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语文学科中的德育时效性的思考
语文学科中的德育时效性的思考
孔子说:“弟子入则孝,出是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馀力,则以学文。”他把德育放在首位,明确要求学生首先要致力于道德修养。在中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把语文知识教育与德育有机地结合起来,在传授语文基础知识、训练语文基本技能和培养语文能力的同时,培养学生的社会主义道德情操、健康高尚的审美观和爱国主义精神,从而完成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任务。我们现在选用的人教版初中语文教材就蕴涵着极其丰富的德育内容,选文不仅体现语文工具性,更凝结着古今中外熠熠生辉的思想精华,比如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等崇高情感,勤劳朴实、诚实可信等传统美德,坚强不屈、勇往直前等优良品质,做为语文教师要善于因文释道,使学生能从这些作品中接受熏陶。
一、情感教育
1.培养爱祖国和民族的自豪感。爱国主义和民族自豪感从来就是一种巨大的精神力量。语文教学中的爱国主义教育不同于政治课的说教和概念化,它以典型的人物形象、感人肺腑的事迹和优美动人的语言来感染学生。教师只要因势利导,自然能激发学生强烈的爱国热情,提高民族自尊和自强不息的奋斗激情。诸如《中国石拱桥》、《苏州园林》以祖国深厚的文化感染学生,《我爱这土地》、《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等从不同角度歌颂祖国,激发学生爱国之情。而《三峡》、《观潮》、《岳阳楼记》用优美的语言介绍了长江、钱塘江、岳阳楼等壮美绮丽的风光。祖国壮丽的山河,欣欣向荣的面貌可以激发学生增强对祖国的热爱和民族的自豪感。
2.培养爱亲人、重友谊的情感
语文教材中不少篇章洋溢着浓郁的亲情氛围,语文不应当成为干瘪的说教,只有利用课文,结合学生自身实际,动之以情,才能晓之以理。《背影》让学生感受到骨肉亲情感人的力量,《散步》写了一家四口一起散步互敬互让的浓浓亲情,学生学了不仅感动,而且羡慕,更有一些学生带回家和家人欣赏,说自己的家人更加和睦了。而《羚羊木雕》可以让学生在现今的社会里学会友情重于金钱。《故乡》里“我”和闰土厚重的隔膜造成的悲哀和《我的叔叔于勒》以金钱为标准衡量兄弟关系的炎凉世态从反面告诉学生友情和亲情的可贵,失去这两样感情是多么的可悲。学生联系实际进行分析和交流,感受自己所享受的亲情和友情,回忆曾经错失的或者是忽略的亲情和友情,自然变得格外珍惜和重视神圣的感情。
3.培养热爱生命、热爱生活的情感
经济的发展让学生的生活条件越来越优越,尤其是如今的经济社会,人们的生活条件越来越好,以车代步、住现代化的楼房,经济的发展让学生的生活条件越来越优越,但无形中限制了学生的生活空间,容易形成孤僻、压抑的心理。语文教材到处渗透着开导的良药。《紫藤萝瀑布》就是一首生命的赞歌,“花和人都会遇到各种不幸,但是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引导学生乐观面对挫折。
二、美德教育
1.勤俭节约和艰苦奋斗精神的教育
勤俭节约、艰苦奋斗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日渐提高,许多人对勤俭节约、艰苦奋斗这一优良传统已逐渐淡忘。对于今天的独生子女来
说如何养成勤俭节约、艰苦奋斗这一优良作风显得尤为重要。不懂得节约、不懂得奋斗的人,将是一个平平庸庸、胸无大志的人。语文教材中,表现这方面美德的内容是很多的。如《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批判了贪图安逸的人生态度,倡导忧患意识;《俭以养德》明白节俭的重要性,认识“要富日子穷过”的原则。
2.助人为乐和严已宽人的教育
关心他人、助人为乐,历来是我们国家的优良传统。培养青少年关心他人、助人为乐的思想,也是语文教学中德育教育的一个方面。如课文《老王》,讲述了老王的善良例,很有教育的,学生在读懂的同时自然受到感染和熏陶,这是很感人的事例意义道德情操和人生修养的教育。
人的行为是社会行为,必然对社会产生影响。如果一个人的行为方式、行为结果对社会大多数人有利有益,这种行为就是道德的。人的心灵美实质上就是道德美。中学语文教学大纲中就明确要求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培养学生的社会主义道德情操。道德具有历史性和社会性,但社会主义的道德情操作为历史发展到一定阶级的精神产品,并不全盘否定历史上所有的道德传统。事实上,历史上的道德伦理对学生社会主义道德情操的形成也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中国几千年的历史为我们留下了宝贵的遗产。孟子的“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文天祥的“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等,语文教材的传统名篇中这些脍炙人口的名句对中学生道德品质的积极影响是显而易见的。当然,培养社会主义道德情操更要发扬我们无产阶级革命先烈、前辈和英雄人物的革命传统和崇高品质,《人民解放军百万雄师过大江》、《中原我军解放南阳》就是很好的文本。除了中国传统革命英雄人物的影响,外国文学的选文中也体现高尚的道德情操。教师要充分运用教材中英雄人物的思想言行,对学生施以良好的影响。如《我的信念》中的居里夫人,《蜡烛》中的老妇人等都具有高尚的情操,舍己为人的无私品质。教学时紧扣作品中的文字,剖析他们的崇高思想和英雄业绩,就能使学生的心中树立爱的丰碑,培养学生高尚的情操。
三、人生观教育
德育中要重视学生个性心理品质的发展。由于中学生正处于世界观、人生观、审美观的形成中,各种语文信息中的美与丑、善与恶、健康与腐朽经常错综交织,对学生的个性心理品质的发展都会产生一定影响。所以,教师应帮助学生分清良莠,辨别精华与糟粕,在“分析”上多下功夫,并对学生在语文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不健康的个性心理品质及时加以诊治,促其转化。这就要求,中学语文德育中必须注意学生个性心理品质的发展。这种个性心理品质的发展目标,应该包括诸如热爱生活,热爱人民,具有强烈事业心,富有社会责任感、正义感、集体荣誉感、民族自豪感等品质在内的情感目标构建;包括积极进取,勇于探索,自尊自强,谦虚谨慎等品质在内的性格发展目标构建;包括吃苦耐劳,顽强勇敢,知难而进等品质在内的意志目标构建。
教材中不少体现积极的人生观的内容.《十三岁的际遇》讲述了中学生田晓菲十三岁靠自己的努力进入了梦寐以求的北大,启发学生早立大志,为理想而奋斗。《贝多芬传》通过贝多芬在逆境中仍然执着的讴歌欢乐那种积极的人生态度教育学生面对挫折和困难如何坚定自己的意志,树立正确的积极的人生观。《敬业和乐业》则告诉学生如何对待生活,才能实现理想。
总之,教材中到处渗透着优秀品德的光芒,只要利用好,学生自然在提高语文素养的同时,提高人生修养。德育是中学语文教学中不可忽视的一个内容,德育在教材中的体现也很多,只要恰当利用和引导,会使语文教学事半功倍,培养的学生不仅有更高的文化素养,也有更高的道德修养。
第二篇:中小学德育时效性探析
中小学德育实效性探析
姚强文
(民勤县第二中学,甘肃民勤,733307)
摘要:提高中小学德育的实效性,改进学校德育工作是学校教育教学的重中之重。当前我国中小学德育实效性不尽人意.要改变这种低效局面,德育工作者应积极研究分析学生的心理需要, 端正办学思想,注重素质教育,将学校、家庭、社会组成联合教育网络,树立“回归生活”的德育新理念。让中小学生应在融洽的生活环境中,升华思想境界,养成自律、自制的习惯。关键词: 中小学德育 实效性 回归生活 素质教育
1、对德育的认识
相对比较表层的普通知识教育,德育工作是一项能够触动人心灵的教育。德育是深入内心,触动人们精神层面的东西,是激发出人性中最美的东西,因为道德教育的过程本身就是人和人之间的一种沟通与融合。其他课程可以单纯通过分数来评价,而德育的评价方式则不同,它没有硬性的评价标准。孩子的思想品德是动态发展的,简单的分数难以准确地反映孩子真实的思想品质状况。因此对孩子进行德育评分也没有大的意义,这种生硬的评价也难以促进孩子思想道德品质的发展。
德育要引导孩子在生活关系中理解自己和他人。关系不是外在的,它应变成内在的。传统的德育方式是以社会中已存在的规则、规范为基点,约束孩子去接受这些规则、规范。过去德育就是讲道理,讲思想教育,而没有深入结合学生的实际生活。新课程改革中提出了“回归生活”的德育理念。“回归生活”的德育理念就是从实际生活出发,通过生活来教育学生。学生是生活中间的人,生活就是一种现实关系,现实的活动。新课程强调道德教育不是一种简单的思想教育,它是从生活实际出发,从能够触动心灵的东西出发,让学生通过理解、体验生活去践行做人的美德和追求人生的价值。
2、当前学校德育现状分析
2.1 社会风气重智轻德
受传统习惯的影响,当前选拔人才的主要标准是考试,社会招聘也将文凭作为主要考量因素,因此,“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父母将自己子女的学业与能力提高的期待转化为孩子取得好成绩的期待。在德育与智育之间,家长更注重孩子智育,而忽视了孩子的思想品德、道德素质和做人做事的教育。在现实生活中,德育过程中尽管有精神上的满足,但也很难摆脱外界功利化评价体系的影响。中小学德育与现在的评价体系是有冲突的,在一个功利风气浓重的社会中,学好语、数、英能带来极大的受益,品德教育自然就被边缘化了。
2.2学校德育工作重形式轻内容 在重智轻德的社会风气影响下,社会以升学率来评价学校教育的成功与否,将应试教育质量视为学校的生命,用考试成绩来评价教师的好坏。在这样的社会心态下,在应试教育指挥棒的指导下,学校德育工作容易走入误区而趋向简单化、形式化,显得空洞无力。学校的培养目标就是使学生的德智体美劳得到全面的发展。尽管常常强调“五育并举,德育为首”,但受社会风气的影响“德育只能让位;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学校教育中普遍存在着严重的惟智倾向。“德育说起来重要,干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 “德育是软指标,智育是硬指标”; “出事有德育,无事无德育”的现象非常盛行。
目前许多学校进行的德育教育模式单一枯燥,主要是举行一些团体活动,以特定的德育目标作为整个德育活动的出发点,然后以此为标准来检验和衡量学校德育工作的成效。学校举行的活动针对性差,流于形式,很多活动仅仅是为了迎接上级的检查和对外宣传,并没有多少实质性的内容,对学生内心精神世界的影响不大。
2.3 教师心理素质不健全影响德育成效
教师素质的提高是整个德育工作得以有效实施的重要基础。在当今社会,家长对子女的超常期望、中国传统文化与西方文化的冲撞、应试教育的负面影响都是压在每位教师的肩膀上的压力。心理学研究认为有了健康的教师,才有健康的学生。教师的整体心理素质直接关系到我们孩子的心理成长,而部分教师的心理异常现象昭示着我们的教师未必能在学生面前呈现最佳精神状态。
自中小学德育课程实施新课程改革以来,“回归生活”成为德育课程的新理念。但很多老师并没有及时学习更新教育理念,对新的德育教学理念认识不到位,依然采用老一套的讲授灌输方法去教学,把学生当成是消极接受道德说教的“录音机”,因此也很难取得良好的德育成效。
总的来讲,当前德育工作实效性不显著,因此我们必须加强德育实效性建设。、学校德育工作实效性建设
学校德育的实效性就是指学校德育的实际效果,即“学校德育预期目标要达到的程度和学生对学校德育预期目标的接纳程度”。学校德育要走出困境,就应该努力从社会与生活中寻找教育资源,并结合学校、家庭和社会的力量,形成德育合力,提高德育的实效性。
3.1 端正办学思想,注重素质教育
素质教育是人类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中国深化教育改革的价值取向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指出:“实施素质教育,必须把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等有机地统一在教育活动的各个环节中。学校教育不仅要抓好智育,更要重视德育,还要加强体育、美育、劳动技术教育和社会实践,使诸方面教育相互渗透、协调发展,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因此,素质教育的实质就是人的全面发展。学校能否真正实施素质教育把德育工作放在首位,是一所学校能否做好德育工作的重要前提。相对于应试教育,素质教育更注重人的全面发展。而当今社会的发展对人的素质提出了更高更全面的要求,因此学校就应该积极推行“素质教育”,贯彻德育为首的方针,对学生进行社会主义公德教育、社会常识教育和文明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同时还要注意加强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使学生树立积极健康的心里品质,真正达到教书育人的目的。
3.2 树立“回归生活”的德育新理念
新的德育课程理念与传统的课程出发点不一样,新课程提出了“回归生活”的德育理念。让德育“回归生活”即“生活德育”就是让学校德育工作摆脱政治化、抽象化、教条化、空洞化的说教模式,使学生在日常生活和社会生活的体验中去不断认识自己,发展自己,完善自己。因此,作为德育工作者,我们不能脱离了学生的生活去做德育,不能脱离了学生的需要去做德育,我们的德育要贴进学生的生活,走进学生的生活。
让德育回归生活,让中小学生在真实融洽的生活环境中理解、体验、践行所要求的价值和美德,升华思想境界,养成自律、自制的行为习惯,实现自我教育,是当前学校德育工作走出困境的有效途径。因此,中小学德育工作应长期遵循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原则,从实际出发,深入研究当前学生思想品德特点,确定不同阶段的教育内容和目标,使外在社会规范在学生心理不断内化,由他律走向自律。
德育教育的对象是广大的中小学生,德育缺乏实效性的重要原因是脱离学生的现实生活。现在人们生活富裕了,有的学生家庭生活条件越来越好,导致学生懒惰,自理能力差。因此我们在进行德育教育时要从中小学生年龄特点出发,深入了解学生以及他们的生活环境,掌握他们的思想、学习和生活状态,从生活中细微处抓起,以小见大。在日常生活中强化思想品德、道德素质和做人做事的教育,寓德育于现实生活之中。在减轻中小学生过重课业负担的同时,结合学校和班级的实际情况,根据青少年儿童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积极开展适应青少年健康成长的科技、文化和体育等校园活动,将丰富多彩的教育活动作为德育工作的重要载体,寓德育于教育活动之中。此外,学校还要切实加强社会实践活动,把参加社会实践活动作为必修内容纳入教育教学计划,将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的表现作为评价学生的一项重要内容,寓德育于实践活动之中。
3.3德育与其他学科教学有机结合,寓德育于各科教学之中
中小学思想品德课程教育教学活动是学校德育工作的主要渠道。在思想品德教学中教师应不断探索,优化思想品德课堂教学,积极推进素质教育,让学生独立自主地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明白道理,让思想品德教学真正起到“明理、激情、导行”的德育功效。在中小学语文、数学、外语、历史、科学、地理、计算机等学科的教学活动中,可以根据各门学科不同的特点,结合教学内容对学生进行保护环境、遵纪守法、明礼诚信、勤劳勇敢、民族团结以及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自然、爱社会主义等方面的教育。此外,音乐、体育、美术等学科还可以结合本学科特点,丰富教学内容,陶冶学生情操,激发爱国情感,培养团结互助、热爱集体、艰苦奋斗、和奋发进取的精神。
3.4 德育与社会、家庭教育相结合
将学校、家庭、社会组成联合教育网络是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措施之一。学校教育是有计划、有步骤、有组织进行的,它是指导性的教育。而家庭是学生学习、生活的重要场所,家庭教育在孩子的成长发展过程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做为家长应该以身作则,担负起对子女启蒙教育和后续成长教育的义务;学校也要通过家长会、校讯通等多种渠道加强与家长的交流、沟通,引导家长走出重智轻德的误区,协同学校,共同担负起学生的德育工作。社会教育是指学校以外的行政机关和文化教育机关对青少年进行的教育,它具有制约性,也具有开放性,对学生的发展有重要影响。学校应通过合适的途径,动员社会各方面的力量来协同学校做好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把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结合起来,形成广阔的、良好的社会德育环境,充分发挥社会的德育功能。把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相互联系起来,形成一个有机的 “教育网”,既要充分发挥每种教育形式的特殊功能,又要发挥多种教育形式整体合力的作用,从而建立起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相结合的全方位德育模式,做到“教书育人、服务育人、环境育人”。
4、结语:
德育在培养人的过程当中,不仅要为国家、社会的发展服务,更要为人的发展服务。它成为人们认识、发展自己的积极手段。学校德育的主体是学生,德育应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应着眼于创造学生自我发展所需要的生活环境。因此德育工作者就要采取社会、学校、家庭三位一体的德育教育模式;重视人的自主性、能动性原则的自我教育方式;通过生活体验,情感感化,使学生完成思想道德的内化,维持自身的道德水平和价值观取向,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参考文献: [1]教育部网站,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1999年6月13.[2]高德胜,知性德育及其超越——现代德育困境研究[M].教育科学出版社,2003.[3]鲁洁,德育课程的生活论转向[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2005 9 [4]王东莉,人文关怀:当代学校德育的逻辑起点[J].素质教育,2005(4).[5]郭思乐,德育的真正基础:学生的美好学习生活[J].教育学,2006(2).作者简介:姓名:姚强文,男,1978年4月10日生,2002年6月毕业于河西学院,最高学历大学本科,民勤县第二中学中学二级教师,主要研究方向: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通讯地址:甘肃省民勤县第二中学,邮编:733307,电话:***,E-mail:1084334645@qq.com。
第三篇:社会主义荣辱观与高校学生德育的时效性思考
社会主义荣辱观与高校学生德育时效性的思考
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提出,为新时期大学生评判是非荣辱提供了标准,为高校学生德育指明了方向。高校应把荣辱观教育落实到学校教育的各个方面,从解决实际问题入手,努力使荣辱观教育取得实效。
一、关于大学生德育教育时效性的理解
所谓大学生德育的时效性,就是高校学生德育的观念、内容、方式、体制、模式等各个方面要适应时代、社会和人的发展需要,并以此来促进社会和人的发展。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在同一时期的不同阶段,我国高校学生德育所处的历史环境、所要达到的具体目标和完成的特定历史任务以及所采取的方式方法都各具特点,不尽相同。高校学生德育时效性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来理解:
一是历史性,即高校德育由传统向现代转变发展过程,强调德育的历史继承性,注重德育的发展性,体现中华民族的文化特性。
荣辱观是中华民族的传统道德中重要的内容。在我国古代文献中,有关“荣”、“辱”的论述从商周时期的周公之“制度”、“典礼”到孔孟之“德”、“仁”,其不乏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荣辱”、“和谐”的内容,如“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礼义廉耻,国之四维,四维不张,国乃灭亡”、“礼义,治人之大法;廉耻,立人之大节。”“人惟知所贵,然后能知耻,不知吾之所当贵,而谓之有耻焉者,吾恐其所谓耻者非所当耻矣。”„„等等1。可以说,这些论述成为今天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的历史基础。
中国共产党成立以后,荣辱观教育成为中国共产党教育方针、政策的重要方面。早在1938 年,毛泽东在中国共产党第六届中央委员会六次扩大会议上就强调:“无论何时何地都不应以个人利益放在第一位,而应以个人利益服从于民族的和人民群众的利益。因此,自私自利,消极怠工,贪污腐化,风头主义等等,是最可鄙的;而大公无私,积极努力,克己奉公,埋头苦干的精神,才是可尊敬的。”2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和拨乱反正和改革开放使我国传统高校德育环境的封闭、文化环境的1 《史记·管晏列传》;《论语·为政》;《管子·牧民》;《日知录·廉耻》;《陆九渊集》卷30,《人不可以无耻》。
2《毛泽东选集》卷2,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522页。
单一和教育层面的狭隘局面开始改变,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等党和国家领导人既继承了我们党历史时期关于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思想,又与时俱进,赋予其鲜明的时代意蕴,“中国人民有自己的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以热爱祖国、贡献全部力量建设社会主义祖国为最大光荣,以损害社会主义祖国利益、尊严和荣誉为最大耻辱。”3“要在全党和全社会大力提倡高尚的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和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以艰苦奋斗、勤俭朴素为荣,以铺张浪费、奢侈挥霍为耻。”4 胡锦涛同志从历史、现实与未来相结合的高度,提出要引导广大群众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提出了新时期我国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时期思想道德建设的指导思想、方针原则。我党不同时期对荣辱观的认识和阐述无疑为我国高校学生德育的时效性提出了要求。
二是现时性,即高校学生德育的完善、深化过程,强调德育与市场经济发展的适应性,注重德育的主导性与多样性、先进性与广泛性,体现社会发展的现代性。
通过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思想路线以及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社会主义荣辱观等社会主义重大政治理论和实践问题上的宣传教育,高校学生德育得以其社会化、现代化面貌融入现代社会,高校学生德育的内容改革、方法探索和理论研究也正进入一个全新的历史阶段。现实市场经济条件下,社会竞争日益激烈,以物化、量化和指标化等标准显示物质利益价值优位而受到社会普遍的重视,精神、道德往往难以直接比较而常常被忽视,从而造成人的片面发展。因此,现代高校德育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在理论上启发学生重新学习和全面把握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本质与全面发展理论,在实践中帮助学生适应社会发展的全面性与丰富性,在比较中引导学生认识人类的全面发展趋势和片面发展的危害,为学生全面发展创造条件。
二、与时俱进:社会主义荣辱观与大学生德育教育时效性的思考
胡锦涛同志在《牢固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一文中强调:“要在全社会大力弘扬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倡导社会主义基本道德规范,扶正祛邪,扬善惩恶,促进良好社会风气的形成和发展。”“树立良好的社会风气是广大人民群众的强烈愿望,也是经济社会顺利发展的必然要求。”5 高校作为人才汇集和人才培养的高地,其担负着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使命,当代大学3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增订本,青海人民出版社1987年,第3—4页。4江泽民:《在中央纪委第八次全会上的讲话》,1997年1月29日。
5胡锦涛:《牢固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求是》2006年第9期。
生是否具有正确的荣辱观,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至关重要。这就要求高校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围绕“培养什么人”的根本问题,从政治的高度来认识和实践高校学生德育,遵循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思想指导性、现实针对性、继承创新性和时代发展性,建立健全高校德育工作的运行体制和长效机制,整合学校各方面力量,把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作为新时期学生德育的重要内容纳入学校德育发展的整体规划,充分发挥高校人才资源和理论研究的优势来加强荣辱观的发展历史、基本内涵、本质要求及其重要意义等方面的研究,制定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的工作目标、任务、要求和步骤,不断丰富教育的内涵和形式,真正把社会主义荣辱观的基本要求与大学生的认知规律结合起来,把社会主义荣辱观体现到学校教学、科研和管理的各个方面, 贯穿于学生德育建设的各个环节,增强德育的针对性、时效性。
从我国高校学生德育发展的历史过程来看,高校学生德育的实质是把特定社会的思想、政治、道德规范内化为个体思想品德的过程。这一过程的时效性体现在两个方面:
一方面,高校学生德育必须与学生自身的主体发展相协调,即要关注学生对其德育要求的价值认同。从我国高校学生德育的发展历程看,虽然我国高校学生德育取得了很大的进步,但其德育的时效性仍然是我们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众所周知,我国高校都专门设有思想品德方面的课程,《中国普通高等学校德育大纲》也涵盖了政治道德、社会公德、个人品德等方面的诸多内容,但其高校学生德育与经济社会发展仍还存在诸多的不协调,如德育过程中我们往往强调社会道德取向对学生的要求,而忽视学生主体的时代要求,德育教材与现实生活存有较大的差距,德育内容跟不上时代的发展,教师“照本宣科”的状况还很普遍,加上德育方法的单
一、陈旧,高校学生德育的整体效果不佳。
“教育的重点在青少年,主阵地在学校。”6我们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要取得时效就必须充分调动学生主体的积极性和参与性,倡导学生的自我体验,真正把社会主义荣辱观落实到学生的日常行为中去,变成他们的自觉行为选择,实现社会评价与个人认同的统一,达到由“观”到“感”再到“做”的目的,进而增强他们对社会主义“荣”、“辱”标准的坚信度。
另一方面,高校学生德育必须与社会和时代的发展相协调,即关注社会、时代发展对学生的德育要求。这就要求我们不断探索高校学生德育与社会的相通点和结6 刘云山:《知荣辱树新风促和谐—在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座谈会上的讲话》,载《光明日报》2006 年3月21日版。
合点,把社会主义荣辱观建构在学校、家庭、社会相结合的框架之上,使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相互配合,相互促进。
从学校来说,社会主义荣辱观与高校学生德育时效性建设具体体现在以下几点: 第一,我们要以建设和谐校园文化为平台,以社会主义荣辱观为新时期德育建设的导向, 建设导向鲜明的班风、教风、学风、校风,广泛开展以社会主义荣辱观为主题的丰富多彩、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活动,形成具有浓厚校园文化积淀和清新校园文明风尚的校园环境,使学生在日常学习、生活中接受先进文化的熏陶和文明风尚的感染, 在良好的校园人文、自然环境中陶冶情操,促进学生自我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
第二,以课堂教学为主渠道,并与社会实践活动结合起来,把社会主义荣辱观的内容引入教材和课堂的同时,要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各类社会实践活动,在实践中学习和培养荣辱观。一方面,“两课”教育是理论教育的主渠道和主阵地,我们要结合现在的高校两课教学改革,及时地把社会主义荣辱观的内容纳入新的课程体系之中, 依据大学生的思想实际, 采取大学生喜闻乐见的教学教育方法,开办与社会主义荣辱观相关的选修课、人文素质教育专题讲座等,使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进教材、进课堂、进学生头脑”。另一方面,我们把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与学生社会实践结合起来,通过进行社团活动、“三下乡”、志愿服务、专业实习、社会调查等社会实践和公益活动, 使大学生广泛接触社会、了解国情、感悟社会主义新时代风尚的主流,使学生在实践中心灵得到净化、思想得到熏陶、认识得到升华、觉悟得到提高,真正把社会主义荣辱观的客观要求内化为大学生的自觉的时代行动。
第三,加强高校“师德”建设,引导所有教职员工都能自觉地加强社会主义荣辱观的学习和示范。在师德建设中,我们要突出开展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活动,提高教师队伍整体思想政治素质和道德水平,严格对学生德育工作队伍的选拔和任用, 特别要加强对学生辅导员或班主任的德育教育和培训,使他们把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教育要求自觉地纳入到学生日常管理工作之中,使其成为直接面对学生的弘扬社会主义荣辱观的表率和模范。
从高校与社会的互动关系来说,高校学生德育的时效性要求学校必须主动争取和挖掘社会资源,凸现现代社会的德育作用。
新时期高校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已不能仅仅停留在对学生的道德规范教育的层面上,更要加强学生的荣辱观之“怎么来”和“怎么做”的教育,引导学生对社会道德现象进行深层次的选择、判断和思考。同时,高校要进一步加强与学生家庭、各有关部门和群众团体组织的协调、沟通与配合,整合教育资源,拓展教育渠道,积极营造学校、家庭、社会共同关心大学生德育教育的良好氛围。实践证明,许多高校以与社区的德育共建作为学校德育工作的突破口,结合学校的荣辱观教育,围绕社区教育、社区服务、社区文化建设和社区帮困助学等开展一系列实践活动,积极参与社区精神文明建设,在社区化实践教育的引导下,使学生树立正确的荣辱观,效果显著。
当前,我国正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和谐的新的发展阶段,市场竞争日趋激烈,信息化加快发展,各种理论、思潮、信息不断涌入,人们的思想观念和生活方式、社会行为等方面都发生了深刻变化,这就要求高校学生德育的发展必须把社会的发展和人的发展,把高校学生德育的各个方面、各个环节联系起来、整合起来,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与时俱进,把社会主义荣辱观的内容适时融入到高校学生的德育过程,以此来研究高校学生德育发展的系统性、规律性,准确把握高校学生德育的“时”、“效”,进一步把高校学生德育的历史性和现时性体现在德育理论和实践发展过程中,把高校学生德育工作推向前进。
第四篇:小学语文学科中渗透德育内容
如何在小学语文学科中渗透德育内容
语文是传情达意的工具,语文是生命之声,是文化之根,具有丰富的人文内涵。语文教学的本质,就是在引导学生去体验、去发现、去感悟语言文字之美、作者情感之美、文章意境之美的同时,受到思想政治、道德情操、人文素养等德育教育,促进学生德智全面发展。因此挖掘语文教学的博大教化力量,提高学生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力,是深化小学语文教学的改革重要途径。下面笔者就个人体会,谈谈在语文学科中如何更好的渗透德育。
一、挖掘教材内容,充分发挥课文的德育功能。
小学语文课文涉及的内容广泛,文章体裁多样化,任何知识的教学,老师都可以在适当的范围内创造出一个师生情感交融的氛围。声情并茂的散文,老师可通过朗读把优美的声音形象呈现于学生面前;平淡如水的说 明文,可借助形象风趣的话语解说其中的事理;说理性文章,可用通俗的哲理把学生引入严密的逻辑世界。教材是进行思想教育的凭借。因此,教师应充分、全面、深入地探讨教材,准确把握教材中蕴含的教育因素,注 重思想内容和语言文字的内在联系,根据教材的特点和学生的实际,适时、适度地进行思想教育,把语文教学中语言文字的训练和思想品德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
(一)课前深入备课,挖掘品德教育素材。
语文教师要充分利用教材深入钻研,挖掘每篇课文的德育因素,确定每一课的教育点,即每篇课文可以运用文中哪些内容(字,词,句,段)对学生进行哪一方面的思想教育,教师要做到心中有数,胸有成竹,确保在教学中做好既教书又育人。例如在备第十一册教材时,教师可以根据课文特点定出思想教育内容。《开国大典》《狱中联欢》《长征》等课文,讴歌革命传统,表现革命前辈的献身精神,可以使学生懂得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增强他们继承革命传统,为建设祖国作贡献的责任感。《伟大的友谊》《一夜的工作》等课文,赞颂了伟人的高尚品质,为学生树立了做人的榜样。《长城》《桂林山水》《林海》等课文,描写祖国河山壮美,文化灿烂,可以提高学生民族自豪感和家国热情,并能使学生受到爱美情趣的陶冶
(二)提供写作背景,感受作者创作心态。
要使作者的情感内化为学生的情感体验,首先要缩短学生和作者的心理差距,要让学生了解作者的生平经历和创作背景,使他们置身于作者所处的时代之中,去感受作者写作时的特殊心态。如教《詹天佑》一课,介 绍当时的时代背景,学生从中可以了解到中国过去的一些情况,感受到詹天佑为国争光,为中国人争气的民族精神,从而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
(三)利用电教手段,强化课文情感渲染。
教师要创造特殊的情境,让学生置身于情境渲染之中。在一种心理场的影响下,去感受课文的内容,以产生强烈的情境感应效果。如《桂林山水》一课的教学,教师可播放桂林山水中漓江、象山、老人峰、骆驼峰等景点剪映,让学生大饱眼福,感受桂林山水的美,再加上配乐情感朗读,使学生沉醉于祖国江山分外妖娆的美感之中,一种爱美情趣,爱祖国的思想感情便油然而生,由衷而发。这时教师可让学生浮想联翩,谈谈云浮景色秀丽的蟠龙洞,云雾山等,由此想到全国各地的名山名水名城名人,使学生感受到祖国河山处处秀美,爱国之情随之倍增,立下把祖国建设得更美丽的雄心壮志。
(四)抓住关键词句、深化学生情感体验。
作者的思想感情往往蕴含在文章的字里行间。如果我们抓住课文的关键字、词,句深入剖析品味,就容易领悟文章的主旨及其深刻的思想内容,迸发学生的感情火花。如教《狼牙山五壮士》一课,可抓住“斩钉截铁”、“热血沸腾”、“紧跟 ”等词语,让学生体会壮士们在生死关头,为了革命,为了人民舍生取义的崇高境界。学生会很自然地因此而 受到爱国主义思想的感染和熏陶。
二、引导课外阅读,逐步培养学生的高尚情操。
课外阅读是语文德育实施的途径之一。积极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语文课外阅读,不仅有利于发展学生的意志性格特征,而且有助于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
当然,书有良莠之分,不能不加选择地让学生去读。教师应该针对学生的年龄特征、兴趣爱好、思想实际,向学生推荐有关读物,列出书目,引导学生去读,要加强阅读指导,激发学生课外阅读兴趣,教给他们读书方法,特别是评价与欣赏的方法,使学生从阅读中有所收获。例如针对有些学生沉迷于某些谈情说爱、情意绵绵的情节,便组织学生认真学习有关文艺理论的书籍,引导学生了解任何作品中人物的悲欢离合,总是离不开时代特点的;针对某些学生阅读时只注意故事情节,教育他们在阅读文艺作品时要掌握作品的思想内容,看到它的社会意义,从中受到有益的感染。一本好书相当于一位良师益友,不仅可以扩大学生的知识面,提高学习成绩,而且还能培养刻苦学习、战胜困难的奋斗精神,所以应该鼓励学生订阅书刊杂志,使学生扩大视野,提高思想觉悟。
二、把握作文教学,不断触发学生的思想感情。
德育工作不仅仅是阅读教学中的任务,作为语文课的重要组成部分——作文课中的德育因素不可忽视,作文教学中的中心任务是培养学生观察事物、分析事物、认识事物的习惯和能力,训练学生运用或书面语言及一定的章法技巧等编织再现事物,达到一定的写作技能。学生在今观察、感悟、分析事物进而写作文章的一系列过程中,必然会触发种种思想情感,对所写事物产生并表达出一定的见解或评价。可见作文教学也应承担着对学生进行德育责任。
(一)开展实践活动渗透德育、激发写作。
学生非常喜爱参加各种各样的活动,但多半是欣赏其有趣,好玩。而不注重观察活动过程,了解人类和生态平衡的关系,这时老师就要注意引导学生有序的去观察,发现事物的特点,就能写出感人的文章来,孩子们都是独身于女不爱参加家务劳动,在家中受到长辈的宠爱和娇惯,要培养他们的劳动观念和生活自理能力,学会理解别人、体谅别人、尊重别人,可以以写作训练为表面动纲有计划开展一系列活动。故在班上组织学生包饺子等活动,首先引导学生在劳动的过程中学会和别人合作才能把事做好,学生通过这项活动既能亲身体验做家务的辛苦和乐趣,又能理解和体谅父母的辛苦,培养学生的劳动观念。还可组织学生到野外观察一年四季自己身边景物的变化,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然后把自己看到的结合自己的感受写出来,还可组织学生表演热爱大自然的童话故事,如表演假如我是(小花、一小草、小树„„)遇到不爱护环境的现象我们应该怎么做?写出深动感人的想象作文来,让学生通过活动写作文,通过作文受锻育;以此达到育人目的。通过评价渗透德育、激发写作。
道德发展是人的精神生命整体提升的过程,对它的评价因此也应;该关注知情意行的各个方面及其和谐。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善于创设道德情景,让学生进入情境中自主的感受和体验,并通过与同学的交流形成自己的道德认识,把学生带人到情境中去,将心比 心的感受情景主体的喜怒哀乐、学会羞愧、同情、怜悯,陶冶善良的心灵,培育不泯的良知,追求自我的不断完善与超越、如评价别人写的文章、可以从文章的写作顺序方面去分析评价,还可从文章的结构方面、谴词用句中去评价,让大家从别人写的好词佳句中受到感染,更重要的是引导学生去评价分析写作者的目的,如文章歌颂什么?赞美什么?告诉我们什么等,使学生从评价别人的好文章中激发学生的写作欲望。并利用别人文章中的情志来影响自己,陶冶自己。
在语文活动中,如何渗透德育素质培养,并没有一种固定的模式,重要的是我们本着“既教书又育人”的意识和“造就一代新人”的责任感,促使自己去发现,去总结各种方式方法,使语文教学渗透德育素质培养的尝试臻于完善
语文学科德育渗透方案
语文学科德育渗透方案
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人生态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不应把它当作外在的,附加的任务,应当注重熏陶感染,潜移默化,把这些内容贯穿在日常教学工作之中。”因此,教师在教学语文的过程中,除了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使他们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还要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诸育的和谐发展。
那么,如何在教学过程中渗透德育,我认为应该注重以下三点。
一、找准德育切入点。
语文学科不仅是集工具、知识、能力、文学欣赏于一体,更重要的也是一门思想教育学科。一篇篇文章,或是对真、善、美的颂扬,或是对假、丑、恶的鞭笞,或是作者高洁品性、高尚人格魅力的写照,或是对祖国大好河山、社会主义建设日新月异的热情洋溢的赞美„„无一不是作者某种思想感情的渲泻,其间蕴含着丰富的思想道德内容。这是语文学科得天独厚的教书育人的有利条件。我们语文老师就应该充分把握好语文学科的这优越性,积极探索在语文教学中如何用好语文教材,充分挖掘教材中的德育素材,找准德育切入点,加强德育渗透。但是,在教学实践中,教师既不能空泛,枯燥地说教,也不能人为地拨高,因为语文教学中的德育并不等同于政治课程中的思想教育。要避免在教学实践中走极端:不能光讲授语文知识,也不能一味强调思想教育。要寓教于情,寓教于理,做到有的放矢。有目的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人生观、道德观、生死观、荣辱观等多方面的思想教育,让他们的人格逐渐完善,成熟起来,明白要怎样做人,做什么样的人的深刻道理。这是我们每一个语文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因此,在语文教学实践中,我们一定要深入研究新课程标准和教材,做好教学过程中的德育工作。
二、处理好德育与语文教学之间的关系。
语文教学中的德育渗透,花时不宜过多,要点到为止,不能影响语文教学。这就要求我们语文教师出除了要正确把握好教材,找准德育切入点;还要认真研究教材,处理好德育与语文教学两者之间的关系,不能主次不分,本末倒置。语文教学毕竟语文素养的提高才是主旋律、主产品。德育仅仅是语文教学过程中必不可少,也绝不能少的衍生品。所以在教学实践中,只有正确处理好这两者之间的关系,才不至于喧宾夺主、流于形式。也就是说,教师在具体操作中,不能把德育看作归纳文章的主题的程式,轻描淡写地带过,也不能像分析文章一样,深入细致。正确的做法是:教师在教学中,要善于抓住关键,引导学生分析文章最能感动自己、震撼自己的语言文字,从中加深体会,产生共鸣,在潜移默化中教育学生、影响学生、塑造学生。通过突出文章中的闪光点,使学生发现其光辉,且深切地感悟到其道理的正确或精神的可贵,让他们把这些精神的种子撒播到自己的心田。
三、用心深化德育效果。
品德素质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该以教师的宣教代替学生的德育实践。应该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与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体验德育魅力。只有珍视、尊重学生独特的的感受、体验和理解,我们的德育工作才能被学生接受,才能达到教育培养的目的。因为,如今的孩子,要么是独生子女,在家庭中地位优越,深得父辈的宠爱,缺乏对他人的关爱、给予与奉献的精神、意志薄弱,承受不起挫折等;要么知识面广、生活经验丰富、叛逆心强、容易与教师唱反调„„这些,都给我们的教育工作到来了一定的难度,如果我们不认真分析、研究学生,区别对待,不能结合课文内容适时开展德育工作,那我们的语文教学就是不成功的,就没有达到培养人的目的。
语文教学中的德育渗透,是一个系统的工程,是一个对学生进行祖国语言文字学习的同时进行的心灵净化的过程,它不比思想品德课那么直接,它是蕴含在文章的字里行间之中的,是在对文章开展深入学习的过程中去发现和感知的。它与教师的发现、挖掘、利用、引导有着密切的关系,与学生的学习、感悟、体验与实践有着密切的关系,与新课程标准、教材和国家的教育方针有着密切的关系。通过教材中刻化的一个个鲜明的形象,讲述的一件件具体的事例,使学生受到潜移默化的感染与熏陶,在语文素养提高的同时,思想道德素质也得到提高。
第五篇:语文学科中渗透德育案例1
语文学科中渗透德育案例
语文是传情达意的工具,语文是生命之声,是文化之根,具有丰富的人文内涵。语文教学的本质,就是在引导学生去体验、去发现、去感悟语言文字之美、作者情感之美、文章意境之美的同时,受到思想政治、道德情操、人文素养等德育教育,促进学生德智全面发展。因此挖掘语文教学的博大教化力量,提高学生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力,是深化小学语文教学的改革重要途径。下面笔者就个人体会,谈谈在语文学科中如何更好的渗透德育。
小学语文课文涉及的内容广泛,文章体裁多样化,任何知识的教学,老师都可以在适当的范围内创造出一个师生情感交融的氛围。声情并茂的散文,老师可通过朗读把优美的声音形象呈现于学生面前;平淡如水的说 明文,可借助形象风趣的话语解说其中的事理;说理性文章,可用通俗的哲理把学生引入严密的逻辑世界。教材是进行思想教育的凭借。因此,教师应充分、全面、深入地探讨教材,准确把握教材中蕴含的教育因素,注 重思想内容和语言文字的内在联系,根据教材的特点和学生的实际,适时、适度地进行思想教育,把语文教学中语言文字的训练和思想品德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
(一)课前深入备课,挖掘品德教育素材。
语文教师要充分利用教材深入钻研,挖掘每篇课文的德育因素,确定每一课的教育点,即每篇课文可以运用文中哪些内容(字,词,句,段)对学生进行哪一方面的思想教育,教师要做到心中有数,胸有成竹,确保在教学中做好既教书又育人。例如在备第十一册教材时,教师可以根据课文特点定出思想教育内容。《开国大典》《狱中联欢》《长征》等课文,讴歌革命传统,表现革命前辈的献身精神,可以使学生懂得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增强他们继承革命传统,为建设祖国作贡献的责任感。《伟大的友谊》《一夜的工作》等课文,赞颂了伟人的高尚品质,为学生树立了做人的榜样。《长城》《桂林山水》《林海》等课文,描写祖国河山壮美,文化灿烂,可以提高学生民族自豪感和家国热情,并能使学生受到爱美情趣的陶冶
(二)提供写作背景,感受作者创作心态。
要使作者的情感内化为学生的情感体验,首先要缩短学生和作者的心理差距,要让学生了解作者的生平经历和创作背景,使他们置身于作者所处的时代之中,去感受作者写作时的特殊心态。如教《詹天佑》一课,介 绍当时的时代背景,学生从中可以了解到中国过去的一些情况,感受到詹天佑为国争光,为中国人争气的民族精神,从而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
(三)利用电教手段,强化课文情感渲染。
教师要创造特殊的情境,让学生置身于情境渲染之中。在一种心理场的影响下,去感受课文的内容,以产生强烈的情境感应效果。如《桂林山水》一课的教学,教师可播放桂林山水中漓江、象山、老人峰、骆驼峰等景点剪映,让学生大饱眼福,感受桂林山水的美,再加上配乐情感朗读,使学生沉醉于祖国江山分外妖娆的美感之中,一种爱美情趣,爱祖国的思想感情便油然而生,由衷而发。这时教师可让学生浮想联翩,谈谈云浮景色秀丽的蟠龙洞,云雾山等,由此想到全国各地的名山名水名城名人,使学生感受到祖国河山处处秀美,爱国之情随之倍增,立下把祖国建设得更美丽的雄心壮志。
(四)抓住关键词句、深化学生情感体验。
作者的思想感情往往蕴含在文章的字里行间。如果我们抓住课文的关键字、词,句深入剖析品味,就容易领悟文章的主旨及其深刻的思想内容,迸发学生的感情火花。如教《狼牙山五壮士》一课,可抓住“斩钉截铁”、“热血沸腾”、“紧跟 ”等词语,让学生体会壮士们在生死关头,为了革命,为了人民舍生取义的崇高境界。学生会很自然地因此而 受到爱国主义思想的感染和熏陶。
二、引导课外阅读,逐步培养学生的高尚情操。
课外阅读是语文德育实施的途径之一。积极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语文课外阅读,不仅有利于发展学生的意志性格特征,而且有助于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当然,书有良莠之分,不能不加选择地让学生去读。教师应该针对学生的年龄特征、兴趣爱好、思想实际,向学生推荐有关读物,列出书目,引导学生去读,要加强阅读指导,激发学生课外阅读兴趣,教给他们读书方法,特别是评价与欣赏的方法,使学生从阅读中有所收获。例如针对有些学生沉迷于某些谈情说爱、情意绵绵的情节,便组织学生认真学习有关文艺理论的书籍,引导学生了解任何作品中人物的悲欢离合,总是离不开时代特点的;针对某些学生阅读时只注意故事情节,教育他们在阅读文艺作品时要掌握作品的思想内容,看到它的社会意义,从中受到有益的感染。一本好书相当于一位良师益友,不仅可以扩大学生的知识面,提高学习成绩,而且还能培养刻苦学习、战胜困难的奋斗精神,所以应该鼓励学生订阅书刊杂志,使学生扩大视野,提高思想觉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