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中职数学教学改革的几点思考
中职数学教学改革的几点思考
王晓影 2010年11月
摘要:目前中职数学教育面对课时少、任务重、学生素质不高的现状,传统的数学教学已经跟不上步伐,教学改革势在必行。本文在分析中职数学教学现状与存在问题的基础上,就如何淡化教学知识的系统性与强化数学知识的应用性,降低教学内容的统一性与提高教学内容的针对性,淡化数学学习的结果与注重数学学习的过程等方面提出几点思考。关键词:中职教育 教学改革 数学教学
随着中职招生录取条件的逐步放宽,这给中职教育教学带来越来越严峻的挑战。特别是数学教学面临更多的困惑与挑战,学生起点低、差异大、厌学现象严重,尽管教材削减内容,但学生基础实在太差,造成学生怕上数学课、教师畏上数学课。中职数学教学不同于高中数学教学,它是职业教育中的文化课,而非专业课,数学做为学习其他专业理论和技术的工具,其应用极为广泛。中职教育以培养实用型人才作为培养目标,应将数学作为学习专业课程的基础,为专业课程学习服务。
一、中职数学教学的现状与存在的问题
(一)学生的现状
中职学校的学生,大部分是中考分流而来,数学基础差,学习的习惯、信心、能力等方面存在着许多问题,很多学生认为进中职学校是为了学习一技之长,掌握生存的本领。数学对专业学习影响不大,导致他们对数学兴趣不高,厌学情绪严重。老师教得很辛苦,学生却听不懂。结果步入恶性循环,形成教师难教,学生难学直至不学的局面。
(二)数学课程教材建设不完善
现行中职数学教材内容结构体系不当,教学目的和要求不明确,大都偏重数学理论的系统完整性,对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重视不够,由于不分专业统一教材,导致教学内容和专业应用相脱节,缺乏实用性、趣味性,显得枯燥难懂。我们是职业学校,就应具有“职业”特色,突出各专业要求,各专业的数学教材也应与专业要求相适应。而到目前为止,尚无较好与专业配套的教材。这从一定程度上说,使得数学课教学的物质条件欠缺。
(三)教学方法单一
从教学手段看,目前数学教学方法比较单一,以课堂纯理论讲授为主,以教师为中心,“满堂灌”现象普遍,教学辅助手段缺乏。不能调动学习积极性,主动性。中职学生不愿学数学,基础薄弱是一方面,但更主要的原因是觉得学习无用,脱离实际,因此,厌学的情况越来越严重。在面对今天的中职数学教学,教师如何针对学生的特点,用科学有效的方法进行数学教学,成为目前迫切的任务和亟待解决的问题。
二、中职教育数学课程改革的思考
(一)数学课重新定位
数学在中职学校作为一门文化基础课,它具有很强的基础性和工具性,应具有鲜明的职业特色,它的教学内容,要求的难度和广度要与专业紧密结合,为专业学习和专业技能的提高而服务。
(二)实现数学课程与专业的融合
中职学生毕业后直接走上工作岗位,将面临不同行业的不同要求,但他们都需要在中职阶段为他们的这种不同需要打下一个适应他们未来的基础。所以,首先应对各个专业目前所需用到的数学知识和要在这个专业上进一步发展所需的数学知识做一个详细的调查,确定哪些是必须传授的,那些是可以传授的。其次,随着社会的发展,专业的不断发展完善,出现的新的涉及数学方面的内容也应及时地进入教学内容。
(三)教材编制体现专业特色
中职学校现有的教材与学生的专业,学生的就业相脱节。我们必须打破传统教材结构,采用“基础教学模块+专业教学模块”进行教学,其中“基础教学模块”的内容涵盖了中职各专业都必须掌握的数学知识、技能,使学生获得最基本、最基础的数学知识。“专业教学模块”则根据不同专业选用,其内容根据专业需要来设置,突出针对性和实用性。?数学教研组应联合各专业课老师,编写不同专业类别的数学教材。新教材要轻理论,重应用,各部分内容要有相对的系统性和独立性,例题、习题应以生活、专业应用为主,要切实地把课程与生活联系起来,具有自己的特色。学生们在这样的学习过程中,就会感到数学确实是看得见、摸得着的,把数学融入生活,改变原来的“数学与生活脱离”,“学了数学没用,学了也不会用”的现象。
(四)因材施教,改革教学方法
一成不变的教育是没有生命力的。根据时代的特点,作为教育者尤其应该不断调整思想,发展观点,注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此,针对中等职业学校学生数学学习的困境,教育者必须因材施教,改革教学方法。采用分层教学法,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所谓分层教学法,就是在课堂教学中,体现以人为本的教学思想,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使用灵活多变的教学手段,创设民主和谐的学习氛围,兼顾不同层次学生的能力水平和认知结构,采用分层推进的教学模式,最终使每一个学生在原有知识水平的基础上都得到充分发展,使每一个学生都能日有所学,优生更优、差生不差,从而达到提高全体学生的学科素质,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的教学目标。
(五)重视实践,转变考核方式
应该说,现行的对学生评价与考试制度与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要求是不适应的,突出反映在:强调甄别与选拔功能,而忽视改进与激励的功能;注重学习成绩,忽视全面发展和个体差异;关注结果而忽视过程。这种只依据学生的卷面成绩评价学生的单一评价办法不知使多少中职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被打击,多少中职学生应有的希望被强行破灭。对中职学生的数学学习,甚至进步与成长都十分不利。因此,在课程评价上,我们必须转变考核方式,探索科学的评价办法,发现和发展学生的潜能。如此方能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地发展。
总之,中职数学教学只有体现“因材施教”、“以能力为本”的教育思想,才可能为目前教学双边都十分困难的窘境找到出路,才可能实现中等职业教育“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
第二篇:中职数学教学改革
中职数学课程改革计划
李小朴
2016年9月
名 称:中职数学 适 合 对 象:中职学生
一、中职数学教学的现状与存在的问题
(一)学生的现状
中职学校的学生,大部分是中考分流而来,数学基础差,学习的习惯、信心、能力等方面存在着许多问题,很多学生认为进中职学校是为了学习一技之长,掌握生存的本领。数学对专业学习影响不大,导致他们对数学兴趣不高,厌学情绪严重。老师教得很辛苦,学生却听不懂。结果步入恶性循环,形成教师难教,学生难学直至不学的局面。
(二)数学课程教材建设不完善
一方面,数学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在课堂教学中要让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实际联系。现行中职数学教材内容结构体系不当,大都偏重数学理论的系统完整性,对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重视不够,缺乏实用性、趣味性,显得枯燥难懂。另一方面,我们是职业学校,还应具有“职业”特色,突出各专业要求,各专业的数学教材应与专业要求相适应。而到目前为止,尚无较好与专业配套的教材。这从一定程度上说,使得数学课教学的物质条件欠缺。
(三)教学方法单一
从教学手段看,目前数学教学方法比较单一,以课堂纯理论讲授为主,以教师为中心,“满堂灌”现象普遍,教学辅助手段缺乏。不能调动学习积极性,主动性。中职学生不愿学数学,基础薄弱是一方面,但更主要的原因是觉得学习无用,脱离实际,因此,厌学的情况越来越严重。在面对今天的中职数学教学,教师如何针对学生的特点,用科学有效的方法进行数学教学,成为目前迫切的任务和亟待解决的问题。
二、课程改革思路 中职教育以培养实用型人才作为培养目标,应将数学作为学习专业课程的基础,为专业课程学习服务。
(一)数学课重新定位
数学在中职学校作为一门文化基础课,应以就业为导向、与专业教育紧密结合,为提高学生素质特别是专业能力服务。它具有很强的基础性和工具性,应具有浓厚的实用性和鲜明的职业特色,它的教学内容,要求的难度和广度既要联系实际生活又要与专业紧密结合,数学课从而既提高了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又为专业学习和专业技能打下一定的基础。
要讲生活中实用的、专业学习必需的数学知识,让中职学生学必需的数学,学有价值的数学。中职数学要以“实用、够用”为原则。本着这样一种理念,不管何种专业,数学课程目标应达到以下几点:(1)注重数学的生活应用;(2)注重与专业紧密联系;(3)注重职业问题的解决。这一目标,既能提升中职学生的数学文化素养,又为专业技能的提升奠定了数学基础
(二)校本教材编制体现生活与专业特色
中职学校现有的教材与学生的专业,学生的就业相脱节。我们必须打破传统教材结构,采用“基础教学模块+专业教学模块”进行教学,其中“基础教学模块”的内容涵盖了中职各专业都必须掌握的数学知识、技能,使学生获得最基本、最基础的数学知识。要切实地把课程与生活联系起来。学生们在这样的学习过程中,就会感到数学确实是看得见、摸得着的,把数学融入生活,改变原来的“数学与生活脱离”,“学了数学没用,学了也不会用”的现象。
中职数学课程的普教化,跟专业的脱节,使得学生觉得数学无用,导致学生的厌学情绪越来越严重。“专业教学模块”则根据不同专业选用,其内容根据专业需要来设置,突出针对性和实用性。新教材要轻理论,重应用,各部分内容要有相对的系统性和独立性,例题、习题应以生活、专业应用为主,具有自己的特色。
(三)因材施教,改革教学方法
针对中等职业学校学生数学学习的困境,我们必须因材施教,改革教学方法。采用分层教学法。兼顾不同层次学生的能力水平和认知结构,采用分层推进的教学模式,最终使每一个学生在原有知识水平的基础上都得到充分发展,使每一个 2 学生都能日有所学,(四)重视实践,转变考核方式
对中职学生的数学学习,在课程评价上,我们必须转变考核方式,探索科学的评价办法,发现和发展学生的潜能。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地发展。
三、课程改革实施计划
第一阶段(2016年9月—12月):收集素材,广泛选材。组织全组成员自编校本教材,在调查的基础上广泛收集实际生活中和各专业用到的数学知识,使学生在探究问题的过程中学习数学知识,激发学习兴趣,变“要我学”为“我要学”。
基础模块:主要涉及到集合、不等式、函数三大块内容。打破原有的学科体系,删去过繁过复杂的理论推导,根据课本内容,用学生喜欢的充满乐趣的生活中的数学问题,自编新题,做些生活化的加工,拉近数学与生活的距离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以项目教学的形式把数学融入生活,贴近学生,贴近生活,集理论性、知识性和趣味性为一体。具体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引入生活题材。如商品的标签、购物的发票、电费水费发票、图书的标价为学生提供身边的、有趣的、的学习内容。
2、结合时事知识。
3、体现人文价值。
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提高数学应用意识和能力,培养良好的数学情感。
职业模块:目前中职数学必学内容太多,应当进行删减,同时增加一些与专业课相联系的数学理论和应用课。那么究竟哪些数学内容是各专业技能可持续发展必需的呢?,首先应联合各专业课老师,对各个专业目前所需用到的数学知识和要在这个专业上进一步发展所需的数学知识做一个详细的调查,确定哪些是必须传授的,那些是可以传授的。其次,随着社会的发展,专业的不断发展完善,出现的新的涉及数学方面的内容也应及时地进入教学内容。编写不同专业类别的数学教材。新教材要轻理论,重应用,各部分内容要有相对的系统性和独立性,例题、习题应以生活、专业应用为主,具有自己的特色。
拓展模块:在数学改革进程中,我们不能忽略,有一部分学生有进大学深造的需求,他们要参加高职类高考,如何解决数学改革中专业结合与高考的矛盾也 3 是我们需要研究的一个课题。我们计划以第二课堂的形式给那些学有余力的同学进行知识点的补充与深化。
第二阶段(2017年1月—2017年3月):制作课件、创建习题库、包括基础模块、专业模块和拓展模块的所有内容。
第三阶段(2017年4月—2017年5月):组装成册。
第三篇:中职体育教学改革的思考
(1、潍坊市经济学校 山东 潍坊 262200;
2、山东省诸城繁华中学 山东 潍坊 262200)
摘 要:当前中职体育教学存在目标偏颇、模式化、缺乏育心育美等问题,要从提高教师素养、培养学生锻炼习惯、创新教学手段和考核方法等方面进行深入改革研究,以此推动中职体育健康发展。
关键词:中职体育教改 体育素养 锻炼习惯
《全国健身计划纲要》中指出:“各级各类学校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努力做好学校体育工作。要对学生进行终身体育教育,培养学生体育锻炼的意识、技能和习惯。”新时期下中职体育教学要全面贯彻这个纲要,加大改革研究力度;同时,中职体育教学的改革研究也是中职教学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只有把中职的体育教学改革好了,才能有效推动整个中职教学的发展提高。
一、当前中职体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教学目标的偏颇
表现在:有的教师认为中职体育就是随便领着学生玩玩,没有深刻认识体育的育人作用;有的教师只重视眼前体育短期效益,忽视了学生的终身健康效益,只对学生在校阶段负责,不对学生长远负责;有的教师片面强调增强学生体质,忽视了学生体育意识和自我锻炼能力及习惯的培养;有的教师只照本宣科跑教学大纲,不根据学生的实际和兴趣增加些新的学生喜欢的东西。
2、教学方法过分模式化,教学手段单一
很多教师的体育教学方法仍为传统式的传艺式教学,学生缺乏自主性、独立性和创新性,所学知识技能严重地脱离体育社会实践,致使学生毕业后社会适应性差。在教学手段更新上缺乏现代化教学技术的运用,一上体育课不是打打篮球就是跑跑步,显得陈旧单一,缺乏生动活泼。
3、缺乏对学生进行育心育美的培养
大部分教师只是为了上体育而上体育,重育体,轻育心,不重视学生对体育美好感情的培养,让学生觉得体育就是四肢发达、头脑简单的事情;重视培养刻苦锻炼、不怕挫折和失败的顽强意志,忽视了让学生在体育锻炼中得到愉快和成功的情感体验,缺少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和锻炼的自觉性。
二、新时期中职体育教学改革的对策
1、大力提高中职体育教师的体育素养。
只有高素质的教师,才能培养出高素质的学生。中职体育教师要通过自学、校内教研、外出观摩和培训等手段不断提高自己的体育修养,正确认识中职体育教学过程,并以新的体育教学过程观为指导,去创建新的体育教学实践模式,以实现中职体育课程由理想向现实的转化。中职体育教师应具有现代教学理念和较高的教学素养及丰富的教学经验,有相当广博的体育知识、健康理论知识和坚实的体育技术技能,掌握现代教育技术,有较强的科研能力和组织工作能力;对体育与健康课程的教学目的和要求有透彻的理解,能把握教学方向,能及时纠正在教学中出现的某些倾向性的缺点和错误。新时期的中职体育教师要朝气蓬勃,富有创新精神,对新生事物要接受快、接受能力强,从而能够适应新时期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尤其是新体育课程环境下中职体育教学的变化所带来的要求,更好地胜任工作岗位。
2、要大力重视中职学生良好锻炼习惯的培养。
我国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什么是教育?简单一句话,就是要养成良好的习惯。”在体育课堂上,培养学生良好的锻炼习惯,对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培养学生终身体育能力、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地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中职的体育教学,不但要使学生在掌握体育与健康基本知识、技术技能的基础上培养学生的体育意识、竞争意识、合作精神和坚强的毅力,而且要特别重视培养学生天天锻炼身体的好习惯。学生只有自发自主自动地天天进行体育锻炼并且会锻炼,才能实现体育教育的根本目的。
3、更新教学方法,丰富教学手段,更好地对学生进行美育。
体育不但是一种力量的提升,更是一种社会生活审美性的主观反映。体育审美是指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对体育活动的审美特征进行感受、体验、判断、评价和能动创造。人们在体育审美过程中,时常会激起一种具体的感受和体验,这就是美感。要选择美好的体育,用美好的体育去感染学生,使学生体会到人类蕴含于体育中的丰富多彩的情感体验,从而激发其对体育的兴趣。其次,要在充满赞许与鼓励的体育氛围中有效激发中学生的成就感。快乐的体育活动是中学生体育兴趣培养的基础,是体育审美功能以及认知、教育功能发生作用的前提。要激发学生体育学习和艺术表现的动机,通过感知于生活、体验于生活、发现于生活、探索于生活、表现于生活,引发中学生的外在体育兴趣向内在体育兴趣转化,使学生逐步了解并热爱各民族的体育文化。
4、建立科学的考评标准
考评在体育教学运行中起导向、调节、激励、鉴定作用,考试只是作为一种检查手段在素质教育的支配下发挥作用,是检验教学效果的一种方式。因此,体育教师要建立科学的考评标准,对学生成绩做多维评价。
面对体育教学的改革,中职体育教师自身要正确领悟到这是新时期的严峻挑战,要有强烈的紧迫感,把这种挑战视为发展自己的大好机遇,努力提高自己的素质,提高培养人才的质量,来推动中职体育教学的深度改革。
第四篇:中职学校数学教学改革研究
中职学校数学教学改革研究
【摘要】数学作为中职学校学生必修的一门公共基础课,对构建中职人才的知识、能力和素质结构,对中职学生后继专业课程的学习和思维素质的培养起着重要的作用.但现阶段中职数学课的教学效果很不理想,不仅学生头痛,教师也头痛,可以说中职数学教学到了不得不改革的地步.本文结合中职学校实际,从三个方面论述如何进行中职学校数学教学改革.【关键词】中职学校;数学;教学;改革
伴随着中职教育改革和教学模式的创新,中职学校文化基础课程与专业课程的开设比例进行了调整,文化基础课程的教学时也相应地进行了压缩,这对上文化课程的老师来说本是件大好事,但文化基础课程的教学效果却并没有与之得到提升,依旧是很不乐观,尤其是中职学校的数学教学,更是“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不教不知道,一教吓得跑”,这不是夸张,而是大多数中职学校实实在在的数学教学现状.在中职数学教学课上,我们常见老师在慷慨激昂地讲解着如何如何地进行推理,然观看台下的学生,却又是另一种精神状态,不是睡眼惺忪,就是已倒下一大片,这种缺乏学生参与的数学教学,很多时候也就变成了老师的一言堂,教学效果可想而知.学生听数学课就像是听催眠音乐一样,很快就昏昏欲睡;老师上数学课,就如临大敌一样,恨不得这节课早点结束,因为教师讲再多也如“对牛弹琴”般.这样的教学现状已不能再继续了,如果再继续下去,我们的数学教学就毁了,与之相关密切的专业教学也跟着毁了,甚至整个学校的教学也因之毁了.面对这样的数学教学现状,我们不是无能为力,而是大有作为,因为我们已经发现了问题,我们要做的就是依据学校实际,进行数学教学改革.首先,要转变教师的教学理念
任何一项改革的关键都在人.数学教学改革也一样,改革能否顺利开展,能否取得成功,关键在数学教师,因而转变数学教师的教学理念就显得尤为重要.中职学校的数学教师很多是从普通中学脱胎出来,很多普通中学的教学理念也跟之而来,这些滞后的理念给我的数学教学改革带来了很大的障碍.这些滞后的教学理念与“以人为本”“按照有利于学生发展的原则”“加强趣味数学教学”“人人都能获得数学的发展”等先进教学理念格格不入,这严重地阻碍了学校教学的发展,成为学生求学路上最大的拦路虎.要使数学改革能顺利推进,取得实效的话,我们就要抓好教师教育观念的转变,加强教师先进教育观念的学习培训,充分利用数学科组会,对全体数学老师进行理论学习,进行相关专题的评课会、学习会、研讨会、分享会,让教师的教育思想在交流中碰撞出智慧的火花,让教师的教育思想在交流碰撞中推陈出新,用先进的理念武装自己.其次,要改革现行的教学方法
光有先进的教学理念还不行,还得在教学实际中采取灵活的教学方法去实践你的先进教学理念才行,否则,这种教育理念只会像“纸上谈兵”那样停留在口头,对实际数学教学改革没有丝毫的意义.许多中职的数学教师认为造成现在这种教学现状的主要原因在于学生,因为中职学生大多是考不上普通高中才选择职业学校的,底子比较差,尤其是数学底子更差,再怎么努力也很难使学生的数学好起来,因而学生的数学学好学不好也就没所谓,反正责任不在于我教师.这种理由看似冠冕堂皇,但实际上却是教师在给自己的教学不好找借口.学生的底子普遍不好是客观事实,但我们不能因为这就说我们教师没法教好这些学生的数学,我们不能总是以此为理由来说“学生不听课,学生上课睡觉”那是学生自己的事,与我无关,因为我有备课,因为我有上课,我已尽到我教师的责任.然而,真的是这样子吗?既然你有备课,请问你在备课时有备学生吗?有根据学生的班级实际及接受能力的实际来备课吗?既然你有尽责上课,那么请问你有采取一些适合有效的教学方法来教学吗?你有想方设法去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吗?
其实,还有很多数学教师在简单地沿用传统的教学方法,生怕自己的课堂教学时间不够用,不管学生接受与否,都还在一味地拼命灌输,就算偶尔有提问,也是教师争着自己抢答了,致使本来在初中对数学学习就没有兴趣的学生,进入中职学校以后对数学学习更加没有兴趣.因此,中职数学教学要从“教师为中心”“课堂为中心”“教材为中心”的传统模式转移到“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为特征,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实践活动模式,以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调动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形成活跃的师生、生生互动的局面.例如学习正、余弦定理时,就可以带领学生走出教室,走入生活,让学生通过测量计算不可逾越的两点(如水塘两端、小河两岸等)的距离,让学生从生活实际上体会数学的魅力,改变学生的“数学无用论”思想,从而让学生愿学、乐学、会学.再次,改革数学的教学评价方式
现行的教学评价方式很大程度上体现的还是教师手中的权力,以测试、考试为主要评价手段,忽视过程性评价,这与当前中职学生及中职学校数学教学的实际不相适应.这种教学评价方式侧重的是教师对学生的评价,教师有权评价这名学生的好差,但学生却无权对教师的教学效果的好差进行反馈评价,缺少学生的反馈评价,还谈何教学相长?要知道,教学有无效果,学生最有发言权,最有发言权的人没有发言权,这种的不合理不科学性也就显而易见.中职数学教学评价的目的是促进教师教学水平的提高,让学生在课堂教学中学有所得,学有所成.因此,中职数学教学评价不能单纯以测试、考试为评价手段,而应该重参与、重过程,重视过程性评价,重视教师对学生的评价,也重视学生对教师的评价.在评价中,不仅要能合理科学地评价出学生掌握的数学知识与技能达到什么水平,也要能合理科学地评定出数学教师的实际课堂教学现状与教学效果.关注学生对教师的教学评价,可以有效督促老师改进教学方法,提升教学质量,从而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发展.总之,中职学校数学教学改革必须结合学校教学实际,以评价方式为导向,转变教师的教学理念,提升教师的教学水平,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逐步扭转难学、怕学、厌学的数学教学现状,使学生通过学习能够在原有基础上获得提高,为今后的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从而发挥数学课程在中等职业学校教育教学中的作用.
第五篇:中职会计专业课堂教学改革的思考
中职会计专业课堂教学改革的思考
新课程改革在我校推行以来,在不断的学习新课改理念和对深入实践的教学过程中,我努力尝试并寻找着一种适合职业学校课堂改革的思路。
从新课程改革的核心目标不难看出,学校教育的目的就是为了学生,为了交给学生各种知识,培养学生各种良好的行为习惯,锻炼学生的各方面的能力。而作为职业教育,本身就有其特殊性,因此其课改的重点和目标应区别其他教育方式。我个人认为,职业教育的课程改革主要有以下几大特点:强调学习方式的转变、重视学生以合作的方式学习、重视学生的兴趣和主动的积极性的情感体验、重视联系生活的实践等。下面,我就本校会计专业的课堂改革实践和大家共同探讨!
一、强调学习方式的改变
传统的学习方式,学生是被动、依赖的接受知识,而现代教学方式要求学生主动去学习知识,及新课程标准要求的自主、合作、探究的三大学习方法。
1、自主学习
学习的自主性。就是说学生在一定条件下,必须能够对自己的学习活动具有支配和控制的权利与能力。在学习过程中,学生要善于摆脱对他人的依赖,合理确定学习目标,主动规划学习进程,科学制定学习策略。要逐步确定主体意识和观念,培养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不断增强自我学习、自我发展的内在动力。
发挥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具体在课堂教学实践中的表现就是:学生自己能学会的内容,老师就不要讲或少讲,把课堂交给学生。比如:有的老师在讲会计核算方法时,对于其中具体的核算方法,老师不做过多的阐述,只讲会计核算方法的重要性,强调它的“基石”作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通过阅读教材,15分钟左右就能够基本掌握这几种方法,教师再根据这几种核算方法设计几道基本核算题,学生通过练习不仅对这几种方法有了更深的认识,而且还提高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基本实现了教学目标。
2、合作学习
合作的意识和能力是现在人所应具备的基本素质。推动现在科学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人与人的相互协作。对传统的学习方式进行反思,我们发现,学生在学习中很少有合作互助的机会,绝大数学生在通常情况下,表现一种学习的“个人主义”。不愿也不会于他人一起分享学习成果。
建立在合作的学习方式,要求学生将自身的学习行为有机融入到小组或团体的集体学习活动之中,在完成共同的学习任务是,展开有明确责任分工的互助性学习。这种学习有助于引导学生在学习中进行积极的沟通,形成学习的责任感,培养合作的精神和相互支持、相互配合的良好品质。
在会计专业的课堂教学中,合作学习是比较有效的学习方法,尤其对于实践性比较强的《会计电算化》、《会计模拟实训》等课程,教师在课堂教学实践中有意强调合作学习,通过分组,让同学轮流扮演出纳、会计、稽查、审核等不同角色,共同完成一项工作任务。通过这种学习,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有利于学生更好的融入到会计实践工作中去,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际工作能力。
3、探究学习
学生的学习过程是一个不断求知的探索过程。传统的学生学习以人类积累的知识经验,特别是以书本知识为主的,学生的学习,是偏重于机械记忆的学习,这样的学习方式使学生的主体性与能动性丧失殆尽,而探究式学习能改变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的现状,是学生能充分发挥独立分析、判断、思考的能力,是一种积极主动的学习过程,能有效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由于多种原因,人们对探究学习常出现一些误解:“为了探究而探究”,学习过程中必须有学生自主探究的活动内容,但不能机械理解为整个学习活动,必须完全由学生自己提出、研究和解决每一个问题。事实上,探究学习关键在于激发学生独立思维,只要真正调动了学生独立思考的积极性,就可能形成一种探究式的学习。比如在《基础会计》的学习中,许多会计原理是不适用于探究学习的,相反在实践过程中,却需要我们去验证一些原理。我们倡导的探究式学习,主要是要求学生经历与实际工作场合相似的过程,从中掌握知识与技能。探究式学习,注重的是过程,而不是追求结果。
二、重视学生的兴趣和主动积极性的情感体验
学习兴趣对于促进中职生的学习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但是目前绝大数中职生对于学习毫无兴趣可言,因此培养中职生的学习兴趣对于提高中职教学质量有着较为重要的意义。
中职生从年龄上说正处于青春期,情绪、情感处于急剧发展的时期,情感丰富,好胜心强,易激动,好感情用事。他们对于学习,往往仅凭自己的热情和兴趣。高兴时,拼命的学。沮丧时,放弃学习。根据这一年龄中职生学习的情感特征,可以采取以下措施培养中职生的学习兴趣。
1、以教师的真实情感激发学生的情感,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中职生是一个特殊的群体,大部分学生是应试教育的失败者。一方面,相当一部分的中职生在初中学习过程中有着不同程度的失败经历,他们对学习毫无兴趣。另一方面,由于成绩差,受到教师或者家长的批评是家常便饭,被成绩好的同学瞧不起也时有发生。这样,他们形成了自卑心理,同时也破罐子破摔,逐渐放弃了学习。要想重塑中职生学习的信心,教师首先要用真诚的心去理解和关心这些学生。当教师以热爱学生的情感来对待他们,学生就会充满信心,积极向上。一个在课堂上充满情感的老师,往往是学生学习兴趣的起点,教师一个赞许的眼神,或作业本上一句小小的表扬,都会让中职生心理充满阳光,感受到莫大的鼓舞。因此,教师应该在课堂上经常表扬、鼓励学生,保护中职生的自尊,从而重塑中职生学习的信心。
2、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营造和谐的教育氛围
传统的教学方法是你讲我听,学生正襟危坐,教师满堂灌。老师付出了很多,学生收获却很少。尤其是专业课,中职生在这以前从未接触过此方面的知识,对他们来说,这些知识是枯燥无味、晦涩难懂的。因此我们应该改变这种教师为主题的教学方法,把学生作为课堂主体的作用发挥出来。首先,以案例教学法、任务驱动法、多媒体教学等教学方法是中职生了解专业课在将来工作生活中的意义。其次,组织学生参加技能大赛,给学生充分展示自己的机会,体会到一种成功的满足感。教师还可以用幽默的语言、友好的微笑、用自己良好的情绪引导中职生的情绪进入最佳状态,尽可能使中职生在愉快和谐的气氛中掌握知识、学习专业课。
3、体验成功,提升兴趣
对于学习差的学生而言,在学习过程中即使很简单的问题都懒于思考。分析其原因,我认为:这些学生从小到大都很少有学习成功的经历,除了老师和家长认为他们学习不好,他们自己也认为自己天生不是学习的材料,因此自暴自弃。对于这样的学生,教师应该采取一些措施,让他们体验到成功的喜悦,把一些简单的问题留给这些学生,鼓励他们积极回答出问题,让他们享受到成功的喜悦,不喜欢理论学习而动手能力很强的学生多给他们上台演示的机会,这样学生经常体验到成功,形成良性循环,就会促进他们更积极、主动的学习,其效果是不言而喻的。
总之,兴趣才是学习的老师,他是强有力的催化剂、稳定剂,是学习的动力源泉,是发展能力的契机。
三、重视联系生活实践
中职会计专业教学改革是一项系统工程,必须从整体出发,从实际出发,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密切联系生活,才能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出优秀的应用型人才。
在中职会计专业的教学实践中发现:会计的教学,一方面要传授给学生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另一方面还要使学生掌握会计的各项操作技能,只有两者结合,学生才能学以致用。为此,如何缩短会计理论和实践之间的距离,增强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就成为会计教学中的一大难题。
会计专业在课堂教学改革方面逐步尝试会计专业教学手段和方法的改革。主要做到传统教学手段和方法与现代化教学手段和方法的有机结合。改革过去满堂讲授理论的做法,可以利用多媒体课件、实际工作中的原始单据让学生直观地学习经济活动过程。例如采用高教版《基础会计》教材,完全可以利用教材配备的关盘,形象讲述原始凭证的内容、填制和审核,提高教学效果。
同时,分阶段开展实践性教学。按照课堂实训、课程实训、综合模拟实训来开展。条件成熟可以进行校外实训。(1)课堂实训。课堂的实践性教学是指学生在平时上课中接触到的实践内容,是教师将技能传授给学生的教与学的过程,它融合在日常上课中,较为分散,其目的是使学生认识和了解技能。如在《基础会计》课程中的教学过程中,可分别进行原始凭证的填制和审核实践,记账凭证的填制、审核和传递实践,会计账簿的开设和登记、试算平衡表的编制,会计报表的编制和审核等。(2)课程实训。课程实训包括了与财会专业相关的学科课程的实训,如《基础会计》、《财务会计》、《会计电算化》等。在《基础会计》课程组织简单的过程实训,实训的经济业务是最为基本的,涉及的凭证也是最常见的,目的在于突出会计核算从填制原始凭证到编制会计报表全过程,加强学生对会计工作过程的感性认识,掌握会计工作的基本规范。(2)结合《会计模拟实训》这门课进行综合模拟实训。综合模拟实训把一个企业某一会计期间的经济业务经过设计与加工,形成完整系统的原始资料,有学生充当企业财会人员,按照会计实务处理的规范进行仿真操作演练。综合模拟实训是会计专业理论教学效果的总结,是会计专业毕业生走上会计工作岗位前的“大演练”,实际操作能力的工作与提高,绝大部分在此阶段已经得到体现和检验,在会计专业实践教学应尤其重视。
虽然,在实践教学方面,还面临实训场地有限、软硬件设施配备还不够充裕,但专业教师的专业的提升却迫在眉睫,只有打造出一支过硬的“双师型”专业教师队伍,我们的教学改革才有保障,才能为社会培养更多的适应基层需要的会计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