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高原之舟说课材料
《高原之舟》第二课时说课材料
天 师 附 小牛玉梅
尊敬的名位领导、各位同仁:
大家好!首先感谢县教育局教研室及各位领导为我们搭建了这样一个学习交流、教学互动的平台;这对我们参加今天这个活动的每个教师来讲,这都是一次难能可贵的学习机会,因此,我为参加了今天的这个活动而感到无比荣幸。下面我就今天这节课所使用的教材、教学目标、教法与学法等几个方面谈谈我个人的几点拙见,不周之处希望大家批评指正。
一、说教材
1.教材分析
《高原之舟》这篇课文是五省区藏语文协作教材四年级上册第9课。课文主要介绍了青藏高原的自然地理条件、气候条件和牦牛在如此恶劣的环境中能够常年生存的独特的自身条件,以及为高原人民的生活和生产所做出的特殊贡献,具有的实用价值和艺术价值等。课文共有五个自然段。第一自然段写青藏高原的自然环境;第二、三自然段主要写牛能够在那样寒冷且为高海拔地区的青藏高原生存的主要原因。第四自然段写为什么要把牦牛称为“高原之舟”的主要原因。第五自然段主要介绍了牦牛的实用价值。
2.教学目标
根据《大纲》要求、教材特点、以及学生实际,第二课时的教学目标为:
①认知目标:了解牦牛是青藏高原上的主要交通工具及其特殊性。
②技能目标:学生初步学会抓重点词句理解一段话的学习方法,提高学生的朗读能力、说话能力、思维能力。
③情感目标:感受对于生活在青藏高原上的藏民族来说牦牛是不可缺少的生活和生产工具之一,从而使学生更全面的认识牦牛并激发起他们进一步了解和研究牦牛的兴趣。
3.教学重、难点
指导学生运用重点词句学习理解一段话的方法是本课时的教学重点,理解重点词句是本课时的难点。
二、说教法、学法
1.教法
①扶放结合法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课堂教学要十分重视学法的指导,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良好的读书习惯。针对本课特点,采用“举一反三,扶放结合”法。首先扶着学生学习第一段,教师点拨,使学生掌握抓重点词理解一段话的学习方法,然后让学生运用这一方法学习其他段,教学生乐学、会学。
②“以读代讲”法
《大纲》指出:“重视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是帮助学生理解课文的重要手段。”本篇课文写牛具备的自身条件,语言生动优美,教学这一部分让学生通过各种形式的读,读中理解,读中体会。
③“直观教学”法
通过投影的使用,激发学生学习课文的兴趣,突破教学难点。
2.学法
与教法相适应,采用“读读——画画——想想——问问议议——练练”的学习方法,在扎实的语言文字训练中理解课文,培养能力,陶冶情操。
三、说教学程序
1.情境导入,激发兴趣。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心理学研究表明,学生对学习内容如果发生兴趣,就会产生愉快的情绪和强烈的求知欲,学习就会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教学开始,设计这样的导语:你们认识屏幕上的这个牲畜吗?教师作解说。解说词为第一自然段内容。
2.以练代讲,学习第一段。
语文学科的工具性和语言学习的实践性,决定了语文课要上成语言文字训练课,因此第一段的教学,以练代讲。
让学生找出第一段写了哪几个内容?
3.教给学法,学习第二段。
这一段的教学,我以找出重点词→围绕重点词理解→总结学习方法的思路设计。具体安排为:
(1)找重点词:自由读第二自然段,找出这段主要写什么?(设计)——重点词。
(2)围绕“设计”这个重点词,由浅入深设计如下一组提问: a.牛为什么能生活在寒冷的青藏高原; b.课文从几个方面介绍了牛;
(3)感情朗读本段。
以上教学围绕“设计”,以点带面,环环相扣,训练学生的分析能力、概括能力、朗读能力,学生的思维始终处于活跃状态。
4.运用同样的方法学习第三自然段。
任何能力的形成,必须通过不断实践,反复训练方能形成。为使学生初步掌握抓重点词理解一段话的学习方法。
a.学生找出重点词。
b.学生根据重点词提出问题,c、反复朗读,体会美感。通过指名读、自由读、齐读等多种形式,人人参与。
总之,让学生在谈感情体会上,达到情动而辞发,润物细无声的境界,潜移默化地受到思想教育。
以上就是我对今天所授这节课在教村内容,教学设计,教学法方面的几点看法,但是在教学过程当中,因为本人对学生不够熟悉,对课堂教学的驾驭能力不够娴熟,在教学当中出现了好多不足和纰漏,还望各位领导,各位同仁提出宝贵的意见和建议。
2009.10.16
教学目标:
在深入分析了教材内容、教学法的基础上将本课的教学目标和教学重难点确定为以下几点:
(1)、通过学习课文,让学生知道雍布拉康的建筑历史和时代背景。
(2)、在深入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激发起学生热爱藏民族悠久历史文化的思想感情,进而培养学生强烈的爱国热情。
2、教学重难点:
了解雍布拉康的建筑历史,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
二、说教学法:
对于我们天祝的学生来讲,因为语言基础薄弱,对本民族的历史文化理解甚少等诸多方面的原因,学习这样的蕴含着深厚的历史文化背景的文章,存在一定的困难是在所难免的;因此在教学法的没计上,我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入手,首先是注重对学生的情感激励法,人非草木,孰能无情,在课堂教学当中通过介绍藏族悠久的历史文化,使学生激起对我们藏族历史文化的热爱之情,充分培养学生的求知欲,使学生由“被动灌输”变为“主动理解”从而为更好地完成本课的教学目标奠定了基础。其此是在教学当中我还运用了问题引激趣法,在回答问题的过程当中,通过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对课文中的一些重点和难点知识进较深层次的剖析和挖掘,对一些学生不容易理解的知识进行探讨,通过相互激励和碰撞,使一些难点知识跃然纸上。最后是举一翻三,潜移默化;因为课文是一篇说明文,它无论从说明方法,还是从说明顺序方面前后都有一定的相同之处,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充分挖掘这一点,让学生用理解上文的方法理解下文,做到了举一翻三的教学效果。
第二篇:生命之舟
04中师2班
姓名:莫丽莎
学号:20044021102
教学详案
生命之舟
作者:梁家新
【课型】讲读课 【教学目标】
一、通读全文,体会解放军战士和消防官兵们舍己救人的精神以及人民对他们的感激和热爱之情。
二、了解电视新闻的结构与语言特点。
三、学会利用比较、想象的方法理解文章内容,把握文章的关键。
【教学重点】
一、通过比较来理解电视新闻的结构特点,体会电视新闻语言的简洁、生动。
二、引导学生利用想象和表演的方式回归事件具体情节,体会其中军民不同的情感,把握文章的主旨。
【教学难点】
通过精读文章的精彩部分,体会电视新闻语言的特点,感受“生命之舟”的深刻意义。
【教学方法】
一、预习法:读课文,找出生字词,并借助学习工具掌握字词
二、比较法:了解电视新闻的特点
三、重点法:突出文章中心,把握文章主旨
四、表演法:在联想与表演的过程中,体会文中人物的思想感情
【教学工具】多媒体
【教学课时】一个课时,时间为45分钟。【教学过程】
一、导入
(一)播放一段新闻录音或一段电视新闻(由环境条件而定)
(二)请同学们仔细听录音或观看录象,思考就新闻文体来说,这段录音或录象和我们学过的消息有那些异同。(录音为30秒,要求同学们讨论一分钟,请1-2个学生回答)
学生:有声音,有画面,还有现场事件发生经过的声音、图象的展现等,而消息就仅仅只有文本信息,没有新闻录音或是电视新闻生动,给人的印象深刻。(可引导学生回答、总结)
师:同学们的回答基本上已经讲出了电视新闻和消息的主要差异。那么,我们将通过今天的学习来进一步加深对电视新闻的了解。请大家快速阅读04中师2班
姓名:莫丽莎
学号:20044021102
教学详案
第七课《生命之舟》,找出其中的生字和难理解的词汇,主要是电视新闻的专业术语。
二、教学步骤
(一)检查预习(请1-2位同学说出难解字词,打上标记,批注在课文的空白处)
1、生字词: 嘉鱼簰(pái)
率先:带头,首先。
肆虐:任意侵扰或残害。
2、电视新闻专业术语:解说词:对事件或图象的解释说明
同期声:指拍摄新闻时,同步采录的现场情景,人物对
话,记者和被采访者的对话等。
(二)整体感知课文:
1、请同学们快速阅读这篇报道,回答以下问题
①本篇报道的主要内容是什么?它是通过怎样的方式报道的?从那里获得信息的?(请3个同学回答)
明确:Ⅰ、本篇报道讲述的是1998年8月1日晚上8点20分,湖北嘉
鱼簰洲湾突然发生溃口,广州军区舟桥某旅和湖北省公安消防总队的现场营救情况。
Ⅱ、事件是通过标题、电视图象和解说词相结合来报道的。Ⅲ、信息来源为解说词的导语部分。(回忆:导语的作用为概括报
道内容的主旨大意。
②请同学们根据新闻文体的结构特点,来指认本篇报道的结构。并且讨论,文章主体是通过什么方法来体现的?文章的倒数第二段的作用是什么?
(请2-3位同学回答)
明确:Ⅰ、新闻文体的结构为标题、导语、主体、背景、结语
标题:生命之舟(单标题)
导语:解说词第1自然段(概括文章的主旨大意)
主体:解说词第2~10自然段(对导语的补充和扩展)
背景:电视画面(自然环境、社会环境)
结语:倒数第二自然段(总结文章主题)
Ⅱ、主体的表现方法:按时间顺序来报道的(每个自然段的第一
句话)
拍摄视角为:二号冲锋舟。
★
2、请同学们阅读全文,完成课后的4个填空题。然后用两分钟准备,说出你认为这篇报道最精彩的部分是那里,并且邀请1-2位同学用电视新闻的形式04中师2班
姓名:莫丽莎
学号:20044021102
教学详案
来表演该部分。
明确:Ⅰ、精彩部分为:营救小女孩的瞬间
表演中:1位同学负责解说,同期声部分属于另外表演的同学。
表演的时候,注意报道中人物的表情,心理活动,体
会人物的情感。以及报道中语言的表达,它为报道传达感情起到了怎样的作用。(1-2组同学,一组可为3个或4个)
Ⅱ、请表演的同学谈谈自己的表演感受:
解放军战士和消防官兵:面对洪水的勇敢,营救人民的迫切
愿望,营救过程中的谨慎果断,营救后不图回报的无私奉献精神。
(附:《湖北日报》1998年8月16日
一篇报道《勇救小女孩的武警找到了》视时间而讲)
被救人民和小女孩:在绝望中看到了希望,对营救队战士们的无比感激和热爱之情。他们是我们人民最可爱的人。
(三)结束语
没有人民战士们的勇敢和无私奉献,就没有我们的生活的安宁与幸福,没有祖国的繁荣富强。他们是我们人民的最可爱的人,他们在人民处在危难之时,为人民载起了“生命之舟”。
三、课堂小结
通过本堂课的学习,我们在文章的分析中讲述了电视新闻的特点。并且通过学生表演的方式来体会报道中人物的思想感情,加深同学对内容的理解,体会电视新闻语言的运用效果,从而感受到“生命之舟”的特殊意义。
四、布置作业
(一)整理笔记
1、总结电视新闻的结构特点
2、总结电视新闻的语言特点
3、与报纸、广播等其他新闻媒体相比较有那些特点。
(二)注意观看电视新闻的相关字幕,并且明确一篇新闻报道的完成涉及到了那些工作人员。
第三篇:《高原之舟——舌尖上的安多牦牛》一书获奖
近日,由中国烹饪大师李斌编著,中国城市出版社出版发行的《高原之舟——舌尖上的安多牦牛》(Boat of the Plateau,The Yak)一书,斩获2013世界美食写作图书大奖,并获得美食美酒图书大奖赛组委会特别大奖。
《高原之舟——舌尖上的安多牦牛》从牦牛的起源生长、生活习性、食物水源甚至冷暖气候,对牦牛的生长及牦牛肉等一系列食材的影响和营养结构,都作了说明,文字朴实、优美,生动形象,不失学术著作的严谨,又没有枯燥乏味的感觉,有游记散文之美!
素有世界美食美酒“奥斯卡奖”之称的“世界美食类图书大奖赛” 始创于1995年,以帮助全球读者了解饮食和美酒书籍的出版,也为图书版权贸易提供机会,对世界饮食文化的推动起到一定积极作用,目前有近200个国家和地区参与。爱德华·君度先生是世界美食美酒评委会主席,也是世界美食美酒图书会展的创办人(Paris Cook Book Fair),每年来自世界的顶级厨师名星和各大出版商、作者、摄影师、记者会集这里。大奖赛每年评选一次,活动公平公正、没有商业味道,受到世界各地餐饮业和出版业的欢迎,成为享誉世界的品牌活动。
第四篇:说课之如何上好党课
小班化教学课程:
如何上好党课
党课制度可追溯到古田会议,1929年12月古田会议决议指出:“红军党内最迫切的问题,要算是教育的问题……有计划地进行党内的教育,纠正过去无计划的听其自然的状态,是党的重要任务之一”,并规定了党内教育的材料和方法。党课教育,是我们党在长期实践中形成的一种最常用最有效的党员教育制度,是每一个共产党员的必修课程。当前,面对部队党员结构年轻化、思想观念多样化、遂行任务多样化等特点,如何更好地传承党的传统、落实党课制度?自创建活动以来,温州支队每月开展“优秀党课”评比、舟山边检站、北仑站开展微型党课等探索与实践,都取得了比较好的效果,对如何上好党课,提供了有益的借鉴与启示。
目前部队党课的基本形式与总体要求
基本可以分为经常性党课、专题党课、联创党课、微型党课、网上党课等种类,总体要求是——“不同党课同样精彩”
经常性党课内容活。如在庆祝建党90周年之际,开展“坚定理想信念、争当忠诚卫士”的党课,上一堂内容既定、宣讲为主的传统党课,紧密联系国内外形势和热点问题引导党员深入讨论,党员参与程度高,课堂气氛自然就活跃起来,效果自然也就好。
专题党课影响大。每逢“七一”等特定节日,精心为全体党员上一堂专题党课。鉴于部队长期在外担负任务,部分官兵产生了怕苦怕累的思想,为首先在党员中振奋士气,有的单位有针对性地上好一堂主题党课,并将党课课堂延伸到驻地纪念馆,让大家亲身感受老一辈所处环境的恶劣、理想信念的坚定。这样的党课影响很大,激发了党员士气,促进了任务的圆满完成。还有嘉兴边检站利用“红船”优势,开展党课教育,也达到了很好效果。
联创党课形式多。主动与共建单位、联检部门等单位搭建党课交流平台,通过互上党课、交叉党课等形式,结合座谈讨论、观点辩论等形式,使双方党员在授课过程中互帮互学、相互促进,不断拓宽教育渠道,丰富教育内涵,净化思想灵魂。
微型党课也精彩。近年来,因为部队担负任务日趋多样化,党员经常战斗在一线,一定程度上造成人员难集中、党课难落实。舟山边检站监护中队通过“岗位党课”、“执勤点党课”等微型党课形式,化解这一难题。他们以党小组为单位,党支部结合实际确定课题,由担负执勤任务的党员轮 2 流登台授课,以短小精悍的形式讲解党员普遍关注的热点、难点和焦点话题,反响很好。
网上党课受青睐。针对任务需要和部队特点,积极利用科技手段,将党课课堂搬到部队局域网上,开设党课专栏,党员们只要点击鼠标,就能接受全面的熏陶和教育。还利用手机短信平台,经常为党员发送教育内容,实现教育不断线,警钟经常敲。比如目前影响比较大的宁波市公安局的网上党校。
影响党课教育效果的主要原因与对策
影响党课教育效果的主要原因有机关指导简单、基层落实随意、党课内容空洞、讲授水平偏低等几个方面
机关指导简单。标准高、要求多,但具体怎么开展,很多支队级单位都缺乏顶层设计;有的则是自己不懂不会,检查过程中哼哼哈哈,讲不出个所以然,查过了就算过去了,顶多也就看看次数够不够,上级有要求的内容有没有落实,等等,导致有的基层单位一头雾水,只知道评价不高,至于怎么改进,则是脚踩棉花无从着力。于是能拖就拖、能混就混,第二年“涛声依旧”,换一任“乡音不改”。
基层落实随意。有的党支部未将党课教育作出具体安排,何时开展教育、何人组织实施不明确,导致出现想起来 抓一抓、忙起来放一边的现象;有的相互抄袭,党课内容基本一致;有的落实制度不严格,人员、时间、效果都没有落实到位。
党课内容空洞。缺乏针对性,党课教育内容与自身思想实际“隔得远”,党课教育内容零散、理论空洞的现象比较突出。以学党章法规代替上党课的现象较为普遍;专题教育开展较少,没有突出党史、党性、党风教育这个重点,且内容照抄照搬,多是延用多年的“老版本”。
讲授水平偏低。普遍都是党八股式的“老三样”模式:书记念教案——轮流读法规——个人谈体会,录像教学、实地见习、特邀授课等开展较少,吸引力和感染力不强;有的不注重思想交流和观点互动,将受教育者臵于完全被动地位,影响了党员参与热情。
主要对策:核心在于避免流于形式
党的基本理论知识教育要点化。可以分为党史、经典著作、党的基本理论等若干条块,分别明确其中的教育要点,比如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南泥湾精神,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教育阶段化。比如采取“上下联动、制度规范”的路子,机关搞好顶层设计,提前下达党课指导计划,并抓好督促检查,实现党课教育经常化、常态化。
党性党风党纪教育实案化。教育课题设臵既有上级要求的、也有形势需要的、还有党员想学的,授课内容更加务 实,也增加鲜活性。经常采取逐课示范的办法,解决基层党课内容不规范、不实在的问题,用群众性语言编纂党的基本理论串讲提纲,精心挑选案例,以案说法,并充分使用现代多媒体教学手段,力求使党课教育形象直观,努力改变以往严肃有余活泼不足的面貌,把党课变为官兵积极参与、气氛热烈的课堂。
——不断提高讲授水平。
要讲究说理艺术。提高说理艺术,目的就是把理论讲得亲切、朴实、生动,使大家愿意听、听得进,引发大家的思想共鸣。邓小平曾在南巡讲话中指出:“我们讲了一辈子马克思主义,其实马克思主义并不玄奥。马克思主义是很朴实的东西,很朴实的道理。”深刻领悟其中的重要思想,对于我们提高说理艺术、讲好党课大有裨益。也就是说,要讲好党课,就要准确把握党员干部的思想脉搏和心理需求,紧紧抓住大家渴望解决的热点、难点问题,有针对性地解疑释惑,真正解开思想扣子。
要精确驾驭语言。具体地说,要把党课讲简洁讲生动,需要有删繁就简的功夫,有一语中的、一针见血的功力,做到不说或少说那种“正确的废话、没用的大话和不解决问题的空话”,力求使我们党课中的每句话都管精管用。融政治 5 性、思想性、知识性和趣味性为一体,形成强烈的课堂共鸣效果。
要注重综合表达。信息时代,广大党员干部对党课的质量水准有着很高的要求。我们的党课,如果仍停留在一枝粉笔加一块黑板的“清唱”、“独白”水平上,效果肯定不理想。催人奋进必先引人入胜。要紧紧围绕党课主题,借助先进的科技手段,善于运用现代信息技术特别是多媒体技术,从字体设计、图片精选到画面配音等,综合运用声音、色彩、漫画技术,文图并茂、声情并茂,提高党课的科技含量、文化底蕴和艺术品位,展现党课的艺术魅力,征服人心、引发共鸣。
党课亦求“五味俱全”
提高党课教育质量,增强其吸引力、感染力,也要追求“五味俱全”。
要有“党味”。党课教育必须坚持“党”字当头,突出党的基本知识学习、创新理论宣讲和路线方针政策教育,通过党课第一时间在党员队伍中统一思想认识、强化党性观念。
要有“兵味”。军队党建有着区别于地方党建的鲜明特点,部队的党课教育应该紧密结合工作任务实际,瞄准部队 建设热点、难题,才能更好发挥党课作用。基层在组织实施党课教育时,要充分考虑部队的特殊性,切实把反映部队建设的内容融入党课教案中。
要有“药味”。坚持原则性、战斗性是党内组织生活的指导思想之一,党课教育是重要的组织生活形式,既要坚持正面教育、弘扬主旋律,也要体现战斗性,勇于正视问题,敢于较真碰硬,切实把党课教育的过程变成加强党性锻炼、解决突出问题的过程。
要在“趣味”。党课是党员群体受教育的一种重要形式,改进党课教育形式是提高党课质量的重要途径。党课形式求“活”,主要是把党员自我教育的积极性调动起来,同时采取高科技信息化手段,努力增强党课教育的时代感和生动性。
要在“鲜味”。党课教育要贴近热点,与时俱进,不断更新内容,做到常讲常新,才能引人入胜、激起共鸣。党的重要会议的召开、重大方针政策出台、国际国内形势风云变幻等,都应及时纳入党课内容,帮助广大党员对其准确把握、统一认识。
第五篇:高中语文说课之散文篇
高中语文说课模板之散文篇
一、教材分析
XX是苏教版高中语文教材第X册XX单元中的一篇文章,作者是XX,文章主要表现了(散文内容,一般分写景类,抒情类,写人类,哲理类,南京的教师说课似乎偏爱写人类。),体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语言风格是怎样的。
二、学情分析
散文这一文学体裁,对于高中生而言并不陌生,高中学生在小学初中的语文学习中频繁地接触这一体裁,对于散文的各类特点都有一定的了解,并且,平时的课外阅读也常常阅读到散文,所以他们对散文还是比较熟悉的,阅读上不存在太大的障碍。但是高中生在阅读的过程中往往流于内容层面,对于散文的语言结构的欣赏上存在着许多不足,需要通过课文的学习进行强化和训练。(结合散文的内容和学生的情况再进行一些具体分析。)
三、教学目标与教学重难点
1、知识与能力目标:了解课文内容,分析鉴赏散文结构和语言。体味作者思想感情。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阅读训练,掌握一般的散文阅读、分析、鉴赏的方法、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根据散文的内容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重点和难点一般放在怎样学习掌握散文阅读鉴赏的方法上。
四、教法与学法 教法:
讲解法:对于散文作者,散文创作的相关背景进行讲解,让学生在了解背景知识的情况下知人论世,对于文章内容,思想感情的理解把握更加准确。
点拨法:以学生为中心,设置问题和提示,让学生自己得出答案,主动对文章进行分析和理解。学法:
诵读法:许多写景抒情的散文都是美文,通过大声诵读对于理解和掌握鉴赏,具有很好的作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主要是分小组互相讨论,得出答案等。
五、教学过程
1、导入:可联系上节课所学的内容进行导入。写景抒情类散文可以用情境导入,放音乐,看图片的效果比较好;写人类、哲理类散文可以用问题导入,写人类可以问问学生的人生经历中曾遇到过怎样的人(具体和散文中所描写的人物相联系,如写老师的就问有没有遇到过这样的印象深刻的老师),哲理类可以问问学生是否产生过类似的感受。
2、快速略读,整体感知:课前一般安排预习,细读课文,在课堂上则要求学生给课文分段,概括段落大意,这个环节可以请学生回答老师的问题,让学生参与课堂。
3、细读课文,鉴赏字句:散文的教学重难点一般放在对于句段的分析鉴赏上,分析作者的思想感情,鉴赏语言之美。这个环节在整堂课中应该占据最多的时间,也应该请学生互相讨论,回答,把课堂的主动权还给学生。
4、总结和布置作业:上一个环节结束后,教师应该对整篇散文做一个概括,从内容,结构,作者的思想感情,语言特点上进行一个总结,并且给学生布置作业。
六、板书设计
不同的散文类型板书是不同的,写人的散文可以从与人相关的事件入手设计板书,将事件和人物性格联系起来;写景的散文可以将板书概括成几幅图画;抒情的散文通过抓住作者的情感脉络涉及板书,哲理类散文则可以抓住文章的关键词涉及板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