的场面,有利于缩短师生之间的感情距离,在这样的氛围里,学生就勇于发现问题,敢于提出问题,苛求解决问题,他们的创新意识,就自然而然地得到培养和发挥。

二、巧“设疑”,培养学生的创新动机

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过:“发明千千万万,起点是一问。”因此,创设积极思维的问题情境是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一种重要方式。我们化学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紧密联系教学实际,深入钻研教材,从教材中发掘不是简单临摹教材的、有一定思考价值的知识内容,将其设计转化为问题情境“激思激趣”,以触发学生思维的兴奋点,启动学生思维的激活点,进而引发探究的欲望和动机,我们在课堂上,应不断变换设疑的方式和策略,使学生探究的欲望和动机得以维持和强化。这样,学生在疑与思的循环和矛盾中,就会一直面临“愤悱”情境,保持着高涨的情绪和积极亢奋的思维状态。

我在化学课堂教学过程中设计问题情境的方式有:

1、矛盾揭示式:提出一些白相矛盾的问题,让学生通过辨析和思考来解决矛盾。例如:学习《化学反应速率与反应平衡》时,可设计这样一个问题:“当其它条件不变时,增加反应物的浓度,可以增大反应速率,但当金属钠与乙醇的水溶液反应时,增加乙醇的浓度,反应率反而减小,为什么?”要回答这个问题,学生必须经过更深层次的思考,将影响反应速率的内因(反应物的性质)和外因(如反应物的浓度等)结合起来,索隐探微,左串右联,方能形成思维合力。

2、引而不发式:由教师设计和引发思维过程,让学生实现和展开思维活动。由于学生亲自参与和经历了化学思维活动的全过程,使学生逐渐体会化学思维的特点,了解了化学思维的策略、方式和方法,掌握和实践化学思维的操作技能,培养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

3、出其不意式:创设一些与学生已有知识互相逆反或将学生已有知识置于一个全新陌生情况中的问题,使学生在惊奇中迫切地进入积极思维状态。例如学了“化学平衡”后,设计这样一个问题:“能否利用反应NaCI+K制取金属钾?”学生首先感到非常意外,因钠的活泼性不如钾,怎么可以置换出KC1中的钾呢?接着学生的思维很快就活泼起来。

4、似是而非式:提出一些模棱两可、似是而非的问题,让学生在捉摸不透、无所适从中进入积极思维状态。例如学了“化学键”一部分内容后,可设计这样的一组判断题:(1)含有离子键的化合物一定是离子化合物;(2)离子化合物中含有离子键;(3)离子晶体中含有阳离子,含有阳离子的一定是离子晶体„„学生通过对这些问题的思考,不仅巩固了有关概念,还培养了他们思维的深刻性和批判性等思维品质。

当学生把老师的问题进行大胆的设想和创新并得以巧妙地解决时,学生就会品尝到成功的喜悦,领略到创新的意义。

三、给“模子”,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众所周知,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而将“实验”与“探究”联系在一起,构成一种教学模式则是从素质教育的高度,对实验教学功能的再认识,再开发。通过实验创设的问题情境,激发学生探究的欲望,依循科学的方法自主地进行探究,通过实验不断发现新问题,或通过实验去验证自己的理论假设,从中获取新知识,体验科学的思维方法,养成良好的科学研究习惯,培育出科学的精神和态度,这就是“实验.探究”教学模式的目标。

例如:我在讲述“稀硝酸与铜片反应”的实验时,“出人意料”地指导学生先加入少量碳酸钠,再加入铜片,通过操作的“反常”去激发学生思考原因(C02保护NO不被氧化);又如学习原电池知识后,可布置一个课外作业;利用生活中的某些物品自制简易原电池(如自制水果电池)。这套装置可以参考教材的设计,但不能与教材完全相同,学生完成后,再组织学生一起分析、讨论、比较设计方案的可行性和优缺点等,对好的方案特别是有创新的方案,进行表扬和奖励。

有时候,“实验—探究”的模式固然很好,但其受现有办学条件和规模的限制而不能广泛开展,那么,有没有其它的模式来填补这种不足呢?有,可以用“想象实验”的模式来与之互补。爱因斯坦讲过:“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想象能力对于学生形成创新能力具有积极的作用,其实施过程,可采用提出问题、设计实验,先想象实验结果,再进行实验验证的方法;如在教学中做完“钠和乙

醇的反应”实验后,可提出问题:“钠取代了羟基上的氢原子还是碳原子上的氢原子?”由于教学时间的短暂以及还有其它教学任务尚需完成,因而此实验只好让学生通过想象来完成,感兴趣的同学课后可到实验室做实验来验证。

我们要实现“实验—探究”的教学模式,还要引导学生对课本中现有实验装置或原理进行改进或完善,将装置中仪器进行变换或替代。“实验室制乙炔的装置”中烧瓶就可用大试管、锥形瓶、广口瓶、蒸馏烧瓶等替代,这套实验装置除了用于制备乙炔气体之外,还可用于制备如下气体(所用反应物):C12(KMn04和浓盐酸)、02(Na202和H20或H202和Mn02)、N02(Cu和浓HN03)、C02(CaC02和稀HC1)、S02(Na2S03和H2 S04)、HC1(浓盐酸和浓H2 S04或NaC1和浓H2 S04)。学生得出用这套装置以制备C12、02、N02、C02、S02、HC1等,就必须运用创造性思维来突破以往的知识框框,思维不只是停留在一个点或一条线上,而是在一个三维空间内左冲右突,上通下达,得出的结论才会是全新的。

四、搭“台子”,展现学生的创新能力

我们在课堂教学中对学生进行思维训练时,应注意教给学生化学思维的方法和规律,使学生能逐步按照化学特点进行思维活动。

1、正面介绍思考问题的方法。教师教给学生思考问题的方法比解决问题更重要,在思考化学问题时,可以教给学生如下步骤:(1)问题是如何提出来的?(2)解决这个化学问题有什么实际意义?(3)这个问题应该从何处着手分析?(4)解决这个问题有哪些基本方法?(5)利用这些方法的理论和实践的根据是什么?(6)这些方法哪一种(或是否还有其它方法)比较简捷可行?(7)最后得出什么样的结论?它的意义及应用范围和条件如何?(8)还有哪些问题有待于进一步研究?学生按着这一思路去思维,就有章可循,也会对思维产生浓厚兴趣。良好的思维习惯就会养成,思维能力也会得到培养。

2、教师将自己的思维过程有声化、有形化。思维过程有声化就是教师有意识地将自己的精心组织和设计的思维过程用语言表达出来;有形化是指将思维过程中的关节点、转折点等板书出来。化学思维过程有声化和有形化就是思路演示,它不是直接告诉学生化学思维的方法,而是让学生在“听”和“看”教师如何思维时,从中受到化学思维方法和规律的熏陶浸染。思路演示实际上就是教师提供思维示范,因此,我们化学教师本身必须提供有理、有节、有序的、新颖、求异、求优的思维过程,切忌展示的思维过程凌乱无章、随意性强。

3、让学生暴露化学思维过程。教师在化学课上提问时,要求学生不仅要给出答案,还要给出思维过程。这样,我们就可以发现学生思维过程中的问题,随时给予学生以方法上的引导、点拨和调整,将学生的思维“逼”上正路。通过教师的指导,充分发挥学生的创新能力,利用现有条件,想方设法开展课外科技活动。比如:可以让学生完成化学课本上的家庭小实验;再结合课本,适当补充学习一些课外知识,拓宽知识面,进行一些趣味性而有意义的实验。我们化学教师还要引导学生撰写化学科技小论文,充分展示学生的创新才华。

总之,创新是知识经济时代的一个显著标志,创新能力是素质教育的核心。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我们高中化学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必须从各个方面入手,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变学生的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利用现有条件,想方设法地去进行各式各样的、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努力创设有利于学生创造性思维发展的教学氛围,为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创造条件,只有在充满生命活力与和谐氛围的教学环境中,师生共同参与,相互渗透,才能摩擦出智慧的火花,结出创

造之果;只有鼓励学生亲自动手去做实验,才能激发学生心灵深处强烈的创新欲望。

主要参考文献:

(1)赵宏 主编《走进高中新课程》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4年1月第一版

(2)史跟东 主编《主题教育概论》科学出版社 2001年2月

(3)史澜、袁振国、扬小微等人编写《在职攻读教育硕士专业学位全国统一考试纲及指南》(教育学、心理学)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5年1月第三次印刷

下载职高化学教学之我word格式文档
下载职高化学教学之我.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职高教学反思

    职高教学反思范文1 职业高中的生源质量一般,学生个体差异较大,入学的起点较低。我们所教的很多学生本来就没有很好的学习习惯,文化基础较薄弱,整体素养也不是很高。面对这样的......

    校企合作下的职高化学教学模式改革

    校企合作下的职高化学教学模式改革 东宝职教中心栗溪职业高中王兴内容摘要:在教学中要不断地总结,不断改进教学方法,优化课堂教学过程,优化课堂练习,充分利用实验电教手段,积极开......

    我的化学教学故事

    我的化学教学故事——鼓励及参与 我执教初高中化学多年,刚参加工作之初,经常抱怨为何每个班级总有一部分差生,在我当初看来是无可救药的,是无法想象的差,一年下来对化学是一无所......

    我的化学教学故事

    我的化学教学故事 涞水三中 王晓倩 兴趣是化学学习的“催化剂”,激发学习兴趣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前提。中学生正处于兴趣广泛、求知欲旺盛的时期。教师如果注意激发和培养学生......

    职高语文教学工作总结

    职高语文教学工作总结 职高语文教学工作总结1 本人从20xx年9月中旬开始,在学校教学第一线担任语文教学工作,回顾这几个月走过的路程,收益良多。现将语文教育教学工作总结如下。......

    中职(职高)教学反思

    龙游县职业技术学校 教学反思(期中) ——刘犁 根据学校教务处的安排,本学期我的教学工作是负责机械加工实训中心的管理,即实训室管理员,主要在13机电班机电班在数控实训时......

    职高语文教学感悟

    职高语文教学感悟安乡职业中专学校吴美云摘要:职高语文教学难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有些学生,读书的时间越久,语文学习热情越低,回想这一学年与学生的共同学习,在教学工作中,生出一些......

    职高作文教学之我见

    在语文教学中,较重要较难的是作文教学。尤其是在我们职高中,学生作文不是文不对题,就是空洞无物,要不就是“豆腐干”,真正有血有肉较为像样的文章少之又少。 笔者对此也作了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