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教育就是找水源
教育就是找水源
在传统的教学当中,我们一直认为教师在课堂上就是给学生送水的,要给学生一杯水,我们必须要有一桶水,这句话奉行了很多年,但仔细思量一下,桶里的水容积是有限的,每天倒一杯,一个老师从事了多年的教学生涯之后,面对今天澎湃而来的课改浪潮,他很可能是背着一个空桶站在讲台上的,还怎么给学生送水?所以用新的课程理念去分析,教师现在的真正工作应该在课下,而不是在课上。课余时教师要对自己将要传授给学生的知识进行认真的学习,查阅大量的相关资料,这不就是和学生共同在找水源吗?甚至可以教会学生打井。
刘翔是奥运会冠军,我们从来就没有要求过他的教练跑的要比他快,孙海平教练说:“不管我是站着、还是坐在轮椅上,甚或是躺在担架上,只要能让刘翔跑的快就行”。
所以我们做教师的就应该时刻要求自己:不断学习,不断提高。不再是专职的指导者,而是和学生一起成长,做“平等中的首席”。相信一个事实:哑巴也可以成为一名好老师,重点看他是否能带领学生找到源源不竭的甘甜的水源。
第二篇:教育就是育种
教育就是育种
什么是教育的简单?就是呵护一粒种子,这粒种子就是学生。
有人说,教就是把树种下,育就是把树种活。我是农村长大的,小时候什么农活都干过,习惯拿农人说事,绝大多数人都出身于农村,用这个比喻好懂,把教育比成育种、种树,这话我信。
种子需要变成禾苗。有没有破土而出的芽苗,决定未来的长势,苗不壮,根不深,难有未来的茁壮,绿油油的禾苗,才能昭示丰收的喜悦。孩子也需要正确的启蒙、开悟,而孩子对未来的奠基,不是有多少特长,不是会跳舞、画画、唱歌、弹钢琴,而是品行与习惯。
庄稼需要健壮,作物生长不只要果实,果实的营养,果实的承载来自哪里?来自秸秆的健壮,粗壮的身躯才能抗倒、抗风、抗旱、抗涝,才能为担当硕果提供可能。学生不也如此吗?成才必须先有丰盈的身心,健壮的体魄,过硬的心理,健全的人格。现实呢?因一次成绩的滑落,因一次的自尊,导致心理变异,甚至自杀,连小学也出现了,这样的身心能承载什么呢?有人统计过,抗战期间,每牺牲50个中国人才打死一个日本鬼子,现在若再有这种战争,恐怕不是五十比一,有多少人还有翻山越岭、爬高上低的体魄?还有人预测过,若再有中外之战,汉奸比抗战还多,算不算教育的悲哀?一位专家官员说过,“人们对制度性杀人麻木不仁”,不少制度要的是功利结果,而对于学生身心健全的质量评价制度有吗?
农人中的把手比教育人强,强在按规律办事,农人能根据作物生长的规律,凭借自己的经验,自由自主地管理,到什么季节做什么事,保证“种瓜得瓜,种豆得豆”,勤快的人收获的瓜大一点,大豆饱满一点,懒惰的人收获的产量少一点,质量差一点,根本的一点在于,种什么收获什么。教育能保证吗?难,难在简单的问题复杂化了,原本教育就是保证孩子自由自在地生长,但教育人做教育事的时候,又有多少能像农人那样自主操办呢?教育理论的交织,专家“独到”的显摆,行政的干预,检查的需要,评价的变异,功利的索取,政绩的苛求,高喊“教育家办学”,总是被外行左右,拿着“人民”满意的令旗,总是让教育时常偏离航道,“崇高”的事业总是被有些群体忽悠,人民到底是谁呢?素质教育的“镣铐”就是这样打造的。
我们吃的穿的源自农民,为何不学学农民淳朴的规律意识呢?
第三篇:教育就是习惯
《教育就是环境》演讲稿
在演讲之前,我先问咱们女同胞们一个问题,作为一个女人,现实生活中,有没有令你发愁的事情?有!女人有四大愁,分别是,自己的脸,老公的心,银行的贷款,孩子的教育。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同感。其实,其中前三愁是“不必要的愁”,真正意义上的愁,只有一个——孩子的教育。教育才是我们最大的愁!现在的孩子像什么?像空心豆芽。对父母不亲热;不善于和人打交道;在家像狼,出门像羊;小小年纪,经常感觉“没劲、无聊”;跟着大人,一切自如;不跟着大人,手足无措。。。
从今天向未来看,没有什么比教育出一个“有本事”的孩子更重要的事,应对竞争激烈的时代,唯有有本事的孩子,不吃亏。
我认为,决定孩子有没有本事,影响孩子最大的就是环境。各位领导,老师,我今天演讲的主题是《教育就是环境》.大家可能会认为,教育孩子主要的责任人,是老师、是父母。其实最有力量的是环境。环境包括三个因素:第一个是时间,第二个是人,第三个是给他创造一个环境,改变他的生活环境,我觉得这是对孩子最好的,否则的话我们事倍功半,甚至适得其反。
孟母三迁的故事我想大家都了解。孟子小时候很贪玩,模仿性很强。他家原来住在坟地附近,他常常玩筑坟墓或学别人哭拜的游戏。母亲认为这样不好,就把家搬到集市附近,孟子又模仿别人做生意和杀猪的游戏。孟母认为这个环境也不好,就把家搬到学堂旁附近。孟子就跟着学生们学习礼节和知识。孟母认为这才是孩子应该学习的,心里很高兴,就不再搬家了。孟子以后专心读书,发愤用功,身体力行、实践圣人的教诲,终于成为一代大儒,被后人称为“亚圣”。教育,归根结底是环境问题。教育孩子就像腌咸菜,什么环境,就腌制出什么味道的菜,而每个人的家就是一个大的咸菜缸,爸爸妈妈爷爷奶奶甚至保姆、亲戚都是缸里的酱料。培养孩子最好的环境就是你的家,因为家庭环境才是最好的教育环境,家长就是最好的老师,把家变成哈佛大学,把你家变成帮助孩子成长的优质环境才是最棒的!
接下来我再给大家举个例子。有一只大象捆在一棵树上,很细的一根绳子。如此细的一根绳子竟然能捆得住大象!?因为这只大象从小就被捆在这儿,小时候这么细的绳子它挣不断,它知道挣扎没有用。所以慢慢长到几吨重了,它还不逃跑,干嘛呢?他认为这个绳子能绑得住它。我们的孩子就是这头大象,他长大后可以展翅高飞,他为什么不呢?因为从小他脑子里被束缚了太多的东西,告诉他你是不能展翅高飞的,我们家长总是告诉孩子,你一定要听话,你不听话我就不要你,老虎就会把你吃掉。所以家庭环境里面很重要的是你有没有按照小孩来设计家庭教育环境.当我们讲教育的时侯,很多人都会有一个误解,教育嘛,教育就是跟他讲了,告诉他“小朋友你该怎么样”、“宝宝,这个能动这个不能动,否则就会挨收拾了…”那时候对孩子造成恐惧,是最不道德的,在精神、行为、意识上完全控制了孩子。
既然我们知道了成人决定儿童,环境决定精神胚胎,大人决定孩子,我们就应该有勇气,不要给孩子提那么高的要求,先从我们自己做起,所以我认为教育孩子是最重要的事,只有爸爸妈妈和老师是不够的,要全家一起来打造家族竞争力教育环境系统工程。
我们今天有很多人讲思想头头是道,但是在孩子面前,最大的失败就是只说不做,光说不练。对孩子来讲,生活当中充满最多的是什么?是行为。所以家长讲道理,他根本不学,他学什么,他学行为。如果你教孩子要彬彬有礼,但你天天在家里粗鲁野蛮,孩子也不会彬彬有礼;你教孩子要大气,你天天在家里在外面小里小气,孩子也永远不可能大气。如果父母不赡养老人,小孩子就知道将来我也可以不赡养你们。这就是身教大于言教。所以我们就应该打造一个好的环境,小孩子就会自动让精神胚胎茁壮成长。我们需要做些什么呢?我们的眼睛需要经常看到正确的行为,耳朵需要经常听到正确的话,需要把这样的氛围在家里面渲染,需要让这样的空气把我们家族的每一个人变得积极激进。乐观、上进、勇敢、不服输,我们想要孩子什么样,我们就要打造什么样的氛围。
孩子的这种吸收式学习,浸泡式学习慢慢地就形成了一个环境,一种习惯。所以教育孩子最好怎么样呢?不是你要他怎么做,而是家里面他眼睛看到的,耳朵听到的这个习惯和环境才是最好的教育。所以教育的最高境界就是改良环境,改善环境。最免费、最便宜的老师是环境。民主中长大的孩子,领导能力强;鼓励中长大的孩子,学会了自信;公平中长大的孩子,拥有正义感;宽容中长大的孩子,学会了耐心;赞赏中长大的孩子,学会喜欢自己;爱之中长大的孩子,会爱人如己。
我们可能改变不了社会,改变不了这个世界,但是我们能改善孩子生活的环境,我们用我们家族的大环境,用我们家族的有爱、有自由、有经典的环境,去教育孩子,不再用盲目地、糊涂地爱去爱孩子,希望天下的父母都不再这么累,也希望天下的孩子都可以快乐、自由、健康地成长!
2011.4.18晚于家完成,
第四篇:爱就是教育
爱就是教育
——我的教育小故事
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经说过:“真的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唯独从心里发出来的,才能打到心的深处。”这句话深深地震撼着我的心灵。它不仅体现了先生个人所具有的伟大师爱,也是先生在勉励我们要“爱满天下”,因为关心和爱护每个学生是教育工作者的天职!
从事教育工作已有15个年头了,回忆过去教育中的点点滴滴,我最大的收获就是明白了:爱就是教育,教育就是爱。因为爱,让他变得不再寂寞。
有一年在高三刚刚接手一个文科班,在拿到这个班的花名册,几位热心的老师便纷纷向我介绍其中几位需要重点关照的学生,提醒我小心,对他们一定要严,要狠,我觉得压力非常大。和这些所谓的“高手”接招之后,我才真正感到麻烦。这几个同学纪律性很差,不仅自己不学,更影响别人,对学习根本无明确目标和要求。
这其中,有一位同学尤其让我头疼。郑xx,择校,走读生。父母离异,跟着母亲生活。该生表现一直都很懒散,我行我素,不交作业、上课不听讲、迟到等违纪事情经常发生,老师找他谈心,最多管一天,第三天又恢复原样。
到底是什么原因使他这样?在他交来的思想认识中,我看到了他思想的另一面。他说表现不好一是因为已经习以为常,自己管不住自己,没有信心相信自己能做好,所以只好“随心所欲”地上学,二是自己对学习实在提不起精神,在学习上对语文存在兴趣又能怎样,单靠语文也实现不了自己的梦想。
找到这个突破口后,面对他的实际,思考再三,我决定从他感兴趣的语文入手。于是,我找他谈心,分析他现在的情况,并结合他喜欢听故事的特点,利用哲理小故事建议他现在该如何做,才能让梦想实现。
有人做过一个实验:组织三组人,让他们分别沿着十里以外的三个村子步行。第一组:不知道村庄的名字,不知道具体路程,只告诉他们跟着向导走。刚走两三里,有人叫苦,一半时有人愤怒,有的人开始抱怨,有的停下来不愿意走了,越往后情绪越低。第二组:知道村庄的名字、路程,但没有里程碑,只能凭经验估计。走一半时,有经验的人说:“大概走了一半的路程”。于是大家簇拥向前,当走到四分之三时,大家情绪低落,疲惫不堪,而路程似乎还很长,当有人说“快到了”,大家又振作起来加快了步伐。第三组:不仅知道村子的名字、路程,而且每一里就有一块里程碑,人们边走边看里程碑,每缩短一里大家便有一小阵的快乐!行程中他们用歌声和笑声来消除疲劳,情绪一直很高涨,所以很快就达到了目的地。通过这个故事,我告诉他,路就在自己脚下,自己要有目标,而且要将目标细化,才能成功。
他在听了我讲的故事后,表现出了觉悟的表情。在这之后,他表现还比较好,迟到的次数明显减少,作业也能基本及时完成。但是,面对这样的学生,稍一松懈,它可能就会又“故病重犯”,所以只要他有一点小小的进步,我就尽量在同学面前鼓励表扬他,让他成为全班的焦点,也使他不好意思再犯错。
后来,他一点点地改变着,班级活动中也有了他的身影。虽然偶尔还会犯错误,但至少学习态度积极了,学习兴趣也更浓了。
通过与这类学生接触,我深深地认识到:教师要把握时机与学生及时沟通,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的梦想及时开始。特别是高中生的自我意识较强,普高中的学生对学习有很多困惑,如果不能妥善处理学生中出现的这样或那样的问题,那么就可能会影响到师生之间的关系。教师应在教育中多点赏识教育,多一些理解和宽容,从思想上重视学生,让他们在赏识中学会放飞梦想,让他们的梦想从他们的兴趣开始。
第五篇:水源中学特色教育方案
水源中学秉承教育理念,弘扬“雷锋精神和孔子精神”特色教育方案
水源中学秉承“修得 求知 强体 创新”的办学理念,2017年确立了以“雷锋精神和孔子思想”的校园文化,秉承传统文化精髓,利用雷锋伟大人格和孔子儒家文化的教育优势,以创办人民满意的教育为核心,体现社会主意核心价值体系,开展凝重、恢宏的校园文化教育,营造了“用雷锋精神和孔子思想育人”的校园文化氛围,弘扬雷锋精神和孔子思想。主要有以下几点做法: 1.优美的校园环境,融入雷锋精神和孔子思想
学校以“修得 求知 强体 创新”为校训。步入校园,校园路灯箱两侧为雷锋日记摘抄和论语语录,让学生感受到是在贤者的光芒下求学和成长。同时也凸显了我校“雷锋精神与孔子思想”为主题的校园文化特色。
校园内的操场周围镶嵌着雷锋日记和孔子论语经典语录摘抄,生活在这透溢着浓郁文化、生态育人气息的环境中,更平添了优美雅韵、平安祥和的气氛。
2.丰富的德育活动,塑造雷锋精神、孔子思想式学习人格
我校根据中学生人格发展的特点,结合孔子思想和新时代雷锋精神的特征,确定了五个方面的教育内容来塑造中学生的健康人格。
1)行为规范文明礼仪教育。他既是公民道德建设的基本内容,1 也是形成完整人格的具体表现。我们教育学生以雷锋、孔子为榜样,树立高度的集体观念和组织纪律性,严格要求自己,养成良好的文明习惯和社会公德,遵纪守法,尊师爱友,诚实守信。孔子把“礼”看作人的立身之本。一个学生要做到品质朴实,注重礼节、举止文雅、文明礼貌,才是一个有教养的人。引导学生将合理的“礼”内化成自己的德性,形成自动的行为,自然的习惯,使学生礼行得以完善体现。2)“五自”教育。自理、自学、自律、自强,它既是以人为本思想的集中表现,也是独立人格形成的标志。我们引导学生以雷锋、孔子为学习榜样,追求真知,志存高远,自强不息,并能把远大的志向化作脚踏实地的具体行动,从自身做起,从点滴做起,学会学习,学会生活,学会做人,学会创造。
3)“五爱”教育。我们教育学生要像孔子教导那样仁者爱人,像雷锋那样热爱党、热爱人民、热爱社会主义、热爱劳动、热爱科学,培养学生对祖国山山水水和同胞、亲人的亲切依恋感,从而立志为国争光。
4)团队精神教育。它是新世纪对人的基本素质要求,自然也就成了塑造健康人格的不可忽视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学习雷锋活动中,我们注意培养学生主动参与的态度和互相写作的精神,既积极地为集体出主意,想办法,又善于协助别人做好工作,团结友爱,携手并进,“和而不同”是孔子教育思2 想所提倡的,他主张“二人同心,其利断金”的团队精神等教育,是学生集体主义思想集成和发展的路向。
5)“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习近平在“青年要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讲话中指出:青少年一是要勤学,二是要修得,三是要明辨,四是要笃实。因而我校重塑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一是从小事做起,培养爱国主义情感;二是利用课堂教学,发挥教师核心价值教育的主体性。三是加强实践活动。把掌握思想道德知识和进行道德实践紧密结合起来,寓道德教育于生活实践之中,使学生的知行得以完美结合。
3.创新的活动形式,实现雷锋精神和孔子思想的延续
让雷锋精神走向社会。学校开辟了“学雷锋教育基地”,以水源乡敬老院为校外教育基地,通过向孤寡老人献爱心活动,为孤老夏送清凉,冬送温暖。学生也在参与社会服务活动中,增强了服务意识,培养了社会责任感。
培养学生尊老爱幼、助人为乐的品质以及回报社会的责任感。开展“感恩”教育活动,倡导“为父母做件事,为家庭添温馨”,开展道德实践活动,到社区清扫街道、清除白色垃圾;开展“手拉手”活动,与联谊校学生交朋友,培养学生爱心,让学生真切感受到了社会上有一些人多么需要别人关爱。
学校还根据班級和个人在志愿者活动中的表现开展“雷锋等系列评选活动,把志愿者活动推向高潮,不断地涌现“雷锋式等系列评3 选活动;把志愿者活动推向向高潮,不断地涌现“雷锋式”的典型模范,形成良好的與论教育氛围。
总之,利用校园一切可以利用的文化资源,让雷锋精神和孔子思想想从校园辐射向社会,继承这一民族精神文化。创建良好的人文环境。
目前,学校处处凸显特有的时尚、儒雅文化特色,四周的花坛、操场的铺设等,成为“走近雷锋和孔子”,展示儒雅校园环境文化的一个个亮丽的风景。营造出文明、和谐的育人环境。我们还需要全方位、深层次思考和实践,在校领导带领下逐步形成更加美好的校园文化和教育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