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高晓妍工作总结
2011-2012第二学期甘肃林业职业技术学院
专职辅导员
工
作
总
结
园林工程系
高 晓 妍
二〇一二年六月二十六日
述职报告
在即将过去的一学期里,在学院各级领导和老师的关心和指导下,紧紧围绕学院和我系中心工作,以创先争优活动、巩固和发展示范校建设成果、紧紧围绕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和增强学生就业竞争能力为中心,以规范学生日常行为、养成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为重点,以培养学生社会适应能力为目标,以丰富学生第二课堂校园文化生活为载体,在学生工作中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为了总结经验,寻找差距,为更好的做好本职工作,提高服务质量,并为明年的工作做好计划与理论依据,现将一年来的工作总结如下:
一、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一年来,在各项工作中,尽职尽责,努力工作,较好地贯彻落实了学院及我系的各项决定和指示精神,坚持以创先争优活动为契机,树立科学发展观,适应新形势的要求,不断加强了对党的理论知识的学习与思考,努力提高自身的思想觉悟,业务能力和服务水平。
二、学生教育管理工作
1、在学生教育管理工作中,做好本职工作中同时,逐步完善了班级各项管理制度,在学生素质教育、班级学生干部教育等方面都取得了一定的成绩,日常工作中,有效的落实禁酒令,禁止翻越围墙等文件,采取5个1管理模式,预防突发事件的发生。
2、完善学生公寓楼管理体系,落实门卫管理制度,实现学院管理模式和学生自我管理模式的有机结合,为培育大学生的主体意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自我管理)起到良好作用。
3、加强学生“第二课堂”建设,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本学期组织策划了“写给明年的我”大学生书信畅想未来活动和策划完成了我系运动会吉祥物等活动,取得了良好的成绩的同时,配合院系完成了各项活动汇演工作。
4、很好地落实了每周一次主题班会制度和每天课前演讲工作,一学期以来,所带班级召开各种主题班会70余次,同时,课前演讲在无形中培养了学生敢说话,能展示自己的能力,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5、完成了园林工程系2012届毕业生离校的各项工作。
6、积极开展10级学生就业指导,全面提高专业学生的就业竞争能力,指导学生自荐书的撰写,求职应聘的技巧,面试礼仪,就业心理的调适等。转变学生就业观念的同时引导学生诚信实习,并通过各种渠道积极为学生联系用人单位。
三、下一步的打算
为了更好的做到总结经验、吸取教训,提高服务工作质量,在深刻剖析自身问题的同时,现将下一年度的工作初步计划如下:
1、围绕学院和系部的中心工作,配合好院系领导,做好本职工作。
2、提高学生的思想觉悟与综合素质,提高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服务能力、就业能力。
3、积极开展具有专业特色的文体活动。
4、做好对学生的日常服务与管理工作。
高晓妍
二〇一二年六月二十六日
第二篇:就业调研报告--高妍
艺术设计学院 动画班31418 高妍
北校区开展关于2011-2012学年寒假社会调
研活动
选题范围:就业篇。
1.适合大学生实践的工作岗位有哪些
:
1.计算机类
涵盖专业:计算机应用与科学、计算机网络、电子商务、计算机信息管理及软件等专业。
业内分析:造成计算机类专业近年来竞争比较激烈的主要原因在于多数大专院校都设置计算机专业,从学科设置上直接造成了该类专业庞大的就业群体;
其次对于毕业生本身而言,如果不能够正确面对就业现实,积极调整就业方向,这样的就业空白期将继续延续下去。
2。工商管理类
涵盖专业:工商管理、国际贸易、公司管理等专业
业内分析:在人才市场上,没有经验或经验不足的工商管理类毕业生应聘一般传统管理类岗位,将受到有技术背景并有一定管理经验的其他专业毕业生的有力冲击。课堂上讲授的理论一般比较抽象,必须结合工作实际才能发挥应有的功效,而大部分的毕业生在就业时眼高手低的行为也是造成就业不畅的原因之一。
3.工程建筑类
涵盖专业:建筑工程、工程造价、工程测量、土木工程、道路桥梁
业内分析:资料显示,受金融危机、我国土地市场日益规范、建筑市场竞争加剧以及“后奥运”经济等因素的影响,建筑行业在近3年将会呈从紧收缩之势,这使建筑行业的用人单位普遍开始控制进人计划。与此同时,近几年新增设置建筑类以及相近的有关专业的高校在迅速增多。由于大学生就业“买方市场”格局的形成,“替代性就业”的出现就是自然而然的了。原本专科生可以胜任的工作,用人单位已经把进入门槛抬升到本科生甚至研究生了。这种“替代性就业”追溯下去,作为专科层次的高职生受到的影响自然最大。
“由于建筑类的专业是应用性很强的专业,这需要该类毕业生在工作过程中加强实践与理论方面的学习,注重提高自己的实际操作能力。在学好专业知识的前提下,争取全面发展,早作职业生涯规划,明确职业取向,努力提升就业能力和职业素质,以在今后的就业过程中取得优势。”
3.大学生对实践工作的适应程度 :大学生深入基层实践工作,对大学生而言有个角色适应的阶段,对基层而言也有个逐步接受认同的过程。随着高校毕业生就业制度的改革和就业形势的变化,大学生就业难问题日益突出。导致毕业生就业难的因素很多,除经济发展状况、就业环境、就业体制、人事制度等外在的客观因素外,大学生个体的择业观念、职业设计、就业准备等因素也是导致就业难适应的重要原因。
大学生的职业设计问题既包括对择业的偏好、意向、期望等观念研究,也必然涉及就业准备、对就业有影响的因素等操作分析。
4.探讨社会需求量
较大的行业或岗位
有哪些:1.制造行业未
来需求量较大的专业可能
为:纺织技术、机械设计制
造及自动化、市场营销、机
电一体化技术、化学工程与
工艺、应用电子技术、会计、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化工
技术、国际贸易等。
2.现代服务行业未来需求
量较大的专业群可能包括:
人力资源管理、行政管理、市场营销、会计、旅游、外
贸英语、小语种、计算机信
息、法律、港口运输、物流
管理等。
3.建筑业未来需求量较大的专业群可能包括:土木工
程、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建筑工程技术、工业与民用
建筑、建筑施工与监理、建
筑学、热能与动力工程、给
排水科学与工程、工程造
价、工程管理、建筑装饰工
程技术、道路桥梁与渡河工
程、城市规划、园林技术、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等。
调查显示,近3年来本科毕
业生人数排名在前10位的专业几乎没有发生变化,分
别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法学、国际经济与贸易、会
计学、英语、临床医学、土
木工程、机械设计制造及其
自动化、工商管理、市场营
销。专科毕业生人数排名稳
居前列的专业则是:会计电
算化、护理、机电一体化、电子商务、计算机应用技术等专业。
对于以上这些专业,社会认可度普遍较高,报考人数多,高校招生数量多。对这些专业的社会需求和毕业生实际就业情况调查显示,这些热门专业的就业竞争也异常激烈。
从目前的就业情况来看,“冷”与“热”不是一成不变的,热门专业不一定是就业热门,冷门专业在就业时也可能炙手可热。因此,高考学生在选择专业的时候需要结合自身兴趣理性分析、慎重取舍。
5.社会各界对大学生工作能力的看法:大学生就业是众多媒体和社会各界关注的热点,年复一年,褒贬不
一、喋喋不休的争论和唏嘘慨叹,折射出大学生就业对社会的影响之深远和广泛。大学生普遍抱怨求职难,然而,到底难在哪里?有结构性矛盾,但大学生在能力上与企业的要求是否有差距?差距在哪里?弄清这个问题有利于大学生正确看待自己,不断完善自己,更好地融入社会、适应社会、服务社会。社会各界给予了高度关注,对其中的原因,说法各异,但也不乏真知灼见。主要有以下几种观点:
1.是结构性矛盾引起的。大学生就业难总体来说是结构性矛盾引起的,这是大多数学者的看法。从地区分布看,东部省市吸纳了全国50%以上的高校毕业生,西部省区接收高校毕业生的比例不足20%,东部需求旺盛、西部需求不足和“孔雀东南飞”的现象依然存在。从学历层次看,高职高专毕业生仍然是就业的难点和重点。从学科专业看,工科和应用性较强的学科专业就业形势较好,而一些“时髦专业”和文科专业就业出现困难。专业趋同现象和学校的知名度对高校毕业生就业也产生了重要影响。所以就业难并不全是大学生自身问题,而是社会趋势淘汰所必需的。
2.是投资收益率低引起的。我国高等教育已进入大众化阶段,大学生不能再自诩为社会精英,而应定位为“普通劳动者”,要怀着一个普通劳动者的心态和定位去参与就业选择和就业竞争。尽管近些年来各高校连年扩招,但是大学生占人口总量的比例仍然较低,大学生人数的增长速度仍然低于经济发展的速度。也就是说,从宏观上看,我国的大学生人数应该不足,而并非过剩,如果说过剩,也主要是结构上的过剩——高校培养的人才与社会需求严重脱节。这也说明大学生对所学技能缺乏自信与高等教育质量有关。
高校要加强和改进大学生的素质教育,帮助大学生完善自我,增强竞争力,改变大学生中的极端心理。现在的教育,无论是家庭教育还是社会教育、学校教育,都很少涉及挫折教育。竞争和挫折并不可怕,任何机会都不是决定性的,也不是惟一的,只要生命没有终止,眼前的竞争和机会都是暂时的,关键是要有积极和健康的心态,去面对人生的任何一次机会和挫折。
6.大学生就业面临着哪些困境 : 第一,就业渠道不畅。各地招聘会举办频次虽然多,但质量严重下滑,已经逐渐沦为主办方揽钱的工具,一些企业甚至直言不讳:设摊位不是为了招人,而是打广告,做宣传。但现在这方面的报道还不多,舆论总是认为大学生眼光太高,其实也不全是。另外,现在的各类招聘限制比较多,专业限制无可厚非,最恨什么身高、身份等的。公务员、事业编尤其厉害,萝卜招聘,关系户、走后门这些问题在很多企业都存在,尤其是盈利度较好的企业。
第二:专业设置有问题:一种是专业冷门,无人问津;一种是专业热门,打破头挤,不平衡,造成很多人找不着工作。这个主要是学校的问题,盲目扩招,盲目上专业的后果。
很多大学都存在这种问题。不多说。
第三:专业素质与就业方向相悖,也就是说学无所用,舍长就短了,事实上,大部分的毕业生迫于生计,或者毫无主见随波逐流,或者兴趣改变,或者单纯受薪资甚至工作的一些华丽表象所模糊,等等,基本上在就业时所从事的工作与本专业大相径庭。在这种情况下,大学生只剩一种身份了,这种身份所代表的一些能力,无法在工作中运用。因此,胜任这些岗位的要求还要一段时间的学习和摸索,适应期较长;
第四:社会和学校断层,导致大学生聪明有余,而社会知识和实践能力严重不足,也就是所谓的眼高手低现象。尤其在企业中,表现一种是目中无人,一种是纸上谈兵,一种是畏手畏脚,主动性不足。可以依葫芦画瓢,但鲜有创新。
第五:要认识对方,了解用人单位需要什么,即用人的标准是。
在认清自己的基础上,要把目光更多地投向用人单位。一般来说,不同单位有不同的理念和用人标准。择业时,一定要了解用人单位的工作性质,专业情况,管理制度,工资待遇,企业实力。在了解工作单位时,不妨把圈子放大一些,多了解一些工作单位,然后进行多角度分析对比。对各自的硬件和软件情况,特别是选人标准,用人理念等进行比较,进而确定与自己择业目标接近的单位作为主攻方向。总之对用人单位的信息掌握越多,择业成功率就越大。
第六:要审时度势,权衡利弊,保持一定的择业弹性。
择业的主动权并不完全在自己一边。比如,某行业就业竞争激烈,而另一些工作岗位大量需要人才,但又不是自己喜欢的专业。在这种情况下,有些人采取硬性标准,不对口的单位一律不予考虑,结果失去了就业的机会。实际经验证明,绝对适合的单位是难找的,明智者在择业问题上应保持一定弹性,即不过分强调对口而主动选择。因为被动选择,不一定得不到合适的工作。事实上,大多数人从事的不一定是完全对口的工作,可当他们干起来后,钻进去了,却爱上这一行,干得很出色,并能做出突出的成绩。
7大学生应培养哪些就业技能:
1.为人处事:知识易学,做人难学。中华文化始主老子终其一生都在追寻做人的道理。学会为人处世的道理比满腹经纶要实用得多。
2.演讲能力:才华不是烂在肚子里,孤芳自赏,临水之花。而是展示于众人。满腹墨水也需要在白纸上划出最灿烂的一笔,3.软件操作:信息化时代不仅仅只做一个书本知识体。通过熟练的软件操作把机器和头脑结合帮助大学生更好的提高效率,精简节约。
4.合作素质:合作是一种缘分,成功是一种享受,真诚合作,追求共赢。
8.所学专业在社会中适合的岗位有哪些需要的技能:动画专业所需的技能包括:音乐,美术,人文,地理,编剧,导演,手工制作,想像,软件操作等。需要包罗万新,推陈出新。
合适职业有:原画师、动画分镜设计高手、flash带片导演等职位。包括后期电影制作,特技,画面效果,以及游戏人物设定,服装造型,场景故事定位。
第三篇:高晓声简介
1、高晓声简介
高晓声(1928—1999)出生在江苏省武进农民家庭。从小酷爱文学,受古典名著熏陶。中学时代因经济原因曾三次中断学业。1947年高中毕业,1948年考入上海法学院经济系。1949年入苏南新闻专科学校,次年毕业。先后在苏南文联、江苏省文化局从事群众文化工作,在《新华日报》文艺副刊任编辑。1951年发表小说《收田财》,接受文学家直接指导的创作训练。1953年参加农村合作化运动,撰写锡剧剧本《走上新路》(与叶至诚合作)并获奖。1954年,以新的婚姻法为背景的小说《解约》(《文艺月报》1954年2期)引起文坛注意。1957年与方之、陆文夫、叶至诚等江苏青年文艺工作者发起“探索者”文学社团,起草《“探索者”文学月刊启事》。同年6月发表了把宣言具体化的探索小说《不幸》,受到批判,被划成右派,遣送武进农村“劳动改造”。1962年又重新创作,“文革”期间在农村劳动。1979年平反,重归文坛。任中国作协理事、江苏作协分会副主席。1980年发表的小说《陈奂生上城》,因塑造了陈奂生这一继阿Q之后的典型农民形象而获得高度评价。他的主要小说诗歌文学作品有小说集《79小说集》、《高晓声1980年短篇小说集》、《高晓声1981年短篇小说集》、《高晓声1982年短篇小说集》、《高晓声1983年小说集》、《高晓声1984年小说集》等,长篇小说《青天在上》、《陈奂生上城出国记》等,散文集《生活的交流》等,文
艺论集《创作谈》、《生活、思考、创作》等。其中《李顺大造屋》、《陈奂生上城》分获1979、1980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多篇小说诗歌文学作品被翻译成外语。其创作多取材于苏南农村生活,“陈奂生系列”小说以严峻的现实主义笔触,揭示风云变幻的政治、经济变革对普通农民命运的深刻影响,剖析了农民身上的劣根性,但仍有政策主导情节的倾向。另一类小说《鱼钓》、《钱包》等则以讽喻、象征的手法体味深刻的人生哲理。晚近以散文创作为主。
1957年6月,因参与筹组“探求者”文学月刊社,被打成“反党小集团”成员,同年12月被错划成右派分子,遭公开点名批判,并被处理回原籍武进农村老家。“文革” 中又受冲击和审查。直到1979年4月,彻底甄别、平反,并于11月回江苏省作家协会创作组重新从事文学创作。高晓声曾任中国作家协会委员和理事,江苏省作家协会副主席、创作组组长,是江苏最早享受国家特殊津贴的作家之
1999年7月6日晨6时30分,高晓声因患肺性脑病在无锡逝世,享年71岁。
高晓声檀长描写农村生活,善于在普通农民的日常生活中发现并揭示具有重大意义的社会问题,探索我国农民坎坷曲折的命运与心路历程的变化,文笔简练幽默,格调寓庄于谐,在新时期文苑独树一帜。陈奂生系列小说(包括《“漏斗户”主》、《陈奂生上城》、《陈奂生转业》、《陈奂生包产》、《陈奂生战术》、《种田大户》、《陈奂生出国》等)反映农民陈奂生的人生历程。“上城”为其生活带来转机,“包产”使他找到归宿,“出国”则标志着他走向成熟。从这个人物的“人生三部曲”中,我们不难看出我国农村在经济体制改革中所发生的深刻变化和广大农民艰难行进的身影。被视为是农村题材反思、改革小说的代表人物。迄今已出版小说、散文、诗歌、戏剧、创作谈等专集和选集30部。部分作品被译成多国文字,其中英、日、德、荷四种文字有专集。
2、高晓声创作的意义(与鲁迅国民性小说相比):
高晓声属于右派复出作家,长期生活在农村,对农民问题有着切肤的感受,他衔接了鲁迅先生对国民性的思考。
(1)、艺术追求的共鸣与拓展
为绝大多数人写作,深切关注农民的命运,揭示农村的痛楚与悲哀,为农民书写时代的生活篇章是鲁迅和高晓声的共同的艺术追求。
但与鲁迅以远离家乡的知识分子带着厚重的思乡情结和精神溯源的农民写作有所不同。高晓声始终是以一个地地道道的农民身份立场,借知识分子的口来叙述他所经历的农村生活,说出农民以及他自己的心声。
所以高晓声笔下的农民是新旧转型期的矛盾复杂的一代农民,是在寻找精神定位的一代农民。从这一方面来说,高晓声扩展了鲁迅的农民形象系列,呈现出新时代下农民特有的精神气质,同时在矛盾中
让我们看到了农民的发展前进。
(2)、创作动机的传承与开拓
为人生和改良人生是他们创作的共同动机。由此,在这种崇高的目的的指导下,鲁迅和高晓声的作品从不同角度显示了主题的深刻和思想的深邃。
小说植根于对农民的深沉的爱而产生的对农民摆脱几千年的封建思维积习的希望、焦虑,不仅使他们笔下的人物表现出内心的分裂与矛盾,同时作家在探究这悲苦的心灵的时候,也与他们一同经历着人生的炼狱。“哀其无幸,怒其不争”成为鲁迅和高晓声对农民的基本态度。
鲁迅通过一些横断面来窥视农村的方方面面,以一个缩影见整个全貌。而高晓声则不同,他对农民的熟悉使他在描写农民时更加具体、全面,他的作品总是直接展示农村的全貌,呈现农民生活的各个方面,笔墨触及农民的日常生活以及命运。
(3):创作风格的延展
高晓声的经历、命运、和感情始终和农民交织在一起,统一而和谐。他说“我完全不是作为一个作家去体验农民的生活,而是我自己早已是生活着的农民了,我自己想的,也就是农民想的了”,“我写的那些小说..既是我客观的反映,也都有我自己的影子”。尽管在高晓声的作品中对农民病态人生、落后保守的精神的深刻批判和挖掘让我们看到在他的作品中无处不流露着作者浓郁的悲哀,渴求农民摆脱苦境的焦急。但那种含泪的笑,那温厚的嘲讽仍旧体现出高晓声的创
作风格是朴实、明朗、幽默轻松的。
而鲁迅则不然,他对农民的感情基本上是以外部介入,选择自己的独立角度。他小说中的农民很少有直接体现农民身份的,他总是以旁观的其他身份介入,更多的是冷静的注视,真实的展现。
总之,高晓声以他的“陈奂声系列”小说,勾勒出一幅中国农村经济改革发展变化的历史画卷,对中国农民命运的揭示达到相当深刻的层次。
第四篇:高晓唯先进事迹
高晓唯同志先进事迹
工作近三十年多年来,高晓喂主任忠实履行着医务人员的神圣职责。作为眼科医生,他数十年如一日,尊敬每个生命,每只眼球,从未与病人发生任何争执,从而使自己缔结了极好医患和谐关系,赢得了广大患者的依赖与赞誉。
“健康所系,生命相托”。从他步入神圣的医学学府的那一刻起,高晓唯同志就深知作为一名医务人员的重大使命。作为一名眼科医生,每天面对若干张被眼疾折磨的痛苦面孔和无数失去光明的患眼,听到的是呻吟,见到的是焦躁,感到的是烦恼。从医以来,他时刻牢记着职业赋予我的使命,始终把病人放在与自己的同等位置上,学会了换位思考,将心比心,一直以“假如我是一个病人”的设想去指导自己的言行,并且不论职位高低,不管贫富贵贱,尊重每位患者的人格,尊重患者的医疗权利和医疗的渴望,对所有病人都以真诚的微笑减轻病人的思想顾虑,以亲切的问候拉近与病人的距离,以完美的解答让病人轻松的回家,不仅注意解决患者自体的痛苦,同时关注病人的心理需求。在市场经济的浪潮中,特别是医药购销领域不正之风盛行时,他能时刻警醒自己,要恪守医德不为所感。严格执行法律法规,合理用药,合理收费,科学治疗,从不为了获取个人的不当利益而去损害患者的利益,力求以最经济,最实惠的治疗方案达到最佳效果,当一些病人以物质形式表达感激之情,则向他们致谢并耐心解释,最后婉言谢绝。他觉得这是一位救死扶伤职业者起码必须具备的品德。
作为一名医生,他具备了吃苦耐劳、勇于奉献的精神。他没有明星那样耀眼的光环,更没有其他特殊行业丰厚报酬的喜悦,有的是年复一年重复着的单调和枯燥的工作;一个接着一个终身不断的学习与考试,既没有天与黑夜之分,也没有双休的概念,常常远离节假日的欢声笑语和亲人的守望,更多的是坚守在病人的身旁。他对自己的这一职业选择,从来无怨无悔,从医以来一直坚持在临床第一线,勤勤恳恳,兢兢业业,数年如一日,急为病人所急,想为病人所想,随叫随到,从不推诿病人,从不计较个人得失,节假日几乎很少休息。尽管如此,但他觉得虽苦犹甜,生活的既充实又快乐。医疗卫生事业是一项技术性很强的工作,从医以来,他一直保持良好的继续学习的习惯,持之以恒地钻研专业知识,及时了解国内外新进展、新动态,经常走出去,请进来,不断开拓视野,总结经验。一贯保持严谨务实的态度,养成了对工作极端负责、对技术精益求精的作风,认真、仔细、耐心诊断、治疗每一个病例。在与病人充分沟通并取得理解的基础上,他与科内同事团结协作,不断开展新技术、新疗术,取得了可喜的业绩,使我院眼科在周边地区同级医院的诊治水平处于领先地位,为造福于当地百姓作出了应有的贡献。
高晓唯同志作为一名普通的医务工作者,从事着平凡的眼科专业,数十年的从医生活,无惊人的成功壮举,也无耀眼的光环荣誉,唯有一份执着,踏踏实实做人,只有一份追求,那就是:踏踏实实做人,端端正正行医。
骨科董晖
第五篇:廖晓妍作文《我的中国梦》
我的中国梦
亲爱的爸爸:
您好!
爸爸,你知道吗?世界上最美好的东西是什么?那就是梦想。梦想如同童话,拥有梦幻般的华丽、纯洁和甜蜜,它是每个人心中最崇高的东西。
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梦想。古往今来有不少中华儿女的梦想与祖国的兴衰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古有霍去病将军匈奴未灭,何以为家;诸葛亮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近有周恩来总理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我还清晰地记得当年仅十二三岁的周恩来竟有如此抱负和胸怀,深深地感动着我,周恩来铿锵有力的话语,博得了魏校长的喝彩:“为中华之崛起!有志当效周生!”现有袁隆平爷爷梦想发展杂交水稻造福全世界;方志敏的强国梦„„这些让人敬仰的中华儿女,他们都拥有一个中国梦。
我是中国人,生在中国,长在中国。我的梦想也应当与祖国的梦紧紧地联系在一起,中国梦也是我的梦。曾记得,我在一本书中看到过这样一句雄心壮志的话:“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我当时并不明白此话是什么意思,但随着知识的增长,我渐渐地理解了此话的深刻含义。是啊!少年强则国强,少年兴旺则国兴旺,少年心怀梦想,则国充满希望。正所谓“国家兴亡,匹夫有责”,我的中国梦应该是振兴中华的梦想。
爸爸,您知道吗?自我懂事以来,就有一个梦想,一直深深地扎
根在我的心中,那就是能成为一位造福人类的伟大的科学家。每当我从电视或报纸上看到科学家们取得令人瞩目的成就时,羡慕与敬佩之情油然而生,是他们推动了社会的发展;是他们使我们的生活水平迅速提高;更是为祖国的发展赢得了一个崭新的明天。随着年龄的增长,我渐渐发现要成为一名科学家并不容易,必须付出比常人更多的努力。爸爸,虽然我现在还是一名小学生,实现我的梦想还有很长的一段距离,但我坚信只要肯付出努力,遇到困难与挫折永不放弃,那实现梦想就会越来越近了。因此,从现在开始,我必须努力学习,心怀梦想,让梦想照亮我前进的道路,长大后要做一名对国家、对社会有贡献的科学家。
爸爸,如今女儿已经长大了,女儿懂得了为梦想而奋斗,您是否为女儿而骄傲呢?
此致
敬礼
您的女儿:廖晓妍2013年6月2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