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试析中职班主任与学生的有效沟通
试析中职班主任与学生的有效沟通
时间:2012/11/28 14:24:00 来源:
摸清情况,有的放矢
班主任的工作对象是学生,各个学生的情况各有不同,班主任只有准确地掌握班上每一个学生的具体情况,如家庭环境、个性爱好等,与个别学生进行交流、沟通时才会更有针对性,才有可能取得好的效果。如果班主任对学生的情况不了解,采取“一刀切”或者主观独断的工作方式,肯定会招致学生的反感,学生对班主任的教育产生抗拒心理,师生间就很难有有效的沟通了。班主任掌握班上学生的情况是有效与学生进行沟通和开展一切工作的前提。新生入学后,班主任应争取在最短的时间内熟悉学生的基本信息。平时应注意观察,了解掌握学生的情绪变化,对于学生暂时的、短期的情绪波动可以采取关注的态度而不必采取行动;而对于某些学生出现的较长时间的情绪低落等问题则应及时与学生进行沟通,找出学生情绪波动的原因,积极地引导他们走出困境。而产生问题的学生往往不会主动地向班主任寻求帮助,这就需要班主任侧面地了解一下学生的情况了,比如这些学生有什么问题,这些问题是怎样产生的,疙瘩在哪里,平时有哪些具体表现等。班主任要先了解学生的个性、脾气、优点和缺点;然后分析他所面临的问题是一时的还是一贯的,是有意的还是无意的,是意识问题还是认识水平问题;学生本人对问题的看法如何、态度怎样以及老师和同学的看法等等。了解、掌握了这些情况之后,班主任就要设身处地、将心比心地认真考虑一番,对于学生所面临的问题的解决办法做到心中有数,然后再与学生进行沟通,切中要害,谈话内容才能真正进到学生心里去,从而真正为学生解开疙瘩,解决问题。
4.运用交谈艺术
班主任应善于沟通,提高沟通的效能,具体而言,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附和对方的谈话,营造轻松愉快的谈话气氛。班主任在与学生进行沟通时,若能谈谈与学生相同的观点,则会使学生在心理上产生认同感。即使一定要反对某人的观点,事先也一定要找出某些可以赞同的部分,为继续对话创造条件。此外,班主任还应该开动脑筋,使谈话在尽可能愉快的氛围中进行。
(2)认真倾听。理想的师生沟通是建立在相互交流思想的基础之上的,班主任在发表自己的见解之前,首先了解学生的想法是很重要的。倾听学生讲话时要注意以下几个细节问题:眼睛要注视对方(鼻尖或额头,不要一直盯住对方的眼睛,那样会使人不舒服);从态度上显示出很感兴趣,不时地点头表示赞成对方;身体略微倾向对方;为了表示确实在听而不时发问,如“后来呢?”等;不中途打断别人的讲话;不随便改变对方的话题。
(3)不失时机地赞美学生。托尔斯泰曾经说过:“就是在最好的、最友善的、最单纯的人际关系中,称赞和赞许也是必要的,正如油滑对轮子是必要的,可以使轮子转得快。”班主任要想取得良好的师生沟通效果,就要学会不失时机地赞美学生。当然,赞美必须发自内心,应注意赞美学生的具体的行为和变化,而不要笼统地夸某个人好。
(4)讲求批评的方式方法,切莫情绪化。学生犯了错误,适时、恰当的批评可以帮助学生认识到自身的错误并使错误及时得到改正。但是在批评学生时,班主任应注意方式方法。中职生正处于一个相对敏感的年龄阶段,自尊心比较强。班主任对犯错学生的教育如果不能做到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有效沟通就会成为一句空话,甚至会使班主任陷入无比尴尬的境地。情绪化会使班主任很难完整地获取尽可能多的信息量,出现信息断裂,导致沟通障碍;情绪化还会导致班主任很难对学生的问题做出适当的处理,即使此时班主任掌握了学生较多的信息,但由于受到情绪的影响,也很难抓住学生问题的关键所在,很难做出恰当的处理。魏书生在《班主任漫谈》中写道:“人在发脾气、愤怒时,是智能较低下的时候,往往做出愚蠢的判断和荒唐的决定。”批评时应就事论事,只针对学生的具体行为而不涉及学生的人格。
三、总结
总之,有效沟通是一种能力,而不是一种本能。中职学校班主任应在不断学习、摸索中提高这种能力,从而与学生更好地进行沟通,提高工作效能。
来源:http:///duhougan/zi39-1/1194.htm
第二篇:班主任如何与学生有效沟通
班主任如何与学生有效沟通
大化三中
韦明球
摘要:本文结合多年班主任工作谈谈班主任如何与学生有效沟通的原则和方法。原则如要注重情感交流,要耐心聆听等等;方法如赏识捕捉教育时机,以理导其行;与家长共携手,搭起教育的桥梁等等。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过:“真正的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唯独从心里发出来的才能达到心的深处。”可见真正的教育是心灵的对话。从事教育工作决定了我们的工作对象是活生生的人,不是机器。人与机器的不同在于人有思想、有感情。我们对学生做思想工作主要途径之一是找学生谈话。目的是修正学生行为或思想上存在的偏差不足,使我们的学生能在谈话中接受老师的观点或建议。本人从事班主任工作多年,对与如何与学生有效的沟通有一些体会。
学生的心灵像未干的水泥,只字片语都会对他们有所影响,父母和老师所讲的话,哪怕是开玩笑的戏言,都会在他们的人生中留下严重的后果。因此,作为与学生关系最为密切的老师——班主任就更应该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尤其是和学生谈心的时候,应该尽量谨慎地使用语言。因此,师生之间的沟通要遵循以下原则:
1.要注重情感交流,不要拒人以千里
班主任站在管理者和教育者的角度和学生谈心,很容易把学生推向被管理者和受教育者的对立面。无形之间就筑起了一道沟通的“高墙”,再好的道理学生也听不进去。平易近人这个词,说起来很容易,可是做起来却很难。难就难在许多班主任难以放下自己被传统“架”起来的架子,维护着所谓的“尊严”,把自己的角色神圣化,让自己去扮演说一不二的神,而忽略了自己作为一个人的本质。
事实上,找学生谈心,对方往往开始时并不注意老师讲的道理,而是看老师的对自己态度和感情。因此,班主任既要把谈心看作是心理沟通的过程,更要把谈心看作是感情交流的过程。谈心不是教师单方面的说教,而是为了达到教育目的和学生的一种互动。谈心要交流思想,但首先要交流感情,只有在相互平等、相互尊重的基础上,才能建立良好的谈心氛围,才能谈的拢、谈得好。
2.要耐心聆听,不要随意插话
一些班主任在与学生谈心时,更多的是谈话,而不注重交流。表现在交谈过程中没有耐心、也没有意愿去倾听学生的想法,即便“听”了,也是在冷漠地听,批判地听,更多的时候是没等学生说完,就劈头盖脸的批评责备,表达自己“恨铁不成钢”的失望心情。即使学生表达了希望交流的愿望,也得不到教师的重视,往往被教师的随意插话和主观评判所打断。这样,谈心的效果自然会打上大大的折扣。此外,在一般的教育性谈话中,班主任往往难以忍受交谈过程中的片刻静默,学生的表述出现停顿时,班主任可能会马上加以催促:“你说,快说啊!”这就会使学生感到自己在被审问,并且产生抵触情绪。但是事实上,班主任并没有意识到,学生的沉默可能正是在寻找适当的措辞来描述自己的感受,表达自己的想法。这时候,班主任的催促或者插话都会使学生产生“老师并不重视我的感受,也不重视我本人”的想法,从而失去了解学生的良机。
3.要学会接纳,不要一味批评
一味地批评学生时,班主任往往带有自己个人的情绪,使学生感到难以接受。这时候,既使班主任再苦口婆心地批评教导,也只会成为学生的耳旁风,过耳即忘。要想使自己的话能够深入学生的心灵,班主任应该首先学会接纳学生。班主任在谈心中接纳学生、关心学生,是爱心的自然表露。(班主任)这种爱可以引导学生产生巨大的内动力,去自觉地、主动地沿着老师指出的方向迈出。只有当班主任给学生以真心的接纳,给学生以亲近感、信任感、期望感,学生才会对班主任产生依恋仰慕的心理,才能敝开自己的内心世界,班主任才能“对症下药”,使谈心收到应有的效果。
接纳应该是表里如一的,建立在人本主义学生观的基础上,从心底尊重学生和相信学生。接纳并不代表认可或同意学生所讲的一切,而只是代表教师把学生看作是一个平等的人,承认其想法和情绪体验的合理性,尽管有时那种想法和自己的观点很不相同。接纳也不代表班主任不能有自己的观点,而是指虽然教师的观点和学生的意见有所不同,也仍然愿意认真听取学生的看法,所以我们也可以把接纳看成是一种主动与积极的态度。
4.要支持鼓励,不要同情安慰
学生遇到了挫折与困难,会垂头丧气,有时可能还会伤心哭泣,那么做为班主任通常会如何处理呢?一些教师,特别是女教师,很自然的反应便是劝慰和同情,比如会说“好了,别哭别哭,不要哭了”,或者说“这有什么好想不开的?把心思放在学习上就好了”等等之类的话。试想,这种安慰能够帮学生振作起来面对问题吗?相反,可能还会使学生产生自己的情绪被否定了,自己在教师心里是没有价值的这样的感受。
5.要注重引导,不要命令训导
班主任与学生谈心时,基本上采用规劝或说教方式,并总是以帮助学生解决当前问题为直接目标。所以,班主任常常会直截了当地告诉学生目前的问题是什么,应该怎样做。无论学生能否接受,都没有选择的权利。长此以往,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难以得到提高,使学生产生“学好学不好是老师和家长的事”的想法,个人的意愿和主动性被磨灭。
引导是一个以讨论为基础,以启发为目标的积极的思想过程。班主任要学会引导学生积极认识当前的问题、思考其成长中的挫折与障碍,主动地剖析自我,承担责任,协助学生自我管理和自我成长,而不是包办代替,为其安排一切。具体地说,它要求班主任谈心时,多提问题,少加评论;多做启发,少做说教;多鼓励对方讲话,少讲个人意见,以共同探讨代替强制的说理和武断的解释。要记住,培养学生自主的管理意识和责任心,把“要我学”变成“我要学”才是我们教育最终的目的。
那么,班主任如何与学生沟通有哪些方法?结合多年的班主任工作实践,谈几点体会。
1、赏识捕捉教育时机,以理导其行。
对问题学生的缺点错误,绝不能姑息迁就,无原则地让步,或是简单地说教惩罚,要坚持批评与说理相结合。要通过说理,对事件进行合理、客观的分析,让他认识他所犯的错误及可能会产生的严重后果。在说服教育中也要讲究技巧。抓住时机,引导其换位思考,并进一步对其进行说理,让他从中去亲身体会应如何与同学和睦相处。而当他对自己的错误有所认识时,老师及时肯定了他的这一做法,并转述了其他学生的话去鼓励他,让他感受到教师与同学对他是真诚、善意的。
2、巧设情境氛围,用爱动其心。
心理学告诉我们:教师的教育在心理上从来不单向流动的。在教育过程中,教师的教育态度,一经转化为学生的情感体验,学生就会产生相应的态度来对待教师。一旦教师与问题学生之间有情感的沟通,教师就会取得学生的信任,学生就会愉快地接受教育。而老师的宽容和爱是教师与学生之间情感沟通的桥梁。师生之间的双向情感交流要以教师对学生所表示的积极情感为前提。一次我们班小宇又去玩泥巴时,我没有急于去教育他,而是先用纸帮他擦试脸上的污迹。这一小小的举动,很大程度除去了他的惧怕、不安,使他对我产生信任。主动向我认了错还保证一定没有下次了。
3、凝聚集体力量,用情暖其心。
人若处在一个互相关心、帮助、和谐的集体中,其心态会更健全,人也会更加积极向善向上。有时候,同学们的认可、理解、鼓励、接纳比老师的教育更有用。我们班的一个同学是后转入我班的,他自我意识强,不懂与人相处,班上的同学对其是疏远的,他自己也身有体会,在他心理上有一定阴影,可是他又不知道如何去解决。我针对这一情况对全班的学生进行疏导,交心谈话,让他们接纳属于班里的每一个孩子,让他们懂得,尊重是相处之根本,想得到关心是每一个人的情感需求。这样在同学的理解、包容、关爱中,他深受感动,从而影响了他在行为规范、思想道德观念及行为、生活方式上的转变,使他获得了感悟和启迪。集体的这种温暖的力量往往具有滴水穿石的作用。
4、与家长共携手,搭起教育的桥梁。
对问题孩子的教育,一定要与其家长密切配合,包括扭转其家长不正确的教养态度和教育方法,在教育孩子的观念上要达成共识。首先就要主动与其家长联系,为他实事求是、客观地分析学生在学校的行为表现及其成因,引起家长的重视,并诚恳告诉他,孩子的这种毛病,光靠学校是无法矫正过来的,要求家长配合学校的教育,并且要指导家长做好孩子的教育工作。
班主任工作的出发点与归宿是学生。班主任与学生沟通显得尤其重要,班主任只有与学生多沟通,才能了解学生的实情,切准学生的思想脉搏,做好学生的思想工作。为此,班主任要利用一切机会多与学生沟通,处处做“有心人”和“知心人”,达到师生心理相容,思想相通。
第三篇:班主任与学生有效沟通技巧
班主任与学生有效沟通技巧
人与人交往,沟通是桥梁。师生之间的有效沟通是班主任管理好班级的基础,而在沟通中注意尊重学生、爱护学生。学生是班级的组成者,是班集体的主体,而班主任则是班集体的主要管理者。管理与被管理者向来都是矛盾的,如何化解这个矛盾,更好地管理班级,为班主任与学生之间的有效沟通是做好班主任工作的基础及有效手段。
班主任的管与学生的被管是在师生之间的沟通中进行的。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曾说过:“如果教育家希望从一切方面去教育人,那么就首先从一切方面去了解人。”沟通是教师实现管理目标、满足管理要求、实现教育理想的重要手段。师生之间如何沟通,沟通的质量如何,决定了教育具有多大程度的有效性。所以说有效沟通有助于建立一个师生交往的通道,以便信息的有效传递,并使干扰控制到最小程度,能使班主任及时了解掌握班级的最新动态、学生的想法,在班级管理中知己知彼,游刃有余;同时也能使学生更好地理解教师,心甘情愿地接受班主任的管理。相反,若沟通不畅,轻者,班主任掌握不到班级内部的信息,管理工作中带着盲从,无从下手:重者,学生拒绝沟通,最后产生逆反心理,容易做出不好的事情。由此可知,有效沟通在班主任管理工作中是很重要的,那么如何才能做到有效沟通:
一、在沟通中应尊重学生,以情感人。
班主任应用心去尊重学生,设置一个轻松的环境,让他们能置身于一种积极主动向上的情感生活之中,使他们感受到一种被尊重且向上的奋进力量。记得这样一个小故事:古代一个官员到乡下微服私访,见一老汉赶着两头牛在耕地,就问哪个更能干。老汉当时不说话,到了地头上才走近官员,轻声说:“右边的那头更好些。”官员不解,问老汉为什么如此谨慎回答。老汉答道:“这两头牛同样付出了辛苦,我不愿意让那头能力差些的牛从我的眼神、手势和声音中分辨出我对它的评价。不然,它会难过的。”在与学生沟通交流的过程中,不轻易批评做得不够好的学生,对他们不好的行为总是以希望或者期望的方式表达出来。学生也是明理人,以后在学习和生活中会努力实现教师的期望的。
学生获得班主任的尊重后,班主任才会有威信,才会拥有更强的号召力,这样学生才会愿意遵守教师所提出的要求,才会参与教师提供的各种活动,才会爱自己所在的班级,班级才会有强大的凝聚力。把班主任当作无话不谈的朋友,这样师生关系不再敌对,学生不会再认为班主任知道班级事情是班级中间出现内奸,是有人告密。而会认为这是班主任应该知晓的,对其成长是有利无害的。
与学生的交流沟通中切记不能轻易地打击学生,伤害学生的自尊。人无完人,每个人都有缺点和做错事情的时候,给学生一定内省的空间和时间,他们也会给你意想不到的进步。(班主任
www.xiexiebang.com)当然尊重学生绝不是一味地姑息学生的缺点、放弃教师的职责,严格要求与尊重、信任是辩证统一的。教师要注意批评的方式方法,严格要求本身就包含了对学生的信任和尊重。比如对一些犯原则性错误的学生,要当众批评,以正班风,但是过后班主任应该注意找适当的时间和地点与学生再交流,态度诚恳,直至学生从心理上认错为止,这样效果会更好些。
二、在沟通中应爱护学生,以诚待人。
在尊重学生的同时,教师也应用心去爱护学生,态度也应该是真诚的。人与人之间相处,爱和真诚的态度是获取彼此好感的桥梁,教师与学生沟通,更是如此。班主任在与学生谈话交流的过程中,注意设身处地为学生着想,能够让学生从你的语言中感受到拳拳爱心,对他们的殷切爱护;同时班主任要求学生敞开心扉的时候,自己也应该向学生敞开心灵,要试图走进学生的心里。也要让学生走进教师的心里,让学生感受到教师的可亲可敬和教师的不容易。用心倾听学生的讲话,关注学生的情绪,不要随意打断对方的讲话,让学生信任你,引导学生说出自己的心里话,肯定学生正确的观点。同时教师要掌握有效的表达技巧,要真诚、亲切、有针对性,切忌刺激性言语。让学生自己自觉地认识到自己的错误,教师适时引导并提出批评,和学生一起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让学生心服口服。师生的感情产生共鸣,有效沟通也会应运而生,班级管理也会容易简单得多了。
三、注重对沟通结果的处理。
沟通的目的是得到有效信息,得到这些信息后,要及时地处理,作出快速反应,若不及时作出应答或者置之不理,那么以后的沟通有可能进行不下去,自然也没有效果了,同时班主任的威信也会一落千丈。以学生的心情去体会学生的心情,以学生的思想推理学生的一切,从而加强了对学生的理解,加深了师生之间的相互信任、相互理解。班主任要做个有心人,要了解自己的长处与不足,适时调整自己;同时又要了解自己班里每一个学生的性格、个性特点,进行有准备沟通的。当遇到沟通不畅时要多反思自己、多分析原因,找出新的对策。教师要不断地学习,不断地充实自己,不能完全依靠过往的经验来处理事情,因为我们身边的一切都在变化,都有难以确定的因素。
沟通是理解的前提,是建立和谐人际关系的基础。如何与人有效沟通是一门学问,良好的师生关系是教育产生效能的关键。班主任只要懂得如何去与学生有效沟通,在班级管理中就会游刃有余,班级管理工作也会更加顺利。
第四篇:班主任应如何与学生进行有效沟通
班主任应如何与学生进行有效沟通
在班主任的平时工作中,为了更好地开展班级工作,我们必然要和学生进行沟通、交流。沟通得好,班级管理才会轻松,否则就会给班级管理带来麻烦,甚至可能让你的班务工作无法开展。一个优秀的班主任应如何与学生进行有效沟通呢?我认为,应把握好五个原则、三种方式。
一、班主任与学生进行沟通的五个原则
1.注重情感交流
班主任站在管理者和教育者的角度和学生谈心,很容易把学生推向被管理者和受教育者的对立面。事实上,找学生谈心,对方往往开始时并不注意老师讲的道理,而是看老师的对自己态度和感情。因此,班主任既要把谈心看作是心理沟通的过程,更要把谈心看作是感情交流的过程。谈心不是教师单方面的说教,而应是朋友间真诚的交流。
2.耐心聆听学生的话语
与学生进行交流时,班主任老师不能一味地唠叨,不能只是自己一人不停地说,而应该蹲下身子听听学生说,且学生在谈话时不能随意插话,要耐心聆听。听学生诉说,你才能真正地走近学生,发现他的问题。实际上,当学生愿意与你交谈的时候,你的教育已经接近于成功了!
3.学会接纳,少批评
班主任要懂得接纳学生,而且表里如一,从心底尊重学生和相信学生,把学生看作是一个平等的人,承认其想法和情绪体验的合理性,尽管有时那种想法和自己的观点很不相同。一味地批评学生时,班主任往往带有自己个人的情绪,使学生难以接受。这时候,既使班主任再苦口婆心地批评教导,也只会成为学生的耳旁风。只有当学生真正认识到错误的时候,批评和处罚才有意义。
4.多支持鼓励,少同情安慰
学生遇到了挫折与困难,会垂头丧气,有时可能还会伤心哭泣,那么做为班主任应如何处理呢?班主任要放下主观的态度和认识,设身处地去感受来访学生的内心体验,了解其所想所为的动机原由,不要以自己为参照标准去评判学生的是非得失。班主任感受学生的处境心情并表示关切和支持,以积极态度对待学生,对学生言语、行为中积极面、光明面、长处、优点予以有选择的、特别的关注,强调正面的优点,不仅可以使学生感受到被理解的温暖,更可以给予学生面对问题的勇气和力量,主动以寻找自我解脱的良策。
5.多注重引导,少命令训导
引导是一个以讨论为基础,以启发为目标的积极的思想过程。班主任要学会引导学生积极认识当前的问题、思考其成长中的挫折与障碍,主动地剖析自我,承担责任,协助学生自我管理和自我成长,而不是包办代替,为其安排一切。
二、班主任与学生进行沟通的三种方式
(一)口头沟通:包括利用会议形式与较多学生进行交流沟通、与个别同学谈话方式进行交流沟通、家访等。
(二)书面沟通:包括在作业本上简单的批注、书面的公示、给学生写信等等。
(三)电子媒介沟通:包括打电话、聊QQ、在博客上留言等等
总之,班主任是学生成长道路上的指导者和引路人,任重而道远,要做到能与学生很好的交流和沟通,必须把握好相应的原则、讲究有效的方式。班主任只有在思想上与学生达成统一,才能与全体学生和谐相处,班级管理才能得心应手,班级工作才能取得成效。
第五篇:班主任与学生有效沟通需要学点心理学
班主任与学生有效沟通需要学点心理学
班主任无时无刻都在与学生沟通,有语言沟通、非语言沟通,没有沟通就没有相互的了解,相互的影响,也就没办法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教师在沟通方面首先要抱有积极主动、平等注重的态度,提供一个安全、温暖、可以信赖、无拘无束的交流环境。但如何能做到这一点呢,我想把我的一些体会介绍给大家。心理学上有个名词叫“共情”,那么什么是“共情”呢,共情指能设身处地体验他人的处境,对他人情绪情感具备感受力和理解力。在与他人交流时,能进入到对方的精神境界,感受到对方的内心世界,能将心比心地对方,体验对方的感受,并对对方的感情作出恰当的反应。
共情这一概念最初是由临床心理学家罗杰斯提出的因而最初只是针对医患关系中的而谈的。但现在已经由医患双方扩展到几乎一切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了。共情能力不仅能帮医生更好地理解来访者,能帮助来访者缓解发症状,而且有助于普通人建立积极的人际关系。这一技巧如果在学校,特别是教师在与学生的沟通交流中有意识地应用,同样会起到良好的效果。
在与学生的沟通中,应用共情的技巧,首先可以使学生感到自己被接纳、被理解和被尊重,从而产生一种愉快。满足,有助于相互进一步深刻的理解和沟通。第二,可以促进对方的自我表达,自我探索,从而达到更多的相互沟通。第三,可以使人在亲密的人际水平上,更准确地察觉和理解另一个人的思想和感情,共情是一种积极的能力,有助于与学生建立良好的关系。
本学期,我接了幼儿教育专业毕业班的班主任工作,这个班虽然有多数学生各方面表现良好,但是班风比较涣散,个别上进心不强,缺乏学习目标的学生,行为习惯不良的学生,在班级有一定的“市场”,影响很坏。那么,针对这样的情况如何采用共情的技巧进行沟通呢,虽然我曾教这个班的专业课,对学生比较了解,但是没有做过深入的交流。我不是盲目地进行个别谈话,而是注意寻找沟通的契机。比如,婷婷同学比较聪明,虽然学习并不是很努力,但成绩还过得去,平时常常迟到、上课睡觉、做操说话无精打采。最重要的事总是不能接受老师的批评、引导,常常对老师无理顶撞,老师们对此反应比较普遍,在班里也造成很不好的影响。十一过后,她把头发染成了黄色,在我纠正她错误做法的时候,她和我顶撞起来。基本上是一句话说听不进去,我把她请到办公室。首先,换位思考,就是能从学生的言行举止中寻找合理性,以最大限度地理解她。尽可能多地从各种角度为对方寻找理由,尽可能地从善意的角度去理解对方。我说,假期比较长,要走亲访友,外出玩,穿漂亮的衣服,染头发,你是希望自己能漂亮些,光想着放假时能让自己看起来好看了,没有想到假期很快就过去了,到学校还是有要求的,觉得花好多钱染的头发,不让同学看看很可惜,再说也许老师不会注意自己染头发,所以今天就这个样子来了。而没有做诸如明知故犯、目无校纪的批评。我边说边注意她的态度和表情,她很戒备的表情在渐渐的放松,最后说,是这么想的,但是我染得太频繁了,如果马上再染成黑色的,头发的损伤会很大的。我能不能戴个假头套,保证不会让大家看看出来。我注视着她,认真的地倾听她的表达,并观察非语言的动作、表情、声音语音语调。还不时点头,没有任何不打断对方讲话。她说完,我没做价值判断,并努力体验她的感受说:头发总染伤头发,也不利于健康,你提出的解决办法,可以考虑,明天你试着做一下,我们看看是否可行。她破天荒地露出了笑容。第二天她主动来到办公室说:老师带假头套太难受了,我想今天回家吧头发染回来,我能不能现在摘了它,实在不舒服。我马上同意,并帮她摘下。第二天,果然染回黑色。以后又有多次的沟通,我都有意识地注意采用共情的方式,效果都不错。一个多月过去了,她再也没有和我顶撞过,各方面都有一定的进步。
多年的教学与教学经验使我体会到,与学生的沟通,要讲究艺术,要运用一些心理学的知识。运用共情与学生沟通,第一要尊重学生的个性及能力而不是凭自己的感情用事。第二,要接纳学生的信念和所做出的选择或决定,而不是评论或试图替其做决定。第三,善意理解学生的观点及行为,而不是简单采取排斥的态度。第四,以尊重并且恭敬的态度表达自己与对方不同的观点。第五,要不做价值判断,尊重对方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