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浅谈趣味教学在初中英语课堂中的运用(精选)
浅谈兴趣教学法在初中英语课堂中的运用
仙源湖实验学校 申彤馨
摘要:中学生的特点普遍体现在思维活跃,对万事万物有无穷的好奇心以及本能的求知欲。教师要因材施教,就要根据这些特点创设适合中学生的教学方式。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然不适合当下视野开阔、极富冒险精神和充满主观能动性的中学生。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增加课堂的趣味性和可实施性会使得教学目的事半功倍。
关键词:中学生 兴趣 英语课堂 趣味教学
三维目标是近年来教育理论中的一个新名词。教学的三维目标是指教育教学过程中应该达到的三个目标维度,即:知识与技能(Knowledge & skills),过程与方法(Process & steps),情感态度与价值观(emotional attitude & values)。“三维目标”是一个教学目标的三个方面,而不是三个独立的教学目标,它们是统一的不可分割的整体。其中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不仅指学习兴趣、学习责任,更重要的是乐观的生活态度、求实的科学态度、宽容的人生态度。价值观不仅强调个人的价值,更强调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的统一;不仅强调科学的价值,更强调科学的价值和人文价值的统一;不仅强调人类价值,更强调人类价值和自然价值的统一,从而使学生内心确立起对真善美的价值追求以及人与自然和谐和可持续发展的理念。
一、当今英语课堂教学的普遍现象
朱熹曾说:“教人未见意趣,必不乐学。”在提出新课改之前,相信很多人接触的教育模式都和笔者一样,教师以教学内容的稳定性和单一性为基本出发点,以知识记忆再现为基本学习目标,强调掌握知识数量和准确性,强调对过去知识的记忆。这就是我们所说的传统教育。传统教育把掌握知识作为教学目的,把教学过程理解为知识的积累过程。优点在于知识的记忆和再现,缺点是学生的应变能力、创新能力得不到培养和发展。尤其在农村学校,这样的现象一直得不到根本的改善。在中考的指挥棒下,传统的教育模式无可厚非地成为了最有效的教学手段。比如在上听说课时,学生只是单一地跟着老师朗读一边对话,然后应付性完成对话后的表格,剩下的大部分时间用于分析讲解语法,并列出一系列的与之相对应的题目作为练习。这样听说课学生不需要听录音对话和创设情境,而是花大部分的时间分析语法和背诵课文,阅读课学生也不需要花足够的时间阅读和理解材料,而是分析每段的重难点和掌握重要句型。长此以往,班级的英语成绩可以得到明显的提高,但学生对学英语的兴趣和积极性,想必也会直线减退。
英语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运用英语进行语言交际的能力。《新课程规范》指出:“英语课程的任务是:激起和培育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使学生树立自信心,养成良好的学习风气和构成有效的学习战略;使学生构成一定的综合言语运用才能。”张斌贤在进行教育研究中明确提出:学习兴趣是人的认识需要的情绪表现,【1】是积极探究某种事物的认识倾向,也称为求知欲。英语教师尤其要注意体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心理感受,亲近学生,激励、唤醒、鼓舞学生,使学生喜爱英语教师和英语课,从而提高英语课堂教学的效益。作为一名当下的教育工作者,除了达成教学目标这一根本外,更应注重教育过程中学生主体的情绪情感和主观能动性,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二、趣味教学在英语课堂中的运用形式和技巧
趣味教育是以人的心理情趣为主导,以全面发展人的心理素质和提高人的学习乐趣为目的,以受教育者的个体心理特征为基础,在教育者有针对性地启发和引导下,让受教育者自主性地,创造性地、有规律性地、不断地探索和发现新的知识、理论和真理。从而最充分地满足每一个受教育者的求知欲、创造欲和幸福欲的一种全新的教育和学习方式。
梁启超在 《趣味教育与教育趣味》一份演讲稿上提出教学中趣味的重要性问题。他认为,一方面作为教师,一边教一边学,两者打成一片,形成“两重趣味”,为其它职业所未有的;另一方面,教师还要培养学生学习趣味,他指出“教
【2】 育事业,从积极方面说全在唤起趣味。”趣味教育的形式多种多样。1.简单的歌曲导入,比如在上“What colour is it?”,课前可在PPT上播放《Colour》这首歌,这样既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也无意中涉及了本堂课的重要教学目标。
2.情境模拟与角色扮演。兴趣教学,指教师针对教学对象、教学内容,采取灵活多变的方法,利用学生的好奇心、逆反心理、求新心理,创造一个和谐温情的氛围,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使学生在情感的愉悦中接受知识,掌握技能,以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笔者曾经听过一堂课,主题是关于family,有一个环节叫introduce your family,在介绍自己的家人之前,老师拿出了用纸板精心设计的帽子,每一顶帽子都画着樱桃小丸子一家的各个成员。当学生一眼看到这些道具时,顿时兴趣大增。趁此机会,老师用英语和丰富的表情向学生一一介绍了每个家庭成员,随之又让几个学生戴着帽子在台上进行角色扮演,很快学生就理解了这个游戏的规则,也大大刺激了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兴趣和积极性,从而主动接受新知识并能很快理解教学重难点。
3.讲故事。笔者认为这种形式如能和视频结合运用效果更好。比如在上到“Alice’s Adventure in Wonderland”这一课时,先用几分钟的时间让学生看一个短视频,期间介绍各个人物名称及事件场景。看完视频再回归课本,这样学生在理解课文时会更加轻松。尤其是农村孩子,平时接触课外书不多,阅读量又不够,对Cheshire Cat和Mad Hatter这类人物竟一无所知。在笔者用了这种方法后发现效果显著,处理课文轻松了不少。但讲故事一定要设计一条主线并且加入本堂课的教学重难点,使学生可以根据这条主线还原对事件的梗概,也可穿插讨论法和竞赛的方式,通过和组员的交流和本能的求胜心理促进学生对材料的理解以及对教学重难点的掌握。
4.讨论法和小组竞赛。这是笔者屡试不爽一种教学方式。蔡元培在《学堂教科论》一文中强调改革教学,使学生学习有趣味,主张废止注入式教学,提倡启发教学。他说:“我们教书,并不是像注水入瓶一样,注满了就算完事。最重要的是引起学生的兴味,做教员的,不可一句一句,或一字一字的,都讲给学生听。最好使学生自己去研究,教员竟不讲也可以。等到学生实在不能用自己的力量了
【3】解功课时,才去帮助他„”从低年级开始,便把班级成员分为六个学习小组。必要时按小组归类就坐,尤其在教学过程中遇到一些学生比较难理解或难掌握的知识点。比如在“Environment”这课中经常会提到reduce,reuse,recycle这些词形类似词意又完全不同的单词时,对于基础薄弱的同学而言是比较难理解的,但在小组中通过讨论、举例、类比等方式,不用教师操心,学生便能快速理解词汇的意义了。又比如在讨论“How to protect our environment”时,抽出一点时间让学生自己讨论或者进行小组间的竞赛。这样不但创造了一个和谐轻松的课堂氛围,使学生在愉悦的情感中接受知识,也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以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三、和谐的师生关系和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
俗话说亲其师而信其道。这一点尤其在中小学生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当学生对某一位老师有好感,便会特别明显地体现出对该教师所授课程的喜爱,从而大大增加了对这门课浓厚的学习兴趣以及知难而进的学习态度,反之就会容易产生逆反心理。所以,教师要深入学生,了解学生的兴趣、爱好、情绪的变化,时刻关心、爱护学生,尊重学生,有的放矢地帮助学生。同时,教师要多与学生进行感情方面的交流,达到师生关系的最佳状态,做到师生关系和谐、感情融洽,令学生兴趣盎然地进行学习。
大家都知道一句谚语: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英语教学也不例外,课堂导入要讲究艺术。教师偶尔在言语、表情和行为上的小小幽默或许就能带来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曾经有一个下午笔者进教室上课,当班长喊stand up时发现大家都懒懒散散毫无生气,索性笔者立马就自己喊了sit down 然后立即又喊stand up,如此几遍,学生便开始来了兴致,也从午后的慵懒中恢复了往日活泼的精神面貌。导入课堂时,教师可根据教学内容,用学生大致都能听懂的英语讲一个幽默笑话、一则谚语,或由学生进行连环拼词、英语会话练习,如自由演讲、值日生汇报、集体唱一首英文歌曲等,这样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营造了轻松愉快的学习气氛,使学生尽情享受学习英语的趣味。
教与学是师生双向的共同活动,而情感犹如一根纽带把师生连为一体,教师、学生没有情感的投入,就没有成功的教育教学。学生初学英语如果有了愉悦的情感体验,就很容易产生欲望和学习兴趣。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比起一味地敦促,教师应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发挥学生主体地位,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求,增加教学趣味,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从而提高学生的课堂热情,激发学习潜能,培养学生掌握和运用英语的能力,使每一位学生都能充分享受到学英语的趣味和英语带来的乐趣。
参考文献:
【1】 张斌贤,石中英主编,教育学基础[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6 【2】 卢家楣,情感教学心理学[M]第二版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6 【3】 卢家楣,情感教学心理学[M]第二版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6
第二篇:互动教学在高中英语课堂中的运用
互动教学在高中英语课堂中的运用
互动教学在高中英语课堂中的运用
英语是高中教学体系中的一门重要课程,英语课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能力,而课堂互动过程则是帮助师生之间建立感情、培养学生学习热情的有效方法。但传统的教学模式往往忽视这一点,教师的单方面授课、填鸭式的教学让学生的学习热情越来越低。随着教育体制的不断完善,新课程标准对高中英语课程也有了更高的要求。教师的教学方式,学生的学习方法以及师生之间和谐的沟通模式对英语课程的顺利展开都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传统的以教师为主体的教学方法已经难以满足当前的教学需求,如何将死板的英语练习转化为灵活的教学互动,需要教师共同去探讨。
然而,以老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动为基础的新型教学模式的展开对当前高中教育而言也是一项亟待解决的问题。为此,本文针对当前我国高中英语课堂的互动情况提出了一些解决方案。
一、营造互动氛围,加强小组合作
要构建互动式课堂教学模式,首先要创造互动氛围。可以说,互动氛围是教师开展有效课堂的关键,因此,教师需要联系课堂实际,开展有利于培养学生学习能力和实际运用能力的情景。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为学生提供交流的机会,重视生生互动,实现学生之间的优势互补、合作发展,逐渐缩小学生之间的差距。例如,教师可以采取小组合作法,使学生在热烈的讨论氛围中发现问题并最终解决问题,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精神和对语言的运用能力。教师还可以将教学活动设计为学生之间的双人互动和多人合作等形式,进行合作学习,例如在英语阅读教学中,可以一人读一人翻译,帮助学生展开对话。口语表达能力需要进行练习,教师要在教学中为学生提供尽可能多的表达机会,提高实际语言运用能力 ,使学生在宽松自由的氛围中进行互动学习。
二、激发探求欲---使学生产生互动需求
教师要想使学生能够积极在课堂上产生互动,就得使其创造力得以充分发挥。在教学思路上表现为启发学生从不同的角度,以不同的方式进行思考。现行的教学大纲要求学生只寻求一种答案,要引导学生并不因为找到一个答案而满足,而是一问多答或一答多问,创造性活动便是从发现问题开始的。
当学生对于一般问句、选择问句、特殊问句、反意问句等基本掌握后,进行一些多项性、判断性和逆向性提问。特别是逆向性提问很受学生的欢迎。例如,基于学生已学过一般问句的提问和回答,学生提出:Are you listening to
your teachernow?Are you old?Are you a good student? Are you going to playgames after school?…学生提出的问题既忠实于课本的内容,又体现了语言重点,既训练了学生说英语的能力,还培养了学生思维的能力。
三、学生自学、小组活动---使学生积极互动
在新授课伊始,教师要根据学生心理、生理上的特点,制定切实可行的、学生容易达到的”阶梯式”的教学目标,然后向学生提出本课的学习目标,明确自学的方法和要求,再由学生个人自学,让其自己去发现问题、研究问题、探寻知识,为小组讨论做好准备。
在学生自学、初步感知的基础上,开展小组讨论。小组一般由程度各异的四名学生组成,每隔一段时间,小组要重新组成,永远保持”同组异质、异组同质”的学习程度。在课堂上,小组汇报自学情况,一般控制在 15 分钟左右。各小组的成员用英语汇报自己的预习情
况,主要回答本课的学习目标和自学目标,组内成员采用轮流提问题的形式。小组长把各组员在自学中遇到的问题总结起来让大家一起思考、讨论。最后各小组长把组内不能解决的问题归纳起来,以便在组际交流时能解决这些问题。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充分发挥其主导作用,通过巡视和参与,笔者发现大多数学生通过自学能较好地理解故事内容,基本上能正确回答问题,组内同学相互学习,团结协助,达到共同学习的目标。
四、在高中英语教学中引入评价机制、丰富教学形式是实施互动式教学的有效途径
教学评价不仅可以帮助师生发现教学进程中的问题,还是教学信息反馈的重要途径,合理的教学评价对高中英语教学的调控及对高中生的学习积极性的激励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评价方式包括师评、自评、互评多种形式,教师要通过多种评价方式,引
导学生自主学习。需要注意的是,评价要立足于学生的实际情况,给学生以启发。除此之外,教师还要注意评价内容的多维性,在英语课堂上应该对学生采取多角度、全方位的评价,包括学生的行为表现、吐字发音、思路展现、态度方式等多个方面,这也是构成互动式课堂教学模式的重要元素。此外,教师还可以定期开展各类活动,丰富教学形式,活跃课堂气氛,为学生提供展示自己的机会,制定合理的奖励措施,如默写比赛、讲英文故事、英文歌曲比赛、听力竞赛、演讲比赛等。教师要真正改变千篇一律的教学方法,满足高中生对新鲜感的需求。
英语教学互动有着很微妙的教学艺术,在教学过程中师生是相互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要想达到课堂效果的最优化和最大化,教师应该把课堂真正还给学生,进一步完善现有的互动教学模式,努力构建高效课堂。因此,高中英语课堂教学互动模式的创
新势在必行。
第三篇:故事教学在小学英语课堂中的运用
故事教学在小学英语课堂中的运用
内容提要:故事教学在小学英语课堂中越来越广泛地被采用。这种教学方式可以用来教学教材上的单词,也可以用来教学会话;它可以贯穿整堂课,也可以只是穿插在其中的一两个环节之中。只要运用地好,这种教学方式可以很好地发挥它的作用。
关键词:故事 课堂教学 学习兴趣 语言交际
随着信息社会的到来,学生获取知识的渠道是开放型的,不仅来自于课堂,还会从社会上,从媒体中获得。以往枯燥、呆板的教学方法,封闭、陈旧的教学模式,沉闷的学习氛围都将不能适应新的教学形势,不能适应新的教学内容。小学英语教学必须为学生的学习创造一个丰富多彩的学习环境,并使学生在知、情、意等诸方面得到和谐地发展。为了提高英语课堂教学的成效,使英语贴近生活,成为信息交流的主要工具,奠定学生语言学习的基础,强化目标,增强交际能力,笔者从培养学生兴趣入手,借助学生喜闻乐见的故事形式,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上作了有益的探索。
一、对英语故事教学法的认识
故事教学法是指在教学过程中,通过故事教学来完成教学和教学目标的一种教学方法。而所谓英语故事教学法,则是教师把英语课文中的字、词、句放在生动的故事中学习,让学生在听故事的时候听英语,在讲故事的时候学说英语,从而达到学习英语知识的目的。
二、故事教学的意义:
1、故事教学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教师如果不想方设法使学生产生情绪高昂和智力振奋的内心状态,而只是不动感情的脑力劳动,就会带来疲倦”。而“故事是儿童的第一大需要”,听故事,讲故事,表演故事似乎就是孩子的天性,它能唤起学生强烈的学习动机和学习兴趣,有效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有利于学生思维与健康人格的培养。
2、故事教学能培养学生的语言的表达以及运用能力
学习语言是为了运用语言。人们容易误解“学”与“用”的关系,认为只有先学会了然后才会运用。事实上,在儿童习得母语的过程中,学与用是综合在一起的,“学”就是“用”,“用”也是“学”,难以分清彼此。而故事教学使学生进入某种角色,感到不是在学英语,而是在用英语与别人交际。因此,故事教学培养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而且曲折生动的故事情节丰富了学生的情感体验,帮助学生克服遗忘,使学生在一种轻松愉快的环境中学习,成功地提高了整个英语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三、故事教学的实施
1、恰当地选择或创编故事内容,开展课堂教学活动。
我们始终要遵循“词在句子中教,句子在篇章中教,篇章围绕故事写,故事围绕兴趣选,兴趣以理解为前提”的原则。
首先,教师可以对教材中的知识点进行挖掘并将新旧知识进行整合,创编故事。故事的难易程度要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故事的长短、情节的发展也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生活经验进行安排。如:笔者在教学《牛津英语》5A A day out学会运用句型:I want to„ /I like to„来表达自己喜欢的活动。笔者在教学的新授环节设计了一个故事情景:“随着一段抒情的音乐并出示多媒体,一家人一起进入空气清新,阳光明媚,郁郁葱葱的郊外公园。在公园里他们看见了、感受到了„(学生用自己学过的知识表达:They can see a lot of beautiful flowers./They are fine./ They are happy./„)媒体上出现一些学生喜爱的活动图片(play hide and seek, skip the rope, play the slide and swing„)带领学生学习新单词。之后让学生展开想象,如果你们一家人也在那里,你会选择什么活动(I like to„/ I want to„)愉快的心情,巧妙的设计,丰富的想象,生动的故事情节,都是学生轻松而愉快学习的前提和保证。运用学生熟悉的或亲身经历过的活动展开教学,更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开口说的愿望。
其次,要围绕教学重难点选择故事,使复杂的语言简单化。通过学生熟悉的材料教学,更能帮助学生理解、掌握新的语言知识,提高学生运用语言的能力。因此,教师应该尽量选择知识点集中、会话内容适中,学生才能够集中学习和运用相关语言知识。如在教学《牛津英语》4A Are you my mother? 一课,教学目标是要求学生用My____ is/ are____来描述不同动物的体态特征。教学时笔者与童话故事《小鸭子找妈妈》巧妙连接,学生扮演不同动物与小鸭子对话,故事语言地道,短小精悍,深受学生的喜爱,极大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帮助学生在表述中巩固所学的语言知识。教学《牛津英语》4B Here is/are „ for you.句型时,为了帮助学生攻克学习难点,笔者选取了白雪公主的童话故事,新旧知识结合,创设小矮人赠送白雪公主食物的场景,让学生一起练说Here is a peach for you.Here are some bananas for you.Here is some milk for you等语句。
2.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创设故事的情景。
在《牛津英语》教材中,不少单元都有“Tella story”的教学内容。这些内容虽有联系,但只是分开的句子,缺少叙述的连贯性,而通过故事叙述的方式,能使英语融化在有意义的情景中,让学生产生对英语学习的深入体验,引发高涨的学习情绪。如:教学《牛津英语》4A The lion and the mouse一课时,者为学生创设有趣的情境:通过游戏“Find my friend”让学生说说她们的朋友,并通过看图猜动物引出故事的两个主人公lion和mouse。利用从故事动画中截取的音频和图片,让学生听一听故事,并对图片进行编号,使学生对整个故事有了初步的了解。接着,通过播放故事动画,利用提问的方式,让学生从各方面描述狮子与老鼠,由句到段,循序渐进,从而促进学生的英语学习,发散学生的思维能力,并进行了单词、词组、短语、句子的教学。在狮子如何呼救这一教学片断中,渗透德育教育,通过让学生结交朋友来体会朋友之间应互相友爱,应尽量帮助需要帮助的人。
3.启发、引导学生编故事,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让故事成为攻克英语堡垒的有利武器。英语教学的核心,是突出语言的实践性,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运用英语的能力。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激励学生勤思善学,大胆地运用故事形式,训练学生掌握语言,通过倾听和表达的方式,不断锻炼英语的交流能力。
(1)学生可以根据教师编的故事,进行模仿练习。如:在关于Animals的教学时,笔者将某一动物的特征,编成故事,叙述后,让学生猜,并根据教师的故事形式开展编故事。有的学生不仅能叙述本课所学的动物,并能复习原有的知识。
(2)根据课本内容,进行改写或续写练习。例如:教学《牛津英语》5A Supergirl’s adventure 课文通过讲述郊外公园营救三个迷路的男孩的冒险故事,使学生熟练运用故事中的主要句型:I can smell..I can see„I can hear„教学时,笔者启发引导学生以故事中的主要句型为主线,编写自己的____’s adventure,学生以小组为单位,编写了非常生动的的故事,如:有的通过发现狗的脚印以及骨头,找到了自己丢失的狗;有的通过发现小女孩留下的围巾以及听到他们的呼救声,解救了被坏人绑架的小女孩等。又如:在学完《The fox and the grapes》让学生展开充分的想象,自编故事结尾,并让各组进行表演。有的组把葡萄拟人化了,让他开口说了话,成了可爱、调皮的葡萄。有的组设计了感人的故事结局:小鸟帮狐狸摘了许多葡萄,并送到了狐狸家里,由此他们两人成了好朋友。学生是课堂教学的主体。课堂教学应该实现陶行知先生所倡导的那样,充分解放学生的大脑、双手、嘴巴、眼睛。通过让学生自己想,自己写,自己演,自己总结,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发挥了学生的想象力,在故事中发展了语言,不仅给优秀的学生提供了展示的机会,又培养了学生团结、合作的精神。
(3)根据生活场景,进行创造练习。利用故事将生动有趣的生活情景引入课堂,给学生提供语言交流的机会,让他们在生动有趣的情景引导下,在精彩、形象的语言熏陶下,愉快、自然地学习。如到Supermarket去购物,到“KEC”去用餐等。
三、故事教学的反思:
利用故事优化英语课堂教学,要符合小学生擅长形象思维的年龄特点,符合寓教于乐与主动发展的教育原则。所选择的故事不仅要贴近教材内容,而且要贴近学生的生活,贴近学生的年龄特征,贴近学生原有的英语水平。切忌英语故事中有很多生词和复杂的句型,会使学生产生畏难情绪,效果则会适得其反。
2、把故事形式导入英语课堂教学,对教师自身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需要教师平常有意识地收集、改编一些英语故事,汇编整理并不断地充实一下用于教学。
上述仅是笔者在课堂教学中的一些尝试,为了使英语学习成为“掌握工具,适应社会;发展思维,培养能力”的学习过程,借助故事优化小学英语课堂教学的教学方法,还有待进一步的探索,使之更为高效,更科学,并不断努力地使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语言会话与交际能力更上一层楼。
参考文献
张烨 2008小学英语教学中的故事教学初探 星沙英语网
第四篇:在英语课堂中运用谚语来激活教学
在英语课堂中运用谚语来激活教学
陕西省扶风高中 马丽侠
[摘要]谚语是人类智慧的结晶,它不但包含一定的哲理,同时也是很好的语言学习材料。把谚语巧妙地运用在英语教学中,不但可以激活课堂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而且在词汇、句型、语法和写作教学中十分有效。同时通过谚语也能渗透英语文化,让学生了解中外文化的差异,对英语教学有不可忽视的作用。
[关键词]英语教学 谚语 词汇 句型 语法 写作 文化差异
我所带的 05届一个毕业生在上大学后写给我的第一封信中用英汉加杂的方式表达了他对高中生活的怀念和对恩师的深深谢意。其中用到的英语谚语有30多个,这些都是平时在我的课堂上学到的谚语。他在信中说道,他升高中时英语成绩一般,他对英语的浓厚兴趣来源于我的那些英语谚语。那些谚语就像一颗颗奇异的珍珠,让他爱不释手,从此也让他和英语结下了不解之缘。在我的学生中这样的例子不少。它让我惊喜地发现,作为一名英语教师,在教学中不断创新,探索教学方法和技巧是多么必要。哪怕是一点点的灵感和做法也可能让学生受益终生。我的英语谚语教学亦是如此。
一、运用谚语激活课堂教学,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求知欲
我们都知道,中国中学生学习英语缺少语言环境。除了课堂学习之外,课外的口语和听力练习机会较少,而且又有高考指挥棒的作用,老师们总是用尽浑身解数充分利用课堂45分钟传授知识。好多课堂为了“务实”,追求升学率而丢弃教学方法进行填鸭式教学和题海战术,因此出现了老师讲得口干舌燥,学生听得昏昏欲睡的现象,教学效果可想而知。如果老师能动些脑筋,在方法上下些功夫,则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记得我在给刚升入高中的学生上的第一节课中引用了几个谚语、名言,学生感到既新鲜又深受鼓舞。对于英语的重要性我引用了马克思的名言:Foreign language is a useful weapon in the struggle of life。这句话对今天学生仍然适用。马克思学英语是革命和政治工作的需要,而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英语则直接影响着中国的对外交流与合作,更成为人才竞争、就业竞争的一个重要方面,何况眼下我们就要在高考中考英语,英语与语数两科并列为“3”。对于如何学英语我用到了爱因斯坦的一个公式:Success=X+Y+Z。在这个公式中X=Good method,Y=Hard work,Z=Stop talking and get down to work.爱因斯坦的一句名言:Success is 1% inspiration and 99% perspiration.还有一句格言:Practice makes perfect.那就是说,good method 加上hard work 再加上practice就是学习英语的三个基本要求。要学好英语,需要持之以恒的努力。Rome is not built in a day.Good beginning is half done。我们从现在开始坚持不懈,善始善终,才能取得最后的成功。尽管有些学生现在英语成绩不太理想,但相信三年的努力可以改变一切。He laughs best who laughs last.坚持到最后的人才是真正的成功者。最后我用居里夫的名言来激励他们:Life is not easy for any of us, we must work, and above all we must believe in ourselues.We must believe that each one of us is able to do something well, and that, when we discover what this something is, we must work hard at it until we succeed.这节课上得生动有趣,学生热情高涨,求知欲增强。而且他们也感受到了语言积累的重要性。从老师身上,他们明白了只有不断积累,才能形成良好的语感,才能做到出口成章、运用自如。英语谚语、名言、格言在第一节课就给学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这为以后的进一步运用谚语教学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二、在谚语中渗透词汇教学 听者无心,教者有意。在学生看来,老师每天都会不假思索的教给他们一条谚语。其实有时则是我精心设计的结果。在谚语中学习词汇,特别是构词法是我自己的一个教学特点,更为我的学生所亲睐。三年下来,学生通过谚语积累了大量的词汇和构词法知识,词汇量得到很大的扩充,阅读理解自然也就能够轻松面对。在高考中,好多学生阅读理解都是满分,完形填空正确率极高,这与我平时重视词汇教学是分不开的。
1、在谚语中学习词的用法
我在词汇教学中所用例句多是词典上的原句、格言或谚语,这样的句子最地道也易于记忆。例如lose一词,我如下列举它的用法和词意: a.Grasp all, lose all.(贪多必失)
What one loses on the swings one gains on the roundabouts(失之东隅,收之桑榆)“失去”
b.lose an opportunity “错过”
c.There’s not a moment to lose.“浪费” d.lose a battle “输”“负” e.be lost in thought “入迷” f.lose one’s way “迷路” g.lose one’s fear.I have lost my cold.“摆脱”
h.When two tigers fight, one is sure to lose.(两虎相斗,必有一伤)“失利”“失败”
当然lose的用法还有很多,不再一一列举。在lose这个词的教学中我用到了三个谚语。
2、在谚语中积累短语和固定搭配
Man dies in pursuit of wealth, and birds die in pursuit of food.(人为财死,鸟为食亡)
In pursuit of “追求”
Everyone is responsible for his country.(天下兴亡,匹夫有责)be responsible for “为„负责”
A boat can’t always sail with the wind;an army can’t always win battles.(风天常顺,兵无常胜)with the wind “顺风”
All roads lead to Rome(条条大路通罗马)lead to “通向”
There is safety in numbers.(人多保安全)in numbers “多数”
3、在谚语中学习习近平义词、反义词、同义词
Offence is the best defence.(进攻是最好的防御;先下手为强)offence和defence互为反义词
In nature there are unexpected storms, and in life unpredictable vicissitudes.(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
unexpected 和unpredictable为近义词
Man seeks the heights, while water seeks the lowlands(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heights和lowlands互为反义词
4、在谚语中学习构词法知识
Wisdom comes from experience.(不经一事,不长一智)wisdom为wise的名词,-dom为名词后缀,如freedom kingdom Provisions should be arranged before an army is mobilized(兵马未动,粮草先行)provision 为provide的名词,-sion为名词后缀,如revision persuasion mobilize为mobile的动词,-ize为动词后缀,如realize recognize modernize-ization为名词后缀,如realization modernization A knife will rust if not sharpened regularly.(刀不磨会生锈)sharpen 为sharp的动词,en为动词前缀或后缀,如enlarge enrich encourage enable strengthen soften freshen widen broaden Face odd things fearlessly and their fearsomeness will disappear.(见怪不怪,其怪自败)
-less 为否定意义的形容词后缀,-ly为副词后缀-some为形容词后缀,-ness为名词后缀,dis-为否定意义的动词或名词前缀,如careless hopefully troublesome happiness disagree disadvantage
三、巧用谚语进行句型教学
英语重在积累,词汇如此,句型亦如此。就句型教名型,往往比较单调和呆板。在谚语中活学活用句型,效果就大不一样了。
Better to be a shard of jade than a whole tile.(宁为玉碎,不为瓦全)better to be /do „than„这个句型意为“„比„好” 又如Better(to be)late than never.(晚做总比不做好)It takes ten years to grow trees, but a hundred years to bring up a generation of good men.(十年树木,百年树人)
It takes sb time to do sth 这是一个很有用的句型,但这个句型有两点需特别注意。
1、take常作“花费”讲,其实它的确切意思为“需要”,take后的宾语除了时间词外,还可接其它词甚至接表人的词。
如:It takes bitter medicine to cure a disease properly, and it takes blunt advice to put us on the right track.(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在这个句子中take的意思为“需要”,它的宾语为medicine和advice。
又如It takes a poet to translate poetry.(译诗需要诗人)take意思为“需要”,宾语为指人的poet.2、本句型中,it为形式主语,不定式为真正主语,我们也可不用it作形式主语,这时不定式中动词的宾语就是句子的主语。Rome takes not one day to build.(=Rome is not built in a day.伟业非一日而成)
build的宾语就是句子的主语Rome,其后不能再加it。这一点学生最容易出错。
Man cannot be always fortunate, nor can flowers last forever.(人无千日好,花无百日红)
As a man sows, so shall he reap.(种瓜得瓜,种豆得豆)
这是两个意义相反的句型,表肯定时为so,表否定时用neither或nor,而且后面的分句要倒装。
四、在谚语中渗透语法教学
英语语法知识庞杂,常常令学生感到困惑。其实,语法学习也需处处留心,日积月累,谚语中同样也可渗透语法教学。
Keep the general goal in sight while tackling daily tasks.(大处着眼,小处着手)When reading, don’t let a single word escape your attention, one word may be worth a thousand pieces of gold.(读书须用意,一字值千金)
when 和while均可跟分词连用,表示分词动作和句子动作同时进行,它实际上是when和while引导的时间状语从句的省略。
What you hear about way be false, but what you see is true.what引导主语从句,意为“the thing(s)„that”(耳听为虚,眼见为实)
Rivers and mountains may be changed, but it is hard to alter even a single person’s nature.(江山易改,本性难移)。it 为形式主语,不定式为真正主语。
As long as the green hills remain, there’ll be no shortage of firewood.(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
as long as 引导条件状语从句,意为“只要”
Small as it is, the sparrow has all the vital organs.(麻雀虽小,五脏俱全)small as it is 为as引导的让步状语从句的倒装,意思相当于although/though it is small.However strong you are, there’s always someone stronger.(强中更有强中手)however+adj/adv=no matter how+adj/adv Man seeks the heights, while water seeks the lowlands.while 用作连词,表对比,意为“然而”。
He who doesn’t come to the Great Wall is not a true man.(不到长城非好汉)God helps those who help themselves.(自助者天助也)he和those作为先行词,后接who引导的定语从句。
It is when you are using what you have learned from books that you wish you had read more.(书到用时方恨少)
强调句型It+be+被强调部分+that+其它
A child who steals a needle will grow up to steal gold.(小时偷针,大时偷金)不定式作状语表结果
五、了解中外文化差异,渗透英语文化
中国人学英语,文化差异是一个很大的障碍。英语和汉语往往不能一一对应,特别在谚语、俗语、成语中,不能用汉语去套用。比如一些俗语:as timid as a rabit(胆小如鼠)as strong as a horse(体壮如牛)as stubborn as a mule(犟得像牛)a bunch of rascals(狐朋狗友)in for a penny, in for a pound(一不做,二不休)mind your P’s and Q’s(注意你的言行)like a drowned rat(像个落汤鸡)another pair of shoes(另一码事)
谚语如:An old hand is a good guide.(老马识途)成语如:at the end of one’s tether(穷途末路)flog a dead horse(途劳无益)
beard the lion in his den(针锋相对)
在汉语中,动物往往被用作贬义,但在英语中,动物却常被赋予了不同的含义,在谚语中用得尤其多,这也是文化差异的一个方面。Love me and love my dog.(爱屋及乌)Each dog has its day.(人人都有得意时)
Give a dog a bad name and hang him.(欲加之罪何患无辞)Barking dogs never bite.(爱叫的狗不咬人)Birds of a feather flock together.(物以类聚)
A bird in the hand is worth two in the bush.(十赊不如一现)An early bird will catch a worm.(捷足先登)
One swallow does not make a summer.(一燕不成夏)
六、适当运用谚语可为写作增色
在写作中适当地运用谚语、成语、俗语可以为文章增加亮点。
如Betty is the only daughter of the Smiths.She is the apple of her parents’ eyes.Li Ping was made our monitor yesterday.As a sentence says, a new broom sweeps clean.He did three things to make the class know that he is different.Today is my first day of senior three life.Looking back, I found most of the days were wasted in the past.But it is useless crying over spilt milk.What I should do now is to lose no time in working hard.以上只是我个人在教学中的一些小小的做法,但愿它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愿我们群策群力,集思广益,加强研究,为英语课堂注入新的活力,努力开创英语教学的新天地。
第五篇:初中体育教学中趣味游戏的运用
初中体育教学中趣味游戏的运用
【摘要】初中体育的教学对学生的身心发展产生着重要的影响。在教学中采用趣味游戏,能够有效的提高教学的效果。本文主要对如何在体育教学中运用趣味游戏进行了介绍,旨在更好地做好体育教学的工作。
【关键词】初中体育
教学
趣味游戏
运用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5.02.042
通过游戏进行体育教学,是一种十分有效的教学方法。游戏具有很强的趣味性和一定的竞争性,能够被学生广泛接受。在体育教学中运用趣味游戏,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全面的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
一、初中体育教学的重要性
随着中国体育的崛起,体育产业在我国迅速发展,家庭体育、社会体育、学校体育都得到了广泛的开展。学校体育对青少年身心的发展起到决定性的作用;其中,运动竞赛和课余训练是学校体育中十分重要的部分,它们的发展状况是学校体育开展实施情况的基本反映。在开展运动竞赛和课余训练时也要尽可能的增添活动的趣味性。
学校体育的主要形式有课外体育训练和体育竞赛。随着教育观念的变革,素质教育深入人心,人们开始关注课外体育活动。而运动竞赛和课余训练作为课外体育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学校体育的诸多方面都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其功能主要包括以下两点:
(一)强身健体功能
对青少年而言,体育活动能够强身健体,促进骨骼的生长和发育,完善身体各器官的功能,提高新陈代谢水平。
(二)培养良好的意志品质
青少年正处在生理和心理的发育期,参加体育锻炼,能磨炼他们的意志,养成积极进取的精神、不怕困难、敢于面对挑战。其实,还有助于团队合作精神的形成。
二、趣味游戏对初中体育教学的积极作用
(一)能够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体现课堂的趣味性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只有带着兴趣去学习,才能更好的掌握所学的知识;兴趣是任何学习的动力,在体育的学习中也不例外。在教学中,教师将趣味游戏同教学紧密的结合在一起,根据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征,选择合适的趣味游戏,针对不同年龄段的学生,采用不同的结合方式。不仅会使整个教学过程充满活力,更主要的是能够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更好的达到教学的目的。
(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跑、跳、走、投”等都是人类最基本的活动形式,这些基本的活动能力的培养是进行体育教学的目的之一,也是最主要的一个目的。学生对游戏的方式较为认可。与此同时,也对竞争性的游戏充满了期望,因此,在教学中可以采取游戏的方式,不仅能够是学生的基本活动能力得到发展,还可以培养学生团结互助,勇往直前等优良品质的形成。此外,对学生的智力发展和思维扩散也起着重要的作用,激发学生的潜力,促进学生的身心协调发展。
三、体育教学中运用趣味游戏的要点
(一)根据学生特点合理选择趣味游戏的内容
教师在体育教学中使用趣味游戏时,需要综合考虑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教学的具体内容以及教学要达到的最终目的。根据各种情况,选择趣味游行的具体内容和形式,这样才能最好的发挥趣味游戏的作用,达到最好的教学效果。除此之外,教师在进行游戏的设置和选择时。首先要对游戏本身的内容和特点要详细的掌握,做到和教材的无缝连接,这样才能让学生在进行游戏的同时,掌握教学的内容。
例如,对于年龄较小的学生,在以培养学生基本活动能力为目的的体育课堂中,教师可以利用“赶小猪”的游戏方式,设置游戏情境:有一群小猪很调皮,老是在主人身边蹭来蹭去,给主人捣乱,主人很生气,决定把这群小猪赶到猪圈中。将学生随机分成几个人数相同的小组,每组分给一个排球和一个乒乓球拍,设定两个界限,让每组学生从界限的一端按照指定路线用球拍把排球赶到另一端,然后再把球赶回出发点,交给本组的下一个学生,依次进行,看哪组学生最先完成,对最先完成的组给予表扬或者适当的奖励。通过“赶小猪”这种趣味游戏,学生认识到了“小猪”的调皮,锻炼了学生身体的协调能力,使学生的身体协调性在游戏中得到了提高。
对于高年级的学生,更注重的是对体育技能的教学,这就要求在运用趣味游戏进行教学时,必须与低年级有所区别。例如:在锻炼学生的腹背力量和上肢力量的教学中,运用“木头人”的游戏,在操场上画一条起跑线,在前方三十米处放两个垫子,将学生分成两组,教师下达开始命令,排头立刻跑到垫子处,仰卧在垫子上;然后第二个人跑过去,拖住排头的颈后部,将其抬起,成直立状;然后排头跑回本队队伍中,第三个人进行接力,重复第二个人的动作,最终看哪组最先完成。以上就是综合考虑各方面因素,选择恰当的趣味游戏,达到体育教学的效果。
(二)在开展趣味游戏时教师要做好示范
教师对趣味游戏的示范和讲解,是学生学习的关键。教师需要对游戏的规则与方法等进行细致的讲解,并做出标准的示范。这能够帮助学生提高对游戏的兴趣,主动参与到游戏之来。这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必须对选择的趣味游戏进行生动形象的展现,使学生能够全面的了解和掌握。对于一些对抗性强的游戏,教师还必须强调游戏的纪律,同时在分组上要做到均匀。
(三)完善趣味游戏教学方法
只有对趣味游戏的教学方法进行不断的完善和优化,才能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对于教学方法的优化,主要要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1.是建立师生间良好的关系。教师要主动的参与到游戏中,与学生建立起朋友般的关系,学生生一起进行游戏,增进师生间的互动交流。例如:在短跑教学的过程中,教师通过自身的示范,向学生讲解短跑的基本要领,然后和学生在一起做接力游戏,和学生打成一片,不仅使学生的短跑能力得到加强,还培养了师生间的感情,有利于以后的教学。
2.是要在教学中,使用竞赛的方式,活跃课堂的气氛。学生的好奇心,争胜心都比较强,这就要求教师要利用学生的这个特点。在教学中开展竞赛性的趣味游戏,提高教学的效率。此外,还需要在教学中创造一定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充分挖掘学生潜能。例如:在进行“立定跳远”的教学时,让学生们扮演一只只青蛙;然后教师进行蛙跳动作的示范,学生们在进行蛙跳时看谁跳的最远,并且谁的动作和青蛙最相近。这样,学生在模仿青蛙的过程中,收获了学习的乐趣,掌握了立定跳远这项技能。此外,还要做好课后的总结工作、总结经验、完善教学方法,更好的做好体育教学工作。
趣味游戏对体育教学有着积极的作用,能够充分的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教学的效率。本文对在体育教学中如何开展趣味游戏进行了详细的介绍,目的在于更好的做好体育教学工作,提高教学的效果,真正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