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立芳论文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困惑

时间:2019-05-15 15:23:34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汪立芳论文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困惑》,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汪立芳论文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困惑》。

第一篇:汪立芳论文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困惑

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困惑

——我们的课堂为什么吸引不住

埕口小学汪立芳

最近听了一位资深教师执教的《认识小数》,课堂中老师显示了深厚的教学功底,教材、课堂组织、数学文化的渗透,平凡之中尽显润物细无声之精妙。但是,学生回答问题,寥寥无几,课堂氛围相当沉闷。反观自己的课堂,也常有意栽花花不开。我们的课堂为什么吸引不住学生,怎样才能让课堂成为师生共同投入的地方,如何才能带领着学生在“数”中徜徉呢?我困惑着,同时也思考着。

古代教育家孔子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爱因斯坦也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心理学认为:学生的思维活动是建立在浓厚的兴趣和丰富的情感基础上的,只要能唤起他们对学习的兴趣,他们自然会进入学习的境界中,进行自觉、自主地学习。

然而,在现实的学习中,课堂走神的现象常有发生,学习的热情不再高涨。他们感受不到学习的快乐,更多的,他们只是完成学习的任务。究竟是什么原因造成了学生的这种学习情况呢?

一是自身的原因。随着时间的推移,自己的心态趋向平和,而初生牛犊不怕虎的闯劲和上课的激情也在慢慢的消退。上课似乎逐渐成为一项程序化的内容。自己的研讨课《分数的基本性质》就是很好的例子,上课过多的关注了教案本身,课堂教学成了走一个个设计好的教学过程,于是,学生也按部就班的完成了每一题。虽然有合作,有探究,有坡度的作业设计,但是没有师生的互动与学生的生成,最终还是成了一节“死”课。

二是学生因素。听了一位老师执教的《两位数加两位数》,组织交流结果,课堂上老师大声的问着:yes orno ?学生轻声的答着:yes。来回问了3次,学生才稍微大声的说出了:yes。一年级的学生如此,可想而知高年级学生会如何。课堂中一些学生面无表情、无动于衷。教师的满腔热忱付诸东流、化为乌有,这不能不让教师感到心痛。

三是不考虑学生实际,教学方式单一。计算课堂表现的尤为明显。学生的已有经验差异很大,仍以《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为例,个别学生已经达到口算的水平,教师为了顾及后面一部分人,仍在重点摆小棒,拨计数器。观察了一下,有相当一部分学生的操作不是为了学习而服务的,于是在教师逐个交流的时候,不和谐的声音不绝于耳。没有难度的挑战,已经吸引不住孩子的眼球。

四是数学文化缺失。在绝大部分的眼中,数学=计算,数学的练习内容单一,计算,解决问题似乎是主要部分。趣题趣解、数学实践,数学幽默、数学名家的故事„„此类内容生动、形式活泼的数学活动内容,学生很难一见,降低了学生数学学习的兴趣,导致了课堂的不投入。

我们感叹:在这多元化的社会中,我们学生感兴趣的东西太多,让他自主选择,根本不可能主动对数学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于是更要求我们尽全力把学生拉回课堂,全身心的投入数学学习中,真切感受数学的美。

一、关注学生的参与和思维状态,拉近师生心灵之间的距离。

《认识小数》一课,为什么学生没有表现出积极的学习状态,主要是学生缺乏热情,师生之间有距离;而《分数的基本性质》则缺少的教师的激情投入。个人认为,对于课堂活动的价值,不在于教师的教学指导多么精湛,而在于学生是否在学习过程中是否进行了参与和表达;不在于教师讲授知识点多么到位,而在于学生提出了多少个为什么;不在于学生从这节课获取了多少知识,而在于他们发出了多少的质疑和评判。因此,在课堂上,教师应尽最大可能地创设情境与氛围,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使学生快速、准确、灵活地对教师提出的问题突破思维的定势展开联想,发表自己的见解。

因此,要引发学生的兴趣,首先教师自己要具有兴趣。教师充满活力的教学,富有幽默的语言,无疑将引起学生的关注,提升学习的兴趣。同时,教师要舍得对每个学生进行情感投入,寄予合理的期待,提出恰如其分的要求,给他们以公正和足够的支持。尤其要淡化优差生的界限,偏爱潜能学生,用“放大镜、显微镜、望远镜”去发现潜能学生的优点和闪光点,及时予以鼓励、肯定和强化,这样才会激发学生的参与意识,产生思维共振,建构和谐的课堂。保持一份对老师的喜欢,进而呵护一颗学习数学的美丽心灵。

二、注重教学设计与学生的生成状态,建构灵动的课堂

对于处于知识经济大潮中长大的孩子而言,他们获取知识的途径远远超过教师的想象。虽然我们的教学从一块黑板,到一张挂图,再到现在的多媒体技术的广泛运用。但是“见多识广”的学生早以不满足单纯的情境教学。单凭一个课件就可以把学生吸引的时期早已过去,学生喜欢的内容除了具有童趣,同时还要具备挑战。因此,教师应最大限度地为学生提供感兴趣的情境,提出富于挑战性的问题,促进学生发散、变通等思维品质的发展。这就要求教师首先了解学生的知识和经验,以便在教学时激发学生相关的知识和经验,制造认知冲突,从“无疑”而“生疑”最后达到“释疑”,全身心的投入课堂,完成知识的建构。

案例:教学“认识平年和闰年”

上课伊始,创设了询问生日的情景,学生踊跃发言。师:有谁今年没法过生日?(事先了解到班级中王涵正好是2月29日出生的)。同学们,为什么王涵的生日在今年的日历上找不到呢?你知道这是怎么回事吗?

你对这个问题是怎样理解的?

面对教师的提问,学生进行了思考和交流,正如教师的预计一样,学生对于这一部分知识并不是一张白纸,李震回答:因为(2007年的2月)没有29号。学生的回答虽然不是完整的,但是很多学生表示的认同。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及时调整教案,引导学生说完整:到底是那个月没有29号。在教师的引导之下,学生意识到这个问题的解决的关键是在2月份的28号/29号上面。

„„

承接这个良好的开端,一场“认识闰年和平年”的大探讨在孩子们的想象中拉开帷幕。学生不论是在计算闰年的天数,在发现闰年出现的规律都表现出强烈的探究精神,下课铃声响起的时候,学生还在认真的计算、验证。

生活本身就是开放的,我们无法预设儿童的生活,但是我们可以尽力考虑学生,在师生交流的动态活动更好的生成知识。生活丰富了儿童的世界,而儿童世界的丰富又拓展了我们的数学和教育。通过数学的课堂这个载体,把我们的学生带进一个神奇的数学世界。

三、拓宽学生学习数学的渠道,丰富学生学习数学的方式。

“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随着新课程标准的深入实施,大多数教师都比较重视课堂教学的革新,却忽略了学生完成数学作业也是一种数学学习活动,换个角度,设计新型的数学作业,尽可能让学生在课堂外还是一个学习的主动者,探索者和成功者。

新课程标准指出:“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与童话世界出发,选择学生身边的,感兴趣的事物,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与动机„„”因此,我在教学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计算”之后,设计了 “小裁缝”的活动,帮助小裁缝计算每段布的大小。„„回家之后让学生调查家中瓷砖、地砖、地板的形状,做好测量、计算。在学习了“认识方向”以后,让学生回家在他人的帮助或者同学合作绘制平面图,你认为这客厅的设计和摆设合理吗?你有什么改进的措施?为什么?„„

在这些活动中,作业的布置是充满童趣的,学生是学习的自愿者。是充满知识性的,学生是数学文化的熏陶者。帮助小裁缝计算用布的多少,改变原有单纯的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计算,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掌握运算的方法和技能。广泛的阅读,更多的了解数学的缘由,对看似枯燥的数学产生更加的浓厚的兴趣。

教而知惑,惑而思进。在教学的过程中,肯定还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惑,必将引起教师更多的思考与探索。与困惑同行,与思索为友,相信困惑一定能成为我们教学过程中的一笔

宝贵财富,“数”海无边“趣”做舟,努力让学生真正的喜欢上数学,让课堂成为师生共同投入的地方。

第二篇: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困惑[范文]

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困惑

关于“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困惑

现在的学生学习主动性差,让老师牵着鼻子走,学生累,老师更累。老师想方设法的来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课堂上创设情景似乎是一个很有效的方法,可是久而久之,学生的兴趣就没有刚开始那么浓了,有时候就是流于形式了。如何让学生以饱满的热情参加学习,真正提高学习效果,感受数学的美?

关于“小组学习”的困惑

在教学中,如何使“小组合作”不流于形式?什么时候是采取“小组合作”最恰当的时机?如何在“小组合作”中,使困难学生也真正参与到学习中,真正收到班级教学中所得不到的收获呢?有时学生确实参与讨论,当讨论汇报的正尽兴时,下课铃响了,给学生的时间短,合作学习只停留在表面,时间长了,常完不成教学任务,这该怎么办?

合作学习时,优生活动多,学困生成了旁观者,如何发挥小组合作学习的作用,提高合作学习的实效性?

第三篇: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困惑

在教学中我有三点困惑,望领导能帮我解惑。

一、关于“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困惑

我发现学生缺少学习的积极性,他们更感兴趣于副科还有学校组织的一些活动。而学校里每学期都有几个活动,时常我们班里就剩5、6个人。课堂上我们想方设法的来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创设情境、利用多媒体等等,可是久而久之,学生的兴趣就没有刚开始那么浓了,有时候就是流于形式了。如何把我们的数学课堂也变得那么生动、有趣呢?如何让学生以饱满的热情参加学习,真正提高学习效果,感受数学的美呢?

二、关于“小组合作”的困惑

课堂上采用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有利于学生相互交流、互帮互助。但我在教学中发现,每次我让同学们小组合作共同讨论问题或者交流想法的时候,我们班总是有几个学习成绩好的互相交流,而不管旁边学习成绩差的,学习成绩差的呢也不主动参与交流活动,就那样干坐着,也不知道别人交流的时候他有没有听进去。这样,学习成绩差的学生依然没有进步的机会,达不到预期的目的。在教学中,如何在小组合作中,使困难学生也真正参与到学习中,真正有所收获呢?如何发挥小组合作学习的作用,提高合作学习的实效性呢?

三、关于“给学困生课后辅导”的困惑

我们班有十来个学困生,在课堂上,其他同学做完题并改完了,但是这几个人总也改不完,要改的任务量也大,为了教学进度我们也不能一直等着他们。我在每学期初,就制定了给他们课后辅导的计划,但常常完不成任务。有时由于我工作没做完,但更多是因为我“抓”不到他们。我想利用中午休息时间给他们辅导,但巧的很,这些学困生,正是中午回家吃饭的同学,他们只有等到学校开门才能进校,而那时已经要上课了。还有这些学困生有个共同的特点,他们不仅数学学的不好,语文、英语也不好,往往是三科老师排着队都要找他补作业。有时看他们补一天也补不完。而这些孩子们即使有课余时间他们也不会主动找老师补习,真有“皇上不急太监急”的感觉。如何提高这些学困生的学习成绩呢?

四、数学课本54页习题

哈尔滨冰雪大世界每年用的冰大约能融化成8万立方米的水,它们相当于多少个长50m,宽25m,高1.2m的游泳池的储水量? 80000÷(50×25×1.2)=80000÷1500 =53.33„„

结果是应该四舍五入得53呢,还是应该想成要把这些水都要存储到游泳池里而进1得54呢?我个人认为本题按四舍五入处理就可以,但鼎尖教案上给出的答案是54。

第四篇: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困惑与思考

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困惑与思考

充满智慧和挑战的新课程改革给我们的教学带来了生机和活力。我们的教学观念正在逐步更新,学生的学习方式正在得到改变,课堂洋溢着学生成长的气息,课堂更活了,学生的热情更高了,每堂课更具有挑战性了。

但在自主、合作、探究的“热闹”背后,又露了许多问题。我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困惑与思考进行了梳理、总结。其中比较突出的问题有下面几点。

一、在备课中遇到的困惑

例如,有一位教师在教学《长方形、正方形面积的计算》一课时,课前引入是这样的:老师让学生汇报收集回来的数据:我家长()米,宽()米,面积是()平方米。几位学生汇报后(都是整米数),教师问:“你是怎样算出你们家的面积的?(用1平方米去量)”。学生回答后,教师指出这种方法比较麻烦,那么这节课,我们学习长方形的面积计算的方法„„

从以上的教学环节中,我们能感受到一点新课程的理念,教师在教学之中,能重视数学与生活的联系,让学生认识生活中处处有数学,的确比以往的教学迈进了一步。但如果说安排了这样的一些联系生活实际的问题来进行教学,就是数学与生活紧密结合。那么,我认为这种认识是肤浅的。在教学中,教师究竟如何把握数学与生活联系的这个“度”?何为“合适的度”也是很值得研究的?我们对于这个问题进行了讨论,觉得难以确定对待教材中的这个问题以及其他与之类似的问题该如何处理。

二、随堂遇到的问题

一年级上册有一道题目给出了八种事物,三顶不同形状的帽子,一双袜子,一支铅笔,苹果、香蕉、梨子各一个,要求把同类的圈起来。一位老师在上课的时候通过启发、鼓励,结果小朋友们遍地开花,答案各有不同而又各持己见:多数把帽子圈在一起,苹果、香蕉、梨子圈在一起,教者给予了肯定;有的把帽子、袜子圈在一起,因为都是身上穿戴的,教者也给予了肯定;有的把苹果、梨和一顶圆帽子圈在一起,因为它们都是圆的,教者也不能否认;有的把香蕉和铅笔放在一起,因为它们都是长形的,教者更不能否认,而且还表扬了一番„„

这样的结果让同仁们喜忧参半,陷入了深思:喜的是这堂课已经达到了目的,小朋友们都能从不同方面对事物进行分类,而且思维发散、活跃。困惑的是,教参中对于这道练习题的说明是“巩固用单一标准进行分类”,也就是说答案是唯一的。经过讨论,我们认为“把帽子圈在一起和把水果圈在一起”这个答案比较合理。可是你能够指责教者在课堂上对学生众多的答案表示认可和赞扬的做法吗?毕竟赏识、表扬是在保护学生的积极性和学习兴趣,可是如果说答案是唯一的,那么这种做法就有可能会成为一种“廉价”的表扬,甚至会误导学生以为自己的答案真的很好而沾沾自喜,习以为常,听不进不同意见。还可能导致学生浅尝辄止,不再深究。

三、教学模式的困惑

新课程强调学生学习上的自主合作与交流,给教学带来了清新的空气,学生之间的合作、交流在课堂上已是司空见惯,活动也增多了。课堂热闹了,学生合作、讨论了,是否这样就体现了新理念,转变了学习方式,改变了教学观念?

如:某位教师在讲三年级上册《加法》的例一时,是这样处理的:①先让学生回忆前面学过的进位加法,然后再小组交流,最后再班级汇报。②出示例一,学生读题。③学生合作完成例一,并交流意见。④探究总结连续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⑤练习。

那么这堂课的设计是否有流于形式的嫌疑呢?是否还有更适合我们农村小学自己的教学方式呢?

四、现实中,数学何时才能真正与生活结合呢?

为了迎接课改大潮,一线教师们的确在自己的教学理念中逐步渗透着新鲜的血液,努力的实现着“生活化数学”的理念,尽可能的让学生从自己熟悉的生活背景中发现数学、掌握数学和运用数学,在此过程中体验数学与周围世界的联系,以及数学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和意义,感受成功,增进自信。但是„„

前几天,我看到一位四年级学生的一张单元测验试卷,上面大致有这样一道题:某小学组织学生郊游,一共有420人。已知大客车能乘53人,小客车能乘14人,问如何乘车比较合适?请说明理由。有位学生是这样解答的:用大客车5辆[53×5=265(人)],剩下的人乘11辆小客车[420-265=155(人),155÷14=11(辆)„„1(人)],还多1人没有座位了,就挤一挤吧。说得头头是道,表述的理由清清楚楚,可是得到的是一个大“╳”。为什么呢?结合生活实际,这样做不行吗?难道多1人就不能挤一挤吗?什么叫“比较合适” ?能把理由说清楚、说明白,难道还不行吗?再看正确答案,原来是:420÷53=7(辆)„„49(人),49÷14=3(辆)„„7(人),应该乘7辆大客车,4辆小客车。嗨!原来数学中所说的“合适”是理想境界中的“合适”,即“尽可能多的用大客车,并且要保证每人都有一个座位坐,才叫合适”。这非生活中的“合适”,即“每人都上车,不要太挤就是合适”。此“合适”非彼“合适”也。

在这个教学实例中,毫无疑问,正确答案所体现的是大家一致在追求的最高精神境界,是大家极力要提倡、宣扬的!那么它离我们学生的生活究竟有多远呢?是要学生结合生活实际解决数学问题还是直接告诉学生数学与生活是两码事呢?学生究竟该如何去正确地把握这两者之间的尺度呢?教师究竟该如何去沟通这种境界和学生生活实际之间的鸿沟呢?

面对教学中的诸多困惑,我们也都知道:课程改革不可能一帆风顺,有顺流、有逆流、有急流、有暗礁„„只有大伙儿齐心合力、直面困惑、迎接挑战,通过我们不断的尝试、探索,甚至是“碰壁”„„才能到达成功的彼岸!迎来新课改的全面丰收!

第五篇: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困惑

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困惑

新课改的实施使我们的课堂教学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教师由单纯的知识传授者变为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学生探索知识的引导者和合作者。教学内容的选取更加密切联系社会实际和学生生活实际,学生的学习普遍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师生之间关系和谐、民主、平等。但同时也给教师带来了严峻的挑战。作为一名一线的数学教师,在新课程教学理念逐渐的深入人心的氛围之中,却也产生了很多的困惑。

一、课堂教学课时紧张的困惑

在素质教育下,学生在校学习时间明显缩短,但是面对难度较大的中考,我们还要像以前一样在短时间内学完初三的课程,仅限于完成课本内容,课时非常紧张,学生的年龄决定了自制力仍然差,再有家长的娇惯或者没有时间管孩子,导致在家学习效果并不好,没有自学机会,很多内容需要课上巩固,短时高效落实的并不好。

二.课本内容肤浅与考试难度不相称的困惑

数学课本的内容从例题到练习题,题量不多也比较简单,但是无论平时的段考还是期末考试,特别是最后的中考,试题难度都远远超过课本知识,这样让老师不得不补充大量的习题,但是素质教育下时间又得不到保障,时间短做的题量少而考试又不曾降低难度,让老师们纵有万般技能却也得不到施展的困惑。

三、关于“小组学习”的困惑

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能充分体现教学民主,能给予学生更多自由活动的时间和相互交流的机会。从我教学实践中感悟到:因为班额较大,很多时候“合作”都只是流于形式,盲目跟从,学生没有得到真正的发展,特别一部分学生在初一初二没打好基础,到了初三面对进度快,难度加深,只有一片茫然,对自己几乎失去了信心,采用小组合作的方式导致教室内拥挤,增加了这类学生交流的机会,甚至影响其他学生的学习,效果并不是很好。

合作学习时,优生活动多,学困生成了旁观者,如何发挥小组合作学习的作用,提高合作学习的时效性?

“书越来越难教”,这是我和部分同事的感慨。我们只能边实践边反思改进,努力提升自己的反思能力,才能找到更适合学生发展的教学方法。以上是我的一些粗浅的认识,不一定正确,希望能得到各位老师们的指点和建议。

学应用较为突出或关键的事件及思考

于七年级学生而言,使其长时间集中注意力学习是不容易的,在使用白板的拖拽、隐藏等功能后,使得学生能够长时间集中注意,共同方法和角平分线的几何语言,增强了课堂教学的趣味性;同时利用白板中的工具模板能较好的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大大增强了课效果,也使学生从被动学习转变为了主动学习。

观全课,多媒体技术与数学教学的有效整合,不仅可以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还可以大大发挥教师“教”的创造性与学生“学”的主动性,在教学方法上指明了方向。

用白板前后教学效果的比较?

传统教学中,学生不易从教师的口头讲解中理解角的比较的探索过程;使用了smartnotebook10.0软件后,可以通过实际操作直观且生现在学生面前,且在具体运用方法解决问题时,也能较好的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强化其观察总结的能力,让学生乐于合作探讨,快交流的学习氛围中来。

较之传统黑板教学,白板教学时若当前板面已书写满了,可以新建页面再书写,之前书写的内容会自动临时保存,这样便于课堂上的。

成了哪些生成性资源,如何再次使用?

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交互式电子白板技术提高学生学习效率,学生利用交互式电子白板进行学习,可以为学生营造了一个学习环境身心地投入到学习活动中,培养他们的认知学习策略和批判思维能力,引导学生更多地关注实际生活中的问题。

以实现所有黑板上的功能,能够任意书写、画图,使得本节课中出现的问题得到快速直观的解决,同时,还可以变换字体图像的颜色、准确和实用;还可以更新存储,积累教学资源,有助于科技资源的积累和共享。

他建议

对在实际教学中遇到的问题提两点小小的建议,不足之处,还望指正:

mart notebook10.0中的工具模板具有很好的便捷性和实际操作性,但输入数据时较为麻烦,而针对数学学科的特殊性,在具体问题中入一些专业的特殊符号时,会出现无法方便输入的问题,希望能够很好的予以解决;

在白板屏幕上展示操作时,与学生的交流度就会相对下降,如有配套的远程蓝牙控制工具,将更有利于提高人机交互及课堂上的师生

下载汪立芳论文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困惑word格式文档
下载汪立芳论文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困惑.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数学教学中的一些困惑

    数学教学中的一些困惑新课改带给我们全新的教学理念,给数学课堂教学带来了暂新的面貌。新课改理念下的教学方式和学习方法都有很大改变。教师由单纯的知识传授者转变为教学活......

    浅谈数学教学中的困惑

    浅谈数学教学中的困惑 新课改的实施已经有五个年头了,在这五年里,我们的课堂教学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教师由单纯的知识传授者转变为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学生探索知识的引导者......

    小学数学教学中较困惑的几个问题范文

    小学数学教学中较困惑问题 新课改的实施已经有几个年头了,在这几年里,我们的课堂教学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教师由单纯的知识传授者转变为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学生探索知识......

    小学数学教学困惑[五篇模版]

    小学数学教育教学的困惑调查报告 上饶市第十一小学数学教研组 新课程改革的实施,犹如一股春风扑面而来,让人为之一振,它带给我们全新的教学理念,给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带来了崭新的......

    小学体育教学中的困惑

    小学体育教学中的困惑 通辽市科尔沁区敖力布皋镇中心小学----杨国斌 时间过的很快,我从事小学体育教学已经13年了,经过这十多年来的教育教学实践,我觉得教学真的很不简单,没有想......

    数学教学中困惑及解决对策

    数学教学中的困惑及解决对策 移风中学数学组 一、数学教学中的困惑 1、家庭因素。现在农村家庭,很大一部分父母都外出务工,子女多靠爷爷奶奶隔代管教。学生直接缺乏有效的家庭......

    数学教学中较困惑的几个问题

    数学教学中较困惑的几个问题 王小吾 新课改的实施已经有五个年头了,在这五年里,我们的课堂教学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教师由单纯的知识传授者转变为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学生......

    数学教学中较困惑的几个问题

    数学教学中较困惑的几个问题 王小吾 新课改的实施已经有五个年头了,在这五年里,我们的课堂教学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教师由单纯的知识传授者转变为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学......