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读学生第二有感
读《学生第二》有感
一、读《学生第二》的缘起。
去年张校长带领我们一行北上取经,成云雷带上了一本李希贵校长写的《学生第二》,我一看这书名好像与流行的教育话语完全相悖,就吸引了我翻阅下去。我不属于爱读高端大气教育书籍的那一拨,但当我阅读了几篇后立马被文章中所展示出的教育者的智慧、真诚和细腻所折服。只有“不像一般的人一样生活的人”才会有如此深邃的思想和高远的目标。寒假里我再次读了一遍,并不是书里的语言有多优美,理论有多深刻,而是通过这本书我们能看到作者怎样脚踏实地地改变着他周围的教育。
二、写了什么?
数学老师还是举例来说明吧。
例如《关注问题背后的问题》这篇文章,说的是校园里学生扔馒头的现象特别多。李校长没采纳开大会、做报告的形式,而是展开调查,寻找问题背后的问题。结果发现食堂只有二两一个的馒头,而饭量只有三两的学生,买两个便会剩下,没处可存,便只有扔掉。于是学校研究如何让食堂更加贴近学生的需求。后来一两一个的花卷、半两一个的包子都上了餐桌。校园里再也见不到扔馒头的现象了。
从本书中可以看到,李校长善于发现问题背后的问题,反映在他工作中的方方面面。如调查住校学生迟到的现象,发现原因在于学生增多和多个水龙头坏掉。李校长没有采纳有些管理部门的惩治方案——“迟到一次批评,两次通报,三次停课反省„„”,而是调查清楚原因对症下药,结果迟到问题得到了圆满解决。再如让每一个人都感到自己重要、学校机制建设要立足班级生活质量、向社会招标、购买智力、评价教师购书的借阅率、巧聘老师、多一些衡量学生的尺子、借水行舟、无中生有等做法,都是针对发生问题的原因采取的创造性的举措,都在学校管理中起到了积极的作用。读后真有拍案叫绝的惊叹。
三、一段感悟
李希贵校长之所以能在事业上屡攀新高,由农村走向城市,由地方走向全国,逐步成长为很有影响力的教育者,与他独特的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方式直接相关。
思路决定出路。遇到问题,首先想到的是凡事必有其因,从调查原因入手。这就为进一步发现问题的本质提供了可能。只有发现了问题的症结,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试想,如果李校长采纳其他老师的建议,开个勤俭节约的动员大会,给学生做一个主题报告,能解决问题吗?更有甚者,对诸如此类的现象采取扣分、罚站、写悔过书等简单粗暴的方法,有利于问题的解决吗?可见拥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有一个善于思考的大脑多么重要!有与无,处理事情的方式会大有不同,结果也会有天壤之别,由此带来的教育的气候也会暖冷两重天。导致问题发生的原因就是决策的根据。因此,善于发现问题,进而由果溯因,发现问题背后的问题,至关重要。凡事先多问几个为什么,提高发现问题的敏感性和基本的判断力,不急于制定措施甚至救火般的付诸实施,会更能提高决策的正确性,提高解决问题的成功率。有发现才会有改变,有改变才会有进步。
借鉴他人的思维方式,我们的生活和工作都会越走越宽。
第二篇:读《学生第二》有感
读《学生第二》有感
第一次看到这本书是在北图的借阅书架上,当看到这个书名时,我是怀着好奇心借阅了它。因为在我们的教育理念上提倡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为了一切学生,在课堂教学中,强调了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而学生第二的提法,这是不是和提倡的教育教学理念相违背。
回到家,我迫不及待地阅读起来。这本书是山东省潍放坊市教育局局长李希贵所写,他是从普通语文教师到班主任、教导主任、校长一步一步走到领导岗位的,在书中,他把企业管理的一些理念运用到学校管理中,很有些新意。书中提出了一些引发我们思考的东西:当强调学生主体、学生中心的时候,我们应该把老师放在一个什么位置上?教育学生,塑造他们美好的人生,这一切都只能通过教师来实现,用幸福才能塑造幸福。当公司把员工放在第一位的时候,员工就会把顾客放在第一位。同样,当学校把老师放在第一位的时候,教师也会把学生放在第一位。只有当教师从自己的角度出发,觉得应该把学生放在首位的时候,他们才会发自内心地去这样做。所以,希望学校不仅仅只是给老师压力而以此成为老师工作的动力,而是用教育的理性和管理的智慧培养老师在学校的“幸福感”老师工作的动力应是来自于热爱。从此意义上讲这与学生第二并不矛盾。
书中,作者还提出多一些衡量学生的尺子,这也给我们教师很大的启示,尤其是对于职业学校的老师,非常有借鉴意义。评价学生应该是基于学生的成长和成功来实现,而我们以前总是喜欢以学习成绩作为唯一的标准来评价学生,可这正是职高学生的劣势,评价结果,不仅挫伤了学生的积极性,也给老师带来很大的挫折感,学生越学越没自信,老师越教越没成就感。这种心态必然会在平时的教育教学活动中“不经意”地流露出来非常对学生易产生负面刺激。我们应该树立正确的人才观——“人人有才、人无全才、扬长避短、个个成才”,这样才能引导学生形成“天生我才必有用”的信念。
心理学家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也启发我们,每一个人都是具有多种智能组合的个体,每位学生都有自身的优势智能,所以应多一些衡量学生的尺子,不能以唯一的目光看待学生,唯一方法教育学生,唯一标准评价学生,所以我们教师对学生的教育应多元化、评价应该多元化、课堂教学方法应多样化。我们的教育教学应尽量适合更多类型的学生
第三篇:读学生第二心得体会
读《学生第二》心得体会
青原区思源实验学校 曾茶香
学生第二?不是第一吗?我就是带着这样的疑问和惊奇打开了李希贵校长的专著——《学生第二》。
中考休息这几天,一口气读完了这本名家名品,确实有点囫囵吞枣,但我还是想和大家在这里分享自己的读书心得。
心得一:他思考问题的角度总是与众不同,他的观点总有自己独到的一面。
文章开篇以一个情境式的笑话讲起,从而引起作者反思:当强调学生主体、学生中心的时候,我们应当把教师放在一个什么位置上?李希贵校长肯定地告诉我们:应当把教师放在一个更重要的位置。因为学生中心、学生主体的地位是靠教师去实现;因为只有当教师感到自己是学校的主人,感受到自己被重视的时候,他就会把这样的感受倾注在学生的身上,竭尽全力地呵护学生健康成长;因为只有用幸福才能塑造幸福,用美好才能塑造美好,“亲其师”才能“信其道。”
怎么把大家认为距离自己很远甚至虚无缥缈的学校文化演绎为每个人生活、事业甚至生命的一部分,对我们是一个严峻的考验。我们把切入点放在了“股份制”上,也就是“把学校文化‘股份制’,我们的工作就是在整合、嫁接、提升学校文化的过程中,让大家“入股”,让他们感受到学校文化的“蛋糕”里,有你的面、有我的糖,饱含着你的创造、他的坎坷、我的辛劳。例如组织教师开展“给校训找100条理由”的活动,教师理所当然地成为校训真正的“股东”,认同感、归属感、向心力自然就有了。
让每一个人都感到自己重要。这是李希贵教育管理中的一条锦囊妙计。书中列举了用“赠字”的方式让受到冷落的老教师重新感受到自己很重要,用校长亲自颁发毕业证书的办法使全体学生认识到自身的价值,给收发室值班员接待家长的额外任务让他感觉很自豪等事例。虽然都是一些小事,但件件小事凝聚着管理者对教师和学生的尊重。而正是这种发自心底的真诚尊重,才是教育管理获得成功的关键,不仅仅学校的管理者对教师和学生的尊重,教师对学生尊重也能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难道不值得我们反思吗?这让我想起了近日发生的一件事来:班上的曾学灿同学,他的同桌因病休学了,没有谁主动愿意和他一起背书,因为规定一天要背出的内容他总要一周的时间。我笑着对他说:“老师就是你的同桌,每天到我这里背吧。”他很高兴,背书比以前专心了,每次把书递给我的时候,总是说:“老师,您先坐下,我再背给你听。”是啊,人人都希望得到别人的尊重。
心得二:他把眼光放得很远,他最懂得取舍。
当读到《有所不为有所为》这篇时,心底的敬意油然而生。1995年,作者在高密一中担任校长。学校集中了很大的力量进行课程体系的完善。校本课程的开发,选修课、活动课的设置,需要添置大量的教学器械,从社会上聘请教师也花费不少。这些开支足以建成一个体育馆,体育馆是评定省级规范学校所必备的硬件之一。而课程建设上的那些花销对评定省级规范学校来说又不顶指标,但学生却能在装备优良的自修楼、探究室、网络中心、多媒体演播室学习,能够在各种选修课、活动课中成长。他们舍弃的是一幢体育馆,收获的是一大批出类拔萃的学生。当然,最后省教育厅因此破格确定他们学校为省级规范化学校,同时确定为省素质教育实验学校。
《学生第二》这本教育专著值得品读和深思的地方还有很多,她将是我以后学习和工作中的指南。
2015年6月22日
第四篇:读《学生第一》有感
和学生结伴成长
——读《学生第一》有感
作者:吴惠锋
一直认为,生命是一段旅程,在旅程的每一个阶段,总会有一些特殊的人陪伴着你,也总会有一些关键的事件影响着你。而教师,将陪着学生走一程,在学生求知欲最旺盛、充满无限发展可能的阶段;而结伴同行的路上,教师的学识、修养、工作态度和专业技能等,必将带给学生一定的影响,或保护或损害,或促进或阻碍……
常忆起自己的学校生活,一些性格鲜明的老师总会跃上我的心头。记得上幼儿园大班时,我趴伏在矮桌上午睡,酷热难耐,辗转难眠,突然感觉一阵阵凉风吹来,原来是长辫子的小朱老师摇着蒲扇挨个儿为我们扇风,我在幸福中渐渐入睡;上二年级时,我为了早一点交完作业出教室玩耍,作业做得马马虎虎,一向慈祥的老夏老师第一次板起了面孔,狠狠地批评了我,使我从此再不敢懈怠;进入中学,从部队转业到学校,操着一口极不标准的普通话的陈老师,在学完《荔枝蜜》一文之后,将一本《杨朔散文选》借给了我,由此我开始盼望每月一次的借阅图书……虽然老师的容颜已随着时间的流逝而渐渐模糊,但他们陪伴我一路走来所给予我的温暖、智慧、力量令我感念。
自己当了老师,便像我尊敬的老师那样,在陪伴学生走一程时,努力带给学生有益的影响,爱自己,爱他人,爱阅读,爱美好的事物……前些年,这些都还行得通,高年级学生还比较单纯,低年级学生还很天真,教师凭借自己的信念和力量可以营造一个师生和谐相处、共同成长的世界,自己也颇有些成就感。然而,当我连续教了五六年低年级孩子之后,突然与一群活力四射的高年级学生相遇,我发现,一切不再那么顺利。尽管我不时地跟学生讲述身边的真善美,煞费苦心地为学生添置了图书,组织了一系列读书活动,设计了一些微型课程,然而,效果总是差强人意,我也因此难以真正地接纳和喜爱这批学生。我遇到了瓶颈,苦恼着,并寻求着破解之道。这时,重读李希贵校长的《学生第一》,豁然开朗。
之前初读这本书,感叹的是十一中学为学生创设了富有创意、多姿多彩的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展露才华,丰富体验,提升自我,生动活泼地发展。而今重读这本书,读出了活动背后的真意,李希贵校长写在卷首语的一段话令我反复寻味——“我和我的同事们在努力诠释着教育学的基本价值取向。我们试图创造一个真正属于孩子们的学校,给他们找寻成长的舞台,提供空间,创造条件。这种教育理念就是‘学生第一’。”
叩问自己之前的教育行为,一切似乎都是源于“我喜欢”“我以为”,我自认为自己的教育活动是出于好心,出于对学生负责,却不知我忽视了学生的真实需求,忽视了学生的个性特点,并未真正践行“学生第一”;当我看到学生身上的问题,我并未以朋友的角色介入,而是在无形的讲台上控制着学生,规划着学生的学习生活,这也是没有践行“学生第一”。良好的教育,是基于人性的,是尊重人性的,是帮助孩子形成和建立良好人性的过程。否则,我们就会离良好的教育越来越远,甚至南辕北辙。学生自然需要改变,而改变,必须从我开始。
因此,接下来的一段生命旅程,我应当和学生结伴成长。要学习的东西有很多,要掌握的技能也有很多,例如,去和学生交朋友,去聆听学生,去了解需求,去透过现象看本质,去引导学生设计活动而不是由我来规划活动……
“只有当培养孩子的方法中浸透着尊重和理解时,孩子才会茁壮成长。”我将以此鞭策自己。
第五篇:读学生第一有感
读学生第一有感
读学生第一有感
(一)濮阳县机关第二幼儿园 张九玲
不要像一般人一样生活,否则你只能成为一般人。
——李希贵
有幸拜读此书,认识了一位平易近人又充满智慧的教育者,看到了一个教育大家的睿智与创新。
66个小>故事,闪光的创新思维和智慧的火花,每个小故事都在诠释着李希贵校长的办学思想,每一个小故事都凝聚了北京十一中学全体教师的心血和汗水。作为教育者,我们既可以把这本书当成是学校活动'百科全书',又可以对我们自己的教育教学工作,班级管理工作有一定的指导意义,所以从这个意义上来说,这本书的教益就更深远了。
李先生的《学生第一》像一缕清新的阳光,映射进我的内心,扫清了多年来'惟教师是从'的阴霾。辗转思索,李先生到底是抱着什么样的心态来做十一学校的校长?是什么让他如此大胆,将校务工作交给学生?人说:经历是一种财富。丰富的阅历成就了一个教师的梦想—做语文老师,他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向学生放权利、放时间,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通过大量阅读提高自身的语文素养。做校长,他说管理的最高境界是'让每个人都感到自己的重要,并提出教育理想是'让孩子自由呼吸、自主成长'
做局长,他通过体制改革,把权利放给校长;又取消了校长的行政级别,用'职级制'对校长进行动态管理。感动于李先生对待学生的尊重,他说:只有认真>倾听,才能产生好的想法;也只有认真倾听,才能让学生产生更多更好的想法。让学生参与到学校真实问题的解决中来,是我们培养学生能力的一个很重要的方法。在十一学校,学生
是自己的主人,学校所做出的几乎每一个规定都是在学生参与下完成的。创造性的请学生参加校务会,激励学生大胆说出自己的想法,并且由学校来帮助他们实现,校务会上响起学生热烈的掌声,源于学生自己的议案得到与会师生的认可;花坛内向我们微笑的花草树木,来自学生精心设计无声的提示;处处可见、精彩纷呈的宣传海报,是学生们创作能力的积极展示;师生共编教材,成为学生们爱不释手的教材;自习室里学生每一次精心的研讨,每一项社团活动的开展,昭示了学生们的青春活力。'校园机会榜'既给学生提供了参与学校日
程管理工作的机会,更是一种全新的成长体验,是展示和锤炼学生能力的舞台;学生票决餐饮公司去留,将焦点问题——学生食堂的决策权还给学生??走进十一,你会发现这里的每一个孩子都是朝气蓬勃,活力四射,年轻的笑容充分展示了十一学校给他们带来的>幸福感。
'教学大纲、教科书规定了应给予学生的各种知识,但是没有规定应给予学生的最重要的一样东西,这就是:幸福。我们的教育信念应该是:培养真正的人!让每一个从自己手里培养出来的人都能幸福地度过自己的一生。'这是苏霍姆林斯基的话,也是李先生最喜欢的一句话。他秉承这种思想,努力创造着学校的每一个学生的幸福。
读学生第一有感
(二)创造一个真正属于孩子们的学校,把学生的需要和成长放在第一位,给他们搭建舞台,提供空间,创造条件,这就是李校长和他的同事们努力探索和践行的教育理念。学校是学生成长的乐园,学生是学校的真正主人,这应该是学生第一的精髓吧。
在这篇文章中好多细节都体现了李希贵校长以学生为本的思想。比如 ' 开学护照' 魅力无限。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 开学护照' ,这一有创意的活动,把开学典礼用有趣的、适合孩子口味的活动来装饰,把老师、学生、家长这三个要素,都融合到' 新学期伊始' 这个事件中来,掀起了校园内师生交往、生生交往、家校互动的热潮,增加了师生相处、交流的机会,增加了学生之间传达感情的机会,增加了家长与孩子之间沟通的机会,让学生终生难忘。再比如学生影院、模拟国际组织等富有创意的活动,无不折射出思想的灵动、无不闪耀着智慧的火花。'人人都是管理者''人人都是教育者',这在十一学校是真正做到了。李希贵把所有老师的才能发挥的淋漓尽致,让老师们感受到:我就是学校的主人,学生的成长就是我的责任!' 敬人者,人恒敬之'、' 尊重、信任、理解、发展,是人本管理的要义' ,' 每位孩子都是好的'、' 做最好的自己' ,这些理念和做法,在这本书中时时处处都体现了出来。十一学校的活动尝试,激活了学校教育这' 一池春水' ,为十一学校的师生们提供了' 丰富而多方面的精神生活' ,让更多的师生体验到成就感,激励着他们不断上进,不断成长,十一学校成了师生幸福成长的乐园。
其实,在我们的学校,我们的课堂与学生第一中的好多模式也都是一致的。比如,我们周五下午的社团活动;比如我们让孩子们自己编排的英语小对话展示。但是,作为教育着的我们还应该大胆的放手,给孩子们更多的想象、展示、发挥的空间,给他们更大更绚丽的舞台。那样的话,孩子们一定会比只学书本上的知识更加的受益终身的。
读李希贵学生第一有感
(三)寒假期间读了《学生第一》这本书,作者是早有耳闻的李希贵校长。这位教育大家,让我在书中不断感受着他的智慧与创新。不禁感慨:十一学校的学生太幸福了!
'学生第一'是教育的方向,它预示着学生在校园生活中的主体地位。但'学生第一'更是一种教育的指向和梦想,让学生成为主人不难,让他们学习做主人则需要多么大的教育智慧。
感受
一、学生第一,让孩子成为学校的主角
最吸引我的是这样的场景:孩子们快乐地拿着手中的'开学护照',满校园的活动起来。为了收集黑色的'老师见证',至少有十位老师'被明星'.为了收集黄色的'家长见证',开学不再仅仅只是一个孩子自己的向往……
撇开了主席台、校长致辞、新生代表发言,这样的开学典礼让每一个学生都成为了自己舞台的主人。新同学对于学校的陌生其实并不是通过校长介绍,新生表态就可以完全化解的,这种无形的奔跑和交流所带来的化学变化将意想不到。校园的处处在寻找中熟悉,身边的老师和同学在签名中了解,在家长的祝福下进入新学期,在>班主任见证下写下成长的梦想。'学生第一',让我明白让孩子成为活动的主角。因为'他们非常在意自己在活动中处于什么位置,每个环节、每个创造是否尊重他们的存在和呼应。'
这是一种美好的了解,我们不想让它停留在阅读之中,上学期开学我们的校园里,我们的同学也拿到了开学祝福卡。同学之间的美好祝福、老师对学生的美好祝福,在相互的签名中流露出真实的情感,比起以往的开学典礼学生更喜欢。这些美好的祝福,得益于学生第一所带来的灵感、活动中学生为主体所带来的欢乐。
感受
二、关心 理解
关心学生不仅仅是对身体健康的关心,更是对其>心理健康的关心;理解学生不仅仅是对学生某些做法的谅解,更是要站在学生的角度思考教育。我感叹李校长对教育细节的关注,他通过开展'我喜欢的十大校园活动'问卷调查,总结出学生对活动细节和自身存在的关注,从而创新的设计了'开学护照'、'校园泼水节'和'每月百星'等活动,满足了学生对师生情感的需求,对接受关注的需要和对适时放松身心的需要,既培养了学生的自信心和仁爱情怀,又为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奠定了基础。试想自己的教学,作为一名从初一到初三年级的教师,是否也可以为每位学生创立一本属于自己的'成长足迹',把每一次点滴>收获与活动都记录在这,以此纪念。若干年后,当孩子们重新翻阅曾经学校生活的那些年,是否也会怦然心动?
感受
三、尊重 信任
学生虽未成年,但同样拥有尊严和自己的想法,这需要我们准确把握学生的思想脉搏,了解学生的真实状态与需求,这时沟通的渠道便非常的重要。李校长很巧妙地寻找到了这样几条沟通渠道——师生共编教材、与学生共进午餐、让学生参与校务会等。多么直接有效的方法!尊重学生的理念就在这几条沟通的渠道中淋漓尽致的体现出来。试想自己如果每天能够嘉奖一个有进步的学生坐在同一张桌子上共进午餐,学生们会不会更加信赖我呢!
再者李校长对学生的信任程度让我非常的吃惊,他居然让学生在校园里办出版社、开公司,甚至接待世界各地的来宾,这些在我看来不可能的事情在十一中真切的发生着,事实也证明了孩子们自负盈亏的小商店可以办的红红火火,学生大使成了校园里一道亮丽的风景线!这说明学生身上的潜能远超于我们所能想到的水平,我们需要及时大胆的提供一个宽松自由的舞台,尊重他们主人的角色,用充分的信任来激发这些惊人的潜能。
感受
四、服务 引导
一直认为教育是为学生服务的行业,之所以对学生进行教育,很大程度上是为了他们以后能够在社会上谋生,为社会创造价值。那怎样保证服务质量,便显得非常重要。李校长在职业与人生规划方面的做法让我眼前一亮,邀请名家大师讲解人生经历,开设社会职业考查课程和学生职业咨询与辅导,以学生的职业与人生规划为主线,引导学生通过切实可行的职业目标而明确人生理想,帮助他们更好的找到适合自己个性与才能的领域。我想这种紧跟社会发展步伐的服务教育方式,势必会培养出志存高远、目标明确的人才!结合自己的教育工作,只是一味地进行我教你学的模式,哪怕是再聪明的学生也怕只是个会读书的书呆子吧!从这里,我读到了'赏识'二字。赏识学生,把他们当作自己的孩子来看待,挖掘他们的闪光点,不断地鼓励表扬他们,无论年龄大小,地位高低,人们都希望得到别人的赞同,都不会拒绝别人的赞扬,来自别人的赞扬或奖励,都会令被表扬者产生愉悦的情绪体验,那么学生也一定会朝着你引导的方向前进的。为每个学生的将来谋划,赏识学生的闪光点,才是真正地把学生放第一。
虽然看完了此书,但其中的妙招却值得我消化许久。教育是塑造人的事业,以学生为本,塑造他们美好的人生,是学校、教师不懈的追求。读李校长的书,我发现,好的教育都是从小事开始的,正如他语录中的一句话:把简单的事情天天做好,就是不简单。
我联想到我们求实校长正有着和书中作者李希贵校长一样的办学理念,学校开设的'厨艺课','舞蹈课程'、'劳技课'、'泼水节''趣味>运动会'等等精心为孩子们设计的活动,都能让孩子们主动参与其中,学校为孩子们提供展示自己的舞台,话剧节上让每一个孩子都站上舞台,看到孩子们那张张笑脸,收获成功后的喜悦,让我也感受到了孩子在求实校园里学习生活的快乐,求实这块沃土会成为孩子们放飞理想,追逐幸福的起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