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当代青少年心理问题反思与回应对策
当代青少年心理问题反思与回应对策
学习心得体会
当今的“健康”概念,已不再是单纯地指机体(或身体)的健康了。世界卫生组织早已确定健康有三个含义:机体健康、心理(或精神)健康、社会适应能力强。心理健康是一个人健康的重要组成部分。心理健康往往影响机体健康,良好的情绪情感是机体康复的重要条件;同时,社会适应能力在一定程度上也是一种心理素质的表现形式。因此,推行素质教育,不能忽视心理健康教育。
一、心理健康教育的关键在于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
心理健康教育的目的是为了促进学生心理素质健全发展。同时,帮助学生克服其成长过程中的心理不健康现象,或者更准确地说是心理障碍或心理偏差。那么判断学生心理健康与否的指标有哪些呢?
一般说来,判断心理健康有两个指标,一个是适应性指标,另一个是发展性指标。前者比较简单,一切不适应社会的现象都属于不健康,如目前中小学生存在着诸如嫉妒、自责、任性、孤僻、焦虑、逆反心理、神经衰弱、社交困难,乃至自杀、犯罪等心理问题或行为问题,都属于适应性问题。后者却比较复杂,因为中小学生处于发展阶段,多数问题属于尚未发展或尚未得到发展的问题,例如青春期的种种表现,只要在正确的教育下,通过发展,就进步了,不成问题。
二、正确认识心理问题形成的原因
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或心理行为问题,并非现在才有,只不过今天的问题更为严重、更为突出。原因在哪儿?
其一,外部社会原因。在新旧体制转换过程中出现了各种各样的矛盾,主要表现在:(1)社会上滋长的“一切向钱看”的消极现象,不仅妨碍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而且也助长他们产生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和极端个人主义的心理。
(2)在当前教育体制不能全面贯彻党的方针的条件下,容易产生重智轻德、分数至上的消极现象,它往往使学生产生焦虑情绪、挫折感和人格障碍,甚至于萌发“轻生"”的念头。(3)家庭教育不当也会使学生产生各种各样的消极现象。有些独生子女家庭,由于对子女娇惯、纵容、溺爱,致使孩子任性、懒惰、独立性差、依赖性强、不够合群等毛病严重。(4)大众传媒中不健康的内容也是造成学生心理行为问题的重要原因。所有这一切,都是学生心理问题产生的根源。
其二,学生自身原因。除了社会方面的原因之外,还有学生自身的原因。学生心理行为问题较多的时期是青少年期,即心理学家所称谓的“危机期”。一些心理学家从西方社会生活方式特点、人际关系和家庭结构的现状所造成的青少年反抗社会、反抗成人、藐视法律、铤而走险的事实出发,认为个体发展的青少年期,不可避免地要发生反社会行为,要和现实、成人发生冲突,这种观点表现在各派心理学家的思想上。
三、遵循心理健康教育的原则
如何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没有固定不变的方法,也没有统一的程序,但是,必须有一定的原则要遵循。
(一)坚持心理健康教育的科学'性
所谓心理健康教育的科学性,主要有两层意思:一是理论和方法的依据是学校心理学,二是尊重学生的客观心理事实。学校心理学是心理学的应用分支,它的研究对象主要是5~18岁的学生,尽管它也探索正常儿童青少年的心理特点,但其侧重点还是研究身心缺陷和学习困难的所谓“问题”儿童青少年。学校心理学的出现与崛起,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了心理科学的依据。学校心理学家进入学校,不仅为学生防止心理疾病、保持心理健康积极地开展工作,而且也是学习辅导、职业指导和道德工作不可缺少的力量。心理健康教育要坚持客观性原则,特别要尊重学生的客观心理事实。我们中小学教师,尤其是直接参与心理教育预防、咨询、评价和矫正的人员,必须以客观的实事求是的态度对待学生、对待他们的心理健康和心理行为问题。
(二)尊重和理解学生
教师在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时,必须尊重和理解学生。教师要把学生作为一个人、一个与自己平等的人来看待,做到完全地尊重他们。首先,对学生的尊重,有利于学生形成良好的人格。许多学生,特别是有心理行为问题的学生,自尊心较差,缺乏自信,这时,教师对他们的尊重就意味着信任和鼓励,有助于他们形成积极的自我观念和健康的人格。其次,尊重学生是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前提条件。只有尊重学生,才能与学生建立良好的信任关系,才能打开师生情感交流的渠道,这样,教师才能进行心理健康教育,这样的教育才能如春风化雨一般为学生所接受。为此,教师要建立这样的信念:人人都有自己的价值和尊严,人人都是平等自由的。因此,要无条件地尊重学生,相信学生可以朝好的方向发展。
(三)预防、治疗和发展相结合心理健康教育有两种目标:消极性目标和积极性目标。消极性目标是预防和治疗各种心理和行为问题;积极性目标是协助学生在其自身和环境许可的范围内达到心理功能的最佳状态,使心理潜能得到最大程度的开发,人格或个性日趋完美。从积极的角度看,心理健康教育不仅仅针对有心理行为问题的学生,更重要的是促进每个学生最大限度地发展自己。因此,心理健康教育的对象,绝大多数是正常学生。我们要坚持正面教育,使学生积极向上。也就是说,教学生心理更健康,素质提高得更快。即使从消极的角度考虑,上策是预防而不是治疗。由此可见,学校里的心理健康教育必须坚持教育的模式,而不是医学化模式。
(四)全体与个别相结合心理健康教育作为教育的一部分,应该是面向全体学生,目的在于使每个学生的心理潜能得到充分发展,成为“四有”人才,成为高素质、创造性的人才;当然也同时预防各种心理异常和心理疾病的发生。对于较可能发生或已经发生心理行为问题的个别学生要做到个别辅导。可见,在心理健康教育的对象上,应坚持全体与个别相结合的原则。对于一般的日常心理健康教育,可以采取面向全体的教育方式,而对于少数需要帮助的学生的个别教育中,应针对每个学生的个性特点和个别差异,采取相应措施。
总之,通过这次学习,使我对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有了更深的了解和认识,为今后的工作指引了方向,我会结合这次讲座,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对症下药,切实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为培养社会主义人才而努力奋斗。
当代青少年心理问题反思与回应对策
学习心得体会
巍山县白龙桥中学
段凌云
二0一0年七月二十日
第二篇:读当代青少年心理问题反思与回应对策心得体会
读当代青少年心理问题反思与回应对策心得体会
青山中学:余安聪
教育归根到底做的是人的工作,教师这一职业的主要劳动对象是人,而且是发展中的人,这就使得教师更要加强对学生的理解和认识。了解他们在想些什么,有什么样的困惑,教师应该从那些方面来做工作。于是,我选择了《青少年心理问题研究》来进行阅读。
全书公分三讲:第一讲“反思当代青少年心理问题的缘由”;第二讲“如何反思当代青少年的心理问题”;第三讲“当代青少年的心理问题的对策”。在阅读的过程中,令我触动最大的却是占全书篇幅最少的第一讲“反思当代青少年心理问题的缘由”。
“国际二十一世纪教育委员会”提出21世纪教育的四大支柱是:学会求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同生活,学会生存。在这四个“学会”中,学会生存是目的,其他三个都是实现这一目的的手段。不言而喻,国际现代化强调的是人适应社会、适应生活、适应发展的潜能开发,重视的是人的内在心理结构、品格与个性的塑造,关心的是人的意志力、情感调解力在人的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反观自我,传授知识是我教育教学的主要内容。随着内容的传授,有时候会借题发挥,给学生讲一些做人的道理和现实的社会状况,每当讲到这些的时候,我发现学生总是很专心地在听,与平时的课堂状态完全不同。但我并没有有意识地、系统地给学生讲这些知识,现在回想起来觉得很遗憾。我在教育教学中对学生渗透地比较多的一种意识就是学会学习,但是我在设计学生的自学问题时,仅停留在基础知识的把握层面,对于一些能锻炼学生思维能力的题目涉及较少,而且在方法的传授上也不够系统和经常。所以,一段时间下来,只有部分有悟性的学生进步较大,大多数学生一但离开自学引导题,就会显得茫然无措。另外,我对优等生和中等生的关注度不够。通过阅读,我发现出现心理问题较多的是在学校表现品学兼优的学生,对于这部分学生的学习我比较放心,所以,在他们身上花的时间比较少,对他们的心思更谈不上了解。而中等生,各方面表现都平平,没有特别引起自己注意的地方,自然关注也较少。近一段时间我发现他们其实非常渴望教师的关注,教师的一席话,那怕是对他(她)的批评,他们也会受宠若惊,对其产生的作用相当深刻和长久,只要给他们付出多一点关心,获得的回报是出乎意料地令人感动和巨大。
一是:贵在反思。
《青少年心理问题研究——当代青少年心理问题反思与回应对策》一书的主要内容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青少年在生理和心理上都处于人生关键而又特殊的时期。生理发育是心理发展的基础。青少年在心理上处于青春发育时期,这一时期最大特点是生理的蓬勃成长、急剧变化,特别是处于外形剧变、机能增强和性成熟的“三大巨变”中。青少年的心理发展也颇具特色,他们的智力迅速发展,突出表现在逻辑思维的发展上;他们的情绪情感比较强烈,常有明显的两极性,很容易“动感情”;他们的自我意识迅速增强,于是促进其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的逐步形成,以实现青少年的“社会化”。青少年身心变化,集中表现出这个阶段过渡性(从幼稚过渡到成熟)、闭锁性、社会性和动荡性的四个特点。对青少年心理问题进行反思并采取相应的对策,即是一项值得研究的理论课题,又是教育实践中面临的实际问题,有着深的理论与现实意义。掩卷沉思,我们用情感、智慧和期望托起来的新一代为什么与我们的距离越来越远?我们用浪漫、纯洁和灵性为下一代编制的宏伟蓝图为什么与我们的初衷越来越不吻合?我们用泪水、汗水和希望筑起的未来大厦为什么在投有经风雨之前就倾塌了?面对这样的社会现实,心理学真的到了应该反思的时候了。张教授开篇便讲。我反思青少年心理问题”,她道出了广大心理学家的心声。反思是本书的主旋律。正如作者所言,反思。它不是形式上的简单检讨、认错和修正,而是理智上的思考、对质与鞭挞,即对过去的所思、所想、所做进行一场革命”。更进一步说,就是审视一下我们的教育理念、教育方式、教育工具、教育对策是否尊重了青少年的成长规律,是否尊重了青少年身心发展的特点。因此,反思是前进的第一步。
二是:感受时代的脉搏。
本书的书名冠以“当代”二字,全书处处射出时代的光彩,让读者感触到时代的脉搏。这是本书的又一特点——鲜明的时代性。这种鲜明的时代性首先表现在研究对象上。张教授在书中研究的对象不是一般意义上的青少年,而是“当代”青少年,他们出生在上个世纪的70-80年代,被称为“信息时代的青年”。90年代中后期出生的一代,现今基本上开始进人青春期,被称为“知识经济时代的少年”或当代“少年”。这种鲜明的时代性更主要体现在本书的研究内容上。作者介绍了当代青少年的变化特点,阐述了知识经济时代的青少年新的心理需求,剖析了互联网络给当代青少年带来的影响,分析了作为独生子女的青少年独特的心理感受。书中所讲的就是生活在我们身边的今天的青少年,读来让人感受到真切的时代气息。这种鲜明的时代性正是本书的魅力所在。
三是:坚实可行的方格和对策。
反思不是目的,反思是为了更好的前进。在反思的基础上,张教授对当代青少年存在的心理问题提出了宏观方略和微观对策,这些策略有坚实的理论基础和具体的针对性,因此切实可行。如何解决所面临的问题呢?作者提出了4点方略:(1)更新教师与家长的教育观念;(2)掌握与当代青少年沟通韵技巧;(3)让青少年体会到我们的爱;(4)用“新眼睛”看世界。在此基础上,作者又提出了3条对策:(1)正确帮助青少年上网;(2)牵手走过成长的烦恼;(3)引导青少年走过“独木桥”。这些对策肯定会在当代青少年成长的过程中发挥作用。
四是:理性与激情的完善结合。
浏览全书,细细品味,既能让你感受到理性的光彩,又能感受到激情的涌动。你会看到一位年轻的心理学工作者那睿智的思想、社会良知与责任感。如果说反思是本书的主旋律,那么,人情、灵性就是本书的最大特点。
《当代青少年心理问题反思与回应对策》是一本开展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指导书。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并不单纯因为青少年出现了越来越多的心理问题,更重要的目的在于提高广大青少年学生的心理素质。我希望一切从事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者和实际工作者,必须以客观的实事求是的态度对待青少年学生,对待他们的心理健康和心理行为问题,必须以认真、坦诚加师爱的态度投人心理健康教育中来,切忌主观性和片面性。因为我们的广大青少年学生心理是健康的,即使有这样或那样问题的青少年要求心理咨询或辅导,也说明他们积极要求自身的心理健康。这就是青少年心理的特点,健康是主流。
教育归根到底做的是人的工作,教师这一职业的主要劳动对象是人,而且是发展中的人,这就使得教师更要加强对学生的理解和认识。了解他们在想些什么,有什么样的困惑,教师应该从那些方面来做工作。
总之我们的正确态度是坚持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的科学性。所以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关键是教育模式,而不是医学模式,最终的目的是:加强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培养学生坚韧不拔的意志、艰苦奋斗的精神,增强青少年适应社会生活的能力!
第三篇:当代青少年心理问题反思与回应对策(小编推荐)
《当代青少年心理问题反思与回应对策》
心得体会
通过对《当代青少年心理问题反思与回应对策》这本书的学习,我受益匪浅。本书主要剖析了下几个方面: 青少年在生理和心理上都处于人生关键而又特殊的时期。生理发育是心理发展的基础。青少年在心理上处于青春发育时期,这一时期最大特点是生理的蓬勃成长、急剧变化,特别是处于外形剧变、机能增强和性成熟的“三大巨变”中。青少年的心理发展也颇具特色,他们的智力迅速发展,突出表现在逻辑思维的发展上;他们的情绪情感比较强烈,常有明显的两极性,很容易“动感情”;他们的自我意识迅速增强,于是促进其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的逐步形成,以实现青少年的“社会化”。青少年身心变化,集中表现出这个阶段过渡性(从幼稚过渡到成熟)、闭锁性、社会性和动荡性的四个特点。对青少年心理问题进行反思并采取相应的对策,我认为不仅是一项值得不断学习研究的问题,而且是教育实践中面临的实际问题,有着深的理论与现实意义。这本书又对当代青少年的心理问题进行了反思,在反思的基础上,本书针对当代青少年存在的心理问题提出了四种方略:一是更新教师与家长的教育观念;二是掌握与当代青少年沟通的技巧;三是让青少年体会的我们的爱;四是用“新眼睛”看世界。在此基础上又提出了三个对策:第一、正确帮助青少年上网;第二、牵手走过成长的烦恼;第三、引导青少年走过“独木桥”。通读全书,让我感觉到这本书字里行间到处都洋溢着新的教育思想、新的教育观点、新的教育感悟以及新的教育对策,读后让我进一步认识了当代青少年的身心变化特点,也进一步了解了代当代青少年新的心理需求。
心理健康教育的目的是为了促进学生心理素质健全发展。同时,帮助学生克服其成长过程中的心理不健康现象,或者说是心理障碍或心理偏差。要做好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首先正确认识心理问题形成的原因。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或心理行为问题,并非现在才有,只不过今天的问题更为严重、更为突出。原因在哪儿?我认为,其一,外部社会原因。在新旧体制转换过程中出现了各种各样的矛盾,主要表现在:(1)社会上滋长的消极现象,不仅妨碍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而且也助长他们产生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和极端个人主义的心理。(2)在当前教育体制不能全面贯彻党的方针的条件下,容易产生重智轻德、分数至上的消极现象,它往往使学生产生焦虑情绪、挫折感和人格障碍,甚至于萌发“轻生”的念头。(3)家庭教育不恰当也会使学生产生各种各样的消极现象。有些独生子女家庭,由于对子女娇惯、纵容、溺爱,致使孩子任性、懒惰、独立性差、依赖性强、不够合群等毛病严重。(4)大众传媒中不健康的内容也是造成学生心理行为问题的重要原因。所有这一切,都是学生心理问题产生的根源。其二,学生自身原因。除了社会方面的原因之外,还有学生自身的原因。学生心理行为问题较多的时期是青少年期,即心理学家所称谓的“危机期”。一些心理学家从西方社会生活方式特点、人际关系和家庭结构的现状所造成的青少年反抗社会、反抗成人、藐视法律、铤而走险的事实出发,认为个体发展的青少年期,不可避免地要发生反社会行为,要和现实、成人发生冲突,这种观点表现在各派心理学家的思想上。
随着社会的发展,青少年所承受的心理压力越来越大。近年来,我国对青少年心理问题也越来越重视。教育部颁发了《关于加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若干意见》的通知强调“当代中小学生是跨越世纪的一代,他们正处在身心发展的重要时期,大多是独生子女,随着生理、心理的发育和发展,竞争压力的增大,社会阅历的扩展及思维方式的变化,在学习、生活、人际交往和自我意识等方面可能会遇到或产生各种心理问题。有些问题如不能及时解决将会对学生的健康成长产生不良影响,严重的会使学生出现行为障碍或人格缺陷。他们的健康成长不仅需要一个和谐宽松的良好环境,而且需要帮助他们掌握调控自我,发展自我的方法和能力。”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是新时期社会对学校教育的要求。心理健康是中小学生在德、智、体、美、劳几方面发展的基础和保证,良好的心理素质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关键,也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心理学教授游示慎指出,学生过大的心理压力是导致过激行为的重要原因,为孩子心理“减负”是非常必要的,对孩子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势在必行。因为一种心理素质不是一天两天就能形成的,它往往要经历一个缓慢的过程。每一个不太平常的动作都有它背后的原因,我们要细心周到地找出病根,对症下药。必须以客观的实事求是的态度对待青少年学生,对待他们的心理健康和心理行为问题;必须用坦诚和关爱的心态多领域、多渠道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决不能以主观片面的态度去对待。在现实的教育活动中,尊重学生人格,以平等态度对待学生。爱护学生的自尊心,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总之,心理健康教育作为教育的一部分,应该是面向全体学生,目的在于使每个学生的心理潜能得到充分发展,成为全面发展的人才,成为高素质、创造性的人才;当然也同时预防各种心理异常和心理疾病的发生。对于较可能发生或已经发生心理行为问题的个别学生要做到个别辅导。可见,在心理健康教育的对象上,应坚持全体与个别相结合的原则。对于一般的日常心理健康教育,可以采取面向全体的教育方式,而对于少数需要帮助的学生的个别教育中,应针对每个学生的个性特点和个别差异,采取相应措施。心理健康教育也要有科学性,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关键是教育,最终的目的是加强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培养青少年学会珍惜生命、学会生存、学会生活的能力,培养他们的意志和精神,增强适应社会生活的能力!
第四篇:当代小学生心理问题与家庭教育策略
当代小学生心理问题与家庭教育策略
在全社会提倡素质教育的大方向下,青少年的健康,特别是小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备受关注。小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于学校而言具有重要的教育地位,但家庭、社会的影响更不容忽视,特别是家庭教育的成功与否,对于小学生心理问题的解决是十分重要的。
一、当代小学生存在的主要心理问题
(一)小学生身心发展上的不平衡
当代小学高年级学生,心理发展的水平远远跟不上生理发展水平,尤其是女学生生理发展的超前趋势十分明显,有学者研究发现,城市儿童成长的加速现象特别明显。这种不同步,使学生对自已外部形象的自我意识发展了,对自身突然出现的有关生理现象没有做好心理上的准备,极易产生心理上的过分的自卑感。另一方面,由于家庭双亲在教养上的过分保护和溺爱,使得许多学生能力发展受到抑制,表现为心理上的幼稚化。也就是社会上常常提出的,生理成熟超前,心理成熟滞后。这种身心发展上的不平衡状态给小学生带来了心理上的矛盾,极易产生心理问题
(二)独立意识和自控能力比较差
当代小学生大多习惯一切活动听命于父母的精心安排,包括削铅笔,吃饭、穿衣服等等。导致了他们长期地缺乏独立自主意识的锻炼。表现在动手能力差、自理能力差、成就动机弱化、社会适应能力差等等。具体表现为学习上的依赖性时间观念差、任性、娇气、意志力薄弱。
二、家庭教育的误区
(一)重视生理健康,忽视心理健康。
绝大多数家长在对待儿童成长的问题上,存在着重视生理发育,成长,而忽视心理健康。只要儿童身体上没有病就满足了,能吃会睡就是健康了。在教育方面单纯认为,只要功课做好了,其它什么都可以不用管了。家长往往忽视儿童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高尚道德情操的培养,甚至许多家长以为,学生的行为规范、学习习惯、道德观念的教育是学校的任务。有的家长不知什么是心理健康,等到发现自己的孩子与众不同时,才引起重视。
(二)家庭教育方式上简单粗暴
家庭教育在方式上存在着简单粗暴现象,主要表现为四种类型:
1、娇宠型。这种教育方式主要导源于父母溺爱子女,将孩子捧在手里,含在口中,以免外来的侵害;对子女的要求有求必应,要什么就给什么,不让子女受一点委屈,久而久之,就会大大助长子女的贪欲;
2、放任型。这种教育方式表现为家长对子女放任自流,不管不问,树大自然直,有些家长甚至常常拿自己的童年与子女的现在作比较,其实,过度的放任与娇宠没有什么两样;
3、专制型。该教育方式则导源于父母的自私或自以为是的心理。家长视子女为私有财产,爱怎样就怎样,信奉“不打不成才”、“棍棒底下出孝子”的古训,严加管制,强迫教育,动辙就体罚子女,讽刺、挖苦、殴打、断食,不择部位,不择手段,不仅伤害子女的自尊心,还容易致伤、致残、致死;
4、攀比型。作为家长不顾自己孩子的特点和实际情况,盲目地和人家的孩子攀比,当着自己孩子的面,专挑自己孩子的“缺点”比别人孩子的“优点”,其结果是过多的埋怨、批评、侮辱、体罚,子女的自尊心和上进心在家长简单的“攀比型”教育中丧失殆尽,造成家长与子女的关系不和,压抑子女的个性和聪明才智,产生严重的逆反心理。
(三)子女的学习就是一切
家庭教育观念是家长对子女教育的基本认识,它受多种因素影响,除传统的因素外,还受学校的教育思想、教育观念的影响。长期以来,我国的中小学教育普遍实行的是“应试教育”,这种教育模式强调选拔功能,始终把应试与升学作为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千军万马过独木桥”,忽视学生的心理需要和个性差异,力求锻造“驯服听话、考试高分”的标准件。家庭教育也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许多地区调查表明,“独生子女家长希望,孩子上大学接受高等教育的,一般都在百分之九十以上”。在父母看来,子女唯一要做的就是学习文化课,他们送子女进最好的学校,入最好的班级,想方设法和教师联系,以得到老师的关注。升学成了家长对子女的唯一期望,家长和子女成了升学的机器。家里所有的人都围着子女升学转,好吃的留给子女以补充营养,好用的留给子女以方便学习。电视不敢开,节假日不能玩,升学成了独生子女家庭教育的中心,成了家庭教育的唯一目的和任务。
三、家庭教育中应该注意的策略问题
(一)心理健康是人全面发展的重要基础,必须重视身心发展的全面平衡。
现代心理学研究指出,人的一切素质的发展都应当建筑在健康的心理基础之上。心理健康是其它素质发展的基础,心理素质的发展制约着人整体素质的发展。良好的心理素质可以促进整体素质的提高和发展。有的专家打比方,心理健康的个体好比是良好的信息载体,一切教育信息都必须通过这个载体而起作用。因此,家庭教育中,家长必须树立起心理健康教育的观点。
作为教育者要尊重理解孩子和加强自身修养,才能维护和发展儿童心理健康的任务。教育者的感召力来自教育者的威信。一个口是心非、表里不一的教育者必然失去威信,不仅难以使受教育者接受教育,而且会强化他们的逆反心理。小学生的逆反心理,往往是由于与教师、家长之间缺乏沟通引起的。成人要从尊重、理解小学生心理的角度出发,与他们真诚相待、沟通思想,并凭借自己的丰富的经验帮助小学生学会应对挫折,使他们能心悦诚服地接受成人的正确意见。有时,若一时不能说服小学生,也允许他们保留自己的观点。这样,小学生也会理解教育者的心情,尊重教育者的意见,不一定会反其道而行之。
(二)家长应了解家庭的教育意义,改变育儿观念。
1、了解个体差异,调节期望值,开发学生的潜能。
家长应该在了解孩子个性差异的基础上开发他们的潜能。对孩子的期望应该实际,避免过高期望给孩子带来太大心理上的压力。过高的不切实际的要求将带给小孩子沉重的精神枷锁,导致产生严重的心理障碍。家长应该及时调节教育上的策略,对小孩通过努力取得的成绩应及时鼓励和表扬,确立孩子的学习自信心。
2、变过爱过严的简单粗暴式教育为爱严结合的鼓励式教育家
对子女过爱、过严都不利于子女的成才。家长对子女教育真正作用的是爱严结合的“鼓励式”。心理学研究揭示了人的行为基本遵循这样一个规律:需要→动机→行为→目标,然后再产生新的需要如此循环,不断提高。鼓励是解决子女行为的心理动力,改变子女的行为方式,“要我做”变成“我要做”,从而最大限度地调动子女的积极性;鼓励是建立在相信子女、尊重子女的基础上的,它能使子女产生新的更高的成就动机,对子女的学习具有激活特性和活动机能。
3、改善家长对孩子的评价。儿童在交往活动中失败了不能只看到他的能力差,而应该看到他的努力程度;儿童成功了,不要留在对成功的赞赏,还应该看到他的不足之处,指出做得更好的方法,这样可以树立学生辩证的评价思想,有利于学生全面、恰当地自我评价能力的提高。
(三)培养儿童社会参与意识,避免过度保护
在过度保护条件下培养出来的儿童往往无法适应复杂多变的环境,缺乏社会适应力。家庭教育在这方面应该作有益尝试。比如,“吃苦教育”“挫折教育”等等。还可以有意识地让孩子到乡下去住一段时间,或父母离家几天,使孩子有独立地锻炼自己的机会。当然,还应该教会孩子克服困难的方式、方法。
另外,家长要放手让小孩参加有益的,力所能及的社会活动,鼓励孩子独立地解决交往中碰到的问题。让他们学会与其他成员的合作、共处,形成群体观念,养成责任感、义务感,改变自我中心倾向。
(四)更新观念,变服务于应试的教育为素质教育
家庭教育作为一切教育的基础,必须摆脱应试教育的影响,义无反顾地实施素质教育。当前中国的学校教育要实现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在这一重大转轨过程中,家庭教育也必须进行变革,家长必须树立家庭教育是素质教育的观念,培养子女成为全面的、高素质的人才。家长对子女实施的素质教育,不仅包含人在生理上的与生俱来的特点,而且包括人的体质、文化素质、思想道德素质等方面。即一个人在德、智、体、美、劳诸方面的全部质量。
综上所述,家长在家庭教育方面,首先应该确立心理健康教育的观点,要了解儿童的个性差异,开发儿童的社会参与意识,培养儿童的心理承受力。其次,作为家长应该明白身教重于言教的重要性,家庭教育应该在互相尊重、平等、民主规范的基础上开展。小学生是未来的希望,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新的问题也层出不穷,家长只有和老师一起不断学习,不断交流,加强家庭教育,探讨家庭教育的新办法,解决各种各样的困难,才能把小学生培养成为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人才。
第五篇:论当代青少年犯罪问题
论当代青少年犯罪问题
姓名:钟杰仁
学号:20101304291
专业:广告1001
摘要:近来,世界各国青少年犯罪急剧增加,呈现犯罪年龄提前、手段残忍、团伙作案突出、反复性增强、改造难度加大等趋势。社会对此问题仍缺乏有效的解决方法和足够的关注重视,青少年犯罪问题日趋严峻。本文试通过社会学知识分析当代青少年犯罪的成因及影响,找出解决问题的途径及引起更广泛的社会重视。关键词:青少年犯罪,社会问题,社会规范,危害,预防
当前,青少年犯罪已被国际社会列为世界第三大公害,其危害已经加深并扩散到必须高度重视的地步。编者希望运用社会学的知识,综合地分析青少年犯罪问题并找出合理可行的解决途径,给社会提供有效改善现状的方法。
一、青少年犯罪的现状
近来,青少年犯罪在全球范围内快速发展,其危害已经和环境污染、吸毒贩毒并列世界三大公害。而且青少年犯罪还犯罪年龄提前、手段残忍、团伙作案突出、反复性增强、改造难度加大等趋势。
根据中国预防青少年犯罪研究会发表的《2010年我国未成年犯罪抽样调查分析报告》显示,2010年我国未成年犯罪总量为68193人,占刑事犯罪的比率为6.78%。未成年犯罪以14至16岁为主,16岁以下占接近80%,低龄化趋势严重。调查显示,84.2%的未成年犯罪属于“共同犯罪”,其中65.4%有成年人参与,“帮派”问题广泛存在各地校园,已成为燃眉之急。调查还显示,除抢劫、盗窃等主流犯罪类型,故意伤人、杀人,强奸和聚众斗殴等严重恶性犯罪增加,大有增长苗头。
在国内外大学校园,一幕幕触目惊心的犯罪时常出现在我们眼前,各种命案不断在校园发生,而作案者大多为在校或开除学生。不仅除此,越来越多的高校/
5学生投身网络犯罪和高科技犯罪中,给社会带来了极大的危害。
青少年犯罪频繁的发生已经成为社会的一个大难题,各种不良趋势更是让人担忧,社会各界都必须重视起这一严峻问题,充分意识到其为社会带来的严重危害。
二、青少年犯罪的成因
青少年犯罪的原因有内因和外因两个方面。首先谈的是内因——自身原因。青少年自身素质的好坏是决定其是否违法犯罪的关键。一些青少年自身素质不高,抵御能力差。其自身不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游手好闲、好逸恶劳、无事生非的不良嗜好和品行,自身性格的缺陷,幼稚的心理,以及自身生活需要、人格尊严得不到满足,加上法制观念的缺乏等等,一旦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刺激,很容易走向犯罪道路。但这并不足以导致目前青少年犯罪问题如此严峻,所以下面将主要分析造成现状的元凶——外因。
1.家庭原因
几乎对每个人来说,家庭都是个体出生后接受社会化的第一个社会环境,家庭的教育和影响对个人早期社会化甚至一生的社会化都具有重要意义。父母关系和家庭的氛围影响甚至决定了青少年的价值观和世界观。当代社会处于转型期,由于种种压力,导致大量家庭矛盾的发生,这种家庭长期的不和谐给青少年留下了难以修补的心灵创伤,埋下了青少年犯罪的地雷,只要稍一触发就会带来不可挽回的后果。另一方面,家庭关系的疏远也是青少年犯罪的导火索,家庭关系的缺失导致青少年渴求其他方面的填补,继而经不起犯罪的诱惑。
2.学校原因
学校是个体进行预期社会化的地方,在这里,每个人将学习认识自己将要和需要扮演的角色,起到方向导引和人格塑造的作用。但学校对法制教育的轻视直接导致青少年法制观念的缺乏,从而增大了他们走上歪道的可能。最令人担忧的一点是,学校老师经常以成绩为教育前提,而思想教育、道德教育、法制教育等方面往往为“学习”让道,这不仅培养出了一批高分低能的学生,还培养出了一批人格素质低下的犯罪分子。
3.社会原因
社会的不良现象和风气对青少年的影响尤其关键,青少年容易收到社会环境的熏染,偏离正确的价值标准和行为规范。当代社会充斥着“黄色”、“灰色”和“黑色”三色污染,是青少年犯罪问题恶化的主要原因之一。
1)文化市场的“黄色污染”——低级、庸俗的文化会侵害、腐蚀人们的灵魂。目前,在文化市场上,图书报刊、音像制品中充斥着大量的封建迷信、凶杀暴力、淫秽色情及其它不健康的内容,对社会文化造成了比较严重的污染;
2)以腐败现象为代表的“灰色污染”—— 腐败现象对下一代的影响亦不可等闲视之。以权谋私、贪污受贿和走后门拉关系,使一些青少年也耳濡目染。他们受家庭环境影响,依靠自己的家庭势力而违法犯罪;
3)带有黑社会性质暴力犯罪的“黑色污染”——近几年来,我国带有“黑社会”性质(称之为“涉黑案件”)也越来越多。一些比较具体的宣传报道,虽然有正面的法制教育的作用,但过于细致的宣扬和描写,使一些青少年纷纷模仿。
三、青少年犯罪的社会影响
青少年犯罪给社会带来的危害是巨大的,首先物质上它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其次非物质上它危害到社会的和谐,严重阻碍了社会的发展,正视青少年犯罪的社会影响是为其给予足够大重视的前提。
1.带来巨大经济损失
国家每年在处理犯罪问题上投入的花费是巨大的,更不用提犯罪受害者所遭到的物质损失,其中青少年犯罪所带来的损失尤其值得关注。青少年犯罪不仅在总犯罪案件中占有较大的比例,其执法难度也高于一般案件,造成的损失也较难弥补,而且未成年犯罪的反复性较强,容易发生再次作案带来二次损失。
2.引起社会动荡,破坏社会和谐
青少年犯罪同其他犯罪一样,也会恶化社会治安,影响社会秩序,使社会陷入恐慌,同时它还带来严重的家庭问题和社会伦理问题。青少年犯罪,相当于毁了自己,也毁了家庭,现代家庭将孩子当作希望,青少年犯罪无疑将这希望扼杀,使犯罪者家庭将陷入瘫痪,当这些家庭数增加到一定数量,整个社会都会受影响,产生动荡。犯罪青少年应该获得再社会化的机会,但随着青少年犯罪越趋严重恶化,人生安全和道德伦理就被放上了天枰的两端,导致社会和谐的崩坏。
3.阻碍社会发展
青少年是社会的未来,青少年犯罪直接危害的就是社会的未来。青少年犯罪带来的近忧是直接的物质损失和间接的非物质损失,但其真正可怕的是难以想象的远忧。如果青少年犯罪问题没有得到很好地解决,将会进一步恶化下去,甚至成为一种在青少年群体的不良文化,引发起青少年犯罪的集合行为。这些行为可能是“帮派”的合理正常化,暴力解决问题的普遍化,自我约束的虚无化。当一个大群体的社会行为严重偏离,社会将陷入瘫痪状态,可见青少年犯罪正在严重阻碍社会的发展。
四、青少年犯罪的解决方法
1.优化社会联系预防个人犯罪
美国犯罪学家赫希的社会控制理论之观点认为人都有潜在的犯罪倾向,但社会联系可以防止个人犯罪。从这个观点出发,有效预防青少年犯罪可以通过切断不良的社会联系和建立优良的社会联系实现。在青少年身边的有害联系来自包括学校周边的坏人,社会上的不法团伙,各种媒介中的“枭雄”“兄弟”等,这些都是可以通过加强对学校周边的整治和对信息传播的正确监管解决的。而优良的社会联系责是良好的家庭关系,优秀的学风校风,和谐的社会环境可以带来的,使青少年有所依恋,学会奉献,参与到正常的社会互动中,有正确的目标信仰,这是最有效预防青少年犯罪的途径。
2.加深细化并落实青少年的社会规范
法国社会学者涂尔干提出的失范理论之观点认为青少年犯罪是由于社会没有为少年提供
明确的规范以指导少年活动,以使少年无所适从。从这个观点入手,我们应该加深细化并落实对青少年的社会规范。首先要完善对青少年的法律规范,更加细化青少年犯罪的相应惩罚,避免模糊不清的情况出现,杜绝青少年认为犯罪是毫无代价的;然后要加深道德规范的约束,在家庭、学校、社会都要加强道德规范的全面渗透,让青少年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构建起对犯罪的正确观念。
总之青少年犯罪问题已经是社会的毒瘤,必须在危害到整个社会的生命前遏止,这需要社会各界的关注重视并参与其中,更需要从家庭到学校到社会的通力合作,努力解决青少年犯罪问题。
参考文献
【1】 操学诚.2010年我国未成年犯罪抽样调查分析报告.青少年犯罪问题,2011,(06)
【2】 郑杭生.社会学概论新修(精编版).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
【3】 罗大华.犯罪心理学.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