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课堂教学中如何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共五篇)

时间:2019-05-15 15:07:09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生物课堂教学中如何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生物课堂教学中如何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

第一篇:生物课堂教学中如何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

如何在生物课堂教学中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

会川中学理化组邬霞萍在以前的生物课堂教学中,教师和学生的地位是不平等的。教师是主动的,学生是被动的。教师教的内容枯燥,乏味,学生学得机械,呆板,无激情和创造力。而只有建立和谐、民主、平等、合作的新型师生关系,生物课堂教学取得成效才有重要保证。那么,如何在生物课堂教学中建立新型师生关系呢?

一、培养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在生物教学中,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需要培养学生浓厚的生物兴趣,我们要在教学中充分挖掘生物教学中的快乐元素。多组织学生去感受大自然,参与社会调查等,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感受生物的重要性,生物知识在生活中的用处,从而激发学生的欲望。如在探究影响鼠妇分布的环境因素这个活动之前,教师就可以带着学生亲近一次大自然,在环境中去寻找我们需要的鼠妇;再如,在学习绿色植物各个器官前两周,教师布置课外作业,发给每个学生几颗种子,让学生找个简易的花盆(几个矿泉水瓶子就可以了)播种,并要精心呵护让种子萌发成长,以便以后学习时观察。这样的活动几乎所有的学生都是非常愿意参与。这样,学生自然会对生物学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二、对学生要真正了解,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

只有真正了解学生的个性差异、兴趣爱好、心理变化、发展特点,我们才有与学生相处的基础。在生物教学中,教师要因地制宜、因材施教,针对不同的学生制定不同的标准。教学大纲不能适应所有的学生,应让学生有选择的空间,去发挥和挖掘自己的潜能。知识最终要靠学生自己去掌握。比如可以建立合作交流讨论小组,讨论小组宜4至6人组成,同时需要兼顾互补因素,使不同智力水平、不同思想素质的学生处于同一组,便于开展互帮互学。把学生引入议境,及时有效的指导,以知为梯将学生导上论坛,同时严防优生垄断讨论,后进生“搭便车”的不良现象产生,使每个学生都得到在原有基础上的最好发展,将课堂真正的还给学生。

三、努力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积极展现自身的人格魅力

首先,教师要为人师表,以对学生执著的爱,良好的职业道德品质和高雅的仪表风范来强烈感染学生,教师要适应新课改的发展,必须努力的学习技能,技巧,养成终身学习的意识及终身学习的习惯。其次,教师是教育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和领导者,教师的讲解要简明扼要,条理清晰,语言生动,风趣幽默。因此,教师上课前要仔细认真地钻研教材,对每次课的重点、难点进行充分的研究,对教学方法、手段进行不断更新。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激发求知欲,达到“教学共鸣”。

教师要得到学生的尊敬与喜爱,必须要有内在的人格魅力。努力完善自己的个性,这是优化师生关系的有效策略。为此,教师要努力提高自身修养,增加知识储备,不断提高教学技能及教学水平,把自己培养成富有个性魅力的人,并努力为学生创造表现自我和完善自我的舞台。

四、灵活设计多种多样,生动活泼的教学方法

照本宣科,拖沓沉闷的“满堂灌”固然令学生兴味索然昏昏欲睡。教学

调查表明,把生物课列为喜爱的科目的学生只是少数,而多数学生则要求老师讲课要“生动些”。这就要求教师精心安排教学内容,灵活设计多种多样,生动活泼的教学方法。我是一名生物教师,在课堂上,我喜欢采用提问、分析、讨论、观察、启发、归纳、实验探究、师生对话、使用多媒体等多种形式。比如在讲授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时,对长颈鹿的分析,要启发学生对“学说”的四部分内容逐一进行分析:“生存斗争”的含义是什么? “自然”是不是指无机自然界?“选择”是不是主动的过程?谁是“适者”?等等。同时又要指导学生用讨论弄清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了解其因果关系。在这些基础上引导学生归纳出“自然选择”的内容,这样学生内心总存在求知的欲望和成功的喜悦,教学效果显著。

五、提倡师生互动,形成平等协作的新型师生关系

要想创建一种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教师首先必须要平等地和学生站在一起,这样才能给学生一个尽情发挥的空间,使学生在没有所谓权威的束缚和压制的情况下,畅所欲言,在“跃跃欲试”的热烈气氛中,激活学生创新的欲望。新课程提倡的是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的主体作用相结合,教学中师生关系平等,教师更多的应是指导与帮助。教师把学生看作是教学的能动存在,认为学生的学习动机来自其内部,强调以活动为中心,以学为主,实行民主教学。教学过程中学生往往通过自学、自练,创造性地完成教师提出的学习任务。

新颖的师生关系不仅克服了过去刻板式的管制学生的不良做法,还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发展学生良好的个性,使学生的身

心朝健康方向发展。在教学过程中师生相互评价,学生与学生之间相互评价,相互影响,在一种民主、平等、和谐的氛围中建立新型师生关系。

总之,建立新型师生关系是生物教学改革的必然趋势。在生物教学过程中,如果师生关系处于一种民主、平等、信任的状态,那么它所营造的和谐、愉悦的教学氛围必然会产生良好的效果。对促进学生终身发展有着深远的意义,达到教书育人的目的。

第二篇:建立新型师生关系之我见

建立新型师生关系之我见

沁阳市外国语中学孔小利

教书育人是教师的责任,“怎样才能产生最佳的教育效果”一直是大家致力研究的课题。俗话说:情通则理通。只有关系和谐,才能彼此理解,处事顺畅。师生关系和谐融洽才能产生最佳的教育效果,“亲其师则信其道”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因此,新课程的实施和教学实验改革的前提条件和基本任务就是建立良好的新型师生关系。

怎样才能建立良好的新型师生关系呢?下面是我的几点感悟。首先,加强自身修养,树立良好形象。教师要拥有厚实的专业知识,精心施教,赢得学生认可;教师要有健康的情绪,能自我控制好情绪,并以积极的情绪去感染和激发学生;教师要拥有新时代特质,与时俱进,积极进取。现代科技的产物如智能手机、游戏、QQ通信、微信、等不能一概拒绝,不让学生接触,要正确引导。我想这样的老师学生没有理由讨厌。

其次,用心爱学生。美国心理学家皮尔逊说:“ 为了得到教师的爱,学生可以去做任何教师喜欢的事,甚至学习他最不感兴趣科目。”足可见“爱”的力量。人们还说,教育是爱的事业,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既然师爱如此重要,那我们就来爱学生吧。

再者,关注和尊重每个学生。无论在课堂上,还是生活里,让每个学生能感受到老师的关注。比如,发现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及时给予表扬,学生会感觉到老师的关注和肯定。允许学生说不,知道学生的真实想法,对症下药。

最后,研究学生,培养学生主人翁意识。俗话说:知己知彼百战不殆。最大限度的去观察、了解每个学生的家庭背景、性格特点、兴趣爱好、心理变化等情况,因材施教。在学习生活的过程中,逐渐建立起学生的主人翁意识,学习是为自己学的,老师是为学生服务的,学习也好,个人或集体卫生也好,班级管理也好,这些都是学生自己的事,好与坏都由学生行为来决定的,教师只能起到辅助作用。我采用多个班长轮流制,班级里的事,由几个班长和大家商量决定。学科的问题由课代表结合学生、任课老师来解决。学生都动起来了,教师自然就“轻松自如”,结果是顺理成章的事了。

在刚刚过去的一年里,作为一名班主任,我更加感受到良好的师生关系的重要。这是一种师生相互理解、相互信任、平等和谐的朋友关系。这是需要老师精心呵护的!

愿我们大家工作愉快!

第三篇:论文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

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

———和谐

岑溪市南渡镇第三中学

摘要:

渗透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构建和谐社会的经济社会发展的新的战略指导思想。贯彻以人为本的思想,而“和谐”就是“以人为本”思想的集中体现,是可持续发展的一种完美境界、内在动力。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和谐是及其重要的,应从多方位、多角度来思考、探究。

1、沟通是建立和谐师生关系的桥梁。江泽民主席提出21世纪要“与时俱进”,这个时代国外国内最先进的也在积极倡导的教育理念是“老师要适应这个时代的学生,要做学生的良师益友,要深入学生,和他们谈心,了解他们内心的疑惑、苦闷和难处。沟通就成了师生之间彼此了解的桥梁,这座桥梁的架起,会形成一种息息相关的新关系。而不是一一种高高在上的姿态对要求学生学这样、做那样,在彼此的心里筑起一道不可逾越的屏障,吧身份减低一点,以一个朋友的身份来为学生排忧解难,赢得学生的信任,愿意和老师和谐相处。

2、关心、爱护学生,是建立和谐师生关系的动力。爱是文学永恒的主题,同样也适用于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这种爱不只是对事业的爱,而是把对教育带来的爱和对学生的爱融为一体,爱是师生关系和谐的源泉。每一个学生都非常需要老师的爱,教师只有情感投入,把爱的甘泉洒向他们的心田,使学生获得心理上的满足,从而引导起学生对教师的崇敬、信任和亲近,创设教育学生的感情基础,缩短师生的心理距离。切莫把自己生活当中的喜怒哀乐带到我们的课堂里面,这样师生的距离只有越来越远,这就是过度的自我。过度的自我会导致一些学生的叛逆心里,这对和谐课堂也是不好的,试问学生都不与你合作了,还哪来的和谐?都说微笑的力量是强大的。假如我们教学生时是循循善诱的,不用粗鲁的办法去使学生疏远他们,而用仁慈的感情与言语去吸引他们;假如他们和善地对待他们的学生,他们就容易得到学生的好感,学生就宁愿进学校而不愿停在家里了。”每天给学生一脸灿烂的微笑,会让学生的身心感到愉快,智能得到发展。用一课真诚的心去换另一颗真诚的心,让他们感受到教师爱的的温馨。

充分肯定学生的优点和进步,以激励学生学习的兴趣。是建立和谐师生关系的源泉。教师必须清除对学生的成见和印象定势,全面地一分为二地看待每一个学生。应该说每个学生,无论是优秀生还是双差生都有自己的优点和不足。而在教育实践中,教师往往容易看到好学生的优点和差学生的毛病,对好学生的缺点和差学生的优点往往有所忽视。这主要是由教师对学生以往表现所形成的印象定势造成的,要做到及时夸奖每一个学生,我们必须消除这种定势。特别是对差生,在认识上,行为上所表现出的哪怕是微小的进步,都要及时夸奖,这种夸奖可以有效增强学生的自信心,自尊心而促进其思想和行为自我优化。我曾教过一个学生,他脾气很倔,心里承受能力差,上课的时候也总是不把注意力放在学习上,有一次,他在课堂折青蛙,被我看见了,我走过去想把他的“杰作”没收了,但看见他手里紧紧地拽着的青蛙,犹豫了,笑着说:“马明,你这般的手巧怎么不早说呢!说说看,还会些什么呀?好在这次学校组织的手工大赛上露两手?”马明看见我的笑脸,脸上的紧张变为了不好意思:“有机会我一定不让您失望。”果不出所料,在大赛中,他获奖了,因为有了老师的肯定,他改掉了以往的坏习惯对学习也越来越有兴趣了。

3、尊重学生,让学生享受平等的待遇,是建立和谐师生关系的必要条件。我们应该把学生看成一个在思想上‘精神上、人格上独立的人。要从生命的角度看待学生。教师是一个生命,学生也是一个生命,生命之间是平等的,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也是平等的。师生之间是生命与生命的交流与沟通。要尊重没一个孩子存在的价值,现代教育倡导“尊重人格,崇尚个性”,倡导教育的民主化,多元化,让每一个学生的生命价值得以体现,生命的花朵得以绽放,让每一个学生都感受到来自教师阳光般的温暖、雨露般的甘甜。

4、师生间的互动,是建立和谐师生关系的发展保障。有的班级人数较多,教师忙于教学,比较注重那些思维活跃、性格较外向的学生或学习成绩较好的学生,而对于那些性格内向的学生或学习后进生关注较少,对性格内向、不善于表达的学生,教师要付出更多的关爱和鼓励,多给他们具体的指导和帮助。课堂上多给他们开口的机会,提高他们的勇气。由易到难,对他们的点滴进步应及时肯定和表扬,使他们获得成就感,产生上进的动力。教师对一些学习上比较困难、从不或很少提问的学生,要充分予以关注,分析和了解其原因,不能漠视。后进生也有进取心,让他们获得某一种成功,设法满足他们的成功欲,不仅可以使他们看到自己的潜力,增强进步的信心和勇气,还可以激起他们对更大成功的追求,并由此引发战胜困难的决心和毅力。这种积极肯定的态度,会对学生产生良好的心理暗示,使学生减少胆怯心理,充满自信地投入到各种教学活动中去。

5、师生间的彼此欣赏,是建立和谐师生关系的最高境界。师生心灵中的微妙的相互接触,师生关系和谐仅仅靠教师单方面的情感输出是难以达成的,缺乏情感的沟通,无论教学效果还是师生交往,都是乏味的;只有师生双方都有付出,才能双方都有收获。首先是学生对老师的欣赏。“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在“传道授业”的过程中,老师在充分地展现个人的魅力的同时,在学生的脑海中对这位老师的评价也就逐步形成:或喜欢或厌恶或欣赏或麻木。其中最有利于教学的当然是“欣赏”。因为一旦学生欣赏老师,那么自然就希望尽量多地从其身上学到各种知识,于是这样的学习就主动了,其效果自然不会差。而“欣赏”的另一方面则是来自老师对学生的欣赏。“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说的往往是对特别优秀的学生的欣赏,他们在某些方面的确超过了老师,让老师刮目相看。而更关键的是对一些普通的学生甚至是“差生”的欣赏,这样的“欣赏”即是一种发掘闪光点的过程。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闪光点,之所以很多人都没有机会得以展示,是因为它们都被表面不怎么优秀的成绩所掩盖了,于是原本可能的“闪光点”就会逐渐淡化以至于消失。相反,如果这些“闪光点”能在瞬间被老师“捕获”并加以引导,学生的一生都有可能因此而被改变。

参考文献:

1、《新课程教与学》,新疆青少年出版社。

2、《教育心理学》,苏州大学出版社,1944年1月。

3、《心理健康教育与教师心理素质》。中国和平出版社,2001年。

4、张承芬:《教育心理学》,山东教育出版社,2001。

第四篇:如何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

如何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

思茅二小振兴校区

卢永珍

摘要:要真正让教育良性发展,要以人为本,以学生发展为本,张扬学生个性,全体教育工作者思想上要改变,而形成一种新型的师生关系就显得特别重要了。师生关系是对立统一的关系,教师处于矛盾的主要方面。因此,构建新型师生关系是每一位教育工作者的已任。以德育为首,做到五育并举。做到育人教书并重。我们教育工作者不仅要明确自己的工作职责,知道应该怎么做,还要知道不该怎么做。

关键词: 师生 关系 方法

一、前言

新世纪知识经济初见端倪,个性发展的要求日益强烈。未来网络教学组织形式将是研究性教学为主, 加上个性化的集体教学,人们开始呼唤新型的师生关系。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很多教师的思想观念发生变化,新型师生关系开始形成。但也必须看到,旧师生关系依然存在,且有它的顽固性,其主要表现为“一压、二包、三放弃”。因此,有必要在这里和大家一起探讨现代课堂教学中的新型师生关系,下面是本人几点拙浅的心得和体会。

二、怎样构建新型的师生关系

(一)、教师思想观念转变,是建立新型师生关系的突破口

1、学习教育理论,转变教育观念。本校时常组织全体教师深入学习现代教育理论,使之结合自身的工作,转变观念,加强自身修养,提高师德水平,认真改进教育方法,真正地尊重、信任学生。同时对学生也要敞开自己的内心世界,让学生理解教师的看法,这种谈话无 形中成为知心朋友之间的体己话,这就是所谓“润物细无声”之谓也。然而教师终究是教师,学生终究是学生,除了自我教育之外,还需有道德高尚、知识广博的长者的指引。因此,要重塑教师的形象,提高自身的道德素养,培养良好的人格素质,对学生严而有格,亲而不俗。

2、新型的师生关系应该是教师与学生在人格上是平等的,在交互活动中是民主的,在相处氛围上是和谐的。它的核心是师生的心理相容,心灵的互相接纳,形成师生至爱的真挚的情感关系。由此就决定了教师在新型师生关系中的角色,不是领导,不是严父,不是法官,不是“上帝”,而应当是导师、朋友、助手和模范。

(1)导师。教师应以人为本,以学生发展为本,既关心学生吸取知识,更注重丰富学生情感,健全学生的身心,完善学生的人格,教学生学会做人。教师应是学生自我发展的促进者,理想探求的指路者,心理困扰的排除者。应把学生当做学习的主体,改变单纯灌输的落后方法,让学生变被动接受和管理为主动参与,实行导向、导航、导演、引导、指导、辅导,领着学生走向知识,而不是领着知识走向学生。激发学生创造的潜能,而不是单纯品尝前人创造的成果。

(2)朋友。与学生交朋友,这是新型师生关系建立的一个标志。教师这个神圣庄严的词汇快要和“朋友”划上等号了。师生关系发展的趋势是合作的朋友。学生迫切要求架起与老师的友谊之桥。要关心热爱每个学生,用爱心去理解、去尊重、去温暖、去感化;教师不仅能教书,而且是师德高尚、热爱生活、兴趣广泛、才华横溢、乐于并 善于与学生打交道的朋友,和学生有共同语言,互敞心扉,是学生决策的参谋者,是他们苦恼的倾听者,是学生依靠的良师益友。

(3)助手。教师应放下架子,淡化权威的角色,与学生共同探究、教学相长。帮助他们克服在人生道路上的沟沟坎坎,帮助他们战胜学习知识中的种种困难,相信他们、鼓励他们做自己能做的事,支持他们在实践中增长才干。老师要为学生服务,成为他们的合作者、支持者、助手。

(4)楷模。做学生的楷模,教师是学生踏进科学宝库的引路人,是传播文明,培育人才的人梯、铺路石。教师的一言一行都具有教育性,是学生最直观、最生动、最重要的师表。教师要不断加强师德修养,全面提高自己素质,以人格魅力潜移默化去影响、感召、激励学生成才。这是构建新型师生关系的重要内容。

(二)掌握学生心理发展趋势,多采用表扬和奖励,少一些批评和惩罚

教育理论上,主张多采用表扬和奖励,少采用批语和惩罚。这是对的,这对于小学生来说是完全符合他们的心理发展水平的。这不是提倡我们老师要对学生一味地进行表扬、摒弃批评,而是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我们要以宽容平和的心态,多角度地给予鼓励,给予关爱,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自信心。我们的学生现在正处在思想尚未成熟、各种新颖的观点和思路都非常旺盛的黄金年龄阶段,学生的可爱之处在于他对身边事物的好奇,从而产生一些奇思妙想,很多学生的 3 兴趣都是从一些突发奇想的思维或他人不经意的一句话中培养出来的,如果能够加以合理、积极地引导,学生潜在的积极性思维就能被很好地调动,从而产生兴趣,甚至取得一系列为常人惊叹的成果。

(三)尊重与理解,是建立新型师生关系的前提

转换角色,让师生间多一些理解。理解是建立师生情感的核心,是积极行动的向导。一位教育家在论述教育的功能时说:“教育成功的秘密在于尊重学生。”尊重,首先是尊重学生自尊心,这是学生心中最敏感的角落。因为自尊心是一个人要求得到别人的肯定、重视以及自我肯定的一种积极情感,是不断追求向上的内动力,也是生活的精神支柱。只有尊重,学生才感到师生平等。这是构建新型师生关系的前提。

理解是建立师生感情的基础,是积极行动的先导。身为人师,教师首先要理解与尊重自己的教育对象,理解并尊重他们的追求、情感、兴趣、爱好与需要,永远记住自己的工作是因有学生存在而存在的,平等对待学生。同时学生也应该理解与尊重老师教育自己所花费的心血和所付出的劳动。师生双方只有相互理解与尊重,才能形成良好的师生关系。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倾注自己的感情。还有什么力量能超过爱的魔力呢?“锅不热,饼不靠”是句俗语,说的是家长要爱子女的道理,老师又何尝不是如此呢。释放自己的爱心,发现每一个学生身上的可爱之处,真诚的关爱每一个学生,让学生在爱的阳光中生活学习,我们将会看到迷人的景象,得到爱的回报。我们要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只有这样,才能充分的感染 学生,激发学生对老师的热爱和对知识热情,达到“亲其师信其道”的境界。我们无法想象一个对学生没有爱心的老师能获得尊重和爱戴,我们也无法想象一个对老师不爱甚至反感的学生能很好的遵守课堂秩序、学好老师所任教的课程。只要我们要最大限度地理解、宽容、善待学生,爱生如已,教生如子,待生如友,就能演绎出许多动人的故事。

(四)教师的素养,是建立新型师生关系的关键

在师生矛盾中,教师往往处于矛盾的主要方面,高素质的教师往往能与学生形成良好的关系。教师对待学生热情友好、一视同仁的态度;对待工作认真负责一丝不苟的精神;对待自己严格要求、以身作则的品格等等,都会在学生及脑海中树立起高大的形象,赢得学生发自内心的喜欢与尊敬,师生之间情感的交融、心灵距离的缩短,是良好师生关系的基础。

时代的发展要求教师必须要有广博的知识、儒雅的气质和良好的修养。既要洋溢着迷人的才情,又要闪烁着人格的魅力。教师只有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结构,提高自己的学识修养,才有足够的资本吸引学生,才能受到学生的喜爱。老师要获得学生发自内心的尊重,并非靠威严的面孔、靠教师这一特定的身份,靠的应该是丰赡的学养,“言行可模可范者,人师也”。教师的职业是一种以精神振奋精神,以气质影响气质、以人格塑造人格的职业,优秀的教师应该是一部内容丰富深刻、文笔生动细腻、装帧精美的好书。所以,教师必须不断学习,不断充实自己,不仅使自己拥有一桶水,更要努力让自己成为一条常 流常新的小溪。那么,喜之爱之观之聆之掬之饮之者必众。

(五)教书育人培养学生的求知欲,是建立新型师生关系的途径

教书育人是现代教育价值观在教师工作中的体现,是形成良好的师生关系的基本途径。任何一门课程的教师在教学时,既要向学生传授知识、方法等,又要引导学生学会如何做人,实现社会化,促进学生在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两个方面都得到发展。教学相长,教师要做到教书育人,就要全面提高自己的素质,会有助于提高在学生心目中的地位。同时,学生个性得到了全面发展,又会从内心感激自己的老师的,这就容易形成正确的师生关系。

在教书育人的同时着力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只有当学生对一门学科产生浓厚兴趣时,师生情感才会交融、配合才会默契,这样就能很好地实施教育了。兴趣和求知欲是获得知识、发展智力的动力,是发明创造的源泉,是一切人成长的起点。爱默生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孔子也曾说过,“爱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如果学生对老师所授课程产生了兴趣,那他不仅可以比较轻松的学好这门课程,他还会对授课老师产生由衷的喜爱。老师也是从学生时代走过来的,应该知道,我们曾经是那么喜欢甚至崇拜那些把课上得生动活泼的老师,我们曾经为那些既有趣味性又有知识性的课堂而陶醉,我们曾经还刻意地去模仿老师的一举一动。可以说,一个教师赢得学生喜爱与尊重的主要场所在课堂,失去学生喜爱与尊重也常常在课堂。所以,要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教师当下大气力于课堂,于课堂教学的改革。改革的关键是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和求知欲,追求师 生互动。教学是一门艺术,艺术的生命就在于创新,教育的改革是永无止境的。当今,探究性学习方式已经走进课堂,将生活体验和感受与课堂学习相融合,课堂上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和求知欲,这是建立新型师生关系的途径。

(六)改进评价机制,塑造学生健康人格,是建立新型师生关系的手段

“教学评价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通过科学的课程评价,有效地促进学生发展,完善教学管理,推动学科课程的建设与发展。”在实际教学中,我一改以往的期末对学生的单一评价,尝试采用在本班学生范围内自评加互评的方式,简洁客观地评价自己近阶段学习或教学中的得与失,存在的问题,最后互相提出改进意见,这样一来,营造了一种和谐、团结、向上的评价气氛,用积极的态度提高了教学效率,实践证明这种评价机制可操作性强,时间上灵活机动,可在学期的任一阶段学习中进行,它对生生间的沟通起到积极的作用,对学生的健康人格的培养,对提高教学效率有着积极的作用,这是新课标中提到的综合评价方式中的一种,从学生的身心发展来看,这一评价机制是科学有效的,它让学生学会了自我批评,学会了听取意见,学会了承受不同的声音,学会了自我完善,学会了客观公正的评价自己与他人,学会了理解他人,学会了善待他人,它无形中促进了学生的各方面发展。综合评价机制是科学、灵活的,我们教师要善于把握,根据需要和可能灵活运用。

评价不是为了排队,而是为了促进发展。多一把衡量的尺子,就 会多出一批好学生。适当的表扬、奖励或批评、惩罚也是师生情感建立的重要手段。一般来说,学生都希望教师尊重他们、肯定他们成绩和进步。一个教师在课堂上表扬或批评某个学生时,不仅会激起这个同学的情绪反应,也会引起其他同学对教师或亲或疏的情感。教师要慎用批评,善于表扬——真诚的不做作的表扬。西谚说,温暖的阳光会比寒冷的狂风更容易让人脱去外衣。据说美国的教师在课堂上评价学生时从不用“不”字,总是给予热情洋溢的赞许,我们教师应该从中受到启发。可以说,赞许的情感体验会比世上一切的批评更有利于学生的成人成才。

三、结束语

总而言之,教书育人是一项复杂、细致、系统的工程,采用什么工作方法要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而定,因学生存在着个体差异,教书育人有法而无定法,不可生搬硬套,但只要多花心思,注意积累和交流经验,工作起来就能得心应手。我们不愁没有提不高的教育教学质量。实践告诉我们,新型师生关系的建立,会使我们体会到教育的魅力并不在于知识、技能的传授,而是表现在师生间互相启迪、激励、唤醒、感染和净化等效应上。它更注重人的身心健康发展,人的创新精神的培养,以新的学习方式,使人获得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在当今教育的新形势下,作为教师,我们责无旁贷,应不断更新教育观念,学习新的教育理念,不断充实自己,不断丰富自己,大胆创新,努力为我们的学生提供一份丰富的精神食粮,为他们塑造一个全新而更具吸引力的课堂!

参考文献

【1】《中小学教师素质及其评价》朱益明、秦卫东、张俐蓉

广西教育出版社

2000年4月

【2】《素质教育呼唤新型的师生关系》 吴敏、夏惠贤

(《上海教育》2000年9月)

【3】《课堂教学生命活力的焕发》谢利民(《课程·教材·教法》2001年7月)

【4】《新时代需要新型师生关系》希望中学 王新军

第五篇:建立新型师生关系 构建和谐校园

建立新型师生关系 构建和谐校园

为了加强和谐校园的构建,打造新时期的师生关系,开学伊始,58中学全体教师集中学习了《新课标》、《新世纪教师素养》等内容。9月6日下午,全体教师又在学校微机室观看学习了北京师范大学研究生院副院长、博士生导师石中英教授的《师生关系》专题讲座录相,并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就如何构建新型师生关系展开了热烈的探讨,大家一致认为:教师要转变教育观念,以人为本,爱学生;要在平等、民主、合作的新理念下构建新时期新型师生关系。(汪明桥)

下载生物课堂教学中如何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共五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生物课堂教学中如何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共五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建立良好课堂氛围 建立新型师生关系

    建立良好课堂氛围 建立新型师生关系 《英语课程标准》认为,“学生只有对自己、英语学习以及英语文化有积极的情感,才能保持英语学习的动力并取得成绩,”“消极的情感不仅会影响......

    新型师生关系

    洛阳高级中学2013-2014学年第二学期班主任叙事研究 新型师生关系 高一(2)班苏其平 自古以来,就有“一生为师,终生为父”“师徒如父子”的古训,把老师的地位看得高高在上,而老师也......

    课堂教学中的师生关系

    课堂教学中的师生关系 作者:陈如平论文 2004-3-3 当前课堂教学中师生关系大致有以下七种情形。 1、教师塑学生。在这种教学活动中教师好像雕塑师,学生就好比 被雕塑的物体,教......

    小学科学课堂教学中和谐师生关系的建立小结

    《小学科学课堂教学评价的研究》课题阶段性总结我校科学课题组自2004年5月始承担了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重点课题“小学科学教科书(青岛版)的开发与应用”的子课题“小学......

    在教学中如何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教育论文大全

    一位外国校长曾这样说过:“一所学校对学生影响最大的因素不是学校的各种物质条件,也不是课程,更不是教法,而是师生关系。”回顾十几年的教学生涯,确实如此,特别是在新课程改革的过......

    新型师生关系教案

    教学目标: 1.理解师生关系的概念; 2.了解应试教育下师生关系的缺陷; 3.理解新型师生关系的特征; 4.把握建立新型师生关系的主要策略。 教学重点: 1.了解建立新型师生关系的必要性和紧......

    新型的师生关系

    新课标的颁布,新教材的试运行,给我们昭示着素质教育已日渐深入。因此,在教学活动中,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就显得尤其重要。那么,怎样才能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呢? 我认为,根据当前形势......

    论新型师生关系

    目录 内容摘要„„„„„„„„„„„„„„„„„„„„„„„„„„„„„„1 关键词„„„„„„„„„„„„„„„„„„„„„„„„„„„„„„„1 一、师生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