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院校应重视教育科学研究[共5篇]

时间:2019-05-15 14:52:51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职业院校应重视教育科学研究》,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职业院校应重视教育科学研究》。

第一篇:职业院校应重视教育科学研究

职业院校应重视教育科学研究

彭宝利 赵静

摘要:本文阐述了职业院校开展教育科研的必要性,倡导教师结合专业设置及培养目标来开展教研活动,为运用实际案例教学、提升理论与实践教学水平及教科研能力 “储备资源”。文中列出了教科研课题和研究思路框架,供从事职业教育的同仁们参考。

关键词: 教育科研

随着唐山及环渤海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以钢铁及资源循环利用、先进装备制造业、煤化工及石油化工、现代农业、物流、金融和保险及现代服务业、信息产业和生物医药等高新技术等七大产业链的逐步形成,将大大提高我市的经济整体实力和核心竞争力,同时也为高职教育的发展带来生机,有很多专业将被激活并使专业结构得到进一步优化。近几年来唐山市各类职业院校在为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等行业输送高新技术应用型人才的同时,生产科研、新技术的开发应用等方面的成果也不断涌现,而职业调研和教育科研活动的开展却显得相对薄弱,这在某种程度上制约了教学水平的提升。因此,在职业院校的发展建设中,应积极组织教师特别是中青年教师深入企业职业调研,根据调研所获得的信息资料,结合专业设置、培养目标定位以及经济建设对毕业生的知识要求与技能要求等,有计划、分课题的开展教育科学研究,把教育教研作为推进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重要内容来抓,建立起开展教育科研活动的长效机制,这对更新教师的教育理念,提升教师综合素质、教学和教科研水平是非常有益的。

下面是我校根据学校专业设置、培养方向,建筑业、IT行业和制造业对职业院校毕业生理论知识与技能操作要求,结合下厂调研所获得的信息资源,拟定出的教科研活动提纲和科研思路参考框架,仅供从事职业教育的同仁们参考:

(一)关于高职专业培养目标定位的研究(或探讨)

根据教学经验、职业调查和职业分析掌握的第一手资料,搜集国内外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结合唐山及周边地区的经济发展及生产力水平展开研究:

1.高等职业教育的特点:

⑴ 具有职业教育(资格教育)和高等教育(学历教育)的双重性。

⑵ 专业设置的职业性。

⑶ 教育过程的实践性。

⑷ 培养目标的应用性。

2.本科生、高职生、中技生的层面划分

⑴ 本科生的培养强调学科知识的深度和系统性,从事的工作为设计、规划和决策等,即工程师型。

⑵ 高职生的培养注重学科知识的广度和综合性,着眼于(专业)高新技术的应用、智能化操作水平的提升,将设计、规划和决策等的方案转化为工艺流程和产品,能解决实际技术问题。即技师型。

⑶ 中技生的培养大多为传统的操作技能,完成工艺操作(检修、维修、机件加工制作或组装)等,即技工型。

3.职业调研和职业分析

⑴ 生产现状和岗位特征,新工艺、新技术。

⑵ 岗位对高职学生文化基础知识要求有多深、操作技能应达到什么程度、可以解决那些生产(技术)实际问题等。

⑶ 区别主流技术和一般水平,兼顾差异,考虑发展趋势。

(二)关于对教材的加工处理

可举典型案例,说明如何对教材进行加工处理:

⑴ 查阅学生入学成绩,分析学生心理现状:学生基础差、参差不齐。部分学生跟不上教学进度,听不懂,厌学。

⑵ 教材本身的问题:高职教材的编写原则上应由教师(教材的实施者)+工

内容融于

理论知识之中)+专家(把握教材的科学性和权威性)共同完成。但实际上高职教材的开发滞后于高职教育的发展,教材大多以本科压缩型和中专提升型为蓝本,面孔千篇一律,没有高职特色。

⑶ 把“死”书教活:在学生心目中,老师的知识渊博。教材虽“死”,但要冲出死教材的封锁,打破关起门来教书的传统,通过多渠道捕捉信息、更新知识,在教学大纲、培养目标、教学进度规定的范围之内,对教材进行加工处理,从大量的信息中提炼出精华,融入于教材之中,把课讲“活”。

(三)对“双师型”教师的再认识

用事实说话,运用经验、体会、效果等展开研究。

1.高职的办学思想

⑴ 专业设置以技术应用能力为核心。

⑵ 教学过程以职业活动为主线。

⑶ 师资队伍以“双师型”为主体。

2.“双师型”教师的概念

⑴ 教师型----从事科研、教研、理论教学、实践实训教学。

⑵ 工程师型----从事科研、设计、加工、制造、工艺改造、生产管理。

3.“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形成⑴ 不断更新知识、获取大量信息;

⑵ 了解生产现状和岗位特征,掌握新工艺、新技术。

(四)再谈“基础课与专业课、专业课与实训课之间的关系”

引用案例,从多角度探求和研究:

⑴“基础课为专业课服务、专业课为实训课服务”老声长谈。但基础课教师由于本身所学专业的限制,不太熟悉更不可能全面掌握任课班级的专业性质、培养方向和目标定位等,也不太容易吃透教学大纲的内涵,因此难以和专业课发生关系;

⑵ 基础课教学没有完全脱离普教模式:系统、逻辑、由浅入深、按部就班;专业课没有完全摆脱教材的约束:信息量小;实训课程由于受到办学条件限制,不能与市场需求和生产力发展接轨;

⑶ 加强基础课与专业课、专业课与实训课的纵向沟通:教学大纲教 案教研活动,拉近距离。

(五)关于《》教学大纲的编定

根据教学大纲的编定原则、过程、执行情况;教学目标预测;与相关课程及岗位需求之间的关系,从编写思路入手,全方位展开研究。

⑴ 国家教育部、劳动部为高职教育为各门课程制定的教学大纲,是宏观的、指导性的教学文件。由于国家的地区差异、生产力发展和技术水平的不平衡,大纲无法太详细、太具体。

⑵ 实施性教学大纲的编定。根据教材内容和国家指导性教学大纲,分析学生基础和现状、深入工矿企业开展职业调查、研究相关专业及课程之间的相互关系、考虑到我校区的办学条件等多种因素,确定《》教学大纲。

(六)关于《》课程试题命题的研究(或探讨)

举出试题案例,阐述命题原则及操作过程、教学目标与考试结果预测:

1.明确课程所达到的目标

⑴ 对于一门课程,要让学生了解哪些知识,掌握哪些知识,掌握到什么程度,在编定教学大纲、授课计划时,需要设定一个目标。

⑵ 教学中要检查每一堂课的目的、要求达到什么程度,期末试题实际上是本门课程的一次综合性的大作业,它的难易程度应与最初设定的目标基本相符。

2.试题的科学性与规范性

⑴ 教材上的例题,是具有一定代表性的典型实例(或案例),它具有某一章或单元中的 共同属性。

⑵ 期末试题应凝结各章节、单元的知识点。

3.加强沟通,集体讨论命题

⑴ 相同专业、或不同专业但同一门课程:命题时进行横向沟通。

⑵ 相关专业、不同课程:命题时进行纵向沟通。

⑶ 共同讨论确定命题。

4.预测考试结果

⑴ 同一门课程,学生理解掌握的程度是不一样的(与学生本身的基础、学习态度、学习方法有关)。

⑵ 评估试题的难易程度,既要考虑到两头(最优和最差),更要顾及中间(大部分学生应在70~90分之间)。

⑶ 对学生考试结果进行预测。

⑷ 考试方法的改革。标准化考试有一定的弊端,考虑适当减少一些只有一种解题方法、一种标准答案的试题,增加一些主观题的比重,尤其是要多出一些综合性、一题多解的题,锻练学生的思维,给学生提供探索的机会,为创新人才培养创造条件。

(七)新型高职课堂教学模式的建立

从怎样看待“教师单向灌输与学生独立思考”这一对矛盾入手,探求高职课堂教学新模式:

1.创新教育

⑴ 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教师首先要有“创新”精神。

⑵ 选择课堂教学的标准应从“有用”转向“有效”入手。

⑶ 把教学艺术作为教学计划、教学大纲、教科书等软件编制的指导思想之一。

⑷ 教学内容精讲多练,给学生留有一定的思考空间。

2.教师单向灌输与学生独立思考

⑴ 教学过程是学生不断思索而获取信息的过程。

⑵ 教师处处讲得过细,学生缩小了思考的余地,思维得不到发展,潜能得不到开发。⑶ 学生基础知识不牢固,听课跟不上教师步伐,独立思考能力差,自学能力不强,学习主动性不高。不把问题掰开了揉碎了喂不到嘴里,画龙点睛点不到穴位上。

3.重新认识教与学的关系

⑴ 传统观点:课堂上教师是主导、学生是主体,现代观点:课堂上师生都是主体。在教学设计时,考虑的不仅是怎么去教,而更多是学生怎么去听、怎么去学。

⑵ 创设问题情境:课堂上创设带有探索性的问题情境,激发学生思维。

⑶ 引导逆向思维:由目标出发,往回推理。

(八)关于专业思想教育与专业知识传授

首先分析高职学生现状,再根据高职办学特点、专业培养目标、岗位定位、生产力水平、经济发展等,全方位展开专业思想教育与专业知识传授的研究:

⑴ 朝气蓬勃、积极向上的一面:学生们有积极健康的人生态度和价值观念,自我意识强,有进取心和学习热情,相当一部分学生有继续升学的愿望。在日常生活中,乐于交往,富于情感。

⑵ 心理素质不很稳定的一面:高职学生又不同于一般大学生,他们在高等教育体系中是一个“弱势群体”。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心理素质很不稳定,容易产生各种各样的心理障碍乃至心理疾病。他们的心理素质比一般高校学生的心理素质更为脆弱,自卑感、失落感、焦虑感等缠绕着学生们,影响着他们的学习和生活,给教师的教学教育带来很大困难。

⑶ 既期望于将来、又失落于眼前:自己的目标定位不明确。很多学生没有“高职”这一概念,仍把大专和高职混为一谈,以为自己将来是(专科层次的)技术干部(大部分家长也是这样认为),对我校区的认可度不高。同时又担心自己将来能干什么、会干什么,迷茫、疑惑、失落,思想矛盾。

教学要上水平,教科研要出成果,教育科研在教育发展中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只有建立起教育科研活动的长效机制,通过教研活动的相互交流来知识更新,才能逐步拉近基础课与专业课之间的距离、缩短职业教育与企业需求之间的差距,使学生在校期间所学到的基础知识、专业知识及技能操作,在自己将来的工作中上很好的应用和发挥出来,并有更大的发展和提高。

写于2010.10.6

第二篇:学校应重视感恩教育

学校应重视感恩教育

西和县兴隆初级中学刘畅

近年来,随着国民经济的迅速发展,教育也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和转变,一股股课改的热潮涌现,学生的能力和成绩并存提高,收到了不错的效果。但身边每每发生的一幕却勾勒出我的思考:顶撞老师,嫌弃父母,损坏公物甚至拿营养餐的牛奶喷着玩„„难道教育缺失了感恩的成分?

教育“孝”为先,而“孝”无非是我国优良传统美德在现代社会中“感恩”的影子所在,笔者认为,感恩教育在学校教育中有着不可或缺和替代的作用,学校应重视感恩教育。

一、感恩教育是心灵的净化剂

他身上不是李宁,就是乔丹,父母满身补丁;他有免费的牛奶鸡蛋面包,父母见都没见过;他的手那么的细腻,父母的厚茧刺人;他三步就坐车,父母永远“11”号„„他们还说穿不好、吃不好、歇不好,狼心面对父母及社会的恩赐,这类学生很多,不妨进行点感恩教育,用大量的现实去涂染他们的心灵。面对自己的学生,发现他们变了,端正了自己的品质素养,也懂得了生活的来之不易,达到了净化心灵的目的。

二、感恩教育是前进的动力源泉

他的父母离异了,他的母亲出车祸了,他的父亲在建筑队出事了„„很多生活在单亲家庭的孩子,失去了才懂珍惜,后悔以前没听妈妈的唠叨,后以前悔敌对爸爸的教导,后悔没疼爱过父母。对有些孩子来说,失去带来的挫折成为了他们一笔宝贵的财富,他们学会了用感恩去对待另一位亲人,学会了做人,学会了学习。而部分单亲的孩子表现出无所谓的态度,我们应该用一颗爱心去择时择机教导他们,让他们从感恩中挖掘自己的人生挫折,使之变为一种前进的动力源泉。

三、感恩教育是传统美德的多元化体现

老师批评,手插裤兜头朝天;同学之间不看自己有什么,嫉妒别人自己没什么;父母给钱送礼没感谢,还嫌少;家里来客你“老大”,不让座不倒茶;家座“四条腿”,校座“三条腿”;教室卫生三秒脏„„美德丢失的很“干净”。如果懂得感恩他人劳动、感恩父母、感恩老师、感恩社会,他们能有这种举措吗?学会感恩就学会了美德。

综上所述,感恩教育的确是学校教育的组成部分,有着重要作用。学校教育中要多点感恩教育,如办宣传板报,开展感恩主题班会,举行学校或班级的感恩演讲赛,付诸行动的一次感恩活动等。真正让学生学会感恩,才有教育的后——“文”!何谈成绩和能力的差?

第三篇:中小学课程教育应重视音体美

中小学课程教育应重视音体美

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这点,我国已基本做到。但让全体学生全面发展,这方面,我们做的还不够。所谓全面发展就是让学生在德、智、体、美、劳等方面都得到发展。但事实上,一纸试卷考查得出的往往只是学生一段时间内的以及他本身的智力。考了高分的孩子,并非他的各方面都得到了发展。在试卷的得分里,学生的德、体、美、劳等方面是看不出多少的。

在全面发展的五要素中,体育包含的先天因素太多,受个人先天体质的强弱的影响,要拿来评价和量化,并把它拿来作为考查、选拔学生,这是不公平的。音乐和美术以及劳动这些学科,也是不具有评价的可操作性。

然而,恰恰是这几个难以量化、难以考检测教学成绩的科目却影响着孩子的身心成长和个人发展。

那么,是不是因为德、体、美、劳等诸方面不好考核,就放弃考核呢?

放弃对学生音、体、美以及德、劳的考核,学生每天就只是在拼智力。在拼智力的过程中,许多孩子逐步的就丧失了斗志,丧失了信心,甚至丧失了作为学生应该有的品行和操守。没有了艺体以及中国文化审美的熏陶,孩子学习是枯燥的,甚至是痛苦的。教师工作也缺乏了美感,育人过程成了操纵机器的过程。

许多教师之所以不把孩子的除文化课之外的其他学科当回事,就是因为这些科目不参加考试,比如小学的音乐、美术、体育这些科目。这些科目也确实难以有具体的量化措施,正因为这样,这些科目的教师也就钻了空子,得过且过,很多课时就算开设了也没什么意义,而有部分音体、美教师因为要教学成绩,只好改行上文化课。一方面造成资源浪费,另一方面又造成音体美教师缺乏。虽然说,不是每个孩子都有音、体、美天赋,不让具有音、体、美天赋的孩子丧失天赋,是对音、体、美教师最基本的要求。实事上,为了追求文化分数,许多具有这方面的天分的孩子,对音体美的兴趣总被扼杀在摇篮里。我亲耳听到一个喜爱画画的孩子被班主任责骂:画什么画,学习成绩是第一位!考不好,你的画,画得再好有什么用?

我们习惯于用一个标准去要求每个孩子,用一个标尺去衡量每个孩子的发展,这是错误的。教师不能只看到学生的文化文数,还应看到学生音、体、美的表现,从中发现苗子,加以引导和培养,而不是对有特长的孩子视而不见,置若罔闻――尤其是音、体、美教师。

首先,学校应该对有特长的孩子给予扶持。但如果要这样做,就必须要有章可循。学校或者相关管理部门要有具体的措施,相关部门监督执行。要大力惩治那些美术课不好好教学生画画,课外招生向学生要天价的教师。

其二,应制定一些对音、体、美教师可行的评价方案。许多学校,对音体美教师的考核没有单独的举措,而是以学校平均分作为他们的考核分数,这大大削弱了他们的工作热情。干好干坏一个样,造成他们中有的教师上课混时间,出现各种不良课堂现象。也有的学校对音、体、美教师不仅不重视还持冷漠态度,认为他们没有什么成绩。造成许多音、体、美教师多年没有评得优秀,晋职就更谈不上了。一些音、体、美教师为了晋职的时候有据可依,干脆就转行上文化课,学校也为了配合他们,于是出现了数学老师上美术,美术教师上语文。所谓术有专功,对业务的不熟悉和不专业造成了教师与学生之间、教师与家长之间、学校与社会之间产生了各种矛盾。曾有一个孩子就因为教他语文的教师换成业务不精的音乐教师,而导致听不懂,成绩大幅度下滑,在家长提出转班、转校时遭到教师和学校的拒绝而与学校产生矛盾,最后小事闹大,影响极坏。

要重视音、体、美的发展,须有一套对音、体、美教师可行的评价方案,一方面可以调动音、体、美教师的工作热情,另一方面不会造成有音、体、美天赋的孩子的才能被埋没。还应该发动美术老师带头美化校园墙体,而不是另行投资,造成资金浪?M;丰富校园精神文化,从而促进学生身心发展;创办温馨育人环境,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具体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转变观念,提高认识,学生要全面发展不开音、体、美,各级政府教育部门要通过各种途径支持音、体、美教育事业,要为音、体、美教师提供所需设备和教学场地。学校要有专门的音乐、美术教室和活动场地,有必需的体育器材,保证学校音、体、美课程正常开展,严惩把音、体、美课程改作他用的现象。

(2)挖掘音、体、美教育资源。主动与文化部门、校外艺术社团等合作,经常举办一些音、体、美活动或比赛,让有才之人有展示的机会。

(3)建设一支高素质的音、体、美教师队伍。目前许多学校缺乏音、体、美教师,有的因缺主文化课教师而调用音、体、美教师,造成音、体、美教师的紧缺。这些现象都应杜绝。

(4)加强对音、体、美教师的师德培养,有些音、体、美教师因为音、体、美没有重视考核,于是丧失了责任心和良心,让孩子在音、体、美课堂上学无所成,要加强对音、体、美教师的管理与培训。严惩课堂上消极怠工的教师。

(5)专门对音、体、美教师建立一定奖励和惩罚措施。

对美术教师的作业批发要有要求;对音乐教师教了多少首歌给孩子要有要求;有的学校几乎一年到头听不到学生唱歌。也看不到音乐教师给学生讲音乐知识。学生连最基本的乐器都不认识。对于学生是否掌握了音、体、美的一些基础知识,学校和上级主管部门应该有所考核查,比如对体育教师的工作,大家也是看得到的,是否一个篮球一节课,教师到哪去了也不知道。学生最基本的坐立行走姿势、队列队行、广播操……体育老师教了多少?这个也是一个评价依据,对体育教师的评价可以打分。这门学科不像其他学科,因为这科目上得怎么样,大家有目共赌,看学生体育成绩以及对体育教师匿名打分也是一些有效的评价措施。

总而言之,音、体、美的教育不容忽视,不仅要不要忽视,还应加倍重视。面对全体学生,让学生全面发展才是素质教育的体现,也才能把学生培养成为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新型人才。

第四篇:学校应重视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学校应重视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摘要:

中小学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既是学生自身健康成长的需要,也是社会发展对人的素质要求的需要。加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是当前中小学教育面临的新任务和新要求。社会不断发展,学生要经受住来自各方面的不良影响,有赖学校、家庭、社会的正确引导和教育。其中学校和家庭的教育起主导的作用,特别是学校要重视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是根据中小学生生理、心理发展特点,运用有关心理教育方法和手段,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和谐发展和素质全面提高的教育活动。

正文:

2001年1月,中共中央发出了《关于适应新形势进一步加强和改进中小学德育工作的意见》,并指出“中小学都要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在同年6月的《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中,更明确地提出“加强中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开展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是关系到中小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大事,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一项重要工作, 是适应新课改的需求。心理健康教育是教育本身应有的内涵之一。教育的目标就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全面发展包括身、心两方面都得到健康发展。当前中小学教育要实现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变,心理健康教育占有重要地位。健康不仅仅是传统意义上的身体健康,还包含良好的精神状态、健全的社会适应能力,即身心健康。因此,中小学就迫切需要心理健康教育。

一、优化教师队伍,提高教师心理素质

要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首先要提高教师的心理素质。现代生活日益紧张和繁忙,给人们带来许多心理变化,面对激烈的升学竞争及来自社会各方面有形无形的压力,使一些教师产生心理冲突和压抑感。教师不健康的心理状态,必然导致不适当的教育行为,对学生产生不良影响。教师要重视自身的心理健康,教师的职业特征要求教师要有极强的自我调节情绪的能力。教师要用科学知识调整自己心态,使自己始终处于积极乐观,平和稳定,健康的状态,以旺盛的精力、丰富的情感、健康的情绪投入教育教学工作中去。

学校要树立心理健康教育意识,重视教师自身心理健康。加强教师的心理健康教育是完成教育根本任务的需要。学校教育的根本任务是培养高素质人才,教师是这一根本任务的主要承担者。教师是教育的主力军,是培养人才的重要力量,在教育教学活动中,教师容易成为学生模仿的对象,他们的言谈举止具有示范作用,并自动地、随时地影响着学生。因此,教师的心理健康状况不同程度地影响着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直接关系到学生能否具有良好的素质,只有教师的心理健康,教师才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水平,从而培养出心理健康的学生。也只有心理健康水平较高的教师才能通过自己的创造性劳动培养出高素质的、优秀的学生,完成教育的根本任务。

此外,要对教师广泛开展心理学知识的培训,学校应将心理健康教育作为教师继续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使每一位教师都掌握心理健康的基本知识,以利正确对学生进行指导,并在教育教学过程中不出现失误。培养一支自身心理健康,懂得心理学专业知识,掌握心理辅导技能和心理训练方法的教师队伍,这是加强心理健康教育至关重要的。

二、重视对家长的指导和帮助,增强心理健康教育意识

目前,中小学生特别是农村中小学生的父母,很大部分受教育程度不高,尤其很少学过教育学、儿童心理学等有关知识。据《中国青年报》报道:“95%的家长没看过心理学方面的书,72%的家长没有看过教育方面的书。”他们不了解如何更科学地教育孩子。家庭是青少年的第一所学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每一个孩子的成长都离不开家庭的教育,每一个因心理不健康而患心理疾病的事例也同样有着家庭的成因。父母的教育观念,教养方式,家庭的教育环境都直接影响着孩子的心理健康,影响其健全人格的形成,作为家长应重视子女的心理健康教育,使孩子真正成为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的人才。

因此,学校要通过家长会、家长座谈会等方式,让家长了解青少年年龄特点,懂得青少年心理发展规律,懂得心理健康的重要性,懂得教育子女的正确方法。使家长了解青少年是一个特殊年龄阶段,学生情绪反复,行为多变,对此要有心理准备,不能因此不尊重、不理解他们。对学生教育既要鼓励,也可以批评,但方法的使用一定要符合青少年心理规律。对孩子的期望值不要过高,希望孩子成才,这是人之常情,但压力过大,也会适得其反。此外,对父母离异、经济特困等特殊家庭的学生更要特别留意与关心,帮助他们克服因家庭的不良影响引起的心理问题。

三、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

学校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不仅仅是普及心理学有关知识,更重要的是在心理健康教育课中进行心理训练、心理指导,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心理健康教育课以帮助学生解决在学习、生活、人际关系等方面的烦恼,以及出现的诸多不适应的现象,帮助他们减轻心理负担为主要任务,使学生们轻轻松松学习,健健康康成长,促进身心发展。

心理健康教育课应该是融知识性、趣味性、参与性和操作性为一体的,这样才能学以致用,真正提高学生抗挫折能力和自我心理调节能力,减少心理障碍及其他心理问题。使每个学生都能达到智力正常,情绪健康、意志健全、行为协调、人际关系适应的心理健康标准,全面提高学生心理素质。

四、建立学校心理健康服务体系,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 目前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服务,缺少专业人员是一大问题。在近期内还很难配专业的心理医生,但教育行政部门应考虑尽快培养和培训专业的心理辅导教师,在上级专业人员的指导下,开展心理健康服务。在学校开设心理咨询室,心理阅览室,心理活动室,开设心理咨询电话热线。定期为师生举办心理健康、心理保健等专题讲座。积极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对学生进行学习指导、生活辅导、前途职业指导等并建立健全学生心理档案,作为班主任、任课教师教育教学工作的依据。使心理健康工作落到实处。

综上所述,要使学生的心理得到健康发展,学校就必须重视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学校及教育工作者必须掌握好心理知识,遵循学生心理发展的规律,在实践中灵活运用心理教育规律,探索学生的心理发展,总结心理教育的经验,与家庭、社会紧密联系,才能取得良好的成效。

2005年3月

第五篇:学校德育应重视礼仪教育论文

[摘要] 德育的根本目标是使学生“成人”。而使学生“成人”要比使学生掌握知识复杂得多,它主要不是靠“教”,而是靠“导”。因此,德育必须实现由重“教”到重“导”的转变,通过各种形式的“导”达成德育的目标。德育由重“教”到重“导”的转变,要求教育者要实现角色的转换,即由“教”师到“导”师的转换,由“经师”到“人师”的转换。

[关键词] 德育;学生;教育者

按照传统的观念,教育者的职责就是“教”学生,而所谓“教”就是“把知识或技能传给人”。[1] 以现代科学的德育观看,这种观念是落后的。它混淆了德育与智育的根本区别。德育与智育的根本区别就在于,智育突出知识、技能的传授和学生能力的培养,而德育最根本的使命是育人,使学生“成人”。而使学生“成人”,要比学生掌握知识复杂得多,仅靠知识传授是无法实现的,它主要靠教育者根据具体的德育目标及学生品德发展状况和学生在学习、生活中遇到的具体问题进行各种形式的“导”——引导、指导、疏导、诱导、开导、辅导、劝导、领导、督导、因势利导。因此,德育中,教育者必须更新观念,实现由重“教”到重“导”的转变。

德育由重“教”到重“导”的转变是教育的必然要求。“教育”最本源的意义是引导、指导。“教育”一词,英文为education,德文为eduiere,它们都来自拉丁文eduiere。拉丁语eduiere,又是从动词educere变化而来的,“e”在拉丁语中有“出”的意思,“ducere”有“引”的意思,因而教育一词,含有“引出”的意思。英语education有“抚育、自身生成”的意思,德语eduiere则有“引导、唤醒”之意。可见,教育的本源意义就是教育者的引导和学生的自主建构。杜威更明确地指出:“教育即指导。”[2] 教育如此,以“成人”为目标的德育更如此。因为道德情感、道德信仰、道德意志、道德行为不具有传递性,教育者无法将它们像知识一样灌进学生大脑。只有在教育者的各种形式的“导”的引领下,由学生通过自己的各种活动去建构。

德育由重“教”到重“导”的转变是由德育的本质决定的。德育的本质“是对个体在社会生活中追求其属人的精神性和精神性生活的一种有意识的帮助”。[3] 也就是说学生的精神性的品德是其自主建构的,教育者作为一个外因,只能是在旁边对学生进行“帮助”,提供各种形式的“导”。

一、疏导

疏导原意指开通堵塞的水道,使水流畅通。德育中,疏导是对学生思想、情感障碍的疏通和引导。学生的思想、情感如同流水,是不断地“流动的”,遇到障碍,就会出现问题,甚至“泛滥成灾”。因此,当学生思想、情感出现“障碍”、遇到“阻塞”时,教育者就要予以疏导。“疏”就是疏通,即解开学生思想认识上的“扣”,使学生的“思想流”“情感流”畅通无阻,让学生的思想、情感向教师确定的目标发展。所以,德育中的疏导就是疏通学生的思想认识,引导他们前进的方向,指导他们的行为,使他们按照教育者期望的方向发展。

要疏导,首先要了解学生,摸清学生的思想情况,把握学生思想变化的脉搏,找到出现思想、认识问题的症结。这是进行疏导的前提。关心、了解学生才能使疏导有针对性。教育者关心、了解学生还能增进彼此间的亲近感、信任感,而这又为学生接受教育者的疏导创造了情感方面的有利条件,使学生由“亲其师”,而“信其道”。疏导可以采取多种形式。其一,讲清道理,论理疏导。疏导的关键在于论理,论理的目的在于以理服人。论理疏导可以消除认知障碍,疏通思想,提高认识,促进思想和行为的进步。其二,以情动人,感化疏导。学生的许多思想、行为问题是由于情感障碍引起的,所以,在对学生进行疏导时,要动之以情,以情感人,进行感化疏导。情感障碍消除,思想、行为问题就会迎刃而解。疏导的形式还有分步而导、分散而导等等。

二、引导

引导就是“带着人向某个目标行动”。引导突出的是对学生的前进方向、行动方向和目标的引领,是为学生的品德发展定向的。引导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引导学生找准发展的方向。教育者要帮助学生制定适宜的发展目标,帮助学生找到实现目标的最佳途径,鼓励学生沿着正确的方向前进,并不断在其成长的道路上设置路标,引导他们不断地向更高的目标前进,成为学生人生道路上的引路人。第二,引导学生自主提升自己的道德需要。学生的道德需要有高低层次之分。高层次的道德需要有利于品德的形成和发展。因此,引导表现为对学生需要的引导,提升他们的德育需要,“使个体从无道德的需要发展到有道德的需要;从非道德的需要发展到道德的需要;从低层次的道德的需要发展到高层次的道德的需要。”[4] 252第三,当学生迷途时,教育者不轻易告诉学生方向,而是引导他去辨别方向,把他们引向正路;当学生无路时,教育者要引导他们自己铺路搭桥,走向彼岸。

引导是通过以下途径实现的:一是目标引导。即教育者给学生提出具体的发展目标,或让学生根据社会发展的需要和自身的年龄及思想品德发展实际制定自己的发展目标,让学生根据目标建构自己的思想品德。二是内容引导。德育内容对学生具有引导作用。德育中任何德育内容都内在地包含着一定的德育目标,都体现着教育者的意图。教育者通过德育内容的选择作用于学生,引导学生思想品德朝着社会期望的方向发展。三是言行引导。教育者的言行特别是行为具有示范性,对于具有“向师性”特点的学生具有引领作用。教育者通过自己合乎道德的语言特别是行为能对学生发挥引导作用。

三、指导

指导是对人的活动的方法、步骤等的具体指点。德育中的指导突出的是对学生道德生活的指导,即对学生做人、做事、处世、立身的指导。第一,做人指导。中小学生还不成熟,对于如何做人还不十分清晰,特别是受社会不良风气影响,在如何做人方面存在不少疑惑,这就需要教育者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对学生给予具体指点,使学生明白做人之道,形成被时代赋予新内涵的仁义礼智信的为人之德,学会做人。第二,处世指导。学生是一个社会人,必须学会如何处理与他人、与群体、与社会的关系,学会与人交往,才能在社会安身立命,成为一个合格的社会人。处世指导要求教育者以自己的亲身经历和学生在处世中的经验与教训,针对学生在处世中遇到的具体问题给学生以指点,让学生在处世中把握处世之德,形成良好的处世品德,学会处世。第三,做事指导。为人在世,做人、做事是人生两大主题。教育者要指导学生明白所做之事无论大小,都要从对社会、集体、家庭承担的责任出发,对自己的选择及行为负责,要为学生做事提供咨询、指导,提高学生的做事能力。在指导学生做事过程中,让学生明白行事之规,学会做事。第四,立身指导。指导学生在做人、做事、处世的过程中不断实现自我,超越自我,形成自主、自立、自强、自信、自爱、自律、自制、自重、自尊的品格,打好立身之基,学会自我完善与发展。

四、开导

“开导”在德育中有多种涵义:开发学生道德智慧;激发学生道德思维;以道理启发劝导;解开学生思想上的“疙瘩”。德育中开导的方法有:第一,开启学生道德智慧的大门。“道德智慧是一种知人、知己、知物的综合意识和能力;是人能恰当地处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己之间关系的综合意识和能力”“是一种最高境界的道德”“道德智慧与先天的潜能有关,可以被激发”。[5] 开导,就是要开启学生道德智慧的大门,使其具备明是非,辨善恶,识美丑的能力,能在纷繁复杂的社会现象面前,对人们言论、行为的善恶做出道德判断,选择自己的道德行为,破解各式各样的人生难题。第二,开动学生思维机器。让学生开动脑筋,对人对事有自己的看法,运用自己所掌握的道德原则与规范对自己、对人们的言行进行分析,不人云亦云,随波逐流;对自己的道德行为过程及结果不断进行内省、反思、调节和矫正,改过迁善。第三,一把钥匙开一把锁。针对不同年龄、不同类型的问题,根据学生的个性,因材施教,有的放矢地解决学生思想、行为问题。第四,解开学生头脑中的疑惑。学生在学习、交往、生活,以及对社会、对人生的认识等方面,经常会遇到难以解决的疑惑,这时,就需要教育者给予开导,将解决问题的钥匙交给学生,让学生运用它打开“心结”。第五,心理开导。在当代社会,多方面的原因使学生产生各种心理问题。学生的道德问题有一些是与心理问题有关的。要解决这些道德问题,需要运用心理开导的方法对学生进行心理开导,解决具体的心理问题。

五、诱导

诱导即“劝诱教导”。诱导的理想境界是“循循善诱”。“循循”即有步骤、有次序,“善诱”即善于诱导。德育中的诱导的要求是:第一,要“循循”,即有步骤。诱导要遵循学生思想品德形成和发展的特点和规律,一般应按照知—情—信—行的顺序诱导。先从学生易于接受的开始,由易到难,循序渐进。第二,要“善诱”。表现为:一要考虑学生的接受心理。要诱导,就要有“诱饵”,“诱饵”应该是学生感兴趣的,乐于接受的。二要善于营造学生乐于接受诱导的氛围。良好的氛围、和谐的师生关系是学生接受诱导的前提。同样的内容、方法,师生关系和谐,接受的氛围好,学生就愿意接受教师的诱导,反之,就不愿意接受。第三,要有耐心。这是循循善诱的基本条件,是循循善诱的必然要求,因为“循循”就是一步步前进,不毕其功于一役。

六、督导

督导即监督指导。督导主要用于对学生道德行为与习惯的培养。德育的最终目标是使学生形成符合道德规范要求的道德行为与习惯。要培养学生的道德行为与习惯离不开教育者的督导。德育中的督导包括两个相互联系的方面:“督”与“导”。首先是监督。教育者向学生提出行为要求后,需要进行经常的、始终如一的监督,促使学生将道德要求付诸行动。没有教育者经常的监督检查,道德行为要求往往会落空,德育目标就无法实现。因为“青少年发展初期,由于自我意识不完善,往往不善于控制、调节、支配自己的行动和行为,他们的自我控制、自我调节主要是受外部力量的支配,……这时他们正处于以他律为主导的初级发展阶段。”[4] 514 所以,由教育者对学生实行外部的监督是必要的。其次,在指导与引导中形成学生自我监控的能力。只有教育者的外部督导难以从根本上形成学生自觉自愿的道德行为与习惯,难以培养学生自我监控能力和道德自律品质。所以,督导中最重要的是培养学生自我监控的能力,让学生学会行为的自我监控、调节与修正,使其在自我监控下自觉地运用道德规范来指导、约束自己的行为,养成道德自律品质。

七、因势利导

“因势”,即根据事物发展的状态及趋势,“利导”,即向有利的方向引导。因势利导就是顺着事物的发展趋势向有利的方向加以引导,将事物导向正常发展的道路。德育中,“势”包括学生思想品德发展的现状、趋势,学生的兴趣与需要,学生缺点错误中包含的积极因素等。因势利导要求:第一,根据学生思想品德发展的趋势加以引导。学生的某一思想、言论、行为并不是孤立的,它往往预示着学生的思想品德发展的动态、路径、方向。因势利导,就要善于分析学生思想、言论、行为所表现出的其思想、行为的发展趋势,并顺着这一趋势加以引导,使其进一步发展、完善、成熟,形成学生新的思想品德。第二,根据学生品德发展规律加以引导。学生思想品德发展有其固有的规律,教育者根据这些规律因势利导容易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第三,因“时”利导。事物的发展总是和时间、时机条件联系在一起的。因此,因势利导就要善于抓住事物发展的时机,促成事物的发展。德育中,因势利导就是要抓住德育时机,促进学生品德的转化和发展。德育时机往往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兴趣点、兴奋点、利益点、荣辱点、热衷点、情绪点、求异点、殊遇点、疑惧点、变化点。[6] 教育者充分利用这些教育的有利时机对学生进行引导往往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德育由重“教”到重“导”的转变,要求教育者要实现角色的转换,即由“教”师到“导”师的转换,由“经师”到“人师”的转换。“经师是供给材料的技术家”(郭沫若语),是以知教人的人,强调知识的传授。“人师是指导精神的领港者”(郭沫若语),是能够对学生的道德品质、精神人格进行影响、引导的人。德育中,教育者主要是做人师,而非经师。

[ 参 考 文 献 ]

[1] 现代汉语词典:修订本[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3:632.[2] 杜威.道德教育原理[M].王承绪,赵祥麟,顾岳中,张伟建,檀松贤,译.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3:45.[3] 檀传宝.德育原理[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61.[4] 鲁洁,王逢贤.德育新论[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2.[5] 吴安春.回归道德智慧:转型期的道德教育与教师[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32-33.[6] 丁海东,李春芳.德育时机新探[J].山东团校学报,2000(3):24-25.

下载职业院校应重视教育科学研究[共5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职业院校应重视教育科学研究[共5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语文教学应重视审美教育

    语文教学应重视审美教育 南华县五街中学 鲁有祥 美育也称审美教育或美感教育,是通过自然美、社会美和艺术美而进行的一项教育活动,旨在培养人们正确地感受美、鉴赏美和创造美......

    阅读教学应重视

    阅读教学中“读”的魅力 我国古代伟大的教育家孔子提倡“引而不发”的启发式教学,十分重视学生自己在反复诵读的基础上感受品味文章。因此,教师传授给学生的不光是知识,更重要......

    高中地理教学中应重视生命教育-

    高中地理教学中应重视生命教育[摘要] 生命教育作为一种重要的教育理念,只有渗透到各门学科的教学和学校的各项活动中才能真正在人才培养中发挥作用。地理学科是一门兼自然科......

    学习高中语文应重视积累教育论文

    【摘要】“语文素养”是语文课程的一个核心目标概念,形成语文素养的根本途径和基本方法之一是积累。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提出了积累的具体要求,学习高中语文要重新审视积累的内涵......

    教育科学研究方法

    考试科目:《教育科学研究方法》 一、大作业题目(内容): 一、举例说明谈话法的优点和缺点?(10分) 1.谈话法的优点是: (1) 灵活性大。谈话法与问卷法等其他调查方法相比,灵活性大是其......

    教育科学研究方法

    1相关调查主要调查两种或两种以上教育现象的性质与程度,分析与考察它们是否存在相关关系,是否互为变量,目的是寻找某一教育现象的相关因素,以探索解决问题的办法。 2、访谈调查......

    教育科学研究方法

    1一个比较完整的教育研究过程一般可分为计划、实施、总结三阶段。 2.一、计划 计划阶段的主要工作是选题和设计 选题即确定研究的课题,设计即制定研究方案(第二章将详细讨论)......

    教育科学研究方法

    《少数民族双语教育的历史及发展研究》的研究设计 摘要:多元化与一体化的矛盾与冲突影响着世界政治经济的发展,也影响着教育的发展。多民族国家大都面临着在国内既要鼓励多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