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中的心理效应有感(最终版)

时间:2019-05-12 01:07:59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教育中的心理效应有感(最终版)》,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教育中的心理效应有感(最终版)》。

第一篇:教育中的心理效应有感(最终版)

读《教育中的心理效应》有感

这段时间,我拜读了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刘儒德教授编著的《教育中的心理效应》一书。书中用浅白的语言、生动的故事、有趣的实验以及鲜活的案例来介绍和演绎心理学的规律、效应和法则,让我们充分激活自己熟悉的先前知识经验,去解释、建构它们,生成自己的理解,从而受到智慧的启迪、心灵的震撼。

书中给我印象最深的是“互悦机制”。心理学中有一条规律:喜爱引起喜爱。人们常常容易喜欢那些喜欢自己的人。这就是“互悦机制”。老师先喜欢学生,所以学生喜欢老师,喜欢老师所教的功课,喜欢学习。乖巧聪明的孩子,老师当然能先喜欢,而引起我思考的是,对于那些暂时落后的“坏”孩子,老师是否能发自内心的先喜欢他们呢?

“超限效应” 也给了我不少启迪。它是指刺激过多、过强或作用时间过久,从而引起心理极不耐烦或逆反的心理现象。在我们的日常教育中经常出现类似的现象。如:老师上课拖堂、用同样的方式反复传授同一内容、放学时学生都准备收拾书包了老师还在不停地布置作业、对学生犯下的错误一次两次地批评教育„„这样做其结果却是学生对于学习的兴趣减少了,学习效率降低了,而学生对于老师的重复批评教育不但没有反省和改正,反而出现了逆反心理。

作为教师,在教育和教学中都要注意避免“超限效应”。教学中应该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而不是一味地填塞。教育学生时也要尽量避免超限效应在批评中出现。当学生犯了一次错,只能批评一次。千万不要对同一学生的同一件错事,重复同样的批评。如果一定要再次批评,也千万不要重复同样的方面、同样的角度、同样的批评语句,应该换个角度进行批评,这样学生就不会觉得同样的错误一再被“穷追不舍”,厌烦心理、反抗心理就会随之减低。中国绘画讲究“疏可走马,密不透风”。“疏可走马”指的就是“布白”。而教育也应该讲究“布白”的艺术,注意“度”,让学生自己去思考、去反省。就如我们成语“过犹不及”、“适可而止”、“物极必反”,其实正是“超限效应”的最好诠释。书中还有很多效应给我的实际工作带来了不少的启示。如“晕轮现象”告诉我们:要实事求是、全面地掌握学生的信息,切忌一叶障目、以偏概全;“霍桑效应”告诉我们:当一个人感受到正在受到关注,从而真正投入到工作和学习之中后,他会表现出较高的效率;“马太效应”在提醒我们绝不能让“好生好对待,差生差对待”的现象在我们身边发生„„

阅读此书,我明白了想做好教育工作仅凭自己的一腔热情还远远不够,还需要更多的科学的、理性的方法。而这本书就是从理性的层面上保证我们的教育行为充满智慧。我将常常“温故而知新”,利用心理学的知识使自己在教育教学中更进一步!

阅读了 刘儒德教授的《教育中的心理效应》一书,本书从教学、教育和管理三部分,以适用于教师的不同方面的工作。在书中刘教授阐述了众多的效应:超限效应“、”禁果效应“、”扇贝效应“、”南风效应“、”霍桑效应“、”晕轮效应“、”马太效应“、”蝴蝶效应“"图形—背景现象”等。对于这一系列抽象的心理学术语我觉得很遥远,但刘教授结合浅显生动的教学案列娓娓道来,深刻阐述了教育活动中各种心理学的规律、效应和法则。

通过阅读我认识到了心理学是描述规律的科学,教育要遵循科学,但应用科学规律则是艺术,有赖于教师们根据自己的特定情境去创造。心理学的实验和调查属于科学,在生活、家庭里,课堂上的故事和案例则属于科学的艺术。教育是科学的,也是艺术的。藉由理解、模仿和反复实践面不断创新。

心理学的规律和效应非常多,例如超限效应一种揠苗助长教育措施。过犹不及,在课堂教育的实践上,不管是家长还是教师在任何方面都应该注意“度”,在对孩子的教育时,要掌握好“火候”和“尺度”,恰到好处的进行,如果过度,就会产生“超限效应”,一切的努力只能是揠苗助长、事倍功半。同时努力没有良好的结果出现,会让孩子产生逆反心理,那么后面你的教育也就没有了说服力。

“反馈效应”是心理学借用反馈这一概念,说明学习者对自己学习结果的了解,而这种对结果的了解又起到了强化作用,促进了学习者更加努力学习,从而提高学习效率。这一心理现象称做“反馈效应”。心理学家罗西与亨利通过实验,说明及时知道自己的学习成果对学习有非常重要的促进作用。并且是即时反馈比远时反馈效果更大。在我们的教学中,要注意反馈与评价的及时性,让孩子明确他们努力学习会有良好的结果。

利用南风效应,我们应该把教育蕴藏于平时,利用随机事件,在不着痕迹的情况下,言传身教,在孩子模仿家长和老师的一言一行中,在感受老师的为人处事中良好成长。在我们古代,孟母三迁就是利用南风效应的典范。

教学中的效应很多,不管在教学、教育和管理中,只有良好的合理的运用各种心理效应,才能寓教于学,真的做到事半功倍。

在这段时间里,我拜读了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刘儒德教授编著的《教育中的心理效应》一书。书中用浅白的语言、生动的故事、有趣的实验以及鲜活的案例来介绍和演绎心理学的规律、效应和法则,让我们充分激活自己熟悉的先前知识经验,去解释、建构它们,生成自己的理解,从而受到智慧的启迪、心灵的震撼。里面的64条心理效应改变了我以前对心理学的看法(枯燥、抽象、不实用),对我的教学工作有很大的启发与点拨,同时也更坚定了我的一种想法:想教好学,除了通透教材掌握业务知识之外,还要掌握一定的教育技巧,即了解学生的心理特点,运用教育中的各种心理效应,引导孩子饶有兴趣、主动的参与学习,进而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系列位置效应》告诉我们:

1、老师在课堂开始和结尾要讲重要的内容,处理重要的事情。只有最重要的事情才能占据最重要的时间。

2、学生要重视一节课的开头和结尾。不要让上课的前10分钟在找练习本的过程中度过,也不要让快下课的后10分钟在想象课后如何玩耍中度过。

3、背诵文章、单词时要经常变换开始位置。

4、每次学习时间不能太长,合理安排学习材料的顺序。《不要等墙倒塌再来造墙——遗忘曲线》:

遗忘是学习的天敌,如何和遗忘做斗争?最基本的答案就是:复习,重复你所学的内容。德国伟大的心理学家乌申斯基曾经说过:“不要等墙倒塌了再来造墙。”这句话生动地描绘了遗忘曲线应用的精髓:及时复习。遗忘规律要求我们学习之后要立即进行复习,加强记忆,并且以后还要再复习几次,但复习时间的间隔可以逐渐增加。

复习就是“温故而知新”,“温故”是形式,“知新”才是最终的目的,要在追溯陈旧中发掘新意。当然,达到“知识”不是依靠机械的重复、简单的记忆,每次重复应有不同的角度、不同的重点,这样每次重复才会有不同的感觉和体会,才会获得更深的认识。知识的认识就是在这种不断的重复中得到升华。

从这个效应中,我体会到了一点,就是说要及时的对我们的教学做到及时的反思,并引导学生有规律地复习。“数学没有新知识”,确实数学的学习都是在原有的结构上延伸的,是系统的,所以我们可以不断温故,当然重在知新了!

《给学生留点空白——超限效应》:

有一些家长经常盲目的对孩子进行许多大而空洞的说教,在短时间内集中火力打歼灭战,在浑然不觉中,孩子的心理已由最初对自己错误行为的内疚感发展到对你一而再、再而三的批判的愤怒!造成孩子幼稚的心灵难以承受,“超限效应”就是青少年在受到不恰当地批评时出现“顶牛”的原因。学习上也是这样,下课了,老师仍讲解再三;周末了,班主任仍津津乐道,此时你是不是有冲出教室的冲动。这也是因为超限效应的原因。所以当向学生或孩子讲授知识、布置作业时,在时间以及数量上要注意不要超过孩子可接受的限度,否则不仅达不到教育的初衷,而且会适得其反。

《超限效应》提醒不管是家长还是教师在任何方面都应该注意“度”,如果“过度”就会产生“超限效应”,如果“不及”又达不到既定目的。只有掌握好“火候”“分寸”“尺度”,才能“恰到好处”,才能避免“物极必反”、“欲速则不达”的超限效应。

《奖励的艺术——扇贝效应》提醒我们老师,一定要注意克服由扇贝效应所带来的不良影响。在一种新行为、新习惯养成的初始阶段。连续的、固定的强化是必要的。而当学生的学习或者行为达到了一定的程度,要不断地延长强化的间隔时间,直到最后撤销强化。《为了明天更美好——延迟满足》则从另一个角度提醒父母、老师们要关注孩子自制力的培养,让孩子在延迟满足中学会期待、珍惜、克制。

《绝望的体验——习得性无助》以一条狗的实验为例,印证了动物、人类在多次收到挫折后,都会表现出的绝望和放弃。其实,很大程度上,一些暂时落后的学生之所以始终徘徊不前,很大程度上在于他们过多地品尝了学习上的挫败感。多次的打击使他们最终放弃了奋斗。这无疑在提醒我们,一定要多给失败的孩子一些鼓励,多给孩子创造一些成功的机会,尽量避免给孩子创造“习得性无助”的诱因——挫败感。同时,也提醒我们老师,教会孩子正确地对待挫折,提高自己的心理素质。而《酸葡萄与甜柠檬心理》则从另一个角度告诉我们,让孩子不要只盯着别人的“葡萄”,要学会欣赏自己手中的柠檬,即使它酸酸的……

其实去年暑假我已经粗浅的读了一遍这本书,将其中的一些印象深刻的心理效应应用于自己的教学中,感觉受益很大。本假期我再次读这本书的时候,我读得很用心,因为在读这本书的时候不知有一种什么力量总是牵住我的思绪,让我不自觉地就回忆起身边的那些教育案例。在今后的教育教学实践中,我想应该充分解读这本“教育辞典”,巧用教育中的心理效应的巨大魅力,争取最大限度的实现教育智慧.有了这本书作良师益友,相信我们的心里会更加亮堂一些,我们的工作也会更加有成效。建议所有的老师、父母都来读读这本书。在假期中我有幸阅读了刘儒德教授主编的《教育中的心理效应》一书,刘教授在书中用浅白的语言、生动的故事、有趣的试验以及鲜活的案例介绍了心理学的规律,这64条心理效应分别创设了一个问题情境。这一个个生动的情景让人感觉在欣赏一本精彩的故事书,一段段富有哲理的分析让人茅塞顿开,让我找到了平时教育教学工作中一些方式方法的理论根据,也让我明白了今后的教育教学中应该更加注重心理学规律的有效应用,让心理学规律成为有效教学的重要途径之一,在教学中创造更多的惊喜和成功。

心理学的规律效应非常多,要每一个都掌握好、运用好并非易事。作为老师,肩负着教育和教学任务,我对“留面子效应”印象非常深刻。鲁迅说过,“中国人的性情是总喜欢调和的,折中的。譬如你说,这屋子太暗,须在这里开一个窗,大家一定不允许的。但如果你主张拆掉屋顶,他们就会来调和,愿意开窗了。”心理学家认为,人们都有给对方保留面子的心理倾向。如果对某人提一个很大的要求,有可能被拒绝,接着向他提一个小一点的要求,被接受的可能性会增大,这种现象称作“留面子效应”。如,生活中,一件衣服标价1000元,顾客相中以后看到价格会犹豫,老板马上会说:“价格可以商量嘛。”顾客心里一合计,砍半价应该自己不会吃亏,“500元。”老板会装出亏本、为难的样子:“再添点,500元,我亏得太多了,现在物价上涨„„”你再坚持一下并做出要走的样子,老板马上说:“行,行,亏本卖给你,算是交你这个朋友„„”实际上,这衣服可能只卖400元。

留面子效应对批评的启示是,对学生进行教育需要考虑沟通的方式和方法。如何考虑一个度,可以让学生接受,要在批评中给与学生改正错误的希望,使他们相信自己能够按照老师的指导一步步完善自己。如果过度、过频批评,则会适得其反。

在教学工作中,我们经常会碰到这样的问题:布置作业经常会遭遇学生的厌烦,学生对过多的作业总有一种抵触情绪。而我们一般会采用不同的方法来对待学生的这种情绪,常用的方法就是拿出老师的权威来:布置作业是为了你们更好地巩固知识,所以布置的作业一定要完成的。这样一来,学生虽然表面上会服从教师的安排,但是心里却会有另外的想法,甚至会对老师布置的作业草草了事,这样不仅不能起到复习巩固的作用,对教师教学工作的开展也会产生消极的作用。但如果我们能巧用“留面子效应”,结果可能就会完全不同。相信我们都有尝试过在布置作业的时候,先在布置时写比平常多的题目量,当学生有反应的时候,就装作让步的样子说:“那这样吧,你们选做其中的几道题嘛。”——效果会怎样?我们都遇到过这样的情形,不再赘述。

而在班主任工作中,“留面子效应”也能起到非常明显的效果。尤其是从现在高中生的生理心理特点来看,他们正在经历青春期的叛逆,如果教师一味用自己的权威压制、要求,学生在叛逆心理的影响之下,会做出过激的行为,如此一来,我们的教育工作就会陷入僵局。所以,适当的时候采用“留面子效应”会有意想不到的效果。如本校一位老班主任就遇到一位“问题学生”,他原来成绩还行,近来沉迷网络不能自拔,从而严重影响到了该生的学习。这位老师在进行教学时首先提出要求,终止一切接触电脑的机会——这样做就像是拆掉屋顶一样,必然会引起这位学生的反对;正如老师所预料的,该学生反应强烈。在学生的一再要求下,老师装作勉强让步,同意其在课表时间里可以到计算机房,其余时间一律不能进入机房,并且不能再进校外网吧,否则取消上计算机课的机会。学生经过权衡,终于和老师达成了协议。——就这样老师慢慢为学生开了一扇天窗。

当然,任何事物我们都应该看到其两面性。“留面子效应”其实也是一面双刃剑,善加利用可以使沟通、交流事半功倍。刘儒德教授也提醒我们在应用时应切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不要为了一己之私,轻易利用他人的心理。另外,“留面子效应”不是放之四海皆准的,它是否会发生作用,关键在于双方关系的亲密程度以及你的需求和合理程度。如果既无责任,又无义务,双方素昧平生,却想别人答应一些损对方利益的事情,这时候“先大后小”也是没有用的。

教师的教育教学工作是一门艺术,“留面子效应”能为我们的工作所用必将事半功倍,其实还有更多的心理效应值得我们去细细体会,在读这本书的时候,我读得很慢,很用心,我从来没有这么久才读完一本书,因为在读这本书的时候不知有一种什么力量总是牵住我的思绪,让我不自觉地就回忆起身边的那些教育案例。在今后的教育实践中,我想应该充分解读这本“教育辞典”,巧用教育中的心理效应的巨大魅力,争取最大限度的实现教育智慧.教育中的问题纷繁复杂,教师们常常会有手足无措之感,有了这本书作良师益友,相信我们的心里会更加亮堂一些,我们的工作也会更加有成效!

第二篇:特殊教育中心见习有感

特殊教育中心见习有感

一、去“太原儿童康复中心”有感

星期三早上,我们去了“太原儿童康复中心”,心里最深的感叹就是:健康真好!

康复中心的孩子们,学习和生活的环境,真的很差,孩子们连一个做操的地方都没有…

我听了一个聋儿个训训练,一个刚刚三岁的女孩儿,戴着人工耳窝,她一直在对我们笑,给她训练的老师告诉我们,这个孩子,能听见也能听懂别人和她说什么,但是就是说不出来,她的嘴会动,但是就是发不出正常的声音来,看着她有些发红的小脸,听着那不完整并且有些别扭的声音,真心觉得“健康真好”!

他们的世界纯真无暇,可是由于生理原因,他们的世界被封闭了,他们只会用微笑,用手势表达对人的友好,他们也用尽了全力,可是依旧听不到这个时间的悦耳与嘈杂…看着他们的家长,我心里真的不知该用何种语言表达我对他们的敬重!他们的生活被孩子牵绊着,他们需要付出比平常父母更多的爱与耐心,可我知道,他们不会放弃,因为孩子早已成了他们的生命。看到有些眼光暗淡的父母,真的好心疼,可能他们的希望早已被孩子一次次没有好转的残酷现实消磨殆尽,但是他们的内心有这样一句话:活着就有希望,终会有奇迹降临的那一刻!因为相信,所以不再彷徨!

二、去“方舟”幼儿自闭症中心有感

星期五我们去了“方舟”幼儿自闭症中心。刚开始我在感统训练室,这主要是让幼儿通过一些特殊玩具的玩耍与练习,来改善、提高幼儿的感统能力。孩子们都是由家长陪同训练的,孩子们虽然很少说话,但是从他们脸上的表情可以感觉到他们是开心的。教室的墙上写着“有爱就有神迹”,相信父母更多的爱一定能创造奇迹。

接下来,我观摩了一个自闭症儿童的个训课程,听老师介绍,这个孩子已经来了几个星期了,但是由于他特别依赖他的妈妈,所以课程一直无法正常进行,目前的课程还处在让他减少对母亲的依赖。这个孩子一看不到妈妈,就会开始号啕大哭,撕心裂肺的,让人看着好难过。有时他还会用牙齿咬自己的胳膊,胳膊上的牙印还历历在目…

对于这样的孩子,唯一能做的就是耐心一点再耐心一点,给他更多的爱,相信他的情况会慢慢好起来的…

每个孩子在降临人世的时候,都是那么的纯净、美好,是先天的疾病剥夺了本该属于他们的快乐。但是,我坚信这些都是暂时的,在父母无微不至的爱与关怀下,他们一定会康复起来,重新拥有本该属于他们的快乐!

第三篇:破窗效应有感

有感于“破窗现象”

今天我们学习了总裁推荐给我们的一篇文章,叫破窗现象。其实在学生时期我已知道著名的破窗效应,但在单位里我还是第一次学习这个文章,而且感觉到很有新意,主要是我想知道破窗效应在企业中在日常的生产中能起到什么大的作用。读后我才领略到总裁之远见。

所谓“破窗效应”美国的一个心理学家提出的一个心理课题。政治学家威尔逊和犯罪学家凯琳提出了一个“破窗理论”。这个理论认为:如果有人打坏了一个建筑物的窗户玻璃,而这扇窗户又得不到及时的维修,别人就可能受到某些暗示性去打烂更多的窗户玻璃。同样如果一个本来很整洁的地方出现了一袋垃圾,如果不及时清理,到了第二天,有人会得到暗示:这里是一个放垃圾的地方,结果第二天就会出现第二袋垃圾,第三袋垃圾,久而久之,这里就会成为一个垃圾堆。

同样在安全管理也要警惕“破窗效应”的发生。俗语说“安全无小事”,在安全管理中的看似不起眼的“小事”,如果不加以纠正的话,员工就会得到心理暗示:我可以这样做!久而久之,就会失去明辨是非的能力,由小问题变成大问题。例如某一员工犯了错误,领导没有加以制止,或者视而不见,而没有得到应有的处罚,容易使他更加无所顾忌,对于其他员工也受到这种不良倾向的影响,开始效仿,演变成为全体员工的“破窗”,那么领导的工作就会有难度了。因此作为领导在管理中要明查秋毫,适时适地制止员工的不良倾向,采取有力的措施,把这种不良的影响消灭在萌芽中。及时采取方法修补“破窗”,避免更多的“窗”被破坏。

我是单位的一个普通的检修工,我觉得这个现象还可以体现到我们的日常检修工作中。比如单位生产中用到最多的皮带机,当皮带机的皮带出现一点轻微的跑偏时,如果不及时调整,那么这条皮带就将会慢慢的大幅度的跑偏,轻微的后果是皮带漏料、皮带与皮带架发生摩擦,导致皮带边部磨损甚至撕裂,严重的后果就会导致辊子的轴承毁坏,进而使轴得到磨损,最后皮带和辊子就都报废了。跑偏是皮带机比较常见的现象,但它开始的时候并不会有什么严重后果,久而久之“报应”便显现出来了。如果我们能从事情的苗头着手,及早接触隐患,那么企业的生产便顺利了,效益便提升了。

这个故事是否能够告诉我们,对于影响深远的“小过错”,“小题大做”去处理,以防止“千里之堤,毁于蚁穴”,正是及时修好“第一个把打碎的窗户玻璃”的明智举措。

建材公司检修班

第四篇:军理有感

军理有感

院系:法学院学号:1212909姓名:赵希伟

开学六周转瞬而逝,军理课也陪我走过每个周三,每周的两节课,学习到的不仅仅是书上那些固有的内容,而是老师多年的积累,老师的多年研究,老师的种种看法与观点为我们打开了另一片天地,让我们有了新的认识,有了更深的体会。

回想这六周的课程,我总结了一下几个方面,这三个方面就是我从中的收获,是我学习到的内容。

中国,一个屹立于世界东方的龙,所面临的国际环境,其面对的强邻环伺,纷繁复杂的国际形势。他的处境之严峻,我们的任务之艰巨。

纵观当前的国际环境,艾老师用一个字将之概括——乱。自东到西,从南到北,从伊斯兰教世界到佛教世界,从基督教世界到儒教世界,都面临着动荡与艰难。国内国外均是动荡与不安。这赤裸裸的的事实就摆在我们面前,我们必须认清,我们必须重视,我们必须面对。资本主义世界对我们的敌对,其本质对我们的扼杀!

冷战没有结束,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的对立,永远不会结束。我们是社会主义国家,其最终目标就是消灭私有制,消灭资本主义制度。试想,西方发达国家怎会容许一个以消灭他们为奋斗理想的国度存在?我们必须面对这一现实,纵然我们目前在共同发展,与众多资本主义国家保持着良好的关系,但是,这不过是暂时的利益之交,是暂时的合作,其对立的本质并不会改变。

这就要求我们时刻关注着国际国内形势,时刻为国家考虑,时刻准备着。看穿其本质,把握住他们的最终目的。我们要认清其对付第三世界国家的方法,研究其策略,形成我们克敌制胜的法宝。不断汲取经验教训,不断学习技术方法,大力发展国防事业,加快高科技武器的研制,增强国防实力,正确对待国际关系,正确把握对外政策。我们时刻铭记我们的国家性质,谁是我们的朋友,谁又是我们的敌人,我们要有清醒的头脑,把握住前进的方向,牢记我们的使命。

再看我们的国内,亦是喜忧参半。一方面我们的确在发展,的确在进步,社会在改善,国家在富强,但我们也要认识到发展中存在的种种问题,时刻有着危机感,紧迫感。

精神层面,我们社会道德滑坡,世风日下的情况已经不是危言耸听,而是事实了。金钱至上的拜金主义,享乐主义,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自私心理,就在我们身边。我们首先要从自身做起,然后去感染别人,来改良社会风气。这看起来是一个艰难的事情,但只要我们都坚持,只要我们都努力,这终究有实现的一天。我们爱国主义精神也在丧失,有很大一部分人崇洋媚外,恨生不得为夷人。我们承认发达国家有很多地方比我们先进,但这不应成为我们不爱国的借口,不应成为我们背叛国家的借口。我们是要学习,但我们不应忘记我们的根本,不应放弃我们的国家传承。

物质层面,一方面我们的发展尚存在许多问题,发展不协调,不均衡,贫富差距过大,政治改革与经济改革不相适应,贪污腐败问题,社会公平问题,民生建设问题,都摆在我们的面前,我们必须解决。另一方面,国内局势也存在很大问题,疆独,藏独,港独问题,还有台湾问题,都亟待解决。尤其是台湾问题,我们必须重视,必须高度重视,一个没有统一的国家,永远难以崛起!所以,我们必须制定长远的计划,全面的计划,一步步解决这个问题。

国内国外风云激荡,我们必须时刻保持警觉,时刻保持清醒,以国家为己任,为中华民族之崛起而读书!

毛泽东主席,开国领袖,艾老师的课让我们对他有了更多的了解,有了更深刻的认识,有了更多的敬佩。

他,世纪伟人,一个让无数人为之倾倒,敬佩的人。他的一生是辉煌的一生,是伟大的一生,也是劳累的一生。青年时代,他就胸怀大志,以拯救中华民族为己任,以天下为己任。“春来我不先开口,哪个虫儿敢作声”这就是主席的豪气!在那个纷乱的年代,中华民族到底走向何方,到底往哪走?是每一个人心中的疑问。风华正茂的他,举起了前进的大旗,在学习马克思主义的基础上,他开始了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的光辉历程。从那一刻起,他已然是这个民族的前进方向,是这个民族的解救者!

“要似昆仑崩绝壁,又恰像台风扫寰宇。”年纪轻轻的他已然有此雄心;“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这是风华正茂的他,面对奔腾江水,翻涌起他的抱负。

战争开始,真正的斗争开始了,他不再是那个书生,他是真正的军事家。他不曾拿起武器,却是最有力的武器,无人可挡的武器。在起义战争打响的时候,在众多失败的时候,只有他领导的秋收起义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在此后一次次的胜利中无疑证明了他的理论,他的军事思想是先进的,是正确的,他没有照抄照搬苏联,他的军事理论是真正与中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从此开始,他开辟了中国革命的道路,指明了前进的方向,一条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新道路。如果他可以一直领导,一直这么走下去,成功的光明早就应该出现了。可事与愿违,他的指挥权被剥夺,此刻我想他的心定是悲凉与痛苦的。这不是为自己,而是为中国共产党,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为中华民族。试想,一个人明明知道自己所追求的,自己所珍爱的正在走上歧路,正在走上失败的道路,他怎能不悲伤?他为那些无辜牺牲的革命斗士而悲伤,他为自己难以作为,难以挽救而悲伤。所幸的是,在最关键的时刻,我党终于认清了他的贡献,他的正确,他又站在挽救革命的风口浪尖上。

那是我党最危难的时刻,是生死存亡之秋,数倍精良装备的反动派,正在围剿革命的火种。可他不怕,他无所畏惧,他有这个自信,他也有这个能力,力挽狂澜!“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革命的希望并未在他的心中有任何削减。四渡赤水,强渡大渡河,他用兵如神,决胜千里,走出了敌人的包围圈,踏上了长征的路。路是艰难的,可“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在他眼中,这不是困难,革命的生命,已经保存下来,等待的只是再一次的重新燃烧!

长征的胜利会师,让革命在陕北这片土地上,生根发芽。这时,国家已经在面临着日寇的铁蹄,为了民族利益,他放弃了仇恨,与国民党再次联手,同抗外敌。八年浴血奋战,没有优良的装备,没有充足的给养,就在人民的帮助下,主席又开辟了游击战略。充分与地理环境相结合,充分与人民群众相结合,真正发挥了人民群中的作用。将敌人打得落花流水,让日寇看到了谁才是他真正的阻挡者,认识到了中国共产党真正的力量!

八年后,当日寇投降时,中国共产党证明了他的力量!此时又一个问题摆在了大家面前,如何建国?主席为追求和平,敢冒风险,粉碎了反动派的阴谋,让世人看清了真面目。内战爆发,这是主席军事思想的又一次绽放出璀璨的光芒!以少胜多,以弱胜强,一场场精妙绝伦的战役,让人民看到了解放的希望,人民的力量汇聚在一起,实现了中华民族的解放!

当1949年10月1日,天安门城楼上的中国人民站起来了,这一刻他的心中又是怎样的心情?此后的二十七年,他励精图治,让一个贫穷落后的工业国,成为了工业国!废除私有制,在封锁下,实现了发展。在这二十七年,中国打败了美国,夺得了联合国的合法席位国防实力飞速进步,两弹一星,让世界没有谁敢瞧不起中国。他的功绩就摆在那里,无可非议!

为人民服务,这是他一生的追求,一生的目标,为了这个目标,他带领中国人民解放,站起来,又带领中国人民走向富强,走向辉煌!一个人竟能发挥如此的力量,他的身体里,他的头脑里究竟蕴藏着多大的能量?他始终是中国人民的骄傲,是中华民族的自豪。

他用他的一生为了人民而奋斗,他用他的一生去践行他的誓言,这就是开国领袖——毛泽东。他的伟大,永远铭刻在人民心中!

他的一生绝不是我用语言文字所能记述的,绝不是几句话,一篇文章所能概括的。千秋功绩,展现在世人面前的还只是一部分,其对后世无穷无尽的影响,不是一个时代所能完全理解的,只能等时间去检验,只能等时间去发现。他的一生,绝不是我等所能理解,所能掌握,所能评说的!

这六周的课,让我深刻理解了主席的伟大,抛弃以前的误解,满怀对伟人的崇敬!

做血性中国男儿,用强健的体魄,有高昂的精神。身为一个大学生,我们是祖国明天的建设者,我们要满怀着爱国热情,去建设我们的国家。作为新世纪的我们,应该有着强健的体魄,我们必须加强锻炼,必须强壮,要有男儿气,要做男子汉,要有担当,要有勇气。

首先,我们必须明确自己的责任,对国家,对社会,对家人的责任。高度的责任感,是我们对自己负责的基础。我们还要有集体荣誉感,不能事不关己高高挂起,这是可耻的思想,这种人永远不会有好下场。我们要警惕西方腐化思想对

我们的侵蚀,保持我们的精神境界,加强精神建设。

其次,我们要不断充实自己,锻炼自己。一方面,我们要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用科学知识武装自己,武装头脑。另一方面,我们要锻炼身体,更好更长久的为祖国工作。我们不要做病夫,我们要做男子汉!

六周时光匆匆而逝,我有着很多的感慨。从一开始的不以为然,到后来在其中感受到魅力,接受到真理。我看到了一个睿智的老师,一个有人格魅力的老师。如他所说,一个老师连一个骂的人都没有,这是多大的悲哀。这份自信,这是他对自己的坚守,对自己理念的捍卫。这样一个老师,每年面对3000新生,他将自己的感悟,将自己的积淀传授给他的每一个学生,将他的理想寄予他的学生。他期待着这种精神,中华民族自强勇敢的精神可以代代传承下去。

我见识到了什么是真正的大学——思想的交流与碰撞。

我见识到了什么是真正的老师——思想的坚守与创造。

第五篇:读《沉默的效应》有感

八年(6)班卢丽梃

看完《沉默的效应》这篇文章,心中有一种莫名的激动在澎湃,而脑海中也不断翻腾着两个字:师魂。

一个初三的差生班,集体耍弄老师,冬天时在教室门上放一盆水,使来上课的白老师全身湿透了。白老师耐着刺骨的寒冷,没有发怒,没有说一句话,只沉默地和同学们注视了一节课,通过他的人格精神,彻底改变了这个差生班的不良风气。

教师,被誉为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教师是人类文明精神的一种象征,是一种无私付出的精神代表。《沉默的效应》中的白老师,并没有说到他渊博的知识,也没有说到他如何忘我的日夜工作,而“沉默”这一动作中凝聚了他崇高的师魂。被捉弄而全身湿透的白老师,没有暴跳如雷,没有追查“凶手”,也没有拂袖而去,而是默默无言地和同学们注视了一节课。然而,这“沉默”之中,却包含着对同学们的宽恕。

这“沉默”更把白老师的人格精神向顶峰:你们是我的学生,教导你们是我的责任,无论何种情况,我都不会离开课堂,离开我的岗位,这是何等的人格力量,何等的师魂。

我们身边的每位老师都像《沉默的效应》中白老师一样,以“沉默”为我们付出。

但愿天下学生更能体会老师的苦心,用行动对不朽的师魂奉上一曲赞歌。

点评:观点新鲜,论述有力,能从自身实际谈体会,很好!

下载教育中的心理效应有感(最终版)word格式文档
下载教育中的心理效应有感(最终版).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读“懒马效应”有感

    读“懒马效应”有感 李国考 最近在简易经济学里读了这么一则职场励志故事:“两马各拉一货车,一马走得快,一马走得慢吞吞。于是主人为了抢时间、赶进度、讲效率,就把后面的货全......

    军理课有感

    军理课有感 物理科学学院 吴雪梅 1310300 在上军理课前,我早就听闻这是由南开四大才子之一开的,对艾老师对毛主席的拥护有所耳闻。但是只有听过了艾老师的课才能真正明白,艾老......

    继续教育中心2011

    2011—2012年第一学期工作总结 ——继续教育中心 过去的一学期,我中心在学院党委和主管领导的领导下,紧紧围绕学院下达的各项工作目标,在规范办学和确保稳定的前提下,努力提高办......

    2014教育中心工作总结

    教育中心2014年工作总结 教育中心在2014年的工作中,在院长的领导下,认真学习、贯彻党和国家的政策和方针,围绕学院中心工作,结合教育中心工作,积极努力地开展各项工作。下面就这......

    教育中心工作汇报

    下车镇创建省级标准化社区教育中心工作汇报 各位领导、各位专家,你们好! 现在,我代表镇政府向各位汇报下车镇省级标准化社区教育中心创建工作。 下车镇位于亚欧大陆桥东桥头堡......

    心理健康教育中心

    心理健康教育中心:87850042余区86565551 ◆东院心理咨询室(东院教1楼南附楼1楼)咨询时间:每周一至五下午2:30—5:00;◆升升心理咨询室(升升园区升升澡堂楼上) 咨询时间:每周二、四晚......

    治国理政第二章有感

    学习《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二卷有感 由中央宣传部会同中央文献研究室等单位共同编写的《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二卷正式出版发行。该书集萃了习近平总书记近3年来的讲话、谈......

    读《教育中的心理效应》有感

    《教育中的心理效应》读后感 假期里我读了由刘儒德教授编写的《教育中的心理效应》一书。书中将"超限效应"、"禁果效应"、"扇贝效应"、"南风效应"、"霍桑效应"、"晕轮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