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创造幸福的教育人生—师德规范学习体会
文 章来源 莲
山 课 件 w w w.5Y k J.c oM
创造幸福的教育人生—师德规范学习体会
为期四天的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学习已经结束了,我悉心聆听了六位教育理论专家有关《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讲座,使我对师德师范有了更深的理解和体会,现就学习体会做以下总结:
一、努力用师德高标要求自己
以前一直认为,能够对工作积极负责,认真备课上课,认真批改作业,耐心细致地辅导学生,尊重学生,尊重家长,能够认真完成学校领导交给的教育教学任务,就是做到了师德的标准。其实这只是做到了师德的基准,离师德的高标还相差甚远。我所做到的其实也是每一位老师都能做到的,这是在学校领导的要求下,也就是在外强制因素的制约中不得不完成的任务和基本准则,师德高标要求我们把外强制转化为内强制,直至转化为自律性,这才是做到了师德的高标。如此反思自己的工作和行为,才知道离师德高标存在很大的差距,这就要求我在今后的工作中,更加严格要求自己,提高自律性,向高标准努力。
二、提高教师的魅力,营造教育的大爱
有一位教育专家说:“师德最大的魅力是教育的大爱。”我也坚信: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最起码是没有真正的教育。其实所有的老师在本质上都是爱学生的,只是爱的方式不同。我们对学生的爱,主要表现在对他们严格的要求上。我们很多老师都认同“严师出高徒”这一个真理,但往往忽视了孩子们情感需要,心理需求,只是一味的高标准,严要求。我何尝不是如此?学生犯了错误,往往就是严厉的批评,教训,甚至不给孩子解释的机会。教育专家迟希新说,一个真正的好老师的标准,要有友善的态度,要尊重每一个孩子,对每个孩子要有十足的耐心,要有广泛的兴趣。。另外,还要了解学生的心理需求,在孩子犯错的时候,能耐心倾听孩子的理由,给孩子解释的机会,而不是逼着学生承认错误,那样学生虽然表面上屈服于老师的威力承认了错误,但心里却不服气,这样使师生之间不能和谐相处。
教师要有一种同理心。发挥同理心是了解孩子的第一步,要站在孩子的立场上体会孩子内心的感受,以耐心的、平等的心理与孩子沟通。此外,要学会倾听,让孩子把话说完,给孩子说话的机会,发展的机会,正如教育专家迟希新说的:“为孩子让出一小步,孩子会进步一大步。”
“借分的故事”给了我很大的启发,孩子这次的考试成绩不理想,那位明智的老师不是把他一棍子打死,认定他是差生,而是借给学生一分,让他及格,这小小一分给了学生极大的尊严,更使他在今后以加倍的努力来回报老师,从而考到了更好的成绩。借给学生一分,还给你更多的分。这不仅仅是分数的问题,这是老师对学生的宽容和理解的效应,更是学生回报老师的更有力的证明。
努力做一位严慈相济的老师,严的是标准,慈的是方式,师者,父母也!做学生心目中“亲爱的”、“敬爱的”、“可爱的”老师,用浓浓师爱浇灌学生的心灵,努力提高自己在学生心目中的魅力,让学生真正地“亲其师信其道”,做学生的良师益友。
三、身体力行,做学生的典范
“其身正,不令则行,其身不正,虽令不行”。我们常常要求学生讲礼貌,自己有时却不能礼貌待人,对学生的问候有时报之一笑,有时点点头而已;要求学生保护环境,见到垃圾捡起来,自己看到垃圾却视而不见;要求学生按规定穿校服自己却不按规定着工装。。。很多很多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却做不到,而很多禁止学生做的自己却做了,不能很好的为学生树立起典范。
教育专家吴安民说:“教师言行的透明性是其他职业所不具备的。”也就是说教师的言行对学生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我们就是学生的一面镜子,能够折射出孩子的品行。语言规范,衣着得体,举止文明,是教师的职业道德的底线,是我们教师最起码的素质的体现,对学生文明素质的提高具有示范性和引导性。学高为师,身正为范,身教胜于言教,努力提高自身的道德修养,以实际行动做学生的楷模。
四、养成终身学习的习惯
俗话说:“活到老学到老。”曾经有人说:“如果你选择了教师,就选择了奉献。”也有人说:“选择了教师就选择了高尚。”现在有人说:“选择了教师就是选择了终生学习。”教师的职业注定要终生学习,因为我们都深知:“要给学一杯水,自己要有一桶水。”而我认为教师不仅仅只要一桶水就够了,教师要做一个湖泊,要有源源不断地活水。“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而这活水恰是不断地学习、提高得来。我们教师必须意识到终生学习的意义和重要性,并能将终生学习的习惯内化为自己的意愿,树立求新求变的意识,将学习视为愉快的事情。
教师不仅要自己养成终生学习的习惯,还要培养学生养成终生学习的习惯和意识。在日常教学中,注重培养孩子读书学习的良好习惯,让孩子们懂得,在学校,无论你是校长,是老师,还是学生,都必须学习。还要让学生懂得:人类因梦想而伟大,因学习而长大,又因行动而成功!
六位专家的讲座给我的启发和感受远不止这些,还有很多值得我在今后的教育教学中慢慢体会,细细反思。也许,做一个合格的教师不容易,但我相信我会做一个幸福的老师,我会用我的爱心,耐心,恒心,童心去创造幸福的教育人生。
文 章来源 莲山 课 件 w w w.5Y k J.c oM
第二篇:新师德规范学习体会
来源于:任绒娥最近,在教育部门的号召下,我校组织全体教师认真学习了新修订的《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通过这次学习感受颇深,使我充分认识了作为一名新时代教师的责任和重担,也让我更加明确了怎样才能作为一名合格的人民教师。现从以下几个方面谈谈个人得体会:
一、率先垂范,为人师表
人常说:教师是塑造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这是一个个多么神圣的字眼,老师职责不单是要教好书,更要育好人,以教书育人为崇高的职责,并能从中享受到人生的乐趣。以自己的真诚去换取学生的真诚,以自己的正直去构筑学生的正直,以自己的纯洁去塑造学生的纯洁,以自己人性的美好去描绘学生人性的美好,以自己高尚的品德去培养学生高尚的品德。教师应是最能以身作则的人。教师的思想感情,处事哲理、人生观点、道德境界、品德修养甚至言谈举止、音容笑貌都会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对学生有着熏陶诱导和潜移默化的影响。这就要求教师言教、身教,并且做到身教重于言教。孔子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学生总是把教师看作学习、模仿的对象。教师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往往被学生看在眼里,记在心里,模仿在行动上。所以,我们教师需要处处为人师表,从小事做起,从自我做起,率先垂范,作出表率。教师要把学生造就成一种什么人,自己就应当是这种人。要学生刻苦学习,自己就必须学而不厌,手不释卷;要学生认真劳动,自己必须热爱劳动;要学生讲文明礼貌,自己必须谈吐文雅,远离粗俗。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教书育人的实效,学生才会“亲其师,信其道,进而“乐其道”
二、热爱学生,以情育人
爱心是师德素养的重要表现。崇高的师爱表现在对学生一视同仁,绝不厚此薄彼,按成绩区别对待。要做到“三心俱到”,即“爱心、耐心、细心,”无论在生活上还是学习上,时时刻刻关爱学生,特别对那些学习特困生,更是要“特别的爱给特别的你”,切忌易怒易暴,言行过激,对学生要有耐心,对学生细微之处的好的改变也要善于发现,发现他们“的闪光点”,并且多加鼓励,培养学生健康的人格,树立学生学习的自信心,注重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
三、积极进取,不断学习
作为一名教师终身学习,不断进去,这是时代呼唤,也是新一论课程改革的要求,新课程的开放性、研究性、多元性等等特性是我们面临严峻的挑战。我们的确需要树立终身学习观念,不断在读书学习中拓宽知识视野,更新知识结构,这是我们的专业成长的必由之路。苏霍姆林斯曾疾呼:“读书,读书,在读书——教师的教育素养正是取决与此。”作为一个教师你要教给学生一碗水,你自己就必须有一桶水,那样才能满足学生的需求。所以教师就必须有终身学习的意识,不断地充实自己,使自己的知识满足学生的需求。
总之,作为一名人民教师,我们要严格遵守《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我们要从思想上严格要求自己,在行动上提高自己的工作责任心,树立一切为学生服务的思想。提高自己的钻研精神和工作作风。刻苦钻研业务知识,用高尚的人格魅力影响人,崇高的师德塑造人
第三篇:新师德规范学习体会
新师德规范学习体会
最近,在教育部门的号召下,我校组织全体教师认真学习了新修订的《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通过这次学习感受颇深,使我充分认识了作为一名新时代教师的责任和重担,也让我更加明确了怎样才能作为一名合格的人民教师。现从以下几个方面谈谈个人得体会:
一、率先垂范,为人师表
人常说:教师是塑造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这是一个个多么神圣的字眼,老师职责不单是要教好书,更要育好人,以教书育人为崇高的职责,并能从中享受到人生的乐趣。以自己的真诚去换取学生的真诚,以自己的正直去构筑学生的正直,以自己的纯洁去塑造学生的纯洁,以自己人性的美好去描绘学生人性的美好,以自己高尚的品德去培养学生高尚的品德。教师应是最能以身作则的人。
教师的思想感情,处事哲理、人生观点、道德境界、品德修养甚至言谈举止、音容笑貌都会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对学生有着熏陶诱导和潜移默化的影响。这就要求教师言教、身教,并且做到身教重于言教。孔子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学生总是把教师看作学习、模仿的对象。教师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往往被学生看在眼里,记在心里,模仿在行动上。所以,我们教师需要处处为人师表,从小事做起,从自我做起,率先垂范,作出表率。教师要把学生造就成一种什么人,自己就应当是这种人。要学生刻苦学习,自己就必须学而不厌,手不释卷;要学生认真劳动,自己必须热爱劳动;要学生讲文明礼貌,自己必须谈吐文雅,远离粗俗。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教书育人的实效,学生才会“亲其师,信其道,进而“乐其道”。
二、热爱学生,以情育人
爱心是师德素养的重要表现。崇高的师爱表现在对学生一视同仁,绝不厚此薄彼,按成绩区别对待。要做到“三心俱到”,即“爱心、耐心、细心,”无论在生活上还是学习上,时时刻刻关爱学生,特别对那些学习特困生,更是要“特别的爱给特别的你”,切忌易怒易暴,言行过激,对学生要有耐心,对学生细微之处的好的改变也要善于发现,发现他们“的闪光点”,并且多加鼓励,培养学生健康的人格,树立学生学习的自信心,注重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
三、积极进取,不断学习
作为一名教师终身学习,不断进去,这是时代呼唤,也是新一论课程改革的要求,新课程的开放性、研究性、多元性等等特性是我们面临严峻的挑战。我们的确需要树立终身学习观念,不断在读书学习中拓宽知识视野,更新知识结构,这是我们的专业成长的必由之路。苏霍姆林斯曾疾呼:“读书,读书,在读书——教师的教育素养正是取决与此。”作为一个教师你要教给学生一碗水,你自己就必须有一桶水,那样才能满足学生的需求。所以教师就必须有终身学习的意识,不断地充实自己,使自己的知识满足学生的需求。
总之,作为一名人民教师,我们要严格遵守《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我们要从思想上严格要求自己,在行动上提高自己的工作责任心,树立一切为学生服务的思想。提高自己的钻研精神和工作作风。刻苦钻研业务知识,用高尚的人格魅力影响人,崇高的师德塑造
人。
第四篇:师德教育学习体会
心得体会-师德教育学习体会
王凤花
在前几天,听了六位优秀教师的事迹报告,深受感动,深受启发。他们崇高的人生追求、高尚的师德情操、无私的奉献精神,感人至深,催人奋进,使我受到了一次心灵的震撼,受到了一次生动而深刻的师德教育。
《庄记》曰:“师也者,教之以事而喻诸德也。”“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徒,不善不能改,是吾忧也。”可见,教师职业道德修养对教育者来讲相当重要。
教师是进行道德品质教育的教育者,自己必先接受教育,自身必须具有高尚的道德品质,方能以身立教,为人师表。在推行素质教育的今天,社会注意教师肩负着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新人的重任,对当今教师的道德修养有着更高的要求。教师的师德如何,直接影响着青年一代的成长,关系到教育事业的发展,关系到中华民族的兴衰,影响到千秋万代。
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自己的为人处事、治学态度、行为习惯甚至于服饰仪表,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处在严格的监督之下,都会直接对学生产生影响,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自身要为学生和社会作表率,必须要做到:
第一,热爱教育事业,勇于承担责任。从事教育事业,走上三尺讲台,当一名合格的人民教师,是我强烈的理想追求。教育是令人陶醉的事业,是我最愿意从事的事业。为此,我深知自己任重而道远。同时,作为社会的一员,必须勇于承担自己的社会责任,能够清醒地认识到自己的言行代表着一个群体,始终要注意其产生的社会影响、社会效益。
第二,谦虚好学,刻苦钻研。记得刚毕业来校工作时,对教育不熟悉,教学经验近乎于零,我把虚心向别人学习、向前人学习,向老教师学习作为自己奋飞的起点,通过学习老教师的工作经验和敬业精神,来丰富自己的认识、知识及才能。同时我常静坐独思己过,剖析自己的不足,以加以改进。刻苦钻研,并做到精益求精是教师职业的需要,是师德责任感的体现。自己在教学中的教学技巧、能力和知识水平的高低强弱,直接影响到自己在学生集体中的威信。总之,不要让学生怀疑自己的学问。但是,如果学生的怀疑涉及到教师的道德方面,那教师的地位更为不幸了。
第三,热爱学生,诲人不倦。爱,是教育的基础:没有爱,就没有真正的教育,“爱满天下”。在教学法中,我树立了正确的学生观,尊重和充分信任学生,以平等的态度对待学生,并深入了解学生,真诚关心学生的进步和成长,力争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当然,爱学生不是一味地迁就、放纵学生。在对学生提出严格要求的同时,又要循循善诱,耐心启发,讲清道理,说明利害关系,并加以启发。对违纪的同学晓之以理,动之以情,而不是按照自己的个性办事。虽然老师也是普通的一员,有自己的个性,也会发火,但是教师要受师德的限制,要注意培养自己的个性,而不能意气办事。
只有当你不断地致力于自我教育时,你才能教育好别人,而在敢于担当培养一个人的任务以前,自己就必须造成一个人,自己就必须是一个值得推崇的模范。
第五篇:幸福教育幸福人生
魏老师经常教育学生:“人世间有什么?有阳光,有鲜花,有正义,有善良,有勤奋,有自强,有开朗,有快乐从世间还有阴云,有毒草,有邪淫,有凶恶。有懒惰,有自卑,有狭隘,有忧虑。生活中原本有快乐,你善于寻找,善于站在快乐的一方,坚守住快乐的心理阵地,不让忧虑打进来,你便是快乐的人。”他让学生体验生活的快乐、学习的快乐、畅谈竞争的快乐、吃苦的快乐。例如让学生写日记以《谈学习是享受》为题,居然让学生一直写到《谈学习是享受之一百》。就是这样强化学生享受人生快乐这根神经,使学生的心理素质不断提高。无论是生活还是学习,从不感到沮丧,始终保持欢快愉悦的心态。我觉得,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更应该具有如此的心态。
在我的工作和生活中,是这样诠释幸福教育,幸福人生的。
一、你的工作能够得到同事、领导、学生、家长的认可,就是一种幸福。
我是一名来自山东庄中学的一名普通教师,从事教育教学工作25年,03至07年,09年、12年担任初三数学教学工作,担任了11年班主任,至今仍然教初三数学和班主任,好心的同事劝我:“像您这岁数的教师该上二线休息了。”,我也想上二线休息,但我觉得学校还需要我,学校领导认可我,这是我的荣幸,我又有这个能力,所以虽然我的工作繁忙而且很累,但是我乐此不疲。
我班的宋悦朋,经常不洗脸,衣服很脏,经常不完成作业,家庭教育跟不上,针对这种情况,我一方面对他严格要求,另一方面给他洗校服,暑假期间把他带到我家去写作业,有不会的题我给他讲,给他顿红烧肉吃,给他买烤鸭吃。用我的爱去感化他,去呵护他。他的妈妈感激的说:“悦朋就教给您了,您就管吧!”,在悦朋的教育过程中,虽然让我费了很多的心,但能得到家长的信任,也是一种幸福。
二、转变教育理念,能够从学生的健康成长中享受快乐,是一种幸福。
幸福教育不单只是看到学生学习成绩进步,更要全面关注学生的身心健康,能从学生的点滴进步中,感受到成功的喜悦。例如,我班的宋悦朋在生活指导课上这样说:“我在初
一、初二时经常不写作业,觉得时间还长着呢,不想写作业,经常不能完成作业,给老师添了很多麻烦,面临中考,我觉得我应该好好学习了,准备考上六中,不辜负老师的希望。”,听到他的肺腑之言,我和全班同学兴奋得热烈鼓掌。从那以后,悦朋虽然还经常犯懒,但比以前进步多了,看到他对着老师讲的一道题而苦苦思索时,看到他井井有条的为同学们讲解数学题时,我感受到了学生转变时的喜悦;
还有,李孟燕兴奋的对我说:“张老师,我的仰卧起坐过关了,我都能做52个了!”,看着她那兴奋劲儿,我不由的伸出大拇指:“你真棒!就差跑步没满分了,加油!”,我与我的学生一起享受着成功后的快乐。
三、积极锻炼,以平和的心态对待身边的人和事,身心健康是幸福教育的重要保证。
“身体是革命的本钱。”,是幸福生活的标志,所以,我充分利用大课间跑步,课间操锻炼,上午第四节,下午第八节课踢毽子,还骑车上班。由于我积极参加锻炼,我的身体很好。另外,拥有一颗平和的心,对待学生和同事很重要,你不能要求所有的学生都学习好,不能实践所有的学生都听你的话,有学习不好的学生正常,学生违反纪律也正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