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刷新教学观念,呈现课堂精彩
刷新教学观念呈现课堂精彩
——2007年12月在自贡市初中物理公开示范课活动暨教学研讨会上的发言
自贡市蜀光绿盛实验学校梁雪梅
新的物理课程标准以全面提高公民的科学素质为目标,着眼于学生的发展,使学生获得终身学习的兴趣、习惯及一定的学习能力。这就要求教师的教学力求贴近学生生活,通过学生熟悉的现象揭示物理规律,并将其应用于社会生活的实际,使学生体会到知识来源于实际,并了解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关系。课堂是一首流动的诗,从石头中可以看出风景,从沙粒中足以看见智慧。这就要求教师要正确处理好教材与课程,物理与生活,物理与活动,预设与生成,教师与学生“五对”关系,使课堂呈现出精彩。
一、教学依托教材,结合实际开发课程资源
教材是重要的课程资源,但是在教学中,教师又不能完全拘泥于教材,时时处处受到教材的束缚。其实学生的生活经历,教师的教学经验,学生间的学习差异,师生间的交流启发,学生在课堂中出现的错误等等,都是有效的课程资源。如《分子的运动》教材,是采用观察有色的二氧化氮气体和空气之间的扩散。而这个实验有三处不妥:第一,二氧化氮是有毒气体,操作中不可避免的有部分泄漏,非常不适合在一间挤满了学生的教室里做;第二,这些气体必须在课前临时配制,这对同时带了几个班级的教师而言,非常不方便;第三,由于集气瓶自身体积的关系,实验的可视性也不强。按照培养学生对物理现象进行分析,进而总结物理规律的主旨,程老师对教材内容作了切合实际的改动,变视觉刺激为嗅觉刺激。取一瓶清新剂,瓶身事先用红色的即时贴包裹起来,为了强化效果,教师甚至还在瓶身上画了骷髅标记,给学生一个先入为主的“这是危险品!”的概念,制造悬念,激发兴趣。
看来创新其实离我们很近,只要把对教材的深入研究与教学实践相联系,在教学活动中克服对教材、专家的依赖,勇于思考,勇于创新,不做一个“搬运工式的教书匠”。在实际教学中依据教材而不拘泥于教材,依据新课程的理念和自己的教学需要,因地制宜地选择适合自己课堂教学的教辅、教具。就会让学生享受创造的快乐,潜移默化地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课堂教学就会以出乎意料的幽默来开启学生的智慧,提高思维的质量
二、教学回归生活,巧搭物理与生活的桥梁
物理远离生活,无疑是导致学生对物理没有兴趣的根本原因,它使本该生动活泼的学习变得死气沉沉。新课程倡导教学要回归学生的生活世界,反映在物理教学中就是我们的物理课堂应尽可能和学生的生活接近,取材于学生们的生活,追求“物理生活化,生活物理化”。生活中处处有物理,可实际上,学生在生活中是不易发现物理问题的,只有用物理的眼光才能看到物理问题。这就要求教师要学会用物理的观点去观察、分析现实生活,挖掘现实生活中蕴涵的物理信息,把书本上的知识与学生熟视无睹的生活有 1
机结合起来,使物理联系生活,变“单纯从书本中学物理”为“密切联系生活做物理”呢?
如许多学生都对足球感兴趣,他们差不多都有自己崇拜的球星,在学习运动和力时,教师可以对学生极具吸引力的足球与物理学习巧妙地结合起来,探究解决足球在空中如何运动?怎么样才会形成香蕉球等问题。在讲述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时,可以介绍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一名法国飞行员在空中用手抓住一颗飞行的德国子弹的故事。在讲浮力时,联系生活实际解决饺子或肉丸煮熟了为什么会浮起来?在讲蒸发时,联系夏天狗为什么总是伸长舌头大口的喘气?在讲热胀冷缩时联系学生解决为什么要把刚出锅的鸡蛋先放在凉水中浸一会,然后再剥壳?„„引领学生走进物理的园地,学身边有用的物理,使学物理成为一件十分有趣的事情。
生活情景应该经常被赋予清晰而丰富的教育意义,从而引导学生用物理方法分析和解决问题,促使所有学生都有一双能用物理视觉观察世界的眼睛,同时,又有一个能用物理思维思考的大脑。
三、明确活动目标,为物理思维发展服务
物理活动是指物理观察、实验、猜测、严整、推理与交流、问题解决等思维时间活动,是学生经历“物理化”过程的活动,是学生基于经验基础上的建构物理知识的活动。活动中要求学生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物理知识与技能,物理思维方法,获得活动经验。在活动中发现和思考物理问题,知道用观察、实验、猜测、严整、推理与交流、问题解决——运用物理学的思维方法经历过程,体验物理、探索物理。
如在探究《声音的产生与传播》时,吴老师安排了一组钟罩实验活动,用抽气机将钟罩内空气抽出后,观察声音的音量变化,探究声音传播是否需要物质,或者说声音在真空中能否传播。实验中老师适时设问:“抽气时铃声越来越小,那么我们的实验离这一步还差多远?如果我们的设备很好,最后会出现什么情况?”“越来越抽成真空,越来越听不到铃声”。“接着说下去”,“最后得到真空,听不到铃声”。“说明了什么?”“说明真空不能传播声音”。学生的回答让教师感到很欣慰,向全班问道:“大家认为他刚才的说法合理吗?”“合理!”“可信吗?”“可信!”学生显得很兴奋。教师再次设问:“他们的结论是实验做出来的吗?”“不是。”“那为什么又是可信的呢?”“是从实验现象中分析出来的”。“分析出来的,很好,确切地说是推理出来的,推理也要有根据,这个结论的根据是什么?”“根据是钟罩内空气越来越少,铃声越来越小”。“你刚说的根据又是从哪里来的?”,“是实验得来的”。“很好,你能不能总结一下得出这个结论的经过?”“先实验然后推理”,“很好,现在教师告诉大家,这是研究物理的一种重要方法,牛顿就是用这种方法发现了运动定律,它就是在实验的基础上,加以科学推理,得出实验不能直接得出的结论。简单地说就是实验加推理。
这一活动片段,是实验加推理的方法运用和发现的过程,它既是问题探究的需要,也是探究后对过程反思升华的结果,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知不觉学会了方法,也在方法的运用中不知不觉地加深了对过程体验,感受到科学的真、物理的美。
四、精心预设,灵活调整、促使动态生成真正的教学是预设与生成的矛盾统一体,教学结果 = 预设目标 + 生成目标。预期的学习结果仍是物理教学设计的重点,是课堂教学过程的决定因素,也是教学效果的最起码要求,是教学效益中可评价的那一部分。
在讲大气压时,姚老师用白纸托起一杯水,纸在下面。可当时就有同学举手:“纸在上面,能不能用手捏着纸把杯水拎起来?”这是教师没有想到的。“怎么办?”教师思索了一下:马上调整教学思路,和学生“玩一玩”。接着,教师和学生照刚才同学的提议做了几次,都不能把杯水托起来。这时又有学生喊了起来:纸太软了,换硬点的纸片就行了!“换玻璃片行不行?对!玻璃片应该行的,于是师生们就换用了玻璃来做此实验。经过几次试做后,最终将杯水托了起来(满杯水)!学生一片欢呼。教师问:“手未托杯子,知道这是什么力量将杯水“托”了起来吗?”学生几乎异口同声地回答:大气压!但是,正当教师准备总结本节课的启发与对学生的指导思想时,又有学生举手了:“老师,我觉得可能是水对玻璃片的粘力(粘滞力他们没学。)吧?”这个问题教师还真没想过,想了一下,教师就把杯中水倒掉一部分又重新做了一下实验,还是能成功地把杯水“拎”起来,杯子纹丝不“掉”!教师给学生解释说:水的粘力肯定有,但将这杯水这么重(相对来说)的物体“拎”起来,应该不是粘力起主要作用了,并举了一个生活中的例子:如两只沾满水的手靠在一起,轻轻一用力就拿开了,说明“粘力”很小。再看学生:一脸的疑问!这时的教师已经感到面临“险境”,但学生期待的目光让教师无法回避。生活即教育;理论须实践。经过教师和学生的共同探讨,一致同意将玻片中间钻一个小洞:若是粘力则不影响,照样把实验做成功;若是大气压,则上提时,会漏气进去,实验不会成功。照这一说法,教师给学生们布置了这个作业。让学生回家去继续完成这个探究活动。
课堂是由师生互动生成的,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能一味的沿袭自己精心设计的教案,要正视自己思维的盲区,善于从学生提出的问题中寻找教育的契机,使课堂教学碰撞出思维的火花,体现动态的美。
五、师生民主平等,形成有效的“学习共同体”。
新课程强调,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合作者、促进者、引导者和参与者,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教师是“平等中的首席”。在新课程中,传统意义上的教师教和学生学,正在不断让位于师生互教互学,彼此形成真正的“学习共同体”。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沉下去教”,站在学生的视度,参与学生的探究活动,与学生合作解决问题,发现问题,及时调控;教师还要“浮上来导”,要站得高,采用启发式教学,变“驱赶为牵引”。
如程老师的《扩散现象》课,当老师从仪器篮中取出有警示标志的“杀虫剂”(空气清新剂),将骷髅标记面对着学生,冲他们摇了摇,学生看清楚后吓了一跳,并在下
面“嗡嗡”的小声的议论。当老师顺水推舟的承认是一种杀虫剂,而且是为了实验效果明显,特别选择的一种杀虫厉害,气味比较明显的杀虫剂时,学生们开始不安起来。当教师要求学生将所有窗户和电风扇都关掉时,学生躁动更加明显,纷纷猜测老师的动机。当老师准备在教室中喷洒“杀虫剂”时,引起学生一片哗然,不少学生捂着鼻子以示抗议。
师安慰说:“老师是要保护未成年人的,不会直接对着同学们的方向喷洒。” 生立刻大声说:“可我们还是会能闻到味道啊!”
师很惊奇地问:“为什么呀?我对着教室黑板方向喷,你们会闻到什么味道?”。生A指出:“味道是会到处传的。”
师追问:“味道怎么传过来?”
生B立刻说:“是被风吹过来的。”
生C反驳:“老师把电风扇都关掉了,窗子也关上了,哪来的风?”
生D说:“气会跑,气跑到我们这儿,我们就闻到了味道。”
师又问:“气为什么会跑?”
生E说:“气体是分子构成的,是分子会跑。分子在到处跑,所以才能闻到味道!”(有学生想到过的物质由分子构成)
这句话立刻引起大家的共鸣和认同。应该说程老师的教学目的达到了。但程老师并没有就此罢手,而是反复强调实验在物理中的重要性,学生们没想到老师真的会做这个实验,几乎都傻了眼。愁眉苦脸的学生们只好眼睁睁的看着老师对着教室的前方进行“杀虫剂”的喷洒。5秒钟,10秒钟,15秒钟„„渐渐的,从前排到后排,一排排的同学开始笑了起来,后面的同学不知道怎么回事,急得大声问前面同学:“怎么啦,怎么啦?”„„教室气氛达到了高潮,学生们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经历了知识探究的过程和方法。
“绳锯木断,水滴石穿”。如果我们长期坚持处理好教材与课程,物理与生活,物理与活动,预设与生成,教师与学生“五对”关系,坚持探索式与研讨式的教学思路,以兴趣为动力,充分挖掘学生的潜能,甚至利用一切可利用的人力、物力来为教育教学服务,把学生培养成为创新式的人才。相信未来是真正属于这些学生的!
参考资料:
1、程泓《学习的不仅仅是知识》
2、吴景模《让学生自己说出来》
3、姚爱玲《初遇尴尬》
2007年12月9日
第二篇:如何让课堂诞生精彩观念
如何让课堂诞生精彩观念
目前,中国中小学课堂里单纯传递知识、技能的味道仍然很重,基本上是“传递性教学”,有的课堂甚至是试题的堆砌。一些课堂教学活动要么是无序的表演,要么是简单对对答案,与教学改革的方向有相当大的距离。没错,有些知识是需要传授的,如何传授也是需要我们深入探讨的,但总体上来说我们的课堂模式、课堂文化还没有实现较好转型。在这样的困境下忽然听到“精彩观念的诞生”,我受到很大启发。
教师通过倾听学生的观念,并积极创造条件让学生产生“精彩观念”,进而把知识的客观价值、知识的探究过程、探究过程中产生的积极思考和个体的深入钻研,转化为学生发展的主观价值。“精彩观念”本质上是学生个体对问题深刻、独立、创造性的思考。现在的问题是如何让学生持续产生“精彩观念”,并发展这些观念?这个问题,需要循序渐进逐渐解决,首先可从以下几方面进行尝试。
一、教师应通过认真倾听的手段,而不是表演性、伪装性的假性倾听,发现课堂交流中学生显露出的积极的、深刻的、可资全班同学借鉴并进一步思考的思维生长点与思维火花,引导学生产生一个“奇怪”的念头,倾听学生一种不合常规的思路……教师应该有能力去拓展、提升学生的想法,在教学现场思考“该学生为什么会这样想”,倾听学生对自己观念的深度解释。教师要用自己的观念,对学生表达的观念做出积极的、充满智慧的回应,通过有效追问、小组合作、师生互动等方法,把学生个人的思考转变为全班同学的分享。
二、教师要培养自己创设情境的能力,要使该情境能够孕育“精彩观念”,为学生提供发展“精彩观念”的机会。特别是教师应该具有识别“精彩观念”的能力,如果教师的知识领域比较狭窄,学科知识结构不合理,并且思路不开阔,就有可能错过学生的“精彩观念”,从而导致课程教学的不断僵化,还有可能导致学生的思维灵活性和创造力的不断枯萎,最终又回到知识传授的单一轨道上来。由此看来,发展教师学科教学的知识及其教学技能尤为迫切。包括:如何使用教学手段,使得学科的学术内容能够转化为学生所接受的技能和思想方法;依靠学生群体之间认识事物的思维路径,促进学生的自我反思、自我建构和自我扩展。
三、学校的教研和管理制度要积极鼓励教师从事促进诞生“精彩观念”的教学设计,鼓励教师在教学设计中也能诞生“精彩观念”。学校教研考核人员要有清晰的专业判断力,应能区分“伪精彩”和“真精彩”,进而能帮助教师区分“真精彩”、“奇思妙想”与“奇谈怪论”、“无稽之谈”之间的差别。
我个人认为,只要教师积极去探索和尝试,就有可能在课堂教学的微观层面上促进“精彩观念”的诞生。但我不赞成相关的课堂教学流程设计,因为从本质上看,“精彩观念”是师生在倾听、对话、探究的相互交流过程中自然而然产生的,是一种智慧的言说方式和思维路径,而不是程式化的的课堂教学模式和教学设计!
第三篇:《项羽本纪》教学设计及课堂呈现
《项羽本纪》教学设计及课堂呈现
【摘 要】长文要做到短教,篇幅长的文言文尤其需要短教,这是由课程的要求决定的。教材无非是个例子,选读教材更是如此。《史记》的文学地位不言而喻,而《项羽本纪》是全书中特别精彩的章节。在这篇本纪中,人物形象鲜明,刻画手法多样。教师应合理选择教学内容,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不仅把《项羽本纪》的教学过程当做学生学习《史记》的一个范例,更是交给学生一把打开有效阅读历史传记文学的钥匙。
【关键词】项羽本纪;形象;选读;教学设计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6)16-0077-03
《项羽本纪》是“苏教版”语文教材《〈史记〉选读》中的篇目,文章有删节。教材的编写者依据“以人为本、遵循规律、引导学习、倡导开放”的原则设计编写了《〈史记〉选读》,教材充分考虑了普通高中学生对语文学习的需求和选修课程的功能定位,采取了各种办法来尽量满足学生个性化学习的愿望。
应江苏省泗洪中学邀请,笔者于近日在泗洪中学学生上了《项羽本纪》一文,共一课时。对于这么长篇幅的文言文来说,一课时确实显得比较局促。但如果能细细考量课程的要求,针对学生的实际合理安排教学内容,短短一课时还是能收到预期效果的。
笔者把教学目标作了如下定位:学习《史记》中的“互见法”;赏析《史记》“摹形传神、千载如生”的人物刻画艺术;解读项羽“悲情英雄”的深层内涵。教学过程共分5个环节。
一、课堂导入
“虞姬”这两个字大家耳熟能详,“她的家乡在哪里”却成为了历史悬案,目前至少有江苏沭阳、江苏苏州及江西某地等数种说法。老师抛出自己的观点――“虞姬是江苏苏州人”,并要求同学们依据文本内容作出合理的推断。学生经过一番思考和找寻,在“项梁杀人,与籍避仇于吴中”句中找到根据。接着,老师让学生用一句话描述“项羽在你心目中的形象”。泗洪县所在的宿迁市是项王故里,学生对项羽并不陌生,均能说出自己理解的项羽形象。
设计意图:这个环节并不是为了寻求一个标准化答案,而是向学生明确学习语文应有的态度,即阅读时以文本为依据,阅读中的结论和推想都源于对文本的合理把握。
语文阅读教学不是从天而降的“植入”过程,它一定是建立在学生阅读“前理解”基础之上的,让学生描述“项羽形象”正是为了充分了解学生的“前理解”水平,为后面的教学摸底,为指导学生的个性化解读张本。从学生的回答内容来看,他们对项羽的了解还是较为肤浅的、“标签式”的,例如,“项羽是一个勇猛的英雄”“项羽是一位失败的英雄”等。
二、形象赏析
1.教材中的《项羽本纪》里,作者着力刻画了项羽的形象,主要通过事件的描述来实现。请同学们重点阅读3-6自然段,看看作者写了哪几件主要事件?尝试用“地点+事件”的方式来概括事件。为了让学生的思考更有方向性,老师选择了第4自然段进行了示范:该段写了项羽在垓下帐中悲歌,并与虞姬诀别,按常规可以用“垓下别姬”来概括,同学们思考一下能否用更贴切的词语来代替“别姬”,从而更好地展示当时的场景和人物的内心世界。观察敏锐的同学发现了一个“泣”字,认为“泣别”二字更能烘托项羽的形象,用儿女情长来衬托英雄末路的“悲”,不仅无损于项羽的威武形象,反而能让项羽更具有“人情味”。老师非常赞同同学的这种观点并加以采纳。
在此基础上,学生对其他3个事件的概括便水到渠成,经过热烈的讨论,他们分别用“巨鹿死战”“东城快战”“乌江笑刎”3个短语来加以总结。老师因势利导,在概括的过程中完成了赏析:巨鹿之战中,司马迁运用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相结合的方式来写项羽和楚军的雄威;在东城快战中,可以看出项羽的自负和天真,以致数次喟叹“此天之亡我,非战之罪也”;在乌江渡口,项羽面对死亡表现出了无奈不甘又从容坦然的复杂心理。
设计意图:概括能力是阅读素养中不可或缺的能力,是一项综合了抽象、综合和迁移的能力。这个环节,不仅让学生对项羽形象有了更多的直观印象,又让他们体会到作者司马迁刻画人物时“摹形传神、千载如生”的魅力,品味作者高超的摹写艺术。
2.为了让项羽的形象更“立体”,老师用PPT展示了下面几则材料:
春,汉王部五诸侯兵,凡五十六万人,东伐楚。项王闻之,即令诸将击齐,而自以精兵三万人南从鲁出胡陵……项王乃西从萧,晨击汉军而东,至彭城,日中,大破汉军。汉军皆走,相随入谷、泗水,杀汉卒十余万人。……汉卒十余万人皆入睢水,睢水为之不流。(《项羽本纪》)
人或说项王曰:“关中阻山河四塞,地肥饶,可都以霸。”项王见秦宫室皆以烧残破,又心怀思欲东归,曰:“富贵不归故乡,如衣绣夜行,谁知之者!”说者曰:“人言楚人沐猴而冠耳,果然。”项王闻之,烹说者。(《项羽本纪》)
及项梁渡淮,信杖剑从之,居麾下,未得知名。项梁败,又属项羽,羽以为郎中。数以策干项羽,羽不用。(《淮阴侯列传》)
项王喑哑叱咤,千人皆废,然不能任属贤将,此特匹夫之勇耳。(《淮阴侯列传》)
使者归报项王,项王乃疑范增与汉有私,稍夺之权。范增大怒,曰:“天下事大定矣,君王自为之。愿赐骸骨归卒伍。”项王许之。行未至彭城,疽发背而死。(《项羽本纪》)
从上述材料中,我们又可以窥见项羽性格中的哪些侧面?又会有怎样的收获呢?学生的阅读兴趣不断被激发出来,大家各抒己见,集腋成裘,在发言中,项羽的性格特点被不断挖掘出来,一位“勇猛有余而智谋不足,自视甚高但不会用人,霸道残暴却率真单纯”的英雄形象呼之欲出,他失败的原因也渐渐清晰起来。教师适时地将文言知识融合在师生的对话中,“可都以霸”“衣绣夜行”“沐猴而冠”“赐骸骨”“干项羽”中的关键实词都得到了有效的落实。
设计意图:“互见法”是司马迁创作《史记》的重要手法,也是我们阅读《史记》、了解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的重要途径。老师补充文本之外的内容,就是让学生学会运用这种方法来分析人物形象,进而在课外阅读中自觉实践。
三、细处解读
1.老师继续追问:文中除了写项羽,还写了哪些看似关系不大的“小人物”?作者写这些“小人物”有何用意?学生找到了作者在文中“设置”的“小人物”――虞姬、田父和乌江亭长,接着通过“生生对话”的合作探究来深入剖析。
2.合作小组推举代表交流,组内成员或小组间纠正补充;老师鼓励学生合理的个性解读,提出有创意的观点。学生普遍认为:虞姬的美人形象烘托了英雄末路的悲壮,同时也展现了项羽“无情未必真豪杰”的柔情一面,更是开创了“英雄美女、才子佳人”的创作先河。田父的“绐”(欺骗)则集中体现了民间对项王的暴虐以及楚汉相争致使生灵涂炭的怨愤。而乌江亭长的做法则表达了项羽家乡父老对这位英雄的崇敬和期待。
3.为了让同学们更好地理解田父的形象,老师补充了下面的材料:
项羽遂西,屠烧咸阳秦宫室,所过无不残破。秦人大失望,然恐,不敢不服耳。(《高祖本纪》)
项王所过无不残灭者,天下多怨,百姓不亲附,特劫于威强耳。(《淮阴侯列传》)
项羽乃召黥布、蒲将军计曰:“秦吏卒尚众,其心不服,至关中不听,事必危。不如击杀之,而独与章邯、长史欣、都尉翳入秦。”于是楚军夜击坑秦卒二十余万人新安城南。(《项羽本纪》)
设计意图:《史记》被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其在文学史上的崇高地位不言而喻。司马迁在为历史人物立传的时候,既忠于“实录”,又有适度的虚构,如项羽的《垓下歌》、田父和亭长其人,后世诸多学者均认为是缺乏史实依据的。但这些看似“闲笔”的虚构不仅无损于作品的真实性,在刻画人物方面还起到了绝佳的“点染”作用,可谓“闲笔不闲”“向闲处设色”(金圣叹语)。
四、人性探究
1.到这个环节,项羽的形象已经如在眼前,但是仅就此来看,项羽似乎还并不足以让后人唏嘘感慨、尊重敬仰。这究竟又是什么原因?老师用PPT展示了关于“悲剧”的阐述:
一出完美的悲剧是人性的高尚的产物。――艾迪生(英国散文家)
悲剧将人生的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鲁迅
请同学们根据“自刎乌江”一段内容去探究“悲剧性”体现在哪里。同学们围绕“笑”字的内涵以及“项羽为什么不肯渡乌江”等问题展开讨论,探究出以下结论:项羽是一个性格直率的人,他缺少城府,也没有一统天下的野心;项羽重情重义,对爱人、对兵士、对故人都心怀感念;项羽有强烈的自尊心和羞耻心……
2.老师继续补充选文中删节的内容:
汉王复使侯公往说项王,项王乃与汉约,中分天下,割鸿沟以西者为汉,鸿沟而东者为楚。项王许之,即归汉王父母妻子。
楚汉久相持未决,丁壮苦军旅,老弱罢转漕。项王谓汉王曰:“天下匈匈数岁者,徒以吾两人耳,愿与汉王挑战决雌雄,毋徒苦天下之民父子为也。”
外黄不下。数日,已降,项王怒,悉令男子年十五已上诣城东,欲坑之。外黄令舍人儿年十三,往说项王曰:“彭越强劫外黄,外黄恐,故且降,待大王。大王至,又皆坑之,百姓岂有归心?从此以东,梁地十余城皆恐,莫肯下矣。”项王然其言,乃赦外黄当坑者。
同学们继续探究,交流探究成果:楚汉相争让中原大地白骨遍野、民不聊生,项羽已经开始意识到战争给百姓带来的深重灾难,相比攻灭秦朝时,项羽的暴虐已经收敛,他甚至为天下百姓在忧虑,“毋徒苦天下之民父子为也”。他用自刎的方式来结束了这场旷日持久的征战,他用悲壮的死亡给了刘邦统一天下的一片坦途。在项羽身上,我们看到了“有价值的东西”――人性。
设计意图:分析项羽形象往往会浮于表面,进行所谓“贴标签式”的性格分析,然而对于那些既有的结论,学生并不能拳拳服膺。只有让学生充分理解项羽身上的高贵人性,才能使他们真正懂得项羽的悲剧性,才能让项羽这位“悲情英雄”真正走出文本,走进我们的内心。
五、课堂总结
1.通过一堂课的学习,我们对项羽这个形象有怎样的新收获?对《史记》有怎样的新认识?
诗人北岛说:一切死亡都有冗长的回声。项羽的死给后人留下了太多的想象空间,两千多年来,这个人物已经深深地扎根在民族的记忆里。项羽既是历史人物,又是艺术人物,这个悲情英雄的形象离不开司马迁的精心刻画和塑造。今天我们重读历史,凭吊古人,看到的不光是刀光剑影,更有不朽的人性的光芒。
2.课外阅读《淮阴侯列传》,用“互见法”和文本细读的方法来赏析韩信形象。
在教长文的时候,教师对教学内容的选择是关键,面面俱到式的教学非但无益于突出重点、提高能力,还会使学生的学习兴趣索然。“项羽是怎样的一个人,是懦夫还是英雄,如何评价其功过得失”,这些都是学生的兴趣点所在。以此作为课堂教学的重点,必然会调动学生的求知欲望,并且让教学内容变得紧凑集中。
在文言文教学中,该如何处理好“文”与“言”的关系?笔者认为,“文”是核心。如果把精力放在“言”(字词翻译)上,势必会破坏作品的艺术性和思想性,文言文学习的意义也就大打折扣。当然,“文”的理解离不开对“言”的把握,在教学设计时,尝试用“文”的探究(人物形象的赏析)来带动学生学习“言”的自觉,事实证明这是很可行的一种做法。作为选读教材里的一篇,我们要将它和必修教材中文本的价值区分开来,让学生通过学习这一篇来爱上这一本、爱上这个作者,这也是笔者在教学设计时充分考虑的因素。
(编辑: 张 婕)
第四篇:转变教学观念,深化课堂教学改革
转变教学观念,深化课堂教学改革
——赴二桥、杜郎口中学访学活动有感
姚安县大龙口中学:王宜兵
2011年11月,我有幸在县教育局和学校的安排下,到武汉市二桥中学和山东省杜郎口中学进行为期两周的访学培训活动。这次访学培训活动是由云南省教育厅委托上海方略教育集团组织进行的。其主要目的是学习两所中学(二桥中学、杜郎口中学)先进的教学理念以及课堂教学改革与实施。
一、两周之行。
这次访学学习活动为期两周,参加访学学习活动共计140余人,都是来自我省楚雄、昭通、怒江、德宏四专区的校长和教师。访学活动的形式主要是以听课、听报告、和两所中学的专家、优秀教师互动交流为主。在两周的访学学习活动中,我一共听课19节次,按照培训日程又听了一些专家和优秀教研组长的报告10余次,与优秀教研组长互动10余次,最后根据上海方略教育集团安排的要求认真完成了一次心得体会、3次作业。
二、学校简介
(一)、武汉二桥中学:
1、学校概况。
二桥中学1981年建校,占地14.2亩,现有25个教学班,105位教职工。二桥中学是从困境中一路走来的薄弱校,学校秉承“阳光教育”的办学理念 让全体学生在充满温暖与活力的阳光下全面发展。
2、教学模式。
二桥中学课堂教学模式简单概括为“阳光课堂‘124’教学模式”。它是以“教学案”为载体,以生本教育为理念,以合作学习为形式的一种课堂教学模式。“124”即“一个中心、两个关键、四个环节”。
“一个中心”是以学生积极参与学习过程为中心。它体现的是生本课堂的核心理念,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在课堂中快乐地学习,主动地学习,自由地成长。“两个关键”是指教师主导课堂成功完成教学任务是一个关键,极大地激发和提升学生思维是另一个关键。“124”课堂模式倡导的课堂是指在教师的主导下,由学生自己认真思考、主动学习、积极参与并完成学习任务的过程。“四个环节”是指课堂前置、小组交流、分享表达和拓展提升
(1)课堂前置。课前,教师将精心设计的教学案分发给学生,布置学生按照教学案的要求,预习课本,查阅资料,思考问题,完成作业。
(2)小组交流。课中,每4个学生围坐成一个小组,首先围绕各自的任务分工进行重点汇报,然后就预习中的共同问题展开交流和讨论。讨论中能解决的问题要形成具体结论,不能解决的问题留到第3个环节由小组代表发言提问,由其他组的同学或教师帮助解答,培养学生团结协作、共同探究的精神和包容接受的涵养。
(3)分享表达。讨论、学习的结果由小组代表在全班进行交流展示,代表发言时其他同学必须保持安静并认真倾听,对汇报结果有疑问或有不同意见,须举手经教师同意后方可发言。教师既要准确把握对课堂的调控和引导,又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人格与尊严,让课堂教学在轻松、活泼、严谨、民主的氛围中有序、高效进行。
(4)拓展提升。教师在课堂中的功能除了有效组织课堂活动和灵活加以引导之外,还要对学生的学习成果及时给予积极评价和指导,对学习内容进行精炼的归纳和适当的拓展。由于课堂上要求教师少讲课,所以对教师的教学素养和管理艺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的讲解必须精辟,调控必须灵活和及时,评价必须中肯而具有启发性、激励性。
(二)、山东杜郎口中学
1、学校概况。
杜郎口中学是山东省聊城市茌平县最东部的边远乡镇中学,学校占地107亩,建筑面积2万㎡,现有教职工105人,学生800多人,18个教学班。杜郎口学中学本着: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一切适应学生的发展,一切促进学生的发展。关注全体学生的生存能力,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帮助学生建立明确而持久的学习动机,引领学生掌握科学的学习规律和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率,关注全体学生的生命价值,为学生的生命质量负责,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基。
2、教学模式。
杜郎口中学经过艰苦的探索,成型了“336”自主学习模式,即课堂自主学习三特点:立体式、大容量、快节奏;自主学习三模块:预习、展示、反馈;课堂展示六环节:预习交流、明确目标、分组合作、展现提升、穿插巩固、达标测评。
“336”自主学习模式的前“三”为该模式的三个特点:“立体式、大容量、快节奏”。所谓立体式就是:教学目标、任务是新课程要求的三维立体式,将学习任务分配给每个同学、每个小组来完成,充分调动每个学生的主体性,发挥每个小组的集体智慧;所谓大容量就是:以教材为基础,拓展、演绎、提升,通过各种课堂活动形式展现,即辩论、小品、课本剧、诗歌、快板、歌曲、绘画等等;所谓快节奏就是:在单位时间内,紧扣学习目标和任务、通过周密安排和师生互动、生生互动,达到预期的效果。
后“三”为自主学习“预习—展示—反馈”“三大模块”;预习模块主要任务是:明确学习目标、生成本课题的重点、难点并初步达成学习目标。展示模块的主要任务是展示、交流预习模块的学习成果,并进行知识的迁移运用和对感悟进行提炼提升。反馈模块的主要任务是对前面的课进行反思和总结,对预设的学习目标进行回归性的检测,本环节尤其突出“弱势群体”,让他们说、谈、演、写,进一步检查落实情况,能否达到三维目标。
“六”,即展示模块“六大环节”,分别是:预习交流、明确目标、分组合作、展现提升、穿插巩固、达标测评。预习交流,明确目标的环节,可以通过学生交流预习情况、明确本节课的学习目标;分组合作,即教师口述将本节学习任务平均分到小组内,一般情况下每组只完成其中一项即可;展现提升,各小组根据组内讨论情况,对自己组的学习任务进行讲解、分析等;穿插巩固,各小组结合组别展现情况把自己组没能展现的学习任务进行巩固练习;达标测评,教师以试卷或纸条的形式检查学生对学习任务的掌握情况。
三、我思我悟
1、我思
二桥中学课堂教学模式不在于教师讲得多不多,精彩不精彩,而在于学生是否都积极参与、思考,是否有实实在在的收获。因此,教师把时间充分留给学生,整个课堂追求的是先学后教、多学少教。课前强化集体备课,精心设计教学案;
课中实行小组合作学习,促进共同进步;课后尽量不留或少留作业,减轻学生课业负担。这就是二桥中学阳光课堂“124”教学模式的最大特点。
杜郎口中学自主学习模式以学生在课堂上的自主参与为特色,课堂的绝大部分时间留给学生,老师仅用极少的时间进行“点拨”。他们把这种特色叫做“10+35”(教师讲解少于10分钟,学生活动大于35分钟),或者“0+45”(教师基本不讲)。杜郎口中学的课堂是开放的,课堂形式多种多样,五花八门,“台上”学生或表演、或辩论、或歌唱、或讲解、或朗诵,小品、相声、独唱、合唱、舞蹈、辩论赛、小组展示等多种形式交相辉映;“台下”学生或蹲、或站、或座、或跪,地上、课桌上、板凳上挤成一团,聚精会神、津津有味。
经过两周的访学,我认为二桥中学和杜郎口中学教学模式还是有一些共同之处,那就是以下几点:
(1)、强化预习,让学生做学习的主人。
预习已成为两所中学学生自主学习的主要手段与方式。教师提前备课,明确一周及每一节课的学习要求之后,告诉学生,然后指导学生提前预习,并且提出明确的预习要求,不断提高学生预习的水平。在预习阶段学生要阅读课本,要认真理解并掌握学习内容,要完成课后的练习题,同时还要阅读大量的课外学习材料,以加深对学习内容的理解与掌握,或拓展知识面,进一步巩固所学习的新内容,增强知识的应用能力。
(2)、分组学习,让学生在交流中成长。
在预习准备阶段,一般是将任务分解为几个部分,然后让每一组学生各学习一部分内容。在预习阶段,每个小组的学生将围绕自己的学习任务,自主学习,相互交流,共同完成学习任务。然后通过课堂展示的方式,各小组之间相互学习彼此的内容,从而达到全面完成学习任务的目的。
(3)、课堂展示,让师生共享合作交流成果。
两所中学的课堂时间主要用来让学生分组展示学习成果。为了能够让更多的学生有机会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他们在教室内设置了多块黑板。在课堂上学生可以一个人给全班同学展示学习的成果,也可以分组展示学习成果,也可以不同小组之间相互展示,相互补充,相互启发。
2、我悟
陈旧的填鸭式、注入式、挤压式、满堂灌的教学课堂,教师为演员,学生当观众的教学模式已经不适应当今学生的需求,而是即将被教师当导演、学生当演员的模式所替代;传统的组织教学、讲授知识、巩固知识、运用知识和检查知识,这样的教学方式,在新一轮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下,它的缺陷越来越显现出来。因此,转变教学观念深化课堂教学改革势在必行。
(一)、课堂教学模式的改革应由教师的“教”向学生的“学”转变 课堂上学习的主体是学生,教师的任务则是在课堂上想办法把学习主体的自觉性、主动性激活,将“要我学”转变成“我要学”。教师首先应该是心灵的导师,是教育工作者,具有教书育人的天赋职能。因此教师的课堂教学就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引领学习,激活学生,激发灵感。这样就要求教师在备课的过程中就不仅仅是备教材,更重要的是备方法、备学生。以什么样的教学方式、教学手段来引领课堂教学,调控课堂教学,实现课堂教学结构的重组,这是我们每个教师应该认真思考的严肃课题。
(二)、课堂教学模式的改革应由教师的“讲”向“导”的转变
教师是课堂教学的组织者、调控者,但不等于教师是课堂教学的主宰者,可以任性所为。要提高教学质量,首先必须进行全方位的课堂教学改革,教师要将改革视为己任,担负起历史赋予教育工作者的历史使命。教师必须重视存在主体即课堂主体的情感接受,将满堂灌的机械式传授变为少而精的经典式导读。教师要达到这种境界就必须在课前做好充分的准备,钻研教材、占有资料,这样方能在课堂教学中游刃有余。教师在课前做到胸有成竹方能在课堂上放开手脚,敢于把课堂的主导权交给学生,敢于让学生参与课堂讨论并提出质疑问题。
(三)、课堂教学模式的改革应由学生“被动学习”向“主动学习”转变 传统的课堂教学是以教师讲授为主,主动权掌握在教师手中,而学生在课堂上却处于被动的地位,其任务就是接受教师传授的知识,这种传统的课堂教学方式培养出来的学生通常是“高分低能”,缺乏创造能力和创新能力。而在课堂教学中如何把学习的权力交给学生,让学生由被动的接收到主动地学习,使学生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人,这是我们教育工作者不可推卸的责任。
总之,课堂是提高本学科教学质量的主阵地,深化课堂教学改革,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是当务之急,我们教师要共同努力,创设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师生互动生动活泼的课堂教学新格局。
第五篇:转变教学观念 深化课堂教学改革
转变教学观念 深化课堂教学改革
摘要:教师要从过去仅作为知识传授者的唯一的角色中解放出来。不仅要关注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还要关注方法,更要关注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以平等的身份、合作者的身份和学生积极互动、共同进步、和谐发展。教师不能把知识作为唯一的目的,要把重心转移到促进学生学习方法的掌握和学习能力的培养上,真正达到“教是为了不需要教”的境界。
[关键词] 观念 教法 学法 评价 研究
新课改对教师提出了前所未有的挑战。新课程改革实施以来,教师们都在探索适应课程改革的新的教育教学方法。在新一轮的课改浪潮中,老师们使出了浑身的解数,积累不少经验,当然也存在一些困惑。针对这一客观现实,结合教学实践,我想谈谈几点体会:
一、更新教育观念、转变角色,成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
此次课改和以往的课改最大的区别在于不仅教科书的变化,更重要的是一次教育理念的更新。这就要求教师必须确立“以人为本”的新理念。教师必须重新调整心态,要敢于放下架子,关注自己的学生。因此课堂教学向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就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引领学习,激活学生,激发灵感。让学生自主学习,并不等于教师可以不讲,教师要少讲、精讲,以经典的导读语引导学生入境,让学习主体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让学习主体以主人翁的姿态参与课堂教学的全过程,感受课堂学习的乐趣,学并快乐着。
教师有了新理念,自觉地转变了角色,当好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才能创造新教法,用好新教材,教师已不再是教科书的盲目执教者,而是要自觉地完成从被动地教教材到主动地灵活地用教材的转变。在理解新课程教材的基础上,以自己先进的理念来创造性地使用教材,为学生提供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学习内容,并使这些内容有利于学生进行观察、试验、猜测、推理、交流等教学活动。把枯燥死板的数学学习过程变成为生动、活动、主动学习和有个性的创造过程。
二、转变教学方法、构建新的教育教学模式,成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合作者
传统的教学模式重教法轻学法,重结果轻过程,重理论知识轻实践能力。当前,课改要求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促进每个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培养良好品德,培养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教师要从过去仅作为知识传授者的唯一的角色中解放出来。不仅要关注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还要关注方法,更要关注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以平等的身份、合作者的身份和学生积极互动、共同进步、和谐发展。同时,课堂轴心也由讲向导进行转变,教师不是轻松了,而是任务更重了,不是解放了,而是提出了新的要求。教师要真正地把握和驾驭课堂,首先必须吃透教材、吃透学生,知己知彼,方能百战不殆。教师要对知识有整体地把握和调控的能力,对学生有引导和激活的能力,这就是教学的艺术,课堂教学艺术是每一个教师终身的课业,要常修常练,不断更新,方能跟上飞速发展的教育改革的新形势。
三、加强学法指导、改变评价模式,促进学生学习由被动向主动的转变
传统的课堂教学是以教师讲授为主,主动权掌握在教师手中,而学生在课堂却处于被动的地位,其任务就是接受教师传授的知识,这种传统的课堂教学方式培养出来的学生通常是“高分低能”,缺乏创造能力和创新能力。俗话说“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新课改要求教师要注重过程,关键是教会学生“打鱼”的方法,而不是把结果告诉学生。把课堂的主导权交给学生,在课堂教学中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和作用,只要这样学生才能自己真正学到东西,发挥他们的学习主动性。
此外,传统的评价学生的方式往往以考试为主,这样会使学生的思维陷入僵硬的定势,急功近利,单纯为了考试而学习,学生也便成了考试的机器,对学生来说要培养创造性能力几乎不可能。在新的课改中,我们不妨尝试引入些新的评价方法,学生可将平时的个人代表作品、活动课表现、课堂发言(次数及表现)、作业完成情况等作详细记录,而后学生先自评,小组再互评,并如实地将结果填入记录卡,这些都可以算作平时分记入学期总分,学期结束时老师可根据记录卡结合考试的成绩作客观的总评。
在教学过程中,我发现,这样既重视结果,更重视学习过程,既起到相互监督的作用,又培养了学生自我评价、自我改进的良好习惯。这样学生的知识与能力在自主学习的经历中生成。
四、教师应当是教学改革的研究者和开拓者。
虽然有了《课程标准》、有了新教材,但教师不是机械地完成任务的工作者,而是教学改革的实践者、研究者、发现者、开拓者。这就要求教师要不断地进行反思和总结。教师反思的意识应该自觉,应该特别强。在我自己的成长过程中,每次我的有所悟,每次我的眼前一亮,都是在自我反思中开始的。教师要树立终身学习的思想,要不断地学习新的教育理念,不断地扩展视野,不断地反思,不断地研究,不断地总结,捕捉丰富的、鲜活的、有创意的案例。通过案例分析,升华思想,提出新的理念、新的思想。同时,也要做开拓者,教师不能被动地去工作,要积极地、主动地、开拓性地去工作,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善于思考,善于发现,善于总结,善于学习,真正地做到与时俱进。与时俱进,就是要不断地学习新理念,捕捉新信息,在众多的新信息中进行提取筛选,这样的教师创造的经验才有“生命力”。
总之,随着教育教学改革的深入,教师走进新角色,将变得更加自主、自尊、自信、自豪、从容,为学生的明天铺路架桥;使学生在平等、宽容、合作、民主的学习氛围中愉悦学习、求知、快乐成长。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指导者、合作者。
参考文献:
《课程标准解读》北师大出版社
《新课程与教师角色转变》教育科学出版社
教育部周济部长关于实施“质量工程”《若干意见》的讲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