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改 对中职数学教学的几点思考

时间:2019-05-15 15:22:37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修改 对中职数学教学的几点思考》,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修改 对中职数学教学的几点思考》。

第一篇:修改 对中职数学教学的几点思考

对中职数学教学的几点思考

数理教研室

摘要:本文总结了数理教研室在教学实践中采用的教学法以及对一些

问题与现象的分析,并为进一步提高数学教学水平而提出了一些意见、建议,以及对某些方面改革的思考。

关键词:脚手架、分组教学、分层教学

一、生源质量

在高考指挥棒的指导下,在高校招生逐年扩招政策的影响下,中职学校的入学条件在逐年降低,直到没有分数线就可以入学的程度,这使得中考成绩处于最底层的学生进入到中职学校,所以中职学校的学生普遍存在基础较差、比较懒散、毅力不足等诸多问题,具体到咱们司法学校,学生具有这些共同特点,他们的思维更偏向于文科,所以对于数学的学习,学生赶到困难重重。结果步入恶性循环,形成教师难教,学生难学,直至不学的局面。

二、数学的地位

在各级各类学校(艺术、文史、数学等专业除外)的教学中,数学是以基础课的身份出现的,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方面,数学是学习专业课的一种工具,专业课中知识的学习与问题的解决,需要数学知识提供支持,这在理工类的专业中体现的尤为明显,所以理工类的专业对于数学的要求也更高;另一方面,数学是基础中的基础,通过数学的学习可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逻辑思维能力、空间想象能力、分析问题能力、解决问题能力、静心思考的能

力等等,这些能力是学习其他学科需要具备的,也是学生行为、处事、解决问题所要具备的能力,所以数学又是基础中的基础,因此在中学的教学中,数学的地位是非常高的,在中职学校中,数学应以专业教育紧密结合,为提高学生素质特别是专业能力服务。它的教学内容,要求的难度和广度既要联系实际生活又要与专业紧密结合,数学课既可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又为专业学习和专业技能的掌握打下一定的基础。

三、老师们的努力

针对学生对数学学习缺乏兴趣甚至厌学的情况,数理教研室的老师们在数学教学中采用多种方法促进学生的学习:

1、搭建脚手架。

搭建知识的脚手架是数学教学中经常使用的一种方法,由于我校学生的数学基础非常薄弱,加之学生对学习重视程度不足,所以经常出现短时间内讲过的知识,学生已经印象非常淡薄,甚至已经完全遗忘,在这种基础上要给学生讲授新知识,搭建学生学习的脚手架就成为必然的选择。通过搭建脚手架,我们让学生顺利的实现从最近发展区到新知识学习的跨越,并以此达到使学生“爱学”、“学会”和“会学”的目的。

2、奖励刺激。

学生的兴趣是多方面的,玩手机、打篮球、踢足球、看视频等等,学生对很多都是感兴趣的,而且不需要任何的鼓励与奖励,学生就能在这些事情上全身心的投入,但是说到学习,学生的表现却是另一番景象。为了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我们采用对回答问题、探讨问题并提出不同见解的学生加分的方式对学生进行鼓励。一种方式使用的时间久了,学生

也会产生厌倦,未解决这个问题,我们采用对回答问题的同学进行掌声鼓励,老师通过言语、肢体动作等对学生进行肯定,以激励学生的学习。我们的奖励以精神奖励为主,必要时可采用物质奖励。

3、动手实践。

与能够动手操作的科目相比,同时与学生能够很容易参与课堂教学的学科相比,数学课动手操作、能够真正参与讨论的机会是少的,为了学生能够更多的参与到课堂,感受知识的产生与知识之间的联系,我们仔细研究所要讲授的内容,利用知识本身的特点,制作能够让学生动手实践的课堂活动。例如:(1)在学习向量的坐标运算、两点间的距离公式、互补角的正切值等知识点的时候,我们将所要学习的知识制作成“几何画板”格式的课件,“几何画板”为学生的动手操作提供了一条途径。(2)在学习《对数函数》的图像时,我们可借用计算机教室,让学生在计算机中操作电脑中的数学软件来完成绘制对数函数的图像。

4、分组教学。

分组教学的教学方式是许多学科都在采用的一种方式,这种方式活跃了课堂的气愤,提高了课堂学习的效果,也有利于因材施教,因此我们也在采用这种方式教学。不过没有一种能解决所有问题的方法,分组教学也不能解决所有的教学问题,也不是所有的内容都适合采用分组教学的方式来进行教学。分组教学也存在学生参与程度不同、学生之间的合作不够、学生众多,教师不能全面照顾的问题。具体到数学学科来说,在学习概念性的知识的时候比较适合采用分组教学,通过小组成员间的交流,学生加深了对知识的理解程度,但是对于复习课,尤其是通过做练习掌握知识的课,分组教学并不太适合,虽然同学间的交流能达到彼此间互相帮助的目的,但却让学生失去了更多自己动脑思考、自己动笔计算的机会,反而不利于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因此在教学方式的选择上,我们不选最新潮的,不盲从,我们只选最合适的.5、培养数学情感

引入我们生活中与数学相关的题材,将数学与生活相结合,开阔学生的视野。例如:(1)建立网购价格表、电费、水费等相关收费的函数,这样既增加了学生的学习的兴趣,也加深了学生对函数的理解;除此之外我们还为学生介绍发票、车上的速度表、高速公路上的限速牌等学生身边的数学。(2)结合时事与科技知识讲数学的巨大作用。如我们为学生介绍什么是大数据,大数据有什么用,谁在用大数据等当今比较热门的、前沿的领域。以此增强学生对数学更深层次的认识,增强学生的数学情感。

四、对教学与改革的再思考

通过对教学实践的反思,并结合对教育理论和当今中职教学改革的思考,我们提出以下建议:

1、分层教学。

学习是一个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师生共同参与的活动过程,在教学过程中,只有学生积极的参与到课堂教学当中,才能实现真正的教学。但当前,我校学生对待数学存在“不感兴趣、害怕困难”等心理,在我们与学生交流中发现,有的学生对文科是很容易接受的,但是对于数学,就明确表示,从小学开始,数学考试就没有及格过,对数学一点也不感兴趣。这样的学生的数学基础是非常差的,在同一个班级中,有的同学的数学也确实不错,这种两极分化的现象是比较明显的。针对这种情况,采用年级分层教学,可使每一位学生都能在自己原有的知识层次上,由浅到深对所学的内容进行力所能及的思考;使每一个同学都发现自己的进步。针对不同班级,通过设计不同层次的问题、作业和考试还可培养学生务实进取的精神。分层教学最终使每一个学生在原有知识水平的基础上都得到充分发展,使每一个学生都能日有所学。

2、改变数学考试方式

我校的教学计划中将数学定为考试课,数学考试的形式也是闭卷试。对于我校学生来说,学生应该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还应具备基本的运算能力(运算的速度与准确率),还有更重要的是通过数学的学习,学生要形成良好的逻辑思维能力。目前我校的数学考试方式给予学生的压力还是不小的,一些学生也为数学的考试而忧心忡忡。改革原有的数学考核形式,采用开卷试、大作业等多种综合测试形式,以不同的考核方式,来适应不同阶段、不同专业学生。

3、外出交流

学生之间通过交流讨论可以激发出思维的火花,有利于学习的进行,对于教学方法的改进、当今教学改革的实践等问题我们也不能闭门造车,需要多与其他兄弟院校进行交流、讨论、沟通。由于我校的特殊性:——文科偏重,学校在选择交流的学校时,可以有意选取一些偏向文科的学校,如果其他省份有好的经验与做法,我们也应该积极学习与交流。

有学校领导的正确指引,有同事们的共同努力,我们相信司法学校的教学能更上一层楼,也期待着学校更美好的未来。

五、参考文献

[1]李希宁.对中职数学教学的思考[J].大观周刊,2011,2

[2]郭新燕.浅谈中职数学教学与专业教学的融合[J].语数外学习,2012,12

[3]张楚贤.关于提高中职数学教学质量的探索[J].中职教育,2013,10

[4] 全国十二所重点师范大学联合编写.教育学基础[M].教育科学出版社2008,12

[5]杜玉祥,马晓燕,魏立平,赵继超.数学差生问题研究[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第二篇:中职财会专业数学教学的思考

中职财会专业数学教学的思考

一、中职数学教学要为财会专业发展贡献力量

财会专业是中职学校开设非常普遍的专业之一,由于所有的企事业单位都需要会计人员,所以整个社会每年对会计类人才的需求总量一直较高。但是,近些年来我国大专院校培养的会计专业人才人数不断增多,企事业单位对会计人员学历要求也在逐步提高,社会对中职学校会计专业毕业生的需求量和提供的会计岗位都发生了较大变化,对中职学校财会专业学生的业务素质和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与此同时,中职学校学生的生源质量却在逐步下降,学生越来越不适应原有会计专业课程的设置和要求,对很多专业知识的学习都感到困难重重。

考虑到中职学校中开设的各个专业中,财会专业是专业课程与数学知识结合最紧密的专业,目前发展也存在一定的困难和挑战,数学作为工具学科理应为其发展做出一定的帮助和贡献。为此,我多次访谈财会专业教师,了解目前财会专业学生的学习现状,分析财会专业课中会遇到的数学问题。并同所有数学教师探讨财会专业数学课程的教学方法,以寻求改革财会专业数学教学的方法。

二、财会专业教师在授课中遇到的与数学教学相关的问题

为了了解我校财会专业学生的学习状况以及专业课教师在授课中遇到的与数学有关的问题,2012年12月22日我对财会专业科的9名教师进行了访谈,访谈内容主要围绕着以下五个问题展开:

1、您是否了解现行数学教材内容?

2、财会专业学生需要学习哪些数学知识?

3、您觉得数学课是否起到了为财会专业课服务的作用?

4、对现行的数学教材有何改进意见?

5、您认为在数学教学中应该加强财会专业学生哪方面能力的培养?

访谈后,财会专业科的教师并没有逐条给我回答问卷中的问题,但是却将近几年来在教学中遇到的一些实实在在的困难总结了出来。他们指出虽然现在学校已经取消了一些难度较大的专业课程,如管理会计和审计等,但是学生在学习专业课时仍然存在一些问题。首先,学生运算能力差,影响专业教学效果。在教学中,学生虽然大部分都能够理解专业知识,但是在实训时,做题的速度和准确率均不高,经常会出现一听就会,一

1做就错的现象,从而影响了专业课程的教学进度和效果。财会专业的学生往往还过分依赖计算器的使用,没有计算器,就觉得没法做题,用计算器也仅限于使用它的加减乘除功能,对其它功能知之甚少。学生较低的运算能力以及对计算器功能的不熟悉都影响到了专业课程的教学效果。现在的中等职业学校财会专业学生普遍缺乏对数字的敏感度,而这项基本功又是一个会计人员必不可少的。其次,学生缺乏对数学知识的应用能力。例如,在财会专业课中,固定资产折旧年数总和的计算公式就是一个特殊的等差数列求和公式,学生却看不出来,仍然要死记硬背。又例如,学生在数学课程中已经学会了方程组的解法,却对辅助生产费用的代数分配法表现出极大的困惑,其实它就是多元一次方程组的应用而已。学生很多时候都表现出在数学课上会用的公式和计算方法,到了会计课上却不会用。也就是说学生不善于用已经学过的数学知识来解决会计领域的实际问题。再次,学生掌握的数学知识不够全面,影响专业教学进度。很多专业课程中用到的基本公式都需要数学推导。例如,在财务管理课程中,学生学习资金时间价值时,需要运用等比数列求和的推导过程来推导计算年金终值、年金现值等的计算公式,但学生却反映在数学课中公式的推导过程不要求掌握。在这种情况下,专业课老师还要给学生补充等比数列求和的推导过程,从而影响了专业课教学的进程。

三、结合财会专业特点的数学教学的几点建议

1、要重视学生运算能力的培养

运算能力是发展数学能力的基础,是中职学校数学教学大纲规定的培养目标之一。学生运算能力的提高,有助于学生对数学中的数量关系、数学思想方法的理解与掌握,从而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为学生终身发展提供保障。相对其它专业,财会专业对数字的准确度有着更高的要求,财会专业知识中的每项计算都要求非常精确。因此对于财会专业学生来说,只有在各方面学习中,尤其是在数学学习中,通过提高运算能力来不断培养自己规范求实、严谨认真的作风,和耐心仔细、执着求真的意志和毅力才能够成为一名合格的财会专业人才。

在教学中数学教师要有目的地引导学生进行简单计算,树立学生学习的信心和勇气。在日常与学生的访谈交流中了解到,大部分学生都对自己的数学成绩不够满意,这样的现实反映出学生对数学学习缺乏自信,而数学计算是其中的一个重要方面。因此数学教师在教学中要捕捉知识点,引导学生进行简单计算以锻炼学生的运算能力。例如:在学习对数时,学生不太容易理解对数的定义,更不愿意死记硬背,从而影响后续知识的学习。教师可以适当增加一些指数式与对数式互化的运算练习,让学生在练习中不断体会指数式与对数式的关系,逐步理解记忆对数的定义。这样既锻炼了学生的运算能力,又帮助学生掌握了新的数学知识。

在数学教学中如果能够适当补充一些速算的方法和技巧也会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运算能力。运算能力对于财会专业学生的重要性还体现在专业技能的练习上。中等职业学校财会专业的专业技能主要包括珠算、点钞、传票和票币等技能的训练,这些技能的练习都对学生的运算能力有一定的要求。如果数学教师在数学教学过程中,适当给学生补充一些数学速算的方法和技巧,学生既能感受到数学课的趣味性,又可以提高运算速度,改善和提高财会技能的成绩和水平。这对于财会专业学生来说是一件不折不扣的好事,他们会切身体会到数学的工具性和服务性的价值。

2、结合专业知识创设数学课堂问题情境

数学本身具有较强的抽象性和逻辑性,如果只是按照:给出概念和公式,讲解例题,学生练习的顺序授课,学生会觉得枯燥乏味,而且会觉得学数学只是为了解题,没有什么实际意义,从而对数学学习失去兴趣。如果数学教师能够结合教学内容恰当地创设一些专业背景下的问题情境来展开新知识的教学,不但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体会到数学的工具性价值,还可以提高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应用意识。例如,在讲授中职学校数学课本中的等比数列一节时,就可以结合《财务管理》中货币时间价值的计算来讲授,通过如下的例题创设问题情境展开数学教学。

例:某公司持有六张带息商业汇票,期限分别为一至六个月,每张面值20万元,票面月利率均为2%,按复利计算。问题1:这六张汇票到期后的终值分别是多少元?问题2:将这六张商业汇票终值数据排成一列数,有什么特点?问题3:这样面值的一张商业汇票n个月后的终值是多少?问题4:这六张商业汇票到期后的终值总和是多少?

该问题是将数学课程的等比数列与财会专业课程中的复利终值计算联系起来,通过这四个问题的设置,不但让学生巩固了数学中等比数列的概念、通项公式的建立以及前n项和公式的应用等知识点,而且还掌握了《财务管理》中复利终值的计算方法。这种授课形式,能够将数学知识与专业知识自然和谐地无缝衔接,让学生处在一个有实质内涵的专业教学氛围中,时刻受到专业思想的熏陶,使学生学会从专业的角度看数学,使学生的专业思想健康发展。

3、结合专业知识设计课堂练习

在学习了等差数列的前n项和公式后,可以结合《财务会计》中“银行存款的核

算”的相关内容设置如下例题:

例 小徐在银行参加每月500元的零存整取储蓄,月利率按单利0.25%计算,问12个月的本利合计是多少?

分析:第一个月存入的500元,计利12个月,到期本利是(500+500×0.25%×12)元;第二个月存入的500元,计利11个月,到期本利(500+500×0.25%×11)元,„„第12个月存入的500元,计利1个月,到期(500+500×0.25%×1)元。由此可知,这是一个等差数列,其总和就是所求的12个月的本息总款数。

解:a1=500+500×0.25%×12=515,a12=500+500×0.25%×1=501.25,∴S12=n(a1+a12)2=(515+501.25)×6=6097.5(元)。

答:12个月的本利合计123.90元。

4、结合专业知识设计课后作业

设置课后作业是教学过程中的重要环节,课后作业是课堂教学的补充与深化。在中职学校数学教学中,除了课本上的作业外,还应该结合专业知识设置一些开放性和实践性的作业,或者把简单化的数学应用问题还原成实际专业背景下的具体应用问题让学生去探究。为学生提供多角度考虑问题的机会,以拓宽学生的视野和知识面,并增强对所学知识的实践应用能力。例如,为了训练学生的运算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让学生研究商场打折问题,如商场打出的满两百返一百的促销相当于打几折?和打六折的促销活动比哪个更划算?又如,让学生结合具体问题利用等比数列求和的知识计算等本息分期付款每月还款额、还款总额与等本金分期付款每月还款额、还款总额的计算方法,并比较两种还款方式哪种还款方式更划算等问题。这些问题都是现实生活中与每个人息息相关的事情,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又能将数学知识与专业知识融合,锻炼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应用能力。

数学教师在中职学校开展数学教学应充分考虑到它的专业背景,要尽可能多地挖掘数学知识与专业知识间的联系,这样才能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做到适时恰当地引入一些专业知识,一方面能够让学生体会数学知识的广泛应用性,同时也能够更好地为专业课服务,体现对专业知识学习的服务性价值。

第三篇:中职数学教学的几点思考论文

摘要:中等职业教育,是为了满足社会各行业对各种技能性人才的需要而进行的教育领域。而数学作为学习和研究现代科学技术不可或缺的基础工具,它是一门利用符号语言来研究各种物体的数量、结构、变化以及空间模型等概念的学科。由于中职学生的学习基础都普遍较差、行为习惯也不好等因素的影响,致使数学教学难度也相对较大,迫使我们中职教师不断地研究新思路与新方法,从而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的求知欲望,加强理解和应用数学的能力。

关键词:中职教育;数学教育;教学方法

一、职教数学发展现状

目前中职学校招收的学生大部分都是普高的淘汰者,学习基础都普遍较差、行为习惯也不好,不能正确对待同学之间摩擦,喜欢用武力解决问题。另外还有沉溺于网络游戏、谈恋爱、经常抽烟酗酒等现象。这类学生往往缺乏学习的主动性,习惯自暴自弃,对老师、对家长都有逆反心理,这些都给学校教学和管理方面增加了困难。由于数学是一门复杂抽象、内容严谨的学科,所以对于中职学生来说数学教学难度更大。中职学生往往会谈“数”色变,他们从心理上就排斥数学,不愿意学习数学,视数学为畏途。对他们来说,数学就好比“天书”,似乎学好数学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这不仅是学生们学习数学的现状,同时也是我们教师教学时必须面对的问题。这就要求我们数学教师更加积极的、更加努力地想办法,着手从教材的编制、授课方法的改变等途径探索一条新方法、新思路。

二、职教数学的教学方法

1.结合学生所学的各个专业,体现数学的价值

由于学生所学的专业都不尽相同,各个专业所需要的数学知识的难度和深度也都不一样,所以并不要求所有的学生都学习同样的数学知识,相反大部分学生只需要学好跟自己专业方向相关的数学知识便可以了。以此为基础,我们可以把中职的数学内容分为三个部分:即基础部分、实用部分和拓展部分。实用部分则应该和每个学生所学的专业有所结合,每个学生所学的专业不同,其需要的数学知识也就有所不同,中职教育侧重于应用,所以我们可以按专业把数学知识划分为不同的类型,例如针对金融专业,就与统计学、概率学等学科联系紧密;机械专业对几何学有所侧重;计算机专业则对算法的应用较多等等,把这些不同的数学知识与不同的专业联系起来,使学生能够感受到学习数学的用处,提高他们学习数学的积极性。而拓展部分则是比较有难度的部分,需要学生有一定的数学基础,是针对那些学习努力,不仅仅是读完中职就打算就业的那一部分学生,他们希望自己还能够继续深造,希望自己能够上大学。所以这一部分的数学知识要重点针对这一部分学生进行教学。

2.制订合理的教学计划,明确教学目标

作为中职教育的教师首先要明确教学目标。中等职业教育,侧重的是培养职业型学生,即毕业后的学生绝大部分将直接走向各个行业的第一线,服务于第一线,是技能型人才。所以我们在进行数学教学时,不能仅仅是教学生如何计算证明、如何考试,而是应该结合学生所学的专业重点教会他们方法,即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利用数学知识去解决其专业中遇到的问题。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明确教学目标,即数学知识与专业知识相结合。

3.根据学生情况的不同,选择不同的教学方法

(1)探究性教学。这种教学首先是创设情境提出问题,然后组织学生自主探索、发现规律逐步解决问题的教学过程。在探索过程中即使问题得不到很好的解决,也能够加深对基本的数学知识技能、思想方法的理解和掌握,并能获得广泛的实践经验。尽管用时较多,但也有利于巩固学生的数学基础,增强他们的创造力。(2)差异性教学。由于学生的智力发展水平、知识基础、个性等方面的不同,所以对教学的要求也就不同。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重视整体教学,即强调的是统一和齐步走,更要重视学生的个别差异。对于学生的个别差异,教师在教学中要细心地观察和鉴别,充分尊重和利用,最大限度地满足学生不同的学习方法及兴趣,从而有利于促进学生学习数学能力的开发。(3)开放性教学。教师要多收集生活中及各专业中与数学知识方法相关的一些实例,用这些实例再结合数学教材让学生们共同讨论,使学生由被动的接受者转变为平等的参与者。对于学生讨论的结果教师要认真倾听总结,重视每个学生提出的意见,并给予解答,让学生获得正确的观点和系统的数学知识,并体验到数学活动的乐趣,感受到数学不是闭塞的,而是开放的,从而学生就会越学越有劲,逐渐提高学习数学的积极性。

4.亲近关爱学生,及时鼓励表扬

师生关系的好坏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若师生关系不融洽,学生在心理上就会抵触本学科的学习,造成偏科厌学现象,所以教师对待学生时要做到信任、尊重、民主、平等,争取营造一个和谐、愉快的师生关系。老师应当了解学生的心理需求,因人制宜采用不同的奖励方式,物质奖励和精神奖励并重。有时候物质的奖品会提高学生的热情,有时候老师一个赞许的眼神、一个亲昵的动作也可使学生铭记难忘。根据学生的课堂表现做及时调整,适当给予鼓励,从而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自信心。

三、结束语

作为一名中职学校的数学教师,不仅要紧跟时代发展的要求,合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灵活采用教学方法,不断地研究、总结经验,让每节课都讲的有特色、有新意,让每位学生都能够感受到一种收获感、成就感。还要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不断地学习发展自己的知识,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和教学水平,从而改善自己的教学工作。不论采用何种教育教学方法,都是为了让学生增强理解和应用数学的能力,使学生的思想从“被迫学数学”转变为“喜欢学数学”,从而更好地为专业技能的培养服务,培养塑造出一批又一批的适合新时代的“能力人”,为中国,为世界做出特有的贡献。

第四篇:行政诉讼法修改对行政机关产生的影响

行政诉讼法修改对行政机关产生的影响

一、《行政诉讼法》修改的背景和过程

(一)《行政诉讼法》修改的背景

1989年4月4日,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同日由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16号公布,自1990年10月1日起施行。

此后,1991年6月11日,最高人民法院(以下简称“最高法院”)印发《关于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 若干问题的意见(试行)》(法[1991]19号),就行政诉讼中的受案范围、管辖、诉讼参加人、证据、起诉和受理、审理和判决、执行等问题作出了司法解释。

2000年3月8日,最高法院公布《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若干问题的解释》(法释[2000]8号,以下简称最高法院司法解释),进一步就行政诉讼中的受案范围、管辖、诉讼参加人、证据、起诉与受理、审理与判决、执行等问题作出了司法解释。

据最高法院统计,2014年1-6月,法院受理行政一审案件66543件,同比增加22.25%,同期一审案件合计受理4777054件,同比增加7.87%,行政一审案件占一审案件的1.39%;法院受理行政二审案件23695件,同比增加35.56%,同期二审案件合计452161件,同比增加13.62%,行政二审案件占二审案件的5.24%;法院受理行政再审案件705件,同比增加7.31%,同期再审案件合计受理17462件,同比减少12.29%,行政再审案件占再审案件的4.04%。由此可见,行政案件的一审、二审、再审案件数量增幅较大,均远超同期法院受理案件总量增幅。行政案件的上诉率和申诉率较高,一审服判息诉率仅为64.39%,一审裁判结果认同率偏低。

据最高法院统计,2013年全国法院受理行政一审案件123194件,审结120675件,其中判决撤销7258件、变更59件、履行法定职责1332件、确认违法或无效1444件、赔偿309件,调解赔偿278件,行政机关一审败诉10680件,败诉率仅为8.85%。123194件行政一审案件中,城建类19972件、资源类18394件、劳动和社会保障类11704件、公安类10533件、计划生育类8203件、工商类3785件、交通类2494件,占据了较大比重。

由此可知,行政诉讼案件主要集中在土地房屋等不动产权属、自然资源权属、就业社保、治安等关系公众核心权利、利益的领域,公众在不服相关行政行为后,起诉率较高,因为败诉引起的上诉率和申诉率也相对较高。

同期,根据国家信访局统计,2013年1—10月份,全国县级以上党政机关信访工作机构信访量为604万件(人)次。从公众来信来访的情况看,仍然以反映自身利益诉求为主,主要集中在民生领域,问题比较突出的有三个方面:一是农村土地征收问题,二是城市房屋征收问题,三是劳动和社会保障问题。

可以看出,公众通过信访反映的问题与行政诉讼案件主要领域高度重合,信访事项主要是行政争议事项,行政诉讼与信访本末倒置,反映出社会公众的“信访不信法”,映衬出行政诉讼立案难、审理难、执行难的现状。修改《行政诉讼法》,成为最高权力机关的重大立法任务。

(二)《行政诉讼法》修改的过程 2013年12月底,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六次会议就《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修正案(草案)》进行了第一次审议,一审稿针对法院不敢、不愿受理行政案件的立案难问题,提出扩大受案范围、细化法院受理责任等保护公众诉权措施;针对行政机关干预裁判过程和结果的审理难问题,提出中级法院管辖被告为县级以上政府案件、对规范性文件附带审查、完善判决形式、交叉审理民事争议等增强司法审查力度措施,针对行政机关不执行法院判决的执行难问题,提出将行政机关拒绝履行裁判书情况予以公告、对拒不履行裁判书影响恶劣的行政机关负责人进行司法拘留等措施。

2014年8月底,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次会议进行了第二次审议。二审稿就行政诉讼审理对象问题,提出将“具体行政行为”修改为“行政行为”,就公众告官不见官、行政机关工作人员回避应诉问题,提出行政机关负责人应当出庭应诉至少委托工作人员出庭,就行政复议机关为了不当被告懒于审查一味维持不利于行政复议制度发挥作用问题,提出复议作出维持决定的复议机关共同做被告,就公众起诉期限较短不利于行使诉权问题,提出将直接起诉期限由3个月延长至6个月、一般案件最长起诉期限由2年延长至5年,就行政案件审限较短问题,提出将一审案件审限由3个月延长至6个月,二审案件审限由2个月延长至3个月。

2014年10月底,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一次会议进行了第三次审议,并于11月1日表决通过了《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同日由习近平主席签署主席令第15号公布,自2015年5月1日起施行。

二、《行政诉讼法》修改的主要内容

(一)扩大行政诉讼被告、可诉行政行为和原告及第三人范围,拓展司法审查的广度

1.关于行政诉讼被告

现行《行政诉讼法》第2条规定,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认为行政机关和行政机关工作人员的具体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有权依照本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第25条规定,由法律、法规授权的组织所作的具体行政行为,该组织是被告。

《决定》将第2条增加一款作为第二款,修改后规定“前款所称行政行为,包括法律、法规、规章授权的组织作出的行政行为”。

现行《行政诉讼法》第25条规定,经复议的案件,复议机关决定维持原具体行政行为的,作出原具体行政行为的行政机关是被告;行政机关被撤销的,继续行使其职权的行政机关是被告。

《决定》将第25条改为第26条,相应内容修改为:经复议的案件,复议机关决定维持原行政行为的,作出原行政行为的行政机关和复议机关是共同被告;行政机关被撤销或者职权变更的,继续行使其职权的行政机关是被告。

2.关于可诉行政行为

现行《行政诉讼法》第11条第一款规定,人民法院受理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对下列具体行政行为不服提起的诉讼:

(三)认为行政机关侵犯法律规定的经营自主权的;

(五)申请行政机关履行保护人身权、财产权的法定职责,行政机关拒绝履行或者不予答复的;

(六)认为行政机关没有依法发给抚恤金的;

(七)认为行政机关违法要求履行义务的;

(八)认为行政机关侵犯其他人身权、财产权的。

《决定》将第一款相应内容修改为:人民法院受理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提起的下列诉讼:

(四)对行政机关作出的关于确认土地、矿藏、水流、森林、山岭、草原、荒地、滩涂、海域等自然资源的所有权或者使用权的决定不服的;

(五)对征收、征用决定及其补偿决定不服的;

(六)申请行政机关履行保护人身权、财产权等合法权益的法定职责,行政机关拒绝履行或者不予答复的;

(七)认为行政机关侵犯其经营自主权或者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农村土地经营权的;

(八)认为行政机关滥用行政权力排除或者限制竞争的;

(九)认为行政机关违法集资、摊派费用或者违法要求履行其他义务的;

(十)认为行政机关没有依法支付抚恤金、最低生活保障待遇或者社会保险待遇的;

(十一)认为行政机关不依法履行、未按照约定履行或者违法变更、解除政府特许经营协议、土地房屋征收补偿协议等协议的;

(十二)认为行政机关侵犯其他人身权、财产权等合法权益的。

此外,现行《行政诉讼法》第2条规定,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认为行政机关和行政机关工作人员的具体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有权依照本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决定》规定,将《行政诉讼法》相关条文中的“具体行政行为”均修改为“行政行为”,增加一条作为第53条,规定“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认为行政行为所依据的国务院部门和地方人民政府及其部门制定的规范性文件不合法,在对行政行为提起诉讼时,可以一并请求对该规范性文件进行审查。前款规定的规范性文件不含规章”,增加一条作为第64条,规定“人民法院在审理行政案件中,经审查认为本法第五十三条规定的规范性文件不合法的,不作为认定行政行为合法的依据,并向制定机关提出处理建议”。

关于维持原行政行为的复议决定,现行《行政诉讼法》第25条规定,经复议的案件,复议机关决定维持原具体行政行为的,作出原具体行政行为的行政机关是被告。《决定》将第25条改为第26条,相应内容修改为:经复议的案件,复议机关决定维持原行政行为的,作出原行政行为的行政机关和复议机关是共同被告。并增加一条作为第79条,规定“复议机关与作出原行政行为的行政机关为共同被告的案件,人民法院应当对复议决定和原行政行为一并作出裁判”。

3.关于行政诉讼原告和第三人

现行《行政诉讼法》第24条第一款规定,依照本法提起诉讼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是原告。第27条规定,同提起诉讼的具体行政行为有利害关系的其他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可以作为第三人申请参加诉讼,或者由人民法院通知参加诉讼。

《决定》将第24条改为第25条,将第一款修改为:“行政行为的相对人以及其他与行政行为有利害关系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有权提起诉讼。”将第27条改为第29条,修改为:“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同被诉行政行为有利害关系但没有提起诉讼,或者同案件处理结果有利害关系的,可以作为第三人申请参加诉讼,或者由人民法院通知参加诉讼。人民法院判决第三人承担义务或者减损第三人权益的,第三人有权依法提起上诉”。

(二)完善起诉期限和形式制度,强化法院受理职责,破解“立案难” 1.关于起诉期限和形式 现行《行政诉讼法》第39条规定,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的,应当在知道作出具体行政行为之日起三个月内提出。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决定》将第39条改为第46条,修改为:“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的,应当自知道或者应当知道作出行政行为之日起六个月内提出。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因不动产提起诉讼的案件自行政行为作出之日起超过二十年,其他案件自行政行为作出之日起超过五年提起诉讼的,人民法院不予受理”。

现行《行政诉讼法》第40条规定,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因不可抗力或者其他特殊情况耽误法定期限的,在障碍消除后的十日内,可以申请延长期限,由人民法院决定。《决定》将第40条改为第48条,修改为:“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因不可抗力或者其他不属于其自身的原因耽误起诉期限的,被耽误的时间不计算在起诉期限内。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因前款规定以外的其他特殊情况耽误起诉期限的,在障碍消除后十日内,可以申请延长期限,是否准许由人民法院决定。”

《决定》增加一条作为第50条,规定“起诉应当向人民法院递交起诉状,并按照被告人数提出副本。书写起诉状确有困难的,可以口头起诉,由人民法院记入笔录,出具注明日期的书面凭证,并告知对方当事人。”

2.关于起诉审查与处理

现行《行政诉讼法》第42条规定,人民法院接到起诉状,经审查,应当在七日内立案或者作出裁定不予受理。原告对裁定不服的,可以提起上诉。

《决定》将第42条改为两条,作为第51条、第52条,修改为: 第51条 人民法院在接到起诉状时对符合本法规定的起诉条件的,应当登记立案。对当场不能判定是否符合本法规定的起诉条件的,应当接收起诉状,出具注明收到日期的书面凭证,并在七日内决定是否立案。不符合起诉条件的,作出不予立案的裁定。裁定书应当载明不予立案的理由。原告对裁定不服的,可以提起上诉。起诉状内容欠缺或者有其他错误的,应当给予指导和释明,并一次性告知当事人需要补正的内容。不得未经指导和释明即以起诉不符合条件为由不接收起诉状。对于不接收起诉状、接收起诉状后不出具书面凭证,以及不一次性告知当事人需要补正的起诉状内容的,当事人可以向上级人民法院投诉,上级人民法院应当责令改正,并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处分。

第52条 人民法院既不立案,又不作出不予立案裁定的,当事人可以向上一级人民法院起诉。上一级人民法院认为符合起诉条件的,应当立案、审理,也可以指定其他下级人民法院立案、审理。

(三)完善管辖、裁判类型等制度,强化行政机关应诉职责,破解“审理难”

1.关于行政案件管辖

现行《行政诉讼法》第14条规定,中级人民法院管辖下列第一审行政案件:

(二)对国务院各部门或者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所作的具体行政行为提起诉讼的案件。《决定》将第14条改为第15条,修改为:“中级人民法院管辖下列第一审行政案件:

(一)对国务院部门或者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所作的行政行为提起诉讼的案件”。《决定》将第17条改为第18条,增加规定:“经最高人民法院批准,高级人民法院可以根据审判工作的实际情况,确定若干人民法院跨行政区域管辖行政案件。”

2.关于诉讼中的期限

现行《行政诉讼法》第43条规定,被告应当在收到起诉状副本之日起十日内向人民法院提交作出具体行政行为的有关材料,并提出答辩状。《决定》将第43条改为第67条,相应内容修改为:被告应当在收到起诉状副本之日起十五日内向人民法院提交作出行政行为的证据和所依据的规范性文件,并提出答辩状。

现行《行政诉讼法》第57条规定,人民法院应当在立案之日起三个月内作出第一审判决。《决定》将第57条改为第81条,相应内容修改为:人民法院应当在立案之日起六个月内作出第一审判决。

现行《行政诉讼法》第60条规定,人民法院审理上诉案件,应当在收到上诉状之日起两个月内作出终审判决。《决定》将第60条改为第88条,修改为:人民法院审理上诉案件,应当在收到上诉状之日起三个月内作出终审判决。

3.关于被告应诉义务

《决定》增加一条作为第3条,规定“被诉行政机关负责人应当出庭应诉。不能出庭的,应当委托行政机关相应的工作人员出庭”。

《决定》将现行《行政诉讼法》第56条改为第66条,增加规定“人民法院对被告经传票传唤无正当理由拒不到庭,或者未经法庭许可中途退庭的,可以将被告拒不到庭或者中途退庭的情况予以公告,并可以向监察机关或者被告的上一级行政机关提出依法给予其主要负责人或者直接责任人员处分的司法建议。” 4.关于诉讼期间行政行为的执行

关于诉讼期间停止行政行为执行的情形,《决定》将现行《行政诉讼法》第44条改为第56条,增加规定“

(三)人民法院认为该行政行为的执行会给国家利益、社会公共利益造成重大损害的”情形,并规定“当事人对停止执行或者不停止执行的裁定不服的,可以申请复议一次”。

《决定》增加一条作为第57条,规定“人民法院对起诉行政机关没有依法支付抚恤金、最低生活保障金和工伤、医疗社会保险金的案件,权利义务关系明确、不先予执行将严重影响原告生活的,可以根据原告的申请,裁定先予执行。当事人对先予执行裁定不服的,可以申请复议一次。复议期间不停止裁定的执行。”

5.关于适用调解、民事争议处理

关于适用调解问题,现行《行政诉讼法》第50条规定,人民法院审理行政案件,不适用调解,第67条规定,赔偿诉讼可以适用调解。《决定》将第50条改为第60条,修改为:“人民法院审理行政案件,不适用调解。但是,行政赔偿、补偿以及行政机关行使法律、法规规定的自由裁量权的案件可以调解。调解应当遵循自愿、合法原则,不得损害国家利益、社会公共利益和他人合法权益。”

关于以非法手段使原告撤诉问题,《决定》将第49条改为第59条,规定“诉讼参与人或者其他人有下列行为之一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情节轻重,予以训诫、责令具结悔过或者处一万元以下的罚款、十五日以下的拘留;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五)以欺骗、胁迫等非法手段使原告撤诉的”,并规定“人民法院对有前款规定的行为之一的单位,可以对其主要负责人或者直接责任人员依照前款规定予以罚款、拘留;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关于民事争议处理问题,《决定》增加一条作为第61条,规定“在涉及行政许可、登记、征收、征用和行政机关对民事争议所作的裁决的行政诉讼中,当事人申请一并解决相关民事争议的,人民法院可以一并审理。在行政诉讼中,人民法院认为行政案件的审理需以民事诉讼的裁判为依据的,可以裁定中止行政诉讼。”

6.关于简易程序

《决定》增加三条,作为第82条、第83条、第84条。

第82条规定,人民法院审理下列第一审行政案件,认为事实清楚、权利义务关系明确、争议不大的,可以适用简易程序:

(一)被诉行政行为是依法当场作出的;

(二)案件涉及款额二千元以下的;

(三)属于政府信息公开案件的。除前款规定以外的第一审行政案件,当事人各方同意适用简易程序的,可以适用简易程序。发回重审、按照审判监督程序再审的案件不适用简易程序。第83条规定,适用简易程序审理的行政案件,由审判员一人独任审理,并应当在立案之日起四十五日内审结。第84条规定,人民法院在审理过程中,发现案件不宜适用简易程序的,裁定转为普通程序。

7.关于裁判类型

关于撤销判决的适用情形,《决定》将第54条第(二)项修改为第70条,增加规定“行政行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人民法院判决撤销或者部分撤销,并可以判决被告重新作出行政行为:

(六)明显不当的。”

关于变更判决的适用情形,《决定》将第54条第(四)项修改为第77条,增加规定“行政处罚明显不当,或者其他行政行为涉及对款额的确定、认定确有错误的,人民法院可以判决变更。人民法院判决变更,不得加重原告的义务或者减损原告的权益。但利害关系人同为原告,且诉讼请求相反的除外”。

关于给付判决,《决定》增加一条作为第73条,规定“人民法院经过审理,查明被告依法负有给付义务的,判决被告履行给付义务”。

关于确认违法或无效判决,《决定》增加一条作为第74条,规定“行政行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人民法院判决确认违法,但不撤销行政行为:“

(一)行政行为依法应当撤销,但撤销会给国家利益、社会公共利益造成重大损害的; “

(二)行政行为程序轻微违法,但对原告权利不产生实际影响的。行政行为有下列情形之一,不需要撤销或者判决履行的,人民法院判决确认违法:

(一)行政行为违法,但不具有可撤销内容的;

(二)被告改变原违法行政行为,原告仍要求确认原行政行为违法的;

(三)被告不履行或者拖延履行法定职责,判决履行没有意义的”。增加一条作为第75条,规定“行政行为有实施主体不具有行政主体资格或者没有依据等重大且明显违法情形,原告申请确认行政行为无效的,人民法院判决确认无效”。增加一条作为第76条,规定“人民法院判决确认违法或者无效的,可以同时判决责令被告采取补救措施;给原告造成损失的,依法判决被告承担赔偿责任”。

关于行政协议纠纷,《决定》增加一条作为第78条,规定“被告不依法履行、未按照约定履行或者违法变更、解除本法第十二条第一款第十一项规定的协议的,人民法院判决被告承担继续履行、采取补救措施或者赔偿损失等责任。被告变更、解除本法第十二条第一款第十一项规定的协议合法,但未依法给予补偿的,人民法院判决给予补偿”。

(四)加大拒绝执行行为打击力度,强化行政机关执行职责,破解“执行难”

《决定》将第65条第三款作为第96条,增加规定“行政机关拒绝履行判决、裁定、调解书的,第一审人民法院可以采取下列措施:

(三)将行政机关拒绝履行的情况予以公告;

(五)拒不履行判决、裁定、调解书,社会影响恶劣的,可以对该行政机关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予以拘留”。

三、《行政诉讼法》修改对行政机关的影响

(一)行政诉讼被告、可诉行政行为和原告及第三人范围扩大

1、规章授权组织可作行政诉讼被告,从而独立行使职权并承担责任 一般来讲,由于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国务院、有立法权的地方人大及其常委会立法职权涉及领域较广,立法内容较为原则宽泛等原因,法律、行政法规和地方性法规的总体数量不多、比重不大,享有部门规章制定权的国务院部门、直属机构往往成为该领域行政事务的主要立法者,享有地方规章制定权的地方政府往往成为该地区行政事务的主要立法者。部门规章和地方规章往往更为贴近行业和地区实际,特别是管辖、程序等方面的规定操作性和执行性较强。在行政机关的行政活动中,部门规章和地方规章成为行政机关执行的主要法律依据。

同时,随着新一届中央政府简政放权的力度不断加大,权力下放、权力剥离将主要在规章的执行性规范中体现。以司法行政部门为例,地方司法行政部门可以通过提请司法部或者有规章制定权的地方政府制定规章,将权力下放、剥离至内设机构、派出机构或者律师协会、公证协会、司法鉴定业协会等社会组织,相关社会组织可以根据规章授权独立行使权力承担责任,相对人也可以就相关行业协会等社会组织作出的决定以其为独立被告提起诉讼,从而促进社会组织更好地实现行业自律和社会自治。

2.复议机关维持原行政行为做共同被告,需提高复议审理和行政应诉能力 由于行政复议制度主要定位于行政机关内部上下级之间的层级监督,加之实行书面审理缺乏证据交换、举证质证、当庭辩论等准司法程序,行政复议一直面临着官官相护、走过场走形式的质疑。复议机关决定改变原行为需要做被告,决定维持原行为无需做被告,导致行政复议机关趋利避害,懒于审查监督下级行政机关的行政行为,使得行政复议难以发挥行政争议解决前置途径和主渠道的作用。

《决定》如此修改,可以督促行政复议机关切实履行行政复议职能,对下级行政机关作出的行政行为进行审查监督,并为作出的复议决定承担法律责任。相应地,拥有行政复议职能的行政机关,需要通过集中学习、开展培训、旁听审判等方式,提高行政复议和行政应诉技能,做好行政复议与应诉工作。

同时,由于《决定》规定,“中级人民法院管辖下列第一审行政案件:

(一)对国务院部门或者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所作的行政行为提起诉讼的案件”,这会促使行政行为的利害关系人在提起行政复议时,更多地倾向于选择同级人民政府作为复议机关,若同级政府决定维持原行政行为,则该地方政府为共同被告,经复议后可向中级法院起诉,以便提高管辖层级,使得案件有机会由中级法院一审、高级法院二审。

3.可诉行政行为范围扩大,作出关系公众权益行为均需评估诉讼风险 《决定》将现行《行政诉讼法》中的利害关系内容由“人身权、财产权”扩大为“人身权、财产权等合法权益”,同时将确认自然资源权属行为、征收私有财产及其补偿行为、侵犯农村土地经营权行为、不支付社会保障待遇行为、排除或限制竞争行为、不履行或变更特许经营或征收补偿等协议行为,均明确列为可诉行政行为。

这也是当前行政争议较为集中,而法院因为政府干预等原因难以受理,导致公众求告无门,社会矛盾较为突出的领域。明确土地房屋征收补偿行为、特许经营、征收补偿等行政协议的可诉性,使法院受理征地拆迁案件、行政合同案件具有明确的法律依据,极大地保障了被征收人、行政合同相对人的诉权,同时意味着司法机关对行政行为的审查监督范围进一步扩大。行政机关迫切需要增强依法行政和法律风险意识,提高依法履职能力。

4.规范性文件纳入司法审查范围,制定红头文件需加强合法性审查 现行《行政诉讼法》将可诉行政行为限定为“具体行政行为”,规定法院审理行政案件,以法律、行政法规和地方性法规为依据,参照国务院部门规章和地方政府规章,但是对于规范性文件在行政诉讼中的地位,是否可以参照或者经审查后参照,未作出明文规定。实践中,大量的行政规范性文件并未经过审慎的合法性审查,红头文件泛滥侵权问题饱受社会诟病。

《决定》将条文中的“具体行政行为”统一修改为“行政行为”,规定可以一并审查规范性文件。这就意味着,行政机关在应诉时,可以提交法律、法规、规章以外的规范性文件作为依据,若原告方就该规范性文件的合法性提出审查请求,法院可以进行审查后决定适用或者不予适用,并可向制定机关提出处理建议。对此,行政机关需要在适用法律规范时,更好地辨识法律冲突问题、提高适用法律能力,并在制定规范性文件时,进一步加强合法性审查等备案审查工作,避免规定与上位法不一致的内容。

5.行政行为利害关系人可作原告,处理结果利害关系人可作第三人,行政活动需权衡更多权利义务关系

实践中,一些行政行为并没有具体特定的行政相对人,或者行政相对人并未提起诉讼,利害关系人如果没有诉权,就不能有效地维护自身合法权益,同案件处理结果有利害关系者如果不能及时作为第三人参加诉讼,也不利于法院查明事实解决争议,不利于裁判的最终执行。

此次修法,扩大了原告和第三人诉讼主体范围,使得行政行为的利害关系人均可作为原告起诉,未提起诉讼的行政行为利害关系人、案件处理结果利害关系人均可作为第三人参加诉讼,强化了对公众行政诉权的保护。

对此,行政机关也需要在行政程序中,将行政行为相对人、行政行为利害关系人、案件处理结果利害关系人均纳入行政调查、检查等活动中,充分查明案件事实、有效保护各方合法权益,提前防范和化解诉讼法律风险。

(二)原告起诉期限延长、法院受理职责强化,入口畅通将伴随案件数量大增

1.延长起诉期限、口头可以起诉,行政机关被诉概率增加

这次修法,以利害关系人知道或应知作出行政行为之日、行政行为作出之日,分别作为直接起诉期限和最长起诉期限的起算点,将直接起诉期限延长至6个月,并明确了最长起诉期限,在充分保护原告方诉权的同时,督促原告方及时行使诉权。而允许原告口头起诉,使得文化水平、书面能力较弱的公民,在遇到行政机关侵权时,也可以向法院申请救济,降低了进入行政诉讼程序的门槛。

对此,行政机关将面临因起诉期限延长、准许口头起诉带来的行政案件数量增长问题,在就原告起诉期限、形式等问题抗辩时,也要相应调整应诉答辩内容。

2.法院受理职责强化,行政诉讼入口敞开,大量行政争议将由信访转入诉讼渠道

《决定》将法院起诉审查内容明确为是否符合起诉条件,要求法院对不能判定情形接受起诉状并出具书面凭证,不予立案的应当出具书面裁定书并告知理由,对于起诉状内容欠缺应进行指导释明并一次性告知补正内容,对不符合规定情形可投诉提请上级法院监督改正,对逾期不予立案又不作出不予立案裁定的,可向上一级法院起诉,强化了收到起诉材料后法院的登记、释明等责任,并要求上级法院加强监督,在下级法院不作为时由上级法院亲自受理,通过降低原告方起诉门槛、强化司法审判机关责任的方式,极大地保护了原告方诉权。

这是此次修法为破解行政诉讼立案难问题作出的重大修改,必将极大地激发公众不服行政行为后提起行政诉讼的积极性,相应减少信访数量,行政诉讼案件数量可能出现一个大幅增加的变化,对行政机关执法和应诉能力带来一个挑战。对此,行政机关需要更加注重日常工作中的依法行政,并加强应诉工作人员力量配备,应对行政案件数量增长问题。

(三)案件管辖、裁判类型等审判制度进一步完善,行政机关应诉职责强化,迫切需要提高行政和应诉能力

1、行政机关出庭义务强化,负责人或者工作人员应当出庭应诉 行政机关负责人、工作人员不出庭应诉,是由于行政机关不愿意配合法院司法审判工作、不愿意接受司法审查监督,或者不愿当被告、怕丢面子、不擅长诉讼等多种因素。然而,行政行为的合法性由被告方承担证明责任,被告不出庭应诉,导致法院难以对案件进行实质审理,原告方也对行政机关不参加诉讼颇多诟病。

客观而言,行政机关工作人员是被诉行政行为的经办人、亲历者,负责人是决策权享有者和决策责任承担者,行政机关负责人及工作人员不出庭应诉,仅委托律师或其他人员作为一般代理人代为出庭应诉,由于代理律师并非行政活动亲历者,且不能对行政争议的实质解决进行决断,导致法院难以通过法庭调查查明案件事实,难以高效、实质化解行政争议。

此次修法,使法院可以采用公告方式,通过社会舆论压力迫使行政主体配合行政诉讼,也可以通过司法建议引入行政监察部门或被告的上级机关进行监督,督促行政主体积极参与行政诉讼。这会促使一些地方政府和部门将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情况、工作人员出庭情况列为考核指标,影响行政机关及其负责人、工作人员的考评,同时也督促行政机关及其负责人、工作人员通过培训等形式学法、用法,提高依法行政和出庭应诉技能。同时,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有助于行政决策者了解行政执法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切实解决行政争议,并增强行政机关依法决策的自觉性和主动性。

2.中级法院管辖县级以上地方政府被诉案件,高级法院可以确定跨区域管辖法院,行政机关干预司法审判空间变小

根据最高法院司法解释规定,被告为县级以上、省级以下地方政府的案件,可以由基层法院一审、也可以由中级法院一审。该规定立足于破解县法院审不了县政府的审判难题,但规定仍不够明确、彻底。《决定》明确,只要是以县级以上地方政府为被告的行政案件,即由中级法院直接管辖。这就破解了当前县法院与县政府同城办公、县法院行政级别低于县政府、人财物均受制于县政府导致的审理县政府难题。

同时,《决定》规定高级法院可以经最高法院批准后,确定若干法院跨行政区域管辖行政案件,打破了司法管辖区域与行政管辖区域相一致的局面。结合当前基层和中级法院的人财物将由省级法院统一管理的改革动向,随着跨行政区法院的设置,行政机关干预法院审判的难度大大增加,法院的司法审判职能真正成为中央事权,基层和中级法院将真正回归为中央设置在地方的法院,司法审判的地方保护问题有望得到缓解。对此,行政机关需要切实尊重法院的司法裁判权,通过严格依法履职,提前防范诉讼法律风险。

3.行政答辩期、一审二审审理期限延长,行政机关可以更加充分证明被诉行为的合法正当性

实践中,行政主体和法院一般均执行法定节假日和公休日制度,十个自然日中如果遇到周末或其他假日,期间往往只有几个工作日,被诉行政机关不便准备应诉答辩,法院接收应诉答辩材料也存在诸多不便。行政主体一方准备应诉答辩时限过于仓促,也不利于法院有效查明事实公正审理案件。

对此,《决定》修改使得行政主体有比较合理的时间收集、整理答辩材料,更具操作性。由于行政案件专业性较强、有的案件案情较为复杂,有时难以在法定审限内办结。《决定》延长法院审理期限,基本保障了法院公正审理案件的时限要求。行政机关也可以在法定审限内,就被诉行政行为的合法正当性进行充分论证,更好地说服法院支持合法正当的行政行为。

4、法院在诉讼中的审查监督措施和手段强化,就行政行为执行问题拥有更大监督空间。

关于诉讼期间停止行政行为执行的情形,现行《行政诉讼法》规定了被告决定、当事人申请法院同意等情形,但并未规定法院可以依职权决定。此次修法,规定法院认为行政行为的执行会给国家利益、社会公共利益造成重大损害的,可以裁定停止执行,有利于案件的顺利审理和最终执行。

同时,这也影响到行政机关作出及执行行政行为的效率。为此,行政机关需要更加重视行政行为被诉对行政效能带来的影响,不但要权衡行政行为被法院撤销等败诉风险,还要权衡行政行为一旦被诉带来的停止执行影响效率问题,在行政行为作出前充分考量相关利害关系人的权利义务,尽量减少案件被诉概率。

另外,修法增加规定,起诉行政机关没有依法支付最低生活保障金和工伤、医疗社会保险金案件,权利义务关系明确、不先予执行将严重影响原告生活的,法院可根据原告申请裁定先予执行,加大了对弱势群体的民生保障力度,进一步督促行政机关积极履行支付社会保险金、提供社会救助等民生保障职责。

5.扩大行政调解适用范围、解决交叉民事争议,力求真正实现案结事了 一般来讲,行政主体应当严格遵循法定权限和程序作出行政行为,行政诉讼中法院对行政行为的合法性进行审查,并不存在就行政行为是否合法进行调解的问题。而行政赔偿诉讼中,因为涉及到赔偿金额、赔偿方式等内容,具有一定的民事争议属性,适用调解可以更快更好地解决争议。

然而近年来,由于法律规定不得调解,原被告大量进行私下和解,采取原告撤诉的方式结案,加之行政主体一方相对原告而言占据优势地位,和解撤诉中存在欺骗胁迫等非法情形,法院又不便对原告自行提出的撤诉进行过多审查,导致行政诉讼撤诉案件中存在不公正、不合法等问题。实践中,法院为了更好化解行政争议,也在庭外就原被告之间的行政争议开展了大量协调工作,但未被现行法律所认可。

为此,《决定》修改规定,行政赔偿、补偿以及行使自由裁量权案件可以调解,并强调调解应当遵循自愿、合法原则,不得损害国家利益、社会公共利益和他人合法权益。以欺骗、胁迫等非法手段使原告撤诉的,法院可以予以训诫、责令具结悔过或者处一万元以下的罚款、十五日以下的拘留,对单位主要负责人或者直接责任人员予以罚款、拘留。

这就将可以调解的行政争议基本纳入了调解适用范围,赋予了法院和行政机关依法进行和参加调解的权利,并就调解和解的合法公正性提出要求。今后,行政机关在行政诉讼中,可以就赔偿补偿等自由裁量行为引发的案件,在法院主导下充分进行调解,切实化解纠纷。

同时,实践中,行政争议往往夹杂着民事争议,特别是涉及自然资源权属、征收补偿和特许经营等行政协议的民事争议,如果行政诉讼中不予处理,当事人要重新提起民事诉讼,民事审判中由于掺杂较为专业的行政争议也难以切实公正处理。

为此,《决定》采纳了最高法院司法解释相关内容,进一步规定在涉及行政许可、登记、征收、征用和行政机关对民事争议所作的裁决的行政诉讼中,当事人申请一并解决相关民事争议的,法院可以一并审理。这就扩大了法院可以一并解决的民事争议的范围,有助于解决行政诉讼裁判后争议仍未完全解决的“程序空转”问题,可以减少行政机关等当事人参加诉讼的讼累,拿出有效时间和精力切实通过行政诉讼化解相关争议,真正实现案结事了。而行政机关则需要在行政诉讼中同时做好相关民事争议的应诉工作,提高争议解决效率。

6.丰富裁判类型、增加审查内容,司法审查职责和力度进一步强化 现行《行政诉讼法》规定,行政处罚显失公正的,可以判决变更。这样,法院对行政行为进行合理性审查,仅限于行政处罚是否明显不公。《决定》修改后规定,行政行为明显不当的,法院判决撤销或者部分撤销,并可以判决被告重新作出行政行为,行政处罚明显不当,或者其他行政行为涉及对款额的确定、认定确有错误的,法院可以判决变更。这就加大了法院对行政行为合理正当性的审查力度,行政机关在今后的行政活动中,需要在注重严格依法行政的同时,更加注重行政行为的正当性、合理性。

《决定》还增加了判决履行给付义务、判决就行政协议承担继续履行、采取补救措施或者赔偿损失等责任,就变更、解除行政协议给予补偿等裁判类型,更加主要行政诉讼的解决争议职能,要求行政机关全面充分履行职责。

为此,行政机关在今后的行政应诉活动中,应当就作出的行政行为、行政复议行为进行充分全面的答辩,不但要就合法性进行答辩,还要就正当合理性、全面充分履行职责进行答辩,提供了对行政应诉答辩工作的要求。

7.设置行政诉讼简易程序,提高行政审判效率

在行政诉讼实践中,近年来政府信息公开纠纷案件数量增幅较大,在行政案件中占据了较大比重,而政府信息公开案件权利义务关系较为明确,基本可以由一名法官独任审判。同时,刑事诉讼、民事诉讼中都在积极探索扩大简易程序适用范围,就部分行政案件采用简易程序进行审理也变得非常有必要。引入简易程序,一方面提高了法院审判和行政机关应诉的效率,同时也对行政机关在短时间内做好相关案件的应诉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若被告不能充分利用较短时间证明被诉行为的合法正当性,可能会导致法院仓促作出行政机关败诉的裁判。对此,行政机关应给予必要的重视,在较短时间内做好适用简易程序案件的应诉答辩工作。

(四)加大对拒不执行司法裁判行为的惩治力度,力求破解“执行难” 在实践中,一些地方政府和部门不愿配合行政审判,在法院作出不利裁判后,回避或阻挠生效裁判书的执行,在社会上造成了极其恶劣的影响。为了督促行政机关执行生效行政裁判,《决定》增加规定了一些执行保障措施,规定行政机关拒绝履行判决、裁定、调解书的,一审法院可以将行政机关拒绝履行的情况予以公告,拒不履行判决、裁定、调解书,社会影响恶劣的,可以对该行政机关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予以拘留。

法院可以采取社会舆论监督、对负责人和直接责任人依法限制人身自由等方式,督促行政机关执行生效行政裁判,这就需要行政机关高度重视行政裁判书、调解书的执行,避免承担不必要的法律责任。

综上所述,此次修改《行政诉讼法》,加大了对原告方诉权的保障力度,强化了法院对行政行为的审查力度,完善了督促行政机关参加行政诉讼、执行行政裁判的制度和措施,行政机关需要更加注重依法行政、合理行政,并尽快有效提高行政诉讼应诉能力,以面对法律修订可能带来的行政案件数量大幅增加、行政诉讼应诉难度加大等新情况。

第五篇:浅谈中职数学教学的思考与尝试

浅谈中职数学教学的思考与尝试

湖南省汝城县中等职业技术学校 朱菊球

【摘要】单一的数学教学方法会使学生学习数学过于枯燥,尽管老师在讲台上讲得有条有理,学生对数学学习还是提不起兴趣。因此,从数学课任教师的角度上提出了四点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这四点即为适当地选择CAI教学;构建“数学实验”教育教学的模式;让生活问题走进数学课堂教学;适当引入趣味故事、脑筋急转弯等来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

【关键词】CAI, 数学实验,生活问题,趣味故事、脑筋急转弯,数学,教学,应用

开学不久,电脑二班的一位学生问我∶“老师,我们是学电脑专业的,与电脑课相比较,数学课真是太枯燥.这数学有用吗?”我不尽愕然,中职数学教学就真的枯燥吗?经过一个星期的思考和各方面的观察,得出其中的原因是教师的教学方法过于单调化。

因此,教师的教学方法要多样性,灵活性,新颖性来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以下几种教学方法可供大家商榷。

一、适当地选择CAI教学

CAI即指计算机辅助教学,实际上是一种自动化的教学技术。在CAI中,计算机用来向学习者提供教学计划、教学内容,并通过计算机与学习者之间的交互作用来完成各种教学功能。

传统的数学教学一直以书本为媒体,在教学中运用的技巧、技能和操作方法主要是口语、文字、黑板、粉笔、模型、实物等,仅仅用这种单一的讲课方式,就会出现教师在讲台上侃侃而谈,学生的注意力不集中。所以数学教师要适当地选择CAI教学。

CAI教学能融合图、文、声、像、动画等多种媒体,可以很好地完成教学过程,既能给学生以生动、直观的图像,又能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参与课堂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兴趣,充分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还可以大大拓宽学生知识的渠道,提高教学效果。具体作用主要有:

(1)在教学方法上,CAI辅助教学具有不拘一格的特点。运用CAI进行数学教学可以把多种教学方法,如直观教学、启发式教学、愉快教学和视听强化教学等紧密结合起来,从而达到启发学生主动思考,开发学生智力,提高学生多方面能力的教学目的。在教学形式上,CAI辅助教学具有灵活多样的特点,在运用CAI的同时,加上教师的精讲与启发,再结合学生的质疑、问难和讨论,使学生通过身临其境的直观感受和仔细观察,从而得出正确结论,改变了过去那种光靠教师“灌”,学生被动接受的形式,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真正体现了学生为主体。随着计算机技术的迅猛发展,微机性能不断提高(而价格不断下降),工具软件日益先进、方便,计算机辅助教学的软件开发将逐步走向科学化、系统化、简单化,甚至智能化,在不远的将来,CAI将普遍成为课堂教学的重要工具,成为提高课堂教学效益、提高教学质量的得力助手。计算机软硬件技术的不断发展,将引起课堂教学乃至整个教育界的一场重大变革。(2)在课堂学习时,CAI为学生创造自主学习的环境。学生通过和计算机的对话获得知识,计算机既是教材,也是教师,在CAI教学课件中体现了教师的教学指导思想,对教学目标的理解,对教材的认识,以及在此基础上采取的教学思路和教学方法的运用,同时,教师还要对学生通过多媒体计算机反馈的信息加以针对性的处理。数学是一门综合性较强的学科,它要求学生除掌握课本知识外,还要了解相关的其它基础知识。所以CAI对学生自主学习环境创造了条件。

(3)在课后,CAI加强了对学生的课外辅导。可以利用一些辅导软件来巩固和熟练某些已经学会的知识和技能。提高学生完成任务的速度和准确性。辅导软件把计算机变成了教师。这种课件不仅提供文字、图形、动画视频图象,还有语音解说和效果音响,文、图并茂,具有很好的视听效果。教学内容的组织多按章节划分知识点模块,学习者可以根据需要自取进度,个别系统逐步深入地学习,复习已经学过的知识内容。这种课件能够补充课堂学习的内容和加强概念的学习。交互性、及时反馈和足够耐心的优点使得数学辅导课件非常有用。

二、构建“数学实验”教育教学的模式

“数学实验”是通过学生操作、实验,可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模仿能力和应用能力,使学生进入主动探索状态,变被动为主动的学习,由“听数学”向“做数学”转变。

而且,单独地讲授式教学,设计得再好,也很难适合各种不同层次的学生的不同需求,而“数学实验”是一种活动化教学,一种开放式教学,它能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使不同学生的能力在各自的基础上都得到发展。

例如,椭圆的定义的理解。

实验工具:一块小木板,铅笔一只,钉子两个,铁锤一个,一根绳子。实验步骤:

(1)在一块木板上钉上两个钉子,选择适当的距离,把一根大于两个钉子距离的线各系一端,拿根铅笔,把线拉直,画出其图形。设绳长为2a,而两个钉子的距离为2c,即2a>2c。观察发现,这个图形正是椭圆。

(2)如果2a=2c,我们来看看满足条件的点的轨迹是什么?

(得出结论:是在F1,F2之间移动,所以当2a=2c时,点的轨迹是由这两个定点所确定的线段。)

(3)引申:在平面内满足到两个定点的距离等于定值的点的轨迹不一定是椭圆,也可能是线段。

(4)如果2a<2c,我们再看看点的轨迹是什么?

(得出结论:这两条线,无论如何运动,都没有交点,像这样的点要满足方程是不存在的.)

(5)综上实验所得:只有当2a>2c时,得到点的轨迹才是椭圆,所以得出椭圆的定义。即平面内两个定点F1,F2的距离的和等于常数的点的轨迹叫椭圆。其中,这个常数一定要大于两个定点的距离。

我相信,“数学实验”作为一种数学教学模式,会越来越来受教师和学生的喜爱.并且,如何结合中职数学的实际问题开展实验研究将会成为中职数学教育着积极探索的一个重要问题。

三、让生活问题走进数学课堂教学

生活中到处有数学,到处存在着数学思想,关键是数学教师是否善于结合课堂教学内容,去扑捉“生活现象”,采集生活数学事例,为课堂教学服务。

例如,阿呆在邮市上买了2枚邮票,其中一枚比买的时候赚了20%,另一枚则赔了20%,而两枚都卖了600元。请问阿呆是赚了还是赔了?

从题目表面上看,好象是没有赚也没有赔。但不妨我们算一下,设其中一枚买的时候为x 元,而另一枚则为 y元,可得以下式子:

x(1+20%)=600

解得x =500 y(1-20%)=600

解得y =750 可知买的时候共为:500+750=1250元

卖的时候则共为: 600+600=1200元 所以阿呆是赔了50元。

通过这个实例,可以让学生发现数学就在自己身边,从而提高学生用数学思想看待实际问题。

“数学源于生活,寓于生活,用于生活。”我们应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带着学生走进数学的天地,让数学植根于生活的土壤,做到课内外知识与生活相连,让学生感知社会,让学生亲近数学,让学生学习数学的过程成为“做数学”和“用数学”的过程。

四、适当引入趣味故事、脑筋急转弯等来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

趣味故事、脑筋急转弯等是学生喜爱的话题,老师要紧紧抓住学生这份心情,可以适当地引入这些来活跃课堂气氛,引出所讲授的新课。

例如,引入等比数列的求和公式时,可讲一个有关阿凡提的故事:阿凡提来到一个集市,正好遇见一个高利贷者在叫喊,“放金币喽!放金币喽!我的金币可是个宝,只要你把它埋在地里一天一夜,就会变成1000金币。”“我借一个金币!”阿凡提决心惩罚这个愚弄百姓、贪得无厌的家伙,为民除害。“那你每天得还我1000个金币。”“好,一言为定。我将连续15天借金币,第1天借1个金币,以后每天都是前一天的2倍。15天以后我还给你金币,如果这15天之内,你后悔了,那么我结的金币就不能还给你了。”高利贷者一算计,立即眉开眼笑,一口答应。可不到15天,这个贪得无厌的高利贷者破产了。

从这个趣味故事可知,阿凡提15天向他借的金币的个数依次是(由学生说):1,2,4,8,16,32,64„„而这个是我们刚学习过的等比数列,但要把它们加起来,我们就称为等比数列的求和,那等比数列的求和公式,我们是怎样得来的,又是怎样一个式子呢?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一个新的内容——等比数列的求和公式的推广及应用,再引出下文。所以,适当引人趣味故事、脑筋急转弯等,可以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转变学习观念,并能增强学生的主体意识,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成绩,使教师在教学中达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总之,作为数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要再拘泥于教材的直观部分,而是要发挥极大地积极性和创造性,带领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教学实践活动。使教学从课堂走向课外,从书本走向生活实际,使得教学更加生动有趣,丰富多彩。通过以上四种方法的适当应用,数学课就不会再像以前那样过于单调化,学生也不会老是觉得数学课枯燥无味,所以我提出的以上四种教学方法,可供广大数学教师探讨。

下载修改 对中职数学教学的几点思考word格式文档
下载修改 对中职数学教学的几点思考.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立法法》修改对2015年司考的影响

    你的未来,我来导航 www.xiexiebang.com 《立法法》修改对2015年司考的影响 一、中国立法的原则:法治、民主与科学。 1、合宪性和合法性原则:立法应当遵循宪法的基本原则,以宪法......

    中职数学教学总结

    数学教学总结 时间如流水,一学期的教学工作已经结束。一学期的教学工作,留给我的是新的思考和更大的努力。掩卷长思,细细品味,过去这一学期里教学工作中的点点滴滴不禁又浮上心......

    中职数学教学浅谈

    中职数学教学浅谈 摘 要:在中职教育中,文化基础课遭到冷落,数学这门课也遭受了同样的待遇。本文笔者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对中职数学教学进行了反思,并阐述提高中职数学教学效率的......

    中职数学教学论文

    职业学校数学教学之我见 通辽市奈曼旗民族职业中专数学组 颜景宵【摘要】 本文对知识的衔接;对不同专业制定不同的教学大纲;数学在职高教学中的地位,以及分层次教学和课外辅......

    中职数学教学总结

    2011-2012学年度第一学期 数学教学(高二)总结 和平县职业技术学校 曹军子 一学期即将过去,可以说紧张忙碌而收获多多。总体看,全体数学教师认真执行学校教育教学工作计划,转变思......

    中职数学教学工作总结

    中职数学教学工作总结 中职数学教学工作总结1 本学期,我担任了一年级的数学教学工作任务。本届一年级学生人数多,底子薄,习惯差,从一开始,我便深深地感受到自己肩上担子的重要。......

    中职数学教学总结

    和平县职业技术学校2011~2012学年度第二学期 数学教学总结 曹军子 时间如流水,一学期的教育教学工作已经结束。一学期的教学工作,留给我的是新的思考和更大的努力。掩卷长思,细......

    中职数学教学反思

    教学反思 卢秋梅 从事中职教学以来对于中职学生的基础和习惯的特殊性,如何有效利用课堂教学时间,如何尽可能地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在课堂上45分钟的学习效率的研究,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