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教育中的心理效应》教师读后感
拜读刘儒德教授的《教育中的心理效应》一书,让我有哑然失笑、豁然开朗的感觉。书中的案例,在我们的教育工作中屡见不鲜。刘儒德教授把晦涩难懂的心理学的规律、效应和法则用浅显的语言、生动的故事、有趣的实验以及案例娓娓道来,层层剖析,让原本很“玄”的心理学知识,和我们的实际工作挂上了钩,激活了我熟悉的知识经验,受到了智慧的启迪。这本书为我们提供了64条心理学的规律和效应,并将它们分为教学、教育和管理三部分,适用于教师不同方面的工作。通览全书,感慨良多,归纳如下:
一、教学方面
1.课堂艺术,注重“鸡尾酒酒会效应”:教师在课堂上的讲课要注意生动性、直观性、语调的抑扬顿挫和身体语言的丰富,如此才能长时间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自己成为学生的注意对象,不让自己成为学生交头接耳时的注意背景。此外,教师了解每个学生的个性,熟悉与他们有关的事物,成为与学生生活息息相关的人,而不是凌驾于他们之上的权威符号,就能变成学生过滤不掉的声源。
2.作业布置,注意“超限效应”:“题海战术”在一定程度上的确可以起到好的效果,但心理学表明:人接受任务、信息和刺激时,存在一个主观的容量,超过这一容量,人就不愿意认真对待这些任务了——过量的作业,不仅达不到教学的目的,而且还会适得其反,让学生产生厌学情绪。
3.u形记忆:学习材料所处的位置不同,学习效果也不同,前面内容对后面内容的干扰叫做前摄抑制;中间部分同时受到了前摄抑制和后摄抑制,因而,中间部分记忆效果最差。而且,学科之间也会相互抑制,材料性制约相似,抑制越严重。世界上没有让我们过目不忘的“记忆丸”,只有在最重要的时刻安排最重要的事情、学习最重要的内容效率才会更高,才会更有收获。
二、教育管理方面
1.教育要讲究“布白”艺术。中国绘画讲究“疏可走马,密不透风”。“疏可走马”指的就是“布白”。有了“布白”,才能产生美感。教师在平时与学生的交谈中要点到为止,适当地留点“布白”,让他们自己去思考、去反省。
2.巧妙运用“禁果效应”、“南风效应”、“霍桑效应”、“扇贝效应”、“图形-背景现象”、“配套效应”,“罗森塔尔效应”增加学生的积极行为,减少学生的消极行为。
“四颗糖的故事”是陶行知先生巧用南风效应的经典事件。“数其一过,不如奖其一功”“教者也,长善而救其失也。”对犯错误的学生,多一份宽容和尊重,让其自发自醒,教育是一门对人性理解的艺术和技术。
3.师生交往之道---“互悦机制”。卡耐基的成功说明,“互悦机制”可以产生奇迹。“亲其师,而信其道。”
4.“晕轮现象”告诉我们要实事求是,全面地掌握学生的信息,切忌一叶障目、以偏概全;“马太效应”在提醒我们绝不能让“好生好对待,差生差对待”的现象在我们的身边发生。“连锁塑造”可用来矫正学生的行为,也类似于教学中的最近发展区原则:“跳一跳,摘果子”。
5.教育无小事。西方流传着一首民谣:丢失一个钉子,坏了一只蹄铁;坏了一只蹄铁,折了一匹战马;折了一匹战马,伤了一位骑士;伤了一位骑士,输了一场战斗;输了一场战斗,亡了一个帝国。听完这个民谣大家会是一笑而过,还是可能有人会想到了什么?其实这就是我们经常说的“蝴蝶效应”。所以作为学生身心成长的教育者,要谨记“教育无小事”留心教育中的蝴蝶效应。在我们的教育过程中,老师的一个灿烂笑脸、一句赞扬话语、一种习惯性行为,都有可能在孩子心里产生巨大的“蝴蝶效应”,成为孩子生命中意想不到的支点。
在今后的教育教学实践中,我想应该充分解读这本“教育辞典”,巧用教育中的心理效应的巨大魅力,争取最大限度地实现教育智慧。教育中的问题纷繁复杂,教师们常常会有手足无措之感,有了这本书作良师益友,相信我们的心里会更加敞亮一些,我们的工作也会更加有成效。
第二篇:教育中心教师培训计划
专业教师培养方案
一、指导思想
为切实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精神,结合我校教师校本培训实际,遵循循序渐进,主题突出的原则,培训重点突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师德师风建设、班主任工作提升、教学素质改善等。培训计划坚持科学规划,狠抓落实,保证培训有序进行,不断提高培训质量与效益。
二、培训目标
以《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为指导,通过形式多样的培训,使教师更新观念,树立现代教育理念,优化知识结构,注重基本功锻炼,造就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良、结构合理、充满活力且能适应现代化教育要求的反思型、科研型、学习型的教师队伍,为创建省级重点职业学校奠定良好基础。
三、培训方法
(一)、积极参与国家、省、市级培训。争取国家、省、市级培训名额,认真组织实施国培计划,积极参与省级培训,重点培养双师型教师和专业带头人领军能力研修。分别派出机电、会计、园林、计算机等专业教师参加职业院校教师素质提高计划。
(二)、与结对帮扶的职业院校对接,搞好跟岗学习与专题讲座。
根据省教育厅的文件安排,结对帮扶我校的学校是咸宁职业技术学院和新洲职业高中。通过多次交流沟通,已经达成了专业教师不定期的跟岗学习。邀请这两所学校专业能力强的教师到学校做专题讲座。
(三)、加强校本研修。
充分发挥学校内部骨干教师的带头作用,每周安排专门的时间进行校本研修。紧紧围绕更新教育理念、引导青年教师提高教学基本功开展培训。专业教师集体讨论,做到有目标,有方法,有效果检查。每次围绕学校的实际问题进行有效的研讨,让教师们在实际工作中逐渐成长。
四、培训要求
1、把教师培训纳入到学校整体工作中,树立“以教师为本,以教师发展为本”的理念,充分认识教师培训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要以创建“国家级示范中职学校”、争当“双师型教师”、“人民满意教师”为目标,积极加大校本培训的管理力度,充分利用暑期培训提高教师业务素质。
2、校本培训力求做到求实、规范、科学、认真。
3、加强培训管理。要求全体教师认真参加培训,严格遵守考勤制度,要求参训教师遵守纪律,服从管理,克服困难,文明参训,全心投入,维护自身形象,确保培训效果。对无故不参加培训或不遵守学习纪律、不服从培训管理、造成恶劣影响的个人,取消评先评优资格,并对相关处室年级组给予通报批评。因特殊原因未能参加或
未完成培训内容的,需书面告知学校教务处。为确保培训效果,教务处将对参训教师加强考核,并划分培训考核等次,记入教师业务档案。
第三篇:路西法效应读后感
还记得我们刚从历史书里得知南京大屠杀时的感受吗,除了无比的悲愤,同时我们也在怀疑那些日本军人究竟抱有怎样的一种心态,犯下这么肆无忌惮这么残忍灭绝人性的举动的,路西法效应读后感。同样的,令我们有着同样的感受的,还有纳粹对于犹太人的暴行,那些发生在奥斯维辛集中营的暴行。同样还有就发生在约十几年前的卢旺达大屠杀,伊拉克虐俘行为,等等。历史和现实从不缺少这类群体性暴力事件的发生。
通过各种渠道我们也能了解到当时参与这类暴行的人们后来对于这些事件的看法,他们有的会觉得十分惭愧认为自己是个恶人;有的只是觉得我当时必须这么做,因为大家都是这么做的;有的会说我在完成我的任务,是上级指派我这么做的,我身不由己;还有的会觉的当时这么做其实是在帮助对方。
我们应该如何去认识并理解这类暴行发生的原因呢,众多人类学家,社会学家及历史学家都对此进行了各种各样的分析,他们有的说这关乎这类人群的心理健康,即他们是由一群心里变态的人组成;也有的说他们是一群被鼓动了的人群;也有的说这是历史或斗争发展所必然产生的产物。
而菲利普*津巴多教授在路西法效应这本书里给出了另外一种解释。津巴多认为这类暴行的发生的原因更多的来自于情境的力量,即当时的环境带给人的压力在很大程度上导致了这些的发生。他认为个人的性情并不像我们想像得那般重要,善恶之间并非不可逾越,环境的压力会让好人干出可怕的事情。在路西法效应这本书里,津巴多教授通过他著名的斯坦福监狱实验深刻且令人恐怖的展示了在监狱里几个通常意义上的标准好人是怎么一步步转化成让人胆寒的恶人的。津巴多教授把这一过程称之为路西法效应,路西法Lucifer,撒旦的别名。这也是这一书名的由来。
通过了解这个实验,我们可以看到在这个转化过程中,有几个重要的因素,首先是制度带来的权力,然后是制服带来的去个性化去个人化,再来是群体的归属感及认同感。这些都成为情境力量的重要部分。
我不打算重述斯坦福监狱实验,我决定从我的亲身经历说明这一过程。
如我们这一代,在上小学时都会参加少先队,佩戴红领巾。还记得我们刚戴上红领巾时的情景吗,我们佩戴上鲜艳的红领巾,在国旗下宣誓效忠祖国,然后排着队欢乐的走进教室,这里有着那么一部分还未够资格戴上红领巾的同学们,其中不乏你的好朋友,还记得我们是怎么看待他们的么,他们也许正在用羡慕的眼神盯着自己,也许正在伏案哭泣,也许装出一副无所谓的样子,而我们呢,我们可能会摆出一副同情的表情,极尽热情的安慰这些人,或者趾高气扬的走过他们身边,无论我们怎么做,其实在心底已经将这群人划归为另外一类人,一类比自己低等的人。你没有?呵呵,也许你忘记了当你还未佩戴上红领巾时那一股透入心底的沮丧还有面对红领巾时的自卑。
再回过头来回忆下老师是怎么挑选学生加入少先队的吗,学习成绩固然是一方面,另一方面在于你是否是老师心目中的好学生,当你申请成为少先队时,老师会告诉你,好好学习,积极表现,成为品德兼优的好学生,这样你才够资格申请。通过老师的话,你是否已经把红领巾和非红领巾划归为两类人群,一类是品德兼优的好学生,一类是不思进取,思想恶劣的坏学生。另外还要补充一点,如果你堕落成坏分子后,老师是有权力在任何时刻任何场合摘掉你的红领巾并撤销你的少先队身份的。
那么,我们再回忆下,为了获得红领巾或保住红领巾的身份,你是否有向老师或者班长打过某位同学的小报告,哪怕他只是做了件微不足道的违反纪律的小事,比如在上课时和同座轻声的说了那么一句悄悄话,读后感《路西法效应读后感》。做出这一类行为的背后并不只是为了保住红领巾,还有一重要原因是,你觉得做为红领巾的一员,你有权力也有必要这么做,这么做可以维护红领巾的名声,也可以显示出红领巾的优越性。
看吧,在这一环境下,你开始理所当然的向权威者出卖自己的同学自己的朋友,并认为他们是低等人群,理应受到改造,如果他们不服从,有必要对其进行惩罚。在我的小学,我的班主任,每次他觉得某个学生不听话时,他就会安排大家在课堂上举报他的任何不合乎纪律的行为,并且让大家对这个学生进行批评教育,当然,做为权威者的他会对其施以一定程度的体罚,比如罚站,打耳光之类的做为对学生们的检举行为的反馈。我还记得当时课堂上的情景,首先是少先队员开始进行检举,非少先队员则会分成几个部分,一部分会觉得这是获得表现的机会,一部分会感觉到羞耻,因为在他们的同类中有个人居然做了那么多的坏事,他们会沉默着低下头,就像是大家正在批评自己一样,还有一部分人,会以看热闹的方式面对这一切,并在他人检举的同时偷笑被检举者的表情或是别的什么。
重点在于,我清楚的记得,最初时我对这一行为感到很为难,有时被检举者会是我私底下的朋友,但是为了保住我的红领巾,我不得已对其进行所谓的检举揭发,开始我只会说些无关紧要的行为,这让老师很不满意,而事后我在被检举者面前也感到羞愧,不管怎样,我违背了我们之间的友情和义气。但是,后来,我渐渐习惯这一行为,我变得热衷于这一行为,因为这总比听课要来得有趣的多,我还可以毫无顾忌的笑,我也开始学会罗织罪状安在被检举者身上,哪怕他并没有干过这些。事后我在他面前也不再感觉到羞愧,有时被检举者会在私下反驳我们莫须有的罪状,但是,我们通常会这么说,既然你在某个时刻干过这样的事,那么你在另一个时刻也肯定这么干过,虽然我们没有亲眼看见,但是,我们相信做为非红领巾团体中的落后分子,你一定会这么做的。同时,我们还会将这一反驳行为积极上报给老师,以换取更大的信任,甚至是权力。
其实,这就是一出活生生的斯坦福监狱实验在现实生活中的折射。尽管我们并没有对非红领巾一族进行身体上的侵犯,但是,如果老师允许的话,我相信我们会这么做的。
在这一过程里,可以清晰的看到通过佩戴红领巾获得了去个人化的效果,在斯坦福监狱里,狱卒和囚犯都有各自的制服,我们还可以回想下一个标准的红卫兵的装束,绿军装,佩戴毛主席徽章,怀揣红宝书。而去个人化让我们成为一个群体,权威者即老师赋予了我们这个群体相对于另一个群体的优越性,于是,我们会认为所做的一切只是对于另一个群体的行为,而非个人,不妨想想反右运动,左派对右派的迫害,没有人会觉得那是对于一个人的恶行,左派们认为这是为了改造右派而已。还有就是课堂纪律以及学校纪律也就是制度带来的权力,做为红领巾的一员,即是认同制度的一员,我们有必要为了维护自身所认同的制度而对反抗者进行教育以及惩罚,这包括精神上的和肉体上的,这些惩罚会在维护制度这一观念下变得更为理所当然且不用背负罪恶。
但是私下的我们是怎样的一个人呢,当我们脱下红领巾,走出校园后,我们就会立马变成一个软弱的,善良的,温顺的孩子,我们和小朋友们欢乐的玩在一起,不分彼此,就算这里面有非红领巾者,我们尊重长辈,爱护动物,我们是他人眼中的乖孩子。
看吧,这就是津多巴教授在书里给我们揭示的情境的力量。它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解释为什么会发生我之前提及的那些暴行,当然,它并不是唯一的解释,但是却是其中的一个重要的因素。
其实在很多时候,我们会忽视情境的力量,并小看它。比如在回看文化大革命时,很多人都会说,我才不会去批斗我的家人,我的朋友。人们不会相信自己会去做恶,但是,你恐怕忘记了你是怎么跟随大部分同事对那个私底下是个很不错的人的同事进行落井下石的,你又是怎么跟随着众人耻笑那位可怜的裸露着身体的疯子的。我们随时都有可能做恶,恶行并不总是一种直接施与受害者的行为,有时候默认也是一种恶,甚至可以说是一种更让人心寒的恶,比如围观多人殴打一人,比如围观跳楼者。默认会助长恶行的扩大化和严重化。我突然想起有很多贪官在回忆录里都会提及,起初他也是报着为民办事并恪守清廉的准则来为官的,但是,当他发现原来大多数的官员都在贪污时,他的立场变发生了动摇,最后一步步的堕落成大贪,这其中有着来自行贿者和权力的各种诱惑,同样也有着我们对走后门这类事的默认。
总体来说,路西法效应里揭示了人在情境下如何展示出自己的令人胆寒的恶的一面的,似乎看起来情境的力量如此的让人难以抵抗,似乎只有英雄才可以在其中独善其身,然而在书的结尾,津巴多教授最后也提出了对抗情境的力量的十步法,包括承认自己的错误,拒绝为了所谓的人身安全而牺牲自由,相信自己能够反对任何不公正的制度等。但是能够严格遵守这十步法看起来是那么的困难,这也是为什么那些正直的人令人尊敬的一生会遭受那么多苦难的原因,因为情境的力量是那么的强大。不过,让我们好歹也尝试着,尝试着对抗它,尝试着成为一个追求平等,追求自由的正直而善良的人吧,如果我们都去进行了尝试,那么,同样的这也会成为一股情境的力量,一股温暖充满爱的不可阻挡的力量,它会令恶人转化成好人,那时,我们也许可以称这个转化的过程为安吉尔效应,安吉尔angle,天使。
第四篇:《神獴效应》读后感
《神獴效应》读后感
爸爸在生活中提醒我最频繁的一句话就是:小心驶得万年船,《神獴效应》读后感。我听了一直懵懵懂懂。直到我读了《神獴效应》这篇关于动物的文章后,才真正明白那句话的含义。
所谓的“獴”,是一种身体较小的猛兽,它有一种奇妙的技能,不到几分钟就能猎杀一条长达两米的眼镜蛇!昆明南通山动物园里就有这么一只四爪发达的红颊獴。它被称为“神獴”,因为它的斗蛇技术实在精湛,甚至达到了出神入化的程度。每个星期它都要在剧场中表演一次斗眼镜蛇。它既不笨拙,又不萎缩;既不莽撞,也不行动缓慢。它像一位真正的演员一样斗蛇!先在玻璃罩中装傻,等蛇噬咬过来时,它突然敏捷一跳,让蛇扑个空。然后它继续与蛇周旋,直到把蛇累得气喘吁吁,双眼发红,它仍精神百倍。它甚至演出活吃蛇肉的绝技,趁蛇不注意从其尾部撕下一条肉来,痛得狂蹦乱跳,它则巧妙地躲过蛇尾……等蛇躺在地上奄奄一息了,它才向蛇致命的部位咬去,读后感《《神獴效应》读后感》。
忽然一天,传来一个坏消息:那只英勇的神獴在捕斗中装傻被蛇一口咬死了!工作人员们争着强调客观理由。然而作者直接说出原因:这只獴死于种过度膨胀的虚荣心。
它一次次成功巧斗蛇受到人们称赞,虚荣心一定较强;它被喻为“神獴”,斗蛇时一再打破常规。那些“等蛇装傻”、“活吃蛇肉”的动作,正常捕蛇本不需要,然而要想获得主人的喝彩和众人的掌声它就必须那样做。可正是这些无用功,才导致了悲剧。尽管其它獴没有它这般精湛的技巧,也没有“神獴”的称号,更不能在众人面前得到喝彩,但只要保持谨慎,就永远不会像“神獴”这样被蛇咬而亡。
“小心驶得万年船”,字面理解上意思是:只要小心,驶得万年船也没问题。可是如果因为自己技术高而忘乎所以,必定会酿成灾祸……就拿游泳这个例子来说,不太会水的人因为小心往往不会出事,有些游泳高手却因为不慎重而溺水。
做事时应该记住“小心”二字,“谨慎”一词。
第五篇:《Facebook效应》读后感
产品-体验-用户
终于读完《Facebook效应》这本书,我只说四个字:值得一读,收获很大。脑中残存一些零散的记忆和思考与大家分享。
《Facebook效应》作者近距离地采访了Facebook的创始人、员工、投资人、合作伙伴等。这是真切详实的访谈,作者以其细腻的笔触,精巧的叙事结构,解密了Facebook如何从哈佛的宿舍里萌发,创始人的内讧,权力之争,如何放弃华盛顿邮报的投资,怎样争取到第一个广告客户,而第一轮融资又如何获得一亿美元的估值,让人痴迷的图片产品如何上线,面对Twitter的竞争,与Google的世纪之争„„一个创办仅7年,就拥有5亿活跃用户,年收入超过5亿美元,一个年仅26岁的的“娃娃CEO”,不得不让人惊叹。激情澎湃的创业精神,智慧传奇的融资经历,一个聚合世界的社交帝国向你彻底开放,让我受益匪浅。
互联网是一个充满机遇、泡沫、风潮的行业,这里以最快的速度涌现着无数的公司、无数个富豪,无数次生死。它可以以最快的速度将一家公司推向顶峰,也会以最快的速度将之抛弃。Fackbook 的开放,创新,透明化活像一个朝气蓬勃的年轻人,facebook的文化中充斥着创新和冒险精神,颠覆性的图片功能,feed,开放API,开放信息流API,定制式的广告,神奇的like按钮…这些功能和战略很多都是打破传统的,个别甚至是冒险的,但正是这些东西让facebook发展的更快,变得更有价值,甚至可以说超越了一个网站和一家公司。
Mark Zuckerberg说,“我觉得那些最成功的科技公司的领导者们最关注的永远是产品。”这使我想到我们公司前台新近上架的极品,处在高速发展轨道上的大龙,很有必要借鉴前人的得失和经验,关注我们的产品,就是为了让客户有好的体验,就是为最终达到客户满意所必不可少的重要步骤。
在与彼得泰尔的交谈中,马克扎克伯格说,“我们讲究效用,我们并不是想让用户在网络停留尽可能长的时间,我们所做的是让人们可以在网站拥有好的体验,使他们在上面所花的时间有价值。”
作为海外坐席客服,我们的宗旨就是给客户带来良好的体验,让我们的产品服务用户,最终给客户满意的体验,读了这本书,我深刻感觉到客服身上肩负传递满意到客户身上的关荣使命——完善自己,提高自己,改变自己,适应社会节奏,造福每一位客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