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新课改下初中数学教学的几点体会5篇

时间:2019-05-15 15:24:33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浅谈新课改下初中数学教学的几点体会》,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浅谈新课改下初中数学教学的几点体会》。

第一篇:浅谈新课改下初中数学教学的几点体会

更多资料请访问:豆丁 教育百科

浅谈新课改下初中数学教学的几点体会

三亚市林旺初级中学麦文强

随着课改的不断深化,数学教师原有的一些教学观念、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都受到了新的冲击和新的挑战。如何更好适应课改的要求,这就需要我们不断更新教学观念,不断学习总结,才能更好地服务于数学教学。下面具体谈谈个人的一点肤浅看法。

一、以“人”为本,营造和谐的教学氛围

关注人是新课程的核心理念,它意味着:一方面,教师要树立“以人为本”的教学观,关注学生,确立学生是学习主体意识,真正把学生看成是生动活泼的人,发展的人,有尊严的人。师生间在人格上是平等的,教师要尊重学生、理解和宽容学生,和学生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让学生从教师的信任与尊重中,体会到温暖与期望,激励与鼓舞,进而感到教师的可亲、可信;另一方面,教师在课堂上要用平等、民主、和谐的思想引导整个课堂,营造一种和谐的师生、生生之间的合作学习氛围,形成一个广泛的“学习共同体”,使学生在课堂上敢于畅所欲言,敢于发表不同见解,真正做到师生间、生生间的平等互动。

数学教学中,营造一个和谐、平等的教学氛围,才能让学生获得心理上的安全,使他们满怀热情地投入学习。

二、结合生活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新课标在“教学建议”中指出:“在数学教学中,应注重发展学生的应用意识;通过丰富的实例引入数学知识,引导学生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经历探索、解决问题的过程,体会数学的应用价值。帮助学生认识到:数学与我有关,与实际生活有关,数学是有用的,我要学数学,我能学数学”。

更多资料请访问:豆丁 教育百科

学生在生活中积累了大量的生活经验,这些经验往往与数学概念、法则、公式、数量关系等数学知识有着密切的内在联系。因此,教师要多创设数学情

境,从现实生活中引入数学知识,使数学知识生活化,让学生带着生活问题进

入课堂,使他们觉得所学习的内容是和实际生活息息相关的,是生活中急待解

决的问题,给学生找到生活的原型。

如讲授“灯光与影子”(第二课时,九上)时,我设计了这样的问题情境—

—当我们乘车在公路上往前行驶时,前方那些高的建筑物好象“沉”到了位于

它们前面那些矮的建筑物后面去了,当经过它们之后,又逐渐“冒”出来,这

种现象如何解释?面对这一他们熟悉的题材,学生们兴趣很高,纷纷发表自己的看法。而要正确回答这一问题却要涉及到本课所要学习的“视点、视线、盲

区”等与投影有关的知识。所以,教师在教学中,应从学生的生活体验出发,创设引入数学情境,对

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会起到良好效果。

三、个性化与合作学习相结合,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课程标准强调要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学生个体间在各方面都存在着差异,特别是生活经验、知识基础、思维能力上存在差异,这些都影响学生参与数学

学习活动的深广度,面对学生多样化的学习需求,在教学中,加强开放性问题的训练,既能使每个学生都得到相应的发展,也能很好地面对学生多样化的学习需求。

如:学习完“探索勾股定理”(八上)内容后,可安排这样的训练题:如下

图,所有的四边形都有是正方形,所有的三角形都是直角三角形,请在图中找

出若干个图形,使得它们的面积的和恰好等于最大的正方形面积。尝试给出两

种以上的方案。

此开放性问题不同于在固定条件下研究固定结论,学生在寻求多种方案的过程中,进一步加深对勾股定理的理解。

对此类问题要给学生充足的时间,让学生既能独立思考、自主探究,又能

进行适当的数学交流活动,让他们感受到彼此的思维方式和思维过程,以改变

自己在认知上的单一性,从而大大激发学生的思考兴趣,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培养学生求异、求变的创新意识。

四、开展数学活动,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

新课程标准下的教材非常重视学生活动的开展,尤其重视操作能力的培养,因为它具备知识综合性强、趣味性强、知识容量大等特性。因此,老师要充分

利用户外测量、制作活动等,让学生在多样化的操作活动中体验数学。

如:学习完“相似三角形”(八下)后,指导学生开展“测量我校旗杆的高

度”的活动——

第一步,分组讨论测量的方法;

第二步,小组分工,分别用以上讨论得出的方法进行测量;

第三步,讨论比较上述各种测量方法,找出最好的测量方法(见下图);

第四步,推选代表在全班介绍解决这一问题的过程和结论。

利用阳光下的影子测旗杆的高度利用标杆测旗杆的高度利用镜子的反射测旗杆的高度

通过学生动手操作、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逐步消除理论和实践之间的阻

隔,加深学生对“相似三角形”知识的理解和认识,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所以,我们在教学中应向学生提供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培养学生乐于动

手的意识,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

五、重视应用教学,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应遵循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规律,强调

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

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

数学来源于生活,最终服务于生活。在教学过程中如何缩短数学课程与学

生生活实际的距离,让学生获得与他们密切相关的、有价值的数学呢?这就需

要我们重视应用性问题的教学,培养学生通过实际问题构建数学模型,以求得

问题的解决。

如学习“一元一次不等式与一次函数”(八下)后,我安排这样的训练题:

某信公司有甲、乙两种手机收费业务,甲种业务规定月租费25元,另外每通话

1min收费0.4元;乙种业务不收月租费,但每通话1min收费0.6元。

(1)分别写出甲、乙两种收费标准下每月应交费用y(元)与通话时间x(min)

之间的关系式;(2)选择哪种业务对顾客更合算?

这一与生活密切相关的问题把学生置于决策者的地位,需要学生借助函数

关系,建立不等式模型,然后根据计算结果作出决断,这对于培养学生的应用

意识和科学态度都是十分有益的。

通过生活问题数学化,让学生深刻体会生活离不开数学,数学是解决生活

问题的钥匙。加强此类问题教学和训练,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六、借助现代信息技术手段辅助教学,提高数学教学效益

《标准》指出,“数学课程的设计与实施应重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把现代信息技术作为学生学习数学和解决问题的强有力工具”。现代信息技术可把数学知识的产生、形成和发展的过程充分地展示给学生,可通过生动的视听创设情境进行概念教学,使某些抽象的概念直观化;通过动画表现出一般与特殊、运动与变化,让学生领悟其中的数学思想和数学方法。而互联网的逐步普及也为教学提供了一个强大的平台,教师在教学中,可适当地引导学生利用互联网强大的资源进行数学学习,如在学习“黄金分割”后,我引导学生通过互联网了解“黄金分割”的应用,从结果来看令我赞叹不已。如:(1)“黄金分割”在几何作图中的应用。如,顶角为36°的等腰三角形,作底角的平分线,与对边的交点就是该边的“黄金分割”点,这样的三角形叫黄金三角形;(2)“黄金分割”在建筑中的应用。如,古埃及的金字塔,古雅典的他依神庙,印度的泰姬陵,巴黎的埃菲尔铁塔等等,这些世人瞩目的建筑中都蕴藏着“黄金分割”;(3)“黄金分割”在美术方面的应用。如,世界名画“最后的晚宴”中犹大的位置就处在“黄金分割”点上;等等。

借助现代信息技术手段辅助教学不仅能够有力地促进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而且能为学生提供更多动手、动脑和探索的机会,又能帮助学生通过课本以外的渠道获取有用的知识,从而更好地提高数学教学的效益。

第二篇:新课改下初中数学教学反思

新课改下初中数学教学反思

唐兴福

传统的数学教学注重教师的教,而学生则是被动接受、重复记忆、题海训练、强化储存,根本没有学生主体活动过程,新课程则提倡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发现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探究式学习的习惯,把关注学生的发展作为新课程的核心理念,新课程下的教师只不过是学生自我发展的引导者和促进者,因此一个称职的初中数学教师,要以“课标”精神为指导,要在教学中不断反思,不断学习,与时共进。

一、对数学教学理念的反思-----课堂教学行为是否改变?

新的教学理念认为教学是一种对话、一种沟通、一种合作共建,因而要求课堂教学应该是和谐、民主、平等的过程。学生不再是孤立的学习者,教师也不再是课堂的表演者,实践证明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互动合作,平等交流是目前数学课堂上较受欢迎的一种学习方式。因此教师教学中新的教学理念应用的体现,就是是否在教与学的交互活动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和合作学习的习惯,提高他们独立思考、创新思维的能力的形成。具体来说,教师的教学行为应有以下的转变:(1)、由过去重“教”转变为现在重“学”;(2)、由过去重“结果”转变为现在重“过程”;(3)、由过去重“问答” 转变为现在重“对话”;(4)由过去重“讲解” 转变为现在重“引导”;(5)、由过去重“程式化” 转变为现在重“个性化”;(6)由过去重“强记” 转变为现在技能的拓展。总而言之,评价教师课堂教学行为是否改变,不仅要看教师讲课的水平,更重要的是要仔细考察学生学会和会学的程度以及学生的精神状态。

二、对数学教学设计的反思-----是否为学生的发展,设计教学?

教学设计是有效地上好每节课的必需环节,《数学课程标准》提出:“要让学生在参与特定的数学活动,在具体情境中初步认识对象的特征,获得一些体验。”这就要求教师要以用活用好教材,进行创造性地设计课堂,让学生经历学习过程,充分体验数学学习。在设计时应更多地思考学生如何学,如何促进学生的发展。学生在课堂上如何讨论、如何交流、如何合作、如何获得结论;教师如何组织并促进讨论、如何评价和激励学生的学习热情和探究的兴趣等。总之我们要坚持“为学习而设计”“为学生发展而设计”的原则,精心设计好课堂,只有好的设计才有可能使课堂变得生机勃勃、充满智慧、探究和创新。

三、对教学效果进行反思----是否做到生活──数学──社会,有机结合?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应遵循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规律,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 初中生已具有相当多的生活经验,对生活中的许多数学现象或问题怀有浓厚的兴趣,教师要巧妙地运用学生在生活中的感知,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例如:

1、商场购物时:一家打折,一家返卷,一家给予积分并有抽奖活动,另一家赠送礼品,如何选择?

2、房贷的问题,怎样计算每个月要还的贷款。

3、买彩票中奖问题等,对于已有的这些经验,如果教师能在讲授新知识前用问题形式提出来,学生定会产生解决问题的强烈欲望,学习劲头定会高涨。学习数学知识的最终目的,是运用于社会、服务于社会,同时也是适应社会。“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最好的教育就是从生活中学习。结合数学教育的特点,教师要把生活、数学、社会有机地结合起来,让学生在切身体会中感悟新知识、从而使课堂充满盎然生气。学生只有尝试到了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乐趣,他们才能更好地投身于数学知识的学习中,积极主动地参与课堂活动,有了他们的切身经验体会才能让数学课堂充满生命活力。

总之,虽然新课程下关于数学教师教学反思的研究,目前还是个新课题,许多的反思问题都还需要我们进一步深入探索,但是在教学中及时的反思对于我们的成长是很有必要的,也是我们实现自我发展的有效途径,只有在实践中不断反思,才能使我们及时地发现问题,冷静地分析与解决问题,认识到理念与实践的差距,从而才能不断改进教学,更好地引导学生“学”;在反思中实践时,我们找到理念和行为之间的差距,从而才能使新的教育理念,内化为个人的教学行为,对于成长为新时期专业人才、复合人才,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很有裨益。

第三篇:新课改下的初中美术教学体会

新课改下的初中美术教学体会

林方远

(永春县第五中学福建泉州362612)

摘要:美术教育作为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其他学科不可替代的作用,作为培养

学生美育意识和能力的重要手段,如何调动学生的兴趣使他们的美育得到提升,下面就这个问题,谈谈自己的体会。

关键词:初中美术 新课改 教学体会

随着素质教育观念逐渐深入人心,审美能力作为人文素养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认同,美育的地位也随之上升。但是处在心智发展特殊期的初中生对美术课缺乏兴趣,一小部分学生甚至有厌烦情绪,致使教育的预期目的难以实现。面对初中阶段美育的两难境地,如何做到既适应当前素质教育新要求又符合受教育者的心智发展规律,发挥美育在素质教育中的重要作用,本人结合多年来的一线教学经验谈谈自己的几点教学体会。

一、教师要认清当今的教育形势

时代在发展,社会在进步。在这个经济迅速发展的时代,教学的观念和教学形势也在不断的更新。作为一名初中的美术教师,要清楚地认识到要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水平,就必须了解当今的教育形势,并对当今的教育有自己的看法,这样,才能在具体的教学中发挥良好的指导作用。简单地说,当今的教育要培养的是全面发展的学生。因而,我们初中的美术教师也要注意到这个教学的特点。我们教师就要善于以美术教学为切入点来全面培养学生。同时,教师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要让学生了解到美术教育对学生今后发展的重要性,让学生在一种使命感和责任感中努力的学习美术知识,充分调动他们学美术的积极性。从而达到提高教学水平的目标。

二、教师要善于把握学生的发展规律,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

教师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要做到教学内容符合学生的年龄,让教学内容、方法、形式符合学生年龄特征和认知习惯。初中的学生还处于从少年向青年过渡的阶段,认识和探究事物都带有强烈情绪色彩,学生对学习内容有无兴趣,就直接影响教学任务的完成,基于这种情况,我们教师就要善于把握学生的心里的成长规律,激发学生对美术课的兴趣,让学生喜欢学习美术,认为学习美术对他们来说是一种享受。在教学中,我们教师要善于给学生以希望,培养学生学习美术的信心。初中学生的情感丰富而且易外露,当他们看到自己绘制的作品被老师和同学们赞美时,情绪就会振奋,并能带动其他学生的学习热情,从而引发求知、探究、创作的欲望与信心。我们可以想象,教学的主体——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兴趣都被带动起来了,难道还怕不能提高学校的美术的教学水平。

三、改变以往教与学的方式

以往的美术教学常常采用由教师讲解,强调要记住或防止易出错的环节或部分,再由学 1

生操作,这样使学生过于被动、依赖,不利于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压抑了学生的个性发展,限制了学生创新能力的发展。教师在教学中应为学生创设有利于激发创新精神的学习环境,通过思考、讨论、对话等活动,引导学生在美术创作活动中,创造性地运用美术语言。知识技能的教学要改变以往一味地示范,采用各种有趣的教学手段,如录像、范画、参观、访问、旅游,甚至故事、游戏、音乐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中增强学生的感受能力与想象能力。美术教学要达到培养创新能力,发展学生个性的目标,必须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发表自己独特的见解。例如在讲述色彩知识时,引导学生去感知色彩的世界,不是灌输蓝蓝的天、红红的花、绿绿的树等概念化、模式化的色彩知识,结合学生自己的感受多画自己对生活中色彩的那种感觉和喜好,不要画概念化色彩,让学生随心所欲地多涂“抹好看的“”、有趣的”“、有意味的”画面色彩,在不经意的涂抹中流露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四、注重技能训练,体验学习方法

以素描和色彩为主要内容的基本功,是训练学生对客观事物在形体和色彩属性上的正确认识、理解和表现能力。《美术课程标准》表述中既注意了知识与技能的学习,还强调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体验学习方法和过程。在教学时教师不但要对学生进行基本功的严格训练,而且要让他们体验、感悟、参与,总结出学习方法,让他们学会学习。应该说,只有通过自己探索、研究、总结出来的学习方法,记忆才是最深刻的。

五、密切联系各学科,拓展美术教育视野

美术是一门相对独立的学科,但不是孤立的学科,它与许多学科都有着密切的联系。在中学的各科教材中,有许多需要运用图像来阐明科学内容、剖析理论的问题,甚至有些问题,仅用语言文字符号难以表达,而运用图像符号则一目了然。美丽的图像又能使学生产生美感,渗透着美的教育。因此,积极主动地加强与各科教学的联系,拓展美术教育视野,是有效发挥学生想象力、提高学习兴致的教学途径。如有机结合初中语文课的景物描写文章绘制插图,教师通过文与画密切配合,增强了讲课的艺术效果,同时也增进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又如在平面构图设计中穿插平面几何知识,有效地加强两个学科间的知识沟通,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

六、走出校门,开阔视野

课堂教学封闭性较强,使学校教育与社会相脱节,限制了学生多方面的发展;而我们的教育主旨是培养年轻一代成为能适应社会的人才,这就要求教师在传授学生美术知识的同时,还应着力开阔学生视野及训练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如:带领学生观看画展,大可增长见识,提高艺术修养;参加比赛,以培养学生的竞争能力;绘制公益宣传海报,以培养社会服务意识;组织学生参加夏(冬)令营,在大自然中感受自然美,就更有利于开阔学生视野,进行美的薰陶和教育。

上述的认识与思考主要是从新课改实施以来,通过课堂教学的实践所感、所悟,记录些

许体验与感受,旨意在使各位教师同行能各取所长,共同探讨研究教学方法的优劣,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尽快找出我们在教学中存在的不足,共同提高美术课堂教学的效果,使每一堂课都能成为学生精彩的艺术舞台。

参考文献:

[1] 孟宏妍.初中美术新课程教学如何实施素质教育.甘肃教育,2004.10

[2] 莫如海.浅谈初中美术教学工作的几点体会.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04.2

[3] 罗达瑛.如何提高初中美术教学水平.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08.3

[4] 赵敏.如何提高初中美术教学效率.安徽教育,2006.7

[5] 贺亮.新课改形式下对初中美术课堂教学的思考.中小学教学研究,2006.12

第四篇:新课改下小学数学教学点滴体会

新课改下小学数学教学点滴体会

小学数学新编教材在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上对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教师在运用新教材实施教学中,首先要学会走出原来的教材,摆脱旧观念和旧方法的束缚,只有走出才能进入,自己在进入新教材中,做了大胆的尝试和探索,现就自己如何运用小学数学新编教材实施教学与大家商讨。

新教材注重数学与现实的联系,注重让学生会运用数学的思维方式去观察和分析现实社会,这就要求教师培养和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让学生在发现提出问题的过程中,感受到数学就在身边,进而产生分析、解决问题的强烈愿望。

新教材看起来很浅,挖起来却很深。有些任课教师反映新教材内容很少,一节课的教学内容很快就上完了,简直不够上。其实这种反映了新教材的一个优点——不繁不难,使每个学生都能获得数学知识和能力。我说新教材很浅,是说它可以让每个学生接受;说新教材挖起来很深,是说它蕴藏着丰富的学习资源,几乎每节似乎很简单很浅显的教学内容都连带着或暗示着丰富而富有挑战性的教学素材。同时,新教材还为教师挖掘数学学习资源,开拓数学学习视野,提供了机遇,提出了挑战,教师如果固步自封,墨守成规,照本宣科,就很难达到预期的教学目的。要想给学生一滴水,教师就必须有一桶水;要想指点给学生取水的方法,教师就必须善于寻找水源。

传统教学教师采用“满堂灌”的方法,从头至尾自己讲述。课本内容是讲清楚了,但收效甚微。整节课气氛安静,学生反映被动。而新课改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否定了以“课本为中心”的狭隘教育观,提倡活用教材。新课改教师独立一个人在讲台上单项讲授将大为减少,而学生的自主参与、师生的互动将大为增加,甚至成为主导。教师的主导作用将只体现在教师对教学活动过程的精心设计和整体控制,而具体教学活动,则会有极大的灵活性,在某些教学活动中,教师就可能完全是一个配角。新课改要求教师应该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教育教学的研究者、建设者和开发者;社会型的开放型的教师。

新课改倡导“立足过程,促进发展”的课程评价。其价值取向是“人本与发展”,实现全人教育,为个体的终身学习打下基础。在评价体系中它强调:评价与教学过程并行的同等重要的过程,必须贯穿教学活动的每一个环节;评价是为学习服务的,其目的在于提高学习效率,是学习的动力和源泉;评价应体现以人为本的思想,构建个体的发展。以全新的思想面貌出现在孩子们的学习空间。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索问题的浓厚兴趣,启蒙和精心呵护学生的探索意识,细心培植学生的探索能力,促进学生数学素质的不断提高,促成学生成长的可持续性发展。使他们的心灵不再那么封闭与孤独,学会善于合作和分享。

在教学中,教师要认真设计,精心策划,给孩子创设一个良好的发展环境,提供更多的发散机会和发散点。

(1)概念发散:尽量让学说属于某种概念的外延中的事物,要求他们多举例;(2)语言发散:对于同一问题用不同的语言去描述;(3)条件发散:让学生设想出能达到规定结果的各种条件;(4)问题发散:让学生设想出根据条件可以求解的各种问题;(5)方法发散:一题多解。不但在课堂教学中进行,而且要渗透到学生作业中去,比如教材中的想想做做。

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是素质教育的核心,是当今时代教育工作者的神圣职责。教师要根据数学学科的特点,特别在教学活动中,要充分利用教材因素,开发学生的直觉思维和发散思维能力,培养和造就具有创新素质的一代新人。

著名教育家陈鹤琴先生说过:“儿童以游戏为生命,游戏具有种种教育上的价值,可以促进学生的学习,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鼓励他们努力向上,积极的进取。”

人常说,兴趣是学习的催化剂,是最好的老师,利用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学生学习新知识的兴趣,是数学教学成功的动力,导课的方式多种多样,关键在“巧”,在教学中把需要学习的新知识、新问题有意识的通过故事、谜语、游戏等生动有趣的形式引入课堂,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求知欲。

例如:我在教“8加几”的进位加法时,设计“送小动物回家去”的游戏,用硬纸板做成各种形状的小动物,并写上加法算式,再在黑板上画好标有号码的房子,计算动物纸板的算式得出得数后,对号贴到小房子上。并编出儿歌“小动物迷了路,我们赶快来帮助,请你快快告诉我,它的房子是那间?”在轻松愉快中培养学生助人为乐的思想。游戏设计得好,不仅可以活跃课堂气氛,而且能使学生充沛的精力得到正当的发挥,并积极地进行观察试验和探索,开启学生智慧的大门,同时,还可以起到愉悦学生身心的作用。在进行10以内数的认识和加减法教学时,设计“摘苹果”、“对口令”、“找朋友”、“放鞭炮”、“挂灯笼”等儿童喜闻乐见的游戏,利用好学生的好奇心,充分激发他们的求知欲,使学生能熟练地掌握数的组成和分解,并提高了教学能力。利用口算卡片、口算表或小黑板上抄好的题进行试算,采用“对口令”、“开火车”等方式进行听算,有时通过“找朋友”——把算式与数的组成图用线连接起来练习口算,有时用“动脑筋”等方式进行口算,训练学生的逆向思维。选择方法注意搭配得当,动静结合,简便易行,讲究实效,使每个学生都得到练习的机会。

创设师生交往的互动、互惠的教学关系,是新教改的一项重大内容。教学时教师教与学生学的统一,它的实质是交往、互动。自然,新课改更是把教学过程看成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在此过程中,教师与学生分享彼此的思考、经验和知识、交流、体验相互的情感,丰富教学内容,求得新的发展,从而达到共识、共享、共进,实现教学相长和共同发展。这样的课堂气氛是和谐、宽容、民主的;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学习方式是自主、合作、探究的。

新课改给孩子带来广阔的思维空间,教师通过情景的创设,放飞了孩子的想象,正如雨果所说的:“想象就是深度”。

随着近几十年科学文化的迅猛发展,传统的教师传授知识给学生的方式,已远远不能适应飞速发展的社会经济、社会文化的需要。打破旧的模式,建立新的模式,已成为必然。系统论、信息论、控制论,在教学领域的尝试,为我们提供了广泛的科学依据。这些理论改变了人们头脑中认为教学只是教师教,学生学的单调模式,从而形成了一个全方位、多层次的教与学的新模式——立体化教学。这种立体化教学的新模式一改过去教学的单一性,把教师的传授、教师与学生的交流、学生的自学和学生之间的交流放到一个立体化教学中去。他们的心灵不再那么封闭与孤独,学会了善于合作与共同分享!

在新课改的道路上,只要我们深入学习,领会精髓,在实践中反思,在反思中成长,我们将会很快走入新课改。课堂教学,没有最好,只有更好。让我们共同努力,陪伴新课改一路走好。

第五篇:新课改下的初中数学教学反思

新课改下的初中数学教学反思

草滩中学

高彦平

新课程标准的颁布和实验的正式启动,为新一轮教学改革指明了方向,同时也为教师的发展指明了道路,时代呼唤的是研究型、学者型甚至是专家型的教师,因此,作为教师的我们,必须认真学习新课程标准和现代教学教育理论,深刻反思自己的教学实践并上升到理性思考,把理论与实践真正结合起来,尽快跟上时代的步伐。那么数学教学应从那些方面进行反思呢?我谈谈个人的一些体会。

一.从教学观念上反思 课改,首先要更新教学观念,打破陈旧的教学理念。作为新课程推行的主体——教师,长期以来已习惯于“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而传统的课堂教学也过分强调教师的传授,思想上把学生看做消极的接受知识的容器,单纯地填鸭式传授知识,学生被动地接受,结果事倍功半。新课程标准理念要求教师从片面注重知识的传授转变到注重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教师不仅要关注学生学习的结果,更重要的是要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促进学生学会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引导学生探究学习,让学生亲历、感受和理解知识产生和发展的过程,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和创新思维能力,重视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能力,因此我们应该更新教育观念,真正做到变注入式教学为启发式,变学生被动听课为主动参与,变单纯知识传授为知能并重。在教学中让学生自己观察,让学生自己思考,让学生自己表述,让学生自己动手,让学生自己得出结论。所以,现在教师角色的定位是在动态的教学过程中,基于对学生的观察和谈话,“适时”地点拨思维受阻迷茫的学生,“适度”地根据不同心理特点及不同认知水平的学生设计不同层次的思考问题,“适法”地针对不同类型知识选择引导的方法和技巧。教师要在反思自己教学行为的同时,观察并反思学生的学习过程,检查、审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学到了什么,遇到了什么,形成了怎样的能力,发现并解决了什么问题,这种反思有利于学生观察能力、自学能力、实验能力、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的提高。

二.教育教学中反思 教学中进行反思,即及时、自动地在行动过程中反思。教学过程既是学生掌握知识的过程,发展学生智力的过程,又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在成功的教学过程中,师生应形成一个“学习共同体”,他们一起在参与学习过程,进行心灵的沟通与精神的交融。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学生反馈的信息,反思“出现这样的问题,如何调整教学计划,采取怎样有效的策略与措施,需要在哪方面进行补充”,从而顺着学生的思路组织教学,确保教学过程沿着最佳的轨道运行,这种反思能使教学高质高效地进行。教师必须围绕教学目的进行教学设计,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水平精心设计,启发学生积极有效的思维,从而保持课堂张力。设法由学生自己提出问题,然后再将学生的思考引向深入。学生只有经过思考,教学内容才能真正进入他们的头脑,否则容易造成学生对老师的依赖,不利于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和新方法的形成。有时我们在上课、评卷、答疑解难时,自以为讲清楚明白了,学生受到了一定的启发,但反思后发现,自己的讲解并没有很好的针对学生原有的知识水平,从根本上解决学生存在的问题,只是一味的想要他们按照某个固定的程序去解决某一类问题,学生当时也许明白了,但并没有理解问题的本质性的东西。还有,教师在激发学生学习热情时,也应妥善地加以管理,使课堂教学秩序有利于教师“教”和学生的“学”,要引导学生学会倾听,并加强学生合理表达自己观点的训练。另外在新课标和新教材的背景下,教师掌握现代化的多媒体教学手段显得尤为重要。多媒体教学有以下一些明显的优势:一是能有效地增大每一堂课的容量;二是减轻教师板书的工作量,使教师能有精力讲深讲透所举例子,提高讲解效率;三是直观性强,容易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四是有利于对整堂课所学内容进行回顾和小结。特别对于立体几何中的一些几何图形、一些简单但数量较多的小问答题、文字量较多应用题,复习课中章节内容的总结、选择题的训练等等借助于投影仪来完成会事半功倍。

三.学生是主体,老师是主导: 课堂上学生是主体,老师是主导,教师要围绕着学生展开教学。在教学过程中,自始至终让学生唱主角,使学生变被动为主动,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教师成为学习的领路人。在一堂课中,教师要做到精讲,尽量少讲,让学生多动脑,多动手。刚毕业那会,每次上课,看到学生一道题目往往要思考很久才能得出答案,我就有点心急,每次都忍不住在他们即将做出答案的时候将方法告诉他们。这样容易造成学生对老师的依赖,不利于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和新方法的形成。学生的思维本身就是一个资源库,学生往往会想出我意想不到的好方法来。

四.重视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方法

很多教师把主要精力放在难度较大的综合题上,认为只有通过解决难题才能培养能力,因而相对地忽视了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方法的教学。教学中急急忙忙把公式、定理推证拿出来,或草草讲一道例题就通过大量的题目来训练学生。其实定理、公式推证的过程本身就蕴含着重要的解题方法和规律,不讲公式的推导就直接让学生去做题,试图通过让学生大量地做题去总结出一些方法,规律。结果却是多数学生不但“悟”不出方法、规律,而且只会机械地模仿,思维水平较低,有时甚至生搬硬套;照葫芦画瓢,将简单问题复杂化。众所周知,近年来高考数学试题越来越新颖,越来越灵活,如果教师在教学中过于粗疏或学生在学习中对基本知识不求甚解,都会导致在考试中判断错误。另外现在的试题量过大,有些学生往往无法完成全部试卷的解答,而解题速度的快慢主要取决于基本技能、基本方法的熟练程度及能力的高低。因此在切实重视基础知识的落实的同时应重视基本技能和基本方法的培养。

五.对学生学习方法的反思 初高中数学存在巨大差异,高中无论是知识的深度、难度和广度,还是能力的要求,都有一次大飞跃。学生有会学的,有不会学的,会学习的学生因学习得法而成绩好,成绩好又可以激发兴趣,增强信心,更加想学,成绩越拔尖,能力越提高,形成了良性循环。不会学习的学生开始学习不得法而成绩不好,如能及时总结教训,改变学法,变不会学习为会学习,经过一番努力能赶上去;如不思改进,不作努力,成绩就会越来越差,当差距拉到一定程度以后,就不容易赶上去了,成绩一差会对学习丧失兴趣,不想学习,越不想学成绩越降,继而在思想上产生一种厌恶,害怕,对自我怀疑,对学习完全失去了信心,甚至拒绝学习。由此可见,会不会学习,也就是学习方法是否科学,是学生能否学好数学的极其重要的因素。当前高中生数学学习方法还处在比较被动的状态,存在问题较多,主要表现在:

1、学习懒散,不肯动脑;

2、不订计划,惯性运转;

3、忽视预习,坐等上课,寄希望老师讲解整个解题过程,依赖性较强,缺乏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4、不会听课,如像个速记员,边听边记,笔记是记了一大本,但问题也有一大堆;有的则一字不记,只顾听讲;有的学生只当听老师讲故事时来精神等等;

5、死记硬背,机械模仿,教师讲的听得懂,例题看得懂,就是书上的作业不会做。因此教师需多花时间了解学生具体情况、学习状态,对学生数学学习方法进行指导,力求做到转变思想与传授方法结合,课上与课下结合,学法与教法结合,统一指导与个别指导结合,促进学生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只有凭借着良好的学习方法,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学习效果。

六.加强自身的学习,跟上时代的步伐: 俗话说得好,”给学生一滴水,自己要有一桶水”,教师要加强自身的学习,努力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不断更新自己的教学理念,这样才能与时俱进,跟上新时代的步伐。另外新课改更要求教师要有团体,合作的精神。我们新教师应该多向经验丰富的老教师学习取经,博采百家之长为己所用。

总之数学教学中需要反思的地方很多,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只有勤分析,善反思,不断总结,我们的教育教学理念和教学能力才能与时俱进。愿我们在工作中学习,在学习中工作,紧跟时代的步伐。

下载浅谈新课改下初中数学教学的几点体会5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浅谈新课改下初中数学教学的几点体会5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新课改下的初中数学教学反思

    新课改下的初中数学教学反思“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在当前轰轰烈烈的课改中,加强教学反思,将极大地提高教学效果。 一.与时俱进的......

    基于新课改下初中体育教学的体会

    基于新课改下初中体育教学的体会 [摘要]在初中体育教学中,良好的教学情境不但能丰富学生的感性知识,而且还能激发强烈的好奇心的萌发,也是保持旺盛学习动机的重要因素。学校教......

    新课改下的数学教学体会(推荐5篇)

    新课改下的数学教学体会 数学课堂教学中要为学生创设参与的机会,提供发展的空间,引导学生的参与,落实学生的主体作用,促进学生的发展,使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提高,为学生的学习和以......

    新课改下,谈初中教学

    新课改下,谈初中教学 新课改下,由“教教材”到“用教材教”是新课改对教师提出的新要求。由于新教材习题量明显减少,课时也相对减少,再加上教材对数学问题的呈现具有多样化的形......

    浅谈新课改下初中数学教学 的几点体会(优秀范文五篇)

    浅谈新课改下初中数学教学 的几点体会随着课改的不断深化,数学教师原 有的一些教学观念、教学方法和教学手 段都受到了新的冲击和新的挑战。如何 更好适应课改的要求,这就需要......

    新课改下的数学教学

    新课改下的数学教学 新课改正在全国上下轰轰烈烈的开展,它提出了许多新理念、新精神、新要求,像: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生活中有数学,数学中有生活;......

    新课改下的体育教学体会

    新课改下的体育教学体会 新课程改革是教育战线上一场深刻的变革,新的理念、新的教材和新的评价,对广大教师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这就需要我们迅速走进新课程、理解新课程......

    小学数学新课改下的教学体会范文合集

    小学数学新课改下的教学体会 《数学课程标准》明确了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更明确了老师是学生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