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聚焦学习力的提升实现教学效能倍增
通过游戏提升学习力实现教学效能倍增
涌泉完小
在教育教学实践中,个人认为小学低年级数学教学应从实际出发,创设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的生活情景,引导学生在生活中通过实践、思考、交流,获得知识,形成技能,发展思维,学会学习。以农村生活事例为背景,让农村学生在自己的生活圈子里通过游戏积极开展数学课堂活动,让学生快乐的去应用数学解决生活实际问题。在此,理性客观地反思过去,实事求是地面对今天:提升学生的学习动力,才能实现教学效能倍增。
一、通过游戏引题激发学习动力实现教学效能倍增
托尔斯泰说过:“成功的教学所需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兴趣是求知的先导,是激励学生学习的潜在力量。低年级学生的学习主要是无意注意,而兴趣又影响着无意注意,因此兴趣对低年级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起着决定性作用。而新课题的导入是一节课的序幕,如能在导入部分就运用游戏,引起学生的兴趣和激情,使之产生强烈的求知欲,学生就能够以饱满的情绪投入学习并能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从而使课堂教学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如我在教授《1-5的认识》(人教版一年级上册)时,运用猜谜语的游戏引题,小朋友们兴致特别高。课前我在小黑板上贴了学生很喜欢并且耳熟能详的五个福娃,每个福娃上都写了一则数字谜语。于是我就问:“小朋友们,你们喜欢福娃吗?”小朋友们都开心地回答喜欢,“那么你们喜欢猜谜语吗?五个福娃今天给大家各出了一则谜语,谁猜中就把福娃送给谁。”学生听了,都争先恐后地举起手来,1最后,小朋友们都猜中了各个福娃身后的数字,于是我把福娃奖给了他们。全班同学的学习兴趣一下子就被我激发起来了,看到他们认真地投入到新课的学习中,接下来一整节的教学过程我就游刃有余了。在引题这一教学环节中,我牢牢把握住了一年级小朋友的心理特点,这样既达到了揭示主题的教学目的,又活跃了课堂气氛,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把小朋友喜爱的游戏活动运用到教学中,使课堂教学效能有所倍增。
二、运用游戏激发学习动力实现教学效能倍增
课堂教学是一门科学,同时又是一门艺术。如果一节课没有起伏、平铺直叙,肯定不能达到教师预期的教学效果。课堂教学实效性的提高,绝大部分取决于课堂气氛的好坏。好的课堂教学气氛,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提高课堂教学实效性。而设计合理的游戏恰恰能够渲染和烘托课堂气氛,调动学生的课堂热情,使他们积极地参与到课堂学习中来。
例如在《6的乘法口诀》(人教版二年级上册)中,让学生运用口诀环节,我播放了制作好的蚂蚁跳舞的视频,让全班同学伴着优美的旋律,边拍节奏,边唱着歌:“一只蚂蚁六条腿,两只蚂蚁十二条腿,三只蚂蚁十八条腿,四只蚂蚁二十四条腿,五只蚂蚁三十条腿,六只蚂蚁三十六条腿。”每一个学生都非常投入,唱得可开心啦!这样充分利用了现代化的教学手段,调动了学生的各种感官,使学生注意力高度集中,活跃了课堂气氛,使课堂教学效能有所倍增。
三、通过游戏激发学习动力实现教学效能倍增
在数学课堂教学中,老师要争取让每一个小朋友都能积极参与到
游戏活动中,获取过程体验。假如在课堂上只让一部分学生参与游戏,而剩下的却只充当观众的角色,那么学生的参与面就太狭窄,游戏活动也就流于形式,没有真正服务于教学。因此,教师应尽可能设计出能让所有学生参与的游戏,培养他们的合作意识,提高其学习积极性。
例如:我在《两位数加两位数的练习》(人教版二年级上册)一课中,编排了一个叫《英雄救美》的游戏:课前先准备二十个用不同颜色的卡纸做成的写有算式的精美“手铐”,然后把全班分成四个小组,让各小组分别派一个女生上台(扮演被抓走的女孩),并在台上的四位女生手上各铐上五个“手铐”,接着各小组其他成员扮演英雄,一起合作计算“手铐”上的计算题,每算对一题,教师就给相应的那位女生脱掉一个“手铐”,最后哪一组最快将女生手上的五个“手铐”全部脱掉,就算胜利。这节课,所有的小朋友都为自己能参加这样的游戏而感到高兴,也为自己能和同伴共同合作帮台上的女生脱掉一个又一个的“手铐”感到骄傲与自豪。他们在游戏中体会到了成功的乐趣,这样既满足了孩子爱玩的天性,培养了他们的思维能力。同时,又巩固了进位和不进位加法的计算,增强了学生之间的合作意识和情感交流,使课堂教学效能有所倍增。
四、师生游戏互动实现教学效能倍增
数学教学是师生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课堂教学中要求师生互动是新课标的要求,也是实施新教材的要求。老师应自始至终都要和学生一起参与游戏,平等地成为游戏中的一分子,千万不要做旁观者,而要成为学生学习的主导者,组织者和合作者。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和学生一起唱歌、跳舞、做游戏,真正地融入到学
生中去。教师在和学生一起玩游戏的过程中,要不断地对学生进行启发、引导,如果学生发生错误,应在游戏结束之后予以指正。
如在上《克与千克》(人教版二年级下册)一课时,我设计了师生互动的“乘船游戏”,课前我准备了多个“千克”、“克”船长头饰和各种不同质量物品的卡片,课上把它们发到每个学生的手中。游戏开始了,拿到船长头饰的学生就负责当船长,戴上头饰神气地站到指定的地方,我也戴上船长头饰,拿到卡片的学生就根据自己卡片上的物品判断它们的质量单位乘坐不同的“船”。待到全部学生乘上船之后,由船长验票,乘错船的被罚下船,验票结束之后,船长就带领各船员在音乐声中进行快乐的海上之旅。因为有老师的参与,所以孩子们显得特别激动,他们都想坐上我的船,都为能跟老师一起做游戏而感到骄傲与自豪。每个人都玩得特别尽兴与投入,又在玩中巩固了本节课的重难点——克与千克的区分与运用,提高了课堂效率,进而使课堂教学效能有所倍增。
总之,随着新课程实施的全面推进和纵深发展,使课堂教学效能有所倍增已经成了一个挑战性的问题,在我们的教学中固然存在许多问题,但我们有信心潜心钻研,勇于探索,坚持正确观点并付诸实践;有勇气摒弃错误言论并走出误区,最终有效地完成教学任务。在教学中,疑是思之始,学之端,使学生带着一连串的疑问,就会使学生积极思维,但教师必须因势利导,利用问题情境把大量感性知识上升到理性探索中去,推动学生思维,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激活课堂教学,使学生“学而乐之,乐而知之”,从而使课堂教学效能有所倍增。
第二篇:修改后聚焦学习力的提升实现教学效能倍增
聚焦学习力的提升实现教学效能倍增
涌泉完小
“我昨天刚讲的题,今天还有一半的学生做错,咋回事?”“你昨天讲的,我今天才讲的还有这么多的学生不会做,真没办法!”在办公室经常听到数学老师这样的谈话。轰轰烈烈的课改开展多年来,给我们的感觉是课堂变得热热闹闹,学生能力没能提高,检测效果不尽人意。学生没学会,更谈不上会学。因此给我带来的思考是:如何让我们的学习更有效?
教学是否有效,并不是指教师有没有教完内容或教得认真不认真,而是指学生有没有学到什么或学生学得好不好。如果学生不想学或者学了没有收获,即使教师教得很辛苦也是无效教学。这就要求教师注重课堂这个冲锋陷阵的主阵地,它不只是看你备课、上课的认真程度,更关注一个教师对学生学习能力和学习习惯的培养,就是提升“学习力”。下面我谈谈对课堂有效教学的几点感悟:
一:课堂上体现数学的价值,提升学习动力 2011年新版课程标准对数学的定义是:数学是研究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的科学。数学作为对于客观现象抽象概括而逐渐形成的科学语言与工具。数学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数学素养是现代社会每一个公民应该具备的基本素养,这充分说明了数学的重要性。所以我们在数学课堂上要尽可能让孩子感受到数学的实用价值,建立必须学好数学的信念,从而提升孩子的学习动力
案例1,教学一年级《加减法的认识》这一课,我把加减法算式的意义及使用这样算式的好处作为学习目标。教学过程如下:
课件出示一段生活情景:妈妈给我买了3个红色的气球和一个蓝色的气球。生:用圆片摆出一共有多少个气球?然后画出来。
师:孩子们这样做比较麻烦。怎样才能简单明了的表示这种数量关系呢? 生:用加法算式3+1=4来表示。
师:用数学算式表示真方便。这就是学数学的好处,能让复杂的问题变得简单。
整个教学过程中让孩子们体会到数学的优越性,从而在学生心中种下学好数学的种子。
案例2,执教六年级综合实践活动《有趣的平衡》一课,我在课前与学生谈话:
师:数学重要吗?
生:举例说说数学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师:你真是生活的有心人哪,数学对科学研究也有帮助呢!古时候神话故事
里的风火轮,千里眼,顺风耳现在还是神话吗?
生:不再是神话。风火轮是火车和飞机,电话电脑就是千里眼和顺风耳。
师:对,这些都是用数学知识研究发明的。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有用的数学,重要的数学,好吗?
六年级属高学段,学生开始对“有用”的数学更感兴趣。课一开始就提出数
学在生活中的应用以及在科学研究中的作用,这样不仅激发了孩子们的学习兴
趣,更重要的是让学生觉得学习这个知识有需要,心甘情愿的去学还有学不好的道理吗?
脑科学研究证明:大脑具有选择意义的特点,也就是说:大脑在接受新知识
时,它认为有意义的自然就会接受,否则就产生排斥。所以我们在每节数学课的教学中都要体现数学的实用价值,让孩子们感觉学有所用,真正把数学当做一种
解决问题的工具。
二、课堂上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学习毅力
新课程标准强调:数学教学活动,特别是课堂教学应激发学生兴趣,调动学
生积极性,引发学生思考,鼓励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小学生对新奇的具体事物感
兴趣,注意力不够稳定,很难长时间把注意力集中到同一学习活动上。所以在课
堂上我们要把学习内容融入学生感兴趣的具体情境中,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搭
建多种多样的学习的平台,用一百种方法教会一个知识,才不会觉得枯燥厌烦,从
而提升孩子学习毅力。
案例:教学一年级下册《找规律》这一课,“规律”的含义是重难点。我是
这样突破的。
师:用实物(苹果,香蕉)有规律的摆放出来,生:猜一猜下一个是什么?并说一说为什么这样猜?从而初步体会规律的含义。
师:课件出示大头儿子过生日的情景,生:找一找,圈一圈,说一说大头儿子房间布置的规律;
师:在学生讨论的基础上总结规律的含义。
生:说一说生活中一些有规律的排列。
师:课件欣赏生活中的规律美
生:设计有规律的图案送给大头儿子当礼物;
整节课有趣的情景贯穿始终。孩子们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趣味盎然的游戏
里掌握了知识。
经过大量的实践研究证明:大脑讨厌枯燥,单调,重复的东西,所以用一百
种方法教会一个知识和用一百种方法教会一个学生才能让孩子有兴趣继续学下
去,提升他们的学习毅力。
三:课堂上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提升学习能力
教师的责任不在于教,而在于教学生学。事实证明,教学过程不仅要帮助
学生“学会”,而且要指导他们“会学”。新课程强调,认真听讲,积极思考,动
手实践,合作交流等都是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应当有总够的时间和空间经历观
察,实验,猜测,计算,推理,验证等活动过程。所以在课堂上我们要注重培养
学生认真听讲,积极思考,动手实践,合作交流的学习习惯。让孩子们收获的不
仅仅是数学知识,更多的是解决问题的策略和方法,从而提升孩子的学习能力。
案例;一年级的孩子什么都不会,一点规矩也不懂,我就把教会学生认真听
别人说话,等别人说完后再表达自己的意见;学习中积极思考多问为什么等学习
习惯作为每堂课的教学目标。为了达成这些目标,设计了开放式的数学课堂,课
堂模式如下:
第一,认定目标,根据学习内容让孩子们制定本节课要学会什么知识
第二,尝试达标,就是让学生尝试着用已学过的知识和方法去自学新知
识。给他们有足够的时间和空间去观察,思考,实验,第三,导学达标,师生一起交流,学生汇报想法,教师做适当的讲解和
点拨
第四,达标检测,就是用形式多样的测试题检测本节课的学习效果。
刚开始学生能力达不到,两节课甚至三节课学习一个课时的内容,现在孩子
们自学能力,听讲能力,表达交流的能力等都提高了,效率也自然高了。
总之,没有学习动力,不爱学。没有学习毅力,学不长。没有学习能力,不
会学。只有提升学生的“学习力”才能让我们学习更有效,创建真正的高效课堂。
第三篇:聚焦“四力提升”抓党建提效能
聚焦“四力提升”抓党建提效能
洋县认真践行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和组织路线,以政治建设为统领,紧扣全县脱贫攻坚大局,聚焦“四力提升”抓党建,着力推动党建工作效能全面提升。
一、聚焦引领力提升,狠抓政治建设。
始终把思想政治建设放在首位,创新开展“学习英雄精神、建设英雄家乡”活动,充分挖掘洋县籍张富清老英雄这一精神资源宝库,开展学习老英雄事迹传承教育。各级党组织围绕“向张富清学什么”“学张富清怎么干”等主题进行交流讨论,组织开展“学榜样守初心奋进新时代”“学习英雄守初心、追赶超越担使命”等主题党日活动,在村、社区党员家庭户全面开展“亮身份展作为”活动,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突出问题320个,承诺、办理“惠民微实事”事项18600多件,开展“爱心选购助力消费扶贫”260余场次。
二、聚焦组织力提升,夯实基层基础。
全面推进村党组织书记、村委会主任“一肩挑”,通过党员群众推荐和党委择优选拔、动员优秀村干部主动竞选、引导年龄偏大的村干部主动“让贤”等措施,实现了271个村“一肩挑”全覆盖。先后对45个软弱涣散基层党组织扎实开展集中整顿,先后调整村主职干部10名、村文书1名。扎实开展“百村示范,全面达标”活动,下拨专项补助资金42.5万元,新建、修缮村级活动场所9个,按照“三清理六规范”要求,清理陈旧、过时标语、挂牌等5000余个。强化组织规范运行,对标创建省、市标准化建设示范村15个。
三、聚焦整体作战力提升,锻造过硬队伍。
聚焦强化攻坚力量,精选严管培强“四支队伍”,着力打造脱贫攻坚铁军。坚持“六选六不选”,把最硬的干部派到脱贫攻坚主战场,因村制宜,选派驻村工作人员383名,组建115支“作战兵团”,其中科级及科级后备力量占98.5%。出台《强化组织保障助力脱贫攻坚暂行规定》等制度,坚持线上与线下、明察与暗访结合,严格月通报、季点评、年考核,强化督导督查、问题通报、督办整改,严肃追责问责干部28名,调整脱贫攻坚不力村主职干部2名。刚性落实激励关爱保障措施,在脱贫攻坚一线识人用人,调整提拔使用干部31人,推优表彰226人。
四、聚焦创造力提升,狠抓载体创新。
探索创新载体机制,不断扩大党组织引领和服务脱贫攻坚效能。推进朱鹮湖、东联、黑米产业联合体大党委规范运行,推广“产业链党支部”,在88个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社区工厂、行业协会建立产业链党组织,扶持壮大村级集体经济,产业联合体党组织引领农村经济发展经验荣获全省脱贫攻坚组织创新奖,顺利承办全市抓党建促脱贫系列培训班3期。在全市创新实施基础提升、头雁领航、人才下乡、科技特派员“四大工程”,实施“三培两带”工程,培养实用人才1532名,在各镇办设立人才服务中心和人才党支部,遴选挂职科技扶贫副镇长16名,组建6大涉农服务团,开展技术服务9200余户次,建成集中连片黑米生产示范基地33个。
第四篇:聚焦课堂 提升教学
聚焦课堂
提升教学
—————“相约名师 聚焦课堂”小学数学教学观摩研讨会听后感
瀚仙中小
张福隆
厦门之行,听了吴正宪、徐长青等五位专家的课,受益匪浅,让我感觉走进一个五彩缤纷的数学乐园。五节课各具特色,吴正宪老师的课水到渠成、自然而然,朱乐平老师的课看似平静却充满智慧,徐斌老师的课朴实无痕、清新自然,徐长青老师的课妙趣横生、轻松诙谐。回来后,我感到战战兢兢,因为我不能够将这些名师们的风采带回来,也不能将他们的所有理念、经验带回来,我能做到的只是将自己感受到的一些肤浅的体会在这里与大家做个交流。一、一堂好的数学课所具备什么样的标准:
1、课程的设计与组织满足学生的发展;
2、课程的组织与实施必须建立在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之上。
3、面向全体学生,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获得不同的发展。
4、学习的内容应该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二、一名好的数学教师应该具备哪些素质:
单从学科知识角度,结合《课标》,我们认为好数学教师应具备以下素质:
1、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
2、应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为学生提供充分的活动机会。
3、帮助学生在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中理解、掌握双机、数学思想、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在这三面,吴老师在《估算》这课都有大师级的表现。
首先,吴老师安排的教学环节过渡自然,问题的引入由学生自己提出,这既充分保证学生对问题解决的关注度,又保证问题贴近学生已有思维力和知识基础;问题的解决由师生共同建构,保证学生对双基的掌握,实现两个主体作用的发挥;问题的延伸亦使学生处于亢奋状态,实现使学生带着问题进入课堂,带着问题走出课堂的最佳教学状态。
第二,吴老师通过她的精心策划使学生一直处于积极主动地学习状态,为学生提供充分活动的时间与机会。在课程第二环节“如何估算”中,吴老师用近16分钟的时间让学生运算、思考、发言,几乎每个学生都获得展示自己的机会,在第三环节“如何用估算”中吴老师又不惜用近15分钟让学生参与运算与讨论,不怕耗时,耐心排除学生理解误区。
第三、实现学生“ 我要学”、老师“帮你学”的师生共建课堂氛围。吴老师一直
通过循循善诱,使学生自主探索、互相倾听、彼此交流,从而了解到估算的各种方法、会进行估算,体会到不同估算方法的优劣,知识、技能与方法在参与中逐渐形成。我们常常提倡的“精讲多练” 在这节课上得到很好的示例。
三、儿童该学什么样的数学?
(1)听得懂的数学(2)用儿童的语言系统地解读数学(3)用简单一点的数学(4)学数与形结合的数学(5)学动手做的数学(6)学不太严格的数学(严格的不理解,不如不严格的理解)(7)学与儿童经验对接的数学
总之,不要用我们的方式去教育孩子,用让孩子用自己的方式去接近数学。我这里举个例子,吴正宪老师在上二年级《搭配》时,非常凌乱地出示:长衣、短衣、长裤、短裤、裙子的卡片。让学生独立思考有几种穿法,再记录,不讨论。展示学生的穿法时,老师有意展示两种、四种、五种、六种。其中六种有两位,一位非常工整有序,一位很凌乱。然后问:你喜欢哪一种?学生就说:喜欢六种排得工整的那位。师:为什么喜欢六种的?学生答:六种的比较清楚。教师:两种的也很清楚啊!学生:六种的不多也不少。另一学生说:六种的找全了。还有一学生补充:找齐了。老师:两种的不齐,为什么不齐?学生:乱了。师追问:为什么会乱了?学生:没按顺序。老师:别着急,先看清楚。五种的乱不乱?生:乱。师:六种的,乱不乱?学生:不乱。师:读一读,读两遍长衣长衣长衣嘿!喘口气,短衣短衣短衣嘿!读完,师又问:为什么不乱?生:先定位一种上衣,再进行搭配。老师:什么叫定位?学生:就是固定。师:怎么配?学生:长衣裙子,长衣短裤„„。师:用画线的方法,把过程记录下来。画完后,老师:多不多?少不少?用什么词?(刚刚好),为什么会齐?全班学生:按顺序。在这里老师通过对学生的语言“不多也不少”、“找全了,找齐了”的解读一步一步地接近教学目标“要按一定顺序”。
四、课堂等待是一种艺术。
等待是一种教学理念、教学策略。就像上面吴老师带学生读一读,读两遍长衣长衣长衣嘿!喘口气,短衣短衣短衣嘿!。就是在等待,目的要让学困生也参与学习。朱乐平老师当一个问题抛出后,他并不立即请学生回答,而总是稍作停留后再提请作答。学生作答后他也并不立即作出是非判断,而是迟缓数秒钟后,再询问旁的学生有无听懂作答者表达的意思,然后再根据情况作出具体反应。他说:“如果一个问题出来后,学生马上举手发言,肯定是没有什么思维或是思考不全面。我最喜欢课堂上一开始一只手举起来,后来两只,再后来三只,慢慢地越来越来多。”这样做不仅留给学生一定的思考问题和咀嚼回味的时间余地,更重要的是激活了学生的思维,让孩子们的思维不能游离课堂,始终参与着教学的进行。同时要求学生要学会倾听别人,学会思辨表达者的思考过程和表
达内容的正误。吴正宪老师有次去京门头沟小学上课。出示一幅两只小猴摘桃子的图,问学生说说看到什么,结果全班鸦雀无声。老师只有叫了一个学生上台,那学生愣了老半天,说了个字“猴”,老师只好让他下去。另外叫了个学生,“你看到什么”“树”老师也只好让他下去。就这样慢慢的,发言的学生越来越多,课堂充满活力。
这里我觉得课堂等待中还要注意另一个问题。就是光等待是不够的,还要相机的引导,点拨。引在该引处,导在关键处。不然,如果碰到较差的班级,千呼万唤不出来,既浪费了课堂时间,完不成教学任务,又使课堂陷入一种沉寂状态,缺少生气。
五、关于简约教学
(1)、简约教学的主要理论
简约教学是徐长青老师倡导的教学方式。主要理论是“从冗繁走向凝炼,从杂乱走向清晰,从肤浅走向深邃,实现有效的教学”,强调的是“三不讲”即,学生会的不讲,学生自己能学会的不讲,这里强调的就是学生的学习主动权,再就是学生怎么也学不会的不讲。这最后一点是很新颖的,我想主要应该体现在层次方面吧,比如教师要掌握好教学内容的深浅度,对于习题的设计要注意“下要保底上要封顶”。这就要求教师对学生的学习层次有所把握,特别是对于学困生,需要用多少题,哪些题型来巩固,做到什么程度就算可以,教师要心中有数。
(2)、简约教学主要简在何处呢?
1、教学情境应该真实,简洁。
教学情境要考虑的是与知识的相关性和趣味性。要建立在真实的学习起点上,与学生已有的知识和学习经验发生联系。最切忌的只顾了趣味性而忽视了这个已有知识和经验。这也是我们在教学中,特别是公开课教学中时有发生的情况。
2、教学内容应该简明、充实。
也就是说,在教学过程中应该抓住本旨内容建构知识系统,教学时间是有限的,在有限的时间内追求效益最大化是简约教学的目标。对于教材,尽量做到一材多用,一景多回,使学习材料与情景在教学中发挥最大作用。
3、教学过程应该简化,厚实。
要围绕主要认知矛盾开展多层次教学活动。在这里需要注意两个词汇,“主要认知矛盾”,这就要求我们教师要在一节新授课中,准确的抓住最重要的知识点,最关键的知识点,各种教学手段,各种学习方法的运用,其实都是为了突破这个而准备的,切切不要丢了西瓜捡芝麻。再一次词就是“多层次”。重难点的突破不是一蹴而就的,所以要从学生已有知识点一点点设计教学环节,一步步攀登,体现层次性。只有重视了这两点,恰到好处的做到这两点,就是简化和厚实。
4、教学方法应该简朴、多样。
简朴呢,能让学生明白地参与学习,而不是一头雾水的跟着教师的要求跑。但简朴不等于老方法老样子,而要取之精华的用。在这点上举一个例子,也许不是太切合,但我想大家听了能明白。比如穿衣方法,其实草屋即能安身,布衣即能裹体,可这些,远远不能满足新时代的我们了,所以我们的着装在大家的精心打造下,已经越来越美,越来越有气质,依此类推啊,教学方法上的简朴应该取简单而精致的意思。我们的教学更应该在精致上多花心思,多下功夫。另加一句就是,真正会着装的美女不在于衣服价格有多贵,而在于恰当表现出她的美;那我想,真正的好的教学方法不在于有多花俏,而在于恰当的帮助学生学到知识,学会思维方法。
5、教学评价应该简明,真实。
现在的课堂对教学评价很重视。但我们的课堂中,常常出现的情况是,重视又更多的体现在了对学生的尊重上,如果再多重视一下学习方法的引导,并能及时对一些问题和错误给予引导性的评价,也就是在鼓励性的同时,更多关注一下引导性,我们的评价就更完美了。
6、教学语言要简练,深刻。
简练就是少,深刻就是精。一句话,少而精。点在关键处,评在要害点。
7、教学媒体要简单、适用。
强调三个不能代替:不能代替黑板,不能代替操作,不能代替想像。强调三个有利于:有利于学生操作,有利于过程优化,有利于资源拓展。
在设计教学辅助课件时,我们不妨问自己这六个问题。也许会有益于我们的设计。(3)、澄清3个问题:
1、什么是课堂教学的正确答案?
课堂教学到底要不要有正确答案。这里有个例子,徐老师有次到一所高三听课,坐在一学生边上,那个学生做对了,徐老师对他说:“你做对了,快站起来回答啊!”那学生看了看了他,没理他。徐老师又几次鼓励他,他就把椅子挪开。到了下课,徐老师问他:“你明明做对了,干嘛不站起来回答啊?”那个学生还是不理他。这时,上课的老师走过来,对徐老师说:“徐校长,您对这节课有什么指教?”这时,这个学生大概意识到这个胖乎乎的家伙可能是个领导,认真地打量起徐老师。徐老师让上课的老师先离开,再问这学生,这学生才开口,“反正下课时,老师要公布答案。”这事让徐老师非常震惊,他马上组织老师到下面中小学听课,而且是临时通知的。他说:“我们能不能上几节课堂上没有答案的课来?”上数学课,不是为了找到正确答案,而是让学生学会数学,学会运用数学解决问题,这才是数学课的最终目的。
2、天才=99%汗水+1%灵感?这句话是爱因斯坦讲的,但是这不是完整的原话,原话的下半句是“纵观我的一生,那1%是起了非常大的作用。”所以我们不能误解了这句话。数学课应该是启迪学生的智慧,发展学生的智力。数学老师要做的也是发展学生1%的灵感。
3、我们的孩子是学会的还是练会的?他们丢了什么?
对数学课而言,我们的孩子应该是学会的,不是练会的。我们的孩子应该是主动学会数学,掌握数学思维的基本方法和原理,学会用数学的方法去思考问题,解决问题。我们不应该主张数学是练会的,那样就扼杀学生应有的天赋,孩子们将会丢失思维的创新性和灵动性。
第五篇:聚焦主业、提升教学质量管理
《聚焦主业、提升教学质量管理》的个人体会
经过为期4天的教导培训,我对教导工作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和提高,作为开展教导工作,要深刻理解局教育工作会关于“主业”的内涵和要求,突出服务意识,明白“服务中心、服务基础”,为学校服务,为教师服务,为学生服务,为家长及社会服务。牢记我们的职能职责,履行好自己的职责——提高教学质量、奠基学生的幸福,解放教师,从有限的时间内提高教学质量。为此,我对下一步的工作思路和工作策略进行了分析,如下:
一、教师是教学实施者,职业道德是教师提高教学质量的前提。“教师大计,师德为本”,思想是主导、是动力,师德是敬业奉献的根本,教师要学会管理自己的思想,①“当他开始学会管理自己的思想时,就不会因为自己的处境而怨天尤人,并以坚定的高尚的思想来指导自己,完善自我。”当具备了高尚的师德才能有艰苦奋斗的精神和务实作风,踏踏实实工作。所谓“三分能力,七分责任”。作为教导要注重引导教师首先要树立教书育人的思想、要有高度的责任心,以前参会曾多次听闻提到“良心教育”这一词,就是为了奠基学生的幸福的一种责任心。作为教导,还要引导全体教师如何具备高度的敬业精神、良好的教师职业道德,热爱学生、热爱本职工作,对待学生尽心尽责,全身心投入、认真备课、精心对待每一堂讲课等,不把教书育人当做自己的谋生职业,而是把它当成自己追求的事业。这样,才能组织一支敬业的富有责任感的教师队伍,才能形成良好的师风、教风,才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前提。
二、根据制度规范教学管理,落到实处,确保教学质量。教学管理制度是借以拘束,激励师生规范日常行为,使教学能正常运转,保持正常教学秩序的。作为教导在执行教学管理制度中,前后要保持一致,要遵循操作程序。教学管理不仅是建立健全制度的过程,而是执行落实制度的过程,在执行时,打铁需要自身硬,要以身作则,要打得开情面,对事不对人,注重教学业务管理,教学常规工作管理,教师组织管理。在任课任职安排中尽量专业对口,避免人为因数造成的不良状态,做好课程管理。同时,也要注重刚柔并济,情理交融,严中有情,多思考怎样激发工作的积极性,高效率的完成教育教学任务,确保教学质量的提升。
三、做好教学常规管理,保障教学质量稳中有升。
抓常规管理是一种导向和手段,抓好教学常规能使教师的“教”促进学生的“学”。对于教学常规检查其实已经逐渐地形成了共识,关键是要全体教师形成持久的严格的向教学常规要习惯、要品质、要质量的观点,形成良好的教风。要抓好教学行为、教学过程管理,认真进行教学常规的“六认真”检查,认真抽查教例,认真听课,认真巡课,认真抽查作业,认真考核;不可时冷时热,有始无终。同时教导处和教师本身不可以有认为教学常规“六认真”差不多就行的现象。对执行教学常规过程中出现的各种各样的问题,能当场解决要当场解决,不能当场解决要及时解决,要打得开情面。要坚持局上要求的《每日巡查制》,确保教学课程的管理和《推门听课制》,随时评课,掌握真实情况。教导处要定时抽查和不定时抽查相结合,检查结束,要及时召开教学常规检查情况会议,对检查结果进行归纳反馈,对各方面的优缺点都进行总结,教师们才能有针对性地进行调整、完善。通过反馈,才能使常规管理检查效果落到实处,有效的规范教师的教学行为。认真组织每次考试、分析、总结,注重薄弱学科、薄弱环节的成绩实质性提高。
四、学生学习方面的管理。首先引导教师注重要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预习、上课、作业、复习、考试、课外阅读等习惯方面入手,有助于提高教学质量;其次引导教师注重后进生的工作,加强个别辅导,掌握课堂上应掌握的知识点,有助于提高教学质量;然后引导教师注重了解不同阶段的学生的学习状态和认知水平、学习特点等。最后引导教师重视对学生学法的指导,让学生会学,主动学,激发学习的兴趣。
五、提升教师专业水平的管理。要提高教学质量,教师必须不断提高自身的知识水平和业务水平,在校本研修上,侧重教师学习现代教育技术,抓好“MS-EEPO”培训模式学习契机,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水平,发挥教研的引领作用;在教研活动中,注重教材研究,加强教法研讨,认真开展听课、评课、磨课、评选活动、教学研讨活动、集体备课活动等;在教师学习培养上,鼓励教师外出培训,树立终身学习的意识,提高教师自身文化素养,提高教学设计能力和课堂教学的组织能力。
参考文献
1、①《思想的力量》
2、《教育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