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旅游市场营销课程改革总结
《旅游市场营销》课程改革总结
为了增加学生的实际经验,对旅游业有更生动、更全面的了解,方便理论联系实际,以及有更广泛的就业机会,所以经任课教师商讨以及与学生的交流与沟通,在对只注重理论讲授的传统教学模式的《旅游市场营销》课程,进行了改革尝试,对课程的安排及考核做出了改革,课程改革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现将其总结如下:
1、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学生放下应付考试的包袱来学习,不再局限于条条框框地死记硬背所学知识,真正融入课堂学习当中。为应付考试,学生为考而学,听课时总是关心哪些知识点是重点,会考什么题型,而不是用心去接受新知识,为学而学。而改革之后,改考试为上交旅游方案或作业,学生能够把所学的知识直接与实际结合起来,甚至与就业相挂钩,极大的提高了学生的积极性。
2、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
在教学改革过程中,平时作业以实践能力的评价考核。如先让学生为不同特点的旅游者设计合适的旅游线路,学生需要通过互联网、报纸、书籍或旅行社等途径查找资料,并结合所学专业知识写出包括线路行程、交通安排、价格、住宿酒店等内容的旅游方案。在这一过程中,学生的理论知识和实践能融合起来,即考核了学生的理论知识也提高了学生的动手能力。而后则要求学生为上述旅游线路完成完整的营销方案,包括预算,营销手段,计划进程等等,实际上全面考核了学生对知识的掌握,也使学生在实践中理解了理论知识。
3、使学生对原版教材的内容掌握得更加透彻
采用高职高专旅游与饭店管理专业规划教材,教材吸收了国内外旅游市场营销理论研究成果和经典案例,将市场营销的一般原理与旅游市场营销的实践结合起来,完成和系统地阐述了旅游市场营销的基本理论、策略和实务。一方面可以使学生更好地了解旅游市场的发展现状,一方面可以提高他们的分析能力,但有部分学生的专业知识水平较低,所以采用传统的教授和考试方法,教学效果不是非常明显在课程改革之后,要求学生在透彻掌握课本内容的基础上,还要在课余时间要大量查阅相关资料,从而对课本内容进行补充,完成自己设计的方案,这样,就能使学生对原版课本更加熟悉,掌握得更加透彻。
4、使学生加深了对旅游业的认识
学生在通过自己动手,自己与旅行社等相关单位联系,获取资料 的同时,能够更好地认识到旅游业有着非常广阔的发展前景,这样在考虑就业问题时,就更加自信。
5、使课堂气氛更加活跃
由于学生课余时间查阅了大量相关的资料,对课本内容掌握更加全面,所以在课堂教学当中,能够发表自己的意见和见解,增加了与教师的互动,活跃了课堂气氛。
6、更合理地评价学生学习表现
传统的期末书面考试方式一定程度上局限了学生的能力表现,无
法较全面地体现学生的素质,我们在教学改革过程中,学生的综合评分包括以下部分:课堂反应占10%,测验成绩占20%,作业成绩占20%,设计方案占50%。这样我们认为能更合理地反映学生的学习能力。
基于以上几点,我们认为《旅游市场营销》课程的改革是及时和必要的,有助于提高学生各个方面的能力。因此我们将在今后的教学当中,继续采用这种方法,并不断根据课程内容以及行业的发展变化做出改进,更好地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更好地做到教学相长!
旅游教研室
2008年1月
第二篇:旅游概论课程改革总结
《旅游概论》课程改革总结
《旅游概论》是旅游管理专业的基础入门课程之一,也是我校旅游管理专业学生入学后所接触的的一门专业课程,对于学生了解旅游的基本原理,掌握本学科的所涉及的内容、结构体系、学习方法,同时激发学生们对于本专业的学习兴趣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湖南商务职院自2003年创办开设旅游管理专业以来,一直非常注重《旅游概论》课程的教学工作,并在2006进行了该课程的教学改革。改革的内容主要体现在一下几个方面:
一、教学内容的改革
打破“照本宣科”的讲授方式,在教学过程中以书本知识为主线,结合行业发展的现实
情况进行教学。该课程所选用的教材为中南大学出版社2005年7月出版的《旅游概论》教材,是湖南省旅游局、湖南省旅游学会旅游教育专业委员会组织编写的21世纪高职高专旅游与饭店管理专业规划教材之一,但是教材的编写与实际应用之间还是存在一定的时间差,由于旅游行业目前正出于快速发展的时期,行业的相关情况更新很快,该课程的教学对于这些行业的更新在讲授的过程中进行了必要的补充,并将教学内容延伸到于旅游相关的现实生活中,比如新闻、热点事件、教师在教学实践中所遇到的一些真实案例、亲身体会等。
二、教学形式的改革
旅游概论这门课程的学习目的是为了让学生对该行业相关概念,所涉及的内容和体系有
一个初步的了解,为了让学生了解得更加实实在在,该课程的实践环节尽可能的带学生走出课堂,置身于行业中间,并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来安排实践项目。该课程开设的班级06级旅游管理1、2班大部分学生来自外地,对于学校所在的城市长沙缺乏必要的了解,因为生活环境的限制也大部分都没有过旅游经历,不知道旅游资源、导游、带团是怎么回事。针对这一情况,实践项目的第一个环节安排的是长沙沿途讲解。首先由老师组织学生对长沙的旅游资源资料进行搜集整理,分组设计旅游线路,然后由教师各组设计的旅游线路进行点评,选择最优的线路来进行沿途讲解的示范,最后由学生独立完成整个沿途讲解。整个实践过程都以学生为主体,由于学生们是第一次参加这种专业的实践,普遍都非常兴奋,对专业的兴趣更加浓厚了。但因为学生完成讲解的情况不如人意,又感觉自身有很多不足有待学习,学习的欲望也有所增强了。
该课程在教学过程中还打破了由一个老师单独授课的形式,尽可能的组织学生参加各种讲座,座谈。比如组织学生和有实习带团经验的学长座谈,让他们以实际经验现身说法地让学生们对今后的学习、工作有所了解。课程进行到“旅游业可持续发展”这一部分时,恰逢湖南省首届中美旅游论坛的召开,组织学生们参加该届中美旅游论坛,让学生们在了解旅游行业可持续发展最新地动态的同时看到行业
精英们的出色表现普遍都觉得学习的压力更大了,有了主动学习的意识。
三、教学方法的改革
高职旅游专业所培养的应该是具备实际的操作和应用能力旅游人才,毕业生必须具备良好的协调能力,因此对于学生思维能力和对问题分析能力的培养在教学环节中就显得特别的重要。该课程的教学结合这以实际情况,将教学重点放在学生对旅游基本原理和相关概念的理解而不是死记硬背之上。教学过程强调学生自己的思维能力,要求学生在课堂上用自己的观点对书本上提到的相关概念进行阐述。课堂练习和课后作业也同样要求学生脱离书本进行,教师在每次作业批改之后都对学生的作业的完成情况进行点评,用表扬的方式对能独立思维完成作业的学生予以鼓励,宣读部分优秀作业并对其中的不足观点进行补充。
四、考核方法的改革
1、改变传统的“一考订终身”的模式该课程
在考核过程中加入了平时成绩,平时成绩依据学生课堂表现和课后作业完成情况给出,占到总成绩的30%。
2、考教分离
考教分离使得考试真正成为检验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的重要手段。因为考教分离,命题者命题与教师课堂讲授必须有统一的内容范围和依据,于是教学大纲真正成为教师教学必须认真遵循的纲领。对大纲规定学生掌握的知识,教师在讲课中均应纳入。学生必须认真学习、全面复习,才能通过本课程的考试。
3、强调对学生知识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的考核
因为该课程的学习目的之一还在于对旅游相关概念的理解,因此期末考试还是采用闭卷的形式,但是考试的题型有所更新,主要的得分题型为分析题,强调对学生知识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的考核。阅卷的过程也把学生对知识点的自主发挥作为一个评判的重点。基本上100分的试卷,考试成绩能在90分以上的都是对于知识点理解较好,对自我分析能力较强的学生,大约应考学生总数的10%左右。在考后的学生调查过程中,学生普遍反映在所有课程的考试中,旅游概论的成绩是最真实的,考试过程也是最认真的,完全打消了舞弊的侥幸心理。
五、教学手段的改革
该课程打破了传统的“粉笔+黑板”的模式,使用多媒体进行教学,节约了课堂时间,为学生的自主学习提供更多的时间与空间。现代的教学技术给学生创设鲜活生动的教学情境,拓展学生的视野,开阔学生的思路。
第三篇:《市场营销》课程总结
《市场营销》课程总结
一、课程主要内容
(一)营销学基础
人们靠产品来满足自己的各种需要和愿望。产品是能够用以满足人类某种需要或欲望的任何东西。营销者常常用商品和服务这两种表述来区别有形产品和无形产品。人们获得产品的方式主要是交换或者交易。交换是指从他人那里取得想要的产品,同时以某种东西作为回报的行为。交换是营销的核心概念,交易则是营销的度量单位。
人们在市场与营销者交易来获得自己需要的产品。市场是指某种产品的实际购买者和潜在购买者的集合。营销就是个人或群体通过创造,提供出售,并同别人交换产品和价值,以获得其所需所欲之物的一种社会和管理过程。营销者是指寻找一个或更多的能与他交换价值的预期顾客的人。而预期顾客是指营销者所确定的有潜在愿望和能力进行交换价值的人。
(二)市场营销管理
营销管理是指为实现组织目标而设计的各种分析、计划、实施和控制活动,以便建立和维持与目标顾客的互惠关系。营销管理涉及到对需求的管理以及对顾客关系的管理。市场营销管理的任务,就是为促进企业目标的实现而调节需求的水平、时机和性质。市场营销管理的实质是需求管理。许多人认为,营销管理就是要为公司当前的产品找出足够数量的顾客。这种观点有很大的局限性。在不同的时点上,需求水平是不同的,有时可能没有需求,有时可能有适当的需求,有时可能有被动的需求或过量的需求。因为任何组织对于其产品都有一种适当的需求水平。营销管理必须找出适当的方式来处理各种不同的需求状态。因而,它不仅涉及寻找和增加需求的问题,也涉及改变需求甚至减少需求的问题。
(三)战略计划过程
战略计划过程,又叫战略管理过程。它是指企业的最高管理层通过制定企业的任务、目标、业务投资组合计划和新业务计划,在企业的目标和资源或能力与迅速变化的经营环境之间发展和保持一种切实可行的战略适应的管理过程。
战略计划的目标就是塑造和不断调整公司业务与产品,以期获得目标利润和发展。在战略计划中,主要的活动就是对各项业务的资源分配进行分析,也就是管理层要对公司的各项业务进行分析。许多公司都有多项业务,然而,他们常常不能准确地确定这些业务该如何发展。公司想要把资源投向更获利的业务,撤出其不获利或较弱的业务。
(四)市场营销过程 市场营销过程,也就是企业为实现企业任务和目标而发现、分析、选择和利用市场机会的管理过程。市场营销过程包括如下步骤:
寻找目标消费者;确立竞争优势战略;发展市场营销组合;营销活动管理。
一个公司需要对当前和未来的市场规模进行细致的估测:首先,公司会确定所有竞争产品,估算这些产品的当前销售量,然后确定该市场规模是否支持其他产品的余地。其次,市场未来的成长也同等重要。公司将进入显示强大成长前景的市场。公司的营销专家可能会使用复杂的技术来测量和预测需求。
(五)市场营销环境
市场营销环境就是影响公司的市场和营销活动的不可控制的参与者和影响力。是由公司营销管理职能外部的因素和力量组成,这些因素和力量影响管理者成功地保持和发展同其目标市场顾客交换的能力。公司应从积极的、主动的角度出发,能动地去适应营销环境。从实际情况来看,企业对营销环境的反作用也是可能的。
购买力和消费方式构成了经济环境的主要因素,这两个因素直接与市场消费有关;自然环境涉及的是自然资源,这些资源或者是营销者所需要的输入,或者受营销活动的影响;现有科学技术的特征及科学技术的基本发展趋势是影响企业营销活动的主要因素;政治与法律环境直接与一个国家的体制、宏观政策联系起来,它规定了整个国家的发展方向及其欲采取的措施;社会文化环境因素决定了独特的生活学习方式,规定了人们的行为准则及道德规范,这些都会直接影响到消费者的购买行为。
(六)市场购买行为
(七)营销调研和市场预测
市场营销信息系统是由人员、设备和程序所构成的持续与相互作用的结构。其任务是准确及时地对有关的信息进行收集、分类、分析、评估和分发,以便营销决策者用来制订市场营销计划,并保证计划的有效实施和控制。管理者通过营销信息系统的四个子系统:内部记录系统、市场营销情报系统、市场营销研究系统和信息分析系统,对营销环境及其各组成要素加以监视和分析。
我们把市场营销研究定义为用信息把市场营销人员、消费者及公众联系起来的一种工作。市场营销研究能够确定营销机会和问题,设计、优化和评估营销活动,检查营销活动的业绩,促进对营销过程的理解。管理者不能总是等着从营销情报系统获取情报,他们需要具体的研究。得来的信息,必须在适当的时间传送给销售经理。多数公司有集中控制的营销信息系统向经理传送经营情况、情报更新或研究结果。管理者必须对市场研究有足够的了解,能够帮助制定研究计划和解释研究的结果。
(八)市场营销组合策略(上)
1.品牌策略品牌是一个集合概念,包含品牌名称、品牌标志、商标等概念在内。品牌是一个名称、术语、符号、标志、设计,或者是所有这些的组合,他们代表一个或一组生产者或销售者的产品或服务,并与其他竞争者的产品或服务区别开来。所以,一个品牌代表一个产品的制造者或销售者。品牌的实力和价值在市场中是不一样的;有实力的品牌有很高的品牌价值;评估一个品牌的实际价值是件很困难的事。市场营销人员需要仔细管理品牌,以便保住品牌的价值。
2.包装策略包装策略包括设计和生产装产品的容器或包扎物的一系列活动。这种容器或包扎物被称为包装。搞好产品包装,可以美化产品,保护商品;可以促进销售,增加赢利。
3.服务策略
我们讨论产品维修服务时,主要讨论那些会增加产品销售的服务。
在确定产品维修服务策略时,要明确目标消费者对服务价值的看法和这些服务的重要性。成功服务策略的关键是设计出故障次数少,并且只需很低的维修费用的产品。
4.定价策略影响定价的内部因素包括公司的市场营销目标、市场营销组合策略、成本和组织情况等。按照目标市场及市场定位策略等来制定价格。有关市场营销组合策略也会影响定价策略。在多数情况下,公司指定市场营销规划时,考虑价格的同时,也会同时考虑其他市场营销组合因素。价格只是公司实现市场营销目标时所使用的市场营销组合策略中的一个,价格必须与产品设计、分销和促销协调一致,形成有力的市场营销计划。当成本决定价格的下限时,市场和需求决定了价格的上限。因此,在制定价格前,营销人员必须懂得价格与产品需求间的关系。在完全竞争条件下,公司只能按照市场价格出售其产品;没有哪一个卖主或买主对现行市场能有很大的影响;介于完全竞争和纯粹垄断之间,既有垄断倾向,同时又有竞争成分,因而,垄断竞争是一种不完全竞争,市场是有许多卖主和买主,但各个卖主提供的产品有差异,交易价格在一定范围内有多种;完全垄断,即在一个行业只有一个卖主(政府或私人公司),完全控制了市场价格,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随意定价。
在现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定价策略是公司争夺市场的一个重要武器,是公司营销组合策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影响公司定价决策另一个的外部因素就是竞争者的成本、价格以及竞争者对公司定价策略的反应。佳能公司要与他的竞争者比较一下成本,了解竞争者产品的质量和价格以及产品服务情况。基本上,佳能公司会按竞争情况确定价格定位。
在制定价格时,公司的市场份额、利润目标要与许多社会方面的考虑一致才行。
最简单的定价法是成本加成定价法。成本加成定价法即按照单位成本加上增加一定百分比的加成来制定产品销售价格的方法。加成的含义就是一定比率的利润。P = C(1+R)P
为单位产品售价;C 为单位产品成本;R 为成本加成率
另一个基于成本的定价方法是盈亏平衡法,也叫目标利润定价法。盈亏平衡分析或目标利润定价法是指根据估计的总销售收入(销售额)和估计的产量(销售量)来制定价格的一种方法。公司试图找到一种价格,使用这种价格时,公司的收入与成本相抵,或者能达到期望中的利润目标。
随行就市定价法
就是公司按照行业的平均现行价格水平(或根据竞争者的价格),不怎么注意自己的成本或需求来制定价格的一种定价方法。
在通行价格定价法中,公司的价格主要基于竞争者的价格,很少注意自己的成本或需求。公司定的价格可以比竞争者高或低,或者和它一样。
模仿现有产品的定价它必须决定如何给产品定位,以便在价格和质量上与对手竞争。只要市场上有两个购买群体,一个追求质量,一个追求价格,这些策略就可以同时在市场上存在。高附加值定价策略;适当价值定价策略;超价值定价策略;经济定价策略。
受专利保护的创新产品定价是指在产品生命周期的最初阶段,把产品的价格定得很高,以获取最大利润,有如从鲜奶中撇取奶油。市场有足够的购买者,他们的需求缺乏弹性.即使把价格定的很高,市场星球也不会大量减少;高价带来的利益可弥补成本;高价经营,没有竞争者;产生产品是高档的印象。
产品价格调整的策略公司通常调整基础价格,以便适应不同消费者和变化着的形势。公司为产品定出基本价格后,在营销过程中还需要根据市场供求情况、服务对象和交易条件等因素的变动,调整价格。公司实施各种价格调整策略,目的是适应不同消费者子市场和不同情况。
心理定价声望定价是指公司利用消费者仰慕名牌或名店的声望所产生的某种心理来制定商品的价格,故意把价格定成整数或高价。尾数定价又称奇数定价,即利用消费者以数字认识的某种心理制定尾数价格,使消费者产生价格比较低廉且信任的感觉。
(九)市场营销组合策略(下)
营销渠道的特性、行为和组织营销渠道是指配合起来生产、分销和消费某一生产者的产品和劳务的所有公司和个人。市场营销渠道包括某种产品供产销过程中所有有关公司和个人,如供应商、制造商、中间商、辅助商以及最终消费者或用户。分销渠道是指某种产品从生产者向消费者转移的过程中,取得这种产品和劳务的所有权或帮助所有权转移的所有公司和个人。分销渠道包括经销中间商(取得所有权)的代理中间商(帮助转移所有权),还包括处于渠道起点的生产者和最终消费者。但是不包括供应商和辅助商。
从经济系统观点来看,市场营销中介机构的作用是将生产者生产的各种产品,转换成消费者需要的各种产品。使用营销中介可以高效率地向目标市场提供产品,营销中介可以做到公司自己做不了的工作。中间商是介于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专门从事商品由生产领域向消费领域转移业务的经济组织。中间商主要有批发商和零售商两种类型。中间商存在的必要性在于生产和消费之间在数量、品种、时间、地点等方面的矛盾,为了解决这些矛盾并节约社会劳动,就需要经过中间环节。
营销渠道是复杂的行为系统,在这个系统中,人和公司相互交往,完成个人、公司和渠道成员的目标。在营销渠道中,相对于其他渠道成员来讲,每个渠道成员都是独立的,有各自的作用,并执行一定的职能。如果营销渠道中的每个成员都能很好地完成指定的工作,那么,营销渠道的效率就会很高。通过合作,可以更有效地理解目标市场,为目标市场提供满意的服务。
渠道竞争是渠道关系中的另一种现象。它是指各公司间、各系统见为了实现相同目标而进行的正常竞争。水平渠道竞争是指同一个层次的各个公司为了争夺同一目标市场的销售而进行的竞争。水平渠道这种竞争可使消费者在价格以及服务上享有充分的选择,因而是有益的。渠道系统竞争是指各个渠道系统之间为了争夺同一目标市场而进行的竞争。
产品运输决策市场营销人员需要注意公司的运输决策问题,消费者服务和满意在许多公司成为市场营销策略的核心。运输是指借助各种运力商品实现空间位置上的转移。根据距离的远近,又可以将运输区分为运输和发送。前者是指较长距离的运输,后者是指在市内或某一地区内向消费者运送商品的短距离运输。
产品储存决策每个公司必须储存等待出售的货物,储存之所以有必要,是因为生产和消费周期很难一致。产品储存具有时间效用、形态效用和空间效用。
促销策略促销是指公司利用各种有效的方法和手段,使消费者了解和注意公司的产品,激发消费者的购买欲望,并促使其实现最终的购买行为。促销实质上是公司与消费者之间的信息沟通活动,通过这种沟通,消费者最终认可了公司的产品,而公司则销售了它们的产品。
人员推销决策所谓人员推销是指公司通过派出销售人员与一个或一个以上可能成为购买者的人交谈,作口头陈述,以推销商品,促进和扩大销售。可以建立自己的销售队伍,使用本公司的销售人员来推销产品。推销队伍中的成员又称为推销员、销售代表、业务经理、销售工程师他们又可分为两类。其一,内部销售人员,一般在办公室内用电话等联系、洽谈业务。其二,外勤推销人员,他们作旅行推销,上门访问客户。
广告决策所谓广告目标是指在一个特定时期内,对于某个特定的目标受众所要完成的特定的传播任务和所要达到的沟通程度。主要用在新产品的介绍期,目标是建立基本需求;当竞争日趋激烈时,公司的目标是树立选择性需求;当产品处于成熟期时,目标是保持顾客对它的记忆。
销售促进(营业推广)决策是指公司运用各种短期诱因,鼓励购买或销售公司产品或服务的促销活动。即“除了人员推销、广告、宣传以外的、刺激消费者购买和经销商效益的各种市场营销活动,例如,陈列、演出、展览会、示范表演以及其他推销努力”。销售促进包含短期激励以购买或销售产品和服务。销售促进包括各式各样用以刺激提前或较强的市场反应工具。
(十)市场营销的组织与控制
营销计划,是指企业从满足消费者需要出发制定的,关于企业产品、定价、分销、促销或品牌等营销方面的,对未来一定时期市场营销活动的规划和策略。
营销计划内容涉及两个方面的基本问题:一是企业营销的最终目标是什么?二是通过什么方式和手段来实现营销目标。
市场营销计划能最大限度地避免和减少市场风险;其次,使营销活动变得更经济更合理;再次,促使企业营销目标的最终实现;最后,营销计划是对未来市场营销活动的规划和行动策略。
市场营销组织是指企业内部涉及市场营销活动的各个职位及其结构。判断市场营销组织的好坏主要是指人的素质,而不单单是组织结构的设计。
市场营销控制包括计划控制;赢利能力控制;战略控制和市场营销审计。计划控制,是指企业在本内采取控制步骤,检查实际绩效与计划之间是否有偏差,并采取改进措施,以确保市场计划的实现与完成。赢利能力控制是通过分析不同产品、销售地区、顾客群、销售渠道、订单大小等分类的实际获利情况,从而使企业决定哪些营销活动应当适当扩大、哪些应缩减,以至放弃。战略控制是指市场营销管理者采取一系列行动,使实际市场营销工作与原规划尽可能一致,在控制中通过不断评审和信息反馈,对战略不断修正。
二、课程收获与体会
在学习市场营销学前,在广告学这门课中有一部分涉及,所以对市场营销很感兴趣。学习这门课之后我对生活中的小事情有了不同的思考,有些就可以与我所学的理论联系起来。
老师的讲课很生动,将营销最简单的道理用最务实的言语表达出来,风趣,入木三分,专注于事实,也专注于理论、规律和实操相结合,我很喜欢,这个课我也非常投入的学习,听的很认真专注,说实话,现在营销理论很多,是一个观点爆炸的时代,有特劳特的定位理论,也有科特勒的创造顾客价值的理论,国内更是数不胜数,有插位营销,有深度营销,有减法营销,还有创新营销,各种营销理论和知识都是围绕着我们读书时的4P和消费者研究来演绎和表达的,因为站的角度不同,也因为从事的行业不同,更因为特定的时空背景不同,各种理论一方面让我们有所收获,一方面又让我们有所困惑,在不同的思想中矛盾复杂,经常觉得这个也对,那个也好,而运用时,却又发现经常不得其法,甚至导致失误和失败,我认为这是一个普遍的现象,凡是讲营销理论的说的都好,坐起来就是另外一种情况了,道理很简单,营销之所以成为营销,是没有一个成功的定式的,也就是说没有任何一个理论可以指引我们做好营销,理论他只是丰富我们知识的基础,他也是让我们扩大视野的开始,真正的营销真谛是企业自己,是企业本身在不同环境,不同时间所焕发出来的销售动力和活力,我们任何时候,只有认清了自己,才是真正营销的开始。开句玩笑,营销就是看着自己,想着别人,眼观八方,大步向前。
三、希望与建议
从第一节课开始,老师就举例子分析各个问题,以及概念。我记得第一个例子是,岛国的鞋市场。而且老师有说过一句“我们没有资格去评价别人”。这也是一种生活哲学。希望老师讲课会有更多实例,会越来越生动。
第四篇:浅谈服装市场营销课程的改革
浅谈服装市场营销课程的改革
摘 要:技工院校肩负着为企业输送职业人才的重任。本文从服装市场营销课程的现状、课程的重要性、课程改革建议等三方面,系统阐述了技校如何根据市场环境的变化培养满足企业所需的服装市场营销人员。
关键词:服装?市场营销?课程改革
一、服装市场营销课程的现状分析
1.课程地位
现阶段,服装专业的培养目标重点是培养学生掌握服装设计与工艺领域的基本理论知识和技能,课程更多地集中在基础结构设计、车缝技能的训练,使其能在服装款式设计、服装结构设计、服装工艺制作等第一线从事技术工作。服装市场营销课程,只是作为次要的专业课程,一般40个学时,让学生粗略了解市场营销的性质和服装市场的特点。
2.教学现状
由于服装市场营销的课程定位,服装市场营销课程的任课老师基本都由服装老师兼任,并非市场营销的专业老师。服装市场营销课程教学都是基于简单的理论教学模式,老师依照课本内容讲授市场营销的相关知识点,学生粗略了解市场营销的基本要点。由于没有实践操作,所学知识只到达理论层面,并没有形成职业能力。
二、服装市场营销课程的重要性
1.服装产业发展的趋势所需
服装产业的发展趋于集合设计、生产和销售为一体的产业链发展。随着市场环境的变化,销售俨然已经成为与设计、生产有着相同重要性,或者更为重要的部分。服装行业产品同质化严重,产品差异化程度低,如何能在众多服装产品中脱颖而出,销售就显得尤为重要。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使得服装的销售环境发生了重大变化,网络虚拟环境逐渐发展成为销售竞争的一大战场。环境的变化,销售经营模式受到了极大的冲击,销售模式由传统的实体店销售,逐步形成了以“实体+电子商务”或纯电子商务的销售模式,因此对服装营销人员的专业技能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
2.服装企业的品牌建设所需
随着经济全球化发展,国家大力推进中小民营服装企业的转型升级,促进中国从服装生产大国向服装品牌大国方向发展,从OEM向OBM转型。品牌化的推广建设之路,除了要有优秀的设计和精湛的做工,更需要有专业的服装品牌营销管理人员。
3.服装高级工的职业定位所需
技工学校的学生培养目标是培养其具备职业技能。现阶段服装学生的培养定位,主要集中于设计或工艺。关于设计师的选择,一般企业更倾向于经过高等院校学习的艺术生,创新思维及表现手法方面相比技校生会略显优势。工艺方面,经过系统教育理论学习,并有一定专业基础的服装专业高级技工,已经不满足于成为一名普通的流水线上的工人,期望从事需要有更高专业技能的职位。如此问题,促成了技校服装专业的学生,毕业后从事的专业技术岗位并不多,大部分选择了从事服装企业的初级管理岗。服装营销员,需要一定的服装专业基础知识以及营销知识。同时结合技工院校学生好动、思维比较活跃的特点,营销方向的开设,使得学生的职业定位有了更多的选择。
4.一体化课程的改革所需
近几年,技工职业学校都在推行一体化课程改革。一体化的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促进企业和学校之间人才输送的无缝对接。一体化课程的改革,就需要进一步了解企业发展之所需,满足竞争环境变化、企业转型升级等多方面的人才需求。
三、服装营销课程的改革建议
1.确定专业培养方向
学生的职业技能培养方向,可以在服装设计、服装工艺的基础上,增加服装营销的培养方向,人才培养目标是服装营销人员。这样就可以增加学生的职业岗位选择,满足服装企业产业链各环节的人才需求。
2.开展一体化课程改革
服装市场营销的课程需要改变传统的纯理论教学模式,进行一体化课程改革,根据营销项目,制作营销方案。在制作方案的过程中,掌握服装营销的知识点。方案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应及时找出解决策略,让学生在实战中掌握营销要点。项目结束后,老师总结项目实施结果以及实施要点。一体化课程应包括实体店和电子商务两大类,通过校企合作内容的多样化,让学生可以通过合作企业的店面或网店的实战演练,掌握营销岗位技能要求。
3.服装专业与电子商务的跨学科人才培养
服装营销人员需要学习的内容包括服装专业基础知识、品牌管理、营销知识、电子商务知识、网店的图片摄影及处理等,从而满足企业实体店及网上营销的综合型营销人才需求。服装专业的学生要掌握电子商务的知识,掌握电子商务操作平台、操作方法和步骤。电子商务类课程应由电子商务的专业老师教授。电子商务这种新型的营销模式既改变了商家的营销模式,也改变了消费者的消费模式,各行各业对电子商务人才的需求都在增加,尤其是对于有行业针对性的人才更是求贤若渴。因此,学生如果能充分运用其服装专业优势,在提高学习兴趣的同时,掌握多一门技能,就能有效拓宽就业渠道。
(作者单位:惠州市技师学院)
第五篇:课程改革总结
课 程 改 革 总 结
(2013——2014学)
果香峪中心小学
刘全利 2014.07
2013--2014学课程改革总结
一学年以来,课程改革实验给我们的教育事业注入了生机与活力:我的教育观念发生了深刻的变化,课堂教学面貌焕然一新;扎实的培训、考察学习,帮助我们进一步理解了新课程;优秀观摩课展示、论文评比、专题研讨,为我们搭建了交流的平台;成长记录、教学反思,引导我们走上一条研究之路;课改实验,带动了教科研工作的开展,使我具有了研究意识,养成了课后反思的习惯,不仅重视授课前的设计,而且重视课后的总结和反思;研究方式的改变带动了我的工作方式的改变,我走出封闭的教室,打破学科壁垒,与其他学科教师相互沟通学习,共同研究解决教学中的问题,教师之间更加紧密地合作。一学年以来,我有必要对自己的工作进行一次总结,找出在课改教学中的成功之处,使其能继续在今后的教学中能够得到发扬,查找出教学中不当之处,以便加以改正,使自己在今后的工作中能更好的为学生服务。
一、我转变了教育观念
课程改革是一场文化的变革,教师要融入这个变革之中,追求先进文化和先进思想,以思考的眼光站在一定的高度进行知识更新,树立全新的教育观。
1、树立了新的教学观
我们认识到教学的本质是教与学的双边活动。教学是交流的过程,是探究的过程,是师生合作、互动的过程,通过教学达到师生共进、共识、共享。课堂教学关注的是学生的健全人格的培养,强调的是学生正确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以学生形成积极进取乐观的人生态度为宗旨,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不仅要使学生具有适应社会的能力,更要强调学生获得知识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2、树立了新的学生观
由于我校地处农村,父母外出打工较多,无暇照顾孩子,全由爷爷、奶奶照料。因此我们立足于学生的发展,以和蔼、亲切的姿态走近学生,尊重学生,相信学生,为学生创造一个宽松的民主的和谐的教学环境,在课堂教学中以学生为主体,承认不同学生具有独特性,并为其创造成功的机会,放手让学生充分地读,自由地议,大胆地评,让创新的火花在学习中迸发。我努力做到由统一规格教育向差异性教育转变——树立了个性教育意识。
3、树立了新的教师观
通过学习,我已经认识到教师是教学的组织者、指导者,是学生学习的参与者,是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者,新课程的实践者。新课程的综合化和探究性学习的出现,使我不能像以往那样完全单独地完成教学工作,因为单个的教师不能驾驭对学生在知识、方法、过程、情感、价值观等方面的所有指导工作。针对这一方面的情况,根据我们学校的实际,我们制定了集体备课制度,由备课组长制定备课和听课、评课计划,定时间、定地点、定人员、定内容。每周一次集体备课,讨论备课情况,并及时交流上周教学情况,并且重视教学反思。每学期两次公开教学,听课、评课,积极参加教师之间随堂听课。平时常常通过各种渠道了解信息,到电脑室、图书馆查阅先进的教学资料。
4、树立了新的评价观
评价应着眼于学生应用知识的能力,着眼于引导、促进学生的继续学习和发展,注重培养和发展学生自我评价的能力,评价必须贯穿教学过程的始终,应该是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因此我在评价过程中努力做到以下几点:首先,评价方法要多样化。变单一的考试考核为多种途径考核。考核成绩与平时的课堂表现、英语学习档案本,家长评价等结合起来。考核形式以学生自评与小组互评结合教师评价与家长评价,使评价形式更全面,考核方法更科学。其次,评价内容要科学化。变以前的单纯考试为日常考核与期中、期末评价相结合,将学生平时在课堂内外的表现与考试成绩进行综合考评,使评价更科学,更接近学生学习水平。再次,评价方式要人性化。变由学校的单方面评价为学校与家庭共同评价。通过英语达标评价,家长随时抽查,家长意见反馈等形式,将学生在校的学生情况及时向家长通报,同时将家长的意见及时反馈给任课教师,并通过发放喜报、等激励形式,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使快乐英语成为学生的自觉行动。
二、我们更新了教学方法
课堂上我努力让学生感受到一种亲切、和谐、活跃的气氛;努力使自己成为学生的亲密朋友,让教室也转变成为学生的学堂;努力让学生的个性得到充分的展现与培养。在学习中我们让学生参与确定学习目标、学习进度和评价目标,使学生在学习中积极思考,在解决问题中学习,实现互动式、交流式的合作学习。课堂中为不同层次的学生提供了参与学习、体验成功的机会,在探究性学习中,通过设置问题情境,让学生独立、自主地发现问题。在日常教学活动中,我们还注意解放学生的头脑、手脚,开放课堂、教材,组织学生到电子阅览室上网学习英语,让教学向课外延伸,向社会延伸,向各传媒、电子网络延伸,使之与社会发展、知识巨增相适应。通过课改以来,我的课堂教学有了明显变化
1、我注意了教学方法和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使课堂变得生动有趣。以前每堂课有着固定的模式:复习旧课,导入新课,讲授新课,巩固小结。现在我们以师生共同探讨问题、学生自主学习为主,教师起组织、示范、引导的作用。我们根据本节课的内容和学生的实际,采取灵活多样、切实可行的教学方法,比如知识竞赛、辩论会、动手做、游戏等等,教室里有笑声、有掌声,气氛活跃,体现了新课程倡导的“学着并快乐着”的思想。
2、我注重了课程内容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联系,使学生对学习充满兴趣。新教材增添了许多图表、图像、文字资料,非常适合学生自主学习,教学中我们引导学生把有关知识与生活实际联系起来,突出了英语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既掌握了知识,又培养了与人交流的能力,同时知识点不断循环往复,注重新旧知识的结合,让学生“温故知新”。学生由初期的不适应逐渐转变为接受,从不爱开口,到积极发言,踊跃参与,使学生能够自主地学习,学会主动思考、探究和解决问题,尤其是在探究能力、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等方面得以提高。
三、课程改革中的困惑与思考
1、课改中,我在参加了各级各类的培训之后,在实施阶段似乎全凭教师摸索,缺少专家指导,难免要走弯路。能否给我们一线教师多一些实质性的帮助。
2、课改要求减轻学生的负担,也确实减轻了学生的负担,但教师却在新课程的教学中更苦了,更累了,教师如何在课改中减轻负担。
3、在新课程的教学中,我们发现,智力较好、反应较快的学生,在课堂教学中可能掌握较多的方法,学到较多的知识,进步很快,但对个别学习有困难的学生来讲,很可能一种方法也没有掌握,有的甚至连最基础的知识都不能掌握,两极分化现象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