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故事教学在小学英语课堂中的运用
故事教学在小学英语课堂中的运用
内容提要:故事教学在小学英语课堂中越来越广泛地被采用。这种教学方式可以用来教学教材上的单词,也可以用来教学会话;它可以贯穿整堂课,也可以只是穿插在其中的一两个环节之中。只要运用地好,这种教学方式可以很好地发挥它的作用。
关键词:故事 课堂教学 学习兴趣 语言交际
随着信息社会的到来,学生获取知识的渠道是开放型的,不仅来自于课堂,还会从社会上,从媒体中获得。以往枯燥、呆板的教学方法,封闭、陈旧的教学模式,沉闷的学习氛围都将不能适应新的教学形势,不能适应新的教学内容。小学英语教学必须为学生的学习创造一个丰富多彩的学习环境,并使学生在知、情、意等诸方面得到和谐地发展。为了提高英语课堂教学的成效,使英语贴近生活,成为信息交流的主要工具,奠定学生语言学习的基础,强化目标,增强交际能力,笔者从培养学生兴趣入手,借助学生喜闻乐见的故事形式,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上作了有益的探索。
一、对英语故事教学法的认识
故事教学法是指在教学过程中,通过故事教学来完成教学和教学目标的一种教学方法。而所谓英语故事教学法,则是教师把英语课文中的字、词、句放在生动的故事中学习,让学生在听故事的时候听英语,在讲故事的时候学说英语,从而达到学习英语知识的目的。
二、故事教学的意义:
1、故事教学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教师如果不想方设法使学生产生情绪高昂和智力振奋的内心状态,而只是不动感情的脑力劳动,就会带来疲倦”。而“故事是儿童的第一大需要”,听故事,讲故事,表演故事似乎就是孩子的天性,它能唤起学生强烈的学习动机和学习兴趣,有效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有利于学生思维与健康人格的培养。
2、故事教学能培养学生的语言的表达以及运用能力
学习语言是为了运用语言。人们容易误解“学”与“用”的关系,认为只有先学会了然后才会运用。事实上,在儿童习得母语的过程中,学与用是综合在一起的,“学”就是“用”,“用”也是“学”,难以分清彼此。而故事教学使学生进入某种角色,感到不是在学英语,而是在用英语与别人交际。因此,故事教学培养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而且曲折生动的故事情节丰富了学生的情感体验,帮助学生克服遗忘,使学生在一种轻松愉快的环境中学习,成功地提高了整个英语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三、故事教学的实施
1、恰当地选择或创编故事内容,开展课堂教学活动。
我们始终要遵循“词在句子中教,句子在篇章中教,篇章围绕故事写,故事围绕兴趣选,兴趣以理解为前提”的原则。
首先,教师可以对教材中的知识点进行挖掘并将新旧知识进行整合,创编故事。故事的难易程度要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故事的长短、情节的发展也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生活经验进行安排。如:笔者在教学《牛津英语》5A A day out学会运用句型:I want to„ /I like to„来表达自己喜欢的活动。笔者在教学的新授环节设计了一个故事情景:“随着一段抒情的音乐并出示多媒体,一家人一起进入空气清新,阳光明媚,郁郁葱葱的郊外公园。在公园里他们看见了、感受到了„(学生用自己学过的知识表达:They can see a lot of beautiful flowers./They are fine./ They are happy./„)媒体上出现一些学生喜爱的活动图片(play hide and seek, skip the rope, play the slide and swing„)带领学生学习新单词。之后让学生展开想象,如果你们一家人也在那里,你会选择什么活动(I like to„/ I want to„)愉快的心情,巧妙的设计,丰富的想象,生动的故事情节,都是学生轻松而愉快学习的前提和保证。运用学生熟悉的或亲身经历过的活动展开教学,更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开口说的愿望。
其次,要围绕教学重难点选择故事,使复杂的语言简单化。通过学生熟悉的材料教学,更能帮助学生理解、掌握新的语言知识,提高学生运用语言的能力。因此,教师应该尽量选择知识点集中、会话内容适中,学生才能够集中学习和运用相关语言知识。如在教学《牛津英语》4A Are you my mother? 一课,教学目标是要求学生用My____ is/ are____来描述不同动物的体态特征。教学时笔者与童话故事《小鸭子找妈妈》巧妙连接,学生扮演不同动物与小鸭子对话,故事语言地道,短小精悍,深受学生的喜爱,极大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帮助学生在表述中巩固所学的语言知识。教学《牛津英语》4B Here is/are „ for you.句型时,为了帮助学生攻克学习难点,笔者选取了白雪公主的童话故事,新旧知识结合,创设小矮人赠送白雪公主食物的场景,让学生一起练说Here is a peach for you.Here are some bananas for you.Here is some milk for you等语句。
2.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创设故事的情景。
在《牛津英语》教材中,不少单元都有“Tella story”的教学内容。这些内容虽有联系,但只是分开的句子,缺少叙述的连贯性,而通过故事叙述的方式,能使英语融化在有意义的情景中,让学生产生对英语学习的深入体验,引发高涨的学习情绪。如:教学《牛津英语》4A The lion and the mouse一课时,者为学生创设有趣的情境:通过游戏“Find my friend”让学生说说她们的朋友,并通过看图猜动物引出故事的两个主人公lion和mouse。利用从故事动画中截取的音频和图片,让学生听一听故事,并对图片进行编号,使学生对整个故事有了初步的了解。接着,通过播放故事动画,利用提问的方式,让学生从各方面描述狮子与老鼠,由句到段,循序渐进,从而促进学生的英语学习,发散学生的思维能力,并进行了单词、词组、短语、句子的教学。在狮子如何呼救这一教学片断中,渗透德育教育,通过让学生结交朋友来体会朋友之间应互相友爱,应尽量帮助需要帮助的人。
3.启发、引导学生编故事,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让故事成为攻克英语堡垒的有利武器。英语教学的核心,是突出语言的实践性,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运用英语的能力。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激励学生勤思善学,大胆地运用故事形式,训练学生掌握语言,通过倾听和表达的方式,不断锻炼英语的交流能力。
(1)学生可以根据教师编的故事,进行模仿练习。如:在关于Animals的教学时,笔者将某一动物的特征,编成故事,叙述后,让学生猜,并根据教师的故事形式开展编故事。有的学生不仅能叙述本课所学的动物,并能复习原有的知识。
(2)根据课本内容,进行改写或续写练习。例如:教学《牛津英语》5A Supergirl’s adventure 课文通过讲述郊外公园营救三个迷路的男孩的冒险故事,使学生熟练运用故事中的主要句型:I can smell..I can see„I can hear„教学时,笔者启发引导学生以故事中的主要句型为主线,编写自己的____’s adventure,学生以小组为单位,编写了非常生动的的故事,如:有的通过发现狗的脚印以及骨头,找到了自己丢失的狗;有的通过发现小女孩留下的围巾以及听到他们的呼救声,解救了被坏人绑架的小女孩等。又如:在学完《The fox and the grapes》让学生展开充分的想象,自编故事结尾,并让各组进行表演。有的组把葡萄拟人化了,让他开口说了话,成了可爱、调皮的葡萄。有的组设计了感人的故事结局:小鸟帮狐狸摘了许多葡萄,并送到了狐狸家里,由此他们两人成了好朋友。学生是课堂教学的主体。课堂教学应该实现陶行知先生所倡导的那样,充分解放学生的大脑、双手、嘴巴、眼睛。通过让学生自己想,自己写,自己演,自己总结,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发挥了学生的想象力,在故事中发展了语言,不仅给优秀的学生提供了展示的机会,又培养了学生团结、合作的精神。
(3)根据生活场景,进行创造练习。利用故事将生动有趣的生活情景引入课堂,给学生提供语言交流的机会,让他们在生动有趣的情景引导下,在精彩、形象的语言熏陶下,愉快、自然地学习。如到Supermarket去购物,到“KEC”去用餐等。
三、故事教学的反思:
利用故事优化英语课堂教学,要符合小学生擅长形象思维的年龄特点,符合寓教于乐与主动发展的教育原则。所选择的故事不仅要贴近教材内容,而且要贴近学生的生活,贴近学生的年龄特征,贴近学生原有的英语水平。切忌英语故事中有很多生词和复杂的句型,会使学生产生畏难情绪,效果则会适得其反。
2、把故事形式导入英语课堂教学,对教师自身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需要教师平常有意识地收集、改编一些英语故事,汇编整理并不断地充实一下用于教学。
上述仅是笔者在课堂教学中的一些尝试,为了使英语学习成为“掌握工具,适应社会;发展思维,培养能力”的学习过程,借助故事优化小学英语课堂教学的教学方法,还有待进一步的探索,使之更为高效,更科学,并不断努力地使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语言会话与交际能力更上一层楼。
参考文献
张烨 2008小学英语教学中的故事教学初探 星沙英语网
第二篇:浅谈故事教学法在小学英语课堂中的运用
浅谈故事教学法在小学英语课堂中的运用
A Study of the Application on Story-telling method in primary school English Teaching
摘要
素质教育下的小学英语课堂教育,旨在培养学生的创新性思维和实践能力。英语在我国教育中备受关注,但学生学习兴趣却并不太高,因为现有的英语课堂教学所涉及英语各个方面,但教材内容却并不够新颖有趣。新型的教育形式是改变以教师为中心的传授和灌输方式,提倡在听故事的同时也能够吸收到知识,故事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起到了一个桥梁的衔接作用。那么怎样将故事教学法融入到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达到最好的课堂效应是我研究的对象。
关键词:小学英语教学故事教学法课堂效应
2001年新《英语课程标准》提出“此次英语课程改革的重点就是要改变英语课程过分重视语法和词汇知识的讲解与传授、忽视对学生实际语言运用能力的培养的倾向,强调课程从学生的学习兴趣、生活经验和认知水平出发,倡导体验、实践、参与、合作与交流的学习方式和任务型的教学途径,发展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使语言学习的过程成为学生形成积极的情感态度、主动思维和大胆实践、提高跨文化意识和形成自主学习能力的过程。”笔者认为,小学英语教育的现状与新《英语课程标准》的要求还存在差距。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学校把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放在首要位置,强调要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中学习英语。他们倡导自然教学法,情景教学法,故事教学法等。教育部颁发的《小学英语教学与教材编写纲要》中指出,兴趣是学好语言的关键,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是小学阶段英语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据此,在小学英语教学中加入故事有利于学生兴趣的培养,符合“在做中学”原则。英语故事教学就是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根据教学内容,通过设计出一些极活泼有趣又符合教学内容的教学故事,这些故事主要贴近教材学习内容,或者贴近日常生活内容的真实情景或具体交际场合的场景和景象,为语言教学内容提供充足的吸引力。加深学生对语言知识的理解、应用和记忆。这种集生动性、形象性及趣味性于一体的教学模式,被广泛的应用于当今小学英语教学中。
所谓故事教学法,就是在课堂中,尽可能的将枯燥的语言知识转化为学生乐于接受的、生动的有趣的故事模式。为学生创造出丰富的故事情景,充分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自主的去学习。
如何改善现有的小学英语教学,让学生一如既往的爱学、乐学英语?笔者在平时的英语教学中尝试采用故事教学法,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一、故事教学法的界定
故事教学法是新籍华侨、著名英语教育专家威廉·史密斯教授专为培养中国学生的英语听说能力而发明的一套独特的教学方法。其基本原则是“寓教于乐”以及“先有正确无误的输入,才能有正确无误的输出”。其具体实施步骤为:准备故事、讲故事、复述故事和讨论故事。
国内外许多专家和学者都对故事教学法给出了界定。王林锋(2008)在其硕士论文《“故事中心”英语教学策略研究》中对英语教学和“故事中心”的概念做了界定。英语教学是一门研究中小学英语教学目的、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教学过程、教学原则.、教学方法、教学模式、教学评价、教学科研的理论与实践的基本原理、一般规律、主要方法等,以全面培养学生面向未来的基础性的英语运用能力和基础性的综合素质的学科。“故事中心”理念中的“故事”并不是指从文体角度出发对情节人物的界说,而是源自于生活中的好故事。
二、故事教学法在英语课堂上的重要作用
故事教学法作为一种鲜活的教学方法,因其生动、形象、亲切等特性很容易吸引学生,有很强的实践意义,具体表现在以下三点: 1.、故事教学法可以有效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动机在英语教学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有的学生英语学得很糟糕,其根本原因是没有强烈的英语学习动机。因此,对教师来说,找出激励学生动机的办法是极其重要的。激励学生的动机应注意两点:首先是利用学生固有的动机,如好奇心、贪玩、好动等习惯。其次是所教内容要适合学生,教学上选择的教学方法也要适用于学生,“故事教学法”是一种比较合适的教学法。
2、故事教学法可以同时培养学生的多种能力。(1)、巧用故事教学法培养学生听的能力
英语教学不仅要教学生英文的语言知识,更重要的是教学生掌握学习英语的言语技能。通过故事学英语,能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为了听懂内容,学生会好奇地、有目的地去听,听懂了就会有种满足感,并有兴趣去进一步提高理解故事的能力。老师在讲解故事的时候,学生当听众,同学们也可以自己找寻有趣的故事,在班级里讲给其他孩子听,这时又拥有了听众,这无疑给学生带来了很大的乐趣。要多听老师、磁带或其他声音媒体的范读,也要有针对性地对比自己与老师,其他同学和范读的异同和差距,找出差距,才能进步。但是如果在教学中只是让学生机械地听课本上的单词句型,其效果必然不会很明显,还会让学生失去学习的乐趣。比如,在教学At the farm时,如果简单地呈现单词教授动物和简单句型:cat/dog/duck/horse/hen/sheep等,学生会感到枯燥无味,而且体会不到这些单词的生动性,于是,我利用PPT 创设了各种情境,将它们放到一个动画故事中,讲述old Macdonald有个农场,农场特别大,他忙不过来,需要招工,找同学帮他照顾动物们,让学生结合地图来感受这些单词,并且告诉孩子们要有爱心,爱护环境和动物,学生学起来非常有兴致。(2)、巧用故事教学法培养学生说的能力
听了范读之后,经过孩子们我自我消化,再用“说”的方式将学习的成果表达出来,这才是学习英语的一大目的。故事能有效地帮助儿童发展语言技能,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就应该让他们自己来编故事,讲故事了,也就是该孩子们输出的时间了。如教学 How 时,当我将课文中的句子How are...? 教完以后,我利用电脑创设了有趣的情景。将经典的童话故事“The red cap”进行了适当地改编: Mother : Baby, baby.Good morning.How are you? The red cap : Oh, mum, I'm fine.Thank you.And you? Mother : Very well.Let’s go to see grandma, ok?
The red cap: Ok, Let’s go!Grandma, grandma, How are you? Grandma: Fine, thank you.Oh my god, a wolf!How are you, wolf? Wolf : Ha Ha, I’m not well, I want to eat you!
整个表演,学生们参与的热情空前高涨,也在不知不觉中操练和巩固了所学句型。(3)、巧用故事教学法培养学生读的能力
娓娓动听的故事,读起来引人入胜,使人开阔眼界。有些故事能较好地发展学生的思维、分析和表达能力。学生在轻松的阅读中,不仅学到了饶有兴味的故事和生动活泼的语言,而且从某种意义上说,增加了对英语国家文化背景和历史知识的了解。故事阅读教学能提供多方面的语言训练活动。学生为了获知故事内容,他们会集中精力去捕捉故事的大意和细节,会尽力去推断和猜测,这无形之中培养了学生的理解能力和根据语境猜词的能力。如可以经常将简单童话编写成英语小故事让学生读和演。(4)、巧用故事教学法培养学生写的能力
与“读”相似,小学生“写”的水平有限,但又不能完全不写。要本着学以致用、边学边用、以用促学的原则,从一开始就加紧“写”的训练。如做造句、完成句子、连词成句、修改病句、翻译、看图写话、小日记、小短文等练习。而把自己编的故事写下来则是最有意义的事。教师在要求学生动笔之前可以提示一些精美的词、句,再让学生结合已学过的词句,给孩子做个示范,另编一个短小的故事,允许在不能够用英语表达时,用母语代替英语故事。如教授完房间的单词时,可以让学生编写去某同学家拜访参观的故事。学了关于weather的对话,可以编写和好朋友一起经历变幻无常的一天的故事。学了食物类的单词可以编写和妈妈一起去菜市场买菜的趣味故事。可让学生自己尝试着用简笔画把自己编的故事画成连环画,并将自己制作的故事画在教室里传阅。这样不仅调动了学生学习上的热情,而且拓展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锻炼了他们的动手能力。总之,教师可以在英语课堂上利用故事从语言知识、语言技能等多个方面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英语能力。
3、故事教学法可以初步渗透英语国家的本土文化意识。
语言和文化是两个互相关联的统一体,语言中有丰富的文化内涵。语言知识和语言技能是语言综合运用能力的基础,文化学习则是得体运用语言的保障。小学英语教学中文化意识培养的意义就在于:了解文化内涵,增强文化意识;理解跨文化因素,提高交际能力;了解外国文化,加深对本国文化的认识;传授文化知识,提高跨文化交际意识;促进文化理解,提高人文素养。《PEP人教版小学英语》教材中,涉及到了许多有关英美国家文化的内容。下面,仅以Christmas一课的教学设计说明故事教学法在学习文化意识方面的应用。教师根据外国孩过圣诞节的风俗习惯,创编了如下故事:On Christmas eve ,parents go to their kids room, and give them gifts in their stockings on the bed, it will give kids surprise when the wake up the next day, and parents will tell their kids, The Santa Claus gave them these gifts.幽默诙谐的故事让学生们在笑声中了解了圣诞节的由来、风俗习惯,而后教师又组织他们以小组为单位来表演故事,孩子们各个兴高采烈,积极参与。
三、小学英语课堂上故事教学法的运用
1、故事的选择
故事教学首先从故事入手。如何选择适合小学生的英文小故事?笔者认为,有以下几个途径。
(1)对现有教材内容进行改编,如chant、儿歌《Ten little Indians》等等。(2)选择学生们喜闻乐见的故事,如《葫芦娃》《西游记》等。(3)选择经典的童话故事,如《三只小猪》、《狐假虎威》等。
(4)充分利用网上资源,搜索有用资源。如http://等。总之故事的选择应该遵守以下原则:(1):所选故事要利于学生智力和情感的发展,要有真确的人生价值观。(2):所选故事要难度要适应学生现有知识水平。(3):所选故事不能完全与教师所要教授的知识脱节。
2、故事应用的举例(1)在故事中学单词
《PEP人教版小学英语》三年级 Unit3的重点是学习身体类单词,针对本校学生在一年级就已经接触过身体类单词,在教授本课单词时,笔者设计了以下的英语故事复习巩固这些身类单词。首先,以儿歌《Teddy bear》导入,接着讲述了Teddybear爱画画的故事,最后小组活动和Teddybear一起来画。Draw a face , Draw two eyes, Draw a nose, Draw a mouth, Draw two ears.然后把画好的图片展示并介绍。整个教学过程由于有了故事的引入,避免了单词学习的枯燥乏味,学生们学得轻松愉快。(2)在故事中学句型
有些英语句型的实际操作性并不是很强,如教This is...句型时,同学之间本身就互相认识,还一遍遍去介绍其他同学,有些牵强,如果把它放在故事中进行教学,教学形式就丰富多了。如教学《PEP人教版小学英语》Unit4 时,本课的教学目标是学习dog/monkey/tiger/cat 四个动物类单词,以及把这四个单词灵活地运用于句型This is...句型中。首先,教师用多媒体课件播放鸭子的叫声(Woof,woof„),并让学生猜测Listen!What’s this?学生们争先恐后地答dog.用句子告诉孩子们This is a dog.接着,教师将讲述一个关于dog和他的新朋友的故事。小狗特别喜欢他的新朋友,并且想把自己的新朋友介绍给大家。这时,多媒体呈现一只可爱的小狗,一扇关闭的大门,随着咚咚的敲门声,一个新朋友即将来小狗家做客,学生们猜测A Cat? A Monkey? A Tiger?一只可爱的卡通猫向小朋友们打招呼:“Hello”紧接着,小狗出来为大家介绍啦:This is my friend,cat.然后Monkey,tiger也以不同的方式出现,复现句型“This is...”(3)在故事中学语法
对于英语学习者来说,他们要学的是一门外来语言,由于英语语言环境的缺乏,儿童接触英语的机会少之又少,所以很难自然地习得英语。正因为如此,适当地给儿童英语学习者讲解语法知识是完全必要的,语法的教学不仅能够帮助儿童更为准确地表达内心思想,而目有利于他们发展综合运用英语语言的能力。因此,如何在小学英语教学活动中,以儿童喜爱的方式帮助他们感知、掌握和运用语法知识是作为英语教学者必须思考的。故事教学法不失为一种有效的尝试。
下面以教授一般疑问句”Are you...?”以及肯定、否定回答”No,I’m not.I’m...”为例,来具体谈谈故事教学法在教授语法时的应用。教师设计了这样一个故事:Tom在上学的路上捡到了一本写有Lily 名字的书,一路上它们看见了许多同学,一个个的去问,去寻找这本书的主人。
Tom:(看到一位同学)Are you lily? Tonny: No, I’m not.I’m Tonny.Tom:(看到另外一个同学)Are you Lily? Amy: No, I’m not.I’m Amy.S3 : Are you Lily? S4:No,I’m not.I’m Bill.在本课教学中,教师通过故事将一个本来单调的语法结构变得生动而有趣,避免了机械式的操练,而且具有开放性。在操练中,学生想说、愿说、不怕说错。使学生的认知结构得到了更有效的扩展,使学生的个性得到了发展。
四、结语
故事教学为小学英语教学提供了新的思路。针对学生学习状况,创造性的使用故事,能有效的进行听,说,读,写等技能的教学和训练。通过故事教学,学生们已经把学习变成了一种展现自我的需要。以故事教学为手段的英语课堂,能为学生创造轻松愉快的学习气氛,消除学生过于紧张的焦虑情绪,使他们处于最佳的学习状态,提高了学习效率。在故事教学中,故事的创造者不一定是老师,还可以是学生。因为学生都有着丰富的想象力。有时学生会比老师创造出更好的故事情节,因此,教师在课堂上应给学生开拓一个编故事的空间。在一堂英语课中,教学内容无论是字母、单词还是句型,都有必要在课堂最后对整节课进行整合,练习巩固所学内容,让孩子们用无穷的智慧去创造出动人的神奇的故事。
[参考文献] 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Z].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岳亮,吴玉华.英语教学中的故事教学法与学生自律精神的培养[J].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09年第3期.王林锋.“故事中心”英语教学策略研究[D],硕士论文, 2008
陈如丽.小学高年级段英语故事教学[J].基础英语教育, 2005,Vol.7.No.4
林红.小学英语故事教学的编写[J].广东教育,2006年第21期
傅小平.三文治故事教学法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运用[J].湖南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6,Nov.17,No.8
余素珍.小学英语的故事教学[J].黑龙江教育,2005.1-2
第三篇:信息技术在小学英语课堂中的运用
信息技术在小学英语课堂中的运用
摘要: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教师恰当地运用信息技术进行教学,有利于吸引小学生的注意力,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有利于突出重、难点,改善学习者学习英语的学习方式、提高学习效率,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以及发散思维,使枯燥的英语知识趣味化,抽象的英语单词具体化,复杂的英语过程简单化,从而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信息技术; 小学英语教学; 运用
小学英语教学有其独特性,主要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前提,通过听、说、读、唱、玩、演等方式使之获得语言知识技能,形成初级语感、语调、语音,培养学生简单英语语言交际的能力。
由于我国学英语是非母语的学习环境,所以容易遗忘。加之活泼好动,思维活跃,注意力容易分散,又是小学生的天性,这给小学英语教学造成了不小的困难。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在充满兴趣的学习过程中,学生的注意力才能高度集中,记忆力就能明显增强并且思维敏捷。所以小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点要求小学英语教学的形式要生动、活泼、直观并且多样化。随着多媒体计算机及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为课堂教学手段现代化提供了强有力的物质基础。其中现代信息技术能充分利用形、声、色等大量的多样化信息作用于学生的感官,为创造温馨和谐的教学氛围、强化学习兴趣,开发听说潜能方面显示了极大的优越性。因此,在小学英语教学中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尤为重要。
一、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创设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只有对教学内容感兴趣,才能有学习的热情。良好的学习情境是学生获取知识的前提和基础,它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使这种兴趣维持整个教学活动的始终。现代信息技术集声音、图画、文字、动画等多种功能于一体,能全方位地、多元化地调动学生的视觉、听觉、动觉,达到了课堂教学的形象化、趣味化,有效的解决了教学中的重点、难点,突出了小学生听、说素质的培养。从而发展了学生的语言发展能力,培养出良好的学生素质,达到教育的最终目标。
1.创设语境,促进学生听说素养的提高
英语对小学生来说还很陌生,英语发音方法和汉语有明显区别。因此,许多学生学起英语来费力不少,收效不大。环境对语言能力的发展有很重要的作用,小学生只有在一定的环境中才能学会语言并进行交流。而在日常生活中很少有英语训练的环境和机会,这就要求我们运用各种手段营造。如在《What day is it today?》,这一课原本七个单词的发音又长又难记,学生掌握起来比较困难,而且容易混淆和发音不清楚。于是我设计了一个八仙过海,路上遭遇了七个星期神为难的闯关游戏,先请学生帮助过语音关,句子关,还有对话关,最后取得了胜利,学生得到如来佛的礼物,一段顺口溜,还有一首星期歌。因为画面的生动形象,以及闯关游戏的设计,使学生的热情空前高涨,一个个争先恐后的帮助八位大仙过海。在这个游戏过程中,学生不断的说单词、句子,学习的欲望得到激发和满足,并且主动出击,就连平时难得举手的同学,也大声读着单词、句子,兴趣十足。
2.努力创设语言和问题的情境,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由于小学生对直观、形象的客观事物比较敏感,且乐于接受。从英语教材来看,教材的编者为了小学生很好的接受知识,在教材中添加了大量生动有趣的图片,显然有利于教学,让这些图片活动起来动态展示。那么学生一定精神百倍、兴趣盎然,如在 PEP 2 UNIT Five Where is my ruler? 中讲授:in,on,under 这三个介词时,设计了如下课件:一只小鸟从远处飞到校园后落到教室的屋顶上,然后在空中飞几圈又飞进了教室里,最后再让小鸟飞到讲桌底上吃米粒。在小鸟的每一个动作间设置停顿,应用这个课件演示,并向学生提问:Where is the bird? 学生根据屏幕上小鸟与教室、与桌子的位置关系,用 in,on,under 三个介词准确的回答小鸟的具体位置。在这个过程中利用课件把抽象的讲授过程转化为形象生动的动作过程。学生既学的轻松又记得牢固。
二、运用信息技术,改善教学手段,拓展学生思维
传统的“黑板+粉笔”的教学模式使课堂教学显得枯燥单调,而多媒体却能创设出图文并茂、声色俱全生动活泼的环境,更快进入角色,产生情感体验,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增强了学生的记忆能力理解能力。如在教学dog, cat, mouse, elephant四个动物名称时,让学生从互联网和学校资源库中查找了大量介绍这种动物生活习性的文字资料和有关的影片片段,制作成了网页型课件。学生可以通过网络获得有关这些动物的信息,仿佛置身于动物世界中,与他们近在咫尺。在这些鲜明、生动、活泼、可爱的动物画中教给学生这些单词的读音,运用身体语言模仿它们的动作、形态、叫声,再看看、说说、演演中,学生很快掌握了上述单词,提高了运用事物表象进行分析、综合、抽象、概括、联想和想象的能力。
除了用图片、实物教学外,还充分利用现有的电教设备服务于教学。教读课文时,用录音机播放课文,让学生仔细听音,认真模仿,学习标准的语音语调,还利用录音机的录音功能,自制符合课文内容的录音,供学生学习。还用幻灯片将所教的物体或单词显现出来,刺激他们的感官,增强印象。
三、制作信息化的教学课件,有利于突破重、难点
在英语课堂教学中根据教材的特点和实际需要,运用信息技术制作课件创设一定的情景让学生体验情景,并让学生在这种情景中进行探讨、发现,在特定的情景中去理解事物本身。这样有助于学生对学习内容的理解,培养学生自己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例如,在《Do you like......?》这节课中,选取了一些颜色鲜艳、生动、有趣的水果拟人卡通片段,配上音:A: Hello,boys and girls.B: Hello, apple.A: Do you like apple? B: I like it very much.等简短对话,让学生感知了新学的内容。这种人机对话深深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让他们产生了强烈的求学的欲望,从而有效的培养了他们的学习兴趣和交际能力。再如教学“What's this?”这一句时,利用多媒体课件,化静为动,把每个单词的食物设计成学生喜欢的卡通形象出现在电视屏幕上,就像动物一样蹦跳起来,让学生边看边仔细听.“This is an apple.”一个苹果小朋友跳着出现在屏幕上,“This is a chair.”---屏幕上的小椅子跑着,学生看清、听清了,让学生模仿着来说,操练几次,学生熟悉了,就把声音销了,让学生看屏幕上的动作来学习配音。可以说,由于大量运用多媒体教育技术,使小学英语教学更具时代特色,为学生的继续学习打下了更为坚实的基础,也使“从做中学”“寓教于乐”,“因材施教”等现代教学观念真正落到了实处。
又如在讲授可数名词复数这一概念时,制作信息化的课件。动画显示名词单数与复数的变化规律,并尝试让学生即时练习,然后点击练习的得分,激励他们深入学习更多内容。这样图文并茂、丰富多彩的知识表达形式,不仅可以有效地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也可以提供多种感官的综合刺激,增加获取信息的数量,加深大脑的识记,延长知识的保持时间,轻松掌握更多的语法知识。
四、利用网络教学,丰富了教学内容
《英语课程标准》指出:教师要利用音像和网络资源等,丰富教学内容和形式,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利用计算机和多媒体教学软件,探索新的教学模式,促进个性化学习;合理地开发和利用广播电视、英语报刊、图书馆和网络等多种资源,为学生创造自主学习的条件。随着网络进入了课堂,学生与各类信息的距离越来越近,也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改变教学方式的机会,合理利用资源的时代。
1、通过介绍一些小学英语在线收听的网址,在线欣赏有声故事,唱英语歌曲,提高学生听读能力,培养英语学习兴趣。如在学习Numbers 一课时,先打开网站中的歌曲‘Ten little fingers’,让学生跟唱:one little、two little、three little fingers„这样不但做了暖身活动,而且还引出了新授课内容‘Numbers’。在这种环境中学英语,既充分利用了网络资源,又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听读水平。
2、介绍一些小学英语学习的网站,参与网络上报纸、杂志的阅读学习,增加阅读量,提高阅读水平。这是我们利用网络资源常见的一种方式。有时我们可让学生将积极搜索到的资料与大家共享,了解更多内容,将它们做成手抄报,展示给大家看,并评出优秀手抄报加以鼓励。如:在‘Chinese New Year’ 一课中,给学生几个不同的主题:Chinese signs, Chinese taboos, Chinese folks„ 让学生选择一个主题,获取信息,做成手抄报,并适时评奖与交流,使学生对新年有更多的了解。这样既让学生在课堂上接受了信息,又达到了知识拓展的目的,同时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网络阅读教学模式真正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素质教育观,将学生的自主能动地调动起来。
3、使用E-mail,加强交流,提高写作能力。到了五六年级已经开始对写作有了一定要求,而如果让学生在作业本上写太多作文,学生积极性并不会很高,因此我们可以改变一下方式,给他们一点新鲜感,而E-mail就正好为我们提供了条件。如第五册的第三课中要求学习如何写制作明信片,如果让学生千篇一律地制作卡片,他们只会完成任务式的做完,而要是让他们以E-mail方式发至邮箱效果就完全不同了。通过E-mail 的英语互相交流是真实的、高度积极的、具有现实意义的语言实践活动。而且学生也普遍都很喜欢这种提高写作能力的新形式。
五、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发展学生个性
《英语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中提到“面向全体学生,尊重个体差异。课程特别强调要关注每个学生的情感,激发他们学习英语的兴趣,帮助他们建立学习英语的成就感和自信心。”而通过网络,能更好地开展分层学习,发掘学生的潜能,让学生得到自我发展和个性发展。例如:我在设计《Colors》“自由拓展”环节中,通过让学生自主分层学习(看谁学得多,学得快)六个拓展性颜色单词:light pink, sea green, sky blue, orange red, violet, silver让学有余地的学生来了解更多的颜色,是分层教育的很好体现。又如游戏过关环节中,通过“星级过关”游戏来发掘学生的潜能,让学生得到自我发展和个性发展。
总之,现代信息技术手段辅助英语教学不应是简单的影像、音画的叠加,而应切实发挥它的优势,把它作为教师情境创设的工具、激发学生兴趣,便于学生认知的工具和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工具,从而真正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因此,我们要最大程度地为实现信息技术与小学英语教学的优化整合努力探索,将信息技术有机结合地使用,以取得最佳的教学效果,为顺利推进新课改尽自己的一份力。
参考文献:
[1] 汪敏娟.现代信息技术与英语教学的整合[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0,(05)[2]黄颖晖.浅议信息技术在小学英语中的合理应用[J].才智,2009,(24)[3] 张海红.小学生英语学习兴趣的激发与保持[J].中国电化教育,2002,(05)[4] 杨华.信息技术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应用[J].读与写,2011,(05)[5] 董玉琦.信息技术课程与教学[M].上海:电子工业出版社,2009
第四篇:把故事故事教学运用到在小学英语课堂中
把故事故事教学运用到在小学英语课堂中
故事教学在小学英语课堂中越来越广泛地被采用。这种教学方式可以用来教学教材上的单词,也可以用来教学会话;它可以贯穿整堂课,也可以只是穿插在其中的一两个环节之中。只要运用地好,这种教学方式可以很好地发挥它的作用。
随着信息社会的到来,学生获取知识的渠道是开放型的,不仅来自于课堂,还会从社会上,从媒体中获得。以往枯燥、呆板的教学方法,封闭、陈旧的教学模式,沉闷的学习氛围都将不能适应新的教学形势,不能适应新的教学内容。
小学英语教学必须为学生的学习创造一个丰富多彩的学习环境,并使学生在知、情、意等诸方面得到和谐地发展。为了提高英语课堂教学的成效,使英语贴近生活,成为信息交流的主要工具,奠定学生语言学习的基础,强化目标,增强交际能力,笔者从培养学生兴趣入手,借助学生喜闻乐见的故事形式,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上作了有益的探索。
一、对英语故事教学法的认识
故事教学法是指在教学过程中,通过故事教学来完成教学和教学目标的一种教学方法。而所谓英语故事教学法,则是教师把英语课文中的字、词、句放在生动的故事中学习,让学生在听故事的时候听英语,在讲故事的时候学说英语,从而达到学习英语知识的目的。
二、故事教学的意义:
1、故事教学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教师如果不想方设法使学生产生情绪高昂和智力振奋的内心状态,而只是不动感情的脑力劳动,就会带来疲倦”。而“故事是儿童的第一大需要”,听故事,讲故事,表演故事似乎就是孩子的天性,它能唤起学生强烈的学习动机和学习兴趣,有效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有利于学生思维与健康人格的培养。
2、故事教学能培养学生的语言的表达以及运用能力
学习语言是为了运用语言。人们容易误解“学”与“用”的关系,认为只有先学会了然后才会运用。事实上,在儿童习得母语的过程中,学与用是综合在一起的,“学”就是“用”,“用”也是“学”,难以分清彼此。而故事
教学使学生进入某种角色,感到不是在学英语,而是在用英语与别人交际。因此,故事教学培养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而且曲折生动的故事情节丰富了学生的情感体验,帮助学生克服遗忘,使学生在一种轻松愉快的环境中学习,成功地提高了整个英语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三、故事教学的实施
1、恰当地选择或创编故事内容,开展课堂教学活动。
我们始终要遵循“词在句子中教,句子在篇章中教,篇章围绕故事写,故事围绕兴趣选,兴趣以理解为前提”的原则。首先,教师可以对教材中的知识点进行挖掘并将新旧知识进行整合,创编故事。故事的难易程度要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故事的长短、情节的发展也要根据
学生的年龄特点和生活经验进行安排。
如:笔者在教学5A A day out学会运用句型:I want to„ /I like to„来表达自己喜欢的活动。笔者在教学的新授环节设计了一个故事情景:
“随着一段抒情的音乐并出示多媒体,一家人一起进入空气清新,阳光明媚,郁郁葱葱的郊外公园。在公园里他们看见了、感受到了„(学生用自己学过的知识表达:They can see a lot of beautiful flowers./They are fine./ They are happy./„)媒体上出现一些学生喜爱的活动图片(play hide and seek, skip the rope, play the slide and swing„)带领学生学习新单词。之后让学生展开想象,如果你们一家人也在那里,你会选择什么活动(I like to„/ I want to„)愉快的心情,巧妙的设计,丰富的想象,生动的故事情节,都是学生轻松而愉快学习的前提和保证。运用学生熟悉的或亲身经历过的活动展开教学,更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开口说的愿望。
其次,要围绕教学重难点选择故事,使复杂的语言简单化。通过学生熟悉的材料教学,更能帮助学生理解、掌握新的语言知识,提高学生运用语言的能力。因此,教师应该尽量选择知识点集中、会话内容适中,学生才能够集中学习和运用相关语言知识。如在教学4A Are you my mother? 一课,教学目标是要求学生用My____ is/ are____来描述不同动物的体态特征。教学时笔者与童话故事《小鸭子找妈妈》巧妙连接,学生扮演不同动物与小鸭子对话,故事语言地道,短小精悍,深受学生的喜爱,极大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帮助学生在表
述中巩固所学的语言知识。教学4B Here is/are „ for you.句型时,为了帮助学生攻克学习难点,笔者选取了白雪公主的童话故事,新旧知识结合,创设小矮人赠送白雪公主食物的场景,让学生一起练说Here is a peach for you.Here are some bananas for you.Here is some milk for you等语句。
2.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创设故事的情景。
在PEP教材中,不少单元都有“Story time”的教学内容。这些内容虽有联系,但只是分开的句子,缺少叙述的连贯性,而通过故事叙述的方式,能使英语融化在有意义的情景中,让学生产生对英语学习的深入体验,引发高涨的学习情绪。如:教学4A The lion and the mouse一课时笔者为学生创设有趣的情境:通过游戏“Find my friend”让学生说说她们的朋友,并通过看图猜动物引出故事的两个主人公lion和mouse。利用从故事动画中截取的音频和图片,让学生听一听故事,并对图片进行编号,使学生对整个故事有了初步的了解。接着,通过播放故事动画,利用提问的方式,让学生从各方面描述狮子与老鼠,由句到段,循序渐进,从而促进学生的英语学习,发散学生的思维能力,并进行了单词、词组、短语、句子的教学。在狮子如何呼救这一教学片断中,渗透德育教育,通过让学生结交朋友来体会朋友之间应互相友爱,应尽量帮助需要帮助的人。
3.启发、引导学生编故事,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让故事成为攻克英语堡垒的有利武器。英语教学的核心,是突出语言的实践性,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运用英语的能力。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激励学生勤思善学,大胆地运用故事形式,训练学生掌握语言,通过倾听和表达的方式,不断锻炼英语的交流能力。
(1)学生可以根据教师编的故事,进行模仿练习。如:在关于Animals的教学时,笔者将某一动物的特征,编成故事,叙述后,让学生猜,并根据教师的故事形式开展编故事。有的学生不仅能叙述本课所学的动物,并能复习原有的知识。
(2)根据课本内容,进行改写或续写练习。例如:教学5A Super girl’s adventure 课文通过讲述郊外公园营救三个迷路的男孩的冒险故事,使学生熟练运用故事中的主要句型:I can smell..I can see„ I can hear„教学时,笔者
启发引导学生以故事中的主要句型为主线,编写自己的____’s adventure,学生以小组为单位,编写了非常生动的故事,如:有的
通过发现狗的脚印以及骨头,找到了自己丢失的狗;有的通过发现小女孩留下的围巾以及听到他们的呼救声,解救了被坏人绑架的小女孩等。
又如:在学完《The fox and the grapes》让学生展开充分的想象,自编故事结尾,并让各组进行表演。有的组把葡萄拟人化了,让他开口说了话,成了可爱、调皮的葡萄。有的组设计了感人的故事结局:小鸟帮狐狸摘了许多葡萄,并送到了狐狸家里,由此他们两人成了好朋友。
学生是课堂教学的主体。课堂教学应该实现陶行知先生所倡导的那样,充分解放学生的大脑、双手、嘴巴、眼睛。通过让学生自己想,自己写,自己演,自己总结,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发挥了学生的想象力,在故事中发展了语言,不仅给优秀的学生提供了展示的机会,又培养了学生团结、合作的精神。
(3)根据生活场景,进行创造练习。利用故事将生动有趣的生活情景引入课堂,给学生提供语言交流的机会,让他们在生动有趣的情景引导下,在精彩、形象的语言熏陶下,愉快、自然地学习。如到Supermarket去购物,到“KEC”去用餐等。
三、故事教学的反思:
利用故事优化英语课堂教学,要符合小学生擅长形象思维的年龄特点,符合寓教于乐与主动发展的教育原则。所选择的故事不仅要贴近教材内容,而且要贴近学生的生活,贴近学生的年龄特征,贴近学生原有的英语水平。切忌英语故事中有很多生词和复杂的句型,会使学生产生畏难情绪,效果则会适得其反。
2、把故事形式导入英语课堂教学,对教师自身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需要教师平常有意识地收集、改编一些英语故事,汇编整理并不断地充实一下用于教学。
上述仅是笔者在课堂教学中的一些尝试,为了使英语学习成为“掌握工具,适应社会;发展思维,培养能力”的学习过程,借助故事优化小学英语课堂教学的教学方法,还有待进一步的探索,使之更为高效,更科学,并不断努力地使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语言会话与交际能力更上一层楼。
第五篇:互动教学在高中英语课堂中的运用
互动教学在高中英语课堂中的运用
互动教学在高中英语课堂中的运用
英语是高中教学体系中的一门重要课程,英语课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能力,而课堂互动过程则是帮助师生之间建立感情、培养学生学习热情的有效方法。但传统的教学模式往往忽视这一点,教师的单方面授课、填鸭式的教学让学生的学习热情越来越低。随着教育体制的不断完善,新课程标准对高中英语课程也有了更高的要求。教师的教学方式,学生的学习方法以及师生之间和谐的沟通模式对英语课程的顺利展开都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传统的以教师为主体的教学方法已经难以满足当前的教学需求,如何将死板的英语练习转化为灵活的教学互动,需要教师共同去探讨。
然而,以老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动为基础的新型教学模式的展开对当前高中教育而言也是一项亟待解决的问题。为此,本文针对当前我国高中英语课堂的互动情况提出了一些解决方案。
一、营造互动氛围,加强小组合作
要构建互动式课堂教学模式,首先要创造互动氛围。可以说,互动氛围是教师开展有效课堂的关键,因此,教师需要联系课堂实际,开展有利于培养学生学习能力和实际运用能力的情景。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为学生提供交流的机会,重视生生互动,实现学生之间的优势互补、合作发展,逐渐缩小学生之间的差距。例如,教师可以采取小组合作法,使学生在热烈的讨论氛围中发现问题并最终解决问题,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精神和对语言的运用能力。教师还可以将教学活动设计为学生之间的双人互动和多人合作等形式,进行合作学习,例如在英语阅读教学中,可以一人读一人翻译,帮助学生展开对话。口语表达能力需要进行练习,教师要在教学中为学生提供尽可能多的表达机会,提高实际语言运用能力 ,使学生在宽松自由的氛围中进行互动学习。
二、激发探求欲---使学生产生互动需求
教师要想使学生能够积极在课堂上产生互动,就得使其创造力得以充分发挥。在教学思路上表现为启发学生从不同的角度,以不同的方式进行思考。现行的教学大纲要求学生只寻求一种答案,要引导学生并不因为找到一个答案而满足,而是一问多答或一答多问,创造性活动便是从发现问题开始的。
当学生对于一般问句、选择问句、特殊问句、反意问句等基本掌握后,进行一些多项性、判断性和逆向性提问。特别是逆向性提问很受学生的欢迎。例如,基于学生已学过一般问句的提问和回答,学生提出:Are you listening to
your teachernow?Are you old?Are you a good student? Are you going to playgames after school?…学生提出的问题既忠实于课本的内容,又体现了语言重点,既训练了学生说英语的能力,还培养了学生思维的能力。
三、学生自学、小组活动---使学生积极互动
在新授课伊始,教师要根据学生心理、生理上的特点,制定切实可行的、学生容易达到的”阶梯式”的教学目标,然后向学生提出本课的学习目标,明确自学的方法和要求,再由学生个人自学,让其自己去发现问题、研究问题、探寻知识,为小组讨论做好准备。
在学生自学、初步感知的基础上,开展小组讨论。小组一般由程度各异的四名学生组成,每隔一段时间,小组要重新组成,永远保持”同组异质、异组同质”的学习程度。在课堂上,小组汇报自学情况,一般控制在 15 分钟左右。各小组的成员用英语汇报自己的预习情
况,主要回答本课的学习目标和自学目标,组内成员采用轮流提问题的形式。小组长把各组员在自学中遇到的问题总结起来让大家一起思考、讨论。最后各小组长把组内不能解决的问题归纳起来,以便在组际交流时能解决这些问题。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充分发挥其主导作用,通过巡视和参与,笔者发现大多数学生通过自学能较好地理解故事内容,基本上能正确回答问题,组内同学相互学习,团结协助,达到共同学习的目标。
四、在高中英语教学中引入评价机制、丰富教学形式是实施互动式教学的有效途径
教学评价不仅可以帮助师生发现教学进程中的问题,还是教学信息反馈的重要途径,合理的教学评价对高中英语教学的调控及对高中生的学习积极性的激励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评价方式包括师评、自评、互评多种形式,教师要通过多种评价方式,引
导学生自主学习。需要注意的是,评价要立足于学生的实际情况,给学生以启发。除此之外,教师还要注意评价内容的多维性,在英语课堂上应该对学生采取多角度、全方位的评价,包括学生的行为表现、吐字发音、思路展现、态度方式等多个方面,这也是构成互动式课堂教学模式的重要元素。此外,教师还可以定期开展各类活动,丰富教学形式,活跃课堂气氛,为学生提供展示自己的机会,制定合理的奖励措施,如默写比赛、讲英文故事、英文歌曲比赛、听力竞赛、演讲比赛等。教师要真正改变千篇一律的教学方法,满足高中生对新鲜感的需求。
英语教学互动有着很微妙的教学艺术,在教学过程中师生是相互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要想达到课堂效果的最优化和最大化,教师应该把课堂真正还给学生,进一步完善现有的互动教学模式,努力构建高效课堂。因此,高中英语课堂教学互动模式的创
新势在必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