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英语教学策略论》读后感
《英语教学策略论》读后感
王笃勤教授编著的《英语教学策略论》是外研社出版的“英语教师教育系列”丛书之一,书是09年在西安学习期间发现购买的, 当时感觉这本书像一本工具书,有好多实用有效的教学技巧,就买了,但回来后,一直没有耐心看完,只是以前在教学中遇到什么问题,需要找哪方面的策略时,总会翻看需要的章节。这次静下心来,细心研读,一下子就被书中先进的教学理念和大量的课堂操作方式以及技巧吸引住了,自己感觉收获很大。
一是本书语言浅显易懂,内容实用,举例具体。从内容来看,本书从宏观和微观地角度论述了教学中的策略问题,从总的教学原则到一般的教学步骤,进而到具体的教学技巧,层层扩展,提供了大量的各种教学原则下的具体的教学策略,具有较强的可操作和实用性,其中不但从宏观对一些运用于所有课堂的组织策略,激励策略,提问策略和课堂评估策略等普遍性教学策略展开了详尽的介绍,而且从微观层面对具体的词汇、语法、阅读、听说和写作课的只适合于某特定目标和具体内容的具体性教学策略也做了具体阐述。看完书后,我感觉自己对以往一些教学中的做法有了一个清晰明确的认识,同时,也能更轻松,更灵活地运用各种策略来进行课堂教学。我对提到的“有效提问”感觉印象最为深刻.感觉很好的解决了自己在课堂上进行提问的一些困惑,如在技能教学策略中,就“听力教学策略”,它就提出了“由简到繁,循序渐进”、“听前热身,介绍背景”、“指导方法,授人以渔”等的方法;“阅读教学策略”中,它就提出“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采用多种教法”等策略。如在提问方面:我们要注意提问的梯度,提问最好是由具体到抽象,由浅层到深层,由聚合到发散,由是非问题到what问题再到why问题;如:给学生留出足够的准备时间,一般以三到五秒为宜,最多不能超过20秒;又如:提问不只局限于教师提问还应该有学生提问.学生提问要注意制造自由的空间和安全的环境使学生可以毫无顾虑地提问.还要注意一堂课的整个过程中教师都应给学生留有提问的时间,而不应将学生提问留到节课课结束之时.我觉得这些策略非常切实,特别符合我们英语的教学,如果能充分学习并利用这些策略,对不同水平的学生采用不同的方法,使每个学生都有所学、有所悟,我相信,我们的英语教学成效定能得到很大的提高。
二是读完本书让我羞愧于自己在教学理论和策略方面知识的匮乏同时,更让我明白英语教学的成功应体现在“培养学习者在真实的情景中有效使用英语的能力”,反思自己以前的教学,好多都是自己一些粗浅的经验积累,在教学中很多时候只是随心教学,所以一直以来,自己成熟稳定教学风格形成方面没有取得重大突破,而阅读此书,让我了解了许多有理论支持的教学方法。如:语法翻译法、直接教学法、认知法、自然法、社团教学法、沉默教学法、全身反应法、暗示教学法。从书中我悟到了想成为一名优秀的教师必须充分认识到“教必有法”的原则性和“教无定法”的灵活性特点之间的统一关系。教师不应拘于一法一策,囿于一方一圆,而是要因地制宜,因材施教,将各类方法加以组合和调配,在吸收、借鉴已有教学方法的基础上,创造性地发挥,逐步形成富有教师个人特色的教学风格。
三是书中的好多观点让我深受启发:呈现学习任务时,应当向学习者描述任务中的问题发生的物理背景、组织和社会文化背景。并且,问题的呈现必然是有趣的或吸引人的,目的是引导学习者的积极参与。让学习者体现到伸手可及的成 1
功;教学活动的设置应考虑学习者的兴趣,需要和情感;老师可以和学习者商量课堂活动的内容并建议学习者把他们感兴趣的学习材料带回班上。教师的性格及其与学习者之间的良好关系在调动学习者学习方面很重要。文中提到“即使我们不能完全改变自己去满足不同学习者的需要,但我们可以主动了解学习者感兴趣的话题,如:流行音乐,年轻人喜欢的电影,新车,科技的发展等。看到这里,对于学生为什么没有积极参与我自以为精心准备的课堂活动,我似乎找到了答案:设计活动时,自己只是从教材内容和个人兴趣出发。当学生冷淡对待活动时,自己只会埋怨大的学习环境不好,埋怨学生不配合,极少去思考是否学生对内容感兴趣,是否活动的难度适合学生,课堂指令是否清晰等因素。
四是对如何有效使用教材,实现教学目标,有了更深的理解。书中说道教材不是圣经,为什么学生不想说,或不肯说,不知道如何说,是因为书本上的内容与我们学生思想认知水平出现了差距,虽然教材提供给了我们很好的话题,但却没有得到很好的利用,所以,教材不是照本宣科的圣经,而是一块需要我们精细雕琢的原石。这就要我们老师花较多的时间与精力,通过网络等渠道查找相关资料,来充实我们的教材内容,与生活实际联系起来,达到与学生认知水平的完美统一。从而使学生不再将英语看成枯燥的教材,而是一门集文化,科技,历史,哲学于一体的潘多拉的魔法盒。最大程度的激发他们的求知欲,让学生有所求,有所得,有所说,有所感。同时,要在一定的高度设定教学目标。在课堂教学实践中,有些教师为了强化教学重点,课堂上讲解语言知识过多,教学程序是先教重点单词和句型、后教对话或课文,采取演绎法的程序,这些都不符合外语教学基本规律;另一些教师在课堂上能够突出学生活动的主体地位,特别是能够充分调动学生进行口头会话训练,并充分利用语言情景因素和模拟交际因素,但是同时却没能对当堂课既定的目标内容进行专门强化训练,没能充分发挥教师对学生活动的干预和导控作用,课堂教学的实效性显得不足。这是因为有些教师往往自觉或不自觉地把对语言规则的认识过程看作学习的主要过程,因此注重语言知识的学习,特别是语法知识的学习,教学过程以教师讲解为主,却违背了语言学习需要由“量变引起质变”的基本规律。也有些教师把语言学习过程看成简单的刺激--反应的过程、是习惯养成的过程,因此注重语言技能的训练, 却忽视教学过程的系统性,阶段性双基目标, 造成平时教学与阶段测试相脱节,从而影响着教学质量的全面提高。然而针对一定教学内容的“输入”和“输出”教学过程(亦即学生的习得过程),必须与明确的目标结合起来。比如输入过程可能包括声音输入、有声阅读、理解、朗读、背记等几个环节,这个过程即学生吸收语言材料(感性学习)的过程;输出过程则包括重要的词汇、短语和语法点的训练(即“词句文”训练,既包括口头训练、也包括笔头训练),也包括以巩固教学效果为目的的高层次口、笔头模拟交际训练(即会话和书面表达训练)。只有将语言教学过程中的若干环节有机地结合起来,才能形成多层次、多形式、高密度、高效率的课堂教学过程。
总而言之,以上这些是我读完本书,结合自己英语教学的一些粗浅的体会和看法,有很多不成熟的地方,“No pains, no gains!” 我相信,只要不断努力的为之奋斗,就一定会在英语教学方面认识提的更高,走的更远。
第二篇:《治安策》读后感
有关贾谊《治安策》读后感:
学者对贾谊的评论中,影响很大的是苏轼的《贾谊论》。文中说:“非才之难,所以自用者实难。惜乎贾生,王者之佐而不能自用其才也。”贾谊有王佐的大才,很可惜不能很好地用自己的才能。
我的看法,贾谊是善于用才的。理由有二:
一、贾谊能做官。年二十余就入朝为官,受到汉文帝赏识,一年中就升到太中大夫。天子还想让他任公卿之位。
二、贾谊能作文。贾谊死时才三十三岁,留下《过秦论》、《上疏陈政事》、《大政》等诸多名作,如《过秦论》堪称千古名篇,被司马迁收入《史记》。《上疏陈政事》被班固录入《汉书》。汉人著述虽多,能留下千古名篇的能有几人!贾谊虽然英年夭折,却也高度施展了他的才华。怎么能说他“不能自用其才”呢?
许多学者认为汉文帝是明君,在明君当政的时代还不被重用,那就是臣子自己不善于用才。理论上似乎可以这么讲,实际要比理论复杂得多。君臣合作是成功的保证。但是君臣是否能顺利成功地合作,有四方面的因素:时代,形势,君主和臣子。君主是很重要的,但明君并非没有冤假错案。
贾谊提出改革方案。改革的基本原则是“损有余而益不足”。他的方案必定要损害王公贵族的利益,自己要受到既得利益者的反对。这是古今中外毫无例外的。苏轼为贾谊设计人生道路:“为贾生者,上得其君,下得其大臣,如绛、灌之属,优游浸渍而深交之,使天子不疑,大臣不忌,然后举天下而惟吾之所欲为。不过十年可以得志。”这是天真的想法,至少是书生气十足!如果与绛(周勃)、灌(灌婴)深交,就会同流合污,还怎么能去改革!如果真想改革,即使是深交,也会因为利益冲突而断交。改革是利益的再分配,就是要从既得利益的当政者、权势者手中将其中一部分的利益拿出来分配给其他应该获得利益的人。当政者如何不反对?商鞅、吴起的改革,虽然得志,君主一死,他们就遭殃。管仲、子产也搞过改革,没有待且忍,仍然得到成功,因为死在支持改革的君主之前。所谓“十年可以得志”,也是靠不住的。十年,世事变迁,三十多岁的贾谊如果真的得势,位居众臣之上,七八十岁的老臣岂能不忌?怎么能“举天下而惟吾之所欲为”?如果真的实现了这个幻想,那么贾谊就可能变成改革的对象,不但不支持改革,还可能极力反对改革,迫害改革者。
周勃、灌婴批评贾谊说:“擅权纷乱”。王夫之认为,“于谊为诬,于轼允当之矣。”对贾谊来说是不合适的,是诬陷;对于苏轼来说则是公允正当的。“藉授以幼主危邦,恶足以知其所终哉?”如果真的将“幼主危邦”委托苏轼去料理,结果会是什么样子呢?王夫之认为:“王安石之于谊似矣„„然则世无逆求于己,己未豫图其变,端居臆度而欲取四海而经营之,未有能济者也。充谊之志,当正学之世,尽抒其所蕴,见诸施行,殆可与齐黄并驱乎?”(《读通鉴论》卷二《文帝》)贾谊与王安石有相似之处,他们都想经营四海大事,从来不考虑自身的安全问题,结果遭人陷害,导致失败。如果有明君能够信任他们,充分发挥他们的才智,肯定会做出一番大事业,“功不在禹下”。
李贽认为贾谊“通达国体,真实切用”,“汉廷诸子,谊实度越。”后代一些儒臣“以朝廷之富贵养吾之声名”,却“亦敢于随声雷同以议贾生”(《焚书》卷五《读史·贾谊》)。李贽以大无畏的精神议论古今,不崇拜权威偶像,独抒己见,对贾谊能做出这样的评价,实属不易。后代当官的没有研究,只是随声附和,议论贾谊,不能理解贾谊的切实政见。这大概也包括苏轼的《贾谊论》中的观点。
陈平与贾谊,都是西汉的政治思想家,都是智力非常高的杰出青年,命运却大不相同。差别在哪儿?同样有奇才,同样在年轻时展示出来,同样有人告状,而告状者同样是周勃、灌婴这些文盲或半文盲的武夫。不同的是君主,刘邦与汉文帝。刘邦经过了解,认为陈平的受金盗嫂只是小节,他的才智正是当前激烈竞争所急需的,因此,不但没有责备陈平,还给
予厚赐,并赋予特殊的权力。为陈平以后立奇功创造了有利的条件。这叫良匠不因小节弃大材。汉文帝就不一样了,他对于周勃等诸老臣特别尊重,不敢得罪先帝时代的老臣,开国元勋,只好牺牲青年学者。当时没有对立面的压力,不用贾谊暂时还没有亡国的危险。汉文帝是继位之主,也没有那点远见卓识,也缺乏刚毅果断的气魄,实在顶不住那些老臣的围攻。刘邦是创业之君,汉文帝是继业之君,区别还是相当明显的。刘邦如果像汉文帝那样,就不能夺取天下。总之,由于时代和形势的不同,由于君主的不同,决定了陈平与贾谊的命运不同。
在贾谊看来,治理国家就如同屠夫宰牛,一方面用仁义去安抚百姓,另一方面在适当的时候也要运用武力手段进行强有力的控制,这才能使国家安定,人民富足。
贾谊的建议虽然是从为维护封建王权出发而做出的,但是对现在我国的政治体制改革也有一定的借鉴,我们要维护社会的安定秩序,保证人民的安定团结,一方面要多推出惠民利民政策,但是当国家主权问题受到威胁时,我们又要毫不畏惧侵略者的狼子野心。
我以为,后世有贾谊之才者,应该大胆地展示自己的才华,要进行改革,就要坚持到底,不管别人说什么,坚定地走自己的路,必须将自己的生命置之度外,甚至将身家性命全都置之度外,也应该将后人可能的议论放在一旁,他们爱说什么就让他们随便说去,你该干什么照样干去。不要因为苏轼的议论而错失良机,如果“待”而且“忍”,可能失去难得而易失的机遇。如果有人想的全是私利,又是急功近利,急急忙忙,跑官谋利,那么,以上的话对他们就不适用。那些人如果急功近利、一意孤行,不听劝告,拼命向“钱”,那么,可能更快地进牢狱,或者更早地上断头台。
第三篇:《美术教学36策》的读后感
近日,我拜读了由浙江教育出版社发行的疑难问题解决丛书之《美术教学36策》,这本书,书中用生动的案例,浅显的语言对《美术新课程标准》做了详尽的诠释与解读,使我收获颇多。
美术新课程标准体现素质教育的重要性,注重实践性,注重艺术与生活联系。中小学美术新课程标准打破了传统美术教学的知识框架,从全新的角度,按学习方式把美术课程分为造型、表现,设计、应用,欣赏、评述,综合、探索四大学习领域。造型、表现,设计、应用两个学习领域的活动方式强调学生自由表现,大胆设计创造;而欣赏、评述则是倾向于文化品味和素质品质;综合、探索则强调通过综合性美术活动的体验学习,引导学生主动探求、研究创造,运用综合性知识技能去制作。从新课程标准划分的四个学习领域中,我们可以看出,新课程标准赋予了新教材很多新的学习理念和学习方式。下面我结合《美术教学36策》对这四个学习领域的理解说说我的感想。
“造型表现”学习领域在新课程中占有很大一部分,它是指运用多种媒材和手段,表达情感和思想,体验造型乐趣,逐步形成基本的造型能力。“造型表现”学习领域不以单纯的知识、技能传授为目的,而要贴近学生不同年龄阶段身心发展特征与美术学习的实际水平,鼓励学生积极参与造型表现活动。在教学过程中,应引导学生主动寻找与尝试不同的材料,探索各种造型表现手段;不仅关注学生美术学习的结果,还要重视学生在活动中参与和探究的过程。
“综合探索”领域是指通过综合性的美术活动,引导学生主动探索、研究、创造以及综合解决问题的美术学习领域。这一全新的学习领域是对美术教育观念,教学目标及方式的一种突破。这就需要教师改变思维定势,寻找美术各门类、美术与其他学科、美术与现实社会之间的连接点,设计出丰富多彩并突出美术学科特点的“综合探索”学习领域的课程。在教学过程中,应特别注重以学生为主体,引导学生积极探索美术与其他学科、美术与社会生活相结合的方法,开展跨学科学习活动。这一领域比较有效的教学方法有:合作学习指导法,合作学习是调动学生主动探究学习的有效方法之一。在合作学习中,学生学会表达个人想法、尊重他人观点;学会树立团队合作意识,将个人融入集体中、齐心合力、共同完成学习任务。其次是问题发现与探究指导法,即学生主动学习,由学生提出自己的见解,学生不是通过老师的讲解和书本的间接经验来获取知识,而是通过亲身实践获得知识技能。教学不仅局限于课堂,而是从封闭走向开放,由课内联系课外。比如上海市东荷小学美术教师用探究式指导法进行写生教学。首先,为学生创设了分析、理解写生对象的过程。如在写生蔬菜时,引导他们亲自掰下菜叶,了解菜叶的排列规律和造型特征;亲自切开菜心,了解菜心结构。其次,引导学生自己摆放静物、组合景物,让学生主动探索疏密、节奏等形式美的规律。通过激烈的争论,小组间的比较以及优秀作品的欣赏后,虽然教师没有任何示范,但学生们对构图的方式也有了基本了解。
其实,新课标带给我们的远不止上述的新理念,它更是一次课程的改革,一次观念的革新,这些革新后的理念和教学方式,都要依赖教师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去贯彻和实现。因此,作为一线教师,我们一定要树立起新的教育观,了解新理念,尝试新的教学方式,与时俱进,真正将新课程标准落实到我们的美术课堂中。
第四篇:《儿童英语教学实用技巧》读后感
打开阅读教学大门的钥匙
——《儿童英语教学实用技巧》读后感
望牛墩填中心小学卢伟炼
《儿童英语教学实用技巧》一书是美国的Caroline T.Line所写的有关儿童英语教学过程中一些实用技巧。作为儿童英语教学的第一线教师,作者全方位、多角度地就听力教学、口语教学、阅读教学、作文教学、语汇教学等方面进行深入浅出的分析,介绍了很多在教学实践中很有实用价值的、可操作性强的教学技巧;令人大开眼界,茅塞顿开。作为一名小学六年级英语教师,其中使我触动最深的一章是儿童英语阅读教学,如同找到了阿里爸爸打开宝库大门的钥匙——打开阅读教学大门的钥匙。
该章讨论的是英语作为第二语言或外语教学中与儿童阅读相关的问题。而这些信息正是我国从事儿童英语教学的老师所迫切需要的。作者在开始部分就单刀直入地提出“什么是阅读?”,描述了处在不同母语发展阶段的儿童英语阅读,提供阅读教学的基本背景信息:阅读理解就是理解文章,获取信息,并享受其中的乐趣。阅读教学的核心就是教儿童如何总结他们所读的内容。人们阅读的主要目的主要有两个:首先阅读是一种娱乐形式,其次为了获取信息而阅读。这种阅读观扭正了我们长久以来阅读为了应试教学的畸形阅读观,还原了阅读的本来面目。说得多好啊:阅读是为了娱乐、阅读是为了获取信息,而不是为了做题目。只有这样,阅读才不会无味、教学才不会枯燥。第二节介绍了阅读技能的培养,并讨论语音拼读教学法和基于文学作品的教学方法。作者用表的形式列出了在英语阅读教学中运 1
用拼读教学法时应该注意的事项,指出了有效和无效拼读教学法的特征。这样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就可以少走弯路,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作者在书中介绍的基于文学作品的教学方法就是让学生阅读真实故事书的方式使学生在享受到文学的乐趣的同时又可以发展阅读的技能,可谓是一箭双雕。最后,作者在该书中描述了各种阅读策略和技巧,包括一些使用教材教授读写能力的具体建议。而这些正是我们想要的。在该节中,作者别开生面地介绍了许多别出心裁的阅读教学技巧。例如运用可预测的故事和语言练习图书,把教室装饰成一个有大量英语印刷体文字的环境,在教室里设置学习中心等等。这样一来,英语阅读教学就无处不在,无时不在,这种方法实在是妙绝了。
而在当今我国的英语教学中,阅读教学是相当单调的、方式是相当单一的。不外乎是先教授新单词,然后解释一下文章的意思,再做一些练习题。《儿童英语教学实用技巧》一书中所介绍的阅读教学方法无论对于新教师或有经验的教师来说都是相当有实用价值的,正好填补了这方面信息的空白;而且操作起来也很容易,可以说是本少利大。阅读和学习该书后,本人可谓是获益良多。并且积极地将学到的知识付之教学实践中。例如这个学期,本人就让学生在课室里的黑板报上贴上各种各样的英语小文章,在无压力的情况下增加了学生的阅读量。充分利用好课本中的Story time部分提供的小故事来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和阅读技巧。在教Let’s read时运用在书中学到的提问技巧结合实际设计问题的类型、难道和数量,以引起学生的阅读兴趣、帮助他们思考所读的内容、并检查学生的理解能力。本人也不遗余力
地将从该书中学习到的阅读技巧转授给学生:例如教学生运用上下文线索和印刷惯例来进行阅读理解,提高阅读能力;运用图表工具归纳阅读信息;利用插图辅助阅读等等。
通过对《儿童英语教学实用技巧》一书的阅读和学习,本人在教学思想和教学理念上经受了一次彻底的洗礼、得到及时的充电。在英语课堂教学中的一些教学技巧有了明显的提高,犹其是阅读教学技巧和效果有了长足的进步。
第五篇:《儿童英语教学实用技巧》读后感
读《儿童英语教学实用技巧》后感
---李晓杰
《儿童英语教学实用技巧》一书以小学英语外语教学策略和方法的实用性和“教”与“学”为主线,帮助小学教师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总结了各种教学经验,使教师的教学有法可学,有经可取。重点介绍小学英语教学的基本原则和方法以及编者多年进行儿童英语教学实践,从事小学英语教学法课程教学和研究的经验和体会。因此,我重点学习了与教学息息相关的案例,运用以活动为载体、激活课堂教学情境的模式,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并把他们运用到教学当中。英语教师只有将自己的教学工作与教育科研结合起来,不断的探索教育教学规律,使自己成为一个科研者,才能更好地搞好英语教学工作。
书中指出,儿童英语教学要正确看待母语在英语教学中作用,认为避免使用母语教学和借助母语进行教学是互相矛盾的。母语对英语教学是两面的。母语的使用只对英语初学者的学生有效,在初学者可以利用母语来开展英语教学。在教学中导入母语翻译是学生学习的一种自然和普遍的现象。无论教师是否提倡这种翻译,学生都很自然地,有意识地导入母语的翻译。练习以及课堂讲解等教学之前,也要运用汉语,要不然学生会弄不明白;还有在语法学习、词汇掌握的使用上,如果不使用母语,学生是掌握不了的,因此外语学习是少不了母语的,它是一个非常有效的工具。然而另一方面的是,如果只使用母语去学习、理解英语,很容易造成学生学习地道英语的缺陷。然而,我认为学校无论的授课语言是母语还是英语,学好英语的关键在于学生能否随时自发地学习。学生要多参与英语活动──多听、多讲、多阅读和多写作,多关心周边的事物,积极在生活中发掘学习英语的机会,才能培养良好的学习态度。在现实生活中,英语信息比比皆是,只要学生能够细心观察和聆听,便能从公共车辆或超级市场的广播和标志等,学到大量有用的句子和词汇,如 “Well begun, half done!”,“ Don’t wake me up.”,“One Way Only” 等。
再次,书中还列举了大量的教材案例以及真实的课堂对话。告诉教师如何同儿童家长有效地合作,特别是不会说英语的家长。那么如何才能使学生的英语学习效能趋于最优化呢?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生活向学校提出的任务是如此的复杂,以致如果没有整个社会首先是家庭的高度的教育学素养,那么不管教师付出多大的努力,都收不到完满的效果。” 故,小学英语教学仅仅依靠学校和教师的力量是难以完成的,必须积极开展家长与学校共同协助的教育。
英语是一门语言,是一种交际的工具,唯有在具体情境中通过频繁的模仿、多元的运用,才能逐渐吸收语言知识,才能体现英语的交际性和实用性。但是,现阶段大部分小学每周只开设三节英语课,学生在校学习英语和运用英语的时间非常少。良好的家校协同教育,能为孩子开拓更有效的英语学习途径,提供更广阔的英语交流平台。
在这个基础上,我在教学上我尝试实行周练《家长一起学》的家庭作业。上面有着每周学生需要教给家长的单词和句子,通过学生的知识,把学到的教给父母。从中他必须先逼着自己先学会,然后有责任地教会父母,小老师就是他们了!家长也要在周练上进行反驳,给出学习中的感想和意见,从中学生他们不仅仅能把老师在教学中的技巧学到手,还能在教会家长的过程中的同时也能得到巩固知识的作用和交际的能力。
通过阅读本书,我对“儿童英语教学实用技巧”有如下的理解: 一、正确和适当使用“母语”教学。
教学过程中,教师尽量使用英语教学,但是在适当的时候可以使用母语。因为如果当学生对教师的语言感到困惑时,就会影响学生对内容的更好的理解,不能正确地运用语言,教师就不能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也就无法达到语言训练的预期的效果。这时如果教师用汉语把意思适当地呈现出来,学生立刻就会明白该句子结构的组成,这样也能节省出更多的教学时间开展其它的教学活动。
二、关于阅读。
其实小学生英语阅读教学是不能忽视的。阅读是语言学习的一个主要方面。阅读是巩固和积累词汇量的好方法,是提高语言运用能力的方法,也是培养语感的主要方法。英语新课程标准明确提出小学阶段的阅读目标为:能看懂贺卡等所表达的简单信息;能借助图片读懂简单的故事或小短文,并养成按意群阅读的风俗;能正确朗读所学故事或短文。是以,小学英语阅读教学理应受到重视,也应运用基本的阅读策略,激发小学生的英语阅读兴趣,使其提高初步的英语阅读能力。
三、关于评价。
《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指出:小学英语教学评价的主要目的不但要激励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而且在英语课堂教学过程中以形成性评价为主,以学生平时参与各种英语教学活动所表现出的兴趣、态度和交流能力为主要依据,通过对不同学生科学合理的评价,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断体验进步、感受成功,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为了能了解学生的问题,及时对症下药。还可以根据学生的程度问题,尝试在同一个年级采用多套难易程度不同的测试题目对学生进行测评。还要让学生和家长自己选择题目来测试,找出差异。测试结果等级与评语相结合。我们要学会把评语分为三部分:教师评语、小组评和自评,主要谈学生的进步,激励学生学习,让学生所在的小组讨论评出学生的进步,最后谈谈想法和表现,并说出自己努力的方向。
四、关于写作教学。
《英语课程标准》明确要求“小学生能模仿范例写句子;能写出简单的问候语;能根据要求为图片、实物等写出简短的标题或描述;能基本正确地使用大小写字母和标点符号。”所以在《新课标》环境下,如何抓好学生的写作?
许多学生难以下笔,其根本原因之一就是词汇的贫乏,不认识词组,不会翻译句子。要克服这一难点,教师一方面要加强对学生记单词的督导,另一方面要提高单词教学的主动性、灵活性、趣味性。激发起学生想学,想记的兴趣。如,颜色单词“green”、“black”分别是“绿色”、“黑色”的意思,而大写“Green”、“Black”则是姓氏“格林”、“别拉克”的意思。我还让学生每见到一个单词,从词性找到相关词组,如,go “去”这个单词,是动词。反义词是come。相关的词组常用的有:go home , go to school , go to bed , go to sleep ,go away ,etc.这样不但拓展了词义,更重要的是增加了学单词、背单词的兴趣。而词组增加了单词的内涵,增加了语言表达的生动性。这样,学生学起单词来就有事半功倍的效果。《儿童英语教学实用技巧》告诉我: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实施有效教学是完成小学英语教学目标,提高小学英语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广大小学英语教师要通过有趣、有用、有效的教学活动达到教学目标,有效促进学生的发展。
英语教师只有将自己的教学工作与科研结合起来,不断的探索教育教学的科学规律,使自己成为一个研究者,才能更好地领会英语教学的技巧。通过学习本书,我的英语课堂活起来了,提高了我的教学能力,我的学生爱学英语、会学英语了,他们能更加主动、轻松地参与学习活动。
作为一名小学英语教师, 在教育过程中,教师心理品质对学生心灵的影响,是任何其他教育手段无法代替的,所以我们还要在具备与其他学科教师共性的素质,如敬业精神,良好的师德,广博的文化知识之外,还应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因为它不仅表现为一种教育、教学工作的成败,而且作为一种巨大的教育力量影响着学生的人格。同时要具有扎实的语言基础知识和听说读写几方面的技能能力和较强的教学能力,包括语言的示范能力,综合教学技能等。还要有课改创新的意识,要随着社会的发展变化重新塑造自己的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