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信息技术课改总结(本站推荐)
信息技术课改总结
信息技术组
我校课程改革几年以来,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作为一名信息技术教师能遇上新课改,这既是幸运,也是挑战。我就这两年的工作经验,谈谈自己的课改体会:
一、教师必须更新教学观念,努力学习和探索新教法
课程改革的最高境界是教师观念的提升。教师作为课改的执行者,决定着这场教育变革的成败。因此一方面在遵循教育规律的前提下,广大教师参与各级培训,优化校本教研,自觉发展专业素养和教学艺术,力求以课程改革的新理念规范优化教学行为;另一方面科学认识和处理推进课程改革以及实际教学时的矛盾,处理新旧教学方法和教学观念的矛盾,使教师更加刻苦钻研,提高素质。
随着新课程的推行,教师要调整自己的角色,改变传统的教育方式。新课改要求教师由知识的传输者变成学生学习的促进者、组织者,从“以教师为中心”到“以学生为主体”。在新课程实施中教师可以实现自身发展,而教师的发展又将构成新课程实施的条件。我们的课改不是细枝末节的小变化,而是教育体制和教育观念的根本性变革。首先我们必须接受课改新理念,真正走进新课程;其次努力学习并在实践中贯彻新理念,明确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之中的角色,做有思想、有远见的实践者。
二、课改让学生真正成为主人,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思想
通过几位专家的讲解及例案分析,对比以往的教学,我觉得现在教师的职责不再是将教学过程设计为“灌”和“填”的流程了,取而代之的是越来越多地,在课堂教学中应如何激励学生思考,组织学生去讨论,指导学生去操作。教师应牢牢地把握课堂节凑,将学生的一切行动地在自己的寄引下进行。想方设法地激发学生潜在的能力,让学生自觉地参与到学习过程中,充分地活动起来,让学生通过自身的活动,充实的教学内容,丰富的教学形式,真正体现了在乐中学、趣中学、动中学、做中学,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主人,让每一堂课都充满活力,都有收获。
三、课改强调教师要认真分析学生,有的放矢,对症下药。
学生是教学主体,课程活动设计的首要目的是把学生吸引到教学中来,引导他们体验情感,培养能力,构建自已的知识体系,因此深入了解学生是非常重要的,我们现在所面临的学生好奇心强、有活力、情感单纯而强烈,记忆力强,想象力丰富,处在形象思维强而抽象思维正在形成阶段,由于学生受到现代各种传媒的影响,有较广的知识面,对所学的内容有一定的知识储备,如果能够根据学生的情感和年龄特征,找到学生感兴趣的话题作为切入点进行教学,再展开多种多样活动,一定会有很好的教学效果。
四、改变传统评价方式与,采用多种方法和手段去评价
让评价成为学生解决问题的一种途径,学生将自我评价当成是一种知识的沉淀反思,将他人的评价当成是对自己的肯定意见成为下一步的方向,在这样氛围下,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大幅度提高,他们更加认真地投入与探究,在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上,由于学生个性的差异,出现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但无论如何,能解决问题的方法都是正确的,无论学生解答问题是对还是错,只要他具有要探究解决问题的愿望,我们就应提倡给予积极评价。当然也不是要学生天马行空,任意思维,而是鼓励他们在一定范围内,必多方而考虑问题的全部,让学生在评价中学习正确的思维方式,作为信息技术教师应在评价方式与方法上采用多种手段以达到学习的最优化。
新课程改革的实施,需要信息技术教师及时更新理念以及大刀阔斧变革的意识和胆识,认真研究课程标准,认真研究教材,多学习、多思考、不肓目跟风!怎样让学生去迎接学习上的挑战?怎样培养他们勇敢地去面对和熟悉一个复杂、令人迷惑不解、始终变幻的世界?思考着这些问题的同时,我深信:尊重学生个性发展,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培育他们健康成长,比教给他们知识本身更重要。这就是我经过这几年课改得出的一些体会。
第二篇:高中信息技术课改总结
高中信息技术课改总结
天津市第九十八中学
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改革已经经过了三年的探索历程。在这个过程中,教师都在努力理解、践行和倡导教育的新理念,努力达到课程改革的各项目标。
一、备课是上好每一节课的前提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进一步深入和信息技术新教材的实施,我们必须对备课这一重要教学环节进行再思考和再认识,改变陈旧的备课观念、方式和方法。
面对新课程,信息技术教师在备课时应注意包括八个方面的内容:备课标、备教材、备目标、备学生、备教材、备学法、备过程、备教学反思。备课时教师要对新课标和新教材进行认真解读,在理解教材的基础上,才能放手去改组教材、拓展教材、超越教材。倡导在个人钻研基础上的集体备课,人人参与,各自发表自己的见解。备课方式从单纯的课前备转化为课前备、课中备、课后备三个环节。课前备要围绕三维目标,关注学生差异,预见动态课堂;课中备要注重教学艺术,提高课堂驾驭能力;课后备要注重反思,促进教学水平的提高。
备课时教师上好每一节课的前提,是教师提高教学质量的基础,也是教师促进自我发展的途径。新课程理念指导下的信息技术教学要求我们必须对备课有新的思考,不能墨守成规,而要勇于探索、敢于超越。这样,我们才能培养出适应现代社会需求的具有综合信息素养的学生。
二、教学方式的多样化和评价的实施
新课程的实施,让大家摆脱了过去单一的教学方法。教师们一方面重新理解并运用讲授法、演练法等传统的教学方法,另一方面,努力尝试自主学习、主题活动等一些全新的教学方法。
如利用校园网建立信息技术教学网站,把内容分成主题知识点,包括文本
讲稿、PPT课件、音视频资源,放在在线学习的平台上,定期发布学习信息,总结阶段教学成果,同时学生通过班级电子档案袋,在每个主题学习完毕后留下心得体会以及改进措施,还可根据本学学生的实际情况编写适合学生特点的电子版教材,成为对新课程的有益补充,更增加了技术和方法的培养,提高了学生的信息素养。也可采用辩论和比赛的形式组织课堂教学,教师将记忆性的知识点,如信息和信息技术的基本涵义,事先写在一摞小卡片上。上课时教师先讲授,然后把学生分成小组,模仿《开心词典》的形式,找一个学生做主持人,利用写在小卡片上的问题组织竞答,对于技术性的内容,则实行小组合作、分组对抗的形式进行,课堂气氛特别活跃,学生的思维能力和组织能力得到增强。
信息技术课程最大特点是操作性强,学生的许多操作可转换成成果或作品。例如,Photoshop图片处理、Flash动画制作、PPT幻灯片制作等内容的任务操作,其结果完全能以作品形式进行存放。教师也可以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或课程结束前演示自己的作品。通过这个充分展示自己的平台,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同时拓展了他与同学和老师交往的渠道。
评价是新课程课堂教学的基本环节之一。信息技术教学,学生作品展示是教师进行评价的最佳平台。在学生展示作品时,可以让学生自己评价作品的优缺点,再让其他学生根据该生所发表的评论,谈谈自己的感受,发表不同的看法。遵循多元化、公平性、激励性原则,尽可能地把学生的成果客观、公正地评价出来。
三、新课程改革任重道远
1、任务驱动教学法的庸俗化与片面化
任务驱动教学法的出现,对克服信息技术教师中软件功能讲解、单纯技能训练等弊端起到了积极作用,但由于缺乏系统的理论层面的提升,其后天乏力的问题日益显露。有教师将染污等同于传统讲授课中的练习或作业,有教师将一个个软件操作当做任务,有教师片面理解“任务来自实际“的含义,选择远离学生生活经验的任务,使课程主题被要补充的大量其他方面的知识冲淡。
2、选修课遇挑战
选修课开设的初衷是满足学生不同的学习需求。在理想状态下,选课的多是对该课有浓厚兴趣并愿意对该领域进行深入探究的学生,开课教师应该对这方面有同样的兴趣并对该课有较多的研究,因此,选修课应是个性色彩突出的课堂,同时,与必修课相比,选修课的形式应该更加活泼。然而,有很多学校选修课不是学生选,而是老师决定,而且没有考试的压力,有些学校是明开暗不开。信息技术选修课的开设需要付出极大的关注和热情。
3、进一步开展培训和教研活动,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
(1)改进培训形式,提高培训的时效性和针对性
只靠专家讲授,理念是难以内化为教师自己的观念的,更无法落实到行动中。培训活动要关注教师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以问题为中心,通过典型案例,引导教师主动、平等地参与讨论,让教师在交流和分享中学习他人的长处,自主构建新课程倡导的教育教学理念。
(2)开展教研活动,促进教师成长
课程的发展在教师,教师的发展离不开教研。积极开展和参与各种形式的教研活动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必由之路。如集体备课、赛课、课堂教学观摩、校本教研、网络教研等。
信息技术课程本身的历史相对较短,在课程改革推进的过程中难免会遇到一些问题。我们的信息技术课程会在“披荆斩棘”的过程中不断优化和完善的。
第三篇:高中信息技术课改总结
高中信息技术课改总结
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改革已经经过了三年的探索历程。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们都在努力理解、践行和倡导教育的新理念,努力达到课程改革的各项目标。对于我们学校来说,信息技术课程的课改实践出现很多困惑和问题,我们也在这个过程中积极地实践解决这些突出问题,结合学生学业水平测试的过程。我们做了些深入的探讨总结了一些想法。
一,课程选择与开设
根据新课程的要求以及信息技术学业水平测试的内容,信息技术课程在高一第一学期开设了信息技术必修课程,教材为广东省教育出版社的,第二学期开设了选修课程,根据学生的喜好的考试的要求我们选修了《多媒体技术应用》,另外我们也自主开发了校本课程《信息技术—多媒体技术》,学生兴趣较高,很好的扩展了视野。相对来说我们西北地区的学生,特别是我们学校的学生大多来自农村,粤教版的教材对他们而言,是难度较大的,例如,最基础的office,我们的学生有的连软件都没有见过,而教材直接就开始作品的开发设计,这个梯度是较大的,学生接受的比较吃力,所以我们必须给学生打基础,再去达到创作的这个高度。同样对于选修的FLASH和PHOTOSHOP软件,就更加的明显了。
二,关于信息技术学业水平测试的复习及应考
关于信息技术学业水平测试,我们从各方面进行了全面的复习和上机实践,加强考试软件的练习以及题型和考试时间的把握。学生在逐步适应,我们也熟练地掌握了深圳卓凡科技有限公司开发的信息技术学业水平测试软件。在考试题方面我们也发现,学业水平测试的难度,特别是选修模块,第一年的难度是较大的,其后的两年在考试难度上做了一些调整,这样我们也感觉稍微好一点,教学的压力小了许多。
三,对于今后教学的思考
总结这三年的经验,有了这样一些想法,总结如下,希望各位批评指正。
1、备课是上好每一节课的前提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进一步深入和信息技术新教材的实施,我们必须对备课这一重要教学环节进行再思考和再认识,改变陈旧的备课观念、方式和方法。面对新课程,信息技术教师在备课时应注意包括八个方面的内容:备课标、备教材、备目标、备学生、备教材、备学法、备过程、备教学反思。备课时教师要对新课标和新教材进行认真解读,在理解教材的基础上,才能放手去改组教材、拓展教材、超越教材。倡导在个人钻研基础上的集体备课,人人参与,各自发表自己的见解。备课方式从单纯的课前备转化为课前备、课中备、课后备三个环节。课前备要围绕三维目标,关注学生差异,预见动态课堂;课中备课要注重教学艺术,提高课堂驾驭能力;课后备课要注重反思,促进教学水平的提高。新课程理念指导下的信息技术教学要求我们必须对备课有新的思考,不能墨守成规,而要勇于探索、敢于超越。这样,我们才能培养出适应现代社会需求的具有综合信息素养的学生。
2、教学方式的多样化和评价的实施 新课程的实施,让大家摆脱了过去单一的教学方法。教师们一方面重新理解并运用讲授法、演练法等传统的教学方法,另一方面,努力尝试自主学习、主题活动等一些全新的教学方法。可根据本学学生的实际情况编写适合学生特点的电子版教材,成为对新课程的有益补充,更增加了技术和方法的培养,提高了学生的信息素养。也可采用辩论和比赛的形式组织课堂教学,课堂气氛特别活跃,学生的思维能力和组织能力得到增强。另外开展一些竞赛活动例如Photoshop图片处理比赛、PPT幻灯片制作等。其结果完全能以作品形式进行存放。教师也可以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或课程结束前演示自己的作品。通过这个充分展示自己的平台,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同时拓展了他与同学和老师交往的渠道。
3、选修课遇挑战
选修课开设的初衷是满足学生不同的学习需求。在理想状态下,选课的多是对该课有浓厚兴趣并愿意对该领域进行深入探究的学生,开课教师应该对这方面有同样的兴趣并对该课有较多的研究,因此,选修课应是个性色彩突出的课堂,同时,与必修课相比,选修课的形式应该更加活泼。信息技术选修课的开设需要付出极大的关注和热情。
3、进一步开展培训和教研活动,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
只靠专家讲授,理念是难以内化为教师自己的观念的,更无法落实到行动中。培训活动要关注教师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以问题为中心,通过典型案例,引导教师主动、平等地参与讨论,让教师在交流和分享中学习他人的长处,自主构建新课程倡导的教育教学理念。课程的发展在教师,教师的发展离不开教研。积极开展和参与各种形式的教研活动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必由之路。如集体备课、赛课、课堂教学观摩、校本教研、网络教研等。
信息技术课程本身的历史相对较短,在课程改革推进的过程中难免会遇到一些问题。我们的信息技术教师将继续努力,不断的更新和打补丁努力使我们的学生提高信息素养,适应未来的信息社会。
第四篇:高中信息技术课改总结
高中信息技术课改总结
通过认真学习《普通高中技术课程标准(实验)》(信息技术)》后对信息技术有了一定的认识和体会。新课程理念的核心是“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根据这段时间的教学情况谈谈自己的一点体会:
一、备课是上好每一节课的前提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进一步深入和信息技术新教材的实施,我们必须对备课这一重要教学环节进行再思考和再认识,改变陈旧的备课观念、方式和方法。
面对新课程,信息技术教师在备课时应注意包括八个方面的内容:备课标、备教材、备目标、备学生、备教材、备学法、备过程、备教学反思。备课时教师要对新课标和新教材进行认真解读,在理解教材的基础上,才能放手去改组教材、拓展教材、超越教材。倡导在个人钻研基础上的集体备课,人人参与,各自发表自己的见解。备课方式从单纯的课前备转化为课前备、课中备、课后备三个环节。课前备要围绕三维目标,关注学生差异,预见动态课堂;课中备要注重教学艺术,提高课堂驾驭能力;课后备要注重反思,促进教学水平的提高。
备课时教师上好每一节课的前提,是教师提高教学质量的基础,也是教师促进自我发展的途径。新课程理念指导下的信息技术教学要求我们必须对备课有新的思考,不能墨守成规,而要勇于探索、敢于超越。这样,我们才能培养出适应现代社会需求的具有综合信息素养的学生。
教学策略的正确运用
(1)创设情景,吸引兴趣。
在教学实践中,试图从日常生活入手,力争从息息相关的生活中创设生动有趣的问题情境,吸引学生的“眼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这样使学生从生活经验和客观事实出发,在研究现实问题的过程中学习信息技术、理解信息技术,同时把学习到的信息技术知识应用到生活实际,使学生体现信息技术与现时生活的联系。
(2)奖励激励,提高学习积极性,倡导纸笔测验和上机测验相结合的多样化评价,适当弱化评价的选拔与甄别功能。
在教学中,充分关注学生情感态度变化,采取积极的评价,较多地运用激励性的语言。调动了学生积极探求知识的欲望,激发了学生学习的情感,让每个学生体验成功,增强自信心。同时教师经常赞赏学生,能促进师生间的融洽与友谊,使学生真正的成为学习的主人。
5、尝试“做中学”(目前中、法合作的科学教育实验项目)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做中学”的基本流程是“学生提出问题→假设和猜想→分组讨论→调查和研究→得到并介绍自己的成果→结论→学生能力评定”,它与课改的思想观念是不谋而同的,其最终目的不是让学生学会如何获取优秀的考试成绩,而是学会如何应付未来的挑战。
新的课程标准更强调促使教师成为课程开发的主体,提升教师的课程意识和能力。在这里,课程设计与课程实施就是一体化事件。教师与学生既是课程的设计者,又是课程的实施者。课程与教学实现了整合,课程成了一系列的教学事件,而教学则成了课程的生成过程。从这个意义上可以说,教师即课程。新课程改革的成败取决于课堂教学的改革,而课堂教学改革的成败归根结底取决于教师角色的转型。信息技术课程标准强调“让学生在活动过程中掌握应用信息技术解决问题的思想和方法”。在这一思想和理念的指导下,信息技术课程要跳出技术培训的束缚,在一个更高的层次上来审视其技术教育本质。具体教学中,需要教师适当对技术应用方法和思想进行渗透,引导学生去探究、发现技术背后所蕴含的技术价值和技术思想,使其获得知识和技能的同时,理解和掌握过程与方法,这样才能够学会认知,学会做事,乃至学会生活,提高终身学习的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满足其终身发展的需要,成为适应信息社会的公民。
作为一名新课改时期的教师,只有勇敢面对,不能逃避,只有改变旧的教学方法,并应用于教学课堂,才能是真正贯彻执行。要积极地从新课程中寻找“自我”,寻找新课程对“自我”的意义,并主动把“自我”融入到新课程之中,敢于承担责任,善于解决问题,使新课程成为自己生命的一部分,与新课程一起成长,一起获得新生。
总之,课程改革是一个漫长而艰苦的过程,新课标的学习不仅只是一两次的大规模的学习就可以完成的,它需要不断的学习、不断的领会,并要与实践相结合,在实际应用中不断继续学习,不断反思,不断深入理解其先进理念及精神实质。同时,它也给广大教师提供一个前所未有、施展才华的发展空间。因为我们在新课程上看到了实现自身价值的希望,我们比任何一个学科教师更加珍惜课改的良机。因此,我们信息技术教师应抓紧机遇,知难而上,为国家的基础教育贡献应有的力量。
第五篇:信息技术课改工作计划
信息技术课改工作计划
一、学情分析:
1、本人担任初中年级信息技术课,之前除上学年学过WORD,所以据学生真实情况,酌情从简单实用入手,教学生电子表格知识。
2、学习目的性不明确,上课小动作多,注意力不集中,不记笔记,课后不复习。对一定要求掌握的信息技术概念及操作要领不加强巩固,对信息技术开始有些兴趣,以后兴趣越来越淡,不知任何知识要想学好都要付出辛勤与汗水。
二、教 学 目 标
知识目标、能力目标和情意目标。
(1)知识与技能
要求掌握的初步知识,本学期的教学内容为EXCEL,具体知识点如下:
EXCEL:了解Excel的功能与主要特点;掌握Excel的启动与退出;掌握工作表的建立;掌握在工作表中输入文字和数据;掌握工作中数据的简单计算;掌握工作中的数据操作、文字编辑;掌握工作表的打印。
2)过程与方法:
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和意识,让学生了解和掌握信息技术基本知识和技能,了解信息技术的发展及期应用对人类日常生活和科学技术的深刻影响。通过信息技术课程使学生具有获取信息、传输信息、处理信息和应用信息的能力,教育学生正确认识和理解与信息技术相关的文化、伦理和社会等问题,负责任地使用信息技术;培养学生良好的信息素养,把信息技术作为支持终身学习和合作学习手手段,为适应信息社会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打下必要的基础。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对计算机的演示操作,激发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的学习方法,培养学生热爱科学以及关心社会的情感,从而使学生认识到自己肩负的重任,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祖国的繁荣昌盛而努力学习。
三、教 材 分 析
1.本学期教材的知识结构体系分析和技能训练要求。
知识结构体系分析:本学期教学内容共二章,以Excel电子表格作为学习的重点,主要是:利用Excel电子表格软件计算、统计、分析、汇总数据;
2.本学期教材在学科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
本学期所学知识是数据处理的基础知识,为以后深入学习计算机流行软件打下扎实的基础。Excel是优秀的数据处理软件,学好它为以后踏上工作岗位带来办公自动化。EXCEL是简单、实用的软件,对于教学、广告、宣传都很有应用。两章知识是当今计算机应用方面的热点知识,学生兴趣浓,是学习信息技术的关键,培养具有获取信息、传输信息、处理信息和应用信息的能力的学生,才能适应不断发展变化的信息社会才能具备终身学习能力、自学能力。
3.教学重点、难点分析。
重点:电子表格中的数据计算。
难点:电子表格中的数据计算。
四、改 进 教 学 的 措 施
一、认真备课:力争集体备课,明确教学重点、难点关键,探索、研究疑难问题及有关微机实践。分析学生情况,统一教学要求,尽力做到超前1—2周,做到每课必备,写好教案。领会大纲精神,钻研教材内容,从学生实际出发做到十备:一备渗透德育;二备重点突出,突破难点方法得当;三备信息技术基本概念;四备信息技术基本操作用语、基本术语;五备信息技术教学中的薄弱环节;六备疑难问题的解决思路;七备信息技术实验操作的增补及成败关键;八备学生自学提纲;九备操作练习作业精选;十备课堂教学的总设计。
二、认真上课:以启发式教学为原则,以操作训练来强化概念,形成技能、技巧,体现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思想,精讲多练,前后连接,板书规范清楚,教态亲切、自然,采用多种切合学生实际的教学方法和手段,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注重学生能力培养,及时总结,做好教学后记。
三、认真布置作业:要求学生每节新课前做好预复习工作,以利于巩固教学重点和克服薄弱环节,有利于强化信息技术术语、信息技术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训练。
四、认真组织辅导:根据学生实际情况采用多元化的辅导,帮助分析原因,启发思维,寻求正确的操作习惯和方法。采用多关心、多提问帮助学困生,激发学困生的学习兴趣。对于特别有兴趣的同学可以组织课外活动兴趣小组,以培养学生的特长。
2、提优补差的内容、途径和方法。对于优秀生可以适当学《信息技术教学指导纲要》以外的知识来充实自己,并在学习中逐步形成自己的技能、技巧;对于学困生在课上、课后给予更多关心、帮助和指导。对于特别有兴趣的同学可以组织课外活动兴趣小组,以培养学生的特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