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读《教师不可不知的教育心理效应》有感 邱月
读《教师不可不知的教育心理效应》有感
洪合镇中心小学 邱月
苏霍姆林斯基说:“请你记住,教育,首先是关怀备至地、深思熟虑地、小心翼翼地去触及年轻的心灵。”孩子的心灵似一朵含苞待放的花蕾,充满着生气与希望,但是却经不起风吹雨打,需要的是我们给以温暖、信心的呵护。
1858年,林肯在竞选美国上议院议员的时候,在伊利诺斯州南部进行演说。那时蓄养黑奴的恶霸们平时对废奴主义者就非常仇恨,当然对林肯到此做反对 奴隶制的演说恨之入骨,并发誓只要他来就置他于死地。演说之前,林肯说:南伊里诺州的同乡们,肯特基的同乡们,听说在场的人群中有些人要和我作对,我实在不明白为什么要这样做,因为我也是一个和你们一样爽直的平民,那我为什么不能和你们一样有着发表意见的权利呢?好朋友,我并不是来干涉你们的人,我也是你们中间的一人,我生于肯特基州,长于伊里诺州,正和你们一样是从艰苦的环境中挣扎出来的,我认识南伊里诺州的人和肯特基州的人,也想认识密苏里的人,因为我是他们中的一个„„
林肯根据听众的情况,简明扼要地把自己与听众相关的情况、经历加以介绍,使听众形成“认同感”。他的话竟把可能面对的敌对怒视变为大声喝彩,据说还有打算与他作对的听众成了他的好朋友。
这就是所谓的“自己人效应”,利用“自己人效应”,可以让你的听众感到亲切,激发他们的共鸣,拉近与听众的心理距离,让他们愿意听,能更容易的接受你的观点。这一点,在教学上也是一样的,教师与学生的关系是平等的,要让学生接受你,那么首先就要让学生能够接受你,与学生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
本学年我担任一年级一个班的语文教学工作,由于一年级小学生年龄小,活泼好动,自我约束能力不强,对语文课的认识不足,在进行教学时会遇到很多困难,特别是在教学组织方面,有时真的会让我感到束手无策,学生太过活泼好动,总是在课堂上随意发言,不仅影响教学质量,教学任务也会难以完成。但学生对教师的依赖性非常强,而且小学生有英雄情结,对课堂上的一些小活动、小游戏有一种好奇和新鲜感。
一年级的学生刚从幼儿园进入到小学,在一年级的学生认知中,也许教师是可怕的,也许是一种高高在上的,所以师生之间存在着距离。教师只有走近学生,倾听学生的内心,才能真正地了解学生,才能更好地与学生沟通,才能真正地教育好学生。因此,要运用好“自己人效应”,能够让学生把自己当成“自己人”,喜欢自己,那么,学生会认真地听你讲话,也会对教师的课产生兴趣。
在语文课上,一年级学生特别喜欢朗读、游戏、比赛,我也时不时在上课的时候穿插一些小游戏、小比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比如,在课文教学中,给学生范读,让学生看看教师的表现,让学生在心理上认可你,那你的教学就会事半功倍,学生在教学活动中更会争着想得到老师的表扬,这样就会更加认真的了参与学习过程。我还经常利用课余时间,组织学生小组学习活动,学生会由于教师参与而更加积极地展示自己。教师经常与学生一起活动,并在活动中与学生积极沟通,及时地赞美学生,会自然地拉近与学生的距离,学生在心理上认为老师是跟我们一样的,老师也喜欢跟我们一起学习、玩游戏,并感受到教师对自己的喜爱和呵护,这样在不自觉中,让学生卸下了心灵上的防护设备,消除戒心,有利于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让学生能够相信老师,积极地参与到教学中去!
第二篇:教师不可不知的教育心理效应
《教师不可不知的教育心理效应》读后感
读完孙媛教授编著的《教师不可不知的教育心理效应》一书受益良多,感触颇深。教育是一门艺术,更是一门“动心”的艺术,如果不能把工作做到孩子的心坎上,其教育的效果往往会苍白而无力。教师要想教好学生,挖掘学生的潜力,就应不断地更新教育理念、丰富自己的专业知识,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并运用教育学、心理学理论来研究学生的心理,知道学生所思所想,需要什么,对什么感兴趣,并趋利避害地发挥它们的作用,有针对性地辅导,因材施教从而科学地引导学生!下面就书中提到的两个对我影响较大的心理效应发表几点自己的感想:
(一)情绪效应
“ 一天早晨,有一位智者看到死神向一座城市走去,于是上前问道:‘你要去做什么?’
死神回答说:‘我要到前方那个城市里去带走100个人。’
那个智者说:‘这太可怕了!’
死神说:‘但这就是我的工作,我必须这么做。’
这个智者告别死神,并抢在它前面跑到那座城市里,提醒所遇到的每一个人:请大家小心,死神即将来带走100个人。
第二天早上,他在城外又遇到到了死神,带着不满的口气问道:‘昨天你告诉我你要从这儿带走100个人,可是为什么有1000个人死了?’
死神看了看智者,平静地回答说:‘我从来不超量工作,而且也确实准备按昨天告诉你的那样做了,只带走100个人。可是恐惧和焦虑带走了其他那些人。’”
恐惧和焦虑可以起到和死神一样的作用,而温暖的微笑可以化解心中的坚冰,这就是情绪效应。
一些教师经常会因个人私事或学生所做的坏事、气人事,而“乌云密布”“电闪雷鸣”,殊不知,教师一番倾盆大雨、酣畅淋漓的训斥,固然把压在自己心头的怨气、愤恨都发泄出去了,却忽略了学生的感受。而学生呢,从看到教师那张阴沉的脸起,就知大事不妙,胆战心惊了,而此时更被吓得目瞪口呆、不知所措,这种紧张、压抑的氛围,只能阻碍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扼杀他们的创新思维、发散思维。
每个人都会犯错误,更何况是活泼好动、心理不成熟的学生呢。学生的心灵是敏感而脆弱的,他们特别需要教师的悉心呵护。教师的每句话、每个动作,学生都会用心灵去捕捉、去思索。他们给与了教师无限的信任、尊重与期望,同时,他们也希望教师这样对待他们。
夸美纽斯说过:“孩子们求学欲望是由教师激发出来的,假如他们是温和的,是循循善诱的,不用粗鲁的办法是学生疏远他们,而用仁慈的感情与语言吸引他们;假如他们和善的对待他们的学生,他们就容易得到学生的好感,学生就宁愿进学校而不愿留在家里了。”
西方有句谚语说得好:“教师就是面带微笑的知识。”微笑就是在师生之间架起的一座沟通的桥梁,教师的微笑能给学生带来亲切感,面对教师的微笑,学生可以畅所欲言,轻装上阵,尽情的展现自我;面对教师的微笑,科学将不再那么神秘,学习将不再那么艰难,优异成绩也不再那么高不可攀。要师生关系融洽,课堂环境和谐,教师就应真诚的微笑,用积极的情绪影响学生。在微笑中,教师让学生快乐了,自己也会快乐;教师让课堂快乐了,也让学生愉快的接受了教育。
因此,如果教师每天给学生灿烂的微笑,用积极的情绪去感染学生,就会让学生身心感到愉快,智能得到发展,会让学生心甘情愿的接受教师的教育、指引和批评。
(二)食盐效应
“一个学徒跟着大厨学做菜。师傅告诉他:“做菜时,缺了其他任何调料菜都勉强可以吃,唯独缺了盐,就算是手艺再高的厨师,任其怎么调和其他调料,都没办法做出美味的大餐来,或者就算能吃,也让人吃得不尽兴。
学徒听了,暗暗记在心间。很快,学徒就把做菜的程序都掌握在心中了。
第一次掌勺时,他做了一条鱼。因为师傅说过“咸鱼淡肉”,他就往鱼里放了很多盐,结果才刚端上去一会儿,就被退了回来,因为客人说太咸啦,吃不下去。
既然太咸,那就少放点。重新做鱼时,他就只放了几粒盐,结果才有被退回来了,客人说太淡了,还是吃不下去。”
做菜时,盐是不可或缺的;但是,盐放得太多,菜就更没法吃;舀一勺往人嘴里送,只能使人反胃呕吐。所以,好东西也应适度、适时,“需要的才是最好的”。这在心理学上被称为“食盐效应”。
教育之于学生,犹如盐之于做菜。要讲究合适,否则就可能适得其反,出力不讨好,甚至还会带来负面影响。因此,教师在教育学生时必须把握好“火候”。这种教育可称为“适度教育”。
联系日常的工作、学习、生活,教师必须树立凡事都要把握好“度 ”的意识,这样做事时才会适可而止,才会把事情做得很到位。例如:对学生的期望要适度、布置的家庭作业要适度、严格管理要适度、宽容学生要适度、表扬学生要适度、批评学生更要适度。适度教育有利于师生间的心灵沟通,有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而过度教育、“超纲”拔尖,或是姑息放纵、放任自流的教育,则对学生有百害而无一利。“创造适合学生的教育”,制定适合孩子的教学计划、选择适合孩子的教育教学方法、寻找适合孩子的学习方式、把握孩子的学习心理、创设适合孩子的学习情境。
有教无类就是一种爱与宽容的境界,有理有节的宽严结合,刚柔相济的情感交流,因人、因事、因时、因境而变换教育的方式方法,更以博大的胸怀和换位思考的方法走下讲台,走进学生,关爱而不溺爱,宽容而不袒护,使学生倍感存在的价值和教育的温馨。
读完《教师不可不知的教育心理效应》一书,深感对自己的教育教学工作有一定的指导和借鉴作用。我们教育工作者不仅要以深厚的专业功底做好教学工作,取得理想的专业考试成绩,更要关注学生的内心世界,针对学生的个性特点,因材施教,让教育的效果作用在学生的心理深处,取得骄人的教育效果。
第三篇:《 教师不可不知的教育心理效应》读后感
《 教师不可不知的教育心理效应》读后感
教育是一门艺术,更是一门“动心”的艺术,教师要想教好学生,挖掘学生的潜力,就应不断为自己“充电”,不断地更新教育理念、丰富自己的专业知识,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如果不能把工作做到孩子的心坎上,其教育的效果往往会苍白而无力。因此,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作为教师、家长我都应努力探索一些“心理规律”的积极或消极影响,常言道:“要给学生一杯水,教师就得有一桶水。”这就需要教师努力学习教育学、心理学的知识并拓宽自己的专业知识,并运用教育学、心理学理论来研究学生的心理,知道学生所思所想,需要什么,对什么感兴趣,并趋利避害地发挥它们的作用,有针对性地辅导,因材施教从而科学地引导学生!
读完《教师不可不知的教育心理效应》一书受益匪浅,感触颇深,原来自己的工作中一直忽略了这些效应,尤其是在班主任工作中,更应该借鉴书中的一些做法!下面就书中提到的几点对我影响较大的心理效应发表几点自己的感想: 心理规律一:罗森塔尔效应
每个人在生活中都会接受这样或那样的心理暗示,这些暗示有的是积极的,有的是消极的。每个学生都期待被老师表扬,赞许,也许有时一个眼神也会对他们有很大的影响,可是一直以来,我们都忽略了这个,每次都是等到学生犯了错误才去“灭火”,却错过了在他蠢蠢欲动时恰当的给予一个心理暗示,也许会避免很多麻烦!老师是学生最信任和最依赖的人,同时也是施加心理暗示的人。如果是长期的批评或忽视,就会使学生的情绪受到影响,严重的甚至会影响其心理健康。相反,如果老师可以适时的积极的肯定,积极肯定,通过期待的眼神、赞许的笑容、激励的语言来鼓励他,表扬他,使孩子更加自尊、自爱、自信、自强,那么,学生就会信赖我。
记得曾经有人问我,现在的学生都那么高,逆反心理也强,你能管得住吗?我笑笑:对待学生并不是每个学生都是会跟老师逆着干的,就算他逆着你干,那就要把他理顺了,只要顺了一切都好了!我一直尽力的从这些学生身上找一些优点,不断放大这些优点,那样,他自然就不再好意思犯错误了!因为老师一直这么关心他,重视他!心理规律二:超限效应
这种刺激过多、过强和作用时间过久而引起心理极不耐烦或反抗的心理现象,被称之为“超限效应”。超限效应在家庭教育,学校教育中时常发生。如,当学生犯错时,有时老师会一次、两次、三次,甚至四次、五次重复对一件事作同样的批评,使孩子从内疚不安到不耐烦乃至反感讨厌。被“逼急”了,就会出现“我偏要这样”的反抗心理和行为。
还记得在我曾经班上的一名班长,开学没几天就把手机带到学校,晚上在宿舍时到很晚。这件事情被我无意中发现之后,我就偷偷处理了这件事情,一方面:不想影响他在班上的权威,另一反面:我也想给他一次机会。从那之后,他的表现好多了,对于他玩手机的事情再也没有提起!可见,老师对孩学生的批评不能超过限度,应对孩子“犯一次错,只批评一次”。如果非要再次批评,那也不应简单地重复,要换个角度、换种说法。这样,孩子才不会觉得同样的错误被“揪住不放”,厌烦心理、逆反心理也会随之减低。心理规律九:贴标签效应
这一心理规律在学校教育中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例如,如果我们老是对着学生吼“笨蛋”、“猪头”、“怎么这么笨”、“连这么简单的题目都不会做”等,时间长了,学生可能就会真的成为了我们所说的“笨蛋”。所以,老师必须戒除嘲笑羞辱、责怪抱怨、威胁恐吓等语言,多用激励性语言,对孩子多贴正向的标签。学生渴望进步,但就是控制不住自己的惰性,有时就连他们自己的也不知道自己的优点是什么,还记得,有一名老师曾经让一名学习不好,经常调皮捣蛋的学生准备了一本小本,每天都要求在本子上记录下他今天的进步,从那之后,那名学生从来没有再犯一次错误!就这样,这名老师用他的聪明成功的挽救了一名孩子,对于这名学生来讲也许就是一辈子的事情!
总之,教育是一门艺术。我们每一名教师都是艺术家,学生是白纸,老师就是拿着画笔在纸上作画的人,不要小看自己的作用,也许我们的一个微小的颜色选择就可能成就一个人,因此,让我们多为我们的作品添上几笔色彩。
第四篇:读《教师不可不知的心理学》有感
读《教师不可不知的心理学》有感
长清区乐天小学李冬华
最近,学校给心理咨询室购置了一批心理书籍。趁学生歌咏比赛的间隙,看了前言和第一篇案例及分析,我就觉得这位化学老师在教书十几年后去学心理学确实是明智之举,越发对心理学有渴求了。书上的一句话吸引了我,“不懂心理学的教师不是一位好教师”。封面上的一段话,让我驻足仔细阅读了。“学生想认真学习,教师想尽力帮助学生学习,家长永远想给孩子最好的,校长、主任也绝对希望学校的教学能够蒸蒸日上,推动教改的专家学者们更是希望能建立一个完善的教育制度。问题是,我们如何确定我们正在做的事情是对的呢?直觉上,我们都以为我们是对的,但心理学却告诉我们:人们的想法往往埋藏着许多盲点……”很显然,我深深地被书中的内容,所吸引。于是,我仔细阅读了这本唐全腾所著的《教师不可不知的心理学》收获很多。
作者唐全腾在教书十年后,重新回去读书,从而对教学有了更深刻的体会。他选择了校园中最常见的事情来分析其中所包含的心理学的原理,并从教师的角度给出了自己的认识和处理方法。书中从“学习”、“关系”和“决定”三个方面,用具体真实的事例讲解了原本很深奥难懂的心理学理论。比如,学习中的“从众”这一概念,作者以国中的一个叫子乔的女孩在分 A、B 班的事情来阐述。子乔因为理化成绩的影响而被分到了B班。整个班级里就她这么一个女孩认真听讲,其他同学都是自得其乐,做自己的事情,似乎很潇洒。可是,慢慢地子乔发现班级里所有的同学连最好的朋友也不理她了,视她为异类。她开始犹豫,连她的优势学科英语课上她也开始逃离躲避老师的目光。当老师发现她的情况,找她谈心鼓励她,她终于又振作起精神来。可是,好景不长,到了高三下学期,班级的同学更加排斥她了,最终她还是选择了和其他同学一样,于是她开始有朋友了。尽管,对于老师她心里很内疚,可是她没办法摆脱,她在心里说,等到毕业了一定要给老师写一封忏悔信……可是,当她放弃坚持后,还有未来吗?作者举例后还讲述了故事的背后,真的分析得透彻,深刻。在心理学的定义里,当个体表现某种行为时,其理由并非自己想做,而只是因为团体里的其他成员都这么做,这样的现象就叫做“从众”。尽管,这是一个高中的例子,但是作为小学六年级的教师,我觉得这一现象在学生这里更需要老师去引导。因为六年级学生的分辨是非的能力很弱,需要我们将他们引导到好的一面。这和我们平常所说的班风有着很大的联系。
众所周知,语文成绩的提高和广泛阅读有着很大的联系,而自觉地把玩的时间用来读书的学生,全班也找不出三个。认识到了学生普遍具有“从众”心理后,我先紧紧抓住班里的10个平时比较喜欢读书的同学,鼓励他们利用双休日时间结伴去新华书店读
书,并和他们一起交流书中的故事,读后的体会等,有时还给他们出一些课外知识竞赛题,提高他们读书的积极性。在这10个同学的带领下,全班同学兴起了一股读书热,连平时比较顽皮的吴越、王宪功都能去新华书店了,《三国演义》、《水浒传》、《窗边的小豆豆》、《狼王梦》等许多书籍都是大家喜欢的读物。最近张晓、邱晓璐、郭千禧、王延鑫、杨帆等许多同学,又兴起了投稿热,我要抓住这个时机,抓住同学们的“从众”心理,努力提高同学们的写作积极性。
书中还提到了的“单纯曝光效应”,在我给学生布置家庭作业的时候有着很大的指导作用。我们班有个学生在订正的试卷上写了三个字“我恨你”。这个学生是五年级转来的学生,平常写作业很慢很慢,总是要有人看着,或者在旁边一直鼓励他,他才能将作业完成,而到了六年级他就干脆不写作业了。看到他试卷上的三个字,我找他谈心了,他最终告诉我:他恨他的爸爸,因为他总是催我作业快点写,所以我就在作业上写了这三个字。这样的回答,让我陷入了深思。如果是老师也这样催他写作业,也许他恨的就是老师,也许时间久了,他恨的就是这门学科,时间再久一点,或许他恨的就是到学校读书……这就变成了教育中所说的“厌学”了。看了“单纯曝光效应”,我开始反思,对于这样的特殊学生,动作很慢,能不能让他每天只要完成别人的一半呢,让他每天对这门学科知识有些接触,持续的接触一定会让他对这门知识有兴趣的。
唐全腾老师讲到:“教育问题其实就是人的问题。”要解决人的问题,就要从他的心理入手,不但能将问题解决,而且事半功倍,解决了本质,解决得彻底,最大限度地杜绝了副影响。书中许多观点,都让我开始对我的教育方式进行反思。确实,不管教育到底是怎么一回事,最后还都要靠“人”来实现。所以教育问题就是人的问题,要解决教育问题,就要解决人的问题。唐老师给了我们一个视角,有操作方法的例子,也有失败的教训。让我们在教育中多一分理智和思考,少一份盲目和冲动。
第五篇:读《教师不可不知的心理学》有感
读《教师不可不知的心理学》有感
“学生想认真学习,教师想尽力帮组学生学习,家长永远想给孩子最好的,校长、主任也绝对希望学校的教学能够蒸蒸日上,推动教改的专家学者们更是希望能建立一个完善的教育制度。问题是,我们如何确定我们正在做的事情是对的呢?直觉上,我们都以为我们是对的,但心理学却告诉我们:人们的想法往往埋藏着许多盲点。„„”阅读了这本唐全腾所著的《教师不可不知的心理学》,收获很多。
作为一位教师,我们学习过很多心理学的概念,比如习得无助、从众、自我实现、自我中心等。也许毕业多年后我们仍然能背出这些概念,然而当你正面对课堂情境时,能够运用这些概念来判断及应对学生的情况吗?恐怕没有多年的经验积累,是很难把这些理论的知识和教学的实际经验结合起来,用所学的知识来解决教学中的问题,这也是我们的教育的一大缺憾吧。作者唐全腾在教书一段时间后,重新回去读书,从而对教学有了更深刻的体会。他选择了校园中最常见的事情来分析其中所包含的心理学的原理,并从教师的角度给出了自己的认识和处理方法,对于教师或相关的研究人员来说,这是非常有用的一本书。书中从“学习”、“关系”和“决定”三个方面,用具体真实的事例讲解了原本很深奥难懂的心理学理论。
在教育教学的过程中,我们往往只看到案例的表象,但是要想成为一名合格的老师,成为一名好老师,必须有通过事物表象,看到其本质的能力。而心理学就是揭开本质最好的工具。在书中,唐全腾老师讲到:“教育问题其实就是人的问题。”要解决人的问题,就要从他的心理入手,不但能将问题解决,而且事半功倍,解决了本质,解决得彻底,最大限度地杜绝了副影响。
书中许多观点,都让我开始对我们的教育方式进行反思。确实,不管教育到底是怎么一回事,最后还都要靠“人”来实现。所以教育问题就是人的问题,要解决教育问题,就要解决人的问题。我们教师是教育过程中的重要人物,要提高我们的教育质量,就要提高教师的专业地位,那么老师的专业地位就仅仅是学科知识吗?我想,教师的专业地位更加体现在教师对教育心理方面知识的理解和运用。所以我不仅要加强学科知识的提升,更要加强教育心理知识的钻研,让我成为一位真正的好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