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德育工作方案
德育工作方案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人为本,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提升学生道德素质、促进学生全面科学发展为根本,提高教师家长育人水平,进一步围绕我校“加强学生习惯养成教育”的重点,促进德育工作的实效性,推动学校德育工作的开展。
二、工作目标及思路
1、要求全体教师本着全身心投入、全方位重视、全过程负责的育人心态,共同创建出一支师德素养好,业务水平高的教师队伍。
2、加强阵地建设,优化育人环境,开展好各类主题教育,为学生的健康成长营造良好的氛围。
3、加强学生法制教育,并加强师生的安全教育,确保学期内无重大责任事故发生。
4、继续进行 “优秀班集体”的评比,重点训练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并内化为思想道德素质。
三、主要工作措施:
(一)、加强德育工作领导,提高德育工作的认识。
要继续认真组织学习《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加强师德建设,学校教师都有积极参与学生思想道德建设工作的责任。并要在全校范围内创设“全员育人”的氛围,树立“人人都是德育工作者”的意识,促进和推动学校德育工作。教师不仅要在平时教学过程中积极开展思想道德渗透教育,从校长到教师都必须有明确的思想道德教育的具体任
务,并共同参与思想道德建设工作的研究。结合本学期学校工作重点,进一步加强班主任队伍建设,培养一支素质优良、精干实效、开拓进取的班主任队伍。
(二)、狠抓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
加强班级管理,经常性地进行班容班貌检查,将学生日常规范教育抓细、抓严、抓实,努力达到的日常行为规范的“五无”、“五有”要求,(即地上无痰迹纸屑、墙上无污痕、桌面无刻画、门窗无破损、卫生无死角;课堂有纪律、课间有秩序、言行有礼貌、心中有他人、学困生有进步),各年级、各班要根据学生的情况,着重对学生进行以文明礼仪为重点的基础文明养成教育,通过严格的训练,努力使学生的行为规范外化为行为,内化为素质,逐步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学习习惯、文明礼貌习惯,逐步使学生从“要我这样做”转变为“我应该这样做”,让良好的行为习惯内化为学生的自觉行动。
1、继续组织学生认真学习《中小学日常行为规范》,要求学生能熟记于心。
2、利用学校广播、学校橱窗等宣传阵地,大力宣传行为规范好的学生,让全体学生都能向好学生学习,同时对不好的行为习惯也要给予监督。
3、进一步加强“流动红旗”竞赛的力度,通过评比活动,来培养学生良好的文明习惯。
4、各班应充分利用班会课采用丰富的形式加强对学生思想教育和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提高班会课的质量。
(三)、结合主题班会、纪念活动等各种途径,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德育活动。
(1)抓住各种契机,尤其是利用好每周的升旗仪式开展爱国主义教育、体验教育、养成教育、爱心教育、诚信教育。我们根据各年级学生特点,精心设计活动方案,扎实有效地开展好综合实践活动。
(2)围绕主题月和重要纪念日开展活动。
三月份,结合国际劳动妇女节、学雷锋纪念日开展“献给妈妈的歌”、“读雷锋日记、讲雷锋故事”等活动,引导学生体验友善、学会关爱;植树节前后,可组织学生开展“争当绿化小天使”、“我当校园美容师”等活动,带领队员美化环境、保护环境;全国安全教育周可开展“安全伴我行”、“创建平安校园”等活动,让学生从小懂得自我保护,珍爱生命。四月份清明时节,是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好时机。五月份结合国际劳动节,可开展“唱给劳动者的歌”、“走进劳动者”等活动,了解广大劳动者劳动的艰辛,更加珍惜他们的劳动成果。六月份可结合儿童节开展各项庆祝活动。九月份结合教师节,可开展“献给老师的歌”等活动。十月份结合国庆节和放秋假开展活动。十一月份开展“走进孤寡老人”等活动。十二月份开展庆祝元旦等活动。
(四)家长积极参入,发挥整合优势。
抓好家长参入德育活动管理,有计划有落实,开展活动内容要有针对性、实效性,并且认真做好资料搜集、积累工作。形成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相互沟通与合作的教育网络;保质保量用好家长学校,做到每学期每月同学生家长均有一定程度的书面联系。
(五)重视学科渗透,加强德育学科化。
1、优化学科教学。课堂是实施德育教育的主阵地,学科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是一种全员性策略,教师要在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诸方面渗透德育教育来优化课堂教学的全过程,各学科要继续上好学科渗透德育教育的教研课,要继续认真上好班会课
2、开展德育科研。各位教师要适应课改新形势发展的需求,切实转变观念,提升教育理念,探索德育工作的新规律和新途径。要针对德育工作中的热点、难点问题,开展德育科研,研究社会形势的新变化及其对学生的影响,不断转变工作方式、更新教育内容,为德育工作注入时代的活力与特色。要以人为本,强调学生的主体性,可围绕以下几个方面作研究:
1、德育评价方式
2、心理健康教育
3、德育与综合实践活动的有机整合研究
4、学科教学中的德育渗透。
四、工作安排:
三月份:
1、开学典礼。
2、贯彻常规,建立教学秩序。
3、学生心理因素调整研究
(一)。
4、“日有善念,月有善行”活动
(一)。
5、家长学校开课。
6、开展安全宣传教育活动。
7、结合学雷锋月和庆祝“
三、八”妇女节开展系列感恩
教育,并开展“讲雷锋故事、读雷锋日记”故事比赛。
四月份:
1、编写《日学一语》手册第二本。
2、学生心理因素调整研究
(二)。
3、布置“日有善念,月有善行”演讲比赛活动。
4、、“关爱生命、安全出行”法制、安全宣传教育活动。
5、清明节进行革命传统教育。
五月份:
1、“五四” 纪念活动。
2、“日有善念,月有善行”演讲比赛活动。
3、学生心理因素调整研究。
4、班主任工作论坛。
5、教师读书演讲比赛。
6、以“欢庆六一”为主题出班级黑板报。
六月份:
1、学生心理因素调整研究
(四)。
2、评选优秀班干部、三好学生和文明班级。七月份:
1、德育工作总结。
2、安排师生暑假生活。
八月份:
1、师德师风教育活动。
2、贯彻常规,建立教学秩序。
3、学生心理因素调整研究。
九月份:
1、开学典礼。
2、庆祝教师节活动。
十月份: 国庆节绘画、书法展览
十一月份: “走进孤寡老人”等活动。
十二月份:庆元旦文艺竞演。
元月份:
1、评选优秀班干部、三好学生和文明班级。
2、德育工作总结。
3、安排师生寒假生活。
张强九年一贯制学校
第二篇:德育工作方案
周家庄完全小学
德育工作方案
一、指导思想
为了更好地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若干意见》,引入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展示极具中华民族特色的德育资源,通过多种德育教育方式方法,以活动为载体,对学生进行“做人”的素质教育。实现学校“培养有中国灵魂世界眼光的新人”的办学目标。
二、培养目标
提高学生的具有民族特色的思想道德素质,培养学生初步具有爱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的思想情感和良好的品德;遵守社会公德的意识和文明行为;良好的意志品格和活泼开朗的性格;自己管理自己、乐于助人,为集体服务和明辨是非的能力,从而成为有理想信念、有文明礼貌、有道德修养,有大家风范的四有新人。
三、德育工作坚持的四项基本原则
⒈德育必须回归学生生活。德育应贴近学生、贴近生活、贴近实际,应教给学生生活的能力和智慧,让他们学会如何处理生活中的各种关系和矛盾
⒉德育必须服务和满足于学生的根本利益和内在需要。①德育应教给学生做人处世的道理和方法。②德育应教给学生生活的信心和力量;③德育应教给学生处理各种困惑矛盾的智慧和技巧;④德育应提供学生自我表现和展示的条件和舞台。
⒊德育必须从细节和小事入手。必须摒弃假大空的口号,从小角度、小切口、低起点做起,切实开展“小事工程”。要从让学生学会走路、学会吃饭、学会睡觉、学会说话、学会感恩、学会交友、学会爱护环境入手实施有用的德育。
⒋德育必须关注家庭和社会。
第三篇:德育工作方案
白山小学德育工作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党教育方针为指导,以东庄中心学德育会议精神为依据,以“立志成才,报效家乡”教育为主线,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遵循学校德育内涵和少年儿童成长规律,把理想教育、爱国教育、道德教育和素质教育贯穿始终,不断提高管理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促进少年儿童更好地健康成长。
二、工作目标
充分发挥德育教育的主渠道、主阵地、主课堂作用。根据不同教育阶段的儿童学生身心特点、思想实际和理解接受能力,准确规范德育目标和内容,科学管理德育课程,积极开展德育活动,努力拓展德育途径,有针对性地进行教育和引导,使学校德育管理更具科学性,从而保障少年儿童的全面健康成长。
三、工作重点
(一)以德治校,强化德育育人功能
健全学校领导体制,完善德育管理机制,逐步摸索出一套符合本校特点的德育评价方法,形成全员参与的德育管理体系。
1、完善德育管理组织。校长任组长,教导副组长,班主任和任课教师为成员。本着“学校无小事,处处是德育;教师无小节,时时是楷模”的原则,真正实现为人师表、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环境育人的目的。
2、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努力提高教师对自身心理素质的认识,促进教师自觉加强自身建设,锤炼良好的师德形象。对待事业甘当“奉献型”教师;对待学生要做“爱心型”教师;面对挑战敢为“竞争型”教师;教育教学应为“创新型”教师;师生关系成为“伙伴型”教师;自身素质炼成“专家型”教师。
3、坚持德育例会制度。抓好班主任的培训工作,进一步提高班主任的管理能力。认真落实《小学生守则》、《行为规范》和《一日常规》,完善班主任工作和教师综合考核评估制度,提高德育管理的科学性、实效性。
(二)以人为本,规范学校德育内容
小学阶段的德育目标是:倡导“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基本道德理念,教育帮助学生初步培养起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的情感;树立基本的是非观念、法制意识和集体意识;初步养成孝敬父母、团结同学、讲究卫生、勤俭节约、遵守纪律、文明礼貌的良好行为习惯,逐步培养良好的意志品格和乐观向上的性格。
小学阶段的德育内容有:开展“刻苦学习、立志成才”教育;开展孝亲敬长、爱家乡、爱学校、爱班级教育;开展做人做事基本道理和文明行为习惯养成教育;开展热爱劳动和爱护环境教育;开展尊重国旗、国徽和热爱祖国文化教育;开展社会生活基本常识和安全教育。
(三)课堂为主,有效渗透德育教育
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课程是向小学生进行系统的思想道德教育的重要课程。任教教
师要以国家德育课程标准为依据,以德育内容课程开发为契机,恰当运用教材,联系学生实际开展德育工作。
学前和1-2年级:着重引领学生注意安全、讲究卫生、勤奋好学、助人为乐、诚实守信、团结合作、热爱劳动、积极向上、文明礼貌、尊老爱幼。并逐步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3-6年级:着重讲解个人成长,讲解家庭、学校、家乡、祖国,讲解世界,引领小学生逐步认识自我、认识社会,树立榜样,形成良好的品德奠定基础。要挖掘各类课程的德育资源,把德育渗透到学生学习的各个环节。起到潜移默化、润物无声的德育作用。同时,要充分认识到在新形势下,良好的综合素质会对智育产生更强大的推动作用。
(四)踏实工作,拓展德育教育途径
1、营造校园德育环境
倡导“宽松、和谐”的人文环境,陶冶师生情操,发挥其潜移默化高尚品行的德育功能。努力营造优美的校园环境,把德育、科研、卫生等工作有机结合,用生动形象的形式展示校园的新人、新事、新貌,提升学生文明素养;利用橱窗、板报、名人名言等激励师生“为国增光,为校添彩”的责任意识;通过红领巾广播站播送的一则则催人奋进的喜讯——让学校的每一幢楼、每一堵墙都能“说话”,发挥其育人功能,并成为师生施展才华的舞台。
2、构建学校人文德育
明确全员育人的要求,依照法律和规章制度,严格校规校记,加强和改进学校管理,加强校风、教风、学风、校训建设。把德育落实到教学、管理、服务的各个方面,切实加强学生的思想品德和基础道德教育。用信任、尊重、关怀的情感和行为关爱学生,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以少先队活动为载体,发挥少先队“自我教育、自主发展”的教育功能,利用少先队这一主阵地,开展丰富多采的校园活动,以提高自我服务、自我约束的能力。
3、创建三结合德育网
建立学校、社会、家庭一体化、全方位德育网络,形成“人人管德育、家家会德育、社会重德育”的德育机制。完善校长——少先大队辅导员——班主任——科任老师——全体教职工的学校德育管理体制。学校德育工作要向家庭辐射,向社会延伸。学校要主动和学生家长以及社会各个方面加强沟通合作,使三方面教育互为补充,形成合力。要正确引导家庭教育,通过家长学校、家庭教育指导、家访等多种形式,引导家长树立正确的人才观、价值观、择业观,掌握科学教育子女的方法。并重视发挥校外教育基地、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社区教育的作用,依托社会的各种活动阵地,组织开展富有吸引力的德育活动。
4、抓好三个重点管理
一是抓好以文明守纪为中心的行为规范养成教育。要用制度规范学生的上课、自习、作业、集合、劳动、卫生、锻炼等。认真落实值日、值周、升旗、广播站制度,发挥其督促、管理、自我约束、自主教育作用。完善班主任工作评价制度,做好量化考核工作。二是抓好时机,坚持正面教育。提倡善诱会导,把重大节日、纪念日和各项专题教育结合起来,形成系列,强化渗透。运用各种形式,通过多种途径开展爱国主义教育、集体主义教育、革命传统教育、英雄人物精神教育、法制教育、形势教育、社会实践教育。三是抓好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要从学生身心协调发展和现代健康观出发,针对各年级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有效地加强心理健康教育。要有计划地举办心理健康专题讲座,开展心理健康宣传专栏,设立心理健康辅导咨询信箱,解决学生学习、交友、家庭中的种种心理问题。
5、打造三个窗口形象
一是校园环境、校园设施和校园文化。要因地制宜,节俭实效,处处体现“美”。二是大课间操。要内容丰富,动作到位,整齐划一,处处体现“活”。三是家长学校。家长学校是学校与家庭衔接的纽扣,使家长学习教育理论的课堂。它能够提高家教水平,能展示学校教育理念和办学思想,是学校德育教育的“特殊”窗口。要处处体现“新”。
四、管理措施
1、学校对各部门、各相关人员实施德育工作的情况实施全程监控。将落实德育工作的情况作为绩效评价的重要内容,并与评优晋级直接挂钩。在教学管理方面,要求教师必须将德育的渗透、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作为重要的教学目标。不能结合教学内容渗透德育内容、不能有效的培养学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教学视为不合格的教学。各相关部门所开展的工作必须把是否有利于学校的整体育人工程作为首先考虑的内容,凡对学生的品德和习惯养成造成重大不良影响的部门和人员,将视其情节轻重给与相应处分,并在考核、评优、晋级等方面加以限制,直至取消资格。
2、继续实行国旗下讲话轮流制,充分挖掘蕴含于教师中的德育资源。发动全体教师广泛搜集深刻、生动的德育教育内容,调动广大教师的自主性,丰富德育和文化教育内容。进一步通过内容丰富、形式灵活的主题班会、晨会,配合“爱国周”、“诚信周”等系列德育周,结合班级和中队各个时期的教育重点,有针对性的实施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教育,营造健康向上的班级文化。
3、制定综合实践活动评价实施办法,督促和引导各年级组、中队及班级创造性地开展综合实践活动,帮助学生选择他们感兴趣的、具有较大教育价值的内容,开拓活动基地,扎扎实实地落实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劳动等活动内容,有效地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创新实践能力。
4、改革班级工作评估办法,研究制定“文明班级”、“优秀班级”评比实施细则,在监控早读、午休、两操、卫生、站队、佩戴等表现情况的同时,进一步充实对课堂表现、好人好事、班级文化建设、信息素养、安全维护、成果贡献等多方面内容,并通过期末的文明班级、优秀班集体、优秀班主任评选,引导各班全面争创健康、优秀的班级文化。
5、进一步丰富科技节、艺术节、英语节等传统节日活动内容,有效地通过各个节日的落实过程,丰富班级文化、校园文化的内容,并将学生在这些节日中的表现情况和取得的成果列入对班主任、班级和学生个人的评价内容之中,引导各班级充分发挥学校系列节日进行有效的德育和文化教育,促进生动活泼、求知上进、乐于创新实践的学生文化的形成。
6、建立帮教制度。班级建立“问题学生”学生帮教机制,通过建立帮教档案,实行 “人盯人”、“多帮一”、帮教效果跟踪报告等多种方法途径,做好“问题学生”学生的转化工作。实施对特殊学生、问题学生的特别关爱制度,制定班级“问题学生关爱档案”,通过聘请心理辅导专家对全校教师进行心理辅导讲座,提高班主任及任课教师的心理辅导水平,维护学生的心理健康,保护这部分学生的正当的学习和发展权益,使问题学生在爱的环境中健康成长。
7、充分挖掘社会资源,聘请专业人员,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法制教育”、“国防教育”、“安全教育”等系列讲座,加强学生的法制意识、安全意识、国防意识等。
8、有效开展“小手拉大手”活动。通过“校长信箱”、“班主任信箱”、“家校网络平台”拓宽家校联系的渠道和生活指导的范围,有效地促进家校合作育人的互动效应。
9、把加强师德师风建设、促进教师的职业成熟作为贯穿学校管理工作的重要内容,在管理工作、教育教学工作中要求教师把德育工作摆在素质教育的首要位置,以科学的知识武装学生,以正确的理想和价值观引导学生,以高尚的道德精神塑造学生,以优秀的作品和榜样鼓舞学生,以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锻炼学生。
10、本着以法治校、科学管理的原则,组织教师加强对《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等教育法规以及《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等文件的学习,加强每一位教师的法制观念,使每一位教师在教育教学中做到知法、守法、用法、普法。同时要通过民主集中的方式,建立健全各种规章制度,做到有法可依、有章可循,在此基础上,强化过程的监督、指导、检查,并及时总结、反馈、调整。对兢兢业业努力工作并成效突出的教师及时奖励,对表现懈怠、造成工作失误或恶劣影响的及时惩罚,做到奖惩分明、依法办事,达到效率与公平统一。
第四篇:德育渗透工作方案
青龙山小学学科教学中德育渗透活动
实施方案
德育工作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学生健康成长和学校工作起着导向动力和保证作用。为加强我校德育工作,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养成良好的思想品质和行为习惯,使德育工作渗透到每个教学环节之中,把学生培养成具有健全人格,全面发展,个性突出,高素质的人才。特制如下方案:
一、指导思想
按照《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要求,进一步推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程,做好组织、引导、服务学生开展体验实践活动和道德实践活动,促进学生“勤奋学习、快乐生活、全面发展”,推动我校德育工作取得新进步、新突破,为创造和谐校园做出积极的贡献。以爱国主义教育为主旋律,以社会要求与学生发展需要为契机,以校园文化为载体,多渠道、多层次、全方位地开展教育活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和生理、心理素质。加强学校德育的科学研究,努力探索新形势下德育工作的新路子,不断提高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为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而努力。
二、德育队伍建设与领导
德育是学校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青少年学生健康成长起着导向、推动和保证作用。因而,全校教职员工、学校领导必须高度重视德育工作,切实加强对德育工作的领导,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德育队伍,保证德育工作的全面落实。
重视德育工作,切实加强对德育工作的领导,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德育队伍,保证德育工作的全面落实。
1、调整、充实德育工作领导小组
德育工作领导小组由校长、副校长、教务主任、德育主任、少先队辅导员、班主任教师等组成,并由校长担任组长,负责对德育工作的领导,每学年根据工作需要,调整、充实领导小组成员。定期组织开展学习和研讨活动,健全落实德育工作责任制,认真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的若干意见》、《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和国家教委颁布的《中小学德育大纲》和《中小学德育工作规程》,认真探讨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的途径和方法,提高德育的实效性。
2、加强班主任队伍建设
每周一次班主任必上的班会课制度及班会备课制,做到认真备好、上好每一堂班会课,逐步实现班会、队会活动规范化、系列化。班主任要加强与学生家长的联系,全面关心学生的成长和进步。
三、德育内容、形式与实施途径
德育工作的基本任务是,培养学生成为热爱社会主义祖国、具有社会公德、文明行为习惯、遵纪守法的公民。在这个基础上,引导他们逐步确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不断提高社会主义思想觉悟,并为使他们中的优秀分子将来能够成为坚定的共产主义者奠定基础。必须坚持德育首位的思想,把德育当作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的首要任务来抓,坚持常规教育、专题教育、系列教育相结合,以课堂教学为主渠道,心理健康教育为保证,社会实践教育为辅助,开辟多种德育途径,使学校德育工作规范化、制度化。
㈠常规教育
1、认真贯彻和落实《国旗法》,坚持每周星期一举行隆重的升旗仪式。结合形势教育、传统节日、纪念日及学校大事等,安排好国旗下爱国主义教育系列讲话内容。
2、加强文明礼仪养成教育,认真贯彻落实《守则》、《规范》。
3、继续推行校园文明礼仪监督岗制度,让班级干部参与校园管理,培养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锻炼的能力。
4、通过“校园之声广播站”广播学校内外发生的好人好事,利用“外国语”校刊、宣传画廊进行宣传,弘扬正气,促进学生良好品德的养成。
5、继续实行每学期期评定学生品德行为和评选文明班级、先进班级、“三好”学生、优秀学生干部制度,利用学校大会的形式,表彰先进典型,促进良好校风、班风和学风建设。
㈡专题教育
1、结合重大节日、纪念日开展爱国主义教育、革命传统教育。如 “清明节”祭奠英雄烈士,激发学生奋发向上的情感。“七一”举办““颂歌献给伟大的党”演唱会,激发学生对党的感情。国庆节开展“祖国巨变”、“家乡变化‘等主题实践活动,增强学生对改革的信心和责任感。”一二·九“举行专题报告会、革命历史歌曲演唱会,让学生了解历史,树立勤奋学习、振兴中华的志向。
2、结合集体主义教育,每年3月5日学雷锋,9月10日“教师节“前后,学校围绕”心中有集体,心中有他人“这个中心,广泛开展丰富多彩、富有成效的活动,为社会、为学校、为教师做好事、办实事,让学生在活动中接受自我教育,学会关心他人,培养集体主义精神。
3、开展法制教育,对各年级学生进行校纪校规、交通安全、法制常识教育,培养学生的法制观念,提高遵纪守法的自觉性,努力使学生在校做个好学生,在家做个好孩子,在社会上做一个好公民。㈢系列教育
通过举办报告会、演讲会、主题班会、组织社会实践等活动,努力提高学生的理想向往水平、基本道德水平和意志行动水平,塑造其健全的人格。
㈣主渠道教育
1、坚持德育为首,坚持以课堂教育为主渠道是我校一贯做法,全体教师要进一步增强德育意识,坚持教书育人,在课堂教学中,结合学科内容、特点,挖掘教育素材,各教研组、备课组在制订教研计划、教学计划时,要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努力:一是突出教材中显性教育因素,二是挖掘教材中的隐性教育因素,三是补充教材外的相关教育内容,四是结合社会热点进行渗透。各科教师要努力提高教学艺术,不断探讨渗透艺术,提高渗透教育效果,使爱国主义、社会主义、集体主义教育与教学内容之间产生有机的、必然的、和谐的联系,努力在潜移默化中给学生以春风化雨式的教育。
2、注意教学内容的挖掘,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品质。
许多课程都包含着丰富多彩的德育内容,我们应积极深入地挖掘,对学生实施自觉地、有意识地影响,达到润物细无声之效。比如语文教材中所选的文章,语言优美,故事生动有趣,蕴涵着做人的道理,其内容本身就有很强的育人功能,我们要善于发现,找准切入点,进行思想教育。在作文中也可引导学生写“谈心日记”,引导学生在日记中宣泄内心的喜怒哀乐,迁移情绪和升华情感,有助于他们克服消极心理状态,完善自我人格。音乐课,教师在教唱歌曲时,可在介绍歌曲产生的时代背景、歌词的含义,旋律的欣赏等方面进行德育渗透,潜移默化地陶冶学生的心灵;科学教学可注意培养学生运用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和方法去认识、改造世界;技术教学可注意培养学生的勤俭朴素,爱惜劳动成果的优良品质;体育教学法可注重培养学生团结、守纪、互助、机智果断的品质和爱国主义精神等。思想品德学科教师要发挥思想政治课的优势,坚持理论联系实际,自觉地突出政治课的德育功能,及时把握学生的思想脉搏,结合教材、时事政治和富有教育意义的录相、影片等,有的放矢地进行德育教育。
3、学科德育渗透要注意加强学生心理素质的训练。
学生的学习态度兴趣、情绪情感、求知需要、毅力恒心、自信心、甚至性格,或多或少受到学习方式方法的影响。在一定的学习方法指导下培养、形成的,而好奇心、求知动机、进取性格、丰富的情感、创新的意向、良好的自我概念和较高的自信心等,都是激励学生学习的动力因素,是学会学习,学会生活,学会做人的重要因素。教师在
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的训练,“大处着眼,小处入手”,“润物细无声”,并持之以恒。
㈤心理健康教育
1、专题讲座。结合学生在学习、生活、人际交往过程中表现出的心理问题,有针对性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讲座,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和指导,帮助学生了解学生心理特点及有关心理卫生知识,使其学会想事做人的方法,提高心理素质,增强承受挫折和适应环境的能力。
2、心理咨询室
在普遍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同时,对少数学生在学习、生活及人际交往中碰到的一般心理问题给予辅导和帮助,通过咨询,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自我意识,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提高情绪的自我控制能力,掌握对付挫折和不良情绪的应对策略,形成良好的人格。
3、家长学校 家庭教育是学校德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提高德育有效性的重要途径。我校将成立家长学校,定期举办专题讲座、教育经验交流会等,较为系统地向家长传授心理教育的知识和方法,帮助家长树立正确的教育思想,改进教育方法,提高家庭教育水平。
2017.11
学科教学中德育渗透活动
实施方案
青龙山小学
第五篇:德育工作方案(2011.6.2)
德育工作
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探索新形势下德育工作的有效途径,构建具有文化品位、智慧内涵、触动心灵、富有魅力的学校德育,依据教育部《小学德育纲要》、《中学德育大纲》、《中等职业学校德育纲要》、《中小学德育工作规程》和《保定市中小学德育工作评估办法》,特制定本评估办法。
一、组织保障
1、组织
(1)德育工作分工具体,职责明确,设有主管科室,配备有专业素养的专职干部;聘请了兼职法制教育副校长。
(2)树立德育为先理念,德育工作按计划进行,有阶段性成果;每学年有针对性制定德育工作特色发展目标和措施。
(3)思想品德(思想政治)教师按照省要求配备;年级主任和班主任的选用,程序科学合理,师生认同度高。
(4)成立由老干部、老专家、老战士、老模范、老教师等人员组成的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
(5)落实全员育人理念,各年级组、教研组、团、队、学生会等职能部门和教职工分工具体、配合密切。
(6)在教学、管理、后勤服务等各个环节有德育要求,工作情况与晋职、晋级、奖励、评先挂钩。
(7)建有德育例会、考核、奖惩制度。
(8)积极创建德育网站或交流刊物,定期交流信息。
2、保障
(1)教师熟知并遵守《教师法》、《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无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现象,学师德考核合格率100%,优秀率不低于15%。
(2)定期组织班主任、团书记、辅导员培训或交流研讨;支持班主任、德育干部参加上级组织的专题培训。(3)有校本研究课题,同时积极申请市、省、国家级研究课题,研究结果有效促进德育工作开展;设立校级德育工作创新奖和班主任优秀案例评选。
(4)培养德育带头人,形成有一定教育思想和实绩的德育专干、班主任骨干。
(5)德育经费列入预算,满足德育工作需求。(6)建有规范的旗台、旗杆,使用规范的国旗。
(7)为德育工作者配备必备的现代办公设备,订阅2份以上学习参考资料;德育音像资料片不少于50部。
(8)根据学校自身实际,建有“红色”、“绿色”或“紫色”等德育教育基地3个以上。
二、途径
1、教书育人 课堂主渠道
(1)按教育部要求使用相关德育教材,开齐开足德育课程。(2)结合学生特点进行时事教育。
(3)在学科教学中有机渗透德育工作,推出精品课堂和精品教案。德育活动
(1)小学、中学每周1节班会,小学每周1节队会,主题鲜明,记录详实。
(2)礼仪、法制教育课时、教师、教案“三落实”。
(3)组织开展校园文化节、艺术节、读书节、心育节、体育节、科技节。
(4)学生参与或主办的校刊、校报、校园广播等宣传阵地,内容具有时代性和文化品味。
(5)明确学生必读书目和推荐阅读书目,开展创建书香校园、中华传统文化经典诵读和演讲赛、故事会、征文等系列活动。
(6)升国旗仪式规范,有国旗下讲话人简介、出旗、升旗、唱国歌等过程。
(7)组织好开学和毕业典礼,有针对性地进行入学与毕业教育。(8)充分利用多种德育资源,构建特色青少年人生修养课堂。
2、管理育人
(1)结合“规范”、“守则”,制定《校规校纪》、《文明公约》、《班集体评估方案》和《学生奖惩办法》。
(2)深化养成教育,评选文明礼仪、学生守则、行为规范等先进班级、学生;表彰师德标兵、先进班主任、“三好”学生、优秀学生干部、优秀班集体。
(3)有《班主任工作规范》,对班主任工作定期进行考核,培养特色班集体;各班有体现本班特点的班训、班级誓词、班级文化。
(4)每学期对师德和学生品德进行发展性评定,填写《师德档案》和《学生成长手册》。
(5)推行学生干部竞争上岗,做到学生人人有职责、有服务岗位,有干部经历和体验报告(或心得)。
3、环境育人 人际环境:
(1)形成互相尊重、平等民主的师生关系,创建和谐校园。(2)建立健全贫困、留守等特殊家庭学生档案,组织师生进行有效帮扶。
(3)特殊学生得到有针对性教育和管理。(4)设有学生维权岗。文化环境:
(1)有校训、校规、校徽、校歌、校旗,且具有文化内涵,体现学校特色,内容和形式为师生所熟知和喜爱;教室内挂国旗。
(2)学校建立“墙、廊、台、站、网、刊、报、栏”等宣传载体,做到有人负责、定期更换、主题突出、品味高雅,其中阅报栏有5种以上报纸。
(3)在校园适宜场所进行能体现学校文化内涵和特色的文化环境创设。
(4)宿舍、餐厅、教室、办公室、团队活动室、心理指导室布置有文化品位、时代气息。(5)将大众传媒、影视、书籍、社会知名人士、教育基地、时事等多种动态资源引入学校宣传载体。
物质环境:
(1)校园及周边环境干净、有序,绿化、美化;教室、宿舍、办公室、餐厅、厕所等场所干净整洁,无毁坏及不文明痕迹;无卫生死角。
(2)功能区域相对独立,有明显标识。
(3)有基本满足学生活动的设施;图书馆、阅览室向学生开放。(4)积极协调有关部门,优化校园周边环境,校园周边无游戏厅、歌厅。
(5)有德育展室,定期更换内容,向学生开放,利用充分。
4、组织育人
(1)选任优秀青年教师担任团书记或辅导员,聘请社会优秀人士担任校外辅导员,开展好各种活动,并有记录。
(2)学生会及团、队干部实行民主竞选和轮流任职,并定期进行培训,召开干部会议。
(3)小学健全少先队组织,初中、高中建立健全学生团校和党校,党、团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
(4)建有3个以上学生社团,明确名称、指导教师、场地和社团规章,至少2周活动一次,品味高、成绩明显。
5、辅导咨询育人
(1)配备合格的心理指导教师,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设有开放心理指导室,每年开展集体辅导3次以上,有个别学生咨询追踪记录。
(2)定期对师生心理状况进行调研,有针对性地开展师生心理调节活动。
(3)心理健康教育纳入教师继续教育内容,并通过校园网普及相关知识。
6、家教育人
(1)建立家长委员会,制定家庭教育交流、家长学校评选表彰制度,引导家校形成合力。(2)每学期设立家长开放日。
(3)对学生在家庭及特定劳动岗位的行为有明确要求,适时进行抽测并记入成长档案。
(4)开办家长学校,有制度、有教材、有辅导、有考核,能有效指导家庭教育,每学期至少组织2次家长专题学习或交流,积极开办网络家长学校。
7、社会育人
(1)有计划地组织学生到德育基地、少年军校等适宜场所进行参观、调查、劳动、训练等活动,小学、初中、高中每学年分别为1-3天、5天、7天;高中学校按照国家军训内容要求完成军训任务。
(2)适时开展主题性实践活动交流报告会,每学期小学生撰写心得体会至少一篇,中学生完成心得体会1篇或社会调查报告1篇。
(3)有志愿者团队,经常开展活动。
三、德育绩效
1.安全法制:学校及周边治安、交通等安全工作,教育到位,措施得力,定期检查管制刀具和交通工具等;师生无违法犯罪现象,学校无重大安全责任事故。
2.精神面貌:教师关爱学生,学生热爱老师。师生精神饱满,校园充满朝气。师生对学校认同率高,对学校发展、个人发展充满信心,凝聚力强。
3.师生认知:价值取向选择正确率80%以上,具备基本的辨别是非能力和法制意识。政治课(思品课)及格率达80%以上。中学生德育答辩合格率达到95%以上,优秀率达到5%以上。
4.师生言行:熟练使用文明用语,节约资源,爱护公物和环境,按时作息,文明用餐、走路、骑车、乘车、参观,尊老爱幼,学生尊重教职员工,言行文明,待客有礼,教师在学生中的肯定率达到95%以上,在辖区社会各界中肯定率达到90%以上。
5.德育特色:学校德育工作在某一方面形成特色,在全县具有典型带动作用;涌现出典型师生个人或集体,受到社会广泛赞扬。(4)每学年开展模拟法庭等法制专题教育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