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中职数控专业教学的体会
我在数控专业教学中的体会
齐河县职业中等专业学校王春青(山东德州)251114
近年来,我国数控技术迅猛发展,数控机床总量年年攀升。为了满足社会需求,各类技工及职业学校都开设了数控加工课程。作为一名数控专业教师,采用什么样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培养学生掌握真正的数控加工技能,为学生今后的工作和继续学习提供必要的基础条件,是每个数控专业教师一直在探索的课题。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几点看法。
一、了解学生,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在制定教学计划之前,要对学生的现有知识基础及理解接受水平有正确的认识。众所周知,中职生的理论学习能力相对薄弱,学习习惯、理解能力及注意力差,所以对于理论基础的讲解,应力求浅显易懂,用通俗的语言,生动的事例来说明问题。在入门课上,首先和学生讨论为什么选择数控专业,介绍数控专业美好的就业前景,吸引学生专业学习注意力;接着讲解什么是数控技术,我先和他们一起回顾了普通车床的加工过程,引入数控技术就是用计算机的控制技术和普车的结合,完成进刀和走刀的自动运行,结合学生感兴趣的机器人也是通过计算机控制完成各种动作。通过这个例子学生很容易对数控技术有个清楚的认识。接下来讲解数控机床如何控制刀具精确运动,完成加工,引入机床的坐标系。学生都知道,在报道汶川大地震时,精确到经纬度的点,还有精确制导导弹袭击我驻南斯拉夫大使馆,准确击中目标,都是通过地球的坐标系——经纬度。同样道理我们怎么让数控机床上的刀具准确完成加工轨迹,也是通过建立坐标系精确找点,引出机床坐标系,学生就非常容易理解了。下个问题是怎么建立坐标系,建立机床本体和控制系统的联系,即对刀。我发现有很多同学甚至学完数控都不清楚为什么要对刀,不了解对刀的重要性。为此我让学生尝试不对刀就运行程序,会产生什么后果。结果很明显,学生就有深刻的认识,以后就不会忘记对刀。通过这种简单的小尝试,比单纯讲解效果好得多。学生入门以后再讲解有关的知识就顺利地多。
二、知识技能并重。对数控专业的学生的培养目标和今后发展所需的知识
及技能水平要有清醒的认识。现阶段我们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具有吃苦耐劳的职业素质,能够掌握本专业必需的文化基础知识和必备的专业理论知识,能够熟练掌握操作技能,在生产一线从事数控设备的操作、编程、维护等方面工作的中等技术应用人才。经过对部分已就业学生的调查,很多学生在就业仅仅很短的时间就跳槽再跳槽,久而久之脱离了本专业,找不到理想的工作岗位,相反只要能吃苦耐劳顺利通过实习期,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不但能很好地系统地掌握本专业的技能成为技术骨干,享受良好的福利待遇和培训升迁的机会。我们的学生都是90后,吃苦耐劳精神差,往往对今后的工作生活有太高的期望值,所以要求我们必须要求学生必需尽可能多的掌握专业知识,学会学习,对《机械制图》、《机械基础》、《公差与配合》、《金属材料与热处理》等理论课,老师要求掌握的基本知识,联系生活实例,完全消化吸收为自己的东西,构件自己的知识体系。当然对《数控机床编程与操作》,《数控铣床编程与操作》、《CAD/CAM辅助设计制造》等专业课更要努力掌握。通过实训,熟练数控加工技能,为尽快地适应工作生活而努力。
三、重视学生的学习能力。众所周知,二十一世纪的文盲是不会学习的人,受之以鱼不如受之以渔,相比较来说中职生的学习能力较差,中专两年的学习时间,学生只能学个大面的知识,不可能面面俱到,更多、更具体和更先进的理念和技能还需要学生通过自主学习获得。在教学过程中我发现,有相当部分学生编写程序,仿真验证程序,以及在实操加工过程中,发现问题第一时间不是分析解决问题,或找老师帮助,而是先头疼进而以无所谓的态度轻易放弃。还有的学生空有学习的热情,对学习却总是摸不着头脑,分不清主次,久而久之学习热情殆尽。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必须注重学习能力的培养,理论教学中多采用提问、预习、回答问题、具体讲解、回顾复习的过程,让学生逐步建立起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这种能力的培养需要我们教师更精心的设计教学方案,并且坚持将这种理念贯穿到每门课程当中,相信潜移默化中,学生会掌握这种能力,有利于他们将来的学习和发展。
第二篇:浅谈中职数控专业教学之改革
浅谈中职数控专业教学之改革
纪琳
[摘 要] 数控技术是制造业实现自动化、柔性化、集成化生产的基础,现已被广泛应用于加工制造业。数控技术的发展,对制造业人才的知能结构提出了更新的要求。中职数控技术专业要适应市场需求,必须加快教学改革的步伐,切合实际地培养从事数控加工、模具制造和CAD/CAM技术的蓝领人才。本文从如何培养令用人单位满意的“应用型”数控技术人才方面,对中职数控专业教学改革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 数控技术 应用型 教学改革
一、前言
随着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经济全球化趋势日益增强,国际产业分工正在“重新洗牌”,许多发达国家和跨国公司看好中国市场,将部分制造业进一步向我国转移。目前,我国制造业发展迅速,洗衣机、空调器、集装箱等一百多种制造产品产量居世界第一,有些沿海地区正在发展成为世界制造业基地,“中国制造”的产品越来越多地走向世界,成为我国参与国际竞争的强势产品。
制造业体现着一个国家的综合国力,我国制造业要打造“中国制造”的品牌,要真正成为“世界加工制造中心”,必须要有先进的制造技术与一大批掌握先进制造技术的人才作为支撑。数控技术是集机械、电子、计算机和管理等学科于一体的新兴交叉学科,数控技术的发展对人才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提出了新的要求。培养急需的现代化数控技术人才,职校义不容辞担当此重任。“中国制造”竞争力的提高呼唤中职教育数控技术专业要适应市场需求,不断对现行的课程体系、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等进行改革,努力培养既具有专业理论知识,又有专业操作技能的复合型、应用型的数控技术人才,以满足制造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
二、课程体系改革是专业教学改革的中心环节
课程体系改革首先是知识结构内容的改革。由于社会对中职教育的特殊要求和自身的特点,中职教育课程体系就应该按照“实用、适度、够用”的标尺来设置。由于中职教育要求培养的学生既要掌握必要的理论知识,又要有较强的实践动手能力,因此,如何设置课程,在有限的时间里培养出合格的人才是非常重要的。如果在课堂上所有内容都涉及,想让学生掌握更多有用的知识,其想法是好的,但是在时间受限的情况下,这个目标是很难实现的。因此我们在课程开发上,应该采用“精简、压缩、增加、综合”的方法,精简重复交叉的内容,压缩不必要的内容,增加与专业能力培养密切相关且应用广泛的课程,把培养某项综合能力所需的课程内容按照知识点和技能点加以筛选综合,形成新课程,这样对利用
[3]
有限的学时产生好的教学效果更为有效。
其次在教学内容上,用实际问题作为引导,即从实际入手,先学习有关技术的应用知识,然后再学习比较抽象的理论,并注重理论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应用,对重要的专业理论都在明确的实践背景下加以介绍。在教学形式和方法上,尽量采用多媒体教学,提高课堂容量,尽可能在实验室或实训场所组织教学,实行理论教学与实验、实习、实训相结合的一体化教学方式,全面培养学生的技术应用能力和职业综合能力。
第三,进一步强化实践教学。根据培养目标和职业技能鉴定考核的要求,围绕“一专多能、一生多证”,建立以基本技能,专业技能、综合技能实训三大模块为主线的相对独立的实践教学体系,并做到三年不断线。一年级主要进行基本技能实训,使学生对所学基础理论知识有更深刻的认识和理解,并掌握本专业的基本操作技能;二年级主要进行数控专业技能实训,使学生熟练掌握本专业要求的专业技能。例如安排几周实训时间,对数控专业的学生进行数控车床、数控铣床、加工中心的操作技能培训,利用其所学的数控编程与操作及数控加工工艺等知识,完成对一些典型的零件从编制加工程序到实际操作数控机床加工及工件检测的整个过程,这样不仅可以提高他们对所学专业的兴趣,还有助于学生对所学理论知识的深入了解,提高他们的动手能力,并清楚的认识到自己的不足及今后努力的方向;三年级主要进行综合技能实训,进入相应岗位顶岗实习,让学生参加劳动部门组织的职业技能鉴定考核,获得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并利用产学结合,让学生参与生产及就业环节,完成第一岗位职业技能和职业素质的培养,实现从学生到职业人的过渡,毕业后能尽快顺利地适应工作,缩短磨合期。
三、实训基地建设是专业教学改革的必要条件
中等职业学校实训基地条件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学生实验实训的效果,设施完备、先进的实训基地为学生综合职业能力的培养与形成提供了有力的保障。学校在购买数控机床建设实训基地时应考虑目前国内大部分企业所使用的数控系统“主流”产品。这主要是为了使学生能很快地适应工作。否则,从学校出来虽然经过实训并有相应职业资格证书的学生,由于在学校培训时所使用的数控系统跟所在企业使用的数控系统不一样,到了企业还得花上一段时间来培训,那么这样的学生肯定是不受欢迎的。但是实训设备也不能只有某种“主流”系统,也应该考虑适当的配置一些其他的系统,尽量做到综合搭配。虽然开放式数控系统价格比较昂贵,但是有条件的学校还是应该考虑购买一些。因为开放式数控系统功能比较全面,而且是今后数控系统的一种发展趋势。另外在这些数控系统中,除了具有传统的RS232接口外,还应备有采用TCP/IP通讯协议的以太网接口,为数控机床联网提供基本条件。由于当今世界范围内制造业发展的总趋势是从数控机 2
床的单机加工向制造过程的集成,而实现制造业集成的前提首先是开放式数控系统的采用,假如一个学校培养的学生没有接触过开放式数控系统,对实现网络化制造没有认识,那么这样的学生也将不能适应社会的需求而被淘汰。此外,建议在进行实训基地建设时尽量采用校内、外实训基地建设相结合的方式。由于数控设备一般都比较昂贵,假如单靠学校自筹经费、或靠国家立项拨款来解决经费的问题是非常被动的,所以学校可以采用与企业签订实训基地建设协议,将企业的生产基地直接作为学校的校外实训基地,这样不仅可以解决经费不足的问题,而且需要这方面人才的企业也是乐于与校方合作的,因为通过这种校企联合培养方式培养的学生可以更快地了解企业用人要求,明确学习任务,确定学习目标,增强职业意识,有利日后更快地适应岗位工作。
四、师资队伍的建设是专业教学改革的有力保障
在信息社会和经济全球化不断发展的进程中,要培养造就一大批高素质的新型劳动者,就需要有一支职业道德水平高、业务精通、专业技能过硬的师资队伍。师资队伍的质量是中职教育质量非常关键的影响因素。仅仅掌握数控专业理论知识的高学历人才,或是仅有丰富的操作数控机床经验、不了解学生必须掌握的知识和技能、欠缺理论知识的实训师傅,都不是符合中等职业教育特殊要求的人才。只有既具备扎实的专业理论基础,又有丰富实践经验的“双师型”教师,才能培养出符合社会需求的既懂理论又懂实践的学生,才能保证中职教育目标的顺利实现和教学质量的不断提高。因此,一方面,作为教师本身应不断学习与创新,提高自己的专业理论知识水平;另一方面,学校应有计划地安排教师到企业生产第一线参与生产实践,或安排教师参加一些科研活动,全面提高专业教师,特别是中青年教师的专业水平和实践能力。加强校企联合、校校联合,聘用大型企业的专家、高级技师定期到校授课,形成一支适应形势发展的高素质教师队伍。
五、校企合作办学,优势互补
走“产学合作教育”的道路,有效地打破了教育的自我封闭、脱离社会的局面,加强了对学生岗位适应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培养,加快应用性人才培养的步伐。产学合作教育是学校与产业部门相互合作,展开双向服务,产业部门为学校提供现场教学和学生实习的基地,学校为产业部门优先培养学生,校企共同研究和攻克专业技术难关,实现优势互补、互惠互利、共同发展。如我校数控技术专业与武汉重型机床集团有限公司、武汉先锋模具有限公司、深圳富士康鸿准精密模具有限公司、中铁桥梁机械厂等企业建立了良好合作伙伴关系。企业为学生的实训提供了基地,同时,毕业生毕业后又可以为企业服务,由于实践环节的针对性比较强,实习设备完善,从而为学生提供了良好的教学环境和实践环境,使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互补的效果显著提高,毕业后能很快与企业接轨,适应多变的工作 3
岗位。
总而言之,我国的中职技术教育仍在探索与改革中,而数控技术是制造业实现自动化、柔性化、集成化生产的基础,同时又是一种起步较晚且高速发展的先进技术,如何以更好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造就这方面专门人才,是教育迫切需要探讨的问题。怎样使中职教育培养出来的数控技术人才能够真正成为名副其实的理论知识过硬,又拥有专业技能的“ 应用 型”人才还需要我们在借鉴发达国家先进的办学思想、办学理念、办学模式及办学经验的基础上不断探索符合我国国情的中职教育的办学方法,并不断完善。作为中职教师,我们应该在“教书育人”的同时,致力于中职教育的专业教学改革,努力提高教学质量,为社会培养受到用人单位欢迎的数控技术实用人才。
六、结束语
以上就是我对中等职业教育数控技术专业教学改革的一些探讨,由于自己知识水平有限,还应该向数控技术专业同领域的其他教育工作者学习,共同探讨,发现不足及时总结并改正,不断提高教学质量,把我国中等职业教育事业推向一个新的制高点,培养出更多的复合型专业技术实用人才。[参考文献] [1] 吴岩,《高等职业教育发展定位中的若干问题》[J],职业技术教育,2004(19)[2] 卢洪胜,《专业课教师的素质特征与教材建设》[J],中国 职业技术教育,2002(11)[3] 娄海滨,《中职数控加工专业的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浙江省德清县职业中专。
投稿人:纪琳,地址:武汉市汉阳区汉阳区七里庙舒家湾70号武汉市第一技术学校设备科,邮编:430051,邮箱:shebeike206@163.com,联系电话:***.
第三篇:浅淡中职数控专业教学几点看法
浅淡中职数控专业教学几点看法
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专业课进行实践化教学,在教学过程中实施精细化,重点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可以极大地提高教学质量,提高学生的整体能力。
一、数控学习之初安排一实践观摩课
数控专业和一般专业不同,数控专业很新,绝大多数学生在学习之前没有接触过数控机床,更有多数学生不知道什么叫数控。传统的教学模式,依然按课本授课,对于学生来说,无疑是“天书”,老师教的累,学生听得更累,直到上完所有理论课,还有部分学生感觉很抽象,无法想象出数控机床。这样必然导致学生厌学,灰心,甚至死心。这对于职业教育是很不利的。所以根据实际情况可以在学习之初安排一实践课。
实践课的内容是教师操作数控机床,学生观摩。教师可以加工中等难度的零件,教师在加工过程中可以有意识的讲解数控所用到的知识结构,学生就会明白,数控专业应该学习什么,应该学哪些。这一次实践课,就可以让学生树立起学好数控专业的信心,从而使学生在以后的理论学习过程中有目标,让学生自己感受到数控理论知识是非常重要的。
在数控专业学习之初,安排一实践观摩课是非常重要的,而这一次课往往会被忽略。
二、专业课实践化教学
我校数控专业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上进行了改革,使实践和理论教学比例达到1:1,不断提高学生实践机会。我们把部分数控专业课的课堂“搬入”实验室,在实验室里授课。
上课前集合,讲解相关训练内容和操作步骤,然后让学生操作,训练结束后再次集合,总结训练所得,讲解注意事项等。以往教学模式是先讲理论,再去实践,这是常规的教学方法,但我们采用“先实践,后学理论,再实践”的方法。“先实践,后学理论,再实践”指的是先让学生进行实践操作,在操作过后学理论,学完理论最后再进行实践操作。“先实践”并不是说一开始就让学生操作,而是要讲清楚具体设备的操作步骤和操作过程,这一阶段可以安排较少的课时,目的是让学生了解本专业,学会常用设备的基本操作,在操作过程的必然会遇到许多问题,这样,学生就会下意识的在理论学习阶段认真学习。第二阶段是理论学习,我们在教学过程中没有按书本授课,而是选择实用的,学生能接受的部分进行讲解。我们在备课过程中,以实用性为原则,知识不在深,够用就行。如一些过深的原理,内部电路等全部删除不讲,对于一些基础的原理只作简单的描述,重点讲授编程过程,加工工艺等加工中用到的理论知识。最后再进行实践操作,巩固强化技能水平,增强学生动手能力。
三、实施精细化教学
在教学过程中,我们经常站在学生的立场上看问题,努力提高学生的技能水平,强化专业素质,全面提升学生的整体能力。
总结几年教学经验,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实施了精细化教学,保证了数控专业持续、快速的发展。
1.安全操作是保证正常教学的前提
在实践操作过程中,安全永远是第一位的,在教学过程中,尤其要注重实训纪律教育,除进行原有的安全操作规程学习外,还要从学生的每一个训练细节入手,列出各种安全隐患,进行教育。
⑴比喻在进入实验室之前,要进行安全教育并进行考核。具体内容包括:对相应的实验室进行安全操作规程学习;组织观看违规操作安全事故教育片,以反面内容教育学生,并写观后感;组织安全考试,只有安全考试合格后才能进入实验室操作。
⑵在实验室操作过程中不断教育。每次实训课授课内容中,我们都包函安全注意事项,时时不忘安全。
2.在学生的立场上合理安排训练内容
在数控实训过程中,由于设备不会很多,每个学生真正动手的机会很少,而且,学生在操作过程中往往会浪费很多时间,特别是刚入门的学生,不知道按哪个开关,哪个键,只能不断的摸索。
3.要求学生在训练过程中勤记笔记。实践课基本上被认为是全部动手操作,但是,学生在操作过后是很容易忘记的,尤其是数控操作,不可能持续的操作机床。因此我们要求学生在训练过程中不断地记笔记,不断的总结,比如学习数控系统按键功能
时,你可以画出所有按键示意图,注上各按键功能,在操作过程中,可以记下切削用量,以备课后整理。要充分鼓励学生操作时记笔记,课后回顾。这样,一次操作课才能充分体现其功能。
要从教学过程中的每一个细节着手,从细节中提高教学效率,从细节中加强管理,从细节中挖掘学生的潜能,全面提高教学质量。
四、重点构建学生的知识体系
数控机床对操作人员要求很高,它要求操作者能够运用各种知识解决在操作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这就要求学生对知识的全部掌握。传统教学方法中,课程分离,教学分离,应试为主,这样会导致学生知识分离,对于人才培养是很不利的。数控技术是一门融《机械制图》、《机械设计基础》、《机械制造基础》、《电子电工技术》、《机床电气控制》、《可编程控制器》、《公差与配合》、《液压传动》、《车工工艺学》、《金属材料与热处理》、《数控原理》和《数控编程与操作》等课程知识于一体的学科,不能孤立的学习,而要求学生能够融会贯通,在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时能综合运用各种知识。
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专业课进行实践化教学,在教学过程中实施精细化,重点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是我校在全面提升学生素质,全面服务社会的过程中进行的一系列改革,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第四篇:浅议中职学校数控专业建设
浅议中职学校数控专业建设
王晓利
千阳职业中专
【内容提要】本文从当前中职学校数控专业的开课、教学以及实际效果等方面,以一个专业教师的视角阐述了中职学校数控专业的培养目标与专业特点、数控专业教学面临的问题及原因、教学改革的方向。并以自身的教学和管理经验提出了构建具有中职特色数控专业的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新体系的初步措施,旨在引起专家关注以及同行间加强交流探讨,共同推进当前中职学校数控专业快速发展。
关键词:中职学校数控专业教学改革措施探讨
随着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和数控技术的广泛应用,给机械制造业带来了革命性变化。数控技术已成为机械制造业实现自动化、柔性化、集成化生产的基础技术。现代的CAD/CAM、FMC、FMS、CIMS和智能制造等都是建立在数控技术之上,所以数控技术的发展和应用从根本上决定着制造业的发展水平,制造业对数控技术和对数控技术人才的需求,尤为迫切。随着社会对数控人才需求的不断增长,数控加工专业的教学现状引起了业内人士的关注。怎样围绕企业、人才市场的发展变化,搞好专业教学,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和就业能力,已成为迫在眉睫的问题。
一、培养目标与专业特点
目前,数控技术人才的培养主要分为高职、中职学校的数控专业的职业学历教育和各种中、短期的数控技术培训班二种形式。根据对数控技术人才需求量大的汽车与模具企业、重大装备制造企业、制造业外资企业的调查发现,企业对数控技术人才的需求可分三个层次,其各层次对所需掌握的知识结构和在企业部门中承担的工作角色也各不同。
1.蓝领层:承担数控机床的加工操作、简单程序编制及日常简单维护工作的技术工人,目前企业的需求量最大。
2.领层:专门承担数控编程的工艺人员和数控机床维护、维修人员。
3.金领层:具备并精通数控操作、数控工艺、编程和数控机床维护、维修所需要的综合知识,实践经验丰富,知识面广。
中职学校数控技术应用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和定位应该是培养大量合格的数控技术蓝领,即在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领域从事数控加工、编程、操作及设备管理维修的中级应用型技能人才。此类数控蓝领占企业数控技术岗位的70%,是企业数控人才需求最大的部分。
同时中等职业学校的数控技术应用专业应该突出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严密结合,强化职业技能和综合能力培养,更加突出实践能力的培养,要求理论基础够用、编程能力较强、操作技能较宽的专业特色。
二、数控专业教学面临的问题及原因
数控加工教学滞后于社会及市场需要,是专业教学所面临的主要问题。目前,数控教学现状是:一是专业师资严重短缺,相关课程开设不足;二是实习教学过程中所接触的数控机床及数控系统类型单一,而且落后于企业;三是相关教学软件少,没有适用的高质量教材,教学模式各异。数控加工技术伴随着信息技术而高速发展。企业生产中不断引进各种尖端数控设备,其数控加工工艺复杂,对操作者的技能提出了更高要求。面对生产中种类繁多的操作系统和特定的数控编程方法,教学条件的滞后使数控加工专业教学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老师难教,学生难学。另外,数控机床的数控系统造价高,但技术周期寿命短,而学校教育经费有限,使职 1
业教育难以与新技术的发展保持同步。
产生上述问题的原因主要有:
1、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后,国内企业接受国际先进技术的步伐加快,以及加工制造业面临市场环境的急剧变化,企业生产中必须不断引进各种尖端数控设备。同时,机床数控系统在结构和规模上差别大,各厂家的软件互不兼容,对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2、教育经费不足,教学设施更新慢,教学研究滞后。由于各职业学校在教学资源上并没有互相利用,力量分散,现有教学设备条件差异较大,设备类型单一,而且没有高质量的教材。
3、数控加工专业教学经验不足,教学模式有待改善。教学手段不先进,先进教学软件较少,培养方案整体优化性不好。
三、教学改革的方向与措施
中职学校数控技术应用专业改革的基本思路是:以就业为导向,以学生为主体,以为学校周边地区的机械制造业培养中等数控技术应用型人才为根本任务,以数控技术应用岗位必备的能力和基本素质为主线,构建课程的知识结构,重组课程体系;突出理论知识在实践中的应用和实际能力的培养,以技能和能力培养为重点,坚持常规机械制造技术训练与数控技术训练相结合,坚持实验室模拟编程仿真教学和数控机床单机实操实训相结合,创建具有现代水平的数控技术训练教学及培训基地,尽快构建具有中职特色的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新体系。其主要措施有:
1、切实加强专业教学软、硬件的建设。
围绕培养实用型数控蓝领这一宗旨,加强教学工作的领导和管理,建立一整套较为完善的专业教学文件体系,加大数控教学资源与数控实验实训设施的投入,改善实验实习条件,但不要一味地求大求精,应本着“够用”与“实用”的原则,用有限的资金合理配置数控技术实验实训设备,包括数控模拟培训软件,这样才能使更多的学生有更多的接受数控加工技能基本训练的机会。利用计算机仿真教学系统,不仅降低了教学成本,而且给学生更多的模拟练习的机会,在各种仿真练习中熟练掌握数控生产技术。
2、改革课程体系,制定具有中职特色的教学计划。
理论以“必需、够用”为度,突出“适用性”和“针对性”,不强调理论的系统性,在课程设置上坚持以文化课为基础、以专业课为主体、以实习操作为重点、以岗位合格为目标。教学计划应突出以实践为主,理论为实践服务的特点,侧重于基本理论对实践的指导和应用。专业核心课程主要有:机械制造技术、测量与公差、数控工艺与设备、数控原理、数控编程等。
3、重视传统金工实习。
与普通机械加工设备相比,使用数控机床能加工出精度更高,外形更复杂的零件,同时可降低工人的劳动强度,提高工作效率(特别是在批量生产中)。但目前,在数控教学中存在着一种误区,认为随着数控机床的不断发展,传统的车、铣、钳的实习的教学要求可以随之降低,在这种思想的引导下,数控专业的实习教学出现了“跨跃式”或“大跃进式”的教学模式,即忽视传统金工实习教学中的基本技能训练。比如在第一届全国数控技能大赛中,就暴露出好多这方面的问题,相当部分选手切削用量选择不当,采用了低的切削速度,小的走刀量,较大的切削深度,导致加工时间不够(粗加工都难以完成),最后慌了手脚,突然加大走刀量,造成刀具损坏;还有的不会磨刀,大赛时,组委会只将刀具进行了粗磨,一再提醒参赛选手,必须磨刀,可是,有的选手一上场,装上刀就开始加工,导致刀具切削性能不好。因此,忽视金工实习而过分重视数控专业的实习是本末倒置的做法,如果不把传统金工实习放到数控专业实习教学的重要位置上,那么,无论多么先进的数控加工设备,也只能培养出“纸老虎”式的数控专业学生。
4、加强和突出实践教学环节。
加大实践环节在教学计划中的比重,该专业的实践课时应占总课时的50%以上。在实验、实训车间解决“应会”的技能掌握,包括数控机床操作,数控加工工艺(如工艺路线、刀具、切削用量的选择)、CAD/CAM应用、数控机床的维护等专业技能训练。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如何去动手,突出实践技能是中职教育的特点,力争核心课程的实验、实训等动手能力教学与理论性教学学时比例达到2:1,这样才能使毕业生突出技能型的竞争优势。打破以往理论教学与实践技能脱离的模式,把专业教学的环境突破到课堂、校内实验实训室和企业生产车间三个场所。对数控机床的结构、数控系统的结构等内容,采用多媒体等现代教学手段,并带领学生到实验室、车间实际参观,辅以现场教学的方法,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以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效果。
5、切实加强校企合作下的人才培养模式。
根据中职教育的特点,在最后一个学期(学年),原则上不安排课堂教学,主要安排学生进行岗位实训和到企业中进行数控岗位的顶岗实习,同时一方面解决学生就业问题,另一方面可为合作企业提供所需数控人才的储备和选择,实现学校和企业的“双赢”。
6、加强“双师型”师资队伍的建设。
教学质量的关键在于教师,而建设一支数量足够、质量保证的“双师型”教师队伍是提高中职学校数控加工专业教学质量的基础。数控技术近年来的广泛应用,引起数控人才大量需求的同时也造成数控专业师资、特别是同时具备相当的理论知识和丰富的实践经验的数控专业师资严重不足。学校应将专业教师有计划地送到企业进行数控技术岗位实践和见习,根据对数控技术的教学需求进行实战培训,重点放在工艺技术、解决问题等方面。同时也可以从企业中招聘有丰富的现场经验、组织能力强的数控工程技术人员充实教师队伍。
参考文献:
1、《中职学校数控技术教育课程体系改革研究》 邹贵平《职业教育研究》 2008年第7期
2、《关于数控实习教学的探讨》高志贤河北邯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3、《浅析数控实训基地的作用与发展方向》张敬;雷代明;《实验科学与技术》2007年第5期
2009年7月
第五篇:数控专业教学改革方案
数控加工专业教学改革方案
(草稿)
我院正大力推进“单科精进”教学改革,各专业正全面落实。目前,我院机电工程系数控加工专业学生自2008年以来呈逐年递减,生源压力较大,数控加工专业教学改革势在必行。
一、我院数控专业存在问题分析
1、生源不足
生源乃教育之本、学院根本、教师之本、系部之本,没有生源就是无本之源,不能长久。数控加工专业自2008年以来呈每年下降,目前,16级数控加工专业学生只有1个班级(23人),影响数控专业生源的因素很多如:社会方面(轻视职业教育、重口号,轻落实、教育机构结构不合理等)家庭方面(重普教,轻职教、传统专业认识片面)学校方面(教师结构不合理,专业设置、教学内容、就业推荐不合理,宣传专业力度不够等)学生方面(自暴自弃、专业认识不足)。学院系部可加大数控专业招生宣传力度,生源问题能有所改观。(宿迁市2015年参加中考人数最少44350人,从2016年呈逐年增加)
2、师资配置不合理
目前,我院机电系从事数控专业教学的教师有6人(包含吴晶大赛选手):数车教学2人,数铣教学3人,大赛1人;高级技师2人,技师3人,国赛选手1人;数车2人不在一个办公室,数铣3人不在一个办公室。
教师教学基本上是各自为战,有的课程2位教师进行教学(数铣张全、王柱)也存在知识内容不一致,很多学校实行教学团队教学(注意考核机制建立)效果良好。教学团队需建立、优化。
3、专业设置陈旧
目前数控加工专业设置陈旧、粗犷。专业陈旧导致招生时对学生家长没有吸引力,甚至不知道这专业干什么的,这也是专业萎缩的一个重要原因;专业粗犷、笼统,数控加工专业没有按照企业工种进行细分,导致学生毕业不知道自己学了什么,该干什么。专业设置应更新、细化。
4、教学内容脱离企业
我们学院数控专业教学重点是让学生操作机床,我们学生毕业在企业可能就是装卸工件、机械的按循环按钮,这样的工人社会上很多。
但企业需要的是具有“工程素质”人员如:加工工艺、设计、自动编程、机床维护、维修。因此,教学内容要和企业对接。
5、一体化教学名存实亡
虽然我院一直在推行一体化教学,采用项目教学、任务驱动等教学方法,但我们教学时可能就是按照教材将知识点进行分块教学,而不是真正的按照一个项目或一个任务(产品)进行教学。要想提高学生积极性、让学生感兴趣就要将知识产品化、项目化、任务化。
针对以上我院数控加工专业存在的问题,结合学院开展的“单科精进”教学改革,数控加工专业应做好教学改革实施方案,推进教学改革在数控加工专业顺利实施。
二、教学改革举措
总体思路:依据一体化教学思想为指导,进一步将教学内容与企业产品紧密联系,将学习效果与考工机制相结合,使技能提升与企业
锻炼(三段式培养)同步,从专业设置、培养模式、教学方法、教学内容等方面进行教学改革,让学生“做乐”、“学乐”、“会乐”,为学生可持续发展打下基础。
1、建设教学团队
教学团队是实施正常教学的首要条件,没有合理的教学团队,教学效果可能不会很好。建设一支教学团队的基本原则:
(1)教师结构要优化(理论教师和实践教师相结合,能力强、弱相搭配,新老教师互学习)
(2)办公布置要合理(一个教学团队尽量一个办公室,办公地点尽量在实训处)
(3)考核机制要跟上(要建立教学团队考核机制)
2、专业设置
我院数控加工专业培养学生主要是动手操作机床的人,而企业更需要的是具有“工程素质”的人才,为适应企业需求,数控加工专业可将专业再细分。
(1)设计员 基本要求:具有一定的钳工、车工基本技能,能合理安排工艺,能识读零件图,会绘制、设计零件图,能熟练运用数控机床(数车、数铣)加工零件。(考CAD高级工、数车中级工、数铣中级工)
(2)编程员 基本要求:具有一定的钳工、车工基本技能,能合理安排工艺,会基本的手动编程知识,能利用软件实现自动编程(企
业多用UG、PRO/E、mastercam)并熟练运用数控机床(数车、数铣)加工零件。(考软件高级工、数车中级工、数铣中级工)
(3)数控维修(维护)员 基本要求:具有一定的钳工、车工基本技能,了解数控机床工作原理,能独立排除机床故障并进行维修。(考电工中级工,维修高级工)
(4)多轴加工 基本要求:具有一定的钳工、车工基本技能,会基本的手动编程知识,能利用软件(UG、PM、hypermill)实现自动编程并熟练运用数控机床(数车、数铣)加工零件。(考软件高级工、加工中心中级工)
3、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建立健全“产学证赛”人才培养模式,以培养学生“岗位职业技能”为目标,大力推行实施“产学证赛”人才培养模式。
(1)全程“产学结合”
学习过程中,学生交替在校内数控实训基地、实习工厂、企业进行技能实训和顶岗实习。
(2)以证促学(3)以赛促学(4)全程“单科精进”
4、构建“产学证赛”课程体系(以设计员为例)
围绕“产学证赛”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5、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